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的性味功效是什麼?

中草藥蒺藜的性味功效是什麼?
10 個回答
天天食疗
2017-09-05

蒺藜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扁莖黃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Br.的成熟種子。又各沙苑蒺藜、沙苑白蒺藜、同州白蒺藜、潼蒺藜、沙蒺藜、夏黃草等。主產內蒙古和東北、西北地區。

秋末冬初種子成熟時割取或連根拔出,晒乾,打下種子,除去雜質。生用或鹽水炒過用。
蒺藜的性味功效是什麼?

【成分與藥理作用】含脂肪油、鞣質、維生素A類物質等。有收縮子宮和抗利尿作用。

【應用思路】 1.本品甘溫補腎,能固精縮尿,適用於腎虛腰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白帶過多等症。2.本品有養肝明目功效,適用於肝腎不足引起的目暗不明,頭昏目花等症。
蒺藜的性味功效是什麼?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20g或入丸、散劑。 【注意事項】本品為溫補固澀之品,陰虛火旺及小便不利者忌服。

【配方參考】 1.腎虛遺精:沙苑子、蓮肉各12g,煎服,飲湯食蓮肉。2.健身益壽:沙苑子10g,洗淨搗碎,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日1次。 3.腎虛腰痛:沙苑子30g,豬腰1個,燉熟飲湯食肉。
蒺藜的性味功效是什麼?

【文獻參考】 1.《本草匯言》:“補腎固精,強陽有子,不烈不燥,兼止小便遺瀝,乃和平柔順之劑也。” 2.《本草從新》:“補腎強陽,益精明目,治帶下……。性能固精。” 3.《本草求原》:“治肺痿、腎冷、尿多、遺溺,明目、長肌肉。亦治肝腎風毒攻注。” 4.《本草綱目》:“補腎、治腰痛洩精,虛損勞乏。” 5.《本草衍義》:“補腎。”
蒺藜的性味功效是什麼?

45度倾听
2017-07-08

蒺藜的性味功效是什麼?

蒺藜拉丁文名Tribulus terrestris L。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灰白色柔毛。主要藥物療效為平肝解鬱,活血祛風,明目,止癢。去風下氣,行水化症之藥也。其性宣通快便,能運能消,行肝脾滯氣,多服久服 蒺藜,有去滯之功。

蒺藜是一種一年生或二年生匍匐草本植物,全株密披灰白色絹絲狀長柔毛]或白色硬毛。莖淡褐色,從根部分枝,平臥於地面呈蔓生狀或略傾斜上升,披稍捲曲的絹絲狀長柔毛或長硬毛,柔軟強韌,長約10-60釐米,長可達1米。

葉:葉為偶數羽狀複葉,互生,平臥地面,不等大,長約1.5-5釐米;小葉2-14對,較大的複葉與較小的複葉交互對生,長圓形或長橢圓形,先端鈍或具短凸尖

頭,基部稍歪斜,近圓形,全緣,具緣毛,表面無毛或僅沿主脈披毛,背面披銀色絹絲狀毛,長約5-17毫米,寬約2-5毫米;葉柄極短或近無柄;托葉4枚,對生,披針形,漸尖,邊緣呈半透明狀膜質,披絲狀長柔毛,具柄,長約2-3毫米。

蒺藜的性味功效是什麼?

花:花黃色,細小,單生於葉腋,春末夏初開放,直徑約1釐米;花梗披絲狀柔毛,短於葉片,長約1-1.6釐米;花萼5裂,狹披針形,綠色,外披絲狀長柔毛,離生,宿存,長約3-5毫米;花瓣5枚,黃色,長圓形或楔形,頂端稍呈截形,稍長於花萼,早落,長約7毫米;雄蕊10枚,2輪排列,5長5短,5枚 1外輪較長的雄蕊與花瓣對生,5枚內輪較短的雄蕊基部有鱗片狀腺體;子房上位,5室,卵形,披粗毛,每室有3-4顆胚珠,花柱短,單體,柱頭5裂,線形。

果:果為蒴果,五角形,直徑約1釐米;由5枚堅硬不開裂的分果瓣所組成,成熟時分離;果瓣斧形,中部邊緣有廣展或平生的銳刺1對,下部常有較短的銳刺1對,背面瘤狀突起及有短硬毛,分果瓣長約4-6毫米,有種子2-3枚,種子間有隔膜。種子長卵圓形,稍扁,具油性。


蒺藜古名為“茨”,李時珍稱:“蒺,疾也;藜,利也;茨,刺也。其刺傷人,甚疾而利也。”蒺藜之刺傷人,迅速而鋒利,故而得名。蒺藜還有“屈人”“止行”等別稱,其意可知。

南樑陶弘景稱,蒺藜“長安最饒,人行多著木履,今軍家乃鑄鐵作之,以布敵路,名鐵蒺藜”。

《詩經·鄘風·牆有茨》曰:“牆有茨,不可埽也。中篝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醜也!”本篇諷衛國後宮淫亂之事,以蒺藜比興,雖是惡草,卻不可除之,欲掃而往往為刺所傷。

因是惡草,後世乃用之喻小人,《瑞應圖》中言:“王者任用賢良,則梧桐生於東廂。今蒺藜生之,以見所任之非人。”

《詩經·小雅·楚茨》言道:“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為,我藝黍稷。我黍與與,我稷翼翼。我倉既盈,我庾維億。”此詩讚上古賢君之事,蒺藜縱使遍佈,拔除其刺,使之不能害人,攘除其株,栽種黍稷穀物,及至豐收。

臨床應用:1、治肝經風邪所致的頭暈目眩,取其有降壓、鎮靜作用。現代治肝陽上亢之高血壓表現痛頭暈者,多用蒺藜配牛膝、鉤藤等,方如平肝降壓湯(見牛膝項下)。

2、為眼科常用藥,頭治目赤多淚、或痛或癢、視物模糊、有外眼翳障,適用於風熱較輕的角膜炎、角膜炎退行期,或急性結膜炎,常配木賊、決明子、谷精草等清熱明目藥。

3、治風熱所致的皮膚髮癢和皮診,如蕁麻疹、神經性皮炎、某些類型的慢性溼疹等,常配其它散風熱藥如蟬蛻、防風以及養血藥如首烏、當歸,方如蒺藜消風飲。

4、治肝鬱所致的胸脅脹悶疼痛。前人認為蒺藜有行血去瘀作用,現代根據這一原理,試用白蒺藜9g,配參三七2.4g內服,治冠心病絞痛,有一定效果。

蒺藜的性味功效是什麼?

天天之我爱公益
2017-02-02

蒺藜的性味功效是什麼?

蒺藜為常用中藥,《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原名蒺藜子。

別名:刺蒺藜,硬蒺藜。

來源:為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蒺藜的近成熟果實。

產地:主產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及北方各省。

性狀鑑別:五個小堅果聚成星球狀複果。具10個粗大木質的硬刺,頂端倆倆相接,呈五角星狀。商品多脫開為單個小堅果,桔瓤片狀,長7~8毫米,寬4~5毫米,厚約3毫米。表面黃色並有網狀花紋,弓形面有長,短刺各一對,氣微,味淡。以顆粒均勻,飽滿堅實,色黃綠者為佳。

主要成分:含揮油、剌蒺藜甙、生物鹼、脂肪油等。

藥理作用:疏肝熄風、行瘀去滯。能解鬱、明目、止癢,其他用為降壓(水浸液能降低麻醉動物的血壓)、鎮靜。臨床觀察認為可能還有抗過敏作用。

炮製:去剌鹽炒。

性味:苦溫。

歸經:入肝、肺經。

功能:散風,疏肝,明目行血。

主治:頭痛,目赤腫痛,多淚,乳汁不下。

臨床應用:1、治肝經風邪所致的頭暈目眩,取其有降壓、鎮靜作用。現代治肝陽上亢之高血壓表現頭痛頭暈者,多用蒺藜配牛膝鉤藤等,方如平肝降壓湯(見牛膝項下)。

2、為眼科常用藥,治目赤多淚、或痛或癢、視物模糊、有外眼翳障,適用於風熱較輕的角膜炎、角膜炎退行期,或急性結膜炎,常配木賊決明子谷精草等清熱明目藥。

3、治風熱所致的皮膚髮癢和皮診,如蕁麻疹、神經性皮炎、某些類型的慢性溼疹等,常配其它散風熱藥如蟬蛻、防風以及養血藥如首烏當歸,方如蒺藜消風飲。

4、治肝鬱所致的胸脅脹悶疼痛。前人認為蒺藜有行血去瘀作用,現代根據這一原理,試用白蒺藜9g,配參三七2.4g內服,治冠心病絞痛,有一定效果。

用量:6~12g。

處方舉例:蒺藜消風飲:白蒺藜9g、防風6g、荊芥9g、蟬蛻3g、川芎3g、赤芍6g、首烏9g、當歸9g、生地12g、甘草3g,水煎服。

:另有一種軟蒺藜,原植物為藜科的西伯利亞濱藜的果實(胞果)。性狀為扁平扇形,上棕色,粗糙,有主脈三條,放射狀隆起,細脈網狀。老熟時果實基部有剌狀突起,質軟不刺手,果皮種皮均薄,剝去後內有油質的胚與胚乳。氣微,味微酸鹹,天津兩種蒺藜均用。

柴火煮饭
2017-02-05

蒺藜(jílí),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植物中藥。卻是讓人煩惱讓人憂,因為它的果實上有針刺,稍不注意就會刮到。但是蒺藜卻有著很多的功效與作用,你知道到底有哪些嗎?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蒺藜的作用

蒺藜的性味功效是什麼?

  降低血壓作用

  刺蒺藜水浸液、乙醇-水浸出液和30%乙醇浸出液對麻醉動物有降壓作用。其生物鹼部分對犬血壓無影響,但可抑制蛙心,水溶性部分有中度降壓作用。

  利尿作用

  本品在印度民間作為利尿劑用;在鹽水負荷的大白鼠實驗中,利尿作用並不理想,其灰分的水提取物及植物煎劑的利尿作用,主要是由於鉀鹽的存在。但有人認為除了鉀鹽外,生物鹼部分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臨床上對腹水及水腫病人有效。

  平肝潛陽

  刺蒺藜味苦能降洩,入肝經,果實主降,故可平抑上逆之肝陽。用治頭痛、眩暈、痙攣最效。

  疏肝解鬱

  本品辛散通鬱,橫行排蕩,非他藥直達不留者可比。且入肝經,故可疏肝解鬱。用治胸脅疼痛,不舒,太息,乳閉不通。《植物名實圖考》曰:“蒺藜,用以開鬱,凡脅上,乳間橫滯氣,疼痛難忍者,炒香入氣藥,服之極效。”

  祛風明目

  本品辛散祛風,苦能瀉火,入肝經,肝開竅於目,故能宣散肝經風熱,瀉肝火,而祛風明目,甚有效力。故《本經逢原》曰:“刺蒺藜為治風明目要藥,風入少陰、厥陰經者為響導。目病為風木之邪,風盛則目病,風去則目明矣。”本品入肝經,辛能散,寒能清,清瀉肝熱,凡目赤腫癰,羞明流淚,證屬肝熱上擾目竅者,甚有效力,故可用刺蒺藜。

  祛風止癢

  本品既辛且苦,能燥溼殺蟲,祛風止癢。如《名醫別錄》曰:“即藜,主身體風癢,小兒頭瘡。”

  散結祛瘀

  本品辛溫,可散結祛瘀。用治癥瘕積聚、癰疽、瘰癧、乳巖等。如《神農本草經》曰:“本品主惡血,破瘕結聚,喉痺,乳難。”《本草匯言》曰:“刺蒺藜去風下氣,行水化瘕之藥也。”

  用於肝陽上亢,頭暈目眩

  本品苦降,入肝,有平抑肝陽的作用。常與鉤藤、珍珠母、菊花等同用,以增強其平肝之功。

  用於肝鬱氣滯,胸脅脹痛及乳閉脹痛

蒺藜的性味功效是什麼?

  本品辛散,入肝,又有疏肝解鬱之效。可與柴胡、香附、青皮等疏理肝氣藥物配伍,用治胸脅脹痛,單用本品研末服或與穿山甲、,王不留行等配伍,用治產後肝鬱乳汁不通、乳房脹痛。

  用於風熱上攻,目赤翳障

  本品味辛,又疏散肝經之風熱而明目退翳。用治風熱目赤腫痛、多淚多眵或翳膜遮睛等症,多與菊花、決明子、蔓荊子等藥配伍,如白蒺藜散。

  用於風疹瘙癢,白癜風

  本品辛散,祛風止癢。治療風疹瘙癢,常與防風、荊芥、地膚子等祛風止癢藥配伍;《千金方》單用本品研末衝眼,治白癜風。

唯一笑
2017-02-25
蒺藜的功效與作用:蒺藜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乾燥成熟果實,蒺藜別名有蒺藜蔓、蒺藜苗,蒺藜的功效是平肝解鬱、活血祛風、明目、止癢、除溼、消癰,蒺藜的作用是治頭痛眩暈、胸脅脹痛、乳閉乳癰、目赤翳障、風疹瘙癢,蒺

功效與作用

蒺藜的功效
  蒺藜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乾燥成熟果實,蒺藜別名有蒺藜蔓、蒺藜苗,蒺藜的功效是平肝解鬱、活血祛風、明目、止癢、除溼、消癰,蒺藜的作用是治頭痛眩暈、胸脅脹痛、乳閉乳癰、目赤翳障、風疹瘙癢,蒺藜用藥禁忌是凡血虛弱者忌服蒺藜。
  藥名:蒺藜
  別名:蒺藜蔓、蒺藜苗。
  科屬分類:蒺藜科。
  性味:辛、苦,微溫;有小毒。(子)苦、溫、無毒。(白蒺藜:甘、溫、無毒)。
  歸經:歸肝經。
  功效:平肝解鬱、活血祛風、明目、止癢、除溼、消癰。
  主治:用於頭痛眩暈,胸脅脹痛,乳閉乳癰,目赤翳障,風疹瘙癢。暑溼傷中;嘔吐洩瀉;鼻塞流涕;皮膚風癢;疥癬;癰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或搗汁服。外用:適量,煎水洗;搗爛敷或熬膏搽。
  來源:蒺藜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乾燥成熟果實。

蒺藜的作用
  蒺藜能平肝解鬱,活血祛風,明目,止癢。用於頭痛眩暈,胸脅脹痛,乳閉乳癰,目赤翳障,風疹瘙癢。
  1、蒺藜治身體風癢,燥澀頑痺:蒺藜四兩(帶刺炒,磨為末),胡麻仁二兩(泡湯去衣,搗如泥),葳蕤三兩,金銀花一兩(炒磨為末)。四味煉蜜為丸。早晚各服三錢,白湯下。(《方龍潭家祕》)
  2、蒺藜治眼疾,翳障不明:蒺藜四兩(帶刺炒),葳蕤三兩(炒)。共為散。每早服食後三錢,白湯調服。(《方龍潭家祕》)
  3、蒺藜治尿瘡:熟搗蒺藜葉,以水和塗,燥復易之。(《千金方》)
  4、蒺藜治胸痺,膈中脹悶不通或作痛:蒺藜一斤,帶刺炒,磨為細末。每早、午、晚各服四錢,白湯調服。(《方龍潭家祕》)
  5、蒺藜治癰腫:蒺黎蔓(淨洗)三寸截之,取得一升。 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去滓,納銅器中,煮取一升,納小器中,煎如稠糖,取塗瘡腫上。(《千金翼方》)
  6、蒺藜治通身浮腫:杜蒺藜日日煎湯洗之。(《聖惠方》)
  7、蒺藜治鼻塞多年,不聞香臭,水出不止: 蒺藜苗二握。以水一大盞,煮取半盞,仰臥,充滿口含飯,以汁一合,灌入鼻中,不通再灌之,大嚏。 (《聖惠方》灌鼻蒺藜汁)
  8、蒺藜治奔豚疝瘕:蒺藜十兩(帶刺炒),小茴香三兩(炒),乳香、沒藥各五錢(瓦上焙出汗)。俱為末,每服三錢,白湯調服。(《方龍潭家祕》)
  9、蒺藜行經:當歸、杜蒺藜各等分。上為末,米飲湯調服,食前。(《儒門事親》當歸散)
  10、蒺藜治急引腰脊痛:搗蒺藜子末,蜜和丸。酒服如胡豆大二丸,日三服。(《外臺》)
  11、蒺藜治乳脹不行,或乳巖作塊腫痛:蒺藜二、三斤,帶刺炒,為末。每早、午、晚,不拘時,白湯作糊調服。(《方龍潭家祕》)
  12、蒺藜治氣腫痛:蒺藜子一升,熬令黃,為末,以麻油和之如泥,炒令焦黑,以敷故熟布上,如腫大小,勿開孔貼之。幹易之。(《千金方》蒺藜散)
  蒺藜為治風明目要藥,風入少陰、厥陰經者為響導。目病為風木之邪,風盛則目病,風去則目明矣。《本經》專破惡血積聚,治喉痺乳難,以苦能洩,溫能宣,辛能潤也,此言刺蒺藜之功用耳。久服長肌肉,明目輕身,以其入腎益精氣也,此則專指沙苑蒺藜而言。其治痰消癰腫,搜腎臟風氣,又須刺者為破敵之先鋒。

蒺藜用藥禁忌:   凡血虛弱者忌服蒺藜。

农地圈
2017-07-10

中藥白蒺藜功效分類

平肝熄風類中藥

中藥白蒺藜說明

中藥白蒺藜為蒺藜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蒺藜的果實。產於東北、華北、新疆、青海、西藏和長江流域等地。秋季果實成熟時採割植株,晒乾。打下果實,除去雜質。炒黃或鹽水炙用。

中藥白蒺藜性味歸經、白蒺藜功效主治

白蒺藜性味歸經:苦、辛,平。歸肝經。

白蒺藜功效:平抑肝陽,疏肝解鬱,明目,祛風止癢。

白蒺藜主治:用於頭痛眩暈,胸肋疼痛,乳汁不通,目赤多淚,風疹瘙癢。

中藥白蒺藜功效作用的應用參考

1、中藥刺蒺藜有平抑肝陽作用。用於肝陽上亢,頭痛眩暈,常與鉤藤、珍珠母、菊花等同用。

2、中藥刺蒺藜辛散苦洩,有疏肝解鬱之功。用於肝氣鬱結之胸脅疼痛,可與柴胡、白芍、枳殼等同用。用於產後肝氣鬱滯,乳汁不通,乳房脹痛,可與青皮、穿山甲、王不留行等同用。

3、中藥刺蒺藜味辛能散,能疏散肝經風熱,有明目之功。用於風熱上犯之目赤多淚,常與菊花、決明子、蔓荊子等同用,

4、中藥刺蒺藜能祛風止癢。用於風疹瘙癢,常與蟬蛻、荊芥、防風等同用。

中藥白蒺藜用法參考

氣弱血虛者及孕婦慎服。蒺藜含有毒的亞硝酸鉀,可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而發生窒息。用量:6-10克。

農地圈問答團隊:董金平

井底癞蛤蟆
2017-02-04

別名 硬蒺藜、蒺骨子、刺蒺藜。蒺藜的性味功效是什麼?

來源 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Ius terrestrs L.的果實。 植物形態 一年生匍匐草本,多分枝,全株有柔毛。羽狀複葉互生或對生;小葉5~7對,長橢圓形,長6~15mm,寬2~5mm,基部常偏斜,有托葉。花單生於葉腋;萼片5;花瓣5,黃色,早落;雄蕊10,5長5短;子房上位,5室,柱頭5裂。花期6~7月.果實8~9月。生於田野、路旁及河邊草叢。各地均有分佈。

採製 秋季果實成熟時,割取全株,晒乾,打下果實,除去雜質。

產地 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四川、山西、陝西。

性狀 果實由5個果瓣組成,呈放射狀排列,直徑7~12mm。常裂為單一的分果瓣,分果瓣呈斧狀,長3~6mm;背部黃綠色,隆起,有縱稜及多數小刺,並有對稱的長刺和短刺各1對,兩側面粗糙,有網紋,灰白色。質堅硬。無臭,味苦、辛。蒺藜的性味功效是什麼?

化學成分 含甾體皁苷,其皁苷元為薯蕷皁苷元(diosgenin)、魯斯可皁苷元(ruscogenin)、海可皁昔元(hecogenin)、吉託皁苷元(gitogenin)等。另含蒺藜苷(tribuloside)、紫雲英苷(astragalin)、山柰素-3-芸香糖苷(kaempferol-3-rutinosicte)、哈爾滿鹼(harmane)、哈爾明鹼(harmine)、水溶性多糖等。

藥理 有降低血壓的作用;有利尿作用,與其所含鉀鹽有關,臨床上對腹水及水腫病人有效;可以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的生長;其生物鹼及水溶部分均能抑制大鼠小腸的運動,有拮抗乙酰膽鹼的作用。

性味 性微溫,味辛、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 平肝解鬱,活血祛風,明目,止癢。用於頭痛眩暈,胸脅脹痛,乳閉乳癰,日赤翳障,風疹瘙癢。用量6~9g。

配伍應用 ①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配決明子、青葙子等。②風疹瘙癢:配菊花、地膚子、苦蔘。

知农舍
2017-07-23

蒺藜 [jí lí]
蒺藜的性味功效是什麼?

蒺藜(學名:Tribulus terrestris L.)又名白蒺藜、屈人等。莖平臥,無毛,被長柔毛或長硬毛。全國各地有分佈。生於沙地、荒地、山坡、居民點附近等地。青鮮時可做飼料。果入藥能平肝明目,散風行血。果刺易粘附家畜毛間,有損皮毛質量。為草場有害植物。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莖平臥,無毛,被長柔毛或長硬毛,枝長20-60釐米,偶數羽狀複葉,長1.5-5釐米;小葉對生,3-8對,矩圓形或斜短圓形,長5-10毫米,寬2-5毫米,先端銳尖或鈍,基部稍偏科,被柔毛,全緣。

花腋生,花梗短於葉,花黃色;萼片5,宿存;花瓣5;雄蕊10,生於花盤基部,基部有鱗片狀腺體,子房5稜,柱頭5裂,每室3-4胚珠。

果有分果瓣5,硬,長4-6毫米,無毛或被毛,中部邊緣有銳刺2枚,下部常有小銳刺2枚,其餘部位常有小瘤體。花期5-8月,果期6-9月。
蒺藜的性味功效是什麼?

生境分佈

生於沙地、荒地、山坡、居民點附近。全球溫帶都有。生於田野、路旁及河邊草叢。各地均產。主產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四川、山西、陝西。
蒺藜的性味功效是什麼?

藥用價值

性味

辛、苦,微溫;有小毒。
蒺藜的性味功效是什麼?

歸經

歸肝經

炮製

炒蒺藜:取淨蒺藜,炒至微黃色,碾去刺即可。

鹽蒺藜:取去刺蒺藜,用鹽水拌勻,悶透,用小火炒至微黃色,取出晾乾。

功能主治

平肝解鬱,活血祛風,明目,止癢。用於頭痛眩暈,胸脅脹痛,乳閉乳癰,目赤翳障,風疹瘙癢。

附方

①治身體風癢,燥澀頑痺:蒺藜四兩(帶刺炒,磨為末),胡麻仁二兩(泡湯去衣,搗如泥),葳蕤三兩,金銀花一兩(炒磨為末)。四味煉蜜為丸。早晚各服三錢,白湯下。(《方龍潭家祕》)

②治眼疾,翳障不明:蒺藜四兩(帶刺炒),葳蕤三兩(炒)。共為散。每早服食後三錢,白湯調服。(《方龍潭家祕》)

③治胸痺,膈中脹悶不通或作痛:蒺藜一斤,帶刺炒,磨為細末。每早、午、晚各服四錢,白湯調服。(《方龍潭家祕》)

④治通身浮腫:杜蒺藜日日煎湯洗之。(《聖惠方》)

⑤治奔豚疝瘕:蒺藜十兩(帶刺炒),小茴香三兩(炒),乳香、沒藥各五錢(瓦上焙出汗)。俱為末,每服三錢,白湯調服。(《方龍潭家祕》)
蒺藜的性味功效是什麼?

⑥治急引腰脊痛:搗蒺藜子末,蜜和丸。酒服如胡豆大二丸,日三服。(《外臺》)

⑦治氣腫痛:蒺藜子一升,熬令黃,為末,以麻油和之如泥,炒令焦黑,以敷故熟布上,如腫大小,勿開孔貼之。幹易之。(《千金方》蒺藜散)

⑧治乳脹不行,或乳巖作塊腫痛:蒺藜二、三斤,帶刺炒,為末。每早、午、晚,不拘時,白湯作糊調服。(《方龍潭家祕》)

⑨行經:當歸、杜蒺藜各等分。上為末,米飲湯調服,食前。(《儒門事親》當歸散)
蒺藜的性味功效是什麼?

藥理作用

1、蒺藜的抗衰作用和強壯作用

在臨床上發現蒺藜皁苷能增強機體 自然殺傷細胞活性 , 可用來防治老年人免疫功能降低。

2、蒺藜的性強壯作用。

燕北林丛
2017-05-17

蒺藜,在我家鄉農村也叫蒺藜狗子。就因為它的果實上有刺,扎人。蒺藜的性味功效,我想,來回答的網友都給說的差不多了。那,我就來說說蒺藜在我們那兒人們還用它來幹什麼吧。


我老家在北方的一個山區,離牧區不遠。大家知道,過去農村除了耕作之外,飼養牲畜,也是家庭的一個重要的經濟來源。牲畜養到一定的時候就要賣掉一部分,或者淘汰掉老弱的。正常的賣,沒問題,可要淘汰老弱的,就賣不上好價了。那個時候又沒有什麼“催肥素”之類的東西。不知人們從哪兒弄的方法,要淘汰老弱牲畜的時候,就把蒺藜炒熟,壓成面,拌到草料裡,吃了這種的草料的牲畜,不出一個星期,保準外表看起來“膘肥體壯”,但半個月內必須買掉。要不然還得給它解“毒”。解“毒”的辦法也簡單,就是用蒺藜的秧蔓熬水給牲畜喝,也是不出一個星期,它就會恢復原狀。這個辦法不是所有的農牧戶都知道,我也是在草原上偶然遇見的。我們這最常用的是用灰灰菜熬水,飲牲畜。功效和喂蒺藜一樣。

大林151735755
2017-07-10

蒺藜,是蒺藜科植物。是一味 “平肝潛陽”藥。

蒺藜:性味苦.辛,平。歸肝經。具有平肝疏肝,祛風明目的功效。

蒺黎的應用:

1.有祛風明目作用,適用於風熱所致的目赤多淚.頭目疼痛等症,常與菊花.蔓荊子.決明子等配伍。如白蒺藜散。

2 .能祛風止癢,適用於風疹搔癢,常與蟬脫.殭蠶.荊芥.防風 .川芎等配伍。

3.有平降肝陽的作用,適用於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眩暈等證,常與鉤藤.珍珠母.草決明.菊花等配伍。

4 .又能舒肝解鬱。適用於肝氣鬱結之胸協不舒.乳閉不通,常與柴胡.青皮.橘葉.香咐.川芎等配伍。

用量 :5一10克。

附:

1. 《別錄》 : “冶身體風癢,頭痛……小兒頭瘡,痛腫陰瘍。”

《圖經本草》 : “古方皆用有刺者,治風明目最食。”

2 .含脂肪油.生物鹼.揮發油.皁甙及硝酸鹽類等。刺蒺黎有降血壓作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