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11種難認的稀罕老物件,很多已經消失,認識三件就很厲害了
農村11種難認的稀罕老物件,很多已經消失,認識三件就很厲害了
農村11種難認的稀罕老物件,很多已經消失,認識三件就很厲害了
農村11種難認的稀罕老物件,很多已經消失,認識三件就很厲害了
農村11種難認的稀罕老物件,很多已經消失,認識三件就很厲害了
農村11種難認的稀罕老物件,很多已經消失,認識三件就很厲害了
農村11種難認的稀罕老物件,很多已經消失,認識三件就很厲害了
農村11種難認的稀罕老物件,很多已經消失,認識三件就很厲害了
農村11種難認的稀罕老物件,很多已經消失,認識三件就很厲害了
農村11種難認的稀罕老物件,很多已經消失,認識三件就很厲害了
農村11種難認的稀罕老物件,很多已經消失,認識三件就很厲害了
農村11種難認的稀罕老物件,很多已經消失,認識三件就很厲害了
日常視界
1/11 這個老物件看著很像縫紉機,其實它是一種打經繩用的機器,用腳踏動左下角的踏板,上面的木輪轉動就可以把繩子纏繞在上面,不知道具體叫什麼名字。
2/11 這個老物件看起來有點像馬桶,其實是做土瓦用的模具,叫瓦桶或是布瓦,是一塊塊的木片用棕繩穿在一起的,外套一個布的外套,一次可以做4片瓦。
3/11 木製的水車,形狀猶如龍骨,又叫“龍骨水車”。龍骨水車作為灌溉機具現在已被電動水泵取代了,很多年輕人沒見過,也不知道咋用。然而這種水車鏈輪傳動、翻板提升的工作原理,卻有著不朽的生命力。
4/11 這組老物件是彈棉花用的,有彈弓、木槌,左邊圓形的物件不知道叫什麼了。以前的彈棉花匠人,腰綁櫟木製作的彈弓,手握木槌,敲打牛筋做的弓弦,把棉花彈鬆,再經整形、拉線、平壓等多道工序,才能做成禦寒的新棉被。
5/11 連枷,農村用於脫粒的工具,由一個長柄和一組平排的竹條構成,工作時上下揮動竹柄,使敲杆繞軸轉動,敲打穀物、小麥、豆子、芝麻等,使子粒掉下來,也寫作槤枷。在唐代,連枷經加重改造曾用於軍事,主要用於守城。
6/11 玉米脫離的工具,農村叫它“玉米穿子”,在一根木頭上鑿一條長槽,寬度正好放得下一穗玉米棒子,長槽下方鑿長方形孔,在長槽和長方形孔交匯處,順著木頭方向固定一根磨出尖的鐵釺子。做工雖簡單,卻特別實用。
7/11 四輪牛車,在農村也稱它為大車,以前農村主要的運輸工具,宋代《清明上河圖》上就有牛車載貨的畫面,歷史悠久,像這種完整的牛車很少能見到了。
8/11 草鞋馬,以前打草鞋的工具,四根木棍就是馬腳,在頭上插入兩根木棍,就成了馬耳朵。草鞋是山區居民自古以來的傳統勞動用鞋,穿著普遍,相沿成習。
9/11 石頭砝碼,以前給鹽稱重的,大小不一,每個砝碼上都刻有一個字,組起來是生意興隆。砝碼一般都是鐵製的,因為鐵很容易被鹽復世,聰明的鹽商就用石頭做砝碼。
10/11 這個藤編的老物件難住不少人,很少人見過鬥鵪鶉娛樂活動的,以前在魯南地區,每到秋冬季,農民閒暇時,都會有以“鬥鵪鶉”作為娛樂消遣,圖中的老物件就是挑逗鵪鶉用的。
11/11 礱,過去農民不可缺少的去掉稻殼的農具,由上臼和下臼、竹盤、推柄、支架等部分組成。形似石磨狀,主要由毛竹、木料、黃土三種材料做成。礱放稻穀,它通過軸心合在下礱上,轉動上礱,就可以使穀粒脫殼。
2019-08-1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