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名醫淳于意的墓原來在這裡
西漢名醫淳于意的墓原來在這裡
西漢名醫淳于意的墓原來在這裡
西漢名醫淳于意的墓原來在這裡
西漢名醫淳于意的墓原來在這裡
西漢名醫淳于意的墓原來在這裡
西漢名醫淳于意的墓原來在這裡
展翅霄鵬
1/6 淳于意墓,又稱“救女墳”,位於泰安市岱嶽區滿莊鎮中淳于村西南的田地中。該墓1956年泰安縣進行文物普查時被發現,1957年泰安縣人民委員會公佈為第一批應保護的文物古蹟,1979年泰安縣革命委員會公佈為第一批全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泰安市郊區(今岱嶽區)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6 淳于意(約公元前215年—約公元前140年),西漢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姓淳于,名意。淳于意曾任齊太倉令,精醫道,辨證審脈,治病多驗。曾從公孫光學醫,並從公乘陽慶學黃帝、扁鵲脈書。《史記》記載了他的二十五例醫案,稱為“診籍”,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病史記錄。司馬遷在《史記》中,把他與扁鵲合併立傳,即《扁鵲倉公列傳》。
3/6 淳于意醫術精湛,決斷病人生死多有應驗,醫治病人能達到起死回生的奇妙效果,人們都說他是神醫。他不肯依附權貴,採取遷移戶籍和到全國各地行醫的方法來推託,因此,得罪了一些權貴。漢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有人向皇帝告了一狀,淳于意被判為肉刑,要押解到都城長安受刑。
4/6 淳于意沒有兒子,只有5個女兒,跟著囚車哭,淳于意生氣,罵道:“生子不生男,緩急無可使者!”
5/6 淳于意的小女兒緹縈因父親的話感到悲傷,就跟父親向西到達長安,上書說:“妾父為吏,齊中稱其廉平,今坐法當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復生,而刑者不可復續,雖欲改過自新,其道莫由,終不可得。妾願入身為官婢,以贖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
6/6 緹縈的孝心最終感動了漢文帝,皇帝下詔免除了淳于意的刑罪,還廢除了肉刑。緹縈救父的故事,成為歷史上的一段佳話,這也是此墓被稱為“救女墳”的原因。從此,淳于意徹底脫離了官場,專事於一心一意為民行醫,救死扶傷的崇高職業,活了七十多歲,死後據說就葬在了這裡。
2019-09-12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