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瀾滄江大峽谷,遠遠望見了沿襲千年製鹽文明的古村落和鹽田!
我在瀾滄江大峽谷,遠遠望見了沿襲千年製鹽文明的古村落和鹽田!
我在瀾滄江大峽谷,遠遠望見了沿襲千年製鹽文明的古村落和鹽田!
我在瀾滄江大峽谷,遠遠望見了沿襲千年製鹽文明的古村落和鹽田!
我在瀾滄江大峽谷,遠遠望見了沿襲千年製鹽文明的古村落和鹽田!
我在瀾滄江大峽谷,遠遠望見了沿襲千年製鹽文明的古村落和鹽田!
我在瀾滄江大峽谷,遠遠望見了沿襲千年製鹽文明的古村落和鹽田!
我在瀾滄江大峽谷,遠遠望見了沿襲千年製鹽文明的古村落和鹽田!
我在瀾滄江大峽谷,遠遠望見了沿襲千年製鹽文明的古村落和鹽田!
我在瀾滄江大峽谷,遠遠望見了沿襲千年製鹽文明的古村落和鹽田!
我在瀾滄江大峽谷,遠遠望見了沿襲千年製鹽文明的古村落和鹽田!
我在瀾滄江大峽谷,遠遠望見了沿襲千年製鹽文明的古村落和鹽田!
我在瀾滄江大峽谷,遠遠望見了沿襲千年製鹽文明的古村落和鹽田!
我在瀾滄江大峽谷,遠遠望見了沿襲千年製鹽文明的古村落和鹽田!
我在瀾滄江大峽谷,遠遠望見了沿襲千年製鹽文明的古村落和鹽田!
我在瀾滄江大峽谷,遠遠望見了沿襲千年製鹽文明的古村落和鹽田!
我在瀾滄江大峽谷,遠遠望見了沿襲千年製鹽文明的古村落和鹽田!
文藝蜀黍看世界
1/16 在雲南和西藏的交界處,有一個西藏往東最遠的鄉村——鹽井。從雲南德欽縣出發到這裡只要3個小時的車程,過了當地人熟稱的“界界河”(隔界河)之後,就算是來到了西藏地界。它坐落在瀾滄江大峽谷的深處,與外界連接的唯一通道就是那條被稱作滇藏公路的G214國道......
2/16 我們駕車到達瀾滄江峽谷,那時瀾滄江江水渾濁、充滿了野性。瀾滄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國境內河段的名稱,藏語拉楚,意思為\獐子河\。它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六長河,亞洲第三長河,東南亞第一長河......
3/16 鹽井就藏在這樣的峽谷裡,瀾滄江峽谷奇險,壁如刀削。日夜奔騰咆哮的瀾滄江從北向南貫穿鹽井全境,瀾滄江藏名叫“臘曲”,意為月亮河,江的兩側都是4000多米的雪山聳立。我們這一次並沒有深入到鹽田腹地,只是遠遠望它,這樣對其充滿了暢想,也為日後再去埋下了伏筆......
4/16 瀾滄江全長2153公里,除西藏鹽井僅有的1.5公里範圍有鹽泉從地下湧出以外,流域其他地區都沒有發現類似的產鹽地,這是一個活化石般的流淌千年的自然奇觀,造福了鹽井地區的人民!但在吐蕃王朝以前,鹽比金子還貴,鹽不單無法給產鹽的羌人納西古民帶來幸福,更多的是帶來了殺戮與戰爭......
5/16 傳說當年藏民族英雄格薩爾王與鹽井當地的納西王羌巴為爭奪鹽井食鹽展開過激烈戰鬥,稱“羌嶺之戰”。格薩爾王戰勝了羌巴,佔有了鹽田,並活捉了納西王的兒子益拉託久。到了吐蕃王朝後期,納西王子益拉託久又成為了格薩爾王麾下的納西大臣,格薩爾王將鹽井和鹽田賜給益拉託久。據說,那種最古老、最原始的製鹽生產方式也是從那時傳下來的......
6/16 鹽井的氣候比起香格里拉或者德欽來說,都更悶熱,是典型的河谷氣候。鹽井的海拔不到2500米,是納西族自治鄉,一路走來微風徐徐,陽光暖暖,空氣裡彷彿摻雜著一絲淡淡的鹹味兒,再往車窗外一瞥,江邊錯落有致地分佈著一些綠田,再往後是一棟棟白色的房子。我們遠遠望去那一片綠洲,都會覺得神志有些恍惚,那樣的古村落竟然會有上千年......
7/16 直到現在,鹽井的大多數居民仍認同自己是納西族,仍以最原始的方式進行著傳統的晒鹽生計,鹽井也就成了整個西藏唯一的一個納西族民族鄉,位於西藏和雲南交界處瀾滄江河谷裡的老人們一致認定,他們的祖先發現和經營西藏芒康的這一片鹽井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很久以前直到如今,這裡就叫做“鹽井”......
8/16 鹽井古鹽田位於芒康縣納西民族鄉,距縣城107公里,214 國道瀾滄江東西兩岸,海拔2300 米左右。“鹽井”是由於產鹽而得名,鹽井藏名為“擦卡洛”,“擦”即意為鹽,就是生產鹽的地方......
9/16 從高處俯瞰,瀾滄江如利刃般將山與崖恰到好處地切開,千年古鹽田就架於瀾滄江兩岸近2公里的狹長地帶。鹽田分佈瀾滄江兩岸,一樣的鹽井,一樣的滷水,晒出的鹽卻不一樣,東岸的鹽白如雪,西岸的鹽紅似血,這又是鹽井另一神奇之處......
10/16 我們瞭解到:鹽泉從地下湧出,鹽民在泉眼處磊石固水,就形成了鹽水井,有的鹽水井深達11米。順著小道下坡,鹽民揹著木桶,通過陡峭的梯子,進入鹽水井中提取滷水,然後背到自家的滷水池中沉澱濃縮存儲,再舀出入鹽田,讓陽光蒸晒。滷水晒乾後即得到粗鹽,經進一步晾晒打理,即成食鹽。這種作業方式從唐代到現在一直保持著,距今已有1300多年,傳承至今......
11/16 後來,我們就停留在瀾滄江峽谷最高處的觀景臺,沒完沒了的從不同的角度遙望鹽井和鹽田,內心千百種對那裡的猜想,也並不急於去揭開每一個答案,因為我們已經確定了,下一次再來,要去觸摸鹽田、要去跟那裡的人們朝夕相處一番......
12/16 在由“以茶易馬”為源開闢的茶馬古道上,流通的物資是多種多樣的,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其經濟意義估計還要超過“茶”,畢竟鹽曾是硬通貨。當我們遙望瀾滄江大峽谷兩岸的山崖峭壁和一條條山路,能夠想象出來當年茶馬古道上馬幫艱難跋涉的身影......
13/16 隨著歷史的演進,很多地名以及工藝隨著茶馬古道一起走進了歷史長河,再也無跡可尋,鹽井卻留下來了,和它名字一起保留下來的,還有茶馬古道上唯一留存的人工晒鹽工藝,被稱為世間獨有的人文景觀,實在是太難得了......
14/16 這個地方一定要再來,理由也極其充分,因為這裡有人類歷史的智慧遺蹟——千年鹽田,這裡有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鹽井古鎮,這裡有一線天際的美麗峽谷——扎古西峽谷,這裡有氣勢磅礴的古老寺廟——崗達寺,這裡有中國最美的天主教堂——鹽井教堂,這裡有西藏唯一的納西村寨——下鹽井村......
15/16 那天我們從從海拔3500米的飛來寺到位於瀾滄江河谷裡的鹽井,有100公里的路程。這一段的瀾滄江江面海拔2000米左右,直線向上到卡瓦格博峰頂,落差超過4700米,深谷斷裂地帶,是瀾滄江最險要的地段,江兩岸幾乎是垂直的,路就掛在這樣的峭壁上,100公里的路我們跑了4-5個小時......
16/16 拍攝這一篇圖集沒有深思熟慮、也沒有刻意的選擇設備、甚至都沒有用上長焦鏡頭,因為這一次的遇見只能算是認個路和了解一段歷史,下一次再來,才是真的親密接觸、激情相擁!原創文藝蜀黍看世界,歡迎關注!
2019-05-19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