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

8 個回答
浩瀚文史

不作死就不會死,朱高煦是把“作死”這個意思用親身實踐給我們演繹一次,他可堪稱中國歷史上最擅長作死的人。

朱棣登基後,他的兩個兒子是最有希望繼承皇位的,一個是長子朱高熾,另一個是次子朱高煦。朱棣最寵愛的是在靖難之役中立下戰功、勇武過人的次子朱高煦,但是此人實在是太驕縱,朱棣權衡再三,最後還是按禮法立了朱高熾為太子。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

朱高煦封為漢王,結果這個朱高煦也是作死,封在雲南,嫌雲南地方太偏僻,又改封青州,又覺得青州太窮,最後朱棣沒轍了,國事太忙,懶得打理他,就讓他留在了南京。

朱高煦軟磨硬泡,把皇帝的親軍“天策衛”要來當了自己的護衛。

逢人就問:“你看,本王像不像唐太宗。

要知道唐太宗可是殺兄弒父才上的位,自比唐太宗,這不是作死嗎?

他還四處招募士兵,四處橫行不法,朱棣聽說他的所作所為後,氣的差點把他貶為庶民,還是太子朱高熾不計前嫌為他求情,才改封到山東樂安。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

沒過幾年朱棣駕崩了,朱高熾順理成章的繼承了皇位,就是後來的明仁宗,可惜這位心地善良、身寬體旁的明仁宗在位僅10個月 ,就病逝了。

這讓朱高煦那顆作死的心又蠢蠢欲動起來,他想效仿自己的父親,把自己侄兒趕下臺去,自己做皇帝,可惜他只有勇武卻沒有謀略,想在朱瞻基去北京奔喪的路上伏兵趁亂幹掉他。結果兵都埋伏好了,也沒有見到朱瞻基,後來才知道朱瞻基已經到了北京繼位了,年號宣德。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

按理說,謀反不成功,就老實做一個王爺,吃香喝辣的也挺好,朱高煦偏不,要是他能安心做一個王爺,就不是作死的朱高煦了。

於是他繼續往他的作死之路前進,他準備攻打京城,聯繫了自己的老戰友英國公張輔,想讓他做內應,這張輔也是不含糊,直接就把信交給了皇帝。朱瞻基得到這個消息後,直接御駕親征,兵圍樂安城,朱高煦見大勢已去,只得出城投降。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

按說謀反是死罪,但是朱瞻基和他老爸一樣心軟,決定放自己親叔叔一馬,只是將朱高煦父子軟禁了起來。謀反而不死,這也算是最好的結局了吧,朱高煦仍然發揮著他生命不息、作死不止的本色。

過了不久,朱瞻基想起了自己的叔叔,就去看望他,按理說這時朱高煦應該跪謝不殺之恩,但是他不按常理出牌,也不知道兩人哪一句話不對勁,朱高煦竟然伸腿將皇帝給絆了個跟頭。

朱瞻基脾氣再好,也沒法忍受了,但他又不想殺了自己親叔叔,就吩咐侍衛搬一口銅缸來把朱高煦扣在裡面。這個作死的朱高煦偏偏憑藉他的一身武力,頂起這300多斤的大銅缸在屋裡搖搖晃晃、地橫衝直撞,朱瞻基再也忍不住,下令在缸上堆滿了柴草木炭,點起火來,把這位荒唐王爺烤死在銅缸之中。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

朱高煦真的是不作死就不會死的人物典型,在爭皇位這樣的事情上,不會控制自己情緒,隨意暴露自己的野心,被迫就藩後,還不老實,起兵失敗,侄子放自己一馬,還逞一時之快作死,簡直就是一個三歲小孩的行為,性格缺陷一覽無遺,朱棣說朱高煦最像自己,也僅僅侷限於剛烈勇猛,能征善戰罷了,比起權謀智計,天壤之別。

野史也是史

朱高煦並不是被烹死的。何為烹煮之刑?烹煮之刑也叫鑊烹或鼎烹,烹人之刑的鍋或鼎中必須要有介質,而這個介質通常為水或油,這才符合“烹”字的本意,也即“煮之於鑊曰烹”。因此,朱高煦應是被烤死的,並非烹死的。

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次子,明仁宗朱高熾的弟弟,與明宣宗朱瞻基是叔侄關係。朱高煦自與朱棣靖難以來,就是有所求的,他的目標就是朱棣身後的皇位。而對於朱高熾和朱瞻基的相繼即位,是有極大不滿的。

朱高煦的死,可以說是在他父親打天下的時候就已註定,而先後三位皇位都在試圖挽救瀕臨深遠的朱高煦,但朱高煦自己就像魔怔了一樣,一定要以不要黃河心不甘的姿態與皇位槓下去。在我們看來,他的死其實說是一種咎由自取。

與體弱多病、身形較胖的朱高熾相比,朱高煦勇武過人,在靖難中也是屢立戰功。朱高煦錯誤的將父親的寵愛理解成是皇位的繼承人,他與朱高熾的差距在於,朱高熾宅心仁厚非常穩重,而朱高煦卻嬌縱蠻橫,這就是他成不了太子的原因。

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

(明宣宗朱瞻基)

朱高煦本被朱棣封為漢王,封地在距離京城很遠的雲南。朱高煦仗著父親的寵愛,硬是不肯就藩,朱棣不忍心又將他封於青州,他還是以各種理由來抵抗就藩。此時的朱棣正忙於繁雜的政事,於是就讓朱高煦賴在南京了。

朱高煦不知使了什麼手段,竟然將朱棣的親軍掌握在自己手中。朱棣的這支親軍叫“天策衛”,是專門保護皇帝安全的。朱高煦便向同僚炫耀自己要像唐太宗一樣做個“天策將軍”,很明顯朱高煦想再次上演玄武門之變。

為了這個目標,朱高煦雙管齊下,一面想方設法陷害太子朱高熾的幕僚,一面私下四處招募兵士。囂張之氣簡直是溢於言表,他的兵士因搶劫財物而被兵馬指揮使逮捕,蠻橫的朱高煦竟然將指揮使殺害。

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

(朱高煦)

朱棣聽到兒子的所作所為後,氣的差點背過去,要將朱高煦貶為平民。這時太子朱高熾出面求情,朱高煦才倖免於難,後改封到山東樂安,至此徹底與皇位無緣了。朱高熾即位後,還沒等大顯身手,僅在位十個月便駕崩了。

此時的朱高煦又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當時太子朱瞻基要從前往南京北京來為父親仁宗奔喪,朱高煦就在半路派兵截殺侄子。埋伏在途中的兵士並沒有等到朱瞻基,等朱高煦得到消息時,朱瞻基已經即位,是為明宣宗。

朱高煦的陰謀早已被識破但沒有說破,孤注一擲的朱高煦選擇了造反。他在聯絡京城的英國公張輔時,結果被告密了。朱瞻基憤怒的帶兵親征叔叔朱高煦,樂安城被圍得水洩不通,朱高煦見大勢已去,於是出門向宣宗投降。

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

對於想要謀逆的朱高煦,心軟的朱瞻基並沒有殺他,而是將他軟禁起來。不殺謀逆的皇親國戚,這在歷史上還是比較少見的,至少說明朱瞻基與他父親一樣都是宅心仁厚類型的,否則也開創不出大明的仁宣之治。

對於這個被囚禁的叔叔,朱瞻基還是想感化他,讓他重新做人。朱瞻基主動前往囚禁地去看望叔叔,驕橫的朱高煦並沒有感謝侄子的不殺之恩,而是以長輩的姿態來與朱瞻基談話,這也就算了,但朱高煦接下來的表演讓人目瞪口呆。

二人在談話之時,不知朱高煦當時是何想法,竟然將侄子朱瞻基一腿掃倒在地,也有說是被故意絆倒。身為皇帝的朱瞻基,顏面掃地,暴怒後命人將叔叔朱高煦扣在一個銅缸裡面,事情並沒有結束,朱高煦竟然比朱瞻基更為憤怒。

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

他頂著三百多斤重的銅缸四處亂撞,從他種種的表現來看,是鐵了心想求死。無奈的朱瞻基只好成全他,令人銅缸上架上柴火,將朱高煦烤成了木炭。朱高煦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不得不說朱高煦就是想死。

因此,明宣宗朱瞻基並不是將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而是烤死的。原因總結起來就是朱高煦一心找死。

吃喝探索酱

原因總結起來就四個字:積怨已久。

史書上對於朱高煦的死有很明確的記載,在其造反失敗之後被貶為庶人的情況下,依然非常囂張跋扈,竟然將一國之君故意絆倒,這讓皇帝顏面盡失,也給他招來了殺身之禍。發生這種事情的主要原因是還是他本人的作死行為,在造反失敗之後依然能夠做出這種事情,不禁讓人驚歎此人腦回路的清奇,也感嘆此人心理素質的強大。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不過,能做出來這種事情確實符合朱高煦的作風,因為他一直是這樣的人。此人從小就是一個“熊孩子”,生性凶悍,言行輕佻,而且不肯學習。太祖皇帝非常厭惡這個孫子,其實讓太祖皇帝喜歡的孫子輩的人確實不少,但是讓太祖皇帝非常厭惡的,也就朱高煦這一個人了。在他成年之後,也是一副遊手好閒,無惡不作的惡人,不僅手腳不乾淨,竟然還經常殺死官民。但是,這樣的人卻有著大機緣,日後竟然成為了一個皇子,當然這全都靠他老爹的遠見卓識。在燕王發動“靖難”並且成功之後,因為此人在戰爭之中勇猛異常,有著很大的功勞,竟然一度將被立為太子。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

(朱高熾畫像)

但是這樣的人哪能成為太子啊,這樣的人要是成太子了,那國家不亂了套?最終燕王還是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立自己並不喜歡的大兒子朱高熾為太子。這個時候朱高熾就開始不樂意了,這可是他最接近皇帝的時候,怎麼能輕易的放棄呢?這麼囂張跋扈的人,怎麼能容忍自己不能登上皇位呢?於是他用各種方式來宣洩自己的不滿,比如,在他被冊封為藩王的時候,拒不前往封地。更誇張的是,他還招攬自己的親信,以唐太宗自比,唐太宗怎麼上位的,大家都知道,這一系列作死的行為,讓他老爹也看不下去了,決定要將他廢為庶人,這個時候朱高煦一直看不上的哥哥救了他一命,是朱高熾向成祖極力求情,最終他才躲過了這一劫。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

(朱高煦劇照)

後來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繼承皇位,也就是明宣宗,這個時候還沒死心的朱高熾直接造反,找了一大堆幫手,沒想到這些幫手裡面有一人直接將告發了,這也是他從造反到造反失敗時間如此短暫的重要的原因。最終,朱高熾只好向當時的皇帝,也就是他的大侄子投降。他這個大侄子和他哥哥對他的態度是一樣的,並沒有殺掉他,僅僅是貶為了庶人,但是這一層關係還是有的,因此皇帝還是會去看望這個無惡不作的叔叔的。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朱瞻基畫像)

只是沒想到這個叔叔都淪落到這步田地了,竟然還會做出這種反智的行為,故意將皇帝絆倒,這個時候朱瞻基也不顧叔侄情分了,直接用火將朱高煦活活烤死,也算是解了好幾代人的氣了。按道理來講,一個造反都能原諒,為什麼被絆倒這件事情不能原諒呢?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朱高煦作惡太多,從太祖到宣宗,沒有幾個人皇帝是不厭惡這個“皇家大活寶”的。此人的種種劣跡,宣宗心裡自然有數,所以被絆倒這件事情僅僅是個導火索,作惡多端的朱高煦,是不可能善終的!

听三哥说历史

明成祖朱棣的第二個兒子朱高煦在明宣宗(朱棣的孫子朱瞻基)在位期間效仿父親的做法,想把侄子明宣宗拉下馬,自己篡位稱帝,結果失敗,被明宣宗處死。這場叔侄爭位大戲是怎麼發生的呢?這還得從明成祖朱棣說起。

在朱元璋死後,擁兵自重的燕王朱棣造了侄子朱允炆的反,發動“靖難之役”,成功上位,從侄子手中奪取了帝位。當上皇帝不久,朱棣就開始考慮立太子的事。按照嫡長子繼承原則,長子朱高熾無疑是太子人選,可是朱棣覺得他太胖,身體不好,而且心腸軟,沒個帝王的氣派。朱棣更喜歡在靖難期間立過不少戰功的二兒子朱高煦,甚至當面透露要傳位於朱高煦的想法。

不過,最後朱棣還是聽了朝臣的勸說,沒有違反成例,立長子朱高熾為太子。當時內閣大臣解縉說:“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以孽奪宗,自古致亂。”最關鍵的是,解縉悄悄地對朱棣說,朱高熾之子朱瞻基是“好聖孫”。朱棣於是下了決心,宣佈立朱高熾為太子,把朱高煦封為漢王(後來改封到樂安)。

朱高熾的長子朱瞻基確實打小聰明,能文能武,深得明成祖朱棣的喜愛。在朱棣去世後,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僅僅10個月就病故了,朱瞻基繼位成為明宣宗,他和父親仁宗是明朝少有的好皇帝,開創了“仁宣之治”的局面。

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

朱瞻基當上了皇帝,最不服氣的就是朱高煦了。在明宣宗剛即位的宣德元年(1426年),朱高煦在樂安(今山東廣饒)舉兵發動叛亂。在內閣大學士楊榮的勸說下,明宣宗御駕親征,統領大軍包圍了樂安,朱高煦被迫投降。朱高煦父子被押到了北京,軟禁在西城的逍遙宮裡。

有一天,明宣宗來到逍遙宮想看看叔叔。朱高煦還是心高氣傲,不願搭理皇帝。當明宣宗往外走時,他突然伸出腳使絆兒,明宣宗差點摔倒。氣憤之極的明宣宗馬上叫人搬來一口足有三百斤重的大銅缸,把朱高煦扣在裡面。朱高煦還真是勇猛,居然把銅缸頂起來往前挪動。明宣宗也較上勁兒了,叫人拿來炭火燒烤銅缸,最後活活把朱高煦烤死了。這一年是宣德四年(1429年)。

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

明成祖朱棣篡位開了一個惡例,其子朱高煦效仿最終身死名裂,也再次驗證了“最是無情帝王家”的老話了


如果大家喜歡我的回答,請順便關注我的帳號“聽三哥說歷史”,多謝支持!

蝈蝈的文史原创

明宣宗之所以將朱高煦活活燒死,應該是他咎由自取,作為明朝第四位皇帝和第五位皇帝的明仁宗朱高熾和朱瞻基,政治用人、行政處理上,均為後世所稱善,史稱“仁宣之治”。而朱高煦憑藉著自己在“靖難之役”中多次救父親朱棣於危難,立下赫赫戰功,而各個朱高熾僅僅因為是嫡長子而耿耿於懷,始終對覬覦太子之位。

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明仁宗

【一】明仁宗以仁對他,他卻以暴報之,毫無悔改之心。在朱高熾當太子之時,朱高煦就不聽父命不去封地,而強行留京,而且多次挑撥是非誣陷太子,致使解縉冤死、黃淮入獄。同時,他目中無人,生性殘暴,私招精兵,爛殺朝中大臣,成祖知曉此事後,打算將其廢為庶人,但太子朱高熾不忍心,在成祖面前求情,最終將其封到樂安州。到達樂安州之後又多次策劃謀反,太子又多次書信相勸無果。後成祖去世,太子繼位,趁此機會朱高煦進京謀取機會,明仁宗又對其增加其俸祿,賞賜寶物數以萬計,仍命他返回樂安,還將他的長子封為世子,其餘兒子均封為郡王。

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明宣宗

【二】明宣宗以禮待之,他卻以反報之,選擇自尋死路。明仁宗去世後,太子朱瞻基從南京趕往北京奔喪,朱高煦半路安排殺手刺殺未成。明宣宗登基後,對朱高煦與趙王朱高燧的賞賜厚於其他王府。凡是朱高煦提出的請求,宣宗都按照他的意見一一照辦,朱高煦卻認為宣宗軟弱無能,更加驕橫狂妄。1426年,朱高煦起兵造反,明宣宗御駕親征,將叛軍團團圍住,朱高煦方知害怕。就在這種情況下,明宣宗仍然報以一顆仁愛的心,向城內傳書,只要朱高煦交出慫恿謀反之人,就可以免除他的過失,恩惠禮遇與之前一樣,不然後果自負。多次傳書而不理,最後在叛軍內部發生分歧,朱高煦才不得不主動受降。返回北京後,大臣們都建議將朱高煦父子明正典刑,但是明宣宗並未如此,而是將他們貶為庶人,關押在皇城西安門內,其他黨羽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明宣宗做到如此地步不得不說仁至義盡,歷朝歷代對於叛逆者,哪個不都是被殺頭的,而朱高煦就這樣安安穩穩的活了下來。

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影視劇中的朱高煦

如果朱高煦知道感恩的話,老老實實做一個庶人,聽從皇帝的話,這樣也能保其平安到老,可是在一次明宣宗去探視他的時候,他卻故意將皇帝絆倒,這下徹底激怒了明宣宗,以仁德對待他,他卻不知悔改,於是用三百斤重的銅缸將其扣住,周圍點燃木炭,將其活活烤死。他的幾個兒子也全部被殺。

這就是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朱高煦自作自受最終導致自己被活活烤死。

带带大米粥

宣宗朱瞻基確實沒有殺自己的不靠譜叔叔,而是將他貶為庶人,並且還免除了城中叛軍的罪名。
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

宣宗把朱高煦關押在皇城西安門內,有一天宣宗去看望自己的叔叔,結果可能那天朱高煦先生可能心情不好,他在監牢裡伸腳把宣宗絆倒了……沒錯是故意的,他把皇帝絆倒了……

如果有恨可以罵,可以打,可以咬,但是朱高煦先生偏偏選擇了用腳絆。朱高煦先生,我們果然看不透你!

宣宗很生氣,讓人用一個三百斤的銅缸將任性的叔叔扣住,誰知道朱高煦先生天生神力,居然將大缸頂起來,宣宗忍無可忍讓人在缸周圍放柴火,烤死了朱高煦先生,他的兒子也被殺了。

就這樣朱高煦先生結束了自己頗具傳奇且讓人哭笑不得的一生!


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
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
柒染娱乐

漢王朱高煦造反,明宣宗御駕親征,抓到朱高煦,帶回北京。這時候,群臣紛紛上書,請求宰了朱高煦。明宣宗並沒有這麼做,只是把朱高煦廢為草民。

後來明宣宗前往探視朱高煦,這時候,朱高煦開了一個玩笑,明宣宗走過去的時候,朱高煦伸腳把明宣宗絆倒在地。明宣宗非常憤怒,用一個大銅缸把朱高煦蓋在下面,並讓人在銅缸周圍燒火,把朱高煦活活烤死。接著又處死了朱高煦那些並沒有犯錯的孩子們。


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
鲁sh涛

朱高煦是朱高熾的弟弟,也就是明成祖朱棣的二兒子。在靖難之役中,雖然朱高熾和朱高煦兩人都立下了顯赫戰功,但是老二朱高煦性情強悍,驍勇善戰,屢建奇功,使朱棣特別喜歡。朱棣當上皇上後,本來打算立朱高煦為太子,可擋不住大臣們用嫡長子繼承製的勸說,最後不得已立朱高熾為太子。這樣的結果令朱高煦很不滿意,所以開始一系列奪皇位的陰謀。

建文四年,朱棣登上皇位,改年號為永樂。在政權穩定後,就需要確定繼承人,按照封建嫡長子繼承製,朱高熾應被立為太子,可朱棣對驍勇善戰的朱高煦特別喜愛,所以一直沒有確定下來誰來當太子。後來在大臣們的勸說下,終於下了決定,宣佈朱高熾為太子,朱高煦為漢王。朱高煦沒當上太子,還被封到很遠的雲南,對此他極度憤怒,於是他開始不斷地找機會陷害朱高熾以及擁戴朱高熾做太子的大臣。

在朱棣沒奪得皇位之前,朱高煦為了陷害朱高熾,就誣告朱高熾私通建文帝,篡位當燕王。朱棣聽說後,非常生氣,於是派人抓捕朱高熾,幸好朱高熾的親隨及時趕到,還把建文帝寫給朱高熾的一封沒有啟封的密信交給了朱棣。朱棣看後,放下心來,還暗自慶幸差點殺了自己的親兒子。朱高熾當上太子後,朱高煦更過分地誣陷太子,多次之後,朱高煦的陰狠手段讓朱棣很是不滿。朱高煦的劣行越來越多,朱棣也徹底認清朱高煦,於是下令將他囚禁在西華門,貶為庶人。後來,性格仁厚的朱高熾為朱高煦求情,這才讓朱棣將朱高煦封於樂安州。到這個時候,朱高煦已經無法跟朱高熾爭奪皇位了。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在北征迴歸的途中去世,朱高熾登上皇位,改年號為洪熙。可朱高熾在位僅執政一年,就去世了,按照朱高熾的遺詔,朱瞻基登基,即明宣宗,改年號為宣德。朱高煦見朱高熾去世,於是又有了奪皇位的心思。在朱高熾死後,朱高煦為了篡位,準備派刺客截殺從南京趕回北京繼承皇位的朱瞻基,可因為預謀倉促,最終沒有得逞。

在宣德元年,朱高煦派人進京為朱瞻基獻一些花燈,其實這都是朱高煦藉機前來窺探京城虛實的。但明宣宗不以為意,依然表示要厚待客人,沒必要對此事過於認真追究。之後,朱高煦不斷地嚮明宣宗索要財物,明宣宗也總是有求必應,但朱高煦不知道適可而止,反而變本加厲。最終這年八月,他還是不滿足現狀,於是自己帶人扯旗造反。

明宣宗見事情已經沒有任何挽回的餘地,似乎只有派兵反叛這一條路了。於是明宣宗採用夏元吉兵貴神速的辦法,決定親自率領軍隊趕往樂安州討伐朱高煦叛軍,這樣也可以在氣勢上壓垮外強內弱的朱高煦。果然,朱高煦看到明宣宗御駕親征,不敢出城接戰,只命令軍隊在城頭用大炮攻擊明宣宗的軍隊。這時明宣宗手下的將士都在請求下令攻城,可他沒有答應,因為明宣宗想兵不血刃地招降朱高煦。於是明宣宗寫了兩封信綁在箭上,讓人把箭射入城內,但城中卻沒有一點動靜。明宣宗這時又寫下告漢王部下書,依舊射入城中,讓守城的士兵將領相互傳閱,致使守軍的鬥志不斷地消失。這時候朱高煦發現自己已經走投無路,只能選擇繳械投降,希望能夠得到明宣宗的寬恕。

朱高煦投降後,大臣們要求將舉兵造反的朱高煦殺死,明宣宗沒有答應,但他把大臣們的奏章轉給朱高煦看,然後帶著朱高煦和他的幾個兒子一起回了京城。朱高煦被帶回京城後,被開除宗籍,貶為庶人,軟禁於西安門內,但生活上仍然得到優待。在宣德四年,宣宗好意去探視朱高煦,但朱高煦卻乘其不備突然用腳將明宣宗勾倒在地上。這一來,一向好脾氣的宣宗終於惱羞成怒,他命人搬來大銅缸,用銅缸扣住朱高煦,然後在缸周圍堆上木柴,然後點火將高煦活活烹死了。趙王朱高燧聽說朱高煦被明宣宗活烹,嚇得主動交出藩鎮軍權,絲毫不敢生出忤逆之心。至此,明宣宗朱瞻基的地位已經徹底穩定。如果朱高煦老老實實當他的漢王,那明宣宗會不會找他的麻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