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10 個回答
棍哥观史
2019-01-12

為大秦帝國創下不世之功的白起卻未得善終,並死於自己效忠的君王手裡,實為可悲,但糾其原因,可歸納為政治失利、君臣失和、言行失當。
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為何說政治失利呢,其實白起算是魏冉一手提拔起來的,在其軍政生涯中,是魏冉一直向秦王推薦並給予機會,然而晚年的魏冉卻也不懂收斂,被範睢設計謀害而死。那麼這就造成了白起對範睢的矛盾,畢竟魏冉對於白起來說是恩人、是伯樂。那麼應侯範睢這樣的政治高手更明白這一點,因此在秦昭王的身邊捅了白起最後一刀。
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應侯請之,不起,於是免武安君為士武,遷之陰密,武安君病,未能行。居三月,諸侯攻秦軍急,秦軍數卻,使者日至,秦王乃使人遣白起,不得留咸陽中,武安君既行,出咸陽西門十里,至杜郵。秦昭王與應侯群臣議曰:白起之遷,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餘言。秦王乃使使者賜之劍,自裁。武安君引劍將自剄,曰:我何罪於天而至哉?良久,曰: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遂殺。武安君之死也,以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死而非其罪,秦人憐之,鄉邑皆祭祀焉。”

君臣失和主要開始於長平之戰這個節點上,在白起贏得長平之戰之時,是上書要趁勢直取邯鄲的,這個時候是有利於秦國的,在白起的戰略思想上,乘勝攻伐趙國的都城是最佳的機會,而秦王卻未以批准,其實站在秦王的角度上也能理解,長平之戰不僅僅是一場漂亮的勝利,在這場戰役裡,雙方相持的時間太長,造成雙方的國力消耗都很大,即使秦國攻下邯鄲,不敢保證其餘國家會坐視不管,而秦國在如此巨大的消耗下,不具備應付其餘國家聯軍的,因此會造成其餘國家瓜分戰果,對於秦國來說,利益沒有達到最大化。
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錯過此機會後,在白起看來,秦國是需要休養生息的,但不久秦王卻要發兵攻趙,白起欲勸阻秦王,但秦王不聽,派王陵攻打邯鄲,秦軍大敗損兵兩萬有餘,這時候秦想到了白起,欲讓白起帶兵再戰,然而白起不但稱病不出,反而諷刺秦王不聽他的意見導致秦國白白犧牲兩萬將士,這也引得秦王大怒。
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而白起的這些這些行為和言論並沒考慮到君臣的關係,畢竟君是君、臣是臣,國家有需要的時候,秦王請你請不動,範睢請也請不動,反而還有諸多閒言碎語諷刺君王,加上範睢的補刀,白起也就把自己推向了死亡邊緣。

狐笔春秋
2019-01-15

所謂“勇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在君權至上的時代裡,對於手握重兵馳騁疆場的將軍而言,最危險的不是刀兵相見的戰場,而是來自於廟堂之上的猜忌。自古以來,從白起到李牧;從韓信到岳飛;從檀道濟到年羹堯~概莫能外~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一:史書上白起被賜死的前因後果

長平之戰後,白起率軍圍困了趙國邯鄲,由於應候范雎的讒言,秦昭襄王命白起率軍回國,秦國錯失了一舉滅趙的機會。事後得知實情的昭襄王后悔不已,於是命令白起代替王陵再徵趙國,白起以“諸侯救日至,彼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為理由拒絕了昭襄王的命令。迫於無奈的秦王,只能以王齕為將攻打趙國,秦軍大敗~聽聞消息的白起不禁感嘆“秦王不聽我的計策,終於大敗虧輸”。不當的言論終於引起昭襄王的雷霆之怒,他隨即剝奪白起的爵位,將其貶謫到陰密,之後,又在杜郵將其逼死~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二:為了權利,為了天下,白起不得不死

這就是被記錄在《史記.白起王翦傳》裡有關白起被賜死的故事,但如果我們深入推究就會發現,白起的死其實遠沒有這麼簡單。

首先:長平之戰後是滅趙的最佳時機,這幾乎是販夫走卒人盡皆知的事情,但昭襄王卻偏偏在范雎幾句輕飄飄的話之後果斷的召回秦軍。這對於有著豐富的政治鬥爭經驗的昭襄王而言是絕不可能犯的低級錯誤。那麼到底是什麼讓昭襄王甘心坐失良機也要撤回秦軍呢?

話說白起是穰候魏冉一手提拔起來的名將,在政治派別是屬於宣太后一系的楚國外戚集團。昭襄王雖然是秦國的一國之君,但幾十年來卻一直生活在母親宣太后和舅父魏冉的陰影之下。如果不可客卿范雎的當頭棒喝,他都不可能政變成功一舉奪回屬於他的王權。

可一旦白起滅趙成功,他身後站著的楚國外戚集團勢必會趁勢歸來。這是昭襄王絕不願意看到的。另外,白起本人在國內的形象和聲譽太好了,如果再加上滅趙之功,對於崇尚戰功的秦國而言,封賞固然不算什麼,但隨之而來的自己王權很可能會受到將權的威脅。所以,絕不能讓白起完成滅趙之舉~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其次:面對白起拒絕再次出兵的理由,英明神武的昭襄王豈能不知這是事實。但為什麼還要一意孤行?白起一舉坑殺四十萬趙卒的粗暴行動已經成功引起六國震恐,天下怨恨。在這種人同此心,同仇敵愾的形勢下還要強行伐趙,何異於以卵擊石頭。所以說,伐秦之舉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在白起被貶謫陰密的同時, 秦昭王馬上在朝廷之上召開會議:“白起之遷,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餘言。秦王乃使使者賜之劍,自裁”。從事件的前後發展來看,白起之死是早有預謀的~而在白起去世之後,秦國隨之與六國結盟,成功化解了巨大的政治危機。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三:史上最大背鍋俠——白起

天下人都說白起坑殺趙卒,但可曾有人想過,在秦國這樣一個封建君王專制極其嚴酷的國家,白起本人又身處嫌疑之地,他就真的敢擅自做主坑殺降卒嗎?如果真有這樣的魄力,那他為何在邯鄲唾手可得的情況之下又因一紙召令而迅速退軍呢?因為,他清楚秦王對自己的猜忌,也知道自己稍有不慎就會招來殺身之禍。但他最後還是被殺了,在我看來,只因為他愛國家更甚於愛秦王而已。不然,他又何必冒天下之大不韙去觸摸秦王的逆鱗?老老實實領軍上路不就得了嗎?

而對秦王而言,長平之戰後,白起必須得死。只有白起死了,他的內憂和外患才能夠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那麼第二次的伐趙之舉,實際上就是用來坑殺白起的陰謀罷了~因為他需要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而在那個時代,沒有比抗命不尊更合適的了~

一家之言,切望指教~歡迎關注過吐槽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妥,敬請聯繫作者~

静说历史
2019-01-15

奴隸社會結束之後,秦朝統一了六國,成為了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這樣說起秦朝統一六國,不得不說是多少能人將士用血用肉打拼下來的。而要說起戰爭,必然會聯想到當時這四大名將,而在這四大名將之中,白起又是最拔尖的存在,也正是因為他的存在,秦朝才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得以統一。

白起這個人可能就是為戰爭而生,不然他也不會在後來成為四大名將之首。驍勇善戰,有勇有謀這些詞用來形容他全都不為過,而他是怎樣成名?成為當時的四大名將之首呢?下面就來一探究竟。

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伊闕之戰,可以算得上是白起的成名之戰了,當時的魏、韓兩國正是因為處於觀望狀態,而白起當機立斷,在這樣的時機選擇攻打,這是一個明智之舉,所以秦國大敗韓、魏兩國,這場伊闕之戰,白起只帶領了少量的士兵就能夠一舉殲滅韓、魏幾十萬大軍,也可謂算得上是軍事奇才了。在之後的種種戰役裡,白起也是屢屢連勝。伊闕之戰過後又擊潰楚軍,從此秦國也算是拔地而起。秦昭襄王嬴稷看中白起,而白起也算得上是他的懸在敵人頭頂的一把利刃,只要秦昭襄王將繩子割斷,這把利刃就會直接落下,殺人於無形。

那個時期的白起可謂是所向披靡,無人能與他抗衡,戰國時期戰亡人數的一半均是由白起帶領將士所殺的,他可謂算得上是戰神一般的存在,那個時候的他也代表著軍事的最高成就,但就是這樣一位所向披靡,驍勇善戰的將軍最終落的下場卻是被秦昭襄王賜死,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按理來說,如果沒有白起的話,秦國不會在最短的時間拔地而起。而秦昭襄王把他的左膀右臂給斷掉,這其中也有很多不可描述的原因。秦昭襄王除此白喜的原因,是因為他沒有聽從自己的命令,當時命令白起去攻打趙國,但是白起死活不願意出兵,再加上當時其他官員的在秦昭襄王耳邊吹起耳邊風,秦昭襄王最終居然將白起賜死,白起不甘於這樣的死法,最終也是拔劍自刎。怕是他自己也不會想到,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的是自己,最終的死法居然是這樣。

秦昭襄王之所以殺了白起,這其中的原因,他比誰都清楚。當時的白起幾乎就是戰神一般的存在,所以在軍中的勢力影響都十分強大,而秦昭襄王當時並沒有什麼權勢,真正的國家管理權在太后手中,雖說後來太后死了,但是兵權這麼重要的東西,卻沒有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他自己也是提心吊膽,也是過於忌憚白起。如果白起萌生了起兵的意識的話,那麼秦昭襄王又沒有什麼實力與之抗衡,這時的白起又出現違抗軍令的話,正好找到了理由賜死於他。

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另一方面,因為白起的戰鬥力實在是太過於強大,軍中勢力實在不小,秦昭襄王實在是怕他日後起兵,也是在找白起的漏洞之處,如果能把白起殺了的話,將國家的兵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裡,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皇帝,在殺了白起之後,秦昭襄王馬上就把國家的兵權交給了自己信任的人。

還有一些瑣碎的原因是因為白起在長平之戰中將40萬將士全部活埋於地下,這種手法實在是殘忍,這讓後來的六國對此也是有所忌憚,畢竟這樣草菅人命的做法,實在是有違人性,秦昭襄王賜死白起,也算是給全天下人一個交代。

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其實白起被賜死,在他自己身上也是有原因的,畢竟作為一個將領,有如此成就的話,就應該低調行事,而他卻是鶴立雞群般的存在,並且將國家的兵權掌握於手裡,這不是等著皇帝抓他的把柄嗎?要知道那個時候皇帝最忌憚的就是他人的實力高於自己。秦昭襄王也是個聰明人,他甚至殺掉白起比留下他的意義更加深遠,他不僅僅收回了自己的權利,又在全天下給自己樹立了一個不一樣的形象,而區區只殺了一個白起,也不算虧。

依照現在看來,秦昭襄王處理事情的方法並沒有太多過錯。白起過於殘暴,自己又得到了兵權,白起也不算枉死。當時駕駛的生存之道就是需要低調,安分守己。而白起太過出眾,鶴立雞群的最終結果是鶴死於非命,功高於主實在是不可有,只有安分低調才能保得自己的性命。

老张头讲故事
2019-01-14

誠邀,個人認為白起死於反間計,死於沒有政治頭腦,說話太耿直,沒給昭王留面子,長平之戰,白起本可乘勢滅了趙國,但這時候趙國派蘇秦的弟弟,蘇代帶著禮物去遊說應後范雎,這裡重點說一句,我估計在昭王的心裡,范雎才是他真正的自己人,畢竟白起是穰候推薦的,有一次范雎勸說昭王打滎陽,昭王說“誰為將,范雎說武安君,昭王說“那要你何用!蘇代來了秦國見了范雎說“武安君即將圍攻邯鄲嗎?范雎說“是的。蘇代說“趙國滅亡了,那秦王就可以稱王於天下了,武安君位列三公,武安君為秦國立的功,
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即使周公,召公,太公望的功績也不會超過他,趙國滅亡了,秦王稱王於天下,武安君肯定位列三公,您能夠位居他之下嗎?就算你不想也是沒辦法的事,所以不如趁機割佔點土地,不要讓武安君獲得滅亡趙國的功績,范雎就去找秦王說“咱國家的軍隊太勞累了,不如讓趙國講和,讓士兵們休息一下,昭王聽從了這個建議。後來武安君聽說了這事,從此與范雎結下仇恨,范雎這人大家都知道,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太后穰候都被他搬到了,“況白起,將相失和,同年秦國派王陵再次發兵攻打趙國邯鄲,很少能佔優勢損失不少,武安君病好了,昭王就想讓派他取代王陵,武安君說“現在的形勢邯鄲真的不容易打,不可以這樣做。

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昭王親自下命令,白起也不去,昭王就叫范雎去請白起,白起還是不去,後來昭王派王齕取代王陵,攻邯鄲,楚國派十萬軍攻打秦軍,秦軍傷亡慘重,白起跟別人說“王不聽我的建議,現在你看怎麼樣了,昭王聽了這件事,心裡感到憤怒,君臣失和!於是免去白起官職,派人送白起不允許白起留在咸陽,白起離開咸陽到了杜郵,昭王與範睢等大臣商量,說“白起走了心裡帶著怨氣,總說些不該說的話,昭王就賜一把劍讓使者帶去命令白起自殺,
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白起拔劍就要自刎說,我對上天犯了什麼錯,讓我如此下場,過了一會,他又說“我本該死,長平之戰坑殺了那麼多降卒,這一點我就該死,說完就自殺了。白起不是因為犯罪而死,所以秦國人都憐憫他,鄉里城裡都祭祀他。

大华273557151
2019-01-13

白起被殺,自己有重大責任。

一.長平戰後,邯鄲唾手可得,這時秦王下詔班師,白起豈不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理應一面猛攻邯鄲,一面寫明詳細情況,飛奏秦王,相信秦王也不會不講道理,說不定朝旨回覆還未到,邯鄲已經攻下了,那時誰還能說三道四?二.既已遵命回咸陽,就不應再發牢騷,說什麼邯鄲這麼易攻,撤回來真可惜!秦王聽了大悔:"起既知邯鄲可拔,何不早奏?"是啊,當初你不聽,現在還說什麼?詆譭領導的威信嗎?三,後來秦王幾次要他再去打邯鄲,他惟恐失敗,損害自己戰神的名聲,堅決不去,公然抗命,這叫領導的面子往哪裡放,不是找死嗎?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既說明困難,又堅決服從命令出征。邯鄲雖然難打,但趙軍主力集中在此,其他地方必然空虛,可以虛晃一槍,掉頭攻下趙國其他幾座大城,消滅幾萬趙軍,也是大功呀!秦王高興還來不及,還會問他的罪嗎?(後世的曹操就是這樣:一看陶謙堅守徐州州城,一時攻不下,就避實擊虛,一下子攻下了徐州所屬的四十個縣)。

所以,白起被殺,實在不能說他自己一點沒責任,當然,範睢進讒言也有很大關係,否則秦王僅將他削職也就夠了,未必會要他的命,但就算這樣,他若在最後關頭軟一軟,表示願意去打趙國,也未必不能挽回秦王的決定。關於此事,我以另一個網名"阿斌"發表過類似文章,大家可以參看。

积微Derek
2019-01-17

謝悟空邀請。

白起被殺實乃秦國最大的冤案。《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記載,“死而非其罪,秦人憐之,鄉邑皆祭祀焉。”可見,白起被殺讓秦國老百姓普遍為之鳴不平。即便如此,秦昭襄王還是逼迫白起自殺,這裡面也有必殺白起的理由,具體經過如下:

據史書記載,秦王在長平大戰後發兵攻打趙國,戰爭失利後起用武安君白起,白起堅持現在已經錯過了攻打趙國的時機,秦王先親自起用,白起不從;後派範睢請之,白起稱病不從。秦軍遭遇重大失利後,白起私下議論秦王攻趙的不是,秦王大怒,再次起用白起而不得,請範睢請之還是不得。

秦昭襄王和白起,一個是戰國功績最盛、權力最大的君王,一個是戰國功勞最大、作戰最強的將軍,都是天底下最自信且驕傲的人,而且年屆古稀,老人家倔強起來更加不會轉彎、不會退步,兩個天底下最強的人就這麼犟上了。

於是,秦王的命令在功高震主的白起面前連續失效四次,即便是秦王親自去請了兩次白起仍然絲毫不退步;再加上秦軍多次失利讓秦王臉上無光,惱羞成怒的老邁秦王失去往日的理智,把白起降為士卒。關鍵的第一步走錯了,後面便不可收拾,當白起被貶後尚不低頭認錯且頗多怨言的議論傳到朝廷時,秦昭襄王的朝廷議決後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賜白起自裁。這裡面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據《史記》記載,白起自裁的決議不單是秦昭襄王和範睢的意思,而是朝廷百官的議決,因為白起的驕傲已經引起了朝廷百官(尤其是文官)的眾怒。另外,與其留下一個在痛恨朝廷但在秦國軍民中享有最高聲望的老將,讓其怨言危害秦國政局,還不如一殺了之以絕後患,這也是長痛不如短痛的道理。

積微陋見,歡迎留言。

观史以明智
2019-01-12

這個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第一點是,白起的靠山倒了。白起跟秦國相國魏冉是好朋友,關係非常好,後來秦昭襄王掌權後,魏冉就被趕下臺了。

第二個原因,得罪了新的秦國丞相範睢,白起跟範睢關係並不好,同時範睢嫉妒白起立的功勞太大,擔心會威脅自己的地位。

第三個原因,太矯情。秦王派他去打仗,請了幾次,他不去,結果派別人去,卻打了敗仗。秦王又派他去,他路上可能有點墨跡,再加上範睢在一邊說壞話,導致秦王認為他幸災樂禍,對自己不滿,於是殺了他。

巴山夜雨涮锅
2019-02-11

謝邀。秦昭襄王殺白起,直接原因是白起抗命後還說風涼話,根本原因是白起屬於秦昭襄王舅父的楚人黨,是秦昭襄王鬥爭的對象。


我們先看看白起之死的直接經過。

公元前260年,白起在長平之戰中全殲趙軍四十萬,之後乘虛而入,大舉進攻趙國。這時候,韓國和魏國派蘇代遊說秦國宰相范雎,說白起若是滅了趙國,就爬到你頭上了。於是范雎勸說秦昭襄王准許趙國割地求和,停止進攻。白起因此很是不忿。

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公元前259年,秦昭襄王再度伐趙,白起自稱生病,不願意帶兵。秦王只好派王陵帶兵,結果損失很大。公元前258年,秦昭襄王再次催促白起帶兵,白起說:“邯鄲實未易攻也;且諸侯之救日至。彼諸侯怨秦之日久矣,秦雖勝於長平,士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秦昭襄王和范雎前後催促,白起都不答應,只好派王齕代王陵。

但換了也不行,到年底,春申君的楚軍和信陵君的魏軍都到了,秦軍連吃敗仗。白起又幸災樂禍地說:“王不聽吾計,今何如矣?”秦昭襄王大怒,逼著白起去帶兵,白起還是說我病得很厲害,不肯。於是,秦昭襄王在公元前257年初把白起褫奪爵位,又逼他自殺了。

從整個過程看,秦王、范雎之所以殺白起,是因為白起違抗命令,不肯帶兵伐趙,等到秦軍吃了敗仗後,不但拒絕臨危受命,還在那裡幸災樂禍說你看我早說過了。這樣的人,換了哪個君王都是容不得的。

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當然,在白起的角度,也有他的道理。當初我要趁勝一舉滅趙,被你們昏君奸臣阻止,現在等趙國緩過氣來,你們又要我帶兵去,我沒那麼傻。自己闖的禍自己背鍋吧,老子不負責擦屁股。

這個立場是可以諒解的,但他也應該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你不想趟這趟渾水,老老實實躺著裝病就好了。可白起他忍不住,還要過嘴癮,公然諷刺秦王和范雎。你確實正確,但你越標榜自己正確,襯托得秦王和宰相越傻逼,這是在赤裸裸打臉啊。所以秦昭襄王殺掉他也就不奇怪了。


而在軍事策略分歧的背後,其實也是秦國內部的政局動盪。

秦昭襄王本是秦惠文王的庶子。他的母親是楚國宗室女子羋八子(宣太后)。公元前305年秦昭襄王的哥哥秦武王去世後,兄弟爭位,是宣太后的同福同母弟弟羋戎、同母異父弟弟魏冉等組成的楚人集團,扶持秦昭襄王繼承王位,殺死了作亂的大臣公子,包括秦惠文王的正妻,還把秦武王的正妻趕回魏國。

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之後,魏冉擔任秦國丞相。宣太后、魏冉為首的楚人集團不但確保了秦昭襄王的王位,而且對外繼續攻伐列國,對內提拔賢臣,使得秦國日益強大。宣太后、魏冉執政任近40年,攻克六國數百座城市,打斷了齊國的脊樑骨,佔領了楚國的發源地江漢,確立了秦國對六國壓倒性的優勢。包括白起,也是在魏冉的提拔下,才得以大展雄才的。

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然而宣太后和魏冉等人的功勞卻引起了秦昭襄王的猜忌。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在范雎的搗鼓下,罷免了魏冉、羋戎,廢黜了宣太后,獨掌大權。而白起作為魏冉提拔的秦國第一名將,他對魏冉是感激知遇之恩的,對靠耍嘴皮子挑撥母子、舅甥關係上位的范雎並不感冒。范雎也把白起當做自己持續當政的障礙和威脅。所以在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後,范雎破壞了白起滅趙的策略,轉過年白起則拒絕再為范雎擦屁股。

從事情本身來說,范雎和白起對秦國的功勞根本沒法比。但是站在秦昭襄王的立場上,范雎是幫助他趕走親媽和舅舅,獨掌大權的第一功臣,白起則是舅舅留下的又臭又硬餘黨。於是這倆的鬥爭,白起就非死不可了。

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當然,范雎害死了白起,他自己也沒啥好下場。因為邯鄲兵敗,范雎內憂外困,於公元前255年辭職,距離白起之死也就區區兩年而已。這一對將相的鬥爭,最後以“同歸於盡”收場。

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而知而行
2019-01-14

白起位列是戰國四大名將之首,征戰三十多年,號為人屠,一生未有敗績,不管是哪個版本,論及武廟祭饗,都不會讓他缺席。此人首開大規模殲滅戰之先河,徹底粉碎了先秦戰爭時春秋之義殘存的餘溫,戰爭變得越來越殘酷嗜血,“虎狼之秦”之稱謂,白起居功至多。這一切在公元前260年的長平之戰中達到的巔峰,白起一戰坑殺趙國兵卒45萬,以至於草木為之含悲,風雲為之變色。

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長平之戰時的白起)

白起以得勝之師,意欲奮其餘勇,趁機滅趙,因此派遣使者前往咸陽說王萬端,在《史記》中有載“衛先生為秦畫長平之事,太白蝕昴,而昭王疑之”。按理說,此時秦國攜雷霆之威,虎視六國,天下皆西向稽首。趙國新敗,國力淪喪,人心浮動。秦軍乘勢拔除太行關隘,前出至冀中平原,邯鄲倚馬可待。此時山東之六國,韓魏屢敗於秦,早已破膽;楚國遠避江右,祖宗之地盡棄之於秦;齊國與五國有隙,且曾破國失軍,一蹶不振。秦之一統天下,所慮者唯趙也!如秦國藉此良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滅趙,天下一統之勢可成。

秦昭襄王絕非昏君,應侯範睢也堪稱良相,君臣廟堂籌算,不可能對眼前時局熟視無睹,放著秦國一統天下的大好形勢於不顧。那麼,昭王為何疑之?所疑者,又是什麼呢?

秦昭襄王能夠即位稱尊,是一系列偶然的因素造成的。秦惠文王的長子秦武王嬴蕩因比賽舉鼎而亡,秦國由此出現了“季君之亂”,前後長達三年。此時,尚在燕國為質的嬴稷,在母親宣太后的操作下,藉由在秦惠文王時已見用事而頗具實力的舅舅魏冉,被親黨擁立,成為秦國新君,是為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秦昭襄王也是一代雄主)

秦宣太后在助子奪位後,親自主持朝政,對親黨回報,大肆分封。她的同父同母弟弟叫羋戎,封為華陽君;宣太后與秦惠文王的一個兒子公子芾,封為涇陽君;另外一個兒子公子悝,封為高陵君。這樣,宣太后這兩個弟弟和兩個親兒子,分別封為穰侯、華陽君、高陵君、涇陽君,在秦國權勢煊赫,合稱"四貴"。

秦國尚武,而武功最盛大的時期之一,就是宣太后掌政的36年。這一時期,雖然宣太后的外戚把持朝堂,但能為秦國公族容忍,最大的原因即是秦國在這段期間獲得了有史以來強力的發展。尤其是穰侯魏冉憑著他與昭王的特殊關係在秦國獨攬大權,一生四任秦相,東向攻城略地,擊敗“三晉”和強楚,戰績卓著,威震諸侯,“苞河山,圍大梁,使諸侯斂手而事秦”。魏冉能夠達到這樣的不世之功,最為依賴也最為引以為豪的是他保舉啟用了一代戰神白起。

白氏雖然是秦國的四大老氏族之一,但皇帝都有三門窮親戚,到了白起這一代,已是庶人了。在春秋戰國那個年代,基本都是貴族才能夠接受王官教育,當上將軍。普通的百姓,即使以秦國的軍功爵制度,往往也只能積累功績第九級爵位。如果再立功,就只賞田畝而不封官職了。白起能夠從一個小兵被啟用,魏冉保舉之功至偉。秦法,如將軍失利,保舉人連坐。因此,魏冉對白起也算是有著知遇之恩。白起與魏冉“相善”,關係非常融洽。兩人一個主內,一個主外,相得益彰,打的山東六國毫無招架之力。

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秦國四貴之首——穰侯魏冉)

前293年,魏冉舉用白起為將軍,派他代替領兵攻打韓國和魏國,在伊闕戰敗了他們,以12萬秦軍各個擊破,斬首24萬人,俘虜魏將公孫喜,以功封左更,擔任國尉(國防部長)。前292年,又奪取了楚國的宛、葉兩座城邑。其後數年間,白起又揮兵又佔領了魏國的河內地區,奪取了大小城邑六十餘座,連韓國冶鐵手工業最發達的宛、鄧,以及魏國舊都安邑都被秦國攻佔。自此秦國威勢之盛,前所未有。在魏冉的策劃下,秦昭襄王不滿於稱王,而在宜陽自稱“西帝”,為了給齊國拉仇恨,還捎帶著讓齊國稱“東帝”。

此後數年間,秦國與山東六國互有徵伐,直到公元前286年齊國吞併宋國,引起其他國家的不滿。公元前284年,魏冉以秦、韓、趙、魏、燕五國,合縱破齊。自此,秦國一家獨大,山東六國,除了趙國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騎兵,可堪與秦國對陣之外,其餘各國,都無法單獨對陣秦國。魏冉也因功高,屢次被加封。在五國伐齊之戰中,魏冉公器私用,以秦軍攻打陶邑,以此作為自己增加的封邑。

因為有著這些功勞,加之白起的傳奇戰功,使得“秦國四貴”在朝堂上肆意妄行,人心不附。秦昭襄王親政後,對此雖頗有怨言,卻因為宣太后的緣故,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一切在公元前266年,因為一個人的到來被改變了。這個人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應候範睢,如果對這個名字比較陌生,那麼秦國在統一六國之前實行了半個世紀的“遠交近攻”的國策即是出自此人之手。範睢以此奇計,得以為秦昭襄王所看重,日益與之親善,範睢因此說服秦王集權。

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範睢辱於魏而相秦)

範睢說:“臣在山東時,只知道齊有相國田單,不曾聽說過有齊王;只聽說秦國有太后、穰侯、涇陽君、華陽君,而不曉得有秦王。能手握國政、獨斷專謀、操生殺大權的,方稱得上國君。但如今宣太后專行無忌,穰侯遣使臣不上報,涇陽、華陽只按自己心意判決事務。國家有這四個顯貴操縱朝政,不出危險,是不可能的。文武諸臣都屈從於這四人,心中哪裡還有大王!如此下去,大權旁落,政令又怎能出自大王之手?臣聽說善於治國的君主,一方面在國內加強權威,一方面親自執掌外交政策。穰侯派出的使者操縱王權,任意和諸侯結盟或斷交,擅自對外用兵,征伐敵國,朝野上下,莫敢不從。於是,打了勝仗,戰果全歸穰侯他們所有,以致國家困弱,受制於諸侯;一旦失利,則令百姓怨聲載道,禍害由國家承受。《詩經》上說:‘果子多會壓損枝條,樹枝折了會傷及根本;擴大封君城邑會危及到國家安全,過分尊寵大臣會削弱君王權威。’淖齒控制齊政,到頭來將閔王吊在廟堂大梁上面,使閔王一夜之間橫遭慘死。李兌執掌趙國,圍困趙武靈王,只一百天功夫,便將他活活餓死。當今秦國,太后、穰侯呼風喚雨,高陵、涇陽推波助瀾,沒有臣民知道上有大王。這些都是淖齒、李兌一類的人。臣可幸今日尚能看見大王孤立於朝堂,真擔心將來秦國主持國政的君王,不再是大王的子孫!”

聽了這番話,秦昭襄王王不寒而慄,於是廢太后,逐穰侯,將高陵、涇陽趕出函谷關。他對範睢說:“當年齊桓公得到管仲,把他稱為‘仲父’,寡人今日得到先生,先生也是寡人的‘叔父’啊!”

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範睢進言秦王集權)

這次秦國朝堂上的政治地震,也波及到了軍中。穰候雖然就封,但是樹大根深,軍隊中多有舊部,且其功高,又是外戚,秦昭襄王有所忌憚,不能行霹靂之事。範睢因進言得寵,軍中對此多有不滿,穰候舊屬中最大的軍頭勢力,即是白起。因此在朝堂上,將相不能相和的事件經常發生。

白起是30多年來秦軍赫赫武功的代表,已經稱為軍神一般的人物,因此秦王即使不能引以為心腹,也要做到相敬如賓,但要說到重用卻不盡然。為了儘快清除楚國外戚勢力,秦昭襄王大力啟用山東人氏,除了範睢外,還有蒙氏家族、王氏家族等,都參與朝堂決策。所以,秦國在長平之戰前一直沒有啟用白起,而是以王齕為主帥,與趙國的廉頗打了膠著戰。直到最後發展成了傾國一戰時,才換上了白起。

白起也果然不孚眾望,一舉擊破趙國主力軍,掃清了秦國一統天下的最大的障礙。白起分析局勢,認為此時滅趙,大有勝算,因此派了自己的親信“衛先生”親自前往咸陽,請求增兵增糧。秦昭襄王此時犯難了。

如果說在長平之戰前,秦昭襄王對白起還相敬如賓;在長平之戰中,秦昭襄王對白起還是魚水之情;那麼現在,即使在理智上,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而且白起久經沙場,對戰場形勢分析的透徹,秦昭襄王也應該聽從白起之謀劃。然而,滅國之功之大,遠非獲得戰役勝利可比。這倒不是說秦國出不起這個賞賜,加封個十萬戶的事,秦國之前也不是沒幹過,此後也還做過。然而,最讓秦昭襄王犯難的,是滅國之後,白起政治地位的上升,勢必會讓已經失勢的穰候集團死灰復燃。

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秦國在山東的飛地是魏冉的封邑)

此時,剛好發生了一件天象:太白蝕昴,是說發生了太白金星吞噬西方白虎中昴星的奇異天象。昴,趙地分野。太白屬西,代表秦國。因此,這個天象就意味著秦國如果乘勝滅趙,必然能旗開得勝。可是,秦昭襄王卻讀到了另一層意思。

“太白乃天之將軍也”,說明太白也可以代表上天授權的軍隊和軍隊首領。昴星本屬西方白虎,而秦國分野即在西方,那麼昴星也可以指代秦國。那是否意味著,一旦白起政治地位上升,加上賦閒在野的穰候魏冉,一旦秦國外戚勢力死灰復燃,那這個天象還會是一個吉兆嗎?滅趙的功勞不可能讓白起得到,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應候範睢提出,暫時以“兵疲師老”的名義班師,讓白起打消繼續領兵建功的念頭。待休整一段時日後,再做計議。範睢自然體察上意,很快秦國就做出了允許趙國賂以六城約和的決策。

很快,秦王發現被趙王欺騙了,他們沒有獻城給秦國,反而舉國同仇,向齊國獻城,向魏、楚約好,並且在國內積極備戰。秦王大怒,派王陵帶著25萬大軍攻打趙國邯鄲。秦昭襄王大大低估了趙人抵抗的決心,他的軍隊在邯鄲城下頓兵日久,不能攻克。此時白起在做什麼呢?秦王調整好了之後,就沒有再讓白起領兵的打算,而且白起也確實在生病。秦王為了滅趙,也派出了使者往魏國和楚國,威脅他們說:“大兵旦夕破趙,若助趙,則為秦敵。”如果不是信陵君竊符救趙,趙國在秦軍的強攻之下,未必就能保全。

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公子世無雙:魏國公子無忌)

邯鄲之戰一連打了4個多月,到了公元前258年正月,秦昭襄王換成長平之戰白起統兵前的統帥王齕,依然不能取勝。此時,秦昭襄王想起了稱病在家的白起。《史記.穰侯列傳》只記載了穰候去勢前往陶邑,卻沒有記載他去世的時間,只說憂憤而死。穰候如果此時去世,那麼,隨著“秦國四貴”中最有權勢的人的離世,則象徵著軍中勢力再無別的傾向了。既然穰候已去世,那麼秦昭襄王此時就可以嘗試著收白起為自己心腹。因此,秦昭襄王就派遣使者到白起家去,請他出山破趙。

可是長平之戰已過一年,戰場形勢早已不同。趙國人心已安,同仇敵愾;魏、楚兩國同氣連枝;秦國橫絕關河,破人國都,危難重重。因此,白起料算,此戰不能取勝,因此拒不赴命。信陵君帶著魏楚聯軍加入戰場後,秦軍形勢急轉直下,連敗數陣,秦昭襄王只好屈尊降貴,親自到白起家裡,噓寒問暖,請白起出山。此時,秦昭襄王依然沒有殺白起的打算,更多是向讓白起為己所用。然而,白起依然以充份的理由拒絕了秦昭襄王的任命,而且理由很充分:稱病。

前線的戰場形勢越來越不利,秦昭襄王派了口才了得的範睢去勸說白起。可是白起與範睢的關係難稱融洽,範睢是否真心實意的勸說白起,白起又是否寧折不彎,誓死不願向口蜜腹劍的小人低頭就很難說了。事態發展的最終結果,是執拗的白起再次拒絕了任命,而範睢也平淡如常地回覆了王命:白起拒不接詔。此時,秦昭襄王的耐性已經完全沒有了,因為諸侯聯軍再次打敗秦軍,已經攻至河東了。白起此時,如果閉門不出,緘默無言,興許還能保住一條性命,因為秦昭襄王此時並沒有理由要冒著觸怒軍隊的風險去殺一個軍神。然而,白起卻自命不凡地跟看望他的人說道:“看吧,事情發展到這樣子,都是秦王不聽我的話啊!我早就說過了,已經停了一年,趙國就不好打了,他還非要去打!這下好了。”

對於白起的幸災樂禍的言論,秦昭襄王盛怒之下,褫奪了白起的所有爵位,讓他重新變成了秦軍的一名小兵,讓他去陰密大營去報到,而且是即刻出發,不能耽擱。白起怏怏起身,到了離咸陽十里的杜郵,有一些軍官前來為他送行。白起自然委屈難以抑制,史稱“有餘言”。此時的白起,依然沒有記得“禍從口中”,對著這些送行的人拱手作別後,早有探子將白起的言行舉止都報給了秦昭襄王知道。

秦昭襄王意識到,如果白起有此怨言,軍心必然不穩。太白蝕昴的天象一直縈繞在他心頭,難道正應在此時?白起不與秦王合作,竟逐漸走向了對立面。對秦昭王來說,不能為己所用的軍神將領白起,就是一顆定時炸彈。即使讓他做了一名小兵,也難保沒有心懷怨望的人推舉他來行謀反大事?秦昭襄王疑心大起,召範睢問對。此時的範睢已經明白秦昭襄王殺心已起,自己的緘默無言已是落井下石。於是,秦昭襄王派出了使者,賜白起以王者之劍,命其自裁。

白起臨死前,還沒有覺悟,他可能也聽說了秦王對“太白蝕昴”的天象的解讀,所以還怪罪上天:“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老天降下這樣的星象,就要了老夫的命!?想了半天,白起終有所悟:“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長平殺俘太多,所以天生異象,這即是白起最後想明白的邏輯。司馬遷寫《史記》時,不惜濃墨重彩,原文錄入,也是想表達出太史公記史的人文情懷:不管多麼有權勢的人,如不以人道、天道為念,終將受到天譴。

秦昭襄王贏稷為什麼殺白起?

(白起之死:冤不冤?)

白起死後,聯軍再次發動攻勢,秦軍再敗,退回河西。聯軍痛恨白起,甚於秦國。今白起已死,所有罪責都可以歸罪於白起,秦、趙、魏、楚約和。河東歸還於魏、太原歸還於趙,上黨歸還於韓。

秦國此番雖敗,卻未傷根本;聯軍雖勝,卻是慘勝如敗。秦國一家獨強的根本大勢並沒有改變。秦國經過短暫的休整後,再一次發起了向三晉發動了攻勢,數十年間,秦兵頻出殽函,周國既滅,六國惴惴然。公元前247年,信陵君最後一次組織五國伐秦取得勝利後,六國再也沒有組織起一次勝利的對秦的合縱之戰。這一年,一個少年登上了秦國的王位,他的名字叫政,嬴姓趙氏。

猎鹰0221
2019-01-19

原因實際很簡單,作為一個君主,長平之戰坑殺四十多萬趙軍,不光是找過舉國震驚,中國歷史上也是亙古未有,他在暗示而沒有直接命令的情況下讓白起執行這樣一個任務,很多人認為那是白起的所作所為,實際上,白起也是一代名將,他深知作為一個軍人殺死衝鋒陷陣的對手是本事,但是殺死手無寸鐵毫無反抗能力的俘虜就不是一代名將的作為,通過政治因素考慮白起對俘虜有殺心,但是沒那麼明顯,但是對秦昭襄王而言,這些俘虜必須得死,因為這次放回去不久又會成為自己的心腹大患,趙國很快會重整旗鼓,到那時候就麻煩了,還不如這次一不做二不休,但是自己又不想背這個名,就讓白起動手有揹負惡名,此時已經明白,戰後白起死因已有一個原因,第二那就是白起自己只懂軍事不懂政治引起的原因,他只知道忠於大秦不知道忠於秦昭襄王,他把秦昭襄王沒有房做一個政客看待,長平之戰後秦昭襄王受範睢蠱惑要求撤兵,不可一舉殲滅趙國,是範睢怕白起功勞大於自己,實際上秦昭襄王自然也明白這個他不傻,就順水推舟,白起不幹,後來秦趙達成共識,趙國許諾割地求和,但是撤軍後,趙國返回,此時秦國派鄭安平(曾經救過範睢,也是範睢舉薦)攻打趙國,爆發邯鄲之戰,鄭安平能否勝任,秦昭襄王不會不知絲毫,為啥就答應了,也是在給範睢放水,一來白起這次沒請動,此時已經註定白起必死,因為殺死白起這個名有了範睢來背黑鍋,而舉薦用人不當,鄭安平固然失利,會讓範睢難逃罪責,殺白起後背黑鍋的人範睢也有了著落,所以白起被殺是背名,範睢後來之死也是秦昭襄王的一手好棋,是進一步讓所有的黑鍋讓範睢背因為秦昭襄王明白,秦國在秦昭襄王手裡的江山是誰打的,白氣死了那秦國民眾誰同意,只不過是秦昭襄王在即完成基本在大勢上統一天下,加快一統天下的步伐,又不讓自己的統治地位有所動搖而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