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那拉氏,懷有身孕出宮嫁人,結局如何呢?

10 個回答
张生全精彩历史
2019-09-14

據《朝鮮王朝實錄》記載,順治帝的第一個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被順治帝廢后以後,返回了蒙古科爾沁草原,並在那裡產下一子。那麼,這件事是真的嗎?這個孩子的結局是怎樣的。

據《朝鮮王朝實錄》記載,順治帝的第一個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被順治帝廢后以後,返回了蒙古科爾沁草原,並在那裡產下一子。那麼,這件事是真的嗎?這個孩子的結局是怎樣的。

(孟古青劇照)

清朝275年曆史上,僅有一位皇后被廢,這位廢后,就是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據史書記載,博爾濟吉特氏本是蒙古皇族姓氏,血統非常高貴。自滿清建立後,為了鞏固和蒙古的聯盟,滿清皇族的皇后和妃子多來自這個姓氏。

孟古青的父親是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

在歷史上,吳克善的能力平平,幾乎沒見到他立過戰功,但他卻是滿清時期第一批得到分封並能世襲罔替的親王。之所以他被滿清厚待,這和他家的女人有著莫大的關係。

吳克善很善於和滿清皇室處理關係。皇太極在位時,他便想方設法將姑姑孟古哲哲嫁給皇太極做了皇后,自此奠定了他在蒙古貴族中的重要地位。

由於孟古哲哲久未生育出皇子,為了鞏固家族和滿清皇族的關係,吳克善又把親妹妹木布泰,也就是後來的孝莊太后,嫁給了皇太極為妃。

可是木布泰接連生下3個公主,遲遲未見誕下皇子。於是,吳克善又將另一個妹妹海蘭珠嫁給皇太極。海蘭珠入宮後便得到皇太極寵愛,也誕下了皇子,可惜皇子早夭。承受不住喪子之痛的海蘭珠也在不久後便撒手人寰,她的死讓皇太極無心爭奪天下,不久便思念成疾,追隨而去。

儘管如此,吳克善通過這幾次婚姻,卻得到了很多實惠。所以,嚐到甜頭的他在順治繼位後,決定再次把女兒孟古青送入宮中做皇后。

據《朝鮮王朝實錄》記載,順治帝的第一個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被順治帝廢后以後,返回了蒙古科爾沁草原,並在那裡產下一子。那麼,這件事是真的嗎?這個孩子的結局是怎樣的。

(孟古青劇照)

清朝275年曆史上,僅有一位皇后被廢,這位廢后,就是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據史書記載,博爾濟吉特氏本是蒙古皇族姓氏,血統非常高貴。自滿清建立後,為了鞏固和蒙古的聯盟,滿清皇族的皇后和妃子多來自這個姓氏。

孟古青的父親是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

在歷史上,吳克善的能力平平,幾乎沒見到他立過戰功,但他卻是滿清時期第一批得到分封並能世襲罔替的親王。之所以他被滿清厚待,這和他家的女人有著莫大的關係。

吳克善很善於和滿清皇室處理關係。皇太極在位時,他便想方設法將姑姑孟古哲哲嫁給皇太極做了皇后,自此奠定了他在蒙古貴族中的重要地位。

由於孟古哲哲久未生育出皇子,為了鞏固家族和滿清皇族的關係,吳克善又把親妹妹木布泰,也就是後來的孝莊太后,嫁給了皇太極為妃。

可是木布泰接連生下3個公主,遲遲未見誕下皇子。於是,吳克善又將另一個妹妹海蘭珠嫁給皇太極。海蘭珠入宮後便得到皇太極寵愛,也誕下了皇子,可惜皇子早夭。承受不住喪子之痛的海蘭珠也在不久後便撒手人寰,她的死讓皇太極無心爭奪天下,不久便思念成疾,追隨而去。

儘管如此,吳克善通過這幾次婚姻,卻得到了很多實惠。所以,嚐到甜頭的他在順治繼位後,決定再次把女兒孟古青送入宮中做皇后。

(吳克善劇照)

這件事對此時的吳克善來說,並非難事。

一是順治帝是孝莊太后所生,和孟古青是姑表關係。再加上孝莊太后也希望博爾濟吉特氏能在滿清後宮中勢力強大,所以她是贊成吳克善的想法的。

二是順治帝的皇叔多爾袞是攝政王,由於順治帝年少繼位,母弱子幼,所以他在與其他親王博弈勝利後,成為唯一把持朝政的人。為了以後能繼續控制順治帝,他當仁不讓地替順治帝選定了孟古青。

公元1650年,多爾袞在關外狩獵時墜馬重傷而死,年僅14歲的順治得以親政,並於次年迎娶孟古青為皇后。

此時的孟古青,已出落得花容月貌,人又聰慧伶俐,再加上處處有孝莊太后照拂,按說她的皇后之位該是萬年不倒才是。可是讓人意外的是,僅過了3年,順治便執意要廢掉她的皇后之位。

這事尷尬了。

原來,順治從小住在宮中,飽受多爾袞壓制,又受多爾袞約束,不能和孝莊太后多見面。因此在多爾袞去世後,順治雖然得以親政,但總疑心立威不夠。再加上久受壓制,心裡怨恨極深。但畢竟多爾袞才去世不久,不便於馬上清算多爾袞,所以一腔仇和怨都發洩到了孟古青身上。

孟古青是多爾袞拍板做主選定的皇后。順治雖然心裡不滿意這門婚事,但懾於多爾袞的權勢,也只能曲意應承。所以兩人婚後,順治對孟古青並無好感。

順治提出廢后的理由是,孟古青“癖嗜奢侈,凡諸服御,莫不以珠玉倚繡綴飾,無益暴殄,少不知惜。嘗膳時,有一器非金者,輒怫然不悅。”

順治還在《孝獻皇后行狀》中說孟古青“容止足稱佳麗,亦極巧慧。乃處心弗端,且嫉刻甚,見貌少妍者,即憎惡,欲置之死。雖朕一舉動,靡不猜防,朕故別居,不與接見。”

據《朝鮮王朝實錄》記載,順治帝的第一個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被順治帝廢后以後,返回了蒙古科爾沁草原,並在那裡產下一子。那麼,這件事是真的嗎?這個孩子的結局是怎樣的。

(孟古青劇照)

清朝275年曆史上,僅有一位皇后被廢,這位廢后,就是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據史書記載,博爾濟吉特氏本是蒙古皇族姓氏,血統非常高貴。自滿清建立後,為了鞏固和蒙古的聯盟,滿清皇族的皇后和妃子多來自這個姓氏。

孟古青的父親是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

在歷史上,吳克善的能力平平,幾乎沒見到他立過戰功,但他卻是滿清時期第一批得到分封並能世襲罔替的親王。之所以他被滿清厚待,這和他家的女人有著莫大的關係。

吳克善很善於和滿清皇室處理關係。皇太極在位時,他便想方設法將姑姑孟古哲哲嫁給皇太極做了皇后,自此奠定了他在蒙古貴族中的重要地位。

由於孟古哲哲久未生育出皇子,為了鞏固家族和滿清皇族的關係,吳克善又把親妹妹木布泰,也就是後來的孝莊太后,嫁給了皇太極為妃。

可是木布泰接連生下3個公主,遲遲未見誕下皇子。於是,吳克善又將另一個妹妹海蘭珠嫁給皇太極。海蘭珠入宮後便得到皇太極寵愛,也誕下了皇子,可惜皇子早夭。承受不住喪子之痛的海蘭珠也在不久後便撒手人寰,她的死讓皇太極無心爭奪天下,不久便思念成疾,追隨而去。

儘管如此,吳克善通過這幾次婚姻,卻得到了很多實惠。所以,嚐到甜頭的他在順治繼位後,決定再次把女兒孟古青送入宮中做皇后。

(吳克善劇照)

這件事對此時的吳克善來說,並非難事。

一是順治帝是孝莊太后所生,和孟古青是姑表關係。再加上孝莊太后也希望博爾濟吉特氏能在滿清後宮中勢力強大,所以她是贊成吳克善的想法的。

二是順治帝的皇叔多爾袞是攝政王,由於順治帝年少繼位,母弱子幼,所以他在與其他親王博弈勝利後,成為唯一把持朝政的人。為了以後能繼續控制順治帝,他當仁不讓地替順治帝選定了孟古青。

公元1650年,多爾袞在關外狩獵時墜馬重傷而死,年僅14歲的順治得以親政,並於次年迎娶孟古青為皇后。

此時的孟古青,已出落得花容月貌,人又聰慧伶俐,再加上處處有孝莊太后照拂,按說她的皇后之位該是萬年不倒才是。可是讓人意外的是,僅過了3年,順治便執意要廢掉她的皇后之位。

這事尷尬了。

原來,順治從小住在宮中,飽受多爾袞壓制,又受多爾袞約束,不能和孝莊太后多見面。因此在多爾袞去世後,順治雖然得以親政,但總疑心立威不夠。再加上久受壓制,心裡怨恨極深。但畢竟多爾袞才去世不久,不便於馬上清算多爾袞,所以一腔仇和怨都發洩到了孟古青身上。

孟古青是多爾袞拍板做主選定的皇后。順治雖然心裡不滿意這門婚事,但懾於多爾袞的權勢,也只能曲意應承。所以兩人婚後,順治對孟古青並無好感。

順治提出廢后的理由是,孟古青“癖嗜奢侈,凡諸服御,莫不以珠玉倚繡綴飾,無益暴殄,少不知惜。嘗膳時,有一器非金者,輒怫然不悅。”

順治還在《孝獻皇后行狀》中說孟古青“容止足稱佳麗,亦極巧慧。乃處心弗端,且嫉刻甚,見貌少妍者,即憎惡,欲置之死。雖朕一舉動,靡不猜防,朕故別居,不與接見。”

(順治劇照)

順治這樣說,當然也是有根據的。

孟古青從小嬌生慣養,的確在吃穿用度上頗為奢侈。這和順治平日要求的儉省頗有衝破。

另外,據《清史稿》記載:“後則嗜奢侈,又妒,積與上忤。”

也就是說,孟古青平時在後宮中驕橫跋扈,但凡看到順治和其他妃子親近,便撒潑使性子。隨著矛盾升級,順治本就不鐘意孟古青,再加上後來又有了董鄂氏,這更加堅定了順治廢后的決心。

這事,孝莊太后不同意,朝臣也不贊同。但順治大權在握,最終還是左右了大家的意見,達到了廢后的目的。

孟古青最終被降為靜妃,另居側宮。此後在清朝史料中,再無任何關於她的記載。

那麼,孟古青最終是不是如《朝鮮王朝實錄》中記載的那樣,回科爾沁草原,並生下一子呢?由於書中記載此子在康熙四年時,年紀為14歲。這顯然與史實是不符合的。因為如果孟古青真懷著身孕回科爾沁,並生下來的話,這個孩子當時最多11歲。也不知是《朝鮮王朝實錄》記錯了,還是把年齡算錯了。

不管怎麼樣,孟古青被廢后,必然不能再嫁。而造成這種悲慘結局的原因,一方面是政治原因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她性格使然,最終促成了她不幸的人生。

(參考史料:《孝獻皇后行狀》《清史稿》《朝鮮李氏王朝實錄》)

历史不旧
2019-06-06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那拉氏,懷有身孕出宮嫁人,結局就是替順治爺生下了孩子!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那拉氏,懷有身孕出宮嫁人,結局就是替順治爺生下了孩子!

這位被廢的皇后全名叫博爾濟吉特·孟古青,來自蒙古科爾沁部。你必須知道的是蒙古科爾沁部先後在清朝有四後、十三妃,清朝皇帝愛娶這兒的姑娘不是因其漂亮、賢惠,而是政治聯姻,保證科爾沁部所屬的蒙古漠南部的地理位置的安全,因此孟古青也是合親的產物,政治婚姻的悲劇。

明朝後期,蒙古分裂三部,漠西部,包括清朝痛恨準噶爾部,漠北部、漠南部。漠南因與努力哈赤建立後金國接壤,為免除後患,努力哈赤最先進攻科沁爾沁部,多次較量後科爾沁撤兵聯姻結盟。努爾哈赤娶科爾沁貝勒明安之兒,正式拉開了滿族與蒙古科爾沁部滿蒙聯姻的序幕。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那拉氏,懷有身孕出宮嫁人,結局就是替順治爺生下了孩子!

這位被廢的皇后全名叫博爾濟吉特·孟古青,來自蒙古科爾沁部。你必須知道的是蒙古科爾沁部先後在清朝有四後、十三妃,清朝皇帝愛娶這兒的姑娘不是因其漂亮、賢惠,而是政治聯姻,保證科爾沁部所屬的蒙古漠南部的地理位置的安全,因此孟古青也是合親的產物,政治婚姻的悲劇。

明朝後期,蒙古分裂三部,漠西部,包括清朝痛恨準噶爾部,漠北部、漠南部。漠南因與努力哈赤建立後金國接壤,為免除後患,努力哈赤最先進攻科沁爾沁部,多次較量後科爾沁撤兵聯姻結盟。努爾哈赤娶科爾沁貝勒明安之兒,正式拉開了滿族與蒙古科爾沁部滿蒙聯姻的序幕。

由此看出聯姻的軍事目的性相當強。隨著清朝入關建立政權,聯姻的目的也有所改變:最初蒙古嫁女是為了依附滿族,後來滿族主動聯姻是為了籠絡蒙古族,加強藩屬關係。所以在滿蒙聯姻作為加強統治的手段下,表妹孟古青嫁給了順治帝,由多爾袞指親,來了場親上加親的政治婚姻。

順治與多爾袞中間有說不明的關係,一是相傳多爾袞與孝莊皇后有染,這令順治心裡堵了一根刺;二是多爾袞在教育順治學習中,始終把順治當小孩子,不夠尊重,傷了順治做皇帝的面子;三是多爾袞作為攝政王,威風凜凜,大小政事獨斷專權,引起順治的強烈不滿和情緒抵抗;四是多爾袞欲殺爭奪皇位失敗後的豪格,被順治救下,後戰勝張獻忠回京被殺,這筆債順治記在了多爾袞身上。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那拉氏,懷有身孕出宮嫁人,結局就是替順治爺生下了孩子!

這位被廢的皇后全名叫博爾濟吉特·孟古青,來自蒙古科爾沁部。你必須知道的是蒙古科爾沁部先後在清朝有四後、十三妃,清朝皇帝愛娶這兒的姑娘不是因其漂亮、賢惠,而是政治聯姻,保證科爾沁部所屬的蒙古漠南部的地理位置的安全,因此孟古青也是合親的產物,政治婚姻的悲劇。

明朝後期,蒙古分裂三部,漠西部,包括清朝痛恨準噶爾部,漠北部、漠南部。漠南因與努力哈赤建立後金國接壤,為免除後患,努力哈赤最先進攻科沁爾沁部,多次較量後科爾沁撤兵聯姻結盟。努爾哈赤娶科爾沁貝勒明安之兒,正式拉開了滿族與蒙古科爾沁部滿蒙聯姻的序幕。

由此看出聯姻的軍事目的性相當強。隨著清朝入關建立政權,聯姻的目的也有所改變:最初蒙古嫁女是為了依附滿族,後來滿族主動聯姻是為了籠絡蒙古族,加強藩屬關係。所以在滿蒙聯姻作為加強統治的手段下,表妹孟古青嫁給了順治帝,由多爾袞指親,來了場親上加親的政治婚姻。

順治與多爾袞中間有說不明的關係,一是相傳多爾袞與孝莊皇后有染,這令順治心裡堵了一根刺;二是多爾袞在教育順治學習中,始終把順治當小孩子,不夠尊重,傷了順治做皇帝的面子;三是多爾袞作為攝政王,威風凜凜,大小政事獨斷專權,引起順治的強烈不滿和情緒抵抗;四是多爾袞欲殺爭奪皇位失敗後的豪格,被順治救下,後戰勝張獻忠回京被殺,這筆債順治記在了多爾袞身上。

種種原因,順治記恨多爾袞,自然也不喜其指親的孟古青,加上孟古青仗著蒙古大小姐的身份,刁蠻任性,不喜歡順治身邊有多的女人,又喜歡極其奢華的作風,這兩人三觀不合,自然矛盾重重,只是在多爾袞的壓制下,順治選擇了容忍。

多爾袞後來見君臣生了嫌隙之心,乾脆撒手不管,做了半旗旗主,後來病死。而孟古青依然不知收斂,囂張跋扈無容人之量。最後忍無可忍,不顧孝莊太后反對,廢后改妃。

歷史記錄到此,但王的女人不是誰都敢要的,這順治發起火來是要人頭落地的,因此孟古青最大可能就是堵氣回了蒙古,做自己的大小姐去,順便替順治生下了孩子。書中也有記載。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那拉氏,懷有身孕出宮嫁人,結局就是替順治爺生下了孩子!

這位被廢的皇后全名叫博爾濟吉特·孟古青,來自蒙古科爾沁部。你必須知道的是蒙古科爾沁部先後在清朝有四後、十三妃,清朝皇帝愛娶這兒的姑娘不是因其漂亮、賢惠,而是政治聯姻,保證科爾沁部所屬的蒙古漠南部的地理位置的安全,因此孟古青也是合親的產物,政治婚姻的悲劇。

明朝後期,蒙古分裂三部,漠西部,包括清朝痛恨準噶爾部,漠北部、漠南部。漠南因與努力哈赤建立後金國接壤,為免除後患,努力哈赤最先進攻科沁爾沁部,多次較量後科爾沁撤兵聯姻結盟。努爾哈赤娶科爾沁貝勒明安之兒,正式拉開了滿族與蒙古科爾沁部滿蒙聯姻的序幕。

由此看出聯姻的軍事目的性相當強。隨著清朝入關建立政權,聯姻的目的也有所改變:最初蒙古嫁女是為了依附滿族,後來滿族主動聯姻是為了籠絡蒙古族,加強藩屬關係。所以在滿蒙聯姻作為加強統治的手段下,表妹孟古青嫁給了順治帝,由多爾袞指親,來了場親上加親的政治婚姻。

順治與多爾袞中間有說不明的關係,一是相傳多爾袞與孝莊皇后有染,這令順治心裡堵了一根刺;二是多爾袞在教育順治學習中,始終把順治當小孩子,不夠尊重,傷了順治做皇帝的面子;三是多爾袞作為攝政王,威風凜凜,大小政事獨斷專權,引起順治的強烈不滿和情緒抵抗;四是多爾袞欲殺爭奪皇位失敗後的豪格,被順治救下,後戰勝張獻忠回京被殺,這筆債順治記在了多爾袞身上。

種種原因,順治記恨多爾袞,自然也不喜其指親的孟古青,加上孟古青仗著蒙古大小姐的身份,刁蠻任性,不喜歡順治身邊有多的女人,又喜歡極其奢華的作風,這兩人三觀不合,自然矛盾重重,只是在多爾袞的壓制下,順治選擇了容忍。

多爾袞後來見君臣生了嫌隙之心,乾脆撒手不管,做了半旗旗主,後來病死。而孟古青依然不知收斂,囂張跋扈無容人之量。最後忍無可忍,不顧孝莊太后反對,廢后改妃。

歷史記錄到此,但王的女人不是誰都敢要的,這順治發起火來是要人頭落地的,因此孟古青最大可能就是堵氣回了蒙古,做自己的大小姐去,順便替順治生下了孩子。書中也有記載。
這場政治婚姻終究還是因為一個男人毀了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的愛情,不將就完整地傳到了現代,成為單身男女的藉口,可笑也可悲。

灵石蕴珠宝
2019-06-16

這位皇后叫孟谷青,並非那拉氏,而是科爾沁的博爾濟吉特氏,是孝莊太后侄女,蒙古親王吳克善女兒

1651年順治帝親政,同年八月(農曆),孟谷青被冊封為皇后,那一年順治13歲,皇后年齡不詳細,估計也在13歲左右

1653年,農曆八月二十六日,皇后孟谷青連降三級,被15歲的順治帝廢為靜妃

這位皇后叫孟谷青,並非那拉氏,而是科爾沁的博爾濟吉特氏,是孝莊太后侄女,蒙古親王吳克善女兒

1651年順治帝親政,同年八月(農曆),孟谷青被冊封為皇后,那一年順治13歲,皇后年齡不詳細,估計也在13歲左右

1653年,農曆八月二十六日,皇后孟谷青連降三級,被15歲的順治帝廢為靜妃

官方解釋為孟谷青是多爾袞指婚為後,不符合大清立後規矩。為此群臣反對,但順治帝並不採納群臣意見

以上是史書記錄的孟谷青立廢情況,在清史中,對於皇后性格說辭是善妒、奢侈,曾經因為吃飯沒用金餐具而大發雷霆

廢為靜妃之後種種清史並未記錄,孟谷青自此消失不見

這位皇后叫孟谷青,並非那拉氏,而是科爾沁的博爾濟吉特氏,是孝莊太后侄女,蒙古親王吳克善女兒

1651年順治帝親政,同年八月(農曆),孟谷青被冊封為皇后,那一年順治13歲,皇后年齡不詳細,估計也在13歲左右

1653年,農曆八月二十六日,皇后孟谷青連降三級,被15歲的順治帝廢為靜妃

官方解釋為孟谷青是多爾袞指婚為後,不符合大清立後規矩。為此群臣反對,但順治帝並不採納群臣意見

以上是史書記錄的孟谷青立廢情況,在清史中,對於皇后性格說辭是善妒、奢侈,曾經因為吃飯沒用金餐具而大發雷霆

廢為靜妃之後種種清史並未記錄,孟谷青自此消失不見

外國史書以及野史,比如當時的朝鮮對孟谷青有後續記錄

據說被廢之後,父親吳克善赴京帶了女兒回到了科爾沁草原,在草原上重新嫁人,逍遙一生。也有說,孟谷青離京時已經懷有身孕,在草原上生了一個男娃,但這個男娃最終並未認祖歸宗,而是生於草原,葬於草原……

最終是否有子嗣傳承,未有記錄

這位皇后叫孟谷青,並非那拉氏,而是科爾沁的博爾濟吉特氏,是孝莊太后侄女,蒙古親王吳克善女兒

1651年順治帝親政,同年八月(農曆),孟谷青被冊封為皇后,那一年順治13歲,皇后年齡不詳細,估計也在13歲左右

1653年,農曆八月二十六日,皇后孟谷青連降三級,被15歲的順治帝廢為靜妃

官方解釋為孟谷青是多爾袞指婚為後,不符合大清立後規矩。為此群臣反對,但順治帝並不採納群臣意見

以上是史書記錄的孟谷青立廢情況,在清史中,對於皇后性格說辭是善妒、奢侈,曾經因為吃飯沒用金餐具而大發雷霆

廢為靜妃之後種種清史並未記錄,孟谷青自此消失不見

外國史書以及野史,比如當時的朝鮮對孟谷青有後續記錄

據說被廢之後,父親吳克善赴京帶了女兒回到了科爾沁草原,在草原上重新嫁人,逍遙一生。也有說,孟谷青離京時已經懷有身孕,在草原上生了一個男娃,但這個男娃最終並未認祖歸宗,而是生於草原,葬於草原……

最終是否有子嗣傳承,未有記錄

至於吳克善怎麼帶走的女兒,史書也未記錄,不過當初嫁女時,嫁妝是八萬匹馬。廢后錯在順治,被有實力的岳父帶走女兒,也不好說什麼。不過1654年,也就是孟谷青被廢的第二年,科爾沁另外一個博爾濟吉特氏(孟谷青外甥女)入宮為後

總之,對於大清皇家來說,廢后以及後續事宜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冷處理了。唉,放到現在,順治那夫妻倆,也就剛初中畢業吧,就算生在皇家,也稱不上心智健全,純粹過家家……

這位皇后叫孟谷青,並非那拉氏,而是科爾沁的博爾濟吉特氏,是孝莊太后侄女,蒙古親王吳克善女兒

1651年順治帝親政,同年八月(農曆),孟谷青被冊封為皇后,那一年順治13歲,皇后年齡不詳細,估計也在13歲左右

1653年,農曆八月二十六日,皇后孟谷青連降三級,被15歲的順治帝廢為靜妃

官方解釋為孟谷青是多爾袞指婚為後,不符合大清立後規矩。為此群臣反對,但順治帝並不採納群臣意見

以上是史書記錄的孟谷青立廢情況,在清史中,對於皇后性格說辭是善妒、奢侈,曾經因為吃飯沒用金餐具而大發雷霆

廢為靜妃之後種種清史並未記錄,孟谷青自此消失不見

外國史書以及野史,比如當時的朝鮮對孟谷青有後續記錄

據說被廢之後,父親吳克善赴京帶了女兒回到了科爾沁草原,在草原上重新嫁人,逍遙一生。也有說,孟谷青離京時已經懷有身孕,在草原上生了一個男娃,但這個男娃最終並未認祖歸宗,而是生於草原,葬於草原……

最終是否有子嗣傳承,未有記錄

至於吳克善怎麼帶走的女兒,史書也未記錄,不過當初嫁女時,嫁妝是八萬匹馬。廢后錯在順治,被有實力的岳父帶走女兒,也不好說什麼。不過1654年,也就是孟谷青被廢的第二年,科爾沁另外一個博爾濟吉特氏(孟谷青外甥女)入宮為後

總之,對於大清皇家來說,廢后以及後續事宜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冷處理了。唉,放到現在,順治那夫妻倆,也就剛初中畢業吧,就算生在皇家,也稱不上心智健全,純粹過家家……

若浅话史
2019-06-04

她是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也是第三位博爾濟吉特氏皇后,她就是清世祖福臨的第一任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

她是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也是第三位博爾濟吉特氏皇后,她就是清世祖福臨的第一任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

博爾濟吉特·孟古青是順治帝福臨第一位冊封的皇后,是順治帝舅舅吳克善的女兒,孝莊文皇后的侄女。出身科爾沁部貴族的她,自小養尊處優嬌縱,雖然如此,但還是不能抹掉她還是個聰明漂亮的女子。

順治帝十四歲時,與博爾濟吉特氏完婚,這門婚事是攝政王多爾袞指定的,這個人不會是孟古青,也會是別人,無論是誰,順治帝都暫時無法與之抗衡的能力,畢竟順治帝能當上皇帝,多爾袞在背後的助力不會少,這時的順治帝只能接受。

她是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也是第三位博爾濟吉特氏皇后,她就是清世祖福臨的第一任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

博爾濟吉特·孟古青是順治帝福臨第一位冊封的皇后,是順治帝舅舅吳克善的女兒,孝莊文皇后的侄女。出身科爾沁部貴族的她,自小養尊處優嬌縱,雖然如此,但還是不能抹掉她還是個聰明漂亮的女子。

順治帝十四歲時,與博爾濟吉特氏完婚,這門婚事是攝政王多爾袞指定的,這個人不會是孟古青,也會是別人,無論是誰,順治帝都暫時無法與之抗衡的能力,畢竟順治帝能當上皇帝,多爾袞在背後的助力不會少,這時的順治帝只能接受。

前面我們說到,孟古青可以說是家裡千嬌百寵出來的孩子,喜奢華,性善妒,跟順治帝的性子完全相悖。兩人婚後免不了爭吵摩擦,本就沒有什麼感情基礎,感情越發冷淡,相看兩生厭,順治帝萌生了想廢后的念頭。讓順治帝如此不滿除了孟古青本身性子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這個皇后是多爾袞選的,對順治帝來說才是心底最深的那根刺。

終於,1650年多爾袞死於塞北狩獵途中,這讓順治帝鬆了很大的一口氣,一根壓在頭上的橫樑終於移除了。本來如果孟古青對順治帝柔情蜜意一些,乖順賢惠一些,即使她是多爾袞指定的皇后,順治帝也不會廢她,可惜她依舊囂張跋扈,不能容人,這讓順治帝十分惱火。順治十年,不管群臣和孝莊太后的反對,他將博爾濟吉特·孟古青皇后之位廢除,降為靜妃,改居側宮。從那之後,關於博爾濟吉特·孟古青的記錄就消失了。

她是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也是第三位博爾濟吉特氏皇后,她就是清世祖福臨的第一任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

博爾濟吉特·孟古青是順治帝福臨第一位冊封的皇后,是順治帝舅舅吳克善的女兒,孝莊文皇后的侄女。出身科爾沁部貴族的她,自小養尊處優嬌縱,雖然如此,但還是不能抹掉她還是個聰明漂亮的女子。

順治帝十四歲時,與博爾濟吉特氏完婚,這門婚事是攝政王多爾袞指定的,這個人不會是孟古青,也會是別人,無論是誰,順治帝都暫時無法與之抗衡的能力,畢竟順治帝能當上皇帝,多爾袞在背後的助力不會少,這時的順治帝只能接受。

前面我們說到,孟古青可以說是家裡千嬌百寵出來的孩子,喜奢華,性善妒,跟順治帝的性子完全相悖。兩人婚後免不了爭吵摩擦,本就沒有什麼感情基礎,感情越發冷淡,相看兩生厭,順治帝萌生了想廢后的念頭。讓順治帝如此不滿除了孟古青本身性子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這個皇后是多爾袞選的,對順治帝來說才是心底最深的那根刺。

終於,1650年多爾袞死於塞北狩獵途中,這讓順治帝鬆了很大的一口氣,一根壓在頭上的橫樑終於移除了。本來如果孟古青對順治帝柔情蜜意一些,乖順賢惠一些,即使她是多爾袞指定的皇后,順治帝也不會廢她,可惜她依舊囂張跋扈,不能容人,這讓順治帝十分惱火。順治十年,不管群臣和孝莊太后的反對,他將博爾濟吉特·孟古青皇后之位廢除,降為靜妃,改居側宮。從那之後,關於博爾濟吉特·孟古青的記錄就消失了。

關於世祖廢后的結局,阿淺個人有幾個猜測:1、孟古青被接回科爾沁草原生活,之後可能再嫁人生子,畢竟當時並未有已婚婦人不能再嫁的規定,且出身高貴的她再嫁並不難;2、從高高在上的皇后被廢,降為妃位,對從小出身優渥、性子高傲的她來說,是無法輕易接受的,也有一種可能她無法忍受這樣的結果,自殺而死,這樣的結果對清皇室來說,無疑是難堪的,也符合不記錄的要求;3、最後一種說法是出自朝鮮李氏王朝實錄記載,廢后返回科爾沁並生子,這個孩子可能還是順治帝的,後面清廷派人要接回,被拒絕,可記載時間與官方史料有衝突,故被排除。

關於世祖廢后的結局,你怎麼看呢?

她是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也是第三位博爾濟吉特氏皇后,她就是清世祖福臨的第一任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

博爾濟吉特·孟古青是順治帝福臨第一位冊封的皇后,是順治帝舅舅吳克善的女兒,孝莊文皇后的侄女。出身科爾沁部貴族的她,自小養尊處優嬌縱,雖然如此,但還是不能抹掉她還是個聰明漂亮的女子。

順治帝十四歲時,與博爾濟吉特氏完婚,這門婚事是攝政王多爾袞指定的,這個人不會是孟古青,也會是別人,無論是誰,順治帝都暫時無法與之抗衡的能力,畢竟順治帝能當上皇帝,多爾袞在背後的助力不會少,這時的順治帝只能接受。

前面我們說到,孟古青可以說是家裡千嬌百寵出來的孩子,喜奢華,性善妒,跟順治帝的性子完全相悖。兩人婚後免不了爭吵摩擦,本就沒有什麼感情基礎,感情越發冷淡,相看兩生厭,順治帝萌生了想廢后的念頭。讓順治帝如此不滿除了孟古青本身性子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這個皇后是多爾袞選的,對順治帝來說才是心底最深的那根刺。

終於,1650年多爾袞死於塞北狩獵途中,這讓順治帝鬆了很大的一口氣,一根壓在頭上的橫樑終於移除了。本來如果孟古青對順治帝柔情蜜意一些,乖順賢惠一些,即使她是多爾袞指定的皇后,順治帝也不會廢她,可惜她依舊囂張跋扈,不能容人,這讓順治帝十分惱火。順治十年,不管群臣和孝莊太后的反對,他將博爾濟吉特·孟古青皇后之位廢除,降為靜妃,改居側宮。從那之後,關於博爾濟吉特·孟古青的記錄就消失了。

關於世祖廢后的結局,阿淺個人有幾個猜測:1、孟古青被接回科爾沁草原生活,之後可能再嫁人生子,畢竟當時並未有已婚婦人不能再嫁的規定,且出身高貴的她再嫁並不難;2、從高高在上的皇后被廢,降為妃位,對從小出身優渥、性子高傲的她來說,是無法輕易接受的,也有一種可能她無法忍受這樣的結果,自殺而死,這樣的結果對清皇室來說,無疑是難堪的,也符合不記錄的要求;3、最後一種說法是出自朝鮮李氏王朝實錄記載,廢后返回科爾沁並生子,這個孩子可能還是順治帝的,後面清廷派人要接回,被拒絕,可記載時間與官方史料有衝突,故被排除。

關於世祖廢后的結局,你怎麼看呢?

無月文化馆
2019-09-01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那拉氏是孝莊的侄女,也就是說與順治是表兄妹的關係,長相也是十分地出眾,身份尊貴。

一位西洋傳教士記錄了婚禮的壯觀景象:皇后是在全部軍隊各種無數騎兵的陪同下來到北京的。他驚歎道:世上竟有如此無邊無際的騎兵隊伍,我親眼看見過西韃靼給中國國王八萬匹馬作為禮物。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那拉氏是孝莊的侄女,也就是說與順治是表兄妹的關係,長相也是十分地出眾,身份尊貴。

一位西洋傳教士記錄了婚禮的壯觀景象:皇后是在全部軍隊各種無數騎兵的陪同下來到北京的。他驚歎道:世上竟有如此無邊無際的騎兵隊伍,我親眼看見過西韃靼給中國國王八萬匹馬作為禮物。

古代後宮的鬥爭是殘酷的,後宮嬪妃眾多,共同擁有一個男人,憑著各種手段和家族做為後盾,爭寵的手段層出不窮。

皇后作為後宮之主,母儀天下,她的身後又是孝莊太后這顆大樹,不僅生活奢侈,還特別善妒,使順治無法忍受,最後不顧孝莊的反對,被順治廢除了皇后之位。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那拉氏是孝莊的侄女,也就是說與順治是表兄妹的關係,長相也是十分地出眾,身份尊貴。

一位西洋傳教士記錄了婚禮的壯觀景象:皇后是在全部軍隊各種無數騎兵的陪同下來到北京的。他驚歎道:世上竟有如此無邊無際的騎兵隊伍,我親眼看見過西韃靼給中國國王八萬匹馬作為禮物。

古代後宮的鬥爭是殘酷的,後宮嬪妃眾多,共同擁有一個男人,憑著各種手段和家族做為後盾,爭寵的手段層出不窮。

皇后作為後宮之主,母儀天下,她的身後又是孝莊太后這顆大樹,不僅生活奢侈,還特別善妒,使順治無法忍受,最後不顧孝莊的反對,被順治廢除了皇后之位。

按理說宮裡的女人是不可能自己作主回孃家的,要回去也是要皇帝同意才可以。但她是孝莊的侄女,她被廢后,就生氣自己回了蒙古。

可能她出宮的時候沒有懷孕,要是已經懷孕了,母憑子貴順治不管多厭惡她,也不會廢后的,更不會讓她出宮,皇室的血脈不可能會流落在外面的。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那拉氏是孝莊的侄女,也就是說與順治是表兄妹的關係,長相也是十分地出眾,身份尊貴。

一位西洋傳教士記錄了婚禮的壯觀景象:皇后是在全部軍隊各種無數騎兵的陪同下來到北京的。他驚歎道:世上竟有如此無邊無際的騎兵隊伍,我親眼看見過西韃靼給中國國王八萬匹馬作為禮物。

古代後宮的鬥爭是殘酷的,後宮嬪妃眾多,共同擁有一個男人,憑著各種手段和家族做為後盾,爭寵的手段層出不窮。

皇后作為後宮之主,母儀天下,她的身後又是孝莊太后這顆大樹,不僅生活奢侈,還特別善妒,使順治無法忍受,最後不顧孝莊的反對,被順治廢除了皇后之位。

按理說宮裡的女人是不可能自己作主回孃家的,要回去也是要皇帝同意才可以。但她是孝莊的侄女,她被廢后,就生氣自己回了蒙古。

可能她出宮的時候沒有懷孕,要是已經懷孕了,母憑子貴順治不管多厭惡她,也不會廢后的,更不會讓她出宮,皇室的血脈不可能會流落在外面的。

皇帝的女人是不可能有人敢娶的,否則不管你有幾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她嫁人可能和她是孝莊侄女的身份有關,她是在出宮後,恢復了自由身之後才出嫁的,孩子也是出嫁之後才懷上的。這樣的結局對她來說應該是最好的了。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那拉氏是孝莊的侄女,也就是說與順治是表兄妹的關係,長相也是十分地出眾,身份尊貴。

一位西洋傳教士記錄了婚禮的壯觀景象:皇后是在全部軍隊各種無數騎兵的陪同下來到北京的。他驚歎道:世上竟有如此無邊無際的騎兵隊伍,我親眼看見過西韃靼給中國國王八萬匹馬作為禮物。

古代後宮的鬥爭是殘酷的,後宮嬪妃眾多,共同擁有一個男人,憑著各種手段和家族做為後盾,爭寵的手段層出不窮。

皇后作為後宮之主,母儀天下,她的身後又是孝莊太后這顆大樹,不僅生活奢侈,還特別善妒,使順治無法忍受,最後不顧孝莊的反對,被順治廢除了皇后之位。

按理說宮裡的女人是不可能自己作主回孃家的,要回去也是要皇帝同意才可以。但她是孝莊的侄女,她被廢后,就生氣自己回了蒙古。

可能她出宮的時候沒有懷孕,要是已經懷孕了,母憑子貴順治不管多厭惡她,也不會廢后的,更不會讓她出宮,皇室的血脈不可能會流落在外面的。

皇帝的女人是不可能有人敢娶的,否則不管你有幾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她嫁人可能和她是孝莊侄女的身份有關,她是在出宮後,恢復了自由身之後才出嫁的,孩子也是出嫁之後才懷上的。這樣的結局對她來說應該是最好的了。

所以說,題主的題目並不完全對。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那拉氏是孝莊的侄女,也就是說與順治是表兄妹的關係,長相也是十分地出眾,身份尊貴。

一位西洋傳教士記錄了婚禮的壯觀景象:皇后是在全部軍隊各種無數騎兵的陪同下來到北京的。他驚歎道:世上竟有如此無邊無際的騎兵隊伍,我親眼看見過西韃靼給中國國王八萬匹馬作為禮物。

古代後宮的鬥爭是殘酷的,後宮嬪妃眾多,共同擁有一個男人,憑著各種手段和家族做為後盾,爭寵的手段層出不窮。

皇后作為後宮之主,母儀天下,她的身後又是孝莊太后這顆大樹,不僅生活奢侈,還特別善妒,使順治無法忍受,最後不顧孝莊的反對,被順治廢除了皇后之位。

按理說宮裡的女人是不可能自己作主回孃家的,要回去也是要皇帝同意才可以。但她是孝莊的侄女,她被廢后,就生氣自己回了蒙古。

可能她出宮的時候沒有懷孕,要是已經懷孕了,母憑子貴順治不管多厭惡她,也不會廢后的,更不會讓她出宮,皇室的血脈不可能會流落在外面的。

皇帝的女人是不可能有人敢娶的,否則不管你有幾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她嫁人可能和她是孝莊侄女的身份有關,她是在出宮後,恢復了自由身之後才出嫁的,孩子也是出嫁之後才懷上的。這樣的結局對她來說應該是最好的了。

所以說,題主的題目並不完全對。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那拉氏是孝莊的侄女,也就是說與順治是表兄妹的關係,長相也是十分地出眾,身份尊貴。

一位西洋傳教士記錄了婚禮的壯觀景象:皇后是在全部軍隊各種無數騎兵的陪同下來到北京的。他驚歎道:世上竟有如此無邊無際的騎兵隊伍,我親眼看見過西韃靼給中國國王八萬匹馬作為禮物。

古代後宮的鬥爭是殘酷的,後宮嬪妃眾多,共同擁有一個男人,憑著各種手段和家族做為後盾,爭寵的手段層出不窮。

皇后作為後宮之主,母儀天下,她的身後又是孝莊太后這顆大樹,不僅生活奢侈,還特別善妒,使順治無法忍受,最後不顧孝莊的反對,被順治廢除了皇后之位。

按理說宮裡的女人是不可能自己作主回孃家的,要回去也是要皇帝同意才可以。但她是孝莊的侄女,她被廢后,就生氣自己回了蒙古。

可能她出宮的時候沒有懷孕,要是已經懷孕了,母憑子貴順治不管多厭惡她,也不會廢后的,更不會讓她出宮,皇室的血脈不可能會流落在外面的。

皇帝的女人是不可能有人敢娶的,否則不管你有幾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她嫁人可能和她是孝莊侄女的身份有關,她是在出宮後,恢復了自由身之後才出嫁的,孩子也是出嫁之後才懷上的。這樣的結局對她來說應該是最好的了。

所以說,題主的題目並不完全對。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xiaoZ弹史
2019-09-08

首先說明一下,清朝沒有唯一被廢的皇后,而是有兩個被廢的皇后,一個是順治帝的第一任皇后博爾濟吉特·孟古青,一位是乾隆帝的繼任皇后輝發那拉氏。

按照題主的意思應該說的是博爾濟吉特孟古青,他是順治皇帝福臨的第一任皇后。

為什麼“一國之母”會被廢又出宮嫁人呢?

首先說明一下,清朝沒有唯一被廢的皇后,而是有兩個被廢的皇后,一個是順治帝的第一任皇后博爾濟吉特·孟古青,一位是乾隆帝的繼任皇后輝發那拉氏。

按照題主的意思應該說的是博爾濟吉特孟古青,他是順治皇帝福臨的第一任皇后。

為什麼“一國之母”會被廢又出宮嫁人呢?

  1. 皇太極死後,6歲的順治在戰戰兢兢中登上了皇位,這個時候大清王朝的真正掌權者是多爾袞。在攝政王多爾袞和太后孝莊的授意下,當然最主要的是多爾袞的意思,博爾濟吉特孟古青就許配給了順治皇帝。
  2. 兩人結婚後,順治並不喜歡這位皇后,因為一是她非常喜歡嫉妒,順治的後宮那麼多人,都沒有逃過皇后孟古青的處罰,說明她並沒有一國之母的風範,二是孟古青喜好奢侈,其吃穿都極盡奢華,這和順治節儉的思想背道而馳。所以,兩個人並沒有愉快的生活在一起,當然也沒有產生出像樣的夫妻感情。
  3. 順治終於等到了這一刻的來臨。順治七年,攝政王多爾袞病死在家中,順治八年,順治親政並開始清算多爾袞的罪行。順治對多爾袞恨之入骨,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順治的整個童年,都是在多爾袞的陰影下渡過的,完全沒有半點皇帝的感覺,所以在其死後,順治又下令把多爾袞的屍體進行鞭屍,可見,順治有多麼的恨多爾袞。

    首先說明一下,清朝沒有唯一被廢的皇后,而是有兩個被廢的皇后,一個是順治帝的第一任皇后博爾濟吉特·孟古青,一位是乾隆帝的繼任皇后輝發那拉氏。

    按照題主的意思應該說的是博爾濟吉特孟古青,他是順治皇帝福臨的第一任皇后。

    為什麼“一國之母”會被廢又出宮嫁人呢?

    1. 皇太極死後,6歲的順治在戰戰兢兢中登上了皇位,這個時候大清王朝的真正掌權者是多爾袞。在攝政王多爾袞和太后孝莊的授意下,當然最主要的是多爾袞的意思,博爾濟吉特孟古青就許配給了順治皇帝。
    2. 兩人結婚後,順治並不喜歡這位皇后,因為一是她非常喜歡嫉妒,順治的後宮那麼多人,都沒有逃過皇后孟古青的處罰,說明她並沒有一國之母的風範,二是孟古青喜好奢侈,其吃穿都極盡奢華,這和順治節儉的思想背道而馳。所以,兩個人並沒有愉快的生活在一起,當然也沒有產生出像樣的夫妻感情。
    3. 順治終於等到了這一刻的來臨。順治七年,攝政王多爾袞病死在家中,順治八年,順治親政並開始清算多爾袞的罪行。順治對多爾袞恨之入骨,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順治的整個童年,都是在多爾袞的陰影下渡過的,完全沒有半點皇帝的感覺,所以在其死後,順治又下令把多爾袞的屍體進行鞭屍,可見,順治有多麼的恨多爾袞。

    4. 多爾袞死了,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在有心理陰影的順治面前,此時,皇后孟古青在順治眼中更不順眼了。順治十一年,順治不顧朝臣們的反對廢掉了多爾袞為自己挑選的皇后博爾濟吉特孟古青。
    5. 孟古青被廢后,在史書中就失去了蹤影。根據野史和民間傳說,她被父親帶回了蒙古老家,回家後才發現已有身孕,最後是否再嫁他人也不得而知。

    再來說一說乾隆的繼任皇后輝發那拉氏:

    首先說明一下,清朝沒有唯一被廢的皇后,而是有兩個被廢的皇后,一個是順治帝的第一任皇后博爾濟吉特·孟古青,一位是乾隆帝的繼任皇后輝發那拉氏。

    按照題主的意思應該說的是博爾濟吉特孟古青,他是順治皇帝福臨的第一任皇后。

    為什麼“一國之母”會被廢又出宮嫁人呢?

    1. 皇太極死後,6歲的順治在戰戰兢兢中登上了皇位,這個時候大清王朝的真正掌權者是多爾袞。在攝政王多爾袞和太后孝莊的授意下,當然最主要的是多爾袞的意思,博爾濟吉特孟古青就許配給了順治皇帝。
    2. 兩人結婚後,順治並不喜歡這位皇后,因為一是她非常喜歡嫉妒,順治的後宮那麼多人,都沒有逃過皇后孟古青的處罰,說明她並沒有一國之母的風範,二是孟古青喜好奢侈,其吃穿都極盡奢華,這和順治節儉的思想背道而馳。所以,兩個人並沒有愉快的生活在一起,當然也沒有產生出像樣的夫妻感情。
    3. 順治終於等到了這一刻的來臨。順治七年,攝政王多爾袞病死在家中,順治八年,順治親政並開始清算多爾袞的罪行。順治對多爾袞恨之入骨,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順治的整個童年,都是在多爾袞的陰影下渡過的,完全沒有半點皇帝的感覺,所以在其死後,順治又下令把多爾袞的屍體進行鞭屍,可見,順治有多麼的恨多爾袞。

    4. 多爾袞死了,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在有心理陰影的順治面前,此時,皇后孟古青在順治眼中更不順眼了。順治十一年,順治不顧朝臣們的反對廢掉了多爾袞為自己挑選的皇后博爾濟吉特孟古青。
    5. 孟古青被廢后,在史書中就失去了蹤影。根據野史和民間傳說,她被父親帶回了蒙古老家,回家後才發現已有身孕,最後是否再嫁他人也不得而知。

    再來說一說乾隆的繼任皇后輝發那拉氏:

    1. 那拉氏被封為皇后之後,是頗受寵愛的,與乾隆也度過了一段幸福的生活。從乾隆主動選擇她為繼任者也可以明白,乾隆對那拉氏的喜愛。
    2. 到了乾隆第四次南巡,突然出現了變動。據說在中途,那拉氏直接被遣送會了北京,因為她私自割斷了自己的頭髮,徹底激怒了乾隆,並收回了她皇后的冊封。
    3. 雖然沒有明確宣佈廢掉那拉氏,但她也算是“不廢而廢”了,一年後,就鬱鬱而終,孤獨淒涼的死在了宮中。

    其實,古代宮中的女人命運異常悽慘,就算陪伴在了皇帝的身邊,極盡榮華富貴,也是朝不保夕,命運說變就變。

    我是xiaoZ彈史,翻看滾滾煙塵,知曉橫趣點點。歡迎【關注】我,一起尋找歷史中的真我!

一贰一橙
2019-06-04

清世祖順治一共有兩後十五妃,其中第一位正宮皇后就是我們今天要說到的:清朝唯一由皇后被貶為妃的蒙古科爾沁部女子——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

孟古青是孝莊太后侄女,算起來和順治還是姐弟的關係。她由睿親王多爾袞主婚,嫁給了當時年僅十四歲的順治帝,並立為皇后,兩年後被廢為靜妃,此後下落成謎。

清世祖順治一共有兩後十五妃,其中第一位正宮皇后就是我們今天要說到的:清朝唯一由皇后被貶為妃的蒙古科爾沁部女子——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

孟古青是孝莊太后侄女,算起來和順治還是姐弟的關係。她由睿親王多爾袞主婚,嫁給了當時年僅十四歲的順治帝,並立為皇后,兩年後被廢為靜妃,此後下落成謎。

孟古青最後到底去了哪裡

孟古青為什麼會和順治翻臉,以至於順治不顧群臣和太后的臉面,開啟了清朝首廢皇后的先例呢?說法很多,其中比較主流的說法是:因為孟古青和順治的婚事是由睿親王多爾袞主婚的,而順治在繼位的前八年一直受制於多爾袞。

多爾袞死後,順治集聚多年的怨氣大爆發,不但要求眾臣“以後任何事都要告知朕”,而且對多爾袞安排的這樁婚事也是十分不滿,所以導致了孟古青的被廢。不過此事有疑問:因為孟古青在順治六年入宮,順治八年被立為皇后,被廢是在順治十年,而多爾袞死於順治七年。

如果孟古青真的是因為順治和多爾袞的鬥爭被廢的話,那不可能在多爾袞死後還被立為皇后,直到兩年後才被廢的。所以我認為:孟古青的被廢其實不是順治和多爾袞的鬥爭,而是順治和他母親孝莊之間的博弈。

清世祖順治一共有兩後十五妃,其中第一位正宮皇后就是我們今天要說到的:清朝唯一由皇后被貶為妃的蒙古科爾沁部女子——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

孟古青是孝莊太后侄女,算起來和順治還是姐弟的關係。她由睿親王多爾袞主婚,嫁給了當時年僅十四歲的順治帝,並立為皇后,兩年後被廢為靜妃,此後下落成謎。

孟古青最後到底去了哪裡

孟古青為什麼會和順治翻臉,以至於順治不顧群臣和太后的臉面,開啟了清朝首廢皇后的先例呢?說法很多,其中比較主流的說法是:因為孟古青和順治的婚事是由睿親王多爾袞主婚的,而順治在繼位的前八年一直受制於多爾袞。

多爾袞死後,順治集聚多年的怨氣大爆發,不但要求眾臣“以後任何事都要告知朕”,而且對多爾袞安排的這樁婚事也是十分不滿,所以導致了孟古青的被廢。不過此事有疑問:因為孟古青在順治六年入宮,順治八年被立為皇后,被廢是在順治十年,而多爾袞死於順治七年。

如果孟古青真的是因為順治和多爾袞的鬥爭被廢的話,那不可能在多爾袞死後還被立為皇后,直到兩年後才被廢的。所以我認為:孟古青的被廢其實不是順治和多爾袞的鬥爭,而是順治和他母親孝莊之間的博弈。

這一點可以在順治的第二任皇后看出:順治在十年八月廢孟古青,順治十一年五月迎娶博爾濟吉特氏.阿拉坦琪琪格為妃,六月冊封為皇后。這個同樣出身於蒙古科爾沁部的女子,是孝莊太后的侄孫女。順治依舊不喜歡她,甚至在董鄂妃入宮後,順治還想著二度廢皇后,已經正式開會議論此事了。多虧了孝莊太后強下懿旨才算保住了阿拉坦琪琪格的皇后之位。

所以順治對於和孝莊太后有親的兩任皇后都不滿,連續兩次都要廢掉她們,可見順治和母親孝莊之間的感情確實不好(也有旁例可佐證:《清史稿》裡關於順治和孝莊太后的記載只有不到五十字,而同書記載的,關於康熙和祖母孝莊之間的字數卻多達700字)。以此來看,孟古青的被廢,其實是順治和孝莊之間的犧牲品。

而孟古青被廢為靜妃後呢?她去哪裡了?據遠在千里之外的朝鮮史書——《李朝實錄》記載:孟古青最後回去了科爾沁草原並生子,成為了另一位蒙古王公的妻子了。不過此說依舊存疑,連宗主國都諱莫如深的事,怎麼可能被藩屬國所知悉呢?

我認為孟古青最後應該還是留在了紫禁城,畢竟她當時的身份還是妃子,加上紫禁城有親姑姑孝莊在,雖不能母儀天下,但不惹事、不招嫉,安安穩穩地過一輩子還是很容易的事。

清世祖順治一共有兩後十五妃,其中第一位正宮皇后就是我們今天要說到的:清朝唯一由皇后被貶為妃的蒙古科爾沁部女子——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

孟古青是孝莊太后侄女,算起來和順治還是姐弟的關係。她由睿親王多爾袞主婚,嫁給了當時年僅十四歲的順治帝,並立為皇后,兩年後被廢為靜妃,此後下落成謎。

孟古青最後到底去了哪裡

孟古青為什麼會和順治翻臉,以至於順治不顧群臣和太后的臉面,開啟了清朝首廢皇后的先例呢?說法很多,其中比較主流的說法是:因為孟古青和順治的婚事是由睿親王多爾袞主婚的,而順治在繼位的前八年一直受制於多爾袞。

多爾袞死後,順治集聚多年的怨氣大爆發,不但要求眾臣“以後任何事都要告知朕”,而且對多爾袞安排的這樁婚事也是十分不滿,所以導致了孟古青的被廢。不過此事有疑問:因為孟古青在順治六年入宮,順治八年被立為皇后,被廢是在順治十年,而多爾袞死於順治七年。

如果孟古青真的是因為順治和多爾袞的鬥爭被廢的話,那不可能在多爾袞死後還被立為皇后,直到兩年後才被廢的。所以我認為:孟古青的被廢其實不是順治和多爾袞的鬥爭,而是順治和他母親孝莊之間的博弈。

這一點可以在順治的第二任皇后看出:順治在十年八月廢孟古青,順治十一年五月迎娶博爾濟吉特氏.阿拉坦琪琪格為妃,六月冊封為皇后。這個同樣出身於蒙古科爾沁部的女子,是孝莊太后的侄孫女。順治依舊不喜歡她,甚至在董鄂妃入宮後,順治還想著二度廢皇后,已經正式開會議論此事了。多虧了孝莊太后強下懿旨才算保住了阿拉坦琪琪格的皇后之位。

所以順治對於和孝莊太后有親的兩任皇后都不滿,連續兩次都要廢掉她們,可見順治和母親孝莊之間的感情確實不好(也有旁例可佐證:《清史稿》裡關於順治和孝莊太后的記載只有不到五十字,而同書記載的,關於康熙和祖母孝莊之間的字數卻多達700字)。以此來看,孟古青的被廢,其實是順治和孝莊之間的犧牲品。

而孟古青被廢為靜妃後呢?她去哪裡了?據遠在千里之外的朝鮮史書——《李朝實錄》記載:孟古青最後回去了科爾沁草原並生子,成為了另一位蒙古王公的妻子了。不過此說依舊存疑,連宗主國都諱莫如深的事,怎麼可能被藩屬國所知悉呢?

我認為孟古青最後應該還是留在了紫禁城,畢竟她當時的身份還是妃子,加上紫禁城有親姑姑孝莊在,雖不能母儀天下,但不惹事、不招嫉,安安穩穩地過一輩子還是很容易的事。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寫三國,次寫明清,其餘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墨梅逸清寒
2019-07-16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並非那拉氏,而是博爾濟吉特氏,也並非懷孕出宮嫁人,而是出宮嫁人後才懷孕。題目中提到的那拉氏皇后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但是並沒有被廢,只是死後以皇貴妃的禮數舉行的葬禮,沒有舉行國孝三年,相當於不廢而廢。那麼被順治廢掉的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又是怎麼回事呢?大清皇帝12個,皇后總共16個,她怎麼榮幸的成為唯一被廢的皇后呢?!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並非那拉氏,而是博爾濟吉特氏,也並非懷孕出宮嫁人,而是出宮嫁人後才懷孕。題目中提到的那拉氏皇后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但是並沒有被廢,只是死後以皇貴妃的禮數舉行的葬禮,沒有舉行國孝三年,相當於不廢而廢。那麼被順治廢掉的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又是怎麼回事呢?大清皇帝12個,皇后總共16個,她怎麼榮幸的成為唯一被廢的皇后呢?!

1651年,也就是順治八年八月,根據多爾袞生前的安排,14歲的順治大婚,娶的正是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對於博爾濟吉特氏我們並不陌生,皇太極的哲哲皇后和兩個舉足輕重的妃子孝莊和海蘭珠都是蒙古科爾沁草原的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是科爾沁卓裡克圖親王的女兒,是孝莊太后的侄女,也就是順治的表妹,就是蒙古送來的大清皇后,陪嫁浩浩蕩蕩8萬匹馬!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並非那拉氏,而是博爾濟吉特氏,也並非懷孕出宮嫁人,而是出宮嫁人後才懷孕。題目中提到的那拉氏皇后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但是並沒有被廢,只是死後以皇貴妃的禮數舉行的葬禮,沒有舉行國孝三年,相當於不廢而廢。那麼被順治廢掉的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又是怎麼回事呢?大清皇帝12個,皇后總共16個,她怎麼榮幸的成為唯一被廢的皇后呢?!

1651年,也就是順治八年八月,根據多爾袞生前的安排,14歲的順治大婚,娶的正是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對於博爾濟吉特氏我們並不陌生,皇太極的哲哲皇后和兩個舉足輕重的妃子孝莊和海蘭珠都是蒙古科爾沁草原的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是科爾沁卓裡克圖親王的女兒,是孝莊太后的侄女,也就是順治的表妹,就是蒙古送來的大清皇后,陪嫁浩浩蕩蕩8萬匹馬!

但是順治卻並不喜歡這個門當戶對又漂亮巧慧的皇后,甚至立後後兩三年讓皇后獨守空房。當時順治並沒有遇到讓他愛的死去活來的董鄂妃,是什麼理由讓順治如此厭惡這個皇后呢?據後來順治執意廢后的詔書裡說“自古立後,皆慎重遴選,始可母儀天下。今後乃睿親王於朕幼時因親訂婚,未經選擇,宮閫參商已歷三載,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降為靜妃,改居側室。”

順治的理由提到孟古青善嫉妒,見不得順治和別的妃子在一起,生活奢侈,生活用具用金器,衣服要串珠刺銀,但是這些都很牽強,你結婚了就把人家扔到一邊獨守空房找別的妃子還不許人家嫉妒?好歹一個嬌氣慣了的草原公主,奢侈在穿戴用具上,當婆婆的孝莊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呢!你順治後來為董鄂妃一擲千金時甚至葬禮上燒兩座宮殿又該怎樣說呢?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並非那拉氏,而是博爾濟吉特氏,也並非懷孕出宮嫁人,而是出宮嫁人後才懷孕。題目中提到的那拉氏皇后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但是並沒有被廢,只是死後以皇貴妃的禮數舉行的葬禮,沒有舉行國孝三年,相當於不廢而廢。那麼被順治廢掉的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又是怎麼回事呢?大清皇帝12個,皇后總共16個,她怎麼榮幸的成為唯一被廢的皇后呢?!

1651年,也就是順治八年八月,根據多爾袞生前的安排,14歲的順治大婚,娶的正是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對於博爾濟吉特氏我們並不陌生,皇太極的哲哲皇后和兩個舉足輕重的妃子孝莊和海蘭珠都是蒙古科爾沁草原的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是科爾沁卓裡克圖親王的女兒,是孝莊太后的侄女,也就是順治的表妹,就是蒙古送來的大清皇后,陪嫁浩浩蕩蕩8萬匹馬!

但是順治卻並不喜歡這個門當戶對又漂亮巧慧的皇后,甚至立後後兩三年讓皇后獨守空房。當時順治並沒有遇到讓他愛的死去活來的董鄂妃,是什麼理由讓順治如此厭惡這個皇后呢?據後來順治執意廢后的詔書裡說“自古立後,皆慎重遴選,始可母儀天下。今後乃睿親王於朕幼時因親訂婚,未經選擇,宮閫參商已歷三載,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降為靜妃,改居側室。”

順治的理由提到孟古青善嫉妒,見不得順治和別的妃子在一起,生活奢侈,生活用具用金器,衣服要串珠刺銀,但是這些都很牽強,你結婚了就把人家扔到一邊獨守空房找別的妃子還不許人家嫉妒?好歹一個嬌氣慣了的草原公主,奢侈在穿戴用具上,當婆婆的孝莊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呢!你順治後來為董鄂妃一擲千金時甚至葬禮上燒兩座宮殿又該怎樣說呢?

最根本的恐怕是緣於這段婚姻經手人是自己恨得咬牙切齒的多爾袞吧!想當年,多爾袞是怎樣欺負孝莊和他孤兒寡母的,小小年紀的順治心裡早就種下仇恨的種子,多爾袞活著的時候沒資本不好怎樣,現在他在地府還能駕馭自己的婚姻嗎?!只是礙於母親的面子勉強維持了兩年罷了!所以孟古青被廢是早晚的事,和她是誰,性格怎樣沒關係。

孝莊也是拗不過順治眼睜睜看著侄女從皇后位置上給擼了下來,但是政治聯姻還是必須的,後來又安排孫侄女博爾濟吉特氏.阿拉坦琪琪格嫁過來做了第二任皇后,如果不是孝莊攔著,又差點被廢了!不得不說順治感情世界好複雜,親孃都拿他沒辦法!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並非那拉氏,而是博爾濟吉特氏,也並非懷孕出宮嫁人,而是出宮嫁人後才懷孕。題目中提到的那拉氏皇后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但是並沒有被廢,只是死後以皇貴妃的禮數舉行的葬禮,沒有舉行國孝三年,相當於不廢而廢。那麼被順治廢掉的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又是怎麼回事呢?大清皇帝12個,皇后總共16個,她怎麼榮幸的成為唯一被廢的皇后呢?!

1651年,也就是順治八年八月,根據多爾袞生前的安排,14歲的順治大婚,娶的正是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對於博爾濟吉特氏我們並不陌生,皇太極的哲哲皇后和兩個舉足輕重的妃子孝莊和海蘭珠都是蒙古科爾沁草原的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是科爾沁卓裡克圖親王的女兒,是孝莊太后的侄女,也就是順治的表妹,就是蒙古送來的大清皇后,陪嫁浩浩蕩蕩8萬匹馬!

但是順治卻並不喜歡這個門當戶對又漂亮巧慧的皇后,甚至立後後兩三年讓皇后獨守空房。當時順治並沒有遇到讓他愛的死去活來的董鄂妃,是什麼理由讓順治如此厭惡這個皇后呢?據後來順治執意廢后的詔書裡說“自古立後,皆慎重遴選,始可母儀天下。今後乃睿親王於朕幼時因親訂婚,未經選擇,宮閫參商已歷三載,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降為靜妃,改居側室。”

順治的理由提到孟古青善嫉妒,見不得順治和別的妃子在一起,生活奢侈,生活用具用金器,衣服要串珠刺銀,但是這些都很牽強,你結婚了就把人家扔到一邊獨守空房找別的妃子還不許人家嫉妒?好歹一個嬌氣慣了的草原公主,奢侈在穿戴用具上,當婆婆的孝莊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呢!你順治後來為董鄂妃一擲千金時甚至葬禮上燒兩座宮殿又該怎樣說呢?

最根本的恐怕是緣於這段婚姻經手人是自己恨得咬牙切齒的多爾袞吧!想當年,多爾袞是怎樣欺負孝莊和他孤兒寡母的,小小年紀的順治心裡早就種下仇恨的種子,多爾袞活著的時候沒資本不好怎樣,現在他在地府還能駕馭自己的婚姻嗎?!只是礙於母親的面子勉強維持了兩年罷了!所以孟古青被廢是早晚的事,和她是誰,性格怎樣沒關係。

孝莊也是拗不過順治眼睜睜看著侄女從皇后位置上給擼了下來,但是政治聯姻還是必須的,後來又安排孫侄女博爾濟吉特氏.阿拉坦琪琪格嫁過來做了第二任皇后,如果不是孝莊攔著,又差點被廢了!不得不說順治感情世界好複雜,親孃都拿他沒辦法!

被廢的孟古青難到就甘心偏居一隅,了此殘生嗎?她沒有接受過漢文化的四書五經,有的是蒙古馬背上的灑脫或刁蠻。孝莊和她的親王父親是不會看著她老死宮中的,擁有至高權利的他們想辦法把孟古青帶回了科爾沁草原,回到屬於她的那片天空,在那裡嫁了人,懷孕生子了。順治那麼討厭她,不會讓她懷孕,即便真懷孕了,大清朝也不可能讓她帶著皇子離開的。

畢竟自古皇帝的女人只能被遺棄,沒有反過來甩皇帝和別人結婚生子的。所以這些事沒有被記載流傳,但是朝鮮特使在他們的史書中卻提到這位皇后回草原結婚生子的事,還說“其生子亦賢”!這樣的結局對於孟古青來說也算是最好不過的了!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並非那拉氏,而是博爾濟吉特氏,也並非懷孕出宮嫁人,而是出宮嫁人後才懷孕。題目中提到的那拉氏皇后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但是並沒有被廢,只是死後以皇貴妃的禮數舉行的葬禮,沒有舉行國孝三年,相當於不廢而廢。那麼被順治廢掉的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又是怎麼回事呢?大清皇帝12個,皇后總共16個,她怎麼榮幸的成為唯一被廢的皇后呢?!

1651年,也就是順治八年八月,根據多爾袞生前的安排,14歲的順治大婚,娶的正是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對於博爾濟吉特氏我們並不陌生,皇太極的哲哲皇后和兩個舉足輕重的妃子孝莊和海蘭珠都是蒙古科爾沁草原的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是科爾沁卓裡克圖親王的女兒,是孝莊太后的侄女,也就是順治的表妹,就是蒙古送來的大清皇后,陪嫁浩浩蕩蕩8萬匹馬!

但是順治卻並不喜歡這個門當戶對又漂亮巧慧的皇后,甚至立後後兩三年讓皇后獨守空房。當時順治並沒有遇到讓他愛的死去活來的董鄂妃,是什麼理由讓順治如此厭惡這個皇后呢?據後來順治執意廢后的詔書裡說“自古立後,皆慎重遴選,始可母儀天下。今後乃睿親王於朕幼時因親訂婚,未經選擇,宮閫參商已歷三載,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降為靜妃,改居側室。”

順治的理由提到孟古青善嫉妒,見不得順治和別的妃子在一起,生活奢侈,生活用具用金器,衣服要串珠刺銀,但是這些都很牽強,你結婚了就把人家扔到一邊獨守空房找別的妃子還不許人家嫉妒?好歹一個嬌氣慣了的草原公主,奢侈在穿戴用具上,當婆婆的孝莊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呢!你順治後來為董鄂妃一擲千金時甚至葬禮上燒兩座宮殿又該怎樣說呢?

最根本的恐怕是緣於這段婚姻經手人是自己恨得咬牙切齒的多爾袞吧!想當年,多爾袞是怎樣欺負孝莊和他孤兒寡母的,小小年紀的順治心裡早就種下仇恨的種子,多爾袞活著的時候沒資本不好怎樣,現在他在地府還能駕馭自己的婚姻嗎?!只是礙於母親的面子勉強維持了兩年罷了!所以孟古青被廢是早晚的事,和她是誰,性格怎樣沒關係。

孝莊也是拗不過順治眼睜睜看著侄女從皇后位置上給擼了下來,但是政治聯姻還是必須的,後來又安排孫侄女博爾濟吉特氏.阿拉坦琪琪格嫁過來做了第二任皇后,如果不是孝莊攔著,又差點被廢了!不得不說順治感情世界好複雜,親孃都拿他沒辦法!

被廢的孟古青難到就甘心偏居一隅,了此殘生嗎?她沒有接受過漢文化的四書五經,有的是蒙古馬背上的灑脫或刁蠻。孝莊和她的親王父親是不會看著她老死宮中的,擁有至高權利的他們想辦法把孟古青帶回了科爾沁草原,回到屬於她的那片天空,在那裡嫁了人,懷孕生子了。順治那麼討厭她,不會讓她懷孕,即便真懷孕了,大清朝也不可能讓她帶著皇子離開的。

畢竟自古皇帝的女人只能被遺棄,沒有反過來甩皇帝和別人結婚生子的。所以這些事沒有被記載流傳,但是朝鮮特使在他們的史書中卻提到這位皇后回草原結婚生子的事,還說“其生子亦賢”!這樣的結局對於孟古青來說也算是最好不過的了!

清陵中沒有靜妃和順治合葬的蹤影,所以我們寧願相信這一段結局:隨著時間的流逝,14歲的順治長大了,遇到真愛董鄂妃,孟古青也可以在草原上和自己心愛的男子一起馳騁在馬背上,各安天命吧!只是枉費了孝莊一片苦心!

长城说历史
2019-08-11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那拉氏,懷有身孕出宮嫁人,結局如何呢?(瞭解更多有趣歷史,請關注長城說歷史)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那拉氏,懷有身孕出宮嫁人,結局如何呢?(瞭解更多有趣歷史,請關注長城說歷史)

(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劇照)

清朝是整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對於順治時期,可以說是剛剛入關之時,對於乾隆時期,也是等來的享福。說到皇帝,肯定也想起皇后,那麼唯一被廢的皇后,其實另有其人,並非是那拉氏,而是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然而,對於是否懷孕出宮嫁人。

多爾袞為順治皇帝選皇后

說到那拉氏皇后,乃是乾隆皇帝的第二個皇后,此人並沒有被廢,而是被稱為“四無皇后”。其死後,以皇妃的名義舉行葬禮,更沒有舉行國孝三年的禮儀,這種情況就相當於不廢而廢。另一個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可是被的的確確被廢的皇后。

清朝入關的第一個皇帝順治,他六歲登基做皇帝,由於登基時,年紀過於年幼,由攝政王多爾袞輔佐。在此時,順治皇帝年紀年幼,朝政一般都有多爾袞做主,多爾袞曾給順治許下一門親事。女方是蒙古科爾沁部,是孝莊太后大哥的女兒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順治八年,吳克善護送自己的女兒來到北京,而後順治將婚姻拖延了八個月。

處於年輕的公主,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進入紫禁城,給人的印象是漂亮聰慧,經過長期接觸,順治對這位遠方的表妹有些不太滿意,兩人很早就分開居住了。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那拉氏,懷有身孕出宮嫁人,結局如何呢?(瞭解更多有趣歷史,請關注長城說歷史)

(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劇照)

清朝是整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對於順治時期,可以說是剛剛入關之時,對於乾隆時期,也是等來的享福。說到皇帝,肯定也想起皇后,那麼唯一被廢的皇后,其實另有其人,並非是那拉氏,而是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然而,對於是否懷孕出宮嫁人。

多爾袞為順治皇帝選皇后

說到那拉氏皇后,乃是乾隆皇帝的第二個皇后,此人並沒有被廢,而是被稱為“四無皇后”。其死後,以皇妃的名義舉行葬禮,更沒有舉行國孝三年的禮儀,這種情況就相當於不廢而廢。另一個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可是被的的確確被廢的皇后。

清朝入關的第一個皇帝順治,他六歲登基做皇帝,由於登基時,年紀過於年幼,由攝政王多爾袞輔佐。在此時,順治皇帝年紀年幼,朝政一般都有多爾袞做主,多爾袞曾給順治許下一門親事。女方是蒙古科爾沁部,是孝莊太后大哥的女兒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順治八年,吳克善護送自己的女兒來到北京,而後順治將婚姻拖延了八個月。

處於年輕的公主,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進入紫禁城,給人的印象是漂亮聰慧,經過長期接觸,順治對這位遠方的表妹有些不太滿意,兩人很早就分開居住了。

(順治皇帝劇照)

話說回來,孟古青能從一個顯赫家族中脫穎而出,且成為皇后,肯定有美貌的姿色,流有滿族人的血,聰明的智慧,擁有高尚的品德,以及優秀的人品。

談起孟古青,為什麼會被順治皇帝廢除他的皇后之稱號

當時,順治皇帝年幼,未經允許多爾袞便定了姻親,更沒有與朝中大臣商議,這也是順治所氣之處。順治還說,孟古青有嫉妒之心,見不得自己與別的妃子在一起,更別提生活所需要用品的奢侈。

這種說法,長城認為有些牽強,一個女子來講,大婚之日,老公把自己丟在婚房之中,且去找別的妃子。是個女子都會生氣嫉妒,更何況這個女子來自遠方的公主,在老家都穿金戴銀,來到皇宮之中,肯定也會穿金戴銀。那時,孝莊太后也是非常清楚的,可是隻能睜隻眼閉隻眼。

順治皇帝當年為了董鄂妃一擲千金,更有甚者,葬禮上燒了兩座宮殿。那麼對孟古青生活用品的奢侈就有些不正常了。其最根本的原因與這樁婚事的經手人有關係,這個人誰?正是當時的攝政王多爾袞。多爾袞當年做攝政王,在權力上有些自大,順治從小便對多爾袞有些不滿。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那拉氏,懷有身孕出宮嫁人,結局如何呢?(瞭解更多有趣歷史,請關注長城說歷史)

(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劇照)

清朝是整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對於順治時期,可以說是剛剛入關之時,對於乾隆時期,也是等來的享福。說到皇帝,肯定也想起皇后,那麼唯一被廢的皇后,其實另有其人,並非是那拉氏,而是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然而,對於是否懷孕出宮嫁人。

多爾袞為順治皇帝選皇后

說到那拉氏皇后,乃是乾隆皇帝的第二個皇后,此人並沒有被廢,而是被稱為“四無皇后”。其死後,以皇妃的名義舉行葬禮,更沒有舉行國孝三年的禮儀,這種情況就相當於不廢而廢。另一個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可是被的的確確被廢的皇后。

清朝入關的第一個皇帝順治,他六歲登基做皇帝,由於登基時,年紀過於年幼,由攝政王多爾袞輔佐。在此時,順治皇帝年紀年幼,朝政一般都有多爾袞做主,多爾袞曾給順治許下一門親事。女方是蒙古科爾沁部,是孝莊太后大哥的女兒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順治八年,吳克善護送自己的女兒來到北京,而後順治將婚姻拖延了八個月。

處於年輕的公主,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進入紫禁城,給人的印象是漂亮聰慧,經過長期接觸,順治對這位遠方的表妹有些不太滿意,兩人很早就分開居住了。

(順治皇帝劇照)

話說回來,孟古青能從一個顯赫家族中脫穎而出,且成為皇后,肯定有美貌的姿色,流有滿族人的血,聰明的智慧,擁有高尚的品德,以及優秀的人品。

談起孟古青,為什麼會被順治皇帝廢除他的皇后之稱號

當時,順治皇帝年幼,未經允許多爾袞便定了姻親,更沒有與朝中大臣商議,這也是順治所氣之處。順治還說,孟古青有嫉妒之心,見不得自己與別的妃子在一起,更別提生活所需要用品的奢侈。

這種說法,長城認為有些牽強,一個女子來講,大婚之日,老公把自己丟在婚房之中,且去找別的妃子。是個女子都會生氣嫉妒,更何況這個女子來自遠方的公主,在老家都穿金戴銀,來到皇宮之中,肯定也會穿金戴銀。那時,孝莊太后也是非常清楚的,可是隻能睜隻眼閉隻眼。

順治皇帝當年為了董鄂妃一擲千金,更有甚者,葬禮上燒了兩座宮殿。那麼對孟古青生活用品的奢侈就有些不正常了。其最根本的原因與這樁婚事的經手人有關係,這個人誰?正是當時的攝政王多爾袞。多爾袞當年做攝政王,在權力上有些自大,順治從小便對多爾袞有些不滿。

(孝莊太后劇照)

然多爾袞都去世了,順治皇帝可以不用被多爾袞控制,更不用說這個樁婚事。為什麼還要與孟古青結婚,其實是看在孝莊太后的面子,所以之維持了兩年之久,順治皇帝便廢除了孟古青這個皇后。

因此,孟古青遲早會被廢除皇后之位,與其他原因就有太大關係。作為孝莊太后不會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侄女,從皇后的位置下來不過問,在說這是一場聯姻是具有政治性的。後來孝莊太后安排了孟古青,便又將阿拉坦琪琪格嫁給了順治皇帝,這場婚姻如果不是孝莊攔著,估計又會把琪琪格廢掉。

對於順治皇帝的感情世界觀比較複雜,連孝莊太后這位母親也沒有辦法。

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被廢皇后之後的去向

在宮中的史料中,基本沒有孟古青出宮之後的記載,然而,在朝鮮史料中有記載。孟古青被順治廢除皇后之後,其父親吳克善便把她帶回來蒙古。當時,孟古青隨父回老家之時,其年紀還不到二十歲。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那拉氏,懷有身孕出宮嫁人,結局如何呢?(瞭解更多有趣歷史,請關注長城說歷史)

(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劇照)

清朝是整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對於順治時期,可以說是剛剛入關之時,對於乾隆時期,也是等來的享福。說到皇帝,肯定也想起皇后,那麼唯一被廢的皇后,其實另有其人,並非是那拉氏,而是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然而,對於是否懷孕出宮嫁人。

多爾袞為順治皇帝選皇后

說到那拉氏皇后,乃是乾隆皇帝的第二個皇后,此人並沒有被廢,而是被稱為“四無皇后”。其死後,以皇妃的名義舉行葬禮,更沒有舉行國孝三年的禮儀,這種情況就相當於不廢而廢。另一個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可是被的的確確被廢的皇后。

清朝入關的第一個皇帝順治,他六歲登基做皇帝,由於登基時,年紀過於年幼,由攝政王多爾袞輔佐。在此時,順治皇帝年紀年幼,朝政一般都有多爾袞做主,多爾袞曾給順治許下一門親事。女方是蒙古科爾沁部,是孝莊太后大哥的女兒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順治八年,吳克善護送自己的女兒來到北京,而後順治將婚姻拖延了八個月。

處於年輕的公主,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進入紫禁城,給人的印象是漂亮聰慧,經過長期接觸,順治對這位遠方的表妹有些不太滿意,兩人很早就分開居住了。

(順治皇帝劇照)

話說回來,孟古青能從一個顯赫家族中脫穎而出,且成為皇后,肯定有美貌的姿色,流有滿族人的血,聰明的智慧,擁有高尚的品德,以及優秀的人品。

談起孟古青,為什麼會被順治皇帝廢除他的皇后之稱號

當時,順治皇帝年幼,未經允許多爾袞便定了姻親,更沒有與朝中大臣商議,這也是順治所氣之處。順治還說,孟古青有嫉妒之心,見不得自己與別的妃子在一起,更別提生活所需要用品的奢侈。

這種說法,長城認為有些牽強,一個女子來講,大婚之日,老公把自己丟在婚房之中,且去找別的妃子。是個女子都會生氣嫉妒,更何況這個女子來自遠方的公主,在老家都穿金戴銀,來到皇宮之中,肯定也會穿金戴銀。那時,孝莊太后也是非常清楚的,可是隻能睜隻眼閉隻眼。

順治皇帝當年為了董鄂妃一擲千金,更有甚者,葬禮上燒了兩座宮殿。那麼對孟古青生活用品的奢侈就有些不正常了。其最根本的原因與這樁婚事的經手人有關係,這個人誰?正是當時的攝政王多爾袞。多爾袞當年做攝政王,在權力上有些自大,順治從小便對多爾袞有些不滿。

(孝莊太后劇照)

然多爾袞都去世了,順治皇帝可以不用被多爾袞控制,更不用說這個樁婚事。為什麼還要與孟古青結婚,其實是看在孝莊太后的面子,所以之維持了兩年之久,順治皇帝便廢除了孟古青這個皇后。

因此,孟古青遲早會被廢除皇后之位,與其他原因就有太大關係。作為孝莊太后不會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侄女,從皇后的位置下來不過問,在說這是一場聯姻是具有政治性的。後來孝莊太后安排了孟古青,便又將阿拉坦琪琪格嫁給了順治皇帝,這場婚姻如果不是孝莊攔著,估計又會把琪琪格廢掉。

對於順治皇帝的感情世界觀比較複雜,連孝莊太后這位母親也沒有辦法。

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被廢皇后之後的去向

在宮中的史料中,基本沒有孟古青出宮之後的記載,然而,在朝鮮史料中有記載。孟古青被順治廢除皇后之後,其父親吳克善便把她帶回來蒙古。當時,孟古青隨父回老家之時,其年紀還不到二十歲。

(多爾袞劇照)

據朝鮮使臣所說,孟古青離開皇宮已經懷有身孕,當時孟古青不知道,回到老家以後才知道自己懷孕了,因此,孟古青就生下了一個兒子。順治本來就對這位表妹印象不太好了,又把她的皇后之位廢除了,也不可能在把她召回來了。孟古青後來又再次嫁人,且生下了一個兒子。

清朝入關之後,皇室家族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後宮中離異的妃子都沒有出現再嫁人的情況,這也就讓孟古青成為清宮中唯一一個被廢皇后再嫁人的女人。

總之,關於孟古青的結局如何,清朝史料記載的比較少,但是,朝鮮使臣的史書中有記載,孟古青有這樣的結局也是一個好的下場。在清朝的皇陵中,沒有孟古青與順治皇帝合葬墓的蹤跡,因此,我們寧願相信這樣一個好的結局。
時間流逝的飛快,順治遇到了摯愛董鄂妃,孟古青便在草原上與心愛的男子相親相愛,又馳騁在馬背上,都有自己的生活。可惜了孝莊太后的一番苦心。

文:長城說歷史,瞭解更多有趣歷史,請關注長城說歷史,不要忘了點贊與轉發哦。

猴格大人
2019-08-13

首先糾正一下題目的錯誤,第一,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而不是那拉氏;第二,廢后並沒有懷有身孕;第三,廢后更沒有再嫁。

首先糾正一下題目的錯誤,第一,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而不是那拉氏;第二,廢后並沒有懷有身孕;第三,廢后更沒有再嫁。

根據《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九冊中記載說,清國入關後的第一夫人、順治帝的元后博爾濟吉特氏,在被廢掉後,回到了孃家科爾沁蒙古,生下一個男孩,在科爾沁長大,很有賢名,被清國朝廷知道後,擔心科爾沁有挾天子的行為,向科爾沁索要這個男孩,但被拒絕了,之後廢后母子就失去蹤跡。

這則史料一直被人津津樂道,認為廢后沒有被禁錮在皇宮,還能回到孃家,還是很幸運的。廢后真的很幸運嗎?朝鮮史料記載的就是真實的嗎?

首先糾正一下題目的錯誤,第一,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而不是那拉氏;第二,廢后並沒有懷有身孕;第三,廢后更沒有再嫁。

根據《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九冊中記載說,清國入關後的第一夫人、順治帝的元后博爾濟吉特氏,在被廢掉後,回到了孃家科爾沁蒙古,生下一個男孩,在科爾沁長大,很有賢名,被清國朝廷知道後,擔心科爾沁有挾天子的行為,向科爾沁索要這個男孩,但被拒絕了,之後廢后母子就失去蹤跡。

這則史料一直被人津津樂道,認為廢后沒有被禁錮在皇宮,還能回到孃家,還是很幸運的。廢后真的很幸運嗎?朝鮮史料記載的就是真實的嗎?

01,出身顯貴的第一夫人

順治帝元后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字叫額爾德尼布木巴(額爾德尼本巴),她是科爾沁左翼中旗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

科左中旗是和清廷聯姻最多的部落,也是閨女嫁到清皇室中取得顯赫地位最多的部落,吳克善家族一共和清廷聯姻56次,娶32,嫁24,聯姻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各部,又出了孝端、孝莊和孝惠,因此被康熙帝親切的稱為舅家。

額爾德尼本巴的曾祖父叫莽古斯,莽古斯的女兒哲哲就是太宗孝端文皇后,還有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多爾袞,一個嫁給了多鐸。

莽古斯的兒子寨桑,即額爾德尼本巴的祖父,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分別是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察罕、索諾木、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太宗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太宗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

哲哲為皇太極生了三個閨女,其中固倫端靖長公主又嫁回孃舅家,額駙是索諾木的兒子多羅郡王奇塔特。

布木布泰為皇太極生了三女一子,兒子就是順治帝,長女固倫雍穆公主也嫁回孃家科爾沁,額駙就是第二代卓禮克圖親王畢勒塔噶爾。

吳克善就是額爾德尼本巴的父親,畢勒塔噶爾是她親哥,嫂子兼表姐是固倫雍穆公主,昭聖太后布木布泰和元妃海蘭珠是她親姑媽,大清第一皇后哲哲是她親姑奶。這樣一個貴女中的貴女,性格多少會有些刁蠻跋扈的。

首先糾正一下題目的錯誤,第一,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而不是那拉氏;第二,廢后並沒有懷有身孕;第三,廢后更沒有再嫁。

根據《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九冊中記載說,清國入關後的第一夫人、順治帝的元后博爾濟吉特氏,在被廢掉後,回到了孃家科爾沁蒙古,生下一個男孩,在科爾沁長大,很有賢名,被清國朝廷知道後,擔心科爾沁有挾天子的行為,向科爾沁索要這個男孩,但被拒絕了,之後廢后母子就失去蹤跡。

這則史料一直被人津津樂道,認為廢后沒有被禁錮在皇宮,還能回到孃家,還是很幸運的。廢后真的很幸運嗎?朝鮮史料記載的就是真實的嗎?

01,出身顯貴的第一夫人

順治帝元后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字叫額爾德尼布木巴(額爾德尼本巴),她是科爾沁左翼中旗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

科左中旗是和清廷聯姻最多的部落,也是閨女嫁到清皇室中取得顯赫地位最多的部落,吳克善家族一共和清廷聯姻56次,娶32,嫁24,聯姻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各部,又出了孝端、孝莊和孝惠,因此被康熙帝親切的稱為舅家。

額爾德尼本巴的曾祖父叫莽古斯,莽古斯的女兒哲哲就是太宗孝端文皇后,還有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多爾袞,一個嫁給了多鐸。

莽古斯的兒子寨桑,即額爾德尼本巴的祖父,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分別是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察罕、索諾木、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太宗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太宗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

哲哲為皇太極生了三個閨女,其中固倫端靖長公主又嫁回孃舅家,額駙是索諾木的兒子多羅郡王奇塔特。

布木布泰為皇太極生了三女一子,兒子就是順治帝,長女固倫雍穆公主也嫁回孃家科爾沁,額駙就是第二代卓禮克圖親王畢勒塔噶爾。

吳克善就是額爾德尼本巴的父親,畢勒塔噶爾是她親哥,嫂子兼表姐是固倫雍穆公主,昭聖太后布木布泰和元妃海蘭珠是她親姑媽,大清第一皇后哲哲是她親姑奶。這樣一個貴女中的貴女,性格多少會有些刁蠻跋扈的。

02,為滿蒙聯姻盡義務

滿蒙聯姻是清國的基本國策,從太祖到太宗,從皇子皇孫到皇女,都要和蒙古各藩部聯姻,這是身為皇室的責任和使命。身為皇帝的順治帝自然也不能例外,要為滿蒙聯姻儘自己的義務。

順治七年(1650),攝政王多爾袞給順治帝訂婚,新娘就是額爾德尼本巴,來自科爾沁草原的親親小表妹。當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猝死,順治帝終於可以親政。

順治八年(1651)正月十二,十四歲的順治帝舉行親政大典,接受朝賀。五日後,正月十七,舅舅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送閨女到達京城。

吳克善同志早在26年前的天命十年(1625)和十七年前的天聰八年(1634)分別護送妹妹布木布泰、海蘭珠嫁到清廷,這次又親自護送親閨女來到清國的新都城北京,來做清國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后,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

和碩親王滿達海、多羅端重郡王博洛、敬謹郡王尼堪及內大臣等,聯名上書,請於二月內舉行大婚禮。順治卻“以大婚吉禮。此時未可遽議。所奏不準行。”

首先糾正一下題目的錯誤,第一,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而不是那拉氏;第二,廢后並沒有懷有身孕;第三,廢后更沒有再嫁。

根據《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九冊中記載說,清國入關後的第一夫人、順治帝的元后博爾濟吉特氏,在被廢掉後,回到了孃家科爾沁蒙古,生下一個男孩,在科爾沁長大,很有賢名,被清國朝廷知道後,擔心科爾沁有挾天子的行為,向科爾沁索要這個男孩,但被拒絕了,之後廢后母子就失去蹤跡。

這則史料一直被人津津樂道,認為廢后沒有被禁錮在皇宮,還能回到孃家,還是很幸運的。廢后真的很幸運嗎?朝鮮史料記載的就是真實的嗎?

01,出身顯貴的第一夫人

順治帝元后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字叫額爾德尼布木巴(額爾德尼本巴),她是科爾沁左翼中旗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

科左中旗是和清廷聯姻最多的部落,也是閨女嫁到清皇室中取得顯赫地位最多的部落,吳克善家族一共和清廷聯姻56次,娶32,嫁24,聯姻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各部,又出了孝端、孝莊和孝惠,因此被康熙帝親切的稱為舅家。

額爾德尼本巴的曾祖父叫莽古斯,莽古斯的女兒哲哲就是太宗孝端文皇后,還有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多爾袞,一個嫁給了多鐸。

莽古斯的兒子寨桑,即額爾德尼本巴的祖父,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分別是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察罕、索諾木、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太宗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太宗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

哲哲為皇太極生了三個閨女,其中固倫端靖長公主又嫁回孃舅家,額駙是索諾木的兒子多羅郡王奇塔特。

布木布泰為皇太極生了三女一子,兒子就是順治帝,長女固倫雍穆公主也嫁回孃家科爾沁,額駙就是第二代卓禮克圖親王畢勒塔噶爾。

吳克善就是額爾德尼本巴的父親,畢勒塔噶爾是她親哥,嫂子兼表姐是固倫雍穆公主,昭聖太后布木布泰和元妃海蘭珠是她親姑媽,大清第一皇后哲哲是她親姑奶。這樣一個貴女中的貴女,性格多少會有些刁蠻跋扈的。

02,為滿蒙聯姻盡義務

滿蒙聯姻是清國的基本國策,從太祖到太宗,從皇子皇孫到皇女,都要和蒙古各藩部聯姻,這是身為皇室的責任和使命。身為皇帝的順治帝自然也不能例外,要為滿蒙聯姻儘自己的義務。

順治七年(1650),攝政王多爾袞給順治帝訂婚,新娘就是額爾德尼本巴,來自科爾沁草原的親親小表妹。當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猝死,順治帝終於可以親政。

順治八年(1651)正月十二,十四歲的順治帝舉行親政大典,接受朝賀。五日後,正月十七,舅舅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送閨女到達京城。

吳克善同志早在26年前的天命十年(1625)和十七年前的天聰八年(1634)分別護送妹妹布木布泰、海蘭珠嫁到清廷,這次又親自護送親閨女來到清國的新都城北京,來做清國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后,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

和碩親王滿達海、多羅端重郡王博洛、敬謹郡王尼堪及內大臣等,聯名上書,請於二月內舉行大婚禮。順治卻“以大婚吉禮。此時未可遽議。所奏不準行。”

順治帝為何拒絕在二月舉行大婚呢?以猴格看來,原因可能是這樣的:

  • 其一:或許是順治帝準備清算多爾袞,所以不想冊立多爾袞為他選定的新娘。
  • 其二:順治帝剛親政,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才當家作主,自然是什麼都要抓到手裡最安全,忙得不得了,哪有空結婚啊?

不管什麼原因,反正皇帝說現在結婚不是時候,因此,準新娘由姑媽莊妃布木布泰照看。就在本月二十三,順治帝才得以尊生母莊妃為皇太后,一次性上尊號昭聖慈壽。

按例上尊號是遇到大事上一次,一次兩字,這回一次性上四字,是因為布木布泰在兒子繼位是沒有被尊為太后,所以這次追補兩字,加上本次親政上尊號,一共四字。同時,制定皇太后儀仗,布木布泰這才成為清國的皇太后。

正月二十八,順治帝又傳諭禮部,晉封麟趾宮大貴婦娜木鐘為懿靖大貴妃,晉封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為康惠淑妃。

順治實錄這些記載只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太宗後宮在順治帝繼位後都沒有得到尊封,直到順治帝親政後才晉封。

二月初十,順治帝率諸王、文武群臣恭上昭聖慈壽皇太后尊號寶冊,寶文曰:昭聖慈壽皇太后寶。次日頒詔天下。二月二十一,追論多爾袞罪狀,對他展開一系列清算。

同時還要防備鄭親王濟爾哈朗,還要忙著收攏多爾袞的正白旗,將八旗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進一步加強皇權,等等等。看看小皇帝忙的,的確沒有結婚的時間啊!推遲婚禮的確是忙工作。

首先糾正一下題目的錯誤,第一,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而不是那拉氏;第二,廢后並沒有懷有身孕;第三,廢后更沒有再嫁。

根據《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九冊中記載說,清國入關後的第一夫人、順治帝的元后博爾濟吉特氏,在被廢掉後,回到了孃家科爾沁蒙古,生下一個男孩,在科爾沁長大,很有賢名,被清國朝廷知道後,擔心科爾沁有挾天子的行為,向科爾沁索要這個男孩,但被拒絕了,之後廢后母子就失去蹤跡。

這則史料一直被人津津樂道,認為廢后沒有被禁錮在皇宮,還能回到孃家,還是很幸運的。廢后真的很幸運嗎?朝鮮史料記載的就是真實的嗎?

01,出身顯貴的第一夫人

順治帝元后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字叫額爾德尼布木巴(額爾德尼本巴),她是科爾沁左翼中旗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

科左中旗是和清廷聯姻最多的部落,也是閨女嫁到清皇室中取得顯赫地位最多的部落,吳克善家族一共和清廷聯姻56次,娶32,嫁24,聯姻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各部,又出了孝端、孝莊和孝惠,因此被康熙帝親切的稱為舅家。

額爾德尼本巴的曾祖父叫莽古斯,莽古斯的女兒哲哲就是太宗孝端文皇后,還有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多爾袞,一個嫁給了多鐸。

莽古斯的兒子寨桑,即額爾德尼本巴的祖父,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分別是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察罕、索諾木、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太宗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太宗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

哲哲為皇太極生了三個閨女,其中固倫端靖長公主又嫁回孃舅家,額駙是索諾木的兒子多羅郡王奇塔特。

布木布泰為皇太極生了三女一子,兒子就是順治帝,長女固倫雍穆公主也嫁回孃家科爾沁,額駙就是第二代卓禮克圖親王畢勒塔噶爾。

吳克善就是額爾德尼本巴的父親,畢勒塔噶爾是她親哥,嫂子兼表姐是固倫雍穆公主,昭聖太后布木布泰和元妃海蘭珠是她親姑媽,大清第一皇后哲哲是她親姑奶。這樣一個貴女中的貴女,性格多少會有些刁蠻跋扈的。

02,為滿蒙聯姻盡義務

滿蒙聯姻是清國的基本國策,從太祖到太宗,從皇子皇孫到皇女,都要和蒙古各藩部聯姻,這是身為皇室的責任和使命。身為皇帝的順治帝自然也不能例外,要為滿蒙聯姻儘自己的義務。

順治七年(1650),攝政王多爾袞給順治帝訂婚,新娘就是額爾德尼本巴,來自科爾沁草原的親親小表妹。當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猝死,順治帝終於可以親政。

順治八年(1651)正月十二,十四歲的順治帝舉行親政大典,接受朝賀。五日後,正月十七,舅舅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送閨女到達京城。

吳克善同志早在26年前的天命十年(1625)和十七年前的天聰八年(1634)分別護送妹妹布木布泰、海蘭珠嫁到清廷,這次又親自護送親閨女來到清國的新都城北京,來做清國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后,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

和碩親王滿達海、多羅端重郡王博洛、敬謹郡王尼堪及內大臣等,聯名上書,請於二月內舉行大婚禮。順治卻“以大婚吉禮。此時未可遽議。所奏不準行。”

順治帝為何拒絕在二月舉行大婚呢?以猴格看來,原因可能是這樣的:

  • 其一:或許是順治帝準備清算多爾袞,所以不想冊立多爾袞為他選定的新娘。
  • 其二:順治帝剛親政,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才當家作主,自然是什麼都要抓到手裡最安全,忙得不得了,哪有空結婚啊?

不管什麼原因,反正皇帝說現在結婚不是時候,因此,準新娘由姑媽莊妃布木布泰照看。就在本月二十三,順治帝才得以尊生母莊妃為皇太后,一次性上尊號昭聖慈壽。

按例上尊號是遇到大事上一次,一次兩字,這回一次性上四字,是因為布木布泰在兒子繼位是沒有被尊為太后,所以這次追補兩字,加上本次親政上尊號,一共四字。同時,制定皇太后儀仗,布木布泰這才成為清國的皇太后。

正月二十八,順治帝又傳諭禮部,晉封麟趾宮大貴婦娜木鐘為懿靖大貴妃,晉封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為康惠淑妃。

順治實錄這些記載只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太宗後宮在順治帝繼位後都沒有得到尊封,直到順治帝親政後才晉封。

二月初十,順治帝率諸王、文武群臣恭上昭聖慈壽皇太后尊號寶冊,寶文曰:昭聖慈壽皇太后寶。次日頒詔天下。二月二十一,追論多爾袞罪狀,對他展開一系列清算。

同時還要防備鄭親王濟爾哈朗,還要忙著收攏多爾袞的正白旗,將八旗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進一步加強皇權,等等等。看看小皇帝忙的,的確沒有結婚的時間啊!推遲婚禮的確是忙工作。

03,清國入關後首次冊後大典

額爾德尼本巴在待嫁的時候,得了一次病,並不嚴重,但是她親親的姑媽,新出爐的昭聖皇太后還是很緊張,專門派三位使女去請教傳教士湯若望,老湯問清楚病情後,給使女一塊聖牌,交代讓患者掛在胸前四天左右就可以痊癒,果然沒幾天就好了。

老湯是實在人,用一個聖牌忽悠人,可知準新娘的病根本不算病,純屬皇太后小題大做了。

六月十八,定大婚禮物,行採納禮,開始進入婚禮流程。八月初二,順治帝宴請舅舅兼準岳父吳克善夫妻倆,命親王以下、尚書以上以及親王郡王妃等,都出朝陽門迎接。八月十二,派固山貝子吳達海、禮部尚書阿哈尼堪、固山額真藍拜去祭告天地、太廟。

首先糾正一下題目的錯誤,第一,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而不是那拉氏;第二,廢后並沒有懷有身孕;第三,廢后更沒有再嫁。

根據《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九冊中記載說,清國入關後的第一夫人、順治帝的元后博爾濟吉特氏,在被廢掉後,回到了孃家科爾沁蒙古,生下一個男孩,在科爾沁長大,很有賢名,被清國朝廷知道後,擔心科爾沁有挾天子的行為,向科爾沁索要這個男孩,但被拒絕了,之後廢后母子就失去蹤跡。

這則史料一直被人津津樂道,認為廢后沒有被禁錮在皇宮,還能回到孃家,還是很幸運的。廢后真的很幸運嗎?朝鮮史料記載的就是真實的嗎?

01,出身顯貴的第一夫人

順治帝元后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字叫額爾德尼布木巴(額爾德尼本巴),她是科爾沁左翼中旗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

科左中旗是和清廷聯姻最多的部落,也是閨女嫁到清皇室中取得顯赫地位最多的部落,吳克善家族一共和清廷聯姻56次,娶32,嫁24,聯姻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各部,又出了孝端、孝莊和孝惠,因此被康熙帝親切的稱為舅家。

額爾德尼本巴的曾祖父叫莽古斯,莽古斯的女兒哲哲就是太宗孝端文皇后,還有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多爾袞,一個嫁給了多鐸。

莽古斯的兒子寨桑,即額爾德尼本巴的祖父,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分別是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察罕、索諾木、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太宗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太宗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

哲哲為皇太極生了三個閨女,其中固倫端靖長公主又嫁回孃舅家,額駙是索諾木的兒子多羅郡王奇塔特。

布木布泰為皇太極生了三女一子,兒子就是順治帝,長女固倫雍穆公主也嫁回孃家科爾沁,額駙就是第二代卓禮克圖親王畢勒塔噶爾。

吳克善就是額爾德尼本巴的父親,畢勒塔噶爾是她親哥,嫂子兼表姐是固倫雍穆公主,昭聖太后布木布泰和元妃海蘭珠是她親姑媽,大清第一皇后哲哲是她親姑奶。這樣一個貴女中的貴女,性格多少會有些刁蠻跋扈的。

02,為滿蒙聯姻盡義務

滿蒙聯姻是清國的基本國策,從太祖到太宗,從皇子皇孫到皇女,都要和蒙古各藩部聯姻,這是身為皇室的責任和使命。身為皇帝的順治帝自然也不能例外,要為滿蒙聯姻儘自己的義務。

順治七年(1650),攝政王多爾袞給順治帝訂婚,新娘就是額爾德尼本巴,來自科爾沁草原的親親小表妹。當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猝死,順治帝終於可以親政。

順治八年(1651)正月十二,十四歲的順治帝舉行親政大典,接受朝賀。五日後,正月十七,舅舅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送閨女到達京城。

吳克善同志早在26年前的天命十年(1625)和十七年前的天聰八年(1634)分別護送妹妹布木布泰、海蘭珠嫁到清廷,這次又親自護送親閨女來到清國的新都城北京,來做清國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后,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

和碩親王滿達海、多羅端重郡王博洛、敬謹郡王尼堪及內大臣等,聯名上書,請於二月內舉行大婚禮。順治卻“以大婚吉禮。此時未可遽議。所奏不準行。”

順治帝為何拒絕在二月舉行大婚呢?以猴格看來,原因可能是這樣的:

  • 其一:或許是順治帝準備清算多爾袞,所以不想冊立多爾袞為他選定的新娘。
  • 其二:順治帝剛親政,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才當家作主,自然是什麼都要抓到手裡最安全,忙得不得了,哪有空結婚啊?

不管什麼原因,反正皇帝說現在結婚不是時候,因此,準新娘由姑媽莊妃布木布泰照看。就在本月二十三,順治帝才得以尊生母莊妃為皇太后,一次性上尊號昭聖慈壽。

按例上尊號是遇到大事上一次,一次兩字,這回一次性上四字,是因為布木布泰在兒子繼位是沒有被尊為太后,所以這次追補兩字,加上本次親政上尊號,一共四字。同時,制定皇太后儀仗,布木布泰這才成為清國的皇太后。

正月二十八,順治帝又傳諭禮部,晉封麟趾宮大貴婦娜木鐘為懿靖大貴妃,晉封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為康惠淑妃。

順治實錄這些記載只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太宗後宮在順治帝繼位後都沒有得到尊封,直到順治帝親政後才晉封。

二月初十,順治帝率諸王、文武群臣恭上昭聖慈壽皇太后尊號寶冊,寶文曰:昭聖慈壽皇太后寶。次日頒詔天下。二月二十一,追論多爾袞罪狀,對他展開一系列清算。

同時還要防備鄭親王濟爾哈朗,還要忙著收攏多爾袞的正白旗,將八旗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進一步加強皇權,等等等。看看小皇帝忙的,的確沒有結婚的時間啊!推遲婚禮的確是忙工作。

03,清國入關後首次冊後大典

額爾德尼本巴在待嫁的時候,得了一次病,並不嚴重,但是她親親的姑媽,新出爐的昭聖皇太后還是很緊張,專門派三位使女去請教傳教士湯若望,老湯問清楚病情後,給使女一塊聖牌,交代讓患者掛在胸前四天左右就可以痊癒,果然沒幾天就好了。

老湯是實在人,用一個聖牌忽悠人,可知準新娘的病根本不算病,純屬皇太后小題大做了。

六月十八,定大婚禮物,行採納禮,開始進入婚禮流程。八月初二,順治帝宴請舅舅兼準岳父吳克善夫妻倆,命親王以下、尚書以上以及親王郡王妃等,都出朝陽門迎接。八月十二,派固山貝子吳達海、禮部尚書阿哈尼堪、固山額真藍拜去祭告天地、太廟。

八月十三,清國在北京紫禁城舉行了首次、隆重的冊立皇后大典,皇后的冊文誇讚:“毓秀懿門。鍾靈王室。言容純備、行符圖史之規。矩度幽閒、動合安貞之德。”

結婚時這些讚譽的話我們看看就好了,就像有些結婚的誓言一樣,千萬不要當真。因為皇帝大婚,昭聖皇太后又加二字徽號“恭簡”。

就在科爾沁高貴的公主額爾德尼本巴大婚之時,親親表哥丈夫、順治帝的後宮中,一個小小的庶妃巴氏已經有了身孕,並在額爾德尼本巴婚後兩個月多、當年十一月初一誕育大阿哥牛紐。

米錯,順治帝十四歲就做爹了,新上任的皇后娘娘額爾德尼本巴也榮升嫡母,對於心高氣傲的科爾沁公主來說,大概不是一個很好的體驗,當然,對每個女人來說都不是一個好的體驗。

順治九年(1652)正月三十,剛三個月、虛齡二歲的大阿哥牛紐夭折。很快,三月十五,後宮庶妃陳氏又生下皇長女。

首先糾正一下題目的錯誤,第一,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而不是那拉氏;第二,廢后並沒有懷有身孕;第三,廢后更沒有再嫁。

根據《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九冊中記載說,清國入關後的第一夫人、順治帝的元后博爾濟吉特氏,在被廢掉後,回到了孃家科爾沁蒙古,生下一個男孩,在科爾沁長大,很有賢名,被清國朝廷知道後,擔心科爾沁有挾天子的行為,向科爾沁索要這個男孩,但被拒絕了,之後廢后母子就失去蹤跡。

這則史料一直被人津津樂道,認為廢后沒有被禁錮在皇宮,還能回到孃家,還是很幸運的。廢后真的很幸運嗎?朝鮮史料記載的就是真實的嗎?

01,出身顯貴的第一夫人

順治帝元后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字叫額爾德尼布木巴(額爾德尼本巴),她是科爾沁左翼中旗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

科左中旗是和清廷聯姻最多的部落,也是閨女嫁到清皇室中取得顯赫地位最多的部落,吳克善家族一共和清廷聯姻56次,娶32,嫁24,聯姻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各部,又出了孝端、孝莊和孝惠,因此被康熙帝親切的稱為舅家。

額爾德尼本巴的曾祖父叫莽古斯,莽古斯的女兒哲哲就是太宗孝端文皇后,還有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多爾袞,一個嫁給了多鐸。

莽古斯的兒子寨桑,即額爾德尼本巴的祖父,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分別是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察罕、索諾木、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太宗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太宗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

哲哲為皇太極生了三個閨女,其中固倫端靖長公主又嫁回孃舅家,額駙是索諾木的兒子多羅郡王奇塔特。

布木布泰為皇太極生了三女一子,兒子就是順治帝,長女固倫雍穆公主也嫁回孃家科爾沁,額駙就是第二代卓禮克圖親王畢勒塔噶爾。

吳克善就是額爾德尼本巴的父親,畢勒塔噶爾是她親哥,嫂子兼表姐是固倫雍穆公主,昭聖太后布木布泰和元妃海蘭珠是她親姑媽,大清第一皇后哲哲是她親姑奶。這樣一個貴女中的貴女,性格多少會有些刁蠻跋扈的。

02,為滿蒙聯姻盡義務

滿蒙聯姻是清國的基本國策,從太祖到太宗,從皇子皇孫到皇女,都要和蒙古各藩部聯姻,這是身為皇室的責任和使命。身為皇帝的順治帝自然也不能例外,要為滿蒙聯姻儘自己的義務。

順治七年(1650),攝政王多爾袞給順治帝訂婚,新娘就是額爾德尼本巴,來自科爾沁草原的親親小表妹。當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猝死,順治帝終於可以親政。

順治八年(1651)正月十二,十四歲的順治帝舉行親政大典,接受朝賀。五日後,正月十七,舅舅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送閨女到達京城。

吳克善同志早在26年前的天命十年(1625)和十七年前的天聰八年(1634)分別護送妹妹布木布泰、海蘭珠嫁到清廷,這次又親自護送親閨女來到清國的新都城北京,來做清國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后,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

和碩親王滿達海、多羅端重郡王博洛、敬謹郡王尼堪及內大臣等,聯名上書,請於二月內舉行大婚禮。順治卻“以大婚吉禮。此時未可遽議。所奏不準行。”

順治帝為何拒絕在二月舉行大婚呢?以猴格看來,原因可能是這樣的:

  • 其一:或許是順治帝準備清算多爾袞,所以不想冊立多爾袞為他選定的新娘。
  • 其二:順治帝剛親政,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才當家作主,自然是什麼都要抓到手裡最安全,忙得不得了,哪有空結婚啊?

不管什麼原因,反正皇帝說現在結婚不是時候,因此,準新娘由姑媽莊妃布木布泰照看。就在本月二十三,順治帝才得以尊生母莊妃為皇太后,一次性上尊號昭聖慈壽。

按例上尊號是遇到大事上一次,一次兩字,這回一次性上四字,是因為布木布泰在兒子繼位是沒有被尊為太后,所以這次追補兩字,加上本次親政上尊號,一共四字。同時,制定皇太后儀仗,布木布泰這才成為清國的皇太后。

正月二十八,順治帝又傳諭禮部,晉封麟趾宮大貴婦娜木鐘為懿靖大貴妃,晉封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為康惠淑妃。

順治實錄這些記載只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太宗後宮在順治帝繼位後都沒有得到尊封,直到順治帝親政後才晉封。

二月初十,順治帝率諸王、文武群臣恭上昭聖慈壽皇太后尊號寶冊,寶文曰:昭聖慈壽皇太后寶。次日頒詔天下。二月二十一,追論多爾袞罪狀,對他展開一系列清算。

同時還要防備鄭親王濟爾哈朗,還要忙著收攏多爾袞的正白旗,將八旗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進一步加強皇權,等等等。看看小皇帝忙的,的確沒有結婚的時間啊!推遲婚禮的確是忙工作。

03,清國入關後首次冊後大典

額爾德尼本巴在待嫁的時候,得了一次病,並不嚴重,但是她親親的姑媽,新出爐的昭聖皇太后還是很緊張,專門派三位使女去請教傳教士湯若望,老湯問清楚病情後,給使女一塊聖牌,交代讓患者掛在胸前四天左右就可以痊癒,果然沒幾天就好了。

老湯是實在人,用一個聖牌忽悠人,可知準新娘的病根本不算病,純屬皇太后小題大做了。

六月十八,定大婚禮物,行採納禮,開始進入婚禮流程。八月初二,順治帝宴請舅舅兼準岳父吳克善夫妻倆,命親王以下、尚書以上以及親王郡王妃等,都出朝陽門迎接。八月十二,派固山貝子吳達海、禮部尚書阿哈尼堪、固山額真藍拜去祭告天地、太廟。

八月十三,清國在北京紫禁城舉行了首次、隆重的冊立皇后大典,皇后的冊文誇讚:“毓秀懿門。鍾靈王室。言容純備、行符圖史之規。矩度幽閒、動合安貞之德。”

結婚時這些讚譽的話我們看看就好了,就像有些結婚的誓言一樣,千萬不要當真。因為皇帝大婚,昭聖皇太后又加二字徽號“恭簡”。

就在科爾沁高貴的公主額爾德尼本巴大婚之時,親親表哥丈夫、順治帝的後宮中,一個小小的庶妃巴氏已經有了身孕,並在額爾德尼本巴婚後兩個月多、當年十一月初一誕育大阿哥牛紐。

米錯,順治帝十四歲就做爹了,新上任的皇后娘娘額爾德尼本巴也榮升嫡母,對於心高氣傲的科爾沁公主來說,大概不是一個很好的體驗,當然,對每個女人來說都不是一個好的體驗。

順治九年(1652)正月三十,剛三個月、虛齡二歲的大阿哥牛紐夭折。很快,三月十五,後宮庶妃陳氏又生下皇長女。

04,針尖對麥芒的婚後生活

從稀有的史料推測,額爾德尼本巴和表哥的婚後生活,還是有蜜裡調油的時候,絕不是順治帝所說的結婚就分居的狀態。

一個貴為清國皇帝,一個是科爾沁的公主,一個任性放縱、暴躁易怒,一個刁蠻任性、驕奢跋扈,表兄妹倆都屬於那種喜歡作死又驕橫的人。蒙古女性地位比滿洲女性地位要高些,做為一個滿洲爺們,自然對這個蒙古老婆不滿意,嫌棄她不恭順,嫌棄她管的寬。

婚後的生活就是零距離相互瞭解,又不能互相容忍包容,矛盾自然就出來了。通過額爾德尼本巴的行為看,她是愛上了她狠心薄情的表哥,所以才會嫉妒,才會去爭寵,才會去鬧,她的行為卻被順治帝視為作天作地,躲而避之,夫妻之間終於越行越遠。

順治十年(1653)七月十七,後宮庶妃董鄂氏生二阿哥福全。後宮又進來一批新的福晉、小福晉,皇后嫉妒的發狂,表哥對錶妹也反感到極點。

首先糾正一下題目的錯誤,第一,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而不是那拉氏;第二,廢后並沒有懷有身孕;第三,廢后更沒有再嫁。

根據《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九冊中記載說,清國入關後的第一夫人、順治帝的元后博爾濟吉特氏,在被廢掉後,回到了孃家科爾沁蒙古,生下一個男孩,在科爾沁長大,很有賢名,被清國朝廷知道後,擔心科爾沁有挾天子的行為,向科爾沁索要這個男孩,但被拒絕了,之後廢后母子就失去蹤跡。

這則史料一直被人津津樂道,認為廢后沒有被禁錮在皇宮,還能回到孃家,還是很幸運的。廢后真的很幸運嗎?朝鮮史料記載的就是真實的嗎?

01,出身顯貴的第一夫人

順治帝元后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字叫額爾德尼布木巴(額爾德尼本巴),她是科爾沁左翼中旗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

科左中旗是和清廷聯姻最多的部落,也是閨女嫁到清皇室中取得顯赫地位最多的部落,吳克善家族一共和清廷聯姻56次,娶32,嫁24,聯姻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各部,又出了孝端、孝莊和孝惠,因此被康熙帝親切的稱為舅家。

額爾德尼本巴的曾祖父叫莽古斯,莽古斯的女兒哲哲就是太宗孝端文皇后,還有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多爾袞,一個嫁給了多鐸。

莽古斯的兒子寨桑,即額爾德尼本巴的祖父,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分別是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察罕、索諾木、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太宗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太宗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

哲哲為皇太極生了三個閨女,其中固倫端靖長公主又嫁回孃舅家,額駙是索諾木的兒子多羅郡王奇塔特。

布木布泰為皇太極生了三女一子,兒子就是順治帝,長女固倫雍穆公主也嫁回孃家科爾沁,額駙就是第二代卓禮克圖親王畢勒塔噶爾。

吳克善就是額爾德尼本巴的父親,畢勒塔噶爾是她親哥,嫂子兼表姐是固倫雍穆公主,昭聖太后布木布泰和元妃海蘭珠是她親姑媽,大清第一皇后哲哲是她親姑奶。這樣一個貴女中的貴女,性格多少會有些刁蠻跋扈的。

02,為滿蒙聯姻盡義務

滿蒙聯姻是清國的基本國策,從太祖到太宗,從皇子皇孫到皇女,都要和蒙古各藩部聯姻,這是身為皇室的責任和使命。身為皇帝的順治帝自然也不能例外,要為滿蒙聯姻儘自己的義務。

順治七年(1650),攝政王多爾袞給順治帝訂婚,新娘就是額爾德尼本巴,來自科爾沁草原的親親小表妹。當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猝死,順治帝終於可以親政。

順治八年(1651)正月十二,十四歲的順治帝舉行親政大典,接受朝賀。五日後,正月十七,舅舅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送閨女到達京城。

吳克善同志早在26年前的天命十年(1625)和十七年前的天聰八年(1634)分別護送妹妹布木布泰、海蘭珠嫁到清廷,這次又親自護送親閨女來到清國的新都城北京,來做清國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后,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

和碩親王滿達海、多羅端重郡王博洛、敬謹郡王尼堪及內大臣等,聯名上書,請於二月內舉行大婚禮。順治卻“以大婚吉禮。此時未可遽議。所奏不準行。”

順治帝為何拒絕在二月舉行大婚呢?以猴格看來,原因可能是這樣的:

  • 其一:或許是順治帝準備清算多爾袞,所以不想冊立多爾袞為他選定的新娘。
  • 其二:順治帝剛親政,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才當家作主,自然是什麼都要抓到手裡最安全,忙得不得了,哪有空結婚啊?

不管什麼原因,反正皇帝說現在結婚不是時候,因此,準新娘由姑媽莊妃布木布泰照看。就在本月二十三,順治帝才得以尊生母莊妃為皇太后,一次性上尊號昭聖慈壽。

按例上尊號是遇到大事上一次,一次兩字,這回一次性上四字,是因為布木布泰在兒子繼位是沒有被尊為太后,所以這次追補兩字,加上本次親政上尊號,一共四字。同時,制定皇太后儀仗,布木布泰這才成為清國的皇太后。

正月二十八,順治帝又傳諭禮部,晉封麟趾宮大貴婦娜木鐘為懿靖大貴妃,晉封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為康惠淑妃。

順治實錄這些記載只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太宗後宮在順治帝繼位後都沒有得到尊封,直到順治帝親政後才晉封。

二月初十,順治帝率諸王、文武群臣恭上昭聖慈壽皇太后尊號寶冊,寶文曰:昭聖慈壽皇太后寶。次日頒詔天下。二月二十一,追論多爾袞罪狀,對他展開一系列清算。

同時還要防備鄭親王濟爾哈朗,還要忙著收攏多爾袞的正白旗,將八旗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進一步加強皇權,等等等。看看小皇帝忙的,的確沒有結婚的時間啊!推遲婚禮的確是忙工作。

03,清國入關後首次冊後大典

額爾德尼本巴在待嫁的時候,得了一次病,並不嚴重,但是她親親的姑媽,新出爐的昭聖皇太后還是很緊張,專門派三位使女去請教傳教士湯若望,老湯問清楚病情後,給使女一塊聖牌,交代讓患者掛在胸前四天左右就可以痊癒,果然沒幾天就好了。

老湯是實在人,用一個聖牌忽悠人,可知準新娘的病根本不算病,純屬皇太后小題大做了。

六月十八,定大婚禮物,行採納禮,開始進入婚禮流程。八月初二,順治帝宴請舅舅兼準岳父吳克善夫妻倆,命親王以下、尚書以上以及親王郡王妃等,都出朝陽門迎接。八月十二,派固山貝子吳達海、禮部尚書阿哈尼堪、固山額真藍拜去祭告天地、太廟。

八月十三,清國在北京紫禁城舉行了首次、隆重的冊立皇后大典,皇后的冊文誇讚:“毓秀懿門。鍾靈王室。言容純備、行符圖史之規。矩度幽閒、動合安貞之德。”

結婚時這些讚譽的話我們看看就好了,就像有些結婚的誓言一樣,千萬不要當真。因為皇帝大婚,昭聖皇太后又加二字徽號“恭簡”。

就在科爾沁高貴的公主額爾德尼本巴大婚之時,親親表哥丈夫、順治帝的後宮中,一個小小的庶妃巴氏已經有了身孕,並在額爾德尼本巴婚後兩個月多、當年十一月初一誕育大阿哥牛紐。

米錯,順治帝十四歲就做爹了,新上任的皇后娘娘額爾德尼本巴也榮升嫡母,對於心高氣傲的科爾沁公主來說,大概不是一個很好的體驗,當然,對每個女人來說都不是一個好的體驗。

順治九年(1652)正月三十,剛三個月、虛齡二歲的大阿哥牛紐夭折。很快,三月十五,後宮庶妃陳氏又生下皇長女。

04,針尖對麥芒的婚後生活

從稀有的史料推測,額爾德尼本巴和表哥的婚後生活,還是有蜜裡調油的時候,絕不是順治帝所說的結婚就分居的狀態。

一個貴為清國皇帝,一個是科爾沁的公主,一個任性放縱、暴躁易怒,一個刁蠻任性、驕奢跋扈,表兄妹倆都屬於那種喜歡作死又驕橫的人。蒙古女性地位比滿洲女性地位要高些,做為一個滿洲爺們,自然對這個蒙古老婆不滿意,嫌棄她不恭順,嫌棄她管的寬。

婚後的生活就是零距離相互瞭解,又不能互相容忍包容,矛盾自然就出來了。通過額爾德尼本巴的行為看,她是愛上了她狠心薄情的表哥,所以才會嫉妒,才會去爭寵,才會去鬧,她的行為卻被順治帝視為作天作地,躲而避之,夫妻之間終於越行越遠。

順治十年(1653)七月十七,後宮庶妃董鄂氏生二阿哥福全。後宮又進來一批新的福晉、小福晉,皇后嫉妒的發狂,表哥對錶妹也反感到極點。

05,史上最拙劣的廢后藉口

順治十年(1653)八月二十四,順治帝突然傳諭禮部、內三院察閱前代廢后事例。

這道上諭驚到了大學士們,大家覺得皇帝有廢后之意,因此,馮銓、陳名夏、成克鞏、張端、劉正宗等人聯名上書勸諫,大家都認為皇后母儀天下,關係甚重,像前代的漢光武、宋仁宗、明宣宗,都是賢明的皇帝,卻都因廢后一事成為抹不掉的失德汙點,皇帝陛下怎麼能學他們呢?

幾位大學士措施非常的委婉,勸順治帝不要做那種淪為後世笑柄的蠢事。十六歲的順治帝很闊氣的說:皇后無能當廢!還很嚴厲的申斥馮銓諸臣沽名釣譽。

既然被大臣察覺心意,也沒有瞞著的必要,八月二十五,順治帝就把廢后的想法給他媽昭聖太后說了,到第三天,八月二十六,正式發出諭旨廢皇后為靜妃,改居側宮。

○(順治十年八月)己丑。諭禮部。朕惟自古帝王。必立後以資內助。然皆慎重遴選。使可母儀天下。今後乃睿王於朕幼衝時。因親定婚。未經選擇。自冊立之始。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謹於八月二十五日奏聞皇太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順治實錄卷77)

首先糾正一下題目的錯誤,第一,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而不是那拉氏;第二,廢后並沒有懷有身孕;第三,廢后更沒有再嫁。

根據《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九冊中記載說,清國入關後的第一夫人、順治帝的元后博爾濟吉特氏,在被廢掉後,回到了孃家科爾沁蒙古,生下一個男孩,在科爾沁長大,很有賢名,被清國朝廷知道後,擔心科爾沁有挾天子的行為,向科爾沁索要這個男孩,但被拒絕了,之後廢后母子就失去蹤跡。

這則史料一直被人津津樂道,認為廢后沒有被禁錮在皇宮,還能回到孃家,還是很幸運的。廢后真的很幸運嗎?朝鮮史料記載的就是真實的嗎?

01,出身顯貴的第一夫人

順治帝元后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字叫額爾德尼布木巴(額爾德尼本巴),她是科爾沁左翼中旗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

科左中旗是和清廷聯姻最多的部落,也是閨女嫁到清皇室中取得顯赫地位最多的部落,吳克善家族一共和清廷聯姻56次,娶32,嫁24,聯姻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各部,又出了孝端、孝莊和孝惠,因此被康熙帝親切的稱為舅家。

額爾德尼本巴的曾祖父叫莽古斯,莽古斯的女兒哲哲就是太宗孝端文皇后,還有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多爾袞,一個嫁給了多鐸。

莽古斯的兒子寨桑,即額爾德尼本巴的祖父,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分別是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察罕、索諾木、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太宗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太宗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

哲哲為皇太極生了三個閨女,其中固倫端靖長公主又嫁回孃舅家,額駙是索諾木的兒子多羅郡王奇塔特。

布木布泰為皇太極生了三女一子,兒子就是順治帝,長女固倫雍穆公主也嫁回孃家科爾沁,額駙就是第二代卓禮克圖親王畢勒塔噶爾。

吳克善就是額爾德尼本巴的父親,畢勒塔噶爾是她親哥,嫂子兼表姐是固倫雍穆公主,昭聖太后布木布泰和元妃海蘭珠是她親姑媽,大清第一皇后哲哲是她親姑奶。這樣一個貴女中的貴女,性格多少會有些刁蠻跋扈的。

02,為滿蒙聯姻盡義務

滿蒙聯姻是清國的基本國策,從太祖到太宗,從皇子皇孫到皇女,都要和蒙古各藩部聯姻,這是身為皇室的責任和使命。身為皇帝的順治帝自然也不能例外,要為滿蒙聯姻儘自己的義務。

順治七年(1650),攝政王多爾袞給順治帝訂婚,新娘就是額爾德尼本巴,來自科爾沁草原的親親小表妹。當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猝死,順治帝終於可以親政。

順治八年(1651)正月十二,十四歲的順治帝舉行親政大典,接受朝賀。五日後,正月十七,舅舅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送閨女到達京城。

吳克善同志早在26年前的天命十年(1625)和十七年前的天聰八年(1634)分別護送妹妹布木布泰、海蘭珠嫁到清廷,這次又親自護送親閨女來到清國的新都城北京,來做清國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后,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

和碩親王滿達海、多羅端重郡王博洛、敬謹郡王尼堪及內大臣等,聯名上書,請於二月內舉行大婚禮。順治卻“以大婚吉禮。此時未可遽議。所奏不準行。”

順治帝為何拒絕在二月舉行大婚呢?以猴格看來,原因可能是這樣的:

  • 其一:或許是順治帝準備清算多爾袞,所以不想冊立多爾袞為他選定的新娘。
  • 其二:順治帝剛親政,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才當家作主,自然是什麼都要抓到手裡最安全,忙得不得了,哪有空結婚啊?

不管什麼原因,反正皇帝說現在結婚不是時候,因此,準新娘由姑媽莊妃布木布泰照看。就在本月二十三,順治帝才得以尊生母莊妃為皇太后,一次性上尊號昭聖慈壽。

按例上尊號是遇到大事上一次,一次兩字,這回一次性上四字,是因為布木布泰在兒子繼位是沒有被尊為太后,所以這次追補兩字,加上本次親政上尊號,一共四字。同時,制定皇太后儀仗,布木布泰這才成為清國的皇太后。

正月二十八,順治帝又傳諭禮部,晉封麟趾宮大貴婦娜木鐘為懿靖大貴妃,晉封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為康惠淑妃。

順治實錄這些記載只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太宗後宮在順治帝繼位後都沒有得到尊封,直到順治帝親政後才晉封。

二月初十,順治帝率諸王、文武群臣恭上昭聖慈壽皇太后尊號寶冊,寶文曰:昭聖慈壽皇太后寶。次日頒詔天下。二月二十一,追論多爾袞罪狀,對他展開一系列清算。

同時還要防備鄭親王濟爾哈朗,還要忙著收攏多爾袞的正白旗,將八旗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進一步加強皇權,等等等。看看小皇帝忙的,的確沒有結婚的時間啊!推遲婚禮的確是忙工作。

03,清國入關後首次冊後大典

額爾德尼本巴在待嫁的時候,得了一次病,並不嚴重,但是她親親的姑媽,新出爐的昭聖皇太后還是很緊張,專門派三位使女去請教傳教士湯若望,老湯問清楚病情後,給使女一塊聖牌,交代讓患者掛在胸前四天左右就可以痊癒,果然沒幾天就好了。

老湯是實在人,用一個聖牌忽悠人,可知準新娘的病根本不算病,純屬皇太后小題大做了。

六月十八,定大婚禮物,行採納禮,開始進入婚禮流程。八月初二,順治帝宴請舅舅兼準岳父吳克善夫妻倆,命親王以下、尚書以上以及親王郡王妃等,都出朝陽門迎接。八月十二,派固山貝子吳達海、禮部尚書阿哈尼堪、固山額真藍拜去祭告天地、太廟。

八月十三,清國在北京紫禁城舉行了首次、隆重的冊立皇后大典,皇后的冊文誇讚:“毓秀懿門。鍾靈王室。言容純備、行符圖史之規。矩度幽閒、動合安貞之德。”

結婚時這些讚譽的話我們看看就好了,就像有些結婚的誓言一樣,千萬不要當真。因為皇帝大婚,昭聖皇太后又加二字徽號“恭簡”。

就在科爾沁高貴的公主額爾德尼本巴大婚之時,親親表哥丈夫、順治帝的後宮中,一個小小的庶妃巴氏已經有了身孕,並在額爾德尼本巴婚後兩個月多、當年十一月初一誕育大阿哥牛紐。

米錯,順治帝十四歲就做爹了,新上任的皇后娘娘額爾德尼本巴也榮升嫡母,對於心高氣傲的科爾沁公主來說,大概不是一個很好的體驗,當然,對每個女人來說都不是一個好的體驗。

順治九年(1652)正月三十,剛三個月、虛齡二歲的大阿哥牛紐夭折。很快,三月十五,後宮庶妃陳氏又生下皇長女。

04,針尖對麥芒的婚後生活

從稀有的史料推測,額爾德尼本巴和表哥的婚後生活,還是有蜜裡調油的時候,絕不是順治帝所說的結婚就分居的狀態。

一個貴為清國皇帝,一個是科爾沁的公主,一個任性放縱、暴躁易怒,一個刁蠻任性、驕奢跋扈,表兄妹倆都屬於那種喜歡作死又驕橫的人。蒙古女性地位比滿洲女性地位要高些,做為一個滿洲爺們,自然對這個蒙古老婆不滿意,嫌棄她不恭順,嫌棄她管的寬。

婚後的生活就是零距離相互瞭解,又不能互相容忍包容,矛盾自然就出來了。通過額爾德尼本巴的行為看,她是愛上了她狠心薄情的表哥,所以才會嫉妒,才會去爭寵,才會去鬧,她的行為卻被順治帝視為作天作地,躲而避之,夫妻之間終於越行越遠。

順治十年(1653)七月十七,後宮庶妃董鄂氏生二阿哥福全。後宮又進來一批新的福晉、小福晉,皇后嫉妒的發狂,表哥對錶妹也反感到極點。

05,史上最拙劣的廢后藉口

順治十年(1653)八月二十四,順治帝突然傳諭禮部、內三院察閱前代廢后事例。

這道上諭驚到了大學士們,大家覺得皇帝有廢后之意,因此,馮銓、陳名夏、成克鞏、張端、劉正宗等人聯名上書勸諫,大家都認為皇后母儀天下,關係甚重,像前代的漢光武、宋仁宗、明宣宗,都是賢明的皇帝,卻都因廢后一事成為抹不掉的失德汙點,皇帝陛下怎麼能學他們呢?

幾位大學士措施非常的委婉,勸順治帝不要做那種淪為後世笑柄的蠢事。十六歲的順治帝很闊氣的說:皇后無能當廢!還很嚴厲的申斥馮銓諸臣沽名釣譽。

既然被大臣察覺心意,也沒有瞞著的必要,八月二十五,順治帝就把廢后的想法給他媽昭聖太后說了,到第三天,八月二十六,正式發出諭旨廢皇后為靜妃,改居側宮。

○(順治十年八月)己丑。諭禮部。朕惟自古帝王。必立後以資內助。然皆慎重遴選。使可母儀天下。今後乃睿王於朕幼衝時。因親定婚。未經選擇。自冊立之始。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謹於八月二十五日奏聞皇太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順治實錄卷77)

這道上諭給出了三條廢后的理由:

  • 其一,這樁婚事是睿王獨斷專橫“因親定婚未經選擇”;
  • 其二,從結婚開始就夫妻不和睦,已經分居三年,“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宮閫原指后妃居住的臥室,此處喻指夫妻感情,參商是天上兩個互相不能碰見的星星。
  • 其三,皇后不賢良淑德,不足以承擔統領後宮的重任,“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

這三條理由都挺可笑的,某來挨個批駁:

其一,你說因親定婚,你們清國滿蒙聯姻不都是親戚連親戚的近親結婚?再怎麼選擇不還是親戚?除非你違揹你爺定下來的滿蒙聯姻國策。

其二,順治帝自己說他們兩口子從結婚就分居,這話誰信?反正我是不信。

做為一個被湯若望說“性癖發達”的皇帝,在結婚後還有道德方面的過失流傳出來,老湯勸諫他,他還“強言護短、面色慚赤”,詢問湯瑪法到底是吝嗇的罪過大,還是淫樂的罪過大,老湯回答說是淫樂罪過大,順治帝點頭默認。

這樣一個早早就開葷的好色之徒,會和皇后分居參商不見?如果真不見,你怎麼知道皇后“容止足稱佳麗,亦極巧慧”呢?你要不喜歡皇后,誰敢在你面前鼓吹皇后佳麗?如果你沒和皇后在一起生活相處,你怎麼知道皇后極巧慧?

夫妻二人肯定蜜裡調油過,所以他才瞭解皇后的性格,這會兒想廢后,就說自己從結婚就分居,那是說瞎話忽悠大臣呢,後來在董鄂妃行狀裡,他自己又承認是因為皇后太妒忌才分居的。

綜上可知,這貨說結婚分居是瞎話。

其三,妻子不賢良淑德,這個理由都不值得批駁,賢良淑德的標準還不是做為丈夫的你說了算?這能當廢后的理由?不能!

因此,面對皇帝鬼扯的三個理由,群臣當然不能信服,紛紛勸諫阻攔。

首先糾正一下題目的錯誤,第一,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而不是那拉氏;第二,廢后並沒有懷有身孕;第三,廢后更沒有再嫁。

根據《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九冊中記載說,清國入關後的第一夫人、順治帝的元后博爾濟吉特氏,在被廢掉後,回到了孃家科爾沁蒙古,生下一個男孩,在科爾沁長大,很有賢名,被清國朝廷知道後,擔心科爾沁有挾天子的行為,向科爾沁索要這個男孩,但被拒絕了,之後廢后母子就失去蹤跡。

這則史料一直被人津津樂道,認為廢后沒有被禁錮在皇宮,還能回到孃家,還是很幸運的。廢后真的很幸運嗎?朝鮮史料記載的就是真實的嗎?

01,出身顯貴的第一夫人

順治帝元后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字叫額爾德尼布木巴(額爾德尼本巴),她是科爾沁左翼中旗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

科左中旗是和清廷聯姻最多的部落,也是閨女嫁到清皇室中取得顯赫地位最多的部落,吳克善家族一共和清廷聯姻56次,娶32,嫁24,聯姻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各部,又出了孝端、孝莊和孝惠,因此被康熙帝親切的稱為舅家。

額爾德尼本巴的曾祖父叫莽古斯,莽古斯的女兒哲哲就是太宗孝端文皇后,還有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多爾袞,一個嫁給了多鐸。

莽古斯的兒子寨桑,即額爾德尼本巴的祖父,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分別是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察罕、索諾木、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太宗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太宗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

哲哲為皇太極生了三個閨女,其中固倫端靖長公主又嫁回孃舅家,額駙是索諾木的兒子多羅郡王奇塔特。

布木布泰為皇太極生了三女一子,兒子就是順治帝,長女固倫雍穆公主也嫁回孃家科爾沁,額駙就是第二代卓禮克圖親王畢勒塔噶爾。

吳克善就是額爾德尼本巴的父親,畢勒塔噶爾是她親哥,嫂子兼表姐是固倫雍穆公主,昭聖太后布木布泰和元妃海蘭珠是她親姑媽,大清第一皇后哲哲是她親姑奶。這樣一個貴女中的貴女,性格多少會有些刁蠻跋扈的。

02,為滿蒙聯姻盡義務

滿蒙聯姻是清國的基本國策,從太祖到太宗,從皇子皇孫到皇女,都要和蒙古各藩部聯姻,這是身為皇室的責任和使命。身為皇帝的順治帝自然也不能例外,要為滿蒙聯姻儘自己的義務。

順治七年(1650),攝政王多爾袞給順治帝訂婚,新娘就是額爾德尼本巴,來自科爾沁草原的親親小表妹。當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猝死,順治帝終於可以親政。

順治八年(1651)正月十二,十四歲的順治帝舉行親政大典,接受朝賀。五日後,正月十七,舅舅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送閨女到達京城。

吳克善同志早在26年前的天命十年(1625)和十七年前的天聰八年(1634)分別護送妹妹布木布泰、海蘭珠嫁到清廷,這次又親自護送親閨女來到清國的新都城北京,來做清國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后,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

和碩親王滿達海、多羅端重郡王博洛、敬謹郡王尼堪及內大臣等,聯名上書,請於二月內舉行大婚禮。順治卻“以大婚吉禮。此時未可遽議。所奏不準行。”

順治帝為何拒絕在二月舉行大婚呢?以猴格看來,原因可能是這樣的:

  • 其一:或許是順治帝準備清算多爾袞,所以不想冊立多爾袞為他選定的新娘。
  • 其二:順治帝剛親政,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才當家作主,自然是什麼都要抓到手裡最安全,忙得不得了,哪有空結婚啊?

不管什麼原因,反正皇帝說現在結婚不是時候,因此,準新娘由姑媽莊妃布木布泰照看。就在本月二十三,順治帝才得以尊生母莊妃為皇太后,一次性上尊號昭聖慈壽。

按例上尊號是遇到大事上一次,一次兩字,這回一次性上四字,是因為布木布泰在兒子繼位是沒有被尊為太后,所以這次追補兩字,加上本次親政上尊號,一共四字。同時,制定皇太后儀仗,布木布泰這才成為清國的皇太后。

正月二十八,順治帝又傳諭禮部,晉封麟趾宮大貴婦娜木鐘為懿靖大貴妃,晉封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為康惠淑妃。

順治實錄這些記載只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太宗後宮在順治帝繼位後都沒有得到尊封,直到順治帝親政後才晉封。

二月初十,順治帝率諸王、文武群臣恭上昭聖慈壽皇太后尊號寶冊,寶文曰:昭聖慈壽皇太后寶。次日頒詔天下。二月二十一,追論多爾袞罪狀,對他展開一系列清算。

同時還要防備鄭親王濟爾哈朗,還要忙著收攏多爾袞的正白旗,將八旗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進一步加強皇權,等等等。看看小皇帝忙的,的確沒有結婚的時間啊!推遲婚禮的確是忙工作。

03,清國入關後首次冊後大典

額爾德尼本巴在待嫁的時候,得了一次病,並不嚴重,但是她親親的姑媽,新出爐的昭聖皇太后還是很緊張,專門派三位使女去請教傳教士湯若望,老湯問清楚病情後,給使女一塊聖牌,交代讓患者掛在胸前四天左右就可以痊癒,果然沒幾天就好了。

老湯是實在人,用一個聖牌忽悠人,可知準新娘的病根本不算病,純屬皇太后小題大做了。

六月十八,定大婚禮物,行採納禮,開始進入婚禮流程。八月初二,順治帝宴請舅舅兼準岳父吳克善夫妻倆,命親王以下、尚書以上以及親王郡王妃等,都出朝陽門迎接。八月十二,派固山貝子吳達海、禮部尚書阿哈尼堪、固山額真藍拜去祭告天地、太廟。

八月十三,清國在北京紫禁城舉行了首次、隆重的冊立皇后大典,皇后的冊文誇讚:“毓秀懿門。鍾靈王室。言容純備、行符圖史之規。矩度幽閒、動合安貞之德。”

結婚時這些讚譽的話我們看看就好了,就像有些結婚的誓言一樣,千萬不要當真。因為皇帝大婚,昭聖皇太后又加二字徽號“恭簡”。

就在科爾沁高貴的公主額爾德尼本巴大婚之時,親親表哥丈夫、順治帝的後宮中,一個小小的庶妃巴氏已經有了身孕,並在額爾德尼本巴婚後兩個月多、當年十一月初一誕育大阿哥牛紐。

米錯,順治帝十四歲就做爹了,新上任的皇后娘娘額爾德尼本巴也榮升嫡母,對於心高氣傲的科爾沁公主來說,大概不是一個很好的體驗,當然,對每個女人來說都不是一個好的體驗。

順治九年(1652)正月三十,剛三個月、虛齡二歲的大阿哥牛紐夭折。很快,三月十五,後宮庶妃陳氏又生下皇長女。

04,針尖對麥芒的婚後生活

從稀有的史料推測,額爾德尼本巴和表哥的婚後生活,還是有蜜裡調油的時候,絕不是順治帝所說的結婚就分居的狀態。

一個貴為清國皇帝,一個是科爾沁的公主,一個任性放縱、暴躁易怒,一個刁蠻任性、驕奢跋扈,表兄妹倆都屬於那種喜歡作死又驕橫的人。蒙古女性地位比滿洲女性地位要高些,做為一個滿洲爺們,自然對這個蒙古老婆不滿意,嫌棄她不恭順,嫌棄她管的寬。

婚後的生活就是零距離相互瞭解,又不能互相容忍包容,矛盾自然就出來了。通過額爾德尼本巴的行為看,她是愛上了她狠心薄情的表哥,所以才會嫉妒,才會去爭寵,才會去鬧,她的行為卻被順治帝視為作天作地,躲而避之,夫妻之間終於越行越遠。

順治十年(1653)七月十七,後宮庶妃董鄂氏生二阿哥福全。後宮又進來一批新的福晉、小福晉,皇后嫉妒的發狂,表哥對錶妹也反感到極點。

05,史上最拙劣的廢后藉口

順治十年(1653)八月二十四,順治帝突然傳諭禮部、內三院察閱前代廢后事例。

這道上諭驚到了大學士們,大家覺得皇帝有廢后之意,因此,馮銓、陳名夏、成克鞏、張端、劉正宗等人聯名上書勸諫,大家都認為皇后母儀天下,關係甚重,像前代的漢光武、宋仁宗、明宣宗,都是賢明的皇帝,卻都因廢后一事成為抹不掉的失德汙點,皇帝陛下怎麼能學他們呢?

幾位大學士措施非常的委婉,勸順治帝不要做那種淪為後世笑柄的蠢事。十六歲的順治帝很闊氣的說:皇后無能當廢!還很嚴厲的申斥馮銓諸臣沽名釣譽。

既然被大臣察覺心意,也沒有瞞著的必要,八月二十五,順治帝就把廢后的想法給他媽昭聖太后說了,到第三天,八月二十六,正式發出諭旨廢皇后為靜妃,改居側宮。

○(順治十年八月)己丑。諭禮部。朕惟自古帝王。必立後以資內助。然皆慎重遴選。使可母儀天下。今後乃睿王於朕幼衝時。因親定婚。未經選擇。自冊立之始。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謹於八月二十五日奏聞皇太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順治實錄卷77)

這道上諭給出了三條廢后的理由:

  • 其一,這樁婚事是睿王獨斷專橫“因親定婚未經選擇”;
  • 其二,從結婚開始就夫妻不和睦,已經分居三年,“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宮閫原指后妃居住的臥室,此處喻指夫妻感情,參商是天上兩個互相不能碰見的星星。
  • 其三,皇后不賢良淑德,不足以承擔統領後宮的重任,“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

這三條理由都挺可笑的,某來挨個批駁:

其一,你說因親定婚,你們清國滿蒙聯姻不都是親戚連親戚的近親結婚?再怎麼選擇不還是親戚?除非你違揹你爺定下來的滿蒙聯姻國策。

其二,順治帝自己說他們兩口子從結婚就分居,這話誰信?反正我是不信。

做為一個被湯若望說“性癖發達”的皇帝,在結婚後還有道德方面的過失流傳出來,老湯勸諫他,他還“強言護短、面色慚赤”,詢問湯瑪法到底是吝嗇的罪過大,還是淫樂的罪過大,老湯回答說是淫樂罪過大,順治帝點頭默認。

這樣一個早早就開葷的好色之徒,會和皇后分居參商不見?如果真不見,你怎麼知道皇后“容止足稱佳麗,亦極巧慧”呢?你要不喜歡皇后,誰敢在你面前鼓吹皇后佳麗?如果你沒和皇后在一起生活相處,你怎麼知道皇后極巧慧?

夫妻二人肯定蜜裡調油過,所以他才瞭解皇后的性格,這會兒想廢后,就說自己從結婚就分居,那是說瞎話忽悠大臣呢,後來在董鄂妃行狀裡,他自己又承認是因為皇后太妒忌才分居的。

綜上可知,這貨說結婚分居是瞎話。

其三,妻子不賢良淑德,這個理由都不值得批駁,賢良淑德的標準還不是做為丈夫的你說了算?這能當廢后的理由?不能!

因此,面對皇帝鬼扯的三個理由,群臣當然不能信服,紛紛勸諫阻攔。

06,漢官們提出避免廢后的解決方法

八月二十七,禮部尚書胡世安、侍郎呂崇烈、高珩聯名上奏說“夫婦乃王化之首、自古帝王、必慎始敬終。”“聖諭中未言及與諸王大臣公議。及告天地宗廟。臣等職司典禮。所奉敕諭、若不傳宣恐中外未悉。若遵奉傳宣恐中外疑揣。伏願皇上慎重詳審、以全始終。以篤恩禮。”

啥意思呢?這幾位是說,當初立後的時候可是祭告過天地宗廟的,你現在隨口就廢后,也沒和諸王大臣商量,恐怕惹中外議論,應該慎重行事。

順治帝就批示,讓議政諸王貝勒大臣、內三院、九卿、詹事、六科都給事中、各掌道御史共同商議廢后事宜,然後將會議結果上奏。

還沒等會議結果出來,禮部儀制司員外郎孔允樾就言辭激烈的上奏,引經據典,引古為鑑,著重批評以無能廢后的理由太過低級,“況我皇后正位三年、未聞顯有失德。特以無能二字、定廢謫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且何以服天下後世之心。”

首先糾正一下題目的錯誤,第一,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而不是那拉氏;第二,廢后並沒有懷有身孕;第三,廢后更沒有再嫁。

根據《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九冊中記載說,清國入關後的第一夫人、順治帝的元后博爾濟吉特氏,在被廢掉後,回到了孃家科爾沁蒙古,生下一個男孩,在科爾沁長大,很有賢名,被清國朝廷知道後,擔心科爾沁有挾天子的行為,向科爾沁索要這個男孩,但被拒絕了,之後廢后母子就失去蹤跡。

這則史料一直被人津津樂道,認為廢后沒有被禁錮在皇宮,還能回到孃家,還是很幸運的。廢后真的很幸運嗎?朝鮮史料記載的就是真實的嗎?

01,出身顯貴的第一夫人

順治帝元后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字叫額爾德尼布木巴(額爾德尼本巴),她是科爾沁左翼中旗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

科左中旗是和清廷聯姻最多的部落,也是閨女嫁到清皇室中取得顯赫地位最多的部落,吳克善家族一共和清廷聯姻56次,娶32,嫁24,聯姻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各部,又出了孝端、孝莊和孝惠,因此被康熙帝親切的稱為舅家。

額爾德尼本巴的曾祖父叫莽古斯,莽古斯的女兒哲哲就是太宗孝端文皇后,還有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多爾袞,一個嫁給了多鐸。

莽古斯的兒子寨桑,即額爾德尼本巴的祖父,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分別是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察罕、索諾木、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太宗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太宗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

哲哲為皇太極生了三個閨女,其中固倫端靖長公主又嫁回孃舅家,額駙是索諾木的兒子多羅郡王奇塔特。

布木布泰為皇太極生了三女一子,兒子就是順治帝,長女固倫雍穆公主也嫁回孃家科爾沁,額駙就是第二代卓禮克圖親王畢勒塔噶爾。

吳克善就是額爾德尼本巴的父親,畢勒塔噶爾是她親哥,嫂子兼表姐是固倫雍穆公主,昭聖太后布木布泰和元妃海蘭珠是她親姑媽,大清第一皇后哲哲是她親姑奶。這樣一個貴女中的貴女,性格多少會有些刁蠻跋扈的。

02,為滿蒙聯姻盡義務

滿蒙聯姻是清國的基本國策,從太祖到太宗,從皇子皇孫到皇女,都要和蒙古各藩部聯姻,這是身為皇室的責任和使命。身為皇帝的順治帝自然也不能例外,要為滿蒙聯姻儘自己的義務。

順治七年(1650),攝政王多爾袞給順治帝訂婚,新娘就是額爾德尼本巴,來自科爾沁草原的親親小表妹。當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猝死,順治帝終於可以親政。

順治八年(1651)正月十二,十四歲的順治帝舉行親政大典,接受朝賀。五日後,正月十七,舅舅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送閨女到達京城。

吳克善同志早在26年前的天命十年(1625)和十七年前的天聰八年(1634)分別護送妹妹布木布泰、海蘭珠嫁到清廷,這次又親自護送親閨女來到清國的新都城北京,來做清國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后,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

和碩親王滿達海、多羅端重郡王博洛、敬謹郡王尼堪及內大臣等,聯名上書,請於二月內舉行大婚禮。順治卻“以大婚吉禮。此時未可遽議。所奏不準行。”

順治帝為何拒絕在二月舉行大婚呢?以猴格看來,原因可能是這樣的:

  • 其一:或許是順治帝準備清算多爾袞,所以不想冊立多爾袞為他選定的新娘。
  • 其二:順治帝剛親政,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才當家作主,自然是什麼都要抓到手裡最安全,忙得不得了,哪有空結婚啊?

不管什麼原因,反正皇帝說現在結婚不是時候,因此,準新娘由姑媽莊妃布木布泰照看。就在本月二十三,順治帝才得以尊生母莊妃為皇太后,一次性上尊號昭聖慈壽。

按例上尊號是遇到大事上一次,一次兩字,這回一次性上四字,是因為布木布泰在兒子繼位是沒有被尊為太后,所以這次追補兩字,加上本次親政上尊號,一共四字。同時,制定皇太后儀仗,布木布泰這才成為清國的皇太后。

正月二十八,順治帝又傳諭禮部,晉封麟趾宮大貴婦娜木鐘為懿靖大貴妃,晉封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為康惠淑妃。

順治實錄這些記載只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太宗後宮在順治帝繼位後都沒有得到尊封,直到順治帝親政後才晉封。

二月初十,順治帝率諸王、文武群臣恭上昭聖慈壽皇太后尊號寶冊,寶文曰:昭聖慈壽皇太后寶。次日頒詔天下。二月二十一,追論多爾袞罪狀,對他展開一系列清算。

同時還要防備鄭親王濟爾哈朗,還要忙著收攏多爾袞的正白旗,將八旗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進一步加強皇權,等等等。看看小皇帝忙的,的確沒有結婚的時間啊!推遲婚禮的確是忙工作。

03,清國入關後首次冊後大典

額爾德尼本巴在待嫁的時候,得了一次病,並不嚴重,但是她親親的姑媽,新出爐的昭聖皇太后還是很緊張,專門派三位使女去請教傳教士湯若望,老湯問清楚病情後,給使女一塊聖牌,交代讓患者掛在胸前四天左右就可以痊癒,果然沒幾天就好了。

老湯是實在人,用一個聖牌忽悠人,可知準新娘的病根本不算病,純屬皇太后小題大做了。

六月十八,定大婚禮物,行採納禮,開始進入婚禮流程。八月初二,順治帝宴請舅舅兼準岳父吳克善夫妻倆,命親王以下、尚書以上以及親王郡王妃等,都出朝陽門迎接。八月十二,派固山貝子吳達海、禮部尚書阿哈尼堪、固山額真藍拜去祭告天地、太廟。

八月十三,清國在北京紫禁城舉行了首次、隆重的冊立皇后大典,皇后的冊文誇讚:“毓秀懿門。鍾靈王室。言容純備、行符圖史之規。矩度幽閒、動合安貞之德。”

結婚時這些讚譽的話我們看看就好了,就像有些結婚的誓言一樣,千萬不要當真。因為皇帝大婚,昭聖皇太后又加二字徽號“恭簡”。

就在科爾沁高貴的公主額爾德尼本巴大婚之時,親親表哥丈夫、順治帝的後宮中,一個小小的庶妃巴氏已經有了身孕,並在額爾德尼本巴婚後兩個月多、當年十一月初一誕育大阿哥牛紐。

米錯,順治帝十四歲就做爹了,新上任的皇后娘娘額爾德尼本巴也榮升嫡母,對於心高氣傲的科爾沁公主來說,大概不是一個很好的體驗,當然,對每個女人來說都不是一個好的體驗。

順治九年(1652)正月三十,剛三個月、虛齡二歲的大阿哥牛紐夭折。很快,三月十五,後宮庶妃陳氏又生下皇長女。

04,針尖對麥芒的婚後生活

從稀有的史料推測,額爾德尼本巴和表哥的婚後生活,還是有蜜裡調油的時候,絕不是順治帝所說的結婚就分居的狀態。

一個貴為清國皇帝,一個是科爾沁的公主,一個任性放縱、暴躁易怒,一個刁蠻任性、驕奢跋扈,表兄妹倆都屬於那種喜歡作死又驕橫的人。蒙古女性地位比滿洲女性地位要高些,做為一個滿洲爺們,自然對這個蒙古老婆不滿意,嫌棄她不恭順,嫌棄她管的寬。

婚後的生活就是零距離相互瞭解,又不能互相容忍包容,矛盾自然就出來了。通過額爾德尼本巴的行為看,她是愛上了她狠心薄情的表哥,所以才會嫉妒,才會去爭寵,才會去鬧,她的行為卻被順治帝視為作天作地,躲而避之,夫妻之間終於越行越遠。

順治十年(1653)七月十七,後宮庶妃董鄂氏生二阿哥福全。後宮又進來一批新的福晉、小福晉,皇后嫉妒的發狂,表哥對錶妹也反感到極點。

05,史上最拙劣的廢后藉口

順治十年(1653)八月二十四,順治帝突然傳諭禮部、內三院察閱前代廢后事例。

這道上諭驚到了大學士們,大家覺得皇帝有廢后之意,因此,馮銓、陳名夏、成克鞏、張端、劉正宗等人聯名上書勸諫,大家都認為皇后母儀天下,關係甚重,像前代的漢光武、宋仁宗、明宣宗,都是賢明的皇帝,卻都因廢后一事成為抹不掉的失德汙點,皇帝陛下怎麼能學他們呢?

幾位大學士措施非常的委婉,勸順治帝不要做那種淪為後世笑柄的蠢事。十六歲的順治帝很闊氣的說:皇后無能當廢!還很嚴厲的申斥馮銓諸臣沽名釣譽。

既然被大臣察覺心意,也沒有瞞著的必要,八月二十五,順治帝就把廢后的想法給他媽昭聖太后說了,到第三天,八月二十六,正式發出諭旨廢皇后為靜妃,改居側宮。

○(順治十年八月)己丑。諭禮部。朕惟自古帝王。必立後以資內助。然皆慎重遴選。使可母儀天下。今後乃睿王於朕幼衝時。因親定婚。未經選擇。自冊立之始。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謹於八月二十五日奏聞皇太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順治實錄卷77)

這道上諭給出了三條廢后的理由:

  • 其一,這樁婚事是睿王獨斷專橫“因親定婚未經選擇”;
  • 其二,從結婚開始就夫妻不和睦,已經分居三年,“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宮閫原指后妃居住的臥室,此處喻指夫妻感情,參商是天上兩個互相不能碰見的星星。
  • 其三,皇后不賢良淑德,不足以承擔統領後宮的重任,“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

這三條理由都挺可笑的,某來挨個批駁:

其一,你說因親定婚,你們清國滿蒙聯姻不都是親戚連親戚的近親結婚?再怎麼選擇不還是親戚?除非你違揹你爺定下來的滿蒙聯姻國策。

其二,順治帝自己說他們兩口子從結婚就分居,這話誰信?反正我是不信。

做為一個被湯若望說“性癖發達”的皇帝,在結婚後還有道德方面的過失流傳出來,老湯勸諫他,他還“強言護短、面色慚赤”,詢問湯瑪法到底是吝嗇的罪過大,還是淫樂的罪過大,老湯回答說是淫樂罪過大,順治帝點頭默認。

這樣一個早早就開葷的好色之徒,會和皇后分居參商不見?如果真不見,你怎麼知道皇后“容止足稱佳麗,亦極巧慧”呢?你要不喜歡皇后,誰敢在你面前鼓吹皇后佳麗?如果你沒和皇后在一起生活相處,你怎麼知道皇后極巧慧?

夫妻二人肯定蜜裡調油過,所以他才瞭解皇后的性格,這會兒想廢后,就說自己從結婚就分居,那是說瞎話忽悠大臣呢,後來在董鄂妃行狀裡,他自己又承認是因為皇后太妒忌才分居的。

綜上可知,這貨說結婚分居是瞎話。

其三,妻子不賢良淑德,這個理由都不值得批駁,賢良淑德的標準還不是做為丈夫的你說了算?這能當廢后的理由?不能!

因此,面對皇帝鬼扯的三個理由,群臣當然不能信服,紛紛勸諫阻攔。

06,漢官們提出避免廢后的解決方法

八月二十七,禮部尚書胡世安、侍郎呂崇烈、高珩聯名上奏說“夫婦乃王化之首、自古帝王、必慎始敬終。”“聖諭中未言及與諸王大臣公議。及告天地宗廟。臣等職司典禮。所奉敕諭、若不傳宣恐中外未悉。若遵奉傳宣恐中外疑揣。伏願皇上慎重詳審、以全始終。以篤恩禮。”

啥意思呢?這幾位是說,當初立後的時候可是祭告過天地宗廟的,你現在隨口就廢后,也沒和諸王大臣商量,恐怕惹中外議論,應該慎重行事。

順治帝就批示,讓議政諸王貝勒大臣、內三院、九卿、詹事、六科都給事中、各掌道御史共同商議廢后事宜,然後將會議結果上奏。

還沒等會議結果出來,禮部儀制司員外郎孔允樾就言辭激烈的上奏,引經據典,引古為鑑,著重批評以無能廢后的理由太過低級,“況我皇后正位三年、未聞顯有失德。特以無能二字、定廢謫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且何以服天下後世之心。”

批評之後,老孔又苦口婆心勸諫,女子無才便是德,怎麼能用無能的理由來廢后呢?再說,娶妻有幾個合乎心意的,大家不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覺得皇后不合心意,可以仿照舊制,選立東西二宮,處理宮務,讓皇后自己呆著不就行了,何必落個廢后的名聲?

前面講完理了,後面老孔曉之以情:皇帝陛下啊!自從你親政以來,天下人都覺得是堯舜復生了,今天突然要廢后,傳到後世,不是讓人恥笑這不是開國之主應該做的事?皇帝你是天下之父,皇后就是天下之母,做父親的有休掉母親的權利,做為人子就算知道母親有過失,也要哭著求父親不要休妻,更何況天下人都不知道皇后犯了什麼過錯,就要被廢掉,誰能忍心不為皇后請命呢?

老孔的奏章讓順治帝無法批駁,人家連解決夫妻不和諧的法子都給你想好了,你還有啥理由廢后?沒辦法,順治帝就把老孔的奏章也推給諸王大臣一起商討。

接下來,八月二十九,御史宗敦一、潘朝選、陳棐、張瑃、杜果、聶玠、張嘉、李敬、劉秉政、陳自德、祖永傑、高爾位、白尚登、祖建明十四人也各具疏力爭,把性格暴躁、剛愎自用的順治帝惹毛了,以宗敦一諸人“明知有旨會議,瀆奏沽名”,命有關部門議處。

以鄭親王濟爾哈朗為首的諸王大臣商量後,在九月初一上奏,請求按照孔允樾的意見,“仍以皇后正位中宮”,建議“選立東西兩宮”。

首先糾正一下題目的錯誤,第一,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而不是那拉氏;第二,廢后並沒有懷有身孕;第三,廢后更沒有再嫁。

根據《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九冊中記載說,清國入關後的第一夫人、順治帝的元后博爾濟吉特氏,在被廢掉後,回到了孃家科爾沁蒙古,生下一個男孩,在科爾沁長大,很有賢名,被清國朝廷知道後,擔心科爾沁有挾天子的行為,向科爾沁索要這個男孩,但被拒絕了,之後廢后母子就失去蹤跡。

這則史料一直被人津津樂道,認為廢后沒有被禁錮在皇宮,還能回到孃家,還是很幸運的。廢后真的很幸運嗎?朝鮮史料記載的就是真實的嗎?

01,出身顯貴的第一夫人

順治帝元后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字叫額爾德尼布木巴(額爾德尼本巴),她是科爾沁左翼中旗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

科左中旗是和清廷聯姻最多的部落,也是閨女嫁到清皇室中取得顯赫地位最多的部落,吳克善家族一共和清廷聯姻56次,娶32,嫁24,聯姻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各部,又出了孝端、孝莊和孝惠,因此被康熙帝親切的稱為舅家。

額爾德尼本巴的曾祖父叫莽古斯,莽古斯的女兒哲哲就是太宗孝端文皇后,還有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多爾袞,一個嫁給了多鐸。

莽古斯的兒子寨桑,即額爾德尼本巴的祖父,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分別是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察罕、索諾木、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太宗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太宗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

哲哲為皇太極生了三個閨女,其中固倫端靖長公主又嫁回孃舅家,額駙是索諾木的兒子多羅郡王奇塔特。

布木布泰為皇太極生了三女一子,兒子就是順治帝,長女固倫雍穆公主也嫁回孃家科爾沁,額駙就是第二代卓禮克圖親王畢勒塔噶爾。

吳克善就是額爾德尼本巴的父親,畢勒塔噶爾是她親哥,嫂子兼表姐是固倫雍穆公主,昭聖太后布木布泰和元妃海蘭珠是她親姑媽,大清第一皇后哲哲是她親姑奶。這樣一個貴女中的貴女,性格多少會有些刁蠻跋扈的。

02,為滿蒙聯姻盡義務

滿蒙聯姻是清國的基本國策,從太祖到太宗,從皇子皇孫到皇女,都要和蒙古各藩部聯姻,這是身為皇室的責任和使命。身為皇帝的順治帝自然也不能例外,要為滿蒙聯姻儘自己的義務。

順治七年(1650),攝政王多爾袞給順治帝訂婚,新娘就是額爾德尼本巴,來自科爾沁草原的親親小表妹。當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猝死,順治帝終於可以親政。

順治八年(1651)正月十二,十四歲的順治帝舉行親政大典,接受朝賀。五日後,正月十七,舅舅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送閨女到達京城。

吳克善同志早在26年前的天命十年(1625)和十七年前的天聰八年(1634)分別護送妹妹布木布泰、海蘭珠嫁到清廷,這次又親自護送親閨女來到清國的新都城北京,來做清國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后,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

和碩親王滿達海、多羅端重郡王博洛、敬謹郡王尼堪及內大臣等,聯名上書,請於二月內舉行大婚禮。順治卻“以大婚吉禮。此時未可遽議。所奏不準行。”

順治帝為何拒絕在二月舉行大婚呢?以猴格看來,原因可能是這樣的:

  • 其一:或許是順治帝準備清算多爾袞,所以不想冊立多爾袞為他選定的新娘。
  • 其二:順治帝剛親政,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才當家作主,自然是什麼都要抓到手裡最安全,忙得不得了,哪有空結婚啊?

不管什麼原因,反正皇帝說現在結婚不是時候,因此,準新娘由姑媽莊妃布木布泰照看。就在本月二十三,順治帝才得以尊生母莊妃為皇太后,一次性上尊號昭聖慈壽。

按例上尊號是遇到大事上一次,一次兩字,這回一次性上四字,是因為布木布泰在兒子繼位是沒有被尊為太后,所以這次追補兩字,加上本次親政上尊號,一共四字。同時,制定皇太后儀仗,布木布泰這才成為清國的皇太后。

正月二十八,順治帝又傳諭禮部,晉封麟趾宮大貴婦娜木鐘為懿靖大貴妃,晉封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為康惠淑妃。

順治實錄這些記載只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太宗後宮在順治帝繼位後都沒有得到尊封,直到順治帝親政後才晉封。

二月初十,順治帝率諸王、文武群臣恭上昭聖慈壽皇太后尊號寶冊,寶文曰:昭聖慈壽皇太后寶。次日頒詔天下。二月二十一,追論多爾袞罪狀,對他展開一系列清算。

同時還要防備鄭親王濟爾哈朗,還要忙著收攏多爾袞的正白旗,將八旗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進一步加強皇權,等等等。看看小皇帝忙的,的確沒有結婚的時間啊!推遲婚禮的確是忙工作。

03,清國入關後首次冊後大典

額爾德尼本巴在待嫁的時候,得了一次病,並不嚴重,但是她親親的姑媽,新出爐的昭聖皇太后還是很緊張,專門派三位使女去請教傳教士湯若望,老湯問清楚病情後,給使女一塊聖牌,交代讓患者掛在胸前四天左右就可以痊癒,果然沒幾天就好了。

老湯是實在人,用一個聖牌忽悠人,可知準新娘的病根本不算病,純屬皇太后小題大做了。

六月十八,定大婚禮物,行採納禮,開始進入婚禮流程。八月初二,順治帝宴請舅舅兼準岳父吳克善夫妻倆,命親王以下、尚書以上以及親王郡王妃等,都出朝陽門迎接。八月十二,派固山貝子吳達海、禮部尚書阿哈尼堪、固山額真藍拜去祭告天地、太廟。

八月十三,清國在北京紫禁城舉行了首次、隆重的冊立皇后大典,皇后的冊文誇讚:“毓秀懿門。鍾靈王室。言容純備、行符圖史之規。矩度幽閒、動合安貞之德。”

結婚時這些讚譽的話我們看看就好了,就像有些結婚的誓言一樣,千萬不要當真。因為皇帝大婚,昭聖皇太后又加二字徽號“恭簡”。

就在科爾沁高貴的公主額爾德尼本巴大婚之時,親親表哥丈夫、順治帝的後宮中,一個小小的庶妃巴氏已經有了身孕,並在額爾德尼本巴婚後兩個月多、當年十一月初一誕育大阿哥牛紐。

米錯,順治帝十四歲就做爹了,新上任的皇后娘娘額爾德尼本巴也榮升嫡母,對於心高氣傲的科爾沁公主來說,大概不是一個很好的體驗,當然,對每個女人來說都不是一個好的體驗。

順治九年(1652)正月三十,剛三個月、虛齡二歲的大阿哥牛紐夭折。很快,三月十五,後宮庶妃陳氏又生下皇長女。

04,針尖對麥芒的婚後生活

從稀有的史料推測,額爾德尼本巴和表哥的婚後生活,還是有蜜裡調油的時候,絕不是順治帝所說的結婚就分居的狀態。

一個貴為清國皇帝,一個是科爾沁的公主,一個任性放縱、暴躁易怒,一個刁蠻任性、驕奢跋扈,表兄妹倆都屬於那種喜歡作死又驕橫的人。蒙古女性地位比滿洲女性地位要高些,做為一個滿洲爺們,自然對這個蒙古老婆不滿意,嫌棄她不恭順,嫌棄她管的寬。

婚後的生活就是零距離相互瞭解,又不能互相容忍包容,矛盾自然就出來了。通過額爾德尼本巴的行為看,她是愛上了她狠心薄情的表哥,所以才會嫉妒,才會去爭寵,才會去鬧,她的行為卻被順治帝視為作天作地,躲而避之,夫妻之間終於越行越遠。

順治十年(1653)七月十七,後宮庶妃董鄂氏生二阿哥福全。後宮又進來一批新的福晉、小福晉,皇后嫉妒的發狂,表哥對錶妹也反感到極點。

05,史上最拙劣的廢后藉口

順治十年(1653)八月二十四,順治帝突然傳諭禮部、內三院察閱前代廢后事例。

這道上諭驚到了大學士們,大家覺得皇帝有廢后之意,因此,馮銓、陳名夏、成克鞏、張端、劉正宗等人聯名上書勸諫,大家都認為皇后母儀天下,關係甚重,像前代的漢光武、宋仁宗、明宣宗,都是賢明的皇帝,卻都因廢后一事成為抹不掉的失德汙點,皇帝陛下怎麼能學他們呢?

幾位大學士措施非常的委婉,勸順治帝不要做那種淪為後世笑柄的蠢事。十六歲的順治帝很闊氣的說:皇后無能當廢!還很嚴厲的申斥馮銓諸臣沽名釣譽。

既然被大臣察覺心意,也沒有瞞著的必要,八月二十五,順治帝就把廢后的想法給他媽昭聖太后說了,到第三天,八月二十六,正式發出諭旨廢皇后為靜妃,改居側宮。

○(順治十年八月)己丑。諭禮部。朕惟自古帝王。必立後以資內助。然皆慎重遴選。使可母儀天下。今後乃睿王於朕幼衝時。因親定婚。未經選擇。自冊立之始。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謹於八月二十五日奏聞皇太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順治實錄卷77)

這道上諭給出了三條廢后的理由:

  • 其一,這樁婚事是睿王獨斷專橫“因親定婚未經選擇”;
  • 其二,從結婚開始就夫妻不和睦,已經分居三年,“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宮閫原指后妃居住的臥室,此處喻指夫妻感情,參商是天上兩個互相不能碰見的星星。
  • 其三,皇后不賢良淑德,不足以承擔統領後宮的重任,“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

這三條理由都挺可笑的,某來挨個批駁:

其一,你說因親定婚,你們清國滿蒙聯姻不都是親戚連親戚的近親結婚?再怎麼選擇不還是親戚?除非你違揹你爺定下來的滿蒙聯姻國策。

其二,順治帝自己說他們兩口子從結婚就分居,這話誰信?反正我是不信。

做為一個被湯若望說“性癖發達”的皇帝,在結婚後還有道德方面的過失流傳出來,老湯勸諫他,他還“強言護短、面色慚赤”,詢問湯瑪法到底是吝嗇的罪過大,還是淫樂的罪過大,老湯回答說是淫樂罪過大,順治帝點頭默認。

這樣一個早早就開葷的好色之徒,會和皇后分居參商不見?如果真不見,你怎麼知道皇后“容止足稱佳麗,亦極巧慧”呢?你要不喜歡皇后,誰敢在你面前鼓吹皇后佳麗?如果你沒和皇后在一起生活相處,你怎麼知道皇后極巧慧?

夫妻二人肯定蜜裡調油過,所以他才瞭解皇后的性格,這會兒想廢后,就說自己從結婚就分居,那是說瞎話忽悠大臣呢,後來在董鄂妃行狀裡,他自己又承認是因為皇后太妒忌才分居的。

綜上可知,這貨說結婚分居是瞎話。

其三,妻子不賢良淑德,這個理由都不值得批駁,賢良淑德的標準還不是做為丈夫的你說了算?這能當廢后的理由?不能!

因此,面對皇帝鬼扯的三個理由,群臣當然不能信服,紛紛勸諫阻攔。

06,漢官們提出避免廢后的解決方法

八月二十七,禮部尚書胡世安、侍郎呂崇烈、高珩聯名上奏說“夫婦乃王化之首、自古帝王、必慎始敬終。”“聖諭中未言及與諸王大臣公議。及告天地宗廟。臣等職司典禮。所奉敕諭、若不傳宣恐中外未悉。若遵奉傳宣恐中外疑揣。伏願皇上慎重詳審、以全始終。以篤恩禮。”

啥意思呢?這幾位是說,當初立後的時候可是祭告過天地宗廟的,你現在隨口就廢后,也沒和諸王大臣商量,恐怕惹中外議論,應該慎重行事。

順治帝就批示,讓議政諸王貝勒大臣、內三院、九卿、詹事、六科都給事中、各掌道御史共同商議廢后事宜,然後將會議結果上奏。

還沒等會議結果出來,禮部儀制司員外郎孔允樾就言辭激烈的上奏,引經據典,引古為鑑,著重批評以無能廢后的理由太過低級,“況我皇后正位三年、未聞顯有失德。特以無能二字、定廢謫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且何以服天下後世之心。”

批評之後,老孔又苦口婆心勸諫,女子無才便是德,怎麼能用無能的理由來廢后呢?再說,娶妻有幾個合乎心意的,大家不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覺得皇后不合心意,可以仿照舊制,選立東西二宮,處理宮務,讓皇后自己呆著不就行了,何必落個廢后的名聲?

前面講完理了,後面老孔曉之以情:皇帝陛下啊!自從你親政以來,天下人都覺得是堯舜復生了,今天突然要廢后,傳到後世,不是讓人恥笑這不是開國之主應該做的事?皇帝你是天下之父,皇后就是天下之母,做父親的有休掉母親的權利,做為人子就算知道母親有過失,也要哭著求父親不要休妻,更何況天下人都不知道皇后犯了什麼過錯,就要被廢掉,誰能忍心不為皇后請命呢?

老孔的奏章讓順治帝無法批駁,人家連解決夫妻不和諧的法子都給你想好了,你還有啥理由廢后?沒辦法,順治帝就把老孔的奏章也推給諸王大臣一起商討。

接下來,八月二十九,御史宗敦一、潘朝選、陳棐、張瑃、杜果、聶玠、張嘉、李敬、劉秉政、陳自德、祖永傑、高爾位、白尚登、祖建明十四人也各具疏力爭,把性格暴躁、剛愎自用的順治帝惹毛了,以宗敦一諸人“明知有旨會議,瀆奏沽名”,命有關部門議處。

以鄭親王濟爾哈朗為首的諸王大臣商量後,在九月初一上奏,請求按照孔允樾的意見,“仍以皇后正位中宮”,建議“選立東西兩宮”。

07,順治帝的勝利

面對這樣的結果,順治帝很不滿意,批示說我都和皇后分居三年了,我知道廢后會被後人非議,但我不介意留下惡名被人視為失德之君,孔允樾說沒聽說皇后有失德,你從哪裡知道的?從實具奏。

他拿不出皇后失德的證據,反而讓老孔拿皇后沒失德的證據,真是!瞠目結舌的老孔拿不出證據,眼看皇帝是鐵心廢后,他也攔不住,只能認錯。

九月初四,無奈的孔允樾上奏說,我連皇帝你都不常見到,皇后居住深宮之中,她有過無過,豈是我能知道的?我也不敢知道啊!前幾天我上奏說沒聽說過皇后失德,也是希望皇帝陛下你能夠給皇后一次機會啊!我勸諫你也是我的忠君愛君之心啊!啥都不說了,我洗好脖子待罪吧!

首先糾正一下題目的錯誤,第一,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而不是那拉氏;第二,廢后並沒有懷有身孕;第三,廢后更沒有再嫁。

根據《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九冊中記載說,清國入關後的第一夫人、順治帝的元后博爾濟吉特氏,在被廢掉後,回到了孃家科爾沁蒙古,生下一個男孩,在科爾沁長大,很有賢名,被清國朝廷知道後,擔心科爾沁有挾天子的行為,向科爾沁索要這個男孩,但被拒絕了,之後廢后母子就失去蹤跡。

這則史料一直被人津津樂道,認為廢后沒有被禁錮在皇宮,還能回到孃家,還是很幸運的。廢后真的很幸運嗎?朝鮮史料記載的就是真實的嗎?

01,出身顯貴的第一夫人

順治帝元后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字叫額爾德尼布木巴(額爾德尼本巴),她是科爾沁左翼中旗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

科左中旗是和清廷聯姻最多的部落,也是閨女嫁到清皇室中取得顯赫地位最多的部落,吳克善家族一共和清廷聯姻56次,娶32,嫁24,聯姻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各部,又出了孝端、孝莊和孝惠,因此被康熙帝親切的稱為舅家。

額爾德尼本巴的曾祖父叫莽古斯,莽古斯的女兒哲哲就是太宗孝端文皇后,還有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多爾袞,一個嫁給了多鐸。

莽古斯的兒子寨桑,即額爾德尼本巴的祖父,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分別是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察罕、索諾木、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太宗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太宗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

哲哲為皇太極生了三個閨女,其中固倫端靖長公主又嫁回孃舅家,額駙是索諾木的兒子多羅郡王奇塔特。

布木布泰為皇太極生了三女一子,兒子就是順治帝,長女固倫雍穆公主也嫁回孃家科爾沁,額駙就是第二代卓禮克圖親王畢勒塔噶爾。

吳克善就是額爾德尼本巴的父親,畢勒塔噶爾是她親哥,嫂子兼表姐是固倫雍穆公主,昭聖太后布木布泰和元妃海蘭珠是她親姑媽,大清第一皇后哲哲是她親姑奶。這樣一個貴女中的貴女,性格多少會有些刁蠻跋扈的。

02,為滿蒙聯姻盡義務

滿蒙聯姻是清國的基本國策,從太祖到太宗,從皇子皇孫到皇女,都要和蒙古各藩部聯姻,這是身為皇室的責任和使命。身為皇帝的順治帝自然也不能例外,要為滿蒙聯姻儘自己的義務。

順治七年(1650),攝政王多爾袞給順治帝訂婚,新娘就是額爾德尼本巴,來自科爾沁草原的親親小表妹。當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猝死,順治帝終於可以親政。

順治八年(1651)正月十二,十四歲的順治帝舉行親政大典,接受朝賀。五日後,正月十七,舅舅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送閨女到達京城。

吳克善同志早在26年前的天命十年(1625)和十七年前的天聰八年(1634)分別護送妹妹布木布泰、海蘭珠嫁到清廷,這次又親自護送親閨女來到清國的新都城北京,來做清國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后,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

和碩親王滿達海、多羅端重郡王博洛、敬謹郡王尼堪及內大臣等,聯名上書,請於二月內舉行大婚禮。順治卻“以大婚吉禮。此時未可遽議。所奏不準行。”

順治帝為何拒絕在二月舉行大婚呢?以猴格看來,原因可能是這樣的:

  • 其一:或許是順治帝準備清算多爾袞,所以不想冊立多爾袞為他選定的新娘。
  • 其二:順治帝剛親政,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才當家作主,自然是什麼都要抓到手裡最安全,忙得不得了,哪有空結婚啊?

不管什麼原因,反正皇帝說現在結婚不是時候,因此,準新娘由姑媽莊妃布木布泰照看。就在本月二十三,順治帝才得以尊生母莊妃為皇太后,一次性上尊號昭聖慈壽。

按例上尊號是遇到大事上一次,一次兩字,這回一次性上四字,是因為布木布泰在兒子繼位是沒有被尊為太后,所以這次追補兩字,加上本次親政上尊號,一共四字。同時,制定皇太后儀仗,布木布泰這才成為清國的皇太后。

正月二十八,順治帝又傳諭禮部,晉封麟趾宮大貴婦娜木鐘為懿靖大貴妃,晉封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為康惠淑妃。

順治實錄這些記載只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太宗後宮在順治帝繼位後都沒有得到尊封,直到順治帝親政後才晉封。

二月初十,順治帝率諸王、文武群臣恭上昭聖慈壽皇太后尊號寶冊,寶文曰:昭聖慈壽皇太后寶。次日頒詔天下。二月二十一,追論多爾袞罪狀,對他展開一系列清算。

同時還要防備鄭親王濟爾哈朗,還要忙著收攏多爾袞的正白旗,將八旗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進一步加強皇權,等等等。看看小皇帝忙的,的確沒有結婚的時間啊!推遲婚禮的確是忙工作。

03,清國入關後首次冊後大典

額爾德尼本巴在待嫁的時候,得了一次病,並不嚴重,但是她親親的姑媽,新出爐的昭聖皇太后還是很緊張,專門派三位使女去請教傳教士湯若望,老湯問清楚病情後,給使女一塊聖牌,交代讓患者掛在胸前四天左右就可以痊癒,果然沒幾天就好了。

老湯是實在人,用一個聖牌忽悠人,可知準新娘的病根本不算病,純屬皇太后小題大做了。

六月十八,定大婚禮物,行採納禮,開始進入婚禮流程。八月初二,順治帝宴請舅舅兼準岳父吳克善夫妻倆,命親王以下、尚書以上以及親王郡王妃等,都出朝陽門迎接。八月十二,派固山貝子吳達海、禮部尚書阿哈尼堪、固山額真藍拜去祭告天地、太廟。

八月十三,清國在北京紫禁城舉行了首次、隆重的冊立皇后大典,皇后的冊文誇讚:“毓秀懿門。鍾靈王室。言容純備、行符圖史之規。矩度幽閒、動合安貞之德。”

結婚時這些讚譽的話我們看看就好了,就像有些結婚的誓言一樣,千萬不要當真。因為皇帝大婚,昭聖皇太后又加二字徽號“恭簡”。

就在科爾沁高貴的公主額爾德尼本巴大婚之時,親親表哥丈夫、順治帝的後宮中,一個小小的庶妃巴氏已經有了身孕,並在額爾德尼本巴婚後兩個月多、當年十一月初一誕育大阿哥牛紐。

米錯,順治帝十四歲就做爹了,新上任的皇后娘娘額爾德尼本巴也榮升嫡母,對於心高氣傲的科爾沁公主來說,大概不是一個很好的體驗,當然,對每個女人來說都不是一個好的體驗。

順治九年(1652)正月三十,剛三個月、虛齡二歲的大阿哥牛紐夭折。很快,三月十五,後宮庶妃陳氏又生下皇長女。

04,針尖對麥芒的婚後生活

從稀有的史料推測,額爾德尼本巴和表哥的婚後生活,還是有蜜裡調油的時候,絕不是順治帝所說的結婚就分居的狀態。

一個貴為清國皇帝,一個是科爾沁的公主,一個任性放縱、暴躁易怒,一個刁蠻任性、驕奢跋扈,表兄妹倆都屬於那種喜歡作死又驕橫的人。蒙古女性地位比滿洲女性地位要高些,做為一個滿洲爺們,自然對這個蒙古老婆不滿意,嫌棄她不恭順,嫌棄她管的寬。

婚後的生活就是零距離相互瞭解,又不能互相容忍包容,矛盾自然就出來了。通過額爾德尼本巴的行為看,她是愛上了她狠心薄情的表哥,所以才會嫉妒,才會去爭寵,才會去鬧,她的行為卻被順治帝視為作天作地,躲而避之,夫妻之間終於越行越遠。

順治十年(1653)七月十七,後宮庶妃董鄂氏生二阿哥福全。後宮又進來一批新的福晉、小福晉,皇后嫉妒的發狂,表哥對錶妹也反感到極點。

05,史上最拙劣的廢后藉口

順治十年(1653)八月二十四,順治帝突然傳諭禮部、內三院察閱前代廢后事例。

這道上諭驚到了大學士們,大家覺得皇帝有廢后之意,因此,馮銓、陳名夏、成克鞏、張端、劉正宗等人聯名上書勸諫,大家都認為皇后母儀天下,關係甚重,像前代的漢光武、宋仁宗、明宣宗,都是賢明的皇帝,卻都因廢后一事成為抹不掉的失德汙點,皇帝陛下怎麼能學他們呢?

幾位大學士措施非常的委婉,勸順治帝不要做那種淪為後世笑柄的蠢事。十六歲的順治帝很闊氣的說:皇后無能當廢!還很嚴厲的申斥馮銓諸臣沽名釣譽。

既然被大臣察覺心意,也沒有瞞著的必要,八月二十五,順治帝就把廢后的想法給他媽昭聖太后說了,到第三天,八月二十六,正式發出諭旨廢皇后為靜妃,改居側宮。

○(順治十年八月)己丑。諭禮部。朕惟自古帝王。必立後以資內助。然皆慎重遴選。使可母儀天下。今後乃睿王於朕幼衝時。因親定婚。未經選擇。自冊立之始。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謹於八月二十五日奏聞皇太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順治實錄卷77)

這道上諭給出了三條廢后的理由:

  • 其一,這樁婚事是睿王獨斷專橫“因親定婚未經選擇”;
  • 其二,從結婚開始就夫妻不和睦,已經分居三年,“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宮閫原指后妃居住的臥室,此處喻指夫妻感情,參商是天上兩個互相不能碰見的星星。
  • 其三,皇后不賢良淑德,不足以承擔統領後宮的重任,“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

這三條理由都挺可笑的,某來挨個批駁:

其一,你說因親定婚,你們清國滿蒙聯姻不都是親戚連親戚的近親結婚?再怎麼選擇不還是親戚?除非你違揹你爺定下來的滿蒙聯姻國策。

其二,順治帝自己說他們兩口子從結婚就分居,這話誰信?反正我是不信。

做為一個被湯若望說“性癖發達”的皇帝,在結婚後還有道德方面的過失流傳出來,老湯勸諫他,他還“強言護短、面色慚赤”,詢問湯瑪法到底是吝嗇的罪過大,還是淫樂的罪過大,老湯回答說是淫樂罪過大,順治帝點頭默認。

這樣一個早早就開葷的好色之徒,會和皇后分居參商不見?如果真不見,你怎麼知道皇后“容止足稱佳麗,亦極巧慧”呢?你要不喜歡皇后,誰敢在你面前鼓吹皇后佳麗?如果你沒和皇后在一起生活相處,你怎麼知道皇后極巧慧?

夫妻二人肯定蜜裡調油過,所以他才瞭解皇后的性格,這會兒想廢后,就說自己從結婚就分居,那是說瞎話忽悠大臣呢,後來在董鄂妃行狀裡,他自己又承認是因為皇后太妒忌才分居的。

綜上可知,這貨說結婚分居是瞎話。

其三,妻子不賢良淑德,這個理由都不值得批駁,賢良淑德的標準還不是做為丈夫的你說了算?這能當廢后的理由?不能!

因此,面對皇帝鬼扯的三個理由,群臣當然不能信服,紛紛勸諫阻攔。

06,漢官們提出避免廢后的解決方法

八月二十七,禮部尚書胡世安、侍郎呂崇烈、高珩聯名上奏說“夫婦乃王化之首、自古帝王、必慎始敬終。”“聖諭中未言及與諸王大臣公議。及告天地宗廟。臣等職司典禮。所奉敕諭、若不傳宣恐中外未悉。若遵奉傳宣恐中外疑揣。伏願皇上慎重詳審、以全始終。以篤恩禮。”

啥意思呢?這幾位是說,當初立後的時候可是祭告過天地宗廟的,你現在隨口就廢后,也沒和諸王大臣商量,恐怕惹中外議論,應該慎重行事。

順治帝就批示,讓議政諸王貝勒大臣、內三院、九卿、詹事、六科都給事中、各掌道御史共同商議廢后事宜,然後將會議結果上奏。

還沒等會議結果出來,禮部儀制司員外郎孔允樾就言辭激烈的上奏,引經據典,引古為鑑,著重批評以無能廢后的理由太過低級,“況我皇后正位三年、未聞顯有失德。特以無能二字、定廢謫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且何以服天下後世之心。”

批評之後,老孔又苦口婆心勸諫,女子無才便是德,怎麼能用無能的理由來廢后呢?再說,娶妻有幾個合乎心意的,大家不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覺得皇后不合心意,可以仿照舊制,選立東西二宮,處理宮務,讓皇后自己呆著不就行了,何必落個廢后的名聲?

前面講完理了,後面老孔曉之以情:皇帝陛下啊!自從你親政以來,天下人都覺得是堯舜復生了,今天突然要廢后,傳到後世,不是讓人恥笑這不是開國之主應該做的事?皇帝你是天下之父,皇后就是天下之母,做父親的有休掉母親的權利,做為人子就算知道母親有過失,也要哭著求父親不要休妻,更何況天下人都不知道皇后犯了什麼過錯,就要被廢掉,誰能忍心不為皇后請命呢?

老孔的奏章讓順治帝無法批駁,人家連解決夫妻不和諧的法子都給你想好了,你還有啥理由廢后?沒辦法,順治帝就把老孔的奏章也推給諸王大臣一起商討。

接下來,八月二十九,御史宗敦一、潘朝選、陳棐、張瑃、杜果、聶玠、張嘉、李敬、劉秉政、陳自德、祖永傑、高爾位、白尚登、祖建明十四人也各具疏力爭,把性格暴躁、剛愎自用的順治帝惹毛了,以宗敦一諸人“明知有旨會議,瀆奏沽名”,命有關部門議處。

以鄭親王濟爾哈朗為首的諸王大臣商量後,在九月初一上奏,請求按照孔允樾的意見,“仍以皇后正位中宮”,建議“選立東西兩宮”。

07,順治帝的勝利

面對這樣的結果,順治帝很不滿意,批示說我都和皇后分居三年了,我知道廢后會被後人非議,但我不介意留下惡名被人視為失德之君,孔允樾說沒聽說皇后有失德,你從哪裡知道的?從實具奏。

他拿不出皇后失德的證據,反而讓老孔拿皇后沒失德的證據,真是!瞠目結舌的老孔拿不出證據,眼看皇帝是鐵心廢后,他也攔不住,只能認錯。

九月初四,無奈的孔允樾上奏說,我連皇帝你都不常見到,皇后居住深宮之中,她有過無過,豈是我能知道的?我也不敢知道啊!前幾天我上奏說沒聽說過皇后失德,也是希望皇帝陛下你能夠給皇后一次機會啊!我勸諫你也是我的忠君愛君之心啊!啥都不說了,我洗好脖子待罪吧!

諸王大臣們看看老孔都不硬硬了,他們更不阻攔,九月初五,濟爾哈朗上奏說“所奉聖旨甚明,臣等亦以為是,無庸更議。”意思說你是老大,你要廢就廢吧!我們奉旨行事就是。

順治帝看濟爾哈朗的推諉之言,把廢后的責任都推他身上,他也不甘示弱,批示說,廢后的事,也不是朕樂意為之,但容忍已久,實在難以勉強自己,才想著廢后,“諸王大臣及會議各官既共以為是”,就遵照之前的廢后諭旨吧!又把責任推給諸臣說他們共以為是,這組君臣也是夠了。

不說順治帝君臣打嘴官司,這位在後位上坐了兩年零十二天的科爾沁公主,也許還沒有適應遠離草原的生活,就從皇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也是實際的冷宮,面對高牆紅瓦,開始與世隔絕的悽苦生活,從此消失在官方視線中。

首先糾正一下題目的錯誤,第一,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而不是那拉氏;第二,廢后並沒有懷有身孕;第三,廢后更沒有再嫁。

根據《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九冊中記載說,清國入關後的第一夫人、順治帝的元后博爾濟吉特氏,在被廢掉後,回到了孃家科爾沁蒙古,生下一個男孩,在科爾沁長大,很有賢名,被清國朝廷知道後,擔心科爾沁有挾天子的行為,向科爾沁索要這個男孩,但被拒絕了,之後廢后母子就失去蹤跡。

這則史料一直被人津津樂道,認為廢后沒有被禁錮在皇宮,還能回到孃家,還是很幸運的。廢后真的很幸運嗎?朝鮮史料記載的就是真實的嗎?

01,出身顯貴的第一夫人

順治帝元后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字叫額爾德尼布木巴(額爾德尼本巴),她是科爾沁左翼中旗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

科左中旗是和清廷聯姻最多的部落,也是閨女嫁到清皇室中取得顯赫地位最多的部落,吳克善家族一共和清廷聯姻56次,娶32,嫁24,聯姻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各部,又出了孝端、孝莊和孝惠,因此被康熙帝親切的稱為舅家。

額爾德尼本巴的曾祖父叫莽古斯,莽古斯的女兒哲哲就是太宗孝端文皇后,還有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多爾袞,一個嫁給了多鐸。

莽古斯的兒子寨桑,即額爾德尼本巴的祖父,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分別是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察罕、索諾木、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太宗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太宗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

哲哲為皇太極生了三個閨女,其中固倫端靖長公主又嫁回孃舅家,額駙是索諾木的兒子多羅郡王奇塔特。

布木布泰為皇太極生了三女一子,兒子就是順治帝,長女固倫雍穆公主也嫁回孃家科爾沁,額駙就是第二代卓禮克圖親王畢勒塔噶爾。

吳克善就是額爾德尼本巴的父親,畢勒塔噶爾是她親哥,嫂子兼表姐是固倫雍穆公主,昭聖太后布木布泰和元妃海蘭珠是她親姑媽,大清第一皇后哲哲是她親姑奶。這樣一個貴女中的貴女,性格多少會有些刁蠻跋扈的。

02,為滿蒙聯姻盡義務

滿蒙聯姻是清國的基本國策,從太祖到太宗,從皇子皇孫到皇女,都要和蒙古各藩部聯姻,這是身為皇室的責任和使命。身為皇帝的順治帝自然也不能例外,要為滿蒙聯姻儘自己的義務。

順治七年(1650),攝政王多爾袞給順治帝訂婚,新娘就是額爾德尼本巴,來自科爾沁草原的親親小表妹。當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猝死,順治帝終於可以親政。

順治八年(1651)正月十二,十四歲的順治帝舉行親政大典,接受朝賀。五日後,正月十七,舅舅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送閨女到達京城。

吳克善同志早在26年前的天命十年(1625)和十七年前的天聰八年(1634)分別護送妹妹布木布泰、海蘭珠嫁到清廷,這次又親自護送親閨女來到清國的新都城北京,來做清國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后,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

和碩親王滿達海、多羅端重郡王博洛、敬謹郡王尼堪及內大臣等,聯名上書,請於二月內舉行大婚禮。順治卻“以大婚吉禮。此時未可遽議。所奏不準行。”

順治帝為何拒絕在二月舉行大婚呢?以猴格看來,原因可能是這樣的:

  • 其一:或許是順治帝準備清算多爾袞,所以不想冊立多爾袞為他選定的新娘。
  • 其二:順治帝剛親政,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才當家作主,自然是什麼都要抓到手裡最安全,忙得不得了,哪有空結婚啊?

不管什麼原因,反正皇帝說現在結婚不是時候,因此,準新娘由姑媽莊妃布木布泰照看。就在本月二十三,順治帝才得以尊生母莊妃為皇太后,一次性上尊號昭聖慈壽。

按例上尊號是遇到大事上一次,一次兩字,這回一次性上四字,是因為布木布泰在兒子繼位是沒有被尊為太后,所以這次追補兩字,加上本次親政上尊號,一共四字。同時,制定皇太后儀仗,布木布泰這才成為清國的皇太后。

正月二十八,順治帝又傳諭禮部,晉封麟趾宮大貴婦娜木鐘為懿靖大貴妃,晉封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為康惠淑妃。

順治實錄這些記載只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太宗後宮在順治帝繼位後都沒有得到尊封,直到順治帝親政後才晉封。

二月初十,順治帝率諸王、文武群臣恭上昭聖慈壽皇太后尊號寶冊,寶文曰:昭聖慈壽皇太后寶。次日頒詔天下。二月二十一,追論多爾袞罪狀,對他展開一系列清算。

同時還要防備鄭親王濟爾哈朗,還要忙著收攏多爾袞的正白旗,將八旗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進一步加強皇權,等等等。看看小皇帝忙的,的確沒有結婚的時間啊!推遲婚禮的確是忙工作。

03,清國入關後首次冊後大典

額爾德尼本巴在待嫁的時候,得了一次病,並不嚴重,但是她親親的姑媽,新出爐的昭聖皇太后還是很緊張,專門派三位使女去請教傳教士湯若望,老湯問清楚病情後,給使女一塊聖牌,交代讓患者掛在胸前四天左右就可以痊癒,果然沒幾天就好了。

老湯是實在人,用一個聖牌忽悠人,可知準新娘的病根本不算病,純屬皇太后小題大做了。

六月十八,定大婚禮物,行採納禮,開始進入婚禮流程。八月初二,順治帝宴請舅舅兼準岳父吳克善夫妻倆,命親王以下、尚書以上以及親王郡王妃等,都出朝陽門迎接。八月十二,派固山貝子吳達海、禮部尚書阿哈尼堪、固山額真藍拜去祭告天地、太廟。

八月十三,清國在北京紫禁城舉行了首次、隆重的冊立皇后大典,皇后的冊文誇讚:“毓秀懿門。鍾靈王室。言容純備、行符圖史之規。矩度幽閒、動合安貞之德。”

結婚時這些讚譽的話我們看看就好了,就像有些結婚的誓言一樣,千萬不要當真。因為皇帝大婚,昭聖皇太后又加二字徽號“恭簡”。

就在科爾沁高貴的公主額爾德尼本巴大婚之時,親親表哥丈夫、順治帝的後宮中,一個小小的庶妃巴氏已經有了身孕,並在額爾德尼本巴婚後兩個月多、當年十一月初一誕育大阿哥牛紐。

米錯,順治帝十四歲就做爹了,新上任的皇后娘娘額爾德尼本巴也榮升嫡母,對於心高氣傲的科爾沁公主來說,大概不是一個很好的體驗,當然,對每個女人來說都不是一個好的體驗。

順治九年(1652)正月三十,剛三個月、虛齡二歲的大阿哥牛紐夭折。很快,三月十五,後宮庶妃陳氏又生下皇長女。

04,針尖對麥芒的婚後生活

從稀有的史料推測,額爾德尼本巴和表哥的婚後生活,還是有蜜裡調油的時候,絕不是順治帝所說的結婚就分居的狀態。

一個貴為清國皇帝,一個是科爾沁的公主,一個任性放縱、暴躁易怒,一個刁蠻任性、驕奢跋扈,表兄妹倆都屬於那種喜歡作死又驕橫的人。蒙古女性地位比滿洲女性地位要高些,做為一個滿洲爺們,自然對這個蒙古老婆不滿意,嫌棄她不恭順,嫌棄她管的寬。

婚後的生活就是零距離相互瞭解,又不能互相容忍包容,矛盾自然就出來了。通過額爾德尼本巴的行為看,她是愛上了她狠心薄情的表哥,所以才會嫉妒,才會去爭寵,才會去鬧,她的行為卻被順治帝視為作天作地,躲而避之,夫妻之間終於越行越遠。

順治十年(1653)七月十七,後宮庶妃董鄂氏生二阿哥福全。後宮又進來一批新的福晉、小福晉,皇后嫉妒的發狂,表哥對錶妹也反感到極點。

05,史上最拙劣的廢后藉口

順治十年(1653)八月二十四,順治帝突然傳諭禮部、內三院察閱前代廢后事例。

這道上諭驚到了大學士們,大家覺得皇帝有廢后之意,因此,馮銓、陳名夏、成克鞏、張端、劉正宗等人聯名上書勸諫,大家都認為皇后母儀天下,關係甚重,像前代的漢光武、宋仁宗、明宣宗,都是賢明的皇帝,卻都因廢后一事成為抹不掉的失德汙點,皇帝陛下怎麼能學他們呢?

幾位大學士措施非常的委婉,勸順治帝不要做那種淪為後世笑柄的蠢事。十六歲的順治帝很闊氣的說:皇后無能當廢!還很嚴厲的申斥馮銓諸臣沽名釣譽。

既然被大臣察覺心意,也沒有瞞著的必要,八月二十五,順治帝就把廢后的想法給他媽昭聖太后說了,到第三天,八月二十六,正式發出諭旨廢皇后為靜妃,改居側宮。

○(順治十年八月)己丑。諭禮部。朕惟自古帝王。必立後以資內助。然皆慎重遴選。使可母儀天下。今後乃睿王於朕幼衝時。因親定婚。未經選擇。自冊立之始。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謹於八月二十五日奏聞皇太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順治實錄卷77)

這道上諭給出了三條廢后的理由:

  • 其一,這樁婚事是睿王獨斷專橫“因親定婚未經選擇”;
  • 其二,從結婚開始就夫妻不和睦,已經分居三年,“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宮閫原指后妃居住的臥室,此處喻指夫妻感情,參商是天上兩個互相不能碰見的星星。
  • 其三,皇后不賢良淑德,不足以承擔統領後宮的重任,“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

這三條理由都挺可笑的,某來挨個批駁:

其一,你說因親定婚,你們清國滿蒙聯姻不都是親戚連親戚的近親結婚?再怎麼選擇不還是親戚?除非你違揹你爺定下來的滿蒙聯姻國策。

其二,順治帝自己說他們兩口子從結婚就分居,這話誰信?反正我是不信。

做為一個被湯若望說“性癖發達”的皇帝,在結婚後還有道德方面的過失流傳出來,老湯勸諫他,他還“強言護短、面色慚赤”,詢問湯瑪法到底是吝嗇的罪過大,還是淫樂的罪過大,老湯回答說是淫樂罪過大,順治帝點頭默認。

這樣一個早早就開葷的好色之徒,會和皇后分居參商不見?如果真不見,你怎麼知道皇后“容止足稱佳麗,亦極巧慧”呢?你要不喜歡皇后,誰敢在你面前鼓吹皇后佳麗?如果你沒和皇后在一起生活相處,你怎麼知道皇后極巧慧?

夫妻二人肯定蜜裡調油過,所以他才瞭解皇后的性格,這會兒想廢后,就說自己從結婚就分居,那是說瞎話忽悠大臣呢,後來在董鄂妃行狀裡,他自己又承認是因為皇后太妒忌才分居的。

綜上可知,這貨說結婚分居是瞎話。

其三,妻子不賢良淑德,這個理由都不值得批駁,賢良淑德的標準還不是做為丈夫的你說了算?這能當廢后的理由?不能!

因此,面對皇帝鬼扯的三個理由,群臣當然不能信服,紛紛勸諫阻攔。

06,漢官們提出避免廢后的解決方法

八月二十七,禮部尚書胡世安、侍郎呂崇烈、高珩聯名上奏說“夫婦乃王化之首、自古帝王、必慎始敬終。”“聖諭中未言及與諸王大臣公議。及告天地宗廟。臣等職司典禮。所奉敕諭、若不傳宣恐中外未悉。若遵奉傳宣恐中外疑揣。伏願皇上慎重詳審、以全始終。以篤恩禮。”

啥意思呢?這幾位是說,當初立後的時候可是祭告過天地宗廟的,你現在隨口就廢后,也沒和諸王大臣商量,恐怕惹中外議論,應該慎重行事。

順治帝就批示,讓議政諸王貝勒大臣、內三院、九卿、詹事、六科都給事中、各掌道御史共同商議廢后事宜,然後將會議結果上奏。

還沒等會議結果出來,禮部儀制司員外郎孔允樾就言辭激烈的上奏,引經據典,引古為鑑,著重批評以無能廢后的理由太過低級,“況我皇后正位三年、未聞顯有失德。特以無能二字、定廢謫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且何以服天下後世之心。”

批評之後,老孔又苦口婆心勸諫,女子無才便是德,怎麼能用無能的理由來廢后呢?再說,娶妻有幾個合乎心意的,大家不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覺得皇后不合心意,可以仿照舊制,選立東西二宮,處理宮務,讓皇后自己呆著不就行了,何必落個廢后的名聲?

前面講完理了,後面老孔曉之以情:皇帝陛下啊!自從你親政以來,天下人都覺得是堯舜復生了,今天突然要廢后,傳到後世,不是讓人恥笑這不是開國之主應該做的事?皇帝你是天下之父,皇后就是天下之母,做父親的有休掉母親的權利,做為人子就算知道母親有過失,也要哭著求父親不要休妻,更何況天下人都不知道皇后犯了什麼過錯,就要被廢掉,誰能忍心不為皇后請命呢?

老孔的奏章讓順治帝無法批駁,人家連解決夫妻不和諧的法子都給你想好了,你還有啥理由廢后?沒辦法,順治帝就把老孔的奏章也推給諸王大臣一起商討。

接下來,八月二十九,御史宗敦一、潘朝選、陳棐、張瑃、杜果、聶玠、張嘉、李敬、劉秉政、陳自德、祖永傑、高爾位、白尚登、祖建明十四人也各具疏力爭,把性格暴躁、剛愎自用的順治帝惹毛了,以宗敦一諸人“明知有旨會議,瀆奏沽名”,命有關部門議處。

以鄭親王濟爾哈朗為首的諸王大臣商量後,在九月初一上奏,請求按照孔允樾的意見,“仍以皇后正位中宮”,建議“選立東西兩宮”。

07,順治帝的勝利

面對這樣的結果,順治帝很不滿意,批示說我都和皇后分居三年了,我知道廢后會被後人非議,但我不介意留下惡名被人視為失德之君,孔允樾說沒聽說皇后有失德,你從哪裡知道的?從實具奏。

他拿不出皇后失德的證據,反而讓老孔拿皇后沒失德的證據,真是!瞠目結舌的老孔拿不出證據,眼看皇帝是鐵心廢后,他也攔不住,只能認錯。

九月初四,無奈的孔允樾上奏說,我連皇帝你都不常見到,皇后居住深宮之中,她有過無過,豈是我能知道的?我也不敢知道啊!前幾天我上奏說沒聽說過皇后失德,也是希望皇帝陛下你能夠給皇后一次機會啊!我勸諫你也是我的忠君愛君之心啊!啥都不說了,我洗好脖子待罪吧!

諸王大臣們看看老孔都不硬硬了,他們更不阻攔,九月初五,濟爾哈朗上奏說“所奉聖旨甚明,臣等亦以為是,無庸更議。”意思說你是老大,你要廢就廢吧!我們奉旨行事就是。

順治帝看濟爾哈朗的推諉之言,把廢后的責任都推他身上,他也不甘示弱,批示說,廢后的事,也不是朕樂意為之,但容忍已久,實在難以勉強自己,才想著廢后,“諸王大臣及會議各官既共以為是”,就遵照之前的廢后諭旨吧!又把責任推給諸臣說他們共以為是,這組君臣也是夠了。

不說順治帝君臣打嘴官司,這位在後位上坐了兩年零十二天的科爾沁公主,也許還沒有適應遠離草原的生活,就從皇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也是實際的冷宮,面對高牆紅瓦,開始與世隔絕的悽苦生活,從此消失在官方視線中。

08,廢后的真實原因

佳麗又巧慧的額爾德尼本巴為什麼被狠心的表哥廢掉呢?什麼無能、什麼睿王訂婚,前面已經分析過為什麼不是這些原因,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

在七年後,順治十七年(1660),順治帝親手撰寫的《孝獻皇后行狀》中無意中披露了當初廢后的原因。

“前廢后容止足稱佳麗,亦極巧慧,乃處心不端,且嫉刻太甚。見貌少妍者,即曾惡欲置之死。雖朕舉動,蘼不猜防,朕故別居,不與接見。且朕素募簡樸,廢后則癖嗜奢侈,凡諸服御,莫不以珠玉倚繡綴飾,無益暴殄,少不知惜。嘗善時,有一器非金者,輒怫然不悅。廢后之行若是,朕含忍久之,鬱慊成疾。皇太后見朕容漸瘁,良悉所由,諭朕裁酌,故朕承慈命廢之。及廢,宮中人無一念之者。則廢后所行,久不稱眾意可知矣。”(孝獻皇后行狀)

首先糾正一下題目的錯誤,第一,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而不是那拉氏;第二,廢后並沒有懷有身孕;第三,廢后更沒有再嫁。

根據《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九冊中記載說,清國入關後的第一夫人、順治帝的元后博爾濟吉特氏,在被廢掉後,回到了孃家科爾沁蒙古,生下一個男孩,在科爾沁長大,很有賢名,被清國朝廷知道後,擔心科爾沁有挾天子的行為,向科爾沁索要這個男孩,但被拒絕了,之後廢后母子就失去蹤跡。

這則史料一直被人津津樂道,認為廢后沒有被禁錮在皇宮,還能回到孃家,還是很幸運的。廢后真的很幸運嗎?朝鮮史料記載的就是真實的嗎?

01,出身顯貴的第一夫人

順治帝元后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字叫額爾德尼布木巴(額爾德尼本巴),她是科爾沁左翼中旗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

科左中旗是和清廷聯姻最多的部落,也是閨女嫁到清皇室中取得顯赫地位最多的部落,吳克善家族一共和清廷聯姻56次,娶32,嫁24,聯姻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各部,又出了孝端、孝莊和孝惠,因此被康熙帝親切的稱為舅家。

額爾德尼本巴的曾祖父叫莽古斯,莽古斯的女兒哲哲就是太宗孝端文皇后,還有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多爾袞,一個嫁給了多鐸。

莽古斯的兒子寨桑,即額爾德尼本巴的祖父,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分別是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察罕、索諾木、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太宗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太宗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

哲哲為皇太極生了三個閨女,其中固倫端靖長公主又嫁回孃舅家,額駙是索諾木的兒子多羅郡王奇塔特。

布木布泰為皇太極生了三女一子,兒子就是順治帝,長女固倫雍穆公主也嫁回孃家科爾沁,額駙就是第二代卓禮克圖親王畢勒塔噶爾。

吳克善就是額爾德尼本巴的父親,畢勒塔噶爾是她親哥,嫂子兼表姐是固倫雍穆公主,昭聖太后布木布泰和元妃海蘭珠是她親姑媽,大清第一皇后哲哲是她親姑奶。這樣一個貴女中的貴女,性格多少會有些刁蠻跋扈的。

02,為滿蒙聯姻盡義務

滿蒙聯姻是清國的基本國策,從太祖到太宗,從皇子皇孫到皇女,都要和蒙古各藩部聯姻,這是身為皇室的責任和使命。身為皇帝的順治帝自然也不能例外,要為滿蒙聯姻儘自己的義務。

順治七年(1650),攝政王多爾袞給順治帝訂婚,新娘就是額爾德尼本巴,來自科爾沁草原的親親小表妹。當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猝死,順治帝終於可以親政。

順治八年(1651)正月十二,十四歲的順治帝舉行親政大典,接受朝賀。五日後,正月十七,舅舅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送閨女到達京城。

吳克善同志早在26年前的天命十年(1625)和十七年前的天聰八年(1634)分別護送妹妹布木布泰、海蘭珠嫁到清廷,這次又親自護送親閨女來到清國的新都城北京,來做清國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后,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

和碩親王滿達海、多羅端重郡王博洛、敬謹郡王尼堪及內大臣等,聯名上書,請於二月內舉行大婚禮。順治卻“以大婚吉禮。此時未可遽議。所奏不準行。”

順治帝為何拒絕在二月舉行大婚呢?以猴格看來,原因可能是這樣的:

  • 其一:或許是順治帝準備清算多爾袞,所以不想冊立多爾袞為他選定的新娘。
  • 其二:順治帝剛親政,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才當家作主,自然是什麼都要抓到手裡最安全,忙得不得了,哪有空結婚啊?

不管什麼原因,反正皇帝說現在結婚不是時候,因此,準新娘由姑媽莊妃布木布泰照看。就在本月二十三,順治帝才得以尊生母莊妃為皇太后,一次性上尊號昭聖慈壽。

按例上尊號是遇到大事上一次,一次兩字,這回一次性上四字,是因為布木布泰在兒子繼位是沒有被尊為太后,所以這次追補兩字,加上本次親政上尊號,一共四字。同時,制定皇太后儀仗,布木布泰這才成為清國的皇太后。

正月二十八,順治帝又傳諭禮部,晉封麟趾宮大貴婦娜木鐘為懿靖大貴妃,晉封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為康惠淑妃。

順治實錄這些記載只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太宗後宮在順治帝繼位後都沒有得到尊封,直到順治帝親政後才晉封。

二月初十,順治帝率諸王、文武群臣恭上昭聖慈壽皇太后尊號寶冊,寶文曰:昭聖慈壽皇太后寶。次日頒詔天下。二月二十一,追論多爾袞罪狀,對他展開一系列清算。

同時還要防備鄭親王濟爾哈朗,還要忙著收攏多爾袞的正白旗,將八旗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進一步加強皇權,等等等。看看小皇帝忙的,的確沒有結婚的時間啊!推遲婚禮的確是忙工作。

03,清國入關後首次冊後大典

額爾德尼本巴在待嫁的時候,得了一次病,並不嚴重,但是她親親的姑媽,新出爐的昭聖皇太后還是很緊張,專門派三位使女去請教傳教士湯若望,老湯問清楚病情後,給使女一塊聖牌,交代讓患者掛在胸前四天左右就可以痊癒,果然沒幾天就好了。

老湯是實在人,用一個聖牌忽悠人,可知準新娘的病根本不算病,純屬皇太后小題大做了。

六月十八,定大婚禮物,行採納禮,開始進入婚禮流程。八月初二,順治帝宴請舅舅兼準岳父吳克善夫妻倆,命親王以下、尚書以上以及親王郡王妃等,都出朝陽門迎接。八月十二,派固山貝子吳達海、禮部尚書阿哈尼堪、固山額真藍拜去祭告天地、太廟。

八月十三,清國在北京紫禁城舉行了首次、隆重的冊立皇后大典,皇后的冊文誇讚:“毓秀懿門。鍾靈王室。言容純備、行符圖史之規。矩度幽閒、動合安貞之德。”

結婚時這些讚譽的話我們看看就好了,就像有些結婚的誓言一樣,千萬不要當真。因為皇帝大婚,昭聖皇太后又加二字徽號“恭簡”。

就在科爾沁高貴的公主額爾德尼本巴大婚之時,親親表哥丈夫、順治帝的後宮中,一個小小的庶妃巴氏已經有了身孕,並在額爾德尼本巴婚後兩個月多、當年十一月初一誕育大阿哥牛紐。

米錯,順治帝十四歲就做爹了,新上任的皇后娘娘額爾德尼本巴也榮升嫡母,對於心高氣傲的科爾沁公主來說,大概不是一個很好的體驗,當然,對每個女人來說都不是一個好的體驗。

順治九年(1652)正月三十,剛三個月、虛齡二歲的大阿哥牛紐夭折。很快,三月十五,後宮庶妃陳氏又生下皇長女。

04,針尖對麥芒的婚後生活

從稀有的史料推測,額爾德尼本巴和表哥的婚後生活,還是有蜜裡調油的時候,絕不是順治帝所說的結婚就分居的狀態。

一個貴為清國皇帝,一個是科爾沁的公主,一個任性放縱、暴躁易怒,一個刁蠻任性、驕奢跋扈,表兄妹倆都屬於那種喜歡作死又驕橫的人。蒙古女性地位比滿洲女性地位要高些,做為一個滿洲爺們,自然對這個蒙古老婆不滿意,嫌棄她不恭順,嫌棄她管的寬。

婚後的生活就是零距離相互瞭解,又不能互相容忍包容,矛盾自然就出來了。通過額爾德尼本巴的行為看,她是愛上了她狠心薄情的表哥,所以才會嫉妒,才會去爭寵,才會去鬧,她的行為卻被順治帝視為作天作地,躲而避之,夫妻之間終於越行越遠。

順治十年(1653)七月十七,後宮庶妃董鄂氏生二阿哥福全。後宮又進來一批新的福晉、小福晉,皇后嫉妒的發狂,表哥對錶妹也反感到極點。

05,史上最拙劣的廢后藉口

順治十年(1653)八月二十四,順治帝突然傳諭禮部、內三院察閱前代廢后事例。

這道上諭驚到了大學士們,大家覺得皇帝有廢后之意,因此,馮銓、陳名夏、成克鞏、張端、劉正宗等人聯名上書勸諫,大家都認為皇后母儀天下,關係甚重,像前代的漢光武、宋仁宗、明宣宗,都是賢明的皇帝,卻都因廢后一事成為抹不掉的失德汙點,皇帝陛下怎麼能學他們呢?

幾位大學士措施非常的委婉,勸順治帝不要做那種淪為後世笑柄的蠢事。十六歲的順治帝很闊氣的說:皇后無能當廢!還很嚴厲的申斥馮銓諸臣沽名釣譽。

既然被大臣察覺心意,也沒有瞞著的必要,八月二十五,順治帝就把廢后的想法給他媽昭聖太后說了,到第三天,八月二十六,正式發出諭旨廢皇后為靜妃,改居側宮。

○(順治十年八月)己丑。諭禮部。朕惟自古帝王。必立後以資內助。然皆慎重遴選。使可母儀天下。今後乃睿王於朕幼衝時。因親定婚。未經選擇。自冊立之始。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謹於八月二十五日奏聞皇太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順治實錄卷77)

這道上諭給出了三條廢后的理由:

  • 其一,這樁婚事是睿王獨斷專橫“因親定婚未經選擇”;
  • 其二,從結婚開始就夫妻不和睦,已經分居三年,“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宮閫原指后妃居住的臥室,此處喻指夫妻感情,參商是天上兩個互相不能碰見的星星。
  • 其三,皇后不賢良淑德,不足以承擔統領後宮的重任,“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

這三條理由都挺可笑的,某來挨個批駁:

其一,你說因親定婚,你們清國滿蒙聯姻不都是親戚連親戚的近親結婚?再怎麼選擇不還是親戚?除非你違揹你爺定下來的滿蒙聯姻國策。

其二,順治帝自己說他們兩口子從結婚就分居,這話誰信?反正我是不信。

做為一個被湯若望說“性癖發達”的皇帝,在結婚後還有道德方面的過失流傳出來,老湯勸諫他,他還“強言護短、面色慚赤”,詢問湯瑪法到底是吝嗇的罪過大,還是淫樂的罪過大,老湯回答說是淫樂罪過大,順治帝點頭默認。

這樣一個早早就開葷的好色之徒,會和皇后分居參商不見?如果真不見,你怎麼知道皇后“容止足稱佳麗,亦極巧慧”呢?你要不喜歡皇后,誰敢在你面前鼓吹皇后佳麗?如果你沒和皇后在一起生活相處,你怎麼知道皇后極巧慧?

夫妻二人肯定蜜裡調油過,所以他才瞭解皇后的性格,這會兒想廢后,就說自己從結婚就分居,那是說瞎話忽悠大臣呢,後來在董鄂妃行狀裡,他自己又承認是因為皇后太妒忌才分居的。

綜上可知,這貨說結婚分居是瞎話。

其三,妻子不賢良淑德,這個理由都不值得批駁,賢良淑德的標準還不是做為丈夫的你說了算?這能當廢后的理由?不能!

因此,面對皇帝鬼扯的三個理由,群臣當然不能信服,紛紛勸諫阻攔。

06,漢官們提出避免廢后的解決方法

八月二十七,禮部尚書胡世安、侍郎呂崇烈、高珩聯名上奏說“夫婦乃王化之首、自古帝王、必慎始敬終。”“聖諭中未言及與諸王大臣公議。及告天地宗廟。臣等職司典禮。所奉敕諭、若不傳宣恐中外未悉。若遵奉傳宣恐中外疑揣。伏願皇上慎重詳審、以全始終。以篤恩禮。”

啥意思呢?這幾位是說,當初立後的時候可是祭告過天地宗廟的,你現在隨口就廢后,也沒和諸王大臣商量,恐怕惹中外議論,應該慎重行事。

順治帝就批示,讓議政諸王貝勒大臣、內三院、九卿、詹事、六科都給事中、各掌道御史共同商議廢后事宜,然後將會議結果上奏。

還沒等會議結果出來,禮部儀制司員外郎孔允樾就言辭激烈的上奏,引經據典,引古為鑑,著重批評以無能廢后的理由太過低級,“況我皇后正位三年、未聞顯有失德。特以無能二字、定廢謫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且何以服天下後世之心。”

批評之後,老孔又苦口婆心勸諫,女子無才便是德,怎麼能用無能的理由來廢后呢?再說,娶妻有幾個合乎心意的,大家不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覺得皇后不合心意,可以仿照舊制,選立東西二宮,處理宮務,讓皇后自己呆著不就行了,何必落個廢后的名聲?

前面講完理了,後面老孔曉之以情:皇帝陛下啊!自從你親政以來,天下人都覺得是堯舜復生了,今天突然要廢后,傳到後世,不是讓人恥笑這不是開國之主應該做的事?皇帝你是天下之父,皇后就是天下之母,做父親的有休掉母親的權利,做為人子就算知道母親有過失,也要哭著求父親不要休妻,更何況天下人都不知道皇后犯了什麼過錯,就要被廢掉,誰能忍心不為皇后請命呢?

老孔的奏章讓順治帝無法批駁,人家連解決夫妻不和諧的法子都給你想好了,你還有啥理由廢后?沒辦法,順治帝就把老孔的奏章也推給諸王大臣一起商討。

接下來,八月二十九,御史宗敦一、潘朝選、陳棐、張瑃、杜果、聶玠、張嘉、李敬、劉秉政、陳自德、祖永傑、高爾位、白尚登、祖建明十四人也各具疏力爭,把性格暴躁、剛愎自用的順治帝惹毛了,以宗敦一諸人“明知有旨會議,瀆奏沽名”,命有關部門議處。

以鄭親王濟爾哈朗為首的諸王大臣商量後,在九月初一上奏,請求按照孔允樾的意見,“仍以皇后正位中宮”,建議“選立東西兩宮”。

07,順治帝的勝利

面對這樣的結果,順治帝很不滿意,批示說我都和皇后分居三年了,我知道廢后會被後人非議,但我不介意留下惡名被人視為失德之君,孔允樾說沒聽說皇后有失德,你從哪裡知道的?從實具奏。

他拿不出皇后失德的證據,反而讓老孔拿皇后沒失德的證據,真是!瞠目結舌的老孔拿不出證據,眼看皇帝是鐵心廢后,他也攔不住,只能認錯。

九月初四,無奈的孔允樾上奏說,我連皇帝你都不常見到,皇后居住深宮之中,她有過無過,豈是我能知道的?我也不敢知道啊!前幾天我上奏說沒聽說過皇后失德,也是希望皇帝陛下你能夠給皇后一次機會啊!我勸諫你也是我的忠君愛君之心啊!啥都不說了,我洗好脖子待罪吧!

諸王大臣們看看老孔都不硬硬了,他們更不阻攔,九月初五,濟爾哈朗上奏說“所奉聖旨甚明,臣等亦以為是,無庸更議。”意思說你是老大,你要廢就廢吧!我們奉旨行事就是。

順治帝看濟爾哈朗的推諉之言,把廢后的責任都推他身上,他也不甘示弱,批示說,廢后的事,也不是朕樂意為之,但容忍已久,實在難以勉強自己,才想著廢后,“諸王大臣及會議各官既共以為是”,就遵照之前的廢后諭旨吧!又把責任推給諸臣說他們共以為是,這組君臣也是夠了。

不說順治帝君臣打嘴官司,這位在後位上坐了兩年零十二天的科爾沁公主,也許還沒有適應遠離草原的生活,就從皇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也是實際的冷宮,面對高牆紅瓦,開始與世隔絕的悽苦生活,從此消失在官方視線中。

08,廢后的真實原因

佳麗又巧慧的額爾德尼本巴為什麼被狠心的表哥廢掉呢?什麼無能、什麼睿王訂婚,前面已經分析過為什麼不是這些原因,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

在七年後,順治十七年(1660),順治帝親手撰寫的《孝獻皇后行狀》中無意中披露了當初廢后的原因。

“前廢后容止足稱佳麗,亦極巧慧,乃處心不端,且嫉刻太甚。見貌少妍者,即曾惡欲置之死。雖朕舉動,蘼不猜防,朕故別居,不與接見。且朕素募簡樸,廢后則癖嗜奢侈,凡諸服御,莫不以珠玉倚繡綴飾,無益暴殄,少不知惜。嘗善時,有一器非金者,輒怫然不悅。廢后之行若是,朕含忍久之,鬱慊成疾。皇太后見朕容漸瘁,良悉所由,諭朕裁酌,故朕承慈命廢之。及廢,宮中人無一念之者。則廢后所行,久不稱眾意可知矣。”(孝獻皇后行狀)

順治帝在行狀裡說廢后有兩個大缺點,其一,嫉妒心太強;其二,好奢侈。

廢后自認是最美麗的,看到後宮有漂亮的妃子,她就憎惡的“欲置之死”,皇帝睡誰她就收拾誰,為此還和皇帝吵架,她的行為嚴重干擾到順治帝的私生活,這麼好色一娃,怎麼可能只守著你一個人?自然是分居不讓皇后干涉到他。

順治帝批判廢后好奢侈,衣服帽子都得是珍珠寶石點綴,用餐的餐具都得是金制的,不是金制的就不高興,還表白他自己崇尚簡樸,其實,他和廢后差不多,都是愛鋪張浪費講究享受,不過是習慣的美化自己罷了。

還說什麼他忍廢后很久,忍到容顏憔悴到生病的程度,他媽可憐他就讓他廢后,廢后被廢以後,宮中沒有一個人懷念她,可見她平時的所作所為多麼不得人心。這話我都不想說他,你是皇帝,誰那麼大臉敢在你面前懷念廢后啊?找死嗎?

首先糾正一下題目的錯誤,第一,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而不是那拉氏;第二,廢后並沒有懷有身孕;第三,廢后更沒有再嫁。

根據《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九冊中記載說,清國入關後的第一夫人、順治帝的元后博爾濟吉特氏,在被廢掉後,回到了孃家科爾沁蒙古,生下一個男孩,在科爾沁長大,很有賢名,被清國朝廷知道後,擔心科爾沁有挾天子的行為,向科爾沁索要這個男孩,但被拒絕了,之後廢后母子就失去蹤跡。

這則史料一直被人津津樂道,認為廢后沒有被禁錮在皇宮,還能回到孃家,還是很幸運的。廢后真的很幸運嗎?朝鮮史料記載的就是真實的嗎?

01,出身顯貴的第一夫人

順治帝元后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字叫額爾德尼布木巴(額爾德尼本巴),她是科爾沁左翼中旗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

科左中旗是和清廷聯姻最多的部落,也是閨女嫁到清皇室中取得顯赫地位最多的部落,吳克善家族一共和清廷聯姻56次,娶32,嫁24,聯姻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各部,又出了孝端、孝莊和孝惠,因此被康熙帝親切的稱為舅家。

額爾德尼本巴的曾祖父叫莽古斯,莽古斯的女兒哲哲就是太宗孝端文皇后,還有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多爾袞,一個嫁給了多鐸。

莽古斯的兒子寨桑,即額爾德尼本巴的祖父,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分別是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察罕、索諾木、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太宗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太宗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

哲哲為皇太極生了三個閨女,其中固倫端靖長公主又嫁回孃舅家,額駙是索諾木的兒子多羅郡王奇塔特。

布木布泰為皇太極生了三女一子,兒子就是順治帝,長女固倫雍穆公主也嫁回孃家科爾沁,額駙就是第二代卓禮克圖親王畢勒塔噶爾。

吳克善就是額爾德尼本巴的父親,畢勒塔噶爾是她親哥,嫂子兼表姐是固倫雍穆公主,昭聖太后布木布泰和元妃海蘭珠是她親姑媽,大清第一皇后哲哲是她親姑奶。這樣一個貴女中的貴女,性格多少會有些刁蠻跋扈的。

02,為滿蒙聯姻盡義務

滿蒙聯姻是清國的基本國策,從太祖到太宗,從皇子皇孫到皇女,都要和蒙古各藩部聯姻,這是身為皇室的責任和使命。身為皇帝的順治帝自然也不能例外,要為滿蒙聯姻儘自己的義務。

順治七年(1650),攝政王多爾袞給順治帝訂婚,新娘就是額爾德尼本巴,來自科爾沁草原的親親小表妹。當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猝死,順治帝終於可以親政。

順治八年(1651)正月十二,十四歲的順治帝舉行親政大典,接受朝賀。五日後,正月十七,舅舅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送閨女到達京城。

吳克善同志早在26年前的天命十年(1625)和十七年前的天聰八年(1634)分別護送妹妹布木布泰、海蘭珠嫁到清廷,這次又親自護送親閨女來到清國的新都城北京,來做清國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后,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

和碩親王滿達海、多羅端重郡王博洛、敬謹郡王尼堪及內大臣等,聯名上書,請於二月內舉行大婚禮。順治卻“以大婚吉禮。此時未可遽議。所奏不準行。”

順治帝為何拒絕在二月舉行大婚呢?以猴格看來,原因可能是這樣的:

  • 其一:或許是順治帝準備清算多爾袞,所以不想冊立多爾袞為他選定的新娘。
  • 其二:順治帝剛親政,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才當家作主,自然是什麼都要抓到手裡最安全,忙得不得了,哪有空結婚啊?

不管什麼原因,反正皇帝說現在結婚不是時候,因此,準新娘由姑媽莊妃布木布泰照看。就在本月二十三,順治帝才得以尊生母莊妃為皇太后,一次性上尊號昭聖慈壽。

按例上尊號是遇到大事上一次,一次兩字,這回一次性上四字,是因為布木布泰在兒子繼位是沒有被尊為太后,所以這次追補兩字,加上本次親政上尊號,一共四字。同時,制定皇太后儀仗,布木布泰這才成為清國的皇太后。

正月二十八,順治帝又傳諭禮部,晉封麟趾宮大貴婦娜木鐘為懿靖大貴妃,晉封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為康惠淑妃。

順治實錄這些記載只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太宗後宮在順治帝繼位後都沒有得到尊封,直到順治帝親政後才晉封。

二月初十,順治帝率諸王、文武群臣恭上昭聖慈壽皇太后尊號寶冊,寶文曰:昭聖慈壽皇太后寶。次日頒詔天下。二月二十一,追論多爾袞罪狀,對他展開一系列清算。

同時還要防備鄭親王濟爾哈朗,還要忙著收攏多爾袞的正白旗,將八旗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進一步加強皇權,等等等。看看小皇帝忙的,的確沒有結婚的時間啊!推遲婚禮的確是忙工作。

03,清國入關後首次冊後大典

額爾德尼本巴在待嫁的時候,得了一次病,並不嚴重,但是她親親的姑媽,新出爐的昭聖皇太后還是很緊張,專門派三位使女去請教傳教士湯若望,老湯問清楚病情後,給使女一塊聖牌,交代讓患者掛在胸前四天左右就可以痊癒,果然沒幾天就好了。

老湯是實在人,用一個聖牌忽悠人,可知準新娘的病根本不算病,純屬皇太后小題大做了。

六月十八,定大婚禮物,行採納禮,開始進入婚禮流程。八月初二,順治帝宴請舅舅兼準岳父吳克善夫妻倆,命親王以下、尚書以上以及親王郡王妃等,都出朝陽門迎接。八月十二,派固山貝子吳達海、禮部尚書阿哈尼堪、固山額真藍拜去祭告天地、太廟。

八月十三,清國在北京紫禁城舉行了首次、隆重的冊立皇后大典,皇后的冊文誇讚:“毓秀懿門。鍾靈王室。言容純備、行符圖史之規。矩度幽閒、動合安貞之德。”

結婚時這些讚譽的話我們看看就好了,就像有些結婚的誓言一樣,千萬不要當真。因為皇帝大婚,昭聖皇太后又加二字徽號“恭簡”。

就在科爾沁高貴的公主額爾德尼本巴大婚之時,親親表哥丈夫、順治帝的後宮中,一個小小的庶妃巴氏已經有了身孕,並在額爾德尼本巴婚後兩個月多、當年十一月初一誕育大阿哥牛紐。

米錯,順治帝十四歲就做爹了,新上任的皇后娘娘額爾德尼本巴也榮升嫡母,對於心高氣傲的科爾沁公主來說,大概不是一個很好的體驗,當然,對每個女人來說都不是一個好的體驗。

順治九年(1652)正月三十,剛三個月、虛齡二歲的大阿哥牛紐夭折。很快,三月十五,後宮庶妃陳氏又生下皇長女。

04,針尖對麥芒的婚後生活

從稀有的史料推測,額爾德尼本巴和表哥的婚後生活,還是有蜜裡調油的時候,絕不是順治帝所說的結婚就分居的狀態。

一個貴為清國皇帝,一個是科爾沁的公主,一個任性放縱、暴躁易怒,一個刁蠻任性、驕奢跋扈,表兄妹倆都屬於那種喜歡作死又驕橫的人。蒙古女性地位比滿洲女性地位要高些,做為一個滿洲爺們,自然對這個蒙古老婆不滿意,嫌棄她不恭順,嫌棄她管的寬。

婚後的生活就是零距離相互瞭解,又不能互相容忍包容,矛盾自然就出來了。通過額爾德尼本巴的行為看,她是愛上了她狠心薄情的表哥,所以才會嫉妒,才會去爭寵,才會去鬧,她的行為卻被順治帝視為作天作地,躲而避之,夫妻之間終於越行越遠。

順治十年(1653)七月十七,後宮庶妃董鄂氏生二阿哥福全。後宮又進來一批新的福晉、小福晉,皇后嫉妒的發狂,表哥對錶妹也反感到極點。

05,史上最拙劣的廢后藉口

順治十年(1653)八月二十四,順治帝突然傳諭禮部、內三院察閱前代廢后事例。

這道上諭驚到了大學士們,大家覺得皇帝有廢后之意,因此,馮銓、陳名夏、成克鞏、張端、劉正宗等人聯名上書勸諫,大家都認為皇后母儀天下,關係甚重,像前代的漢光武、宋仁宗、明宣宗,都是賢明的皇帝,卻都因廢后一事成為抹不掉的失德汙點,皇帝陛下怎麼能學他們呢?

幾位大學士措施非常的委婉,勸順治帝不要做那種淪為後世笑柄的蠢事。十六歲的順治帝很闊氣的說:皇后無能當廢!還很嚴厲的申斥馮銓諸臣沽名釣譽。

既然被大臣察覺心意,也沒有瞞著的必要,八月二十五,順治帝就把廢后的想法給他媽昭聖太后說了,到第三天,八月二十六,正式發出諭旨廢皇后為靜妃,改居側宮。

○(順治十年八月)己丑。諭禮部。朕惟自古帝王。必立後以資內助。然皆慎重遴選。使可母儀天下。今後乃睿王於朕幼衝時。因親定婚。未經選擇。自冊立之始。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謹於八月二十五日奏聞皇太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順治實錄卷77)

這道上諭給出了三條廢后的理由:

  • 其一,這樁婚事是睿王獨斷專橫“因親定婚未經選擇”;
  • 其二,從結婚開始就夫妻不和睦,已經分居三年,“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宮閫原指后妃居住的臥室,此處喻指夫妻感情,參商是天上兩個互相不能碰見的星星。
  • 其三,皇后不賢良淑德,不足以承擔統領後宮的重任,“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

這三條理由都挺可笑的,某來挨個批駁:

其一,你說因親定婚,你們清國滿蒙聯姻不都是親戚連親戚的近親結婚?再怎麼選擇不還是親戚?除非你違揹你爺定下來的滿蒙聯姻國策。

其二,順治帝自己說他們兩口子從結婚就分居,這話誰信?反正我是不信。

做為一個被湯若望說“性癖發達”的皇帝,在結婚後還有道德方面的過失流傳出來,老湯勸諫他,他還“強言護短、面色慚赤”,詢問湯瑪法到底是吝嗇的罪過大,還是淫樂的罪過大,老湯回答說是淫樂罪過大,順治帝點頭默認。

這樣一個早早就開葷的好色之徒,會和皇后分居參商不見?如果真不見,你怎麼知道皇后“容止足稱佳麗,亦極巧慧”呢?你要不喜歡皇后,誰敢在你面前鼓吹皇后佳麗?如果你沒和皇后在一起生活相處,你怎麼知道皇后極巧慧?

夫妻二人肯定蜜裡調油過,所以他才瞭解皇后的性格,這會兒想廢后,就說自己從結婚就分居,那是說瞎話忽悠大臣呢,後來在董鄂妃行狀裡,他自己又承認是因為皇后太妒忌才分居的。

綜上可知,這貨說結婚分居是瞎話。

其三,妻子不賢良淑德,這個理由都不值得批駁,賢良淑德的標準還不是做為丈夫的你說了算?這能當廢后的理由?不能!

因此,面對皇帝鬼扯的三個理由,群臣當然不能信服,紛紛勸諫阻攔。

06,漢官們提出避免廢后的解決方法

八月二十七,禮部尚書胡世安、侍郎呂崇烈、高珩聯名上奏說“夫婦乃王化之首、自古帝王、必慎始敬終。”“聖諭中未言及與諸王大臣公議。及告天地宗廟。臣等職司典禮。所奉敕諭、若不傳宣恐中外未悉。若遵奉傳宣恐中外疑揣。伏願皇上慎重詳審、以全始終。以篤恩禮。”

啥意思呢?這幾位是說,當初立後的時候可是祭告過天地宗廟的,你現在隨口就廢后,也沒和諸王大臣商量,恐怕惹中外議論,應該慎重行事。

順治帝就批示,讓議政諸王貝勒大臣、內三院、九卿、詹事、六科都給事中、各掌道御史共同商議廢后事宜,然後將會議結果上奏。

還沒等會議結果出來,禮部儀制司員外郎孔允樾就言辭激烈的上奏,引經據典,引古為鑑,著重批評以無能廢后的理由太過低級,“況我皇后正位三年、未聞顯有失德。特以無能二字、定廢謫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且何以服天下後世之心。”

批評之後,老孔又苦口婆心勸諫,女子無才便是德,怎麼能用無能的理由來廢后呢?再說,娶妻有幾個合乎心意的,大家不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覺得皇后不合心意,可以仿照舊制,選立東西二宮,處理宮務,讓皇后自己呆著不就行了,何必落個廢后的名聲?

前面講完理了,後面老孔曉之以情:皇帝陛下啊!自從你親政以來,天下人都覺得是堯舜復生了,今天突然要廢后,傳到後世,不是讓人恥笑這不是開國之主應該做的事?皇帝你是天下之父,皇后就是天下之母,做父親的有休掉母親的權利,做為人子就算知道母親有過失,也要哭著求父親不要休妻,更何況天下人都不知道皇后犯了什麼過錯,就要被廢掉,誰能忍心不為皇后請命呢?

老孔的奏章讓順治帝無法批駁,人家連解決夫妻不和諧的法子都給你想好了,你還有啥理由廢后?沒辦法,順治帝就把老孔的奏章也推給諸王大臣一起商討。

接下來,八月二十九,御史宗敦一、潘朝選、陳棐、張瑃、杜果、聶玠、張嘉、李敬、劉秉政、陳自德、祖永傑、高爾位、白尚登、祖建明十四人也各具疏力爭,把性格暴躁、剛愎自用的順治帝惹毛了,以宗敦一諸人“明知有旨會議,瀆奏沽名”,命有關部門議處。

以鄭親王濟爾哈朗為首的諸王大臣商量後,在九月初一上奏,請求按照孔允樾的意見,“仍以皇后正位中宮”,建議“選立東西兩宮”。

07,順治帝的勝利

面對這樣的結果,順治帝很不滿意,批示說我都和皇后分居三年了,我知道廢后會被後人非議,但我不介意留下惡名被人視為失德之君,孔允樾說沒聽說皇后有失德,你從哪裡知道的?從實具奏。

他拿不出皇后失德的證據,反而讓老孔拿皇后沒失德的證據,真是!瞠目結舌的老孔拿不出證據,眼看皇帝是鐵心廢后,他也攔不住,只能認錯。

九月初四,無奈的孔允樾上奏說,我連皇帝你都不常見到,皇后居住深宮之中,她有過無過,豈是我能知道的?我也不敢知道啊!前幾天我上奏說沒聽說過皇后失德,也是希望皇帝陛下你能夠給皇后一次機會啊!我勸諫你也是我的忠君愛君之心啊!啥都不說了,我洗好脖子待罪吧!

諸王大臣們看看老孔都不硬硬了,他們更不阻攔,九月初五,濟爾哈朗上奏說“所奉聖旨甚明,臣等亦以為是,無庸更議。”意思說你是老大,你要廢就廢吧!我們奉旨行事就是。

順治帝看濟爾哈朗的推諉之言,把廢后的責任都推他身上,他也不甘示弱,批示說,廢后的事,也不是朕樂意為之,但容忍已久,實在難以勉強自己,才想著廢后,“諸王大臣及會議各官既共以為是”,就遵照之前的廢后諭旨吧!又把責任推給諸臣說他們共以為是,這組君臣也是夠了。

不說順治帝君臣打嘴官司,這位在後位上坐了兩年零十二天的科爾沁公主,也許還沒有適應遠離草原的生活,就從皇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也是實際的冷宮,面對高牆紅瓦,開始與世隔絕的悽苦生活,從此消失在官方視線中。

08,廢后的真實原因

佳麗又巧慧的額爾德尼本巴為什麼被狠心的表哥廢掉呢?什麼無能、什麼睿王訂婚,前面已經分析過為什麼不是這些原因,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

在七年後,順治十七年(1660),順治帝親手撰寫的《孝獻皇后行狀》中無意中披露了當初廢后的原因。

“前廢后容止足稱佳麗,亦極巧慧,乃處心不端,且嫉刻太甚。見貌少妍者,即曾惡欲置之死。雖朕舉動,蘼不猜防,朕故別居,不與接見。且朕素募簡樸,廢后則癖嗜奢侈,凡諸服御,莫不以珠玉倚繡綴飾,無益暴殄,少不知惜。嘗善時,有一器非金者,輒怫然不悅。廢后之行若是,朕含忍久之,鬱慊成疾。皇太后見朕容漸瘁,良悉所由,諭朕裁酌,故朕承慈命廢之。及廢,宮中人無一念之者。則廢后所行,久不稱眾意可知矣。”(孝獻皇后行狀)

順治帝在行狀裡說廢后有兩個大缺點,其一,嫉妒心太強;其二,好奢侈。

廢后自認是最美麗的,看到後宮有漂亮的妃子,她就憎惡的“欲置之死”,皇帝睡誰她就收拾誰,為此還和皇帝吵架,她的行為嚴重干擾到順治帝的私生活,這麼好色一娃,怎麼可能只守著你一個人?自然是分居不讓皇后干涉到他。

順治帝批判廢后好奢侈,衣服帽子都得是珍珠寶石點綴,用餐的餐具都得是金制的,不是金制的就不高興,還表白他自己崇尚簡樸,其實,他和廢后差不多,都是愛鋪張浪費講究享受,不過是習慣的美化自己罷了。

還說什麼他忍廢后很久,忍到容顏憔悴到生病的程度,他媽可憐他就讓他廢后,廢后被廢以後,宮中沒有一個人懷念她,可見她平時的所作所為多麼不得人心。這話我都不想說他,你是皇帝,誰那麼大臉敢在你面前懷念廢后啊?找死嗎?

09,神祕消失的廢后

不管什麼原因,總之,這位科爾沁公主被廢了,就此失去蹤跡。《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九冊記載說廢后回孃家,還生了孩子,被不少人相信並傳播,李朝實錄記載的就是真的嗎?

其實是有待商榷的,讀史有很關鍵的一條,叫孤證不舉,就是隻有一處記載的要慎重對待,具體分析。

李朝實錄記載:康熙六年(1667)三月,出使中國回朝鮮的使臣鄭致和向國王報告說,他聽說順治廢后回蒙古孃家了,後來生了兒子,已經十四歲,清國向蒙古索要這個男孩,遭到拒絕。

這個記載,我認為是不靠譜的,那個孩子要在康熙六年十四歲,必然生育順治十年或者十一年,順治十年八月廢后時,順治帝就說已經和廢后分居,怎麼可能懷孕?

首先糾正一下題目的錯誤,第一,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而不是那拉氏;第二,廢后並沒有懷有身孕;第三,廢后更沒有再嫁。

根據《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九冊中記載說,清國入關後的第一夫人、順治帝的元后博爾濟吉特氏,在被廢掉後,回到了孃家科爾沁蒙古,生下一個男孩,在科爾沁長大,很有賢名,被清國朝廷知道後,擔心科爾沁有挾天子的行為,向科爾沁索要這個男孩,但被拒絕了,之後廢后母子就失去蹤跡。

這則史料一直被人津津樂道,認為廢后沒有被禁錮在皇宮,還能回到孃家,還是很幸運的。廢后真的很幸運嗎?朝鮮史料記載的就是真實的嗎?

01,出身顯貴的第一夫人

順治帝元后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字叫額爾德尼布木巴(額爾德尼本巴),她是科爾沁左翼中旗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

科左中旗是和清廷聯姻最多的部落,也是閨女嫁到清皇室中取得顯赫地位最多的部落,吳克善家族一共和清廷聯姻56次,娶32,嫁24,聯姻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各部,又出了孝端、孝莊和孝惠,因此被康熙帝親切的稱為舅家。

額爾德尼本巴的曾祖父叫莽古斯,莽古斯的女兒哲哲就是太宗孝端文皇后,還有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多爾袞,一個嫁給了多鐸。

莽古斯的兒子寨桑,即額爾德尼本巴的祖父,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分別是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察罕、索諾木、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太宗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太宗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

哲哲為皇太極生了三個閨女,其中固倫端靖長公主又嫁回孃舅家,額駙是索諾木的兒子多羅郡王奇塔特。

布木布泰為皇太極生了三女一子,兒子就是順治帝,長女固倫雍穆公主也嫁回孃家科爾沁,額駙就是第二代卓禮克圖親王畢勒塔噶爾。

吳克善就是額爾德尼本巴的父親,畢勒塔噶爾是她親哥,嫂子兼表姐是固倫雍穆公主,昭聖太后布木布泰和元妃海蘭珠是她親姑媽,大清第一皇后哲哲是她親姑奶。這樣一個貴女中的貴女,性格多少會有些刁蠻跋扈的。

02,為滿蒙聯姻盡義務

滿蒙聯姻是清國的基本國策,從太祖到太宗,從皇子皇孫到皇女,都要和蒙古各藩部聯姻,這是身為皇室的責任和使命。身為皇帝的順治帝自然也不能例外,要為滿蒙聯姻儘自己的義務。

順治七年(1650),攝政王多爾袞給順治帝訂婚,新娘就是額爾德尼本巴,來自科爾沁草原的親親小表妹。當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猝死,順治帝終於可以親政。

順治八年(1651)正月十二,十四歲的順治帝舉行親政大典,接受朝賀。五日後,正月十七,舅舅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送閨女到達京城。

吳克善同志早在26年前的天命十年(1625)和十七年前的天聰八年(1634)分別護送妹妹布木布泰、海蘭珠嫁到清廷,這次又親自護送親閨女來到清國的新都城北京,來做清國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后,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

和碩親王滿達海、多羅端重郡王博洛、敬謹郡王尼堪及內大臣等,聯名上書,請於二月內舉行大婚禮。順治卻“以大婚吉禮。此時未可遽議。所奏不準行。”

順治帝為何拒絕在二月舉行大婚呢?以猴格看來,原因可能是這樣的:

  • 其一:或許是順治帝準備清算多爾袞,所以不想冊立多爾袞為他選定的新娘。
  • 其二:順治帝剛親政,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才當家作主,自然是什麼都要抓到手裡最安全,忙得不得了,哪有空結婚啊?

不管什麼原因,反正皇帝說現在結婚不是時候,因此,準新娘由姑媽莊妃布木布泰照看。就在本月二十三,順治帝才得以尊生母莊妃為皇太后,一次性上尊號昭聖慈壽。

按例上尊號是遇到大事上一次,一次兩字,這回一次性上四字,是因為布木布泰在兒子繼位是沒有被尊為太后,所以這次追補兩字,加上本次親政上尊號,一共四字。同時,制定皇太后儀仗,布木布泰這才成為清國的皇太后。

正月二十八,順治帝又傳諭禮部,晉封麟趾宮大貴婦娜木鐘為懿靖大貴妃,晉封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為康惠淑妃。

順治實錄這些記載只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太宗後宮在順治帝繼位後都沒有得到尊封,直到順治帝親政後才晉封。

二月初十,順治帝率諸王、文武群臣恭上昭聖慈壽皇太后尊號寶冊,寶文曰:昭聖慈壽皇太后寶。次日頒詔天下。二月二十一,追論多爾袞罪狀,對他展開一系列清算。

同時還要防備鄭親王濟爾哈朗,還要忙著收攏多爾袞的正白旗,將八旗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進一步加強皇權,等等等。看看小皇帝忙的,的確沒有結婚的時間啊!推遲婚禮的確是忙工作。

03,清國入關後首次冊後大典

額爾德尼本巴在待嫁的時候,得了一次病,並不嚴重,但是她親親的姑媽,新出爐的昭聖皇太后還是很緊張,專門派三位使女去請教傳教士湯若望,老湯問清楚病情後,給使女一塊聖牌,交代讓患者掛在胸前四天左右就可以痊癒,果然沒幾天就好了。

老湯是實在人,用一個聖牌忽悠人,可知準新娘的病根本不算病,純屬皇太后小題大做了。

六月十八,定大婚禮物,行採納禮,開始進入婚禮流程。八月初二,順治帝宴請舅舅兼準岳父吳克善夫妻倆,命親王以下、尚書以上以及親王郡王妃等,都出朝陽門迎接。八月十二,派固山貝子吳達海、禮部尚書阿哈尼堪、固山額真藍拜去祭告天地、太廟。

八月十三,清國在北京紫禁城舉行了首次、隆重的冊立皇后大典,皇后的冊文誇讚:“毓秀懿門。鍾靈王室。言容純備、行符圖史之規。矩度幽閒、動合安貞之德。”

結婚時這些讚譽的話我們看看就好了,就像有些結婚的誓言一樣,千萬不要當真。因為皇帝大婚,昭聖皇太后又加二字徽號“恭簡”。

就在科爾沁高貴的公主額爾德尼本巴大婚之時,親親表哥丈夫、順治帝的後宮中,一個小小的庶妃巴氏已經有了身孕,並在額爾德尼本巴婚後兩個月多、當年十一月初一誕育大阿哥牛紐。

米錯,順治帝十四歲就做爹了,新上任的皇后娘娘額爾德尼本巴也榮升嫡母,對於心高氣傲的科爾沁公主來說,大概不是一個很好的體驗,當然,對每個女人來說都不是一個好的體驗。

順治九年(1652)正月三十,剛三個月、虛齡二歲的大阿哥牛紐夭折。很快,三月十五,後宮庶妃陳氏又生下皇長女。

04,針尖對麥芒的婚後生活

從稀有的史料推測,額爾德尼本巴和表哥的婚後生活,還是有蜜裡調油的時候,絕不是順治帝所說的結婚就分居的狀態。

一個貴為清國皇帝,一個是科爾沁的公主,一個任性放縱、暴躁易怒,一個刁蠻任性、驕奢跋扈,表兄妹倆都屬於那種喜歡作死又驕橫的人。蒙古女性地位比滿洲女性地位要高些,做為一個滿洲爺們,自然對這個蒙古老婆不滿意,嫌棄她不恭順,嫌棄她管的寬。

婚後的生活就是零距離相互瞭解,又不能互相容忍包容,矛盾自然就出來了。通過額爾德尼本巴的行為看,她是愛上了她狠心薄情的表哥,所以才會嫉妒,才會去爭寵,才會去鬧,她的行為卻被順治帝視為作天作地,躲而避之,夫妻之間終於越行越遠。

順治十年(1653)七月十七,後宮庶妃董鄂氏生二阿哥福全。後宮又進來一批新的福晉、小福晉,皇后嫉妒的發狂,表哥對錶妹也反感到極點。

05,史上最拙劣的廢后藉口

順治十年(1653)八月二十四,順治帝突然傳諭禮部、內三院察閱前代廢后事例。

這道上諭驚到了大學士們,大家覺得皇帝有廢后之意,因此,馮銓、陳名夏、成克鞏、張端、劉正宗等人聯名上書勸諫,大家都認為皇后母儀天下,關係甚重,像前代的漢光武、宋仁宗、明宣宗,都是賢明的皇帝,卻都因廢后一事成為抹不掉的失德汙點,皇帝陛下怎麼能學他們呢?

幾位大學士措施非常的委婉,勸順治帝不要做那種淪為後世笑柄的蠢事。十六歲的順治帝很闊氣的說:皇后無能當廢!還很嚴厲的申斥馮銓諸臣沽名釣譽。

既然被大臣察覺心意,也沒有瞞著的必要,八月二十五,順治帝就把廢后的想法給他媽昭聖太后說了,到第三天,八月二十六,正式發出諭旨廢皇后為靜妃,改居側宮。

○(順治十年八月)己丑。諭禮部。朕惟自古帝王。必立後以資內助。然皆慎重遴選。使可母儀天下。今後乃睿王於朕幼衝時。因親定婚。未經選擇。自冊立之始。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謹於八月二十五日奏聞皇太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順治實錄卷77)

這道上諭給出了三條廢后的理由:

  • 其一,這樁婚事是睿王獨斷專橫“因親定婚未經選擇”;
  • 其二,從結婚開始就夫妻不和睦,已經分居三年,“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宮閫原指后妃居住的臥室,此處喻指夫妻感情,參商是天上兩個互相不能碰見的星星。
  • 其三,皇后不賢良淑德,不足以承擔統領後宮的重任,“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

這三條理由都挺可笑的,某來挨個批駁:

其一,你說因親定婚,你們清國滿蒙聯姻不都是親戚連親戚的近親結婚?再怎麼選擇不還是親戚?除非你違揹你爺定下來的滿蒙聯姻國策。

其二,順治帝自己說他們兩口子從結婚就分居,這話誰信?反正我是不信。

做為一個被湯若望說“性癖發達”的皇帝,在結婚後還有道德方面的過失流傳出來,老湯勸諫他,他還“強言護短、面色慚赤”,詢問湯瑪法到底是吝嗇的罪過大,還是淫樂的罪過大,老湯回答說是淫樂罪過大,順治帝點頭默認。

這樣一個早早就開葷的好色之徒,會和皇后分居參商不見?如果真不見,你怎麼知道皇后“容止足稱佳麗,亦極巧慧”呢?你要不喜歡皇后,誰敢在你面前鼓吹皇后佳麗?如果你沒和皇后在一起生活相處,你怎麼知道皇后極巧慧?

夫妻二人肯定蜜裡調油過,所以他才瞭解皇后的性格,這會兒想廢后,就說自己從結婚就分居,那是說瞎話忽悠大臣呢,後來在董鄂妃行狀裡,他自己又承認是因為皇后太妒忌才分居的。

綜上可知,這貨說結婚分居是瞎話。

其三,妻子不賢良淑德,這個理由都不值得批駁,賢良淑德的標準還不是做為丈夫的你說了算?這能當廢后的理由?不能!

因此,面對皇帝鬼扯的三個理由,群臣當然不能信服,紛紛勸諫阻攔。

06,漢官們提出避免廢后的解決方法

八月二十七,禮部尚書胡世安、侍郎呂崇烈、高珩聯名上奏說“夫婦乃王化之首、自古帝王、必慎始敬終。”“聖諭中未言及與諸王大臣公議。及告天地宗廟。臣等職司典禮。所奉敕諭、若不傳宣恐中外未悉。若遵奉傳宣恐中外疑揣。伏願皇上慎重詳審、以全始終。以篤恩禮。”

啥意思呢?這幾位是說,當初立後的時候可是祭告過天地宗廟的,你現在隨口就廢后,也沒和諸王大臣商量,恐怕惹中外議論,應該慎重行事。

順治帝就批示,讓議政諸王貝勒大臣、內三院、九卿、詹事、六科都給事中、各掌道御史共同商議廢后事宜,然後將會議結果上奏。

還沒等會議結果出來,禮部儀制司員外郎孔允樾就言辭激烈的上奏,引經據典,引古為鑑,著重批評以無能廢后的理由太過低級,“況我皇后正位三年、未聞顯有失德。特以無能二字、定廢謫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且何以服天下後世之心。”

批評之後,老孔又苦口婆心勸諫,女子無才便是德,怎麼能用無能的理由來廢后呢?再說,娶妻有幾個合乎心意的,大家不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覺得皇后不合心意,可以仿照舊制,選立東西二宮,處理宮務,讓皇后自己呆著不就行了,何必落個廢后的名聲?

前面講完理了,後面老孔曉之以情:皇帝陛下啊!自從你親政以來,天下人都覺得是堯舜復生了,今天突然要廢后,傳到後世,不是讓人恥笑這不是開國之主應該做的事?皇帝你是天下之父,皇后就是天下之母,做父親的有休掉母親的權利,做為人子就算知道母親有過失,也要哭著求父親不要休妻,更何況天下人都不知道皇后犯了什麼過錯,就要被廢掉,誰能忍心不為皇后請命呢?

老孔的奏章讓順治帝無法批駁,人家連解決夫妻不和諧的法子都給你想好了,你還有啥理由廢后?沒辦法,順治帝就把老孔的奏章也推給諸王大臣一起商討。

接下來,八月二十九,御史宗敦一、潘朝選、陳棐、張瑃、杜果、聶玠、張嘉、李敬、劉秉政、陳自德、祖永傑、高爾位、白尚登、祖建明十四人也各具疏力爭,把性格暴躁、剛愎自用的順治帝惹毛了,以宗敦一諸人“明知有旨會議,瀆奏沽名”,命有關部門議處。

以鄭親王濟爾哈朗為首的諸王大臣商量後,在九月初一上奏,請求按照孔允樾的意見,“仍以皇后正位中宮”,建議“選立東西兩宮”。

07,順治帝的勝利

面對這樣的結果,順治帝很不滿意,批示說我都和皇后分居三年了,我知道廢后會被後人非議,但我不介意留下惡名被人視為失德之君,孔允樾說沒聽說皇后有失德,你從哪裡知道的?從實具奏。

他拿不出皇后失德的證據,反而讓老孔拿皇后沒失德的證據,真是!瞠目結舌的老孔拿不出證據,眼看皇帝是鐵心廢后,他也攔不住,只能認錯。

九月初四,無奈的孔允樾上奏說,我連皇帝你都不常見到,皇后居住深宮之中,她有過無過,豈是我能知道的?我也不敢知道啊!前幾天我上奏說沒聽說過皇后失德,也是希望皇帝陛下你能夠給皇后一次機會啊!我勸諫你也是我的忠君愛君之心啊!啥都不說了,我洗好脖子待罪吧!

諸王大臣們看看老孔都不硬硬了,他們更不阻攔,九月初五,濟爾哈朗上奏說“所奉聖旨甚明,臣等亦以為是,無庸更議。”意思說你是老大,你要廢就廢吧!我們奉旨行事就是。

順治帝看濟爾哈朗的推諉之言,把廢后的責任都推他身上,他也不甘示弱,批示說,廢后的事,也不是朕樂意為之,但容忍已久,實在難以勉強自己,才想著廢后,“諸王大臣及會議各官既共以為是”,就遵照之前的廢后諭旨吧!又把責任推給諸臣說他們共以為是,這組君臣也是夠了。

不說順治帝君臣打嘴官司,這位在後位上坐了兩年零十二天的科爾沁公主,也許還沒有適應遠離草原的生活,就從皇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也是實際的冷宮,面對高牆紅瓦,開始與世隔絕的悽苦生活,從此消失在官方視線中。

08,廢后的真實原因

佳麗又巧慧的額爾德尼本巴為什麼被狠心的表哥廢掉呢?什麼無能、什麼睿王訂婚,前面已經分析過為什麼不是這些原因,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

在七年後,順治十七年(1660),順治帝親手撰寫的《孝獻皇后行狀》中無意中披露了當初廢后的原因。

“前廢后容止足稱佳麗,亦極巧慧,乃處心不端,且嫉刻太甚。見貌少妍者,即曾惡欲置之死。雖朕舉動,蘼不猜防,朕故別居,不與接見。且朕素募簡樸,廢后則癖嗜奢侈,凡諸服御,莫不以珠玉倚繡綴飾,無益暴殄,少不知惜。嘗善時,有一器非金者,輒怫然不悅。廢后之行若是,朕含忍久之,鬱慊成疾。皇太后見朕容漸瘁,良悉所由,諭朕裁酌,故朕承慈命廢之。及廢,宮中人無一念之者。則廢后所行,久不稱眾意可知矣。”(孝獻皇后行狀)

順治帝在行狀裡說廢后有兩個大缺點,其一,嫉妒心太強;其二,好奢侈。

廢后自認是最美麗的,看到後宮有漂亮的妃子,她就憎惡的“欲置之死”,皇帝睡誰她就收拾誰,為此還和皇帝吵架,她的行為嚴重干擾到順治帝的私生活,這麼好色一娃,怎麼可能只守著你一個人?自然是分居不讓皇后干涉到他。

順治帝批判廢后好奢侈,衣服帽子都得是珍珠寶石點綴,用餐的餐具都得是金制的,不是金制的就不高興,還表白他自己崇尚簡樸,其實,他和廢后差不多,都是愛鋪張浪費講究享受,不過是習慣的美化自己罷了。

還說什麼他忍廢后很久,忍到容顏憔悴到生病的程度,他媽可憐他就讓他廢后,廢后被廢以後,宮中沒有一個人懷念她,可見她平時的所作所為多麼不得人心。這話我都不想說他,你是皇帝,誰那麼大臉敢在你面前懷念廢后啊?找死嗎?

09,神祕消失的廢后

不管什麼原因,總之,這位科爾沁公主被廢了,就此失去蹤跡。《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九冊記載說廢后回孃家,還生了孩子,被不少人相信並傳播,李朝實錄記載的就是真的嗎?

其實是有待商榷的,讀史有很關鍵的一條,叫孤證不舉,就是隻有一處記載的要慎重對待,具體分析。

李朝實錄記載:康熙六年(1667)三月,出使中國回朝鮮的使臣鄭致和向國王報告說,他聽說順治廢后回蒙古孃家了,後來生了兒子,已經十四歲,清國向蒙古索要這個男孩,遭到拒絕。

這個記載,我認為是不靠譜的,那個孩子要在康熙六年十四歲,必然生育順治十年或者十一年,順治十年八月廢后時,順治帝就說已經和廢后分居,怎麼可能懷孕?

就算被廢時懷孕,清廷又怎麼會允許她回孃家?退一步說,就算回孃家才知道懷孕生子,科爾沁蒙古做為清廷忠實的夥伴和臣屬,又怎麼可能去和清廷搞分裂?

如果真的生下有蒙古血統的皇子,科爾沁蒙古還不得樂瘋了,快馬加鞭的送回北京交給昭聖太后,等著接班?

總之,廢后回孃家是不可能,生孩子更不可能,李朝實錄記載這條不足為據,不用當發現新大陸似的信以為真。

徐廣源先生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查到一條史料:嘉慶十二年軍機處發文給東陵承辦事務衙門,詢問順治帝的靜妃金棺在何處安奉、何時奉安?奉安後遇歲時年節、誕辰、忌日如何行禮。但東陵承辦事務衙門給軍機處的迴文卻一直沒有查到,實在令人遺憾。

但這一條史料最少從側面證明了,廢后靜妃沒有回孃家,而是老死宮中,被葬在東陵。

首先糾正一下題目的錯誤,第一,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而不是那拉氏;第二,廢后並沒有懷有身孕;第三,廢后更沒有再嫁。

根據《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九冊中記載說,清國入關後的第一夫人、順治帝的元后博爾濟吉特氏,在被廢掉後,回到了孃家科爾沁蒙古,生下一個男孩,在科爾沁長大,很有賢名,被清國朝廷知道後,擔心科爾沁有挾天子的行為,向科爾沁索要這個男孩,但被拒絕了,之後廢后母子就失去蹤跡。

這則史料一直被人津津樂道,認為廢后沒有被禁錮在皇宮,還能回到孃家,還是很幸運的。廢后真的很幸運嗎?朝鮮史料記載的就是真實的嗎?

01,出身顯貴的第一夫人

順治帝元后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字叫額爾德尼布木巴(額爾德尼本巴),她是科爾沁左翼中旗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

科左中旗是和清廷聯姻最多的部落,也是閨女嫁到清皇室中取得顯赫地位最多的部落,吳克善家族一共和清廷聯姻56次,娶32,嫁24,聯姻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各部,又出了孝端、孝莊和孝惠,因此被康熙帝親切的稱為舅家。

額爾德尼本巴的曾祖父叫莽古斯,莽古斯的女兒哲哲就是太宗孝端文皇后,還有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多爾袞,一個嫁給了多鐸。

莽古斯的兒子寨桑,即額爾德尼本巴的祖父,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分別是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察罕、索諾木、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太宗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太宗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

哲哲為皇太極生了三個閨女,其中固倫端靖長公主又嫁回孃舅家,額駙是索諾木的兒子多羅郡王奇塔特。

布木布泰為皇太極生了三女一子,兒子就是順治帝,長女固倫雍穆公主也嫁回孃家科爾沁,額駙就是第二代卓禮克圖親王畢勒塔噶爾。

吳克善就是額爾德尼本巴的父親,畢勒塔噶爾是她親哥,嫂子兼表姐是固倫雍穆公主,昭聖太后布木布泰和元妃海蘭珠是她親姑媽,大清第一皇后哲哲是她親姑奶。這樣一個貴女中的貴女,性格多少會有些刁蠻跋扈的。

02,為滿蒙聯姻盡義務

滿蒙聯姻是清國的基本國策,從太祖到太宗,從皇子皇孫到皇女,都要和蒙古各藩部聯姻,這是身為皇室的責任和使命。身為皇帝的順治帝自然也不能例外,要為滿蒙聯姻儘自己的義務。

順治七年(1650),攝政王多爾袞給順治帝訂婚,新娘就是額爾德尼本巴,來自科爾沁草原的親親小表妹。當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猝死,順治帝終於可以親政。

順治八年(1651)正月十二,十四歲的順治帝舉行親政大典,接受朝賀。五日後,正月十七,舅舅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送閨女到達京城。

吳克善同志早在26年前的天命十年(1625)和十七年前的天聰八年(1634)分別護送妹妹布木布泰、海蘭珠嫁到清廷,這次又親自護送親閨女來到清國的新都城北京,來做清國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后,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

和碩親王滿達海、多羅端重郡王博洛、敬謹郡王尼堪及內大臣等,聯名上書,請於二月內舉行大婚禮。順治卻“以大婚吉禮。此時未可遽議。所奏不準行。”

順治帝為何拒絕在二月舉行大婚呢?以猴格看來,原因可能是這樣的:

  • 其一:或許是順治帝準備清算多爾袞,所以不想冊立多爾袞為他選定的新娘。
  • 其二:順治帝剛親政,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才當家作主,自然是什麼都要抓到手裡最安全,忙得不得了,哪有空結婚啊?

不管什麼原因,反正皇帝說現在結婚不是時候,因此,準新娘由姑媽莊妃布木布泰照看。就在本月二十三,順治帝才得以尊生母莊妃為皇太后,一次性上尊號昭聖慈壽。

按例上尊號是遇到大事上一次,一次兩字,這回一次性上四字,是因為布木布泰在兒子繼位是沒有被尊為太后,所以這次追補兩字,加上本次親政上尊號,一共四字。同時,制定皇太后儀仗,布木布泰這才成為清國的皇太后。

正月二十八,順治帝又傳諭禮部,晉封麟趾宮大貴婦娜木鐘為懿靖大貴妃,晉封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為康惠淑妃。

順治實錄這些記載只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太宗後宮在順治帝繼位後都沒有得到尊封,直到順治帝親政後才晉封。

二月初十,順治帝率諸王、文武群臣恭上昭聖慈壽皇太后尊號寶冊,寶文曰:昭聖慈壽皇太后寶。次日頒詔天下。二月二十一,追論多爾袞罪狀,對他展開一系列清算。

同時還要防備鄭親王濟爾哈朗,還要忙著收攏多爾袞的正白旗,將八旗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進一步加強皇權,等等等。看看小皇帝忙的,的確沒有結婚的時間啊!推遲婚禮的確是忙工作。

03,清國入關後首次冊後大典

額爾德尼本巴在待嫁的時候,得了一次病,並不嚴重,但是她親親的姑媽,新出爐的昭聖皇太后還是很緊張,專門派三位使女去請教傳教士湯若望,老湯問清楚病情後,給使女一塊聖牌,交代讓患者掛在胸前四天左右就可以痊癒,果然沒幾天就好了。

老湯是實在人,用一個聖牌忽悠人,可知準新娘的病根本不算病,純屬皇太后小題大做了。

六月十八,定大婚禮物,行採納禮,開始進入婚禮流程。八月初二,順治帝宴請舅舅兼準岳父吳克善夫妻倆,命親王以下、尚書以上以及親王郡王妃等,都出朝陽門迎接。八月十二,派固山貝子吳達海、禮部尚書阿哈尼堪、固山額真藍拜去祭告天地、太廟。

八月十三,清國在北京紫禁城舉行了首次、隆重的冊立皇后大典,皇后的冊文誇讚:“毓秀懿門。鍾靈王室。言容純備、行符圖史之規。矩度幽閒、動合安貞之德。”

結婚時這些讚譽的話我們看看就好了,就像有些結婚的誓言一樣,千萬不要當真。因為皇帝大婚,昭聖皇太后又加二字徽號“恭簡”。

就在科爾沁高貴的公主額爾德尼本巴大婚之時,親親表哥丈夫、順治帝的後宮中,一個小小的庶妃巴氏已經有了身孕,並在額爾德尼本巴婚後兩個月多、當年十一月初一誕育大阿哥牛紐。

米錯,順治帝十四歲就做爹了,新上任的皇后娘娘額爾德尼本巴也榮升嫡母,對於心高氣傲的科爾沁公主來說,大概不是一個很好的體驗,當然,對每個女人來說都不是一個好的體驗。

順治九年(1652)正月三十,剛三個月、虛齡二歲的大阿哥牛紐夭折。很快,三月十五,後宮庶妃陳氏又生下皇長女。

04,針尖對麥芒的婚後生活

從稀有的史料推測,額爾德尼本巴和表哥的婚後生活,還是有蜜裡調油的時候,絕不是順治帝所說的結婚就分居的狀態。

一個貴為清國皇帝,一個是科爾沁的公主,一個任性放縱、暴躁易怒,一個刁蠻任性、驕奢跋扈,表兄妹倆都屬於那種喜歡作死又驕橫的人。蒙古女性地位比滿洲女性地位要高些,做為一個滿洲爺們,自然對這個蒙古老婆不滿意,嫌棄她不恭順,嫌棄她管的寬。

婚後的生活就是零距離相互瞭解,又不能互相容忍包容,矛盾自然就出來了。通過額爾德尼本巴的行為看,她是愛上了她狠心薄情的表哥,所以才會嫉妒,才會去爭寵,才會去鬧,她的行為卻被順治帝視為作天作地,躲而避之,夫妻之間終於越行越遠。

順治十年(1653)七月十七,後宮庶妃董鄂氏生二阿哥福全。後宮又進來一批新的福晉、小福晉,皇后嫉妒的發狂,表哥對錶妹也反感到極點。

05,史上最拙劣的廢后藉口

順治十年(1653)八月二十四,順治帝突然傳諭禮部、內三院察閱前代廢后事例。

這道上諭驚到了大學士們,大家覺得皇帝有廢后之意,因此,馮銓、陳名夏、成克鞏、張端、劉正宗等人聯名上書勸諫,大家都認為皇后母儀天下,關係甚重,像前代的漢光武、宋仁宗、明宣宗,都是賢明的皇帝,卻都因廢后一事成為抹不掉的失德汙點,皇帝陛下怎麼能學他們呢?

幾位大學士措施非常的委婉,勸順治帝不要做那種淪為後世笑柄的蠢事。十六歲的順治帝很闊氣的說:皇后無能當廢!還很嚴厲的申斥馮銓諸臣沽名釣譽。

既然被大臣察覺心意,也沒有瞞著的必要,八月二十五,順治帝就把廢后的想法給他媽昭聖太后說了,到第三天,八月二十六,正式發出諭旨廢皇后為靜妃,改居側宮。

○(順治十年八月)己丑。諭禮部。朕惟自古帝王。必立後以資內助。然皆慎重遴選。使可母儀天下。今後乃睿王於朕幼衝時。因親定婚。未經選擇。自冊立之始。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謹於八月二十五日奏聞皇太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順治實錄卷77)

這道上諭給出了三條廢后的理由:

  • 其一,這樁婚事是睿王獨斷專橫“因親定婚未經選擇”;
  • 其二,從結婚開始就夫妻不和睦,已經分居三年,“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宮閫原指后妃居住的臥室,此處喻指夫妻感情,參商是天上兩個互相不能碰見的星星。
  • 其三,皇后不賢良淑德,不足以承擔統領後宮的重任,“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

這三條理由都挺可笑的,某來挨個批駁:

其一,你說因親定婚,你們清國滿蒙聯姻不都是親戚連親戚的近親結婚?再怎麼選擇不還是親戚?除非你違揹你爺定下來的滿蒙聯姻國策。

其二,順治帝自己說他們兩口子從結婚就分居,這話誰信?反正我是不信。

做為一個被湯若望說“性癖發達”的皇帝,在結婚後還有道德方面的過失流傳出來,老湯勸諫他,他還“強言護短、面色慚赤”,詢問湯瑪法到底是吝嗇的罪過大,還是淫樂的罪過大,老湯回答說是淫樂罪過大,順治帝點頭默認。

這樣一個早早就開葷的好色之徒,會和皇后分居參商不見?如果真不見,你怎麼知道皇后“容止足稱佳麗,亦極巧慧”呢?你要不喜歡皇后,誰敢在你面前鼓吹皇后佳麗?如果你沒和皇后在一起生活相處,你怎麼知道皇后極巧慧?

夫妻二人肯定蜜裡調油過,所以他才瞭解皇后的性格,這會兒想廢后,就說自己從結婚就分居,那是說瞎話忽悠大臣呢,後來在董鄂妃行狀裡,他自己又承認是因為皇后太妒忌才分居的。

綜上可知,這貨說結婚分居是瞎話。

其三,妻子不賢良淑德,這個理由都不值得批駁,賢良淑德的標準還不是做為丈夫的你說了算?這能當廢后的理由?不能!

因此,面對皇帝鬼扯的三個理由,群臣當然不能信服,紛紛勸諫阻攔。

06,漢官們提出避免廢后的解決方法

八月二十七,禮部尚書胡世安、侍郎呂崇烈、高珩聯名上奏說“夫婦乃王化之首、自古帝王、必慎始敬終。”“聖諭中未言及與諸王大臣公議。及告天地宗廟。臣等職司典禮。所奉敕諭、若不傳宣恐中外未悉。若遵奉傳宣恐中外疑揣。伏願皇上慎重詳審、以全始終。以篤恩禮。”

啥意思呢?這幾位是說,當初立後的時候可是祭告過天地宗廟的,你現在隨口就廢后,也沒和諸王大臣商量,恐怕惹中外議論,應該慎重行事。

順治帝就批示,讓議政諸王貝勒大臣、內三院、九卿、詹事、六科都給事中、各掌道御史共同商議廢后事宜,然後將會議結果上奏。

還沒等會議結果出來,禮部儀制司員外郎孔允樾就言辭激烈的上奏,引經據典,引古為鑑,著重批評以無能廢后的理由太過低級,“況我皇后正位三年、未聞顯有失德。特以無能二字、定廢謫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且何以服天下後世之心。”

批評之後,老孔又苦口婆心勸諫,女子無才便是德,怎麼能用無能的理由來廢后呢?再說,娶妻有幾個合乎心意的,大家不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覺得皇后不合心意,可以仿照舊制,選立東西二宮,處理宮務,讓皇后自己呆著不就行了,何必落個廢后的名聲?

前面講完理了,後面老孔曉之以情:皇帝陛下啊!自從你親政以來,天下人都覺得是堯舜復生了,今天突然要廢后,傳到後世,不是讓人恥笑這不是開國之主應該做的事?皇帝你是天下之父,皇后就是天下之母,做父親的有休掉母親的權利,做為人子就算知道母親有過失,也要哭著求父親不要休妻,更何況天下人都不知道皇后犯了什麼過錯,就要被廢掉,誰能忍心不為皇后請命呢?

老孔的奏章讓順治帝無法批駁,人家連解決夫妻不和諧的法子都給你想好了,你還有啥理由廢后?沒辦法,順治帝就把老孔的奏章也推給諸王大臣一起商討。

接下來,八月二十九,御史宗敦一、潘朝選、陳棐、張瑃、杜果、聶玠、張嘉、李敬、劉秉政、陳自德、祖永傑、高爾位、白尚登、祖建明十四人也各具疏力爭,把性格暴躁、剛愎自用的順治帝惹毛了,以宗敦一諸人“明知有旨會議,瀆奏沽名”,命有關部門議處。

以鄭親王濟爾哈朗為首的諸王大臣商量後,在九月初一上奏,請求按照孔允樾的意見,“仍以皇后正位中宮”,建議“選立東西兩宮”。

07,順治帝的勝利

面對這樣的結果,順治帝很不滿意,批示說我都和皇后分居三年了,我知道廢后會被後人非議,但我不介意留下惡名被人視為失德之君,孔允樾說沒聽說皇后有失德,你從哪裡知道的?從實具奏。

他拿不出皇后失德的證據,反而讓老孔拿皇后沒失德的證據,真是!瞠目結舌的老孔拿不出證據,眼看皇帝是鐵心廢后,他也攔不住,只能認錯。

九月初四,無奈的孔允樾上奏說,我連皇帝你都不常見到,皇后居住深宮之中,她有過無過,豈是我能知道的?我也不敢知道啊!前幾天我上奏說沒聽說過皇后失德,也是希望皇帝陛下你能夠給皇后一次機會啊!我勸諫你也是我的忠君愛君之心啊!啥都不說了,我洗好脖子待罪吧!

諸王大臣們看看老孔都不硬硬了,他們更不阻攔,九月初五,濟爾哈朗上奏說“所奉聖旨甚明,臣等亦以為是,無庸更議。”意思說你是老大,你要廢就廢吧!我們奉旨行事就是。

順治帝看濟爾哈朗的推諉之言,把廢后的責任都推他身上,他也不甘示弱,批示說,廢后的事,也不是朕樂意為之,但容忍已久,實在難以勉強自己,才想著廢后,“諸王大臣及會議各官既共以為是”,就遵照之前的廢后諭旨吧!又把責任推給諸臣說他們共以為是,這組君臣也是夠了。

不說順治帝君臣打嘴官司,這位在後位上坐了兩年零十二天的科爾沁公主,也許還沒有適應遠離草原的生活,就從皇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也是實際的冷宮,面對高牆紅瓦,開始與世隔絕的悽苦生活,從此消失在官方視線中。

08,廢后的真實原因

佳麗又巧慧的額爾德尼本巴為什麼被狠心的表哥廢掉呢?什麼無能、什麼睿王訂婚,前面已經分析過為什麼不是這些原因,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

在七年後,順治十七年(1660),順治帝親手撰寫的《孝獻皇后行狀》中無意中披露了當初廢后的原因。

“前廢后容止足稱佳麗,亦極巧慧,乃處心不端,且嫉刻太甚。見貌少妍者,即曾惡欲置之死。雖朕舉動,蘼不猜防,朕故別居,不與接見。且朕素募簡樸,廢后則癖嗜奢侈,凡諸服御,莫不以珠玉倚繡綴飾,無益暴殄,少不知惜。嘗善時,有一器非金者,輒怫然不悅。廢后之行若是,朕含忍久之,鬱慊成疾。皇太后見朕容漸瘁,良悉所由,諭朕裁酌,故朕承慈命廢之。及廢,宮中人無一念之者。則廢后所行,久不稱眾意可知矣。”(孝獻皇后行狀)

順治帝在行狀裡說廢后有兩個大缺點,其一,嫉妒心太強;其二,好奢侈。

廢后自認是最美麗的,看到後宮有漂亮的妃子,她就憎惡的“欲置之死”,皇帝睡誰她就收拾誰,為此還和皇帝吵架,她的行為嚴重干擾到順治帝的私生活,這麼好色一娃,怎麼可能只守著你一個人?自然是分居不讓皇后干涉到他。

順治帝批判廢后好奢侈,衣服帽子都得是珍珠寶石點綴,用餐的餐具都得是金制的,不是金制的就不高興,還表白他自己崇尚簡樸,其實,他和廢后差不多,都是愛鋪張浪費講究享受,不過是習慣的美化自己罷了。

還說什麼他忍廢后很久,忍到容顏憔悴到生病的程度,他媽可憐他就讓他廢后,廢后被廢以後,宮中沒有一個人懷念她,可見她平時的所作所為多麼不得人心。這話我都不想說他,你是皇帝,誰那麼大臉敢在你面前懷念廢后啊?找死嗎?

09,神祕消失的廢后

不管什麼原因,總之,這位科爾沁公主被廢了,就此失去蹤跡。《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九冊記載說廢后回孃家,還生了孩子,被不少人相信並傳播,李朝實錄記載的就是真的嗎?

其實是有待商榷的,讀史有很關鍵的一條,叫孤證不舉,就是隻有一處記載的要慎重對待,具體分析。

李朝實錄記載:康熙六年(1667)三月,出使中國回朝鮮的使臣鄭致和向國王報告說,他聽說順治廢后回蒙古孃家了,後來生了兒子,已經十四歲,清國向蒙古索要這個男孩,遭到拒絕。

這個記載,我認為是不靠譜的,那個孩子要在康熙六年十四歲,必然生育順治十年或者十一年,順治十年八月廢后時,順治帝就說已經和廢后分居,怎麼可能懷孕?

就算被廢時懷孕,清廷又怎麼會允許她回孃家?退一步說,就算回孃家才知道懷孕生子,科爾沁蒙古做為清廷忠實的夥伴和臣屬,又怎麼可能去和清廷搞分裂?

如果真的生下有蒙古血統的皇子,科爾沁蒙古還不得樂瘋了,快馬加鞭的送回北京交給昭聖太后,等著接班?

總之,廢后回孃家是不可能,生孩子更不可能,李朝實錄記載這條不足為據,不用當發現新大陸似的信以為真。

徐廣源先生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查到一條史料:嘉慶十二年軍機處發文給東陵承辦事務衙門,詢問順治帝的靜妃金棺在何處安奉、何時奉安?奉安後遇歲時年節、誕辰、忌日如何行禮。但東陵承辦事務衙門給軍機處的迴文卻一直沒有查到,實在令人遺憾。

但這一條史料最少從側面證明了,廢后靜妃沒有回孃家,而是老死宮中,被葬在東陵。

10,猴格說

朝鮮使臣鄭致和明顯誇大了科爾沁蒙古的能量,在皇太極時期,科爾沁在武力上都不敵滿洲,到了順治年間,藩部對清廷更是忠心溫順,清廷對藩部的控制力也在逐步加強,根本不可能出現藩部另立皇子的事情發生。

最明顯的就是,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因為閨女被廢受到牽連,他雖然身居嫡長,本支在科左中旗卻日漸沒落,別說比不上四弟滿珠習禮那一支,連老二察罕(孝惠的祖父)那一支都不如。

吳克善一支除了前兩代和清廷有聯姻,之後數十代都沒有再和皇室有嫁娶,直到末代卓禮克圖親王色旺端魯布,在清國末日宣統三年(1911)二月的時候,迎娶到一位宗女,道光帝第九子孚郡王奕譓的嗣子貝勒載澍的女兒。

可見,婚姻從來都是和政治緊密相關的。

首先糾正一下題目的錯誤,第一,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而不是那拉氏;第二,廢后並沒有懷有身孕;第三,廢后更沒有再嫁。

根據《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九冊中記載說,清國入關後的第一夫人、順治帝的元后博爾濟吉特氏,在被廢掉後,回到了孃家科爾沁蒙古,生下一個男孩,在科爾沁長大,很有賢名,被清國朝廷知道後,擔心科爾沁有挾天子的行為,向科爾沁索要這個男孩,但被拒絕了,之後廢后母子就失去蹤跡。

這則史料一直被人津津樂道,認為廢后沒有被禁錮在皇宮,還能回到孃家,還是很幸運的。廢后真的很幸運嗎?朝鮮史料記載的就是真實的嗎?

01,出身顯貴的第一夫人

順治帝元后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字叫額爾德尼布木巴(額爾德尼本巴),她是科爾沁左翼中旗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

科左中旗是和清廷聯姻最多的部落,也是閨女嫁到清皇室中取得顯赫地位最多的部落,吳克善家族一共和清廷聯姻56次,娶32,嫁24,聯姻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各部,又出了孝端、孝莊和孝惠,因此被康熙帝親切的稱為舅家。

額爾德尼本巴的曾祖父叫莽古斯,莽古斯的女兒哲哲就是太宗孝端文皇后,還有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多爾袞,一個嫁給了多鐸。

莽古斯的兒子寨桑,即額爾德尼本巴的祖父,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分別是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察罕、索諾木、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太宗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太宗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

哲哲為皇太極生了三個閨女,其中固倫端靖長公主又嫁回孃舅家,額駙是索諾木的兒子多羅郡王奇塔特。

布木布泰為皇太極生了三女一子,兒子就是順治帝,長女固倫雍穆公主也嫁回孃家科爾沁,額駙就是第二代卓禮克圖親王畢勒塔噶爾。

吳克善就是額爾德尼本巴的父親,畢勒塔噶爾是她親哥,嫂子兼表姐是固倫雍穆公主,昭聖太后布木布泰和元妃海蘭珠是她親姑媽,大清第一皇后哲哲是她親姑奶。這樣一個貴女中的貴女,性格多少會有些刁蠻跋扈的。

02,為滿蒙聯姻盡義務

滿蒙聯姻是清國的基本國策,從太祖到太宗,從皇子皇孫到皇女,都要和蒙古各藩部聯姻,這是身為皇室的責任和使命。身為皇帝的順治帝自然也不能例外,要為滿蒙聯姻儘自己的義務。

順治七年(1650),攝政王多爾袞給順治帝訂婚,新娘就是額爾德尼本巴,來自科爾沁草原的親親小表妹。當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猝死,順治帝終於可以親政。

順治八年(1651)正月十二,十四歲的順治帝舉行親政大典,接受朝賀。五日後,正月十七,舅舅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送閨女到達京城。

吳克善同志早在26年前的天命十年(1625)和十七年前的天聰八年(1634)分別護送妹妹布木布泰、海蘭珠嫁到清廷,這次又親自護送親閨女來到清國的新都城北京,來做清國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后,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

和碩親王滿達海、多羅端重郡王博洛、敬謹郡王尼堪及內大臣等,聯名上書,請於二月內舉行大婚禮。順治卻“以大婚吉禮。此時未可遽議。所奏不準行。”

順治帝為何拒絕在二月舉行大婚呢?以猴格看來,原因可能是這樣的:

  • 其一:或許是順治帝準備清算多爾袞,所以不想冊立多爾袞為他選定的新娘。
  • 其二:順治帝剛親政,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才當家作主,自然是什麼都要抓到手裡最安全,忙得不得了,哪有空結婚啊?

不管什麼原因,反正皇帝說現在結婚不是時候,因此,準新娘由姑媽莊妃布木布泰照看。就在本月二十三,順治帝才得以尊生母莊妃為皇太后,一次性上尊號昭聖慈壽。

按例上尊號是遇到大事上一次,一次兩字,這回一次性上四字,是因為布木布泰在兒子繼位是沒有被尊為太后,所以這次追補兩字,加上本次親政上尊號,一共四字。同時,制定皇太后儀仗,布木布泰這才成為清國的皇太后。

正月二十八,順治帝又傳諭禮部,晉封麟趾宮大貴婦娜木鐘為懿靖大貴妃,晉封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為康惠淑妃。

順治實錄這些記載只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太宗後宮在順治帝繼位後都沒有得到尊封,直到順治帝親政後才晉封。

二月初十,順治帝率諸王、文武群臣恭上昭聖慈壽皇太后尊號寶冊,寶文曰:昭聖慈壽皇太后寶。次日頒詔天下。二月二十一,追論多爾袞罪狀,對他展開一系列清算。

同時還要防備鄭親王濟爾哈朗,還要忙著收攏多爾袞的正白旗,將八旗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進一步加強皇權,等等等。看看小皇帝忙的,的確沒有結婚的時間啊!推遲婚禮的確是忙工作。

03,清國入關後首次冊後大典

額爾德尼本巴在待嫁的時候,得了一次病,並不嚴重,但是她親親的姑媽,新出爐的昭聖皇太后還是很緊張,專門派三位使女去請教傳教士湯若望,老湯問清楚病情後,給使女一塊聖牌,交代讓患者掛在胸前四天左右就可以痊癒,果然沒幾天就好了。

老湯是實在人,用一個聖牌忽悠人,可知準新娘的病根本不算病,純屬皇太后小題大做了。

六月十八,定大婚禮物,行採納禮,開始進入婚禮流程。八月初二,順治帝宴請舅舅兼準岳父吳克善夫妻倆,命親王以下、尚書以上以及親王郡王妃等,都出朝陽門迎接。八月十二,派固山貝子吳達海、禮部尚書阿哈尼堪、固山額真藍拜去祭告天地、太廟。

八月十三,清國在北京紫禁城舉行了首次、隆重的冊立皇后大典,皇后的冊文誇讚:“毓秀懿門。鍾靈王室。言容純備、行符圖史之規。矩度幽閒、動合安貞之德。”

結婚時這些讚譽的話我們看看就好了,就像有些結婚的誓言一樣,千萬不要當真。因為皇帝大婚,昭聖皇太后又加二字徽號“恭簡”。

就在科爾沁高貴的公主額爾德尼本巴大婚之時,親親表哥丈夫、順治帝的後宮中,一個小小的庶妃巴氏已經有了身孕,並在額爾德尼本巴婚後兩個月多、當年十一月初一誕育大阿哥牛紐。

米錯,順治帝十四歲就做爹了,新上任的皇后娘娘額爾德尼本巴也榮升嫡母,對於心高氣傲的科爾沁公主來說,大概不是一個很好的體驗,當然,對每個女人來說都不是一個好的體驗。

順治九年(1652)正月三十,剛三個月、虛齡二歲的大阿哥牛紐夭折。很快,三月十五,後宮庶妃陳氏又生下皇長女。

04,針尖對麥芒的婚後生活

從稀有的史料推測,額爾德尼本巴和表哥的婚後生活,還是有蜜裡調油的時候,絕不是順治帝所說的結婚就分居的狀態。

一個貴為清國皇帝,一個是科爾沁的公主,一個任性放縱、暴躁易怒,一個刁蠻任性、驕奢跋扈,表兄妹倆都屬於那種喜歡作死又驕橫的人。蒙古女性地位比滿洲女性地位要高些,做為一個滿洲爺們,自然對這個蒙古老婆不滿意,嫌棄她不恭順,嫌棄她管的寬。

婚後的生活就是零距離相互瞭解,又不能互相容忍包容,矛盾自然就出來了。通過額爾德尼本巴的行為看,她是愛上了她狠心薄情的表哥,所以才會嫉妒,才會去爭寵,才會去鬧,她的行為卻被順治帝視為作天作地,躲而避之,夫妻之間終於越行越遠。

順治十年(1653)七月十七,後宮庶妃董鄂氏生二阿哥福全。後宮又進來一批新的福晉、小福晉,皇后嫉妒的發狂,表哥對錶妹也反感到極點。

05,史上最拙劣的廢后藉口

順治十年(1653)八月二十四,順治帝突然傳諭禮部、內三院察閱前代廢后事例。

這道上諭驚到了大學士們,大家覺得皇帝有廢后之意,因此,馮銓、陳名夏、成克鞏、張端、劉正宗等人聯名上書勸諫,大家都認為皇后母儀天下,關係甚重,像前代的漢光武、宋仁宗、明宣宗,都是賢明的皇帝,卻都因廢后一事成為抹不掉的失德汙點,皇帝陛下怎麼能學他們呢?

幾位大學士措施非常的委婉,勸順治帝不要做那種淪為後世笑柄的蠢事。十六歲的順治帝很闊氣的說:皇后無能當廢!還很嚴厲的申斥馮銓諸臣沽名釣譽。

既然被大臣察覺心意,也沒有瞞著的必要,八月二十五,順治帝就把廢后的想法給他媽昭聖太后說了,到第三天,八月二十六,正式發出諭旨廢皇后為靜妃,改居側宮。

○(順治十年八月)己丑。諭禮部。朕惟自古帝王。必立後以資內助。然皆慎重遴選。使可母儀天下。今後乃睿王於朕幼衝時。因親定婚。未經選擇。自冊立之始。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謹於八月二十五日奏聞皇太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順治實錄卷77)

這道上諭給出了三條廢后的理由:

  • 其一,這樁婚事是睿王獨斷專橫“因親定婚未經選擇”;
  • 其二,從結婚開始就夫妻不和睦,已經分居三年,“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宮閫原指后妃居住的臥室,此處喻指夫妻感情,參商是天上兩個互相不能碰見的星星。
  • 其三,皇后不賢良淑德,不足以承擔統領後宮的重任,“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

這三條理由都挺可笑的,某來挨個批駁:

其一,你說因親定婚,你們清國滿蒙聯姻不都是親戚連親戚的近親結婚?再怎麼選擇不還是親戚?除非你違揹你爺定下來的滿蒙聯姻國策。

其二,順治帝自己說他們兩口子從結婚就分居,這話誰信?反正我是不信。

做為一個被湯若望說“性癖發達”的皇帝,在結婚後還有道德方面的過失流傳出來,老湯勸諫他,他還“強言護短、面色慚赤”,詢問湯瑪法到底是吝嗇的罪過大,還是淫樂的罪過大,老湯回答說是淫樂罪過大,順治帝點頭默認。

這樣一個早早就開葷的好色之徒,會和皇后分居參商不見?如果真不見,你怎麼知道皇后“容止足稱佳麗,亦極巧慧”呢?你要不喜歡皇后,誰敢在你面前鼓吹皇后佳麗?如果你沒和皇后在一起生活相處,你怎麼知道皇后極巧慧?

夫妻二人肯定蜜裡調油過,所以他才瞭解皇后的性格,這會兒想廢后,就說自己從結婚就分居,那是說瞎話忽悠大臣呢,後來在董鄂妃行狀裡,他自己又承認是因為皇后太妒忌才分居的。

綜上可知,這貨說結婚分居是瞎話。

其三,妻子不賢良淑德,這個理由都不值得批駁,賢良淑德的標準還不是做為丈夫的你說了算?這能當廢后的理由?不能!

因此,面對皇帝鬼扯的三個理由,群臣當然不能信服,紛紛勸諫阻攔。

06,漢官們提出避免廢后的解決方法

八月二十七,禮部尚書胡世安、侍郎呂崇烈、高珩聯名上奏說“夫婦乃王化之首、自古帝王、必慎始敬終。”“聖諭中未言及與諸王大臣公議。及告天地宗廟。臣等職司典禮。所奉敕諭、若不傳宣恐中外未悉。若遵奉傳宣恐中外疑揣。伏願皇上慎重詳審、以全始終。以篤恩禮。”

啥意思呢?這幾位是說,當初立後的時候可是祭告過天地宗廟的,你現在隨口就廢后,也沒和諸王大臣商量,恐怕惹中外議論,應該慎重行事。

順治帝就批示,讓議政諸王貝勒大臣、內三院、九卿、詹事、六科都給事中、各掌道御史共同商議廢后事宜,然後將會議結果上奏。

還沒等會議結果出來,禮部儀制司員外郎孔允樾就言辭激烈的上奏,引經據典,引古為鑑,著重批評以無能廢后的理由太過低級,“況我皇后正位三年、未聞顯有失德。特以無能二字、定廢謫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且何以服天下後世之心。”

批評之後,老孔又苦口婆心勸諫,女子無才便是德,怎麼能用無能的理由來廢后呢?再說,娶妻有幾個合乎心意的,大家不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覺得皇后不合心意,可以仿照舊制,選立東西二宮,處理宮務,讓皇后自己呆著不就行了,何必落個廢后的名聲?

前面講完理了,後面老孔曉之以情:皇帝陛下啊!自從你親政以來,天下人都覺得是堯舜復生了,今天突然要廢后,傳到後世,不是讓人恥笑這不是開國之主應該做的事?皇帝你是天下之父,皇后就是天下之母,做父親的有休掉母親的權利,做為人子就算知道母親有過失,也要哭著求父親不要休妻,更何況天下人都不知道皇后犯了什麼過錯,就要被廢掉,誰能忍心不為皇后請命呢?

老孔的奏章讓順治帝無法批駁,人家連解決夫妻不和諧的法子都給你想好了,你還有啥理由廢后?沒辦法,順治帝就把老孔的奏章也推給諸王大臣一起商討。

接下來,八月二十九,御史宗敦一、潘朝選、陳棐、張瑃、杜果、聶玠、張嘉、李敬、劉秉政、陳自德、祖永傑、高爾位、白尚登、祖建明十四人也各具疏力爭,把性格暴躁、剛愎自用的順治帝惹毛了,以宗敦一諸人“明知有旨會議,瀆奏沽名”,命有關部門議處。

以鄭親王濟爾哈朗為首的諸王大臣商量後,在九月初一上奏,請求按照孔允樾的意見,“仍以皇后正位中宮”,建議“選立東西兩宮”。

07,順治帝的勝利

面對這樣的結果,順治帝很不滿意,批示說我都和皇后分居三年了,我知道廢后會被後人非議,但我不介意留下惡名被人視為失德之君,孔允樾說沒聽說皇后有失德,你從哪裡知道的?從實具奏。

他拿不出皇后失德的證據,反而讓老孔拿皇后沒失德的證據,真是!瞠目結舌的老孔拿不出證據,眼看皇帝是鐵心廢后,他也攔不住,只能認錯。

九月初四,無奈的孔允樾上奏說,我連皇帝你都不常見到,皇后居住深宮之中,她有過無過,豈是我能知道的?我也不敢知道啊!前幾天我上奏說沒聽說過皇后失德,也是希望皇帝陛下你能夠給皇后一次機會啊!我勸諫你也是我的忠君愛君之心啊!啥都不說了,我洗好脖子待罪吧!

諸王大臣們看看老孔都不硬硬了,他們更不阻攔,九月初五,濟爾哈朗上奏說“所奉聖旨甚明,臣等亦以為是,無庸更議。”意思說你是老大,你要廢就廢吧!我們奉旨行事就是。

順治帝看濟爾哈朗的推諉之言,把廢后的責任都推他身上,他也不甘示弱,批示說,廢后的事,也不是朕樂意為之,但容忍已久,實在難以勉強自己,才想著廢后,“諸王大臣及會議各官既共以為是”,就遵照之前的廢后諭旨吧!又把責任推給諸臣說他們共以為是,這組君臣也是夠了。

不說順治帝君臣打嘴官司,這位在後位上坐了兩年零十二天的科爾沁公主,也許還沒有適應遠離草原的生活,就從皇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也是實際的冷宮,面對高牆紅瓦,開始與世隔絕的悽苦生活,從此消失在官方視線中。

08,廢后的真實原因

佳麗又巧慧的額爾德尼本巴為什麼被狠心的表哥廢掉呢?什麼無能、什麼睿王訂婚,前面已經分析過為什麼不是這些原因,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

在七年後,順治十七年(1660),順治帝親手撰寫的《孝獻皇后行狀》中無意中披露了當初廢后的原因。

“前廢后容止足稱佳麗,亦極巧慧,乃處心不端,且嫉刻太甚。見貌少妍者,即曾惡欲置之死。雖朕舉動,蘼不猜防,朕故別居,不與接見。且朕素募簡樸,廢后則癖嗜奢侈,凡諸服御,莫不以珠玉倚繡綴飾,無益暴殄,少不知惜。嘗善時,有一器非金者,輒怫然不悅。廢后之行若是,朕含忍久之,鬱慊成疾。皇太后見朕容漸瘁,良悉所由,諭朕裁酌,故朕承慈命廢之。及廢,宮中人無一念之者。則廢后所行,久不稱眾意可知矣。”(孝獻皇后行狀)

順治帝在行狀裡說廢后有兩個大缺點,其一,嫉妒心太強;其二,好奢侈。

廢后自認是最美麗的,看到後宮有漂亮的妃子,她就憎惡的“欲置之死”,皇帝睡誰她就收拾誰,為此還和皇帝吵架,她的行為嚴重干擾到順治帝的私生活,這麼好色一娃,怎麼可能只守著你一個人?自然是分居不讓皇后干涉到他。

順治帝批判廢后好奢侈,衣服帽子都得是珍珠寶石點綴,用餐的餐具都得是金制的,不是金制的就不高興,還表白他自己崇尚簡樸,其實,他和廢后差不多,都是愛鋪張浪費講究享受,不過是習慣的美化自己罷了。

還說什麼他忍廢后很久,忍到容顏憔悴到生病的程度,他媽可憐他就讓他廢后,廢后被廢以後,宮中沒有一個人懷念她,可見她平時的所作所為多麼不得人心。這話我都不想說他,你是皇帝,誰那麼大臉敢在你面前懷念廢后啊?找死嗎?

09,神祕消失的廢后

不管什麼原因,總之,這位科爾沁公主被廢了,就此失去蹤跡。《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九冊記載說廢后回孃家,還生了孩子,被不少人相信並傳播,李朝實錄記載的就是真的嗎?

其實是有待商榷的,讀史有很關鍵的一條,叫孤證不舉,就是隻有一處記載的要慎重對待,具體分析。

李朝實錄記載:康熙六年(1667)三月,出使中國回朝鮮的使臣鄭致和向國王報告說,他聽說順治廢后回蒙古孃家了,後來生了兒子,已經十四歲,清國向蒙古索要這個男孩,遭到拒絕。

這個記載,我認為是不靠譜的,那個孩子要在康熙六年十四歲,必然生育順治十年或者十一年,順治十年八月廢后時,順治帝就說已經和廢后分居,怎麼可能懷孕?

就算被廢時懷孕,清廷又怎麼會允許她回孃家?退一步說,就算回孃家才知道懷孕生子,科爾沁蒙古做為清廷忠實的夥伴和臣屬,又怎麼可能去和清廷搞分裂?

如果真的生下有蒙古血統的皇子,科爾沁蒙古還不得樂瘋了,快馬加鞭的送回北京交給昭聖太后,等著接班?

總之,廢后回孃家是不可能,生孩子更不可能,李朝實錄記載這條不足為據,不用當發現新大陸似的信以為真。

徐廣源先生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查到一條史料:嘉慶十二年軍機處發文給東陵承辦事務衙門,詢問順治帝的靜妃金棺在何處安奉、何時奉安?奉安後遇歲時年節、誕辰、忌日如何行禮。但東陵承辦事務衙門給軍機處的迴文卻一直沒有查到,實在令人遺憾。

但這一條史料最少從側面證明了,廢后靜妃沒有回孃家,而是老死宮中,被葬在東陵。

10,猴格說

朝鮮使臣鄭致和明顯誇大了科爾沁蒙古的能量,在皇太極時期,科爾沁在武力上都不敵滿洲,到了順治年間,藩部對清廷更是忠心溫順,清廷對藩部的控制力也在逐步加強,根本不可能出現藩部另立皇子的事情發生。

最明顯的就是,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因為閨女被廢受到牽連,他雖然身居嫡長,本支在科左中旗卻日漸沒落,別說比不上四弟滿珠習禮那一支,連老二察罕(孝惠的祖父)那一支都不如。

吳克善一支除了前兩代和清廷有聯姻,之後數十代都沒有再和皇室有嫁娶,直到末代卓禮克圖親王色旺端魯布,在清國末日宣統三年(1911)二月的時候,迎娶到一位宗女,道光帝第九子孚郡王奕譓的嗣子貝勒載澍的女兒。

可見,婚姻從來都是和政治緊密相關的。

最後說一句,郝蕾演的真好真好!

就是這樣。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參考資料:順治實錄、湯若望傳,孝獻皇后行狀、清史稿、清26后妃傳

透過表象尋找歷史真相,以史為論,訴說個人見解。有喜歡遼夏金元的朋友可以關注猴格,不會讓您失望!當然,還有後宮八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