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是如何分裂成東魏和西魏的?北魏的最後一任皇帝是誰?

北魏是如何分裂成東魏和西魏的?北魏的最後一任皇帝是誰?
4 個回答
麟角1
2017-06-22

分裂的最直接禍根,緣自爾朱榮。爾朱榮何許人也?北魏末年,孝明帝幼小,把持朝政的是其母胡太后。胡太后驕奢淫逸,北魏政治腐敗不堪,人民生活極其困難,導致暴亂四起。在這樣狀況下,爾朱榮藉機招兵買馬,收納四方義勇,發展自己的勢力,組建了一支強悍的契胡武裝。打著為北魏朝廷效力的旗號,鎮壓暴亂。尤其是他鎮壓了當時最為浩大,最為強勢的北方六鎮農民起義。期間,他在降兵中選拔有才能的首領,高歡、宇文泰等人就是那時被他選中的,後來都成為了他的最得力干將。公元528年,孝明帝已成年,對母后的行為極其反感,要親自執政。於是兩人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孝明帝就密詔爾朱榮進兵洛陽來助自己。爾朱榮大喜過望,立即發兵。不料,密詔被人洩露,胡太后一氣之下將親子孝明帝給毒殺。正在奔洛陽途中的爾朱榮聞訊勃然大怒,直殺宮中,將胡太后和剛立的三歲小皇帝一起扔進黃河淹死。自己擁立了一位皇帝,孝莊帝。過後不久,他又誅殺皇親國戚和群臣,不論忠奸,統統殺絕。殺害王公、丞相、朝廷命官,數達兩千多人。製造了慘無人道的“河陰之變”。公元530年,孝莊帝不甘淪為爾朱榮的傀儡,設計刺殺爾朱榮,得手後如捅了馬蜂窩,爾朱榮的侄兒爾朱兆率兵進洛陽,殺死孝莊帝,立節閔帝。公元532年,高歡起兵討伐爾朱兆,獲勝。爾朱兆自盡,節閔帝被高歡毒殺,立孝武帝。公元534年,孝武帝為了擺脫高歡的控制,出逃投奔鎮守關中的宇文泰,到後不久就被宇文泰毒殺,宇文泰立孝文帝,都長安。史稱西魏。高歡於是在洛陽立孝靜帝,遷都鄴城。史稱東魏。

孝武帝是北魏的最後一位皇帝。

東魏政權在高歡的控制中,公元550年,由兒子高洋建立北齊而取代。

西魏政權在宇文泰的控制中,公元557年,由兒子宇文覺建立北周而取代。

大胖妞
2017-06-22

北魏分裂的導火索

北魏是如何分裂成東魏和西魏的?北魏的最後一任皇帝是誰?

  其實北魏分裂的導火索並不完全是河陰之變,而是六鎮起義。北魏末年跟東漢末年有很多驚人的相似之處,如果把河陰之變比作董卓之亂,那麼毫無疑問,六鎮起義就是北魏的黃巾起義,這場起義從根本上動搖了北魏中央政府的統治,讓地方趁機坐大,從而為後來北魏的分裂埋下伏筆。當然,不是說六鎮起義導致了北魏的分裂乃至滅亡,而是統治者驕奢淫逸,殘民以逞的結果,也就是說,六鎮起義是果,而不是因。

  北魏先後自東而西建立了一些軍鎮,其中的六個最為重要,稱為六鎮,即懷朔鎮(內蒙古固陽)、武川鎮(內蒙古武川)、撫冥鎮(內蒙古四子王旗)、懷荒鎮(河北張北)、柔玄鎮(內蒙興和北)、御夷鎮(河北赤城),史稱北鎮或六鎮(孝文帝末年,又於懷荒鎮東今河北赤城西北增置御夷鎮,實為七鎮),本來這六鎮的設置,是對外的,可以實現外御柔然,內製高車、山胡及拱衛京師的目的。這六鎮被北魏政府視為國家的生命線,因此全國精銳部隊都駐紮在這裡,可謂兵強馬壯。而高幹子弟,官宦二代們也以在六鎮服役為榮,六鎮遂被他們看作是最有前途的所在。但是隨著政治中心南移,政府遷都洛陽,這六個軍事據點不再是權貴子弟們心目中鍍金、熬資歷及撈油水的樂園了,而是鳥不拉屎的苦寒之地了,甚至被看作是勞改場,所以六鎮很快就淪為荒漠的邊陲,不再被那些目光如豆的當權人物重視了。

  因此有背景的紛紛調離六鎮,留下來為國殺敵捐軀的當然就剩那些平民庶族的寒門子弟了。他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有的甚至淪為長官的奴隸,受到非人的虐待。孝文帝在學習漢族文化的同時,連其中糟粕的部分也照單全收,尤其是對帶有階級歧視和種族歧視的門第制度也實行“拿來主義”,使得那些平民出身的子弟不能升遷、出境和讀書,當然也不準與高門第人士通婚,只能永遠處在奴隸的地位,尤其是六鎮邊民,是北魏這些錯誤政策的直接的受害者,加上越到後來,北魏的官員越是橫徵暴斂,使邊民對北魏政府痛恨入骨。

  那些當權人物自以為天生高人一等,他們活的體面,活的有尊嚴,享受著榮華富貴,坐擁無限財富。北魏的權貴們,甚至像西晉時候那些任性的權貴土豪們一樣,互相以窮奢極欲誇耀。丞相元雍,僅女婢就有五百餘人,男僕就有六千餘人。而王室成員元琛,他的馬槽都是銀製的,飲食器具都是西域(新疆)進口的外國貨。他曾感慨說:“我不恨沒有見過石崇,只恨石崇沒有見過我。”石崇是什麼貨色?他就西晉時候那位黑白通吃,亦官亦盜的超級大富豪,他靠貪汙和殺人掠貨積累下了無限的財富,曾經跟皇親王愷鬥富,為後世所詬病,元琛以石崇自誇,足見此人是個什麼貨色了。太多的元雍、元琛必然導致官逼民反,所以人民一定會發出最後的吶喊,造那些權貴分子們一反。

  果然各地的抗暴運動如同雨後春筍,已經形成燎原之勢。首先揭竿而起的是懷荒鎮兵民,在無糧可食的情況下,他們請示鎮將開倉放糧,吃飽肚子好打仗。鎮將態度粗暴蠻橫不准許。兵民忍不無忍,聚眾殺鎮將起義,很快引起連鎖反應。隨即,沃野鎮(今內 蒙古五原北)的匈奴人破六韓拔陵(破六韓是姓)帶領兵士殺死鎮將,發動起義,其他各鎮的兵士也紛紛響應,北魏的喪鐘也開始響起!雖然由於北魏政府勾結北方的柔然人共同鎮壓,六鎮兵士的起義失販了,但是這個政權也就進入了倒計時。

  北魏政府為了防止六鎮兵民的反抗,把起義失敗的六鎮兵士二十多萬人都押送到冀州、 定州、瀛州(治所都在今河北)。六鎮軍民已經受夠了北魏政府的奴役壓迫,於是到在冀州,再次點燃抗暴的火焰。鮮卑族的葛榮率領起義軍,進攻瀛州。北魏政府派章武王元融為大司馬,廣陽王元深為大都督,發動大軍鎮壓。葛榮的起義規模比六鎮起義更大,北魏權貴子弟養尊處優,哪裡還有祖先一絲一毫的勇武,都是一幫酒囊飯袋,根本打不過葛榮率領的烏合之眾。

北魏是如何分裂成東魏和西魏的?北魏的最後一任皇帝是誰?

  起義軍力量大,北魏政府腐敗無能,給了爾朱榮機會,他本來是秀容(在今山西省)一個部落的酋長,利用手下的八千強悍的騎兵,將葛榮起義鎮壓下去,從此開始發跡,逐步建立自己的霸業。等到北魏內部陷入混亂,他趁亂控制了洛陽朝廷,並導演了一出殘酷血腥的河陰之變。他雖然被孝莊帝誅殺了,但是北魏實際上是在他手上被埋葬掉的。

  爾朱榮被誅殺之後,他的子侄殺回洛陽替他報了仇,立北魏宗族元曄為皇帝,爾朱氏家族再次控制了朝政。但是爾朱氏家族成員及其將領也不過是一群暴徒,比北魏的其他的官員更加腐敗和暴虐,註定是成不了什麼氣候的,跟著他們混的人遲早要陪葬。被爾朱家族任命當冀州刺史的高歡,是個有遠見的,他在孝莊帝被爾朱世隆殺害的次年在信都起兵,聲言討伐叛逆,公開與爾朱氏決裂,併發兵攻打洛陽,爾朱家族戰敗。高歡進入洛陽,立元子攸的族侄元修當皇帝。

  高歡是漢人,但世居六鎮之一的懷朔鎮(內蒙古固陽),是一個典型的窮苦邊民。六鎮以鮮卑民族為主,元宏的漢化政策還不能影響到那麼遠,所以高歡是一位鮮卑化的漢人。他雖然沒有受過教育,但卻很有政治頭腦。他曾經追隨過不同的勢力,投過葛榮,後來投降爾朱榮,現在又跟爾朱氏決裂,從他的經歷可以知道,他是很有眼光的。

  他想當北魏的曹操,扶植起元修這個傀儡皇帝,號令天下。但是元修不配合他演木偶戲,他要當真的皇帝。為此他和鎮守長安(陝西西安)的大將宇文泰祕密相結,並乘高歡遠在晉陽(山西太原)逃出洛陽,投靠了宇文泰。高歡只好從北魏皇族子弟中選了一個十一歲的兒童團元善見當皇帝,同時把首都遷到自己的根據地鄴城(河北臨漳)。而逃往長安的元修,宇文泰儘管以最隆重的場面迎接他,但是也不可能讓他當真的皇帝。

  元修發現在長安連在洛陽都不如,所以他跟宇文泰的矛盾就不斷加劇。沒毛的鳳凰不如雞,在別人的地盤上還想一言九鼎,所以宇文泰對這個不聽話的傀儡一點也不客氣,毫不猶豫的就將他毒死,總之皇帝有的是。果然,宇文泰又立孝文帝的一個孫子南陽王元寶炬為帝,是為西魏文帝。從此北魏一分為二,各以正統自居。因為高歡控制的魏在東邊的鄴城,因此後來叫東魏,而宇文泰控制的魏在西北的長安,因此後來叫西魏。

见微而知著
2017-06-21

說起北魏的歷史,首先應該回顧一下令我們漢族痛心疾首的“五胡亂華”。 早在漢武帝時,在“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之”的方針指導之下,衛青、霍去病率領的征討大軍幾乎橫掃了整個西域,不但將以前勢力強大的匈奴趕到了歐洲,而且使得許多“懾於天威”的胡人遷到了內地居住。 到了魏晉時期,在關中地區(今長安、洛陽一帶)居住的人口約百萬,其中胡人居然佔據了近一半。晉武帝時期,有人曾提出將胡人分而治之,遷出關內,使“胡晉不雜”,但是武帝並未採納這個主張,恐怕多半是由於自東漢以來,各朝皆大量吸收胡人進入軍隊,胡人在軍界勢力很大。結果由於邊吏殘酷虐待胡人,使得胡漢矛盾越來越大。 武帝去世,白痴皇帝司馬炎即位,此君有一種天真的可愛的傻氣,比如有大臣報告民間遭遇饑荒,大批平民餓死時,此人一鳴驚人:“老百姓沒飯吃,那咋不吃肉粥來?”:D 有這樣的傻皇帝,大權自然落於荒淫暴戾的皇后賈南鳳之手,她不但穢亂宮廷,而且謀殺了看不慣自己作風的太子及其太傅楊義,由此引發了其餘諸位晉室王公的不滿,導致他們紛紛起兵,為解決這個危及晉室王朝的女人,也為了自己可以得到江山,這就是“八王之亂”。 中原大亂給了早懷異心的胡人機會,於是他們趁機起兵,攻佔關中地區,而長期混亂的西晉王朝根本無力抵抗,不得不倉皇南渡,建立了後來的東晉王朝。而北方各族紛紛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史稱“十六國”,這就是“五胡亂華”。於是,胡漢政權在長江南北對峙了百餘年,其間各個朝代如走馬燈一般此起彼伏,不斷更迭。最終,北周大將軍楊堅乘機取代了小皇帝,建立隋朝,才使得長期分裂的中華重新統一。 五胡亂華的“五胡”,是指匈奴、鮮卑、羯、氐、羌。其中,出身鮮卑的拓跋氏最終建立了北魏。 拓跋氏在武帝時被賜予代國的封地,五胡亂華後,前秦蒲氏滅掉了代國,拓跋氏子孫拓跋珪流離到賀蘭山一帶。 後來,前秦國君蒲堅以投鞭斷流之勢揮軍南渡,妄圖一舉殲滅東晉政權,但是東晉大將桓玄卻徹底粉碎了他的美夢,使得志存高遠的蒲堅不但一敗塗地,而且還留下“風聲鶴唳”的千古笑柄。 此後前秦國力大衰,而蒲堅的得力助手慕容垂也趁機擁兵自立建立了後燕,前秦國勢更微,不久後亡國。此時拓跋珪也借這個良機召集各部族,宣佈承襲代王之制,重建代國。同年,拓跋珪回到了代國的故都盛樂,此地在今天的內蒙古中部,在那裡,拓跋珪改稱魏王,建立北魏。 當時有一個對拓跋珪有利的條件是後燕的國君慕容垂就是他的親舅舅,而後燕軍事實力很是強大。於是拓跋珪與他舅舅結盟,先後滅掉了賀蘭山各部族,統一了自己的大後方。 在解除了後顧之憂後,狼子野心的拓跋珪將矛頭對向了自己的舅舅,同時也是自己的大恩人---慕容垂的後燕。但是,新建國的北魏還是落後的奴隸制式的國家,在實力上無法與後燕相比。於是,拓跋珪採取了先攻取河北、山西等肥沃之地,同時遷都到山西晉城,促進鮮卑的漢化。然後,獎勵耕織,並仿漢制設立官職和宮廷制度。經過一段時間的修養,北魏國力大盛。 與此同時,後燕經歷了一場危機,慕容垂去世後,其子孫爭權奪勢,鬧得不可開交。拓跋珪抓住機會,一舉滅掉了後燕。這時的北魏已經佔據了除山東半島和東北、甘肅一帶外的大部分北方地區。 拓跋珪死後,其子拓跋燾即位,此人在軍事上承襲父志,繼續有所建樹,先後滅掉了夏、北燕、北涼,至此,五胡亂華時嚴重分裂的北方地區幾乎全部統一了。 但是,北魏依然是舊式的奴隸主把持朝政、嚴重阻礙社會發展;而且由於對待羌、氏、羯等族過於嚴酷,導致了嚴重的社會矛盾,甚至爆發了這些族人的起義。 為了緩和社會矛盾,促進社會發展,魏孝文帝頂住奴隸主勢力的壓力遷都洛陽,進一步促進胡漢融和,倡導文化制度、社會生產等方面向漢制靠攏。同時大力革除奴隸制的頑疾,推動北魏向封建社會過渡。 一系列措施使得北魏達到了全勝時期,這時,孝文帝也野心勃勃揮師南下,進攻當時的南朝南齊,但是和他的胡人先輩一樣,他也遭到了慘痛失敗。後來,南齊也進行了還擊,進軍北魏,不過同樣失敗了。但是南下慘敗使孝文帝十分沮喪,不久鬱鬱而終。 孝文帝死後,又經歷了幾帝,北魏國力逐漸衰落。孝明帝時,由於皇帝幼小,由母親胡太后代其理政。胡太后是一個私生活放蕩的女人,同時也是一個追求享樂、窮奢極欲的人。在她的影響下,北魏各王公大臣紛紛效仿,生活糜爛奢侈,甚至互相攀比,比如著名的石崇王愷鬥富。由此北魏國政大壞。 所謂人在江湖飄,遲早要挨刀,當年拓跋圭乘前秦和後燕國內動盪時異軍突起,建立國家。如今,長期被欺壓的其餘部族的胡人也趁北魏朝廷不穩時自立造反,其中,鮮卑人葛榮的起義最是凶猛,他率領起義軍長驅直入,所向披靡,一直打到洛陽附近。 就在北魏王朝驚慌失措之時,出現了一個亂世梟雄--爾朱榮,此人英俊瀟灑、風度翩翩,長期盤踞山西,訓練了一支精銳騎兵,所向無敵。朝廷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急令爾朱榮為國討賊。得到剿匪令的爾朱榮信心滿懷的出發了,當然他的目的並非是為國盡忠那麼簡單,而是想趁天下大亂渾水摸魚,分到一杯羹。 爾朱榮在軍事上的確有相當實力,他用誘敵之計以少勝多,大敗葛榮的數十萬大軍,葛本人也被殺死。這一大功為爾朱榮贏得了政治資本和聲譽,自此,懷有極大野心的他開始招攬各方勢力,同時不時打探朝廷動向。 不久後,胡太后與其男寵的姦情暴露,魏孝明帝痛恨之極,要大義滅親,於是找上了當時已經很有勢力的爾朱榮,然而不幸走漏了風聲,這時狗急跳牆的胡太后先下手為強,毒死了孝明帝。 爾朱榮認為機會來了,於是他藉口為孝明帝報仇,進攻洛陽,殺死胡太后及二百餘位大臣,立孝莊帝,其實自己掌控大權。但是好景不長,不甘受擺佈的孝莊帝聯合對爾朱榮的殘暴統治不滿的朝廷勢力,誅殺了爾朱榮。 然而百足之蟲,死而未僵,爾朱榮的弟弟爾朱兆見哥哥慘死,起兵殺入京城,把孝莊帝大卸八塊,又立了個小皇帝,朝廷變得更加烏煙瘴氣。 殊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爾朱榮的家將高歡、宇文泰二人,志向一點不比主子小,先是高歡趁亂出手,依靠河北大族的支援,把爾朱氏滅門九族、挫骨揚灰,把持了朝政大權,立孝武帝。 後來孝武帝為擺脫控制,出走到長安投奔與高歡始終明爭暗鬥的宇文泰。而高歡則改立閔帝,同時遷都於鄴,史稱東魏,後來高歡毒死閔帝。 另一方面,宇文泰也定都長安,幾乎就在高歡毒死閔帝的同時,宇文泰也毒死了孝武帝,建立西魏。 至此,橫行一時的北魏徹底滅亡。

小夏视觉
2017-06-21

北魏分裂之戰,從北魏永熙三年(534年)至次年正月結束。北魏分裂為東、西魏之際,兩派勢力間相互爭奪的發動戰爭。永熙三年(534年),高歡在洛陽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見為帝,是為孝靜帝,改年號天平。次年正月,宇文泰等擁立元寶炬為帝,是為文帝。改年號大統,史稱西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