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到少林寺習武,隨藝術流浪,百年傳承的家鄉美食讓我陷入兩難
11歲到少林寺習武,隨藝術流浪,百年傳承的家鄉美食讓我陷入兩難
11歲到少林寺習武,隨藝術流浪,百年傳承的家鄉美食讓我陷入兩難
11歲到少林寺習武,隨藝術流浪,百年傳承的家鄉美食讓我陷入兩難
11歲到少林寺習武,隨藝術流浪,百年傳承的家鄉美食讓我陷入兩難
11歲到少林寺習武,隨藝術流浪,百年傳承的家鄉美食讓我陷入兩難
11歲到少林寺習武,隨藝術流浪,百年傳承的家鄉美食讓我陷入兩難
11歲到少林寺習武,隨藝術流浪,百年傳承的家鄉美食讓我陷入兩難
11歲到少林寺習武,隨藝術流浪,百年傳承的家鄉美食讓我陷入兩難
11歲到少林寺習武,隨藝術流浪,百年傳承的家鄉美食讓我陷入兩難
11歲到少林寺習武,隨藝術流浪,百年傳承的家鄉美食讓我陷入兩難
11歲到少林寺習武,隨藝術流浪,百年傳承的家鄉美食讓我陷入兩難
11歲到少林寺習武,隨藝術流浪,百年傳承的家鄉美食讓我陷入兩難
11歲到少林寺習武,隨藝術流浪,百年傳承的家鄉美食讓我陷入兩難
11歲到少林寺習武,隨藝術流浪,百年傳承的家鄉美食讓我陷入兩難
11歲到少林寺習武,隨藝術流浪,百年傳承的家鄉美食讓我陷入兩難
11歲到少林寺習武,隨藝術流浪,百年傳承的家鄉美食讓我陷入兩難
11歲到少林寺習武,隨藝術流浪,百年傳承的家鄉美食讓我陷入兩難
11歲到少林寺習武,隨藝術流浪,百年傳承的家鄉美食讓我陷入兩難
11歲到少林寺習武,隨藝術流浪,百年傳承的家鄉美食讓我陷入兩難
11歲到少林寺習武,隨藝術流浪,百年傳承的家鄉美食讓我陷入兩難
西楚朗雨
1/20 #我的故事# 我叫李朋,今年33歲,安徽省亳州市人。很多人會把我家鄉的名字錯念成“毫州”,因為兩個字實在太像了。這張穿著將軍服的童年舊照,是在我三歲生日時拍的。那天爸爸帶著我去老城區拍照留念,我在眾多服裝中一眼相中了這一套。爸爸當時說,將來看你能不能當個武將,沒想到一語成讖,我真的和武術結下了不解的緣分。
2/20 5歲時,我的乾爹在當地推廣武術,在青少年宮辦了第一批青少年武術培訓班,父親便把我了送過去,我由此開始習武。我是回族人,我們管爺爺叫巴巴。齋月時,我跟爸爸下地,在巴巴的墓碑前,爸爸和我說:“你出生時沒見過巴巴,現在你練武一年多了,給巴巴看下你的成果吧。”我就在地頭比劃起來,於是有了這一張跨越時空的合影。
3/20 我自小成績不好,一次期末考試,語文和數學加一起才考了100分。害怕爸媽責罵,我偷偷修改了自己的成績單。有一天,媽媽非常嚴肅地詢問我:“我和你爸想把你送外地學習武術,你想不想去?”因為害怕自己私改成績單的事被父母知道,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這是我和爸爸在少林寺的合影,當時我11歲。習武的日子,每天清晨五點鐘起床,跑一趟達摩洞。每天訓練時間10個小時,每天累得筋疲力盡,但看到自己的功夫有長進,特別開心。
4/20 我用省吃儉用買的錢,買了人生中第一臺相機。那時候相機的像素很差,但是對於新鮮事物我總是充滿好奇。搗鼓了幾天,差不多學會操作相機了,我就約師弟一起出去,用現在的流行語就是拍寫真。我們精心準備服裝,設計一些造型動作,用相機記錄下來。剛開始不熟練,一張照片總要反反覆覆擺好多次動作,才能出片。
5/20 2005年我跟著少林功夫團,去了很多國家表演少林功夫。臺灣的表演團優人神鼓來到少林寺,挑選演員合作一部舞臺劇《禪武不二》,我是被選中的演員之一。這張照片是我在香港的藝術節上,我們候場準備換衣服,突然有人說劉德華要過來見我們,我當時就楞住了,太驚喜了!因為我們在少林寺的時候,沒有電視可以看的,但我們都很崇拜劉德華,知道他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演員。到現在都能回想起那天的喜悅感,沒想過能和劉德華有一張合影。
6/20 2007年我被少林寺選中去俄羅斯去表演,交流中國少林武術。在當地的一家少年軍校,他們請我去教武術。剛開始他們柔韌性特別差,韌帶撕裂疼痛讓他們非常痛苦,一板一眼的武術動作還是難住了他們。我就告訴他們,想要把武術練好,功夫在於一點一滴去積累,你覺得辛苦,就是說明你在長功夫。每一堂課結束之後,他們都非常開心,圍著我要拍照,我自己也很有成就感,就好像突然間變成了一箇中華武術的國際傳承人。
7/20 我在少林寺總共學習了14年武術。2013年,我和同伴都希望我們可以把中國武術以藝術的形式教課、表演,把中國武術帶去不同的國家,我們把這個計劃稱之為“藝術流浪”。我們來到新德里的藝術村,這裡面分為多戶多家,每個人都用心做著自己的藝術,時時聚集在一起,拿出自己的作品,說出自己的想法,一起去交流展示探討,在那裡我們受益匪淺,創作了我們的第一部作品《牛一》,講述了我們對生命的理解,這是《牛一》的劇照。
8/20 為了這個作品,我們窮極精力,酷暑天,來往香港和內地之間。一個小的場地,對我們來說卻是一個大劇場。因為沒有沒有冷氣,在劇場排練需要耗費大量的體力,一天6個半小時,一場下來衣服都能擰出水,幹了又溼透。
9/20 我們在藝術村開展了3場表演,我們當時沒想到會有很多人來欣賞,他們看完表演之後,感慨東方武術結合戲劇,在創作所表達出來的東方美。和他們的聊天當中,讓我覺得其實藝術真的是不分國界,可以通過藝術跟不同國家的朋友在一起去溝通與交流。這是非常純粹的,我的內心也得到非常大的昇華,讓我更切實際的去觸摸到生活和藝術的真實,而不再是虛無縹緲、沒有存在感的東西。
10/20 藝術漂流計劃的第三站,我們到了齋普爾的沙漠小鎮。在一個集市上看到一家小店,在店裡掛著滿滿的關於駱駝的照片。店主提起他的救助駱駝的公益活動,因為駱駝在印度是不受保護的,很多都被屠殺掉,於是他就發起了一個活動,給駱駝去化妝,每年舉辦一次駱駝的選美大賽。我覺得他做的事情就非常有趣,也和他分享我的藝術流浪計劃,大哥他覺得我們非常有緣分,就做了一個頭繩送給我,這根頭繩跨越了國界,讓我們的心連在了一起。
11/20 離開印度,我來到了香港,在JCCAC藝術駐村裡遇到一位畫家,他叫於王,我們對於藝術的想法不謀而合,我們覺得武術和繪畫一樣,不應該只是侷限於動作的招式上的表現,而更多是我們通過自己的思考表達出自身對武術的感受,兩者結合有了上圖的行為藝術的創作,他在我身上畫他的作品,我去做我自己的動作,讓兩者可以融合在一起,這是我第一次做這種藝術結合的形式,它打開了我的創作思維。
12/20 我從一位武術人開始慢慢轉入到藝術的創作,學習劇場的表達,學習去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也是在這段時間,我想到了父母親和自己肩上的責任。我的太爺爺李心田在清末1890年時研製出了一道美食——牛肉饃,到我這一輩,已經傳了130年。現在,牛肉饃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當中,朋友們來亳州探討藝術時,我就帶他們到我家小店裡去,品嚐下傳了四代人的牛肉饃。
13/20 皖北的飲食,粗狂豪放,有著大江東去的味道。亳州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傳承,飲食文化也源遠流長。過去沿街叫賣,而現在的牛肉饃已經變成了特色美食品牌。牛肉饃工藝複雜,做起來比較辛苦,需要每天凌晨早起,同時也付出很大的體力,所以在傳承人方面是比較難的。很多來亳州旅遊或者是採購藥材的朋友都會吃上一口亳州的牛肉饃,大部分的朋友還都是比較喜歡的。
14/20 亳州歷來人文薈萃,是曹操華佗的故鄉,老子故里。我的人生原本是接替父親的擔子,傳承我家的祖業:牛肉饃。但是我從小不甘守著祖傳的手藝過一輩子,一輩子和油乎乎的牛肉饃打交道。圖為我的父親用手抓起油鍋裡滾燙的牛肉饃,給我做指導,他開玩笑地說,看我的鐵砂掌厲不厲害!
15/20 如果我要繼續沿著我的“流浪藝術”之路走下去,就不可能再去接替父親的擔子傳承牛肉饃。一面是家業,一面是自己的夢想,這樣的念頭讓我陷入到矛盾和焦慮之中,最終就決定多出去走一走,然後讓自己在這樣的過程當中,看一看能不能找到自己心裡的方向。這張圖是我在廣西的大山裡徒步,我每天走到精疲力盡,沒有目標和方向,通過體力的透支,讓自己來不及思考。
16/20 我去到廣西的一個山村裡面,它是比較古老的山村,非常隱蔽,處於山很深處的一個村落,我就在那邊住下。每天都會到這個河邊去打打坐,想讓自己浮躁的內心可以安靜下來,達到身心平衡,精神穩定。功夫就是這樣,真正打坐的人,兩隻眼睛就像燈光,不是凶惡,是有神。
17/20 經過1個多月的流浪,我回到了家鄉。我決定開始幫著家人一起去經營牛肉饃。我每天都要去劈柴,把大塊的煤炭砸碎。有一次,我在劈柴的時候不小心把木屑濺到眼皮上。心中頓時覺得非常的委屈,我不想用這樣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人生,和父親發生了強烈的爭執與對立,我的內心開始有了無聲的叛逆。
18/20 最後我決定把開辦了一家武術班教小朋友練武術。能夠把所學分享給小朋友,練武術總歸是一個吃苦的過程,光鮮亮麗的表面需要付出無數的努力與汗水,看著我的學生從弱小、內心的卑微,在一次一次的挑戰中變得強大而堅韌,讓我內心覺得非常的開心與知足!可同時也伴隨著對父母的愧疚!
19/20 冬天的亳州溫度特別低,有一次我去看爸媽,他們在做那個肉餡,我去幫忙,剛把手伸進去,就覺得刺骨的涼,連忙縮了回來,看著父母佝僂的身軀,紅腫的手,心疼,愧疚,自責。最終我找到了兩全的辦法,白天去武術班,晚上回來忙店裡。武術的傳承很重要,家族傳承也不能忘本。
20/20 人生就是這麼的奇妙,2011年我們依依不捨的道別離開少林寺,我們都期待十年以後我們再相聚,再同臺演出。在今年5月份,我們分別的第8年,當地攝影協會的老師們想要邀請我拍一些作品,當時就非常巧,我的師弟也在國內,我就邀請了他過來,他專程從合肥趕過來,時隔八年我們再重逢,相聚,一起練武,雖沒有了當年的體力,但覺得又回到了那段青春歲月。#我的故事# 本作品已授權發佈,盜版必究。
2019-07-29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