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臺梭利教育到底是什麼?

到現在不是很懂
8 個回答
童心妈咪育儿经
2019-04-23

會關心蒙臺梭利這個概念的,一般都是孩子到了快幼兒園入學的年齡。

蒙臺梭利教育有一整套的方法論,家長其實不需要了解那麼多,只需要知道它的精髓,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和自由,給予孩子獨立自主的空間。蒙氏的所有教具、環境佈置、老師配置和課程安排,都是在這個前提下進行的。

我兒子上過兩年的蒙臺梭利幼兒園,家長最能直觀感知的特點是:收費高,混齡班,孩子有主見。

從教室佈置來說,蒙氏的教室裡主要以蒙氏教具為主,沒有花花綠綠的裝飾,教具都有對應的功能,比如小瓶子和豆子是鍛鍊精細動作的;數字積木是鍛鍊數數的;還有針對感統的訓練道具等等。不用擔心孩子在幼兒園瞎玩,其實是在玩中學。

從師資來看,正規的蒙氏園老師都有蒙氏證書,且要定期培訓,確實素質很高。你想啊,要同時面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教學,還要幫助他們互動,其實比管同齡段的難度要大很多。

從自主性來看,蒙氏教育不主張老師過多幹預,在蒙氏課堂上,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工作臺,老師只負責提供協助,但想玩什麼,怎麼玩,以及怎麼收拾,都是小朋友需要獨立完成的。這時混齡班的優勢就體現了,小的可以學習大的,能力提升很快。

蒙氏教育對孩子的尊重程度很高,不會要求孩子必須圍成一圈,坐下聽老師講課,可以自由活動起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讓小朋友可以更好地去探索世界。

墨仔妈妈育儿
2019-04-29

我個人是非常喜歡蒙臺梭利教育理念的,在孩子出生以後就買了一整套蒙臺梭利的書籍看,也聽了許多相關的課程,我覺得家長們都可以瞭解一下蒙臺梭利,畢竟市面上有很多的“蒙氏早教機構”,有些是真的蒙氏,有些只是噱頭。

蒙臺梭利是誰

瑪利亞.蒙臺梭利是意大利的第一位女醫學博士,是20世紀著名的幼兒教育專家,她所創辦的蒙臺梭利教育法深刻的影響了歐美髮達國家的教育水平。她本人連續三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

蒙臺梭利的重要發現

蒙臺梭利教育理念認為:在尊重孩子獨特的個體發展的前提下,孩子在一個自由的社會環境裡,可以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蒙臺梭利的重要發現

1. 0-6歲的兒童具有吸收性心智

蒙臺梭利認為,兒童天生具有吸收性心智,包括前3年的無意識吸收和後3年的有意識吸收。在整個過程中,兒童可以毫不費力的從周圍環境裡吸收大量的信息,探索慾望非常強,一花一草,一個小石頭,一個小紙片,都能成為他們探索的目標。

2. 0-6歲兒童的敏感期

大家對敏感期這個詞應該都很熟悉了,早在100多年前,蒙臺梭利發現0-6歲的幼兒在發展過程中受到身體內部獨特潛能的引導,對某些東西和動作特別敏感,展現出高度的興趣,專注重複的做,直到滿足,一旦熟悉這些動作後,就會被另一個敏感期代替。

幼兒有6個敏感期:語言敏感期、動作及運動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社會化敏感期、感官知覺敏感期、細節或細小的東西敏感期。

比如,嬰幼兒會先出現口腔敏感期,表現為吃手啃咬玩具,當手部動作發展起來後,手部敏感期就會替代口腔敏感期,幼兒會用手來探索事物,而不是用口了。

蒙臺梭利教育到底是什麼?

蒙臺梭利教育的獨特之處

1. 全人教育

蒙臺梭利教育會延伸到生活的每個細節,不是片面的傳授知識,而是注重培養孩子生存和生活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事有次序,提高動手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

2. 蒙氏教室的秩序感是經過精心設計的

蒙氏教室的環境是有秩序的,分為:日常生活區、感官區、數學區、科學區、地理區、語言區、藝術區。牆上一般不貼商業廣告、圖片、海報,而是在孩子眼睛的水平線處掛莫奈、梵高等人的名畫。

3. 蒙氏班級是由不同年齡段的兒童組成的

蒙氏班級不按年齡分班,而是把不同年齡的孩子混合在一起,比如,新生兒到1.5歲,1.5歲到3歲,3歲到6歲。

混齡有利於促進孩子社交能力的發展,年齡大的孩子幫助年齡小的,年齡小的向年齡大的學習。

4.蒙氏教師的任務側重點不同

不同於普通幼兒園的老師,蒙氏教師非常強調觀察和記錄,是連接孩子和環境的中間人

有經驗的蒙氏教師在沒看到孩子之前不會告訴家長,孩子該從哪裡學習,會達到什麼結果,而是在見到孩子以後,通過觀察,再確定孩子的各方面發展起點。

蒙氏對於教師的要求很高,要根據孩子的不同程度,不同特長制定專屬的針對性教學計劃。

所以,這種理念在人數很多的普通幼兒園裡恐怕難以實行。

4. 經典的蒙氏教具

蒙氏教具是現在很多早教機構,幼兒園都會用的,它是蒙臺梭利博士根據孩子自然發展的需要親自設計的。

教具不同於玩具的意義在於:教具本身具有自我教育和錯誤訂正的功能,從而使孩子在探索這些教具的同時,不知不覺的逐漸掌握感官、數學、語言等方面的技能

蒙氏教具在教室裡的擺放也是有規律的,不是隨意放的,遵循由簡單到複雜,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很有秩序,也是符合孩子發展規律的。

蒙臺梭利教育到底是什麼?

如果按照蒙氏教育理念的標準,可能很多蒙氏早教機構都是不合格的,都只是噱頭而已,真正的蒙臺梭利學校每月學費很貴,普通工薪階層只能望而興嘆,但是,個人覺得,讀一讀蒙臺梭利的書籍學習她的教育理念,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蒙臺梭利也是非常注重家庭教育的,我覺得她的理念完全可以在家中實施,比如:

  • 創造條件讓孩子參與做家務,劃定區域讓孩子學會什麼東西擺放在什麼地方,自己洗手、脫衣服、脫鞋等。
  • 尊重孩子的敏感期發展,提供相應的環境和活動,比如,孩子的手部敏感期到了,喜歡扔東西,我們不應該呵斥制止,而是尊重。

另外,可以買一些蒙氏教具給孩子玩。

我給我家寶寶買了不少蒙氏教具,在孩子玩的過程中能觀察到他特別專注,不得不說,這些教具真的很有魔力,雖然不是五顏六色,不帶燈,不帶音樂,就是些木頭做成的教具,但是,孩子拿到手,立刻就著迷了,並且能觀察到他是如何自己發現擺錯了,再自己糾正,重新擺,自覺的按照顏色分類,自覺的配對形狀。

蒙臺梭利教育到底是什麼?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蒙氏教具具有自我糾正的功能,家長切記不要這樣做:

  • 不要事先告訴孩子該怎麼玩。
  • 不要急於糾錯,說擺錯了,放錯了。
  • 不要打擾孩子,一會喂水一會吃水果。
  • 不要急於幫助孩子,也許他再擺弄幾下就自己解決問題了。

不管什麼教育理念,父母首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的一言一行始終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這才是最重要的。

注:文中蒙氏教室圖來自吳曉輝的書籍《0-6歲敏感期影響孩子一生》。


我是堅持科學育兒的墨仔媽媽,一名紐諾嬰幼兒睡眠顧問,希望能與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嬰幼兒睡眠、大運動發展、母乳餵養、輔食添加方面的經驗,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養育孩子不僅需要愛,還需要知識

妈妈没时间
2019-04-25

最開始知道蒙臺梭利,是在公眾號的文章裡看到有媽媽分享蒙臺梭利的早教遊戲。

看到用夾子夾毛球,把兩杯水倒來倒去就能促進孩子精細動作的發展,讓他更聰明,當時的我覺得既新奇又有趣。

後來通過看書,去中科院學習課程,我對蒙臺梭利教育理念的瞭解也越來越深入。

下面和大家分享幾個蒙臺梭利教育的特徵,幫助媽媽們更好地判斷什麼是蒙臺梭利。

1、以兒童為中心

蒙臺梭利認為,兒童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會主動地學習。成年人的作用不是教導孩子,讓他們聽話、服從,而是給孩子提供協助

蒙臺梭利教育到底是什麼?

在蒙臺梭利的學校裡,老師不是教學的主體,而是環境的一部分。他們會給孩子佈置條件,準備環境,然後讓孩子自己做事,自己發展。只有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老師才會介入,絕不會給孩子提供不需要的幫助

因為沒有成人的干涉和打擾,所以蒙臺梭利學校的孩子常常比同齡人更獨立,也更專注。他們不僅會自己吃飯,連準備餐具、清洗碗盤,分餅乾、切黃瓜的工作也都能夠獨立完成。

2、精神胚胎

蒙臺梭利認為,孩子出生後,肉體的胚胎髮育已經完成,但各方面的機能還沒有發育成熟。

比如眼睛要通過看,才能看到東西。如果出生後就把孩子的眼睛蒙上,即使他的器官本身很健全,但因為沒有光的刺激,一段時間後,也會失去看東西的能力。

蒙臺梭利教育到底是什麼?

這也是為什麼蒙臺梭利特別強調感覺的重要性。兒童要通過豐富的感官刺激和外界發生聯繫,才能讓器官正常發揮作用,形成智力。

所以在蒙臺梭利的學校,有很多訓練兒童感知覺的教具,不同材質的東西讓孩子摸,不同的嗅覺筒讓孩子聞,不同的色板讓孩子看。

3、把握敏感期

蒙臺梭利特別強調兒童的敏感期。比如2-4歲是秩序敏感期,0-6歲是感官敏感期,0-6歲是語言敏感期

敏感期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獲得能力的最佳階段。在這一時期,我們會發現孩子對某類刺激特別敏感,彷彿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在驅使孩子做這些事。

蒙臺梭利教育到底是什麼?

我們要細心觀察,把握住孩子的各類敏感期,給他佈置豐富的學習環境,鼓勵他自由探索,努力嘗試,快速地成長。

4、不把獎勵和懲罰作為教育手段

蒙臺梭利認為,真正的獎勵是孩子的自我獎勵。獎勵和懲罰都是來自外界的,不能讓孩子發自內心地做事,也無法給他們真正的充實和愉悅感。懲罰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讓他們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

很多家長會用糖果獎勵孩子,希望他們能好好吃飯。結果孩子說“我不想吃糖”,大人就沒轍了。打罵孩子也是一樣的,時間一長就會失效。

只有讓孩子真正認識到吃飯對身體的好處,享受吃飯的樂趣,他們才能主動地做好這件事。

5、主張混齡教育

蒙臺梭利認為,大孩子和小孩子在一起學習、生活,就是一個天然的小社會。大孩子通過照顧小孩子,培養了愛心和責任心。小孩子向大孩子學習,也會有很大的進步。

蒙臺梭利教育到底是什麼?

除了上述5點,我們對蒙臺梭利幼兒教育印象最深的,就是形形色色的教具了。蒙臺梭利認為,給孩子提供適合他的教具,他就會像成人一樣專注地工作,進行自我教育。

以上就是蒙臺梭利教育的主要特點,希望能給媽媽們一些啟發。

我是小樣媽,專注分享育兒知識和早教遊戲,喜歡就關注我吧。

麦田守护者16
2019-12-29

  

  1、以兒童為中心。反對以成人為本位的教學觀點,視兒童為有別於成人的獨立個體。

  2、反對填鴨式教學。主張從日常生活訓練著手,配合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的教具,讓兒童自發性地主動學習,自己建構完善的人格。

  3、把握兒童的敏感期。順著敏感期學習的特徵,得到最大的學習效果。

  4、教師扮演協助者的角色。教師須對孩子的心靈世界有深刻的認識與瞭解,對孩子發展的狀況瞭如指掌,才能提供對孩子適性、適時的協助與指導。

  5、完全人格的培養。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協助孩子正常化。

  6、尊重孩子成長步調。沒有課程表和上下課時間,使孩子能夠專注地發展內在的需要。

  7、混齡教學。不同年齡孩子會相互模仿、學習,養成兒童樂於助人的良好社會行為。

  8、豐富的教材與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過“工作”,從自我重複操作練習中,建構完善的人格。

  9、摒除獎懲制度。採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養孩子正在萌芽的尊嚴感。

  10、爆發的教學成果。採取尊重孩子內在需求的方式,讓孩子適時、適性地成長,短期內不易察覺成果,但卻會在某一時間以爆發的力量彰顯出孩子內在心智的成長。

  【簡介】:

  瑪利婭·蒙臺梭利(意大利語:Maria Montessori,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意大利幼兒教育家,意大利第一位女醫生,意大利第一位女醫學博士,女權主義者,蒙臺梭利教育法的創始人。她的教育方法源自於其在於兒童工作過程中,所觀察到的兒童自發性學習行為總結而成。倡導學校應為兒童設計量身定做的專屬環境,並提出了“吸收性心智”、“敏感期”等概念。主要成就:創立蒙臺梭利教育法。代表作品:《發現孩子》《童年的祕密》《有吸收力的心靈》《教育人類學》。

妈咪宝贝传媒
2019-05-19

1907年,瑪利亞·蒙臺梭利博士在意大利羅馬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兒童之家。

從此,蒙臺梭利教育的大門正式向世界敞開。

一百多年來,蒙臺梭利教育幾經風雨,卻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芒,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不斷證實著蒙臺梭利博士關於幼兒發展的諸多理論與實踐的科學性和重要性。

很多家長朋友告訴我,孩子每天在幼兒園都很快樂,入園後最大的變化就是性格更加開朗、大方和自信,也變得更加勇敢。

是的,在蒙臺梭利教育環境裡的孩子們的確是快樂的、開朗的、自信的、勇於冒險的……這些都得益於蒙臺梭利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得益於蒙臺梭利教育的獨特之處——有準備的環境、專業的教師以及豐富的實踐性的教學材料。

什麼是“有準備的環境”

區別於其他教育模式,蒙臺梭利教育的一個獨特之處就是“有準備的環境”。

當我們提到環境時,很多人都直觀地理解為教室的硬件環境。

其實硬件環境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有準備的環境”還包括社交環境、精神環境和智力環境。

環境的優美和安寧是每個蒙臺梭利教室必備的元素,它帶給孩子家庭般的溫馨和祥和,從與孩子生活息息相關的日常生活區到靜謐的圖書區、豐富的建構區和娃娃家,孩子在每個角落都能找到家的感覺,讓孩子在心理上感到自在和安全。

秩序感

與此同時,秩序感也被巧妙地融到教室環境中。

五個區域的明確設置、教學材料的規律擺放,都使孩子在每日生活學習中自然而然的將秩序感內化到思維和行動中。

合作與互助

蒙臺梭利博士認為,當一個人在社會中生活時,他將面對不同層次、不同能力、不同類型及不同年齡的人。

因此,構建一個多層次、混齡的社交環境將幫助孩子們學習如何與各種各樣的人友好相處。

同時,在每日的活動中,教師特別鼓勵孩子們之間的合作與互助。

通過孩子之間自然的社會交往,他們將體驗到同伴之間的友愛、收穫幫助別人的喜悅並逐步建立起積極、正面的自我印象。

精神氛圍

我曾經參觀過一所美國蒙臺梭利學校,在其中的一個教室我看到了這樣一句話,“如果我們都是一樣的人,那麼這個世界只需要一個人。世界需要你,你是與眾不同的。”

這句話恰到好處地反映了蒙臺梭利教室中的精神氛圍。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與眾不同的,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步調和學習方式也是不同的。

在蒙臺梭利環境裡,教師與孩子交往的起點是孩子能做什麼,而不是孩子不能做什麼。

因此,教師的任務是最大化孩子的成功。

豐富的、多層次的教具使每個孩子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水平的材料進行操作。

當孩子們沉浸在工作中時,收穫的是成功的喜悅、自信和無以言表的心理滿足。

米朵84994172
2019-12-28

瞭解蒙氏教育要知道瑪麗亞·蒙臺梭利(意大利語:Maria Montessori,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意大利幼兒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教育法的創始人。推薦看她的《童年的祕密》、《發現兒童》等。

重要教育理念:

(一)兒童獨立性的尊重:只有獨立的人才能享有自由。兒童的好動性是他的特色,大人不要橫加干涉或禁止,師長千萬別“指揮”或“命令”孩子,要讓他自己指揮自己,自己聽從自己的命令。尊重兒童的獨立性,兒童就能自然的活動他的筋骨,健康的身體隨之而至。

(二)肅靜與活動:尊重兒童的獨立性,並非讓他為所欲為,且不可讓孩子以為安靜、順從、聽話、被動就是好事;而活動或工作就是壞事。蒙臺梭利的教學法強調兒童主動探索,並著力於設計啟發性的教學情境和教具,讓兒童藉由具體操作來學習,不只是聽講。

(三)精神勝於方法:蒙氏希望她的學生不要“主動”的想去“教”孩子,應該做個“旁觀者”來注視孩子的一切行為。唯一必須人為的就是設計或製作許多教具,甚至鼓勵孩子盡情的遊玩及操弄,就是對兒童最大的尊重。因為蒙臺梭利方法的真正老師,就是兒童本身。

(四)個人自由先於社會紀律:自由第一,秩序只是其次。傳統教育強調“群性”,而蒙氏注重“個性”。蒙臺梭利在1932年向英國的蒙臺梭利學會發表的文章當中強烈痛責孩童受束於大人,比奴隸及工人都不如。蒙氏畢生心血強調:“解放兒童,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因此,兒童個人自由,應列為優先考慮。”

(五)童年期的秩序感:蒙臺梭利發現兒童的行為特徵之一,就是秩序感。一般人都認為孩子的房間或遊樂場一定亂七八糟,把玩具或紙屑丟的滿地都是,大人也因此相當頭疼,並認為這是孩子的嚴重教育問題,想辦法要及早培養孩子整齊清潔的習慣。然而蒙氏相信,小孩之所以無法將屋內安排得井然有序,始作俑者是大人。兒童本有順乎自然的秩序感,只是大人以“權力”予以弄壞而已。

加菲的慢慢晚餐
2019-05-14

應該很多水軍吧,說實話不否認這個教育法在西方很實用,很有效果,因為這個西方的教育模式和這個教育法不衝突,但在中國的教育模式下,還有那麼多人在那吹捧,就不是特別合適了,中國現在的教育模式最終都是以分數為衡量標準,和西方國家不一樣,盲目的引進,在我看來只是增加國內教育負擔和成本,看似孩子在接受先進的教育,其實,教育只有合適就行了,而且現在的早教還是金錢之上,有了這樣的本質,我不認為能給孩子多麼好的早期教育

梓岩子语
2019-12-30

蒙臺梭利——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不是很陌生。

她的教育理念非常值得我們學習,首先她推崇遺傳,重視孩子的自發衝動。每個孩子都是一個遵循自身內部法則的生物體,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發展進程表。所以,有時候面對孩子的發展,當媽媽的不要太著急。

提出必須與敏感期結合,就是在孩子敏感期要充分發展孩子對應的能力,就像2到6歲是語言的發展期,這個時候讓孩子學習其他語言會更容易,這個時候可以讓孩子接觸英語了。

注重感官性:既幼兒自由和作業的組織相結合原理,提出了作業的重要性。

它要求愛護保護兒童,細心觀察和機智,及時地指導兒童。並且提出來老師的重要性,老師是環境的創設者,觀察者,指導者。

想要孩子更好的發展,然後還要提供,有準備的環境,重視教育環境的作用。一個有準備的環境是關鍵。教育就是給幼兒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良好學習環境的特色:自由發展,有秩序,生機勃勃愉快。

他還對教育理論有所批評偏重。智能兒忽視孩子的情緒,脫離幼兒的實際生活,過於狹義呆板。

他的教育理念的貢獻注視幼兒心理髮展特點,注視幼兒的自主性和自我學習,重視環境的作用和教師的作用。
蒙臺梭利教育到底是什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