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是糖尿病嗎?

低血糖是糖尿病嗎?
5 個回答
华络健康
2017-05-12

雖然低血糖在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見,但卻非糖尿病患者所特有,如胰島β細胞瘤、某些胰外腫瘤、慢性重症肝病、慢性腎上腺功能低下(Addison病)、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疾病也可導致低血糖。鑑別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低血糖十分重要,因為兩者的病因不同,處理方法也不完全一樣。

低血糖是糖尿病嗎?

對於非糖尿病患者來說,低血糖症的診斷標準為血糖<2.8mmol/L。而接受藥物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水平≤3.9mmol/L就屬於低血糖範疇。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影響機體對低血糖的反饋調節能力,增加了發生嚴重低血糖的風險。同時,低血糖也可能誘發或加重患者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形成惡性循環。

低血糖的成因有哪些?

低血糖發生的原因主要有:

①降糖藥物,如胰島素、口服降糖藥等劑量過大,或服藥時間不當。

②吃飯時間太遲或進食量不足。

③劇烈運動或運動量過大,而未增加進食量。

④空腹過量飲酒。

⑤營養不良、肝腎功能不全、使用磺胺藥以及上了年紀者對降糖藥物的敏感性增強。此外,晚上睡覺前使用中效胰島素,而未加餐,結果導致夜間低血糖。

低血糖對糖尿病的不良影響

1.低血糖使胰島素的對抗激素(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胰升血糖素、生長激素等)分泌增加而引起反應性高血糖,即蘇木傑現象,這會對糖尿病的代謝控制產生不利影響。

2.低血糖減少對腦組織細胞的供能,多次反覆的低血糖可使患者的腦細胞受損害,使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甚至痴呆,留下終生後遺症。

3.低血糖使糖尿病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心臟的供能、供氧遭受阻礙而產生心律紊亂,例如心房纖顫,甚至急性心肌梗死。

哪些情況提示低血糖

低血糖是糖尿病嗎?

上述不同原因所致低血糖的臨床表現基本相似,即交感神經興奮症狀,包括出汗、手抖、心慌、飢餓感、煩躁等;中樞神經功能不全的症狀,包括頭痛、視物不清、精神病樣改變、痴呆、昏迷等。

UKPDS,ACCORD、ADVANCE等臨床研究顯示,嚴格的血糖控制會增加低血糖的風險,並且嚴重低血糖可能與患者死亡風險升高有關,因而對糖尿病患者需要定製個體化的血糖控制目標。

大家不要以為糖尿病只有高血糖才是,不管是高血糖還是低血糖,只要合併了,那就是高危糖尿病了。

哪些情況病友易出現低血糖

所有的糖尿病病友在控制血糖的過程中均應注意有無低血糖的發生,但是處於下列情況的病友應特別注意:

1.糖尿病早期或診斷糖尿病之前,尤其是肥胖者,多在餐後3~5小時出現。這是因為這些患者體內的胰島素分泌延遲,餐後0.5—1小時血糖達到高峰時,胰島素水平未達到高峰,而在餐後2小時後血糖下降時,胰島素的高峰來臨而產生低血糖。

2.用外源胰島素治療期間產生的低血糖:

(1)胰島素劑量過大或病情好轉時未及時減少胰島素劑量,還有就是注射混合胰島素時,長、短效胰島素劑量的比例不當,長效胰島素比例過大,這樣易出現夜間低血糖。

(2)注射胰島素的部位對胰島素的吸收不好,使吸收的胰島素時多時少而產生低血糖。

(3)注射胰島素後沒有按時進餐,或因食慾不好未能吃夠正常的飲食量。

(4)臨時性體力活動量過大,沒有事先減少胰島素劑量或增加食量。

(5)脆性糖尿病患者,即病情控制不穩定者。

(6)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中、長效胰島素時。

低血糖的十大誤區

誤區1:高血糖比低血糖危害大

  事實上,低血糖的危害絲毫不遜於高血糖,有時甚至更加凶險。輕度低血糖可引起交感神經性興奮,出現飢餓感、頭昏眼花、心慌手顫、面色蒼白、出冷汗、虛弱無力等症狀;嚴重低血糖會引起大腦功能障礙,導致意識恍惚、言行怪異、昏昏欲睡、抽搐驚厥甚至昏迷死亡。不僅如此,發生於老年人的低血糖還容易誘發心律失常、心絞痛、心肌梗死及腦血管意外等併發症,尤應小心。急性低血糖還可引起腦水腫;長期慢性低血糖可導致智力下降,加速腦痴呆。

誤區2:飢餓感=低血糖

在許多病人看來,只要是出現飢餓症狀,就說明發生了低血糖。其實,有飢餓感未必一定是低血糖。患者應該注意,當出現飢餓感時,一定要及時監測血糖,判定一下自己的血糖是高還是低,以避免盲目補充食物。還有一種情況是所謂“低血糖反應”,這種情況多發生於糖尿病治療過程中,由於患者血糖在短時間內下降過快或下降幅度過大,儘管其血糖仍在正常範圍內甚至稍高於正常值,患者仍出現心慌、出汗、手抖、飢餓等低血糖症狀。

誤區3:低血糖一定有伴隨症狀

這種觀點並不正確。事實上,當血糖低於正常時,有些患者有症狀,有些患者則沒有症狀,後一種情況多見於老年糖尿病患者及長期頻繁發生低血糖者,臨床上稱為“無症狀性低血糖”。對存在這一問題的患者,一定要加強血糖監測。

誤區4:發生低血糖時症狀都一樣

臨床觀察發現,不同年齡段的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時的臨床表現並不完全一樣。例如,嬰幼兒及低齡兒童低血糖常常表現為哺乳困難、哭鬧易驚、易激惹、面色蒼白、出冷汗、注意力渙散、噩夢連連、遺尿等,發生在夜間可發現為尿床等,症狀缺乏特異性,必須細心觀察方能發現。成年人發生低血糖往往症狀比較典型,主要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症狀,如飢餓感、心慌、手抖、出虛汗、四肢無力等等;而發生於老年人低血糖往往以神經缺糖症狀作為突出表現,如嗜睡、意識障礙、偏癱、癲癇樣抽搐、昏迷等,很容易被誤診為“急性腦卒中”。另外,“無症狀性低血糖”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當中也比較多見。

誤區5:低血糖皆因過量使用降糖藥物(包括胰島素)所致

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除見於過量使用降糖藥物(包括胰島素)以及用藥後未及時進餐以外,還見於運動量過大、空腹飲酒等情況。此外,有些2型糖尿病人在病情早期可表現為進餐後期(約餐後3~5小時)低血糖,多見於肥胖合併糖尿病患者,原因在於患者的胰島素分泌水平與餐後血糖變化不同步,胰島素分泌高峰延遲所致。

誤區6:採用“中藥”治療不會導致低血糖

許多糖尿病友對中藥情有獨鍾,認為中藥比較安全、無毒副作用。實際上,目前市面上用於治療糖尿病的中藥許多都名不副實,往往摻雜降糖西藥。如果對此不瞭解,過量服用的話,往往會導致嚴重低血糖,尤其對於老年、消瘦、病程長、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更是如此。

誤區7:所有低血糖皆與糖尿病有關

雖然低血糖在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見,但卻非糖尿病患者所特有,如胰島β細胞瘤、某些胰外腫瘤、慢性重症肝病、慢性腎上腺功能低下(Addison病)、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疾病也可導致低血糖。鑑別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低血糖十分重要,因為兩者的病因不同,處理方法也不完全一樣。

誤區8:人體對低血糖的反應閾值固定不變

  正常情況下,血糖濃度維持在一個相當狹小的範圍。一般當空腹血糖高於3.9毫摩/升,可排除低血糖的可能。長期高血糖的患者如果血糖下降速度快,達到血糖較高時已經上調的閾值,則即使血糖正常,也可以出現低血糖的症狀,此時稱為“低血糖反應”。

誤區9:低血糖、低血糖症、低血糖反應是一回事

  這三個概念不太一樣,其區別在於:①“低血糖”是一個生化指標,指患者血糖水平≤2.8 mmol/L,但不涉及症狀的有無,換句話說,患者可以有症狀,也可以沒有症狀,後者臨床稱之為“無症狀性低血糖”;②“低血糖症”是指血糖水平≤2.8 mmol/L,同時伴有臨床症狀;③“低血糖反應”是一個臨床概念,指患者有與低血糖相應的症狀和體徵。此時血糖可以低於2.8 mmol/L,但也可以正常或略高於3.9 mmol/L。因此,低血糖症和低血糖是嚴格按照血糖值判斷的,而低血糖反應則不然。

誤區10:緩解低血糖症狀吃乾糧最有效

  當患者由於胰島素注射劑量過大、注射後沒有按時進餐等原因出現低血糖症狀時,許多患者選擇吃饅頭等主食來緩解,但奇怪的是,有時連吃兩個饅頭都不能緩解心慌、出汗、大汗淋漓、飢餓等症狀。正確的做法是,進食糖塊、果汁、蜂蜜、甜點等,也就是什麼甜吃什麼。這些食物都是單糖,吃進去後可很快被腸道吸收入血,而饅頭等澱粉類食品屬於多糖,需要在體內經過逐級代謝分解才能變成單糖方可被人體吸收,故糾正低血糖的速度相對較慢。

  細節提醒:在對待低血糖的問題上,不要過於刻板。如果患者血糖偏低,且有低血糖的典型症狀,即便血糖尚未達到低血糖的診斷標準,也要按照低血糖來處理。

如何預防低血糖?

1、及早發現

年齡超過40歲並有體重超重或肥胖,尤其腹型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有高血壓、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糖尿病高危因素者,一旦餐前出現心悸、出汗、面色蒼白、顫抖等表現,進食就緩解,應警惕糖尿病,及時到醫院檢查,儘早明確診斷。

2、飲食合理

糖尿病患者生活必須有“規矩”和規律,飲食必須合理,不僅在於吃什麼,還在於吃的時間要規律,飲食定時定量,保持每日基本穩定的攝食量,不能隨意變動,患者吃東西時間和進食量有變化時,應及時調整藥物劑量。積極採用分餐制,一日至少進食三餐,易出現低血糖或病情不穩定的患者應在三次正餐之間增添2~3次加餐。

3、規律運動

運動療法是糖尿病病人綜合治療的五架馬車之一。不過,物極必反,劇烈運動可致低血糖發生,糖友運動要有計劃,做到適量、規律運動,劇烈運動或體力活動增加時應及時加餐或酌情減少降糖藥物的用量。

4、避免誘因

某些藥物,如青黴素、阿司匹林、心得安等,因藥物的相互作用,會增強降糖效果,合用時應注意,定期監測血糖、尿糖,發現血糖偏低且尿糖陰性時,應減少降糖藥用量。軀體情況出現變化,如發生了嘔吐、腹瀉,應及時調整降糖藥物的劑量並及時就診,避免低血糖的發生。

5、合理用藥

糖尿病的藥物治療有口服降血糖藥或注射胰島素兩種方法,其結果都易使血糖降低。但如果運用不當,使血糖下降過多的話,就會引起低血糖的發生。為避免低血糖發生,應用降糖藥應注意嚴格掌握降糖藥物的適應症。對新診斷的患者,應先囑其控制飲食、參加運動,提高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使用降糖藥物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步增加劑量;避免同時使用兩種降糖藥;用藥應個體化,根據情況適時進行調整。

【福利】華絡正在進行“華絡治療儀1000臺免費贈機公益活動”(首期100臺),反響熱烈,參與活動請先關注“華絡健康”頭條號,然後點擊華絡健康頭條號底部菜單,點擊“贈機活動”進入活動界面參與活動贏取積分,每日積分前10名獲贈華絡疼痛治療儀:

低血糖是糖尿病嗎?

2017-05-12

很多人都曾有過低血糖,頭暈,全身沒有力氣,出虛汗,這時吃點東西,一會就能緩解。但是這跟糖尿病有什麼關係呢?低血糖怎麼會變成糖尿病呢?為了解決大家的疑問,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內科主任李梅來解決大家的疑問。

{!-- PGC_VIDEO:{"video_md5":"d6568ada61993184e505d94479b686b6","thumb_height":360,"vname":"李梅低血糖糖尿病.mp4","neardup_id":16589323214205352686,"thumb_width":640,"sp":"toutiao","update_thumb_type":"2","vposter":"http://p2.pstatp.com/large/19f900023057fb1eef40","vid":"592b90784b7f4a73a931f9422f1485f1","video_size":{"high":{"h":480,"subjective_score":4,"w":854,"file_size":5084982},"ultra":{"h":720,"subjective_score":1,"w":1280,"file_size":8767700},"normal":{"h":360,"subjective_score":4,"w":640,"file_size":3987732}},"duration":225,"hash_id":15444684642658627972,"thumb_url":"19f900023057fb1eef40","md5":"823c5351e7e1272396ec2b974783eca1","vu":"592b90784b7f4a73a931f9422f1485f1"} --}

械博士
2017-05-12

低血糖有可能是糖尿病。

正常情況下,空腹血糖波動在3.9~6.1mmol/L之間,餐後2小時血糖略高,但一般不超過7.8mmol/L。低血糖症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血漿葡萄糖水平低於正常的臨床綜合徵。一般成人靜脈血糖低於2.8mmol/L(50mg/dl)即可認為是血糖過低。

低血糖是糖尿病嗎?

餐前低血糖可能是糖尿病徵兆

在臨床上,有些病人時常在餐前出現低血糖症狀,但並沒有糖尿病病人典型的“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等所謂的“三多一少”症狀,反而常表現為超重或肥胖、血脂紊亂、高血壓等,吃得也不少,但餓得快,時常出現第二餐餐前低血糖。

其實,餐前低血糖恰恰是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的臨床表現,這類人查空腹血糖往往都正常或著是稍高,而且它發病緩慢、隱匿,直到病情發展到較為嚴重時,才會出現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故很容易被醫生漏診。

部分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會時常在第二餐餐前或餐後三到五個小時出現反應性低血糖,這是因為患者自身的胰島素分泌紊亂所導致的,這類患者都已經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延遲現象,他們的胰島素分泌並沒有和進食後產生的血糖高峰同步,也就是胰島素分泌延遲,即在進食3~5小時之後胰島素分泌才達到高峰,而與此同時,體內的食物已經消化殆盡,血糖已經下降,因此相對過量的胰島素就會讓人發生低血糖,從而導致餐前低血糖。

溫馨提示

如果時常在第二餐餐前或餐後三到五個小時出現低血糖症狀,一定要高度重視,及時就醫,不要自行按低血糖處理,這有助於早期發現糖尿病並進行干預治療。

凯文尼克生物科技
2017-05-12

低血糖有三種類型:  

飢餓性低血糖:是指針對沒有糖尿病的健康人而言,由於飢餓而產生的低血糖。大多發生在夜間、清晨等,不屬於疾病。容易發生這類情況的人可以少吃多餐,爭取每隔3小時就吃一些東西。一旦發生低血糖反應,應立即補充糖分、水果、餅乾等,症狀可很快得到緩解。值得注意的是,經常出現這種類型低血糖的人,應定期檢測血胰島素水平。

反應性低血糖:這類發病人群處於2型糖尿病之前的階段,有高胰島素血癥,很有可能在幾年後出現糖尿病。特別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更容易產生反應性低血糖。一般在中餐、晚餐前的空腹狀態下出現低血糖症狀,飢餓感很明顯。解決方法同上一種類型。

病理性低血糖:是指因疾病導致的低血糖,比如糖尿病人服用降糖藥過量或者進餐量減少等。克服病理性低血糖的關鍵在於找到潛在的誘因,從原發疾病入手,進行治療。

此外,低血糖是糖尿病的一個症狀,糖尿病早期由於胰島素分泌延遲,出現餐後1-2小時高血糖,餐後3-4小時後出現低血糖(食慾增強、飢餓、心慌等)。糖尿病人按時用藥,而進主食少或進食晚均可發生低血糖。

365惠享生活
2017-05-12

糖尿病病人一般都會發生低血糖,而一些患者卻不以為這也是糖尿病,反而覺得是不是吃少了。他們並沒有人們通常印象中糖尿病人“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等所謂的“三多一少”症狀,反而共同表現為體重超重或肥胖、高血壓、高血脂或高尿酸血癥。大家不要以為糖尿病只有高血糖才是,不管是高血糖還是低血糖,只要合併了,那就是高危糖尿病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