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很想買房,現在突然發現就算降到15年的價格也不想買了,大家也會有這樣的心理嗎?

10 個回答
南宁探房
2019-01-19

這是個複雜的問題。

不同人群、不同角度來看答案都不一樣。

如果房價回到2015年,至少有兩種人群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買房:

第一種是剛需購房者,房子對於這類人群而言是生活必須品,所以哪怕借錢都要買。

第二種是投資購房者,舉個例子,南寧2015年的房價幾乎只有現在房價的一半左右,如果能夠穿越回去,買房獲利可能會是大多數人的現實想法。

但是現實的殘酷無情就在於時間永遠是單向向前推進的,有些人2015、2016年猶豫了,沒買房,到現在在買的話購房成本直接翻倍。

當然,我不是慫恿大家去炒房,我想表達的觀點是:房地產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加複雜,普通人該買的及時買,投資的要想清楚,畢竟未來的不確定性在增加。

珍的似水年华
2019-12-01

正好相反,我目前打算過年回去了買一套房子。老公家的房子去年已經做好是一百方獨棟的三層小樓。我們上個月結婚以後就搬進去住了,是老公一個人打工的儲蓄加上他的父母的幫襯。而我因為也是打工多年雖然工資不高(最高時拿過三千五),多年儲蓄下來據我們瞭解的樓價也還夠付首付。所以決定趁還沒有孩子之前先在縣城買套房子。也不光是為了說孩子將來讀書方便。孩子讀的了讀不了都好,讀書又不是唯一的出路。就是覺得現在的時世不在是我們以前那樣出來廣東打工是唯一的出路了。現在很多人都不出來打工在縣城找工作,做什麼的都有。希望孩子以後可以在縣城工作的話不用租房子住。

其實我自己倒是喜歡待在村裡,什麼都可以自給自足就頂多買點肉就夠了,但孩子以後長大了總是要出來闖蕩的,讓她們在交通便利的縣城有個居所是我們目前唯一能夠為孩子做的了。而且我們的高中也在縣城裡,鎮上沒有了已經。我的親戚也大多在縣城買了房子。

而且我們回家或者去看醫生的話在縣城有房子會方便很多。雖然我從未打算去縣城長期居住但有房子還是好處多多。而且現在錢存銀行利息低的可憐,不如買個房子算了。

還有一個更壞的打算是:萬一將來我們因為某種原因分開了我也有個去處。孃家是回不去的了。有了房子的話就不一樣。真的過不下了我還有個歸宿不是。所以我決定要買房子。趁著還可以付得起三成首付。

也考慮過房貸的事。計算過了還應付的來,並不因此而更加省吃儉用。八零後的鄉下孩子大多都是窮過的人。有點錢了也不會亂花的要不憑我們那點工資不省著花也不會夠說買房付首付啊。生活還是一樣。只是儲蓄沒了。所以房子有合適的就打算回去了買一套了。

一辈子有多少的来不及
2019-12-26

一幫有房的人在那裡站著說話不腰疼,首套房是剛需,不是買不買的問題,是必須有,我在一個內蒙古七線小城市,13年結婚,14回年來的這裡,15年3月買的房子;有孩子之前從來都沒有想過買房,也是想房價會掉。當時老婆馬上要生了,每天都擔心房東不租了,又得搬家,搬一次家扔一次東西,傢俱、衣服等等;當時房價2000左右,當時一個月4000-5000,這裡房價不高但消費高的離譜,東拼西湊借了10萬,自己有點兒就付了首付買了一套二手房(無大稅、2500帶傢俱家電),現在借的錢也馬上還完了,準備0首付買臺車,有時候和親戚朋友嘮起我怎麼想起買房了呢?當時根本不具備買房條件,現在房價翻了一番,4000一平,我的工資也漲到了7000上下,想想我如果年不買房的話,能攢下這10萬嗎?現在想首付買房子的話就更加費勁了。有一種東西叫“家底兒”,你不結婚買房永遠都攢不下。PS:我一個同事,他15年回來的,在廣州那邊攢了10多萬,回來就把錢借給親戚朋友了,現在想買房了,把錢收回來一算還得10萬才能付首付。再PS:我們內蒙古首都呼和浩特我走的時候房價是6000左右,現在沒有低於1萬的,金川開發區那麼遠的地方都7000多了。

食品小常识
2019-11-14

現在買房 簡直智商有問題!

一個月工資三千,一家老小吃喝都成問題。再買房那是瘋了

我們這三線城市這一個月來 一平降3000塊都買不動 知道為什麼

1.老百姓實在沒錢 有錢的都解放了在銀行

2,就算做生意的也選擇租房子住了呢

3.有房子的沒必要在這時候再入手畢竟不是剛需 炒房一去不復還

4.縱觀房地產環境 經濟環境 樓價必跌 為什麼因為房地產已經別無選擇 盛極必衰這是必然

5.以上我說的 雖然我不是磚家 但絕對不是樓託


原本很想買房,現在突然發現就算降到15年的價格也不想買了,大家也會有這樣的心理嗎?
Miu13766
2019-12-28

自從買了房,我覺得幸福指數上升了n倍。還貸壓力肯定是有的,但有壓力才有動力呀~一家人一起努力把生活過好,本身就是件幸福的事。

租房真的過得很潦草,不敢買大件,不敢隨便裝修,連貼個牆紙都怕房東唸叨。雖然我沒遇到過趕我們走的房東,但畢竟是別人的房子,心裡總是有種漂泊感~買了房以後,興奮地一整晚沒睡,和老公兩個人規劃未來的方向,兩個人都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就算要還貸,也是給自己還啊,沒有半點不情願

說實話,買房不僅是為了自己,也為了孩子。不希望孩子跟著我們東奔西跑的。那些酸溜溜說買房的是傻子的人,我就想問,但凡有能力湊個首付的人,誰又不想有自己的房子呢?以後孩子長大了,別人家都有房子,就他家沒有,說出去很光榮嗎?這隻能證明當父母的不負責任和偷懶。

最後想說一句,就算不買房,你以為你的錢就能存下來了?呵呵了。這個問題沒什麼好糾結的,有能力就買,沒能力也別酸別人。

北极鱼oio
2019-12-13

謝謝邀請,事實確實如此!!!

隨著市場交易量逐漸減少,個人買房也逐漸迴歸理性,一旦理性迴歸,才是市場調整的開始,我們來分析分析:

首先,目前的房子真的有投資價值嗎?我們以上海的市場為依據,上海市區的房價,均價在6到8萬一平方,一個50個平方的房子。售價在400萬左右,而這樣的房子就算裝修很好,一年的租金也就在10萬,不考慮房子和裝修的折舊,這點租金真不知道能幹嘛。我們假設如果房價不漲或者漲幅低於貸款利率,可以說房子毫無投資價值。

其次,房子還會繼續在大幅上漲嗎?目前來看幾乎不可能。目前的房價相對於目前的工資,幾乎已經斷送了一代人的夢想,甚至於讓人絕望。以目前的收入增幅來計算, 就算維持現在的房價和工資漲幅,十年以後也達不到均衡,唯一剩下的就是人民幣大幅貶值。人民幣貶值所帶來的災難,將不亞於房價的上漲,未來肯定是人民幣和房價此消彼長,達到均衡,維持經濟正常發展,不至於硬著陸。

最後,房地產的供需,據某官方數據統計,目前中國的房屋可供40億人居住,一線城市,人口淨流入的城市稍微好一些。那些3456線城市,一旦房地產預期轉向,將會是災難性的。有人會說中國的城市化目前也只有50%,但是忽略了一點,中國的人口結構在大幅萎縮,80、90、00後人口像倒三角一樣萎縮,另房叔房嬸手上有幾十幾百套房的大有人在,收入稍微好一些的人,老家一套,上班城市一套,周邊投資一套,這樣的也人大把,一旦房地產預期向下,這些房源都會大量的拋向市場,你還覺得市場缺房子嗎?

原本很想買房,現在突然發現就算降到15年的價格也不想買了,大家也會有這樣的心理嗎?

北極魚想說,我們都在懷念2015年的房價。,是因為當時的房價還買得起,當時的房子還有一點點的價值,可是當我們真的回去,有多少人還會這樣瘋狂的入市,房子還是那個房子,比幾年前還老,人還是這些人,有可能比前幾年還要少,拋開房子捆綁的戶籍婚姻入學等等,房子真正的價值幾許,值得思考,李嘉誠才是那個歷害的人!

逻辑实验室
2019-11-20

題主這麼想肯定是有原因的,而且很多人也會這麼想,比如我。

原因如下:

1,窮!縱使2015年的房價來說,相對收入還是比較高的。我曾經算過,二線城市,假如一個100平米的房子能租2500,一年的房租會有3萬。假如想要獲得一年3萬的收益,買理財需要買多少呢,以5%的收益來算,是60萬。以這樣等價的話,一個100平米的房子就該賣60萬,也就是一平米6000。題主,假如房子降到6000你心動不心動,買不買?很多人說不可能降到這個價,能不能降到這個價我也不知道,但是如果從收益的角度來算,它就值這個價。肯定會有人反駁我說,你沒有考慮房子升值,是的,我確實沒有考慮,但是現在房子沒有在升值了,是不是該考慮考慮收益的事了。

2. 恐懼心理。回想2015年大牛市,跌下來的時候,千股跌停,感覺就像《三體》最後面的寫的這個銀河系被毀滅的場景一樣,恐懼極了,還敢抄底?那時候不乏有一些膽子大的敢抄底,但是大多數人都嚇得一動都不敢動。那時候跌20%就敢抄底?那陣勢。買漲不買跌,是大多數人的心理。

總結一下,為啥不想買了,第一,價格還在價值之上。第二,被這波降價嚇到了~


有的朋友提出不同問題,來補充下這個答案。

@吉木流雲:那你告訴我你咋知道那就是房價真實價格呢?既然房子被賦予了金融屬性,就不是你簡單的一個獲益率能推斷出來的。房子的成交價就是它的真實價格,就算是銀行貸款評估也高於你所謂的真實價格吧所以不要一言以蔽之。

補充說明:

收益率只是資產評估的一個角度,還有其他角度,比如儲藏黃金,沒有產生利息,但是不妨礙人們儲藏黃金,黃金價格也沒有崩盤。為什麼?因為黃金稀缺。

稀缺性也是資產的一個屬性,比如北京,哪的房子最稀缺?故宮旁邊的房子最稀缺,所以故宮房子最貴。所以把一個城市的房子按稀缺性(一般是地段的稀缺性)排個順序,最稀缺的最貴。最稀缺的房子怎麼估值,這不能按收益來估值,因為買最貴房子的人根本不在乎收益。所以要按願意買最貴房子的人願意花多少錢來估值。

所以假如一個城市有十幾個百億富翁,那這個城市有十幾個一億元的房子很正常,要不人家掙的錢往哪花。如果這個城市有一百萬月薪兩萬的人,那這個城市有一百萬一萬一平米的房子也正常。總結一下,一個城市的不同房子的價位的分佈,應該和不同人群的薪資分佈 匹配。有錢人買豪宅,貴到天上沒關係。但普通人要能買的起普通的房子。我原答案中,按租金來估算,是試用於稀缺性低的普通房子。不適於土豪的房子。

我是分割線


又有網友提到如下問題,我再來補充下答案。

追光的向日葵 :唉!你知道不知道人民幣每年以8%在貶值!

這個貶值多少,我暫且不評論, 我先講講貶值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

對內貶值體現的是物價上漲,對外貶值體現的是匯率波動,兌換的外幣減少。總的都是人民幣的流通的總量變多了,人們手中的貨幣變多了,社會中用的提供的商品沒有變,然後物價上漲了。

現在的問題是,為什麼流通的人民幣變多了。許多人的第一想法是央行印錢印多了 ,當然這是沒有錯的,但是央行印錢並不是通貨膨脹的唯一因素。我們來舉個簡單的例子。

我們把一個國家簡化下,這個國家總共有A,B,C三個人。 A手中100塊錢。

C手中沒有錢,他想做麵包掙錢,但是他需要借錢買麵粉,才能做麵包,所以他向A借了100塊錢,並給了A一張100塊錢的欠條。

B手中有現成的麵包賣。這時候A餓了,想買麵包,但是A手裡現在沒有錢,這時候A想了個辦法,他想把手中C寫的欠條抵押給B,買麵包吃。B想了想,C的信用還不錯,於是同意,兩人圓滿的達成了交易。

這個例子中,C寫的欠條,在某些情況也可以流通,充當貨幣的作用。

所以從貨幣統計來看,當最初A手裡有100塊錢的時候,整個國家的基礎貨幣是100塊,沒有信用貨幣。

當C寫下欠條,從A裡面借錢候,整個國家的基礎貨幣有100塊,信用貨幣(欠條)變成了100,總的貨幣量變成了200。

基礎貨幣叫M0(流通中的現金),信用貨幣加M0叫M1(狹義貨幣),更廣義的貨幣叫M2。

所以我講這麼多,就是想說明,央行只能決定基礎貨幣的發行量,不能決定由信貸產生的信用貨幣的發行量,因為央行不能控制每個人借貸行為。

在大家對未來有信心的時候,大家都會敢於借錢,敢於消費,借貸多,整個社會的流通貨幣就多。反之,大家如果沒有信心,整個社會的派生的信用貨幣就會相對減少。這也就解釋了,前幾年M2增長兩位數,今年掉到了8%,大家都不敢借錢了。

這也是日本陷入通貨緊縮20年的原因,不是日本政府不想放水,是放不出去水,大家對未來沒有信心,不敢借錢,信用貨幣漲不上去,所以房價從下跌後,二十年不漲。

如果之前的某些年份,人民幣貶值8%,我是相信的,但是未來呢?我是不大相信,你們怎麼看?

在路上觅寻
2019-12-08

原本很想買房,現在突然發現就算降到15年的價格也不想買了,大家也會有這樣的心理嗎?
首先,各大房地產公司應該看到這樣的變化,而且這種想法的人會越來越多,為什麼呢?

大家不要忘記,房子的消費主體在發生變化,2019年以後的房子消費主體基本上都是90後,00後,而他們的消費觀念是和70後,80後完全不同的。

90後,00後更是個性自我的一代,他們已經把家的概念簡單化,個性化,他們眼中的家是人,而不是鋼筋水泥,還有一點,那就是90後和00後對於葉落歸根,親情廝守的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他們基本上不會被傳統而傳統,他們的自我認知更加自我和個性!

二.90後和00後們,對於工作的要求也會多樣化,他們基本上不會沉迷於安穩,他們需要尋找適合自己的,有良好氛圍的企業,“跳槽”是他們這一代的基本動作和姿勢,因此,想固化他們於某一個城市,難度會加大;

三.他們是有知識的一代,他們也感覺到經濟轉型的壓力,地緣政治的不確定,因而大大影響了他們的收入預期,而讓他們過早地背上“房貸”的壓力,對於他們來說是基本不可能的!

四.他們這樣的群體之中,對於婚姻的渴望已經基本被消失殆盡,他們認為的是自我的瀟灑,而不是婚姻的束縛,所以,所謂的“丈母孃”壓力也會被解除。

因此,我們認這樣想法的人會越來越多!

碼字真的很辛苦的,來到這裡看到我們的文章,那就是你我之間的緣分!關注,點贊和轉發一下吧!我們誠摯地謝謝您!

原本很想買房,現在突然發現就算降到15年的價格也不想買了,大家也會有這樣的心理嗎?

谭浩俊
2019-11-10

如果是一名比較講究生活質量、講究享受生活的人,在手頭並不是十分寬裕、購房需要大量貸款的情況下,還是建議不買房為好。

事實上,房價漲到目前的水平,上漲與下跌已經不是主要矛盾。因為,從下跌的角度來看,怎麼跌也不可能攔腰。攔腰就會發生巨大風險,甚至危機。自然,不可能讓房價出現攔腰下跌的現象。即便是下跌10%,概率都不是很大。那麼,要想房價回到2015年以前的水平,可能性不大。退一步講,就算調控有方,允許房價出現較大幅度下降,譬如30%,是否就意味著購房能力大大提升呢?也不是。因為,房價早就超出了多數百姓的可承受能力。下跌30%,買不起的還是買不起,還是要當“房奴”。在這樣的情況下,房價下不下跌有意義呢?

從房價上漲來看,中央已經明確,遏制房價上漲。也就是說,如果房價繼續上漲,調控會持續加碼,直到房價穩定。這就預示著,未來的房價可能更多的是穩定,有可能小幅上漲,也可能小幅下跌。但無論漲跌,都會在調控的容忍度內。

既然如此,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去買一套房子,讓自己背上學生的債務負擔,使生活質量下降,日常的生活節奏被打亂,有意義嗎?當然沒有。與其這樣,不如依據自身實際,選擇適合自己的租賃住房,讓自己住得更開心一點。這樣的生活,從質量上講,肯定比掛個有房產的名義、卻十分拮据的生活要質量高得多。

张贵杰
2019-01-07

謝邀。

分析市場即分析人性。主力行為分析,市場博弈研究,我是實名頭條號:張貴傑


原本很想買房,現在突然發現就算降到15年的價格也不想買了,大家也會有這樣的心理嗎?

我是從剛需走過來的。當時經歷的是2007年到2008年的樓市的降價過程。

真正的剛需,如果,價格從2018年的高位重新回到2015年,一定會很高興。有合適的機會,也會考慮再來做買入的。真剛需,即使房子沒有降價,該付出的成本依然會付出。而且從最近幾年的房租漲幅來看,要比房子的漲幅大不少。大概原來5000左右的房租的房子,現在的租金在6500左右,也就是上漲了30%。

每年跟房東交涉,漲價,看房,這是額外需要牽扯的精力,付出的成本。有能力買房的,又遇到房子降價那就買了吧。

對於投資房產的朋友而言,則會有這樣的心理。要考慮未來變現的情況,要考慮升值的空間,還有考慮貸款的利率,衡量的標準就有很多了。就會患得患失。買還是不買?其實是投還是不投。對於商圈中心區的房子,不妨多注意一下。如果能夠回到2015年的房價,從租售比的情況來看,租房的回報也已經不錯了。

我是張貴傑,專注研究主力行為,機構博弈,散戶心理。原創文字,心血書寫,請您關注,轉發,點贊。盤中最新解讀,主力行為分析,市場機構博弈,趨勢熱點研判,盡在掌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