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活命,他18歲學得手藝,30歲隱居山溝編竹器56年,現已四世同堂
為活命,他18歲學得手藝,30歲隱居山溝編竹器56年,現已四世同堂
為活命,他18歲學得手藝,30歲隱居山溝編竹器56年,現已四世同堂
為活命,他18歲學得手藝,30歲隱居山溝編竹器56年,現已四世同堂
為活命,他18歲學得手藝,30歲隱居山溝編竹器56年,現已四世同堂
為活命,他18歲學得手藝,30歲隱居山溝編竹器56年,現已四世同堂
為活命,他18歲學得手藝,30歲隱居山溝編竹器56年,現已四世同堂
為活命,他18歲學得手藝,30歲隱居山溝編竹器56年,現已四世同堂
為活命,他18歲學得手藝,30歲隱居山溝編竹器56年,現已四世同堂
為活命,他18歲學得手藝,30歲隱居山溝編竹器56年,現已四世同堂
為活命,他18歲學得手藝,30歲隱居山溝編竹器56年,現已四世同堂
為活命,他18歲學得手藝,30歲隱居山溝編竹器56年,現已四世同堂
為活命,他18歲學得手藝,30歲隱居山溝編竹器56年,現已四世同堂
為活命,他18歲學得手藝,30歲隱居山溝編竹器56年,現已四世同堂
為活命,他18歲學得手藝,30歲隱居山溝編竹器56年,現已四世同堂
為活命,他18歲學得手藝,30歲隱居山溝編竹器56年,現已四世同堂
為活命,他18歲學得手藝,30歲隱居山溝編竹器56年,現已四世同堂
為活命,他18歲學得手藝,30歲隱居山溝編竹器56年,現已四世同堂
為活命,他18歲學得手藝,30歲隱居山溝編竹器56年,現已四世同堂
亙方鄉土
1/18 位於一條黃土溝深處的餘家溝村,是山西省垣曲縣皋落鄉的一個很小很偏僻的自然村莊,這裡四面環山,溝壑縱橫。村邊的一片翠綠的竹林中,一位老人手提劈篾刀正在耐心尋找一根合適的毛竹材料,為編一件竹器做準備。他就是餘家溝村無人不曉的老篾匠袁寶珣,老人今年86歲,56年前落戶到這裡,靠竹編手藝養大4個兒女以及一家人,現在已經四世同堂了。
2/18 我和老袁認識是3年前的2016年冬季,那次在下鄉採風中匆匆拍攝了他,當時83歲的老人獨自一人居住在村旁竹林邊的一間土坯房裡,除了種幾畝地外,老人平時就在這裡管理著屬於村集體的一片竹林,另外還編竹器賣錢補貼家用,老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悠然地享受著世外桃源般的寧靜生活。(這張圖片拍攝於2016年冬)
3/18 “剛接手管護竹林時,面積只是一小片,經過這幾十年的科學栽種管護,現在面積擴大了好幾倍,而且品種也增加了不少,自己還從外地引進優良品種栽植在竹園裡,除了毛竹,現在還有黃金竹,剛竹和翠竹等品種,都是為了編織不同竹器而栽植的”。老人介紹道。(這張圖片拍攝於2016年冬)
4/18 老人介紹說他是山東菏澤人,父輩是農民,除了種地不會其他技能,自己兄弟姐妹們多,家庭負擔重,口糧不夠吃,為了活命,18歲那年經伯父介紹,投師一個河南匠人學會了竹編手藝,後來靠竹編這個絕活兒娶了媳婦成了家。
5/18 30歲時,經山東老鄉介紹,他攜妻兒來到了山西垣曲,最初落腳在長直鄉澗地村,一家三口住在一孔土窯洞裡,專門給村裡以及周邊村民編竹籃竹筐為生,由於心靈手巧,竹編技術過硬,編制出的竹器很受村民歡迎,短短一年多時間,自己名聲鵲起。餘家溝村的村幹部知道我這個手藝人後,專門拎著菸酒邀請我到他們村裡落戶,並答應讓我管理村裡的竹林。袁大爺說。
6/18 九十年代以前,在農村生活中幾乎都離不開竹子編織的器物,籮筐、蒸籠、涼蓆、竹篩等,都是生活中要用的傢俱,因為竹篾製品美觀輕巧、結實耐用,幾乎是每家每戶生活中的必備品,所以竹編匠人很吃香,是農村不可缺少的手藝人,和醫生一樣,很受人尊敬。說起當年,老袁自豪地露出了笑容。
7/18 他和老伴落戶餘家溝村後,又生育了2個兒子和1個女兒,現在4個兒女都成家了,大兒子和二兒子都沒有繼承竹編這一行,弟兄倆這些年靠養蜂賣蜂蜜創收,還在城裡買了房,小兒子回山東老家了,女兒出嫁在皋落村,兒女們都很孝順。“把他們拉扯大,結婚成了家,全都是靠這竹編手藝”。老人說。不過孩子們也很爭氣很努力,大兒子都當爺爺了,我也有陳孫子了,現在我老漢已經四世同堂了。
8/18 孩子們一個個成了家,在村裡蓋有院子,老伴剛去世時,兒女們嫌我住在偏僻的竹林土坯房裡不方便,讓我和他們一起吃住,我習慣了竹林的安靜生活,誰家也不願意去,可是現在自己年齡大了,再一個是孩子們在城裡買了房,現在都住在城裡,村裡的院子沒人照看,我就從竹林的土坯房裡搬了回來,住到孩子們的院子裡,幫他們看家,自己也閒不住,另外編些竹籃竹筐賣個零花錢,顧個自己生活開支就行了,不想麻煩兒女們。老袁說。
9/18 袁大爺說他這一輩子就跟竹子打交道,雖然是農民,但以竹編為業,60多年來,自己親手編了無數個竹器。
10/18 八十年代那會兒,靠竹編年收入差不多有一萬元,這行業現在不行了,竹製品被塑料代替了,竹籃子用的人不多了,一年也賣不了幾個,也沒有收入了,孩子們也不願意學這一行。我也是80多歲的年齡,腿腳不靈活了,眼睛花的厲害,趁著現在還能動,編一個是一個,能顧住個人生活就行。袁大爺說。
11/18 老人說,我現在住在孩子們在農村的院子裡很舒服,因為清靜空氣好,一些煩心事就忘記得乾乾淨淨。想幹活的時候,就到屋後自己的竹園裡砍上幾棵竹子劈成竹篾,動手編幾個竹筐竹籃,餓了就自己做點飯,孩子們想來看我了,我就打電話給孩子們,他們就開車從城裡過來接我。
12/18 編竹器在竹子的材料選擇上很有講究,三年以下的竹子不堅硬沒有韌性,生長在三年以上的竹子才能用,老竹子的外皮顏色淡,用手摸起來有光滑感,嫩竹子顏色綠,摸起來有點澀。這是多年積累的經驗。袁大爺說。
13/18 製作不同的竹器需要不同規格的竹篾才對,按照竹篾的薄厚、粗細分類,備好竹篾材料,以便在編織過程中使用不同的竹篾,編織成不同規格的竹器。器物在不同部位使用的竹篾規格也不同,器物的寬、窄、疏、密等部位不僅要編織出美感外,關鍵要有使用價值還不顯得笨重。袁大爺很專業地介紹說。
14/18 編竹器是一個辛苦的活兒,編織前,首先得劈篾備料,做成一件竹器一般都得經過剖絲 、切絲 、刮削 、磨光 、編結等過程,對於竹編篾匠來說,砍、鋸、切、剖、拉、撬、編、織、削、磨就是基本功,樣樣功夫都得練得紮實,什麼樣的蔑絲編就什麼樣的竹器。
15/18 編織一件精巧的竹器,離不開兩雙巧手,60多年來,袁大爺的兩隻手已經被厚厚的老繭裹滿,堅硬的角質層如同兩隻厚厚的保護手套,可以抵擋一般的竹籤刺傷手指。
16/18 袁大爺說,落戶到山西餘家溝扎穩腳跟50多年來,從一無所有到子孫滿堂,自己作為一個普通的竹篾匠人,靠的不僅是精湛的手藝,關鍵是做人也像竹子一樣,樸實謙虛、堅韌勤勞,為人處事像編竹器一樣要一絲不苟嚴謹待人。幾十年來,袁大爺為鄉里鄉親以及困難戶和殘疾人免費編織竹器上千件,讓利照顧300餘人次。
17/18 圖為袁大爺的兩個重孫在好奇地撫摸他編織出的竹籃。
18/18 袁大爺深知,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傳統的竹編行業被現代工業文明所取代,傳統的竹編行業正在慢慢退出人們的生活,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從此,篾匠這門老行當也不被人熟知了。老人雙手捧著全家福欣慰地告訴我說,我一輩子就靠竹編這一行當養活了一家人,從一無所有到子孫滿堂,現在又趕上了新時代好生活,這一輩子很知足,現在我很幸福。
2019-09-12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