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世界上的很多“後發”國家中,只有中國大陸和“四小龍”實現了工業化,你怎麼看?這是為什麼?

其他象東歐國家,實力也不差,為什麼經濟沒有騰飛?
10 個回答
以股易金
2018-11-17

後發優勢,是討論經濟中經常會運用到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落後的國家由於有發達國家作為模板和例子,可以避免很多錯誤,同時外部環境也更好,從而實現快速發展。這種發展速度往往要比發達國家自身經歷來的更容易一些,時間更短。在國際發展中,很多國家都發揮出了這種優勢,從而達到較好的發展水平,比方說,中國大陸和亞洲四小龍。


人們不禁想要問,問什麼其他國家沒能夠實現工業化呢?其實很簡單,比方說在中國內部,也有很多省份沒實現工業化,這都是很正常的。

有人說世界上的很多“後發”國家中,只有中國大陸和“四小龍”實現了工業化,你怎麼看?這是為什麼?

東歐國家在蘇聯時期就是做蘇聯的附庸,蘇聯解體以後就成了歐洲的附庸。他們在這個集體中的生活水平是不錯的,可以簡單賣一點資源或者是給歐洲種一點糧食就可以獲得比較不錯的收入。沒有必要做這些事情。

有人說世界上的很多“後發”國家中,只有中國大陸和“四小龍”實現了工業化,你怎麼看?這是為什麼?

另外,東歐16過,人口在一起才1.2億,面積133萬平方公里,地理條件也不優越。另外,政治上的原因也有。歐洲自己發展還不夠,哪有空給東歐發展,東歐在歐洲和蘇聯之間,越窮越好。而在亞洲,美國則需要自己的盟友,四小龍倒是很完美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专利居入
2018-11-16

亞洲四小龍,中國在沒有實現工業化前,普遍都是底子薄,工業基礎差,民眾生話水平低。按照經濟學家來說,亞洲四小龍剛好趕上了美日歐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中國則是步四小龍的後塵,也是承接了四小龍和日本等產業轉移。那我想問一句,全球一百多個國家,為什麼只有亞洲四小龍和中國獲得了這樣一個機會?大家都知道,商人是以盈利為先機,他投資的目的就是賺錢,想賺錢首先要有一個相對來說要安全,穩定的社會,這點亞洲四小龍和中國都是具備的。第二條,吃苦耐勞。新加坡,香港,臺灣都是華人居多,韓國雖然華人少,但他受漢文化的影響較大,至今還保留著許多我們的風俗。這些也是受到投資者較歡迎的。第三,儲蓄率高。民眾儲蓄高,為國家起初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辦任何事都需要資金,在二十世記九十年代,中國基建開始大發展,大建設,所需的資金來自國外的少。那時美歐等西方國家對中國還是抱著懷疑的態度,認為中國不可能成功。第四,中國有十幾億人囗,這個龐大的市場也是中國飛速發展的根基。就拿客運飛機來說,目前世界基本上被波音和空客兩大公司把持。日本的科技水平在全球來說都是較高的,但是在飛機領域日本卻鮮有成果,主要是美歐的飛機制造水平高,另外研發資金大,生產出來的產品很難與其競爭。為什麼中國敢於在飛機,芯片等這些高科技領域投資巨大,科技進步一部分,最主要還是國內的巨大需求,C919剛試飛成功就拿到了很大的訂單,這些訂單大多都是國內各大航空公司訂購的。我覺得中國和亞洲四小龍之所以能實現工業化,也是具備了其他國家所。沒有的才是主要因素

品质私唯
2018-11-16

這個問題牽涉到方方面面,首先後發先至的都是亞洲黑頭髮黃皮膚(包括目前發展勢頭很好的越南)的人種,這類人骨子裡就充滿了不服輸的個性,有衣錦還鄉的情結,具有很強的榮辱感,所以在工業化進程中決不會向西方低頭。其次是重視教育,整體文化素質在短時期提升很快,對高科技的追逐契而不捨。第三人口基數高,吃苦耐勞,在勞出密集性工業的發展過程中具有人口紅利優勢。第四悟性高,具有模仿、製造、創造的能力。第五重視裙帶關係,這對於個人,家族,事業的發展具有很強的凝具力。第六政府對工業化在政策、資金和環境上具有宏觀上的支持,而且有具體的經濟發展計劃和實際行出。總之,宏觀上政府有支持,微觀上人們願意付出,這使中國及亞洲四小龍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工業化進程。

万事皆空70
2018-11-18

東歐是許多國家,其中部分國家的人均gdp是高於中國的,有個別國家比如斯洛文尼亞是屬於發達國家的,東歐走蘇聯時代工業水平就比中國高,市場化以後經濟也是迅速增長,

經濟發展取決於多種因素,是多種因素合力的結果,比如地緣優勢,人口數量和素質,經濟發展政策,國際環境,等等,經濟發展並不神祕,

至於為何四小龍和中國實現了工業化,正是因為這幾個國家和地區具備了上述經濟發展的要素,四小龍人口素質高,地理位置好,市場化制度,二戰後日本經濟迅速恢復,日本和美國開始往四小龍產業轉移,而四小龍抓住機會經濟騰飛,

四小龍騰飛後,中國正好市場化改革,隨後四小龍和日本又往中國產業轉移,中國經濟也騰飛,

至於為何其他亞洲國家沒有經濟騰飛,實現工業化,放大了說全世界除了歐美列強,實現工業化的國家不多,就是因為除了四小龍和中國,其他國家的發展經濟的條件不具備,要麼地理位置封閉,要麼人口素質不高,要麼沒有市場化,諸多經濟不成功的國家必然有至少一個缺陷,當然,其中有的條件是可以改變的,比如市場化,

比如越南,印度在市場化之後同樣具備上述經濟發展的條件,工業化也只是時間問題,

HR那些事儿
2018-11-17

“亞洲四小龍”除韓國外,都是華人為主體的社會結構,香港和新加坡是港口城市,以貿易立足,不能說實現了“工業化”,但經濟比很多實現了工業化的國家還好。中國大陸、臺灣地區還有韓國,應該算是實現了工業化。

這是為什麼?

其實東亞地區發展得比較好的國家和地區,除中國大陸外,基本都是跟美歐等發達國家走得比較近的。臺灣就不用說了,韓國、日本基本就是美國的附庸,新加坡一直當自己是美國的小弟,香港在97年之前是英國殖民地。這些國家和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跟發達國家的產業、技術和貿易聯繫有相當大的關係,然後就是華人文化圈具有普遍的重視家庭和教育的文化特徵為產業轉移和技術進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這些地區在90年代之後,都抓住了中國大陸經濟飛速發展所帶來的機會,中國已經是韓國、日本的第一大貿易伙伴,臺灣、香港、新加坡無一不是靠中國大陸在發大財。

只有大陸的情況比較特殊,除了改革開放之後外部條件的改善,最重要的三大國內因素,其一是規模巨大的市場潛力,其二是統一完善高效的政府治理,其三則是完整的工業基礎和教育體系(儘管當時水平比較落後,但有體系和沒體系完全不一樣)。對比一下中國和印度的發展就知道,印度面臨的外部環境比中國好很多,在美蘇之間可以左右逢源,但其糟糕的國內治理水平和較低的教育普及水平拖了發展的後腿。

中國這些年的高速發展,儘管還面臨著不少問題,但只要不戴有色眼鏡,都是可以看得到的。這是全國人民努力奮鬥的結果,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有一個在美國的印尼人是這樣感受他們和華人的差距的:他跟一個華人同事同時進的公司,都是一窮二白的起點,但十年之後,他還在租房住,而那個華人同事已在開始供房了,那個同事經常加班,有時還找兼職,很少去娛樂場所,於是加薪升職的機會越來越多,積蓄也在逐漸增加。剛開始大家都差不多,但一年年下來,差距就出來了。

我想中國大陸這些年的發展,本質上跟這個故事是類似的。

还是那个花
2018-11-16

新中國成立之初,基礎工業、水利建設可以說是蓬勃發展,按GDP增速比現在強多了。只是那時國家底子太薄,難以立竿見影。到1972年中美建交,可以說搬掉了拓展國際發展環境的絆腳石,從此中國步入發展的快車道。有人說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我想說沒有建國之初的全方位基礎建沒、和大國的搏弈開放只能是失敗的選擇。至於四小龍完全是搭載美國的順風車,而中國大陸則是得益於和美國的建交,和歐美國家的跟風,一大批新技術引進促進了國內技術改造和升級。回過頭來看,美國的技術和市場促進了四小龍的快速發展。而現在的中國,剛好可帶動非洲、中亞、朝鮮乃至俄羅斯等國的發展。所不同的是,美國是進口型國家,四小龍賺的是美元而養活了自已,中國則是製造業大國,須培育海外市場來養活(最少是活的滋潤)中國人。這是本人一點拙見。

唐山辛
2018-11-16

因為文化,儒家文化圈發展起來了,僅剩朝鮮經濟差一點但軍事力量讓很多較大國家望而生畏。如果拋棄了儒家思想你們什麼也不是,連個屁不如。

冰凌火510
2018-11-17

主要是人種問題,科學研究顯示只有智商超過100的民族才能完成工業化。黑人80,白人100,東亞人105

专业地坪漆承包
2018-11-16

1、都屬於儒家文化圈,受儒家文化影響,重視教育,而且易於管理。

2、都屬於自然資源比較潰乏地區,人民群眾普 遍較勤勞。

chifeilong
2018-11-16

儒教國家人民比較守紀律,非常勤勞,所以只要政府得力就會發展起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