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史上最愚蠢的太后,北魏胡太后為何毒死親兒孝明帝?她最終的結局如何?

作為史上最愚蠢的太后,北魏胡太后為何毒死親兒孝明帝?她最終的結局如何?作為史上最愚蠢的太后,北魏胡太后為何毒死親兒孝明帝?她最終的結局如何?作為史上最愚蠢的太后,北魏胡太后為何毒死親兒孝明帝?她最終的結局如何?
6 個回答
文史砖家
2019-09-02

正所謂“皇權之下無親情”,因為爭奪最高權力,皇室當中父子成仇、母子失和的現象並不鮮見,然而為了爭權而公然毒死親兒的現象,卻是難以想象的事情。當然,這種事在歷史上並非沒有,北魏靈太后胡氏毒死親兒孝明帝元詡,便是典型“案例”。


胡氏出身顯貴之家,祖父是武始侯胡深,父親胡國珍官至宰相,姑媽則是當時極有名氣的尼姑,經常出入皇宮講法。胡氏年輕時,受當時社會溺佛思潮的影響,曾剃髮為尼數年。胡氏的姑媽雖然是出家人,但名利心卻極重,見侄女皓齒明眸、長相妖冶,實在是“奇貨可居”,便利用在宮中講法的機會,把她引薦給宣武帝。


正所謂“皇權之下無親情”,因為爭奪最高權力,皇室當中父子成仇、母子失和的現象並不鮮見,然而為了爭權而公然毒死親兒的現象,卻是難以想象的事情。當然,這種事在歷史上並非沒有,北魏靈太后胡氏毒死親兒孝明帝元詡,便是典型“案例”。


胡氏出身顯貴之家,祖父是武始侯胡深,父親胡國珍官至宰相,姑媽則是當時極有名氣的尼姑,經常出入皇宮講法。胡氏年輕時,受當時社會溺佛思潮的影響,曾剃髮為尼數年。胡氏的姑媽雖然是出家人,但名利心卻極重,見侄女皓齒明眸、長相妖冶,實在是“奇貨可居”,便利用在宮中講法的機會,把她引薦給宣武帝。



胡氏入宮後很是受寵,不久便懷上了龍種。在此之前,宣武帝雖然辛苦“耕耘”多年,但一直沒有兒子,這其中的原因,是妃嬪們畏懼“子貴母死”的祖制,只要發覺自己可能懷上皇子,便會在第一時間打胎。所以等到胡氏懷上龍子後,“好心”的姐妹便勸說她打胎,但胡氏並未聽從,而且每天都向神靈祈禱,希望能給皇帝生下一位皇子。


十月懷胎期滿,胡充華果然為皇帝生下長子元詡。宣武帝在瞭解到胡氏捨命生子的真相後,既興奮又感動,所以不顧高皇后的提議,在立元詡為太子後,宣佈廢除野蠻的祖制,並冊封胡氏為充華。3年後(515年),宣武帝駕崩、太子元詡即位,是為孝明帝。元詡登基後,尊高皇后為皇太后,生母胡充華為皇太妃。


正所謂“皇權之下無親情”,因為爭奪最高權力,皇室當中父子成仇、母子失和的現象並不鮮見,然而為了爭權而公然毒死親兒的現象,卻是難以想象的事情。當然,這種事在歷史上並非沒有,北魏靈太后胡氏毒死親兒孝明帝元詡,便是典型“案例”。


胡氏出身顯貴之家,祖父是武始侯胡深,父親胡國珍官至宰相,姑媽則是當時極有名氣的尼姑,經常出入皇宮講法。胡氏年輕時,受當時社會溺佛思潮的影響,曾剃髮為尼數年。胡氏的姑媽雖然是出家人,但名利心卻極重,見侄女皓齒明眸、長相妖冶,實在是“奇貨可居”,便利用在宮中講法的機會,把她引薦給宣武帝。



胡氏入宮後很是受寵,不久便懷上了龍種。在此之前,宣武帝雖然辛苦“耕耘”多年,但一直沒有兒子,這其中的原因,是妃嬪們畏懼“子貴母死”的祖制,只要發覺自己可能懷上皇子,便會在第一時間打胎。所以等到胡氏懷上龍子後,“好心”的姐妹便勸說她打胎,但胡氏並未聽從,而且每天都向神靈祈禱,希望能給皇帝生下一位皇子。


十月懷胎期滿,胡充華果然為皇帝生下長子元詡。宣武帝在瞭解到胡氏捨命生子的真相後,既興奮又感動,所以不顧高皇后的提議,在立元詡為太子後,宣佈廢除野蠻的祖制,並冊封胡氏為充華。3年後(515年),宣武帝駕崩、太子元詡即位,是為孝明帝。元詡登基後,尊高皇后為皇太后,生母胡充華為皇太妃。



然而胡充華是個權力慾極強的女人,根本不可能屈居高太后之下,所以沒多久便將她趕下臺、處死,搖身一變成了皇太后。隨後,胡太后又以皇帝年幼無法理政為由,宣佈垂簾聽政,成為帝國實際上的當家人。胡太后先後兩次垂簾聽政,執掌朝政長達8年時間。


胡太后執政期間大肆寵佛,在她執政期間,全國廟院激增至3萬餘所,僧尼多達200餘萬人。如此窮折騰,終於把孝文帝時期積攢下來的家底全部敗光,弄得國窮民貧、怨聲載道。不僅如此,胡太后在私生活方面也是異常混亂,蓄養了很多男寵,並放任他們干涉朝政、收受賄賂,影響極其惡劣。


正所謂“皇權之下無親情”,因為爭奪最高權力,皇室當中父子成仇、母子失和的現象並不鮮見,然而為了爭權而公然毒死親兒的現象,卻是難以想象的事情。當然,這種事在歷史上並非沒有,北魏靈太后胡氏毒死親兒孝明帝元詡,便是典型“案例”。


胡氏出身顯貴之家,祖父是武始侯胡深,父親胡國珍官至宰相,姑媽則是當時極有名氣的尼姑,經常出入皇宮講法。胡氏年輕時,受當時社會溺佛思潮的影響,曾剃髮為尼數年。胡氏的姑媽雖然是出家人,但名利心卻極重,見侄女皓齒明眸、長相妖冶,實在是“奇貨可居”,便利用在宮中講法的機會,把她引薦給宣武帝。



胡氏入宮後很是受寵,不久便懷上了龍種。在此之前,宣武帝雖然辛苦“耕耘”多年,但一直沒有兒子,這其中的原因,是妃嬪們畏懼“子貴母死”的祖制,只要發覺自己可能懷上皇子,便會在第一時間打胎。所以等到胡氏懷上龍子後,“好心”的姐妹便勸說她打胎,但胡氏並未聽從,而且每天都向神靈祈禱,希望能給皇帝生下一位皇子。


十月懷胎期滿,胡充華果然為皇帝生下長子元詡。宣武帝在瞭解到胡氏捨命生子的真相後,既興奮又感動,所以不顧高皇后的提議,在立元詡為太子後,宣佈廢除野蠻的祖制,並冊封胡氏為充華。3年後(515年),宣武帝駕崩、太子元詡即位,是為孝明帝。元詡登基後,尊高皇后為皇太后,生母胡充華為皇太妃。



然而胡充華是個權力慾極強的女人,根本不可能屈居高太后之下,所以沒多久便將她趕下臺、處死,搖身一變成了皇太后。隨後,胡太后又以皇帝年幼無法理政為由,宣佈垂簾聽政,成為帝國實際上的當家人。胡太后先後兩次垂簾聽政,執掌朝政長達8年時間。


胡太后執政期間大肆寵佛,在她執政期間,全國廟院激增至3萬餘所,僧尼多達200餘萬人。如此窮折騰,終於把孝文帝時期積攢下來的家底全部敗光,弄得國窮民貧、怨聲載道。不僅如此,胡太后在私生活方面也是異常混亂,蓄養了很多男寵,並放任他們干涉朝政、收受賄賂,影響極其惡劣。



太后的胡作非為引起朝野內外的不滿,而孝明帝出於拯救帝國和維護皇室名聲的需要,迫切需要親掌政權。為此,孝明帝屢屢指使朝臣向太后上書,要求後者早日撤簾歸政。然而胡太后卻將權力視作自己的“禁臠”,嚴詞拒絕朝臣們的呼籲,並聲稱除非自己死去,否則絕不會交權。


面對著冥頑不靈的太后,孝明帝在窮苦無計之餘,只好密詔幷州大軍閥爾朱榮,命他火速率軍入洛,威逼太后歸政。然而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就在密詔發出去後不久,胡太后便得到風聲,此時她震驚、恐懼,在六神無主之際,竟然聽從面首鄭儼、李神軌的建議,派人將孝明帝毒死,時在武泰元年(528年)二月。


正所謂“皇權之下無親情”,因為爭奪最高權力,皇室當中父子成仇、母子失和的現象並不鮮見,然而為了爭權而公然毒死親兒的現象,卻是難以想象的事情。當然,這種事在歷史上並非沒有,北魏靈太后胡氏毒死親兒孝明帝元詡,便是典型“案例”。


胡氏出身顯貴之家,祖父是武始侯胡深,父親胡國珍官至宰相,姑媽則是當時極有名氣的尼姑,經常出入皇宮講法。胡氏年輕時,受當時社會溺佛思潮的影響,曾剃髮為尼數年。胡氏的姑媽雖然是出家人,但名利心卻極重,見侄女皓齒明眸、長相妖冶,實在是“奇貨可居”,便利用在宮中講法的機會,把她引薦給宣武帝。



胡氏入宮後很是受寵,不久便懷上了龍種。在此之前,宣武帝雖然辛苦“耕耘”多年,但一直沒有兒子,這其中的原因,是妃嬪們畏懼“子貴母死”的祖制,只要發覺自己可能懷上皇子,便會在第一時間打胎。所以等到胡氏懷上龍子後,“好心”的姐妹便勸說她打胎,但胡氏並未聽從,而且每天都向神靈祈禱,希望能給皇帝生下一位皇子。


十月懷胎期滿,胡充華果然為皇帝生下長子元詡。宣武帝在瞭解到胡氏捨命生子的真相後,既興奮又感動,所以不顧高皇后的提議,在立元詡為太子後,宣佈廢除野蠻的祖制,並冊封胡氏為充華。3年後(515年),宣武帝駕崩、太子元詡即位,是為孝明帝。元詡登基後,尊高皇后為皇太后,生母胡充華為皇太妃。



然而胡充華是個權力慾極強的女人,根本不可能屈居高太后之下,所以沒多久便將她趕下臺、處死,搖身一變成了皇太后。隨後,胡太后又以皇帝年幼無法理政為由,宣佈垂簾聽政,成為帝國實際上的當家人。胡太后先後兩次垂簾聽政,執掌朝政長達8年時間。


胡太后執政期間大肆寵佛,在她執政期間,全國廟院激增至3萬餘所,僧尼多達200餘萬人。如此窮折騰,終於把孝文帝時期積攢下來的家底全部敗光,弄得國窮民貧、怨聲載道。不僅如此,胡太后在私生活方面也是異常混亂,蓄養了很多男寵,並放任他們干涉朝政、收受賄賂,影響極其惡劣。



太后的胡作非為引起朝野內外的不滿,而孝明帝出於拯救帝國和維護皇室名聲的需要,迫切需要親掌政權。為此,孝明帝屢屢指使朝臣向太后上書,要求後者早日撤簾歸政。然而胡太后卻將權力視作自己的“禁臠”,嚴詞拒絕朝臣們的呼籲,並聲稱除非自己死去,否則絕不會交權。


面對著冥頑不靈的太后,孝明帝在窮苦無計之餘,只好密詔幷州大軍閥爾朱榮,命他火速率軍入洛,威逼太后歸政。然而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就在密詔發出去後不久,胡太后便得到風聲,此時她震驚、恐懼,在六神無主之際,竟然聽從面首鄭儼、李神軌的建議,派人將孝明帝毒死,時在武泰元年(528年)二月。



胡太后毒死親兒後,將孫女元氏扶上皇位,並對外宣稱是皇子。等到真相被戳穿後,又趕緊廢黜她,改立年僅3歲的臨洮王子元釗為帝。胡太后為爭權毒死親兒,還把皇女冒充皇子扶上帝位,明顯是想把天下人當傻子一般耍弄,殊不知,她才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並將為自己的瘋狂和愚蠢付出生命的代價。


果不其然,爾朱榮獲悉孝明帝遇害的消息後悲憤至極,根本沒有理會胡太后要求他原地待命、不得率軍入京的命令,在扶立長樂王元子攸為帝后,便率十餘萬大軍南下,兵鋒直指洛陽。此時,胡太后已經完全失去合法性,成為人人可得而誅之的亂臣賊子。正因如此,爾朱榮幾乎沒遇到任何抵抗,便渡河攻入洛陽。


正所謂“皇權之下無親情”,因為爭奪最高權力,皇室當中父子成仇、母子失和的現象並不鮮見,然而為了爭權而公然毒死親兒的現象,卻是難以想象的事情。當然,這種事在歷史上並非沒有,北魏靈太后胡氏毒死親兒孝明帝元詡,便是典型“案例”。


胡氏出身顯貴之家,祖父是武始侯胡深,父親胡國珍官至宰相,姑媽則是當時極有名氣的尼姑,經常出入皇宮講法。胡氏年輕時,受當時社會溺佛思潮的影響,曾剃髮為尼數年。胡氏的姑媽雖然是出家人,但名利心卻極重,見侄女皓齒明眸、長相妖冶,實在是“奇貨可居”,便利用在宮中講法的機會,把她引薦給宣武帝。



胡氏入宮後很是受寵,不久便懷上了龍種。在此之前,宣武帝雖然辛苦“耕耘”多年,但一直沒有兒子,這其中的原因,是妃嬪們畏懼“子貴母死”的祖制,只要發覺自己可能懷上皇子,便會在第一時間打胎。所以等到胡氏懷上龍子後,“好心”的姐妹便勸說她打胎,但胡氏並未聽從,而且每天都向神靈祈禱,希望能給皇帝生下一位皇子。


十月懷胎期滿,胡充華果然為皇帝生下長子元詡。宣武帝在瞭解到胡氏捨命生子的真相後,既興奮又感動,所以不顧高皇后的提議,在立元詡為太子後,宣佈廢除野蠻的祖制,並冊封胡氏為充華。3年後(515年),宣武帝駕崩、太子元詡即位,是為孝明帝。元詡登基後,尊高皇后為皇太后,生母胡充華為皇太妃。



然而胡充華是個權力慾極強的女人,根本不可能屈居高太后之下,所以沒多久便將她趕下臺、處死,搖身一變成了皇太后。隨後,胡太后又以皇帝年幼無法理政為由,宣佈垂簾聽政,成為帝國實際上的當家人。胡太后先後兩次垂簾聽政,執掌朝政長達8年時間。


胡太后執政期間大肆寵佛,在她執政期間,全國廟院激增至3萬餘所,僧尼多達200餘萬人。如此窮折騰,終於把孝文帝時期積攢下來的家底全部敗光,弄得國窮民貧、怨聲載道。不僅如此,胡太后在私生活方面也是異常混亂,蓄養了很多男寵,並放任他們干涉朝政、收受賄賂,影響極其惡劣。



太后的胡作非為引起朝野內外的不滿,而孝明帝出於拯救帝國和維護皇室名聲的需要,迫切需要親掌政權。為此,孝明帝屢屢指使朝臣向太后上書,要求後者早日撤簾歸政。然而胡太后卻將權力視作自己的“禁臠”,嚴詞拒絕朝臣們的呼籲,並聲稱除非自己死去,否則絕不會交權。


面對著冥頑不靈的太后,孝明帝在窮苦無計之餘,只好密詔幷州大軍閥爾朱榮,命他火速率軍入洛,威逼太后歸政。然而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就在密詔發出去後不久,胡太后便得到風聲,此時她震驚、恐懼,在六神無主之際,竟然聽從面首鄭儼、李神軌的建議,派人將孝明帝毒死,時在武泰元年(528年)二月。



胡太后毒死親兒後,將孫女元氏扶上皇位,並對外宣稱是皇子。等到真相被戳穿後,又趕緊廢黜她,改立年僅3歲的臨洮王子元釗為帝。胡太后為爭權毒死親兒,還把皇女冒充皇子扶上帝位,明顯是想把天下人當傻子一般耍弄,殊不知,她才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並將為自己的瘋狂和愚蠢付出生命的代價。


果不其然,爾朱榮獲悉孝明帝遇害的消息後悲憤至極,根本沒有理會胡太后要求他原地待命、不得率軍入京的命令,在扶立長樂王元子攸為帝后,便率十餘萬大軍南下,兵鋒直指洛陽。此時,胡太后已經完全失去合法性,成為人人可得而誅之的亂臣賊子。正因如此,爾朱榮幾乎沒遇到任何抵抗,便渡河攻入洛陽。



爾朱榮佔領洛陽後,胡太后再次躲進尼姑庵,想要保住一條性命,但終究還是被叛軍抓捕。胡太后見到爾朱榮後,頻頻叩頭求生,卻遭到後者的無視。緊接著,爾朱榮又命人將胡太后和幼主元釗捆綁起來,然後拋入黃河淹死(“榮遣騎拘送太后及幼主於河陰。太后對榮多所陳說,榮拂衣而起。太后及幼主並沈於河。”見《北史·卷十三》)。


事後,爾朱榮又以祭天為名,將包括丞相元雍、司空元欽、義陽王元略等人在內的宗室、百官兩千餘人,全部騙到河陰的陶渚,然後將他們全部殺死,史稱“河陰之變”。此後,北魏陷入大混戰中,並在6年後一分為二,也就是歷史上的東、西魏。


史料來源:《魏書》、《北史》、《資治通鑑》

传媒人贾璋岷
2019-09-05

謝謝邀請。我來回答。我列此為“豫行”專題

【豫行14·小品】華塔的焚毀與皇后的慾火

【檔案】

洛陽漢魏故城(含永寧寺和永寧寺塔遺址)

1.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

2.世界文化遺產(2014年·組合項目)

2014年6月22日,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三國跨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

“起始段-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通過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

漢魏洛陽遺址作為絲綢之路起點的重要遺址點,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是我國第33項世界文化遺產。

漢魏洛陽故城,是中國公元1至6世紀七代王朝的都城。

它位於今洛陽城東15公里,北依邙山,南逾洛水,東據虎牢關,西控函谷關。

漢魏洛陽城市規模在北魏時達到最大,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

全城面積100平方公里,是西漢長安城的2.6倍、隋唐長安城的1.5倍,比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大9倍、比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達城大8.2倍。

洛陽的輝煌是在唐朝。

這輝程的起點是北魏。

終結五胡亂華的紛亂、北方河山一統。

北朝君王眼界更遠,登高一呼,把北魏的事業推向高峰,

從平城逶迤遷都而來,以南北民族融合為標誌,開闢了中國歷史新局面。

以佛教拈花而笑為標誌,開闢了中國文化新階段。

歷史似乎是巧合。

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清朝一頭一尾,是兩個太后當家。

北魏也是兩個太后當家。一頭是鄭太后,一尾是胡太后。

開頭的總是內外兼修,幕後臺前唱出一出正戲。

收尾的總是虎頭蛇尾,最終為沒落的王朝劃上悲愴的句號。

在史書上,包括一切皇后、太后,她們總是被褒被貶。

在被貶的內容中,總有一款適合她。這就是“淫亂內廷”。

說北魏的胡太后是史上最愚蠢的太后,似乎有些過了。

但她害死親生兒子,又被早就想興兵謀亂的軍閥,以此為藉口,將她沉了黃河(一說洛河),這是事實。

梳理胡太后的一生,有這麼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與北魏的國運、洛陽城的建設有關。

一、少女時代,被摯愛棄精通佛法的姑姑引進宮。

胡氏的姑姑做尼姑,很能講解佛理。

宣武帝在位初年,胡氏的姑姑進入宮廷講授。

她覺得自己的侄女才貌雙全,不能埋沒人間,便放出話來,稱侄女胡氏的容貌德行如何如何。

宣武帝聽說後,一見本人,就將胡氏就召進後宮做承華世婦。

看來,胡氏的姑姑還是六根未淨。

二、宮中歲月,不惜犧牲自己,生下兒子,並順勢推動了一項“繼承法史”上的初底改革。

當時的北魏政權,學習漢武大帝的個例,奉行“子貴母死”制度,即兒子一旦立為太子,母親就要處死。

所以宮廷之中,妃嬪們都希望生諸王、公主,不希望生太子。

可大家都不生兒子,以血緣為紐帶的皇室繼承製度怎麼辦?

胡氏也這樣認為:天子怎可獨獨沒有兒子,為什麼畏懼自己的死,而使皇家不養育嫡長子呢?

胡氏懷上身孕,她在宮中人緣好,會處事,這時,妃嬪們都為她著急,勸她想辦法打掉。

胡氏堅決不做,發誓:但願所懷的是男孩,按次序將成為長子,兒子生下當了太子,即便我被處死,我也願意。

果然,她生了一個兒子,後來又立為皇太子。這就是元詡。

而胡氏多虧朝中大臣等從中相助,皇帝不但沒有遵照舊制將她賜死,反而晉封為貴嬪。

她改變了一個北方政權的皇室殘忍的陋習。

可惜,這孩子,自己拿命換來的親兒子,還是被她後來玩死了。

三、實際掌權,頗有建樹。

由於元詡年幼即位,所以由胡太后臨朝聽政,大臣還稱她為殿下,下令處理事務。後來改令稱為詔,群臣上奏疏稱陛下,她自稱為朕。

她下令造申訟車,乘坐出宮,從宮廷西北,進入千秋門,以接受投訴官民冤情。

她還在朝堂上,親自策試孝廉秀才、州郡上計簿的官吏。

她還很有情趣地考察官員。比如,在國家庫房,她讓王公、妃嬪、公主等,憑力氣扛布帛,能扛多少就賞賜他們多少,這就出現“醜態百出”的可笑場面:多的拿二百匹,少的一百多匹,僅長樂公主手拿二十匹絹出來,表示不與眾人相異而沒空手而回。世人稱讚她的廉潔。還有名臣崔光,只拿了兩匹。

四、熱衷佛法,大建佛門建築,整個洛陽的佛教寺廟洛陽伽藍,就在此時期大盛。

《洛陽伽藍記》是當世人寫的,紀實性很強。此處略為介紹。

她擴建瑤光寺光耀一時,成為著名的皇家寺院。

這就要說到那座塔:永寧寺塔。

作為洛陽的最大寺廟,永寧寺顯現了它作為北魏國寺的特殊身份,寺中的佛殿可以和太極殿,也就是洛陽城中最為尊貴的建築媲美,而其餘洛陽名寺,也爭先恐後地拿永寧寺作為自己的洛陽伽藍標杆。

但是,永寧寺是鮮卑元氏的家廟,地位不可撼動的,在她之前就修好了,但胡太后對此並不滿足。

胡太后的野心,不是一座七層浮屠可以滿足的,。

在她的督辦下,永寧寺塔,這座中國歷史上亙古絕倫、風華絕代的建築,終於落成。

關於這座塔的壯觀,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記述的更為詳實:

永寧寺裡有一座九層寶塔,寶塔是用木料搭建而成的,九層塔身全高九十丈,塔身上立有金屬的相輪,相輪又有十丈高,總共距離地面一千尺,離京城一百里開外的地方,就能遠遠望見它。

當初挖地基挖到地下深處,發現了三十軀銅佛像,胡太后認為這是奉信佛法的好徵兆,

因此把寺院營建得超出了常度。

相輪上面設置有銅瓶,銅瓶可以容納二十五斛。銅瓶下端有承接仙露的銅盤一十一層,周圍都懸掛著大銅鈴。又有四根鐵鏈,把相輪引向寶塔的四個角,

鐵鏈子上也有大銅鈴。每隻大銅鈴的體積相當於一隻能容納十斗的甕子。

寶塔有九層,每一個角都懸掛著銅鈴,上上下下加起來一共有一百三十隻銅鈴寶塔有四個平面,每一面有三扇門、六扇窗,門上都漆著大紅的油漆。

每扇門上各有五排銅鈴,加起來共有五千四百隻。

銅鈴下面又有用金子裝飾的門環與鋪首。

整個建築耗盡了土木之功,畢集了各種造形的技巧。

這佛教建築的精美妙麗,真是想也想不到,說也說不清。

那錦繡華麗的廊柱,那用金子裝飾的門鋪首,實在使人驚心駭目!

到那秋風勁吹、長夜漫漫之時,寶塔上銅鈴鳴聲相應,鏗鏘悅耳,十幾裡遠的地方都能聽得見。

寶塔的北面有一所佛殿,它的形狀就像皇宮中的太極殿。

佛殿裡有一丈八尺高的銅佛像一軀,相當於中等人身高的銅佛像十軀,用珍珠繡的佛像三軀,用金絲織成的佛像五軀,玉石雕刻的佛像兩軀。

這些佛像作工奇妙精巧,在當代要數第一。

和尚們住的房間和各種高大的建築物,共有一千多間,間間都是雕畫過的屋樑,粉白的牆壁,門戶上畫著青色的圖案,窗子上鏤刻著美觀的花紋,真是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

那一株株的檜樹、鉑樹、椿樹與松樹,在屋簷邊枝葉四布,那一簇簇的翠竹與香草,佈滿了臺階兩旁。

所以常景撰寫的碑文上說:“即使是須彌山上的寶殿與兜率天上的宮室也不比它強啊。”

外國所進獻的佛經與佛像都放置在本寺。

寺院的院牆上面都架著短椽,椽子上蓋著瓦就如同現在皇宮的圍牆一樣。

院牆四面各開一扇大門。南面大門上面有三層樓,與三條閣道相通,樓頂距離地面二十丈,形狀規制就像現在洛陽城的正門。

門樓上畫著白色的雲氣和彩色的神仙靈異等物,門上裝飾著排列成錢幣圖案的玉石金環與青色的連環文,光明顯耀,美麗燦爛。

拱門兩旁排列著四尊金剛力士和四座獅子像,上面點綴著金銀與珍珠寶玉,裝飾得燦爛鮮明,是人世間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

東面與西面的兩扇大門也都是這樣的,唯一不同的是,門上的樓只有兩層。

北面的一扇大門上面沒有架設房屋,樣子就好像烏頭大門。

寺院的四門之外都種上了青青的槐樹,並且有碧綠的流水滎繞,京城裡來來往往的行人,大都在那綠蔭覆蓋之下。

路上沒有飛揚的塵土,不是由於帶雨之雲的滋潤,習習清風給人們送來涼爽,哪裡又是憑藉團扇帶來的呢?

好了。引用結束。

龍門石窟的修建,此時也進入新階段。

洛陽伽藍大盛 ,奠定了當時和隨後唐王朝“神都”的基調。

但是,大量的財力物力,耗費了。

五、宮中寂寞歲月,胡太后同其他年輕守寡的宮中女人一樣,犯下同樣的毛病。

後來的武則天有勇氣、有實踐,也有“理論”;胡太后也有勇氣,也有實踐,但沒有”理論”,然而她有文藝範兒,文藝範兒折射的是真摯的愛情。

她先後愛上了幾位或優秀,或有野心的男子。

她最不該愛上的是她兒子的叔叔,即她丈夫的弟弟,前任皇帝留下的一位國之棟樑。

他叫元懌,史書記載他很多事蹟,反正才貌雙全、幹事英明,而且不近女色。

不知她是怎麼得手的。魏收的《魏書》說她是“逼幸”。

第二個是著名將軍楊大眼的兒子楊華。

這個楊大眼,是個戰神。

讀“龍門二十品”,就會知道他,而且,他奔跑的速度,恐怕今天也可得一枚奧運獎牌。

老子英雄兒好漢,兩代都是國家中流砥柱。

楊華不堪於同胡太后的交往,出走南朝。

胡太后寫了一首纏綿悱惻的詩懷念他: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

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落南家。

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

秋去春還雙燕飛,原銜楊花入窠裡。

這首詩還收進後來的著名詩集。

這一件件一樁樁,她就落個“一代妖后”“穢亂後宮”的名聲。

六、冷宮歲月,受盡屈辱,再度執政,心態大變。

由於上述問題被朝臣武將掌握,正好藉機炒作。

他的兒子,當今皇帝也對她不滿。

領軍元叉、長秋卿劉騰等人藉口皇帝同意,把胡太后軟禁在北宮,在宮中殺死一代名臣俊傑元懌。

宮中大亂。

隨後,胡太后的侄兒都統胡僧敬和在身邊保衛的張車渠等幾十人,謀劃殺死元叉,再擁戴胡太后臨朝聽政。

事情沒能成功,胡僧敬因此事獲罪流放邊境,張車渠等人被殺,胡氏宗族人員多被免職。

胡太后一直想翻盤。一次,後來她的兒子在西林園朝見她,並宴請文武侍臣,飲酒到天黑。

元叉起身到胡太后面前,自述外面傳言胡太后想謀害自己和劉騰。這是在威脅。

胡太后斷然說沒有。

但她到了很晚的時候,胡太后就起身拉著兒子孝明帝的手走下殿堂,說:“母子不相聚已經很久,今晚共住一宿,各位大臣送我進去。”

胡太后和孝明帝走進東北小閣,左衛將軍奚康生謀劃又要要殺死元叉,但沒皇帝兒子的強力支持,仍沒能成功。

劉騰、元叉幽禁胡太后之後,朝廷更亂。

他們把持北魏朝政。朝廷生殺大權,皆取決於劉騰、元叉,他們養婢蓄妓,逼民為奴,一時亂成一團,

終於到了劉騰去世,元叉對胡太后的防範鬆懈。

胡太后和孝明帝以及高陽王元雍定下計策,解除元叉的領軍職務。

胡太后又再度臨朝聽政,大赦天下,改元孝昌。

但是,這時沒了元懌等名臣名將,朝政頹弛。

北魏的黃昏就要到了。

而胡太后,重掌朝綱,不是改弦易轍,而是變本加厲,要追回逝去的享樂歲月。

寵臣鄭儼在宮廷淫亂,權勢遍佈天下。

李神軌、徐紇都被親近侍奉。

一二年之間,他們位居宮禁要職,手中握著大權。大小事出自心中,淫亂之傳聞傳遍朝廷。

四方之人無可適從。

文武官員人心渙散,各地叛逆作亂。

北魏的太陽加速沒落,

胡僧敬又利用聚集親屬的機會,哭泣規勸說:“陛下為海內母親的儀表,哪應如此輕佻呢?”

胡太后大怒,從此不再召見胡僧敬。

胡太后心態迅速扭曲。

七、殺害皇帝兒子,另立假皇帝。天下大亂。

胡太后再度臨朝後,也知道自己不檢點。

但是,反正以爛為爛了。

她培植自己的人,大量小人佞臣趁機而入,不乏有床笫之歡。

有位蜜多道人,能說胡人語言,孝明帝把他安置在身邊。

但胡太后擔心他傳遞消息,就藉機殺了他。案件按程序在辦理,朝中宮內,死的人卻越來越多。案件線索牽涉到哪裡,哪裡就開始發生命案。

自然,母子之間、太后與當朝皇帝之間,猜疑肯定不少。

不久,孝明帝突然去世。

就像光緒皇帝突然去世一樣,人們懷疑慈禧所為。

孝明帝在與母親不和之時,突然去世,正史野史,或隱晦,或明說,都把視線聚焦在胡太后身上,

當時,就有議論、說是鄭儼、徐紇奉了太后旨意,下的手。

朝野震怒。

其實,百多年前的光緒、慈禧先後去世,尚還是謎,千年以外的宮廷祕史,更是疑點重重。

偏偏胡太后又在身邊男人們的攛掇下,搞了一件沒名堂的事。

剛去世的孝明帝,曾與妃子潘充華生了一個女兒,胡太后就說皇帝留有子嗣,將這個小姑娘詐稱是男孩,立她為皇帝,說是太子即位了。

天可憐見!

這位胡太后又創造了一個紀錄:扶持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登基。

可惜只有一天(一說經過幾天),胡太后的主意又變了。

這名幼女皇帝,叫什麼名字都沒取。史書就稱她為“元姑娘”。

胡太后立了臨洮王元寶暉的兒子元釗為帝,元釗時年剛三歲,史稱北魏幼主。

這事走到現在,就近乎兒戲,而且是荒誕的兒戲。

天下不亂才怪。

八、梟雄起兵,被沉河底。

當時,晉陽一帶有股勢力,就是爾朱榮。

據說,他領了密詔。

他在發表一番慷慨激昂的宣言之後,擁立了新皇帝,這就是敬宗孝莊帝。

爾後,他高張義旗、勤兵擁眾,向京師殺來來。

胡太后身邊那些男人脅肩諂笑,床上還可雄起,此時都如鳥獸散。

爾朱榮的虎狼之師順利入京,

胡太后想到了當年姑姑的佛家生涯,想到了被她逼進瑤光寺的高太后。

她把皇帝六宮中所有宮女召來,都去了瑤光寺。她自己也剃光頭髮。

大軍進城,胡太后對爾朱榮百般辯解自己的行為。爾朱榮根本不感興趣了。

他派遣騎兵拘捕押送胡太后到河邊,還有三歲的小皇帝,一併被沉入黃河底。

宮廷政變歷來血腥。但是,像爾朱榮這樣的操作還罕見。

他的目的是誅殺立威。他聽從親信費穆進言。

他通知滿朝文武開會,會議主題是“祭天”,不能請假。

百官們揣著心事來了。

只見爾朱榮立馬於上,一頓大罵,把朝綱混亂的原因給大家分攤了,結論是:“人人有責,個個該殺!”

殺戒大開。有記載一千多人的,有記載兩千多人的。總之,殺得日月無光。

從丞相到尚在家居喪不曉朝事的下級官員,還有皇帝的親戚,不問青紅皁白,都成了刀下鬼。

從雲岡遷到遷都洛陽、已漢化了的鮮卑貴族,到出仕北魏政權中的漢族官員,統統一筆勾銷。

史稱“河陰之變”。

北魏元氣大傷。

洛陽劫數難逃。

後來,爾朱榮有稱帝的意圖,但鑄金人以卜問吉凶,一共鑄了四次,金像全部都沒有鑄成,只得作罷,

他重新迎回孝莊帝還宮,叩頭謝罪,率軍返回晉陽。

後來,他仍然展示軍事家的才華,打了很多勝仗。

但他與他所立的皇帝之間,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皇帝又團結另一潑兒人,安排伏兵,把他殺了。

北魏王朝,就這樣亂哄哄地過了五六年。

這期間,一件大事發生了。

某天,永寧寺,還有永寧寶塔突然起火,

一千名禁衛軍火速趕到,無濟於事。

大火起初是從寶塔第八層燒起來的,天亮的時間火勢大作。

奇怪的是,當時雷聲大作,天昏地暗,冰粒夾著飛雪。火,卻越燃越大。

無論出家人還是市民,全都跑來。

悲衰的聲音震動了整個洛陽城。

三位僧人悲痛欲絕,投身到火裡燒死了。

大火,整整燒了三個月還沒有熄滅。

這把怪火,還往地下鑽,火苗到了地底下,循著柱子的底部焚燒。

整整一年,廢墟還在冒煙。

這是對一個尚佛的朝代的最後祭奠,

中國乃至世界佛教建築史上赫赫有名的巨型建築,一個王朝的標誌,成了它的殉葬品。

北魏有四位皇后先後出家為尼,她們瞻仰過、憧憬過的聖地,就這樣,無可奈何地告別人世。

胡太后的風華絕世,以瘋狂慾火燃燒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人生。

她耗盡民脂民膏,但憑強大國力和全社會藝術鑑賞力,創造出來的藝術品,也在瘋狂的大火中消失了。

二者,都永遠地消失了。

關於胡太后,實際很可憐,她的名字叫什麼,都沒有定論。“胡仙真”“胡承華”,都是她。

她的身後,“一代妖后”“一代淫姬”,也都是她。

稍辯解一下,一部北朝後宮史,真是汙穢不堪。

最不靠譜的還不是北魏的胡太后。

還有另一個胡太后,即北齊的胡太后。

亡國後,她和她的媳婦、現任皇后,一道去了長安,開了一家妓院,還親自上陣與男嘉賓同歡共樂。

關於北魏胡太后,實際上不算最愚蠢。

寫她的史書,首先主要是魏收的《魏書》。它對胡太后的記敘與評論,總是寥寥幾筆,引而不發。留給了研究者,特別是男性學究們以無限腦補空間。

魏收的《魏書》,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低的。

史學界稱它為“穢史”。

這裡的“穢” 不簡單是指“淫穢”,而是指作者的治史觀念和方法,有問題,而且,記載的史事錯誤太多。

其實,魏收才華出眾。

《魏書》作為第一部記敘少數民族政權的史書,意義很大;在體例方面,繼承前四史的傳統,又有創新。

但是,魏收把個人恩怨感情放在了敘史之上。他竟然公開宣稱:“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舉之則使上天,按之當使入地!”

——你是什麼東西,敢於我作對?我的史書,抬舉你叫你上天,就會上天;貶低你,叫你入地,你就入地。

當時,很多官宦世家子弟都爭著討好他。

《魏書》後來幾次修訂,多次校正。

鳴謝:劇照來源於有關影視作品。著作權屬著作權人。署名請聯繫。

人物造型系藝術家創造,於真實歷史人物相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謝謝邀請。我來回答。我列此為“豫行”專題

【豫行14·小品】華塔的焚毀與皇后的慾火

【檔案】

洛陽漢魏故城(含永寧寺和永寧寺塔遺址)

1.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

2.世界文化遺產(2014年·組合項目)

2014年6月22日,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三國跨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

“起始段-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通過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

漢魏洛陽遺址作為絲綢之路起點的重要遺址點,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是我國第33項世界文化遺產。

漢魏洛陽故城,是中國公元1至6世紀七代王朝的都城。

它位於今洛陽城東15公里,北依邙山,南逾洛水,東據虎牢關,西控函谷關。

漢魏洛陽城市規模在北魏時達到最大,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

全城面積100平方公里,是西漢長安城的2.6倍、隋唐長安城的1.5倍,比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大9倍、比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達城大8.2倍。

洛陽的輝煌是在唐朝。

這輝程的起點是北魏。

終結五胡亂華的紛亂、北方河山一統。

北朝君王眼界更遠,登高一呼,把北魏的事業推向高峰,

從平城逶迤遷都而來,以南北民族融合為標誌,開闢了中國歷史新局面。

以佛教拈花而笑為標誌,開闢了中國文化新階段。

歷史似乎是巧合。

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清朝一頭一尾,是兩個太后當家。

北魏也是兩個太后當家。一頭是鄭太后,一尾是胡太后。

開頭的總是內外兼修,幕後臺前唱出一出正戲。

收尾的總是虎頭蛇尾,最終為沒落的王朝劃上悲愴的句號。

在史書上,包括一切皇后、太后,她們總是被褒被貶。

在被貶的內容中,總有一款適合她。這就是“淫亂內廷”。

說北魏的胡太后是史上最愚蠢的太后,似乎有些過了。

但她害死親生兒子,又被早就想興兵謀亂的軍閥,以此為藉口,將她沉了黃河(一說洛河),這是事實。

梳理胡太后的一生,有這麼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與北魏的國運、洛陽城的建設有關。

一、少女時代,被摯愛棄精通佛法的姑姑引進宮。

胡氏的姑姑做尼姑,很能講解佛理。

宣武帝在位初年,胡氏的姑姑進入宮廷講授。

她覺得自己的侄女才貌雙全,不能埋沒人間,便放出話來,稱侄女胡氏的容貌德行如何如何。

宣武帝聽說後,一見本人,就將胡氏就召進後宮做承華世婦。

看來,胡氏的姑姑還是六根未淨。

二、宮中歲月,不惜犧牲自己,生下兒子,並順勢推動了一項“繼承法史”上的初底改革。

當時的北魏政權,學習漢武大帝的個例,奉行“子貴母死”制度,即兒子一旦立為太子,母親就要處死。

所以宮廷之中,妃嬪們都希望生諸王、公主,不希望生太子。

可大家都不生兒子,以血緣為紐帶的皇室繼承製度怎麼辦?

胡氏也這樣認為:天子怎可獨獨沒有兒子,為什麼畏懼自己的死,而使皇家不養育嫡長子呢?

胡氏懷上身孕,她在宮中人緣好,會處事,這時,妃嬪們都為她著急,勸她想辦法打掉。

胡氏堅決不做,發誓:但願所懷的是男孩,按次序將成為長子,兒子生下當了太子,即便我被處死,我也願意。

果然,她生了一個兒子,後來又立為皇太子。這就是元詡。

而胡氏多虧朝中大臣等從中相助,皇帝不但沒有遵照舊制將她賜死,反而晉封為貴嬪。

她改變了一個北方政權的皇室殘忍的陋習。

可惜,這孩子,自己拿命換來的親兒子,還是被她後來玩死了。

三、實際掌權,頗有建樹。

由於元詡年幼即位,所以由胡太后臨朝聽政,大臣還稱她為殿下,下令處理事務。後來改令稱為詔,群臣上奏疏稱陛下,她自稱為朕。

她下令造申訟車,乘坐出宮,從宮廷西北,進入千秋門,以接受投訴官民冤情。

她還在朝堂上,親自策試孝廉秀才、州郡上計簿的官吏。

她還很有情趣地考察官員。比如,在國家庫房,她讓王公、妃嬪、公主等,憑力氣扛布帛,能扛多少就賞賜他們多少,這就出現“醜態百出”的可笑場面:多的拿二百匹,少的一百多匹,僅長樂公主手拿二十匹絹出來,表示不與眾人相異而沒空手而回。世人稱讚她的廉潔。還有名臣崔光,只拿了兩匹。

四、熱衷佛法,大建佛門建築,整個洛陽的佛教寺廟洛陽伽藍,就在此時期大盛。

《洛陽伽藍記》是當世人寫的,紀實性很強。此處略為介紹。

她擴建瑤光寺光耀一時,成為著名的皇家寺院。

這就要說到那座塔:永寧寺塔。

作為洛陽的最大寺廟,永寧寺顯現了它作為北魏國寺的特殊身份,寺中的佛殿可以和太極殿,也就是洛陽城中最為尊貴的建築媲美,而其餘洛陽名寺,也爭先恐後地拿永寧寺作為自己的洛陽伽藍標杆。

但是,永寧寺是鮮卑元氏的家廟,地位不可撼動的,在她之前就修好了,但胡太后對此並不滿足。

胡太后的野心,不是一座七層浮屠可以滿足的,。

在她的督辦下,永寧寺塔,這座中國歷史上亙古絕倫、風華絕代的建築,終於落成。

關於這座塔的壯觀,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記述的更為詳實:

永寧寺裡有一座九層寶塔,寶塔是用木料搭建而成的,九層塔身全高九十丈,塔身上立有金屬的相輪,相輪又有十丈高,總共距離地面一千尺,離京城一百里開外的地方,就能遠遠望見它。

當初挖地基挖到地下深處,發現了三十軀銅佛像,胡太后認為這是奉信佛法的好徵兆,

因此把寺院營建得超出了常度。

相輪上面設置有銅瓶,銅瓶可以容納二十五斛。銅瓶下端有承接仙露的銅盤一十一層,周圍都懸掛著大銅鈴。又有四根鐵鏈,把相輪引向寶塔的四個角,

鐵鏈子上也有大銅鈴。每隻大銅鈴的體積相當於一隻能容納十斗的甕子。

寶塔有九層,每一個角都懸掛著銅鈴,上上下下加起來一共有一百三十隻銅鈴寶塔有四個平面,每一面有三扇門、六扇窗,門上都漆著大紅的油漆。

每扇門上各有五排銅鈴,加起來共有五千四百隻。

銅鈴下面又有用金子裝飾的門環與鋪首。

整個建築耗盡了土木之功,畢集了各種造形的技巧。

這佛教建築的精美妙麗,真是想也想不到,說也說不清。

那錦繡華麗的廊柱,那用金子裝飾的門鋪首,實在使人驚心駭目!

到那秋風勁吹、長夜漫漫之時,寶塔上銅鈴鳴聲相應,鏗鏘悅耳,十幾裡遠的地方都能聽得見。

寶塔的北面有一所佛殿,它的形狀就像皇宮中的太極殿。

佛殿裡有一丈八尺高的銅佛像一軀,相當於中等人身高的銅佛像十軀,用珍珠繡的佛像三軀,用金絲織成的佛像五軀,玉石雕刻的佛像兩軀。

這些佛像作工奇妙精巧,在當代要數第一。

和尚們住的房間和各種高大的建築物,共有一千多間,間間都是雕畫過的屋樑,粉白的牆壁,門戶上畫著青色的圖案,窗子上鏤刻著美觀的花紋,真是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

那一株株的檜樹、鉑樹、椿樹與松樹,在屋簷邊枝葉四布,那一簇簇的翠竹與香草,佈滿了臺階兩旁。

所以常景撰寫的碑文上說:“即使是須彌山上的寶殿與兜率天上的宮室也不比它強啊。”

外國所進獻的佛經與佛像都放置在本寺。

寺院的院牆上面都架著短椽,椽子上蓋著瓦就如同現在皇宮的圍牆一樣。

院牆四面各開一扇大門。南面大門上面有三層樓,與三條閣道相通,樓頂距離地面二十丈,形狀規制就像現在洛陽城的正門。

門樓上畫著白色的雲氣和彩色的神仙靈異等物,門上裝飾著排列成錢幣圖案的玉石金環與青色的連環文,光明顯耀,美麗燦爛。

拱門兩旁排列著四尊金剛力士和四座獅子像,上面點綴著金銀與珍珠寶玉,裝飾得燦爛鮮明,是人世間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

東面與西面的兩扇大門也都是這樣的,唯一不同的是,門上的樓只有兩層。

北面的一扇大門上面沒有架設房屋,樣子就好像烏頭大門。

寺院的四門之外都種上了青青的槐樹,並且有碧綠的流水滎繞,京城裡來來往往的行人,大都在那綠蔭覆蓋之下。

路上沒有飛揚的塵土,不是由於帶雨之雲的滋潤,習習清風給人們送來涼爽,哪裡又是憑藉團扇帶來的呢?

好了。引用結束。

龍門石窟的修建,此時也進入新階段。

洛陽伽藍大盛 ,奠定了當時和隨後唐王朝“神都”的基調。

但是,大量的財力物力,耗費了。

五、宮中寂寞歲月,胡太后同其他年輕守寡的宮中女人一樣,犯下同樣的毛病。

後來的武則天有勇氣、有實踐,也有“理論”;胡太后也有勇氣,也有實踐,但沒有”理論”,然而她有文藝範兒,文藝範兒折射的是真摯的愛情。

她先後愛上了幾位或優秀,或有野心的男子。

她最不該愛上的是她兒子的叔叔,即她丈夫的弟弟,前任皇帝留下的一位國之棟樑。

他叫元懌,史書記載他很多事蹟,反正才貌雙全、幹事英明,而且不近女色。

不知她是怎麼得手的。魏收的《魏書》說她是“逼幸”。

第二個是著名將軍楊大眼的兒子楊華。

這個楊大眼,是個戰神。

讀“龍門二十品”,就會知道他,而且,他奔跑的速度,恐怕今天也可得一枚奧運獎牌。

老子英雄兒好漢,兩代都是國家中流砥柱。

楊華不堪於同胡太后的交往,出走南朝。

胡太后寫了一首纏綿悱惻的詩懷念他: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

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落南家。

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

秋去春還雙燕飛,原銜楊花入窠裡。

這首詩還收進後來的著名詩集。

這一件件一樁樁,她就落個“一代妖后”“穢亂後宮”的名聲。

六、冷宮歲月,受盡屈辱,再度執政,心態大變。

由於上述問題被朝臣武將掌握,正好藉機炒作。

他的兒子,當今皇帝也對她不滿。

領軍元叉、長秋卿劉騰等人藉口皇帝同意,把胡太后軟禁在北宮,在宮中殺死一代名臣俊傑元懌。

宮中大亂。

隨後,胡太后的侄兒都統胡僧敬和在身邊保衛的張車渠等幾十人,謀劃殺死元叉,再擁戴胡太后臨朝聽政。

事情沒能成功,胡僧敬因此事獲罪流放邊境,張車渠等人被殺,胡氏宗族人員多被免職。

胡太后一直想翻盤。一次,後來她的兒子在西林園朝見她,並宴請文武侍臣,飲酒到天黑。

元叉起身到胡太后面前,自述外面傳言胡太后想謀害自己和劉騰。這是在威脅。

胡太后斷然說沒有。

但她到了很晚的時候,胡太后就起身拉著兒子孝明帝的手走下殿堂,說:“母子不相聚已經很久,今晚共住一宿,各位大臣送我進去。”

胡太后和孝明帝走進東北小閣,左衛將軍奚康生謀劃又要要殺死元叉,但沒皇帝兒子的強力支持,仍沒能成功。

劉騰、元叉幽禁胡太后之後,朝廷更亂。

他們把持北魏朝政。朝廷生殺大權,皆取決於劉騰、元叉,他們養婢蓄妓,逼民為奴,一時亂成一團,

終於到了劉騰去世,元叉對胡太后的防範鬆懈。

胡太后和孝明帝以及高陽王元雍定下計策,解除元叉的領軍職務。

胡太后又再度臨朝聽政,大赦天下,改元孝昌。

但是,這時沒了元懌等名臣名將,朝政頹弛。

北魏的黃昏就要到了。

而胡太后,重掌朝綱,不是改弦易轍,而是變本加厲,要追回逝去的享樂歲月。

寵臣鄭儼在宮廷淫亂,權勢遍佈天下。

李神軌、徐紇都被親近侍奉。

一二年之間,他們位居宮禁要職,手中握著大權。大小事出自心中,淫亂之傳聞傳遍朝廷。

四方之人無可適從。

文武官員人心渙散,各地叛逆作亂。

北魏的太陽加速沒落,

胡僧敬又利用聚集親屬的機會,哭泣規勸說:“陛下為海內母親的儀表,哪應如此輕佻呢?”

胡太后大怒,從此不再召見胡僧敬。

胡太后心態迅速扭曲。

七、殺害皇帝兒子,另立假皇帝。天下大亂。

胡太后再度臨朝後,也知道自己不檢點。

但是,反正以爛為爛了。

她培植自己的人,大量小人佞臣趁機而入,不乏有床笫之歡。

有位蜜多道人,能說胡人語言,孝明帝把他安置在身邊。

但胡太后擔心他傳遞消息,就藉機殺了他。案件按程序在辦理,朝中宮內,死的人卻越來越多。案件線索牽涉到哪裡,哪裡就開始發生命案。

自然,母子之間、太后與當朝皇帝之間,猜疑肯定不少。

不久,孝明帝突然去世。

就像光緒皇帝突然去世一樣,人們懷疑慈禧所為。

孝明帝在與母親不和之時,突然去世,正史野史,或隱晦,或明說,都把視線聚焦在胡太后身上,

當時,就有議論、說是鄭儼、徐紇奉了太后旨意,下的手。

朝野震怒。

其實,百多年前的光緒、慈禧先後去世,尚還是謎,千年以外的宮廷祕史,更是疑點重重。

偏偏胡太后又在身邊男人們的攛掇下,搞了一件沒名堂的事。

剛去世的孝明帝,曾與妃子潘充華生了一個女兒,胡太后就說皇帝留有子嗣,將這個小姑娘詐稱是男孩,立她為皇帝,說是太子即位了。

天可憐見!

這位胡太后又創造了一個紀錄:扶持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登基。

可惜只有一天(一說經過幾天),胡太后的主意又變了。

這名幼女皇帝,叫什麼名字都沒取。史書就稱她為“元姑娘”。

胡太后立了臨洮王元寶暉的兒子元釗為帝,元釗時年剛三歲,史稱北魏幼主。

這事走到現在,就近乎兒戲,而且是荒誕的兒戲。

天下不亂才怪。

八、梟雄起兵,被沉河底。

當時,晉陽一帶有股勢力,就是爾朱榮。

據說,他領了密詔。

他在發表一番慷慨激昂的宣言之後,擁立了新皇帝,這就是敬宗孝莊帝。

爾後,他高張義旗、勤兵擁眾,向京師殺來來。

胡太后身邊那些男人脅肩諂笑,床上還可雄起,此時都如鳥獸散。

爾朱榮的虎狼之師順利入京,

胡太后想到了當年姑姑的佛家生涯,想到了被她逼進瑤光寺的高太后。

她把皇帝六宮中所有宮女召來,都去了瑤光寺。她自己也剃光頭髮。

大軍進城,胡太后對爾朱榮百般辯解自己的行為。爾朱榮根本不感興趣了。

他派遣騎兵拘捕押送胡太后到河邊,還有三歲的小皇帝,一併被沉入黃河底。

宮廷政變歷來血腥。但是,像爾朱榮這樣的操作還罕見。

他的目的是誅殺立威。他聽從親信費穆進言。

他通知滿朝文武開會,會議主題是“祭天”,不能請假。

百官們揣著心事來了。

只見爾朱榮立馬於上,一頓大罵,把朝綱混亂的原因給大家分攤了,結論是:“人人有責,個個該殺!”

殺戒大開。有記載一千多人的,有記載兩千多人的。總之,殺得日月無光。

從丞相到尚在家居喪不曉朝事的下級官員,還有皇帝的親戚,不問青紅皁白,都成了刀下鬼。

從雲岡遷到遷都洛陽、已漢化了的鮮卑貴族,到出仕北魏政權中的漢族官員,統統一筆勾銷。

史稱“河陰之變”。

北魏元氣大傷。

洛陽劫數難逃。

後來,爾朱榮有稱帝的意圖,但鑄金人以卜問吉凶,一共鑄了四次,金像全部都沒有鑄成,只得作罷,

他重新迎回孝莊帝還宮,叩頭謝罪,率軍返回晉陽。

後來,他仍然展示軍事家的才華,打了很多勝仗。

但他與他所立的皇帝之間,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皇帝又團結另一潑兒人,安排伏兵,把他殺了。

北魏王朝,就這樣亂哄哄地過了五六年。

這期間,一件大事發生了。

某天,永寧寺,還有永寧寶塔突然起火,

一千名禁衛軍火速趕到,無濟於事。

大火起初是從寶塔第八層燒起來的,天亮的時間火勢大作。

奇怪的是,當時雷聲大作,天昏地暗,冰粒夾著飛雪。火,卻越燃越大。

無論出家人還是市民,全都跑來。

悲衰的聲音震動了整個洛陽城。

三位僧人悲痛欲絕,投身到火裡燒死了。

大火,整整燒了三個月還沒有熄滅。

這把怪火,還往地下鑽,火苗到了地底下,循著柱子的底部焚燒。

整整一年,廢墟還在冒煙。

這是對一個尚佛的朝代的最後祭奠,

中國乃至世界佛教建築史上赫赫有名的巨型建築,一個王朝的標誌,成了它的殉葬品。

北魏有四位皇后先後出家為尼,她們瞻仰過、憧憬過的聖地,就這樣,無可奈何地告別人世。

胡太后的風華絕世,以瘋狂慾火燃燒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人生。

她耗盡民脂民膏,但憑強大國力和全社會藝術鑑賞力,創造出來的藝術品,也在瘋狂的大火中消失了。

二者,都永遠地消失了。

關於胡太后,實際很可憐,她的名字叫什麼,都沒有定論。“胡仙真”“胡承華”,都是她。

她的身後,“一代妖后”“一代淫姬”,也都是她。

稍辯解一下,一部北朝後宮史,真是汙穢不堪。

最不靠譜的還不是北魏的胡太后。

還有另一個胡太后,即北齊的胡太后。

亡國後,她和她的媳婦、現任皇后,一道去了長安,開了一家妓院,還親自上陣與男嘉賓同歡共樂。

關於北魏胡太后,實際上不算最愚蠢。

寫她的史書,首先主要是魏收的《魏書》。它對胡太后的記敘與評論,總是寥寥幾筆,引而不發。留給了研究者,特別是男性學究們以無限腦補空間。

魏收的《魏書》,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低的。

史學界稱它為“穢史”。

這裡的“穢” 不簡單是指“淫穢”,而是指作者的治史觀念和方法,有問題,而且,記載的史事錯誤太多。

其實,魏收才華出眾。

《魏書》作為第一部記敘少數民族政權的史書,意義很大;在體例方面,繼承前四史的傳統,又有創新。

但是,魏收把個人恩怨感情放在了敘史之上。他竟然公開宣稱:“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舉之則使上天,按之當使入地!”

——你是什麼東西,敢於我作對?我的史書,抬舉你叫你上天,就會上天;貶低你,叫你入地,你就入地。

當時,很多官宦世家子弟都爭著討好他。

《魏書》後來幾次修訂,多次校正。

鳴謝:劇照來源於有關影視作品。著作權屬著作權人。署名請聯繫。

人物造型系藝術家創造,於真實歷史人物相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謝謝邀請。我來回答。我列此為“豫行”專題

【豫行14·小品】華塔的焚毀與皇后的慾火

【檔案】

洛陽漢魏故城(含永寧寺和永寧寺塔遺址)

1.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

2.世界文化遺產(2014年·組合項目)

2014年6月22日,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三國跨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

“起始段-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通過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

漢魏洛陽遺址作為絲綢之路起點的重要遺址點,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是我國第33項世界文化遺產。

漢魏洛陽故城,是中國公元1至6世紀七代王朝的都城。

它位於今洛陽城東15公里,北依邙山,南逾洛水,東據虎牢關,西控函谷關。

漢魏洛陽城市規模在北魏時達到最大,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

全城面積100平方公里,是西漢長安城的2.6倍、隋唐長安城的1.5倍,比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大9倍、比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達城大8.2倍。

洛陽的輝煌是在唐朝。

這輝程的起點是北魏。

終結五胡亂華的紛亂、北方河山一統。

北朝君王眼界更遠,登高一呼,把北魏的事業推向高峰,

從平城逶迤遷都而來,以南北民族融合為標誌,開闢了中國歷史新局面。

以佛教拈花而笑為標誌,開闢了中國文化新階段。

歷史似乎是巧合。

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清朝一頭一尾,是兩個太后當家。

北魏也是兩個太后當家。一頭是鄭太后,一尾是胡太后。

開頭的總是內外兼修,幕後臺前唱出一出正戲。

收尾的總是虎頭蛇尾,最終為沒落的王朝劃上悲愴的句號。

在史書上,包括一切皇后、太后,她們總是被褒被貶。

在被貶的內容中,總有一款適合她。這就是“淫亂內廷”。

說北魏的胡太后是史上最愚蠢的太后,似乎有些過了。

但她害死親生兒子,又被早就想興兵謀亂的軍閥,以此為藉口,將她沉了黃河(一說洛河),這是事實。

梳理胡太后的一生,有這麼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與北魏的國運、洛陽城的建設有關。

一、少女時代,被摯愛棄精通佛法的姑姑引進宮。

胡氏的姑姑做尼姑,很能講解佛理。

宣武帝在位初年,胡氏的姑姑進入宮廷講授。

她覺得自己的侄女才貌雙全,不能埋沒人間,便放出話來,稱侄女胡氏的容貌德行如何如何。

宣武帝聽說後,一見本人,就將胡氏就召進後宮做承華世婦。

看來,胡氏的姑姑還是六根未淨。

二、宮中歲月,不惜犧牲自己,生下兒子,並順勢推動了一項“繼承法史”上的初底改革。

當時的北魏政權,學習漢武大帝的個例,奉行“子貴母死”制度,即兒子一旦立為太子,母親就要處死。

所以宮廷之中,妃嬪們都希望生諸王、公主,不希望生太子。

可大家都不生兒子,以血緣為紐帶的皇室繼承製度怎麼辦?

胡氏也這樣認為:天子怎可獨獨沒有兒子,為什麼畏懼自己的死,而使皇家不養育嫡長子呢?

胡氏懷上身孕,她在宮中人緣好,會處事,這時,妃嬪們都為她著急,勸她想辦法打掉。

胡氏堅決不做,發誓:但願所懷的是男孩,按次序將成為長子,兒子生下當了太子,即便我被處死,我也願意。

果然,她生了一個兒子,後來又立為皇太子。這就是元詡。

而胡氏多虧朝中大臣等從中相助,皇帝不但沒有遵照舊制將她賜死,反而晉封為貴嬪。

她改變了一個北方政權的皇室殘忍的陋習。

可惜,這孩子,自己拿命換來的親兒子,還是被她後來玩死了。

三、實際掌權,頗有建樹。

由於元詡年幼即位,所以由胡太后臨朝聽政,大臣還稱她為殿下,下令處理事務。後來改令稱為詔,群臣上奏疏稱陛下,她自稱為朕。

她下令造申訟車,乘坐出宮,從宮廷西北,進入千秋門,以接受投訴官民冤情。

她還在朝堂上,親自策試孝廉秀才、州郡上計簿的官吏。

她還很有情趣地考察官員。比如,在國家庫房,她讓王公、妃嬪、公主等,憑力氣扛布帛,能扛多少就賞賜他們多少,這就出現“醜態百出”的可笑場面:多的拿二百匹,少的一百多匹,僅長樂公主手拿二十匹絹出來,表示不與眾人相異而沒空手而回。世人稱讚她的廉潔。還有名臣崔光,只拿了兩匹。

四、熱衷佛法,大建佛門建築,整個洛陽的佛教寺廟洛陽伽藍,就在此時期大盛。

《洛陽伽藍記》是當世人寫的,紀實性很強。此處略為介紹。

她擴建瑤光寺光耀一時,成為著名的皇家寺院。

這就要說到那座塔:永寧寺塔。

作為洛陽的最大寺廟,永寧寺顯現了它作為北魏國寺的特殊身份,寺中的佛殿可以和太極殿,也就是洛陽城中最為尊貴的建築媲美,而其餘洛陽名寺,也爭先恐後地拿永寧寺作為自己的洛陽伽藍標杆。

但是,永寧寺是鮮卑元氏的家廟,地位不可撼動的,在她之前就修好了,但胡太后對此並不滿足。

胡太后的野心,不是一座七層浮屠可以滿足的,。

在她的督辦下,永寧寺塔,這座中國歷史上亙古絕倫、風華絕代的建築,終於落成。

關於這座塔的壯觀,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記述的更為詳實:

永寧寺裡有一座九層寶塔,寶塔是用木料搭建而成的,九層塔身全高九十丈,塔身上立有金屬的相輪,相輪又有十丈高,總共距離地面一千尺,離京城一百里開外的地方,就能遠遠望見它。

當初挖地基挖到地下深處,發現了三十軀銅佛像,胡太后認為這是奉信佛法的好徵兆,

因此把寺院營建得超出了常度。

相輪上面設置有銅瓶,銅瓶可以容納二十五斛。銅瓶下端有承接仙露的銅盤一十一層,周圍都懸掛著大銅鈴。又有四根鐵鏈,把相輪引向寶塔的四個角,

鐵鏈子上也有大銅鈴。每隻大銅鈴的體積相當於一隻能容納十斗的甕子。

寶塔有九層,每一個角都懸掛著銅鈴,上上下下加起來一共有一百三十隻銅鈴寶塔有四個平面,每一面有三扇門、六扇窗,門上都漆著大紅的油漆。

每扇門上各有五排銅鈴,加起來共有五千四百隻。

銅鈴下面又有用金子裝飾的門環與鋪首。

整個建築耗盡了土木之功,畢集了各種造形的技巧。

這佛教建築的精美妙麗,真是想也想不到,說也說不清。

那錦繡華麗的廊柱,那用金子裝飾的門鋪首,實在使人驚心駭目!

到那秋風勁吹、長夜漫漫之時,寶塔上銅鈴鳴聲相應,鏗鏘悅耳,十幾裡遠的地方都能聽得見。

寶塔的北面有一所佛殿,它的形狀就像皇宮中的太極殿。

佛殿裡有一丈八尺高的銅佛像一軀,相當於中等人身高的銅佛像十軀,用珍珠繡的佛像三軀,用金絲織成的佛像五軀,玉石雕刻的佛像兩軀。

這些佛像作工奇妙精巧,在當代要數第一。

和尚們住的房間和各種高大的建築物,共有一千多間,間間都是雕畫過的屋樑,粉白的牆壁,門戶上畫著青色的圖案,窗子上鏤刻著美觀的花紋,真是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

那一株株的檜樹、鉑樹、椿樹與松樹,在屋簷邊枝葉四布,那一簇簇的翠竹與香草,佈滿了臺階兩旁。

所以常景撰寫的碑文上說:“即使是須彌山上的寶殿與兜率天上的宮室也不比它強啊。”

外國所進獻的佛經與佛像都放置在本寺。

寺院的院牆上面都架著短椽,椽子上蓋著瓦就如同現在皇宮的圍牆一樣。

院牆四面各開一扇大門。南面大門上面有三層樓,與三條閣道相通,樓頂距離地面二十丈,形狀規制就像現在洛陽城的正門。

門樓上畫著白色的雲氣和彩色的神仙靈異等物,門上裝飾著排列成錢幣圖案的玉石金環與青色的連環文,光明顯耀,美麗燦爛。

拱門兩旁排列著四尊金剛力士和四座獅子像,上面點綴著金銀與珍珠寶玉,裝飾得燦爛鮮明,是人世間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

東面與西面的兩扇大門也都是這樣的,唯一不同的是,門上的樓只有兩層。

北面的一扇大門上面沒有架設房屋,樣子就好像烏頭大門。

寺院的四門之外都種上了青青的槐樹,並且有碧綠的流水滎繞,京城裡來來往往的行人,大都在那綠蔭覆蓋之下。

路上沒有飛揚的塵土,不是由於帶雨之雲的滋潤,習習清風給人們送來涼爽,哪裡又是憑藉團扇帶來的呢?

好了。引用結束。

龍門石窟的修建,此時也進入新階段。

洛陽伽藍大盛 ,奠定了當時和隨後唐王朝“神都”的基調。

但是,大量的財力物力,耗費了。

五、宮中寂寞歲月,胡太后同其他年輕守寡的宮中女人一樣,犯下同樣的毛病。

後來的武則天有勇氣、有實踐,也有“理論”;胡太后也有勇氣,也有實踐,但沒有”理論”,然而她有文藝範兒,文藝範兒折射的是真摯的愛情。

她先後愛上了幾位或優秀,或有野心的男子。

她最不該愛上的是她兒子的叔叔,即她丈夫的弟弟,前任皇帝留下的一位國之棟樑。

他叫元懌,史書記載他很多事蹟,反正才貌雙全、幹事英明,而且不近女色。

不知她是怎麼得手的。魏收的《魏書》說她是“逼幸”。

第二個是著名將軍楊大眼的兒子楊華。

這個楊大眼,是個戰神。

讀“龍門二十品”,就會知道他,而且,他奔跑的速度,恐怕今天也可得一枚奧運獎牌。

老子英雄兒好漢,兩代都是國家中流砥柱。

楊華不堪於同胡太后的交往,出走南朝。

胡太后寫了一首纏綿悱惻的詩懷念他: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

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落南家。

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

秋去春還雙燕飛,原銜楊花入窠裡。

這首詩還收進後來的著名詩集。

這一件件一樁樁,她就落個“一代妖后”“穢亂後宮”的名聲。

六、冷宮歲月,受盡屈辱,再度執政,心態大變。

由於上述問題被朝臣武將掌握,正好藉機炒作。

他的兒子,當今皇帝也對她不滿。

領軍元叉、長秋卿劉騰等人藉口皇帝同意,把胡太后軟禁在北宮,在宮中殺死一代名臣俊傑元懌。

宮中大亂。

隨後,胡太后的侄兒都統胡僧敬和在身邊保衛的張車渠等幾十人,謀劃殺死元叉,再擁戴胡太后臨朝聽政。

事情沒能成功,胡僧敬因此事獲罪流放邊境,張車渠等人被殺,胡氏宗族人員多被免職。

胡太后一直想翻盤。一次,後來她的兒子在西林園朝見她,並宴請文武侍臣,飲酒到天黑。

元叉起身到胡太后面前,自述外面傳言胡太后想謀害自己和劉騰。這是在威脅。

胡太后斷然說沒有。

但她到了很晚的時候,胡太后就起身拉著兒子孝明帝的手走下殿堂,說:“母子不相聚已經很久,今晚共住一宿,各位大臣送我進去。”

胡太后和孝明帝走進東北小閣,左衛將軍奚康生謀劃又要要殺死元叉,但沒皇帝兒子的強力支持,仍沒能成功。

劉騰、元叉幽禁胡太后之後,朝廷更亂。

他們把持北魏朝政。朝廷生殺大權,皆取決於劉騰、元叉,他們養婢蓄妓,逼民為奴,一時亂成一團,

終於到了劉騰去世,元叉對胡太后的防範鬆懈。

胡太后和孝明帝以及高陽王元雍定下計策,解除元叉的領軍職務。

胡太后又再度臨朝聽政,大赦天下,改元孝昌。

但是,這時沒了元懌等名臣名將,朝政頹弛。

北魏的黃昏就要到了。

而胡太后,重掌朝綱,不是改弦易轍,而是變本加厲,要追回逝去的享樂歲月。

寵臣鄭儼在宮廷淫亂,權勢遍佈天下。

李神軌、徐紇都被親近侍奉。

一二年之間,他們位居宮禁要職,手中握著大權。大小事出自心中,淫亂之傳聞傳遍朝廷。

四方之人無可適從。

文武官員人心渙散,各地叛逆作亂。

北魏的太陽加速沒落,

胡僧敬又利用聚集親屬的機會,哭泣規勸說:“陛下為海內母親的儀表,哪應如此輕佻呢?”

胡太后大怒,從此不再召見胡僧敬。

胡太后心態迅速扭曲。

七、殺害皇帝兒子,另立假皇帝。天下大亂。

胡太后再度臨朝後,也知道自己不檢點。

但是,反正以爛為爛了。

她培植自己的人,大量小人佞臣趁機而入,不乏有床笫之歡。

有位蜜多道人,能說胡人語言,孝明帝把他安置在身邊。

但胡太后擔心他傳遞消息,就藉機殺了他。案件按程序在辦理,朝中宮內,死的人卻越來越多。案件線索牽涉到哪裡,哪裡就開始發生命案。

自然,母子之間、太后與當朝皇帝之間,猜疑肯定不少。

不久,孝明帝突然去世。

就像光緒皇帝突然去世一樣,人們懷疑慈禧所為。

孝明帝在與母親不和之時,突然去世,正史野史,或隱晦,或明說,都把視線聚焦在胡太后身上,

當時,就有議論、說是鄭儼、徐紇奉了太后旨意,下的手。

朝野震怒。

其實,百多年前的光緒、慈禧先後去世,尚還是謎,千年以外的宮廷祕史,更是疑點重重。

偏偏胡太后又在身邊男人們的攛掇下,搞了一件沒名堂的事。

剛去世的孝明帝,曾與妃子潘充華生了一個女兒,胡太后就說皇帝留有子嗣,將這個小姑娘詐稱是男孩,立她為皇帝,說是太子即位了。

天可憐見!

這位胡太后又創造了一個紀錄:扶持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登基。

可惜只有一天(一說經過幾天),胡太后的主意又變了。

這名幼女皇帝,叫什麼名字都沒取。史書就稱她為“元姑娘”。

胡太后立了臨洮王元寶暉的兒子元釗為帝,元釗時年剛三歲,史稱北魏幼主。

這事走到現在,就近乎兒戲,而且是荒誕的兒戲。

天下不亂才怪。

八、梟雄起兵,被沉河底。

當時,晉陽一帶有股勢力,就是爾朱榮。

據說,他領了密詔。

他在發表一番慷慨激昂的宣言之後,擁立了新皇帝,這就是敬宗孝莊帝。

爾後,他高張義旗、勤兵擁眾,向京師殺來來。

胡太后身邊那些男人脅肩諂笑,床上還可雄起,此時都如鳥獸散。

爾朱榮的虎狼之師順利入京,

胡太后想到了當年姑姑的佛家生涯,想到了被她逼進瑤光寺的高太后。

她把皇帝六宮中所有宮女召來,都去了瑤光寺。她自己也剃光頭髮。

大軍進城,胡太后對爾朱榮百般辯解自己的行為。爾朱榮根本不感興趣了。

他派遣騎兵拘捕押送胡太后到河邊,還有三歲的小皇帝,一併被沉入黃河底。

宮廷政變歷來血腥。但是,像爾朱榮這樣的操作還罕見。

他的目的是誅殺立威。他聽從親信費穆進言。

他通知滿朝文武開會,會議主題是“祭天”,不能請假。

百官們揣著心事來了。

只見爾朱榮立馬於上,一頓大罵,把朝綱混亂的原因給大家分攤了,結論是:“人人有責,個個該殺!”

殺戒大開。有記載一千多人的,有記載兩千多人的。總之,殺得日月無光。

從丞相到尚在家居喪不曉朝事的下級官員,還有皇帝的親戚,不問青紅皁白,都成了刀下鬼。

從雲岡遷到遷都洛陽、已漢化了的鮮卑貴族,到出仕北魏政權中的漢族官員,統統一筆勾銷。

史稱“河陰之變”。

北魏元氣大傷。

洛陽劫數難逃。

後來,爾朱榮有稱帝的意圖,但鑄金人以卜問吉凶,一共鑄了四次,金像全部都沒有鑄成,只得作罷,

他重新迎回孝莊帝還宮,叩頭謝罪,率軍返回晉陽。

後來,他仍然展示軍事家的才華,打了很多勝仗。

但他與他所立的皇帝之間,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皇帝又團結另一潑兒人,安排伏兵,把他殺了。

北魏王朝,就這樣亂哄哄地過了五六年。

這期間,一件大事發生了。

某天,永寧寺,還有永寧寶塔突然起火,

一千名禁衛軍火速趕到,無濟於事。

大火起初是從寶塔第八層燒起來的,天亮的時間火勢大作。

奇怪的是,當時雷聲大作,天昏地暗,冰粒夾著飛雪。火,卻越燃越大。

無論出家人還是市民,全都跑來。

悲衰的聲音震動了整個洛陽城。

三位僧人悲痛欲絕,投身到火裡燒死了。

大火,整整燒了三個月還沒有熄滅。

這把怪火,還往地下鑽,火苗到了地底下,循著柱子的底部焚燒。

整整一年,廢墟還在冒煙。

這是對一個尚佛的朝代的最後祭奠,

中國乃至世界佛教建築史上赫赫有名的巨型建築,一個王朝的標誌,成了它的殉葬品。

北魏有四位皇后先後出家為尼,她們瞻仰過、憧憬過的聖地,就這樣,無可奈何地告別人世。

胡太后的風華絕世,以瘋狂慾火燃燒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人生。

她耗盡民脂民膏,但憑強大國力和全社會藝術鑑賞力,創造出來的藝術品,也在瘋狂的大火中消失了。

二者,都永遠地消失了。

關於胡太后,實際很可憐,她的名字叫什麼,都沒有定論。“胡仙真”“胡承華”,都是她。

她的身後,“一代妖后”“一代淫姬”,也都是她。

稍辯解一下,一部北朝後宮史,真是汙穢不堪。

最不靠譜的還不是北魏的胡太后。

還有另一個胡太后,即北齊的胡太后。

亡國後,她和她的媳婦、現任皇后,一道去了長安,開了一家妓院,還親自上陣與男嘉賓同歡共樂。

關於北魏胡太后,實際上不算最愚蠢。

寫她的史書,首先主要是魏收的《魏書》。它對胡太后的記敘與評論,總是寥寥幾筆,引而不發。留給了研究者,特別是男性學究們以無限腦補空間。

魏收的《魏書》,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低的。

史學界稱它為“穢史”。

這裡的“穢” 不簡單是指“淫穢”,而是指作者的治史觀念和方法,有問題,而且,記載的史事錯誤太多。

其實,魏收才華出眾。

《魏書》作為第一部記敘少數民族政權的史書,意義很大;在體例方面,繼承前四史的傳統,又有創新。

但是,魏收把個人恩怨感情放在了敘史之上。他竟然公開宣稱:“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舉之則使上天,按之當使入地!”

——你是什麼東西,敢於我作對?我的史書,抬舉你叫你上天,就會上天;貶低你,叫你入地,你就入地。

當時,很多官宦世家子弟都爭著討好他。

《魏書》後來幾次修訂,多次校正。

鳴謝:劇照來源於有關影視作品。著作權屬著作權人。署名請聯繫。

人物造型系藝術家創造,於真實歷史人物相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謝謝邀請。我來回答。我列此為“豫行”專題

【豫行14·小品】華塔的焚毀與皇后的慾火

【檔案】

洛陽漢魏故城(含永寧寺和永寧寺塔遺址)

1.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

2.世界文化遺產(2014年·組合項目)

2014年6月22日,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三國跨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

“起始段-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通過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

漢魏洛陽遺址作為絲綢之路起點的重要遺址點,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是我國第33項世界文化遺產。

漢魏洛陽故城,是中國公元1至6世紀七代王朝的都城。

它位於今洛陽城東15公里,北依邙山,南逾洛水,東據虎牢關,西控函谷關。

漢魏洛陽城市規模在北魏時達到最大,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

全城面積100平方公里,是西漢長安城的2.6倍、隋唐長安城的1.5倍,比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大9倍、比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達城大8.2倍。

洛陽的輝煌是在唐朝。

這輝程的起點是北魏。

終結五胡亂華的紛亂、北方河山一統。

北朝君王眼界更遠,登高一呼,把北魏的事業推向高峰,

從平城逶迤遷都而來,以南北民族融合為標誌,開闢了中國歷史新局面。

以佛教拈花而笑為標誌,開闢了中國文化新階段。

歷史似乎是巧合。

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清朝一頭一尾,是兩個太后當家。

北魏也是兩個太后當家。一頭是鄭太后,一尾是胡太后。

開頭的總是內外兼修,幕後臺前唱出一出正戲。

收尾的總是虎頭蛇尾,最終為沒落的王朝劃上悲愴的句號。

在史書上,包括一切皇后、太后,她們總是被褒被貶。

在被貶的內容中,總有一款適合她。這就是“淫亂內廷”。

說北魏的胡太后是史上最愚蠢的太后,似乎有些過了。

但她害死親生兒子,又被早就想興兵謀亂的軍閥,以此為藉口,將她沉了黃河(一說洛河),這是事實。

梳理胡太后的一生,有這麼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與北魏的國運、洛陽城的建設有關。

一、少女時代,被摯愛棄精通佛法的姑姑引進宮。

胡氏的姑姑做尼姑,很能講解佛理。

宣武帝在位初年,胡氏的姑姑進入宮廷講授。

她覺得自己的侄女才貌雙全,不能埋沒人間,便放出話來,稱侄女胡氏的容貌德行如何如何。

宣武帝聽說後,一見本人,就將胡氏就召進後宮做承華世婦。

看來,胡氏的姑姑還是六根未淨。

二、宮中歲月,不惜犧牲自己,生下兒子,並順勢推動了一項“繼承法史”上的初底改革。

當時的北魏政權,學習漢武大帝的個例,奉行“子貴母死”制度,即兒子一旦立為太子,母親就要處死。

所以宮廷之中,妃嬪們都希望生諸王、公主,不希望生太子。

可大家都不生兒子,以血緣為紐帶的皇室繼承製度怎麼辦?

胡氏也這樣認為:天子怎可獨獨沒有兒子,為什麼畏懼自己的死,而使皇家不養育嫡長子呢?

胡氏懷上身孕,她在宮中人緣好,會處事,這時,妃嬪們都為她著急,勸她想辦法打掉。

胡氏堅決不做,發誓:但願所懷的是男孩,按次序將成為長子,兒子生下當了太子,即便我被處死,我也願意。

果然,她生了一個兒子,後來又立為皇太子。這就是元詡。

而胡氏多虧朝中大臣等從中相助,皇帝不但沒有遵照舊制將她賜死,反而晉封為貴嬪。

她改變了一個北方政權的皇室殘忍的陋習。

可惜,這孩子,自己拿命換來的親兒子,還是被她後來玩死了。

三、實際掌權,頗有建樹。

由於元詡年幼即位,所以由胡太后臨朝聽政,大臣還稱她為殿下,下令處理事務。後來改令稱為詔,群臣上奏疏稱陛下,她自稱為朕。

她下令造申訟車,乘坐出宮,從宮廷西北,進入千秋門,以接受投訴官民冤情。

她還在朝堂上,親自策試孝廉秀才、州郡上計簿的官吏。

她還很有情趣地考察官員。比如,在國家庫房,她讓王公、妃嬪、公主等,憑力氣扛布帛,能扛多少就賞賜他們多少,這就出現“醜態百出”的可笑場面:多的拿二百匹,少的一百多匹,僅長樂公主手拿二十匹絹出來,表示不與眾人相異而沒空手而回。世人稱讚她的廉潔。還有名臣崔光,只拿了兩匹。

四、熱衷佛法,大建佛門建築,整個洛陽的佛教寺廟洛陽伽藍,就在此時期大盛。

《洛陽伽藍記》是當世人寫的,紀實性很強。此處略為介紹。

她擴建瑤光寺光耀一時,成為著名的皇家寺院。

這就要說到那座塔:永寧寺塔。

作為洛陽的最大寺廟,永寧寺顯現了它作為北魏國寺的特殊身份,寺中的佛殿可以和太極殿,也就是洛陽城中最為尊貴的建築媲美,而其餘洛陽名寺,也爭先恐後地拿永寧寺作為自己的洛陽伽藍標杆。

但是,永寧寺是鮮卑元氏的家廟,地位不可撼動的,在她之前就修好了,但胡太后對此並不滿足。

胡太后的野心,不是一座七層浮屠可以滿足的,。

在她的督辦下,永寧寺塔,這座中國歷史上亙古絕倫、風華絕代的建築,終於落成。

關於這座塔的壯觀,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記述的更為詳實:

永寧寺裡有一座九層寶塔,寶塔是用木料搭建而成的,九層塔身全高九十丈,塔身上立有金屬的相輪,相輪又有十丈高,總共距離地面一千尺,離京城一百里開外的地方,就能遠遠望見它。

當初挖地基挖到地下深處,發現了三十軀銅佛像,胡太后認為這是奉信佛法的好徵兆,

因此把寺院營建得超出了常度。

相輪上面設置有銅瓶,銅瓶可以容納二十五斛。銅瓶下端有承接仙露的銅盤一十一層,周圍都懸掛著大銅鈴。又有四根鐵鏈,把相輪引向寶塔的四個角,

鐵鏈子上也有大銅鈴。每隻大銅鈴的體積相當於一隻能容納十斗的甕子。

寶塔有九層,每一個角都懸掛著銅鈴,上上下下加起來一共有一百三十隻銅鈴寶塔有四個平面,每一面有三扇門、六扇窗,門上都漆著大紅的油漆。

每扇門上各有五排銅鈴,加起來共有五千四百隻。

銅鈴下面又有用金子裝飾的門環與鋪首。

整個建築耗盡了土木之功,畢集了各種造形的技巧。

這佛教建築的精美妙麗,真是想也想不到,說也說不清。

那錦繡華麗的廊柱,那用金子裝飾的門鋪首,實在使人驚心駭目!

到那秋風勁吹、長夜漫漫之時,寶塔上銅鈴鳴聲相應,鏗鏘悅耳,十幾裡遠的地方都能聽得見。

寶塔的北面有一所佛殿,它的形狀就像皇宮中的太極殿。

佛殿裡有一丈八尺高的銅佛像一軀,相當於中等人身高的銅佛像十軀,用珍珠繡的佛像三軀,用金絲織成的佛像五軀,玉石雕刻的佛像兩軀。

這些佛像作工奇妙精巧,在當代要數第一。

和尚們住的房間和各種高大的建築物,共有一千多間,間間都是雕畫過的屋樑,粉白的牆壁,門戶上畫著青色的圖案,窗子上鏤刻著美觀的花紋,真是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

那一株株的檜樹、鉑樹、椿樹與松樹,在屋簷邊枝葉四布,那一簇簇的翠竹與香草,佈滿了臺階兩旁。

所以常景撰寫的碑文上說:“即使是須彌山上的寶殿與兜率天上的宮室也不比它強啊。”

外國所進獻的佛經與佛像都放置在本寺。

寺院的院牆上面都架著短椽,椽子上蓋著瓦就如同現在皇宮的圍牆一樣。

院牆四面各開一扇大門。南面大門上面有三層樓,與三條閣道相通,樓頂距離地面二十丈,形狀規制就像現在洛陽城的正門。

門樓上畫著白色的雲氣和彩色的神仙靈異等物,門上裝飾著排列成錢幣圖案的玉石金環與青色的連環文,光明顯耀,美麗燦爛。

拱門兩旁排列著四尊金剛力士和四座獅子像,上面點綴著金銀與珍珠寶玉,裝飾得燦爛鮮明,是人世間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

東面與西面的兩扇大門也都是這樣的,唯一不同的是,門上的樓只有兩層。

北面的一扇大門上面沒有架設房屋,樣子就好像烏頭大門。

寺院的四門之外都種上了青青的槐樹,並且有碧綠的流水滎繞,京城裡來來往往的行人,大都在那綠蔭覆蓋之下。

路上沒有飛揚的塵土,不是由於帶雨之雲的滋潤,習習清風給人們送來涼爽,哪裡又是憑藉團扇帶來的呢?

好了。引用結束。

龍門石窟的修建,此時也進入新階段。

洛陽伽藍大盛 ,奠定了當時和隨後唐王朝“神都”的基調。

但是,大量的財力物力,耗費了。

五、宮中寂寞歲月,胡太后同其他年輕守寡的宮中女人一樣,犯下同樣的毛病。

後來的武則天有勇氣、有實踐,也有“理論”;胡太后也有勇氣,也有實踐,但沒有”理論”,然而她有文藝範兒,文藝範兒折射的是真摯的愛情。

她先後愛上了幾位或優秀,或有野心的男子。

她最不該愛上的是她兒子的叔叔,即她丈夫的弟弟,前任皇帝留下的一位國之棟樑。

他叫元懌,史書記載他很多事蹟,反正才貌雙全、幹事英明,而且不近女色。

不知她是怎麼得手的。魏收的《魏書》說她是“逼幸”。

第二個是著名將軍楊大眼的兒子楊華。

這個楊大眼,是個戰神。

讀“龍門二十品”,就會知道他,而且,他奔跑的速度,恐怕今天也可得一枚奧運獎牌。

老子英雄兒好漢,兩代都是國家中流砥柱。

楊華不堪於同胡太后的交往,出走南朝。

胡太后寫了一首纏綿悱惻的詩懷念他: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

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落南家。

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

秋去春還雙燕飛,原銜楊花入窠裡。

這首詩還收進後來的著名詩集。

這一件件一樁樁,她就落個“一代妖后”“穢亂後宮”的名聲。

六、冷宮歲月,受盡屈辱,再度執政,心態大變。

由於上述問題被朝臣武將掌握,正好藉機炒作。

他的兒子,當今皇帝也對她不滿。

領軍元叉、長秋卿劉騰等人藉口皇帝同意,把胡太后軟禁在北宮,在宮中殺死一代名臣俊傑元懌。

宮中大亂。

隨後,胡太后的侄兒都統胡僧敬和在身邊保衛的張車渠等幾十人,謀劃殺死元叉,再擁戴胡太后臨朝聽政。

事情沒能成功,胡僧敬因此事獲罪流放邊境,張車渠等人被殺,胡氏宗族人員多被免職。

胡太后一直想翻盤。一次,後來她的兒子在西林園朝見她,並宴請文武侍臣,飲酒到天黑。

元叉起身到胡太后面前,自述外面傳言胡太后想謀害自己和劉騰。這是在威脅。

胡太后斷然說沒有。

但她到了很晚的時候,胡太后就起身拉著兒子孝明帝的手走下殿堂,說:“母子不相聚已經很久,今晚共住一宿,各位大臣送我進去。”

胡太后和孝明帝走進東北小閣,左衛將軍奚康生謀劃又要要殺死元叉,但沒皇帝兒子的強力支持,仍沒能成功。

劉騰、元叉幽禁胡太后之後,朝廷更亂。

他們把持北魏朝政。朝廷生殺大權,皆取決於劉騰、元叉,他們養婢蓄妓,逼民為奴,一時亂成一團,

終於到了劉騰去世,元叉對胡太后的防範鬆懈。

胡太后和孝明帝以及高陽王元雍定下計策,解除元叉的領軍職務。

胡太后又再度臨朝聽政,大赦天下,改元孝昌。

但是,這時沒了元懌等名臣名將,朝政頹弛。

北魏的黃昏就要到了。

而胡太后,重掌朝綱,不是改弦易轍,而是變本加厲,要追回逝去的享樂歲月。

寵臣鄭儼在宮廷淫亂,權勢遍佈天下。

李神軌、徐紇都被親近侍奉。

一二年之間,他們位居宮禁要職,手中握著大權。大小事出自心中,淫亂之傳聞傳遍朝廷。

四方之人無可適從。

文武官員人心渙散,各地叛逆作亂。

北魏的太陽加速沒落,

胡僧敬又利用聚集親屬的機會,哭泣規勸說:“陛下為海內母親的儀表,哪應如此輕佻呢?”

胡太后大怒,從此不再召見胡僧敬。

胡太后心態迅速扭曲。

七、殺害皇帝兒子,另立假皇帝。天下大亂。

胡太后再度臨朝後,也知道自己不檢點。

但是,反正以爛為爛了。

她培植自己的人,大量小人佞臣趁機而入,不乏有床笫之歡。

有位蜜多道人,能說胡人語言,孝明帝把他安置在身邊。

但胡太后擔心他傳遞消息,就藉機殺了他。案件按程序在辦理,朝中宮內,死的人卻越來越多。案件線索牽涉到哪裡,哪裡就開始發生命案。

自然,母子之間、太后與當朝皇帝之間,猜疑肯定不少。

不久,孝明帝突然去世。

就像光緒皇帝突然去世一樣,人們懷疑慈禧所為。

孝明帝在與母親不和之時,突然去世,正史野史,或隱晦,或明說,都把視線聚焦在胡太后身上,

當時,就有議論、說是鄭儼、徐紇奉了太后旨意,下的手。

朝野震怒。

其實,百多年前的光緒、慈禧先後去世,尚還是謎,千年以外的宮廷祕史,更是疑點重重。

偏偏胡太后又在身邊男人們的攛掇下,搞了一件沒名堂的事。

剛去世的孝明帝,曾與妃子潘充華生了一個女兒,胡太后就說皇帝留有子嗣,將這個小姑娘詐稱是男孩,立她為皇帝,說是太子即位了。

天可憐見!

這位胡太后又創造了一個紀錄:扶持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登基。

可惜只有一天(一說經過幾天),胡太后的主意又變了。

這名幼女皇帝,叫什麼名字都沒取。史書就稱她為“元姑娘”。

胡太后立了臨洮王元寶暉的兒子元釗為帝,元釗時年剛三歲,史稱北魏幼主。

這事走到現在,就近乎兒戲,而且是荒誕的兒戲。

天下不亂才怪。

八、梟雄起兵,被沉河底。

當時,晉陽一帶有股勢力,就是爾朱榮。

據說,他領了密詔。

他在發表一番慷慨激昂的宣言之後,擁立了新皇帝,這就是敬宗孝莊帝。

爾後,他高張義旗、勤兵擁眾,向京師殺來來。

胡太后身邊那些男人脅肩諂笑,床上還可雄起,此時都如鳥獸散。

爾朱榮的虎狼之師順利入京,

胡太后想到了當年姑姑的佛家生涯,想到了被她逼進瑤光寺的高太后。

她把皇帝六宮中所有宮女召來,都去了瑤光寺。她自己也剃光頭髮。

大軍進城,胡太后對爾朱榮百般辯解自己的行為。爾朱榮根本不感興趣了。

他派遣騎兵拘捕押送胡太后到河邊,還有三歲的小皇帝,一併被沉入黃河底。

宮廷政變歷來血腥。但是,像爾朱榮這樣的操作還罕見。

他的目的是誅殺立威。他聽從親信費穆進言。

他通知滿朝文武開會,會議主題是“祭天”,不能請假。

百官們揣著心事來了。

只見爾朱榮立馬於上,一頓大罵,把朝綱混亂的原因給大家分攤了,結論是:“人人有責,個個該殺!”

殺戒大開。有記載一千多人的,有記載兩千多人的。總之,殺得日月無光。

從丞相到尚在家居喪不曉朝事的下級官員,還有皇帝的親戚,不問青紅皁白,都成了刀下鬼。

從雲岡遷到遷都洛陽、已漢化了的鮮卑貴族,到出仕北魏政權中的漢族官員,統統一筆勾銷。

史稱“河陰之變”。

北魏元氣大傷。

洛陽劫數難逃。

後來,爾朱榮有稱帝的意圖,但鑄金人以卜問吉凶,一共鑄了四次,金像全部都沒有鑄成,只得作罷,

他重新迎回孝莊帝還宮,叩頭謝罪,率軍返回晉陽。

後來,他仍然展示軍事家的才華,打了很多勝仗。

但他與他所立的皇帝之間,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皇帝又團結另一潑兒人,安排伏兵,把他殺了。

北魏王朝,就這樣亂哄哄地過了五六年。

這期間,一件大事發生了。

某天,永寧寺,還有永寧寶塔突然起火,

一千名禁衛軍火速趕到,無濟於事。

大火起初是從寶塔第八層燒起來的,天亮的時間火勢大作。

奇怪的是,當時雷聲大作,天昏地暗,冰粒夾著飛雪。火,卻越燃越大。

無論出家人還是市民,全都跑來。

悲衰的聲音震動了整個洛陽城。

三位僧人悲痛欲絕,投身到火裡燒死了。

大火,整整燒了三個月還沒有熄滅。

這把怪火,還往地下鑽,火苗到了地底下,循著柱子的底部焚燒。

整整一年,廢墟還在冒煙。

這是對一個尚佛的朝代的最後祭奠,

中國乃至世界佛教建築史上赫赫有名的巨型建築,一個王朝的標誌,成了它的殉葬品。

北魏有四位皇后先後出家為尼,她們瞻仰過、憧憬過的聖地,就這樣,無可奈何地告別人世。

胡太后的風華絕世,以瘋狂慾火燃燒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人生。

她耗盡民脂民膏,但憑強大國力和全社會藝術鑑賞力,創造出來的藝術品,也在瘋狂的大火中消失了。

二者,都永遠地消失了。

關於胡太后,實際很可憐,她的名字叫什麼,都沒有定論。“胡仙真”“胡承華”,都是她。

她的身後,“一代妖后”“一代淫姬”,也都是她。

稍辯解一下,一部北朝後宮史,真是汙穢不堪。

最不靠譜的還不是北魏的胡太后。

還有另一個胡太后,即北齊的胡太后。

亡國後,她和她的媳婦、現任皇后,一道去了長安,開了一家妓院,還親自上陣與男嘉賓同歡共樂。

關於北魏胡太后,實際上不算最愚蠢。

寫她的史書,首先主要是魏收的《魏書》。它對胡太后的記敘與評論,總是寥寥幾筆,引而不發。留給了研究者,特別是男性學究們以無限腦補空間。

魏收的《魏書》,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低的。

史學界稱它為“穢史”。

這裡的“穢” 不簡單是指“淫穢”,而是指作者的治史觀念和方法,有問題,而且,記載的史事錯誤太多。

其實,魏收才華出眾。

《魏書》作為第一部記敘少數民族政權的史書,意義很大;在體例方面,繼承前四史的傳統,又有創新。

但是,魏收把個人恩怨感情放在了敘史之上。他竟然公開宣稱:“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舉之則使上天,按之當使入地!”

——你是什麼東西,敢於我作對?我的史書,抬舉你叫你上天,就會上天;貶低你,叫你入地,你就入地。

當時,很多官宦世家子弟都爭著討好他。

《魏書》後來幾次修訂,多次校正。

鳴謝:劇照來源於有關影視作品。著作權屬著作權人。署名請聯繫。

人物造型系藝術家創造,於真實歷史人物相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謝謝邀請。我來回答。我列此為“豫行”專題

【豫行14·小品】華塔的焚毀與皇后的慾火

【檔案】

洛陽漢魏故城(含永寧寺和永寧寺塔遺址)

1.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

2.世界文化遺產(2014年·組合項目)

2014年6月22日,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三國跨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

“起始段-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通過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

漢魏洛陽遺址作為絲綢之路起點的重要遺址點,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是我國第33項世界文化遺產。

漢魏洛陽故城,是中國公元1至6世紀七代王朝的都城。

它位於今洛陽城東15公里,北依邙山,南逾洛水,東據虎牢關,西控函谷關。

漢魏洛陽城市規模在北魏時達到最大,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

全城面積100平方公里,是西漢長安城的2.6倍、隋唐長安城的1.5倍,比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大9倍、比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達城大8.2倍。

洛陽的輝煌是在唐朝。

這輝程的起點是北魏。

終結五胡亂華的紛亂、北方河山一統。

北朝君王眼界更遠,登高一呼,把北魏的事業推向高峰,

從平城逶迤遷都而來,以南北民族融合為標誌,開闢了中國歷史新局面。

以佛教拈花而笑為標誌,開闢了中國文化新階段。

歷史似乎是巧合。

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清朝一頭一尾,是兩個太后當家。

北魏也是兩個太后當家。一頭是鄭太后,一尾是胡太后。

開頭的總是內外兼修,幕後臺前唱出一出正戲。

收尾的總是虎頭蛇尾,最終為沒落的王朝劃上悲愴的句號。

在史書上,包括一切皇后、太后,她們總是被褒被貶。

在被貶的內容中,總有一款適合她。這就是“淫亂內廷”。

說北魏的胡太后是史上最愚蠢的太后,似乎有些過了。

但她害死親生兒子,又被早就想興兵謀亂的軍閥,以此為藉口,將她沉了黃河(一說洛河),這是事實。

梳理胡太后的一生,有這麼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與北魏的國運、洛陽城的建設有關。

一、少女時代,被摯愛棄精通佛法的姑姑引進宮。

胡氏的姑姑做尼姑,很能講解佛理。

宣武帝在位初年,胡氏的姑姑進入宮廷講授。

她覺得自己的侄女才貌雙全,不能埋沒人間,便放出話來,稱侄女胡氏的容貌德行如何如何。

宣武帝聽說後,一見本人,就將胡氏就召進後宮做承華世婦。

看來,胡氏的姑姑還是六根未淨。

二、宮中歲月,不惜犧牲自己,生下兒子,並順勢推動了一項“繼承法史”上的初底改革。

當時的北魏政權,學習漢武大帝的個例,奉行“子貴母死”制度,即兒子一旦立為太子,母親就要處死。

所以宮廷之中,妃嬪們都希望生諸王、公主,不希望生太子。

可大家都不生兒子,以血緣為紐帶的皇室繼承製度怎麼辦?

胡氏也這樣認為:天子怎可獨獨沒有兒子,為什麼畏懼自己的死,而使皇家不養育嫡長子呢?

胡氏懷上身孕,她在宮中人緣好,會處事,這時,妃嬪們都為她著急,勸她想辦法打掉。

胡氏堅決不做,發誓:但願所懷的是男孩,按次序將成為長子,兒子生下當了太子,即便我被處死,我也願意。

果然,她生了一個兒子,後來又立為皇太子。這就是元詡。

而胡氏多虧朝中大臣等從中相助,皇帝不但沒有遵照舊制將她賜死,反而晉封為貴嬪。

她改變了一個北方政權的皇室殘忍的陋習。

可惜,這孩子,自己拿命換來的親兒子,還是被她後來玩死了。

三、實際掌權,頗有建樹。

由於元詡年幼即位,所以由胡太后臨朝聽政,大臣還稱她為殿下,下令處理事務。後來改令稱為詔,群臣上奏疏稱陛下,她自稱為朕。

她下令造申訟車,乘坐出宮,從宮廷西北,進入千秋門,以接受投訴官民冤情。

她還在朝堂上,親自策試孝廉秀才、州郡上計簿的官吏。

她還很有情趣地考察官員。比如,在國家庫房,她讓王公、妃嬪、公主等,憑力氣扛布帛,能扛多少就賞賜他們多少,這就出現“醜態百出”的可笑場面:多的拿二百匹,少的一百多匹,僅長樂公主手拿二十匹絹出來,表示不與眾人相異而沒空手而回。世人稱讚她的廉潔。還有名臣崔光,只拿了兩匹。

四、熱衷佛法,大建佛門建築,整個洛陽的佛教寺廟洛陽伽藍,就在此時期大盛。

《洛陽伽藍記》是當世人寫的,紀實性很強。此處略為介紹。

她擴建瑤光寺光耀一時,成為著名的皇家寺院。

這就要說到那座塔:永寧寺塔。

作為洛陽的最大寺廟,永寧寺顯現了它作為北魏國寺的特殊身份,寺中的佛殿可以和太極殿,也就是洛陽城中最為尊貴的建築媲美,而其餘洛陽名寺,也爭先恐後地拿永寧寺作為自己的洛陽伽藍標杆。

但是,永寧寺是鮮卑元氏的家廟,地位不可撼動的,在她之前就修好了,但胡太后對此並不滿足。

胡太后的野心,不是一座七層浮屠可以滿足的,。

在她的督辦下,永寧寺塔,這座中國歷史上亙古絕倫、風華絕代的建築,終於落成。

關於這座塔的壯觀,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記述的更為詳實:

永寧寺裡有一座九層寶塔,寶塔是用木料搭建而成的,九層塔身全高九十丈,塔身上立有金屬的相輪,相輪又有十丈高,總共距離地面一千尺,離京城一百里開外的地方,就能遠遠望見它。

當初挖地基挖到地下深處,發現了三十軀銅佛像,胡太后認為這是奉信佛法的好徵兆,

因此把寺院營建得超出了常度。

相輪上面設置有銅瓶,銅瓶可以容納二十五斛。銅瓶下端有承接仙露的銅盤一十一層,周圍都懸掛著大銅鈴。又有四根鐵鏈,把相輪引向寶塔的四個角,

鐵鏈子上也有大銅鈴。每隻大銅鈴的體積相當於一隻能容納十斗的甕子。

寶塔有九層,每一個角都懸掛著銅鈴,上上下下加起來一共有一百三十隻銅鈴寶塔有四個平面,每一面有三扇門、六扇窗,門上都漆著大紅的油漆。

每扇門上各有五排銅鈴,加起來共有五千四百隻。

銅鈴下面又有用金子裝飾的門環與鋪首。

整個建築耗盡了土木之功,畢集了各種造形的技巧。

這佛教建築的精美妙麗,真是想也想不到,說也說不清。

那錦繡華麗的廊柱,那用金子裝飾的門鋪首,實在使人驚心駭目!

到那秋風勁吹、長夜漫漫之時,寶塔上銅鈴鳴聲相應,鏗鏘悅耳,十幾裡遠的地方都能聽得見。

寶塔的北面有一所佛殿,它的形狀就像皇宮中的太極殿。

佛殿裡有一丈八尺高的銅佛像一軀,相當於中等人身高的銅佛像十軀,用珍珠繡的佛像三軀,用金絲織成的佛像五軀,玉石雕刻的佛像兩軀。

這些佛像作工奇妙精巧,在當代要數第一。

和尚們住的房間和各種高大的建築物,共有一千多間,間間都是雕畫過的屋樑,粉白的牆壁,門戶上畫著青色的圖案,窗子上鏤刻著美觀的花紋,真是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

那一株株的檜樹、鉑樹、椿樹與松樹,在屋簷邊枝葉四布,那一簇簇的翠竹與香草,佈滿了臺階兩旁。

所以常景撰寫的碑文上說:“即使是須彌山上的寶殿與兜率天上的宮室也不比它強啊。”

外國所進獻的佛經與佛像都放置在本寺。

寺院的院牆上面都架著短椽,椽子上蓋著瓦就如同現在皇宮的圍牆一樣。

院牆四面各開一扇大門。南面大門上面有三層樓,與三條閣道相通,樓頂距離地面二十丈,形狀規制就像現在洛陽城的正門。

門樓上畫著白色的雲氣和彩色的神仙靈異等物,門上裝飾著排列成錢幣圖案的玉石金環與青色的連環文,光明顯耀,美麗燦爛。

拱門兩旁排列著四尊金剛力士和四座獅子像,上面點綴著金銀與珍珠寶玉,裝飾得燦爛鮮明,是人世間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

東面與西面的兩扇大門也都是這樣的,唯一不同的是,門上的樓只有兩層。

北面的一扇大門上面沒有架設房屋,樣子就好像烏頭大門。

寺院的四門之外都種上了青青的槐樹,並且有碧綠的流水滎繞,京城裡來來往往的行人,大都在那綠蔭覆蓋之下。

路上沒有飛揚的塵土,不是由於帶雨之雲的滋潤,習習清風給人們送來涼爽,哪裡又是憑藉團扇帶來的呢?

好了。引用結束。

龍門石窟的修建,此時也進入新階段。

洛陽伽藍大盛 ,奠定了當時和隨後唐王朝“神都”的基調。

但是,大量的財力物力,耗費了。

五、宮中寂寞歲月,胡太后同其他年輕守寡的宮中女人一樣,犯下同樣的毛病。

後來的武則天有勇氣、有實踐,也有“理論”;胡太后也有勇氣,也有實踐,但沒有”理論”,然而她有文藝範兒,文藝範兒折射的是真摯的愛情。

她先後愛上了幾位或優秀,或有野心的男子。

她最不該愛上的是她兒子的叔叔,即她丈夫的弟弟,前任皇帝留下的一位國之棟樑。

他叫元懌,史書記載他很多事蹟,反正才貌雙全、幹事英明,而且不近女色。

不知她是怎麼得手的。魏收的《魏書》說她是“逼幸”。

第二個是著名將軍楊大眼的兒子楊華。

這個楊大眼,是個戰神。

讀“龍門二十品”,就會知道他,而且,他奔跑的速度,恐怕今天也可得一枚奧運獎牌。

老子英雄兒好漢,兩代都是國家中流砥柱。

楊華不堪於同胡太后的交往,出走南朝。

胡太后寫了一首纏綿悱惻的詩懷念他: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

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落南家。

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

秋去春還雙燕飛,原銜楊花入窠裡。

這首詩還收進後來的著名詩集。

這一件件一樁樁,她就落個“一代妖后”“穢亂後宮”的名聲。

六、冷宮歲月,受盡屈辱,再度執政,心態大變。

由於上述問題被朝臣武將掌握,正好藉機炒作。

他的兒子,當今皇帝也對她不滿。

領軍元叉、長秋卿劉騰等人藉口皇帝同意,把胡太后軟禁在北宮,在宮中殺死一代名臣俊傑元懌。

宮中大亂。

隨後,胡太后的侄兒都統胡僧敬和在身邊保衛的張車渠等幾十人,謀劃殺死元叉,再擁戴胡太后臨朝聽政。

事情沒能成功,胡僧敬因此事獲罪流放邊境,張車渠等人被殺,胡氏宗族人員多被免職。

胡太后一直想翻盤。一次,後來她的兒子在西林園朝見她,並宴請文武侍臣,飲酒到天黑。

元叉起身到胡太后面前,自述外面傳言胡太后想謀害自己和劉騰。這是在威脅。

胡太后斷然說沒有。

但她到了很晚的時候,胡太后就起身拉著兒子孝明帝的手走下殿堂,說:“母子不相聚已經很久,今晚共住一宿,各位大臣送我進去。”

胡太后和孝明帝走進東北小閣,左衛將軍奚康生謀劃又要要殺死元叉,但沒皇帝兒子的強力支持,仍沒能成功。

劉騰、元叉幽禁胡太后之後,朝廷更亂。

他們把持北魏朝政。朝廷生殺大權,皆取決於劉騰、元叉,他們養婢蓄妓,逼民為奴,一時亂成一團,

終於到了劉騰去世,元叉對胡太后的防範鬆懈。

胡太后和孝明帝以及高陽王元雍定下計策,解除元叉的領軍職務。

胡太后又再度臨朝聽政,大赦天下,改元孝昌。

但是,這時沒了元懌等名臣名將,朝政頹弛。

北魏的黃昏就要到了。

而胡太后,重掌朝綱,不是改弦易轍,而是變本加厲,要追回逝去的享樂歲月。

寵臣鄭儼在宮廷淫亂,權勢遍佈天下。

李神軌、徐紇都被親近侍奉。

一二年之間,他們位居宮禁要職,手中握著大權。大小事出自心中,淫亂之傳聞傳遍朝廷。

四方之人無可適從。

文武官員人心渙散,各地叛逆作亂。

北魏的太陽加速沒落,

胡僧敬又利用聚集親屬的機會,哭泣規勸說:“陛下為海內母親的儀表,哪應如此輕佻呢?”

胡太后大怒,從此不再召見胡僧敬。

胡太后心態迅速扭曲。

七、殺害皇帝兒子,另立假皇帝。天下大亂。

胡太后再度臨朝後,也知道自己不檢點。

但是,反正以爛為爛了。

她培植自己的人,大量小人佞臣趁機而入,不乏有床笫之歡。

有位蜜多道人,能說胡人語言,孝明帝把他安置在身邊。

但胡太后擔心他傳遞消息,就藉機殺了他。案件按程序在辦理,朝中宮內,死的人卻越來越多。案件線索牽涉到哪裡,哪裡就開始發生命案。

自然,母子之間、太后與當朝皇帝之間,猜疑肯定不少。

不久,孝明帝突然去世。

就像光緒皇帝突然去世一樣,人們懷疑慈禧所為。

孝明帝在與母親不和之時,突然去世,正史野史,或隱晦,或明說,都把視線聚焦在胡太后身上,

當時,就有議論、說是鄭儼、徐紇奉了太后旨意,下的手。

朝野震怒。

其實,百多年前的光緒、慈禧先後去世,尚還是謎,千年以外的宮廷祕史,更是疑點重重。

偏偏胡太后又在身邊男人們的攛掇下,搞了一件沒名堂的事。

剛去世的孝明帝,曾與妃子潘充華生了一個女兒,胡太后就說皇帝留有子嗣,將這個小姑娘詐稱是男孩,立她為皇帝,說是太子即位了。

天可憐見!

這位胡太后又創造了一個紀錄:扶持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登基。

可惜只有一天(一說經過幾天),胡太后的主意又變了。

這名幼女皇帝,叫什麼名字都沒取。史書就稱她為“元姑娘”。

胡太后立了臨洮王元寶暉的兒子元釗為帝,元釗時年剛三歲,史稱北魏幼主。

這事走到現在,就近乎兒戲,而且是荒誕的兒戲。

天下不亂才怪。

八、梟雄起兵,被沉河底。

當時,晉陽一帶有股勢力,就是爾朱榮。

據說,他領了密詔。

他在發表一番慷慨激昂的宣言之後,擁立了新皇帝,這就是敬宗孝莊帝。

爾後,他高張義旗、勤兵擁眾,向京師殺來來。

胡太后身邊那些男人脅肩諂笑,床上還可雄起,此時都如鳥獸散。

爾朱榮的虎狼之師順利入京,

胡太后想到了當年姑姑的佛家生涯,想到了被她逼進瑤光寺的高太后。

她把皇帝六宮中所有宮女召來,都去了瑤光寺。她自己也剃光頭髮。

大軍進城,胡太后對爾朱榮百般辯解自己的行為。爾朱榮根本不感興趣了。

他派遣騎兵拘捕押送胡太后到河邊,還有三歲的小皇帝,一併被沉入黃河底。

宮廷政變歷來血腥。但是,像爾朱榮這樣的操作還罕見。

他的目的是誅殺立威。他聽從親信費穆進言。

他通知滿朝文武開會,會議主題是“祭天”,不能請假。

百官們揣著心事來了。

只見爾朱榮立馬於上,一頓大罵,把朝綱混亂的原因給大家分攤了,結論是:“人人有責,個個該殺!”

殺戒大開。有記載一千多人的,有記載兩千多人的。總之,殺得日月無光。

從丞相到尚在家居喪不曉朝事的下級官員,還有皇帝的親戚,不問青紅皁白,都成了刀下鬼。

從雲岡遷到遷都洛陽、已漢化了的鮮卑貴族,到出仕北魏政權中的漢族官員,統統一筆勾銷。

史稱“河陰之變”。

北魏元氣大傷。

洛陽劫數難逃。

後來,爾朱榮有稱帝的意圖,但鑄金人以卜問吉凶,一共鑄了四次,金像全部都沒有鑄成,只得作罷,

他重新迎回孝莊帝還宮,叩頭謝罪,率軍返回晉陽。

後來,他仍然展示軍事家的才華,打了很多勝仗。

但他與他所立的皇帝之間,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皇帝又團結另一潑兒人,安排伏兵,把他殺了。

北魏王朝,就這樣亂哄哄地過了五六年。

這期間,一件大事發生了。

某天,永寧寺,還有永寧寶塔突然起火,

一千名禁衛軍火速趕到,無濟於事。

大火起初是從寶塔第八層燒起來的,天亮的時間火勢大作。

奇怪的是,當時雷聲大作,天昏地暗,冰粒夾著飛雪。火,卻越燃越大。

無論出家人還是市民,全都跑來。

悲衰的聲音震動了整個洛陽城。

三位僧人悲痛欲絕,投身到火裡燒死了。

大火,整整燒了三個月還沒有熄滅。

這把怪火,還往地下鑽,火苗到了地底下,循著柱子的底部焚燒。

整整一年,廢墟還在冒煙。

這是對一個尚佛的朝代的最後祭奠,

中國乃至世界佛教建築史上赫赫有名的巨型建築,一個王朝的標誌,成了它的殉葬品。

北魏有四位皇后先後出家為尼,她們瞻仰過、憧憬過的聖地,就這樣,無可奈何地告別人世。

胡太后的風華絕世,以瘋狂慾火燃燒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人生。

她耗盡民脂民膏,但憑強大國力和全社會藝術鑑賞力,創造出來的藝術品,也在瘋狂的大火中消失了。

二者,都永遠地消失了。

關於胡太后,實際很可憐,她的名字叫什麼,都沒有定論。“胡仙真”“胡承華”,都是她。

她的身後,“一代妖后”“一代淫姬”,也都是她。

稍辯解一下,一部北朝後宮史,真是汙穢不堪。

最不靠譜的還不是北魏的胡太后。

還有另一個胡太后,即北齊的胡太后。

亡國後,她和她的媳婦、現任皇后,一道去了長安,開了一家妓院,還親自上陣與男嘉賓同歡共樂。

關於北魏胡太后,實際上不算最愚蠢。

寫她的史書,首先主要是魏收的《魏書》。它對胡太后的記敘與評論,總是寥寥幾筆,引而不發。留給了研究者,特別是男性學究們以無限腦補空間。

魏收的《魏書》,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低的。

史學界稱它為“穢史”。

這裡的“穢” 不簡單是指“淫穢”,而是指作者的治史觀念和方法,有問題,而且,記載的史事錯誤太多。

其實,魏收才華出眾。

《魏書》作為第一部記敘少數民族政權的史書,意義很大;在體例方面,繼承前四史的傳統,又有創新。

但是,魏收把個人恩怨感情放在了敘史之上。他竟然公開宣稱:“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舉之則使上天,按之當使入地!”

——你是什麼東西,敢於我作對?我的史書,抬舉你叫你上天,就會上天;貶低你,叫你入地,你就入地。

當時,很多官宦世家子弟都爭著討好他。

《魏書》後來幾次修訂,多次校正。

鳴謝:劇照來源於有關影視作品。著作權屬著作權人。署名請聯繫。

人物造型系藝術家創造,於真實歷史人物相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謝謝邀請。我來回答。我列此為“豫行”專題

【豫行14·小品】華塔的焚毀與皇后的慾火

【檔案】

洛陽漢魏故城(含永寧寺和永寧寺塔遺址)

1.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

2.世界文化遺產(2014年·組合項目)

2014年6月22日,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三國跨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

“起始段-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通過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

漢魏洛陽遺址作為絲綢之路起點的重要遺址點,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是我國第33項世界文化遺產。

漢魏洛陽故城,是中國公元1至6世紀七代王朝的都城。

它位於今洛陽城東15公里,北依邙山,南逾洛水,東據虎牢關,西控函谷關。

漢魏洛陽城市規模在北魏時達到最大,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

全城面積100平方公里,是西漢長安城的2.6倍、隋唐長安城的1.5倍,比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大9倍、比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達城大8.2倍。

洛陽的輝煌是在唐朝。

這輝程的起點是北魏。

終結五胡亂華的紛亂、北方河山一統。

北朝君王眼界更遠,登高一呼,把北魏的事業推向高峰,

從平城逶迤遷都而來,以南北民族融合為標誌,開闢了中國歷史新局面。

以佛教拈花而笑為標誌,開闢了中國文化新階段。

歷史似乎是巧合。

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清朝一頭一尾,是兩個太后當家。

北魏也是兩個太后當家。一頭是鄭太后,一尾是胡太后。

開頭的總是內外兼修,幕後臺前唱出一出正戲。

收尾的總是虎頭蛇尾,最終為沒落的王朝劃上悲愴的句號。

在史書上,包括一切皇后、太后,她們總是被褒被貶。

在被貶的內容中,總有一款適合她。這就是“淫亂內廷”。

說北魏的胡太后是史上最愚蠢的太后,似乎有些過了。

但她害死親生兒子,又被早就想興兵謀亂的軍閥,以此為藉口,將她沉了黃河(一說洛河),這是事實。

梳理胡太后的一生,有這麼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與北魏的國運、洛陽城的建設有關。

一、少女時代,被摯愛棄精通佛法的姑姑引進宮。

胡氏的姑姑做尼姑,很能講解佛理。

宣武帝在位初年,胡氏的姑姑進入宮廷講授。

她覺得自己的侄女才貌雙全,不能埋沒人間,便放出話來,稱侄女胡氏的容貌德行如何如何。

宣武帝聽說後,一見本人,就將胡氏就召進後宮做承華世婦。

看來,胡氏的姑姑還是六根未淨。

二、宮中歲月,不惜犧牲自己,生下兒子,並順勢推動了一項“繼承法史”上的初底改革。

當時的北魏政權,學習漢武大帝的個例,奉行“子貴母死”制度,即兒子一旦立為太子,母親就要處死。

所以宮廷之中,妃嬪們都希望生諸王、公主,不希望生太子。

可大家都不生兒子,以血緣為紐帶的皇室繼承製度怎麼辦?

胡氏也這樣認為:天子怎可獨獨沒有兒子,為什麼畏懼自己的死,而使皇家不養育嫡長子呢?

胡氏懷上身孕,她在宮中人緣好,會處事,這時,妃嬪們都為她著急,勸她想辦法打掉。

胡氏堅決不做,發誓:但願所懷的是男孩,按次序將成為長子,兒子生下當了太子,即便我被處死,我也願意。

果然,她生了一個兒子,後來又立為皇太子。這就是元詡。

而胡氏多虧朝中大臣等從中相助,皇帝不但沒有遵照舊制將她賜死,反而晉封為貴嬪。

她改變了一個北方政權的皇室殘忍的陋習。

可惜,這孩子,自己拿命換來的親兒子,還是被她後來玩死了。

三、實際掌權,頗有建樹。

由於元詡年幼即位,所以由胡太后臨朝聽政,大臣還稱她為殿下,下令處理事務。後來改令稱為詔,群臣上奏疏稱陛下,她自稱為朕。

她下令造申訟車,乘坐出宮,從宮廷西北,進入千秋門,以接受投訴官民冤情。

她還在朝堂上,親自策試孝廉秀才、州郡上計簿的官吏。

她還很有情趣地考察官員。比如,在國家庫房,她讓王公、妃嬪、公主等,憑力氣扛布帛,能扛多少就賞賜他們多少,這就出現“醜態百出”的可笑場面:多的拿二百匹,少的一百多匹,僅長樂公主手拿二十匹絹出來,表示不與眾人相異而沒空手而回。世人稱讚她的廉潔。還有名臣崔光,只拿了兩匹。

四、熱衷佛法,大建佛門建築,整個洛陽的佛教寺廟洛陽伽藍,就在此時期大盛。

《洛陽伽藍記》是當世人寫的,紀實性很強。此處略為介紹。

她擴建瑤光寺光耀一時,成為著名的皇家寺院。

這就要說到那座塔:永寧寺塔。

作為洛陽的最大寺廟,永寧寺顯現了它作為北魏國寺的特殊身份,寺中的佛殿可以和太極殿,也就是洛陽城中最為尊貴的建築媲美,而其餘洛陽名寺,也爭先恐後地拿永寧寺作為自己的洛陽伽藍標杆。

但是,永寧寺是鮮卑元氏的家廟,地位不可撼動的,在她之前就修好了,但胡太后對此並不滿足。

胡太后的野心,不是一座七層浮屠可以滿足的,。

在她的督辦下,永寧寺塔,這座中國歷史上亙古絕倫、風華絕代的建築,終於落成。

關於這座塔的壯觀,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記述的更為詳實:

永寧寺裡有一座九層寶塔,寶塔是用木料搭建而成的,九層塔身全高九十丈,塔身上立有金屬的相輪,相輪又有十丈高,總共距離地面一千尺,離京城一百里開外的地方,就能遠遠望見它。

當初挖地基挖到地下深處,發現了三十軀銅佛像,胡太后認為這是奉信佛法的好徵兆,

因此把寺院營建得超出了常度。

相輪上面設置有銅瓶,銅瓶可以容納二十五斛。銅瓶下端有承接仙露的銅盤一十一層,周圍都懸掛著大銅鈴。又有四根鐵鏈,把相輪引向寶塔的四個角,

鐵鏈子上也有大銅鈴。每隻大銅鈴的體積相當於一隻能容納十斗的甕子。

寶塔有九層,每一個角都懸掛著銅鈴,上上下下加起來一共有一百三十隻銅鈴寶塔有四個平面,每一面有三扇門、六扇窗,門上都漆著大紅的油漆。

每扇門上各有五排銅鈴,加起來共有五千四百隻。

銅鈴下面又有用金子裝飾的門環與鋪首。

整個建築耗盡了土木之功,畢集了各種造形的技巧。

這佛教建築的精美妙麗,真是想也想不到,說也說不清。

那錦繡華麗的廊柱,那用金子裝飾的門鋪首,實在使人驚心駭目!

到那秋風勁吹、長夜漫漫之時,寶塔上銅鈴鳴聲相應,鏗鏘悅耳,十幾裡遠的地方都能聽得見。

寶塔的北面有一所佛殿,它的形狀就像皇宮中的太極殿。

佛殿裡有一丈八尺高的銅佛像一軀,相當於中等人身高的銅佛像十軀,用珍珠繡的佛像三軀,用金絲織成的佛像五軀,玉石雕刻的佛像兩軀。

這些佛像作工奇妙精巧,在當代要數第一。

和尚們住的房間和各種高大的建築物,共有一千多間,間間都是雕畫過的屋樑,粉白的牆壁,門戶上畫著青色的圖案,窗子上鏤刻著美觀的花紋,真是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

那一株株的檜樹、鉑樹、椿樹與松樹,在屋簷邊枝葉四布,那一簇簇的翠竹與香草,佈滿了臺階兩旁。

所以常景撰寫的碑文上說:“即使是須彌山上的寶殿與兜率天上的宮室也不比它強啊。”

外國所進獻的佛經與佛像都放置在本寺。

寺院的院牆上面都架著短椽,椽子上蓋著瓦就如同現在皇宮的圍牆一樣。

院牆四面各開一扇大門。南面大門上面有三層樓,與三條閣道相通,樓頂距離地面二十丈,形狀規制就像現在洛陽城的正門。

門樓上畫著白色的雲氣和彩色的神仙靈異等物,門上裝飾著排列成錢幣圖案的玉石金環與青色的連環文,光明顯耀,美麗燦爛。

拱門兩旁排列著四尊金剛力士和四座獅子像,上面點綴著金銀與珍珠寶玉,裝飾得燦爛鮮明,是人世間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

東面與西面的兩扇大門也都是這樣的,唯一不同的是,門上的樓只有兩層。

北面的一扇大門上面沒有架設房屋,樣子就好像烏頭大門。

寺院的四門之外都種上了青青的槐樹,並且有碧綠的流水滎繞,京城裡來來往往的行人,大都在那綠蔭覆蓋之下。

路上沒有飛揚的塵土,不是由於帶雨之雲的滋潤,習習清風給人們送來涼爽,哪裡又是憑藉團扇帶來的呢?

好了。引用結束。

龍門石窟的修建,此時也進入新階段。

洛陽伽藍大盛 ,奠定了當時和隨後唐王朝“神都”的基調。

但是,大量的財力物力,耗費了。

五、宮中寂寞歲月,胡太后同其他年輕守寡的宮中女人一樣,犯下同樣的毛病。

後來的武則天有勇氣、有實踐,也有“理論”;胡太后也有勇氣,也有實踐,但沒有”理論”,然而她有文藝範兒,文藝範兒折射的是真摯的愛情。

她先後愛上了幾位或優秀,或有野心的男子。

她最不該愛上的是她兒子的叔叔,即她丈夫的弟弟,前任皇帝留下的一位國之棟樑。

他叫元懌,史書記載他很多事蹟,反正才貌雙全、幹事英明,而且不近女色。

不知她是怎麼得手的。魏收的《魏書》說她是“逼幸”。

第二個是著名將軍楊大眼的兒子楊華。

這個楊大眼,是個戰神。

讀“龍門二十品”,就會知道他,而且,他奔跑的速度,恐怕今天也可得一枚奧運獎牌。

老子英雄兒好漢,兩代都是國家中流砥柱。

楊華不堪於同胡太后的交往,出走南朝。

胡太后寫了一首纏綿悱惻的詩懷念他: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

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落南家。

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

秋去春還雙燕飛,原銜楊花入窠裡。

這首詩還收進後來的著名詩集。

這一件件一樁樁,她就落個“一代妖后”“穢亂後宮”的名聲。

六、冷宮歲月,受盡屈辱,再度執政,心態大變。

由於上述問題被朝臣武將掌握,正好藉機炒作。

他的兒子,當今皇帝也對她不滿。

領軍元叉、長秋卿劉騰等人藉口皇帝同意,把胡太后軟禁在北宮,在宮中殺死一代名臣俊傑元懌。

宮中大亂。

隨後,胡太后的侄兒都統胡僧敬和在身邊保衛的張車渠等幾十人,謀劃殺死元叉,再擁戴胡太后臨朝聽政。

事情沒能成功,胡僧敬因此事獲罪流放邊境,張車渠等人被殺,胡氏宗族人員多被免職。

胡太后一直想翻盤。一次,後來她的兒子在西林園朝見她,並宴請文武侍臣,飲酒到天黑。

元叉起身到胡太后面前,自述外面傳言胡太后想謀害自己和劉騰。這是在威脅。

胡太后斷然說沒有。

但她到了很晚的時候,胡太后就起身拉著兒子孝明帝的手走下殿堂,說:“母子不相聚已經很久,今晚共住一宿,各位大臣送我進去。”

胡太后和孝明帝走進東北小閣,左衛將軍奚康生謀劃又要要殺死元叉,但沒皇帝兒子的強力支持,仍沒能成功。

劉騰、元叉幽禁胡太后之後,朝廷更亂。

他們把持北魏朝政。朝廷生殺大權,皆取決於劉騰、元叉,他們養婢蓄妓,逼民為奴,一時亂成一團,

終於到了劉騰去世,元叉對胡太后的防範鬆懈。

胡太后和孝明帝以及高陽王元雍定下計策,解除元叉的領軍職務。

胡太后又再度臨朝聽政,大赦天下,改元孝昌。

但是,這時沒了元懌等名臣名將,朝政頹弛。

北魏的黃昏就要到了。

而胡太后,重掌朝綱,不是改弦易轍,而是變本加厲,要追回逝去的享樂歲月。

寵臣鄭儼在宮廷淫亂,權勢遍佈天下。

李神軌、徐紇都被親近侍奉。

一二年之間,他們位居宮禁要職,手中握著大權。大小事出自心中,淫亂之傳聞傳遍朝廷。

四方之人無可適從。

文武官員人心渙散,各地叛逆作亂。

北魏的太陽加速沒落,

胡僧敬又利用聚集親屬的機會,哭泣規勸說:“陛下為海內母親的儀表,哪應如此輕佻呢?”

胡太后大怒,從此不再召見胡僧敬。

胡太后心態迅速扭曲。

七、殺害皇帝兒子,另立假皇帝。天下大亂。

胡太后再度臨朝後,也知道自己不檢點。

但是,反正以爛為爛了。

她培植自己的人,大量小人佞臣趁機而入,不乏有床笫之歡。

有位蜜多道人,能說胡人語言,孝明帝把他安置在身邊。

但胡太后擔心他傳遞消息,就藉機殺了他。案件按程序在辦理,朝中宮內,死的人卻越來越多。案件線索牽涉到哪裡,哪裡就開始發生命案。

自然,母子之間、太后與當朝皇帝之間,猜疑肯定不少。

不久,孝明帝突然去世。

就像光緒皇帝突然去世一樣,人們懷疑慈禧所為。

孝明帝在與母親不和之時,突然去世,正史野史,或隱晦,或明說,都把視線聚焦在胡太后身上,

當時,就有議論、說是鄭儼、徐紇奉了太后旨意,下的手。

朝野震怒。

其實,百多年前的光緒、慈禧先後去世,尚還是謎,千年以外的宮廷祕史,更是疑點重重。

偏偏胡太后又在身邊男人們的攛掇下,搞了一件沒名堂的事。

剛去世的孝明帝,曾與妃子潘充華生了一個女兒,胡太后就說皇帝留有子嗣,將這個小姑娘詐稱是男孩,立她為皇帝,說是太子即位了。

天可憐見!

這位胡太后又創造了一個紀錄:扶持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登基。

可惜只有一天(一說經過幾天),胡太后的主意又變了。

這名幼女皇帝,叫什麼名字都沒取。史書就稱她為“元姑娘”。

胡太后立了臨洮王元寶暉的兒子元釗為帝,元釗時年剛三歲,史稱北魏幼主。

這事走到現在,就近乎兒戲,而且是荒誕的兒戲。

天下不亂才怪。

八、梟雄起兵,被沉河底。

當時,晉陽一帶有股勢力,就是爾朱榮。

據說,他領了密詔。

他在發表一番慷慨激昂的宣言之後,擁立了新皇帝,這就是敬宗孝莊帝。

爾後,他高張義旗、勤兵擁眾,向京師殺來來。

胡太后身邊那些男人脅肩諂笑,床上還可雄起,此時都如鳥獸散。

爾朱榮的虎狼之師順利入京,

胡太后想到了當年姑姑的佛家生涯,想到了被她逼進瑤光寺的高太后。

她把皇帝六宮中所有宮女召來,都去了瑤光寺。她自己也剃光頭髮。

大軍進城,胡太后對爾朱榮百般辯解自己的行為。爾朱榮根本不感興趣了。

他派遣騎兵拘捕押送胡太后到河邊,還有三歲的小皇帝,一併被沉入黃河底。

宮廷政變歷來血腥。但是,像爾朱榮這樣的操作還罕見。

他的目的是誅殺立威。他聽從親信費穆進言。

他通知滿朝文武開會,會議主題是“祭天”,不能請假。

百官們揣著心事來了。

只見爾朱榮立馬於上,一頓大罵,把朝綱混亂的原因給大家分攤了,結論是:“人人有責,個個該殺!”

殺戒大開。有記載一千多人的,有記載兩千多人的。總之,殺得日月無光。

從丞相到尚在家居喪不曉朝事的下級官員,還有皇帝的親戚,不問青紅皁白,都成了刀下鬼。

從雲岡遷到遷都洛陽、已漢化了的鮮卑貴族,到出仕北魏政權中的漢族官員,統統一筆勾銷。

史稱“河陰之變”。

北魏元氣大傷。

洛陽劫數難逃。

後來,爾朱榮有稱帝的意圖,但鑄金人以卜問吉凶,一共鑄了四次,金像全部都沒有鑄成,只得作罷,

他重新迎回孝莊帝還宮,叩頭謝罪,率軍返回晉陽。

後來,他仍然展示軍事家的才華,打了很多勝仗。

但他與他所立的皇帝之間,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皇帝又團結另一潑兒人,安排伏兵,把他殺了。

北魏王朝,就這樣亂哄哄地過了五六年。

這期間,一件大事發生了。

某天,永寧寺,還有永寧寶塔突然起火,

一千名禁衛軍火速趕到,無濟於事。

大火起初是從寶塔第八層燒起來的,天亮的時間火勢大作。

奇怪的是,當時雷聲大作,天昏地暗,冰粒夾著飛雪。火,卻越燃越大。

無論出家人還是市民,全都跑來。

悲衰的聲音震動了整個洛陽城。

三位僧人悲痛欲絕,投身到火裡燒死了。

大火,整整燒了三個月還沒有熄滅。

這把怪火,還往地下鑽,火苗到了地底下,循著柱子的底部焚燒。

整整一年,廢墟還在冒煙。

這是對一個尚佛的朝代的最後祭奠,

中國乃至世界佛教建築史上赫赫有名的巨型建築,一個王朝的標誌,成了它的殉葬品。

北魏有四位皇后先後出家為尼,她們瞻仰過、憧憬過的聖地,就這樣,無可奈何地告別人世。

胡太后的風華絕世,以瘋狂慾火燃燒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人生。

她耗盡民脂民膏,但憑強大國力和全社會藝術鑑賞力,創造出來的藝術品,也在瘋狂的大火中消失了。

二者,都永遠地消失了。

關於胡太后,實際很可憐,她的名字叫什麼,都沒有定論。“胡仙真”“胡承華”,都是她。

她的身後,“一代妖后”“一代淫姬”,也都是她。

稍辯解一下,一部北朝後宮史,真是汙穢不堪。

最不靠譜的還不是北魏的胡太后。

還有另一個胡太后,即北齊的胡太后。

亡國後,她和她的媳婦、現任皇后,一道去了長安,開了一家妓院,還親自上陣與男嘉賓同歡共樂。

關於北魏胡太后,實際上不算最愚蠢。

寫她的史書,首先主要是魏收的《魏書》。它對胡太后的記敘與評論,總是寥寥幾筆,引而不發。留給了研究者,特別是男性學究們以無限腦補空間。

魏收的《魏書》,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低的。

史學界稱它為“穢史”。

這裡的“穢” 不簡單是指“淫穢”,而是指作者的治史觀念和方法,有問題,而且,記載的史事錯誤太多。

其實,魏收才華出眾。

《魏書》作為第一部記敘少數民族政權的史書,意義很大;在體例方面,繼承前四史的傳統,又有創新。

但是,魏收把個人恩怨感情放在了敘史之上。他竟然公開宣稱:“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舉之則使上天,按之當使入地!”

——你是什麼東西,敢於我作對?我的史書,抬舉你叫你上天,就會上天;貶低你,叫你入地,你就入地。

當時,很多官宦世家子弟都爭著討好他。

《魏書》後來幾次修訂,多次校正。

鳴謝:劇照來源於有關影視作品。著作權屬著作權人。署名請聯繫。

人物造型系藝術家創造,於真實歷史人物相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謝謝邀請。我來回答。我列此為“豫行”專題

【豫行14·小品】華塔的焚毀與皇后的慾火

【檔案】

洛陽漢魏故城(含永寧寺和永寧寺塔遺址)

1.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

2.世界文化遺產(2014年·組合項目)

2014年6月22日,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三國跨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

“起始段-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通過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

漢魏洛陽遺址作為絲綢之路起點的重要遺址點,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是我國第33項世界文化遺產。

漢魏洛陽故城,是中國公元1至6世紀七代王朝的都城。

它位於今洛陽城東15公里,北依邙山,南逾洛水,東據虎牢關,西控函谷關。

漢魏洛陽城市規模在北魏時達到最大,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

全城面積100平方公里,是西漢長安城的2.6倍、隋唐長安城的1.5倍,比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大9倍、比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達城大8.2倍。

洛陽的輝煌是在唐朝。

這輝程的起點是北魏。

終結五胡亂華的紛亂、北方河山一統。

北朝君王眼界更遠,登高一呼,把北魏的事業推向高峰,

從平城逶迤遷都而來,以南北民族融合為標誌,開闢了中國歷史新局面。

以佛教拈花而笑為標誌,開闢了中國文化新階段。

歷史似乎是巧合。

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清朝一頭一尾,是兩個太后當家。

北魏也是兩個太后當家。一頭是鄭太后,一尾是胡太后。

開頭的總是內外兼修,幕後臺前唱出一出正戲。

收尾的總是虎頭蛇尾,最終為沒落的王朝劃上悲愴的句號。

在史書上,包括一切皇后、太后,她們總是被褒被貶。

在被貶的內容中,總有一款適合她。這就是“淫亂內廷”。

說北魏的胡太后是史上最愚蠢的太后,似乎有些過了。

但她害死親生兒子,又被早就想興兵謀亂的軍閥,以此為藉口,將她沉了黃河(一說洛河),這是事實。

梳理胡太后的一生,有這麼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與北魏的國運、洛陽城的建設有關。

一、少女時代,被摯愛棄精通佛法的姑姑引進宮。

胡氏的姑姑做尼姑,很能講解佛理。

宣武帝在位初年,胡氏的姑姑進入宮廷講授。

她覺得自己的侄女才貌雙全,不能埋沒人間,便放出話來,稱侄女胡氏的容貌德行如何如何。

宣武帝聽說後,一見本人,就將胡氏就召進後宮做承華世婦。

看來,胡氏的姑姑還是六根未淨。

二、宮中歲月,不惜犧牲自己,生下兒子,並順勢推動了一項“繼承法史”上的初底改革。

當時的北魏政權,學習漢武大帝的個例,奉行“子貴母死”制度,即兒子一旦立為太子,母親就要處死。

所以宮廷之中,妃嬪們都希望生諸王、公主,不希望生太子。

可大家都不生兒子,以血緣為紐帶的皇室繼承製度怎麼辦?

胡氏也這樣認為:天子怎可獨獨沒有兒子,為什麼畏懼自己的死,而使皇家不養育嫡長子呢?

胡氏懷上身孕,她在宮中人緣好,會處事,這時,妃嬪們都為她著急,勸她想辦法打掉。

胡氏堅決不做,發誓:但願所懷的是男孩,按次序將成為長子,兒子生下當了太子,即便我被處死,我也願意。

果然,她生了一個兒子,後來又立為皇太子。這就是元詡。

而胡氏多虧朝中大臣等從中相助,皇帝不但沒有遵照舊制將她賜死,反而晉封為貴嬪。

她改變了一個北方政權的皇室殘忍的陋習。

可惜,這孩子,自己拿命換來的親兒子,還是被她後來玩死了。

三、實際掌權,頗有建樹。

由於元詡年幼即位,所以由胡太后臨朝聽政,大臣還稱她為殿下,下令處理事務。後來改令稱為詔,群臣上奏疏稱陛下,她自稱為朕。

她下令造申訟車,乘坐出宮,從宮廷西北,進入千秋門,以接受投訴官民冤情。

她還在朝堂上,親自策試孝廉秀才、州郡上計簿的官吏。

她還很有情趣地考察官員。比如,在國家庫房,她讓王公、妃嬪、公主等,憑力氣扛布帛,能扛多少就賞賜他們多少,這就出現“醜態百出”的可笑場面:多的拿二百匹,少的一百多匹,僅長樂公主手拿二十匹絹出來,表示不與眾人相異而沒空手而回。世人稱讚她的廉潔。還有名臣崔光,只拿了兩匹。

四、熱衷佛法,大建佛門建築,整個洛陽的佛教寺廟洛陽伽藍,就在此時期大盛。

《洛陽伽藍記》是當世人寫的,紀實性很強。此處略為介紹。

她擴建瑤光寺光耀一時,成為著名的皇家寺院。

這就要說到那座塔:永寧寺塔。

作為洛陽的最大寺廟,永寧寺顯現了它作為北魏國寺的特殊身份,寺中的佛殿可以和太極殿,也就是洛陽城中最為尊貴的建築媲美,而其餘洛陽名寺,也爭先恐後地拿永寧寺作為自己的洛陽伽藍標杆。

但是,永寧寺是鮮卑元氏的家廟,地位不可撼動的,在她之前就修好了,但胡太后對此並不滿足。

胡太后的野心,不是一座七層浮屠可以滿足的,。

在她的督辦下,永寧寺塔,這座中國歷史上亙古絕倫、風華絕代的建築,終於落成。

關於這座塔的壯觀,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記述的更為詳實:

永寧寺裡有一座九層寶塔,寶塔是用木料搭建而成的,九層塔身全高九十丈,塔身上立有金屬的相輪,相輪又有十丈高,總共距離地面一千尺,離京城一百里開外的地方,就能遠遠望見它。

當初挖地基挖到地下深處,發現了三十軀銅佛像,胡太后認為這是奉信佛法的好徵兆,

因此把寺院營建得超出了常度。

相輪上面設置有銅瓶,銅瓶可以容納二十五斛。銅瓶下端有承接仙露的銅盤一十一層,周圍都懸掛著大銅鈴。又有四根鐵鏈,把相輪引向寶塔的四個角,

鐵鏈子上也有大銅鈴。每隻大銅鈴的體積相當於一隻能容納十斗的甕子。

寶塔有九層,每一個角都懸掛著銅鈴,上上下下加起來一共有一百三十隻銅鈴寶塔有四個平面,每一面有三扇門、六扇窗,門上都漆著大紅的油漆。

每扇門上各有五排銅鈴,加起來共有五千四百隻。

銅鈴下面又有用金子裝飾的門環與鋪首。

整個建築耗盡了土木之功,畢集了各種造形的技巧。

這佛教建築的精美妙麗,真是想也想不到,說也說不清。

那錦繡華麗的廊柱,那用金子裝飾的門鋪首,實在使人驚心駭目!

到那秋風勁吹、長夜漫漫之時,寶塔上銅鈴鳴聲相應,鏗鏘悅耳,十幾裡遠的地方都能聽得見。

寶塔的北面有一所佛殿,它的形狀就像皇宮中的太極殿。

佛殿裡有一丈八尺高的銅佛像一軀,相當於中等人身高的銅佛像十軀,用珍珠繡的佛像三軀,用金絲織成的佛像五軀,玉石雕刻的佛像兩軀。

這些佛像作工奇妙精巧,在當代要數第一。

和尚們住的房間和各種高大的建築物,共有一千多間,間間都是雕畫過的屋樑,粉白的牆壁,門戶上畫著青色的圖案,窗子上鏤刻著美觀的花紋,真是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

那一株株的檜樹、鉑樹、椿樹與松樹,在屋簷邊枝葉四布,那一簇簇的翠竹與香草,佈滿了臺階兩旁。

所以常景撰寫的碑文上說:“即使是須彌山上的寶殿與兜率天上的宮室也不比它強啊。”

外國所進獻的佛經與佛像都放置在本寺。

寺院的院牆上面都架著短椽,椽子上蓋著瓦就如同現在皇宮的圍牆一樣。

院牆四面各開一扇大門。南面大門上面有三層樓,與三條閣道相通,樓頂距離地面二十丈,形狀規制就像現在洛陽城的正門。

門樓上畫著白色的雲氣和彩色的神仙靈異等物,門上裝飾著排列成錢幣圖案的玉石金環與青色的連環文,光明顯耀,美麗燦爛。

拱門兩旁排列著四尊金剛力士和四座獅子像,上面點綴著金銀與珍珠寶玉,裝飾得燦爛鮮明,是人世間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

東面與西面的兩扇大門也都是這樣的,唯一不同的是,門上的樓只有兩層。

北面的一扇大門上面沒有架設房屋,樣子就好像烏頭大門。

寺院的四門之外都種上了青青的槐樹,並且有碧綠的流水滎繞,京城裡來來往往的行人,大都在那綠蔭覆蓋之下。

路上沒有飛揚的塵土,不是由於帶雨之雲的滋潤,習習清風給人們送來涼爽,哪裡又是憑藉團扇帶來的呢?

好了。引用結束。

龍門石窟的修建,此時也進入新階段。

洛陽伽藍大盛 ,奠定了當時和隨後唐王朝“神都”的基調。

但是,大量的財力物力,耗費了。

五、宮中寂寞歲月,胡太后同其他年輕守寡的宮中女人一樣,犯下同樣的毛病。

後來的武則天有勇氣、有實踐,也有“理論”;胡太后也有勇氣,也有實踐,但沒有”理論”,然而她有文藝範兒,文藝範兒折射的是真摯的愛情。

她先後愛上了幾位或優秀,或有野心的男子。

她最不該愛上的是她兒子的叔叔,即她丈夫的弟弟,前任皇帝留下的一位國之棟樑。

他叫元懌,史書記載他很多事蹟,反正才貌雙全、幹事英明,而且不近女色。

不知她是怎麼得手的。魏收的《魏書》說她是“逼幸”。

第二個是著名將軍楊大眼的兒子楊華。

這個楊大眼,是個戰神。

讀“龍門二十品”,就會知道他,而且,他奔跑的速度,恐怕今天也可得一枚奧運獎牌。

老子英雄兒好漢,兩代都是國家中流砥柱。

楊華不堪於同胡太后的交往,出走南朝。

胡太后寫了一首纏綿悱惻的詩懷念他: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

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落南家。

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

秋去春還雙燕飛,原銜楊花入窠裡。

這首詩還收進後來的著名詩集。

這一件件一樁樁,她就落個“一代妖后”“穢亂後宮”的名聲。

六、冷宮歲月,受盡屈辱,再度執政,心態大變。

由於上述問題被朝臣武將掌握,正好藉機炒作。

他的兒子,當今皇帝也對她不滿。

領軍元叉、長秋卿劉騰等人藉口皇帝同意,把胡太后軟禁在北宮,在宮中殺死一代名臣俊傑元懌。

宮中大亂。

隨後,胡太后的侄兒都統胡僧敬和在身邊保衛的張車渠等幾十人,謀劃殺死元叉,再擁戴胡太后臨朝聽政。

事情沒能成功,胡僧敬因此事獲罪流放邊境,張車渠等人被殺,胡氏宗族人員多被免職。

胡太后一直想翻盤。一次,後來她的兒子在西林園朝見她,並宴請文武侍臣,飲酒到天黑。

元叉起身到胡太后面前,自述外面傳言胡太后想謀害自己和劉騰。這是在威脅。

胡太后斷然說沒有。

但她到了很晚的時候,胡太后就起身拉著兒子孝明帝的手走下殿堂,說:“母子不相聚已經很久,今晚共住一宿,各位大臣送我進去。”

胡太后和孝明帝走進東北小閣,左衛將軍奚康生謀劃又要要殺死元叉,但沒皇帝兒子的強力支持,仍沒能成功。

劉騰、元叉幽禁胡太后之後,朝廷更亂。

他們把持北魏朝政。朝廷生殺大權,皆取決於劉騰、元叉,他們養婢蓄妓,逼民為奴,一時亂成一團,

終於到了劉騰去世,元叉對胡太后的防範鬆懈。

胡太后和孝明帝以及高陽王元雍定下計策,解除元叉的領軍職務。

胡太后又再度臨朝聽政,大赦天下,改元孝昌。

但是,這時沒了元懌等名臣名將,朝政頹弛。

北魏的黃昏就要到了。

而胡太后,重掌朝綱,不是改弦易轍,而是變本加厲,要追回逝去的享樂歲月。

寵臣鄭儼在宮廷淫亂,權勢遍佈天下。

李神軌、徐紇都被親近侍奉。

一二年之間,他們位居宮禁要職,手中握著大權。大小事出自心中,淫亂之傳聞傳遍朝廷。

四方之人無可適從。

文武官員人心渙散,各地叛逆作亂。

北魏的太陽加速沒落,

胡僧敬又利用聚集親屬的機會,哭泣規勸說:“陛下為海內母親的儀表,哪應如此輕佻呢?”

胡太后大怒,從此不再召見胡僧敬。

胡太后心態迅速扭曲。

七、殺害皇帝兒子,另立假皇帝。天下大亂。

胡太后再度臨朝後,也知道自己不檢點。

但是,反正以爛為爛了。

她培植自己的人,大量小人佞臣趁機而入,不乏有床笫之歡。

有位蜜多道人,能說胡人語言,孝明帝把他安置在身邊。

但胡太后擔心他傳遞消息,就藉機殺了他。案件按程序在辦理,朝中宮內,死的人卻越來越多。案件線索牽涉到哪裡,哪裡就開始發生命案。

自然,母子之間、太后與當朝皇帝之間,猜疑肯定不少。

不久,孝明帝突然去世。

就像光緒皇帝突然去世一樣,人們懷疑慈禧所為。

孝明帝在與母親不和之時,突然去世,正史野史,或隱晦,或明說,都把視線聚焦在胡太后身上,

當時,就有議論、說是鄭儼、徐紇奉了太后旨意,下的手。

朝野震怒。

其實,百多年前的光緒、慈禧先後去世,尚還是謎,千年以外的宮廷祕史,更是疑點重重。

偏偏胡太后又在身邊男人們的攛掇下,搞了一件沒名堂的事。

剛去世的孝明帝,曾與妃子潘充華生了一個女兒,胡太后就說皇帝留有子嗣,將這個小姑娘詐稱是男孩,立她為皇帝,說是太子即位了。

天可憐見!

這位胡太后又創造了一個紀錄:扶持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登基。

可惜只有一天(一說經過幾天),胡太后的主意又變了。

這名幼女皇帝,叫什麼名字都沒取。史書就稱她為“元姑娘”。

胡太后立了臨洮王元寶暉的兒子元釗為帝,元釗時年剛三歲,史稱北魏幼主。

這事走到現在,就近乎兒戲,而且是荒誕的兒戲。

天下不亂才怪。

八、梟雄起兵,被沉河底。

當時,晉陽一帶有股勢力,就是爾朱榮。

據說,他領了密詔。

他在發表一番慷慨激昂的宣言之後,擁立了新皇帝,這就是敬宗孝莊帝。

爾後,他高張義旗、勤兵擁眾,向京師殺來來。

胡太后身邊那些男人脅肩諂笑,床上還可雄起,此時都如鳥獸散。

爾朱榮的虎狼之師順利入京,

胡太后想到了當年姑姑的佛家生涯,想到了被她逼進瑤光寺的高太后。

她把皇帝六宮中所有宮女召來,都去了瑤光寺。她自己也剃光頭髮。

大軍進城,胡太后對爾朱榮百般辯解自己的行為。爾朱榮根本不感興趣了。

他派遣騎兵拘捕押送胡太后到河邊,還有三歲的小皇帝,一併被沉入黃河底。

宮廷政變歷來血腥。但是,像爾朱榮這樣的操作還罕見。

他的目的是誅殺立威。他聽從親信費穆進言。

他通知滿朝文武開會,會議主題是“祭天”,不能請假。

百官們揣著心事來了。

只見爾朱榮立馬於上,一頓大罵,把朝綱混亂的原因給大家分攤了,結論是:“人人有責,個個該殺!”

殺戒大開。有記載一千多人的,有記載兩千多人的。總之,殺得日月無光。

從丞相到尚在家居喪不曉朝事的下級官員,還有皇帝的親戚,不問青紅皁白,都成了刀下鬼。

從雲岡遷到遷都洛陽、已漢化了的鮮卑貴族,到出仕北魏政權中的漢族官員,統統一筆勾銷。

史稱“河陰之變”。

北魏元氣大傷。

洛陽劫數難逃。

後來,爾朱榮有稱帝的意圖,但鑄金人以卜問吉凶,一共鑄了四次,金像全部都沒有鑄成,只得作罷,

他重新迎回孝莊帝還宮,叩頭謝罪,率軍返回晉陽。

後來,他仍然展示軍事家的才華,打了很多勝仗。

但他與他所立的皇帝之間,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皇帝又團結另一潑兒人,安排伏兵,把他殺了。

北魏王朝,就這樣亂哄哄地過了五六年。

這期間,一件大事發生了。

某天,永寧寺,還有永寧寶塔突然起火,

一千名禁衛軍火速趕到,無濟於事。

大火起初是從寶塔第八層燒起來的,天亮的時間火勢大作。

奇怪的是,當時雷聲大作,天昏地暗,冰粒夾著飛雪。火,卻越燃越大。

無論出家人還是市民,全都跑來。

悲衰的聲音震動了整個洛陽城。

三位僧人悲痛欲絕,投身到火裡燒死了。

大火,整整燒了三個月還沒有熄滅。

這把怪火,還往地下鑽,火苗到了地底下,循著柱子的底部焚燒。

整整一年,廢墟還在冒煙。

這是對一個尚佛的朝代的最後祭奠,

中國乃至世界佛教建築史上赫赫有名的巨型建築,一個王朝的標誌,成了它的殉葬品。

北魏有四位皇后先後出家為尼,她們瞻仰過、憧憬過的聖地,就這樣,無可奈何地告別人世。

胡太后的風華絕世,以瘋狂慾火燃燒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人生。

她耗盡民脂民膏,但憑強大國力和全社會藝術鑑賞力,創造出來的藝術品,也在瘋狂的大火中消失了。

二者,都永遠地消失了。

關於胡太后,實際很可憐,她的名字叫什麼,都沒有定論。“胡仙真”“胡承華”,都是她。

她的身後,“一代妖后”“一代淫姬”,也都是她。

稍辯解一下,一部北朝後宮史,真是汙穢不堪。

最不靠譜的還不是北魏的胡太后。

還有另一個胡太后,即北齊的胡太后。

亡國後,她和她的媳婦、現任皇后,一道去了長安,開了一家妓院,還親自上陣與男嘉賓同歡共樂。

關於北魏胡太后,實際上不算最愚蠢。

寫她的史書,首先主要是魏收的《魏書》。它對胡太后的記敘與評論,總是寥寥幾筆,引而不發。留給了研究者,特別是男性學究們以無限腦補空間。

魏收的《魏書》,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低的。

史學界稱它為“穢史”。

這裡的“穢” 不簡單是指“淫穢”,而是指作者的治史觀念和方法,有問題,而且,記載的史事錯誤太多。

其實,魏收才華出眾。

《魏書》作為第一部記敘少數民族政權的史書,意義很大;在體例方面,繼承前四史的傳統,又有創新。

但是,魏收把個人恩怨感情放在了敘史之上。他竟然公開宣稱:“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舉之則使上天,按之當使入地!”

——你是什麼東西,敢於我作對?我的史書,抬舉你叫你上天,就會上天;貶低你,叫你入地,你就入地。

當時,很多官宦世家子弟都爭著討好他。

《魏書》後來幾次修訂,多次校正。

鳴謝:劇照來源於有關影視作品。著作權屬著作權人。署名請聯繫。

人物造型系藝術家創造,於真實歷史人物相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謝謝邀請。我來回答。我列此為“豫行”專題

【豫行14·小品】華塔的焚毀與皇后的慾火

【檔案】

洛陽漢魏故城(含永寧寺和永寧寺塔遺址)

1.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

2.世界文化遺產(2014年·組合項目)

2014年6月22日,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三國跨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

“起始段-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通過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

漢魏洛陽遺址作為絲綢之路起點的重要遺址點,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是我國第33項世界文化遺產。

漢魏洛陽故城,是中國公元1至6世紀七代王朝的都城。

它位於今洛陽城東15公里,北依邙山,南逾洛水,東據虎牢關,西控函谷關。

漢魏洛陽城市規模在北魏時達到最大,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

全城面積100平方公里,是西漢長安城的2.6倍、隋唐長安城的1.5倍,比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大9倍、比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達城大8.2倍。

洛陽的輝煌是在唐朝。

這輝程的起點是北魏。

終結五胡亂華的紛亂、北方河山一統。

北朝君王眼界更遠,登高一呼,把北魏的事業推向高峰,

從平城逶迤遷都而來,以南北民族融合為標誌,開闢了中國歷史新局面。

以佛教拈花而笑為標誌,開闢了中國文化新階段。

歷史似乎是巧合。

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清朝一頭一尾,是兩個太后當家。

北魏也是兩個太后當家。一頭是鄭太后,一尾是胡太后。

開頭的總是內外兼修,幕後臺前唱出一出正戲。

收尾的總是虎頭蛇尾,最終為沒落的王朝劃上悲愴的句號。

在史書上,包括一切皇后、太后,她們總是被褒被貶。

在被貶的內容中,總有一款適合她。這就是“淫亂內廷”。

說北魏的胡太后是史上最愚蠢的太后,似乎有些過了。

但她害死親生兒子,又被早就想興兵謀亂的軍閥,以此為藉口,將她沉了黃河(一說洛河),這是事實。

梳理胡太后的一生,有這麼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與北魏的國運、洛陽城的建設有關。

一、少女時代,被摯愛棄精通佛法的姑姑引進宮。

胡氏的姑姑做尼姑,很能講解佛理。

宣武帝在位初年,胡氏的姑姑進入宮廷講授。

她覺得自己的侄女才貌雙全,不能埋沒人間,便放出話來,稱侄女胡氏的容貌德行如何如何。

宣武帝聽說後,一見本人,就將胡氏就召進後宮做承華世婦。

看來,胡氏的姑姑還是六根未淨。

二、宮中歲月,不惜犧牲自己,生下兒子,並順勢推動了一項“繼承法史”上的初底改革。

當時的北魏政權,學習漢武大帝的個例,奉行“子貴母死”制度,即兒子一旦立為太子,母親就要處死。

所以宮廷之中,妃嬪們都希望生諸王、公主,不希望生太子。

可大家都不生兒子,以血緣為紐帶的皇室繼承製度怎麼辦?

胡氏也這樣認為:天子怎可獨獨沒有兒子,為什麼畏懼自己的死,而使皇家不養育嫡長子呢?

胡氏懷上身孕,她在宮中人緣好,會處事,這時,妃嬪們都為她著急,勸她想辦法打掉。

胡氏堅決不做,發誓:但願所懷的是男孩,按次序將成為長子,兒子生下當了太子,即便我被處死,我也願意。

果然,她生了一個兒子,後來又立為皇太子。這就是元詡。

而胡氏多虧朝中大臣等從中相助,皇帝不但沒有遵照舊制將她賜死,反而晉封為貴嬪。

她改變了一個北方政權的皇室殘忍的陋習。

可惜,這孩子,自己拿命換來的親兒子,還是被她後來玩死了。

三、實際掌權,頗有建樹。

由於元詡年幼即位,所以由胡太后臨朝聽政,大臣還稱她為殿下,下令處理事務。後來改令稱為詔,群臣上奏疏稱陛下,她自稱為朕。

她下令造申訟車,乘坐出宮,從宮廷西北,進入千秋門,以接受投訴官民冤情。

她還在朝堂上,親自策試孝廉秀才、州郡上計簿的官吏。

她還很有情趣地考察官員。比如,在國家庫房,她讓王公、妃嬪、公主等,憑力氣扛布帛,能扛多少就賞賜他們多少,這就出現“醜態百出”的可笑場面:多的拿二百匹,少的一百多匹,僅長樂公主手拿二十匹絹出來,表示不與眾人相異而沒空手而回。世人稱讚她的廉潔。還有名臣崔光,只拿了兩匹。

四、熱衷佛法,大建佛門建築,整個洛陽的佛教寺廟洛陽伽藍,就在此時期大盛。

《洛陽伽藍記》是當世人寫的,紀實性很強。此處略為介紹。

她擴建瑤光寺光耀一時,成為著名的皇家寺院。

這就要說到那座塔:永寧寺塔。

作為洛陽的最大寺廟,永寧寺顯現了它作為北魏國寺的特殊身份,寺中的佛殿可以和太極殿,也就是洛陽城中最為尊貴的建築媲美,而其餘洛陽名寺,也爭先恐後地拿永寧寺作為自己的洛陽伽藍標杆。

但是,永寧寺是鮮卑元氏的家廟,地位不可撼動的,在她之前就修好了,但胡太后對此並不滿足。

胡太后的野心,不是一座七層浮屠可以滿足的,。

在她的督辦下,永寧寺塔,這座中國歷史上亙古絕倫、風華絕代的建築,終於落成。

關於這座塔的壯觀,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記述的更為詳實:

永寧寺裡有一座九層寶塔,寶塔是用木料搭建而成的,九層塔身全高九十丈,塔身上立有金屬的相輪,相輪又有十丈高,總共距離地面一千尺,離京城一百里開外的地方,就能遠遠望見它。

當初挖地基挖到地下深處,發現了三十軀銅佛像,胡太后認為這是奉信佛法的好徵兆,

因此把寺院營建得超出了常度。

相輪上面設置有銅瓶,銅瓶可以容納二十五斛。銅瓶下端有承接仙露的銅盤一十一層,周圍都懸掛著大銅鈴。又有四根鐵鏈,把相輪引向寶塔的四個角,

鐵鏈子上也有大銅鈴。每隻大銅鈴的體積相當於一隻能容納十斗的甕子。

寶塔有九層,每一個角都懸掛著銅鈴,上上下下加起來一共有一百三十隻銅鈴寶塔有四個平面,每一面有三扇門、六扇窗,門上都漆著大紅的油漆。

每扇門上各有五排銅鈴,加起來共有五千四百隻。

銅鈴下面又有用金子裝飾的門環與鋪首。

整個建築耗盡了土木之功,畢集了各種造形的技巧。

這佛教建築的精美妙麗,真是想也想不到,說也說不清。

那錦繡華麗的廊柱,那用金子裝飾的門鋪首,實在使人驚心駭目!

到那秋風勁吹、長夜漫漫之時,寶塔上銅鈴鳴聲相應,鏗鏘悅耳,十幾裡遠的地方都能聽得見。

寶塔的北面有一所佛殿,它的形狀就像皇宮中的太極殿。

佛殿裡有一丈八尺高的銅佛像一軀,相當於中等人身高的銅佛像十軀,用珍珠繡的佛像三軀,用金絲織成的佛像五軀,玉石雕刻的佛像兩軀。

這些佛像作工奇妙精巧,在當代要數第一。

和尚們住的房間和各種高大的建築物,共有一千多間,間間都是雕畫過的屋樑,粉白的牆壁,門戶上畫著青色的圖案,窗子上鏤刻著美觀的花紋,真是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

那一株株的檜樹、鉑樹、椿樹與松樹,在屋簷邊枝葉四布,那一簇簇的翠竹與香草,佈滿了臺階兩旁。

所以常景撰寫的碑文上說:“即使是須彌山上的寶殿與兜率天上的宮室也不比它強啊。”

外國所進獻的佛經與佛像都放置在本寺。

寺院的院牆上面都架著短椽,椽子上蓋著瓦就如同現在皇宮的圍牆一樣。

院牆四面各開一扇大門。南面大門上面有三層樓,與三條閣道相通,樓頂距離地面二十丈,形狀規制就像現在洛陽城的正門。

門樓上畫著白色的雲氣和彩色的神仙靈異等物,門上裝飾著排列成錢幣圖案的玉石金環與青色的連環文,光明顯耀,美麗燦爛。

拱門兩旁排列著四尊金剛力士和四座獅子像,上面點綴著金銀與珍珠寶玉,裝飾得燦爛鮮明,是人世間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

東面與西面的兩扇大門也都是這樣的,唯一不同的是,門上的樓只有兩層。

北面的一扇大門上面沒有架設房屋,樣子就好像烏頭大門。

寺院的四門之外都種上了青青的槐樹,並且有碧綠的流水滎繞,京城裡來來往往的行人,大都在那綠蔭覆蓋之下。

路上沒有飛揚的塵土,不是由於帶雨之雲的滋潤,習習清風給人們送來涼爽,哪裡又是憑藉團扇帶來的呢?

好了。引用結束。

龍門石窟的修建,此時也進入新階段。

洛陽伽藍大盛 ,奠定了當時和隨後唐王朝“神都”的基調。

但是,大量的財力物力,耗費了。

五、宮中寂寞歲月,胡太后同其他年輕守寡的宮中女人一樣,犯下同樣的毛病。

後來的武則天有勇氣、有實踐,也有“理論”;胡太后也有勇氣,也有實踐,但沒有”理論”,然而她有文藝範兒,文藝範兒折射的是真摯的愛情。

她先後愛上了幾位或優秀,或有野心的男子。

她最不該愛上的是她兒子的叔叔,即她丈夫的弟弟,前任皇帝留下的一位國之棟樑。

他叫元懌,史書記載他很多事蹟,反正才貌雙全、幹事英明,而且不近女色。

不知她是怎麼得手的。魏收的《魏書》說她是“逼幸”。

第二個是著名將軍楊大眼的兒子楊華。

這個楊大眼,是個戰神。

讀“龍門二十品”,就會知道他,而且,他奔跑的速度,恐怕今天也可得一枚奧運獎牌。

老子英雄兒好漢,兩代都是國家中流砥柱。

楊華不堪於同胡太后的交往,出走南朝。

胡太后寫了一首纏綿悱惻的詩懷念他: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

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落南家。

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

秋去春還雙燕飛,原銜楊花入窠裡。

這首詩還收進後來的著名詩集。

這一件件一樁樁,她就落個“一代妖后”“穢亂後宮”的名聲。

六、冷宮歲月,受盡屈辱,再度執政,心態大變。

由於上述問題被朝臣武將掌握,正好藉機炒作。

他的兒子,當今皇帝也對她不滿。

領軍元叉、長秋卿劉騰等人藉口皇帝同意,把胡太后軟禁在北宮,在宮中殺死一代名臣俊傑元懌。

宮中大亂。

隨後,胡太后的侄兒都統胡僧敬和在身邊保衛的張車渠等幾十人,謀劃殺死元叉,再擁戴胡太后臨朝聽政。

事情沒能成功,胡僧敬因此事獲罪流放邊境,張車渠等人被殺,胡氏宗族人員多被免職。

胡太后一直想翻盤。一次,後來她的兒子在西林園朝見她,並宴請文武侍臣,飲酒到天黑。

元叉起身到胡太后面前,自述外面傳言胡太后想謀害自己和劉騰。這是在威脅。

胡太后斷然說沒有。

但她到了很晚的時候,胡太后就起身拉著兒子孝明帝的手走下殿堂,說:“母子不相聚已經很久,今晚共住一宿,各位大臣送我進去。”

胡太后和孝明帝走進東北小閣,左衛將軍奚康生謀劃又要要殺死元叉,但沒皇帝兒子的強力支持,仍沒能成功。

劉騰、元叉幽禁胡太后之後,朝廷更亂。

他們把持北魏朝政。朝廷生殺大權,皆取決於劉騰、元叉,他們養婢蓄妓,逼民為奴,一時亂成一團,

終於到了劉騰去世,元叉對胡太后的防範鬆懈。

胡太后和孝明帝以及高陽王元雍定下計策,解除元叉的領軍職務。

胡太后又再度臨朝聽政,大赦天下,改元孝昌。

但是,這時沒了元懌等名臣名將,朝政頹弛。

北魏的黃昏就要到了。

而胡太后,重掌朝綱,不是改弦易轍,而是變本加厲,要追回逝去的享樂歲月。

寵臣鄭儼在宮廷淫亂,權勢遍佈天下。

李神軌、徐紇都被親近侍奉。

一二年之間,他們位居宮禁要職,手中握著大權。大小事出自心中,淫亂之傳聞傳遍朝廷。

四方之人無可適從。

文武官員人心渙散,各地叛逆作亂。

北魏的太陽加速沒落,

胡僧敬又利用聚集親屬的機會,哭泣規勸說:“陛下為海內母親的儀表,哪應如此輕佻呢?”

胡太后大怒,從此不再召見胡僧敬。

胡太后心態迅速扭曲。

七、殺害皇帝兒子,另立假皇帝。天下大亂。

胡太后再度臨朝後,也知道自己不檢點。

但是,反正以爛為爛了。

她培植自己的人,大量小人佞臣趁機而入,不乏有床笫之歡。

有位蜜多道人,能說胡人語言,孝明帝把他安置在身邊。

但胡太后擔心他傳遞消息,就藉機殺了他。案件按程序在辦理,朝中宮內,死的人卻越來越多。案件線索牽涉到哪裡,哪裡就開始發生命案。

自然,母子之間、太后與當朝皇帝之間,猜疑肯定不少。

不久,孝明帝突然去世。

就像光緒皇帝突然去世一樣,人們懷疑慈禧所為。

孝明帝在與母親不和之時,突然去世,正史野史,或隱晦,或明說,都把視線聚焦在胡太后身上,

當時,就有議論、說是鄭儼、徐紇奉了太后旨意,下的手。

朝野震怒。

其實,百多年前的光緒、慈禧先後去世,尚還是謎,千年以外的宮廷祕史,更是疑點重重。

偏偏胡太后又在身邊男人們的攛掇下,搞了一件沒名堂的事。

剛去世的孝明帝,曾與妃子潘充華生了一個女兒,胡太后就說皇帝留有子嗣,將這個小姑娘詐稱是男孩,立她為皇帝,說是太子即位了。

天可憐見!

這位胡太后又創造了一個紀錄:扶持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登基。

可惜只有一天(一說經過幾天),胡太后的主意又變了。

這名幼女皇帝,叫什麼名字都沒取。史書就稱她為“元姑娘”。

胡太后立了臨洮王元寶暉的兒子元釗為帝,元釗時年剛三歲,史稱北魏幼主。

這事走到現在,就近乎兒戲,而且是荒誕的兒戲。

天下不亂才怪。

八、梟雄起兵,被沉河底。

當時,晉陽一帶有股勢力,就是爾朱榮。

據說,他領了密詔。

他在發表一番慷慨激昂的宣言之後,擁立了新皇帝,這就是敬宗孝莊帝。

爾後,他高張義旗、勤兵擁眾,向京師殺來來。

胡太后身邊那些男人脅肩諂笑,床上還可雄起,此時都如鳥獸散。

爾朱榮的虎狼之師順利入京,

胡太后想到了當年姑姑的佛家生涯,想到了被她逼進瑤光寺的高太后。

她把皇帝六宮中所有宮女召來,都去了瑤光寺。她自己也剃光頭髮。

大軍進城,胡太后對爾朱榮百般辯解自己的行為。爾朱榮根本不感興趣了。

他派遣騎兵拘捕押送胡太后到河邊,還有三歲的小皇帝,一併被沉入黃河底。

宮廷政變歷來血腥。但是,像爾朱榮這樣的操作還罕見。

他的目的是誅殺立威。他聽從親信費穆進言。

他通知滿朝文武開會,會議主題是“祭天”,不能請假。

百官們揣著心事來了。

只見爾朱榮立馬於上,一頓大罵,把朝綱混亂的原因給大家分攤了,結論是:“人人有責,個個該殺!”

殺戒大開。有記載一千多人的,有記載兩千多人的。總之,殺得日月無光。

從丞相到尚在家居喪不曉朝事的下級官員,還有皇帝的親戚,不問青紅皁白,都成了刀下鬼。

從雲岡遷到遷都洛陽、已漢化了的鮮卑貴族,到出仕北魏政權中的漢族官員,統統一筆勾銷。

史稱“河陰之變”。

北魏元氣大傷。

洛陽劫數難逃。

後來,爾朱榮有稱帝的意圖,但鑄金人以卜問吉凶,一共鑄了四次,金像全部都沒有鑄成,只得作罷,

他重新迎回孝莊帝還宮,叩頭謝罪,率軍返回晉陽。

後來,他仍然展示軍事家的才華,打了很多勝仗。

但他與他所立的皇帝之間,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皇帝又團結另一潑兒人,安排伏兵,把他殺了。

北魏王朝,就這樣亂哄哄地過了五六年。

這期間,一件大事發生了。

某天,永寧寺,還有永寧寶塔突然起火,

一千名禁衛軍火速趕到,無濟於事。

大火起初是從寶塔第八層燒起來的,天亮的時間火勢大作。

奇怪的是,當時雷聲大作,天昏地暗,冰粒夾著飛雪。火,卻越燃越大。

無論出家人還是市民,全都跑來。

悲衰的聲音震動了整個洛陽城。

三位僧人悲痛欲絕,投身到火裡燒死了。

大火,整整燒了三個月還沒有熄滅。

這把怪火,還往地下鑽,火苗到了地底下,循著柱子的底部焚燒。

整整一年,廢墟還在冒煙。

這是對一個尚佛的朝代的最後祭奠,

中國乃至世界佛教建築史上赫赫有名的巨型建築,一個王朝的標誌,成了它的殉葬品。

北魏有四位皇后先後出家為尼,她們瞻仰過、憧憬過的聖地,就這樣,無可奈何地告別人世。

胡太后的風華絕世,以瘋狂慾火燃燒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人生。

她耗盡民脂民膏,但憑強大國力和全社會藝術鑑賞力,創造出來的藝術品,也在瘋狂的大火中消失了。

二者,都永遠地消失了。

關於胡太后,實際很可憐,她的名字叫什麼,都沒有定論。“胡仙真”“胡承華”,都是她。

她的身後,“一代妖后”“一代淫姬”,也都是她。

稍辯解一下,一部北朝後宮史,真是汙穢不堪。

最不靠譜的還不是北魏的胡太后。

還有另一個胡太后,即北齊的胡太后。

亡國後,她和她的媳婦、現任皇后,一道去了長安,開了一家妓院,還親自上陣與男嘉賓同歡共樂。

關於北魏胡太后,實際上不算最愚蠢。

寫她的史書,首先主要是魏收的《魏書》。它對胡太后的記敘與評論,總是寥寥幾筆,引而不發。留給了研究者,特別是男性學究們以無限腦補空間。

魏收的《魏書》,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低的。

史學界稱它為“穢史”。

這裡的“穢” 不簡單是指“淫穢”,而是指作者的治史觀念和方法,有問題,而且,記載的史事錯誤太多。

其實,魏收才華出眾。

《魏書》作為第一部記敘少數民族政權的史書,意義很大;在體例方面,繼承前四史的傳統,又有創新。

但是,魏收把個人恩怨感情放在了敘史之上。他竟然公開宣稱:“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舉之則使上天,按之當使入地!”

——你是什麼東西,敢於我作對?我的史書,抬舉你叫你上天,就會上天;貶低你,叫你入地,你就入地。

當時,很多官宦世家子弟都爭著討好他。

《魏書》後來幾次修訂,多次校正。

鳴謝:劇照來源於有關影視作品。著作權屬著作權人。署名請聯繫。

人物造型系藝術家創造,於真實歷史人物相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謝謝邀請。我來回答。我列此為“豫行”專題

【豫行14·小品】華塔的焚毀與皇后的慾火

【檔案】

洛陽漢魏故城(含永寧寺和永寧寺塔遺址)

1.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

2.世界文化遺產(2014年·組合項目)

2014年6月22日,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三國跨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

“起始段-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通過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

漢魏洛陽遺址作為絲綢之路起點的重要遺址點,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是我國第33項世界文化遺產。

漢魏洛陽故城,是中國公元1至6世紀七代王朝的都城。

它位於今洛陽城東15公里,北依邙山,南逾洛水,東據虎牢關,西控函谷關。

漢魏洛陽城市規模在北魏時達到最大,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

全城面積100平方公里,是西漢長安城的2.6倍、隋唐長安城的1.5倍,比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大9倍、比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達城大8.2倍。

洛陽的輝煌是在唐朝。

這輝程的起點是北魏。

終結五胡亂華的紛亂、北方河山一統。

北朝君王眼界更遠,登高一呼,把北魏的事業推向高峰,

從平城逶迤遷都而來,以南北民族融合為標誌,開闢了中國歷史新局面。

以佛教拈花而笑為標誌,開闢了中國文化新階段。

歷史似乎是巧合。

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清朝一頭一尾,是兩個太后當家。

北魏也是兩個太后當家。一頭是鄭太后,一尾是胡太后。

開頭的總是內外兼修,幕後臺前唱出一出正戲。

收尾的總是虎頭蛇尾,最終為沒落的王朝劃上悲愴的句號。

在史書上,包括一切皇后、太后,她們總是被褒被貶。

在被貶的內容中,總有一款適合她。這就是“淫亂內廷”。

說北魏的胡太后是史上最愚蠢的太后,似乎有些過了。

但她害死親生兒子,又被早就想興兵謀亂的軍閥,以此為藉口,將她沉了黃河(一說洛河),這是事實。

梳理胡太后的一生,有這麼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與北魏的國運、洛陽城的建設有關。

一、少女時代,被摯愛棄精通佛法的姑姑引進宮。

胡氏的姑姑做尼姑,很能講解佛理。

宣武帝在位初年,胡氏的姑姑進入宮廷講授。

她覺得自己的侄女才貌雙全,不能埋沒人間,便放出話來,稱侄女胡氏的容貌德行如何如何。

宣武帝聽說後,一見本人,就將胡氏就召進後宮做承華世婦。

看來,胡氏的姑姑還是六根未淨。

二、宮中歲月,不惜犧牲自己,生下兒子,並順勢推動了一項“繼承法史”上的初底改革。

當時的北魏政權,學習漢武大帝的個例,奉行“子貴母死”制度,即兒子一旦立為太子,母親就要處死。

所以宮廷之中,妃嬪們都希望生諸王、公主,不希望生太子。

可大家都不生兒子,以血緣為紐帶的皇室繼承製度怎麼辦?

胡氏也這樣認為:天子怎可獨獨沒有兒子,為什麼畏懼自己的死,而使皇家不養育嫡長子呢?

胡氏懷上身孕,她在宮中人緣好,會處事,這時,妃嬪們都為她著急,勸她想辦法打掉。

胡氏堅決不做,發誓:但願所懷的是男孩,按次序將成為長子,兒子生下當了太子,即便我被處死,我也願意。

果然,她生了一個兒子,後來又立為皇太子。這就是元詡。

而胡氏多虧朝中大臣等從中相助,皇帝不但沒有遵照舊制將她賜死,反而晉封為貴嬪。

她改變了一個北方政權的皇室殘忍的陋習。

可惜,這孩子,自己拿命換來的親兒子,還是被她後來玩死了。

三、實際掌權,頗有建樹。

由於元詡年幼即位,所以由胡太后臨朝聽政,大臣還稱她為殿下,下令處理事務。後來改令稱為詔,群臣上奏疏稱陛下,她自稱為朕。

她下令造申訟車,乘坐出宮,從宮廷西北,進入千秋門,以接受投訴官民冤情。

她還在朝堂上,親自策試孝廉秀才、州郡上計簿的官吏。

她還很有情趣地考察官員。比如,在國家庫房,她讓王公、妃嬪、公主等,憑力氣扛布帛,能扛多少就賞賜他們多少,這就出現“醜態百出”的可笑場面:多的拿二百匹,少的一百多匹,僅長樂公主手拿二十匹絹出來,表示不與眾人相異而沒空手而回。世人稱讚她的廉潔。還有名臣崔光,只拿了兩匹。

四、熱衷佛法,大建佛門建築,整個洛陽的佛教寺廟洛陽伽藍,就在此時期大盛。

《洛陽伽藍記》是當世人寫的,紀實性很強。此處略為介紹。

她擴建瑤光寺光耀一時,成為著名的皇家寺院。

這就要說到那座塔:永寧寺塔。

作為洛陽的最大寺廟,永寧寺顯現了它作為北魏國寺的特殊身份,寺中的佛殿可以和太極殿,也就是洛陽城中最為尊貴的建築媲美,而其餘洛陽名寺,也爭先恐後地拿永寧寺作為自己的洛陽伽藍標杆。

但是,永寧寺是鮮卑元氏的家廟,地位不可撼動的,在她之前就修好了,但胡太后對此並不滿足。

胡太后的野心,不是一座七層浮屠可以滿足的,。

在她的督辦下,永寧寺塔,這座中國歷史上亙古絕倫、風華絕代的建築,終於落成。

關於這座塔的壯觀,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記述的更為詳實:

永寧寺裡有一座九層寶塔,寶塔是用木料搭建而成的,九層塔身全高九十丈,塔身上立有金屬的相輪,相輪又有十丈高,總共距離地面一千尺,離京城一百里開外的地方,就能遠遠望見它。

當初挖地基挖到地下深處,發現了三十軀銅佛像,胡太后認為這是奉信佛法的好徵兆,

因此把寺院營建得超出了常度。

相輪上面設置有銅瓶,銅瓶可以容納二十五斛。銅瓶下端有承接仙露的銅盤一十一層,周圍都懸掛著大銅鈴。又有四根鐵鏈,把相輪引向寶塔的四個角,

鐵鏈子上也有大銅鈴。每隻大銅鈴的體積相當於一隻能容納十斗的甕子。

寶塔有九層,每一個角都懸掛著銅鈴,上上下下加起來一共有一百三十隻銅鈴寶塔有四個平面,每一面有三扇門、六扇窗,門上都漆著大紅的油漆。

每扇門上各有五排銅鈴,加起來共有五千四百隻。

銅鈴下面又有用金子裝飾的門環與鋪首。

整個建築耗盡了土木之功,畢集了各種造形的技巧。

這佛教建築的精美妙麗,真是想也想不到,說也說不清。

那錦繡華麗的廊柱,那用金子裝飾的門鋪首,實在使人驚心駭目!

到那秋風勁吹、長夜漫漫之時,寶塔上銅鈴鳴聲相應,鏗鏘悅耳,十幾裡遠的地方都能聽得見。

寶塔的北面有一所佛殿,它的形狀就像皇宮中的太極殿。

佛殿裡有一丈八尺高的銅佛像一軀,相當於中等人身高的銅佛像十軀,用珍珠繡的佛像三軀,用金絲織成的佛像五軀,玉石雕刻的佛像兩軀。

這些佛像作工奇妙精巧,在當代要數第一。

和尚們住的房間和各種高大的建築物,共有一千多間,間間都是雕畫過的屋樑,粉白的牆壁,門戶上畫著青色的圖案,窗子上鏤刻著美觀的花紋,真是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

那一株株的檜樹、鉑樹、椿樹與松樹,在屋簷邊枝葉四布,那一簇簇的翠竹與香草,佈滿了臺階兩旁。

所以常景撰寫的碑文上說:“即使是須彌山上的寶殿與兜率天上的宮室也不比它強啊。”

外國所進獻的佛經與佛像都放置在本寺。

寺院的院牆上面都架著短椽,椽子上蓋著瓦就如同現在皇宮的圍牆一樣。

院牆四面各開一扇大門。南面大門上面有三層樓,與三條閣道相通,樓頂距離地面二十丈,形狀規制就像現在洛陽城的正門。

門樓上畫著白色的雲氣和彩色的神仙靈異等物,門上裝飾著排列成錢幣圖案的玉石金環與青色的連環文,光明顯耀,美麗燦爛。

拱門兩旁排列著四尊金剛力士和四座獅子像,上面點綴著金銀與珍珠寶玉,裝飾得燦爛鮮明,是人世間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

東面與西面的兩扇大門也都是這樣的,唯一不同的是,門上的樓只有兩層。

北面的一扇大門上面沒有架設房屋,樣子就好像烏頭大門。

寺院的四門之外都種上了青青的槐樹,並且有碧綠的流水滎繞,京城裡來來往往的行人,大都在那綠蔭覆蓋之下。

路上沒有飛揚的塵土,不是由於帶雨之雲的滋潤,習習清風給人們送來涼爽,哪裡又是憑藉團扇帶來的呢?

好了。引用結束。

龍門石窟的修建,此時也進入新階段。

洛陽伽藍大盛 ,奠定了當時和隨後唐王朝“神都”的基調。

但是,大量的財力物力,耗費了。

五、宮中寂寞歲月,胡太后同其他年輕守寡的宮中女人一樣,犯下同樣的毛病。

後來的武則天有勇氣、有實踐,也有“理論”;胡太后也有勇氣,也有實踐,但沒有”理論”,然而她有文藝範兒,文藝範兒折射的是真摯的愛情。

她先後愛上了幾位或優秀,或有野心的男子。

她最不該愛上的是她兒子的叔叔,即她丈夫的弟弟,前任皇帝留下的一位國之棟樑。

他叫元懌,史書記載他很多事蹟,反正才貌雙全、幹事英明,而且不近女色。

不知她是怎麼得手的。魏收的《魏書》說她是“逼幸”。

第二個是著名將軍楊大眼的兒子楊華。

這個楊大眼,是個戰神。

讀“龍門二十品”,就會知道他,而且,他奔跑的速度,恐怕今天也可得一枚奧運獎牌。

老子英雄兒好漢,兩代都是國家中流砥柱。

楊華不堪於同胡太后的交往,出走南朝。

胡太后寫了一首纏綿悱惻的詩懷念他: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

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落南家。

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

秋去春還雙燕飛,原銜楊花入窠裡。

這首詩還收進後來的著名詩集。

這一件件一樁樁,她就落個“一代妖后”“穢亂後宮”的名聲。

六、冷宮歲月,受盡屈辱,再度執政,心態大變。

由於上述問題被朝臣武將掌握,正好藉機炒作。

他的兒子,當今皇帝也對她不滿。

領軍元叉、長秋卿劉騰等人藉口皇帝同意,把胡太后軟禁在北宮,在宮中殺死一代名臣俊傑元懌。

宮中大亂。

隨後,胡太后的侄兒都統胡僧敬和在身邊保衛的張車渠等幾十人,謀劃殺死元叉,再擁戴胡太后臨朝聽政。

事情沒能成功,胡僧敬因此事獲罪流放邊境,張車渠等人被殺,胡氏宗族人員多被免職。

胡太后一直想翻盤。一次,後來她的兒子在西林園朝見她,並宴請文武侍臣,飲酒到天黑。

元叉起身到胡太后面前,自述外面傳言胡太后想謀害自己和劉騰。這是在威脅。

胡太后斷然說沒有。

但她到了很晚的時候,胡太后就起身拉著兒子孝明帝的手走下殿堂,說:“母子不相聚已經很久,今晚共住一宿,各位大臣送我進去。”

胡太后和孝明帝走進東北小閣,左衛將軍奚康生謀劃又要要殺死元叉,但沒皇帝兒子的強力支持,仍沒能成功。

劉騰、元叉幽禁胡太后之後,朝廷更亂。

他們把持北魏朝政。朝廷生殺大權,皆取決於劉騰、元叉,他們養婢蓄妓,逼民為奴,一時亂成一團,

終於到了劉騰去世,元叉對胡太后的防範鬆懈。

胡太后和孝明帝以及高陽王元雍定下計策,解除元叉的領軍職務。

胡太后又再度臨朝聽政,大赦天下,改元孝昌。

但是,這時沒了元懌等名臣名將,朝政頹弛。

北魏的黃昏就要到了。

而胡太后,重掌朝綱,不是改弦易轍,而是變本加厲,要追回逝去的享樂歲月。

寵臣鄭儼在宮廷淫亂,權勢遍佈天下。

李神軌、徐紇都被親近侍奉。

一二年之間,他們位居宮禁要職,手中握著大權。大小事出自心中,淫亂之傳聞傳遍朝廷。

四方之人無可適從。

文武官員人心渙散,各地叛逆作亂。

北魏的太陽加速沒落,

胡僧敬又利用聚集親屬的機會,哭泣規勸說:“陛下為海內母親的儀表,哪應如此輕佻呢?”

胡太后大怒,從此不再召見胡僧敬。

胡太后心態迅速扭曲。

七、殺害皇帝兒子,另立假皇帝。天下大亂。

胡太后再度臨朝後,也知道自己不檢點。

但是,反正以爛為爛了。

她培植自己的人,大量小人佞臣趁機而入,不乏有床笫之歡。

有位蜜多道人,能說胡人語言,孝明帝把他安置在身邊。

但胡太后擔心他傳遞消息,就藉機殺了他。案件按程序在辦理,朝中宮內,死的人卻越來越多。案件線索牽涉到哪裡,哪裡就開始發生命案。

自然,母子之間、太后與當朝皇帝之間,猜疑肯定不少。

不久,孝明帝突然去世。

就像光緒皇帝突然去世一樣,人們懷疑慈禧所為。

孝明帝在與母親不和之時,突然去世,正史野史,或隱晦,或明說,都把視線聚焦在胡太后身上,

當時,就有議論、說是鄭儼、徐紇奉了太后旨意,下的手。

朝野震怒。

其實,百多年前的光緒、慈禧先後去世,尚還是謎,千年以外的宮廷祕史,更是疑點重重。

偏偏胡太后又在身邊男人們的攛掇下,搞了一件沒名堂的事。

剛去世的孝明帝,曾與妃子潘充華生了一個女兒,胡太后就說皇帝留有子嗣,將這個小姑娘詐稱是男孩,立她為皇帝,說是太子即位了。

天可憐見!

這位胡太后又創造了一個紀錄:扶持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登基。

可惜只有一天(一說經過幾天),胡太后的主意又變了。

這名幼女皇帝,叫什麼名字都沒取。史書就稱她為“元姑娘”。

胡太后立了臨洮王元寶暉的兒子元釗為帝,元釗時年剛三歲,史稱北魏幼主。

這事走到現在,就近乎兒戲,而且是荒誕的兒戲。

天下不亂才怪。

八、梟雄起兵,被沉河底。

當時,晉陽一帶有股勢力,就是爾朱榮。

據說,他領了密詔。

他在發表一番慷慨激昂的宣言之後,擁立了新皇帝,這就是敬宗孝莊帝。

爾後,他高張義旗、勤兵擁眾,向京師殺來來。

胡太后身邊那些男人脅肩諂笑,床上還可雄起,此時都如鳥獸散。

爾朱榮的虎狼之師順利入京,

胡太后想到了當年姑姑的佛家生涯,想到了被她逼進瑤光寺的高太后。

她把皇帝六宮中所有宮女召來,都去了瑤光寺。她自己也剃光頭髮。

大軍進城,胡太后對爾朱榮百般辯解自己的行為。爾朱榮根本不感興趣了。

他派遣騎兵拘捕押送胡太后到河邊,還有三歲的小皇帝,一併被沉入黃河底。

宮廷政變歷來血腥。但是,像爾朱榮這樣的操作還罕見。

他的目的是誅殺立威。他聽從親信費穆進言。

他通知滿朝文武開會,會議主題是“祭天”,不能請假。

百官們揣著心事來了。

只見爾朱榮立馬於上,一頓大罵,把朝綱混亂的原因給大家分攤了,結論是:“人人有責,個個該殺!”

殺戒大開。有記載一千多人的,有記載兩千多人的。總之,殺得日月無光。

從丞相到尚在家居喪不曉朝事的下級官員,還有皇帝的親戚,不問青紅皁白,都成了刀下鬼。

從雲岡遷到遷都洛陽、已漢化了的鮮卑貴族,到出仕北魏政權中的漢族官員,統統一筆勾銷。

史稱“河陰之變”。

北魏元氣大傷。

洛陽劫數難逃。

後來,爾朱榮有稱帝的意圖,但鑄金人以卜問吉凶,一共鑄了四次,金像全部都沒有鑄成,只得作罷,

他重新迎回孝莊帝還宮,叩頭謝罪,率軍返回晉陽。

後來,他仍然展示軍事家的才華,打了很多勝仗。

但他與他所立的皇帝之間,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皇帝又團結另一潑兒人,安排伏兵,把他殺了。

北魏王朝,就這樣亂哄哄地過了五六年。

這期間,一件大事發生了。

某天,永寧寺,還有永寧寶塔突然起火,

一千名禁衛軍火速趕到,無濟於事。

大火起初是從寶塔第八層燒起來的,天亮的時間火勢大作。

奇怪的是,當時雷聲大作,天昏地暗,冰粒夾著飛雪。火,卻越燃越大。

無論出家人還是市民,全都跑來。

悲衰的聲音震動了整個洛陽城。

三位僧人悲痛欲絕,投身到火裡燒死了。

大火,整整燒了三個月還沒有熄滅。

這把怪火,還往地下鑽,火苗到了地底下,循著柱子的底部焚燒。

整整一年,廢墟還在冒煙。

這是對一個尚佛的朝代的最後祭奠,

中國乃至世界佛教建築史上赫赫有名的巨型建築,一個王朝的標誌,成了它的殉葬品。

北魏有四位皇后先後出家為尼,她們瞻仰過、憧憬過的聖地,就這樣,無可奈何地告別人世。

胡太后的風華絕世,以瘋狂慾火燃燒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人生。

她耗盡民脂民膏,但憑強大國力和全社會藝術鑑賞力,創造出來的藝術品,也在瘋狂的大火中消失了。

二者,都永遠地消失了。

關於胡太后,實際很可憐,她的名字叫什麼,都沒有定論。“胡仙真”“胡承華”,都是她。

她的身後,“一代妖后”“一代淫姬”,也都是她。

稍辯解一下,一部北朝後宮史,真是汙穢不堪。

最不靠譜的還不是北魏的胡太后。

還有另一個胡太后,即北齊的胡太后。

亡國後,她和她的媳婦、現任皇后,一道去了長安,開了一家妓院,還親自上陣與男嘉賓同歡共樂。

關於北魏胡太后,實際上不算最愚蠢。

寫她的史書,首先主要是魏收的《魏書》。它對胡太后的記敘與評論,總是寥寥幾筆,引而不發。留給了研究者,特別是男性學究們以無限腦補空間。

魏收的《魏書》,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低的。

史學界稱它為“穢史”。

這裡的“穢” 不簡單是指“淫穢”,而是指作者的治史觀念和方法,有問題,而且,記載的史事錯誤太多。

其實,魏收才華出眾。

《魏書》作為第一部記敘少數民族政權的史書,意義很大;在體例方面,繼承前四史的傳統,又有創新。

但是,魏收把個人恩怨感情放在了敘史之上。他竟然公開宣稱:“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舉之則使上天,按之當使入地!”

——你是什麼東西,敢於我作對?我的史書,抬舉你叫你上天,就會上天;貶低你,叫你入地,你就入地。

當時,很多官宦世家子弟都爭著討好他。

《魏書》後來幾次修訂,多次校正。

鳴謝:劇照來源於有關影視作品。著作權屬著作權人。署名請聯繫。

人物造型系藝術家創造,於真實歷史人物相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謝謝邀請。我來回答。我列此為“豫行”專題

【豫行14·小品】華塔的焚毀與皇后的慾火

【檔案】

洛陽漢魏故城(含永寧寺和永寧寺塔遺址)

1.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

2.世界文化遺產(2014年·組合項目)

2014年6月22日,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三國跨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

“起始段-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通過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

漢魏洛陽遺址作為絲綢之路起點的重要遺址點,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是我國第33項世界文化遺產。

漢魏洛陽故城,是中國公元1至6世紀七代王朝的都城。

它位於今洛陽城東15公里,北依邙山,南逾洛水,東據虎牢關,西控函谷關。

漢魏洛陽城市規模在北魏時達到最大,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

全城面積100平方公里,是西漢長安城的2.6倍、隋唐長安城的1.5倍,比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大9倍、比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達城大8.2倍。

洛陽的輝煌是在唐朝。

這輝程的起點是北魏。

終結五胡亂華的紛亂、北方河山一統。

北朝君王眼界更遠,登高一呼,把北魏的事業推向高峰,

從平城逶迤遷都而來,以南北民族融合為標誌,開闢了中國歷史新局面。

以佛教拈花而笑為標誌,開闢了中國文化新階段。

歷史似乎是巧合。

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清朝一頭一尾,是兩個太后當家。

北魏也是兩個太后當家。一頭是鄭太后,一尾是胡太后。

開頭的總是內外兼修,幕後臺前唱出一出正戲。

收尾的總是虎頭蛇尾,最終為沒落的王朝劃上悲愴的句號。

在史書上,包括一切皇后、太后,她們總是被褒被貶。

在被貶的內容中,總有一款適合她。這就是“淫亂內廷”。

說北魏的胡太后是史上最愚蠢的太后,似乎有些過了。

但她害死親生兒子,又被早就想興兵謀亂的軍閥,以此為藉口,將她沉了黃河(一說洛河),這是事實。

梳理胡太后的一生,有這麼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與北魏的國運、洛陽城的建設有關。

一、少女時代,被摯愛棄精通佛法的姑姑引進宮。

胡氏的姑姑做尼姑,很能講解佛理。

宣武帝在位初年,胡氏的姑姑進入宮廷講授。

她覺得自己的侄女才貌雙全,不能埋沒人間,便放出話來,稱侄女胡氏的容貌德行如何如何。

宣武帝聽說後,一見本人,就將胡氏就召進後宮做承華世婦。

看來,胡氏的姑姑還是六根未淨。

二、宮中歲月,不惜犧牲自己,生下兒子,並順勢推動了一項“繼承法史”上的初底改革。

當時的北魏政權,學習漢武大帝的個例,奉行“子貴母死”制度,即兒子一旦立為太子,母親就要處死。

所以宮廷之中,妃嬪們都希望生諸王、公主,不希望生太子。

可大家都不生兒子,以血緣為紐帶的皇室繼承製度怎麼辦?

胡氏也這樣認為:天子怎可獨獨沒有兒子,為什麼畏懼自己的死,而使皇家不養育嫡長子呢?

胡氏懷上身孕,她在宮中人緣好,會處事,這時,妃嬪們都為她著急,勸她想辦法打掉。

胡氏堅決不做,發誓:但願所懷的是男孩,按次序將成為長子,兒子生下當了太子,即便我被處死,我也願意。

果然,她生了一個兒子,後來又立為皇太子。這就是元詡。

而胡氏多虧朝中大臣等從中相助,皇帝不但沒有遵照舊制將她賜死,反而晉封為貴嬪。

她改變了一個北方政權的皇室殘忍的陋習。

可惜,這孩子,自己拿命換來的親兒子,還是被她後來玩死了。

三、實際掌權,頗有建樹。

由於元詡年幼即位,所以由胡太后臨朝聽政,大臣還稱她為殿下,下令處理事務。後來改令稱為詔,群臣上奏疏稱陛下,她自稱為朕。

她下令造申訟車,乘坐出宮,從宮廷西北,進入千秋門,以接受投訴官民冤情。

她還在朝堂上,親自策試孝廉秀才、州郡上計簿的官吏。

她還很有情趣地考察官員。比如,在國家庫房,她讓王公、妃嬪、公主等,憑力氣扛布帛,能扛多少就賞賜他們多少,這就出現“醜態百出”的可笑場面:多的拿二百匹,少的一百多匹,僅長樂公主手拿二十匹絹出來,表示不與眾人相異而沒空手而回。世人稱讚她的廉潔。還有名臣崔光,只拿了兩匹。

四、熱衷佛法,大建佛門建築,整個洛陽的佛教寺廟洛陽伽藍,就在此時期大盛。

《洛陽伽藍記》是當世人寫的,紀實性很強。此處略為介紹。

她擴建瑤光寺光耀一時,成為著名的皇家寺院。

這就要說到那座塔:永寧寺塔。

作為洛陽的最大寺廟,永寧寺顯現了它作為北魏國寺的特殊身份,寺中的佛殿可以和太極殿,也就是洛陽城中最為尊貴的建築媲美,而其餘洛陽名寺,也爭先恐後地拿永寧寺作為自己的洛陽伽藍標杆。

但是,永寧寺是鮮卑元氏的家廟,地位不可撼動的,在她之前就修好了,但胡太后對此並不滿足。

胡太后的野心,不是一座七層浮屠可以滿足的,。

在她的督辦下,永寧寺塔,這座中國歷史上亙古絕倫、風華絕代的建築,終於落成。

關於這座塔的壯觀,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記述的更為詳實:

永寧寺裡有一座九層寶塔,寶塔是用木料搭建而成的,九層塔身全高九十丈,塔身上立有金屬的相輪,相輪又有十丈高,總共距離地面一千尺,離京城一百里開外的地方,就能遠遠望見它。

當初挖地基挖到地下深處,發現了三十軀銅佛像,胡太后認為這是奉信佛法的好徵兆,

因此把寺院營建得超出了常度。

相輪上面設置有銅瓶,銅瓶可以容納二十五斛。銅瓶下端有承接仙露的銅盤一十一層,周圍都懸掛著大銅鈴。又有四根鐵鏈,把相輪引向寶塔的四個角,

鐵鏈子上也有大銅鈴。每隻大銅鈴的體積相當於一隻能容納十斗的甕子。

寶塔有九層,每一個角都懸掛著銅鈴,上上下下加起來一共有一百三十隻銅鈴寶塔有四個平面,每一面有三扇門、六扇窗,門上都漆著大紅的油漆。

每扇門上各有五排銅鈴,加起來共有五千四百隻。

銅鈴下面又有用金子裝飾的門環與鋪首。

整個建築耗盡了土木之功,畢集了各種造形的技巧。

這佛教建築的精美妙麗,真是想也想不到,說也說不清。

那錦繡華麗的廊柱,那用金子裝飾的門鋪首,實在使人驚心駭目!

到那秋風勁吹、長夜漫漫之時,寶塔上銅鈴鳴聲相應,鏗鏘悅耳,十幾裡遠的地方都能聽得見。

寶塔的北面有一所佛殿,它的形狀就像皇宮中的太極殿。

佛殿裡有一丈八尺高的銅佛像一軀,相當於中等人身高的銅佛像十軀,用珍珠繡的佛像三軀,用金絲織成的佛像五軀,玉石雕刻的佛像兩軀。

這些佛像作工奇妙精巧,在當代要數第一。

和尚們住的房間和各種高大的建築物,共有一千多間,間間都是雕畫過的屋樑,粉白的牆壁,門戶上畫著青色的圖案,窗子上鏤刻著美觀的花紋,真是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

那一株株的檜樹、鉑樹、椿樹與松樹,在屋簷邊枝葉四布,那一簇簇的翠竹與香草,佈滿了臺階兩旁。

所以常景撰寫的碑文上說:“即使是須彌山上的寶殿與兜率天上的宮室也不比它強啊。”

外國所進獻的佛經與佛像都放置在本寺。

寺院的院牆上面都架著短椽,椽子上蓋著瓦就如同現在皇宮的圍牆一樣。

院牆四面各開一扇大門。南面大門上面有三層樓,與三條閣道相通,樓頂距離地面二十丈,形狀規制就像現在洛陽城的正門。

門樓上畫著白色的雲氣和彩色的神仙靈異等物,門上裝飾著排列成錢幣圖案的玉石金環與青色的連環文,光明顯耀,美麗燦爛。

拱門兩旁排列著四尊金剛力士和四座獅子像,上面點綴著金銀與珍珠寶玉,裝飾得燦爛鮮明,是人世間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

東面與西面的兩扇大門也都是這樣的,唯一不同的是,門上的樓只有兩層。

北面的一扇大門上面沒有架設房屋,樣子就好像烏頭大門。

寺院的四門之外都種上了青青的槐樹,並且有碧綠的流水滎繞,京城裡來來往往的行人,大都在那綠蔭覆蓋之下。

路上沒有飛揚的塵土,不是由於帶雨之雲的滋潤,習習清風給人們送來涼爽,哪裡又是憑藉團扇帶來的呢?

好了。引用結束。

龍門石窟的修建,此時也進入新階段。

洛陽伽藍大盛 ,奠定了當時和隨後唐王朝“神都”的基調。

但是,大量的財力物力,耗費了。

五、宮中寂寞歲月,胡太后同其他年輕守寡的宮中女人一樣,犯下同樣的毛病。

後來的武則天有勇氣、有實踐,也有“理論”;胡太后也有勇氣,也有實踐,但沒有”理論”,然而她有文藝範兒,文藝範兒折射的是真摯的愛情。

她先後愛上了幾位或優秀,或有野心的男子。

她最不該愛上的是她兒子的叔叔,即她丈夫的弟弟,前任皇帝留下的一位國之棟樑。

他叫元懌,史書記載他很多事蹟,反正才貌雙全、幹事英明,而且不近女色。

不知她是怎麼得手的。魏收的《魏書》說她是“逼幸”。

第二個是著名將軍楊大眼的兒子楊華。

這個楊大眼,是個戰神。

讀“龍門二十品”,就會知道他,而且,他奔跑的速度,恐怕今天也可得一枚奧運獎牌。

老子英雄兒好漢,兩代都是國家中流砥柱。

楊華不堪於同胡太后的交往,出走南朝。

胡太后寫了一首纏綿悱惻的詩懷念他: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

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落南家。

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

秋去春還雙燕飛,原銜楊花入窠裡。

這首詩還收進後來的著名詩集。

這一件件一樁樁,她就落個“一代妖后”“穢亂後宮”的名聲。

六、冷宮歲月,受盡屈辱,再度執政,心態大變。

由於上述問題被朝臣武將掌握,正好藉機炒作。

他的兒子,當今皇帝也對她不滿。

領軍元叉、長秋卿劉騰等人藉口皇帝同意,把胡太后軟禁在北宮,在宮中殺死一代名臣俊傑元懌。

宮中大亂。

隨後,胡太后的侄兒都統胡僧敬和在身邊保衛的張車渠等幾十人,謀劃殺死元叉,再擁戴胡太后臨朝聽政。

事情沒能成功,胡僧敬因此事獲罪流放邊境,張車渠等人被殺,胡氏宗族人員多被免職。

胡太后一直想翻盤。一次,後來她的兒子在西林園朝見她,並宴請文武侍臣,飲酒到天黑。

元叉起身到胡太后面前,自述外面傳言胡太后想謀害自己和劉騰。這是在威脅。

胡太后斷然說沒有。

但她到了很晚的時候,胡太后就起身拉著兒子孝明帝的手走下殿堂,說:“母子不相聚已經很久,今晚共住一宿,各位大臣送我進去。”

胡太后和孝明帝走進東北小閣,左衛將軍奚康生謀劃又要要殺死元叉,但沒皇帝兒子的強力支持,仍沒能成功。

劉騰、元叉幽禁胡太后之後,朝廷更亂。

他們把持北魏朝政。朝廷生殺大權,皆取決於劉騰、元叉,他們養婢蓄妓,逼民為奴,一時亂成一團,

終於到了劉騰去世,元叉對胡太后的防範鬆懈。

胡太后和孝明帝以及高陽王元雍定下計策,解除元叉的領軍職務。

胡太后又再度臨朝聽政,大赦天下,改元孝昌。

但是,這時沒了元懌等名臣名將,朝政頹弛。

北魏的黃昏就要到了。

而胡太后,重掌朝綱,不是改弦易轍,而是變本加厲,要追回逝去的享樂歲月。

寵臣鄭儼在宮廷淫亂,權勢遍佈天下。

李神軌、徐紇都被親近侍奉。

一二年之間,他們位居宮禁要職,手中握著大權。大小事出自心中,淫亂之傳聞傳遍朝廷。

四方之人無可適從。

文武官員人心渙散,各地叛逆作亂。

北魏的太陽加速沒落,

胡僧敬又利用聚集親屬的機會,哭泣規勸說:“陛下為海內母親的儀表,哪應如此輕佻呢?”

胡太后大怒,從此不再召見胡僧敬。

胡太后心態迅速扭曲。

七、殺害皇帝兒子,另立假皇帝。天下大亂。

胡太后再度臨朝後,也知道自己不檢點。

但是,反正以爛為爛了。

她培植自己的人,大量小人佞臣趁機而入,不乏有床笫之歡。

有位蜜多道人,能說胡人語言,孝明帝把他安置在身邊。

但胡太后擔心他傳遞消息,就藉機殺了他。案件按程序在辦理,朝中宮內,死的人卻越來越多。案件線索牽涉到哪裡,哪裡就開始發生命案。

自然,母子之間、太后與當朝皇帝之間,猜疑肯定不少。

不久,孝明帝突然去世。

就像光緒皇帝突然去世一樣,人們懷疑慈禧所為。

孝明帝在與母親不和之時,突然去世,正史野史,或隱晦,或明說,都把視線聚焦在胡太后身上,

當時,就有議論、說是鄭儼、徐紇奉了太后旨意,下的手。

朝野震怒。

其實,百多年前的光緒、慈禧先後去世,尚還是謎,千年以外的宮廷祕史,更是疑點重重。

偏偏胡太后又在身邊男人們的攛掇下,搞了一件沒名堂的事。

剛去世的孝明帝,曾與妃子潘充華生了一個女兒,胡太后就說皇帝留有子嗣,將這個小姑娘詐稱是男孩,立她為皇帝,說是太子即位了。

天可憐見!

這位胡太后又創造了一個紀錄:扶持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登基。

可惜只有一天(一說經過幾天),胡太后的主意又變了。

這名幼女皇帝,叫什麼名字都沒取。史書就稱她為“元姑娘”。

胡太后立了臨洮王元寶暉的兒子元釗為帝,元釗時年剛三歲,史稱北魏幼主。

這事走到現在,就近乎兒戲,而且是荒誕的兒戲。

天下不亂才怪。

八、梟雄起兵,被沉河底。

當時,晉陽一帶有股勢力,就是爾朱榮。

據說,他領了密詔。

他在發表一番慷慨激昂的宣言之後,擁立了新皇帝,這就是敬宗孝莊帝。

爾後,他高張義旗、勤兵擁眾,向京師殺來來。

胡太后身邊那些男人脅肩諂笑,床上還可雄起,此時都如鳥獸散。

爾朱榮的虎狼之師順利入京,

胡太后想到了當年姑姑的佛家生涯,想到了被她逼進瑤光寺的高太后。

她把皇帝六宮中所有宮女召來,都去了瑤光寺。她自己也剃光頭髮。

大軍進城,胡太后對爾朱榮百般辯解自己的行為。爾朱榮根本不感興趣了。

他派遣騎兵拘捕押送胡太后到河邊,還有三歲的小皇帝,一併被沉入黃河底。

宮廷政變歷來血腥。但是,像爾朱榮這樣的操作還罕見。

他的目的是誅殺立威。他聽從親信費穆進言。

他通知滿朝文武開會,會議主題是“祭天”,不能請假。

百官們揣著心事來了。

只見爾朱榮立馬於上,一頓大罵,把朝綱混亂的原因給大家分攤了,結論是:“人人有責,個個該殺!”

殺戒大開。有記載一千多人的,有記載兩千多人的。總之,殺得日月無光。

從丞相到尚在家居喪不曉朝事的下級官員,還有皇帝的親戚,不問青紅皁白,都成了刀下鬼。

從雲岡遷到遷都洛陽、已漢化了的鮮卑貴族,到出仕北魏政權中的漢族官員,統統一筆勾銷。

史稱“河陰之變”。

北魏元氣大傷。

洛陽劫數難逃。

後來,爾朱榮有稱帝的意圖,但鑄金人以卜問吉凶,一共鑄了四次,金像全部都沒有鑄成,只得作罷,

他重新迎回孝莊帝還宮,叩頭謝罪,率軍返回晉陽。

後來,他仍然展示軍事家的才華,打了很多勝仗。

但他與他所立的皇帝之間,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皇帝又團結另一潑兒人,安排伏兵,把他殺了。

北魏王朝,就這樣亂哄哄地過了五六年。

這期間,一件大事發生了。

某天,永寧寺,還有永寧寶塔突然起火,

一千名禁衛軍火速趕到,無濟於事。

大火起初是從寶塔第八層燒起來的,天亮的時間火勢大作。

奇怪的是,當時雷聲大作,天昏地暗,冰粒夾著飛雪。火,卻越燃越大。

無論出家人還是市民,全都跑來。

悲衰的聲音震動了整個洛陽城。

三位僧人悲痛欲絕,投身到火裡燒死了。

大火,整整燒了三個月還沒有熄滅。

這把怪火,還往地下鑽,火苗到了地底下,循著柱子的底部焚燒。

整整一年,廢墟還在冒煙。

這是對一個尚佛的朝代的最後祭奠,

中國乃至世界佛教建築史上赫赫有名的巨型建築,一個王朝的標誌,成了它的殉葬品。

北魏有四位皇后先後出家為尼,她們瞻仰過、憧憬過的聖地,就這樣,無可奈何地告別人世。

胡太后的風華絕世,以瘋狂慾火燃燒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人生。

她耗盡民脂民膏,但憑強大國力和全社會藝術鑑賞力,創造出來的藝術品,也在瘋狂的大火中消失了。

二者,都永遠地消失了。

關於胡太后,實際很可憐,她的名字叫什麼,都沒有定論。“胡仙真”“胡承華”,都是她。

她的身後,“一代妖后”“一代淫姬”,也都是她。

稍辯解一下,一部北朝後宮史,真是汙穢不堪。

最不靠譜的還不是北魏的胡太后。

還有另一個胡太后,即北齊的胡太后。

亡國後,她和她的媳婦、現任皇后,一道去了長安,開了一家妓院,還親自上陣與男嘉賓同歡共樂。

關於北魏胡太后,實際上不算最愚蠢。

寫她的史書,首先主要是魏收的《魏書》。它對胡太后的記敘與評論,總是寥寥幾筆,引而不發。留給了研究者,特別是男性學究們以無限腦補空間。

魏收的《魏書》,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低的。

史學界稱它為“穢史”。

這裡的“穢” 不簡單是指“淫穢”,而是指作者的治史觀念和方法,有問題,而且,記載的史事錯誤太多。

其實,魏收才華出眾。

《魏書》作為第一部記敘少數民族政權的史書,意義很大;在體例方面,繼承前四史的傳統,又有創新。

但是,魏收把個人恩怨感情放在了敘史之上。他竟然公開宣稱:“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舉之則使上天,按之當使入地!”

——你是什麼東西,敢於我作對?我的史書,抬舉你叫你上天,就會上天;貶低你,叫你入地,你就入地。

當時,很多官宦世家子弟都爭著討好他。

《魏書》後來幾次修訂,多次校正。

鳴謝:劇照來源於有關影視作品。著作權屬著作權人。署名請聯繫。

人物造型系藝術家創造,於真實歷史人物相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哇哦历史
2019-09-03

這個胡太后,其實一點也不傻

東晉以後,國家分解,以長江為分割,形成南北朝。

江北的叫北朝,江南的叫南朝。兩朝又各有各的政權更替。北魏是北朝的第一個國家。持續時間從公元386-534年,前後150多時間年。在南北朝時期算比較長的。

北魏建國後的100年,也就是還剩三分之一血的時候,是胡太后(胡充華)出生的時代。

這個胡太后,其實一點也不傻

東晉以後,國家分解,以長江為分割,形成南北朝。

江北的叫北朝,江南的叫南朝。兩朝又各有各的政權更替。北魏是北朝的第一個國家。持續時間從公元386-534年,前後150多時間年。在南北朝時期算比較長的。

北魏建國後的100年,也就是還剩三分之一血的時候,是胡太后(胡充華)出生的時代。



而她的一生的作為,就是耗光了北魏的最後三分之一管血。她掌國一共13年,死後5年,北魏就滅亡了。

胡充華的父親,是北魏司徒胡國珍,母親生她的時候,據說看到紅光四射。有一個算命先生給看了以後,告訴老胡,這個娃了不得,以後要做天地之母,生天地之主,叮囑知道這件事的,千萬不要超過三個人。

胡充華是怎樣一步登天進入後宮?

由於胡充華的姑姑是尼姑,經常被請到宮裡講佛經。時間長了,這位姑姑就刻意的傳出去話,說自己的侄女是個大美女。

這話自然傳到了宣武皇帝耳朵裡,就把胡充華召進了宮。當時,後宮誰都想生女娃,都不願意生男娃,按當時的做法,生了男娃母親是要被處死的,防止後宮亂政。

這個胡太后,其實一點也不傻

東晉以後,國家分解,以長江為分割,形成南北朝。

江北的叫北朝,江南的叫南朝。兩朝又各有各的政權更替。北魏是北朝的第一個國家。持續時間從公元386-534年,前後150多時間年。在南北朝時期算比較長的。

北魏建國後的100年,也就是還剩三分之一血的時候,是胡太后(胡充華)出生的時代。



而她的一生的作為,就是耗光了北魏的最後三分之一管血。她掌國一共13年,死後5年,北魏就滅亡了。

胡充華的父親,是北魏司徒胡國珍,母親生她的時候,據說看到紅光四射。有一個算命先生給看了以後,告訴老胡,這個娃了不得,以後要做天地之母,生天地之主,叮囑知道這件事的,千萬不要超過三個人。

胡充華是怎樣一步登天進入後宮?

由於胡充華的姑姑是尼姑,經常被請到宮裡講佛經。時間長了,這位姑姑就刻意的傳出去話,說自己的侄女是個大美女。

這話自然傳到了宣武皇帝耳朵裡,就把胡充華召進了宮。當時,後宮誰都想生女娃,都不願意生男娃,按當時的做法,生了男娃母親是要被處死的,防止後宮亂政。



但是這個胡充華就很厲害,她說沒事,總得給皇上立個後吧,死就死吧。生下孝明帝以後,皇上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以前的皇子被害死的太多了,所以就把孩子藏在了其他的宮裡養著,皇后和胡充華都見不著。

這個孩子5歲登基,皇太后胡充華就開始垂簾聽政,開始還讓叫她“殿下”,後來就改成“陛下”了,自稱朕。這種擁有無上權利的感覺,一下子就把胡充華吸引到不能自拔。如果原來只是想得到后妃的地位,甚至是保命,現在就是想親自過把皇帝癮了。

最愛開派對,瘋狂建寺廟

剛開始,胡充華憑著天子聰明,政務還是處理的不錯的。但是很快,她的貪慾就不能滿足了。經常大擺筵席,揮霍無度,自己射個箭顯擺一下精準度。

這個胡太后,其實一點也不傻

東晉以後,國家分解,以長江為分割,形成南北朝。

江北的叫北朝,江南的叫南朝。兩朝又各有各的政權更替。北魏是北朝的第一個國家。持續時間從公元386-534年,前後150多時間年。在南北朝時期算比較長的。

北魏建國後的100年,也就是還剩三分之一血的時候,是胡太后(胡充華)出生的時代。



而她的一生的作為,就是耗光了北魏的最後三分之一管血。她掌國一共13年,死後5年,北魏就滅亡了。

胡充華的父親,是北魏司徒胡國珍,母親生她的時候,據說看到紅光四射。有一個算命先生給看了以後,告訴老胡,這個娃了不得,以後要做天地之母,生天地之主,叮囑知道這件事的,千萬不要超過三個人。

胡充華是怎樣一步登天進入後宮?

由於胡充華的姑姑是尼姑,經常被請到宮裡講佛經。時間長了,這位姑姑就刻意的傳出去話,說自己的侄女是個大美女。

這話自然傳到了宣武皇帝耳朵裡,就把胡充華召進了宮。當時,後宮誰都想生女娃,都不願意生男娃,按當時的做法,生了男娃母親是要被處死的,防止後宮亂政。



但是這個胡充華就很厲害,她說沒事,總得給皇上立個後吧,死就死吧。生下孝明帝以後,皇上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以前的皇子被害死的太多了,所以就把孩子藏在了其他的宮裡養著,皇后和胡充華都見不著。

這個孩子5歲登基,皇太后胡充華就開始垂簾聽政,開始還讓叫她“殿下”,後來就改成“陛下”了,自稱朕。這種擁有無上權利的感覺,一下子就把胡充華吸引到不能自拔。如果原來只是想得到后妃的地位,甚至是保命,現在就是想親自過把皇帝癮了。

最愛開派對,瘋狂建寺廟

剛開始,胡充華憑著天子聰明,政務還是處理的不錯的。但是很快,她的貪慾就不能滿足了。經常大擺筵席,揮霍無度,自己射個箭顯擺一下精準度。



南北朝時期,佛教興隆。胡充華也不例外,沉迷於佛道,大建佛塔寺廟。她在皇宮旁蓋起了永寧寺,其中一所浮圖塔高90丈,塔上立柱高10丈,在當時京城百里以外,都能看見。

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全國的寺廟很快激增至3萬多所,僧人尼姑的數量就有200餘萬人。僅洛陽寺院就有1367所。

這個胡太后的治理下,國家腐敗,吏部尚書元暉賣官都是明碼標價,還提前預收了6年的稅款。

這個胡太后,其實一點也不傻

東晉以後,國家分解,以長江為分割,形成南北朝。

江北的叫北朝,江南的叫南朝。兩朝又各有各的政權更替。北魏是北朝的第一個國家。持續時間從公元386-534年,前後150多時間年。在南北朝時期算比較長的。

北魏建國後的100年,也就是還剩三分之一血的時候,是胡太后(胡充華)出生的時代。



而她的一生的作為,就是耗光了北魏的最後三分之一管血。她掌國一共13年,死後5年,北魏就滅亡了。

胡充華的父親,是北魏司徒胡國珍,母親生她的時候,據說看到紅光四射。有一個算命先生給看了以後,告訴老胡,這個娃了不得,以後要做天地之母,生天地之主,叮囑知道這件事的,千萬不要超過三個人。

胡充華是怎樣一步登天進入後宮?

由於胡充華的姑姑是尼姑,經常被請到宮裡講佛經。時間長了,這位姑姑就刻意的傳出去話,說自己的侄女是個大美女。

這話自然傳到了宣武皇帝耳朵裡,就把胡充華召進了宮。當時,後宮誰都想生女娃,都不願意生男娃,按當時的做法,生了男娃母親是要被處死的,防止後宮亂政。



但是這個胡充華就很厲害,她說沒事,總得給皇上立個後吧,死就死吧。生下孝明帝以後,皇上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以前的皇子被害死的太多了,所以就把孩子藏在了其他的宮裡養著,皇后和胡充華都見不著。

這個孩子5歲登基,皇太后胡充華就開始垂簾聽政,開始還讓叫她“殿下”,後來就改成“陛下”了,自稱朕。這種擁有無上權利的感覺,一下子就把胡充華吸引到不能自拔。如果原來只是想得到后妃的地位,甚至是保命,現在就是想親自過把皇帝癮了。

最愛開派對,瘋狂建寺廟

剛開始,胡充華憑著天子聰明,政務還是處理的不錯的。但是很快,她的貪慾就不能滿足了。經常大擺筵席,揮霍無度,自己射個箭顯擺一下精準度。



南北朝時期,佛教興隆。胡充華也不例外,沉迷於佛道,大建佛塔寺廟。她在皇宮旁蓋起了永寧寺,其中一所浮圖塔高90丈,塔上立柱高10丈,在當時京城百里以外,都能看見。

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全國的寺廟很快激增至3萬多所,僧人尼姑的數量就有200餘萬人。僅洛陽寺院就有1367所。

這個胡太后的治理下,國家腐敗,吏部尚書元暉賣官都是明碼標價,還提前預收了6年的稅款。



皇帝年齡越大,威脅也就越大

隨著孝明帝逐漸長大,母子之間的權利爭奪已經是必然了。

孝明帝看到這樣下去很快就會亡國,就發密詔命令鎮守晉陽的大將爾朱榮,率兵南下進兵洛陽,逼胡太后交權。不料消息洩漏,胡太后竟與親信將兒子孝明帝毒死。

當然爾朱榮不是白給的,最終攻入洛陽,將這個惡貫滿盈的胡太后沉入黃河。

至此,這個禍亂北魏13年的胡太后終於得到了惡果。但是,北魏在她的霍霍下,已經元氣大傷,5年後,即滅國。

优秀的米老鼠96
2019-09-03

北魏胡太后胡充華是一個悲劇人物,她早年入宮,遇到了北魏宣武帝,倍加得寵,後來她生下太子元詡又奇蹟般的躲過了“立子殺母”的劫難,可見還是很有天命的。宣武帝念及舊情,廢除了北魏歷史上“立子殺母”的酷政。胡充華能躲過如此劫難,又深得宣武帝寵幸,生下未來的儲君,按理說她的前途一片光明。那麼胡充華的悲劇又是怎樣開始的呢,下面我來分析一下,請大家來指正。

首先來說,宣武帝死時,北魏王朝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政治危機,軍人集團操控實權,皇室衰危,胡充華當太后時已充分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胡充華稱制後,軍人集團發動事變,明目張膽殺死宰相,自此胡充華對軍人集團採取遷就措施,這次事件後,胡充華沒有采取任何策略限制軍人權力,埋下了政滅身死的禍端。

第二,胡充華信奉佛教,對佛教投入巨大,致使國庫空虛,成為北魏滅亡的導火索。

第三,胡充華大肆淫樂,禍亂後宮,致使帝后矛盾嚴重,吏治腐敗,階級矛盾尖銳,六鎮大起義吹響了北魏滅亡的號角,軍人集團藉機掌控政局。胡充華對北魏政治危機兩耳不聞,仍然大肆飲酒作樂,同時與元懌通姦,被孝明帝元詡獲知,元詡與元乂、劉騰密謀發動政變,囚禁胡充華,胡充華又組織力量進行反撲,奪回權力,殺死元乂、劉騰。但是經過這場內鬥,北魏已經到了滅亡的邊緣,胡充華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六鎮大起義,而軍閥爾朱榮則通過鎮壓起義壯大起來,此後,爾朱榮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威脅北魏朝局。

第四,胡充華毒死孝明帝,爾朱榮以此為藉口發動軍事政變,殺死胡充華以及皇室成員兩千多人,製造河陰之變。胡充華乾的最愚蠢的一件事就是毒死兒子孝明帝元詡,使一直準備篡權亂政的爾朱榮找到了政變的藉口,爾朱榮從晉陽南下,攻克洛陽,胡充華被爾朱榮殺死後扔到黃河裡,同時遇難的有兩千多皇室成員。這一事變,史稱河陰之變。

第五,河陰之變後,北魏名存實亡,胡充華成為末代太后,胡充華的慘死成為北魏滅亡、北朝分裂東西兩大政權的重要標誌。從此,北魏皇帝的廢立均由軍人集團操縱。

国风1974
2019-09-02

對那段歷史真的不瞭解,所以無權發言,但縱觀中華歷史5000年,但凡,女子干涉國政,多會使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最早在大漢一統,高祖劉邦平定天下,文功武治。一掃春秋戰國至秦楚天下積弊!國家始興!就在這時,出了個呂后!而後呂氏專權,擅殺功臣,積蓄私力意圖謀逆。最終落得個亡族滅種。

對那段歷史真的不瞭解,所以無權發言,但縱觀中華歷史5000年,但凡,女子干涉國政,多會使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最早在大漢一統,高祖劉邦平定天下,文功武治。一掃春秋戰國至秦楚天下積弊!國家始興!就在這時,出了個呂后!而後呂氏專權,擅殺功臣,積蓄私力意圖謀逆。最終落得個亡族滅種。

後到了漢元帝,皇后王政君,倚仗外戚獨攬朝綱,先後廢立四帝,終至他的侄子王莽專權。最後篡漢立新!

對那段歷史真的不瞭解,所以無權發言,但縱觀中華歷史5000年,但凡,女子干涉國政,多會使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最早在大漢一統,高祖劉邦平定天下,文功武治。一掃春秋戰國至秦楚天下積弊!國家始興!就在這時,出了個呂后!而後呂氏專權,擅殺功臣,積蓄私力意圖謀逆。最終落得個亡族滅種。

後到了漢元帝,皇后王政君,倚仗外戚獨攬朝綱,先後廢立四帝,終至他的侄子王莽專權。最後篡漢立新!

晉朝惠帝皇后賈南風,因丈夫是個傻子。她開始涉於朝政,淫亂朝綱,亂殺忠臣,因為人嫉妒,又生不出孩子,便把惠帝所有的孕妃殺光,唯一的太子也被害死,最終導致八王之亂,西晉滅亡。

對那段歷史真的不瞭解,所以無權發言,但縱觀中華歷史5000年,但凡,女子干涉國政,多會使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最早在大漢一統,高祖劉邦平定天下,文功武治。一掃春秋戰國至秦楚天下積弊!國家始興!就在這時,出了個呂后!而後呂氏專權,擅殺功臣,積蓄私力意圖謀逆。最終落得個亡族滅種。

後到了漢元帝,皇后王政君,倚仗外戚獨攬朝綱,先後廢立四帝,終至他的侄子王莽專權。最後篡漢立新!

晉朝惠帝皇后賈南風,因丈夫是個傻子。她開始涉於朝政,淫亂朝綱,亂殺忠臣,因為人嫉妒,又生不出孩子,便把惠帝所有的孕妃殺光,唯一的太子也被害死,最終導致八王之亂,西晉滅亡。

唐朝的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為人心狠手辣,中宗後獨攬朝綱,亂殺忠良,攬政篡權。私生活穢亂無比,生生把個貞觀之治折騰出安史之亂。(雖然安史之亂罪魁禍首是唐玄宗和楊玉環,但國力衰落,王權旁落是從武則天時代開始的!)

對那段歷史真的不瞭解,所以無權發言,但縱觀中華歷史5000年,但凡,女子干涉國政,多會使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最早在大漢一統,高祖劉邦平定天下,文功武治。一掃春秋戰國至秦楚天下積弊!國家始興!就在這時,出了個呂后!而後呂氏專權,擅殺功臣,積蓄私力意圖謀逆。最終落得個亡族滅種。

後到了漢元帝,皇后王政君,倚仗外戚獨攬朝綱,先後廢立四帝,終至他的侄子王莽專權。最後篡漢立新!

晉朝惠帝皇后賈南風,因丈夫是個傻子。她開始涉於朝政,淫亂朝綱,亂殺忠臣,因為人嫉妒,又生不出孩子,便把惠帝所有的孕妃殺光,唯一的太子也被害死,最終導致八王之亂,西晉滅亡。

唐朝的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為人心狠手辣,中宗後獨攬朝綱,亂殺忠良,攬政篡權。私生活穢亂無比,生生把個貞觀之治折騰出安史之亂。(雖然安史之亂罪魁禍首是唐玄宗和楊玉環,但國力衰落,王權旁落是從武則天時代開始的!)

最後,清朝的慈禧,他的所作所為盡人皆知!幾乎把中華民族斷送的亡族滅種。成為天下人人恨之的老妖婆,慈禧臨死前,還害怕光緒翻身,一碗毒藥害死了大清朝最後的希望!

對那段歷史真的不瞭解,所以無權發言,但縱觀中華歷史5000年,但凡,女子干涉國政,多會使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最早在大漢一統,高祖劉邦平定天下,文功武治。一掃春秋戰國至秦楚天下積弊!國家始興!就在這時,出了個呂后!而後呂氏專權,擅殺功臣,積蓄私力意圖謀逆。最終落得個亡族滅種。

後到了漢元帝,皇后王政君,倚仗外戚獨攬朝綱,先後廢立四帝,終至他的侄子王莽專權。最後篡漢立新!

晉朝惠帝皇后賈南風,因丈夫是個傻子。她開始涉於朝政,淫亂朝綱,亂殺忠臣,因為人嫉妒,又生不出孩子,便把惠帝所有的孕妃殺光,唯一的太子也被害死,最終導致八王之亂,西晉滅亡。

唐朝的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為人心狠手辣,中宗後獨攬朝綱,亂殺忠良,攬政篡權。私生活穢亂無比,生生把個貞觀之治折騰出安史之亂。(雖然安史之亂罪魁禍首是唐玄宗和楊玉環,但國力衰落,王權旁落是從武則天時代開始的!)

最後,清朝的慈禧,他的所作所為盡人皆知!幾乎把中華民族斷送的亡族滅種。成為天下人人恨之的老妖婆,慈禧臨死前,還害怕光緒翻身,一碗毒藥害死了大清朝最後的希望!

之後還他孃的假惺惺的下了三道可笑的遺旨,第一,指定三歲的溥儀為接班人。第二,居然有臉說不許女子干政!第三,不許太監專權!她自己干政40多年,身邊的幾個太監凌駕於朝堂做盡了壞事!反而下了這樣兩道旨!不得不說把自己的臉打得啪啪的!

心理學研究,女子多為感性動物。感性的動物慾望會得到無限的膨脹,而一旦慾望膨脹到極點,什麼道德倫理公義甚至天道,她都可以棄置不顧。所以一旦女子得到權力。必會因為慾望的膨脹放棄一切。結果就是禍國殃民!

想來,樓主所說的北魏胡太后,也是沒有能夠逃出這個怪圈吧!

烧烤举人
2019-09-02

她就算喝過兒子的血吃過女兒的肉也與我無關,最爛最噁心最女權的要數慈禧這個賣國求榮的賤貨,她直接影響了我老爺我爺爺跟著我爸爸也受害了,到最後就是我了,不然怎麼會有八國聯軍又怎麼會有日本雜種侵略,哪有十年文革更不會讓西方國家壓制印度越南不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