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為什麼分拆京東金融?

3月2日,京東宣佈與投資人簽署最終協議,對旗下的京東金融進行重組。京東為什麼分拆京東金融?此舉是否意味著京東已經放棄互聯網金融佈局?
京東為什麼分拆京東金融?
3 個回答
左手Emacs右手Vim
2017-05-30

這個還不明顯,劉強東壓力還是很大的,Amazon這麼多年不盈利,但是貝索斯可以一直受到投資人的信任,並且投資人和董事會一直堅定不移地相信貝索斯的眼光。
京東為什麼分拆京東金融?
當然事實證明投資人確實是對的,Amazon盈利以後,基本上把過去近二十年的虧本都賺回來了。但是京東跟Amazon不一樣,一方面在模式上,雖然京東基本上是按照Amazon來做的,但是貝索斯不一樣,貝索斯20出頭就已經是華爾街令人豔羨的高管,成功改造了華盛頓郵報,並且順利拯救了華盛頓郵報,貝索斯旗下的火箭公司更是和艾隆馬斯克一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所以從年紀輕輕貝索斯就已經證明自己已經足夠優秀,並且在這之間,雖然Amazon虧損了很長時間,投資人也非常相信他,並且相信雲計算AWS一定會成功。

但是京東不一樣,京東發展雖然也很順利,但也經歷過不少的波折,再就是,在國內,阿里巴巴畢竟才是當之無愧的超級巨頭,而且阿里的上市表現也一直很好,論量級更是跟阿里相差太大,同樣跟亞馬遜一樣的模式,在國內卻幾乎是被阿里吊打模式,就連雙十二都不僅在數據上,更是連辦個晚會都被吊打。
京東為什麼分拆京東金融?
在輿論上,馬雲的個人魅力更是讓阿里的知名度遠超京東。當年京東上市前,劉強東和奶茶妹妹的戀情曝光,最終卻被證明是自己的上市前的炒作,雙十二之前的碰瓷營銷和炒作,三番四次的戀情炒作,吐槽淘寶的假貨,可是雙十二之前質檢總局的抽檢,京東自營的合格率更是遠低於天貓的合格率,年初又被爆出京東自營其實不等於自己經營的騙局。頻頻的負面新聞,屢屢被打上二手、炒作、假貨的標籤,這顯然已經違背了京東的初衷。淘寶倒是沒有被太多的吐槽,畢竟大家都知道C2C的弊病,但是對標B2C天貓,除了在某些地區,物流有一定優勢以外,基本都是被天貓壓著的狀態。

所以,京東剝離相關業務,主要出於一下幾點考慮:

1、盈利的壓力讓京東不堪重負

一個企業,迴歸本質最終還是商業化,也就是賺錢,投資人也不希望自己投資的錢能夠得到回報,而京東的“重模式”又讓盈利壓力壓得京東喘不過氣來。但是京東也不像亞馬遜那樣擁有云計算等超級殺器,劉強東的影響力也遠遠不像貝索斯那般強大,而同時還要面對來自阿里的巨大壓力。
京東為什麼分拆京東金融?
而京東最大的壓力便是來自金融和物流,剝離京東金融和物流,無疑可以讓京東的財報好看得多。

京東為什麼分拆京東金融?
事實上也是這樣,剝離京東金融和京東物流以後,京東集團的財報確實要漂亮得多,這無疑給了投資人信心,再也不用單一的為物流和金融的無底洞買單了。

2、順豐等超級物流巨頭的壓力

其實京東是很尷尬的位置,可以說都想做但又都沒做到最好,面臨著巨大的盈利壓力還不斷拓展業務。電子商務拼不過阿里,物流上其實跟順豐這種專業的公司比也比不了,金融也被阿里緊緊的壓著。

剝離物流獨立發展,可以把物流開放出來作為一個物流公司,這樣盈利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可以說也是無賴之舉。

3、螞蟻金服和菜鳥網絡的榜樣力量

阿里這幾年,先後剝離了螞蟻金服,成立了菜鳥網絡,雖然菜鳥並不能算是物流公司,但是卻能整合行業資源。如今的螞蟻金服和菜鳥網絡不僅受到資本的親睞,更是成為超級獨角獸,螞蟻金服的都已經遠遠超過了京東的體量,甚至菜鳥的位置都很讓京東尷尬。螞蟻金服更是打造了一個真正的新時代的互聯網金融巨頭,理財、信貸、信用,可以說金融該有的本質螞蟻金服都有了,更是具有強大的平臺作用。
京東為什麼分拆京東金融?
而菜鳥更是整合了除了順豐以外的幾大物流巨頭的資源,這一點都讓京東看到了壓力,但也看到了希望。
京東為什麼分拆京東金融?
於是緊跟阿里的步伐,剝離京東金融和京東物流,可以更好的獨立發展,畢竟業務越清晰,對於發展中的企業就越有優勢,投資人看得越明白也就越放心。

因此不論是來自盈利的壓力,抑或是來自對手企業的競爭壓力,還是來自同類型企業的榜樣作用,這都迫使京東做出剝離金融業務和物流業務。

坤鹏论
2017-05-30

放棄互聯網金融佈局?

恰恰相反,京東分拆京東金融,正是加大對互聯網金融的佈局,京東這次分拆京東金融最重要的一點是拆VIE架構。

1、什麼是VIE架構

京東為什麼分拆京東金融?

咱們可以先說說為什麼要有VIE架構這個事情,所謂VIE架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協議控制”,指境外公司通過協議控制境內的公司。拿過美元融資的公司都是採用VIE架構,包括我們熟知的BAT、京東等等,VIE架構這個事情在國內既沒有被法律承認,也沒有被法律否認,本著“法不禁止即為允許”的原則,反正VIE是一直在使用。

VIE顯而易見的好處是,在資本市場可以不侷限於人民幣基金,可以面向市場更大的美元基金融資,我們熟知的這些互聯網公司融的也都是美元。不過顯然美元不能直接投資國內公司,於是就有了VIE,被投資的公司在國外註冊公司,通過VIE架構控制國內實體公司。主體公司可以在美國上市,這是被美國資本市場認可的。

2、為什麼要拆VIE架構

京東為什麼分拆京東金融?

拆VIE架構這個事情不是京東首創,並且京東金融拆VIE架構也沒有什麼動靜,真正讓VIE架構這件事情被大眾所熟知是阿里分析支付寶。

2010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發佈規定要求非銀行支付公司需要獲得牌照才能在中國運營。規定稱,任何接受外國投資的支付公司要想獲得牌照,該公司的業務範圍、外國投資者的資質、外國投資者所持有的股份比例都需要遵守未來將要發佈的規定,而且還要獲得國務院的批准。說的直白一些就是隻有國內公司才可以申請,外資基本申請不下來,按這個說法,當初支付寶作為阿里巴巴的一塊業務,是無法拿到支付牌照的。這基本相當於判了支付寶死刑。顯然這不是阿里能接受的。

在與雅虎、軟銀等股東溝通無果的情況下,馬雲私自將支付寶給分拆出去了。

2009年6月1日, Alipay向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轉讓了支付寶 70% 的股權,作價 2240 萬美元。支付寶由外商獨資變為中外合資企業。

2010年8月6日, Alipay將剩餘 30% 的股權轉讓給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作價 1.6498 億元。交易完成後,浙江阿里巴巴共支付 3.3 億元將支付寶收為全資子公司。

自此以後,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擁有支付寶100%股權,支付寶從結構上與阿里巴巴集團無任何關係。

這個事情當年影響非常大,一度引起國際社會對馬雲的信任危機,也第一次將VIE架構讓大眾熟知。

京東如今拆VIE架構把京東金融獨立,目的也是為了拿金融牌照,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同時也為京東金融未來融資事清股東結構。

3、先分拆後融資有什麼好處

京東為什麼分拆京東金融?

這個問題涉及到美元基金和人民幣基金之間互換的問題。有些人認為,把美元兌換成人民幣不就行了麼?公司融資顯然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我們還是用一個例子看:

A公司從VC公司融了一筆3000萬美元的融資,出讓20%股份。為了完成融資,A公司在離岸公司註冊了一個殼公司,通過VIE架構協議控制國內公司,後來因為一些原因A公司想拆除VIE架構,這種情況下,VC公司就不能再繼續做A公司的股東,也就是說,要麼VC公司在國內成立(或已擁有)一家人民幣基金,通過該人民幣基金繼續持有A公司20%股份,要不然就需要把手裡20%股份出讓給其他人民幣買家,如果沒有合適的買家,股份轉讓不出去,這個VIE結構就拆不了。

拆VIE架構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事情,並且能不能成還不一定,所以像京東金融這樣,先分拆再融資是非常好的辦法,會為後期融資節省很多成本。

4、拆VIE架構為更符合金融主體要求

目前在國內從事金融行業,有很多牌照需要辦理,比如銀行牌照、第三方支付牌照、徵信牌照、保險牌照等等,基本都要求是內資公司。目前這些牌照沒少發,但從來沒見哪家外資企業或合資企業能拿到這些金融牌照的。

由此可見,京東拆VIE架構獨立京東金融,目前就是為了可以申請各種金融牌照,為更好的發展京東金融業務。

极客微视数码说
2017-03-04

 隨著螞蟻金服、京東金融、陸金所、拍拍貸等一批企業排隊上市,國內從明年開始將掀起一波互金公司上市熱潮,這也會是本世紀以來繼門戶上市潮、遊戲公司上市潮、電商公司上市潮之後,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第四波上市熱潮。

  京東將拆除京東金融VIE架構為A股上市鋪路

  京東集團在2016Q3本次財報中公佈了對京東金融的重組動議。京東集團董事會已於11月15日批准並授權公司尋求重組負責運營京東互聯網金融業務的京東金融。

  此次重組的主要目的是將京東金融轉型為只有中國投資者作為股東的企業,以便在中國開展某些需要政府許可的金融服務業務,並更好地利用中國資本市場的資金。

  這意味著京東金融即將從京東集團的上市主體中獨立出來,拆除VIE構架,謀求在國內上市。

  根據目前初步計劃,京東集團將出讓其持有的所有京東金融的股份。交易後,京東集團將不再擁有京東金融的法律所有權或有效控制權。

  同時,京東集團和京東金融計劃簽署一系列關於出售,經營許可以及業務合作協議,由此京東集團將從參與交易的投資人獲得按市場公允價值計算的現金對價,並在京東金融未來實現累積稅前盈利後,獲得京東金融稅前利潤的40%;此外,如果中國相關監管法規許可,京東集團有權將其在京東金融的權利轉換為京東金融40%的股權。

  京東集團還披露,為確保京東集團和京東金融長期緊密的戰略伙伴關係,京東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預計將參與此次交易,按照和其他待確定第三方投資人一致的市場公允價格購入京東金融少數股份,而其它參與交易的投資者預計會認購更高份額的股份。

  根據目前的初步計劃,交易完成後,劉強東在京東金融和京東集團將擁有類似比例的經濟利益。

  拆分手法和阿里拆分金融業務如出一轍?

  京東重組京東金融的這一方案似曾相識,沒錯,京東金融的老對手螞蟻金服也是在這樣的方案中誕生的。

  2014年10月,螞蟻金服宣告成立,正式從阿里巴巴集團剝離出來,成為一家內資公司。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阿里巴巴擁有螞蟻金服每年37.5%的利潤,並且在監管許可的情況下可以將收益權轉化為33%的股權;與此同時,阿里員工還持有螞蟻金服40%的股權。

  京東金融與螞蟻金服一樣,都是產生於母公司的體系內,迅速成長。然而母公司股份複雜,有很多國外股東。而在國內申請一些金融業務牌照,需要內資身份。

  金融作為敏感行業,在國計民生中影響巨大,國家對很多金融業務牌照都有屬地限制,必須是國內法人。互金公司在規模越做越大後,免不了要申請各種牌照,內資身份也就越來越重要。這也是為什麼京東阿里都將金融業務獨立出來變為內資企業的原因。另外,變為內資企業也方便在國內上市。

  秋源俊二在其公眾號中分析得出,認為京東金融進行的資產重組,是一種資產剝離行為。拆分動機,主要有美化報表、方便融資、價值釋放、激勵高管和規避監管風險等正面因素,也存在一定大股東掏空行為動機等負面因素。和支付寶那一次拆分相比,這一次相對比較乾淨。馬雲拆分支付寶,是出於財富效應和搶奪控制權動機,有些違背契約精神。資本市場,對這一次拆分重組,基本是肯定的。

  京東金融處於持續虧損狀態,2015年前三季度淨虧損達6.77億元,多次拖累京東集團的淨利潤。重組如能順利完成,京東金融的財務數據將不再納入京東集團的合併財務報表。京東這次數據很好看,這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由此京東集團將從參與交易的投資人獲得按市場公允價值計算的現金對價,並在京東金融未來實現累積稅前盈利後,獲得京東金融稅前利潤的40%;

  此外,如果中國相關監管法規許可,京東集團有權將其在京東金融的權利轉換為京東金融40%的股權。

  很明顯,京東和京東金融的設計,模仿了支付寶(現在是螞蟻金服,他們比例是33.3%)和阿里集團的設計。

  互金領域上市資源豐富,上市潮即將開啟

  京東金融進行這樣的資本運作,顯然是開啟了謀求在國內上市的步伐。

  今年1月,京東金融宣佈獲得來自紅杉中國、中國太平以及嘉實投資三家機構領投的66.5億元人民幣融資,估值達到466.5億元人民幣。

  京東金融接受人民幣投資而不是美元基金的投資,而且引入中國太平這樣的中央直管金融機構以及嘉實投資這樣的內資機構,這其實就是為國內上市做準備。正在謀求上市的螞蟻金服之前也接受了大量國有資本如中投、建設銀行、社保基金等機構的投資。

  當然,京東金融目前還在虧損階段,在國內上市存在一定難度,國內上市制度變革進程難料,註冊制還沒有確切的時間表,京東金融上市肯定不是近期能成功的,會有一兩年甚至更長的歷程。

  巧合的是,11月15日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運營“趣分期”和“來分期”等業務的北京快樂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快樂時代”)正計劃在美國進行IPO(首次公開招股)。最早於明上半年IPO,融資規模預計在5億美元至8億美元之間。

  這個消息可能不太準確,趣分期在今年年初剛剛拆除了VIE結構,接受了很多國內資本的投資,應該是打算在國內上市,不管上市地點準確與否,趣分期謀求上市應該是肯定的,畢竟趣分期在今年7月已經完成了Pre-IPO系列融資,IPO肯定會較早推進。

  除了螞蟻金服、京東金融、趣分期,還有陸金所、拍拍貸、信而富、眾安保險、91金融等互金公司已經傳出要上市的消息。

  此外,根據IT桔子資料統計顯示,目前已經有29家互金公司完成了C輪融資,這些企業中大部分已經具備較為成熟的業務模式,形成了較為紮實的業務現金流,下一步預計會有不少公司謀求上市,從而形成一波互金公司上市熱潮。

  繼門戶、遊戲、電商之後的第四波集中上市熱潮

  中國互聯網發展至今,經歷了幾波集中上市高峰期。

  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新浪、網易、搜狐在納斯達克上市,開啟了第一波上市高峰,即門戶上市高峰;

  2003至2009年,陸續有盛大、巨人、完美時空、搜狐暢遊、金山、網龍等網絡遊戲公司上市,算是中國互聯網第二波上市高峰,即遊戲公司上市高峰;

  2009年至今,可以算是電商公司上市的高峰期,包括阿里巴巴、京東、噹噹、唯品會、麥考林、聚美優品、上海鋼聯、寶尊電商等多家電商類企業在國內外上市。

  從明年開始,中國互聯網可能將進入互金公司上市高峰期,與以往上市高峰不同的是,這波上市企業數量可能會更多,集中上市高峰期持續時間也更長。

  就目前而言,正在排隊上市或者已經具備上市條件的企業數量已經有二三十家,未來隨著互金業態的逐步成熟,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預計會有更多上市資源出現,可能上市的企業會越來越多。

  互聯網很多領域只能容納少數幾家上市公司,如視頻領域,優酷上市之後,土豆等企業上市就比較被動;分類信息領域,58上市以後,趕集就比較被動。

  但互金不一樣,賽道比較寬,市場足夠大,可以容納更多具備一定規模的公司。一家互金公司上市後,也不會妨礙另一家互金公司做大並進一步上市。未來中國互聯網上市公司裡可能會出現數量比較可觀的互金板塊。互金和之前的遊戲、電商一樣,離交易很近,離錢很近,離上市也就不會太遠。

  當然,上市並不意味著成功。

  已上市的公司裡有麥考林這樣比較暗淡的,也有不少退市的。互金公司也是如此,上市只是階段性成功,是個中轉站。

  能否走好下一步,實現可持續、較大規模的盈利,才是衡量一家公司成功與否的關鍵。現在的互金公司大多還處在虧損階段,即使京東金融、陸金所這樣的大公司也是如此。互金公司即使實現了上市,前路依然任重道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