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嗎?一農民不願呆在京城女兒家,在家鄉畫畫,作品走進七九八
你信嗎?一農民不願呆在京城女兒家,在家鄉畫畫,作品走進七九八
你信嗎?一農民不願呆在京城女兒家,在家鄉畫畫,作品走進七九八
你信嗎?一農民不願呆在京城女兒家,在家鄉畫畫,作品走進七九八
你信嗎?一農民不願呆在京城女兒家,在家鄉畫畫,作品走進七九八
你信嗎?一農民不願呆在京城女兒家,在家鄉畫畫,作品走進七九八
你信嗎?一農民不願呆在京城女兒家,在家鄉畫畫,作品走進七九八
你信嗎?一農民不願呆在京城女兒家,在家鄉畫畫,作品走進七九八
你信嗎?一農民不願呆在京城女兒家,在家鄉畫畫,作品走進七九八
你信嗎?一農民不願呆在京城女兒家,在家鄉畫畫,作品走進七九八
你信嗎?一農民不願呆在京城女兒家,在家鄉畫畫,作品走進七九八
你信嗎?一農民不願呆在京城女兒家,在家鄉畫畫,作品走進七九八
博圖角
1/11 1、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出山鎮焦子崗村67歲的農民焦金安,利用農閒時間,拿起常用的鋼筆、圓珠筆以及水彩顏料,繼續自己的“畫家”夢想,將早已消失的農村生活繪成一幅幅淳樸而真切的美術作品,讓過往的時日以繪畫的形式保存下來。其題材都是過去農村的真實娛樂、生活、勞動場景,作品去年還入選了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區—北京798“素人藝術節”。日前,見到他時,他正坐在家裡杏樹下作畫。 博圖角攝影師 王耀成
2/11 2、“這是剛畫好的一幅。”焦金安停下畫筆,拿起一張水彩畫說:這幅畫叫《賣豬》,是當年到出山鎮外貿站賣豬的情景。俺們這兒各家各戶都餵豬,豬長大後賣到外貿站;前來賣豬的,大都是用架子車拉著去的。“你瞧,畫面上有兩人趕著棕紅色的豬去外貿站,那倆人畫的是我和孩兒他娘。俺那豬聽話得很,孩兒他娘牽著、我趕著去的;那時候,每年家裡喂頭豬,賣的豬錢用來賣鹽、扯布、攢下來蓋房子用等。 博圖角攝影師 王耀成
3/11 3、焦金安已用鉛筆在宣紙上勾勒出初稿,正在用圓珠筆描畫的,是《賣煙》。“大集體時,俺們這兒種煙特別多,炕的菸葉子都賣到了煙站。”焦金安說:我畫的,都是自己經歷過的,記憶深刻的,沒經歷過的畫不出來。“我畫每一幅畫,都是三個階段,反覆琢磨打好腹稿後,先用鉛筆畫出草稿,接著再用圓珠筆描出來,最後是上水彩顏料。” 博圖角攝影師 王耀成
4/11 4、大集體時,生產隊分紅薯(焦金安繪)。七月的焦子崗村,村莊裡空蕩蕩的,鳥雀在枝頭唱歌,黃狗在樹蔭下乘涼,莊上只有老人和孩子,年輕人大都外出務工去了。莊上的老人,大都是與焦金安從小到大一起走來的同時代人。他們告訴記者:“金安,有畫畫的天賦;從小就愛泥捏和畫畫;上學期間,他的作業本背面、書本的邊角處,都被他畫滿了。” 博圖角攝影師 王耀成
5/11 5、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前農民漚制麻繩的工序(焦金安繪)。七月的焦子崗村,村莊裡空蕩蕩的,鳥雀在枝頭唱歌,黃狗在樹蔭下乘涼,莊上只有老人和孩子,年輕人大都外出務工去了。莊上的老人,大都是與焦金安從小到大一起走來的同時代人。他們告訴記者:“金安,有畫畫的天賦;從小就愛泥捏和畫畫;上學期間,他的作業本背面、書本的邊角處,都被他畫滿了。” 博圖角攝影師 王耀成
6/11 6、當年鄉村的遊戲(焦金安繪)。“其實,我真正學畫畫,是在村小學上三年級的時候。”焦金安抬頭遠望,思緒隨記憶盪漾開去:小學三年級,開設了美術課,一星期兩節,教我們的是小潘莊的韓古振老師;韓老師在文化館牆壁上畫過巨幅毛主席像,人物畫畫得特別好;他雖只給我們上了一年美術課,但我從韓老師那裡學到了不少東西。 博圖角攝影師 王耀成
7/11 7、打場(焦金安繪)。“金安的泥捏,捏啥像啥,捏誰像誰。”莊上的老人們回憶:莊子南面的雞竇河兩岸,黃黏泥取之不盡。當年,金安常去那裡挖泥捏泥人、小動物等。一次,他用黃黏泥捏了莊上的老孫頭,用乾柴長時間過火、井水滴浸過水後,成了十分結實的青色“老孫頭”,像極了。上學路上,他常從衣兜裡掏出來與小夥伴們逗樂。 博圖角攝影師 王耀成
8/11 8、打繩(焦金安繪)。初中二年級時,焦金安成功臨摹出了一張一米多高的《毛主席去安源》水彩畫,轟動了整個校園,學校將他的這幅水彩畫放在校園的醒目處進行展覽。焦金安成了大家眼裡的“土畫家”。”消息傳開後,村裡出宣傳版面,請他插圖。那時,各家各戶的門口,都留有一塊刷白的牆面,請他在上面畫毛主席像。初中期間的寒、暑假,他幾乎每天都是在忙著給村裡、農戶家畫畫。 博圖角攝影師 王耀成
9/11 9、紡麻繩(焦金安繪)。“其實,我最滿意的,是給同班同學劉遼的母親畫像。”焦金安老人追憶:上初中時,同學劉遼掏出一張他母親的半寸模糊照片,讓我畫。“我臨摹了半天,那張素描畫得十分逼真,形神兼備,劉遼同學貼在床頭,視若寶貝。”在村裡,焦金安當過拖拉機手,開過家電修理鋪,再後來成為第一代農民工,去煤礦、硫礦打過工,去新疆摘過棉花種過地,去上海養老院當過護工…… 博圖角攝影師 王耀成
10/11 10、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集體食堂(焦金安繪)。2016年7月,對焦金安很好的大哥病逝後,他整天悶悶不樂。焦金安老漢說,在北京工作的女兒怕我“倒”下了,知道我早年愛畫,給我寄來顏料、畫筆和宣紙,鼓勵我重拾畫筆,轉移思念。“到現在,已畫三年了,像模像樣的有七八十幅,女兒都帶北京去了。”他畫的畫,大致分三類,一是鄉村孩子的娛樂,二是鄉村生活和勞動的場景,三是他親身經歷過的大事。 博圖角攝影師 王耀成
11/11 11、洪水過後的鐵軌上(焦金安繪)。“1975年8月,上游的石漫灘水庫發洪水,我去平頂山給生產隊買炕煙煤,返回時地上到處是水,路被洪水沖斷了,平頂山至舞鋼段的鐵路鐵軌上站滿了人,瓜地裡的西瓜都漂了起來。”焦金安說:這件事,記憶特別深刻,他一連畫了《鐵軌上》、《牛拉水中手扶拖拉機》、《樹梢上的掛草》、《撈瓜吃》四幅水彩畫。 博圖角攝影師 王耀成
2019-07-10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