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10 個回答
上将嗳福斯
2018-12-05

這就是胡扯了,我覺得羅貫中最厲害。

一支筆,想讓誰贏誰就贏。想讓誰天下第一誰就天下第一。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言歸正傳。題主完全在胡扯,我還是頭一次看到這種說法,實在不敢苟同。

本人從十來歲就讀三國,一直都覺得曹操和劉備很厲害。

曹操機謀權變,當時無雙。以五千人馬起家,處於許昌這樣的四戰之地,東征西討,竟然統一北方。了不起。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劉備的奮鬥之路更加坎坷。幼年喪父,只好織蓆販履維持生計。起兵以後,因為沒有基業,屢戰屢敗而不氣餒,終成大業。書寫了一曲屌絲逆襲的英雄凱歌。

至於司馬懿,謀權篡位的亂臣賊子、嗜血好殺的殘暴屠夫,人人得而誅之,正該遺臭萬年。只有工於心計的人才會喜歡司馬懿。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喜歡曹操、劉備還是司馬懿,與年齡無關,與個人品性有關。坦蕩蕩,還是長慼慼,終究雲泥之別。

巴山夜雨涮锅
2018-10-18

20歲覺得曹操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厲害,60歲覺得劉備厲害,是因為各個年齡段價值觀發生變化,尤其對自身的認識漸漸清醒,於是分別選擇了適宜當時特殊的偶像。


20歲,血氣方剛,年少輕狂,信奉實力就是一切。

這時候看曹操,何等囂張霸氣,20歲棒打權貴,官渡之戰以弱勝強,揮戈千里統一北方,快意恩仇專好人妻。一舉一動,都是那麼完美。至於說最後未能統一,缺憾才是美麼,何況我是曹操肯定不會犯這錯誤!至於說最後被迫向世家大族妥協,誰關心這細枝末節?至於說身後子孫相互傾軋,哪管的了這許多?至於說屠城殺人如麻,反正又沒殺我,這叫個性,這叫不虛位!司馬懿,裝老烏龜,窩囊憋屈!劉備,偽君子,婆婆媽媽看著就討厭!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到40歲,人生經歷波折,明白成功不是唾手可得,信奉隱忍。

終於想起曹操是官二代,又是天才,咱沒法和人相比。也沒見有一點起色。還是司馬懿厲害啊,紋絲不動裝孫子,熬的就是年頭長。熬過了曹操熬曹丕,熬過了曹丕熬曹睿,熬過了曹睿又熬到曹爽喪失警惕,一擊致命,大權在握,多麼風光。希望我也能這樣持之以恆,苦盡甘來。曹操學不了,學學司馬懿,最終笑到最後,或者讓兒孫笑到最後,還是可以的吧。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到60歲,日子過了一大半,才知道初心最可貴。

60歲有所成就的,一定也經歷了許多波折甘苦;60歲平凡度日的,更是壯志消散,只剩歲月靜好。這時候才發現司馬懿原來也是官二代,想要熬出頭其實對多數人也沒啥意義。而劉備以草根起家,48歲時還只是新野一城的借宿者,最終不屈不撓,終成三分天下,這份執著和不斷努力才是更可貴的。即使最終有夷陵之失,至少也奮鬥一生,無愧熱血。再則,老人喜靜,對那些金戈鐵馬的殺伐不再醉心,也才發覺劉備堅持仁義道德的難得。臨終前,還要告誡兒子“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你說他是虛偽也罷,能堅持言行虛偽一生,與率真有何差別?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曹操不仁,司馬不義,惟賢惟德,還看昭烈。


而我自己略有些不同。我自己是15-25歲喜歡曹操,之後就開始喜歡劉備了。這是表示我老得比較快麼?

可憐可憐我這個老人,請大家讚賞和關注吧

(歡迎關注巴山夜雨涮鍋,更多三國趣話共賞)

的地得的地
2018-05-21

曹操和司馬有多厲害已經有很多人講過了,我就說說為什麼六十歲會覺得劉備厲害。

前面很多人說劉備沒背景的都是沒有好好看過三國志的。三國志劉備傳中把劉備起家的過程寫的清清楚楚。

劉備賣過草鞋沒錯,可劉備小時候被他媽送到盧植那裡讀書,與公孫瓚是同學。盧植是漢末四大將軍和董卓平級,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公孫瓚北方貴族背景,長大也是一方諸侯。劉備起家前先跟同學公孫瓚混,一起打黃巾,勝利後公孫瓚才給了劉備一個太守的位置,相當於現在的市長,此時劉備不滿三十歲。三十出頭時跟陶謙混,又弄了個省長的位置。之後才開始與各諸侯逐鹿中原。

但相比而言,劉備的背景比曹操是弱些,跟孫權更是沒辦法比。劉備的厲害之處在於多次寄人籬下,又總能東山再起,團結了一幫兄弟不離不棄共同創業。

如果說呂布是三姓家奴,劉備恐怕是當過九姓家奴了,不同於呂布在於,劉備情商更高、能屈能伸,寄人籬下時裝得了孫子;志得意滿時沒忘記兄弟;桃園結義獲得了初創團隊和啟動資金、三顧茅廬獲得了諸葛家族(北方士族)的支持;取穈夫人又獲得了徐州富商的支持;用經皇帝認證的皇叔身份獲得了劉表(荊州勢力)的支持。劉備善於運用結義、結婚、攀遠親、封官等各種方式與各大利益集團的子女結盟,最終在荊州站穩腳跟。

成也蕭何 敗也蕭何,劉備通過各種方式獲得了荊州利益集團的支持,但也導致西蜀後期人才極度匱乏,非荊州藉的將領難以出頭,註定會失敗。

講了這麼多,大家以前真的看懂劉備了麼?

我是焱垚
2018-12-08

20歲的時候志比天高,看到曹操“我寧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的霸氣,感覺氣勢凌人,能讓人熱血沸騰,覺得曹操厲害。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40歲的時候已經經歷了生活的滄桑坎坷,感覺生活不易,深有一種被埋沒的感覺,看到司馬懿,在逆境中不亂身法,能夠把握機會,從而直衝雲霄,會感覺有城府的司馬懿好厲害。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而到了六十歲的時候,已經體會到了世態炎涼,對世事有了很多的感嘆,看到劉備,一個如草民一樣的落魄皇室後裔,用自己的情商,籠絡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一大批人傑,使其死心塌地追隨,最後佔三分天下中一席。感覺真的了不起。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從這段話中,我覺得反應出人生中從開始對生活的志比天高,到中年的躊躇滿志,到最後暮年的無奈。所以,不同時期看不同的人物,會有不同的感慨。

而知而行
2018-05-21

曹操豪門出身,是富二代,起點很高,23歲就做首都公安局長,到做東郡太守時,才30歲出頭,少年得志。後來,因為看不慣政府賣官鬻爵,就回老家讀讀書,打打獵,過神仙快活的日子,一待就是4年。所以曹操即使不拉起隊伍東征西討,也不必汲汲於功名。

公元189年,曹操從西園軍校尉任上東出洛陽,首倡天下義兵。初次起兵,靠著家族支持就能拉起來一支5000人的隊伍,此等勢力,絕非一般豪強。

所以曹操起點很高,他本人也是文韜武略,才能出眾,雖然好色,幾次都因此差點誤了大事,但無傷曹操英雄之名。後來曹操任漢朝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權勢熏天。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霸氣側漏的曹操)

曹操的一生,雖然戎馬倥傯,但他更像是打怪升級一樣,擁有嬌妻、權利、爭氣的兒子,一個男人希望擁有的,他幾乎都有了,除了一個皇帝的名分。

男人在20歲時,正值意氣風發,想大展拳腳,登上世上最高的山峰,讓全世界都看見的年紀,曹操少年得志,一生英雄,當的起楷模。

司馬懿出身世家大族,也是官二代出身,其家族能量天然就賦予了司馬懿很高的能量,曹操徵司馬懿入府,就有收各地世族士子之心的意圖。司馬懿最大的本事,是“颶風過崗,伏草惟存”的道家哲學,其一生隱忍,深知政治的險惡,甚至裝瘋賣痴來躲禍。曹操察覺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裡很忌諱。因此對曹丕說,司馬懿不是甘為臣下的人,必會干預我們的家族之事。但因曹丕和司馬懿關係很好,總是迴護他,而得以無事。於是司馬懿勤於職守,廢寢忘食,遂使曹操安心。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逐漸發跡的司馬懿)

司馬懿發跡時,三國風流人物紛紛佔據舞臺,天下已呈三分之勢,司馬懿趕了個晚集,面對著從戰場和政壇中脫穎而出的三國群豪,司馬懿不具備任何優勢,司馬懿隨時都有可能被中途下課,身家性命也未必能得到保全。這像極了在社會摸爬滾打十多年後的處境。社會上的資源早已被瓜分殆盡,即使有才華,也不得不在自己曾不屑一顧的人手下謀個差事。不管多少辛苦,都要擁有一份工作,才不至於餓死。

所以40歲的人看司馬懿,如同看到自己在社會上的困境,很多人在困境中看不到希望,蹉跎歲月。司馬懿能夠逆襲,無疑給了這些人精神上的力量,在逆境中堅持下去,熬下去就會有希望。

劉備的出身就更為坎坷了,這可能是中國大多數的人寫照。祖上數三代,基本上都是農村出來的。劉備白手起家,屢敗屢戰,本錢小,謹小慎微,劉備也很少說大話,吐露心志。有一次他說漏了嘴,說:“備若有根基,天下庸碌之輩,何足懼也!”

這才是真實的劉備,“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不名一文,卻讓號稱“萬人敵”的張飛和關羽一心扶持。僅僅見過一面,就讓趙雲死心塌地。劉備什麼都沒有,曹操就斷言劉備是英雄,所憑何來?劉備能籠絡人心啊。

劉備才能弱於曹操,人生際遇弱於曹操,曹操和孫權都已開疆立業了,劉備還在苦苦為一塊根據地奔波。劉備有次痛哭就說:腰間贅肉多生,想半生漂泊,功業未建。所以劉備是大器晚成,是不屈不撓的典型。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滄桑中不失剛毅)

人說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劉備的這一生最為不易,到了知天命這一年,撫今追昔,才知大丈夫之真含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才是真正的人生。曹操和司馬懿的開局太過完美,只能當做精神偶像膜拜,劉備的經歷才是人生導師。這可能是要到60歲之後,才能悟出來的心得。即使現在說出來了,也不見得真能入心。更多時候,人生閱歷才是真正的智慧。

有书共读
2018-06-09

驚雷一聲響,有書君開講!大家好,我是有書君。和各位爺聊了這麼久的歷史了,今天有書君想借歷史話題給大家講點兒人生哲理。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有句話叫:“20歲看三國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這句話怎麼來的、有什麼道理,起初有書君沒研究明白,後來惡補幾遍《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之後,我大體有了思路和自己的見解。


我給各位說說,說的不對的地方還望各位多多指正。


有書君覺得20多歲的年輕人剛入社會,心高氣傲,對人生三觀理解的都比較膚淺、幼稚。在他們的眼裡實力就是一切,王道才是精神。所以誰最能打誰就是大哥,誰殺敵最多誰就是英雄,誰實力最強誰就是偶像。


曹操的格言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種敢愛敢恨,不隨便施捨感情的格調得到很多年輕人的欣賞。


再說40歲覺得司馬懿厲害。司馬懿厲害嗎?看和誰比!和諸葛亮比智謀他算不上厲害;和曹操比權勢,他算不上厲害。他在軍事謀略上比孔明差著檔次,在統領天下方面也沒法和曹操相比。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曹操靠打得來自己的一切,司馬懿卻靠陰。他這樣的人最後也能為家族大業奠定足夠的基礎,可見他把謀略和膽識都用在了正地方,這是孔明和曹操做不到的。


在現代企業裡,有多少成大事的人就是司馬懿性格。他們韜光養晦,對實力雄厚的對手們則選擇避其鋒芒,不發生衝突。一旦對方失去靠山,一切就都變得不一樣了。


年過中旬的長者在社會中摸爬滾打二、三十年,體驗了辛酸成敗、經歷了兒女情長。時光磨平了他們的稜角,但是沒有磨滅他們的氣場。


他們對自身、對人生理解的不再膚淺,他們知道來硬的已經沒有用,唯有韜光養晦、隱忍一時方可功成名就。


最後到了年過花甲,人已老矣,這輩子自己怎麼回事基本也全都想明白了。每天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回憶,回憶過去的成功和失敗,回憶自己擁有和失去的一切。


老了老了,掙得不再是金錢和權利,而是一個名聲。留一個好名聲,死後百千年也讓人記得;損一個好名聲,死後百千年也留一個罵名。


這個年紀,他們自然是欣賞劉備一輩子能給自己留下一個“惟賢惟德、君臣得道”的好名聲了。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劉備出身不好,早年又多次差點兒身死於亂軍之中。赤壁之戰時已是48歲,才能和吳國聯手擊敗曹操一次。漢中之戰時已是59歲,生平第一次靠自己的力量嬴了曹操一次。


但就是這樣的人,早年到處寄人籬下,每每都能收到良兵勇將,不斷壯大自己的隊伍。就算是逃難也有眾多百姓願意跟隨,這種名望實在是千金難買、重權難求啊。


總結一下,20歲的人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實力和強勢就是一切。


40歲的人看清世道險惡,對自己實力尚不能與之抗衡的對手則選擇隱忍,暗存實力擇日滅之。


60歲的人則看破紅塵,一切都是一時之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只想給自己和後輩留下一個好的名聲。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大国布衣
2018-12-08

這三個人都是三國時期的頂級名人,個個能力不凡,有匡扶天下成霸業之器。其中,曹操死後被追尊為魏武帝;司馬懿死後被被追尊為晉高祖;劉備則在生前即登基稱帝。三人當中曹操起點最高,也是最快發展起來的。司馬懿事奉曹魏幾十年後才憑藉高平陵事變徹底翻身。而劉備則完全是一步一步從底層爬上來的。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曹操的出身背景很好,他是西漢開國功臣、名相曹參之後。曹操的父親曹嵩雖然是大宦官曹騰的養子,但是在漢末宦官干政的年代,像曹騰這樣侍奉四代皇帝的政壇不倒翁依然不多見。儘管後人都覺得曹操父子以宦豎閹人認父祖有失名門氣節,但在那個趨炎附勢、權利凌駕於一切的時代,唯有攀高枝才有出頭日。曹操的父親曹嵩後來官居三公中的太尉,出身官宦之家的曹操,沒有蔭恩入仕,而是於熹平三年(174年)被舉為孝廉才入京都洛陽為郎。在京城的官場浸淫多年之後,中平五年(188年),曹操被漢靈帝任命為西園八校尉中的典軍校尉,至此開始展露頭角馳騁官場。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桓帝、靈帝時期,宦官擅權、外戚干政,天下已是混沌無序。時黃巾起義席捲天下,朝廷內憂外患之下,少帝劉辯為遏制宦官勢力乃起用外戚何進(靈帝何皇后之兄)進行打壓。何進憂柔寡斷,不聽曹操、袁紹苦諫,遲疑不決反遭十常侍反殺挾持漢少帝,大將軍何進被殺。此時得到徵召的涼州刺史董卓進京,盡殺宦官,廢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帝,開始專擅朝政。面對董卓的擅自廢立陰謀篡位,曹操聯合袁術、袁紹、孫堅、馬騰等人,於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共推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曹操任代理奮武將軍,參加討董軍。這就是著名的“十八路諸侯討董卓”,但各路諸侯為了保存實力都持觀望態度,獨曹操挺身而出,言董卓“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應趁機與之決戰,其他諸侯無人響應,曹操遂獨自出兵,結果在滎陽汴水(今滎陽西南)遭到涼軍大將徐榮阻擊,幸得堂弟曹洪拼死相救才撿回一條命。後來司徒王允巧施美人計,借董卓養子呂布之手才殺死十惡不赦的竊國大盜董卓。從這一件事可以看出,青年時期的曹操是一個極有抱負,一心為國的愛國青年。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曹操戎馬生涯幾十年,討伐董卓是他初次展露頭角,但已是天下震動,一戰成名。他在前期多為漢室興衰到處奔波四處討逆。直到建安元年(196)年才迎來了其人生中的最大機遇,這一年的八月因李傕、郭汜之亂的漢獻帝正四處避難,曹操將其迎回許昌,得以“脅天子以令諸侯”,心中也開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在此後的日子裡,討張繡,官渡之戰大破當時實力最雄厚的袁紹、滅袁術、徐州擒殺反覆無常的呂布、北進破烏桓、東征滅遼東公孫瓚,計殺西涼馬騰、收服漢中張魯、誘降荊州劉琮,最終完成北方統一。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曹操是一個年輕有為的一代雄主,他年紀輕輕便展露頭角,在數十年的南征北伐、東討西滅中立下了曠世基業,這是一個時代的偶像。儘管他最初以興復漢室為己任,但後期隨著自身勢力的不斷擴張,他已經有了逐鹿天下的想法。在人才輩出的東漢末年,曹操可能不是最出色的,但一定是最出彩的那個人,他禮賢下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手下將才雲集謀士有扶國之慧。之所以在前面大篇幅的寫曹操單獨討董卓之事,正是因為他的膽識過人,乃東漢末年之獨秀。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三國集團,屬曹操集團人才最多,文官武將皆是經世之才,司馬懿就是其中出類拔萃的一人,他的發跡,離不開伯樂曹操。司馬懿自幼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但因曹操出身“贅閹遺醜”,司馬懿一度拒絕曹操授予的官職。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後,司馬懿在曹操的權勢脅迫下才被迫出仕助曹,至此開始了他追隨曹操、事奉曹魏四代皇帝的開掛人生。司馬懿的成功有著他人不能具備的優勢,一是高壽,他不僅熬死了曹魏三代皇帝、還熬死了他的最大對手年齡相仿的蜀漢丞相諸葛亮。二是能忍、能忍他人所不能忍,因此當曹爽指使魏帝曹芳架空他的權利的時候,他沒有做多餘的反抗,而是靜觀其變,坐待時機,一擊即勝。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都說曹操窮其一生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他奮鬥數十年完成統一北方大業,到最後卻被自己極為信任的重臣司馬懿攫取了成果。而司馬懿能夠立足曹魏政壇數十年而不倒。他的成功之道里面有重要一條信條,那就是“隱忍”,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魏景初三年正月(239年),明帝去世,遺命司馬懿與宗室曹爽(大司馬曹真之子)共同輔佐齊王曹芳繼位。但曹爽非常忌憚司馬懿,於是想盡一切辦法將司馬懿趕出中樞。司馬懿受封太傅這個無權的虛職退閒在家,整日於家中深居簡出、閉門謝客。曹爽派人到他府上刺探,看到司馬懿只知養花逗鳥,且步履老態口齒不清,於是便放鬆了警惕。司馬懿的這一招“瞞天過海”瞞不過別人(比如大司農桓範),卻足可以瞞過“蠻夫”曹爽兄弟。面對曹爽的排擠構陷,司馬懿不爭不辯,並告誡兒子不要輕舉妄動、只需靜觀其變、坐待時機。最後在曹爽陪同魏帝曹芳出城謁陵的時機發動高平陵之變,族滅曹爽兄弟一族,將曹魏政權掌控在自己手上。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司馬懿不僅身後備受爭議,在他身前就已經因為長相問題受到很多人的質疑。包括曹操自己,據《晉書.宣帝》記載:曹操向次子曹丕求證司馬懿是否有狼顧之相的情形:“魏武帝察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欲驗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顧,面正向後而身不動。又嘗夢三馬同食一槽,甚惡焉。因謂太子丕曰: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何謂“狼顧之相”,據《人倫大統賦》曰:狼顧者,謂回頭顧而身不轉,性狠,常懷殺人害物之心。由此可見曹操本人也非以貌取人,但對於司馬懿的這種奇特相貌依然頗有疑問。不僅曹操自己、後來魏明帝曹叡時期老臣華歆、王朗亦曾當面告誡明帝“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由此可見,司馬懿在當時的曹魏內部近乎是被孤立的,儘管曹操非常欣賞他的能力,但也並非對他毫無防備。


但是,司馬懿又極會選擇站隊。在曹操晉爵為魏王后,開始為立儲大事籌劃,在次子曹丕和四子曹植之間猶豫不決,司馬懿極有遠見的選擇站在曹丕這一邊,與曹丕交往過密,為他爭奪王世子之位出謀劃策。最終曹丕順利得位,曹操死後司馬懿開始進入權利中樞參與機要。在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間數度出洛陽抵禦西蜀北伐,累積了大量的政治資本。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死後,司馬懿與宗室曹爽同為顧命大臣輔佐曹芳。之後的事情就不累述了,就這樣一代奸雄司馬懿帶著世人無限質疑聲中逐漸攫取曹魏政權,最終由兒孫完成代魏自立統一天下大業。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比起曹操出身官宦世家、司馬懿年紀輕輕就展露頭角,劉備的成功之路就顯得艱難曲折多了。劉備是漢朝宗室,先祖乃西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但到了他這一代家道早已中落。他的父親劉弘早死,少年劉備靠著織蓆販履與母親相依為命。劉備於15歲起即獨自出外遊學,八年後直到黃巾起義爆發時因鎮壓起義有功才被封為小小的安喜縣縣尉,那一年他已經23歲了。他與張飛、關羽桃源三結義的故事千百年來為國人所津津樂道,傳頌至今。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劉備是真正的從底層做起,三十歲之前都是當安喜縣尉、高唐令、平原縣令這樣的小官。興平二年(195年),徐州牧陶謙病重,他感劉備為人忠孝節義,便將徐州託付給他,劉備不敢接受。在陳登、孔融的再三勸說下,劉備遂領徐州牧。至此劉備總算從地方小吏過渡到了一方諸侯。徐州被呂布奪走後劉備攜民逃往下邳,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到處寄人籬下。建安六年(201年),曹操親自討伐劉備,劉備往投族兄、荊州牧劉表。此後便棲身荊州,以荊州為根據地聯合東吳於赤壁之戰大破曹操。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劉備從底層一步一步做起,除了得到了諸葛亮的這個貴人之外,關、張的不離不棄也很重要。當然,劉備作為漢末諸侯的一股清流,能堅持自己的底線,以民為本也是他成功的關鍵。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受族弟、益州牧劉璋之邀入蜀抵禦來犯的漢中張魯,建安十九年(214年)劉璋退職讓賢,劉備遂自領益州牧,這一年劉備53歲。經過近四十年的努力經營,劉備在群雄逐鹿的東漢末年硬是打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江山,其艱辛過程,遠非曹操、司馬懿所能比。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劉備是一個以天下蒼生為念的人,漢祚還在時。他始終不敢妄自稱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在百官的勸進下劉備進位漢中王。221年劉備在得知曹丕篡漢稱帝獻帝遇害(不實消息,劉協封山陽公被幽禁起來)後,舉朝素服掛孝祭奠獻帝,同年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唯曹操、孫權、劉備三人三分天下有其一。曹操起點高,勢力發展最快,所以說20歲覺得曹操厲害沒毛病。司馬懿一直到40歲以後遇到魏文帝、魏明帝兩位皇帝才開啟他開掛的人生,所以說一切皆有可能,40歲以後發跡很正常。60歲覺得厲害就不得了了,劉備一直到58歲,整整奮鬥了43年才進位漢中王。這個過程曹操與司馬懿孫權等人怎麼比,劉備才是三國最勵志的人。

小司马迁论史
2018-09-03

二十歲的時候喜歡曹操很正常,因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區區幾萬兵馬起家,卻奠定了魏國的霸業。曹操的一生是熱血的,是狂妄的。同時曹操那種寧教我負天下人的風格,同樣比較適合年輕的口味。簡單來說曹操具有所以年輕人想要的有點,例如有權謀、有韜略、有個性,張揚狂妄而不失格調。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而到了四十歲才發現年輕人有過的毛病曹操都有,例如不顧及他人的眼光,以奸雄而自豪。所以當看到司馬懿這個寧靜致遠的梟雄時,又是會覺得司馬懿才是真正厲害的角色,他能夠隱忍。司馬懿有曹操的智慧,但是他能夠忍,更懂得亂世生存之道。自然這讓四十歲的人覺得人生該如同司馬懿一般。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然而等走過了這一輩子,我們就會發現,劉備這個老好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有人說劉備虛偽,但是如果虛偽了一輩子,也算得上是一個聖人了,畢竟誰能做到一輩子堅守自己的信義。劉備重情義,名聲也是最好的一位。當劉備和曹操都死了之後,再將兩人作比較,劉備這一輩子十分辛酸,但是他一直沒有放棄,這就是一種精神,一種執著。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其實我更傾向於二十歲覺得諸葛亮最厲害,四十歲覺得司馬懿厲害,但是到了六十歲才會明白真正厲害的其實是劉備。蜀漢記載中,對於諸葛亮的記載遠蓋過劉備,對於諸葛亮也都是一片好評,但是等真正明白了這個世道之後才會明白。劉備當年託孤是多麼明治的選擇,因為造就了一個忠臣,也保住了自己的兒子。

老姜聪蒜
2018-05-27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這樣看:

20歲,是一個剛從學校出來的年齡,受課本上宣傳和影響比較多,讀了曹操的《觀滄海》的詩句。又加深了曹操那種豪傑英雄氣概。感覺曹操能文能武,是個英雄。並不是隔壁鄰居口中所說的奸雄,奸詐小人。再加上曹操又有美女左擁抱,誰不羨慕他。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到了40歲,感覺事業有成了,開始佩服司馬懿的處世哲學。曹操不怎的,再厲害,天下被司馬懿奪了。就算到了40歲,事業沒成功,也覺得該向司馬懿學習,學習他的奸詐與隱忍,學習他的成功學,學習他的心狠手辣。感覺司馬懿是成功人士的楷模。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到了60歲,知天命了,人生過了一大半,:沒有了雄心壯志,安心接受失敗與成功。這個時候感到了親情的重要性,特別是兄弟,姐妹,父母,朋友的離去,相聚。想起了劉備的人千名言:“兄弟如手足。”沒了再也不會回來。人生重要的不是江山、金錢、而是情義。情義無價,親情無價。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其實,人到了60歲,你會看不慣曹操的奸詐,看不慣司馬懿的陰險。人活得簡單就好,都會老去,留個情義在世上還是最重要的,其它都是浮雲!

随风开来
2018-02-19

因為曹操、劉備、司馬懿身上各有一個無比鮮明的特點,曹操的狂放灑脫,劉備的執著軟弱,司馬懿的隱忍深沉,這正好匹配了人生的三個階段:少年時狂放不羈、信心十足覺得整個世界盡在掌握之中,時不時忍不住要高歌“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像極了曹操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
到達中年了,大部分人對世界和自身有了新的認識,一些人開始信奉“厚黑”,且開始懂得隱忍,常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最後還不知道是誰會贏”,像極了司馬懿。

到達老年的時候,終於有人認識到了這世界的艱難,開始逐漸學會“捨得”,開始懂得“天命難違”,這個時候他們驀然回首卻發現劉備在這個年紀的時候卻還在拼命奮鬥,對自己的信念沒有絲毫動搖,並幾乎成功,這時候也終於明白了一個演義中只會哭著到處跑的人為什麼這麼多人願意跟隨,為什麼能讓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於看三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20歲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覺得劉備最厲害」?P.s.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投魏,長使英雄淚滿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