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黃茶?

黃茶是怎麼來的?黃茶都有哪些?什麼是黃茶?
3 個回答
懂茶帝
2019-07-18

歡迎關注【懂茶帝】!

黃茶是中國六大茶系之一,屬輕發酵茶類,加工工藝近似綠茶,只是在乾燥過程的前或後,增加一道“悶黃”的工藝。


按鮮葉老嫩芽大小劃分,可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

1.黃芽茶

鮮葉最為細嫩,於穀雨前後採摘,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至二葉初展。

黃芽茶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和霍山黃芽等,其中君山銀針最為名貴,屬於中國名茶之一,雅稱“金鑲玉”。

2.黃小茶

細嫩芽葉製成的統稱為黃小茶,多為一芽一葉、一芽二葉。

但品質不及黃芽茶,如溈山毛尖、平陽黃湯、雅安黃茶等均屬黃小茶。

3.黃大茶

用粗老原料製成的,稱之為黃大茶,採摘標準為一芽三四葉或一芽四五葉,製作原料多以夏秋茶為主。

如安徽皖西金寨、霍山黃芽、湖北英山和廣東大葉青都是黃大茶。


黃茶歷史

最早的黃茶,是指鮮葉帶黃色的特異樹種製成的茶葉現在所說的黃茶,是指經過燜堆渥黃技術製成的茶。

歡迎關注【懂茶帝】!

黃茶是中國六大茶系之一,屬輕發酵茶類,加工工藝近似綠茶,只是在乾燥過程的前或後,增加一道“悶黃”的工藝。


按鮮葉老嫩芽大小劃分,可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

1.黃芽茶

鮮葉最為細嫩,於穀雨前後採摘,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至二葉初展。

黃芽茶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和霍山黃芽等,其中君山銀針最為名貴,屬於中國名茶之一,雅稱“金鑲玉”。

2.黃小茶

細嫩芽葉製成的統稱為黃小茶,多為一芽一葉、一芽二葉。

但品質不及黃芽茶,如溈山毛尖、平陽黃湯、雅安黃茶等均屬黃小茶。

3.黃大茶

用粗老原料製成的,稱之為黃大茶,採摘標準為一芽三四葉或一芽四五葉,製作原料多以夏秋茶為主。

如安徽皖西金寨、霍山黃芽、湖北英山和廣東大葉青都是黃大茶。


黃茶歷史

最早的黃茶,是指鮮葉帶黃色的特異樹種製成的茶葉現在所說的黃茶,是指經過燜堆渥黃技術製成的茶。

新中國建立初期,要用茶葉來換外匯,而蘇聯人大多喝紅茶。所以當時黃茶最大的產出地霍山縣全部改制紅茶。

直到1969年珍寶島之戰中蘇關係破裂,才重新開始製作綠茶及黃茶。而這時,黃茶製作工序幾近失傳。

幾位茶學專家與三位耄耋之年的老茶農曆經兩年的走訪嘗試,黃茶才重現人間

歡迎關注【懂茶帝】!

黃茶是中國六大茶系之一,屬輕發酵茶類,加工工藝近似綠茶,只是在乾燥過程的前或後,增加一道“悶黃”的工藝。


按鮮葉老嫩芽大小劃分,可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

1.黃芽茶

鮮葉最為細嫩,於穀雨前後採摘,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至二葉初展。

黃芽茶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和霍山黃芽等,其中君山銀針最為名貴,屬於中國名茶之一,雅稱“金鑲玉”。

2.黃小茶

細嫩芽葉製成的統稱為黃小茶,多為一芽一葉、一芽二葉。

但品質不及黃芽茶,如溈山毛尖、平陽黃湯、雅安黃茶等均屬黃小茶。

3.黃大茶

用粗老原料製成的,稱之為黃大茶,採摘標準為一芽三四葉或一芽四五葉,製作原料多以夏秋茶為主。

如安徽皖西金寨、霍山黃芽、湖北英山和廣東大葉青都是黃大茶。


黃茶歷史

最早的黃茶,是指鮮葉帶黃色的特異樹種製成的茶葉現在所說的黃茶,是指經過燜堆渥黃技術製成的茶。

新中國建立初期,要用茶葉來換外匯,而蘇聯人大多喝紅茶。所以當時黃茶最大的產出地霍山縣全部改制紅茶。

直到1969年珍寶島之戰中蘇關係破裂,才重新開始製作綠茶及黃茶。而這時,黃茶製作工序幾近失傳。

幾位茶學專家與三位耄耋之年的老茶農曆經兩年的走訪嘗試,黃茶才重現人間

不過,由於黃茶的特殊工藝——“燜堆渥黃”很難掌握度,當地又缺乏資料記錄傳統工藝,所以,當年恢復的霍山黃芽,也不能保證工藝完全傳承歷史。

這也就導致了現在市場上的很多黃茶,並沒有很明顯的“黃湯黃葉”特徵

由於大家對黃茶的認知度低,市場需求量也就相對其它茶類少很多,導致很多黃茶的主產區,主產的茶葉卻不是黃茶,這也是黃茶產區廣,但是產量極低原因。

歡迎關注【懂茶帝】!

黃茶是中國六大茶系之一,屬輕發酵茶類,加工工藝近似綠茶,只是在乾燥過程的前或後,增加一道“悶黃”的工藝。


按鮮葉老嫩芽大小劃分,可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

1.黃芽茶

鮮葉最為細嫩,於穀雨前後採摘,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至二葉初展。

黃芽茶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和霍山黃芽等,其中君山銀針最為名貴,屬於中國名茶之一,雅稱“金鑲玉”。

2.黃小茶

細嫩芽葉製成的統稱為黃小茶,多為一芽一葉、一芽二葉。

但品質不及黃芽茶,如溈山毛尖、平陽黃湯、雅安黃茶等均屬黃小茶。

3.黃大茶

用粗老原料製成的,稱之為黃大茶,採摘標準為一芽三四葉或一芽四五葉,製作原料多以夏秋茶為主。

如安徽皖西金寨、霍山黃芽、湖北英山和廣東大葉青都是黃大茶。


黃茶歷史

最早的黃茶,是指鮮葉帶黃色的特異樹種製成的茶葉現在所說的黃茶,是指經過燜堆渥黃技術製成的茶。

新中國建立初期,要用茶葉來換外匯,而蘇聯人大多喝紅茶。所以當時黃茶最大的產出地霍山縣全部改制紅茶。

直到1969年珍寶島之戰中蘇關係破裂,才重新開始製作綠茶及黃茶。而這時,黃茶製作工序幾近失傳。

幾位茶學專家與三位耄耋之年的老茶農曆經兩年的走訪嘗試,黃茶才重現人間

不過,由於黃茶的特殊工藝——“燜堆渥黃”很難掌握度,當地又缺乏資料記錄傳統工藝,所以,當年恢復的霍山黃芽,也不能保證工藝完全傳承歷史。

這也就導致了現在市場上的很多黃茶,並沒有很明顯的“黃湯黃葉”特徵

由於大家對黃茶的認知度低,市場需求量也就相對其它茶類少很多,導致很多黃茶的主產區,主產的茶葉卻不是黃茶,這也是黃茶產區廣,但是產量極低原因。

▲黃茶主要產區(圖片來源網絡)

苏州老杨说茶
2019-12-20

黃茶是我國特有茶類,由綠茶演變而來,屬於輕微發酵茶。黃茶的品質特徵是黃葉黃湯。在口感上,具有香氣清悅,滋味醇厚的共同特點。黃大茶幹茶色澤黃綠,葉大梗長,葉尖呈黑綠色,開湯後葉底呈現黃紅色,具有焦糖香。黃小茶湯色黃而鮮亮,品質鮮嫩,葉底嫩黃。以老楊個人的理解,黃茶的魅力來自於甘醇,這種甘醇既有綠茶的清新鮮爽,又有紅茶的醇厚甜美,柔和宜人,潤澤身心,惹人喜愛。

黃茶的歷史較為悠久,據明朝許次紓《茶疏·產茶》中的相關記述明代中後期以前中國就已有黃茶的生產。下面,老楊將結合國家標準和大學教材《製茶學》來解答黃茶定義、由來、分類的問題。

黃茶是我國特有茶類,由綠茶演變而來,屬於輕微發酵茶。黃茶的品質特徵是黃葉黃湯。在口感上,具有香氣清悅,滋味醇厚的共同特點。黃大茶幹茶色澤黃綠,葉大梗長,葉尖呈黑綠色,開湯後葉底呈現黃紅色,具有焦糖香。黃小茶湯色黃而鮮亮,品質鮮嫩,葉底嫩黃。以老楊個人的理解,黃茶的魅力來自於甘醇,這種甘醇既有綠茶的清新鮮爽,又有紅茶的醇厚甜美,柔和宜人,潤澤身心,惹人喜愛。

黃茶的歷史較為悠久,據明朝許次紓《茶疏·產茶》中的相關記述明代中後期以前中國就已有黃茶的生產。下面,老楊將結合國家標準和大學教材《製茶學》來解答黃茶定義、由來、分類的問題。

一、什麼是黃茶

現行國家標準中,與黃茶相關的主要有《GB/T 30766-2014 茶葉分類》、《GB/T 21726-2008 黃茶》。按照現行國家標準《GB/T 30766-2014 茶葉分類》的規定:“黃茶(yellow tea):以鮮葉為原料,經茶青、揉捻、悶黃、乾燥等加工工藝製成的產品。”

由此我們可知,黃茶對比其他茶類在加工工藝上具有悶黃的特殊工藝流程。現行國家標準《GB/T 30766-2014 茶葉分類》中規定:“悶黃(heaping for yellowing):將殺青或揉捻或初烘後的鮮葉趁熱堆積,便其在溼熱作用下逐漸變黃的過程。”其本質是在高溫、高含水量下,在製品的葉綠素降解,多酚類化合物進行非酶氧化,產生黃色物質,使產品幹茶、茶湯和葉底表現出黃或黃褐的色澤特徵,以及甘醇的滋味品質。

根據悶黃的先後和時間長短,可分溼坯悶黃和幹坯悶黃兩類。溼坯悶黃又分殺青或揉捻後悶黃;幹坯悶黃又分堆積和紙包悶黃。君山銀針採用的是典型的幹坯紙包悶黃工藝,皖西黃大茶是典型的堆積悶黃工藝。與綠茶的加工工藝比較,黃茶的生產加工工藝與綠茶基本相同,只是多了一個悶黃工藝。

黃茶是我國特有茶類,由綠茶演變而來,屬於輕微發酵茶。黃茶的品質特徵是黃葉黃湯。在口感上,具有香氣清悅,滋味醇厚的共同特點。黃大茶幹茶色澤黃綠,葉大梗長,葉尖呈黑綠色,開湯後葉底呈現黃紅色,具有焦糖香。黃小茶湯色黃而鮮亮,品質鮮嫩,葉底嫩黃。以老楊個人的理解,黃茶的魅力來自於甘醇,這種甘醇既有綠茶的清新鮮爽,又有紅茶的醇厚甜美,柔和宜人,潤澤身心,惹人喜愛。

黃茶的歷史較為悠久,據明朝許次紓《茶疏·產茶》中的相關記述明代中後期以前中國就已有黃茶的生產。下面,老楊將結合國家標準和大學教材《製茶學》來解答黃茶定義、由來、分類的問題。

一、什麼是黃茶

現行國家標準中,與黃茶相關的主要有《GB/T 30766-2014 茶葉分類》、《GB/T 21726-2008 黃茶》。按照現行國家標準《GB/T 30766-2014 茶葉分類》的規定:“黃茶(yellow tea):以鮮葉為原料,經茶青、揉捻、悶黃、乾燥等加工工藝製成的產品。”

由此我們可知,黃茶對比其他茶類在加工工藝上具有悶黃的特殊工藝流程。現行國家標準《GB/T 30766-2014 茶葉分類》中規定:“悶黃(heaping for yellowing):將殺青或揉捻或初烘後的鮮葉趁熱堆積,便其在溼熱作用下逐漸變黃的過程。”其本質是在高溫、高含水量下,在製品的葉綠素降解,多酚類化合物進行非酶氧化,產生黃色物質,使產品幹茶、茶湯和葉底表現出黃或黃褐的色澤特徵,以及甘醇的滋味品質。

根據悶黃的先後和時間長短,可分溼坯悶黃和幹坯悶黃兩類。溼坯悶黃又分殺青或揉捻後悶黃;幹坯悶黃又分堆積和紙包悶黃。君山銀針採用的是典型的幹坯紙包悶黃工藝,皖西黃大茶是典型的堆積悶黃工藝。與綠茶的加工工藝比較,黃茶的生產加工工藝與綠茶基本相同,只是多了一個悶黃工藝。

從左至右:君山銀針、霍山黃芽、岳陽黃毛峰

黃茶是我國特有茶類,由綠茶演變而來,屬於輕微發酵茶。黃茶的品質特徵是黃葉黃湯。在口感上,具有香氣清悅,滋味醇厚的共同特點。黃大茶幹茶色澤黃綠,葉大梗長,葉尖呈黑綠色,開湯後葉底呈現黃紅色,具有焦糖香。黃小茶湯色黃而鮮亮,品質鮮嫩,葉底嫩黃。以老楊個人的理解,黃茶的魅力來自於甘醇,這種甘醇既有綠茶的清新鮮爽,又有紅茶的醇厚甜美,柔和宜人,潤澤身心,惹人喜愛。

黃茶的歷史較為悠久,據明朝許次紓《茶疏·產茶》中的相關記述明代中後期以前中國就已有黃茶的生產。下面,老楊將結合國家標準和大學教材《製茶學》來解答黃茶定義、由來、分類的問題。

一、什麼是黃茶

現行國家標準中,與黃茶相關的主要有《GB/T 30766-2014 茶葉分類》、《GB/T 21726-2008 黃茶》。按照現行國家標準《GB/T 30766-2014 茶葉分類》的規定:“黃茶(yellow tea):以鮮葉為原料,經茶青、揉捻、悶黃、乾燥等加工工藝製成的產品。”

由此我們可知,黃茶對比其他茶類在加工工藝上具有悶黃的特殊工藝流程。現行國家標準《GB/T 30766-2014 茶葉分類》中規定:“悶黃(heaping for yellowing):將殺青或揉捻或初烘後的鮮葉趁熱堆積,便其在溼熱作用下逐漸變黃的過程。”其本質是在高溫、高含水量下,在製品的葉綠素降解,多酚類化合物進行非酶氧化,產生黃色物質,使產品幹茶、茶湯和葉底表現出黃或黃褐的色澤特徵,以及甘醇的滋味品質。

根據悶黃的先後和時間長短,可分溼坯悶黃和幹坯悶黃兩類。溼坯悶黃又分殺青或揉捻後悶黃;幹坯悶黃又分堆積和紙包悶黃。君山銀針採用的是典型的幹坯紙包悶黃工藝,皖西黃大茶是典型的堆積悶黃工藝。與綠茶的加工工藝比較,黃茶的生產加工工藝與綠茶基本相同,只是多了一個悶黃工藝。

從左至右:君山銀針、霍山黃芽、岳陽黃毛峰

皖西黃大茶

二、黃茶的分類

根據現行國家標準《GB/T 30766-2014 茶葉分類》黃茶的類別有:“芽型、芽葉型、多葉型三種。芽型:採用茶樹的單芽或一芽一葉初展加工製成的產品。芽葉型:採用茶樹的一芽一葉或一芽兩葉初展加工製成的產品。多葉型:採用茶樹的一芽多葉加工製成的產品。”

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製茶學(第二版)》中,按照鮮葉原料的嫩度,黃茶分為黃小茶、黃大茶。黃小茶主要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霍山黃芽、溈山毛尖、北港毛尖、平陽黃湯、遠安鹿苑茶等;其中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屬於黃芽茶。黃大茶主要有:皖西黃大茶、廣東大葉青等。

apple452
2019-03-21


黃茶是中國的特色茶葉,其加工工藝:茶青,攤青,殺青,揉捻,悶黃,乾燥


黃茶是中國的特色茶葉,其加工工藝:茶青,攤青,殺青,揉捻,悶黃,乾燥

分類,黃小茶,黃大茶

代表茶葉,君山銀針,霍山黃芽,霍山大黃茶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