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8 個回答
遗产君
2019-03-09

要問明朝最出色的皇帝,很多人就會想到朱元璋好朱棣這倆人,朱棣以藩王身份起兵造反,併成功問鼎寶座,還開啟了世界航海之旅,把明朝的文化傳播四方,但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藩王,在死後卻遭到了子孫的嫌棄,連牌位都差點被扔出太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這件事發生在朱棣死後的一百多年的嘉靖事情,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4月20日,明武宗朱厚照駕崩,由於朱厚照沒有留下任何子嗣,因此在其彌留之際,首輔楊廷和援引明太祖朱元璋所制定的《皇明祖訓》中“兄終弟及”原則,在武宗駕崩前以皇帝名義頒佈詔令,令14歲的朱厚熜縮短為其父服喪時間(其父興獻王朱佑杬病逝於兩年前),並承襲興王爵位,武宗駕崩後,楊廷和讓司禮監請太后懿旨,正式宣佈明武宗堂弟---興王朱厚熜為新任皇帝。


朱厚熜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會成為皇帝,他一個外地的藩王能夠如此幸運地進京做皇帝,不說對太后唯命是從,起碼也應該感恩戴德,但是朱厚熜剛進紫禁城就引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宮廷鬥爭。

這場鬥爭的焦點就是朱厚熜想讓自己的父親興獻王朱佑杬進入太廟,但是按照大明的規定,其父親朱佑杬只不過是一個興獻王,沒做過皇帝,根本不能進入太廟,而且當時朱厚熜是以明武宗朱厚照繼承人的身份繼位的,應該封朱厚照為先皇、皇考,但朱厚熜不同意,堅決要尊自己的父親為皇考。

而為了讓自己的統治名正言順,只有父親進了太廟,朱厚熜才是正兒八經的皇帝,後來他下詔,要給自己的父親上冊表,祭告天地、社稷,這就引起了大臣們的強烈反對,200多大臣在宮門前垂足大哭,拼死抵抗,嘉靖帝也很震怒很多人都遭到了鞭刑,甚至還打死了幾十人,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大禮議之爭”。


就這樣,嘉靖帝不顧大臣們的反對,硬是給自己的父親在太廟的東邊建了一座祭祀的廟宇,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在嘉靖二十年的時候,太廟遭遇了一場大火,大批建築遭到了焚燬,只有一座廟宇沒有受到波及,那就是嘉靖當年為父親建造的那座,到了嘉靖二十二年的時候,在原址是重建太廟,也就是現在的勞動人民文化宮的那個太廟。

新的太廟建成後,在嘉靖皇帝的高壓下,大臣們沒有辦法只得妥協,同意將嘉靖帝的父親朱佑杬的牌位放入太廟。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但是問題來了,按照規定,明朝的太廟正殿只能擺設9位皇帝牌位,其他皇帝牌位擺在殿後,但是到了嘉靖帝時,太廟牌位已經擺滿了,嘉靖帝想讓父親的牌位進太廟,就必須移除一位皇帝的牌位到後殿去,那到底該移除誰呢?

中國曆代王朝的宗法制度是“親盡則祧”,就是超出了與現任皇帝的親緣關係的皇帝牌位,可以放到太廟後面的偏殿中單獨供奉。

那麼誰和嘉靖帝的關係最遠就移除誰的牌位,這樣看,應該移除朱元璋或朱棣的牌位了,但朱元璋是開國皇帝,老祖宗的牌位那是釘子戶,雷打不動的。

接下來的就是朱棣的牌位了,可朱棣也是牛逼哄哄的,英明神武,為明朝作出了相當大的貢獻,去了朱棣的牌位就等於丟了大明的江山,滿朝的大臣更是不同意,他們為了保護朱棣的牌位,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就是把朱棣的廟號由“太宗”升格為“成祖”,這樣朱棣也成了一個釘子戶,因此朱棣的牌位有驚無險地被保留了下來。


那麼既然朱棣的牌位不能動,那就只能動下一位了,下一位就是朱棣的兒子朱高熾,這位皇帝做太子時不受待見,在位一年就死了,是個十分可憐的皇帝,這個時候也是柿子撿軟的捏,朱高熾的牌位就被仍出太廟,放在了後殿的角落裡。

朱高熾也太冤了,太廟裡本來就有他的專屬位置,卻被後世的無知小輩們擠了出來,沒辦法誰叫自己活得太窩囊了被後人瞧不起。

嘉靖帝順利地封自己的父親興獻王朱佑杬為明睿宗,於嘉靖二十九年入太廟,假皇帝鳩佔鵲巢霸佔了真皇帝的尊位。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明成祖朱棣雖然躲過了被移除太廟的命運,可他的兒子就沒有辦法跟他一樣幸運,慘被嘉靖皇帝的父親所取代,實在令人唏噓,嘉靖帝也夠奇葩的,公然枉顧祖上訓規,自然會遭到後人的唾棄,到了萬曆朝的時候,又將嘉靖帝的父親的牌位移出了太廟,放到他該去的地方。





历史就在那里
2019-03-22

扔是不可能扔的,畢竟太宗文皇帝威名赫赫,嘉靖扔誰也是不能也不敢扔他的。
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嘉靖和朱棣兩人的出身其實很像,兩人都屬於皇室旁支,以小宗繼承大宗。不同的是,朱棣通過靖難造反得了皇位,嘉靖是運氣太好,皇帝堂哥過早駕崩,又沒能留下子嗣。五服以內,嘉靖是皇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就這樣,嘉靖從一個鄉下藩王變成了九五之尊。

作為一個在京城毫無根基的外地藩王,雖有幸坐了皇位,但初登大寶,最好的生存方式應該是“裝孫子”,做幾年實習皇帝,慢慢掌握權柄後再君臨天下。

但嘉靖不同,他沒有選擇蟄伏,從他進入紫禁城的那刻起,這位少年天子就選擇了最激烈的方式去鬥。
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嘉靖剛登基時,其與群臣之間的矛盾便爆發了。嘉靖本是明孝宗親侄,但朝臣們按例漢宋舊制,希望嘉靖以孝宗皇帝為皇考,即宗法意義上的父親,但嘉靖堅持繼統不繼嗣,只稱孝宗為“皇伯考”。這場大禮議之爭前後共持續了三年多。最終的結果是首輔楊廷和辭官致仕,嘉靖追封其父為興獻皇帝。

嘉靖在這場爭鬥中大獲全勝,但其並不滿足,他還想將他皇考興獻王的牌位抬進太廟。
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周禮規定天子七廟,即只供奉七個牌位。這七廟裡,開國皇帝因為有功於社稷、宗族,為萬世不祧之君,其餘六個按宗親血緣關係供奉。

明朝又有點不同,太廟供奉九個牌位,但皇位傳到嘉靖這裡,太廟裡也是座無虛席。

如果嘉靖將其父的牌位抬進太廟,那麼按照親緣關係,太祖朱元璋沒法祧,太宗朱棣就得離開太廟,搬去後殿。但太宗文皇帝的威名即便是過了百年也是不弱於當年,嘉靖也不敢扔他的牌位,只能下詔拔高朱棣的地位,將太宗的廟號改為成祖,和太祖朱元璋一樣享有同樣的待遇。
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順位而下,明仁宗朱高熾的牌位就被搬出了太廟。同時,嘉靖又正式追封其父為明睿宗,牌位享於太廟,位在武宗之上。

其實,嘉靖和明朝大臣之間的爭鬥並不僅僅是意氣之爭、皇考之爭。而是皇權與相權(首輔),新舊不同勢力之間的爭鬥,嘉靖通過大禮議奪回了部分屬於皇帝的權力,大量武宗朝舊臣被貶斥、打壓,嘉靖的皇位也得到了穩固。

沉墨9527
2019-03-05

就是嘉靖皇帝差點把明成祖朱棣的牌位扔出太廟,才讓朱棣由明太宗變成了明成祖。

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明朝中期,明武宗二十多就駕崩了,他在大明王朝12個皇帝中是最能折騰,也是口碑最差的一個了,皇帝沒有怎麼當好,全顧著玩了,玩得連兒子都還沒來得及生就死了,明武宗這一死倒沒啥,關鍵是沒有兒子繼承皇位了。

此時的湖北安陸的興獻王撿了個大便宜,當朝首輔楊廷和選來選去,選上了他,朱厚煾繼承大明皇帝位,時年14歲。史稱嘉靖皇帝。

嘉靖登基了,他雖然年紀很小,但智商高,而且特別有孝心,想著自己當了皇帝了,可是親生父親雖然死了,但還是個藩王的頭銜,這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更何況嘉靖從小都非常的孝順,於是怎麼的都想著給自己死去的爹弄個皇帝稱謂,此時他媽還活著,順便也讓他媽過過皇太后的癮。

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嘉靖很年輕,有想法是好的,但要實現起來卻很難,雖然智商高,但要玩起權謀詐術,他怎麼能玩過楊廷和那幫人呢,嘉靖一提出要追封自己的老爹為皇帝后,滿朝文武集體反對,嘉靖使用各種手段均沒有達到效果。

這就是嘉靖朝有名的大禮儀事件,我就不過多闡述了,直接說結果,經過幾年的爭鬥,甚至嘉靖廷杖百官,打死了十幾個高級官員,終於為自己的親生父親爭得了一個皇帝稱謂名份,可以把生父的牌位放進太廟享受供奉了。

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此時題主問的問題出現了,因為太廟裡面供奉的牌位數量是有限的,這跟太廟大小沒有關係,自古以來的規矩,只放七個牌位。此時太廟裡面要放進嘉靖皇帝爹的牌位,那位置就不夠了,必須得移除一個來,移除誰?這是一個問題。

大明的開國之君,也是所有明朝皇帝的祖宗朱元璋肯定不能移吧,那其他牌位呢,這也有規矩的,按照現在天子的親疏關係來移除,誰和現任天子的血緣關係越遠就移除誰。嘉靖皇帝扳起指頭一算,明太宗朱棣離他最遠,就他了!

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此時,大臣們不幹了,朱棣開闢的永樂盛世,而且遷都北京都是不世的豐功偉績,把他的牌位移除太廟,這太說不過去了,那麼偉大的帝王最後連個牌位都沒有,大明朝的顏面何在啊。嘉靖也覺得不妥,就把朱棣的牌位保留在太廟,把他兒子明仁宗的牌位移除了,主要因為明仁宗在位時間只有一年,也就委屈委屈他了。

後來大臣們一算,嘉靖要死了,牌位入太廟,還得移除明太宗朱棣的牌位,而朱棣對大明來說的確是偉大之君,為了避免被移除太廟,所以上奏改明太宗為明成祖,世代安享太廟。

浮沉于史
2019-04-01

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明成祖的牌位從始至終都沒有被扔的風險。嘉靖出自朱棣一系,他不可能把朱棣給挪出去,朱棣一系的帝位本來就飽受詬病,嘉靖不承認朱棣,那就等於不承認他自己。這可就危險了。
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天子七廟,明時,朱元璋取九廟,至嘉靖帝在位,太廟中的神位是八個,也就是說,原本就有一個位置是空出來的。

太廟可入神位,但不能入興王朱祐杬之位,朱祐杬只是個藩王,他沒有做過皇帝,所以,大臣們覺得,興獻王朱祐杬不具備入太廟的資格。

既然如此,嘉靖就得想辦法讓自己的生父有資格。
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正是想睡覺就有人送枕頭,杭州知府上奏,建議“復古禮,建明堂”,進行“堂祭”。

古時祭天分“郊祭”和“堂祭”,前者以始祖配祭,後者以有功之祖配祭。嘉靖之前,明代並無“堂祭”,這個說法一提出來,大臣們懵了,因為你無法去反駁“堂祭”的合理性。

“堂祭”在宮內,“有功之祖”是個比較模糊的定義,誰有功?

按理來說,有功者應該是明太宗朱棣,以他為“堂祭”主角是再合適不過了,但是嘉靖折騰這麼一大圈,可不是為了讓朱棣去摘取勝利果實,他是為了自己的老爹。
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不過朱棣是忽略不了的,不能否定,又不能讓他成為“堂祭”主角,那麼就只能把他拔高,使他高於“堂祭”規格。於是朱棣和朱元璋一樣,成為了明之始祖,“明太宗”也就變為了“明成祖”。

這麼一來,繞過了朱棣,再議有功之祖就方便多了。嘉靖說,我老爹生了我,這不是天大的功勞嗎?

大臣們無法反駁。

於是興獻王朱祐杬就具備了“堂祭”的資格,當然,這個時候的興獻王,已經在大禮儀之爭後被尊為了獻皇帝。

獻皇帝既然是有功之祖,上個廟號也應該,嘉靖帝決定,諡“睿宗”。到了這一步,入太廟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嘉靖一朝,太廟牌位的事情還並沒有完。

前面說到,明時天子九廟,朱祐杬進去了,太廟位置也就正式告滿。

那麼嘉靖死後怎麼辦?這不用說,自然也是要進去的,那到時候要挪誰?

嘉靖腦子一轉,那些個大臣們肯定第一個挪自己的老爹,那還得了,這麼一來,自己大半生的心血不就白費了嗎?

嘉靖想招,他要在活著的時候,把自己和老爹的位置都給定死。不等死後讓大臣們挑,自己提前把這個活兒給幹了。
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但是嘉靖現在沒辦法佔位置,畢竟他還活著,於是又想招,他的皇后已薨,嘉靖決定,先把皇后放入太廟。

皇后和皇帝是共享一個位置的,皇后進去了,自己當然就可以提前佔位,這麼一來,挪人的權利就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嘉靖帝直接跳過老爹,把目光放在了太廟其他皇帝身上。按照“親盡則祧”的規則,可挪與自己關係最遠者。嘉靖覺得,與自己關係最遠的,除了朱元璋和朱棣,那就是朱高熾了。

兩祖是不能動的,於是拍板,挪明仁宗朱高熾。
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就這樣,皇后入廟,取代了朱高熾。至此,嘉靖帝可以高枕無憂了。

杜少说历史
2019-03-31

這是個經典的謠言,即“太廟只有九個位置滿了,而嘉靖皇帝朱厚熜為了能讓自己親爹興獻王進太廟,而又不把朱棣的牌子(他們這一支的實際始祖)拿出太廟,就將其升為成祖,這樣就可以保證朱棣永遠不被拿出去了”。實際上,這是絕對錯誤的說法,是對明史的不理解而產生的憑空想象,因為早在嘉靖九年,嘉靖皇帝就已經將德祖朱百六的神位遷出太廟了,此時太廟中有太祖,太宗,仁宗,宣宗,英宗,憲宗,孝宗,武宗,一共才八位,本來就空一個位置,就算興獻王進了太廟,也不用再將任何皇帝的牌位拿出去了。事實上,嘉靖將朱棣的廟號由“明太宗”升為“明成祖”,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其父興獻王能夠稱宗入太廟,這裡面還涉及到了關於祭天的禮儀問題。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明世宗嘉靖皇帝

在詳細解釋以上兩點之前,要先了解幾個名詞。首先是“祔”(讀音fu,四聲)。祔是指古代帝王死後神位被抬進太廟祭祀,因此又稱“祔廟”。其次是“祧”(tiao,一聲),指的是將隔了幾代的祖先牌位遷入遠祖的廟。帝王家有太廟,但是牌位是有定數的。“周制,天子七廟。太祖百世不遷,三昭三穆以世次比,至親盡而遷”,意思是說,一世為太祖,牌位在最中間供奉,永遠不會被遷出太廟。二世、四世、六世的牌位在太祖的左方,稱為“昭”;三世、五世、七世位於右方,稱為“穆”。而到了第八世駕崩後,二世就會被遷出,被遷出的也就是被“祧”出去的牌位就會放在另外一個大殿內供奉,這個殿就是“祧廟”。明朝將“七廟”改為“九廟”,也就是說,太廟中可以同時供奉九位皇帝的牌位,如果第十位駕崩了,那麼二世皇帝就會被“祧廟”。

一.為了讓興獻王“稱宗祔廟”,“太宗”變“成祖”

前面說了,嘉靖九年後,太廟中的神位只有八個,就算嘉靖將其生父祔廟,也不存在將任何前代皇帝祧廟的問題。那麼,嘉靖皇帝為什麼要將“太宗”朱棣升格為“成祖”呢?其實這是因為,嘉靖皇帝的生父,興獻王根本沒資格入太廟。大臣們迫於嘉靖帝權勢,在“大禮議”中一再妥協,尊興獻王為獻皇帝,但是由於興獻王畢竟生前沒有做過皇帝,所以不得入太廟,單獨立了個不倫不類的世廟祭祀。但是嘉靖皇帝不死心,一定要將其父祔廟。不久,揚州知府奏請復古禮,建明堂,進行所謂的“堂祭”。這給了嘉靖帝極大的操作空間。

這裡就涉及到了古代祭天的禮儀。古代祭天有“郊祀”,也就是在郊外進行祭祀上天的大典,需以始祖神位配祭。與之對應的,“堂祭”,是指在宮殿裡祭祀上天,須以有功德的祖先神位配祭。宮裡的宮殿就是“明堂”。周代的郊祀,配的是周人始祖后稷的神位。而堂祭,則是周文王的神位配祭。明朝初年,只有郊祀,而無堂祭。嘉靖年間恢復古制,那麼按照周制,應該是太祖朱元璋配郊祀,太宗朱棣配堂祭。

但是,堂祭,是有功之祖就可以配祭,嘉靖帝認為自己的生父生了自己,這就是最大的功德,因此應該以自己的生父“獻皇帝”配祭。我父親都配祭明堂了,這樣怎麼著都得有廟號了吧?這不就是將我父親祔太廟的最好時機嗎?所以,“建明堂”復古禮一事,完全是嘉靖皇帝自導自演的鬧劇,其真實目的只有一個:給生父上廟號,讓生父進太廟。

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嘉靖生父獻皇帝畫像
於是嘉靖皇帝讓禮部定誰來配祭明堂。當時的禮部尚書就是未來的首輔奸相嚴嵩。嚴嵩知道嘉靖皇帝的意思,但是老奸巨猾的嚴嵩此時打起了太極,他是這麼說的:“宋代錢公輔、司馬光、程頤、朱熹這些大力學家都曾經說過堂祭要配功德之祖,我朝太宗再造家邦,若配功德之祖,必是太宗皇帝。然而萬物成形於上帝(昊天上帝,就是天),如同人成形於父親。因此,明堂祭祀上帝,以父配享,此即皇考之功德,也是可以的。另外,堂祭獻皇帝,是否需要上廟號,那臣等不敢妄議。

嘉靖皇帝對於嚴嵩的態度,非常不高興,讓禮部再議。結果戶部侍郎唐胄站了出來,再次駁了嘉靖皇帝的面子。唐胄說:“周公指定祭天禮法,讓文王配祭明堂,是因為文王有功德,而恰巧文王是周公的父親,而不是說天下的父親都有功德。周成王登基後,也沒用武王配祭明堂啊。以此對照,我朝當用太宗配祭。當初皇帝“大禮議”之時,將獻皇帝立在世廟,百世不遷,為何此時要上廟號進太廟呢?”嘉靖皇帝被駁的啞口無言,然後就將唐胄關進了錦衣衛。天子一怒,浮屍千里啊。

見到群臣不給力,於是嘉靖帝親自上陣,草擬了《明堂或問》:規定堂祭配生父,必須立廟號,祔廟。但是,太宗皇帝朱棣畢竟是嘉靖帝他們這一支的實際始祖啊,現在剝奪了朱棣祭天的機會,於情於理說不過去。嘉靖也怕眾臣反對過於激烈,再來一次“大禮議”,於是他想出了奇招:

以生父獻皇帝為睿宗,祔廟,配享堂祭。將朱棣廟號由“太宗”升格為“成祖”,使朱棣也成為了祖。然後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二祖”一起配享郊祀。這樣,既滿足了嘉靖皇帝讓生父稱宗祔廟的要求,又補償了太宗朱棣。一舉兩得。

這才是嘉靖帝給朱棣上升廟號的原因:彌補朱棣不能祭天的遺憾。至於朱棣升格為祖之後,百世不移出太廟,這只是此次事件的結果,而不是原因。開頭我說的謠言,是將因果倒置了。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明成祖 朱棣

二.太廟位置不夠的謠言是怎麼誕生的?

那麼,回過頭來,為什麼有人會產生“太廟位置不夠,嘉靖為避免將朱棣遷出才將其升格為祖”的謠言呢?

其實,嘉靖晚年確實發生了“因太廟位置不夠”將仁宗朱高熾遷出太廟的事件。事情起因是這樣的:嘉靖死後,按照禮制,自己的神位入太廟,必然是將仁宗朱高熾神位遷出太廟(朱棣升格為祖,百世不遷)。但是嘉靖皇帝知道群臣對“大禮議”以及興獻王稱宗祔廟一事耿耿於懷,自己死後,畢竟會有大臣提議將“名不正言不順”的獻皇帝睿宗遷出太廟。萬一後世之君沒抗住,答應了,那自己大半生豈不是白折騰了?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此時嘉靖的皇后“孝烈皇后”薨,於是嘉靖就按照南北朝時期南朝的做法,將“孝烈皇后”提前祔入太廟。

這樣做的好處是:皇后和大行皇帝將來在太廟中是共佔一個位置的。“孝烈皇后”被提前祔廟,相當於為嘉靖皇帝佔了一個太廟位置。太廟已滿,自然需要祧出一位皇帝牌位。此時嘉靖帝還在世,大臣就不敢將獻皇帝祧出,而只會按照順序,將與嘉靖血緣最遠的仁宗祧出。所以,嘉靖相當於在生前就確保了其父不會被祧出太廟。這就是嘉靖皇帝的小心思。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奕天读历史
2019-03-11

明朝嘉靖差點把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嘉靖除非大腦發熱,為了降溫,又灌了好多水進去,才會把成祖朱棣在太廟正殿的牌位移至太廟後面的偏殿(即祧廟)供奉。只要嘉靖頭腦清醒,是一定不會這麼做,因為付出的代價太高。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這件事情,要從嘉靖繼位之後,持續了20多年的“大禮儀之爭”說起。

明武宗朱厚照30歲時去世,可是朱厚照沒有留下子嗣。武宗的母親張皇太后就命內閣討論皇位繼承問題。內閣首輔楊廷和根據朱元璋留下的《皇明祖訓》,聲稱應該遵循“兄終弟及的祖訓”。

正是這個“兄終弟及”,惹出了很多的麻煩。

太子朱標去世後,朱元璋原本應該按照這一原則優先立儲,結果沒有,惹出了“靖難之役”。朱棣起兵,推翻了建文帝朱允炆的統治,搖身一變成了“明太宗”,堂而皇之的進入了太廟。

現在武宗去世了,沒有子嗣。如果按照“兄終弟及”的原則,應該是從武宗的父親明孝宗朱佑樘的兒子們之中,再挑選一位繼承皇位。這時候,新任皇帝和武宗是同父親兄弟,皇考相同,也就不會引發“大禮儀之爭”了。

可是問題就出在這裡,武宗的父親孝宗也沒有在世的兒子。楊廷和就只能從孝宗的父親憲宗的孫子輩中,挑選了一位武宗的堂兄弟來繼承皇位了。他就是興獻王的長子朱厚熜,即後來的嘉靖帝。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原本,楊廷和是想要朱厚熜入嗣明孝宗,尊孝宗朱佑樘為父,尊武宗為親兄長,而稱他已經去世的父親興獻王為叔父。如果朱厚熜同意了,同樣也不會發生後來的“大禮儀之爭”了。

但是,朱厚熜以武宗遺詔中寫的是“嗣皇帝位”,而非“嗣皇子位”為由,拒不按照皇太子的禮儀入宮繼承大統,而是按照宗室繼承“宗祧”的禮儀繼位。同時,在議定嘉靖生父的主祀與封號時,嘉靖堅決不同意尊其生父為“皇叔考興獻大王”,其母為“皇叔母興國大妃”的提議。同時,也不同意在他祭祀生父、生母時自稱“侄皇帝”的提議。

以楊廷和為主的大臣,只能讓步,同意了嘉靖所謂“繼統不繼嗣”的要求,即皇位收了,但是爹還是隻認以前的親爹。嘉靖還以迎接皇太后的禮儀迎接他的生母入宮。

到了嘉靖三年,朱厚熜又提出要尊其父為“皇考興獻帝”,並藉機讓楊廷和辭官歸鄉,解除了楊廷和的官職。這次爭端,嘉靖與反對的大臣互相妥協,尊嘉靖生父為“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生母為“本生聖母章聖皇太后”。

嘉靖的生父、生母在嘉靖的爭取下,已經從一個普通藩王、王妃,搖身一變成了“皇帝”、“皇太后”了。但是,嘉靖並未就此收手,下一步就是要去掉“本生”二字了。這才引發了“左順門事件”。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嘉靖要去掉“本生”二字,反對的大臣不同意,他們就仿照憲宗時禮儀之爭的故事,在左順門跪拜哭請。但是嘉靖不是憲宗,嘉靖將哭請的兩百多位朝臣中五品以下的134人下獄拷訊,四品以上的86人停職待罪。之後又廷仗五品以下官員,致16人因廷仗而亡。朱厚熜成功的尊其母為“章聖慈仁皇太后”。

反對的大臣們,見嘉靖下了殺手,紛紛緘口。嘉靖就趁機又將孝宗尊為了“皇伯考”,將張皇太后去掉了“皇太后”的稱呼,而尊為了“皇伯母”,他的生父成為了“皇考”。

嘉靖四年,嘉靖在皇城內建成了一座禰廟(即父廟、考廟),並親自命名為世廟,用來祭祀他的父親。但是,嘉靖不會就此收手,下一步就是讓他的生父入太廟。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古代的禮法,多遵循周禮。按照《禮記·王制》的記載:“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大祖之廟而七。”即太廟正殿僅供奉七位皇帝,除了始祖之外,另外供奉三對父子,“昭為父,穆為子”。除了始祖為“萬世不祧”之外,如果有新的皇帝要入廟,則在“三昭三穆”中選世系最遠的那位“親盡則祧”,移到祧殿供奉。

只是,在新朝建立之時,由於世系遙遠,五代以外的祖先很難追溯,所以,通常不足七廟。明初,朱元璋就僅設了四廟,以德祖為始祖。到了洪武九年,新太廟建成,朱元璋取了大數九,共立九廟。除了供奉已經確立的四位先祖之外,其他五廟虛位以待。

建文帝繼位後,將太祖朱元璋的神位放了進去,他的生父太子朱標也被追封皇帝,神位也放進了太廟。此時,廟中已有六座神主牌位。

到了朱棣時期,為了強調自己的正統性,朱標的神位被遷出,朱允炆的神位也不允許入太廟。到了英宗時期,代宗的神位也被英宗排除在了太廟之外。

到憲宗時,太廟中九廟的位置已經滿了,即已有德祖、懿祖、熙祖、仁祖、太祖、太宗、(興宗朱標、惠宗朱允炆被排除)仁宗、宣宗、(代宗被排除)英宗。

孝宗繼位,在將憲宗神位入太廟時,制定了一個規矩“自德祖以上莫推其世次,則德祖視周后稷不可祧(即德祖萬世不祧)……懿、僖、仁三祖以次當祧,太祖、太宗視周文、武世室百世不遷(即太祖、太宗也是萬世不祧)”。於是,憲宗入廟時,按照“親盡則祧”的原則,將懿祖放入了祧廟。之後入太廟的孝宗和武宗,又分別祧了熙祖和仁祖。

到了嘉靖時,他想要將他的父親獻皇帝升祔太廟,就要先祧一個位置。

嘉靖祧的是誰?很多文章中都寫錯了,並非仁宗,而是德祖。嘉靖九年,嘉靖就開始獨尊太祖,將德祖祧出了太廟。所以,嘉靖生父獻皇帝的位置早就留出來了。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對於太祖,嘉靖自然不敢妄動,因為太祖是開國帝王,除非嘉靖想與所有宗室為敵。而太宗朱棣的神位,在孝宗時期已經類比周文、武王故事,確立了“萬世不祧”的地位。更何況,祧了朱棣在太廟的神位,朱棣一脈的正統地位都有可能受到質疑,作為朱棣一脈的嘉靖,自然不會幹這麼愚蠢的事情。所以,嘉靖做了一件很明智的事情,進一步確立朱棣“萬世不祧”的地位。

嘉靖十七年,嘉靖直接將朱棣“太宗”的廟號改為了“成祖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從此,明成祖在太廟中的位置堅如磐石。

然後,他又尊他的父親獻皇帝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淵仁寬穆純聖恭儉敬文獻皇帝”,即明睿宗,並奉睿宗祔太廟。

此時的太廟,以太祖朱元璋為始祖,共有九廟。

那到底是誰祧了仁宗的位置呢?嘉靖為了鞏固睿宗在太廟的位置,所以,提前給自己準備了一個位置。他將自己老婆孝烈皇后的牌位先放到了太廟裡面,祧了仁宗的位置。按照太廟制度,每一廟都是一帝一後,嘉靖讓自己老婆先佔個位置,自己死後,牌位就可以直接和孝烈皇后放在一起了,睿宗的位置就安全了。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嘉靖這一輩子沒幹其他事情,天天就琢磨著怎麼把他爹的牌位放到太廟,並鞏固下來,然後就是自己怎麼煉丹長壽了。

不過呢,嘉靖的兒子穆宗朱載垕(隆慶)繼位後,認為他爹做的事情很荒唐,改革了很多嘉靖時期留下的弊政,並且將獻皇帝睿宗的牌位移出了太廟,重新放回了世廟祭祀。

嘉靖辛辛苦苦折騰了二十餘年的戰鬥成果,最後,被他兒子輕輕一彈,瞬間就灰飛煙滅了,不免得讓人感慨呀。

历史这点儿小细节
2019-03-05

嘉靖帝能當皇帝完全是個意外,原本皇位是在明孝宗一脈永久相傳,奈何明孝宗只有一個獨子明武宗,然後明武宗不好好繁衍子嗣,只顧在豹房等地流連忘返,結果無子而終,大臣們經過商討,皇位這才落到了嘉靖帝的頭上。
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按照傳統禮儀,嘉靖帝當皇帝相當於小宗入繼大宗,也就是說嘉靖帝要尊明孝宗為宗法上的父親,歷史上的漢哀帝當皇帝就尊漢成帝為皇父。原本順理成章的事到了嘉靖帝這裡,嘉靖帝不同意,他只尊明孝宗為皇伯父,自己的生父還是自己的父親,於是一場關於誰是宗法上的父親問題,明朝展開了一場大禮議之爭,結果嘉靖帝勝出。
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嘉靖帝勝出後還不滿意,他除了下旨尊自己父親為皇帝外,還想把自己的父親放進太廟。

何為太廟?簡言之就是供奉歷代先祖的地方,不過位置是有限的,按照周禮記載天子七廟,也就是說太廟中只能供奉七個皇帝,不過朱元璋當皇帝后改了,太廟可以供奉九個皇帝,至於其他多出來的按照親近遠疏放到偏殿。

嘉靖帝大禮議勝利後想把生父獻王放進太廟,這時問題來了多出來一個,按照親近遠疏明太宗朱棣最遠,不過就算最遠,嘉靖帝也不敢把朱棣移出太廟,不然之後皇帝的名分會受影響。
為何嘉靖差點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廟?

既然不能移朱棣,又考慮朱棣的貢獻,嘉靖帝破天荒的給朱棣改廟號,由太宗改為成祖。朱棣被稱祖後就可以和朱元璋並列,這樣變相的空出一個位置,就此獻皇帝成功進入太廟,朱棣由宗變祖。

格瓦拉格瓦斯
2019-03-05

我不喜歡長篇大論,簡而言之。嘉靖皇帝是大明少有的政治敏銳者,他發起的大禮儀之爭就是為了把自己的父親加到祖廟裡面。之前的太祖是朱元璋,太宗是朱棣,太廟必須讓出一個位子給自己的父親。然後就把太宗變成了成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