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10 個回答
千佛山车神
2019-02-23

在對噶爾丹的戰爭中,清朝贏得很吃力,非常吃力!

準噶爾汗國是蒙古人所建立的最後一個草原帝國,其巔峰時期控制著西蒙古和整個新疆地區,與清帝國前後對峙了一百多年。

自元朝被明軍趕出中原之後,蒙古高原就分裂成了“厄魯特蒙古”和“喀爾喀蒙古”兩大部分。厄魯特蒙古在明代被稱之為“瓦剌”,當年製造土木堡慘案的也先就是該部盟主。

到了明朝後期,厄魯特蒙古共有五大部族,分別是:土爾扈特部、和碩特部、準噶爾部、杜爾伯特部、輝特部,各部落首領主要都是外姓,不是成吉思汗的後裔。

與厄魯特蒙古不同,喀爾喀蒙古(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外蒙古),其首領大多是黃金家族後裔,而蒙古大汗的位子也一直由喀爾喀蒙古把持著。

“厄魯特蒙古”和“喀爾喀蒙古”就如同中國的南北朝時期,是蒙古民族的大分裂時代,而也正是由於蒙古人的不統一,才給了清朝征服蒙古的機會。

從明朝建立開始,厄魯特和喀爾喀就開始互相征伐,一直持續到明朝滅亡,雙方也未分勝負。後來隨著清帝國的崛起,喀爾喀蒙古東部和南部地區被清軍降服,形成了後來的內蒙古。而在征服內蒙古的過程中,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也被清軍擊敗,後來病死在了青海,其子向多爾袞投降並獻出了傳國玉璽,大蒙古帝國正式滅亡。

林丹汗死後,蒙古群龍無首迫於清軍的強大,“喀爾喀蒙古”和“厄魯特蒙古”均向清朝稱臣,而此時的清朝忙於平定關內地區,於是對“喀爾喀蒙古”和“厄魯特蒙古”都非常拉攏。

而就在明末清初之際,厄魯特蒙古中的準噶爾部逐漸崛起,到1671年噶爾丹成為準噶爾部臺吉(臺吉類似於漢人的藩王、國王,比大汗低一級)。

噶爾丹繼位後先是擊敗了厄魯特蒙古的盟主,和碩部大汗鄂齊爾圖,自己也開始稱汗,正式建立準噶爾汗國,成為厄魯特蒙古的新盟主。緊接著他又向南滅掉了苟延殘喘的東察合臺汗國,向東擊敗了哈薩克汗國,將整個新疆和蒙古西部納入自己的版圖。

在統一厄魯特蒙古後,噶爾丹準備效仿成吉思汗,開始了統一全蒙古的軍事行動。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清朝初年,準噶爾汗國與喀爾喀蒙古和大清帝國)

1688年噶爾丹率兵3萬進入喀爾喀蒙古,喀爾喀蒙古諸部不敵噶爾丹,紛紛逃亡內蒙古地區,向大清皇帝求救。康熙帝在接到求救之後派遣2萬多人前去迎敵。

此時距離清兵入關已經過去40年了,八旗的戰鬥力真的大不如前了,面對著強悍的準噶爾騎兵,清軍在烏爾會河遭遇慘敗,康熙帝聞之大驚,而噶爾丹在獲勝之後立即率軍南下,直撲北京。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噶爾丹最巔峰時期的版圖)

噶爾丹南下的消息震動清廷,康熙下令京師戒嚴,之後迅速總計動員了10萬大軍前去迎戰。

面對著康熙的親征,噶爾丹沒有一絲的恐懼,在他眼中,此時此刻的局勢像極了470多年前“野狐嶺之戰”。

公元1211年,蒙古人的民族英雄成吉思汗在內蒙古的野狐嶺擊敗了金國40萬大軍,正式拉開了滅金戰爭,而建立金國的女真人就是滿人的祖先。如今時過境遷,蒙古再度與“女真人”進行大戰,噶爾丹試圖複製成吉思汗的成功。

1690年,10萬清軍與3萬準噶爾軍在內蒙古東部的烏蘭布通展開血戰。不過由於感染痢疾,康熙並沒有親自上陣,此戰清軍統帥是康熙帝的親哥——和碩裕親王福全。

對於“烏蘭布通之戰”,今天很多人都認為是清軍大勝,各路史書將噶爾丹的“駝城戰術”損地是一無是處,不堪一擊。

但其實清軍並沒有打贏噶爾丹,雖然最後噶爾丹選擇撤退,但主要是因為噶爾丹的彈藥用光了。而清軍則完全是靠著人多,槍多,大炮多的優勢,生生地把噶爾丹給“耗”跑了。

根據隨軍傳教士的記載,清軍在野戰肉搏中被蒙古人打得是七葷八素,根本沒有了當年吊打明軍的風采,而“滿人男子滿萬,則天下無敵”的神話也從此成為一個傳說。

戰後統計,清軍的傷亡遠遠大於準軍,就連康熙的大舅子佟國綱也在衝鋒中陣亡了,這令康熙大為悲慟。而反觀噶爾丹,僅僅損失了2000多人,傷亡並不大。不過倒黴的是,噶爾丹在撤退的路途中遭遇了瘟疫,數千名士兵病死,損失甚至超過了與清軍的交戰。

此戰噶爾丹最大的失誤就是兵力太少!即便他的軍隊驍勇善戰,但是僅以三萬人就想複製成吉思汗的成功,實在有些困難。要知道,當年成吉思汗可是集結了10萬大軍才敢與大金帝國開戰的,而清軍當年進攻大明的時候也至少有6萬人。相比之下,噶爾丹的區區3萬人真的不夠用。

很顯然,噶爾丹與成吉思汗不是一個檔次上的人物,噶爾丹太狂妄了,他在沒有完全統一蒙古的情況下就貿然與清帝國開戰,這是非常不明智的舉動。

當然,噶爾丹也有自己的苦衷。

就在他與清軍交戰之前,噶爾丹的後院突然著火了,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趁他舉兵東進之時抄了他的老家,讓噶爾丹失去了根據地。

這時噶爾丹最應該做的就是立即回去平叛,但噶爾丹狂妄地認為只要向東打敗清朝,策妄阿拉布坦就不足為慮,因此執意前行。

其實在第一次擊敗清軍之後,噶爾丹是可以乘勝與清廷議和的,這樣他就可以穩固自己在喀爾喀蒙古的統治,耐心地增強自己的實力。

而就算是清庭不接受議和併發兵來攻打他,憑藉噶爾丹軍隊的戰鬥力,只要他不主動出擊,躲在草原深處以逸待勞,便可以擊敗勞師遠來的清軍,以戰逼和。等到日後自己的統治穩固下來再出兵伐清,那時勝算會高很多。

不過第一次擊敗清軍的勝利衝昏了噶爾丹的頭腦,他認為清軍不過如此,於是希望一鼓作氣拿下北京。但他忘了自己總共只有三萬人,這麼點人是不可能消滅大清帝國的,最後他受阻於烏蘭布通。

在烏蘭布通戰鬥結束後,噶爾丹向西退去,但此時他的實力尚在,仍舊沒有放棄進攻清帝國的想法。而他的對手康熙也不是一個好惹的主兒,康熙深刻地瞭解噶爾丹的威脅,在經過了幾年準備之後,康熙決定出擊噶爾丹。

1696年,清軍投入8萬人在昭莫多(今蒙古國首都烏拉巴託附近)成功伏擊了噶爾丹,而噶爾丹由於人少(還是隻有3萬),沒能頂住清軍的圍毆。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昭莫多之戰示意圖)

這一仗噶爾丹實打實地遭到了重創,從此一蹶不振。但是從戰爭過程來看,清軍贏得也不輕鬆,面對著兵力遠少於自己的噶爾丹,清軍只敢伏擊戰,而斬敵首級不過2000棵,俘虜也只有幾百個。

昭莫多之戰失敗後,噶爾丹依舊拒絕投降,而清軍則是繼續窮追猛打,噶爾丹最終於一年之後病死在了科布多的阿察阿穆塔臺(一說是服毒自殺),終年53歲。

萨沙
2019-11-21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其實是個非常大的話題,只能簡單說說。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第一,噶爾丹的實力無法和滿清對抗

表面上噶爾丹的控制區面積很大,但實際上基本都是牧區,人口稀少。

噶爾丹自己的兵力和部署並不多,即便加上新控制的新疆地區,總人口不過百萬人。

當然,按照遊牧民族的標準,噶爾丹應該可以拿出大概十萬以上兵力。

然而,噶爾丹很多部署只是歸附,並不是直接控制。

比如新疆的阿帕克和卓,和噶爾丹只是互相利用。實際上,新疆的各族人民和維族的貴族,都對噶爾丹的橫徵暴斂、搶奪婦女極為不滿,貌合神離而已。

所以,噶爾丹初期能夠出動10萬大軍攻打新疆,但後期始終只有三四萬兵力。

相反,滿清當時人口高達1億多人,國力強盛。依靠龐大的國家和人口基礎,滿清可以輕易出動幾十萬大軍。

實際上,滿清出動兵力和噶爾丹始終存在至少3倍以上的差距。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第二,噶爾丹年年征戰,部落元氣大傷

噶爾丹開始統一衛拉特,打了很多年;好不容易成為衛拉特的大汗,形式上完成了統一,又立即南征新疆;征服新疆以後,馬不停蹄西征哈薩克、烏茲別克。

這一系列的作戰,噶爾丹都曾遭遇失敗,部署傷亡較大。

這種情況下,應該休養生息,等元氣恢復再戰。

然而,噶爾丹又迫不及待的東征,攻擊滿清庇護的青海和碩特與漠北喀爾喀。

這實屬窮兵黷武之極。

噶爾丹的精兵在長達十多年的戰鬥中,消耗很多,部署很多都是老兵和少年。

這樣的部隊,已經沒有以往的戰鬥力了。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第三,不懂政治,四處樹敵

噶爾丹是一介武夫,不懂政治。

他的四面征討,實際上是四面樹敵。這些勢力迫於噶爾丹強大暫時歸附,但一旦噶爾丹主力離開境內立即獨立或者反叛。

比如噶爾丹前腳剛走,新疆就反叛了。

更誇張的是,噶爾丹連衛拉特內部也沒有搞定。

噶爾丹本來是繼承了衛拉特領袖僧格的位子,卻對僧格的兒子非常警惕。

在攻打滿清之前,噶爾丹竟然下下手毒殺僧格兒子索諾木阿拉布坦,又試圖謀殺另一個兒子策妄阿拉布坦。

策妄阿拉布坦不願意坐以待斃,率領自己的部署反叛。

一瞬間,大量對噶爾丹不滿的衛拉特人都來投靠,策妄阿拉布坦輕鬆佔領噶爾丹的後方,切斷了他的根據地。

噶爾丹因為正在外打仗,也無法顧及後方。

總之,噶爾丹其實內部和外部都一片混亂,所以一旦戰敗失利就很容易迅速瓦解。

至於唯一支持他的沙俄,其實就是嘴炮,在傍邊說說現成話罷了。

噶爾丹卻對沙俄非常信任。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第四,軍事上過於囂張

當時的清軍,雖然沒有入關時候那麼厲害,也絕非弱旅。

他們剛剛經歷了三藩戰爭,打垮了強悍的吳三桂的部隊;隨後,清軍還擊敗沙俄,獲得雅克薩戰役勝利。

然而噶爾丹卻請示清軍實力,在兩軍第一次交鋒的烏蘭布通之戰出動3萬主力傾巢南下。

開始打了幾個小勝仗,他更是驕傲自大。

結果呢,烏蘭布通遇到10萬清軍主力,一戰潰敗,傷亡了三分之一的精銳。

被打成這樣,噶爾丹仍然抱著清軍沒什麼了不起的態度,隨後又出動3萬騎兵南下繼續進攻。

結果,此次清軍準備更充足,單單糧食就儲備了高達半年。康熙帝玄燁親率中路軍3.4萬出征,準備戰略決戰。

兩軍在克魯倫河交手,噶爾丹打敗,部署一部戰死一部逃散,餘部只剩下幾千人,連噶爾丹之妻阿努可敦等被擊斃。最後,噶爾丹只帶了幾十名騎兵脫逃。

到了這個地步,噶爾丹打不過又回不去,根據地盡失,前面又是強大的清軍,只能死路一條了。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噶爾丹是蒙古歷史上,最後一個能夠威脅到中原王朝的大汗。

噶爾丹死後,蒙古也就一蹶不振了。

說白了,噶爾丹一介武夫而已,根本不是康熙的對手。

明德山人6998
2019-04-20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確實,葛爾丹的實力雖然比不了清朝,如果清朝沒有危機意識的話,完全可能上演他們的祖宗金國對陣成吉思汗領導的蒙古那種悲劇。

正因為康熙是一個深通曆史的人,知道如果稍有閃失,愛新覺羅氏就會落到完顏家族那種絕戶的悲慘境地。所以康熙對葛爾丹的態度,完全不是明朝對瓦剌部的態度。典型的殺雞就要用牛刀,以舉國之力,並且御駕親征,不滅葛爾丹誓不收兵。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原本,葛爾丹也樹立了成吉思汗的雄心壯志,想要做一隻草原上的雄鷹,恢復祖先的榮耀,讓蒙古的鐵蹄踏遍歐亞大陸,滅了滿清。可惜他遇上的不是完顏承麟,而是滅鰲拜、治河工、平三藩、收臺灣的康熙大帝。

雖然葛爾丹的起點高於成吉思汗,但是康熙已經是清朝極盛時期的聖主,清朝也不是當年的金國,大清的領土已經遼闊到當初金國的數倍之多,還有富庶的江南以及中原作為後盾,八旗軍的戰力也還在巔峰時期,加上漢軍綠營,區區一個蒙古葛爾丹還是不夠打的。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所以說葛爾丹的實力堪比清軍有點誇大其詞,結果都看到了,康熙大軍一到,葛爾丹乖乖授首。牽涉到家國天下,康熙才顧不得你是不是親女婿。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历史风暴
2019-03-02

噶爾丹最強大的時候確實讓周邊國家所忌憚,

那個時候,他將自己的汗國擴張到中亞、蒙古草原、新疆、青藏高原等地,其國土面積多達700萬平方公里。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準噶爾汗國地圖)

在當時世界範圍來看,這樣的一個國家,從面積上看排到前10名是沒問題的,估計也就西班牙帝國、葡萄牙帝國、奧斯曼帝國、沙俄帝國和大清帝國在國土面積上和他拼一下。

具體到大清,從國土面積上來看不比準噶爾汗國大多少,除了漢地18省之外,當時大清還控制了東北地區和蒙古草原東部,其國土面積比準噶爾汗國大不了多少。

但是,如果說準噶爾汗國的實力堪比大清,這就吹的有點過了。

大清當時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到1685年,全國總人口人口已經超過了一個億,當時世界人口也就6個億。

這還不是大清人口的承載極限,由於天災和明末清初的戰爭,1650年左右大清人口出現了斷崖式下跌。

大清的人口之所以這樣多,當然主要是因為中原一帶土地肥沃,生產力發達,能養活非常龐大的人口。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肥沃的江南地區,在清朝這裡有“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

而當時的準噶爾汗國,你看它雖然國土面積比較大,但是並沒有多少優良的土地。

比如蒙古高原已經是準噶爾汗國內部比較優秀的土地資源了。

但這裡也只不過算是一個還不錯的牧場而已,而這些牧場到了冬天颳起白毛風來,搞不好還要凍死大量的牲畜和人口。

青藏高原就更不用說了,這個地方人口自古以來就沒有多過。

新疆一帶雖然有一些龐大的綠洲,但是當地大部分氣候條件都極為惡劣,僅一個塔克拉瑪干沙漠就已經達到了30萬平方公里。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塔克拉瑪干沙漠)

準噶爾汗國的特點是,面積大但能養活的人卻不多。所以,即便鼎盛時期這個國家的人口也不到大清的十分之一。

經濟基礎也極為薄弱,由於氣候條件差,物產不豐富,一個天災就讓汗國有斷糧的風險。所以在1690年當駐地科布多發生旱災的時候,噶爾丹就得被迫遠征大清。

噶爾丹的這次遠征,就好比有一年京城周圍發生旱災,康熙被迫遠征外國才能活下來一樣,是不是覺得簡直是天方夜譚。可見,準噶爾汗國除了國土面積和大清差不多,在人口、經濟實力方面簡直不值一提,把大清和他相比是在侮辱大清,雖然我對這個朝代沒什麼好感,但也不能這麼侮辱。

那麼,作為世界歷史上最後一個遊牧帝國,為什麼大清和他進行了100多年的戰爭,才最終獲勝!

這就是遊牧帝國的優勢所在了,大清雖然實力遠超準噶爾汗國,可是由於軍隊對後勤依賴極大,準噶爾汗國的境內經濟基礎差,致使清軍難以深入準噶爾汗國境內,讓這個遊牧帝國得以一次次死灰復燃。

就拿1690年噶爾丹東征這次來說吧,因為是他自己送貨上門,清軍終於抓住了他的主力部隊。結果噶爾丹在正面戰場根本不是清軍對手,在烏蘭布統之戰中,準噶爾汗國2萬精銳至少被幹掉1萬人,噶爾丹自己只率領幾百人逃走。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清軍獲勝之後,並沒有乘勝追擊,一是噶爾丹假意求和,二是清軍極度依賴後勤,難以進入草原追亡逐北。

即便如此,在清軍的打擊下,噶爾丹的實力也大為縮小,原來臣服於他的部族開始蠢蠢欲動,第二年他就遭到了同屬準噶爾部的首領策妄阿拉布坦的襲擊,差一點掛掉。

幾年之後,噶爾丹再次東征,結果又被清軍擊敗,自己也死於非命。

但是,清軍此時的短板還是沒有解決,由於無法深入準噶爾汗國境內,讓這個遊牧帝國有時間休養生息,一旦實力恢復就會再次與清朝為敵。

一直到乾隆年間,在清朝的多次打擊下,這個汗國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才讓清軍成功解決了困擾多年的西北問題!

史论纵横
2019-02-27

很容易,估計這是一種誤解,儘管噶爾丹實力比清朝差一點,但也不是一個好惹的主,我認為清朝最終完成對噶爾丹以及其政權的戰爭,持續了近百年,相當困難。

如果要是容易的話,也用不著康熙皇帝多次親征了,清朝的皇帝,除了康熙親征過外,我不記得還誰親征過。

噶爾丹的實力到底有多強?

一直以來我們對噶爾丹建立的準噶爾政權都是用平叛來定義的,實際上,準噶爾政權當時已經可以稱之為一個國家的概念了,也就是噶爾丹與清朝的戰爭可以上升到國與國的關係當中。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當然,清朝將其看作是叛亂也有一定的依據。

在後金逐漸崛起建立清朝並且入主中原的過程中,曾經將蒙古各部落收服,清朝皇帝即是滿洲的皇帝,也是蒙古的大汗,準噶爾部是是衛拉特部的一部分,還有和碩特部、土爾扈特部、杜爾伯特部,也被稱為漠西蒙古。

衛拉特部在1935年歸順當時的後金,到入主中原後,最終確立了清朝與衛拉特蒙古之間的關係。

但是衛拉特是一個鬆散的政治關係,準噶爾部在噶爾丹的率領下打敗了衛拉特盟主,將這個鬆散的聯盟升級為較為集權的準噶爾汗國。

說到噶爾丹的崛起之路,絕對也是一部傳奇,在建立了準噶爾政權後,噶爾丹四處征戰,先後打敗多個政權,逐漸建立起強大的軍事政治集團。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準噶爾汗國巔峰時期控制的土地面積超過七百萬平方公里,跟清朝的控制面積也差不了多少,噶爾丹當時野心勃勃想要打敗清朝,重新建立類似其祖先蒙古時期的大一統王朝。

準噶爾崛起的同時,也正是清軍入主中原的時候,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兩者之間早晚有一戰。

為了平定噶爾丹,康熙做了哪些準備?

面對氣勢洶洶的噶爾丹,當時的康熙一再忍讓,避免戰事的升級,對於當時的清朝來說,想要徹底擊敗噶爾丹並非易事。

當時的清朝西南有三藩作亂,東南有明朝殘餘勢力,東北有沙俄虎視眈眈,可以說,如果西北戰事同時開啟,那麼對於清朝的壓力是十分巨大的。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康熙親征後,1673年三藩之亂爆發,清政府用了八年時間才完成平叛,在平定三藩的同時,臺灣的鄭經中風而死,康熙趁機發動收復臺灣之戰,到1684年收復臺灣。

緊接著,沙俄這邊戰事再起,1683年的時候清軍攻克雅克薩,一直到1686年沙俄捲土重來,再次與清軍發生大規模戰爭,經過幾次對抗,最終打敗沙俄,沙俄攝政王向清廷請求撤圍,康熙以戰勝的姿態之後簽訂《中俄尼布楚約》,不惜以割地的方式與沙俄達成協議。

可以說,這些準備都是為了在與噶爾丹全面開戰後需要一個穩定的後方,尤其是簽訂的《尼布楚條約》,很多人看似康熙一味的妥協,在戰勝的情況下,還要給沙俄割讓土地,實際上清廷擔心的正是沙俄與準噶爾勾結在一起,如果那樣的話,清朝與噶爾丹的戰爭將是一場涉及到國本的戰爭。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實際上,準噶爾之所以如此囂張,也正是因為後方有沙俄的鼓動。

準噶爾政權與清朝的三代戰爭

在經過一系列的準備後,康熙終於能夠正面與準噶爾開戰,1688年在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之前,準噶爾在沙俄唆使下,噶爾丹率領騎兵進攻當時已經歸順清朝的喀爾喀蒙古,喀爾喀部無法抵擋,於是向清朝求救,康熙先是與噶爾丹進行談判,但是噶爾丹根本就不把康熙放在眼裡,康熙於是選擇親征對戰噶爾丹,雙方在烏蘭布通展開激戰,最終擊退噶爾丹。

當時噶爾丹的軍隊只有4萬人,雖然人數少,但是軍火的火器卻比清軍的要先進的多,面對這樣一支鐵騎,縱是千古一帝的康熙也要御駕親征,可見噶爾丹當時勢力之強,形勢之危。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噶爾丹的失敗主要原因還是內部不穩,屬於快速發展起來的勢力,在敗退之後,準噶爾汗國的處境也變得不是太好,但是,這個時候也並不代表清軍徹底取得勝利,1698年康熙再次親征,噶爾丹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服毒自殺,清朝奪回喀爾喀地區,並且將準噶爾政權趕走。

雖然噶爾丹戰敗自殺,但卻並沒有完全打敗準噶爾政權,噶爾丹死後,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接替了噶爾丹的位置,準噶爾部又再次強大起來,在雍正時期,雙方又發生大戰,正是因為西北戰事,雍正才建立了軍機處,令雍正帝最頭疼的一件事是,西北用兵的時候還吃了大敗仗。1716年策妄阿拉布坦出兵西藏,1718年清軍派軍隊前去收復,結果全軍覆沒,一直到1720年才趕走準噶爾軍。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去世,雍正皇帝再次派大軍去攻打準噶爾,結果再次大敗,1735年雙方簽訂了合約,並且劃定了界限,直到1755年準噶爾發生內亂,乾隆趁機派清軍入準噶爾,一直到1757年才徹底打敗準噶爾汗國。

歷經三朝,清朝才徹底將噶爾丹建立的準噶爾徹底打敗,你說康熙打的很容易?

历史是什么
2019-11-05

清朝和準噶爾的恩恩怨怨持續了上百年,在乾隆朝的時候在真正完成了征服在康熙時期,雙方一共打了七年,兩度大戰,康熙三次親征才消滅了噶爾丹汗的勢力。

清朝統一準噶爾的過程,並不是事先有計劃的,三代皇帝身體力行完成了統一。實際上,清朝和準噶爾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三代皇帝的想法也是不斷在變化的。從公元1662年到1762年,百年時間才徹底的解決了準噶爾的問題。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清朝統治者的政策是非常靈活的。通常情況下,周邊的部落只要表示歸順,一般都會認為他臣服了。早期的時候由於準噶爾願意名義上服從大清,所以清朝也沒有打算去佔領準噶爾。畢竟清朝初年的時候,主要的力量都是用來消滅明朝的殘餘勢力,不能夠多方出擊。

康熙繼位以後,先是整頓朝政,收拾了權臣鰲拜等人,然後開始了平定三藩之亂。在這期間,準噶爾趁機發展起來,噶爾丹汗不斷的吞併別的地盤。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等到康熙二十年,噶爾丹取得了西藏的支持,並且還征服了天山南部及中亞部分地區,他的勢力迅速等到增強。不過康熙還是沒有采取強力措施,儘量以和解的方式來講解雙方的問題,避免激化噶爾丹和清朝的矛盾。

不過等到康熙二十七年的時候,準噶爾和喀爾喀爆發了戰爭,準噶爾打敗了喀爾喀。喀爾喀戰敗以後,有數十萬的蒙古人逃往清朝的北部邊境,這給清朝帶來了巨大的政治壓力。如果康熙不收留這些人,喀爾喀將被吞併。可是如果康熙保護這些難民,必然和噶爾丹汗其衝突。所以準喀之戰成為了康熙對噶爾丹用兵的導火索。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果不其然,噶爾丹向康熙索要喀爾喀部落首領。後面,雙方還進行過一系列的和談,不過最終走向戰爭。康熙從康熙二十八年就開始進行周密的部署,大軍在各個戰略要地進行了集結。同時,康熙一方面沒收了噶爾丹1500人的商隊,另一方面他還派出使者,讓俄羅斯斷絕對噶爾丹的援助。

康熙二十九年六月,康熙主動出擊發動了烏爾會遭遇戰。

康熙二十九年7月,噶爾丹吞兵烏蘭布通,直逼北京城。不過康熙打敗了他,但是並沒有剿滅噶爾丹。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噶爾丹一方面表示對清朝順從,另一方面則不斷的招兵買馬壯大自己。為此,康熙也沒有很好的辦法解決。因為康熙率大軍遠征,噶爾丹如果不交戰,很容易又逃跑。等到康熙撤兵以後,噶爾丹又會捲土重來。

康熙三十四年的時候,康熙決定用計誘使噶爾丹大軍前來,然後伺機消滅他。不過,康熙還是沒有成功。

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康熙再次親征噶爾丹,噶爾丹病死。

如果從康熙二十九年算起,一共花費了七年時間。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关河南望
2019-11-03

我們總是聽到康熙皇帝英明神武,滅葛爾丹,戰沙俄,平三藩,收臺灣,沒事還能射三百隻兔子,彷彿他無所不能,輕易擺平了一切一樣,事實上怎樣呢?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事實上,康熙打敗葛爾丹,真的很不容易,而且雙方的實力事實上,滿清佔了很大的優勢,葛爾丹部一直是以兩三萬人來對抗十多萬清軍的。

葛爾丹在康熙年間給清朝帶來了很大麻煩,史書記載葛爾丹東征滿清,其實他能動員的總兵力只有三萬人,這就和當時清朝能動員的實力錯的太多了。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準噶爾實際控制最牢固的後方就是南北疆。當時統治區內的蒙古人人口有60萬,維吾爾人有40萬。再加上其他民族,總人口超過100萬。按照常理,100萬人口可以動用的極限兵力是20萬。但是準噶爾每次對外戰爭動用的軍隊都不過三萬。秦國500萬人口可以養活100萬軍隊。再比較一下後金汗國。後金汗國的女真人(主要是建州女真和海西四部)40萬卻養活了6萬軍隊。滿清入關前的控制的人口也是100萬,就動員了15萬軍隊(滿洲八旗6萬、漢軍4萬、蒙古軍4萬,加上其他部隊總共15萬,算上後勤保障的軍事人員一共19萬)實在是因為準噶爾和南疆的維吾爾關係貌合神離,彼此不在一條船上,因此,斷不會徵召他們大規模從軍,還要留下軍隊鎮守威懾,蒙古這種遊牧民族對通知區域的控制和中原王朝是不一樣的,本身的鬆散加上不穩固,可以他可以動員的兵力並不多。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然而葛爾丹也算是歷史上的一個梟雄,是有一些能力的,他和滿清的蒙古小弟們打仗,打垮了不少,這時候康熙就坐不住了,和葛爾丹打了一仗,但這一仗非常不光彩的,千古一帝牛逼哄哄的去了,結果還沒打仗就生了急病,飛快的逃走了,對外宣稱是患了傷寒急病。隨後葛爾丹和清軍在烏蘭布通決戰,清軍主帥是大學士佟國綱,結果大學士佟國綱戰死,清軍屍橫數十里,葛爾丹以極少數兵力取勝後突圍。最後到了

康熙三十五年二月康熙再次親征,以三路清軍約期夾攻,想要報一箭之仇,此時實力懸殊的葛爾丹正在忙於應付內亂,但還是以舉族兩萬與清軍決戰,但戰鬥還未結束,葛爾丹就病死了,康熙也就算是打了個大勝仗,興高采烈而歸,其實這仗打的並不容易。


张生全精彩历史
2019-12-04

噶爾丹和康熙都是歷史上叱吒風雲的一代梟雄,兩人在十七世紀末期的那場史詩般的對決,真可謂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噶爾丹從一出生就光芒萬丈,據說是溫薩活佛投胎轉世。少年時期的噶爾丹,師從扎什倫布寺四世班禪,其後又跟隨達賴喇嘛學習。長期的系統學習,讓他打下了深厚的佛學基礎,也讓他具備了敏銳的眼光和聰慧的頭腦。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噶爾丹畫像)

1670年,準噶爾部內部叛亂,部族首領僧格被殺。噶爾丹抓住了機會,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威望,振臂一呼,僅僅帶領20餘人就平定了叛亂,成為準噶爾部的新任首領。據說,叛亂者看到噶爾丹後,“眾審視驚喜,下馬羅拜為神”,皆繳械而降。

其後的噶爾丹野心膨脹,他要成為第二個成吉思汗。於是,噶爾丹開始了他的統一蒙古的征程。先後武力征服了葉爾羌汗國、喀什噶爾、哈密、吐魯番、阿克蘇等部落,一統天山南北。其後又兵犯漠北,打敗喀爾喀和土謝圖部落。隨後揮師南下,兵鋒直指康熙,甚至公然向康熙叫囂“聖上君南方,我長北方”的要求。

康熙是何等英明神武的人物,臥榻之旁,其容他人酣睡。他一生雄才大略,睥睨環宇,先後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為“康乾盛世”奠定了堅實基礎,唯一讓他頭疼的就是這個不可一世的噶爾丹。

於是,雙方在1690年,避無可避地開始了你死我活的較量。這場對決堪稱艱苦卓絕,波瀾壯闊,絕不是所謂“輕而易舉”。

經過了近10年的艱苦鏖戰,康熙在取得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烏蘭布通、科布多和昭莫多之戰後,終於笑到了最後,逼得噶爾丹自殺身亡,餘眾徹底土崩瓦解,大漠“至此再無王庭”。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康熙畫像)

那麼,實力雄厚的草原梟雄噶爾丹,為何完敗於康熙呢?

其一,噶爾丹的綜合實力不足以抗衡康熙。

就個人素質而言,噶爾丹稍遜康熙一籌。噶爾丹雖然也算飽學之士,但其接受的教育大多侷限於佛學之類,缺乏全面系統的培養,導致他政治眼光短淺,戰略眼光短視,一味猛打直衝,不計後果。

康熙出生帝王之家,從小就被當做儲君培養,其文治武功更是出類拔萃,遠非噶爾丹可比。而且康熙一生勤奮好學,博覽群書,曾在《庭訓格言》中自述:“聖人一生,只在志學。”

就軍事實力而言,噶爾丹擁有的兵力不過區區幾萬,雖然從俄羅斯借了戰力強勁的火槍隊,發明了“駝城戰術”。讓火槍隊隱蔽在駝城的後面射擊,然後再用蒙古的精銳騎兵衝鋒,具備很強的殺傷力。

但康熙傾全國之力,聖旨一下,就可以調集十幾萬甚至數十萬軍隊。而且,康熙還擁有重武器火炮部隊,一陣炮火過後,噶爾丹就只剩下丟盔棄甲,狼狽逃竄的份兒。

就綜合國力而言,雖然在平定三藩的過程中,清朝靡費頗多,但康熙擁有沃野千里的中原糧倉,又經過多年的悉心經營,綜合國力再不濟,也比噶爾丹的區區草原和浩瀚沙漠強。

就人口數量而言,噶爾丹只是擁有百萬人口的遊牧民族,要想撼動人口上億的大清王朝,無異於螞蟻撼大象,人口數量成了噶爾丹無法修復的硬傷。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噶爾丹叛亂)

其二,噶爾丹內部離心離德,後院起火。

噶爾丹有一個侄子,名叫策妄阿拉布坦,是被殺的準噶爾汗首領僧格的兒子。本來這汗王的位置應該屬於策妄阿拉布坦的,但噶爾丹在當年平叛的過程中,直接奪去了汗位,導致策妄阿拉布坦懷恨在心,一直想奪回屬於自己的汗位。

正當噶爾丹全力實施他的“東進政策”時,策妄阿拉布坦率部5000人叛逃,端了噶爾丹的老巢博爾塔拉,噶爾丹曾率兵收復,但遭遇慘敗。這次來自內部的變故,不但直接導致噶爾丹的精銳士兵銳減,還被人切斷了補給線,讓噶爾丹元氣大傷,陷入絕境。

其三,沙俄關鍵時候撤凳子。

沙俄一直覬覦清朝東北領土,暗中支持噶爾丹對抗清政府,期望能從中獲利。但沙俄在兩次雅克薩之戰中遭遇慘敗後,於1689年和清政府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清政府不但割讓了一部分有爭議的領土給沙俄,還加大了和沙俄的邊境貿易,實現了安撫沙俄的目的。沙俄也答應不再支持噶爾丹,保持中立。

這對於噶爾丹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沒有了沙俄的支持,噶爾丹腹背受敵,陷入了四面楚歌。

噶爾丹雖然最後失敗了,但他能以一個小小的遊牧民族,抗衡大清近十載,逼得康熙御駕親征,確實無愧於草原雄鷹的稱號,仍不失為一條鐵骨錚錚的漢子。

(參考資料:《清史稿》)

静夜史
2019-11-03

看到這個問題,靜夜史想知道的是:這個“據”是誰?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作為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是我國封建時代的集大成者,在多個方面創造了巨大的成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搞定了蒙古諸部,徹底解決了困擾中原王朝數千年的遊牧民族問題。

在蒙古各部中,衛特拉蒙古中的準噶爾部是清朝最大的敵人,從1690年烏蘭木通之戰,到1759年清朝徹底平定天山南北,清朝三代帝王,用了將近70年的時間,最終消滅準噶爾汗國,實現了對西域的征服。至此,這個常年與清朝為敵的強大勢力,徹底被掃入歷史的故紙堆。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清朝和準噶爾的戰爭,曠日持久,耗費巨大。雖然清朝通過一系列勝仗比如烏蘭木通之戰、昭莫多之戰等成功奠定勝局,但是期間經歷的敗仗更多。比如:

  • 烏爾會河之戰

1688年,在喀爾喀蒙古高原上,清軍和準噶爾爆發烏爾會河之戰,清軍2萬多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隨後康熙御駕親征,在1690年烏蘭木通之戰中才通過慘勝扭轉了戰局,並促成了1691年多倫會盟的成功,喀爾喀蒙古歸入清朝;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 喀喇烏蘇之戰

1716年,準噶爾策妄阿拉布坦派大將策凌敦多布率6000軍隊突襲拉薩,拉藏汗陣亡,西藏全境淪陷。

1718年7月19日,清軍派遣的湖廣總督額倫特和侍衛色楞各兩路大軍在喀喇烏蘇河遭遇準噶爾伏擊,包括後勤民夫在內的超過35000名清軍全軍覆沒。康熙震怒,但堅定了驅逐準噶爾,收復西藏的決心。隨後皇十四子胤禵率領清軍二次入藏,最終於1722年驅逐準噶爾收復西藏。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 博克託嶺、和通泊之戰

1731年5月,策妄阿拉布坦死,雍正集合16萬大軍,發動對準噶爾的滅國之戰。結果靖邊大將軍傅爾丹中計,在博克託嶺、和通泊等處中伏,損失20000多人。清軍不得不退守科布多,與準噶爾保持對峙。

此戰後,清軍放棄消滅準噶爾的企圖,雙方訂約以杭愛山為界。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除了以上三次慘敗,清軍在和準噶爾的對峙中,基本處於敗多勝少的不利局面。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

  • 準噶爾技術先進

準噶爾北臨沙俄,已經接觸到了西方的先進軍事科技,在技術層面已經完全碾壓清軍。這導致清軍在相同數量的對峙中幾乎佔不到任何優勢;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 準噶爾完成蛻變

準噶爾經過了噶爾丹以及策妄阿拉布坦等的經營,已經不再是傳統的遊牧政權,準噶爾已經完成了衛特拉蒙古的統一,並以西域為中心發展成一個綜合實力強悍的集權制國家,這使得清朝平定準噶爾難度驟增;

  • 清朝開始衰落

清朝方面,自1644年清軍入關以來,清朝賴以起家的八旗勁旅已經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到三藩之亂時,很多八旗子弟已經上不得馬,拉不開弓。昔日“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軍隊,已經走向荒廢,清朝不得不倚靠綠營和蒙古軍隊平定邊疆;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但是,最後清朝還是擊敗了準噶爾,收復了新疆。清朝之所以能逆轉,主要取決於以下因素:

  • 清朝擁有巨大的資源優勢

準噶爾之所以強悍,在於技術先進,主場作戰,全盛時期的準噶爾汗國達到80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

但是,準噶爾汗國即使在巔峰時期人口也不超過100萬人,多數時期人口也就50萬左右。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而清軍入關時,經過明末動盪和剃髮易服等的殘酷鎮壓,關內人口只有1900萬戶,而按照一戶平均三口人的數量,清朝人口最少時也就不到6000萬人。

但是到乾隆執政後期,清朝人口已經接近4億,在人口數量上遠遠超過準噶爾。

這就意味著,即使清朝屢戰屢敗,不斷全軍覆沒。但是因為人口眾多,清朝依然可以組織起更多的軍隊和準噶爾玩消耗。

而準噶爾因為緯度高,氣候乾燥,人口出生率低,不可能在持久戰中戰勝清軍。

說難聽點,清朝輸得起,而準噶爾耗不起!所以先倒下的一定是準噶爾。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 清朝的外交手段更加靈活

清朝和準噶爾的纏鬥,不可能繞開北方的沙俄。雖然噶爾丹和沙俄一度聯手進攻喀爾喀蒙古,但是清朝對沙俄作出的“妥協”明顯更大。

為了集中精力全力對付準噶爾,康熙在兩次擊敗沙俄之後,乘勝即收,簽訂《尼布楚條約》,對沙俄做出了較大的讓步,換取沙俄不支持準噶爾的承諾。

不過,沙俄從來沒有真正遵守過協約,在《尼布楚條約》簽訂後,沙俄開始在貝加爾湖周邊不斷搞小動作,將喀爾喀蒙古傳統牧場貝加爾湖據為己有。

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朝再次做出讓步,於1727年兩國簽訂《恰克圖條約》,確認了沙俄對貝加爾湖的佔領。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此時的清朝處於國力上升期,之所以做出如此讓步,絕對不僅僅是為了集中力量解決準噶爾。尤其是喀爾喀蒙古,清朝通過有意縱容沙俄的入侵,削弱喀爾喀蒙古的實力,使其強化對清朝的依附。

早在1635年,後金就征服了漠南蒙古,隨後清朝於1691年多倫會盟收服了漠北蒙古,通過對蒙古各部又打又拉的方式,清朝皇帝成為蒙古的共主,在法統上佔據了主動,使漠西蒙古陣營勢力越來越單薄。

再加上對沙俄的籠絡,使漠西蒙古在名義上孤立無援,為清朝徹底解決準噶爾奠定了基礎!

1755年,清朝終於發動對準噶爾汗國的滅國之戰!而這一天的到來,絕不容易!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山中茅店
2019-02-24

蒙古部落發展

說起噶爾丹就繞不開明末時期蒙古部落的發展情況,從明初朱元璋派兵擊敗元朝,蒙古部落勢力就退到長城以北的地區,經過一兩百年的發展到明末清初時期,蒙古部落逐漸就分為三大部:一部是長城以北大漠(今蒙古戈壁)以南地區發展成漠南蒙古,這部就是現在的內蒙古地區;一部是大漠以北發展成漠北蒙古也就是喀爾喀蒙古,就是現在蒙古國還有今天唐努烏梁海及貝加爾湖以南地區;一部就是天山以北地區稱為漠西厄魯特蒙古,噶爾丹這部就屬於漠西厄魯特蒙古。厄魯特蒙古又分為四部:分為和碩特部(今新疆烏魯木齊地區)、準噶爾部(今伊犁河流域)、土爾扈特部(今新疆塔城地區)、杜爾伯特部(今額爾齊斯河流域)。其中準噶爾部實力最強,到噶爾丹執政時期逐漸就吞併了其餘三部的地盤和人口,實力因此而大增,範圍向南疆和青海地區擴張。但是剛好又恰逢沙俄勢力瘋狂向外擴張時期,為了達到沙俄染指吞併新疆的企圖,就在私下鼓動和利誘噶爾丹,出錢出武器。這樣噶爾丹的實力就更加強大,隨之而來就是野心也更加膨脹,噶爾丹的叛亂就這麼爆發了。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噶爾丹叛亂的經過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噶爾丹藉口喀爾喀部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殺其弟,起兵3萬討伐喀爾喀部落。

康熙二十七年,喀爾喀諸部力戰不敵紛紛逃往漠南蘇尼特部區域(今科爾沁地區)並向清廷告急請求幫助。康熙一面令人嚴斥噶爾丹行徑,一面派人安撫喀爾喀諸部,暫時在漠南安頓放牧。同時派兵防守要點嚴密監視噶爾丹行動。但噶爾丹並沒有在意清廷的警告,繼續拿下侵騷蒙古各部。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噶爾丹像)

康熙二十九年,康熙決定親征噶爾丹,出發沒多久後得病就馬上回京養病了,征討噶爾丹軍隊分為兩部,一部是碩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皇長子胤褆為副將,從古北口出兵3萬,為左路軍;一部是和碩親王常寧為安北大將軍,從喜峰口出兵2萬,為右路軍。常寧部首先在烏珠穆沁和噶爾丹遭遇,首戰不利。康熙隨即令左右兩路合兵和噶爾丹在烏蘭布通交戰,噶爾丹憑藉駱駝組成的駝城陣,和沙俄火器優勢和清軍交戰。雖然清軍奮勇作戰(皇舅佟國綱戰死)但仍沒有佔太大的優勢,雙方基本達成平手,但由於噶爾丹兵力少,消耗太大,長久拖下去必然滅亡。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噶爾丹藉口向清兵投降的緩兵之際,得到喘息趁機逃走,途中又遭到瘟疫,最後退回科布多的僅僅剩下幾千人。 隨後,噶爾丹在科布多召集舊部,準備重整旗鼓,東山再起。隨後的幾年,噶爾丹繼續侵擾喀爾喀各部。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看到噶爾丹的勢力又開始強盛,知道終究不免要有一戰,於是決定再次親征噶爾丹。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康熙像)

親征大軍分三路,東路由黑龍江將軍薩布素從興安嶺出兵克魯倫河;西路由撫遠大將軍費揚古為主將,分別出歸化、寧夏(今寧夏銀川),越過沙漠,會師於翁金河(今蒙古德勒格爾蓋西)後北上;康熙親自率中路出獨石口(今河北沽源南)北上,直指克魯倫河上游,並與其他兩路約期夾攻,企圖一舉殲滅噶爾丹。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五月,西路軍在撫遠大將軍費揚古的指揮下在土剌河上游的昭莫多與噶爾丹交戰,全殲其主力,噶爾丹僅帶數十騎逃走。而此時噶爾丹後方伊犁地區被其侄策妄阿拉布坦所襲佔,噶爾丹眾叛親離,又拒不接受康熙的招降,在康熙三十六二月,噶爾丹服毒身亡,自此將近十年的噶爾丹叛亂終於平息了。雖然噶爾丹叛亂平息了,其實準噶爾部還未衷心誠服於清廷的統治,其後雍正時期的噶爾丹策和乾隆時期達瓦齊相繼爆發叛亂,直到乾隆二十二年,才徹底平息準噶爾部的叛亂。

實力對比

噶爾丹雖然在蒙古各部中實力最強,也最能打,身後又得到沙俄的支持和幫助,但和清廷相比較而言,實力還是遠遠比不上的。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康熙親征噶爾丹凱旋前的勒銘)

一是兵力上,噶爾丹最強時期兵力也不過三五萬人,康熙第一次和第二次親征兵力都遠在噶爾丹之上。二是戰爭是場資源的消耗,包括兵力、物資等。僅僅靠天山一帶為根據地的噶爾丹根本就不能和擁有整個中國的清廷比消耗。三是準噶爾部內部矛盾,噶爾丹雖然吞併了其餘三部,但其餘各部勢力肯定還是存在企圖脫離準噶爾部控制。最後昭莫多之戰時,噶爾丹後方伊犁地區被其侄策妄阿拉布坦所襲佔,也說明了準噶爾部內部矛盾衝突的存在。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