你怎樣評價卡夫卡?

6 個回答
心澜微语
2019-05-20

卡夫卡說:

“巴爾扎克的手杖上刻著:我能摧毀一切障礙。在我的手杖上則刻著:一切障礙都能摧毀我。共同的是:‘一切’。”

01

儘管人群擁擠,每個人都是沉默的,孤獨的。

“如果沒有這些可怕的不眠之夜,我根本不會寫作。而在夜裡,我總是清楚地意識到我單獨監禁的處境。”

“我必須……孤獨。我所做出的成績,無一不是孤獨的成果。我憎恨一切與文學無關的東西。”

一本書,如果我們讀了不能在我們腦門上擊一猛掌,讓我們驚醒,那我們為什麼要讀它呢?

卡夫卡的寫作,是寄託思想感情和排譴憂鬱苦悶的手段。


02

你在勤勞些什麼呢?

“努力想得到什麼東西,其實只要沉著鎮靜、實事求是,就可以輕易地、神不知鬼不覺地達到目的。”

“如果過於使勁,鬧得太凶,太幼稚,太沒有經驗,就像一個小孩扯桌布,結果卻是一無所獲,只不過把桌上的好東西都扯到地上,永遠也得不到了。”

卡夫卡在《城堡》裡寫道。


03

我們謂之路者,不過彷徨而已。

“我們不是生活在被毀壞的世界裡,而是生活在錯亂的世界裡。我們就像被遺棄的孩子,迷失在森林。”

“當你站在我面前,看著我時,你知道我心裡的悲傷嗎?你知道你自己心裡的悲傷嗎?”

你唯一能逃避的,只是這逃避本身。

你怎樣評價卡夫卡?

你怎樣評價卡夫卡?

你怎樣評價卡夫卡?

user5796615290216
2019-05-21

你怎樣評價卡夫卡?

卡夫卡,奧地利作家,生於猶太人家庭。他在中學時代就對易卜生、尼采、達爾文等人的著作產生性趣。卡夫卡的文學創作是在其好友布羅德的影響和鼓勵下開始的。

他的作品語言簡潔、精確,構思奇特。主人公大多是小資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主要反映了被束縛在異化了的社會中的個人與四周那種看不見摸不到,但時時處處都存在的力量所作的毫無希望的鬥爭。作品貫穿了對後期資本主義的批判。如

《在法律面前》以及長篇小說《審判》無情揭露了資本主義司法制度的腐敗,雖情節近於荒誕,但反映了奧匈帝國滅亡前的真實情況。

他最成功的長篇小說《城堡》

寫了主人公K歷盡千辛萬苦還是進不了這個象徵著國家機器的城堡。揭示了作者為了在人類社會中找到一個安身之處而進行的絕望鬥爭。

短篇小說《變形記》通過小職員薩姆沙突然變成一隻甲殼蟲,成為家庭的累贅,遭到社會的冷遇與歧視,最後在寂寞孤獨中死去。故事似乎荒誕離奇,但寓意深刻,揭示了毫無人情的社會中各種“異化”現像。

其他主要作品還有長篇小說《美國》,短篇小說《判決》、《在流放地》、《鄉村醫生》、《中國長城的建造》等。他的作品在生前只有幾個好友知道,他曾要求人們把他的所有手稿全部燒燬。但他的好友布羅德卻把他的所有著作全部整理出版了。

由於卡夫卡採用直覺和幻覺相互穿插的寫作手法,其作品顯得深奧莫測,主題晦澀不明。一九四六年以來,在西方世界掀起一股解釋分析卡夫卡作品的潮流,大家競相研究,簡直形成〔卡夫卡熱〕。其中有人用存在主義哲學,有人用心理分析學、社會學或馬克思主義等方法來分析、評論。大家各執所見,爭執不一,探討與爭論至今未衰。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卡夫卡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鼻祖。

以上內容回答完畢。


你怎樣評價卡夫卡?
浮世清影
2019-05-20

卡夫卡的性格內斂並且孤獨,所以,他寫書其實就是就在寫他自己的心境。

你怎樣評價卡夫卡?

卡夫卡最出名的應該是他的中篇小說《變形記》,我記得在高中的時候,語文課本上還有這篇小說的。

你怎樣評價卡夫卡?

現實生活中,人變成甲蟲,是多麼荒誕,但是卡夫卡就是要這樣寫,這種人變成‘非人’的實驗,我想是卡夫卡內心的寫照,看起來有了一種魔幻的感覺。

這一點,拉丁美洲的魔幻大師馬爾克斯,也是受到卡夫卡的影響,他後來寫出《百年孤獨》,那種奇異的文字,也有卡夫卡的影子。

卡夫卡與馬爾克斯都是大師,他們的小說都有自己的核心,我認為卡夫卡的核心也是孤獨,但是,是那種個人處於社會中的孤獨,使人心逐漸異化。

而馬爾克斯的‘孤獨’,卻是那種大時代的孤獨,二者的核心一致,但角度不同。

卡夫卡一生都在尋求人生的價值與意義,但一直都沒有答案,我認為,他一直是孤獨的。

被冰封的抒情
2019-05-19

卡夫卡的小說是一種很真實的夢魘,急促,焦灼,種種無法掙脫的窒息感覺!

支衣文
2019-05-21

驗貨人。生命驗貨。用一個無形的括弧,把一些東西(比如說人)括起來,卡在裡面,異樣而又並非不正常地打量著,驗得透透的,放在那裡⋯現代之後所有的人,一旦遇上了,似乎就沒法不多看幾眼,而且越看越覺得⋯

真实求异
2019-05-20

內斂是卡夫卡的文膽,孤獨是他的勇氣,迷幻思維的文膽緊守自己理性而豪氣的自我以及世界的評判,而弧獨則是對現實的解剖的平臺。卡夫卡任一一本書都表現了核心不變,自我真實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