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是三皇五帝裡的共工氏或者防風氏嗎?

9 個回答
古史微
2019-07-13

感謝朋友們的邀請和信任。關於良渚文化的問題,我已經在悟空回答過兩次。照例,我們還是要先祝賀良渚申遺成功。

感謝朋友們的邀請和信任。關於良渚文化的問題,我已經在悟空回答過兩次。照例,我們還是要先祝賀良渚申遺成功。

題主的問題:良渚文化是三皇五帝的共工氏或者防風氏嗎?

我的答案:不是。

原因:第一,先說共工氏。在傳世文獻中,共工氏的名號與築城防水有關。而根據考古資料,中國最早的城址是湖南常德的城頭山遺址(如下圖),年代在約6000年前。考古工作者根據城的形制及周邊環境推測城址是為防洪水而修建的(見王紅星論文《澧縣城頭山城壕聚落初步研究》),應是可信的。隨後,江漢地區也興起了大片的古城址群,這與《山海經》記載共工氏興起於江水也符合。因此,把共工氏放在江漢流域可能更為合適的。

感謝朋友們的邀請和信任。關於良渚文化的問題,我已經在悟空回答過兩次。照例,我們還是要先祝賀良渚申遺成功。

題主的問題:良渚文化是三皇五帝的共工氏或者防風氏嗎?

我的答案:不是。

原因:第一,先說共工氏。在傳世文獻中,共工氏的名號與築城防水有關。而根據考古資料,中國最早的城址是湖南常德的城頭山遺址(如下圖),年代在約6000年前。考古工作者根據城的形制及周邊環境推測城址是為防洪水而修建的(見王紅星論文《澧縣城頭山城壕聚落初步研究》),應是可信的。隨後,江漢地區也興起了大片的古城址群,這與《山海經》記載共工氏興起於江水也符合。因此,把共工氏放在江漢流域可能更為合適的。

第二,再說防風氏。根據傳世文獻的記載,防風氏與大禹是同一時期的人物。但根據筆者所擬定的古史體系,大禹當為三星堆末期的人物,而這個時候良渚文明已經消失,隨之而起的是更為落後的馬橋文化。筆者認為,把馬橋文化與傳世中的防風氏有關的可能性會更大。

感謝朋友們的邀請和信任。關於良渚文化的問題,我已經在悟空回答過兩次。照例,我們還是要先祝賀良渚申遺成功。

題主的問題:良渚文化是三皇五帝的共工氏或者防風氏嗎?

我的答案:不是。

原因:第一,先說共工氏。在傳世文獻中,共工氏的名號與築城防水有關。而根據考古資料,中國最早的城址是湖南常德的城頭山遺址(如下圖),年代在約6000年前。考古工作者根據城的形制及周邊環境推測城址是為防洪水而修建的(見王紅星論文《澧縣城頭山城壕聚落初步研究》),應是可信的。隨後,江漢地區也興起了大片的古城址群,這與《山海經》記載共工氏興起於江水也符合。因此,把共工氏放在江漢流域可能更為合適的。

第二,再說防風氏。根據傳世文獻的記載,防風氏與大禹是同一時期的人物。但根據筆者所擬定的古史體系,大禹當為三星堆末期的人物,而這個時候良渚文明已經消失,隨之而起的是更為落後的馬橋文化。筆者認為,把馬橋文化與傳世中的防風氏有關的可能性會更大。

第三,那麼良渚文化究竟是什麼。從考古材料來看,良渚文化消失後,中國境內有許多考古文化都受到了良渚的影響,如二里頭、陶寺、盤龍城、新干大洋洲、三星堆、金沙、齊家等。綜合各種現象來看,筆者認為,把良渚文化視為傳世文獻中的虞王朝可能是更加合理的。

以上回答,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疑問,我們可以繼續討論。我以研究先秦史為主,歡迎大家關注我。

来取笑
2019-07-12

良渚文化實際存續1000年左右,即從距今5300年起,至距今4200年止。據古文獻《山海經·北山經·精衛填海》的有關神話解析,“精衛填海”暗含一定的歷史信息,是當時西河炎帝集團 與良渚東夷集團政治聯姻的寫照,也是神農氏炎帝將公主嫁於少昊氏帝俊之王子的歷史故事,同時也是先民對滄海桑田世事變遷的古老記憶。

根據《路史·國名記·後紀五·疏仡紀·黃帝紀上》和《史記》的相關資分析:帝俊有子即後來帝鴻,傳說帝鴻三身,其苗裔中有金天氏白民;防風氏釐禺(被大禹處斬);縉雲氏驩兜(歡兜),而歡兜即再後來的三苗首領……

從白民、釐禺、歡兜這三支苗裔來反推其祖先的話,那他們的祖先決不可能是黃帝,而只能是蚩尤

浮木盲龟
2019-07-12

防風氏應該是風(鳳,楓)氏部落聯盟,伏羲、夸父一族,和封豨氏(不詳,以野豬為圖騰,估計是豬八戒的原型,根據豬八戒的武器有弓大概是古夷人)部落聯盟的統一融合,防風氏的圖騰兼有風(氣旋紋)、鳳和野豬的特徵。

鳳的另一個字為雚(觀),大眼晴的貓頭鷹,後演化為灌口神,現在都江堰有神廟,為水神;夸父(圖騰為楓葉、楓樹)“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也是水神;豬八戒是天蓬大元帥執掌天河,也是水神”,以上正好和良渚文化先進的水利工程相對應,也就是說上古有一些部族(共工、大禹也是)已經掌握了先進的水利工程技術,並依託水利建立高度發展的文明,如果沒有猜錯,三星堆文明和金沙文化也應該有水利工程遺址。

水神文化還有一個特殊的禮器——玉琮,如果推測不錯應是水井的模型,“改邑不改井”,說明當時已有成熟的掘井技術。

以水利工程為特徵(包括井崇拜)的上古部族文化顯然區別且領先於傳統認為的中原文化。

张履琚
2019-07-12

沒有,我剛看完《山海經》,他們是根據記載扒出的。這一帶的山“龍身鳥首”,屬於大中華的腹心地帶,“防風氏”在外圍,當年大禹把以會盟的名義他們調過來殺的。“南二經”記載“成山,四方,有三壇”,已經指明瞭這兒有遺址。《山海經》是“天國玉碟”,比任何史書都可信。國土都很多打成水區了,有一些對不上,大家懷疑它的真實性。這是姆大陸沉沒前全球地理風俗氏族志,“書”放到中國,證明中國是“天國”嫡傳後代……這是全球地理志,其在全球的位置,你想去吧。全球就中國稱“祖國”,這裡是“主”的國,也祖宗國,我們是一群垃圾看墳頭的,六十億人根上的祖宗就埋在這裡。

九宵神鹏
2019-07-12

不一定是防風氏,良渚文化早於夏商周,最大可能是五帝之時的一大部落,相傳防風族是巨人族,防風氏部落在今浙江德清縣東,良渚遺址中未見巨人骨骼報告,共工氏居西北部,所以也不可能是共工文化。應該研究下五帝時期杭州附近部落分佈情況才能搞清,不能草率下結論。

周乙1963
2019-07-12

良渚玉琮上的駕龍神人是方臉,符合古書上“句芒方臉、駕兩龍”的記載,而且該神人戴著芒刺編成的帽子,這些都符合該神人是句芒的條件。句芒就是良渚國王,帶領族人北遷山東後與當地大汶口文化的太皞族群融合形成山東龍山文化(其蛋殼黑陶技術來自良渚文化,良渚玉琮成為中國後代王朝的禮器),古書記載:“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奠定了華夏族的基礎。

藏息君
2019-07-12

從玉琮上的四方向神,句芒,祝融,蓐收,禺強推斷良渚是祝融的後裔,是南方祝融,為炎帝后裔,四方向神代表四季,其中只有祝融司職觀天象定四時,在部落首領與巫師一體的年代,其他三神都是祝融一人扮演的,現在南方有些地區在四方神中仍以祝融為尊。

严维权
2019-07-12

防風氏已是後事了,我會講明的!

用户51429888827
2019-07-13

司馬遷不知道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