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偉的量子糾纏通信為什麼爭議這麼大?

10 個回答
怀疑探索者
2018-09-23

有爭議是好事情,在科學問題上引發民眾的關注或者爭議,總比大家都去關注楊冪的腳、黃曉明的身高、鹿晗的演技要好。所有人都關注娛樂明星,能有什麼意思?有了對某些科學問題的爭議,才能激發大眾對科學的興趣。因為有了爭議,大家才會去了解,才會提出以下的疑問:

什麼是量子糾纏?量子糾纏的本質是什麼?量子糾纏能不能超越光速?為什麼說量子糾纏的超光速沒有任何意義?量子糾纏能不能有效傳遞信息?什麼是有效信息?潘建偉的工作的意義是什麼?他真的實現了量子糾纏通信嗎?還是說他做的僅僅一種通信加密技術?潘建偉真的算“中國量子力學之父”嗎?還是說他被人為的誇大了?潘建偉的學術成果有沒有被國際承認?國際上對潘建偉的實驗是什麼看法?媒體報道的“量子糾纏通信”這個詞彙,是媒體自己加上去的,還是潘建偉本人或者他的團隊提出來的?國內有哪些物理學家,對潘建偉的這項工作提出過意見,他們又各是什麼學術背景?

只要你們不怕辛苦,把以上的所有問題都尋求答案,你們就會得出自己的判斷。

我個人並不認為潘建偉是騙子。主要責任,是我們的媒體,完全沒有搞清楚潘建偉到底在做什麼工作,以及它的意義,所以予以了過分的吹捧。

刁博
2018-10-12

潘建偉做的量子通信在同行中沒有爭議。潘建偉的團隊在《自然》《科學》《物理評論快報》等頂級期刊上發表了大量的研究論文,如果量子通信在同行中存在爭議,最起碼相關的期刊上也會有論文表明量子通信存在爭議,而這樣的論文沒有。所謂的那些“爭議”根本不叫爭議,往往是因為媒體報道上的一些措辭不嚴謹,給讀者造成了錯誤的引導;也有的只是一些人不懂瞎嚷嚷而已,跟著別人屁股後面嚷嚷量子通信是騙局,一副唯恐天下不亂的樣子。潘建偉的量子糾纏通信為什麼爭議這麼大?

比如這個標題中提到了“量子糾纏通信”,雖然量子隱形傳態中會用到量子糾纏,不過這種量子通信尚未投入使用。現在已投入使用的量子通信並沒有用到糾纏,用到的是量子加密。之所以傳著投入使用的量子通信用到了量子糾纏,可能是因為兩個糾纏的粒子一個被測量,另一個也會立即有所反應。一些自媒體很樂意拿這種神奇的現象吸引讀者的眼球,於是很多自媒體上傳著量子加密用到了量子糾纏。潘建偉的量子糾纏通信為什麼爭議這麼大?

也有一些連薛定諤方程都不會寫的人說“量子加密”不是量子通信,潘建偉的是“量子加密通信”,不是量子通信。這樣的人是在篡改概念,量子通信是一個大的概念,涉及很多方面,加密方式也是屬於通信領域。量子加密用到了未知量子態的不可克隆等量子性質,當然可以叫量子通信。

總之,一個科學上的問題有沒有爭議不是聽市井大媽的,不是聽外行的,而是要看同行怎麼說,看經同行評審的學術期刊是怎麼說的。

原創作品,禁止侵權,侵權必究。

奥卡姆剃刀
2018-11-08

這個提問本身就是錯的,這也恰恰回答“為什麼爭議這麼大”的問題,因為爭議來自於不知裝懂。


潘建偉團隊搞的是單光子量子通信,並沒有用到糾纏效應,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沒有糾纏!沒有糾纏!沒有糾纏!


量子通信只用到了量子效應中的疊加和測量效應。正因為沒有利用製備非常困難的糾纏現象,所以在工程上比量子計算得以更快的實現。

糾纏是一個難於理解的量子力學概念,現在網絡上以訛傳訛的說法特別多,甚至還延伸出超光速通信等荒謬的說法。很多人誤以為量子通信使用的是量子糾纏現象,以至於像心靈感應一樣荒誕,這也是一個典型誤解。


請注意:量子糾纏本身並沒有信息的傳遞!實際上,量子糾纏本身並不帶有信息的傳遞,也就是說,通信並不能依靠量子糾纏本身得以實現。通信必須依賴於載體,而且不可能超越光速。

潘建偉的量子通信在學術界沒有爭議,而且他在量子物理上的成就非常驚人,《自然》上發表過《實驗量子隱形傳態》(“Experimental quantum teleportation”),入選了《自然》雜誌的“百年物理學21篇經典論文”。在《自然》上發表了《單個光子的多個自由度的量子隱形傳態》(“Quantum teleportation of multiple degrees of freedom of a single photon”),被英國物理學會評為2015年十大物理學突破之首。


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一幫子不懂裝懂的人說人家爭議大,這是個令人笑不出來的笑話。

池昭新一城市新模式
2018-09-23

有人總是強調要專家、學術期刊才能弄明白潘建偉的量子科技之真偽,但我告訴大家,這是天大的笑話!光量子偽科技可謂漏洞百出,無法自園其說,多數理工本科以上學者,甚至是中學生,如果他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都不難確認它是偽科技,比如,墨子號衛星密鑰分發出來的所謂成對的糾纏單光子,顯然無法從衛星軌道上穿越1203公里大氣層到達地面接收站,而地面接收站在充滿陽光與宇宙輻射光子的天空中,也無法區分出哪個光子是由衛星發送下來的。

但是,我們的國民習慣於盲聽盲信與盲從,與具有良好質疑與反思的科學素質的歐洲人形成鮮明對照,潘建偉的老師塞林格在歐洲推銷他的理論與技術,沒有一個國家相信他,這是作為量子力學發祥地的歐洲為什麼沒有量子衛星的真正原因!

極端荒唐的光量子偽科技為什麼可以在國際上獲得多種獎勵,還有"量子力學之父"等名譽光環,以及在《自然》等雜誌的論文發表資格?只有兩種合理的解釋:一是花錢買的!二是國際社會故意誤導中國科技研發方向進入邪途!

近期有媒體稱,美國眾議院通過一項關於加強美國對中國量子科技競爭能力的法案,這明顯是在誤導中國科技研發的方向,是戰略忽悠的慣用伎倆!

光量子偽科技瘋狂詐騙經費與量子股市資金,但於近期,網上忽悠量子股市的所有文章神祕地全部消失,這足以證實他們面對我們窮追不捨的大量質疑,其內心充滿著無限的恐懼!

欲全面、深入瞭解光量子通信、計算與探測等偽科技的真相,可用本人姓名在頭條搜索相關質疑文章,其中,《池昭新是什麼人?為什麼要質疑潘建偉在量子力學方面的成就?》一文,內含百萬元懸賞求駁倒!

(聲明:版權所有,未經作者許可,嚴禁抄襲、複製、轉載與出版,如需引用,須註明作者,否則視為侵權)

什么词违禁
2018-09-24

墨子號搞了2個試驗,一個是量子加密通信試驗,其實這是利用偏振光的偏振角度作為密碼的通信方式。完全沒有什麼量子糾纏之類的東西在裡面。技術難度也比較低。

另一個實驗是糾纏量子對分發實驗,說是從600萬個糾纏光量子對裡面成功接收到一對......

然而,媒體總是有意或者無意地把它們混淆起來。讓大家覺得量子加密通信就是利用糾纏量子對加密的通信技術。

再說說偏振光加密的狀況,偏振光很容易受到干擾,抗干擾性遠不如目前已經很成熟的AES加密算法。而且和現行的通信設備不兼容,設備需要重新鋪設。因此,這玩意根本沒有商業前景。多數國家(企業)都採用了低投入方式投入少量人力進行研究。除非突然間數學得到突破,因式分解算法得到突破,現行加密體系一夜崩潰偏振光加密才有可能被重視起來。

科学探秘频道
2018-09-23

在專業的國際學術界,潘院士的研究是不存在爭議的。而在國內自媒體平臺上以及所謂的“民科”圈子裡,反倒爭議頗大了。這確實是一個奇怪的現象,我分析原因有三:

潘建偉的量子糾纏通信為什麼爭議這麼大?

第一點:國際學術界,大家都是同行,對基本的量子理論都很瞭解,而且也在做相關研究。所以,對於潘院士的研究成果,一眼就可以看出真假。故而對他們而言,根本就沒有爭議一說。而自媒體上,反對者多數都是對量子理論一知半解、全靠自己想象的嘴炮。所以,沒有經過專業學習和切實實踐過的他們,很難理解潘院士的研究過程和結論,甚至是覺得潘院士的實驗都是錯誤的。

第二點:爭議的焦點之一就是量子糾纏,有些人從根本上就否認量子糾纏。他們認為量子糾纏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不可能存在這麼超距的鬼魅般作用機制。故而也認為潘院士有關量子糾纏的研究結果,都是錯誤的。

潘建偉的量子糾纏通信為什麼爭議這麼大?

第三點:目前利用量子糾纏實現量子通信還差的遠,而且也有人指出量子糾纏不能傳遞有效信息,因為這樣會導致超光速事件發生。雖然潘院士很多有關實現超遠距離量子隱形態傳輸的研究結果,但是目前真正可以實際應用的是基於誘騙態BB84協議的量子密鑰分發設備。這種設備並不是用來通信的,而是一種可以抗黑客竊聽的加密技術。故而,有人認為潘院士的成果根本就不能叫量子通信。

潘建偉的量子糾纏通信為什麼爭議這麼大?

其實我想說的是,科學允許質疑,但是千萬不要盲目和惡意質疑。這樣即是對別人成果的尊重,也是對科學應有的態度。

平生最恨牧羊犬
2018-09-24

量子通信從科學上來說,沒啥爭議的,爭議的是要普及量子通信,建立一個千億規模的量子通信生產鏈。

量子通信和5G比起來,在實用性上差了不知道多少,它唯一的效用就是保密,但通信保密在目前沒有什麼問題,計算機系統經常被黑,但通信系統遭到竊密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推廣量子通信的產業化呢?這隻能歸結為某些人是在欺騙了。這種論調講出了一種很玄的理論,加上科幻似的論述,或者加上中國的榮譽感,讓國家把大量資源投入這個毫無實用價值的項目上去,這就是騙子了。

中國在量子計算方面和美國在不斷拉大,美國投入海量資金,大量的低溫超導物理學家,計算機專家投入到量子計算上去,而中國固步自封,將錢投入量子通信,未來堪憂。

纽埃红汞
2018-11-08

因為他是中國科學家,所以有爭議,如果他是美國科學家,那會被人捧上神壇!就像那個哈佛大學提出心臟幹細胞的“科學家”一樣,因為他是美國科學家,因為他是哈佛的,所以被捧上了神壇!方舟子這個學生物也沒有去打他的假!呵呵,諷刺吧,天天喊著打架,本專業的大騙局,他不管,偏偏跨界去搞物理學。說他沒有私心目的,鬼才相信!所以對於他的質疑,不在於他的理論或者原理是否正確,畢竟在頭條,99.9%的人連牛頓的經典力學都不會用,更別提量子了,對於他的質疑,就因為他是個中國科學家!在科學前沿領域的研究,本來就是一個走迷宮式的探索,憑什麼中國科學家就不能走錯路?憑什麼中國的科學家就不能走彎路?莫名其妙!

科普教育达人
2018-11-08

1.愛因斯坦一生質疑了量子力學。還設計了諸多實驗方法,試圖證明其謬誤。近年來,這些實驗恰恰證明了量子力學的理論。

2.目前,大多數人的認知還侷限於牛頓三大定律的水平,許多人甚至還是科盲。

3.過去幾十年國內思維和意識之間關係的教育,量子力學顛覆性的結果,對於認知量子科學是非常困難。

4.對於未知的東西的恐懼是人類的天性。排斥是自然屬性。

5.還有一部分人想當網紅,拼命地碰瓷名人,也不可能讓其不發聲。

6.科學從來都需要一個進步的過程。允許質疑,歡迎善意的質疑。

7.民科是一個世界性的話題,但是有些存在是阻礙科技進步的。特別是掌握話語權的人是民科的話。

金童希瑞
2018-11-09

只有瞭解了物質是由金屬態氫離子聚合形成的,電磁波是金屬態氫離子的“磁力矩”相互切割產生的,才會理解“電與磁”的關係。明瞭了電磁波的來源,就會把“物質——量子”與“能量——磁力矩”區分對待。否則,一邊說能量守恆,量子不會糾纏,卻忽視了電磁波的疊加。


潘建偉的量子糾纏通信為什麼爭議這麼大?
潘建偉的量子糾纏通信為什麼爭議這麼大?
潘建偉的量子糾纏通信為什麼爭議這麼大?
潘建偉的量子糾纏通信為什麼爭議這麼大?
潘建偉的量子糾纏通信為什麼爭議這麼大?
潘建偉的量子糾纏通信為什麼爭議這麼大?
潘建偉的量子糾纏通信為什麼爭議這麼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