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

10 個回答
这些历史要读
2019-02-25

其實,趙括沒大家說的那麼差,他雖然比不上多多益善的韓信,卻並非真的如史書上所說的那樣,只懂紙上談兵,更不是趙軍長平之戰慘敗的主要責任人。

趙括於韓信最大的差距,其實在運氣;

事實上,長平之戰勝敗的關鍵,並非在於兩軍主帥軍事指揮能力的高低,也非在於兩軍兵力之多寡,其根本是在於秦趙兩國的國力差距。

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

長平之戰,秦軍投入六十萬,趙軍投入四十五萬,這是一場賭上國運的大戰役。因此,雙方誰也無法有能力取得速勝。尤其是趙軍主帥廉頗,在初戰不利的情況下,決定固守營壘,堅守不出,以逸待勞的尋找秦軍弱點,再一舉擊敗他們。這便將長平之戰拖入了僵持階段,從軍事力量的直接對抗,轉變為國力的消耗。

悲劇的是,廉頗這種打法,以趙國的國力根本就耗不起。秦國的綜合國力實在太強大了,針對廉頗的堅守戰術,秦國直接調集百萬青壯,疏通渠道,使秦軍得以直接從水路運糧,極大的提升了前線的糧食供應效率,其運糧速度和體量,比路途更近的趙軍還要快。

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

此外,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以後,國家的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耕戰結合的社會生產,使得秦國國內的糧食供應,足夠支撐秦軍數十萬大軍打消耗戰。但趙國不行,這樣僵持沒幾個月,趙國國內的糧食就已經消耗完了。

同時,長平之戰又抽空了趙國大量的青壯,使得趙國後方的農業生產大受挫折,很快國內也到了無糧可食的地步了。因此,趙軍如果繼續堅持廉頗的戰術,他們最終將會敗給他們自己。而這才是趙國最終決定起用趙括的原因!

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

我們過去提及趙括,就總是想到紙上談兵,事實上趙括並非真如史書上說的那麼不堪。趙括是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自幼熟讀兵書,接受良好的軍事教育。因此,論軍事理論素養,趙括絲毫不比韓信要差。但是,趙括的運氣卻比韓信差太遠了。因為,他首次統兵就要面對秦國的戰神白起,和他手下那六十萬虎狼之師。這樣的對手,是同時代的名將廉頗和樂毅都無法戰勝的。

其實,趙括指揮後,從一些細節上,我們也能看到他的不簡單,絕非是紙上談兵之輩。首先,在出戰之前,趙括可是詳細的勘察過戰場的地形條件的;其次,在指揮過程中,初出茅廬的他卻能夠做到下令果斷,而且令出必行,這也是趙軍諸將中無人可及的;此外,就是即便陷入秦軍的重圍,趙括還能統兵固守40多天而不亂,並且多次身先士卒帶兵突圍;最後,趙括雖然戰敗了,但卻也讓不可一世的秦軍付出了近二十萬人的損失,而自己也是力戰而死的。

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

所以,通過這些細節,個人認為,趙括其實算是雖敗猶榮的。至少對於一個初次出陣就面對身經百戰的戰神白起的青年將帥來說,能把戰爭打成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

與之對比,韓信就幸運得多了。被拜為漢軍大將後,韓信通過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讓漢軍一舉擊敗章邯、董翳、司馬欣等人,還定三秦。

但大家想過了沒有,此章邯已非往日的章邯了。章邯、董翳、司馬欣等人過去都是秦將,而當年項羽坑殺秦軍降卒二十餘萬人,唯獨只有他們三人得以苟活,秦地百姓早已對他們恨之入骨。他們雖然被分封到三秦當王,卻日夜揹負秦地百姓的痛恨,不得民心,早已淪為喪家犬了。

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

而劉邦先入關中,本來按照“先入關中者為王”的約定,漢王就該是關中的王。而且,劉邦進入秦地後,廢除秦法,約法三章,婦女無所幸,府庫無所取。他的行為深得民心,與之後的項羽形成鮮明的對比。因此,章邯等人本來就不是漢軍的對手,即便指揮的人不是韓信,而是劉邦,或是樊噲等人,照樣能夠取勝。

在舉個例子吧,就是著名的井陘之戰,韓信背水一戰,以3萬敗趙軍20萬。但是,這一戰除了得佩服韓信出色的戰術和指揮水平外,還得佩服的其實還是他的運氣。因為,此戰趙軍的主將陳餘是個自以為是的傢伙,根本不配做韓信的對手。而且,當時趙軍的李左車其實早就看出了韓信的意圖,並且提前作出了預警,如果不是陳餘的迷之自信,那麼韓信根本贏不了此戰。

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

假如韓信和趙括一樣,一開始就直接面對一個強大到無法戰勝的對手,比如讓韓信一上陣就直接對決項羽的主力楚軍,那麼韓信勝算又有幾成呢?別忘了最後的垓下之戰,韓信可是以六十萬漢軍的絕對優勢兵力,才能確保戰勝項羽的十萬楚軍啊!

不過,個人還是認同韓信的綜合能力是要優勝於趙括的。首先,韓信畢竟是在戰爭的一線接受過洗禮的,而且在拜將之前,也是在基層歷練過的。因此,韓信絕對比出身名門的趙括更加靈活,更懂得用兵和練兵之道。

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

其次,韓信能夠在沒有公信力的情況下,通過治軍快速樹立自己在軍中的威望,進而不斷在征戰中取得進步,總結經驗。而趙括畢竟出身條件好,不用面臨這樣的困難。

所以,綜合來看,韓信自然也是要比趙括優勝不少的。但倘若上天能給趙括多一些運氣呢,估計趙括也能成為一位了不起的將帥啊!

张子曰
2019-02-24

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


其實我們也可以這麼問,劉邦就是個泗水亭長,為什麼做皇帝能做的這麼稱職呢?

蕭何不過是縣裡的一個文書,怎麼能做到大漢的宰相,誰教他做的呢?


想明白了這些,韓信和趙括都沒有實際經驗,但是韓信比趙括強的原因,其實很容易解釋。

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妖魔鬼怪,也沒有什麼鹹蛋超人。

所謂的戰爭,本質上就是國家之間的械鬥,無非是升級了而已;

所謂的治理國家,和治理一個公司,一個村子,也沒有多大的區別。

老子說,治大國如烹小鮮,便是此理。、

所以,一法通,則萬法通。

韓信自小生活於民間,對人情冷暖,世間百態都早已爛熟於心;蕭何雖然是個縣裡的小文書,但是到了朝廷,除了工作環境有變化,人與人的那一套,又哪裡有什麼大的區別?至於劉邦,對付地痞流氓的那一套,拿到朝堂上做,也一樣的有效。

而趙括呢?

不過生活於溫室的花朵,

雖然長的很好看,

但是,對真正的人世間,大概是一無所知。

連人心是怎麼樣的都不知道,談什麼打仗。

兩者間的區別,太大了。


有人說,那霍去病為啥能那麼牛,好像霍去病也沒有經歷過俗世的種種磨礪吧?

所以霍去病那麼早就死了啊。

以霍去病的性格,善終的可能性,是沒有的。

人人都覺得霍去病比衛青強,

其實,霍去病比衛青,差多了。

霍去病的幸運,在於死的早,死的是時候。

若非早死,絕無可能如衛青般善終。


人總是有一種情緒,對於高高在上的人,總覺得神祕莫測,覺得甚是高深,

所以總有一種敬畏,一種仰視。

所以有時候看看自己,就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自慚形穢的很。

其實有什麼呢?

再漂亮的女人也拉屎,再光輝燦爛的帝王也吃喝拉撒睡,再富有的人也睡不了100平米的床。

其實大家的日子大抵差不多。

所謂的神仙般的日子,大抵不過是人們內心的妄念罷了。




有些事情,懂了就是懂了,不懂,便是不懂。

韓信懂了,劉邦懂了,蕭何懂了,便是屠夫樊噲也懂了,那便是懂了。

帝王將相,封侯拜相,不過如此而已。

有些人不懂,

有些人相信讀書多才能懂;有些人相信家裡有礦才會懂;有些人相信家裡要有人做官才會懂;有些人相信有好老師才能能懂。

好吧,如此想來,也甚好。


佛語有言,“頓悟”。

在人生的某個瞬間,“頓悟”了,一切便明瞭。

其實,這和讀書多少,有沒有礦,有沒有權,有沒有人,原來並無多大關係。



韓信悟了,趙括沒有。所以趙括和韓信是不同的。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2019-02-23

這個問題很好!

這個世界上會吹牛的人很多,關鍵是如何鑑別出真牛B的人和假牛B的人。

畢竟,我們大多數人這輩子應該沒什麼機會為選拔軍事主官而煩惱,但是,卻很需要學會識別一個人是不是說起來那麼厲害,真的可以託付重要的事情。

選拔趙括:善於談論兵法

關於趙括,他父親趙奢的評價已經點出了他和後來韓信的區別。

史書上說趙括,基本除了長平之戰的記載外,都很少,只是說他會吹牛,談論起兵法來連他的名將父親都說不過他。可是,趙奢是真說不過他嗎?當然不是。趙奢說:“打仗是很凶險的事情,一不留神,就會全軍覆沒,可是,趙括卻把打仗說得很容易,將來,不用他就好,如果被他忽悠了,用他為將,那趙軍的覆滅一定是因為他”

知子莫如父。

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趙括只是儘自己的本分。只是,趙括的父母親都看出兒子不可用,為何趙王還用呢?

所以,真不要再為趙括到底牛不牛逼去爭論了。

我承認,趙括應該不是庸才,趙軍發起進攻或許是朝堂上的決策,我也承認,他在敗局中有一些閃光點,我還承認,那個時代的將領打不過白起不是什麼特別丟人的事情!

但是,戰爭不是體育比賽!

體育比賽中,你輸了比賽,表現出閃光點,未來可期!

戰爭,勝了就一統天下,輸了就國破家亡,閃光點不閃光點沒有意義!

強調趙括的閃光點,讓埋骨長平的四十萬趙軍將士情何以堪?

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戰爭失敗了,家國就會受難。所以,失敗了,找再多理由,表現再多閃光點有何意義呢?

選拔韓信:多方考察

可能收到影視劇的影響,很多人認為,劉邦和蕭何只是聽了韓信幾句話就覺得他牛逼了。

其實不然!

韓信投奔劉邦之初,確實沒有受到重用,但是,在這期間,他已經表現出了自己的牛逼。

有一個成語叫推陳出新:韓信投奔劉邦後,被叫去做倉庫管理。他提出了推陳出新的方法,糧倉開兩個門,前門進新糧,後門出舊糧。簡單的創新,就保證了倉庫既通風,不容易發黴,又使得糧食的倉儲時間一目瞭然,極大地提高了糧倉的運轉效率。

同時,蕭何也是和韓信做過多次交流。韓信對山川地勢、己方特點、敵方弱點都一清二楚,這才確認是人才!

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在啟用韓信前,蕭何做過長期觀察

一個能夠做項羽的執戟郎(相當於警衛員幹部),居然不和一個無賴大家,從人家胯下穿過。這是何等的胸懷?

一個行伍之人,能馬上把糧倉管理得井井有條,這是何等的智慧?

不只是聽他說什麼,細細觀察他的作為,金子,即使被埋沒著,也能發出微弱的光芒。

這個是我的意見。韓信和趙括,和我們沒有關係。

我祝福朋友:選對對自己最重要的事業夥伴、人生夥伴!

史韵书局
2019-03-19

自從科舉以來,人們讀的聖賢書籍,基本上就是儒家思想,為什麼有的人是貪官,有的人是奸臣,有的人是義士呢?這就是說,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其認識程度也不一樣,效果也不一樣。韓信和趙括的生存條件不一樣啊!

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趙括是誰?不得不先說說他爹。他爹是趙奢,那個一生就打了一次著名戰役,然後就位列戰國著名將領的牛叉人物。“狹路相逢勇者勝”這句話的典故,就是來自趙奢。他是趙武靈王的兒子,是瞞天過海的專家。閼與之戰中成功地走走停停,忽悠了秦國,一舉措敗了秦國攻擊韓國的戰爭。之後,趙王封趙奢為“馬服君”,從此統帥趙國部分兵馬,與廉頗、藺相如齊名,共同保衛趙國。


趙括就是趙奢的兒子,趙武靈王的孫子,其實也是當時趙孝成王的遠房堂弟,也算是個貴族出身。問題就在此,但凡貴族出生,從小便是嬌生慣養,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他們讀書,不是為了奮發圖強,而是為了讀書而讀書,他們生下來就是衣食無憂,沒有生存壓力,他們的知識,絕大多數用來和三朋四友辯論,逞口舌之快,對於與自然、與敵人爭鬥,毫無用處。這一點,趙奢看在眼裡,卻沒有急在心裡,而是溺愛。這就是戰國貴族的通病。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

到了長平之戰,趙奢已經死了,廉頗統帥大軍與秦國對峙,當時有40萬大軍陷入到前沿陣地當中,趙國的後勤保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畢竟當時沒有空投、卡車、鐵路什麼的,所有的軍糧要靠肩挑驢馱,跟不上消耗啊!看看對方秦國,徵調全國15歲以上男丁都給我上戰場,秦昭襄王自己都跑到戰線後方200裡的地方忙著調配糧食,這是兩個大國之間的命運對決,秦國是全縣撲上。反觀趙國,還在那裡慢條斯理,研究、研究、再研究,這個時刻,正確的做法就是趙王親自到前線,鼓舞士氣,嚴令舉國支援,把王宮裡的那些金銀細軟拿出來變成糧食,拼消耗,可惜,山東諸國的貴族階級都是豬玀,沒有遠見的,因此造成了失敗根本原因。

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

(人屠白起,長平之戰的秦國將領)

趙括這個時候就粉墨登場了,為什麼呢? 因為秦國耗不起了,必須另闢蹊徑,廉頗這老小子太狡猾,每天呆在戰壕後面得意地笑,必須搞掉!趙括作為將門之後,名聲很大,實際經驗不足,在軍中幾乎沒有帶兵的經驗,也從來沒有參加過實戰(這是他爹的過錯)。可見,秦國人的間諜工作是十分到位的,反觀趙國,就是垃圾。就這樣,趙括這樣的紈絝子弟,舌辯之士,被派往戰場,結果如同幾百年後的馬謖,一敗塗地。趙國一蹶不振,最後被殘滅。趙括的對手是白起,一個慣於指揮大兵團作戰的天才!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

韓信可不一樣,他的對手是自己熟悉的項羽,頭腦簡單的霸王龍。韓信從小便家道中落,飯都吃不飽,滿腦子就是和地痞流氓鬥爭的慘痛經歷,也就是說,從小就把生存策略放在第一位。在項羽軍中的那段日子,他目睹了項羽的用兵策略,他作為項羽帳前的執戟郎,也就是宿衛,這可不是擺設,項羽很喜歡自己衝鋒陷陣,他的宿衛也得跟得上,否則就是掉腦袋!因此,韓信在項羽的軍隊裡也在戰場上衝殺幾回的,品嚐過敵人的鮮血,也就是說,充分做到了“學而時習之”。這是難能可貴的經歷,是趙括不能夠比擬的。

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

韓信滅趙、滅齊這樣的戰鬥,主要原因不是兵多,而是用“間”,在大戰之前,就充分了解到敵人將領的脾性,比如趙王歇平庸,剛愎自用,李左車多謀等等,這樣子才能夠知己知彼。反觀趙括,恥於用“間”,敵人的信息不明,全憑匹夫之勇,橫衝直撞,那就悲催了。


個人生活的經歷,往往左右這個人的一生,而不是僅僅是讀書。

…………

謝謝閱讀小村姑文字!

GXC0107
2019-02-25

韓信與趙括是有區別的,韓信是經歷過戰爭的。韓信投奔劉邦之前,一直在項羽身邊工作,項羽滅秦的重大戰役,他都參加了,並提出了不少建議,只是未受重視。比如,韓信參加了鉅鹿之戰,後來韓信在討伐趙國的井徑之戰,就靈活地運用了破釜沉舟的戰鬥經驗,在河邊紮營,背水一戰,士氣大振,徹底打敗了強大的趙國。

正是韓信長期在項羽身邊工作,對項羽更加了解,對項羽和各路諸侯的特長和弱點都非常瞭解,韓信對付他們,才那麼的從容和淡定,遊刃有餘。韓信為什麼投靠劉邦,不去投靠魏王豹、趙王歇、齊王田榮呢?也就是說,韓信是做過調查研究的,是做足功課的。蕭何月下追韓信,與其說是蕭何愛才,不不如韓信作秀。以韓信的本領,蕭何追得上嗎?

劉邦出身草根,身經百戰,是見過大世面的,起用韓信,是經過考察和深思熟慮的。韓信是幹過管理糧草倉庫的。在這期間,他幹過兩件事:倉庫管理制度改革和戰時糧草調運方式方法。確實顯示韓信非凡的才幹,然後再看了韓信的上書,才破格提拔,築臺拜將的!

时光工坊
2019-02-23

放屁,韓信是當過好幾年兵的,對軍隊的組織結構,以及戰爭模式是非常清楚瞭解的,並且也打過仗只不過身份是士兵。

一味說趙括面對的是白起,所以他輸了,真是傻逼理論。韓信第一個對手就是名將章邯,然後就開啟了無敵模式。

趙括,韓信,兩人都熟讀兵書,對兵法理論都非常熟悉。但是趙括打仗還一味的拿著兵書打仗,用兵書死套戰爭模式。而韓信認真的分析對手 ,結合實際,長遠打算於是有了我們熟知的明修賤道暗度陳倉,有了背水一戰 有了十面埋伏,逼死霸王。可以看出韓信對不同的對手做出了不同的戰略,戰法,可謂把對手算計到了骨頭渣了。而趙括則在兵書裡找答案,拿他跟韓信比真是豬一頭。

证券先生
2019-02-23

說到趙括,大家肯定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紙上談兵。我個人覺得,關於趙括的個人描寫最精彩的莫過於《東周列國志》裡面的片段。大家有空的話可以回去看看。

關於趙括和韓信這兩個人,他們身上有太多的不同點了。我就找幾點我能想得到的跟大家分享分享。

第一;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同,所處的時代不同其實沒有什麼真實的可比性,所謂的可比性不過是我們虛構出來的可比性罷了。比如我說,關羽戰秦瓊,誰會贏?誠然,他們所處的時代都是亂世,都是諸侯割據,但是又有所不同。戰國的諸侯國,有著百年甚至數百年的立國根基,而楚漢爭霸時期的諸侯國,不過是項羽分封的名義上的諸侯王罷了,沒有基礎可言。

這時候我們通常會通過他們的對手來做分析,然後用來做對比,殊不知他們各自的對手也是出於不同的時代的。

我們也不妨用他們各自的對手來做分析。(儘量簡單帶過)

趙括的對手——白起。白起是一個可以讓六國聞風喪膽的人物,在他的一生從未嘗敗績,死於他所指揮戰役的六國將士數以百萬計,故此白起也被世人稱為人屠,其中他和趙括交手的長平之戰就是戰國時期規模最大,影響最重要的一次戰役。長平之戰的結果大家都清楚,就是趙括戰死趙國全軍覆滅,白起坑殺趙軍40萬。對於歷史給白起的評價,多大都傾向於白起殘忍好殺,這大概與史記了記載的白起臨死前所說的話有關。其實我個人認為,白起對歷史的進程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要不是白起消滅了六國的有生力量,可能秦統一六國的進程並不能走得那麼順利。

韓信的對手——項羽。項羽,一個幾乎是憑一己之力消滅了秦帝國最後戰力的人。破釜沉舟,表現出了項羽的勇氣,在各路起義軍都拿章邯沒辦法的時候,項羽親率8萬士兵與秦軍進行了一場沒有退路的戰爭,而且贏了,推翻了不了一世的大秦帝國。對於項羽,你是否第一時間想到“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英雄氣概呢?項羽是個天生的將才,倘若認真專研兵法,說不定還真能搞出個楚帝國來,只可惜到最後還是身死,最多也不過搞得個天下第一勇士來。

第二,兩人的出身。

趙括出身名門望族,父親是趙國著名的將領馬服君趙奢。趙奢評論這個兒子的說,趙括聰明絕頂,論起排兵佈陣來沒有人是他的對手,但是正是因為這樣趙括認為自己是天下無敵,殊不知行軍打仗兵凶戰危,很多事情都要隨機應變,他自己每次接到任務馬上回到軍營和將士商量對策再三恐防有差池,樣樣事情都是如履薄冰,而趙括每次辯論完卻是洋洋自喜,完全不知道將士出征分分鐘將有可能有去無回,如果讓趙括當大將,喪師辱國是必然的事。常言道,知子莫若父。其實這裡應該要討論的是,為什麼趙括每次做辯論都會贏呢?當然,我們不排除趙括真的很有天賦,但是大家可曾想過與趙括辯論的人的身份?想想鄒忌勸齊威王納諫的故事,吾與城北徐公殊美!趙括的厲害,很大程度上是其他人讓出來的,因為他父親是馬服君趙奢。

韓信的出身其實是眾說紛紜,比較多人認同的是他乃是韓國沒落貴族之後。我們從史書上得知,韓信少年時期貧困潦倒,曾於河邊求食於洗衣的大媽,也曾在鬧市受胯下之辱,也曾寄食與某老翁家中。

這樣兩個完全不同的出身,造就了兩種不同的性格。趙括鋒芒畢露,目空一切,韓信隱忍剛毅果斷。

第三,性格的不同形成的對戰爭指揮的不同。

鋒芒畢露的趙括,註定了他不能堅守廉頗定下的堅壁清野用時間拖垮敵人的戰略部署,目空一切則使得他自己堅信自己有辦法能擊潰秦軍的自信。然而秦軍的戰鬥力和白起的指揮能力都是趙括從未接觸過的,很快趙軍就因為趙括過分自信的瞎指揮而陷入了困局,最後全軍覆沒。

韓信的隱忍,讓所有人都猜不透他的想法,暗度陳倉一舉還定三秦;劉邦被困滎陽,韓信自量不是項羽對手,為了整個戰局他決定被掠趙齊而不是拼死解滎陽之圍,要知道劉邦是他的主,主就在滎陽;當後來項羽提出了要平分天下的時候,韓信敏銳的察覺到了楚軍已疲於戰爭,他果斷的聯合各個諸侯圍攻項羽,一舉消滅楚軍平定天下。

凛冬之地
2019-02-26

我完全同意“張子曰”的說法!——

“老子說,治大國如烹小鮮,便是此理。所以,一法通,則萬法通。韓信自小生活於民間,對人情冷暖,世間百態都早已爛熟於心;蕭何雖然是個縣裡的小文書,但是到了朝廷,除了工作環境有變化,人與人的那一套,又哪裡有什麼大的區別?至於劉邦,對付地痞流氓的那一套,拿到朝堂上做,也一樣的有效。”

這一段話,是我見到的分析的比較透徹的!

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

其實,這就是知行合一,而且是王陽明先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的知行合一!

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

再舉一個偉人的例子!

毛主席!沒有出國留學、沒有上過黃埔,但卻能領導著一眾留學的人找到中國的出路,領導著一眾黃埔師生打贏一場一場的戰爭!這是因為毛主席對世事人心的深刻洞悉,以及對中國社會狀況、中國人的想法有著清晰透徹的瞭解!

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

知道道理,但做的時候卻不中用,這就是紙上談兵!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很少有人能夠沒當過幾天兵卻能指揮千軍萬馬打勝仗的!所以說,沒做過,光知道,但做的時候能做好,這樣的境界真不得了!

我每次看到“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內心都會澎湃不已!而深入地讀一讀《毛選第一卷第一章: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都會被偉人的深刻見解所折服!

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

推薦大家再看一看這篇文章,對思考當代中國的社會現狀也有啟發!

小小小百科全书
2019-04-01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韓信實際上和趙括在某些方面很是相像。兩人同樣是熟讀兵書之人。那為什麼韓信就可以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而趙括只是變成了“紙上談兵”的笑話呢?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兵法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所謂兵書上的兵法只是列舉一個例子或者說是案例。但實際發生的情況不可能和你學習的兵法案例是一模一樣的。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你靈活變通了。不能在死板的按照兵書上說的去做。
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

這就好像同樣兩個學生學習同樣的知識。其中一個學生只會死記硬背。1+2=3他知道。但是換一下順序變成2+1之後他就不知道等於幾了。而另一個學生則可以舉一反三。這就是差別。史書記載,趙括熟讀兵法但是非常缺乏實戰經驗。就連趙括的父親馬服君趙奢都對別人說,兒子談論理論還可以,但真讓他領兵打仗那麼必敗無疑。從這裡可以看出趙括可能是一個優秀的參謀,但他確實不是一個合格的統帥。
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

而韓信呢?熟讀兵法這個自然也是如此。韓信最早跟隨在項羽帳下做事。但是屢次獻計給項羽都不被接受,反而自身還多次受到項羽的處罰。但後來的事實證明韓信的計策都是可以成功的。後來韓信被離開項羽前去投靠劉邦。原本在劉邦帳下韓信依舊也不受什麼重用。但是蕭何通過和韓信的一番溝通得知韓信是一個大才,所以最後舉薦給劉邦。之後劉邦更是拜韓信為大將軍。
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

可能很多人會奇怪,憑什麼蕭何和韓信談論一番就知道韓信有大才呢?這不同樣是紙上談兵嗎?其實不然,趙括和別人談論兵法只知道怎麼去做。但具體讓他安排人員去做怎麼統籌他完全不懂。這就是典型的將不知兵。而韓信則不同。首先韓信對於兵法完全了研究透了,在兵法的基礎上可以演變出自己的東西。比如著名的“背水一戰”這是韓信首創的兵法,在之前的兵書上是沒有記載的。韓信之所以能夠研究出背水一戰的這種戰法,首先他得非常瞭解士兵的想法,心理狀態。因為他知道置之死地而後生對於士兵來說可以激發出數倍的潛力。 而這種東西兵書是不會記載的。這個需要積累或者說經驗。需要你對士兵的精神心理活動的把控做到足夠好才可以。
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

再比如韓信的首戰也是韓信的成名之戰“明修棧道 暗渡陳倉”。就充分詮釋了韓信是如何靈活百遍的使用兵法的。兵者詭道也這誰都懂。但如何去做,怎麼能做到成功的欺騙對方並且保證自己部署完畢這就困難了。尤其是初出茅廬的韓信面對章邯這樣的名將。也能平心靜氣的佈局並且最終擊敗他。而趙括在取代廉頗之前對於軍隊是一無所知。但掌權之後馬上就全盤否定廉頗的計劃。完全不瞭解當時的實際情況就貿然改變計劃。這簡直就是取死之道。

感謝閱讀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 歡迎大家留言發表自己的看法。

元哥说历史
2019-02-26

這個問題我認為要分人吧。有些人天生就會打仗,並不需要任何實戰經驗;而有些人雖然熟讀兵書,但是隻會紙上談兵,完全不懂實戰。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

韓信就屬於那類軍事奇才,正所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嘛,而趙括是出了名的書呆子。

韓信作為劉邦手下的一員猛將,他屢立戰功,儼然成了劉邦的左手右臂,為漢朝的建立做出了傑出貢獻。也正因為如此,劉邦得到天下後,忌憚韓信的勢力,將他從韓王貶為“淮陰侯”。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

而趙括初出茅廬,就成了長平之戰中趙國的統帥,他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秦國來勢洶洶,猛將如雲,兵力還要幾倍於趙國。所以,當時趙國國君最好的策略就是採用長久戰,將秦國拖在長平,而不是妄想速戰速決,打敗秦軍,更不該讓趙括這個毫無戰場經驗的人去當統帥。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

此外,趙括面對的敵人太過強大,韓信面對的敵人剛愎自用,也是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很多的原因。韓信和趙括一樣開始沒有實際經驗,但韓信當大將統兵後比趙括好了很多,原因是什麼?

最後感謝大家的閱讀,歡迎關注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