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吳清源先生?

如題
怎麼評價吳清源先生?
8 個回答
求之
2017-03-09

怎麼評價吳清源先生?吳清源先生在同行業內,很難找到類比者了。上世紀末,《體壇週報》說,他是 20 世紀第一人,可能只有李昌鎬(記得 20 世紀末李昌鎬多麼可怖的人能夠理解)繼續以此勢頭成長下去,才足以跟他媲美。但是:李昌鎬依然是和吳先生風格兩極的人。

吳先生在 20 世紀之於圍棋,可以比畢加索之於繪畫:

他們的本身成就太豐足,一言難盡。

他們對時代的潮流影響太大,無法摘乾淨。

立豐碑於身前,遺澤於身後,只能這麼說了。

以及:放諸歷史,你會承認他們可能是古往今來最好的之一——然後,也許之一兩個,就可以去掉了。

吳先生在棋方面的偉大,是被低估的。

我們這一代人開始接觸圍棋時,圍棋已經是被他(和木谷實先生)完成革命之後的樣子了。我們接觸過的概念,都是被他們更新過的了。這就像我們現在可以好好的學萬有引力定律,覺得順理成章,但如果我們經歷過萬有引力定律出現之前的世界,才會知道牛頓究竟多偉大。

我們是沐浴在吳先生影響下的後面幾代人了,所以,對他的偉大,再怎麼感受,都是有限的。有興趣的,可以去找吳先生出現之前,秀哉那一代的棋譜,瞭解一下規則,然後看一看吳先生和木谷實先生他們的所作所為。

因為在十番棋擂臺擊敗了當時所有超一流高手,被稱為“昭和棋聖”。他一生雄踞“天下第一”的無冕王位,提出了新佈局思想以及以大雪崩內拐為代表的吳清源定式,晚年又將畢生精力放在了提攜後進、促進圍棋國際化和中國圍棋的發展上,他更以畢生之體悟,融匯古老的中華文化,提出21世紀的圍棋——六合之棋。

雖然吳清源的棋戰成績可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是真正奠定他在棋壇地位的,還是他所提出並身體力行的新佈局法。在吳清源時代,日本圍棋積四百年之傳統,形成了許多對於棋道的見解甚至定論,棋手們無不把這些視為鐵律。而當時年方十九歲的吳清源,在獨在他鄉為異客的環境中,敢於徹底突破全部戒律,開創新佈局法,發起圍棋革命,這種氣概更令人擊節喟嘆。 1987年,日本“圍棋俱樂部”徵求六位超一流棋手加藤正夫、武宮正樹、林海峰、趙治勳、小林光一、大竹英雄的意見:誰是圍棋史上最強者?趙、林、武宮、加藤異口同聲地回答說是吳清源。小林和大竹則認為,歷代的高手們處在不同的年代,要作比較是很困難的。如果非要問誰最強,大致可以列舉三位:道策、秀策、吳清源。[3]

趙治勳說:吳先生不容分說的轉換。吳清源先生的棋完全是隨機應變的好棋,那沒有絲毫破綻的靈活轉身,使我一下子就著迷了。我認為先生的下法,好像總是在偵察什麼似的。由於吳先生的全盛時期,是站在必須打敗不貼目的黑棋的立場上,所以也只有採取這種不留餘地的疾風驟雨般的快速戰法。雖然吳先生從青年時代、新佈局時代起,就是快速的棋風,而在全盛時期則更進一步,達到了玄妙的境界,再加上那出類拔萃的才能,更如虎添翼。因此,當時和吳先生對局的人,一定會有無法抵抗的感覺。吳先生的真髓是自由的精神,吳先生就是這樣從一開始就乾脆利落地去主動挑戰,這種快速戰法,當然是伴隨著特殊的狠勁。我認為自己棋的氣質十分適合於採取吳先生的下法。《吳清源全集》我已打過三遍,現在已經是第四遍了。

聂卫平
2017-05-08

吳清源最偉大的地方在於圍棋上的天賦與成就。他出生在上世紀初的中國,條件那麼惡劣,國家那麼貧窮,他竟然能憑藉父親從日本帶回來的基本圍棋書成就為國內第一高手,在他去日本留學前,他實際上在國內已經沒有對手了。這樣的天賦和悟性,相當驚人,就好比當今阿富汗這樣的國家裡突然冒出來一個與柯潔一決高下的天才棋手。這個例子可能不是特別準確,但吳清源幾乎完全是靠著自己的悟性成長為一流高手的。

到了日本後,他名義上拜了瀨越憲作為師,但這更多的只是一個名義,瀨越憲作並不能教吳清源圍棋,而像是一位人生導師,幫他解決一切圍棋之外的難題,相當於教父。吳清源去了日本不久,就與當時棋界的第一人秀哉名人進行了特別對抗,吳清源天才而大膽地以“三三、星、天元”這樣的佈局與一位棋界最高“統治者”對弈,其勇氣十足,內心裡沒有任何禁忌,只有圍棋。

這盤棋吳清源雖然輸了,但雖敗猶榮,本因坊一門為了對付吳清源,集體研究,相當於“群毆”,最終由前田陳爾發現了一著絕妙手,秀哉名人才得以打敗吳清源。 此後十番棋,吳清源先後將同時代的高手一一降級,這個戰績非常可怕,因為當時執黑不貼目,在這樣的對局格下,還能擊敗對手甚至降格,可見他有多強了。如今AlphaGO對人類高手60盤不敗,但如果人類高手不貼目的話,它還能不能全勝,就很難說了。

吳清源晚年還提出21世紀圍棋,儘管我當時對此有點非議,因為21世紀尚未到來,誰也不知道未來的圍棋該如何進行。現在會過來看,吳清源的圍棋理論有很多都是超前的,那種注重全局、注重厚勢的理論即使在今天也不落後. 當然,吳清源取得的巨大成就僅限於圍棋,離開圍棋,他的價值也難以得到體現。他的成就、地位都是因為圍棋,這是評價他的前提。

一言不合就用红包打我的脸
2017-05-19

吳清源在圍棋上的成就,大師兩個字已經不能來形容他了,一代巨匠也不為過。

說一些圍棋之外的事情。吳清源在中日戰爭開始後,面臨著兩個選擇,回國或者留在日本。回國意味著他在日本的圍棋生涯徹底結束,留在日本則可以繼續活在他的圍棋世界裡。他選擇了後者。

中日戰爭期間,他到上海前線為日本人勞軍,慰問日軍,和日本軍人下棋,大漲了日本人士氣,嚴重挫傷了中國的士氣。很多人認為這是日本歸化教育的成功之處,到底有多少是被逼無奈的,只有當事人自己清楚。

後來,吳清源參與紅卐會,很多人感到不解,堂堂昭和棋聖怎麼會昏憒到這種程度。以平常心揣摩,當一個人背叛了自己的祖國,甚至為了自己的利益甘願為敵國服務,心裡是很矛盾的。所以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心中有愧才裝神弄鬼。

见微而知著

有很多人為吳清源辯解時總說他不瞭解政治不關心政治,所以很多事情是被日本人強迫或者自己稀裡糊塗做得,說什麼圍棋就是他的國籍,所以不要糾纏在他放棄中國國籍加入日本國籍的事情上。真的是這樣嗎?其實簡單分析一下吳清源在那段時期的人生經歷和言行就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1941 年,吳參加了日本棋手組織的“棋道報國會”,通過下棋到軍營勞軍。1942年應南京“汪偽”政府顧問青木一男的邀請,隨同瀨越到中國勞軍。到達上海以後,飯店旁就有人貼上“殺死夷化漢奸吳清源”的標語。吳清源說:“因為中國人認為我去慰問鼓勵日本軍人,是嚴重出賣祖國”。但他本人對此頗不以為然。吳說:“我相信天意是要中日親善的,但中日親善也不是馬上就可以解決的。我信仰的紅會就說“不語政治,世界無國境”,所以我也在超越民族或是國家的心理。”吳清源當時已經超越了民族和國家,認為日本統治中國是必然的,是中日親善的必然過程,中國人沒有什麼可以抱怨的。這些吳清源也從來沒有否認,而是一直津津樂道,認為符合自己所謂“中的精神”。不過吳清源畢竟沒有忘了自己是中國人,在許多屬圍棋迷的日軍寫信給他時,總是回信請他們“別太虐待中國人”。就是這一句令中國人心寒的話,也一直被吳清源反覆提起,作為自己做得好事讓大家記住。

參考資料:中的精神、吳清源訪談錄等。

  吳清源昭和到日本後先加入了日本紅會,後加入了日本極右翼宗教團體“璽宇教”。在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形勢最為惡劣的1940年2月,吳清源作為“日本紅會”的特使,來中國和中國親日宗教團體“紅會”聯繫,鼓吹“中日友善”“世界無國境”,妄圖軟化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精神。歷時50余天。



先後幾次到中國慰勞“皇軍”,這是不關心政治不捲入政治的表現?有得人可能會說是被日本強迫。呵呵,梅蘭芳蓄鬚明志日本人也拿他無可奈何,畢竟一個活得中國名人,能夠利用他們的影響力來宣揚所謂的“中日親善”,而一個死了的中國名人,不但讓日本人什麼都得不到,還要讓他們背上一個肆意迫害文化名人的罪名。所以即使梅蘭芳先生如此硬氣,日本人最終也不敢拿他怎麼樣。反觀吳清源,如果他真的不諳政治,他不會用此藉口直接拒絕嗎?梅先生還是一箇中國人,日本人也不敢怎麼強迫他,何況吳清源此時已經是一個日本人,倭寇正想利用他的影響力來宣揚所謂的“中日親善”,即使吳用不想捲入政治的藉口婉言拒絕,日本人能對他如何?可吳先生不僅參加了,還數次參加。他真的不關心政治嗎?


侵華倭寇中的棋迷給吳寫信,吳總是回信說“別太虐待中國人”,這句話的意思還不明顯嗎?吳清源是清楚的知道小鬼子幹了些什麼事情的,知道這時的中國人是什麼境況,不過畢竟有一絲良心未泯,所以他才說別“太”虐待中國人,就是要求這些倭寇虐待中國人別太過分。他清楚的知道當時中日兩國的情況,能說他不關心政治嗎?可笑的是,這句話在吳的後半生被其自己多次說起,洋洋自得,作為自己畢竟還是為中國做了一點好事的證明,恬不知恥,有甚於此乎?



吳清源在日本先後加入了日本紅會和極右翼宗教團體“璽宇教”。這兩個團體是幹什麼的呢?就是鼓吹中日親善。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理論基礎就是“大東亞共榮圈”,而這兩個團體可謂鼓吹此理論的外圍組織和急先鋒。一個不關心政治不想捲入政治的人,先後兩次主動加入此等右翼團體,不矛盾麼?而且他並不是被強迫加入,他是甚為痴迷。以至於二戰結束後盟軍強力取締右翼團體時,他利用他的影響力上下奔走,極力挽救。這就是聲稱不關心政治的大師?


對於他的國籍問題,有人說圍棋就是他的國籍。好吧,我們姑且認為在30年代日本侵華年間他加入日本國籍是因為他不諳世事,不知道中國正遭受日本的侵略和屠殺。可是日本戰敗後呢?中國取消他的日本國籍重新給予他中國國籍,他竟然十分委屈,按他自己自傳裡寫得,中國人“強迫他取消日本國籍”,以至於鬱悶的他找日本朋友喝酒買醉,這又是為了什麼?既然圍棋是他的國籍,也就是說他真實的國籍是無所謂的。那好啊。日本侵華時你說為了圍棋加入日本國籍無所謂,那麼現在日本戰敗了你重新得到中國國籍也應該是無所謂的吧。可他呢?竟然上下奔走幾十年,終於在1978年如願以償的重新取得了日本國籍,他終於可以以一個日本人的身份瞑目了。


請問,這樣都還不叫漢奸?他固然沒有親身參與殺害中國人,可他利用名人的影響力鼓吹中日親善大東亞共榮,軟化中國人的抵抗意志,多次參與慰勞侵華倭寇。這不叫出賣中國利益?他甚至已經加入了日本國籍,這樣都不叫漢奸,那請問胡蘭成,周作人的“文化漢奸”帽子怎麼來的?


因為他的圍棋造詣滿足了部分國人的虛榮心,所以他成了某些人口中的“民族英雄”,可他自己有為中國人爭了光的民族自覺嗎?要是有朝一日某位黃皮白心的香蕉人,率領軍隊侵略了中國,某些人是不是要歡呼鼓舞中國人裡面出了一位能指揮超級大國軍隊的名將?




要不是他超常的圍棋造詣,要不是因為大陸和臺灣爭著取得日本政治上的支持,吳清源何以能被帶上一個“中日文化交流大使”的高帽子?看看梅蘭芳,看看李斯特,看看居里夫人,還有那句著名的“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不感到羞愧嗎?當然,也許他本人正是以他日本人的身份國籍而自傲的,從這個角度看,他所做的這些事情,對他來說算是理所應當,他不感到羞愧,反而在自傳中洋洋得意的自我辯解甚至不以為恥的宣揚,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好吧,你們說不是漢奸就不是吧,我看叫他是個日本人倒更為合適。

点金人
2017-05-11

怕是好多圍棋愛好者至今不能接受這個事實吧。吳清源大師的離去,是一個時代的終結。也或許也是一個時代的開始吧。曾經看到一篇報道,說是芮乃偉去給吳清源大師祝壽,提起去年吳清源曾給她覆盤一事:近百老人依舊能夠身體力行地指導後生晚輩,這不僅說明吳清源大師的圍棋思想始終能夠跟上現代圍棋發展的腳步,也說明吳清源大師不遺餘力,終其一生地奮鬥於圍棋事業。這一份恆心和毅力,想必是每個人都得高山景仰,景行行止的。
一碳水化合物一
2017-05-17

他是一個下圍棋的,只是一個下圍棋的,除圍棋外別無他物。站在棋盤內評價吳老,是一個棋痴是真正的為棋而生的人,評價怎麼高都不過分。站在棋盤外評價吳老,由於我們國人看重貢獻,尤其是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吳老就很難得到比較高的評價。政治:你懂的;經濟:下棋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文化:他是明國人但去了日本深造,算誰的?所以說評價吳老只能在棋盤內,希望我們對他的評價就像他對圍棋一樣純粹,跳脫什麼政治、經濟、文化。吳清源是一個沉浸在圍棋裡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孤独伫立
2017-05-08

吳清源先生的棋界地位至尊 僅從其謙拒 棋聖 稱號 不比肩孔聖一節 已足令人歎服 先生習棋 不因循守舊 開一代創新之先河 先生世出名門 自幼即每日研讀中國古代精粹典籍 終生不輟 國學底蘊精深 先生處亂世中 一生追尋純淨高潔的信仰 虔誠修行中 雖屢遭坎坷挫折 始終無悔 高壽至百 堪稱功德圓滿 先生存世之棋書 敘理清晰 由簡入繁 不弄玄疑 娓娓道來 亦顯先生摯誠的情懷 兼遣詞用句精緻講究 每每讀來總令人心悅誠服

吳清源先生是我最敬服 敬愛之人 有生之年未能親見先生一面總覺心傷

晚輩頓首 百頓 千頓

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2017-05-09

2014年6月12日,是棋界活著的跨世紀傳奇人物吳清源100歲生日,一如他的祕書牛力力五段所言:他在棋界曾經棋力最高,如今也是壽命最長的人。即便是吳清源身邊的夫人中原和子,在12年前北京之行中接受採訪時亦表示:“先生在人神之間。”

生逢亂世,從父親那裡學會圍棋,那時沒有道場,沒有職業老師,吳清源就憑藉著幾本圍棋雜誌成為京城第一高手。當時,圍棋最強國日本一個五段棋手高部道平即可橫掃華夏高手,即使是40年後,有一位名叫伊藤友惠的五段老太太亦殺得中國高手們片甲不留,陳祖德九段在自傳《超越自我》中將這一天稱為“國恥”。

但在20世紀二十年代,一位完全憑著悟性成為高手的中國少年卻在日本職業五段井上孝平到訪時,先是被讓二子勝出,接著執黑連勝三盤!嗣後,後來成為關西棋院總舵主的橋本宇太郎四段受師父瀨越憲作之託,專程趕赴北京。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正式考察吳清源的棋力,兩人對弈兩局,吳清源執黑分別以6目和4目之優勝出。

這樣的結果表明,一個自學成才的中國少年棋手已經具備當時日本棋界一流棋手的水準。識才愛才的瀨越憲作專門給吳清源去信:“我急切盼望你身體強健,完成大禮後,到日本留學,從而共同不斷地研究。願你能在不久的將來榮升為名人。我的拙劣之作一、二冊已寄。在你來日之前,若肯為我研究一下,我將感到十分榮幸。”這是在日本棋界聲望僅次於秀哉名人的名宿給一位14歲的天才少年寫的信。

在瀨越憲作的奔走下,日本方面決定:由財閥大倉喜七郎作保,以兩年為限,每月發給吳清源二百元的生活費,並在兩年之內徹底考察其才能深淺。如若兩年時間的修業毫無出息,生活費就會到期停發。

1929年10月底,15歲的吳清源赴日。12月1日,決定其段位的“試驗對局”開始,第一個對手是那年春季棋士升段大賽時獲得“一等”的筱原正美四段,雙方對弈三天,吳清源中盤獲勝;接著,第二局是與秀哉名人的讓二子局。秀哉名人身材瘦小,體重不至35公斤。然而他一旦盤前落座,立即顯出其身材比別的棋士都大上一圈。

這盤棋吸引來了日本年輕棋手的圍觀,最終,吳清源以4目勝而終局。局後,秀哉名人評價:“黑棋態勢極其莊重堅實,成功地將優勢保持到了最後,布武堂堂,未給白棋以可乘之隙。此二子局可作為快心之傑作。”吳清源被正式承認為三段。

1933年,吳清源與當時日本棋界權威秀哉名人進行了一盤特別對局,將其謂之為一位中國少年對抗日本本因坊一門並不為過,秀哉名人隨時“打掛”,本因坊一門閉門研究,秀哉雖未參與,但一直旁觀。終於,他們研究出了一著制勝的妙手,藉此捍衛了坊門的聲譽。

然後就是名滿天下的十次十番棋了。1939年至1956年近20年間,吳清源在十番棋中連續擊敗了木谷實、雁金準一、藤澤朋齋、橋本宇太郎、阪田榮男、高川格等最強對手,將他們一一降格!最後,十番棋主辦方《讀賣新聞》實在找不到對手了,十番棋這才終結。20年時間裡,吳清源領先天下高手一先甚至兩子,令對手們心悅誠服。

其時中日交戰,任何一次十番棋,吳清源只要落敗,即墜入萬丈深淵,職業棋士生涯極可能由此斷送。在他與木谷實的十番棋大戰之時,甚至受到死亡威脅。“即使要死,也要死在棋盤上。”這樣的信念,已經超越勝負。而俗世高手卻永遠無法超越勝負,既執念於勝負,又如何打敗心無一物的吳清源?

當今高手,為了一盤獎金巨大的棋局百般糾結,輸了一盤棋猶如世界末日來臨,一醉求解脫,終究走不出勝負的羈絆繩索。這也無可厚非,但在吳清源看來,勝負僅僅是勝負,不足為念,和子夫人曾說,吳先生每次回家就像剛剛旅行歸來,從不提及比賽,她也無從知道勝負。

吳清源一生執著於信仰,圍棋僅僅是他上下求索之途徑,為了信仰,他甚至完全放棄圍棋兩年,到處顛沛流離。導演田壯壯在電影中大篇幅再現那段歷程,但僅僅憑藉鏡頭語言,無法詮釋內心信仰的豐富與強大,我們只知道的是,即使百歲之齡,吳清源的世界依然簡單而澄淨,他生活在我們這個世界,但神遊在另一個世界。

飽讀《易經》、《中庸》,吳清源無意中打通了東方文化的經脈,他提出了“平常心”、“中的精神”,將小道之對弈昇華為內心的修為。為此,他在棋盤上隨意揮灑,天高海闊,即使百歲來臨,仍不改對圍棋的最初情懷,每天鑽研不輟。

這樣的大家,是圍棋百年之幸,而我們須仰視才見。無法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卻能深深感知:那是一個純淨而善良的世界,浩瀚無垠;那也是一個我們永遠無法企及的世界,但令我們神往。

怎麼評價吳清源先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