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10 個回答
秦右史
2018-11-03

歷史的天平往往不斷搖擺傾斜,沒有規律,然而砝碼最終加到了清聖祖康熙皇帝一側,晃動結束。雙方經過連番廝殺,1690年烏蘭布通之戰和1696年的昭莫多之戰,蒙古大汗噶爾丹徹底失去競爭力,退出遊戲,草原迴歸平衡,玄燁開啟了盛世的星辰大海。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草原驕子

蒙古巴圖爾琿臺吉第六子噶爾丹,當然也是一個優秀的人,提三尺劍,清除車臣、卓特巴巴圖爾等人,把衛拉特聯盟推向了準噶爾汗國,被奉為衛拉特汗、博碩克圖汗。又征服了哈薩克、滅葉爾羌汗國,稱霸於草原,頗見雄風。

1688年,噶爾丹進攻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揮兵烏蘭布通,一度威逼北京,兵勢強盛。可以說,在噶爾丹53年的生命中,急劇綻放在北部草原之上,叱吒風雲,也算是一代梟雄。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聖祖康熙

兩虎相鬥,玄燁最終取勝。康熙帝打得非常辛苦,損兵折將,阻斷噶爾丹實施“東進政策”,而不是所謂輕易就擊敗了。玄燁一度還重病于軍旅,遠離京師,朝廷暗流湧動,情況很危險,過程並非是一帆風順。

康熙平定三藩以後,打算重整北邊秩序,聚集滿漢八旗和綠營精銳,收拾屢次跋扈的噶爾丹,穩固蒙古地區,一共發動了三次征伐噶爾丹之役。當然,噶爾丹不是庸才,頗有戰略眼光,嚴密部署,因此清廷總不能畢其功於一役。直到1690年的烏蘭布通之戰,噶爾丹部才元氣大傷。

6年後,康熙大軍和噶爾丹又會戰於今肯特山的昭莫多,噶爾丹部主力徹底被擊敗,失去了任何翻盤的機會。時也命也,這次軍事挫敗導致支持者紛紛投降,倒戈滿洲兵鋒,蒙古貴族中的反對派也開始活動,甚至噶爾丹的侄兒策妄阿拉布坦也背叛了他,一敗塗地,真可謂是眾叛親離:

噶爾丹糗糧廬帳皆無,四向已無去路,狼狽不堪,目下掘草根為食。

1697年,噶爾丹在貧病交迫、孤單寂寥中死於科布多,屬於他的時代結束,而天縱英武的康熙正式成就了功業,收服了蒙古各部,會盟設旗,滿蒙聯姻,秩序逐步安穩下來。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秦右史,原創通俗歷史,專注民間文化。

关河南望
2018-11-03

我們總是聽到康熙皇帝英明神武,滅葛爾丹,戰沙俄,平三藩,收臺灣,沒事還能射三百隻兔子,彷彿他無所不能,輕易擺平了一切一樣,事實上怎樣呢?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事實上,康熙打敗葛爾丹,真的很不容易,而且雙方的實力事實上,滿清佔了很大的優勢,葛爾丹部一直是以兩三萬人來對抗十多萬清軍的。

葛爾丹在康熙年間給清朝帶來了很大麻煩,史書記載葛爾丹東征滿清,其實他能動員的總兵力只有三萬人,這就和當時清朝能動員的實力錯的太多了。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準噶爾實際控制最牢固的後方就是南北疆。當時統治區內的蒙古人人口有60萬,維吾爾人有40萬。再加上其他民族,總人口超過100萬。按照常理,100萬人口可以動用的極限兵力是20萬。但是準噶爾每次對外戰爭動用的軍隊都不過三萬。秦國500萬人口可以養活100萬軍隊。再比較一下後金汗國。後金汗國的女真人(主要是建州女真和海西四部)40萬卻養活了6萬軍隊。滿清入關前的控制的人口也是100萬,就動員了15萬軍隊(滿洲八旗6萬、漢軍4萬、蒙古軍4萬,加上其他部隊總共15萬,算上後勤保障的軍事人員一共19萬)實在是因為準噶爾和南疆的維吾爾關係貌合神離,彼此不在一條船上,因此,斷不會徵召他們大規模從軍,還要留下軍隊鎮守威懾,蒙古這種遊牧民族對通知區域的控制和中原王朝是不一樣的,本身的鬆散加上不穩固,可以他可以動員的兵力並不多。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然而葛爾丹也算是歷史上的一個梟雄,是有一些能力的,他和滿清的蒙古小弟們打仗,打垮了不少,這時候康熙就坐不住了,和葛爾丹打了一仗,但這一仗非常不光彩的,千古一帝牛逼哄哄的去了,結果還沒打仗就生了急病,飛快的逃走了,對外宣稱是患了傷寒急病。隨後葛爾丹和清軍在烏蘭布通決戰,清軍主帥是大學士佟國綱,結果大學士佟國綱戰死,清軍屍橫數十里,葛爾丹以極少數兵力取勝後突圍。最後到了

康熙三十五年二月康熙再次親征,以三路清軍約期夾攻,想要報一箭之仇,此時實力懸殊的葛爾丹正在忙於應付內亂,但還是以舉族兩萬與清軍決戰,但戰鬥還未結束,葛爾丹就病死了,康熙也就算是打了個大勝仗,興高采烈而歸,其實這仗打的並不容易。


萨沙
2018-11-21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其實是個非常大的話題,只能簡單說說。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第一,噶爾丹的實力無法和滿清對抗

表面上噶爾丹的控制區面積很大,但實際上基本都是牧區,人口稀少。

噶爾丹自己的兵力和部署並不多,即便加上新控制的新疆地區,總人口不過百萬人。

當然,按照遊牧民族的標準,噶爾丹應該可以拿出大概十萬以上兵力。

然而,噶爾丹很多部署只是歸附,並不是直接控制。

比如新疆的阿帕克和卓,和噶爾丹只是互相利用。實際上,新疆的各族人民和維族的貴族,都對噶爾丹的橫徵暴斂、搶奪婦女極為不滿,貌合神離而已。

所以,噶爾丹初期能夠出動10萬大軍攻打新疆,但後期始終只有三四萬兵力。

相反,滿清當時人口高達1億多人,國力強盛。依靠龐大的國家和人口基礎,滿清可以輕易出動幾十萬大軍。

實際上,滿清出動兵力和噶爾丹始終存在至少3倍以上的差距。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第二,噶爾丹年年征戰,部落元氣大傷

噶爾丹開始統一衛拉特,打了很多年;好不容易成為衛拉特的大汗,形式上完成了統一,又立即南征新疆;征服新疆以後,馬不停蹄西征哈薩克、烏茲別克。

這一系列的作戰,噶爾丹都曾遭遇失敗,部署傷亡較大。

這種情況下,應該休養生息,等元氣恢復再戰。

然而,噶爾丹又迫不及待的東征,攻擊滿清庇護的青海和碩特與漠北喀爾喀。

這實屬窮兵黷武之極。

噶爾丹的精兵在長達十多年的戰鬥中,消耗很多,部署很多都是老兵和少年。

這樣的部隊,已經沒有以往的戰鬥力了。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第三,不懂政治,四處樹敵

噶爾丹是一介武夫,不懂政治。

他的四面征討,實際上是四面樹敵。這些勢力迫於噶爾丹強大暫時歸附,但一旦噶爾丹主力離開境內立即獨立或者反叛。

比如噶爾丹前腳剛走,新疆就反叛了。

更誇張的是,噶爾丹連衛拉特內部也沒有搞定。

噶爾丹本來是繼承了衛拉特領袖僧格的位子,卻對僧格的兒子非常警惕。

在攻打滿清之前,噶爾丹竟然下下手毒殺僧格兒子索諾木阿拉布坦,又試圖謀殺另一個兒子策妄阿拉布坦。

策妄阿拉布坦不願意坐以待斃,率領自己的部署反叛。

一瞬間,大量對噶爾丹不滿的衛拉特人都來投靠,策妄阿拉布坦輕鬆佔領噶爾丹的後方,切斷了他的根據地。

噶爾丹因為正在外打仗,也無法顧及後方。

總之,噶爾丹其實內部和外部都一片混亂,所以一旦戰敗失利就很容易迅速瓦解。

至於唯一支持他的沙俄,其實就是嘴炮,在傍邊說說現成話罷了。

噶爾丹卻對沙俄非常信任。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第四,軍事上過於囂張

當時的清軍,雖然沒有入關時候那麼厲害,也絕非弱旅。

他們剛剛經歷了三藩戰爭,打垮了強悍的吳三桂的部隊;隨後,清軍還擊敗沙俄,獲得雅克薩戰役勝利。

然而噶爾丹卻請示清軍實力,在兩軍第一次交鋒的烏蘭布通之戰出動3萬主力傾巢南下。

開始打了幾個小勝仗,他更是驕傲自大。

結果呢,烏蘭布通遇到10萬清軍主力,一戰潰敗,傷亡了三分之一的精銳。

被打成這樣,噶爾丹仍然抱著清軍沒什麼了不起的態度,隨後又出動3萬騎兵南下繼續進攻。

結果,此次清軍準備更充足,單單糧食就儲備了高達半年。康熙帝玄燁親率中路軍3.4萬出征,準備戰略決戰。

兩軍在克魯倫河交手,噶爾丹打敗,部署一部戰死一部逃散,餘部只剩下幾千人,連噶爾丹之妻阿努可敦等被擊斃。最後,噶爾丹只帶了幾十名騎兵脫逃。

到了這個地步,噶爾丹打不過又回不去,根據地盡失,前面又是強大的清軍,只能死路一條了。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噶爾丹是蒙古歷史上,最後一個能夠威脅到中原王朝的大汗。

噶爾丹死後,蒙古也就一蹶不振了。

說白了,噶爾丹一介武夫而已,根本不是康熙的對手。

夕阳下的晚枫
2018-11-02

噶爾丹與康熙都是世間少有的戰略家和軍事家,然而,正所謂一山難容二虎,兩人終究要決出個高地上下,拼出個你死我活。

題主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只是說對了一半:論軍事實力,噶爾丹與大清實力相當,但在綜合實力上卻遜色太多;題主說噶爾丹很容易被康熙打敗,則是全都錯了,歷史上康熙征討噶爾丹,可以說的廢了九牛二虎之力。

明朝末年時,北方的蒙古族分為三大部,即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和遊牧於天山以北一帶的漠西厄魯特蒙古。厄魯特又稱衛拉特,又可分為和碩特、準噶爾、土爾扈特和杜爾伯特四部。

在努爾哈赤起兵時,就注意到聯合蒙古對抗大明,到清軍入關後,漠南蒙古各部已經歸順清朝統治,漠北喀爾喀蒙古和天山以北的厄魯特蒙古也向清朝進貢。

就在清朝忙於著手統一全國之際,準噶爾部逐漸發展壯大,併成為了厄魯特蒙古的霸主,開始侵奪和碩特及土爾扈特部的土地。這一點在大家所熟悉的《康熙王朝》中就有非常詳細的描述。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在康熙掌權時,準噶爾部的首領噶爾丹野心勃勃,他不僅打算做厄魯特蒙古的霸主,還想統一蒙古,佔領整個草原,同時與大清爭奪土地。

面對日益強大的噶爾丹,康熙最初也束手無策,甚至不惜用和親的方式來安撫噶爾丹,以便積蓄力量,準備征討準噶爾。但隨著雙方矛盾的日益尖銳,最終先後開展了三次大規模鬥爭,清朝歷經艱難,才獲取階段性勝利。

從軍隊規模來看,當時清軍是剩餘噶爾丹所轄的準噶爾部的,但康熙深知準部驍勇善戰,不可小覷,因而叮囑前線統帥只需祕密監控,不得擅自出徵。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然而,統帥阿爾尼不聽康熙勸誡,好大喜功,擅自與噶爾丹開戰,結果遭受慘敗。此後,康熙再派裕親王福全為左路軍,恭親王常寧為右路軍,征討噶爾丹。右路軍與噶爾丹在烏珠穆沁相遇,清兵再次慘敗,噶爾丹乘勝長驅直入,南下直搗離北京僅有350千米的烏蘭布統草原,中外震動,京師戒嚴。

在萬分危急的形勢下,左路軍福全率中與噶爾丹展開殊死戰鬥,在火炮優勢的前提下,獲得慘勝,噶爾丹假意議和,退回休養。而康熙也隨機展開歷史上著名的多倫會盟,爭取到了不滿於噶爾丹的蒙古各部的支持。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此後,康熙決心傾盡全力征討噶爾丹,除派重兵征討外,還御駕親征,誓死剿滅噶爾丹。最終,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噶爾丹兵敗,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服毒自盡。

事實上,噶爾丹所率的準部在軍事實力上確實與清朝不相上下,但噶爾丹終究沒有康熙那樣雄厚的大後方,在武器裝備和軍事補給上與清朝有著較大差距。但儘管如此,康熙戰勝噶爾丹也是耗費了巨大人力、物力、財力。

历史是什么
2018-11-05

清朝和準噶爾的恩恩怨怨持續了上百年,在乾隆朝的時候在真正完成了征服在康熙時期,雙方一共打了七年,兩度大戰,康熙三次親征才消滅了噶爾丹汗的勢力。

清朝統一準噶爾的過程,並不是事先有計劃的,三代皇帝身體力行完成了統一。實際上,清朝和準噶爾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三代皇帝的想法也是不斷在變化的。從公元1662年到1762年,百年時間才徹底的解決了準噶爾的問題。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清朝統治者的政策是非常靈活的。通常情況下,周邊的部落只要表示歸順,一般都會認為他臣服了。早期的時候由於準噶爾願意名義上服從大清,所以清朝也沒有打算去佔領準噶爾。畢竟清朝初年的時候,主要的力量都是用來消滅明朝的殘餘勢力,不能夠多方出擊。

康熙繼位以後,先是整頓朝政,收拾了權臣鰲拜等人,然後開始了平定三藩之亂。在這期間,準噶爾趁機發展起來,噶爾丹汗不斷的吞併別的地盤。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等到康熙二十年,噶爾丹取得了西藏的支持,並且還征服了天山南部及中亞部分地區,他的勢力迅速等到增強。不過康熙還是沒有采取強力措施,儘量以和解的方式來講解雙方的問題,避免激化噶爾丹和清朝的矛盾。

不過等到康熙二十七年的時候,準噶爾和喀爾喀爆發了戰爭,準噶爾打敗了喀爾喀。喀爾喀戰敗以後,有數十萬的蒙古人逃往清朝的北部邊境,這給清朝帶來了巨大的政治壓力。如果康熙不收留這些人,喀爾喀將被吞併。可是如果康熙保護這些難民,必然和噶爾丹汗其衝突。所以準喀之戰成為了康熙對噶爾丹用兵的導火索。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果不其然,噶爾丹向康熙索要喀爾喀部落首領。後面,雙方還進行過一系列的和談,不過最終走向戰爭。康熙從康熙二十八年就開始進行周密的部署,大軍在各個戰略要地進行了集結。同時,康熙一方面沒收了噶爾丹1500人的商隊,另一方面他還派出使者,讓俄羅斯斷絕對噶爾丹的援助。

康熙二十九年六月,康熙主動出擊發動了烏爾會遭遇戰。

康熙二十九年7月,噶爾丹吞兵烏蘭布通,直逼北京城。不過康熙打敗了他,但是並沒有剿滅噶爾丹。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噶爾丹一方面表示對清朝順從,另一方面則不斷的招兵買馬壯大自己。為此,康熙也沒有很好的辦法解決。因為康熙率大軍遠征,噶爾丹如果不交戰,很容易又逃跑。等到康熙撤兵以後,噶爾丹又會捲土重來。

康熙三十四年的時候,康熙決定用計誘使噶爾丹大軍前來,然後伺機消滅他。不過,康熙還是沒有成功。

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康熙再次親征噶爾丹,噶爾丹病死。

如果從康熙二十九年算起,一共花費了七年時間。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辽宁资深球迷
2018-11-25

據說跟現實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也許很多人是受了連續劇《康熙王朝》的影響,想當然的把噶爾丹當成了一個難纏的對手,甚至以為他可以與清王朝分庭抗禮,但實際上他不具備這個檔次,當清王朝正式動用全國力量對噶爾丹展開圍剿時,他幾乎難有還手之力,最終也讓噶爾丹落了一個身死人亡的下場!

當然,在康熙平定噶爾丹叛亂的過程中,前後還是費了相當大的周折的,畢竟在康熙年間,清朝面臨的戰爭不止來自於噶爾丹的西北,還包括更多的地方,也增加了當時清王朝太多的軍事壓力。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在康熙還未親政的時候,在中國的南方剿殺南明殘餘勢力的戰爭仍然在繼續,光是清朝入關之後,這一系列的戰爭就持續了長達20年之久,好不容易擒殺永曆皇帝,沒過幾年的太平日子三藩之亂再起波瀾,一打就是八年!南方多個地域早已打成一片廢墟,三藩之亂剛剛結束康熙又集中全力開展了平定臺灣明鄭王朝之戰,收復了臺灣並消滅了明朝最後一支正規力量,這個時候康熙執政已經過去了一半的時間,而噶爾丹的起兵恰恰就發生在三藩之亂期間。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由於三藩之亂期間,清王朝集中全力對付三個藩王的反叛,根本無暇顧及西北和北方各蒙古部落之間的混戰,噶爾丹趁機起勢連續擴張地盤,等到康熙消滅了三藩之亂和平定臺灣之後,噶爾丹已經做大,甚至大有進逼北京之勢,康熙自此有了平定噶爾丹的計劃。

但此時的噶爾丹雖然在自己的軍事力量方面達到了巔峰,但面對已經一統天下的清王朝,雙方之間的差距仍然懸殊,尤其噶爾丹擴張是面對的只是分崩離析的各蒙古部落,而現在他要面對的是有億萬人口的大一統的清王朝,他所面對的已經不只是軍事上的壓力,而是國力上的碰撞,而他缺失的恰恰就是這個!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噶爾丹巔峰時在北方和西北雖然難有敵手,但苦於統治區域大多都是地廣人稀的地方,噶爾丹並沒有一個強大的國力來支撐他的真正發展,他的統治區域里人口不過百萬,軍事力量最大規模是也只在10萬人左右,又考慮到其中有太多征服部落的人口和軍隊,又分佈在廣闊的北方和西北一線,一旦面對中央王朝的集中打擊,根本難以集中全力反擊,在隨後康熙進行的三次反擊戰爭中,噶爾丹所能出動的機動部隊也只能在3萬人左右,這樣的軍事力量來應對中央王朝舉國體制的軍事打擊,最後的結果也是可想而知。

在康熙展開的三次反擊作戰中,如何找到葛爾丹的主力部隊和保障後勤,這些問題遠比戰場上如何戰勝噶爾丹要大得多,一旦捕捉到他的主力噶爾丹根本無力應對,只能節節敗退,最終在連續不斷的打擊下,曾經一時顯赫的噶爾丹政權就此垮塌!

碣石樵子
2018-11-03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和題主一樣的感覺,那就是康熙似乎輕而易舉地掃平了噶爾丹。或許,這種錯覺正是《康熙王朝》帶給大家的。事實上,歷史上康熙與噶爾丹之間的較量,堪稱與電視劇精彩千百倍,同時也更為慘烈和悲壯。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從個人關係來講,康熙是噶爾丹的岳父,儘管這層關係是通過和親建立起來的,但兩人畢竟也算是一家人。然而,翁婿兩人最終還是兵戎相見,掙了個頭破血流。

要理解這場艱苦卓絕的戰鬥,還得從滿蒙關係講起。眾所周知,清代一直同蒙古聯姻、聯盟,但絕非所有的蒙古部落均對大清俯首稱臣。除了聽命於清朝的漠南蒙古外,漠北蒙古和天山附近的蒙古諸部,最初只是向清朝納貢。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當時噶爾丹所統轄的準部,就保持著相對的自由,而且勢力強勁。一股勢力強大時,就自然會擴張。噶爾丹憑藉著自己的鐵騎不斷擴張,並企圖侵佔中原,與清朝分庭抗禮。

除了噶爾丹以外,康熙還要應對北方的沙俄。或許,大家對兩件事都很熟悉,但卻很容易忽視一點,那就是噶爾丹和沙俄的威脅是同時存在的。

權衡利弊之後,康熙認為噶爾丹的威脅更大,同時為避免沙俄支持噶爾丹,才在獲得雅克薩之戰勝利後,同沙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換取了沙俄中立,進而騰出手來解決噶爾丹。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歷史上康熙與噶爾丹之間的較量大致有三次,第一次清軍慘敗,第二次清軍則是險中獲勝,第三次則是傾盡全力進剿。

事實上,儘管噶爾丹敗績,但準部卻並未就此衰敗。說白了,在康熙朝和之後的雍正朝,都沒有徹底解決準部的問題,直至乾隆時,才趁著準部內亂,趁機會師西進,徹底統一了天山南北。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回到問題中來,再講講準噶爾部為何落敗:

首先,噶爾丹的軍事實力和指揮才能確實堪稱一流,但在綜合實力上終究不及富庶的清朝。說白了,準部武力值雖強,卻耗不起。

其次,康熙在戰略上更勝一籌,他除了繼續與漠南蒙古結盟,還穩定了沙俄,同時舉行多倫會盟,贏得了原本中立的蒙古各部的支持。

再次,準部雖然驍勇,但內部紛爭不斷,即便噶爾丹在位時,也未能真正實心準部勢力的統一,甚至仍有不少人覬覦汗位。

另外,清軍的武器裝備也要略勝噶爾丹,當時清軍與準部作戰時,所裝備的火炮曾給噶爾丹以重創,這種優勢是準部難以匹敵的。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總之,從軍事力量來看,噶爾丹實力確實堪比清朝,但畢竟處於下風,而康熙擊敗噶爾丹,則也是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絕非像影視劇所演繹的那般。

五味社
2018-11-05

噶爾丹是梟雄,康熙是大帝,兩人對抗屬於針尖對麥芒。但準噶爾汗國無論如何在經濟和軍事都趕不上蒸蒸日上的大清朝。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準噶爾汗國在鼎盛時期,已經成為中亞第一強國。大清在平定三藩之亂後,準噶爾汗國已經羽翼豐滿,因此康熙對噶爾丹的態度非常謹慎。

準噶爾汗國有沙俄的火器支持,給清軍造成不小的損失。直到《尼布楚條約》的簽訂,康熙作出讓步,換取沙俄不支持噶爾丹。

準噶爾汗國的衰敗始於內亂,噶爾丹為汗位,試圖謀殺其哥哥的兒子,最終導致汗國分化。噶爾丹實力衰弱,失去根據地,兵力銳減。

昭莫多之戰後,噶爾丹已經走投無路。不僅兵力嚴重不足,物資匱乏,而且四處樹敵,“回部、青海、哈薩克等”皆背叛他,土爾扈特汗國與大清結盟。唯一可去之處為投靠西藏,但康熙嚴禁西藏僧侶上層收留噶爾丹。

最終一代草原梟雄噶爾丹病逝,其部眾歸屬大清。

噶爾丹實力不弱,他渴望像成吉思汗那樣恢復蒙古帝國,但他生不逢時,成吉思汗時期,金國已走下坡路,而大清蒸蒸日上。

仁勇校尉
2018-11-25

噶爾丹建立的準噶爾汗國實力很強,不過遠遠到不了堪比清朝的地步。噶爾丹與滿清為敵時,準噶爾汗國已經被自己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佔據,噶爾丹本人只有一隻兵力約3萬人的軍隊。噶爾丹的本錢只有這隻三萬人的軍隊,卻有喀爾喀蒙古、清朝、準噶爾汗國三大敵人,最終敗亡是遲早的事情,另外康熙打敗噶爾丹,也算不上容易。

噶爾丹生於1644年,是衛拉特蒙古準噶爾部的一位王子,小時候被認定為西藏尹咱呼圖克圖的第八世化身,成為一位仁波切,到西藏班禪和達賴處學佛法。1670年,26歲的噶爾丹還俗迴歸準噶爾部,成為準噶爾部的首領。噶爾丹雄才大略,帶領準噶爾部不斷擴張,到1688年左右,噶爾丹建立了雄踞西域統治今天新疆和中亞很大部分地區的準噶爾汗國,開創了歷史上又一個強盛的遊牧帝國。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噶爾丹)

1688年,噶爾丹統帥一隻三萬人的軍隊遠征位於蒙古高原的喀爾喀蒙古。在噶爾丹遠征時,噶爾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在後方發動政變,成為新的準噶爾汗國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封閉了噶爾丹迴歸的道路,噶爾丹無法突破策妄阿拉布坦的封鎖,成為一隻流浪在蒙古高原的孤軍。

噶爾丹此時只有三萬人的軍隊,佔據蒙古高原西部的一小塊地盤科布多地區。

1689年,噶爾丹率領2萬軍隊從科布多出發再次遠征喀爾喀蒙古。噶爾丹雖然只有2萬人,但軍隊戰鬥力較強,大敗各路喀爾喀蒙古軍,一路追擊喀爾喀蒙古的土謝圖汗和哲布尊丹巴深入到漠南蒙古地區。

1690年6月,追擊喀爾喀蒙古的噶爾丹軍在烏爾會河與清軍發生一場大戰,這是噶爾丹正式與清朝為敵的開始。約2萬人的噶爾丹軍大敗兩萬多清軍。噶爾丹軍隨後抵達離北京只有700裡的烏蘭布通。

1690年7月,清軍出兵十萬分路討伐噶爾丹,康熙皇帝也御駕親征。雙方在烏蘭布通發生大戰,康熙皇帝因病在後方沒有抵達戰場。此戰清軍兵力約六七萬人,噶爾丹2萬人。雙方大戰一天,未分勝負。清軍在戰場上的損失更大,康熙的舅舅佟國綱中槍身亡,但清軍兵力優勢極大,後續援軍還在不斷趕來,噶爾丹未能一戰擊潰清軍就意味著必敗。噶爾丹隨後選擇主動退兵,清軍也沒有追擊取得大的戰果。但噶爾丹退兵途中,發生瘟疫,損失慘重,2萬人只剩數千人,本來不足的本錢沒剩多少了。

1696年和1697年,康熙皇帝兩次率十多萬大軍親征噶爾丹。

1696年的遠征行動中,西路清軍3.5萬人在昭莫多捕捉到噶爾丹主力(五千多人),大敗噶爾丹,斬首兩千,俘虜數百,噶爾丹勢力遭到毀滅性打擊。1697年的親征中,噶爾丹病死,至此徹底解決了噶爾丹。

在清軍與噶爾丹作戰的過程中,準噶爾汗國是清朝的堅定盟友。準噶爾汗國首領策妄阿拉布坦比清朝更想噶爾丹早點去死。

呼伦贝尔土生土长的羊
2018-11-23

葛爾丹是很了不起的大汗,可以說他四面出擊基本沒有敗過,他的總兵力不足十萬,卻征戰的土地不比康熙控制的地區少,向西向南向東出擊都有所獲,最後敗給康熙,最大原因是蒙古分裂造成的。

滿清入關取代大明,靠的是東蒙古部,以孝莊皇后及東蒙古諸王與滿清建立了結盟、姻親等牢不可破的關係,蒙古騎兵幫助滿清建國,蒙古王爺人數和滿族王爺人數地位是完全相同的,可見東蒙古的重要作用。

滿清與葛爾丹衝突時東蒙古不僅沒有幫助葛爾丹,還成為消滅葛爾丹的主力,從而在戰術、兵力、機動性等葛爾丹所倚仗的蒙古傳統軍事集群優勢不復存在,導致最後失敗,即使在國力軍力懸殊的情況下葛爾丹也差一點獲得勝利。

如果東蒙古座山觀虎鬥或幫助葛爾丹,結果就不一樣了,其實按軍事能力來講,葛爾丹比康熙厲害多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