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武,孔子,老子,他們是如何去看待金錢和地位的?

如題
2 個回答

孫武,孔子,老子,他們是如何去看待金錢和地位的?老子,春秋時思想家,道家的創始人。在物質上,他強調“知足”與“寡慾”,進一步在政治上提出“無為而治”的思想,指出人無私心時處理事情就能做到“無為而無不為”,從而使人與人之間各盡其力而不爭名利、和睦相處、共同發展。這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思想。

孔子,主張安貧樂道。孫武,孔子,老子,他們是如何去看待金錢和地位的?

孔子的經濟思想最主要的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這也是儒家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孔子所謂“義”,是一種社會道德規範,“利”指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謀求。在“義”、“利”兩者的關係上,孔子把“義”擺在首要地位。他說:“見利思義”。要求人們在物質利益的面前,首先應該考慮怎樣符合“義”。他認為“義然後取”,即只有符合“義”,然後才能獲取。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孔子甚至在《論語·子罕》中主張“罕言利”,即要少說“利”,但並非不要“利”。《左傳·成公二年》記載,幹不符合道義的事而獲得富貴,就如同浮雲一樣,不屑於用不義的手段取得富貴。孔子還認為,對待“義”與“利”的態度,可以區別“君子”與“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義”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養的“小人”,則只知道“利”而不知道“義”。

孫武,孔子,老子,他們是如何去看待金錢和地位的?孫武,他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他本身出身於貴族家庭。由於夫差聽了奸臣的挑拔,不理睬孫武、伍子胥的苦諫。由於伍子胥一再進諫,夫差大怒,遂製造藉口,逼其自盡,甚至命人將伍子胥的屍體裝在一隻皮袋裡,扔到江中,不給安葬。伍子胥的死,給了孫武一個沉重的打擊。他的心完全冷了。他意識到吳國已經不可救藥。孫武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於是便悄然歸隱,息影深山,根據自己訓練軍隊、指揮作戰的經驗,修訂其兵法13篇,使其更臻完善。

答,孫武(約公元前545年一公元前470年)字長卿,春秋未期齊國樂安人(今山東省省北部)人,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尊為兵聖,孫子,孫武子,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家鼻祖。孫武大約公元前六世紀未至前五世紀初,由齊吳,經吳國重臣伍員舉薦,向吳王呈兵法十三篇,得到重用,封為上將軍,總攬吳國軍事。孫武幫肋吳王訓練了女兵,剷除了內患,使國力增強。之後進軍伐楚,吳軍英勇善戰,勢如破竹,一舉攻戰郢都,震動中原。破楚之功,孫武為首,孫武不願做官,請求還山。吳王派伍員來勸孫武留下,孫武對他說,子知天道乎?暑往則寒來,春還則春至,王恃其盛強,四境無虞,驕樂必生。夫功成不退,必有後患,吾非徒自全,並欲全子。員不謂然,武飄然而去。所贈金帛數車,沿途散於貧民百姓。孫武離去不久,吳王懷疑伍員私通齊國,賜屬鏤之劍自裁身亡。

孔子對金錢地位的著法。

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手成名?君子無終怎之間違仁,適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譯文)孔子說,有錢有地位是人人都想往的,但如果不以仁道的方法取得,君子是不接受的。貧賤是人人都厭惡的,如果不用仁道的方法去擺脫,君子是不擺脫的。君子一但離開了仁道,還怎麼能成就好名聲呢?所以,君子在任何時候,哪怕是一頓飯的時間,也不離開仁道。倉促匆忙的時候是這樣,顛沛流市的時候也是這樣。

二,安貧樂道,樂以忘憂。子曰,飯流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說,吃粗飯喝清水,彎起胳膀做枕頭,快樂就在其中了,做不義的事情得到財富和地位,對我來說,就象浮雲一樣。在陳絕稱,從者病,莫能起,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說,君子回窮,小人窮斯濫美。譯文,孔子在陳國斷絕了糧食,跟從的學生許多生病,起不來了,子路很生氣地去見孔子說,君子也有窮困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雖然窮困,但能堅守節操,小人窮困就要越軌了。

三,不為利益改變仁義。子曰,士致於道,而恥衣惡食者,未足於論也。譯文,讀書人有志於真理,但恥於穿破衣服,吃粗食的,不值得與他談真理。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到。譯文,君子懂得的是仁義,小人懂得的是利益。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寧固。譯文,孔子說,奢華就會變的傲慢,儉樸就顯得寒酸,與其傲慢,寧願寒酸。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譯文,志士仁人,不能為求生而損害仁德,只能犧牲自己成全仁德。

四,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孔子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譯文,不在那個職位上,就不要參與它的政事了。

老子對金錢地位的有關論述。《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於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譯文,修養的最高境界,就象水一樣。水能溼潤養育萬物,而與世無爭,身居眾人厭惡的卑溼之地,所以更接近得道,它居處總是親和卑下的土地,思想總是保持著深藏不露,交往總是傾向仁愛,言談總是恪守信義,從政總是維護安定,辦事總是喜歡幹練,舉動總是切合時宜。正因為它與世無爭,所以才不遭到怨恨。

二,《道德經》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譯文,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令人眼花繚亂,嘈雜聒耳的急管絃,令人振耳欲聾,山珍海味,美酒佳餚,使人口不辮味,射鵰逐鹿,騎馬打獵,使人精神發狂,金銀珠寶,鑽石瑪瑙,使人違法背德。因此,聖人治理天下,首先讓民眾吃飽肚子,而不要在色彩斑斕的大千世界東張西望。所以,捨棄繁榮奢侈,而選取淳厚朴素。

三,《道德經》第四十四章,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譯文,名譽和身體,哪個更值得愛惜?身體和財產,哪個更值得珍貴?獲得和喪失,哪個更令人憂慮?所以,過分地吝惜一定會造成更大的耗費,過多地保藏,一定會造成更大的損失,知道滿足的人不會受辱,懂得適可而上的人不會有危險,而且能夠長壽。

四,《道德經》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謂我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夫我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位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為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個,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譯文,天下的人都說我的道理偉大,可又跟一般人的說法不相似。正因為它偉大,所以才不相似。如果相似,那就永遠渺小了。我有三件法寶,第一件叫做慈愛,第二件叫做節儉,第三件叫做不敢做天下頭一個。對人慈愛,所以能產生勇氣,生活節儉,所以能攢積錢財,不敢做天下頭一個,所以能成為君長。如果捨棄了慈愛,一味地逞強好勇,捨棄了節儉,而片面地廣斂錢則,捨棄了甘居人後,而總是往前伸頭,就會走向死亡之地。慈愛的人,用來作戰就能取得勝利,用來防守,城池就能堅固。蒼天也會幫助他,用慈愛之心來呵護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