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老照片:底層社會真實面貌 百姓生活貧困
清末老照片:底層社會真實面貌 百姓生活貧困
清末老照片:底層社會真實面貌 百姓生活貧困
清末老照片:底層社會真實面貌 百姓生活貧困
清末老照片:底層社會真實面貌 百姓生活貧困
清末老照片:底層社會真實面貌 百姓生活貧困
清末老照片:底層社會真實面貌 百姓生活貧困
清末老照片:底層社會真實面貌 百姓生活貧困
清末老照片:底層社會真實面貌 百姓生活貧困
清末老照片:底層社會真實面貌 百姓生活貧困
清末老照片:底層社會真實面貌 百姓生活貧困
小歷史
1/10 1909年5月,在山洞裡獨居的男子。美國地質學家張伯林(1881年-1948年)於1909年來華,拍攝了清朝末年的社會景象。這一年,正是小皇帝溥儀即位的第一個年頭,即宣統元年。
2/10 1909年3月,漢口城牆外的民居。張伯林拍攝的這些照片,正好展示了溥儀接手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大清。清朝雖然在他的任上滅亡,但他本人完全不用負責任,畢竟他只是被推到前臺的娃娃。溥儀即位後,由隆裕太后和醇親王載灃攝政。
3/10 1909年5月,送葬隊伍把紙錢拋向空中。這些照片記錄了基層百姓的生活狀態,不得不說,明顯給人以落後破敗的印象。當時清朝在近代化方面是有一點成績的,但這些近代化因素對普通百姓的輻射非常微弱,他們的生活與百年前並無多大區別。
4/10 1909年5月,北方某城市的街景,兩位婦女裹著小腳。
5/10 1909年5月,北方農村的孩子,沒有機會接受教育。
6/10 1909年3月,理髮攤,周邊人群擁擠。《清朝文獻通考》記載,光緒帝開始,朝廷的財政收入呈上升趨勢,1903年為1.05億兩,1908年為2.34億兩,1909年為2.63億兩,到1911年已接近3億兩。清末朝廷似乎比“康乾盛世”時期更加“富裕”,但事實上,整個國家陷入了內外交困、危機重重、瀕臨崩潰的境地。
7/10 1909年4月,農民把糧食運到城裡。朝廷財政收入的增加從何而來?一是向鐵路、輪船、郵政、電報等近代企業徵收新稅種,厘金和關稅持續推進;二是各種苛捐雜稅名目迅速增加,“菸酒加稅,鹽斤加價,整頓契稅牙帖”,“凡肩揹負,日用尋常飲用之物,莫不有捐”。
8/10 1909年5月,火車站周邊的馬車。朝廷的財政收入增加了,財政支出也水漲船高。這些錢花到了哪裡呢?如建設新軍、對外賠款、官辦企業、供皇室揮霍等,都節節攀升。1899年,朝廷支出1.01億兩,1908年支出2.37億兩,到1911年支出已增至3.38億兩。
9/10 1909年5月,牛、馬、驢拉著大車從城牆邊走過。1909年,御史胡思敬奏稱:“自甲午、庚子兩次賠款,民力已岌岌不支。壬寅改練新軍,分攤各省,歲盈千萬,竭澤而漁,勢成孤注。”他認識到,朝廷從民間汲取的財富已經到了極限,再這樣下去,真的要亡國了。
10/10 1909年6月,黃包車伕吃午飯。在社會經濟發展緩慢的背景下,朝廷收入的增加必然伴隨著百姓負擔的加重,也就可以想象民生之難。百姓生活水平有沒有提高,一個重要的標誌是飲食結構,粗糧、細糧、蔬菜、肉類各佔多少比例?我沒有看到相關數據,但從零星史料中判斷,基層百姓的飲食以粗糧為主,蔬菜和肉類佔比很少。
2019-05-14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