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10 個回答
煮酒君
2019-03-06

說到漢文帝和漢景帝兩位皇帝,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個詞就是"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這兩位皇帝開創了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上的第一個公認的"盛世":社會安定,法律清明,輕徭薄賦,與民生息。經過兩位皇帝接近四十年的努力,到景帝后期時,國家的糧倉豐滿起來了,府庫裡的大量銅錢多年不用,以至於穿錢的繩子爛了,散錢多得無法計算了。

但作為不朽盛世的開創者,漢文帝和漢景帝的帝王生涯,是充滿著艱辛和挑戰的,可以說,他們費盡心力,排除了千難萬阻,才走到了帝王事業的頂峰。

漢文帝漢景帝繼承的,是經歷過呂后專政,呂氏亂政之後的西漢江山,雖然漢高祖、漢惠帝和呂后為他們留下了已經相對比較充裕的經濟儲備,以及相對比較完備的政治制度,但經歷過漢惠帝、幾位少帝等服從於呂后的傀儡皇帝的統治,西漢政治生活中,威脅皇權的力量也在迅速壯大。

而漢文帝和漢景帝想有所作為,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這些力量的威脅,把實權牢牢的攥在手中。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一場西漢版的君主與皇族、臣屬勾心鬥角的紙牌屋的故事,正在上演。

先說漢文帝,漢文帝能夠登基,藉助的是平定諸呂之亂的幾位功臣的力量,而這幾位功臣,從漢文帝登基起,就成為掣肘漢文帝的擋路石。

周勃,在這位跟著劉邦打天下的老臣眼中,漢文帝之所以適合做皇帝,就因為他脾氣好,好控制,因此,在皇帝面前,這位老臣一向以匡正漢室,拯救漢朝的救星自居,在皇帝面前十分無禮。

而漢文帝對付他,用的是軟刀子,漢文帝對周勃十分尊敬,而且給了他當時漢朝權力最大最重要的官職:右丞相。周勃滿心歡喜的上班才發現,漢文帝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

周勃是一個武夫,行軍打仗,搞搞軍事是可以的,但丞相,是要處理國家政務的,大字都不識幾個的周勃,一上任就楞住了。

不久以後,周勃一來發現自己著實不是做丞相的料,二來也感覺到了漢文帝是給自己下套,到時候乾的不好要被治罪,於是主動辭官回家了。

消除了功臣的威脅,漢文帝下一步要對付的就是強悍的諸侯王,確切說,就是自己的親弟弟淮南王劉長。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淮南王劉長是漢高祖最小的兒子,在漢文帝的時候,漢高祖其他的兒子都已經被呂后殺光或者病死了,只剩下了這哥倆,所以漢文帝對這個弟弟非常的好。

然而,這種好,其實是一種捧殺,就是先捧你,再殺你。

淮南王劉長在呂后時期就多行不法,到漢文帝在位更加跋扈囂張。

而漢文帝就這樣捧著他,慣著他,直到劉長覺得自己天下無敵了,開始玩陰謀準備造反,漢文帝立刻動手收拾了他。

這不是我不重視兄弟感情,是你自己找事的。就別怪哥哥了。

而在如何處置自己弟弟這件事上,漢文帝充分展現了自己的帝王心術。

他沒有殺死自己弟弟的身體,而是殺死了他的驕傲。

淮南王劉長這樣一個性格張揚、不會掩飾自己又特別驕狂的人,漢文帝沒有殺他,殺他會落得一個殺兄弟的罵名,他把劉長流放到天涯海角,徹底失去了自尊和自由的劉長,在路上絕食自殺了。

就這樣,翻雲覆雨之間,漢文帝除掉了一大強藩,還沒有給人落下任何欺負、殺害兄弟的口實。

漢文帝的高超帝王心術,也遺傳給了自己的兒子漢景帝。在對付野心勃勃的諸侯王方面,漢景帝的棋下的更加漂亮。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漢景帝時期,爆發了吳楚七國之亂,叛軍主力直逼當時的樑國。

一邊是強凶霸道的吳楚七國叛軍,一方是雖然是自己親兄弟,但同樣實力強悍的樑王劉武。漢景帝的母親竇太后非常喜歡劉武這個小兒子,曾經逼著漢景帝許諾千秋之後把皇位給他,這樣一個人,漢景帝是不喜歡的。

於是,他動了一些腦筋,讓樑王劉武把吳楚七國的主力堵在樑國,然後任憑劉武怎麼求救,漢景帝就是打哈哈。

這叫什麼呢?這叫驅狼鬥虎,最好的結果就是虎和狼一起死掉,再不濟,一個死掉,另一個元氣大傷,到時候也好收拾。漢景帝在一邊看戲,最後的結局是吳楚叛軍覆滅在樑國境內,而樑王劉武也損失極大,基本喪失了競爭帝位或者搶戲的實力。

對待功臣,漢景帝玩的手段也和漢文帝差不多,漢文帝玩了周勃,他兒子玩了周勃的兒子周亞夫。周亞夫是平定吳楚七國之亂的大功臣,而他和他老爹一樣,也是一個勇夫,沒太高的情商,在漢景帝面前比較跋扈。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於是,漢景帝就設了一個套,套路周亞夫。他請周亞夫吃飯,主菜是一塊超大的肉,但不給周亞夫刀。於是周亞夫這個直腸漢暴怒了,在皇帝面前大呼小叫。

漢景帝等的就是這個機會,於是周亞夫領了一個君前失儀的罪名,回家反省。在回家反省期間,周亞夫又因為兒子給自己準備陪葬器物的事情被人告發,最後在監獄裡絕食自殺了。

就這樣,漢景帝也在悄無聲息之間,消除了威脅皇位的隱患,把權力收回了自己手裡。

文史不假
2019-02-27

公元前180年,呂后領了盒飯,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等人聯合一致,迎立劉恆為帝,史稱漢文帝,是為大漢王朝的新一任董事長。

劉董半路出家當皇上,因其從藩王承帝統,威望自然不比前代皇帝,所以異常的謹小慎微,尤其面對實力雄厚的諸侯王和武力功臣時更是如此。對稱病不朝,根本不屌自己的吳王劉濞;驕橫不法,兵資充盈的淮南王劉長都格外放縱。史載“絳侯為丞相,朝罷趨出,意得甚。上禮之恭,常目送之。”用咱的話說,這個皇帝不夠強勢,或者說太不強勢了。

國政上,只是繼承和延續了高祖、惠帝,甚至是呂后時期的傳統,任用武將為朝廷重臣,幾乎沒有創新和更張。據史書載:“孝文即位,躬修玄默,勸趣農桑,減省租賦。而將相皆舊功臣,少文多質。”

對於文臣的使用則不注重才幹,更沒有建立必要的選拔和激勵機制。盲目重用年長的老者,而忽視青年的新銳之士,比如丞相周勃,為人敦厚但“不好文學”;太子太傅張相如,是“言事曾不能出口”的長者。

由於劉董的性格使然,往往以一人之言就提拔或罷黜官員,形同兒戲。周勃有大功於漢朝,而且對朝廷一向忠心耿耿,當他辭相歸鄉後,有人告他欲行謀反。劉董居然就信了,下令逮捕周勃並送廷尉。對於漢室的社稷之臣,缺乏最起碼的尊重和信任,反映出劉董的寡恩和少義。

劉董對於觸犯到自己切身利益的行為,多主張嚴刑峻法,甚至是超過法律之規定而判之;而對於自己的親近,例如諸侯王啦,外戚啦,雖犯大罪,亦可放縱不裁。大臣張武收受賄賂被告發,文帝不僅沒有斥責審訊,反而更加賞賜,極大地助長了官員的貪慾。劉濞長年稱病不朝,劉董不僅不加追究,反而賜其權杖並準其不朝,為後來的吳楚七國之亂播下了禍根。

劉董事長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對於直言勸諫者多不喜歡,這點倒是和現在的社會風氣一致。賈誼可謂是一個直言上諫的名仕,其諫言多能切中時弊,大多切實可行,是非常適合於當時的治國治民的良策。

賈誼《治安策》中對當時漢朝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富有針對性的分析和闡述並作了詳盡的解答。此外,晁錯亦上書文帝,“言削諸侯事及法可更定者。”提醒董事長,必須得注意蕃王問題了,不然後患無窮。可惜!劉董對這些真知灼見,又沒重視,甚至造成“書數十上,文帝不聽”的尬聊局面,最終導致了七國之亂的發生。

漢初,推行黃老無為而治,是沒辦法,當時經歷秦末天下亂局後確實需要“與民休養“。高祖、惠帝和呂后時期,出於統治的需要而推崇黃老無為思想,就是少管閒事、循規蹈矩。但到了文帝時,這個休息的進程應該已經結束或者即將結束了,這時應該在保證黃老無為為主導的前提下,適當鼓勵其他思想的推行,比如儒家、法家。

但是文帝期間依然充斥著濃厚的黃老無為氛圍,在這種氛圍之下,劉董事長就稀裡糊塗的領完盒飯拜拜了。next!

老劉輕輕的走了,帶著他的無為。小劉輕輕的來了,也帶著他的無為。

劉啟即位之後,漢朝可以說在政治上、經濟上和軍事上都比較成熟了。漢王朝在經過半個多世紀的休養生息,已呈現出了“海內殷富,興於禮義”的可喜景象。開國時期的功勳老臣也相繼領了盒飯,沒領盒飯的也基本上退出了朝堂,舊的阻力越來越小。按道理說,小劉董事長景帝,這時完全可以甩開膀子好好幹一場了,不求大展宏圖來,好歹整出點兒動靜。我甚至都不奢求一定對,只要整點兒事情出來,錯了都不怕,錯了趕緊改就行啊。

可是,可是!這個小劉董事長自幼在黃老思想的薰陶和教育下長大,活活給養傻了。不思進取的思想甚濃,接過他老爹的傳承繼續無為,是個典型的無為皇帝和守城皇帝,甚至是平庸皇帝!

他的平庸,表現在對於好多問題不是看不見,而是看見了不知道如何解決。這點還不如學他老爹呢,看見了也裝沒看見。

關於削藩問題。小劉董事長剛上臺時,所有政事都遵從老爹以前的套路,繼續縱容和寬宥,使得各地的藩王進一步擴充了勢力。由於缺乏主見,在晁錯的一再忽悠下,又轉而開始推行削番政策,而且,選柿子先選硬的,第一個目標就對準了吳王劉濞。

再談談吳王劉濞,在漢景帝也就是小劉董事長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因為下棋而引發引發爭端,進而開始茬架並將吳王劉濞的兒子,而且還是太子給砍死了。事後文帝雖然氣憤,但是也並沒有嚴厲的處罰小劉董事長。這事兒,吳王劉濞本來就有怨恨。而今天,你小子又要削藩?而且還要拿我祭旗?想得美!

於是,在吳王劉濞的振臂高呼下,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勢如破竹般殺將過來,還美其名曰“誅晁錯、清君側”。在這種情況下,小劉董事長竟然怕了,開始對動亂者妥協,誅殺了對他忠心耿耿的晁錯。結果是顯然的,叛亂並沒有平息,最終還是依靠周亞夫的超常發揮才擊敗了叛軍,平息了七國之亂,維護了漢朝的統治。

景帝的平庸,還表現在政治手腕上,他是一個不稱職的董事長,更是一個不稱職的裁判。好的皇帝要把持朝政,還要保持各方勢力的平衡,而小劉董事長卻表現出偏袒所愛、輕信讒言和錯殺忠良,給大漢王朝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還好,人家生了個牛逼的兒子漢武帝劉徹,再要遇上個坑爹的兒子,大漢幾百年的歷史估計就該提前終結了。

這就是被歷史吹上天的“文景之治”,你說,是不是過了?我斷言,文景之治的功效被後世誇大了。

回答完畢!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野史也是史
2019-03-20

“文景之治”並不是虛構而來,沒有什麼所謂的“真相”。它只不過是我國封建社會呈現出的第一個欣欣向榮的局面而已,在漢初的這種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把它說成是一個與民休息的盛世也完全可以。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漢文帝)

文景之治並不是大漢王朝最強盛的時期,但沒有這個時期的積澱,就不會有漢武帝時期的繁盛。歷史事件應一分為二來看,同樣,文景之治也不例外。我們不能過分的美化文景之治,但也不能妖魔化它,更不能一味的尋找什麼所謂的“真相”。

秦末漢初,高祖劉邦面對破壞嚴重、人口銳減、土地荒蕪的社會景象,把恢復生產、穩定秩序作為首要任務。他認為只有清靜無為、與民休息,才能恢復生產、穩定人心。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劉邦採取一系列措施使社會得到穩定,經濟得到恢復。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到了文帝、景帝統治時期,繼續無為而治的政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社會經濟生產進一步發展,人民生活安定富庶,西漢開始呈現出一派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歷史上便將這一時期稱作為“文景之治”。

為減輕農民負擔,文帝、景帝繼續推行輕徭薄賦之策,採取了減稅免租、縮短徭役年限的政策,使農業生產繁榮發展,人口迅速得到增加。農業的發展,不但降低了糧價,還帶動了商業和副業的快速發展。

漢代社會的奢靡之風也是文帝、景帝大力整治的對象,二位從自身做起,提倡勤儉的生活作風,對於整個社會的財富積累和國家實力的增強無疑起到了積極作用。在恢復社會經濟的同時,文景時期,還對秦以來的酷刑進行了改革,實行了“約法省禁”的方法,通過這種輕刑慎罰,促進了社會環境的安寧。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漢景帝)

文景時期,對待北方匈奴繼續推行高祖時期的和親與安撫政策,竭力維持和平局面,避免爆發戰爭。景帝時期,僅用三個月就平息了七國之亂,景帝乘機對分封制度進行了改革,使漢王朝的頑疾得到徹底解決,維護了中央集權統治。

文景之治是秦末漢初特定時期的產物,是西漢總結秦亡經驗教訓,奉行無為而治、與民休息的結果。由於自劉邦以來堅持不懈的推行輕徭薄賦、約法省禁、和戎安邊、節儉愛民等政策,使得漢初的混亂社會得到穩定,社會經濟迅速發展。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文景統治的數十年間,徹底改變了漢初殘破敗落的局面,出現了市井繁榮、商業發展、民殷國富、四海太平的繁榮景象。這種太平盛世的到來,自然首先歸功於文、景二帝,到卻不是僅僅在文景時期能做到的,它是自劉邦以來幾代人的共同努力的結果。

當然,我們也不能過分的美化文景之治。漢初的這一系列政策,說到底是封建地主的政策,就是為了穩定和鞏固統治基礎。一些看似對廣大農民有利的政策,其實對地主、商人更為有利。輕徭薄賦減輕了農民負擔,也使地主階級獲得更大利益。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文帝時期的大規模土地兼併,導致了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還有隱忍屈辱、以守為主的邊防政策,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匈奴的侵擾,使漢朝長期處於威脅之下。總而言之,文景之治在迎來漢朝富庶繁榮局面的同時,他所奉行的無為而治政策也宣告結束,隨後而來的是漢武帝積極有為的統治策略。

以上便是我對文景之治的理解,我覺得並沒有什麼所謂的“真相”。至於文景之治的成就高不高,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文史砖家
2019-01-14

千百年來,人們對漢文帝、景帝父子治下的“盛世”很是推崇,稱頌那個時代社會安定、國富民強,不僅人口數量和財富激增,而且社會風氣積極向上,到處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幾乎可以跟堯帝、舜帝時期的“大治之世”相媲美。後世史學家在描述“文景之治”時不吝讚美之詞,比如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便稱讚當時“海內安寧,家給人足,後世鮮能及之”。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如果只看史籍的正面描述,那麼“文景之治”的確是個令人憧憬的時代,其成就確實值得歌頌。但若是拋棄先入為主的觀點,通過對史料進行深入地分析,尤其是對當時人的議論來做詳細的解讀,我們完全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所謂的“文景之治”其實是一個貧富懸殊現象極為嚴重、百姓充其量只能填飽肚子的時代,如果非要稱它為“盛世”,那也不過是一個“飢餓的盛世”。


首先,文、景時代的貧富懸殊現象極其嚴重。西漢初年崇尚黃老學說,實行“無為之治”,這固然有利於百姓的休養生息,但與此同時,卻也助長了貴族、豪強和商賈等勢力的“野蠻成長”。憑藉著與官府間千絲萬縷的關係和極為雄厚的財力,這些人瘋狂地兼併土地,從而迫使大量的自耕農破產,或淪落為流民,或被迫成為他們的佃農。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兼併者集團在侵佔大量的土地後,一方面向佃農徵收多達50%的地租,一方面則按照國家頒佈的稅率,向朝廷繳納稅率極低的地租(三十稅一,即3.33%),從中賺取數量極為驚人的差價,迅速積累起龐大的財富。而接下來,他們又會繼續進行新一輪的土地兼併,如此循環往復,漸漸地便使得社會上出現“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現狀(見《漢紀·武帝紀四》)。


再者,文景之世的百姓生活極苦。雖然跟秦末漢初相比,“文景之治”下的百姓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但充其量也就是能吃飽肚子,不至於餓死而已。原因無他,各種名目的苛捐雜稅和徭役極多,令百姓窮於應對的同時,難以實質性提高生活質量。根據史料記載,漢代的賦稅約有二十種名目,主要的是“田稅”和“口賦”,此外還有各種名目的徭役。雖然田稅稅率極低,但口賦和徭役卻很沉重,而這也是造成漢朝百姓困苦的根源之一。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文景之治”的百姓生活有多苦?可以在當時名臣晁錯、董仲舒的奏議中窺見一斑。作為景帝時期的御史大夫(副宰相),晁錯在《論貴粟疏》中不無沉痛地提到,當下一個五口之家的農戶,每年辛苦耕種一百畝土地,要應對官府的各種稅目和徭役,如果趕上風調雨順的好年景,尚能填飽肚子,但如果不幸遭遇災荒之年,則難免會忍飢挨餓,有甚者還要售賣兒女、田宅來完稅或應付徭役。


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百石。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四時之間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覆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當具。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於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責者矣。見《漢書·卷二十四上·食貨志上》。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與此同時,董仲舒在向漢武帝上書時,也曾議論到“文景之治”下百姓生活的現狀,稱他們穿的是破衣爛衫,吃的是豬狗食,如果不肯做豪強的佃農,往往會在生計無著的情況下淪為盜匪,這樣的人往往成千上萬,難以禁止(“貧民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轉為盜賊,赭衣半道,斷獄歲以千萬數。”引文同上)。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雖然“文景之治”並非想象中那般好,但若把它跟秦末漢初或漢武帝時期作對比,卻也是一個十分了不起的成就。畢竟,“文景之治”下的百姓還能填飽肚子,生命權還能得以保障,但如果不幸生活在秦末或漢武帝時期,那麼百姓們極可能去做“炮灰”,若平安地過完一生,簡直跟中了“六合彩”一般幸運。不是嗎?


史料來源:《史記》、《漢書》、《資治通鑑》

历史漫谈君
2019-03-18

大家好,我是歷史漫談君。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漢朝的文景之治。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呢?它真的有後世描述的那麼好嗎?

簡而言之,文景之治的真相,就是還不錯。雖然後世難免有溢美之詞和誇大不實的成分。打個比方,文景之治就好像一個基礎不好但是非常有天分的孩子的努力學習階段,這個孩子叫漢朝。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漢朝自高祖劉邦起義建立以來,就沒消停過,先是跟項羽打,好容易打了好幾年把項羽打敗了,韓信彭越等諸侯王們又紛紛反叛,劉邦又東奔西跑去平叛。六十多一老頭子東奔西跑肯定影響壽命,平叛完了劉邦也沒了。後來劉邦和呂后的兒子孝惠帝即位,孝惠帝被呂后的殘酷作風嚇得不輕,對呂后頗有微詞又無可奈何,沒幾年也步了他老爹的後塵。兒子和老公都沒了,天下就呂后一人說了算,這就又亂了套了。呂后殺劉氏宗族,任用自己親戚,把朝廷弄得烏煙瘴氣。幸好呂后也沒活多久,呂后死後陳平周勃他們合力端了呂氏家族,把代王劉恆迎到長安做皇帝,就是漢文帝。

留給文帝的可以說是個爛攤子,前有多年戰爭帶來的問題,後有呂氏亂朝引發的弊病,老百姓缺衣少食,國家也窮的叮噹響,邊境上匈奴策馬揚鞭隨時準備入侵,各路諸侯王對皇帝這個位置還虎視眈眈,百廢待興啊。 都說亂世需用重典,可是文帝他不用重典,他決定用道家黃老思想,無為而治。他覺得讓老百姓把日子過好就挺好,老百姓日子過好了社會就穩定,老百姓有錢交稅國家就富了,老百姓支持皇帝就不怕諸侯王起來造反,老百姓願意當兵不久能打匈奴了嘛!你看,這活脫脫的就是民本思想,以人為本啊。

漢文帝不但是個很好的理論家,他還無師自通知道理論要與實踐相結合,他搞了一系列措施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第一是注重教化,慎用法律。

上曰:“朕聞法正則民愨,罪當則民從。且夫牧民而導之善者,吏也。其既不能導,又以不正之法罪之,是反害於民為暴者也。何以禁之?朕未見其便,其孰計之。”

漢文帝說,百姓犯罪很大程度上跟國家和官吏有關係。你說說百姓又不懂法,官吏又不懂得教化百姓,百姓犯罪了官吏還濫用法律懲處。根本沒有給百姓帶來一絲好處,也不符合我漢文帝的愛民思想。還是改變一下官吏們的執法方式吧。

第二是重視農業。

正月,上曰:“農,天下之本,其開籍田,朕親率耕,以給宗廟粢盛。”
上曰:“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今勤身從事而有租稅之賦,是為本末者毋以異,其於勸農之道未備。其除田之租稅。”

在封建社會農業就是最重要的生產方式,沒有之一。漢文帝也相當重視農業,他不但頒佈了一系列有利於農業的政策如削減賦稅等,多次下令勸課農桑,根據戶口比例設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人員,並給予他們賞賜,以鼓勵農民生產。還在春天親自耕作(當然他就是做個樣子,揮兩下鋤頭罷了)。這就能調動老百姓的積極性,皇帝都親自下田耕作了!

第三是廣開言路。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上曰:“古之治天下,朝有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所以通治道而來諫者。今法有誹謗妖言之罪,是使眾臣不敢盡情,而上無由聞過失也。將何以來遠方之賢良?其除之。民或祝詛上以相約結而後相謾,吏以為大逆,其有他言,而吏又以為誹謗。此細民之愚無知抵死,朕甚不取。自今以來,有犯此者勿聽治。”

漢文帝認為皇帝在宮中本來能接受到的信息就偏少,國家還有個誹謗的罪名,讓人不敢說話。這樣皇帝怎麼能知道自己又什麼過失,老百姓受了什麼委屈呢?以後就廢除誹謗罪吧,讓老百姓隨便說。我也好知道老百姓有什麼意見。

文帝死後,景帝即位,繼續秉持文帝無為而治不搞事的方針,國家得到了持續發展。景帝后期時,國家的糧倉豐滿,府庫裡的大量銅錢多年不用,穿錢的繩子都爛了。

總結一下。文景之治是一個比較好的時代,生產逐漸恢復並發展,出現了的穩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國家的國力也大大增強。文景之治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蓬勃發展的一個時代,同時也為後來漢武帝的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张生全精彩历史
2019-03-19

“文景之治”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被高度推崇的一個時代,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名的一個盛世。既然是“文景之治”,其治理手段和政策措施,肯定是這個盛世之所以出現的重要原因。然而,當一些歷史老師在給孩子們講這個“治”的時候,卻讓孩子們非常迷茫。為什麼這麼說呢?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漢文帝劇照)

我們先來看看“文景之治”究竟有哪些“治”的內容。

一是“輕徭”。“徭”就是徭役,也就是政府把老百姓徵集起來,修建大型工程。比如修水利工程,修道路交通,修邊防設施,修皇家宮殿等等。

在徵集老百姓的過程中,有一些是老百姓義務勞動,也有一些會發一定的補貼。不過這些並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就是要搞國家建設。

而“輕徭”,就是很少徵集老百姓幹這些事,當然也就是很少搞國家建設。

二是“薄賦”。“賦”就是稅收。“薄賦”就是減免稅收。漢文帝在位期間,有兩次“除田租稅之半”。漢文帝十三年的時候,還全年免田稅。

漢景帝雖然在收稅上略有增加,但大致也是照搬漢文帝的政策。

三是“減刑”。秦朝的時候有很多嚴酷的刑罰,漢文帝的時候,把很有嚴酷的刑罰都減輕了。而一些包括“黥、劓、刖、宮”這樣的肉刑,漢文帝都予以了取消。

四是“節用”。也就是從上到下講究節約。漢文帝非常講究節約,他在位期間,基本上沒有修過什麼房子。衣服也是穿了又穿,有時候甚至穿著草鞋上朝。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漢景帝劇照)

如果我們仔細看上面的四條措施,我們會發現,其實根本就不叫什麼措施。歸納起來就是一句話:不做事。或者用一個比較書面的語言,就叫做“無為而治”。

我們都有個概念,一個政府要把當地的經濟搞上去,那必須大幹苦幹。修橋補路,搞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化推進等等。只有這樣搞,經濟才上得去。

但是,歷史上最有名的“文景之治”,祕訣竟然是“無為而治”,竟然是“不治”,這個怎麼還能稱作“治世”呢?

當然了,也不能完全說沒有提倡的東西。“文景之治”的時候,非常提倡一點,就是“德”。選拔官員的時候以“德”為先,官員要做道德修養的表率,同時在地方治理上要“以德化民”。

不過,“德”卻是屬於文化的範疇,是務虛的東西。這對促進經濟的發展,看起來似乎並沒有多大的幫助。

所以說,當孩子們在學習這個“文景之治”的時候,會覺得迷惑不解。歷史老師在講這段歷史的時候,也有些說不清,因為實在沒什麼“治”可講。

然而,恰恰是什麼也不做的“無為而治”,是中國古代社會非常重要的一種治理經驗。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文景之治)

中國古代社會和其他地區的古代社會不一樣。比如中國古代北方的遊牧社會,其能夠強盛,那就是要出一位戰神。只有出現了戰神,他才能帶著大家結束北方四分五裂的狀態,征服別的地區。這樣,北方才能富裕,北方的社會才會出現盛世。歐洲古代,由於處在非常複雜敏感的地域,又是海洋文明,大致和中國北方的遊牧社會是差不多的,也是要能打。希臘能打,所以戰勝波斯,強盛起來。羅馬能打,所以戰勝希臘,強盛起來。英帝國能打,所以到處都是其殖民地,讓它強盛起來。

但是中國古代不一樣。中國古代是農業社會,農業社會是自給自足的社會。不打仗,不搞大型工程修建,讓老百姓安心在土地上進行農業生產,糧食生產自然就會豐收。糧食生產豐收了,人們自然富裕。人們富裕了,國家自然會強盛。

所以說,不做事的“無為而治”,恰恰就是“文景之治”最重要的“治”。

當然了,這一條經驗,其實並不適合現代。因為現代社會是工業社會。工業社會,要是不做事,搞無為而治,那就只有落後。當然了,雖然不該“無為而治”,卻也不該折騰老百姓,“文景之治”的經驗,也是應該借鑑的。

(參考資料:《史記》)

种地的秀才
2019-03-08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劉徹即位初:國庫裡裝滿數不清的錢財,徵收的糧食倉庫裝不了。地主階級越來越富,吃好的穿好的,一般人民只要不遭天災也可以勉強活命。這就是文景之治的成績。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雖然文景時期為了發展農業實施了一系列措施,但在徭役和賦稅方面,政府規定貴族、官僚免除負擔,有錢人可以一次性出錢就能免除終身徭役,官僚、貴族的親屬也恃勢不交賦稅徭役,負擔自然就全部強加到農民身上了。而人民的負擔除田賦外,還有人頭稅以及居住稅、舟車稅、牲口稅、軍事稅和徭役等等,臨時捐稅都不在其內,另外還有礦稅、漁稅、鹽稅、市場稅等等。對此,晁錯曾上書文帝說:“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百石。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四時之間,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來,弔死問疾,養孤長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覆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當具有者半價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於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債者矣。”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另一方面隨著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地主豪強便開始從賦稅、地租、貪汙、高利貸、冶銅、鑄錢和鹽鐵專利、商業操縱等方面利用特權地位去剝削,不斷積累財富,又利用財富不斷兼併土地,農民不斷喪失土地,生活越來越困難,賣子女和溺死子女的慘象越來越普遍。人民犯法的特別多,靠小偷和搶劫過活的遍地皆是,這種現象在文帝時期就已經很顯著了,只不過到劉徹擴大對內外戰爭後,情況愈發嚴重了。

君山话史
2019-01-14

文景之治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個典範。

漢文帝的仁政

漢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明君之一。他崇尚文治,作為皇帝,他有相當人性化的一面,這也使他的政治措施中,充滿人性的光輝。在冷漠的專制社會,文帝時代隱約浮現出一絲溫情。

公元前179年,是文帝元年。這一年,他廢除了連坐法。根據秦法,一人有罪,並坐其室家。漢初的律令沿用這條秦國法律,漢文帝一上臺,便下詔令,廢除此令,他認為:“法者,治之正也。”並對司法官員說:“如今犯法的人已經治罪,卻還要牽連他們的父母、妻子、兒女,判刑或收為奴婢。我認為這種做法很不可取。”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他又廢除了誹謗罪與妖言罪。漢文帝以古代賢王為榜樣,認為法律中設誹謗罪、妖言罪,只能使官員們不敢斗膽直言,這就會使上級只聽到拍馬屁的話,卻不能發現自己的過失。官吏們在執法過程中,會濫用這種權利,致使百姓蒙冤,人人自危。漢文帝不以言罪人,從某種程度上說,極大消除了百姓禍從口出的恐懼感。

到了公元前167年,漢文帝又廢除一項苛法:肉刑。肉刑是一種無人道的刑罰,在中國歷史上早已有之,而且歷代一直沿用。在漢之前,肉刑種類很多,包括黥刑(在犯人臉上刺字)、劓刑(割鼻子)、斷腳、斷趾等。

廢除肉刑是中國法制史上的一大進步,不過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能在鞭笞五百之下生存下來的囚犯,少而又少。本來漢文帝的本意是減輕刑罰,卻導致本不該判處死刑的人,在鞭笞之下送了性命。到了漢文帝去世後,漢景帝繼位時,下一道詔令,將笞五百改為笞三百,笞三百改為笞二百。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漢景帝的仁政

漢文帝去世後,他的兒子劉啟繼位,是為漢景帝。

漢景帝劉啟無論在人格修養上還是政治才幹上,都不及漢文帝,不過他仍然在很大程度上繼承父親遺留下來的仁政傳統,使得西漢的黃金時代得到延續,後世把文帝、景帝的時代稱為“文景之治”,成為二千年專制時代中最具人性化色彩的時代。

肉刑被漢文帝廢除後,罪行較重者改為笞刑,前文說過,這種刑法也仍然存在問題,就是刑罰過重,經常導致受刑者喪命。漢景帝在公元前156年與144年,先後兩次降低刑罰的標準,笞五百最後降低到笞二百,笞三百則降為笞一百。即使如此,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笞刑所用刑具標準不同,也會對犯人身體損壞造成不同的後果。如果只降低笞刑的次數,而沒有統一刑具,仍然可能存在濫用權力的現象。因此漢景帝又下令將刑具標準化,有一個細節也可以說明其人性化的考慮。由於刑具是用竹片製成,竹片上有突出的節,一律必須削平。另一個人性化的措施,是受刑者的受刑部位,一律在臀部,不得笞背,執刑過程中,不得中途換人,因為施刑者也有體力消耗,如果中途換人,那麼囚犯的苦楚當然要增加了。

從這些法律條文的細節處,可以看出漢景帝還是繼承父親寬厚、人性化的傳統。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文帝、景帝在位時間約四十年,政治上的清明與經濟上的發展,不僅使百姓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也使得朝廷府庫充盈。文帝與景帝都沒有彪炳的武功,然而漢武帝時代的赫赫武功,並非無源之水。數十年的積累,使國家富強、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故而漢代之強盛,並不始於武帝,而是奠基於文景之治。

孔六十三
2019-01-14

“文景之治”是指漢文帝、景帝兩位皇帝對內輕傜薄賦、與民休息,對外與鄰罷兵、維持和平,從而使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出現的穩定、富裕的景象。這個盛世是人們期盼已久的,得來非常不容易。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中國早在周朝末年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是諸侯混戰,幾百年間大大小小的戰事就沒停過。好不容易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總算不打仗了。但秦始皇用法家治國,刑法嚴厲、賦稅加重,還大興土木,人們的生活負擔仍然很重。但就是這種生活也沒有持續太久,不久就發生了陳勝、吳廣起義,以及後來的楚漢相爭,至使人口凋零,社會動盪,經濟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所以西漢初,漢高祖劉邦採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但十幾年後又出現了諸呂之亂。諸呂被誅後,漢文帝繼位,朝政才逐步穩定下來。
“文景之治”雖不能與後世的盛唐相提並論,但它有很重大的意義。

其一,“文景之治”是春秋戰國往後出現的第一個治世,這種長時間的(文、景共四十一年)社會穩定,安居樂業是幾百年來人們一直渴望的。

其二,漢武帝時徵匈奴,破南越、衛氏朝鮮等擴張行動,使漢朝的領土擴大了近一倍,這些都要依賴“文景之治”打下的物質基礎。
“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高的成就嗎?

趙先森sir
2019-03-07

文景兩代重道家,也就無為而治,文帝能得到皇位,本身有太多的因素,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幸運在裡面,賈誼,晁錯的戰略方案,其實文帝都是瞭解的,這兩人文帝都未重用,晁錯被景帝重用,看似操之過急的削蕃策,引發吳楚之亂,其實都是歷史的必然,景帝未看清這點錯殺之。封王過多,又無法做到列侯之國,邊境匈奴的侵犯,只能嫁親送禮圖一時的和平,文景兩代帝王的苟安方略,為武帝的偉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與民休養生息,厲兵秣馬,幾乎每家都有馬,生產總值蹭蹭的上漲。武帝期幾乎就是集中皇權,削弱相權,削蕃,加強軍隊訓練,大漢建國七十餘年的家當,讓武帝來做所有前代未做之事,文景之治,的歷史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