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曹操,曹丕,曹彰
10 個回答
穿越再现彼岸
2019-01-16

曹丕(老大)、曹彰(老二)、曹植(老三)、曹熊(老四)他們都是卞夫人所生,不過曹熊早年去世,只有三兄弟長大成人。在記載中,曹丕和曹植一直是曹操中意的繼承人選,是他們兩個在爭奪繼承權。而曹彰不喜歡文章學問,反而喜歡帶兵打仗,被曹操排除在候選人之列。不過曹彰作戰勇猛,曹操死前,曹彰帶兵駐守在長安。(卞夫人劇照)

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曹彰的成長曆程

小時候曹彰就喜歡舞槍弄棒,練得一身武藝。曹操曾經問過自己兒子們的志向,曹彰稱自己願意做武將,衝鋒陷陣。曹操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文能武,督促他學習文化知識,他卻說:

“大丈夫應當效衛青、霍去病那樣的大將軍,率領十萬之眾在沙漠上馳騁,驅逐戎狄,建功立業,哪能作博士呢?”

曹操覺得也行,作戰的機會很快就來了。(曹彰劇照)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公元218年,代北烏桓一個部族造反,曹操派曹彰帶兵平叛。臨行之際,曹操擔心自己的兒子安危,囑咐他按照軍隊的法規辦事。曹彰在叛亂地區遇到了叛軍,叛軍的軍隊也比曹彰的軍隊多幾倍。當時軍隊沒有集結完成,面對強敵,曹彰採取堅守的辦法抵禦敵人,等待其他部隊的到來。

敵人強攻未果,準備撤退,被曹彰掩殺,丟盔卸甲。直接追出了兩百多裡,軍隊的長史勸說撤兵,已經越過了上面規定的範圍。而曹彰卻想一鼓作氣追殲滅敵人,經過一天一夜的追擊,終於追上了敵人,大獲全勝並俘虜幾千人。曹彰作戰時,鮮卑族的首領軻比能帶領幾萬人觀戰,他們感覺曹彰帶領的部隊太能打了,決定臣服於曹操,這一戰大大超出預期,一下子平定了北方。

曹操領兵回洛陽時,將曹彰留在了長安鎮守,統兵十萬。

曹操的擔憂和安排

一、曹操讓曹彰進京,恐他爭奪位置。曹操臨終之際,急招曹彰進京面見,估計是曹操擔心曹彰作戰勇猛,並且帶有重兵,可能造反。曹彰本不可帶領全軍而來,但是他帶來了,誰知道他什麼意思吶,這個帶兵進京有疑問?

二、青州兵譁變。不過我覺著可能是曹操擔心青州兵可能譁變,畢竟青州兵是隻效忠於曹操一人,曹操一死,可能導致不可控制的事情,才讓曹彰帶兵來見。不過他沒有到曹操就死了。青州兵在曹操死後果然集體譁變,要求解甲歸田,不在為其他曹氏後裔作戰,畢竟打了快30年了。賈逵果斷處理,青州兵都發路費盤纏回山東老家去了,這是十幾萬的青州兵啊,不容易對付,賈逵處置的妥當。(曹丕劇照)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三、曹操對曹丕的安排。曹丕既然早就被定為繼承人,曹操也就安排了忠於曹丕的命令。曹丕有司馬懿、賈詡等超一流謀士坐鎮。軍事上更有進一步防範曹彰的軍隊。(三國第一毒士賈詡劇照)

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1.曹操臨死之前,委任大將許褚為驃騎大將軍,統領虎豹營,以此來制衡曹彰的虎賁軍。這個人忠心於曹操,可以值得信賴,而且是曹魏有名的戰將。

2.夏侯惇是曹操起兵時的將領,也是曹操的堂兄,作戰時被射傷一隻眼睛,他在魏軍中名望很高,曹操將近一半的主力在他手中掌握。制衡曹彰也是卓卓有餘的。

3.曹操臨時之際,升任徐晃車騎將軍,總領邊疆事務,這是準備接替和防範曹彰的另一手安排。

看到這些安排,曹彰才剛剛在軍中展露頭角,在兵力上,作戰智謀上都趕不上這些老將,造反就是作死,況且優勢一母親的親兄弟。曹操葬禮結束後,曹彰就交接兵權,到諸侯任所上任了。

曹彰之死

曹丕對曹彰非常忌憚,雖然卸任了軍職,但是軍中對他都信任有加。為了安撫曹彰,曹丕下詔書說:

“先王之道,庸勳親親,並建母弟,開國承家,故能藩屏大宗,禦侮厭難。彰前受命北伐,清定朔土,厥功茂焉。增邑五千,並前萬戶。”

依此來平復曹彰,但始終是放心不下這個弟弟,對沒有軍權的曹植反而在其次處理。(司馬懿劇照)

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223年,曹彰被封為任城王,進京面見魏帝曹丕,結果得了疾病暴死了。對於曹彰之死有很多說法,一致的口徑是被曹丕設計毒死了。毒死的方式有多種版本,不過按照曹丕的做事風格來看,他擔心曹彰以後可能取代自己的後代,防患於未然,下手毒死自己的親弟弟。這種謀事的風格也和曹丕的謀士司馬懿、賈詡是一個樣子的。

西游言己
2019-01-16

在古代,權貴階級的繼承權爭鬥,是很殘酷的,尤其是皇室,為了太子位和皇位,兄弟相殘的事情屢有發生。東漢末年,曹操發跡後,朝野上下心裡都明白,漢獻帝只是個傀儡,這座天下遲早是曹操一家子的囊中之物。那麼曹操的兒子,就有了充足的理由和動機,去搶奪那個權勢滔天的位子。

不過,曹操有個兒子,叫曹彰,卻非同一般,他是曹操的嫡子,但是對皇位不感冒,志向是‘好為將’,只願意當個帶兵打仗的將軍。

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曹彰的鬍鬚偏黃色,因此被曹操稱為‘黃鬚兒’,眾所周知,古代面向迥異的傢伙,必然有其他特長,曹彰就是這樣,他的臂力過人,愛好是‘手格猛獸’,徒手跟猛獸過招;還能左右開弓,百步外射斷鬍鬚頭髮。

有一次,樂浪郡獻來了一隻老虎,曹彰興奮異常,抓住老虎的尾巴,纏在自己的胳膊上(這個畫面怎麼有點少兒不宜?),史載:虎弭耳無聲;

南越國獻來一隻白象(不知道是不是曹衝稱象的那隻?),曹彰覺得這個大東西,鼻子忒長,捏住大象鼻子,想要跟大象較勁,史載:象伏不動。

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既然志向是當個大將軍,對於良駒應該沒有免疫力,不管付出多大代價,都要帶回家,就跟現在的男人喜歡跑車是一個道理。

據傳,曹彰偶然見到一匹駿馬,移不開步伐了,非要馬主人賣給他,但是馬主人面露難色,曹彰馬上指著自己的一眾美妾,要馬主人隨便挑,然後以‘馬’換馬。

兒子不好美色,曹操最是喜歡,哪像曹丕,竟然跟自己搶甄宓!

所以曹操贖回蔡文姬的時候,就命曹彰帶兵前去塞外,若是曹丕,恐怕就是帶回來一個兒媳婦了!

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建安二十三年,烏桓造反了。曹彰被曹操任命為中郎將,隨軍出征。當曹彰進軍涿郡(今河北涿州),烏桓叛軍幾千騎兵殺了過來,而曹彰身邊,只有步兵一千,馬匹幾百。

照理說,野外騎兵遇上步兵,都是砍瓜切菜,但曹彰率軍堅守陣地,烏桓叛軍強攻無果後退去。

曹彰乘勝追擊,只是匆忙趕來的援軍,帶著旨意說不能深入敵境。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曹彰不放過這難得的機會,帶兵再追一天一夜,大獲全勝。當時鮮卑還有幾萬兵馬觀望,見曹彰這麼勇猛,只好臣服曹操,‘北方悉平’,曹彰功不可沒,回去論功行賞時,曹彰‘歸功諸將’,曹操喜甚。

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曹彰在北方建功,曹操看在眼裡,就讓曹彰留守長安,擁兵十萬,抵禦外敵。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在洛陽得了重病,深知命不久矣,便急召曹彰前來,只可惜,曹彰還在半路,曹操就已病逝。

曹操臨死前,曹丕在鄴城,而曹植在身邊。曹彰和弟弟曹植交好,覺得父親喚自己前來,就是想著傳位給曹植,要自己給予曹植以武力支持。

曹植想著袁紹袁術兩兄弟之所以成不了氣候,是因為兄弟不睦,如若曹丕曹彰幹架,父親曹操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很有可能毀於一旦。

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曹植的軟弱,加上司馬懿的勸說,曹彰也想到了其中的利害關係,果斷把兵權交了出去。他是曹丕的親弟弟,又不想當皇帝,想必曹丕不會動他,而南邊的劉備孫權未平,領兵打仗這件事,總會落到他頭上的。

曹丕廢了漢獻帝自立為王,冊封曹彰為任城王,食邑萬戶。

不過僅僅一年時間,曹彰入京覲見曹丕,突然暴斃,給他的死因,加了一層神祕色彩。

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曹彰的死因有兩種說法。

一是被毒殺。曹丕和曹彰切磋棋藝時,曹丕命人端來烏棗,做了記號的烏棗是有毒的,曹丕專挑無毒的吃,曹彰矇在鼓裡,遭到毒害;

二是自然死亡。畢竟曹彰死時36歲,曹丕活了39歲,曹植活了40歲,他們親兄弟三人,差不太多,可能有家族病史。

具體如何,因時間久遠,已不得而知,成了一個謎團!

三国逐鹿
2019-01-17

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曹彰傭兵十萬,為何不反叛曹丕?

射殺山中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鬚兒。曹彰為卞夫人與曹操所生第二子,曹丕之弟,曹植之兄。世人都說,曹操兒子各身懷絕技,而曹彰卻承襲了曹操作戰勇猛的特點。曹彰自幼不好讀書,專愛騎射,臂力過人,他是難得的將才。年少時就曾射殺白虎,深受曹操的器重。曹操曾責問曹彰為何不讀聖賢之書,曹彰卻說:大丈夫應該馳騁沙場,建功立業,鎮守一方。

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由此可見,曹彰自幼就立志做大將軍。因其鬍鬚為黃色,又被曹操稱為黃鬚兒。建安二十一年,曹彰被封為鄢陵侯。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在洛陽去世,任命曹丕為繼承人,曹彰曾率十萬大軍兵臨洛陽,前來弔孝,隻身與賈逵一起入城,並交出所有兵權。有人便質疑,如果曹彰率軍謀反,能否擊敗曹丕,成功篡權。筆者認為曹彰會以失敗告終,以下做簡要分析(僅供參考)

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首先曹彰謀反,忤逆曹操,會被世人認為不忠不孝。曹操在臨死前,便指定曹丕為繼承人。在曹操看來,曹植嗜酒成性,胸無大志,而曹彰有勇無謀,曹熊更是體弱多病,都不能成為合格的繼承人。於是曹操在死前,託孤司馬懿、曹真、曹休、陳群等,共同輔佐曹丕為繼承人。而曹丕也得到百官們的擁戴,眾望所歸。

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如果曹彰依然率軍謀反,就是忤逆曹操本意,與百官們作對,作為兒子,曹彰行為是不孝,作為下屬,曹彰的兒子是不忠。而當時世人忠孝看的最重,因此百官們會竭盡全力討伐曹彰。而曹丕會以魏王的身份,號召天下諸侯,共同討伐篡逆者曹彰。一時間曹彰便成為眾矢之的,夏侯惇、張郃、徐晃、張遼等,都會前來協助曹丕。這些人都是當世名將,曹彰不是對手。

除非曹彰在十天之內攻克洛陽,但洛陽也有守軍,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曹彰攻克洛陽,也會被各路大軍擊敗。由於沒有人擁戴曹彰,各路諸侯都會各懷鬼胎,曹彰很有可能成為曹氏的罪人。因此曹彰謀反,不會成功。

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其次曹彰篡位,不得人心,不會得到百官和世族的支持。曹操臨終遺命,讓曹丕做世子,這已經成為事實,曹彰謀反,不得人心。無論他是否成功,都不會得到眾人的支持。三國是世族政治,世家大族壟斷了絕大部分領域,人才濟濟,沒有他們的支持,別說是曹彰,就是曹操也不能坐穩江山。這就是為何曹操不敢謀反,因為當時很多人還是向漢室的。

再者說曹彰有勇無謀,不善權術,更不懂得與人交往。而曹丕就更懂的籠絡人心,百官們家中有事,曹丕都會到訪。在百官們看來,曹丕為人中肯,做事有分寸,遠非曹彰可比。

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最後曹彰如果謀反,東吳孫權,西蜀劉備也會乘機偷襲。劉備一直以匡扶漢室為己任,視曹魏為頭號大敵,最痛恨的人就是曹操。可以說劉備巴不得曹彰叛亂,這樣他就可以起舉國之兵伐魏。而東吳也不會作壁上觀,孫權也會乘勝進兵,分一杯美羹。於是會出現曹魏被夾擊的局面,而曹魏內部也在爭鬥,承受不起大軍壓境,即便曹彰踐行攻克洛陽,即使不被曹魏文臣武將誅殺,也會被孫劉聯合絞殺。

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曹魏一但出現動盪,其政權就有可能傾覆。而曹操的後代沒,也會被誅殺,不會有好下場。可以說曹彰一但起兵奪權,就會成為曹魏的罪人,而天下很有可能再次大亂,混戰不休,曹彰也會成為歷史的罪人。對於曹彰本人來說,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因此他沒有篡權,是明智之舉。

你是如何看待曹彰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历史中简堂竹林第八闲
2019-02-15

謝不邀。

首先針對這個問題,我先提出自己的觀點,曹彰有自立的心但沒有相應的能力。

第一,曹彰可以說是後起之秀,前期的諸子奪嫡之爭沒有曹彰的事,直到奪嫡落下來帷幕。曹操開始起用這個兒子,我個人覺得老曹開始應該是想打造宗族班底給曹丕,但是沒想到曹丕沒有玩轉。

曹彰徵烏丸的時候,曹丕親自寫了一封家書(鄢陵侯彰北征烏丸,文帝在東宮,為書戒彰曰:“為將奉法,不當如徵南邪!”)意思意思讓曹彰學學曹仁,這可喂是淳淳教誨了。

也隨便意思意思認可了曹操給的這個左膀右臂。

第二,曹操臨終前唯一召見的兒子,雖然人還沒到曹操就嗝屁了。這個時候曹丕遠在鄴城,這樣子看召見曹彰合情合理,太子不能亂動,而曹彰又握有兵權,看起來讓他來處理自己的身後事很可以。

但是曹彰從長安日夜兼程的趕到洛陽,第一句問的不是我爹還活著不?而是我爹的璽綬呢?(時鄢陵侯彰行越騎將軍,從長安來赴,問逵先王璽綬所在。)

一個叫賈逵的勇士出現,告訴曹彰璽綬是太子該問得,你不負責這事。曹彰慫慫的回去,你以為他會安分守己?

第三,《魏略》彰至,謂臨淄侯植曰:“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植曰:“不可。不見袁氏兄弟乎!”

已經把棺槨送還到鄴城的曹彰,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他先是拉攏了自己的小老弟曹植,讓他跟著自己幹一票。畢竟當時曹植背後也有一批支持自己的隊伍,他們雖然已經知道大勢已去,但是有一絲可能都會抓住。然而大概是曹植剛死了基友,士氣低迷,婉言拒絕了。

可能曹彰是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會遭到拒絕?這個劇情發展的好像不太對。

第四,《魏略》始彰自以先王見任有功,冀因此遂見授用,而聞當隨例,意甚不悅,不待遣而去。

就想懶著不走,包皮有什麼辦法呢?曹彰的封地在鄢陵,史書上對鄢陵只有四字評價:鄢陵貧瘠。簡而言之就是窮,怎麼個窮地。於是曹丕看這個老爹預留給直接班底準備甩膊子了,決定給他換個封地,以此換取太平。

當時東吳未平,蜀國沒滅,無論是曹彰還是曹丕都知道此刻不易起戰爭,特別是曹彰沒有拉攏可以獲取最大利益的夥伴,自然要走的快點。但是又心不甘情不願,只能在別處敲詐一下曹丕。

改換封地的他,心滿意足的走了。

第五,《世說新語》上面說曹彰是被曹丕的幾個棗給迷惑了,導致身死異處。

《三國志》四年,朝京都,疾薨於邸,諡曰威。

《魏氏春秋》初,彰問璽綬,將有異志,故來朝不即得見。彰忿怒暴薨。

無論是哪種說法,都可見曹彰死的不簡單呀。

第六,葬制。

至葬,賜鑾輅、龍旂,虎賁百人,如漢東平王故事。

可是漢有兩個東平王哦,其中一個以謀反著稱。

中国历史小事
2019-01-17

曹操在世的時候,也經常頭大該把位置給誰,然而曹丕(老大)、曹彰(老二)、曹植(老三)、曹熊(老四)四個親兄弟,主要是糾結該把位置給曹丕還是曹植。給曹丕是因為他是嫡長子,給曹植是因為曹植更像曹操。

可是曹操基本上是不會考慮曹彰和曹熊的,因為曹操說曹彰“吾家黃鬚兒”,說的是這貨從滿頭黃毛絡腮鬍,好打仗,不給曹熊是因為他身體太差。

到了曹操去世前不得不選一個世子接班的時候,一向不怎麼說話的賈詡和他說“你忘了袁紹的三個兒子是怎麼打起來的嗎?你還記得劉表的兩個兒子是什麼下場嗎”於是打消了曹操的糾結,傳位給了曹丕。

曹丕是曹操欽點的接班人,而曹彰又是從小好打仗的人,曹丕即位曹彰沒有理由也沒有任何傾向想奪這個位子的。

晓评三国
2019-01-18

曹彰和曹丕、曹植同母所生,曹丕老大,他老二。從長幼秩序看,曹彰其實和曹植一樣,基本上與皇位無緣。而且曹操對曹彰考察的時候,曹彰的回答也明確不想做繼承人,想做一個統帥大軍出征的大將。從曹彰的綜合表現看,他帶兵打仗有一套,也沒有任何記載說他對皇位有想法。所以曹彰不反曹丕,我認為三個方面原因:

一、曹彰認可了曹丕做曹魏的主人,他願意服從曹丕,沒有異志。如果他有異志,他就不會向曹丕交割軍隊。

二、曹彰雖然是個武夫,但是他大局觀念還是有的,他知道曹操剛剛去世,如果他再起兵反曹丕,最終會方便了吳蜀兩國,而且他反了曹丕,也未必可以坐穩皇位,因為大家不認可他。

三、曹彰的忠孝觀念還是很深的。他知道,他如果起兵,既對不起死去的父親,而無臉見曹丕,手足相殘的事情,他做不出來。

而且,曹操之所以在臨終前還讓他帶兵,不是讓他反曹丕的,而是讓他守護曹魏江山的。

方圆论坛
2019-02-05

方圓論壇觀點!

這個問題問的就有意思了。那曹彰為什麼要反曹丕呢?要知道曹彰就是一個武痴。根本沒有一點玩政治的頭腦。而曹彰本人也喜歡武藝討厭政治。所以曹彰根本就沒有那麼強烈的當曹魏之主的念頭。他的願望就是統兵打仗。效仿衛青霍去病封狼居胥。
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曹彰幼年的時候就天賦異稟臂力過人,有很好的武學天賦,並且多次跟隨曹操作戰,曹操也教導過他說道,你不向往讀書學習聖賢之道,卻喜歡騎馬射箭,這些都只能對付一個人,哪裡指得學習。曹彰卻認為,大丈夫就應該像衛青霍去病一樣封狼居胥。曹操在後來曾問到過他的兒子們有什麼志向,曹彰說到自己喜歡當將軍。因此曹操就特別讚賞曹彰。因為曹操年輕時候的志向也是當將軍統兵打仗,所以曹操認為曹彰和自己特別像。
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建安二十三年北五恆造反,曹彰受命討伐北烏恆。隨後曹彰奮勇殺敵威震烏恆。斬殺烏恆數千首級,重新降服烏恆,當時鮮卑首領軻比能率領數萬人馬本來打算坐收漁翁之利,但看到曹彰如此勇猛,戰後便請求臣服。這也是曹彰的主要功績,擊破烏恆,降服鮮卑。戰後曹操大喜過往對旁人說道:不愧是我的黃鬚兒。
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重身亡,曹彰沒有趕上見曹操最後一面。曹丕繼位之後,有人勸曹彰起兵反對曹彰自立,而曹彰考慮到一方面曹丕才是真正是第一繼承人,其次曹彰對於管理國家實在是沒興趣,所以拒絕了別人的建議,隻身去見曹丕,後來接受了曹丕的地位。黃初四年,曹彰進京朝覲的時候暴斃,享年35歲。
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三國志》作者陳壽對於曹彰的評價是“任城武藝裝猛,有將領之氣”。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清峰徐来89
2019-01-17

曹彰必然不好反了,反了即是死路一條。曹丕乃曹操欽定之接班人,名正而且言順。不論從政治上的優勢還是從軍事上的優勢,都要絕勝曹彰一籌了。曹彰固然作戰勇猛,但也只是匹夫之勇而已,勇猛而智略顯不足。曹丕何許人也,城府極深,陰險毒辣,親兄弟都能相殘,還有何事做不出來?

況且曹丕心胸狹隘,嫉妒心極強,眼裡是絲毫容不得別人的存在,存在即威脅。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即使曹彰再是心存臣服,最終亦是難逃一死。依曹彰的謀略斷然不是曹丕的對手,何況還有一個高手司馬懿還站在曹丕的一邊,曹彰就更是不堪一擊了。

但由於曹丕心思極重,曹彰更是難逃一死了。

筱原123
2019-01-16

曹彰志不在此吧!另外曹彰與曹植交好,也曾反抗過。漢代嫡長子繼承製深入人心,曹丕在曹操任丞相的時候就是五官中郎將,也就是副丞相。這說明曹丕的政治才能相當優秀,曹操繼承人也早就選定了。

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三國志》記載,曹彰從小就善於騎射,臂力過人,徒手能與猛獸格鬥,不怕危險困難。幾次跟隨曹操征伐,志向慷慨昂揚。曹操曾經建議他說:“你不向往讀書學習聖賢之道,卻好騎馬擊劍,這都是隻能對付一個人的,哪值得珍貴!”同時督促他學習《詩經》、《尚書》。曹彰卻對身邊的人說:“大丈夫應當效衛青、霍去病那樣的大將軍,率領十萬之眾在沙漠上馳騁,驅逐戎狄,建功立業,哪能作博士呢?” 曹操有一次問幾個兒子的愛好,讓他們各自說出自己的志向。曹彰說:“願作將軍。”曹操說:“作將軍幹什麼呢?”曹彰回答說:“披堅甲,握利器,面臨危難不顧自己,身先士卒,有功必賞,有罪必罰。”曹操大笑。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四月,代郡以北曾經被征服的,烏桓無臣氐等造反,曹操任命曹彰擔任北中郎將,行驍騎將軍事,出發前,曹操告誡他:“在家裡面我們是父子,接受任務就是君臣,要以王法為戒’’。

曹彰在戰場上身先士卒,英勇殺敵,迫使烏桓部落退出塞外,從此一蹶不振,鮮卑族的首領軻比能在附近觀望,看到曹彰奮力衝殺的樣子,趕緊派遣使者向魏國請求和解,就這樣曹彰一舉解決了魏國北方的兩大邊患,使曹操無後顧之憂。

曹操得知消息,喜出望外,摸著曹彰的鬍子說:“黃鬚兒竟如此驚奇!”原來曹彰天生與人不同,鬍鬚是黃色的,所以曹操管他叫黃鬚兒。 曹彰有做良將的志向,也有做良將的本領。可他畢竟是曹操的兒子,手握軍權,還是捲入了政治漩渦。

曹操年老病重的時候,召曹彰來見他,在曹彰帶著兵馬走到半道的時候,曹操就已經去世了。曹彰於是帶著自己的兵馬去找曹植,表示願意擁立曹植。誰知曹植竟然拒絕了,曹彰只好作罷。再後來,曹丕召曹彰進見,曹彰就不明不白死了。

關於曹彰之死有倆種說法,即暴薨而死和被毒棗毒死。暴薨而死有《三國志》《魏氏春秋》《資治通鑑》可以相互佐證,而“毒棗”僅出現於《世說新語》,是個孤證,“毒棗”說也疑點頗多。具體真相如何,也無從知曉了!

大风起兮偶飞扬
2019-01-17

曹彰為卞夫人與曹操所生第二子,曹丕之弟,曹植之兄。世人都說,曹操兒子各身懷絕技,而曹彰卻承襲了曹操作戰勇猛的特點。曹彰自幼不好讀書,專愛騎射,臂力過人,他是難得的將才。年少時就曾射殺白虎,深受曹操的器重。曹操曾責問曹彰為何不讀聖賢之書,曹彰卻說:大丈夫應該馳騁沙場,建功立業,鎮守一方。由此可見,曹彰自幼就立志做大將軍。因其鬍鬚為黃色,又被曹操稱為黃鬚兒。建安二十一年,曹彰被封為鄢陵侯。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在洛陽去世,任命曹丕為繼承人,曹彰曾率十萬大軍兵臨洛陽,前來弔孝。隻身與賈逵一起入城,並交出所有兵權。有人便質疑,如果曹彰率軍謀反,能否擊敗曹丕,成功篡權。

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首先曹彰謀反,忤逆曹操,會被世人認為不忠不孝。曹操在臨死前,便指定曹丕為繼承人。在曹操看來,曹植嗜酒成性,胸無大志,而曹彰有勇無謀,曹熊更是體弱多病,都不能成為合格的繼承人。於是曹操在死前,託孤司馬懿、曹真、曹休、陳群等,共同輔佐曹丕為繼承人。而曹丕也得到百官們的擁戴,眾望所歸。

如果曹彰依然率軍謀反,就是忤逆曹操本意,與百官們作對,作為兒子,曹彰行為是不孝,作為下屬,曹彰的兒子是不忠。而當時世人忠孝看的最重,因此百官們會竭盡全力討伐曹彰。而曹丕會以魏王的身份,號召天下諸侯,共同討伐篡逆者曹彰。一時間曹彰便成為眾矢之的,夏侯惇、張郃、徐晃、張遼等,都會前來協助曹丕。這些人都是當世名將,曹彰不是對手。

除非曹彰在十天之內攻克洛陽,但洛陽也有守軍,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曹彰攻克洛陽,也會被各路大軍擊敗。由於沒有人擁戴曹彰,各路諸侯都會各懷鬼胎,曹彰很有可能成為曹氏的罪人。因此曹彰謀反,不會成功。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其次曹彰篡位,不得人心,不會得到百官和世族的支持。曹操臨終遺命,讓曹丕做世子,這已經成為事實,曹彰謀反,不得人心。無論他是否成功,都不會得到眾人的支持。三國是世族政治,世家大族壟斷了絕大部分領域,人才濟濟,沒有他們的支持,別說是曹彰,就是曹操也不能坐穩江山。這就是為何曹操不敢謀反,因為當時很多人還是向漢室的。

再者說曹彰有勇無謀,不善權術,更不懂得與人交往。而曹丕就更懂的籠絡人心,百官們家中有事,曹丕都會到訪。在百官們看來,曹丕為人中肯,做事有分寸,遠非曹彰可比。

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為什麼不反了曹丕?

最後曹彰如果謀反,東吳孫權,西蜀劉備也會乘機偷襲。劉備一直以匡扶漢室為己任,視曹魏為頭號大敵,最痛恨的人就是曹操。可以說劉備巴不得曹彰叛亂,這樣他就可以起舉國之兵伐魏。而東吳也不會作壁上觀,孫權也會乘勝進兵,分一杯美羹。於是會出現曹魏被夾擊的局面,而曹魏內部也在爭鬥,承受不起大軍壓境,即便曹彰踐行攻克洛陽,即使不被曹魏文臣武將誅殺,也會被孫劉聯合絞殺。

曹魏一但出現動盪,其政權就有可能傾覆。而曹操的後代沒,也會被誅殺,不會有好下場。可以說曹彰一但起兵奪權,就會成為曹魏的罪人,而天下很有可能再次大亂,混戰不休,曹彰也會成為歷史的罪人。對於曹彰本人來說,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因此他沒有篡權,是明智之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