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黃芪與生黃芪的藥性有什麼不同?

4 個回答
中医育儿
2017-05-23

專業醫學團隊解答,請點右上角關注!

臨床大凡黃芪用量在15克以下者,補益效應偏小,其作用主要在於協助補氣、助氣行血、托裡排毒和強身保健四個方面。臨床用量在18-30克時,補氣效應才能顯見,此劑量主要治療因氣虛而致的頭暈、水腫等病症。量大於30克,才可發揮升舉下陷、固氣攝脫和益氣通脈之效。

需要強調的是黃芪應單獨水煎,這樣獨具其身,補氣力強,再與其他藥湯兌服,其效優於合煎。

炙黃芪與生黃芪的藥性有什麼不同?

黃芪為重要的補氣藥。一般補氣昇陽多炙用,其他方面常生用。其食療方法有以下一些。

1、用黃芪5-10克泡水代茶頻飲,解除乏困,消除疲勞,健身防病。對於氣虛體質表現為支持力差、易於出汗、經常感冒者,常服黃芪水或黃芪精,也可做黃芪藥粥食用。

2、黃芪粳米粥:黃茂10-12克,粳米40-50克,大棗10枚,熬粥,可小補中氣,強身健體。

炙黃芪與生黃芪的藥性有什麼不同? 3、黃芪枸杞豬骨湯:黃茂15 -20克、山藥15 -20克、枸杞15 -20克、豬骨數塊、慧仁15-20克、紅棗5-10枚,可益氣健胃,強腰補腎等,長期食用,必收其效。

4、浸酒法黃芪30克,白酒1000毫升。將黃芪置白酒中,密封浸泡12日後飲用,每次20 -

30毫升,每日2次。

5、燉鴨法黃芪30克,老雄鴨1只,調味品適量。將鴨去毛雜,放沸水鍋中永一下,將黃芪裝入鴨腹中,放入盆內,再放骨頭湯、食鹽、胡椒粉、黃酒等,封口蒸熟,而後加蔥、姜,調入味精少許即成,分2-3次食完。

6、.燉雞法黃芪15克,母雞1只,調味品適量。將母雞去毛雜,洗淨,切塊,鍋中放清水、蔥、姜、胡椒,武火燒沸後,將雞肉下鍋中餘去血水,待肉變色後撈出,瀝水放入蒸鍋中,將黃芪擺在雞肉上,加蔥、姜,蓋上汽鍋蓋,蒸1.5小時後取出雞肉,原汁加食鹽、胡椒粉、味精,燒沸後澆在雞身上即成。

炙黃芪與生黃芪的藥性有什麼不同?

7、泡茶法黃芪5克,放入茶杯中,沖人沸水適量,密封浸泡片刻即可飲用,每日1劑。

專業醫學團隊解答,請點右上角關注!

微浦城
2017-05-22

首先,黃芪是一味補氣藥,不管是生黃芪還是炙黃芪,都有補氣的作用。

  其次,生黃芪是採挖後,除去泥土、鬚根及根頭,晒乾後入藥用。補氣的同時,兼顧固表,如防感冒、治多汗。此外,需要補氣利尿的,補氣治瘡毒經久不愈的,補氣排膿斂瘡生肌的,都要用生黃芪。

  第三,炙黃芪就是將生黃芪用蜜炙過後入藥用,功能更側重於補氣健脾。氣虛乏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血虛萎黃,便血崩漏等症狀多用炙黃芪。

  關於生黃芪與炙黃芪的區別,《本草備要》一書是這樣說的:生用固表,無汗能發,有汗能止,溫分肉,實腠理,瀉陰火,解肌熱;炙用補中,益元氣,溫三焦,壯脾胃。

  但是,中藥的使用與醫生的經驗、以及不同藥物的配伍有很大關係。而在黃芪豬蹄湯等藥膳中應用,一般用的是生黃芪。

炙黃芪與生黃芪的藥性有什麼不同?

御风快感
2017-05-22

能用炙黃芪的地方都能用生黃芪,因此我從來不用炙黃芪。炙黃芪專注補中益氣、昇陽舉陷,專補,功同黨參但無黨參補陰血的作用。生黃芪益氣、固表、行水、托裡、昇陽,補的同時還助行,用量較大時可助它藥行血、行水,比如配行水藥可助利水消腫;配活血藥可促進活血,也就是益氣活血

手机用户59873619050
2017-05-22

炙黃芪與生黃芪的藥性是有不同。

黃芪:(補益藥)。是豆科植物。

性味甘,溫。有補脾益氣,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排膿託毒的作用。

適用於氣血兩虛,氣短心悸,脾虛洩瀉,脫肛,子宮脫垂,內傷勞倦等一切氣衰血虛之症。

常用量:5一30克。

〔注意〕外有表邪,內有積滯者忌用。

炙黃芪:主要作用是增強補中益氣,健脾胃功能,適應自汗盜之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