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觀評價張學良的一生?

千古罪人還是民族英雄?如何客觀評價張學良的一生?
10 個回答
疯长的桃林
2017-09-19

張學良本身就是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就是他自己也是承認的。(爭議問題,各持觀點不要攻擊)
如何客觀評價張學良的一生?

1.國民黨和南京國民政府對其存在爭議

提起國民黨和南京國民政府對張學良的爭議,主要爭議點:發動西安事變,囚禁蔣介石。針對這一點從遠處講是受幾千年以來中國的中國正統思想的影響,在那個時代,中國的官員或多或少的在腦海裡,還存在君君臣臣的封建思想。這一點你別不承認,張學良自己堅持送蔣介石回南京,明知結果,非要為之,難道忠君思想在張學良腦海裡會沒有,反正我是不相信。後來披露張學良日記張學良自己都認為對不起蔣介石。這樣就不難理解南京官員對張學良的爭議和不滿了。

2.國民爭議點

提起這一點,也包括我們現在的許多人都搞不懂的,更別說當時的人了。那就是放棄東北三省,看看張學良的武裝部隊關外大約有16.5人,關內大約有10萬人,而當時的日本關東軍大約是2.7萬人,從兵力上說東北軍的確有一戰之力的。只有少數軍人自發抵抗,也沒有扭轉戰局,一年後的1932年東北三省全部淪陷。

這裡面的確是令人氣憤,軍人以保家衛國為己任,一槍不發,退入關內,致使東北3000萬同胞被奴役14年之久。東北成了日本的侵華基地,大量的糧食,煤炭,木材運往日本。許多勞工被日本掠奪。更有活體實驗731部隊。從這一點上講張學良的確應該是歷史的罪人。但是這裡面有三點原因不得不說,一是根據顧維鈞回憶錄記載,國民政府的確有讓張學良不抵抗,(不要激動哥倫比亞張學良日記是張學良自己說的是自己下的命令,也有視頻,這裡存疑吧!)這一因素這關重要。二是關東軍是日本的精銳中的精銳,在東北是不是他們從心理上有壓力(猜測)。三是政府的政策,例如攘外必先安內,還有求助當時的國際機構——國聯的僥倖心理作祟。

三、民族英雄原因再分析

如何客觀評價張學良的一生?

這一點上,爭議最大,也最是不統一。我認為稱呼張學良為民族英雄,沒有什麼不妥。關鍵是我們看待歷史的角度問題。歷史就放在那裡,只是不同的人來閱讀,會產生不同的理解。同志們我舉一個例子,在十大將軍中,徐海東將軍,由於在紅軍到達陝北做出過突出貢獻,後來徐老由於身體原因,最後還是評為大將,儘管有徐老高風亮節的多次推辭。

我們回過頭來,心平氣和的去看西安事變(這裡不要噴),西安事變最大的貢獻是什麼?就一句話——它改變中國的歷史進程。中國的軍隊,中國的政府,中國人民,不再打內戰,轉換槍口一致對外。就這一點,它就像阿基米德的支點,足以讓西安事變成為歷史支點的人——張學良成為民族英雄。

最後,我們回過頭來,再看那段歷史,我們不能,也不應該抓住東北淪陷,生活作風等問題來掩蓋張學良西安事變的歷史功績,這對張學良也不公平。我們評價一個歷史人物,應該分開功是功,過是過。

四都火鸡
2017-09-20

張學良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極具爭議的人物,以前普遍(教科書)認為張學良是愛國將領、民族英雄,近來網上又把他批得一無是處❕

罵一個歷史人物很容易,恰恰其分的評價一個歷史人物卻非易事❕

如果張學良只是一個普通的富二代或不是處於那個民族危機的年代,張學良估計是愛國憤青,但偏偏他趕上了那個年代和地點,悲劇不可避免❕
如何客觀評價張學良的一生?
先說張學良的一大功勞:東北易幟❕

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通電全世界,宣佈“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在東北將原五色旗改為南京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宣佈擁護國民政府的政治行動,這就是東北易幟❕

東北易幟維護了國家統一,也是張學良的一大功績,這是毋庸置疑的❕

東北易幟之後半年,1929年7月,張學良以武力收回蘇聯掌握的中東路的部分管理權,將蘇聯職員遣送回國,中東路事件爆發;蘇軍與東北軍發生武裝衝突後,國民政府對蘇聯宣戰;11月,蘇軍先後攻佔了扎賚諾爾、滿洲里、海拉爾❕

這場衝突達5個月之久,雙方動員兵力達到20萬,蘇軍傷亡800多人,東北軍傷亡2000多人,被俘7000人,中方慘敗❕

張學良收回中東路的管理權雖然目的是好的,但在蘇聯做出讓步的情況下,仍然直接動用武力,顯然太魯莽❕

此事由張學良率先挑起,後來擋不住蘇軍的進攻,又不顧國民政府的反對,單方面與議和,導致中國權益受損❕
如何客觀評價張學良的一生?
中東路事件造成黑瞎子島被蘇軍佔領,直到2005年才被收回一半;另外,中東路事件也讓日本人看到了東北軍的外強中乾,使日本佔領東北的野心膨脹,為“九一八”事變的爆發埋下隱患❕

中東路事件是張學良的一大過錯❕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佔領整個東北,東北的丟失是中國近代最為嚴重的一次領土損失❕

平心而論,從中東路事件東北軍的表現來看,即使是張作霖在世,東北一部分地區仍然會被日本人佔領,但是絕不會一夜之間丟失整個東北,甚至可以通過各種手段保全絕大部分地區❕

“九一八”事變中,東北軍不抵抗政策,張學良絕對要負主要責任❕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張學良在這件事中的表現到底是愛國行為還是愚蠢之舉,眾說紛紜❕
如何客觀評價張學良的一生?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張學良被軟禁,其政治生命宣佈結束,一生功過任後人評說❕……

社会我亮哥
2017-09-15

擁有百萬雄兵、千萬百姓、無數兵工廠軍火庫乃至飛機野炮裝甲車之東三省,一槍不發丟棄乃父張作霖苦心經營幾十年的基業,能說是民族英雄???整日流連於北平的酒場舞會中,“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當行”,在溫柔鄉中樂不思東北,能說是民族英雄???僅一個西安事變是無法抹殺其罪過的。

張學良晚年曾多次自稱“我是罪人中的罪魁”,為此他在基督教中尋求靈魂的救贖,也一直拒絕回到中國大陸,儘管他在大陸被吹頌成“偉大的愛國將領”。

100年沧桑
2017-09-15

每個人需要正視歷史,有一點是可以肯定,即便沒我二次國共合作,日寇必敗是沒有任何懸念的,只是抗戰絕不會是八年,至少那時沒有人知道美國後期參戰;其二,按照蔣某人攘外必先安內的戰略方向,即便決心抗日,這個戰略方向是不變的,那時共產黨還能有機會安心鞏固民心,發展生產,從而根深蒂固嗎?其三,二次國共合作確立後,在和國民黨多次談判後,共產黨擁有民意資格軍隊僅僅四個師加地方武裝,滿打滿算七萬多人,到1945年抗戰結束,1946年內戰開始共產黨軍隊發展到將近近130萬。如果沒有1936年二次國共合作,共產黨能夠從抗戰到最後1949年的建國很難說是不是未知,或者需要推後15年都不止。張學良即便是二流子,不務正業丟了東北,但關鍵時刻,歷史選擇了他,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

黑天鹅之怒
2017-09-19

張學良經常強調如果自己抵抗一個是得不到中央政府支援。另一個日軍進攻東北,如果不抵抗,起碼可以證明東北軍不是挑起戰爭的一方。仔細看當時的歷史,當時東北軍是全中國實力最強大的軍隊,不論是軍隊數量,統治的地盤面積,還是武器裝備都在中央政府的實力之上。如果全力抵抗,就算沒有中央政府支援,起碼不至於一夜間丟失三個省。另外一個就是為了證明東北軍不是挑釁的一方,日軍進攻後,張學良下令將東北軍主力撤入山海關以內,但是山海關和錦州仍在東北軍手裡,既然已經證明了日軍是挑釁的一方,東北軍完全可以守住錦州和山海關以待時機變化和日後反攻,而且國民政府多次下令命令張學良守住山海關,甚至汪精衛親自去面見張學良勸告他守住錦州和山海關,可張學良拒絕,理由是不能為了他自己的個人榮辱去犧牲部下生命。直到後來山海關錦州失守,關內兩個省察哈爾和熱河省也因為張學良不抵抗而失守,日軍逼近華北平原,長城抗戰爆發。長城抗戰的軍隊主要是西北軍中央軍和閻錫山的晉綏軍,這三支軍隊離長城和華北平原相當遠,日軍就算大規模進攻華北也暫時威脅不到他們的利益,因為華北大部也屬於張學良的地盤。可西北軍中央軍以及晉軍不在乎是不是自己的地盤,日本人來了就得上。整個長城抗戰,唯獨不見幾十萬已經撤入關內的東北軍,而且張學良在長城抗戰期間,因為受到全國人民唾罵,壓力很大,跑到意大利和已經結婚了的墨索里尼的女兒逍遙快活去了。

新知传习阁
2017-09-20

如何客觀評價張學良的一生?

張學良的悲劇一半是自己造成的,一半是張作霖造成的。

張作霖對他關愛有加,生怕他吃了什麼苦頭,什麼都不讓他幹。

張作霖死的太早,傳幫帶的任務沒有完成。

一方面,張學良沒有管理東北軍政的能力,另一方面,張學良沒有駕馭東北軍政人物的威信。最後他缺少洞察真相的能力

這幾方面能力的缺失,造成他一生的悲劇。

如何客觀評價張學良的一生?

張學良沒有管理東北軍政的能力。

他連東北如何自處的大局都沒想明白:處在蘇聯日本國民政府的夾縫中,必須利用他們三方對東北的野心,爭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不能和任何一方有過深的交情,又不能和任何一方翻臉。不能與國民政府走太近,不是說東北不應該回歸統一,而是說國民政府沒有能力給東北以什麼實質的幫助,國民政府自己都有許多問題難以解決。

而張學良一接任,就宣佈東北易幟,迴歸中央。然後就和蘇聯因中東路打了起來,輸的很慘。這時能影響東北的外部三大力量只有日本人了,日本人發動九一八就有了很好的內外部條件。如果和蘇聯不翻臉,日本人是不大敢佔領東北的。

至於如何發展東北,如何發展軍事,張學良更是不懂了。

張學良領導的東北軍對日本作戰,每戰必輸,每戰必逃。武器裝備是全國最好的,打仗卻是全國軍隊最差的。

如何客觀評價張學良的一生?

主少國疑的事件中國太多了。

張學良太年輕,突然接班了,比他資歷更老的人肯定不服,這是必然的。

如果指揮不了他們,就不指揮,由他們去搞。張學良只需要招攬軍事人才,管理好軍隊就可以了。

只是軍隊不亂,其它的事慢慢來搞。

而不是一上來就槍決了楊常二人,讓本來就比較微妙的東北軍政兩界人物心寒了。從此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如何客觀評價張學良的一生?

洞察真相的能力對於領導人來說,非常重要。

只有一眼看到問題所在,才能找出最有效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個能力,要麼有天份,要麼見得多了也能有提高。

而張學良一沒天份,二見識太少。

他做的每一件事,基本上都沒有正確過。

在各路軍閥中,他是最年輕,最無知的。軍隊實力最強,但卻是最讓人看不起的一個。大家都知道他不能成事。

年輕任性對於一般的年輕 人來說,不是什麼事。對於一個領導人來說是致命的。

本來在全國軍閥中,東北軍張學良的牌面實力最強,卻讓他打成了相公。

軍閥混戰,能戰到最後的一定是能力是全面的。能力最差的一定會被最早淘汰,張學良稀裡糊塗出局,就是他實際能力的反映。

梦绕丹阳湖
2017-09-20

用今天的道德標準評論張學良是不嚴謹的,評論張學良首先要了解當時的社會現狀,清朝末年起,中國就不間斷的處在戰火紛飛中,可以說老百姓就沒有好好的有個安穩日子,軍閥混戰更是讓國人的愛國熱情變得迷茫,外國勢力已經在中國的土地上稱霸,只有部分熱血學子在到處為國吶喊,張作霖只是一方軍閥霸主,東北也並不是張作霖完全掌控,日本已經駐在了東北。張作霖死後,張學良並沒有完全掌控了張作霖舊部,他自己也沒有足夠的信心穩固東北局勢,可以說,張學良根本就不是帥才,這也是張學良投靠國民政府的一個主要原因,發生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的不抵抗命令是張學良放棄東北的根本原因,有人說張學良是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張學良自己都沒有掌控東北的信心,他還保存個毛實力!如果張學良是為了保存實力,東北是他的家,他撤出東北不就成了找死?當時的社會環境,說團結一心抵抗外敵,國民政府都不團結一心,東北軍民能團結一致抗日嗎?老蔣都得被逼著抗日,誰又能給張學良支持?更不要說老百姓啦!再說,蔣介石又怎麼可能放過他!張學良放棄東北就是罪人,但蔣介石才是禍首,西安事變再次讓世人看到內幕,張學良和楊虎臣的行動改變了中國歷史,說張楊為民族英雄也不為過。歷史真相不是蔣介石的日記,如果蔣介石的日記就可視作歷史,那麼蔣介石在地圖上收回蒙古,是不是外蒙就回歸中國啦?拿今天的道德標準評判歷史就是對歷史最大的侮辱。張學良是東北人民的罪人,蔣介石是國家民族的罪人!

xh吾心向佛
2017-09-19

千古罪人、張學良東北擁兵幾十萬、擁有當時中國最強的陸空各兵種、兵者護國之重器閒時養兵用時保家衛國、可你到好九一八發生你在北京看戲、各軍隊主官全不在位、日軍功佔北大營時、命令官兵不抵抗、當時日軍650名左右、而守軍是一萬三千多、以至被日軍搶得武器飛機等而用於攻擊我方軍民、當時日軍在東北總兵力一萬多名、而你東北軍幾十萬、因蔣公一句相機處理背千古罵名、你一句誤判局式推掉責任、使東三省血流成河、白骨成堆、而你抱美人而養身、殺父之仇不報、值國民於不故、國仇家恨無一而成、你百死不足以對國人、千古民族罪人、你有何顏見地下之父、所以你死也不敢歸故土……民族英雄是為抵抗外來入侵之敵而做出重大貢獻或為之獻身的、如張自忠等、他購格嗎?敗類!

老邹聊风水
2017-09-20

距離9.18剛剛過去兩天的時間,就和大家還原一下這名飽受爭議的“少帥”吧。

東北王的兒子,老虎廳裡處決楊、常事件,興建黃金學員【現東北大學】,修建遼寧沿海港口,東北易幟,興建銀行。雖然在東北是以地方割據的軍閥形象出現,

如何客觀評價張學良的一生?但是,在推動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方面的確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其父親,張作霖,在複雜的形勢下,從來沒有出賣一寸土地給日本人。

如何客觀評價張學良的一生?

張氏帥府一座見證了民國史的建築,從其建築規模和裝修風格來看在民國時期可以說是顯赫一時。不比,宋氏姐妹的宅邸差。

在張作霖被日君暗殺後,小六子(張學良的小名)作為長子,接過東北軍的帥印,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處決了楊宇霆、常蔭槐,穩定了東北軍的局勢,之後宣佈東北易幟。為促進祖國的統一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如何客觀評價張學良的一生?

在日軍發動918事變後,執行了,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帶領東北軍撤出東北,當時東北軍的武器裝備和規模來說,絕對和日本關東軍有一拼,但是,如果真的打起來以後,瀋陽會不會也想南京一樣,面臨屠城的命運,蔣介石會不會派兵增員東北?

如何客觀評價張學良的一生?

沒有那麼多的假設,只能說,當時日本關東軍,侵略東北以後,展開了對東北三省的殖民,而且並沒有造成過多的破壞,而是進行了積極的建設,以至於後來解放後,毛主席和周總理指示,沒見過城市,就去東北看一看。

如何客觀評價張學良的一生?

為何被稱作愛國將領呢?這是我X給予張學良最高的評價,雖然,張學良在執行了不抵抗政策撤出東北後,被任命為陸海空軍副司令,手握重兵,但是,槍對準誰?

蔣介石主張,攘外必先安內,可張學良卻堅持不肯打內戰,張學良的一腔熱血是希望去打日本人的,而不是無邊無際的內耗。

張學良在與解放軍對峙的時候,一方面偷偷的供應糧食和武器,另一方面積極勸蔣介石國共合作,這就是後來發生的西安事變。當時解放軍的裝備落後,整體實力要弱一些。

1936年12月12日5時,東北軍奉命到華清池捉拿蔣介石,蔣介石從臥室窗戶跳出,摔傷後背,躲在一塊大石頭後面,被發現活捉。同時,十七路軍扣留了陳誠、邵力子、蔣鼎文、陳調元、衛立煌、朱紹良等國民黨軍政要員,邵元衝等人遇難,西安事變正式爆發。

1936年12月24日,蔣介石簽訂六項協議,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合抗日的主張。12月26日,蔣介石最後獲得釋放回到南京。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南京祕密軟禁起採,由大陸到臺灣,失去了自由; 楊虎城被蔣介石長期囚禁,1949年9月17日在重慶慘遭殺害。東北軍被分拆瓦解,十七路軍被取消。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停止了”安內攘外“政策,迫使國民政府進行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蘇聯所期望的抗日統一戰線。

如何客觀評價張學良的一生?

所以,從西安事變的角度來講,張學良是愛國的,

從不抵抗的行為上來講,張學亮是愛民的,

從被軟禁到再未踏上過中國大陸來講,張學良是忠誠的,

西门一笑
2017-09-19

只能說歷史容不得假設,就當時張作霖留下的東北軍底子,跟最初的關東軍是有一拼的,那麼張學良為什麼要不抵抗?蔣介石雖然沒有下不抵抗的命令,但是蔣的思路還是不抵抗的,張學良一旦抵抗,就沒有了後援,所以作為軍閥,他採取後撤。期望國際勢力調停(他爹就是這麼幹的),他與蔣都沒想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所以東北軍撤到關內,再也沒回到故土。

如果當時張學良反抗呢?就不會讓北大營的將士解除武力,以東北軍的裝備收拾初期的關東軍(有一部分在朝鮮,圍著瀋陽的兵力不多)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但是別想著禦敵以外,打起來兵工生產陷入停頓,關內的蔣是不會給張任何實質上的增援。在日本增兵後註定失敗,而日本在佔領東北後會重新計算中國的戰鬥力(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底氣就是建立在張的不抵抗身上),在東北殖民掠奪會更加徹底,鬼子向關內進攻的時間應該會晚兩至五年,而蔣的大方略是先安內再拂外,會優先剿滅中共,而日本也避免了過早發動太平洋戰爭,最後的結果,雖然二戰還是會勝利,但是我國會永久的失去東北(跟失去外蒙一樣),而國內是沿海及內地的幾個省份才是領土,西藏跟新疆也保不住,這也是西方最想看到的結果。所以說,單純的評價張學良是罪人還是英雄沒有任何意義,他只是個軍閥,還不算是一個合格的軍閥,他的所作所為,都不是他主觀控制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