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七國之亂時淮南王劉安為何不反?

劉安既有反心,為何當初不反,而選擇漢武帝時國家集權完成後卻反了?漢景帝七國之亂時淮南王劉安為何不反?
7 個回答
史学达人
2019-02-09

漢景帝應對七國之亂的時候,淮南王本來是想反叛的,只不過淮南王是一個書生,他根本就不懂打仗。

在他要出兵配合吳楚七國叛亂的時候。他被中央派來到地方任職的宰相給坑了,最終宰相把他手裡的兵權給騙了過去。

淮南王因為手裡沒有兵了,所以,他也就沒法反叛了。

最終正是因為淮南王沒有反叛成功,才救了他一命。因為參與吳楚七國之亂的這幾個王,在失敗後,基本上都被殺了頭。

也不知淮南王是該感謝中央派來的宰相,還是該痛恨他。

我們說一下為什麼淮南王劉安要反叛漢景帝,他們之間又有什麼仇恨?

淮南王就是劉安,他的父親就是劉長。說白了劉安之所以要反叛漢景帝,就是因為漢景帝的父親漢文帝殺了他的父親劉長。

這是兩家結下仇恨的根源。

漢景帝七國之亂時淮南王劉安為何不反?

劉長和劉恆(漢文帝)都是劉邦的兒子,也就是說淮南王劉安的父親和漢景帝的父親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而且劉長和劉恆,也是呂后在誅殺劉邦皇子的過程中,碩果僅存的兩個。

劉恆當了皇帝之後,劉長的身份也突出來了。因為他是皇帝的弟弟,真真正正的劉皇叔,他的地位別人當然不能比了。

劉長在稱呼漢文帝的時候,從來不叫漢文帝為皇帝,而是叫他哥哥,這在古代尊卑社會中,就是大不敬。畢竟一國之中,只有皇帝最大,誰都不能對皇帝無禮。

但是,漢文帝一直都在包容著劉長。他們甚至多次同坐一個轎子外出去打獵。

漸漸的劉長就更加的放肆了,他覺得自己做什麼事,都不會被漢文帝處罰。

所以,在一次打獵回來之後,他找到了審食其,然後就直接把人家給殺死了,要知道審食其那可是大漢的一個侯,私自殺一個普通百姓,都是要殺頭的,更何況是殺一個侯了。

漢景帝七國之亂時淮南王劉安為何不反?

劉長把審食其給殺了之後,就找到了漢文帝,說他之所以殺審食其,就是為了給自己的母親報仇,因為當年他的母親被劉邦抓進了監獄當中,曾經想讓審食其給求情。審食其沒有給辦,最終導致了他的母親自殺。

所以,他今天一定要殺了審食其。

漢文帝聽說之後,還是選擇了原諒劉長。

劉長就更加的膨脹了,他覺自己的殺一個侯都沒有事,那說明他幹什麼事情都不會被皇帝處罰的。

最終,他竟然選擇了謀反。

漢景帝七國之亂時淮南王劉安為何不反?

雖然反叛這件事劉長並沒有得逞,但是,漢文帝知道後,還是想要處罰他一下,就把他貶到了蜀地。

劉長是從長安用囚車被押送到蜀地的,但是,最終他還是沒有達到目的地。

因為劉長沒有受過這種屈辱,他覺得自己坐在囚車裡,一路被押送到蜀地,被百姓和官員參觀。當真是丟盡了臉面,所以,他就趁著別人不注意的時候,選擇了自殺。

漢文帝知道劉長死後,悲痛不已。

為了表達對弟弟劉長的歉意,他還把劉長留下來的三個兒子全部封為了王。其中淮南王劉安,就是劉長的長子。

劉安的父親劉長的死,是漢文帝導致的。所以,劉安就開始記恨漢文帝和漢景帝了。

劉安一直都是想造反的,他在漢景帝朝沒有反叛成功,到了漢武帝朝又接著反叛,最終被漢武帝給滅了族。

劉一千五
2019-05-25

孝景帝三年,吳楚七國起兵造反。吳王派使者去淮南國勾結。

漢景帝七國之亂時淮南王劉安為何不反?
淮南王劉安想發兵響應。淮南相國對劉安說,你一定要發兵反漢,我給你當大將。劉安就把兵權給了相國。相國兵權一到手。立即換防守城。拒不聽劉安的調遣,反而替朝廷抗擊叛逆。堅守城池。此時,朝廷也派曲周侯酈寄前來救淮南。這劉安僥倖逃過一劫。次年,劉安的小弟衡山王因為堅守不動,調封濟北,以志貞信。廬江王改任衡山。淮南國劉安不動。由此看到朝廷還是明辨是非曲折的。劉安想幹,而且已經幹了。有逆心了,但朝廷沒動他。

漢景帝七國之亂時淮南王劉安為何不反?
劉安,劉勃,劉賜三兄弟是淮南厲王劉長的兒子,劉長是漢高祖劉邦的小兒子。劉長的親媽是劉邦女婿趙王張敖的後宮美人。那麼,劉邦又是如何認識這美人的呢?

漢高祖八年,劉邦從東垣經過趙國。趙王張敖怕老丈人夜深難度,衿寒被冷,就把自己的美人送給老丈人暖和。不道這一幸,那趙美人便有了身孕。張敖只得請女人獨院居住。快生產時,碰上貫高等義士謀殺高祖,高祖大怒,收盡趙王前廷後宮。關在河內郡待審。趙美人也在其中。她就給主管官員說,她有身,是皇帝臨幸的。官員馬上彙報。劉邦在氣頭上不理。美人讓自己弟弟趙兼求闢陽侯,給呂后說一聲,呂后正氣劉邦亂整招來女人是非,當然不肯說情。趙美人羞憤難當,生下劉長後自殺而死。官員抱了孩子去見劉邦,說如此如此。劉邦才後悔,讓呂后撫養劉長。所以,劉長跟著呂后長大。後來,為淮南王鯨布反。劉邦封劉長當淮南王。劉恆(四哥)當上皇帝,劉長開口閉口叫他大兄,很令文帝難堪。
漢景帝七國之亂時淮南王劉安為何不反?

劉長長大後多為不法,先殺闢陽侯。自擬天子旌旗出入。文帝六年與柴武太子等謀反。漢朝廷群臣議罪,檻車乘傳發配蜀郡嚴道邛郵。死在路上。

淮南王死時,四個兒子都只有八九歲。漢文帝自憐,封四子為侯。長子劉安為阜陵侯……孝文十六年,劉安由阜陵侯而淮南王。

劉安每感其父早死,常有逆叛復仇之心。只是書生造反,十年不成。猶豫不決,反為朝廷所收,豈不悲哉。

LoRa万物互联
2019-03-24

劉安不是沒有反心,是當時沒有反成,但謀反的心一直沒死。

淮南王劉安,說起來成就可不低,他是西漢時期思想家、道家、文學家、發明家。他為《離騷》作文評有《離騷傳》傳世,又廣招賓客方術之士編寫《鴻烈》亦稱《淮南子》;他最早嘗試用熱氣球升上天空,也給我們貢獻了新鮮美味的豆腐。

不是不反,是沒反成

漢景帝三年,吳楚七國之亂的時候,吳國使者跑到淮南鼓動劉安響應,劉安也很有意,準備兵馬,準備叛亂。不幸的是他被自己淮南國相給耍了,沒叛成;幸運的是,七國被平定後,淮南國得以保留。當時的記載是:

孝景三年,吳楚七國反,吳使者至淮南,淮南王欲發兵應之。其相曰:“大王必欲發兵應吳,臣原為將。”王乃屬相兵。淮南相已將兵,因城守,不聽王而為漢;漢亦使曲城侯將兵救淮南:淮南以故得完。吳使者至廬江,廬江王弗應,而往來使越。吳使者至衡山,衡山王堅守無二心。孝景四年,吳楚已破,衡山王朝,上以為貞信,乃勞苦之曰:“南方卑溼。”徙衡山王王濟北,所以襃之。及薨,遂賜諡為貞王。廬江王邊越,數使使相交,故徙為衡山王,王江北。淮南王如故。

漢景帝七國之亂時淮南王劉安為何不反?

謀反之心,猶在

做為淮南王,劉安需要入京朝見皇帝。當時漢武帝的太尉田蚡,與劉安有老交情,親上霸上迎接劉安,還私底下和劉安說:“現今陛下沒有太子,大王是高皇帝的親孫,施行仁義,天下無人不知。假如有一天宮車晏駕皇上過世,不是您又該誰繼位呢!”心中大喜過望嗯劉安,不僅暗中結交賓客,還極力安撫百姓,整治兵器、攻戰器械,積聚黃金、錢財,收攏有奇才的人,私下密謀不臣之事。

劉安曾私下命令手下奴才偷偷嵌入宮中,偽造皇帝印璽、丞相、御史、大將軍、軍史、中二千石、京師各官府令和縣丞的官印、鄰近郡國的太守和都尉的官印、朝廷使臣和法官所戴的官帽。不想禍起蕭牆,事情敗露後,猶猶豫豫舉棋不定,最後反也不敢反了,乖乖束手就擒,最後趕在漢武帝問罪之前引頸就戮了。

漢景帝七國之亂時淮南王劉安為何不反?

劉安此人有野心,但不如老老實實做學問,搞發明創造,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吊打匈奴,治下悍將凶兵,這場面劉安都敢去剛一下正面,真是不知道雞蛋和石頭那個硬哦,不過勇氣可嘉,想幹的事情幹了,沒遺憾了。

福垊
2019-03-24

要不是國相忽悠劉安使他不能反,劉安早在七國之亂時就完了!劉安對文帝感情複雜,文帝對他爸好,但他爸之死卻因文帝。他家的關係好亂,不信你看。

漢景帝七國之亂時淮南王劉安為何不反?

他二大爺是漢惠帝,二大娘是他表妹——姑父趙王張敖(張耳子)之女。他奶奶趙姬是他姑父獻給爺爺劉邦的小妾。劉長出生時,趙姬陷貫高謀刺事件,其舅找審食其向呂后說情失敗後趙姬自殺。平叛諸呂后,力能扛鼎的劉長仗著文帝而不法,更是想起了親愛的媽媽——立誅審食其。理由是為媽為哥(劉如意)為天下(文帝)。

跋扈的淮南王連文帝他媽薄太后都怕。劉長還想讓他哥怕——想當皇帝,就北聯匈奴,東合閩越,要將皇兄變臣兄,可走漏風聲。文帝嚴懲其臣屬,流放教育他,但他又羞又怒,絕食而死。

漢景帝七國之亂時淮南王劉安為何不反?

劉安對文帝感情複雜,對景帝也複雜。父子不同的地方是劉長尚武,劉安崇文。當吳王反,聯絡他時,他毫不猶豫,他的國相說你非要幹,就讓我統兵助吳王吧。崇文的一般打仗都不行,他就任賢了。而國相心在漢不在吳,防守吳軍。劉安很生氣,結果很沒用,後果很幸福。後來漢軍來救,淮南國得以保全,若非國相,劉安豈能轉危為安。景帝拿下七國,淮南國自然有功無過。

漢景帝七國之亂時淮南王劉安為何不反?

劉安文化高,有修道,還發明瞭豆腐。他方方面面那都好,就是有一點愛當皇帝,最終走老爹的老路。劉安的不安生導致了他在劫難逃,田蚡見武帝無子,就說你侄無子,而你最長,他若Over,你必Emperor。淮南子(劉安)大喜,組織民眾,廣集賓客,忽悠皇帝,派女入京關注時政。劉安馭下不力,齊家不善,先後有雷被、伍被告發他,就連親孫子劉建都告發他及太子劉遷。他廢長立幼,因為長庶幼嫡,劉遷欺負庶兄劉不害。劉不害真不害,但他兒子劉建受不了,怎麼辦?別人求爺爺告奶奶,他求大爺(漢武帝)告爺爺告叔叔。最終劉安等國破家亡身死。卻有個成語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說劉安昇仙了。其實是後人接受不了這個現實,真實情況則是自殺身亡,走了他老爸的老路,但比他老爸慘多了。

漢景帝七國之亂時淮南王劉安為何不反?

微史春秋
2019-03-24

根據史書記載,七國之亂時淮南王劉安是想反叛的,但因被當時淮南國的丞相給“耍”了。

吳楚七國反,吳使者至淮南,淮南王欲發兵應之。其相曰:“大王必欲發兵應吳,臣原為將。”王乃屬相兵。淮南相已將兵,因城守,不聽王而為漢;漢亦使曲城侯將兵救淮南:淮南以故得完。--《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翻譯過來就是說。西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吳、楚等七國的諸侯王陰謀叛亂,吳王劉濞的使者來到淮南國,想拉攏淮南王劉安參與叛亂,劉安打算髮兵響應。正在這時,他的相國對他說:“大王您如果一定要派兵響應吳王,臣願意親自領兵前往。”劉安於是將軍隊委託給相國。相國得令統兵前去後,卻積極地修城固守,沒有聽從淮南王的命令,站到了漢景帝這一邊。朝廷也派兵援救淮南國,淮南王后來因此得到保全。

漢景帝七國之亂時淮南王劉安為何不反?

可見淮南王是想謀反的,而且反心早已有之。早在漢文帝六年(前174年),當時淮南王還是劉安的父親劉長,劉長就準備謀反,事發被貶至蜀地死於道中。

漢景帝七國之亂時淮南王劉安為何不反?

劉安謀反以及之前的七國之亂歸根到底是漢朝中央政府與地方諸侯王的矛盾日益加深造成的。七國之亂平息後,諸侯王的勢力受到致命打擊。漢景帝趁勢收奪各諸侯國的支郡、邊郡歸朝廷所有,並進一步採取措施,削弱諸侯王的權力以加強中央集權。而這種做法又進一步損害諸侯王的利益,激起了他們的不滿,或者引起了他們警惕。

而劉安選擇在漢武帝時期謀反,除了上述原因外,還有其他原因:

一、太尉田蚡的吹捧。建元二年(前139年),劉安入京,當時身任太尉的田蚡,與劉安有舊,到霸上迎接。對劉安說:“現今陛下沒有太子,大王是高皇帝的親孫,施行仁義,天下無人不知。假如有一天宮車晏駕皇上過世,不是您又該誰繼位呢!”劉安大喜,厚贈田蚡金銀錢財物品。從此暗中結交賓客,安撫百姓,謀劃叛逆之事。

二、天象的變化。有一年彗星出現,屬下對劉安道:“先前吳國起兵時,彗星出現僅長數尺,而兵戰仍然血流千里。現在彗星長至滿天,天下兵戰應當大興。”劉安想漢武帝沒有太子,若天下發生變故,諸侯王將一齊爭奪皇位,謀反之心更甚。

三、屬下的溜鬚拍馬。他的手下良莠不齊,胡亂編造荒誕的邪說,阿諛逢迎淮劉安。

四、禍起蕭牆,家庭內部有紛爭。劉安有個孫子劉建,才高負氣,因為的父親是庶子,常怨望劉安的太子輕視其父,又因其父不得封侯而心懷不滿,想搞垮太子劉遷,以其父代之。向朝廷告發淮南王太子陰謀之事。漢武帝讓廷尉處治此事,劉安擔心事情洩露乾脆反了。

以上是我的幾點看法,查閱了一些資料,有疏漏之處,歡迎各位朋友補充交流。

东吹西侃
2019-03-24

劉安

漢高祖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長的兒子,孝文帝八年也就是公元前172年,被封為阜陵侯,孝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被正式分為淮南王。

漢景帝七國之亂時淮南王劉安為何不反?

在孝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吳楚共七國舉兵反叛,被稱為“七國之亂”,吳國曾派使者勸說淮南王劉安造反,當時的劉安,雖然好讀書、擅文辭,但是治地有方、心懷大志,很會安慰百姓,其門下曾有方術之士數千人;於是劉安準備派兵相應,但是淮南國相站了出來勸止。當然也另一種說法,大概是淮南王準備出兵相應七國之亂,淮南國相,站出來說“大王如果非要發兵相應吳王,老臣願為統軍將領”於是劉安便把軍隊交給了他,怎料淮南國相陽奉陰違,得到兵權之後反而指揮軍隊據城防守叛軍,朝廷得知後排曲城侯蠱捷出兵幫助淮南,所以淮南國才得以保全。

圃香
2019-03-25

劉安是搞成就的事業型,精神與物質上搞發明的人,搞思想與豆腐創造,比較有追求進取精神,他反武帝,應是反對漢武窮兵贖武,國內發展空虛,不重實業,經濟衰退,國力消耗。想以自己的創實業精神,以自己進取思想治世。國泰民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