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中國,有沒有其他國家以漢語為官方語言?中文有沒有可能成為普遍性國際語言?

10 個回答
桃花石杂谈
2019-09-09

除了中國,有沒有其他國家以漢語為官方語言?中文有沒有可能成為普遍性國際語言?其實這個問題要簡單回答也很容易,因為除了中國之外,以漢語為官方語言的只有新加坡。不過如果細說起來,在緬甸的佤邦和果敢地區,漢語也可以說具有官方地位。而在馬來西亞,漢語雖然不是官方語言,但也擁有特殊的地位。但網傳的蘇里南就完全是誤傳了,具體如何就請閱讀下文了解吧。


漢語在新加坡

新加坡是中國之外,唯一一個華人佔其人口大多數的國家。在新加坡差不多360萬擁有其國籍的公民裡,有大約74.1%是華人。所以在新加坡憲法的第153條中規定,馬來語、漢語普通話、泰米爾語和英語為該國的四種官方語言。不過基於新加坡曾經是馬來西亞的一部分,所以在這四種官方語言裡,新加坡又把馬來語設為了其國語。但不管怎樣,華語確實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之一。

除了中國,有沒有其他國家以漢語為官方語言?中文有沒有可能成為普遍性國際語言?其實這個問題要簡單回答也很容易,因為除了中國之外,以漢語為官方語言的只有新加坡。不過如果細說起來,在緬甸的佤邦和果敢地區,漢語也可以說具有官方地位。而在馬來西亞,漢語雖然不是官方語言,但也擁有特殊的地位。但網傳的蘇里南就完全是誤傳了,具體如何就請閱讀下文了解吧。


漢語在新加坡

新加坡是中國之外,唯一一個華人佔其人口大多數的國家。在新加坡差不多360萬擁有其國籍的公民裡,有大約74.1%是華人。所以在新加坡憲法的第153條中規定,馬來語、漢語普通話、泰米爾語和英語為該國的四種官方語言。不過基於新加坡曾經是馬來西亞的一部分,所以在這四種官方語言裡,新加坡又把馬來語設為了其國語。但不管怎樣,華語確實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之一。

公元1890年的新加坡華文報紙《叻報》

所以在新加坡,所有華族的兒童在學校裡都必須學習華語,而且華語是貫穿新加坡基礎教育階段的長期學習課程。每個新加坡華人在學校裡基本上都要學習10到12年的華語,而且使用的是簡體字。所以在這一點上確實體現了華語在新加坡的官方地位。

但在另一方面,新加坡從1960年開始,就逐步對華語教育做出了諸多限制。1960年時,多數新加坡華人學校都還在使用全華語教學,新加坡教育部開始要求所有小學進行雙語教育。1966年,這一要求被推行到所有華人中學。而在1978年,新加坡華文教育的頂尖學府南洋大學被要求和有官方背景的新加坡大學合併。此後原南洋大學各個院系的教學媒介語言從華語變成英語,新加坡不再有以華語為教學語言的大學存在。

而在進入1980年代之後,新加坡政府對華語教育做出進一步限制,決定從1987年開始,除特選學校之外,全國所有學校都以英語為第一教學語言,各民族的母語為第二教學語言,也就是說以華語為第一教學語言的學校在當年開始在新加坡成為非法。因此,在1986年,新加坡最後一所華校被關閉,此後新加坡不再有以華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存在。

說到這裡肯定有朋友會提出異議,不是說新加坡所有華人在學校都要學10到12年的華語嗎?怎麼又說新加坡沒有以華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存在?這裡要給大家解釋一下學華語和以華語教學的差別。學華語是指在學校專門開設有一門語言課,教華人孩子學華語,這是新加坡每個華人學生都必須要學的。但新加坡的華人學生學華語也基本就僅限於這一門課程了,因為在學校裡基本上所有其它課程,包括數學、生物、化學、物理、地理和歷史等等所有課程都是用英語教學,如果哪個學校用華語教授這些課程即構成違法。所以雖然華語課程在新加坡的學校被稱為母語教育,但其實在實際上跟中國學校裡教授英語的情況是差不多的,所以它在實際上更像是一門外語課。

除了中國,有沒有其他國家以漢語為官方語言?中文有沒有可能成為普遍性國際語言?其實這個問題要簡單回答也很容易,因為除了中國之外,以漢語為官方語言的只有新加坡。不過如果細說起來,在緬甸的佤邦和果敢地區,漢語也可以說具有官方地位。而在馬來西亞,漢語雖然不是官方語言,但也擁有特殊的地位。但網傳的蘇里南就完全是誤傳了,具體如何就請閱讀下文了解吧。


漢語在新加坡

新加坡是中國之外,唯一一個華人佔其人口大多數的國家。在新加坡差不多360萬擁有其國籍的公民裡,有大約74.1%是華人。所以在新加坡憲法的第153條中規定,馬來語、漢語普通話、泰米爾語和英語為該國的四種官方語言。不過基於新加坡曾經是馬來西亞的一部分,所以在這四種官方語言裡,新加坡又把馬來語設為了其國語。但不管怎樣,華語確實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之一。

公元1890年的新加坡華文報紙《叻報》

所以在新加坡,所有華族的兒童在學校裡都必須學習華語,而且華語是貫穿新加坡基礎教育階段的長期學習課程。每個新加坡華人在學校裡基本上都要學習10到12年的華語,而且使用的是簡體字。所以在這一點上確實體現了華語在新加坡的官方地位。

但在另一方面,新加坡從1960年開始,就逐步對華語教育做出了諸多限制。1960年時,多數新加坡華人學校都還在使用全華語教學,新加坡教育部開始要求所有小學進行雙語教育。1966年,這一要求被推行到所有華人中學。而在1978年,新加坡華文教育的頂尖學府南洋大學被要求和有官方背景的新加坡大學合併。此後原南洋大學各個院系的教學媒介語言從華語變成英語,新加坡不再有以華語為教學語言的大學存在。

而在進入1980年代之後,新加坡政府對華語教育做出進一步限制,決定從1987年開始,除特選學校之外,全國所有學校都以英語為第一教學語言,各民族的母語為第二教學語言,也就是說以華語為第一教學語言的學校在當年開始在新加坡成為非法。因此,在1986年,新加坡最後一所華校被關閉,此後新加坡不再有以華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存在。

說到這裡肯定有朋友會提出異議,不是說新加坡所有華人在學校都要學10到12年的華語嗎?怎麼又說新加坡沒有以華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存在?這裡要給大家解釋一下學華語和以華語教學的差別。學華語是指在學校專門開設有一門語言課,教華人孩子學華語,這是新加坡每個華人學生都必須要學的。但新加坡的華人學生學華語也基本就僅限於這一門課程了,因為在學校裡基本上所有其它課程,包括數學、生物、化學、物理、地理和歷史等等所有課程都是用英語教學,如果哪個學校用華語教授這些課程即構成違法。所以雖然華語課程在新加坡的學校被稱為母語教育,但其實在實際上跟中國學校裡教授英語的情況是差不多的,所以它在實際上更像是一門外語課。

1911年新加坡華人學校用的課本

因此,雖然新加坡的每名華人都在學校裡學過10到12年華語,但其華語語言能力其實是可以和每個在學校裡學過9到12年英語的普通中國人的英語水平進行類比的。而中國的情況大家都知道,有些學的好的英語可以和英語國家的人無障礙交流,但學的不好的在離開學校之後基本也就是認識幾個英語單詞的水平了。當然新加坡人的平均華語水平比中國人的平均英語水平還是要高一些,因為畢竟有些華人在家裡還會和家人說華語。但在新加坡整體教育及社會環境下,會說華語的華人數量還是一直在呈現下降趨勢。根據新加坡的語言調整數據顯示,在2015年,新加坡在家庭中說英語的人口比例第一次超過中文普通話,佔到了36.9%,而在家說中文普通話的人口比例則降到了34.9%。當然,目前在新加坡,華語仍是第一大家庭用語,因為除了中文普通話之外,還有12.2%的新加坡家庭在家是說各種漢語方言(包括福建話、廣東話和客家話等),所以把這些漢語方言都加上,在家說漢語的家族數量還佔到40%多,但和華人74%的人口比例相比,可以看出有大量新加坡華人即使在家裡也是完全說英語了。

雲南話在緬甸佤邦與果敢特區

而除了新加坡之外,緬甸的佤邦和果敢特區也是將漢語列為官方語言的。不過這兩個地區現在所確定的官方語言都是雲南話。當然這兩個地區把雲南話列為其官方語言也很好理解,因為這兩個地區都地處中緬邊境,其主要居民也是雲南漢人或者是漢化的佤族,所以這兩個地區的通行語言都漢語云南方言,因此也被當地地方政府視為官方語言。這裡要說明的是,佤邦的官方語言除了漢語云南話之外還有佤語。而果敢地區現在緬語也擁有了官方地位。另外在緬甸,佤邦是一個二級行政區,相當於中國的省,而果敢則是一個三級行政區,相當於中國的地級市。但無論怎樣,漢語在這兩個地區確實是有官方語言地位的。

除了中國,有沒有其他國家以漢語為官方語言?中文有沒有可能成為普遍性國際語言?其實這個問題要簡單回答也很容易,因為除了中國之外,以漢語為官方語言的只有新加坡。不過如果細說起來,在緬甸的佤邦和果敢地區,漢語也可以說具有官方地位。而在馬來西亞,漢語雖然不是官方語言,但也擁有特殊的地位。但網傳的蘇里南就完全是誤傳了,具體如何就請閱讀下文了解吧。


漢語在新加坡

新加坡是中國之外,唯一一個華人佔其人口大多數的國家。在新加坡差不多360萬擁有其國籍的公民裡,有大約74.1%是華人。所以在新加坡憲法的第153條中規定,馬來語、漢語普通話、泰米爾語和英語為該國的四種官方語言。不過基於新加坡曾經是馬來西亞的一部分,所以在這四種官方語言裡,新加坡又把馬來語設為了其國語。但不管怎樣,華語確實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之一。

公元1890年的新加坡華文報紙《叻報》

所以在新加坡,所有華族的兒童在學校裡都必須學習華語,而且華語是貫穿新加坡基礎教育階段的長期學習課程。每個新加坡華人在學校裡基本上都要學習10到12年的華語,而且使用的是簡體字。所以在這一點上確實體現了華語在新加坡的官方地位。

但在另一方面,新加坡從1960年開始,就逐步對華語教育做出了諸多限制。1960年時,多數新加坡華人學校都還在使用全華語教學,新加坡教育部開始要求所有小學進行雙語教育。1966年,這一要求被推行到所有華人中學。而在1978年,新加坡華文教育的頂尖學府南洋大學被要求和有官方背景的新加坡大學合併。此後原南洋大學各個院系的教學媒介語言從華語變成英語,新加坡不再有以華語為教學語言的大學存在。

而在進入1980年代之後,新加坡政府對華語教育做出進一步限制,決定從1987年開始,除特選學校之外,全國所有學校都以英語為第一教學語言,各民族的母語為第二教學語言,也就是說以華語為第一教學語言的學校在當年開始在新加坡成為非法。因此,在1986年,新加坡最後一所華校被關閉,此後新加坡不再有以華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存在。

說到這裡肯定有朋友會提出異議,不是說新加坡所有華人在學校都要學10到12年的華語嗎?怎麼又說新加坡沒有以華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存在?這裡要給大家解釋一下學華語和以華語教學的差別。學華語是指在學校專門開設有一門語言課,教華人孩子學華語,這是新加坡每個華人學生都必須要學的。但新加坡的華人學生學華語也基本就僅限於這一門課程了,因為在學校裡基本上所有其它課程,包括數學、生物、化學、物理、地理和歷史等等所有課程都是用英語教學,如果哪個學校用華語教授這些課程即構成違法。所以雖然華語課程在新加坡的學校被稱為母語教育,但其實在實際上跟中國學校裡教授英語的情況是差不多的,所以它在實際上更像是一門外語課。

1911年新加坡華人學校用的課本

因此,雖然新加坡的每名華人都在學校裡學過10到12年華語,但其華語語言能力其實是可以和每個在學校裡學過9到12年英語的普通中國人的英語水平進行類比的。而中國的情況大家都知道,有些學的好的英語可以和英語國家的人無障礙交流,但學的不好的在離開學校之後基本也就是認識幾個英語單詞的水平了。當然新加坡人的平均華語水平比中國人的平均英語水平還是要高一些,因為畢竟有些華人在家裡還會和家人說華語。但在新加坡整體教育及社會環境下,會說華語的華人數量還是一直在呈現下降趨勢。根據新加坡的語言調整數據顯示,在2015年,新加坡在家庭中說英語的人口比例第一次超過中文普通話,佔到了36.9%,而在家說中文普通話的人口比例則降到了34.9%。當然,目前在新加坡,華語仍是第一大家庭用語,因為除了中文普通話之外,還有12.2%的新加坡家庭在家是說各種漢語方言(包括福建話、廣東話和客家話等),所以把這些漢語方言都加上,在家說漢語的家族數量還佔到40%多,但和華人74%的人口比例相比,可以看出有大量新加坡華人即使在家裡也是完全說英語了。

雲南話在緬甸佤邦與果敢特區

而除了新加坡之外,緬甸的佤邦和果敢特區也是將漢語列為官方語言的。不過這兩個地區現在所確定的官方語言都是雲南話。當然這兩個地區把雲南話列為其官方語言也很好理解,因為這兩個地區都地處中緬邊境,其主要居民也是雲南漢人或者是漢化的佤族,所以這兩個地區的通行語言都漢語云南方言,因此也被當地地方政府視為官方語言。這裡要說明的是,佤邦的官方語言除了漢語云南話之外還有佤語。而果敢地區現在緬語也擁有了官方地位。另外在緬甸,佤邦是一個二級行政區,相當於中國的省,而果敢則是一個三級行政區,相當於中國的地級市。但無論怎樣,漢語在這兩個地區確實是有官方語言地位的。

緬甸佤邦的位置

漢語在馬來西亞

嚴格地說,漢語在馬來西亞是沒有官方地位的。因為馬來西亞唯一的國語就是馬來語。甚至連馬來西亞基本所有人都會說的英語在這個國家也沒有官方地位。但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其境內有20%左右的人口是華人,另外還有7%左右的印度泰米爾人,所以基於這種現實,馬來西亞對沒有官方地位的華語和泰米爾語進行了一些特殊安排。

除了中國,有沒有其他國家以漢語為官方語言?中文有沒有可能成為普遍性國際語言?其實這個問題要簡單回答也很容易,因為除了中國之外,以漢語為官方語言的只有新加坡。不過如果細說起來,在緬甸的佤邦和果敢地區,漢語也可以說具有官方地位。而在馬來西亞,漢語雖然不是官方語言,但也擁有特殊的地位。但網傳的蘇里南就完全是誤傳了,具體如何就請閱讀下文了解吧。


漢語在新加坡

新加坡是中國之外,唯一一個華人佔其人口大多數的國家。在新加坡差不多360萬擁有其國籍的公民裡,有大約74.1%是華人。所以在新加坡憲法的第153條中規定,馬來語、漢語普通話、泰米爾語和英語為該國的四種官方語言。不過基於新加坡曾經是馬來西亞的一部分,所以在這四種官方語言裡,新加坡又把馬來語設為了其國語。但不管怎樣,華語確實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之一。

公元1890年的新加坡華文報紙《叻報》

所以在新加坡,所有華族的兒童在學校裡都必須學習華語,而且華語是貫穿新加坡基礎教育階段的長期學習課程。每個新加坡華人在學校裡基本上都要學習10到12年的華語,而且使用的是簡體字。所以在這一點上確實體現了華語在新加坡的官方地位。

但在另一方面,新加坡從1960年開始,就逐步對華語教育做出了諸多限制。1960年時,多數新加坡華人學校都還在使用全華語教學,新加坡教育部開始要求所有小學進行雙語教育。1966年,這一要求被推行到所有華人中學。而在1978年,新加坡華文教育的頂尖學府南洋大學被要求和有官方背景的新加坡大學合併。此後原南洋大學各個院系的教學媒介語言從華語變成英語,新加坡不再有以華語為教學語言的大學存在。

而在進入1980年代之後,新加坡政府對華語教育做出進一步限制,決定從1987年開始,除特選學校之外,全國所有學校都以英語為第一教學語言,各民族的母語為第二教學語言,也就是說以華語為第一教學語言的學校在當年開始在新加坡成為非法。因此,在1986年,新加坡最後一所華校被關閉,此後新加坡不再有以華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存在。

說到這裡肯定有朋友會提出異議,不是說新加坡所有華人在學校都要學10到12年的華語嗎?怎麼又說新加坡沒有以華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存在?這裡要給大家解釋一下學華語和以華語教學的差別。學華語是指在學校專門開設有一門語言課,教華人孩子學華語,這是新加坡每個華人學生都必須要學的。但新加坡的華人學生學華語也基本就僅限於這一門課程了,因為在學校裡基本上所有其它課程,包括數學、生物、化學、物理、地理和歷史等等所有課程都是用英語教學,如果哪個學校用華語教授這些課程即構成違法。所以雖然華語課程在新加坡的學校被稱為母語教育,但其實在實際上跟中國學校裡教授英語的情況是差不多的,所以它在實際上更像是一門外語課。

1911年新加坡華人學校用的課本

因此,雖然新加坡的每名華人都在學校裡學過10到12年華語,但其華語語言能力其實是可以和每個在學校裡學過9到12年英語的普通中國人的英語水平進行類比的。而中國的情況大家都知道,有些學的好的英語可以和英語國家的人無障礙交流,但學的不好的在離開學校之後基本也就是認識幾個英語單詞的水平了。當然新加坡人的平均華語水平比中國人的平均英語水平還是要高一些,因為畢竟有些華人在家裡還會和家人說華語。但在新加坡整體教育及社會環境下,會說華語的華人數量還是一直在呈現下降趨勢。根據新加坡的語言調整數據顯示,在2015年,新加坡在家庭中說英語的人口比例第一次超過中文普通話,佔到了36.9%,而在家說中文普通話的人口比例則降到了34.9%。當然,目前在新加坡,華語仍是第一大家庭用語,因為除了中文普通話之外,還有12.2%的新加坡家庭在家是說各種漢語方言(包括福建話、廣東話和客家話等),所以把這些漢語方言都加上,在家說漢語的家族數量還佔到40%多,但和華人74%的人口比例相比,可以看出有大量新加坡華人即使在家裡也是完全說英語了。

雲南話在緬甸佤邦與果敢特區

而除了新加坡之外,緬甸的佤邦和果敢特區也是將漢語列為官方語言的。不過這兩個地區現在所確定的官方語言都是雲南話。當然這兩個地區把雲南話列為其官方語言也很好理解,因為這兩個地區都地處中緬邊境,其主要居民也是雲南漢人或者是漢化的佤族,所以這兩個地區的通行語言都漢語云南方言,因此也被當地地方政府視為官方語言。這裡要說明的是,佤邦的官方語言除了漢語云南話之外還有佤語。而果敢地區現在緬語也擁有了官方地位。另外在緬甸,佤邦是一個二級行政區,相當於中國的省,而果敢則是一個三級行政區,相當於中國的地級市。但無論怎樣,漢語在這兩個地區確實是有官方語言地位的。

緬甸佤邦的位置

漢語在馬來西亞

嚴格地說,漢語在馬來西亞是沒有官方地位的。因為馬來西亞唯一的國語就是馬來語。甚至連馬來西亞基本所有人都會說的英語在這個國家也沒有官方地位。但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其境內有20%左右的人口是華人,另外還有7%左右的印度泰米爾人,所以基於這種現實,馬來西亞對沒有官方地位的華語和泰米爾語進行了一些特殊安排。

馬來西亞的一家華文中學循人中學

這種特殊安排就是,雖然這兩種語言在馬來西亞國內沒有國語或是官方語言的地位,但馬來西亞政府允許在政府開辦的小學裡完全用華語或者泰米爾語教學,當然前提是所有接受華語或者泰米爾語教育的小學生,同時也要學習馬來語(另外肯定還有英語)。但在這些小學裡,華語可不是像新加坡那樣只是一門課,而是除了馬來語和英語這兩門單獨的課程之外,包括數學和歷史等所有其它課程都使用漢語教學。

而且因為馬來西亞國民教育體系裡有華語教育這一塊,所以馬來西亞教育部裡還專門設有負責規範當地華語的馬來西亞華語規範理事會,負責對馬來西亞的華語語言文字進行規範。另外,因為馬來西亞華人主要是來自中國南方几個省份,所以早期的馬來西亞華文教育通常是各地的同鄉用自己家鄉的方言進行教學。但因為各地方言(福建話、廣東話、客家話等)之間無法互通,同時馬來西亞華人少數民族這個地位又需要他們一起報團取暖,所以馬來西亞各地的華文私塾在1920年代之後都將教學語言改成了國語,也就是後來的普通話。同時在1972年,馬來西亞的華語教育界也成立了馬來西亞簡化漢字委員會,研究在馬來西亞推廣簡體字。1981年,馬來西亞簡化漢字委員會全盤接受了中國製定的簡化漢字表。當年12月31日,馬來西亞教育部長宣佈,1983年起馬來西亞所有華文學校全面使用簡化漢字和漢語拼音,廢止繁體漢字和注音符號。此後馬來西亞所有華文報章和華文出版物也全面使用簡體字出版。

除了中國,有沒有其他國家以漢語為官方語言?中文有沒有可能成為普遍性國際語言?其實這個問題要簡單回答也很容易,因為除了中國之外,以漢語為官方語言的只有新加坡。不過如果細說起來,在緬甸的佤邦和果敢地區,漢語也可以說具有官方地位。而在馬來西亞,漢語雖然不是官方語言,但也擁有特殊的地位。但網傳的蘇里南就完全是誤傳了,具體如何就請閱讀下文了解吧。


漢語在新加坡

新加坡是中國之外,唯一一個華人佔其人口大多數的國家。在新加坡差不多360萬擁有其國籍的公民裡,有大約74.1%是華人。所以在新加坡憲法的第153條中規定,馬來語、漢語普通話、泰米爾語和英語為該國的四種官方語言。不過基於新加坡曾經是馬來西亞的一部分,所以在這四種官方語言裡,新加坡又把馬來語設為了其國語。但不管怎樣,華語確實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之一。

公元1890年的新加坡華文報紙《叻報》

所以在新加坡,所有華族的兒童在學校裡都必須學習華語,而且華語是貫穿新加坡基礎教育階段的長期學習課程。每個新加坡華人在學校裡基本上都要學習10到12年的華語,而且使用的是簡體字。所以在這一點上確實體現了華語在新加坡的官方地位。

但在另一方面,新加坡從1960年開始,就逐步對華語教育做出了諸多限制。1960年時,多數新加坡華人學校都還在使用全華語教學,新加坡教育部開始要求所有小學進行雙語教育。1966年,這一要求被推行到所有華人中學。而在1978年,新加坡華文教育的頂尖學府南洋大學被要求和有官方背景的新加坡大學合併。此後原南洋大學各個院系的教學媒介語言從華語變成英語,新加坡不再有以華語為教學語言的大學存在。

而在進入1980年代之後,新加坡政府對華語教育做出進一步限制,決定從1987年開始,除特選學校之外,全國所有學校都以英語為第一教學語言,各民族的母語為第二教學語言,也就是說以華語為第一教學語言的學校在當年開始在新加坡成為非法。因此,在1986年,新加坡最後一所華校被關閉,此後新加坡不再有以華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存在。

說到這裡肯定有朋友會提出異議,不是說新加坡所有華人在學校都要學10到12年的華語嗎?怎麼又說新加坡沒有以華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存在?這裡要給大家解釋一下學華語和以華語教學的差別。學華語是指在學校專門開設有一門語言課,教華人孩子學華語,這是新加坡每個華人學生都必須要學的。但新加坡的華人學生學華語也基本就僅限於這一門課程了,因為在學校裡基本上所有其它課程,包括數學、生物、化學、物理、地理和歷史等等所有課程都是用英語教學,如果哪個學校用華語教授這些課程即構成違法。所以雖然華語課程在新加坡的學校被稱為母語教育,但其實在實際上跟中國學校裡教授英語的情況是差不多的,所以它在實際上更像是一門外語課。

1911年新加坡華人學校用的課本

因此,雖然新加坡的每名華人都在學校裡學過10到12年華語,但其華語語言能力其實是可以和每個在學校裡學過9到12年英語的普通中國人的英語水平進行類比的。而中國的情況大家都知道,有些學的好的英語可以和英語國家的人無障礙交流,但學的不好的在離開學校之後基本也就是認識幾個英語單詞的水平了。當然新加坡人的平均華語水平比中國人的平均英語水平還是要高一些,因為畢竟有些華人在家裡還會和家人說華語。但在新加坡整體教育及社會環境下,會說華語的華人數量還是一直在呈現下降趨勢。根據新加坡的語言調整數據顯示,在2015年,新加坡在家庭中說英語的人口比例第一次超過中文普通話,佔到了36.9%,而在家說中文普通話的人口比例則降到了34.9%。當然,目前在新加坡,華語仍是第一大家庭用語,因為除了中文普通話之外,還有12.2%的新加坡家庭在家是說各種漢語方言(包括福建話、廣東話和客家話等),所以把這些漢語方言都加上,在家說漢語的家族數量還佔到40%多,但和華人74%的人口比例相比,可以看出有大量新加坡華人即使在家裡也是完全說英語了。

雲南話在緬甸佤邦與果敢特區

而除了新加坡之外,緬甸的佤邦和果敢特區也是將漢語列為官方語言的。不過這兩個地區現在所確定的官方語言都是雲南話。當然這兩個地區把雲南話列為其官方語言也很好理解,因為這兩個地區都地處中緬邊境,其主要居民也是雲南漢人或者是漢化的佤族,所以這兩個地區的通行語言都漢語云南方言,因此也被當地地方政府視為官方語言。這裡要說明的是,佤邦的官方語言除了漢語云南話之外還有佤語。而果敢地區現在緬語也擁有了官方地位。另外在緬甸,佤邦是一個二級行政區,相當於中國的省,而果敢則是一個三級行政區,相當於中國的地級市。但無論怎樣,漢語在這兩個地區確實是有官方語言地位的。

緬甸佤邦的位置

漢語在馬來西亞

嚴格地說,漢語在馬來西亞是沒有官方地位的。因為馬來西亞唯一的國語就是馬來語。甚至連馬來西亞基本所有人都會說的英語在這個國家也沒有官方地位。但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其境內有20%左右的人口是華人,另外還有7%左右的印度泰米爾人,所以基於這種現實,馬來西亞對沒有官方地位的華語和泰米爾語進行了一些特殊安排。

馬來西亞的一家華文中學循人中學

這種特殊安排就是,雖然這兩種語言在馬來西亞國內沒有國語或是官方語言的地位,但馬來西亞政府允許在政府開辦的小學裡完全用華語或者泰米爾語教學,當然前提是所有接受華語或者泰米爾語教育的小學生,同時也要學習馬來語(另外肯定還有英語)。但在這些小學裡,華語可不是像新加坡那樣只是一門課,而是除了馬來語和英語這兩門單獨的課程之外,包括數學和歷史等所有其它課程都使用漢語教學。

而且因為馬來西亞國民教育體系裡有華語教育這一塊,所以馬來西亞教育部裡還專門設有負責規範當地華語的馬來西亞華語規範理事會,負責對馬來西亞的華語語言文字進行規範。另外,因為馬來西亞華人主要是來自中國南方几個省份,所以早期的馬來西亞華文教育通常是各地的同鄉用自己家鄉的方言進行教學。但因為各地方言(福建話、廣東話、客家話等)之間無法互通,同時馬來西亞華人少數民族這個地位又需要他們一起報團取暖,所以馬來西亞各地的華文私塾在1920年代之後都將教學語言改成了國語,也就是後來的普通話。同時在1972年,馬來西亞的華語教育界也成立了馬來西亞簡化漢字委員會,研究在馬來西亞推廣簡體字。1981年,馬來西亞簡化漢字委員會全盤接受了中國製定的簡化漢字表。當年12月31日,馬來西亞教育部長宣佈,1983年起馬來西亞所有華文學校全面使用簡化漢字和漢語拼音,廢止繁體漢字和注音符號。此後馬來西亞所有華文報章和華文出版物也全面使用簡體字出版。

馬來西亞一家華人中學的校慶典禮

不過馬來西亞政府對於華文的容忍卻只限於小學教育,馬來西亞的中學雖然也沒有禁止華文教育,但卻只限於私立學校,政府主辦的學校則全部改用馬來文教學。但因為私立學校沒有政府補貼,所以都會收取高昂的學費,而且畢業之後很難進入馬來西亞本土的大學就讀,所以馬來西亞的華人在小學畢業之後,多數都還是會進入以馬來文教學的學校讀中學和大學。但有小學六年的華文教育做基礎,馬來西亞多數華人的華文(普通話)水平都還是所有海外華人群體裡最高的,大多數人都能比較流利地用中文普通話進行交流,普通話也是現代馬來西亞多數華人的母語。

關於蘇里南的誤傳

一說起在其它國家華語的官方地位,恐怕有許多朋友都讀到過一些網文說南美國家蘇里南把漢語客家話列為官方語言。但很遺憾的是,這個傳說純屬誤傳,蘇里南並沒有把客家話或者任何一種漢語方言列為官方語言。

蘇里南是南美洲北部的一個小國家,和多數南美國家不同的是,它在歷史上一直是荷蘭的殖民地,所以它在獨立之後就將荷蘭語列為了國語。2004年,蘇里南還加入了荷蘭語聯盟,成為荷蘭和比利時之外的第三個成員國。另外因為蘇里南生活有大量美洲的土著居民,所以它還將8種當地土語也列為了官方承認的方言。但這些語言都是美洲各個語系(主要是加勒比語系)的語言,所以跟漢語是沒有關係的。

除了中國,有沒有其他國家以漢語為官方語言?中文有沒有可能成為普遍性國際語言?其實這個問題要簡單回答也很容易,因為除了中國之外,以漢語為官方語言的只有新加坡。不過如果細說起來,在緬甸的佤邦和果敢地區,漢語也可以說具有官方地位。而在馬來西亞,漢語雖然不是官方語言,但也擁有特殊的地位。但網傳的蘇里南就完全是誤傳了,具體如何就請閱讀下文了解吧。


漢語在新加坡

新加坡是中國之外,唯一一個華人佔其人口大多數的國家。在新加坡差不多360萬擁有其國籍的公民裡,有大約74.1%是華人。所以在新加坡憲法的第153條中規定,馬來語、漢語普通話、泰米爾語和英語為該國的四種官方語言。不過基於新加坡曾經是馬來西亞的一部分,所以在這四種官方語言裡,新加坡又把馬來語設為了其國語。但不管怎樣,華語確實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之一。

公元1890年的新加坡華文報紙《叻報》

所以在新加坡,所有華族的兒童在學校裡都必須學習華語,而且華語是貫穿新加坡基礎教育階段的長期學習課程。每個新加坡華人在學校裡基本上都要學習10到12年的華語,而且使用的是簡體字。所以在這一點上確實體現了華語在新加坡的官方地位。

但在另一方面,新加坡從1960年開始,就逐步對華語教育做出了諸多限制。1960年時,多數新加坡華人學校都還在使用全華語教學,新加坡教育部開始要求所有小學進行雙語教育。1966年,這一要求被推行到所有華人中學。而在1978年,新加坡華文教育的頂尖學府南洋大學被要求和有官方背景的新加坡大學合併。此後原南洋大學各個院系的教學媒介語言從華語變成英語,新加坡不再有以華語為教學語言的大學存在。

而在進入1980年代之後,新加坡政府對華語教育做出進一步限制,決定從1987年開始,除特選學校之外,全國所有學校都以英語為第一教學語言,各民族的母語為第二教學語言,也就是說以華語為第一教學語言的學校在當年開始在新加坡成為非法。因此,在1986年,新加坡最後一所華校被關閉,此後新加坡不再有以華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存在。

說到這裡肯定有朋友會提出異議,不是說新加坡所有華人在學校都要學10到12年的華語嗎?怎麼又說新加坡沒有以華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存在?這裡要給大家解釋一下學華語和以華語教學的差別。學華語是指在學校專門開設有一門語言課,教華人孩子學華語,這是新加坡每個華人學生都必須要學的。但新加坡的華人學生學華語也基本就僅限於這一門課程了,因為在學校裡基本上所有其它課程,包括數學、生物、化學、物理、地理和歷史等等所有課程都是用英語教學,如果哪個學校用華語教授這些課程即構成違法。所以雖然華語課程在新加坡的學校被稱為母語教育,但其實在實際上跟中國學校裡教授英語的情況是差不多的,所以它在實際上更像是一門外語課。

1911年新加坡華人學校用的課本

因此,雖然新加坡的每名華人都在學校裡學過10到12年華語,但其華語語言能力其實是可以和每個在學校裡學過9到12年英語的普通中國人的英語水平進行類比的。而中國的情況大家都知道,有些學的好的英語可以和英語國家的人無障礙交流,但學的不好的在離開學校之後基本也就是認識幾個英語單詞的水平了。當然新加坡人的平均華語水平比中國人的平均英語水平還是要高一些,因為畢竟有些華人在家裡還會和家人說華語。但在新加坡整體教育及社會環境下,會說華語的華人數量還是一直在呈現下降趨勢。根據新加坡的語言調整數據顯示,在2015年,新加坡在家庭中說英語的人口比例第一次超過中文普通話,佔到了36.9%,而在家說中文普通話的人口比例則降到了34.9%。當然,目前在新加坡,華語仍是第一大家庭用語,因為除了中文普通話之外,還有12.2%的新加坡家庭在家是說各種漢語方言(包括福建話、廣東話和客家話等),所以把這些漢語方言都加上,在家說漢語的家族數量還佔到40%多,但和華人74%的人口比例相比,可以看出有大量新加坡華人即使在家裡也是完全說英語了。

雲南話在緬甸佤邦與果敢特區

而除了新加坡之外,緬甸的佤邦和果敢特區也是將漢語列為官方語言的。不過這兩個地區現在所確定的官方語言都是雲南話。當然這兩個地區把雲南話列為其官方語言也很好理解,因為這兩個地區都地處中緬邊境,其主要居民也是雲南漢人或者是漢化的佤族,所以這兩個地區的通行語言都漢語云南方言,因此也被當地地方政府視為官方語言。這裡要說明的是,佤邦的官方語言除了漢語云南話之外還有佤語。而果敢地區現在緬語也擁有了官方地位。另外在緬甸,佤邦是一個二級行政區,相當於中國的省,而果敢則是一個三級行政區,相當於中國的地級市。但無論怎樣,漢語在這兩個地區確實是有官方語言地位的。

緬甸佤邦的位置

漢語在馬來西亞

嚴格地說,漢語在馬來西亞是沒有官方地位的。因為馬來西亞唯一的國語就是馬來語。甚至連馬來西亞基本所有人都會說的英語在這個國家也沒有官方地位。但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其境內有20%左右的人口是華人,另外還有7%左右的印度泰米爾人,所以基於這種現實,馬來西亞對沒有官方地位的華語和泰米爾語進行了一些特殊安排。

馬來西亞的一家華文中學循人中學

這種特殊安排就是,雖然這兩種語言在馬來西亞國內沒有國語或是官方語言的地位,但馬來西亞政府允許在政府開辦的小學裡完全用華語或者泰米爾語教學,當然前提是所有接受華語或者泰米爾語教育的小學生,同時也要學習馬來語(另外肯定還有英語)。但在這些小學裡,華語可不是像新加坡那樣只是一門課,而是除了馬來語和英語這兩門單獨的課程之外,包括數學和歷史等所有其它課程都使用漢語教學。

而且因為馬來西亞國民教育體系裡有華語教育這一塊,所以馬來西亞教育部裡還專門設有負責規範當地華語的馬來西亞華語規範理事會,負責對馬來西亞的華語語言文字進行規範。另外,因為馬來西亞華人主要是來自中國南方几個省份,所以早期的馬來西亞華文教育通常是各地的同鄉用自己家鄉的方言進行教學。但因為各地方言(福建話、廣東話、客家話等)之間無法互通,同時馬來西亞華人少數民族這個地位又需要他們一起報團取暖,所以馬來西亞各地的華文私塾在1920年代之後都將教學語言改成了國語,也就是後來的普通話。同時在1972年,馬來西亞的華語教育界也成立了馬來西亞簡化漢字委員會,研究在馬來西亞推廣簡體字。1981年,馬來西亞簡化漢字委員會全盤接受了中國製定的簡化漢字表。當年12月31日,馬來西亞教育部長宣佈,1983年起馬來西亞所有華文學校全面使用簡化漢字和漢語拼音,廢止繁體漢字和注音符號。此後馬來西亞所有華文報章和華文出版物也全面使用簡體字出版。

馬來西亞一家華人中學的校慶典禮

不過馬來西亞政府對於華文的容忍卻只限於小學教育,馬來西亞的中學雖然也沒有禁止華文教育,但卻只限於私立學校,政府主辦的學校則全部改用馬來文教學。但因為私立學校沒有政府補貼,所以都會收取高昂的學費,而且畢業之後很難進入馬來西亞本土的大學就讀,所以馬來西亞的華人在小學畢業之後,多數都還是會進入以馬來文教學的學校讀中學和大學。但有小學六年的華文教育做基礎,馬來西亞多數華人的華文(普通話)水平都還是所有海外華人群體裡最高的,大多數人都能比較流利地用中文普通話進行交流,普通話也是現代馬來西亞多數華人的母語。

關於蘇里南的誤傳

一說起在其它國家華語的官方地位,恐怕有許多朋友都讀到過一些網文說南美國家蘇里南把漢語客家話列為官方語言。但很遺憾的是,這個傳說純屬誤傳,蘇里南並沒有把客家話或者任何一種漢語方言列為官方語言。

蘇里南是南美洲北部的一個小國家,和多數南美國家不同的是,它在歷史上一直是荷蘭的殖民地,所以它在獨立之後就將荷蘭語列為了國語。2004年,蘇里南還加入了荷蘭語聯盟,成為荷蘭和比利時之外的第三個成員國。另外因為蘇里南生活有大量美洲的土著居民,所以它還將8種當地土語也列為了官方承認的方言。但這些語言都是美洲各個語系(主要是加勒比語系)的語言,所以跟漢語是沒有關係的。

蘇里南在世界上的位置

不過網上的傳言也並非完全空穴來風。首先是蘇里南確實有相當數量的華人,據估計在蘇里南有華人血統的人口大約有4萬到7萬人,佔其總人口的7%到12%。另外在蘇里南歷史上,曾經有一位名叫陳亞先的政治家在1980年到1982年擔任過蘇里南的總理。但這名華人嚴格地說是混血人,他的父親是客家人,而他的母親則是蘇里南當地混有許多血統的混血人。而且這名華人後裔在蘇里南並不是一個影響力特別大的政治家,他在1982年被迫辭職之後還流亡海外,1995年才回到蘇里南做了一名醫生。所以蘇里南並未因為他而改變過官方語言。

除了中國,有沒有其他國家以漢語為官方語言?中文有沒有可能成為普遍性國際語言?其實這個問題要簡單回答也很容易,因為除了中國之外,以漢語為官方語言的只有新加坡。不過如果細說起來,在緬甸的佤邦和果敢地區,漢語也可以說具有官方地位。而在馬來西亞,漢語雖然不是官方語言,但也擁有特殊的地位。但網傳的蘇里南就完全是誤傳了,具體如何就請閱讀下文了解吧。


漢語在新加坡

新加坡是中國之外,唯一一個華人佔其人口大多數的國家。在新加坡差不多360萬擁有其國籍的公民裡,有大約74.1%是華人。所以在新加坡憲法的第153條中規定,馬來語、漢語普通話、泰米爾語和英語為該國的四種官方語言。不過基於新加坡曾經是馬來西亞的一部分,所以在這四種官方語言裡,新加坡又把馬來語設為了其國語。但不管怎樣,華語確實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之一。

公元1890年的新加坡華文報紙《叻報》

所以在新加坡,所有華族的兒童在學校裡都必須學習華語,而且華語是貫穿新加坡基礎教育階段的長期學習課程。每個新加坡華人在學校裡基本上都要學習10到12年的華語,而且使用的是簡體字。所以在這一點上確實體現了華語在新加坡的官方地位。

但在另一方面,新加坡從1960年開始,就逐步對華語教育做出了諸多限制。1960年時,多數新加坡華人學校都還在使用全華語教學,新加坡教育部開始要求所有小學進行雙語教育。1966年,這一要求被推行到所有華人中學。而在1978年,新加坡華文教育的頂尖學府南洋大學被要求和有官方背景的新加坡大學合併。此後原南洋大學各個院系的教學媒介語言從華語變成英語,新加坡不再有以華語為教學語言的大學存在。

而在進入1980年代之後,新加坡政府對華語教育做出進一步限制,決定從1987年開始,除特選學校之外,全國所有學校都以英語為第一教學語言,各民族的母語為第二教學語言,也就是說以華語為第一教學語言的學校在當年開始在新加坡成為非法。因此,在1986年,新加坡最後一所華校被關閉,此後新加坡不再有以華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存在。

說到這裡肯定有朋友會提出異議,不是說新加坡所有華人在學校都要學10到12年的華語嗎?怎麼又說新加坡沒有以華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存在?這裡要給大家解釋一下學華語和以華語教學的差別。學華語是指在學校專門開設有一門語言課,教華人孩子學華語,這是新加坡每個華人學生都必須要學的。但新加坡的華人學生學華語也基本就僅限於這一門課程了,因為在學校裡基本上所有其它課程,包括數學、生物、化學、物理、地理和歷史等等所有課程都是用英語教學,如果哪個學校用華語教授這些課程即構成違法。所以雖然華語課程在新加坡的學校被稱為母語教育,但其實在實際上跟中國學校裡教授英語的情況是差不多的,所以它在實際上更像是一門外語課。

1911年新加坡華人學校用的課本

因此,雖然新加坡的每名華人都在學校裡學過10到12年華語,但其華語語言能力其實是可以和每個在學校裡學過9到12年英語的普通中國人的英語水平進行類比的。而中國的情況大家都知道,有些學的好的英語可以和英語國家的人無障礙交流,但學的不好的在離開學校之後基本也就是認識幾個英語單詞的水平了。當然新加坡人的平均華語水平比中國人的平均英語水平還是要高一些,因為畢竟有些華人在家裡還會和家人說華語。但在新加坡整體教育及社會環境下,會說華語的華人數量還是一直在呈現下降趨勢。根據新加坡的語言調整數據顯示,在2015年,新加坡在家庭中說英語的人口比例第一次超過中文普通話,佔到了36.9%,而在家說中文普通話的人口比例則降到了34.9%。當然,目前在新加坡,華語仍是第一大家庭用語,因為除了中文普通話之外,還有12.2%的新加坡家庭在家是說各種漢語方言(包括福建話、廣東話和客家話等),所以把這些漢語方言都加上,在家說漢語的家族數量還佔到40%多,但和華人74%的人口比例相比,可以看出有大量新加坡華人即使在家裡也是完全說英語了。

雲南話在緬甸佤邦與果敢特區

而除了新加坡之外,緬甸的佤邦和果敢特區也是將漢語列為官方語言的。不過這兩個地區現在所確定的官方語言都是雲南話。當然這兩個地區把雲南話列為其官方語言也很好理解,因為這兩個地區都地處中緬邊境,其主要居民也是雲南漢人或者是漢化的佤族,所以這兩個地區的通行語言都漢語云南方言,因此也被當地地方政府視為官方語言。這裡要說明的是,佤邦的官方語言除了漢語云南話之外還有佤語。而果敢地區現在緬語也擁有了官方地位。另外在緬甸,佤邦是一個二級行政區,相當於中國的省,而果敢則是一個三級行政區,相當於中國的地級市。但無論怎樣,漢語在這兩個地區確實是有官方語言地位的。

緬甸佤邦的位置

漢語在馬來西亞

嚴格地說,漢語在馬來西亞是沒有官方地位的。因為馬來西亞唯一的國語就是馬來語。甚至連馬來西亞基本所有人都會說的英語在這個國家也沒有官方地位。但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其境內有20%左右的人口是華人,另外還有7%左右的印度泰米爾人,所以基於這種現實,馬來西亞對沒有官方地位的華語和泰米爾語進行了一些特殊安排。

馬來西亞的一家華文中學循人中學

這種特殊安排就是,雖然這兩種語言在馬來西亞國內沒有國語或是官方語言的地位,但馬來西亞政府允許在政府開辦的小學裡完全用華語或者泰米爾語教學,當然前提是所有接受華語或者泰米爾語教育的小學生,同時也要學習馬來語(另外肯定還有英語)。但在這些小學裡,華語可不是像新加坡那樣只是一門課,而是除了馬來語和英語這兩門單獨的課程之外,包括數學和歷史等所有其它課程都使用漢語教學。

而且因為馬來西亞國民教育體系裡有華語教育這一塊,所以馬來西亞教育部裡還專門設有負責規範當地華語的馬來西亞華語規範理事會,負責對馬來西亞的華語語言文字進行規範。另外,因為馬來西亞華人主要是來自中國南方几個省份,所以早期的馬來西亞華文教育通常是各地的同鄉用自己家鄉的方言進行教學。但因為各地方言(福建話、廣東話、客家話等)之間無法互通,同時馬來西亞華人少數民族這個地位又需要他們一起報團取暖,所以馬來西亞各地的華文私塾在1920年代之後都將教學語言改成了國語,也就是後來的普通話。同時在1972年,馬來西亞的華語教育界也成立了馬來西亞簡化漢字委員會,研究在馬來西亞推廣簡體字。1981年,馬來西亞簡化漢字委員會全盤接受了中國製定的簡化漢字表。當年12月31日,馬來西亞教育部長宣佈,1983年起馬來西亞所有華文學校全面使用簡化漢字和漢語拼音,廢止繁體漢字和注音符號。此後馬來西亞所有華文報章和華文出版物也全面使用簡體字出版。

馬來西亞一家華人中學的校慶典禮

不過馬來西亞政府對於華文的容忍卻只限於小學教育,馬來西亞的中學雖然也沒有禁止華文教育,但卻只限於私立學校,政府主辦的學校則全部改用馬來文教學。但因為私立學校沒有政府補貼,所以都會收取高昂的學費,而且畢業之後很難進入馬來西亞本土的大學就讀,所以馬來西亞的華人在小學畢業之後,多數都還是會進入以馬來文教學的學校讀中學和大學。但有小學六年的華文教育做基礎,馬來西亞多數華人的華文(普通話)水平都還是所有海外華人群體裡最高的,大多數人都能比較流利地用中文普通話進行交流,普通話也是現代馬來西亞多數華人的母語。

關於蘇里南的誤傳

一說起在其它國家華語的官方地位,恐怕有許多朋友都讀到過一些網文說南美國家蘇里南把漢語客家話列為官方語言。但很遺憾的是,這個傳說純屬誤傳,蘇里南並沒有把客家話或者任何一種漢語方言列為官方語言。

蘇里南是南美洲北部的一個小國家,和多數南美國家不同的是,它在歷史上一直是荷蘭的殖民地,所以它在獨立之後就將荷蘭語列為了國語。2004年,蘇里南還加入了荷蘭語聯盟,成為荷蘭和比利時之外的第三個成員國。另外因為蘇里南生活有大量美洲的土著居民,所以它還將8種當地土語也列為了官方承認的方言。但這些語言都是美洲各個語系(主要是加勒比語系)的語言,所以跟漢語是沒有關係的。

蘇里南在世界上的位置

不過網上的傳言也並非完全空穴來風。首先是蘇里南確實有相當數量的華人,據估計在蘇里南有華人血統的人口大約有4萬到7萬人,佔其總人口的7%到12%。另外在蘇里南歷史上,曾經有一位名叫陳亞先的政治家在1980年到1982年擔任過蘇里南的總理。但這名華人嚴格地說是混血人,他的父親是客家人,而他的母親則是蘇里南當地混有許多血統的混血人。而且這名華人後裔在蘇里南並不是一個影響力特別大的政治家,他在1982年被迫辭職之後還流亡海外,1995年才回到蘇里南做了一名醫生。所以蘇里南並未因為他而改變過官方語言。

曾經擔任蘇里南總理的華人後裔陳亞先

而另外這個傳言可能還有一個可能的來源,即在蘇里南除了了荷蘭語和當地語言之外,還流行有一種名叫蘇里南湯加語的混合語。這種語言以英語和荷蘭語為基礎,但混入了巨量的土著語言、印尼語、印度斯坦語、非洲語言和漢語不同方言(包括客家話)的詞彙,所以其中確實有一些漢語的詞彙。這可能也是相關傳言的來源之一,但這種語言主要還是基於英語和荷蘭語,而且在蘇里南也沒有官方地位,所以蘇里南將客家話列為官方語言確實純屬網絡的誤傳,並非事實。


所以從官方語言這個角度,漢語確實國際化程度是不夠高的。但隨著近年中國經濟的發展,最近這些年國際上學漢語的人數可以說也出現了幾何式的上升。比如在1991年,全世界參加中國官方舉辦的漢語水平考試(HSK)的人數只有2000人。但到2005年,當年的考生就已經上升到了11萬人。到2010年,參加過這個考試的人數已經達到了75萬人,而到2017年,全球參與過漢語水平考試的外國人總數已經達到了嚇人的650萬人。所以如果中國未來在世界上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可以預計漢語也可能成為世界上主要的通行語言之一,未來有別的國家再把漢語列為官方語言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了。

历来现实
2019-09-07

新加坡華人比例大約佔四分之三,官方語言除了漢語之外,還有英語、馬來語和泰米爾語,但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僅僅是新加坡!

說起蘇里南這個國家,幾乎沒有人知道,但是說起著名球星裡傑卡爾德,古力特以及當代歐洲最好的中後衛,效力於英超利物浦的範戴克,相信許多球迷對他們的名字都是耳熟能詳,這三位球員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蘇里南血統的荷蘭球員。可以說,蘇里南球員支撐起了荷蘭足球的半邊天。不過你們可曾知道,就是這個,在地圖上都要找半天的小國,他們的官方語言之中,竟然包含了漢語中的客家話。

新加坡華人比例大約佔四分之三,官方語言除了漢語之外,還有英語、馬來語和泰米爾語,但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僅僅是新加坡!

說起蘇里南這個國家,幾乎沒有人知道,但是說起著名球星裡傑卡爾德,古力特以及當代歐洲最好的中後衛,效力於英超利物浦的範戴克,相信許多球迷對他們的名字都是耳熟能詳,這三位球員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蘇里南血統的荷蘭球員。可以說,蘇里南球員支撐起了荷蘭足球的半邊天。不過你們可曾知道,就是這個,在地圖上都要找半天的小國,他們的官方語言之中,竟然包含了漢語中的客家話。

  蘇里南作為一個不起眼的小國,全國人口只有56萬,不及上海的楊浦區人口的一半,在這56萬人口中,華人佔據了五萬,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客家同胞,在蘇里南這個小國,炎黃子孫可是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蘇里南,大大小小的社區,華人開設的飯店與商鋪絡繹不絕。同時蘇里南是一個要啥沒啥的小國,製造業很不發達,許多東西都依靠進口,中國恰恰是製造業巨頭,人稱世界工廠,精明的客家人就依靠強大的祖國,依託國內的製造業優勢,將物美價廉的中國貨帶來了蘇里南,極大豐富了蘇里南人民的物質生活,客家商人也賺的盆滿缽滿。

新加坡華人比例大約佔四分之三,官方語言除了漢語之外,還有英語、馬來語和泰米爾語,但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僅僅是新加坡!

說起蘇里南這個國家,幾乎沒有人知道,但是說起著名球星裡傑卡爾德,古力特以及當代歐洲最好的中後衛,效力於英超利物浦的範戴克,相信許多球迷對他們的名字都是耳熟能詳,這三位球員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蘇里南血統的荷蘭球員。可以說,蘇里南球員支撐起了荷蘭足球的半邊天。不過你們可曾知道,就是這個,在地圖上都要找半天的小國,他們的官方語言之中,竟然包含了漢語中的客家話。

  蘇里南作為一個不起眼的小國,全國人口只有56萬,不及上海的楊浦區人口的一半,在這56萬人口中,華人佔據了五萬,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客家同胞,在蘇里南這個小國,炎黃子孫可是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蘇里南,大大小小的社區,華人開設的飯店與商鋪絡繹不絕。同時蘇里南是一個要啥沒啥的小國,製造業很不發達,許多東西都依靠進口,中國恰恰是製造業巨頭,人稱世界工廠,精明的客家人就依靠強大的祖國,依託國內的製造業優勢,將物美價廉的中國貨帶來了蘇里南,極大豐富了蘇里南人民的物質生活,客家商人也賺的盆滿缽滿。

  不僅在經濟上,蘇里南的華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些客家同胞們還積極投身政壇,維護華裔同胞在蘇里南的利益。當代的蘇里南政壇議員,部長,黨派大佬都有客家同胞的身影,在經濟上客家人實力超群,再加上他們刻意在政壇進行深耕,華裔政治團體的力量已經成為蘇里南不可忽視的強大勢力。

  1980年,陳亞先成為了蘇里南第一任華裔總統,陳總統祖籍惠州,作為一名客家子弟,他特別重視與中國的關係,為了加強與東方大國的交流與聯繫,他上臺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客家語作為了當地的法定語言之一。從這一點上,也能夠看出好中華兒女,尤其是客家同胞在蘇里南的重要性。

  

新加坡華人比例大約佔四分之三,官方語言除了漢語之外,還有英語、馬來語和泰米爾語,但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僅僅是新加坡!

說起蘇里南這個國家,幾乎沒有人知道,但是說起著名球星裡傑卡爾德,古力特以及當代歐洲最好的中後衛,效力於英超利物浦的範戴克,相信許多球迷對他們的名字都是耳熟能詳,這三位球員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蘇里南血統的荷蘭球員。可以說,蘇里南球員支撐起了荷蘭足球的半邊天。不過你們可曾知道,就是這個,在地圖上都要找半天的小國,他們的官方語言之中,竟然包含了漢語中的客家話。

  蘇里南作為一個不起眼的小國,全國人口只有56萬,不及上海的楊浦區人口的一半,在這56萬人口中,華人佔據了五萬,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客家同胞,在蘇里南這個小國,炎黃子孫可是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蘇里南,大大小小的社區,華人開設的飯店與商鋪絡繹不絕。同時蘇里南是一個要啥沒啥的小國,製造業很不發達,許多東西都依靠進口,中國恰恰是製造業巨頭,人稱世界工廠,精明的客家人就依靠強大的祖國,依託國內的製造業優勢,將物美價廉的中國貨帶來了蘇里南,極大豐富了蘇里南人民的物質生活,客家商人也賺的盆滿缽滿。

  不僅在經濟上,蘇里南的華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些客家同胞們還積極投身政壇,維護華裔同胞在蘇里南的利益。當代的蘇里南政壇議員,部長,黨派大佬都有客家同胞的身影,在經濟上客家人實力超群,再加上他們刻意在政壇進行深耕,華裔政治團體的力量已經成為蘇里南不可忽視的強大勢力。

  1980年,陳亞先成為了蘇里南第一任華裔總統,陳總統祖籍惠州,作為一名客家子弟,他特別重視與中國的關係,為了加強與東方大國的交流與聯繫,他上臺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客家語作為了當地的法定語言之一。從這一點上,也能夠看出好中華兒女,尤其是客家同胞在蘇里南的重要性。

  

 其實在歷史上還有一個用中華語言作為母語的國家,那就是曾經的蘭芳共和國。

這個國家的名字,可是各種穿越小說中的常客,這也是當年世界上除了中國之外唯二的由華人建立的國家。這個國家建立於清乾隆42年,滅亡於清光緒11年,時間長達110年,蘭芳共和國國土位於婆羅洲,也就是現在的加裡曼丹島。

在這個國度,首領被稱為大唐總長,他們的首領傳承並不是家天下的方式,而是通過民主選舉和禪讓的形式進行,這個國家參照了一些西方國家的法制,設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機構。這個客家人建立起來的國家,他們的母語自然而然的就是漢語中的客家話。

新加坡華人比例大約佔四分之三,官方語言除了漢語之外,還有英語、馬來語和泰米爾語,但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僅僅是新加坡!

說起蘇里南這個國家,幾乎沒有人知道,但是說起著名球星裡傑卡爾德,古力特以及當代歐洲最好的中後衛,效力於英超利物浦的範戴克,相信許多球迷對他們的名字都是耳熟能詳,這三位球員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蘇里南血統的荷蘭球員。可以說,蘇里南球員支撐起了荷蘭足球的半邊天。不過你們可曾知道,就是這個,在地圖上都要找半天的小國,他們的官方語言之中,竟然包含了漢語中的客家話。

  蘇里南作為一個不起眼的小國,全國人口只有56萬,不及上海的楊浦區人口的一半,在這56萬人口中,華人佔據了五萬,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客家同胞,在蘇里南這個小國,炎黃子孫可是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蘇里南,大大小小的社區,華人開設的飯店與商鋪絡繹不絕。同時蘇里南是一個要啥沒啥的小國,製造業很不發達,許多東西都依靠進口,中國恰恰是製造業巨頭,人稱世界工廠,精明的客家人就依靠強大的祖國,依託國內的製造業優勢,將物美價廉的中國貨帶來了蘇里南,極大豐富了蘇里南人民的物質生活,客家商人也賺的盆滿缽滿。

  不僅在經濟上,蘇里南的華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些客家同胞們還積極投身政壇,維護華裔同胞在蘇里南的利益。當代的蘇里南政壇議員,部長,黨派大佬都有客家同胞的身影,在經濟上客家人實力超群,再加上他們刻意在政壇進行深耕,華裔政治團體的力量已經成為蘇里南不可忽視的強大勢力。

  1980年,陳亞先成為了蘇里南第一任華裔總統,陳總統祖籍惠州,作為一名客家子弟,他特別重視與中國的關係,為了加強與東方大國的交流與聯繫,他上臺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客家語作為了當地的法定語言之一。從這一點上,也能夠看出好中華兒女,尤其是客家同胞在蘇里南的重要性。

  

 其實在歷史上還有一個用中華語言作為母語的國家,那就是曾經的蘭芳共和國。

這個國家的名字,可是各種穿越小說中的常客,這也是當年世界上除了中國之外唯二的由華人建立的國家。這個國家建立於清乾隆42年,滅亡於清光緒11年,時間長達110年,蘭芳共和國國土位於婆羅洲,也就是現在的加裡曼丹島。

在這個國度,首領被稱為大唐總長,他們的首領傳承並不是家天下的方式,而是通過民主選舉和禪讓的形式進行,這個國家參照了一些西方國家的法制,設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機構。這個客家人建立起來的國家,他們的母語自然而然的就是漢語中的客家話。

  當然,除了新加坡與蘇里南之外,世界上還存在一些地區使用漢語作為官方語言,比如說緬甸的果敢地區,不過,這些地區都不是獨立國家,所以就不在這裡一一列舉。

至於中文有沒有可能成為普遍性國際語言,狹義地說,現在已經是了,因為漢語的確已經是聯合國六大官方工作語言之一。

但是從孔子學院在全世界的發展軌跡和近期表現上來看,要想真正成為深入世界民眾的普遍性國際語言,任重道遠、前路漫漫。

朝看天暮看云
2019-03-11

除了中國外,使用漢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國家,有大家熟知的新加坡,還有緬甸北部華人特區、巴基斯坦、蘇里南。

漢語是新加坡的第二官方語言。新加坡法律規定當地在主要車站、機場等公共場所需要有中文的標示及說明,服務業也要安排通曉華語的服務人員。因為早期新加坡華人多來自福建和廣東,這裡北方官話並不通行,後來新加坡為了團結華人,發起講華語運動。

緬甸北部的撣邦特區也把漢語設為官方語言。撣邦第一特區為華人特區,即果敢地區,華人是主體民族,全民使用漢語,書寫簡體漢字。

蘇里南共和國蘇里南共和國為南美洲最小的國家,人口50多萬,面積16萬平方公里,是一個移民國家。蘇里南把漢語方言之一的客家話列為法定語言。主體民族為印度後裔,克里奧爾人,印第安人。客家人在蘇里南大概只有一萬多人。

隨著時代進步,各國交流越來越頻密,使用一種共通的語言顯得非常重要。歐美國家在20世紀強大起來,在世界政治和經濟領域擁有了絕對的話語權。因而,20世紀起英語就成為了世界語言。

曾幾何時,漢語也應該是一門世界語言…

在最強盛的唐朝,四方來賀八方來朝,弱勢的國家如果不使用唐朝的語言,怎麼跟唐朝人溝通,怎麼學習?

相信,隨著中國國力的日益強盛,漢語將再次成為世界語言,更多國家的官方語言。

在此之前,我們需要的是保持我們的文化自信。學習,保護,傳承好我們的漢語文化。

国际小白君
2019-09-08

決定一門語言能否成為通用語的入場券,是使用人數和地理覆蓋,世界上有資格參賽的幾個大語言大概分別是:


漢語、西班牙語、英語、印地語、阿拉伯語、葡萄牙語、俄語、法語


而像日語、德語等,人數也不少,但地理覆蓋是短板,可以斷定出局!


語言的重要性,決定了他們作為外語在世界上的地位,它們的重要性可以分為四個梯隊:


第四梯隊——地區通用語以下:印地語


印地語母語人口有三億多,但目前在本國尚未通行且受到很多邦的抵制,本國精英尊奉英語。印地語在維基百科的詞條數量只排在第51位,位於烏茲別克語、拉丁語、愛沙尼亞語(愛沙尼亞語使用人口只有一百多萬)之後。歐洲一些國家有小語種培訓機構提供幾十門小語種,卻沒有印地語。


第三梯隊——地區日常用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


這幾個語言都有上億使用人口,但由於使用地區碎片化,且沒有一個出類拔萃的國家,因此外國人學習它們的目的一般也是口語交流,以及在當地做生意。但這些國家主要是銷售原材料,購買工業成品的國家,這種市場地位決定了它們的語言的地位不會太高。西葡兩語在中國和很多其他國家比較熱門,是因為西葡語世界和西方世界關係緊密且有所重合,所以借西方之力有更大的機會站在世界舞臺上。西方的一些網站有人討論西班牙語會取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這是想多了。西班牙語至多隻能借用人力併吞美國西南部,但要再進一步,則需要滿足其他條件,後文中會提及。


第二梯隊——地區日常用語+經貿外交用語:漢語、俄語、法語


俄語、法語雖然使用人數比前面的梯隊的幾個還少,但俄法兩國屬於五大流氓之二。

法國是發達國家,在西非維持了一個後院,並在世界都有經濟影響,另外,法國在軍事外交方面很積極,常施行對外干涉。其語言在經貿、外交方面是不可忽視的,另外有很多人想移民到法國,所以就去學法語。俄語則在中亞維持影響力。


漢語是新興的經貿語言,中國在世界的角色是銷售工業成品,購買原材料,並且本國品牌開始走向世界,在新興領域把法國也甩在後面,在很多國家,法語的地位已經被漢語超越。


這三門語言在科研領域的地位也比第三梯隊的要高。

第一梯隊——學術科研用語+地區日常用語+經貿外交用語:英語


英語的地位無須贅述了。


第二梯隊中,有潛力脫穎而出的,只有漢語,那我們來看看,漢語進入第一梯隊,具有哪些優勢和劣勢,還需要什麼條件。


漢語的優勢毫無疑問就是人口數量,相比之下,英語的母語人數加起來總共不到四億,即便是整個西方世界,人口也比中國少。


相對於英語的劣勢就是地理覆蓋稍有欠缺,但依然很廣,不足以成為決定性的短板。

那漢語還需要做到的就是——學術科研用語,這是重中之重!


像目前的漢語和法語這樣僅僅成為經貿用語,不足以達到世界通用語的地位,因為貿易只需要一個國家的一小部分人完成,部分人在中學選修漢語法語、部分人在大學作為專業來學習。一個國家不可能全民都來和中國或法國做生意因而全體學習漢語或法語。就拿80年代的「日語熱」來說,其成因是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因此一小部分人學日語來跟日本做生意,一小部分人看看動漫學點日語,但囿於地理覆蓋,以及學術領域上未能對英語構成挑戰,所以也就只能止步於此了。


而學術科研則不同,學術科研語言是階級提升的通道,是大學中閱讀文章不可缺少的,也是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手段。普通民眾想向上走,就要學習這門語言,上層想保證自己的位置或者再往上,也需要這門語言,因此英語的誘惑是很大的。考慮到整體發展,很多國家都會把英語置於一個很高的位置,這就把英語推上了通用語的地位。

決定一門語言能否成為通用語的入場券,是使用人數和地理覆蓋,世界上有資格參賽的幾個大語言大概分別是:


漢語、西班牙語、英語、印地語、阿拉伯語、葡萄牙語、俄語、法語


而像日語、德語等,人數也不少,但地理覆蓋是短板,可以斷定出局!


語言的重要性,決定了他們作為外語在世界上的地位,它們的重要性可以分為四個梯隊:


第四梯隊——地區通用語以下:印地語


印地語母語人口有三億多,但目前在本國尚未通行且受到很多邦的抵制,本國精英尊奉英語。印地語在維基百科的詞條數量只排在第51位,位於烏茲別克語、拉丁語、愛沙尼亞語(愛沙尼亞語使用人口只有一百多萬)之後。歐洲一些國家有小語種培訓機構提供幾十門小語種,卻沒有印地語。


第三梯隊——地區日常用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


這幾個語言都有上億使用人口,但由於使用地區碎片化,且沒有一個出類拔萃的國家,因此外國人學習它們的目的一般也是口語交流,以及在當地做生意。但這些國家主要是銷售原材料,購買工業成品的國家,這種市場地位決定了它們的語言的地位不會太高。西葡兩語在中國和很多其他國家比較熱門,是因為西葡語世界和西方世界關係緊密且有所重合,所以借西方之力有更大的機會站在世界舞臺上。西方的一些網站有人討論西班牙語會取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這是想多了。西班牙語至多隻能借用人力併吞美國西南部,但要再進一步,則需要滿足其他條件,後文中會提及。


第二梯隊——地區日常用語+經貿外交用語:漢語、俄語、法語


俄語、法語雖然使用人數比前面的梯隊的幾個還少,但俄法兩國屬於五大流氓之二。

法國是發達國家,在西非維持了一個後院,並在世界都有經濟影響,另外,法國在軍事外交方面很積極,常施行對外干涉。其語言在經貿、外交方面是不可忽視的,另外有很多人想移民到法國,所以就去學法語。俄語則在中亞維持影響力。


漢語是新興的經貿語言,中國在世界的角色是銷售工業成品,購買原材料,並且本國品牌開始走向世界,在新興領域把法國也甩在後面,在很多國家,法語的地位已經被漢語超越。


這三門語言在科研領域的地位也比第三梯隊的要高。

第一梯隊——學術科研用語+地區日常用語+經貿外交用語:英語


英語的地位無須贅述了。


第二梯隊中,有潛力脫穎而出的,只有漢語,那我們來看看,漢語進入第一梯隊,具有哪些優勢和劣勢,還需要什麼條件。


漢語的優勢毫無疑問就是人口數量,相比之下,英語的母語人數加起來總共不到四億,即便是整個西方世界,人口也比中國少。


相對於英語的劣勢就是地理覆蓋稍有欠缺,但依然很廣,不足以成為決定性的短板。

那漢語還需要做到的就是——學術科研用語,這是重中之重!


像目前的漢語和法語這樣僅僅成為經貿用語,不足以達到世界通用語的地位,因為貿易只需要一個國家的一小部分人完成,部分人在中學選修漢語法語、部分人在大學作為專業來學習。一個國家不可能全民都來和中國或法國做生意因而全體學習漢語或法語。就拿80年代的「日語熱」來說,其成因是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因此一小部分人學日語來跟日本做生意,一小部分人看看動漫學點日語,但囿於地理覆蓋,以及學術領域上未能對英語構成挑戰,所以也就只能止步於此了。


而學術科研則不同,學術科研語言是階級提升的通道,是大學中閱讀文章不可缺少的,也是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手段。普通民眾想向上走,就要學習這門語言,上層想保證自己的位置或者再往上,也需要這門語言,因此英語的誘惑是很大的。考慮到整體發展,很多國家都會把英語置於一個很高的位置,這就把英語推上了通用語的地位。

那漢語是否能成為世界的學術科研用語呢?答案是可以。


在學術科研人口數量方面,漢語人口頗具規模,且有巨大增長勢頭。目前中國人需要用英語寫論文,是因為中國是最近的後起國家,需要藉助英語。但中國工業體系十分完整,且隨著學術科研的發展、受教育人口潛力的釋放,學術科研逐漸可以實現獨立,轉而使用漢語,目前在一些中國擅長的領域,漢語已經越來越有存在感。這一步必然會發生,因為使用漢語能極大地提高效率,第一就是省掉從小學到大學學英語的全部時間,第二就是讀寫母語會比讀寫外語快得多(世界上最高等的學府集中在英美,很大一個因素就是語言,人家不用學外語,可以省下大把時間學別的科目,就算你會了英語,人家用母語刷論文還比你快),而且中國的自我意識也會促成這個轉型。此時,漢語在學術科研的地位將與英語相當甚至超越英語。而英語的地位則會動搖,首先是因為世界通用語只能有一門,不可能一國那麼多人都精通英漢雙語,另外,目前偏好學習英語的國家,對英語的態度只是實用而已,並沒有「最後一課」的情結,觀望一下就會很快重新考慮外語教學,就像當年中國放下俄語拿起英語那麼快。


英語目前是否已經形成了全面壓制了呢?答案為否。


有些人認為,英語的影響力已經遍佈全球深入平民了,英語已經註定統一世界語言了。其實這種看法被放大了,主要是因為我們接觸到的外國人,很多是會英語的——不會英語的可能根本沒機會接觸到。除了歐洲國家以及部分前殖民地國家會英語的人口占百分之兩位數以上,其他國家基本都是個位數。很多國家,在大城市可能要問好幾個人,才能找到一個能用英語完成簡單交流的,到鄉下,甚至幾乎沒有。

決定一門語言能否成為通用語的入場券,是使用人數和地理覆蓋,世界上有資格參賽的幾個大語言大概分別是:


漢語、西班牙語、英語、印地語、阿拉伯語、葡萄牙語、俄語、法語


而像日語、德語等,人數也不少,但地理覆蓋是短板,可以斷定出局!


語言的重要性,決定了他們作為外語在世界上的地位,它們的重要性可以分為四個梯隊:


第四梯隊——地區通用語以下:印地語


印地語母語人口有三億多,但目前在本國尚未通行且受到很多邦的抵制,本國精英尊奉英語。印地語在維基百科的詞條數量只排在第51位,位於烏茲別克語、拉丁語、愛沙尼亞語(愛沙尼亞語使用人口只有一百多萬)之後。歐洲一些國家有小語種培訓機構提供幾十門小語種,卻沒有印地語。


第三梯隊——地區日常用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


這幾個語言都有上億使用人口,但由於使用地區碎片化,且沒有一個出類拔萃的國家,因此外國人學習它們的目的一般也是口語交流,以及在當地做生意。但這些國家主要是銷售原材料,購買工業成品的國家,這種市場地位決定了它們的語言的地位不會太高。西葡兩語在中國和很多其他國家比較熱門,是因為西葡語世界和西方世界關係緊密且有所重合,所以借西方之力有更大的機會站在世界舞臺上。西方的一些網站有人討論西班牙語會取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這是想多了。西班牙語至多隻能借用人力併吞美國西南部,但要再進一步,則需要滿足其他條件,後文中會提及。


第二梯隊——地區日常用語+經貿外交用語:漢語、俄語、法語


俄語、法語雖然使用人數比前面的梯隊的幾個還少,但俄法兩國屬於五大流氓之二。

法國是發達國家,在西非維持了一個後院,並在世界都有經濟影響,另外,法國在軍事外交方面很積極,常施行對外干涉。其語言在經貿、外交方面是不可忽視的,另外有很多人想移民到法國,所以就去學法語。俄語則在中亞維持影響力。


漢語是新興的經貿語言,中國在世界的角色是銷售工業成品,購買原材料,並且本國品牌開始走向世界,在新興領域把法國也甩在後面,在很多國家,法語的地位已經被漢語超越。


這三門語言在科研領域的地位也比第三梯隊的要高。

第一梯隊——學術科研用語+地區日常用語+經貿外交用語:英語


英語的地位無須贅述了。


第二梯隊中,有潛力脫穎而出的,只有漢語,那我們來看看,漢語進入第一梯隊,具有哪些優勢和劣勢,還需要什麼條件。


漢語的優勢毫無疑問就是人口數量,相比之下,英語的母語人數加起來總共不到四億,即便是整個西方世界,人口也比中國少。


相對於英語的劣勢就是地理覆蓋稍有欠缺,但依然很廣,不足以成為決定性的短板。

那漢語還需要做到的就是——學術科研用語,這是重中之重!


像目前的漢語和法語這樣僅僅成為經貿用語,不足以達到世界通用語的地位,因為貿易只需要一個國家的一小部分人完成,部分人在中學選修漢語法語、部分人在大學作為專業來學習。一個國家不可能全民都來和中國或法國做生意因而全體學習漢語或法語。就拿80年代的「日語熱」來說,其成因是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因此一小部分人學日語來跟日本做生意,一小部分人看看動漫學點日語,但囿於地理覆蓋,以及學術領域上未能對英語構成挑戰,所以也就只能止步於此了。


而學術科研則不同,學術科研語言是階級提升的通道,是大學中閱讀文章不可缺少的,也是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手段。普通民眾想向上走,就要學習這門語言,上層想保證自己的位置或者再往上,也需要這門語言,因此英語的誘惑是很大的。考慮到整體發展,很多國家都會把英語置於一個很高的位置,這就把英語推上了通用語的地位。

那漢語是否能成為世界的學術科研用語呢?答案是可以。


在學術科研人口數量方面,漢語人口頗具規模,且有巨大增長勢頭。目前中國人需要用英語寫論文,是因為中國是最近的後起國家,需要藉助英語。但中國工業體系十分完整,且隨著學術科研的發展、受教育人口潛力的釋放,學術科研逐漸可以實現獨立,轉而使用漢語,目前在一些中國擅長的領域,漢語已經越來越有存在感。這一步必然會發生,因為使用漢語能極大地提高效率,第一就是省掉從小學到大學學英語的全部時間,第二就是讀寫母語會比讀寫外語快得多(世界上最高等的學府集中在英美,很大一個因素就是語言,人家不用學外語,可以省下大把時間學別的科目,就算你會了英語,人家用母語刷論文還比你快),而且中國的自我意識也會促成這個轉型。此時,漢語在學術科研的地位將與英語相當甚至超越英語。而英語的地位則會動搖,首先是因為世界通用語只能有一門,不可能一國那麼多人都精通英漢雙語,另外,目前偏好學習英語的國家,對英語的態度只是實用而已,並沒有「最後一課」的情結,觀望一下就會很快重新考慮外語教學,就像當年中國放下俄語拿起英語那麼快。


英語目前是否已經形成了全面壓制了呢?答案為否。


有些人認為,英語的影響力已經遍佈全球深入平民了,英語已經註定統一世界語言了。其實這種看法被放大了,主要是因為我們接觸到的外國人,很多是會英語的——不會英語的可能根本沒機會接觸到。除了歐洲國家以及部分前殖民地國家會英語的人口占百分之兩位數以上,其他國家基本都是個位數。很多國家,在大城市可能要問好幾個人,才能找到一個能用英語完成簡單交流的,到鄉下,甚至幾乎沒有。

這部分空白,英語無法快速搶佔,因為大多數國家搞學術科研的都是少數人,而且上完大學寫完論文就把英語還給老師了,因為之後就用不上了,外企白領能需要多少人?大多數人都在為生計奔波,沒時間也不需要英語。我這不是在鼓吹英語無用論,英語對現階段的中國是相當重要的,但既然國家已經從小學到大學提供了基礎的英語教育,那剩下的就是自由選擇、市場決定了,決定的結果就是英語化的人口很少。有人說不會英語就讀不了 Quora,無法開闊眼界,那美國人為什麼不學中文來讀知乎,為什麼中國人美國人都不去學俄語讀 The Question?人們大概不會回答說反正我就是不願意學,而是因為習得一門外語可是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和精力的。


除此之外,相當多的國家教育落後且進步緩慢,絕大多數人沒有接觸高等教育一說,也就沒有了多少學英語的必要,基礎教育也沒有英語。從旅行和文化交流上來看,最常見的跟團旅行全程母語足夠,稍微有一定人口規模的國家看英美影視作品都有配音、字幕,況且本國文化娛樂還是佔主導的。因此,我們不要看到各國留學生上課、各國學者開會都使用英語,就認為英語註定成為人類之語,還差得遠呢。


總體來說,防止全世界被英語同化有幾個非常可靠的緩衝: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俄語、漢語、阿拉伯語、日語。這幾門語言都是很大的語言,內部足以構成完整的、獨立的交流體系,人們沒有很大動力去學習外語,即便有,也是步履蹣跚地學,就像中國人花很多時間在學英語上結果卻事倍功半,因為日常接觸的事物漢語全包了。此外,使用這幾門語言的社會,也都有強大的主體意識,也就是不甘於自己的語言被英語打壓下去。這幾個語言的社會也確實是英語化程度相當低的。

決定一門語言能否成為通用語的入場券,是使用人數和地理覆蓋,世界上有資格參賽的幾個大語言大概分別是:


漢語、西班牙語、英語、印地語、阿拉伯語、葡萄牙語、俄語、法語


而像日語、德語等,人數也不少,但地理覆蓋是短板,可以斷定出局!


語言的重要性,決定了他們作為外語在世界上的地位,它們的重要性可以分為四個梯隊:


第四梯隊——地區通用語以下:印地語


印地語母語人口有三億多,但目前在本國尚未通行且受到很多邦的抵制,本國精英尊奉英語。印地語在維基百科的詞條數量只排在第51位,位於烏茲別克語、拉丁語、愛沙尼亞語(愛沙尼亞語使用人口只有一百多萬)之後。歐洲一些國家有小語種培訓機構提供幾十門小語種,卻沒有印地語。


第三梯隊——地區日常用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


這幾個語言都有上億使用人口,但由於使用地區碎片化,且沒有一個出類拔萃的國家,因此外國人學習它們的目的一般也是口語交流,以及在當地做生意。但這些國家主要是銷售原材料,購買工業成品的國家,這種市場地位決定了它們的語言的地位不會太高。西葡兩語在中國和很多其他國家比較熱門,是因為西葡語世界和西方世界關係緊密且有所重合,所以借西方之力有更大的機會站在世界舞臺上。西方的一些網站有人討論西班牙語會取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這是想多了。西班牙語至多隻能借用人力併吞美國西南部,但要再進一步,則需要滿足其他條件,後文中會提及。


第二梯隊——地區日常用語+經貿外交用語:漢語、俄語、法語


俄語、法語雖然使用人數比前面的梯隊的幾個還少,但俄法兩國屬於五大流氓之二。

法國是發達國家,在西非維持了一個後院,並在世界都有經濟影響,另外,法國在軍事外交方面很積極,常施行對外干涉。其語言在經貿、外交方面是不可忽視的,另外有很多人想移民到法國,所以就去學法語。俄語則在中亞維持影響力。


漢語是新興的經貿語言,中國在世界的角色是銷售工業成品,購買原材料,並且本國品牌開始走向世界,在新興領域把法國也甩在後面,在很多國家,法語的地位已經被漢語超越。


這三門語言在科研領域的地位也比第三梯隊的要高。

第一梯隊——學術科研用語+地區日常用語+經貿外交用語:英語


英語的地位無須贅述了。


第二梯隊中,有潛力脫穎而出的,只有漢語,那我們來看看,漢語進入第一梯隊,具有哪些優勢和劣勢,還需要什麼條件。


漢語的優勢毫無疑問就是人口數量,相比之下,英語的母語人數加起來總共不到四億,即便是整個西方世界,人口也比中國少。


相對於英語的劣勢就是地理覆蓋稍有欠缺,但依然很廣,不足以成為決定性的短板。

那漢語還需要做到的就是——學術科研用語,這是重中之重!


像目前的漢語和法語這樣僅僅成為經貿用語,不足以達到世界通用語的地位,因為貿易只需要一個國家的一小部分人完成,部分人在中學選修漢語法語、部分人在大學作為專業來學習。一個國家不可能全民都來和中國或法國做生意因而全體學習漢語或法語。就拿80年代的「日語熱」來說,其成因是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因此一小部分人學日語來跟日本做生意,一小部分人看看動漫學點日語,但囿於地理覆蓋,以及學術領域上未能對英語構成挑戰,所以也就只能止步於此了。


而學術科研則不同,學術科研語言是階級提升的通道,是大學中閱讀文章不可缺少的,也是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手段。普通民眾想向上走,就要學習這門語言,上層想保證自己的位置或者再往上,也需要這門語言,因此英語的誘惑是很大的。考慮到整體發展,很多國家都會把英語置於一個很高的位置,這就把英語推上了通用語的地位。

那漢語是否能成為世界的學術科研用語呢?答案是可以。


在學術科研人口數量方面,漢語人口頗具規模,且有巨大增長勢頭。目前中國人需要用英語寫論文,是因為中國是最近的後起國家,需要藉助英語。但中國工業體系十分完整,且隨著學術科研的發展、受教育人口潛力的釋放,學術科研逐漸可以實現獨立,轉而使用漢語,目前在一些中國擅長的領域,漢語已經越來越有存在感。這一步必然會發生,因為使用漢語能極大地提高效率,第一就是省掉從小學到大學學英語的全部時間,第二就是讀寫母語會比讀寫外語快得多(世界上最高等的學府集中在英美,很大一個因素就是語言,人家不用學外語,可以省下大把時間學別的科目,就算你會了英語,人家用母語刷論文還比你快),而且中國的自我意識也會促成這個轉型。此時,漢語在學術科研的地位將與英語相當甚至超越英語。而英語的地位則會動搖,首先是因為世界通用語只能有一門,不可能一國那麼多人都精通英漢雙語,另外,目前偏好學習英語的國家,對英語的態度只是實用而已,並沒有「最後一課」的情結,觀望一下就會很快重新考慮外語教學,就像當年中國放下俄語拿起英語那麼快。


英語目前是否已經形成了全面壓制了呢?答案為否。


有些人認為,英語的影響力已經遍佈全球深入平民了,英語已經註定統一世界語言了。其實這種看法被放大了,主要是因為我們接觸到的外國人,很多是會英語的——不會英語的可能根本沒機會接觸到。除了歐洲國家以及部分前殖民地國家會英語的人口占百分之兩位數以上,其他國家基本都是個位數。很多國家,在大城市可能要問好幾個人,才能找到一個能用英語完成簡單交流的,到鄉下,甚至幾乎沒有。

這部分空白,英語無法快速搶佔,因為大多數國家搞學術科研的都是少數人,而且上完大學寫完論文就把英語還給老師了,因為之後就用不上了,外企白領能需要多少人?大多數人都在為生計奔波,沒時間也不需要英語。我這不是在鼓吹英語無用論,英語對現階段的中國是相當重要的,但既然國家已經從小學到大學提供了基礎的英語教育,那剩下的就是自由選擇、市場決定了,決定的結果就是英語化的人口很少。有人說不會英語就讀不了 Quora,無法開闊眼界,那美國人為什麼不學中文來讀知乎,為什麼中國人美國人都不去學俄語讀 The Question?人們大概不會回答說反正我就是不願意學,而是因為習得一門外語可是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和精力的。


除此之外,相當多的國家教育落後且進步緩慢,絕大多數人沒有接觸高等教育一說,也就沒有了多少學英語的必要,基礎教育也沒有英語。從旅行和文化交流上來看,最常見的跟團旅行全程母語足夠,稍微有一定人口規模的國家看英美影視作品都有配音、字幕,況且本國文化娛樂還是佔主導的。因此,我們不要看到各國留學生上課、各國學者開會都使用英語,就認為英語註定成為人類之語,還差得遠呢。


總體來說,防止全世界被英語同化有幾個非常可靠的緩衝: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俄語、漢語、阿拉伯語、日語。這幾門語言都是很大的語言,內部足以構成完整的、獨立的交流體系,人們沒有很大動力去學習外語,即便有,也是步履蹣跚地學,就像中國人花很多時間在學英語上結果卻事倍功半,因為日常接觸的事物漢語全包了。此外,使用這幾門語言的社會,也都有強大的主體意識,也就是不甘於自己的語言被英語打壓下去。這幾個語言的社會也確實是英語化程度相當低的。

法語的前途則不是很確定,它有可能依靠非洲前殖民地法語化和非洲人口暴增變得比現在更加強大,也有可能其前殖民地會被英語和阿拉伯語蠶食,法國本土也像德國一樣英語化,僅僅守住內部日常交流,而在對外經貿、高等教育等方面一潰千里。目前甚至包括德法在內的很多歐洲語言的維基百科,語言還是自己的語言,但圖表就直接借用英語的貼上去了,都不翻譯,而反觀前面幾個抵抗力比較強的語言,幾乎都會翻譯出來或者有自己語言的版本。

至於語言本身孰優孰劣,這是使用語言的人決定的,語言是發展變化的,一支龐大的受過教育的人口和學術科研人口,以及質量不斷提高的語文教學,會通過集體積累把漢語推向成熟的學術語言,只要自己邏輯清晰,語文教育到位,寫出來的東西自然能避免歧義,模糊晦澀的表達方式自然會被淘汰。(強烈希望中國加強學術漢語的教育,不然真的會有很多人覺得漢語是模糊的、不嚴謹的、不適合學術的)而英語並不會因為三單加個 s 之類的就比漢語嚴謹。印度、非洲的很多語言,比英語不知道屈折到哪裡去了,可是有人會認為印度人、非洲人說話都很嚴謹嗎?兩百年前有語言學家認為語言越屈折越好,梵語賽高,而漢語沒有字母還不屈折,所以是原始人的語言。這種論調已經銷聲匿跡了。

決定一門語言能否成為通用語的入場券,是使用人數和地理覆蓋,世界上有資格參賽的幾個大語言大概分別是:


漢語、西班牙語、英語、印地語、阿拉伯語、葡萄牙語、俄語、法語


而像日語、德語等,人數也不少,但地理覆蓋是短板,可以斷定出局!


語言的重要性,決定了他們作為外語在世界上的地位,它們的重要性可以分為四個梯隊:


第四梯隊——地區通用語以下:印地語


印地語母語人口有三億多,但目前在本國尚未通行且受到很多邦的抵制,本國精英尊奉英語。印地語在維基百科的詞條數量只排在第51位,位於烏茲別克語、拉丁語、愛沙尼亞語(愛沙尼亞語使用人口只有一百多萬)之後。歐洲一些國家有小語種培訓機構提供幾十門小語種,卻沒有印地語。


第三梯隊——地區日常用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


這幾個語言都有上億使用人口,但由於使用地區碎片化,且沒有一個出類拔萃的國家,因此外國人學習它們的目的一般也是口語交流,以及在當地做生意。但這些國家主要是銷售原材料,購買工業成品的國家,這種市場地位決定了它們的語言的地位不會太高。西葡兩語在中國和很多其他國家比較熱門,是因為西葡語世界和西方世界關係緊密且有所重合,所以借西方之力有更大的機會站在世界舞臺上。西方的一些網站有人討論西班牙語會取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這是想多了。西班牙語至多隻能借用人力併吞美國西南部,但要再進一步,則需要滿足其他條件,後文中會提及。


第二梯隊——地區日常用語+經貿外交用語:漢語、俄語、法語


俄語、法語雖然使用人數比前面的梯隊的幾個還少,但俄法兩國屬於五大流氓之二。

法國是發達國家,在西非維持了一個後院,並在世界都有經濟影響,另外,法國在軍事外交方面很積極,常施行對外干涉。其語言在經貿、外交方面是不可忽視的,另外有很多人想移民到法國,所以就去學法語。俄語則在中亞維持影響力。


漢語是新興的經貿語言,中國在世界的角色是銷售工業成品,購買原材料,並且本國品牌開始走向世界,在新興領域把法國也甩在後面,在很多國家,法語的地位已經被漢語超越。


這三門語言在科研領域的地位也比第三梯隊的要高。

第一梯隊——學術科研用語+地區日常用語+經貿外交用語:英語


英語的地位無須贅述了。


第二梯隊中,有潛力脫穎而出的,只有漢語,那我們來看看,漢語進入第一梯隊,具有哪些優勢和劣勢,還需要什麼條件。


漢語的優勢毫無疑問就是人口數量,相比之下,英語的母語人數加起來總共不到四億,即便是整個西方世界,人口也比中國少。


相對於英語的劣勢就是地理覆蓋稍有欠缺,但依然很廣,不足以成為決定性的短板。

那漢語還需要做到的就是——學術科研用語,這是重中之重!


像目前的漢語和法語這樣僅僅成為經貿用語,不足以達到世界通用語的地位,因為貿易只需要一個國家的一小部分人完成,部分人在中學選修漢語法語、部分人在大學作為專業來學習。一個國家不可能全民都來和中國或法國做生意因而全體學習漢語或法語。就拿80年代的「日語熱」來說,其成因是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因此一小部分人學日語來跟日本做生意,一小部分人看看動漫學點日語,但囿於地理覆蓋,以及學術領域上未能對英語構成挑戰,所以也就只能止步於此了。


而學術科研則不同,學術科研語言是階級提升的通道,是大學中閱讀文章不可缺少的,也是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手段。普通民眾想向上走,就要學習這門語言,上層想保證自己的位置或者再往上,也需要這門語言,因此英語的誘惑是很大的。考慮到整體發展,很多國家都會把英語置於一個很高的位置,這就把英語推上了通用語的地位。

那漢語是否能成為世界的學術科研用語呢?答案是可以。


在學術科研人口數量方面,漢語人口頗具規模,且有巨大增長勢頭。目前中國人需要用英語寫論文,是因為中國是最近的後起國家,需要藉助英語。但中國工業體系十分完整,且隨著學術科研的發展、受教育人口潛力的釋放,學術科研逐漸可以實現獨立,轉而使用漢語,目前在一些中國擅長的領域,漢語已經越來越有存在感。這一步必然會發生,因為使用漢語能極大地提高效率,第一就是省掉從小學到大學學英語的全部時間,第二就是讀寫母語會比讀寫外語快得多(世界上最高等的學府集中在英美,很大一個因素就是語言,人家不用學外語,可以省下大把時間學別的科目,就算你會了英語,人家用母語刷論文還比你快),而且中國的自我意識也會促成這個轉型。此時,漢語在學術科研的地位將與英語相當甚至超越英語。而英語的地位則會動搖,首先是因為世界通用語只能有一門,不可能一國那麼多人都精通英漢雙語,另外,目前偏好學習英語的國家,對英語的態度只是實用而已,並沒有「最後一課」的情結,觀望一下就會很快重新考慮外語教學,就像當年中國放下俄語拿起英語那麼快。


英語目前是否已經形成了全面壓制了呢?答案為否。


有些人認為,英語的影響力已經遍佈全球深入平民了,英語已經註定統一世界語言了。其實這種看法被放大了,主要是因為我們接觸到的外國人,很多是會英語的——不會英語的可能根本沒機會接觸到。除了歐洲國家以及部分前殖民地國家會英語的人口占百分之兩位數以上,其他國家基本都是個位數。很多國家,在大城市可能要問好幾個人,才能找到一個能用英語完成簡單交流的,到鄉下,甚至幾乎沒有。

這部分空白,英語無法快速搶佔,因為大多數國家搞學術科研的都是少數人,而且上完大學寫完論文就把英語還給老師了,因為之後就用不上了,外企白領能需要多少人?大多數人都在為生計奔波,沒時間也不需要英語。我這不是在鼓吹英語無用論,英語對現階段的中國是相當重要的,但既然國家已經從小學到大學提供了基礎的英語教育,那剩下的就是自由選擇、市場決定了,決定的結果就是英語化的人口很少。有人說不會英語就讀不了 Quora,無法開闊眼界,那美國人為什麼不學中文來讀知乎,為什麼中國人美國人都不去學俄語讀 The Question?人們大概不會回答說反正我就是不願意學,而是因為習得一門外語可是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和精力的。


除此之外,相當多的國家教育落後且進步緩慢,絕大多數人沒有接觸高等教育一說,也就沒有了多少學英語的必要,基礎教育也沒有英語。從旅行和文化交流上來看,最常見的跟團旅行全程母語足夠,稍微有一定人口規模的國家看英美影視作品都有配音、字幕,況且本國文化娛樂還是佔主導的。因此,我們不要看到各國留學生上課、各國學者開會都使用英語,就認為英語註定成為人類之語,還差得遠呢。


總體來說,防止全世界被英語同化有幾個非常可靠的緩衝: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俄語、漢語、阿拉伯語、日語。這幾門語言都是很大的語言,內部足以構成完整的、獨立的交流體系,人們沒有很大動力去學習外語,即便有,也是步履蹣跚地學,就像中國人花很多時間在學英語上結果卻事倍功半,因為日常接觸的事物漢語全包了。此外,使用這幾門語言的社會,也都有強大的主體意識,也就是不甘於自己的語言被英語打壓下去。這幾個語言的社會也確實是英語化程度相當低的。

法語的前途則不是很確定,它有可能依靠非洲前殖民地法語化和非洲人口暴增變得比現在更加強大,也有可能其前殖民地會被英語和阿拉伯語蠶食,法國本土也像德國一樣英語化,僅僅守住內部日常交流,而在對外經貿、高等教育等方面一潰千里。目前甚至包括德法在內的很多歐洲語言的維基百科,語言還是自己的語言,但圖表就直接借用英語的貼上去了,都不翻譯,而反觀前面幾個抵抗力比較強的語言,幾乎都會翻譯出來或者有自己語言的版本。

至於語言本身孰優孰劣,這是使用語言的人決定的,語言是發展變化的,一支龐大的受過教育的人口和學術科研人口,以及質量不斷提高的語文教學,會通過集體積累把漢語推向成熟的學術語言,只要自己邏輯清晰,語文教育到位,寫出來的東西自然能避免歧義,模糊晦澀的表達方式自然會被淘汰。(強烈希望中國加強學術漢語的教育,不然真的會有很多人覺得漢語是模糊的、不嚴謹的、不適合學術的)而英語並不會因為三單加個 s 之類的就比漢語嚴謹。印度、非洲的很多語言,比英語不知道屈折到哪裡去了,可是有人會認為印度人、非洲人說話都很嚴謹嗎?兩百年前有語言學家認為語言越屈折越好,梵語賽高,而漢語沒有字母還不屈折,所以是原始人的語言。這種論調已經銷聲匿跡了。

有科研工作者已經指明瞭中文在科研方面同英語競爭的這條道路:


既然我們有最大規模的受教育人口,那麼在各行各業都建立起中文學術表達並推廣,當然可以做到。中國各行各業幾乎都有厚達幾百頁的中英術語詞典幷包含詳細說明,這是其他幾個大的語言都做不到的。

關於中文的影響力,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即非洲國家(尤其是東非國家)在與中國合作中的發展起來後,肯定會推廣教育,他們有可能轉而使用漢語作為通用語(中國各方面的影響力、英美在非洲影響力繼續消退、非洲國家的反殖民情結),也有可能繼續使用英語(現有語言路線依賴),或兩者並重並推行本土語言如斯瓦西里語、阿姆哈拉語等。非洲國家的決定直接決定了是英語擴大幾億人口,還是漢語擴大幾億人口。至於學漢字,在現代互聯網資源這麼豐富的條件下並不是什麼挑戰,漢字要一個一個學,英文單詞不也要一個一個背嗎。漢語的語法簡潔,且聲調對於大多數非洲人來說並不是什麼挑戰,它們母語也有聲調。

總之,漢語很有希望成為世界通用語,這要憑藉經貿交流,更重要的是學術科研,隨著中國潛力的釋放,漢語的地位會不斷提升。


別忘了點關注哦,每日帶你實時掌握最新國際動態!

七月流火140400643
2019-03-12

語言在本質上是一種文化載體。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就保存在漢語和漢字中。一種語言和文字被其它國家和民族使用,反應的是語言背後文化的優越性。也反應了使用這種語言和文字的國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人在教育中增設英語課程。為什麼要學英語,道理很簡單。中華文明在近代之後,已經被西方全面超越。中國要改變落後的狀態,必須向西方學習先進的技術和文化。而英美就是西方文明的帶頭大哥。中國人要向西方學習,就必須瞭解他們的語言,他們的文化載體。這就是中國人學習英語,以及其它語種的原因。

中華文化是世界上唯一連續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文化。在人類的發展史上,曾經有過兩千多年領先於世界的輝煌。當中華文明在世界上體現出優越性的時候,這種文化的載體漢語,自然也就體現出極大的優越性。在中國文明的強盛時期,漢語曾以也象今天的英語一樣,受到人們的歡迎。在歷史上,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家的上流社會精英,許多都是會說漢語,寫漢詩的。而且他們也以此為榮。其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漢語代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這種文化會以其本身的優越性,向四周輻射。由於其強大的影響力,以中國為中心形成了所謂的儒家文化圈,也就是漢文化圈。

到了近代,隨著中國的落後,以及自身的被西方列強的侵略和欺辱,連中國自己的知識分子都開始從中國文化中尋找原因。對中華文化進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甚到失去了信心。正因此,中國文化的影響力,逐漸消失。於是,之前受到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也紛紛轉向。不再以崇拜的眼光看中國文化,看中國,看漢語。於是,中國文化受到了冷落。之前的漢文化圈的國家,還出現了許多去中國化做法。比如南朝鮮首都的改名等等,都是這種表現。

中國文化雖然在近代暫時落後了,但它畢竟有五千年連續不斷的發展,有兩千多年的輝煌。雖然暫時落後了,但依然有巨大的優越性,這就是一些國家一方面在做著去中國化的事情,一方面在做著搶奪中國文化遺產的事情。

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改變著近代以來落後捱打的現狀。這種改變也來自於中國文化的自我更新和自我發展。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現實相結合中的“中國現實”就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當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的時候。中國文化的影響力便慢慢開始恢復。

金一南將軍在一次演講中說到。李光耀是新加坡華人,本來不會說漢語。在抗美援朝戰爭之後,他開始學中文。因為他從這場戰爭中看到了,中國人真正的站起來了。而站起來的中國人,中國文化必將在未來發揮巨大的影響力。

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今天的中國,日益走近世界政治舞臺的中心。今天的中國,在世界政治舞臺上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無論是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中,對世界的影響都是不容小覷的。習主席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更是把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緊緊的綁定在一起。中國四十年發展的巨大成就,正成為發展中國家自身發展可資借鑑的經驗。中國已經具備了這樣的影響力,那麼,做為中國文化最重要的載體漢語為什麼不能成為普遍性的國際語言呢?

漢語在未來會成為一種普遍的國際語言,這個前景我是毫不懷疑的。去年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孫女在網上秀漢語,就已經很清楚的表現出這種傾向了。

語言在本質上是一種文化載體。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就保存在漢語和漢字中。一種語言和文字被其它國家和民族使用,反應的是語言背後文化的優越性。也反應了使用這種語言和文字的國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人在教育中增設英語課程。為什麼要學英語,道理很簡單。中華文明在近代之後,已經被西方全面超越。中國要改變落後的狀態,必須向西方學習先進的技術和文化。而英美就是西方文明的帶頭大哥。中國人要向西方學習,就必須瞭解他們的語言,他們的文化載體。這就是中國人學習英語,以及其它語種的原因。

中華文化是世界上唯一連續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文化。在人類的發展史上,曾經有過兩千多年領先於世界的輝煌。當中華文明在世界上體現出優越性的時候,這種文化的載體漢語,自然也就體現出極大的優越性。在中國文明的強盛時期,漢語曾以也象今天的英語一樣,受到人們的歡迎。在歷史上,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家的上流社會精英,許多都是會說漢語,寫漢詩的。而且他們也以此為榮。其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漢語代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這種文化會以其本身的優越性,向四周輻射。由於其強大的影響力,以中國為中心形成了所謂的儒家文化圈,也就是漢文化圈。

到了近代,隨著中國的落後,以及自身的被西方列強的侵略和欺辱,連中國自己的知識分子都開始從中國文化中尋找原因。對中華文化進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甚到失去了信心。正因此,中國文化的影響力,逐漸消失。於是,之前受到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也紛紛轉向。不再以崇拜的眼光看中國文化,看中國,看漢語。於是,中國文化受到了冷落。之前的漢文化圈的國家,還出現了許多去中國化做法。比如南朝鮮首都的改名等等,都是這種表現。

中國文化雖然在近代暫時落後了,但它畢竟有五千年連續不斷的發展,有兩千多年的輝煌。雖然暫時落後了,但依然有巨大的優越性,這就是一些國家一方面在做著去中國化的事情,一方面在做著搶奪中國文化遺產的事情。

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改變著近代以來落後捱打的現狀。這種改變也來自於中國文化的自我更新和自我發展。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現實相結合中的“中國現實”就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當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的時候。中國文化的影響力便慢慢開始恢復。

金一南將軍在一次演講中說到。李光耀是新加坡華人,本來不會說漢語。在抗美援朝戰爭之後,他開始學中文。因為他從這場戰爭中看到了,中國人真正的站起來了。而站起來的中國人,中國文化必將在未來發揮巨大的影響力。

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今天的中國,日益走近世界政治舞臺的中心。今天的中國,在世界政治舞臺上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無論是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中,對世界的影響都是不容小覷的。習主席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更是把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緊緊的綁定在一起。中國四十年發展的巨大成就,正成為發展中國家自身發展可資借鑑的經驗。中國已經具備了這樣的影響力,那麼,做為中國文化最重要的載體漢語為什麼不能成為普遍性的國際語言呢?

漢語在未來會成為一種普遍的國際語言,這個前景我是毫不懷疑的。去年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孫女在網上秀漢語,就已經很清楚的表現出這種傾向了。

H青徵
2019-03-11

謝邀@東坡有肉吃

以漢語作為官方語言的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 新加坡(連同馬來語,英語和泰米爾語--印度方言一種,且新加坡特別指明他們使用的漢語叫華語,藉以彰顯自己的國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按《聯合國憲章》規定,聯合國的官方語言為漢語、法語、俄語、英語和西班牙語,1973年阿拉伯語也成為其官方語言。

至於漢語有沒有可能成為世界通用語言,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很難非常難。不是說我國不夠強盛不能吸引別的國家學習漢語,實在是因為漢語啊,對於歪果仁來說真的是太難了!舉個簡單例子,單就中文的一個“打”字,就有毆打、打雷、打漁、打麻將、打蠟、打電話、打球、打比喻、打手勢……


謝邀@東坡有肉吃

以漢語作為官方語言的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 新加坡(連同馬來語,英語和泰米爾語--印度方言一種,且新加坡特別指明他們使用的漢語叫華語,藉以彰顯自己的國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按《聯合國憲章》規定,聯合國的官方語言為漢語、法語、俄語、英語和西班牙語,1973年阿拉伯語也成為其官方語言。

至於漢語有沒有可能成為世界通用語言,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很難非常難。不是說我國不夠強盛不能吸引別的國家學習漢語,實在是因為漢語啊,對於歪果仁來說真的是太難了!舉個簡單例子,單就中文的一個“打”字,就有毆打、打雷、打漁、打麻將、打蠟、打電話、打球、打比喻、打手勢……



謝邀@東坡有肉吃

以漢語作為官方語言的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 新加坡(連同馬來語,英語和泰米爾語--印度方言一種,且新加坡特別指明他們使用的漢語叫華語,藉以彰顯自己的國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按《聯合國憲章》規定,聯合國的官方語言為漢語、法語、俄語、英語和西班牙語,1973年阿拉伯語也成為其官方語言。

至於漢語有沒有可能成為世界通用語言,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很難非常難。不是說我國不夠強盛不能吸引別的國家學習漢語,實在是因為漢語啊,對於歪果仁來說真的是太難了!舉個簡單例子,單就中文的一個“打”字,就有毆打、打雷、打漁、打麻將、打蠟、打電話、打球、打比喻、打手勢……



在逆境中行走
2019-03-12

世界上有四分之一的人說漢語用漢字,難道還不先進嗎,為什麼還亂放屁,世界萬物都能用漢語表達的清清楚楚,而且永遠不變,其他語言有這功能嗎?學要學別人先進的東西,她媽媽的為什麼要學落後於中國的東西。

user2703677070727
2019-03-12

當你強大到和老美一樣到那時就自然而然成為普遍性語言。

用户20194715
2019-09-07

不需要太復雜!不希望客家話,最後演變成為一種國際性語言!只希望更多客家人,還能留住鄉音!

诚者無憂1234567890
2019-03-12

新加坡是除中國以外,唯一一個將漢語列為官方語言的國家。 除此之外還有緬甸北部的撣邦地區使用漢語,拉美小國蘇里南,由於受華人影響,官方語言是中國的客家話。現在越南國家準備將官方文字“法文”改為“漢文”。

要想讓漢語像英語一樣,成為國際上普遍使用的語言,還需很長的路要走,等中國第二個“一百年”實現“復興”後,那時國際上也許會普遍使用漢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