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思想的精髓是什麼?

王陽明思想的精髓是什麼?
7 個回答
和而不同63
2017-09-17

我的理解就是王門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幾個命題都在裡面了:1.心即理,無善無惡是為至善;2.人非聖賢,都有七情六慾,意之所動,有善有惡,有高尚有齷齪,生而為人,就承認人性,擯棄存天理滅人慾;3.心中有桿秤,知善知惡,只是有時有人靈臺蒙塵不願承認或者修為不到而不知;4.從事上磨鍊,格物致知,螺旋式提升。心學我感覺不是唯心主義,而是強調心外無物,如果這個物質世界不落在我的主觀觀察裡面,於我何用?

风平浪静143070189
2017-09-17

我告訴你,個人淺見,王陽明思想最大特點,就是教你做成功的人,做成功的事,千言萬語歸為一句話:知行合一。

一個人要成功,無論是打工的,還是做老闆的,做老師的或做領導人的,必定要從做事這一項下工夫的,這就是行,而行不是無頭緒無目的無方向的,知就是我們的行動指南,是我們行事的動力,是我們行事的理論基礎,無頭緒無目的無方向的行是不會成功的,下面我將系統為您講述。

l、心學只是代名詞,是很廣泛的概念。王陽明的心學與儒家、道家及其它學說皆有關係,不過比他們主動積極,比較入世講究行的功用。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將一些精神類型的思想類型的學說姑且歸類為心學範疇,代名詞:心學。

2、以物質為基礎的所有學說為科學,也是我們生產生活的基礎和手段。

3、一切以人與人之間產生的各種形式姑且代名詞為人學。比如老闆與員工,上級與下級,家長與孩子,老師與學生,同事與同事等等,這人與人的問題是最難處理的,老闆對企業人員的安排人員的調配,員工對老闆的認可及服從等等,也就是處理人際關係的學問,簡稱:人學。

而企業的管理,或一項工程的開工、施工過程,從原材料到產品,從平地變成高樓,凡此種種離不開有效的組織規劃,產品或工程的生產施工預案方案等等,凡是以實際生產為手段的我們把它簡稱為:事學。

心學、科學、人學、事學。這四門學問幾乎貫穿每一個人,只是古人對科學這一門有缺乏,我們的工業革命比西方晚,所以才造成落後捱打的局面。在實際生活中一定要堅持科學發展觀。

現在開始推理:

首先你必須是有科學知識或科學立場的,並且你也有相對的心學上面的修養,哪怕是宗教信仰,這並不矛盾,這樣的你首先俱備了相應的理論基礎或思想基礎,這是你行動前的有力的武裝支持,接下來,現在的你的角色無論是員工、老闆、領導者乃至一般的人,肯定要從事某一工種,某一項事業,一項工程,你是實施當中的一員,第一個面臨的就是人際關係處理,人員安排使用,員工與員工之間協調等等問題,你與同事你與上級之間的關係處理,這裡要講的是人與人之間的處理是要講手段的、權謀的,不光是企業規章制度的問題,你必須有足夠的能力會組織會管理有人緣,要儘可能讓上級信任你,同事認可你,下級服從你,也就是你能鎮得住場拿得了勢,上下都能玩的轉,否則你拿不人還怎麼行事,這是行事的必備條件,你做老闆老總也好,做皇帝也好,是必須要有心機權謀,變通方法,剋制手段,這個是人學當中的利害並共生的方法,當然這是內術,是個人的內家功夫,不可明言的,當然心學或道德等學說是可以外用裝門面的,但內用也行,修身養性嘛,

下面要講的就是做事了,也就是行,知行合一的行,這做事是最主要的,只有把事做好了並且成功了,才能夠體現你的價值,無論從事哪一行,教書育人的把教育事業搞好了,像孔子不光是思想家也是大教育家,袁隆平搞水稻成了糧食方面科學家,馬偉明國防軍工方面的科學家,馬雲,馬化騰,劉強東等等他們成為大企業家,他們都是從做事這一項入手下工夫做成功的,如果你一事無成,怎麼體現你的成功,哪有一事無成卻成功的人?

當然也有做事成功的老闆,會說我就是做事認真,並沒有你所說的那麼多的理論武裝,是的,其實在你做事的時候,你所堅持的內在動力你不怕失敗不怕艱苦就是你的思想武器,只是你不覺得而已,所以有的老闆在成功後反而去尋找一些思想方面或心學方面的東西,其實這些東西你一直就有的。

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有各自獨特的經驗,但無論你多麼的有思想有理論有學問,都必須用行動通過做成事情來證明你的價值,成功不一定是戰功、政績,你創辦了企業、開了家飯店、修車行,都是一項事業,就是在家裡寫文章也能成為作家,成功不光是建功,立業也是成功,立言也是成功,但一定是把你所從事做的這件事做成功了,你也就成功了。

對不起大家,我沒有從書本上或王陽明的書本去解釋他的精髓,我只是從我個人自身的感受寫出這此,雖然我不能算非常成功,但是也算是小小成功吧,只要認真做事,不怕吃苦,多動腦筋,大家都能成功的,讓思想和知識武裝我們的大腦,用實防行動去做事,親愛的兄弟姐姐們,向我們成功的方向前進吧!

致良知书院
2017-09-18

說到王陽明心學精髓,就得先了解一下王陽明本人的經歷!

5歲還不會說話

12歲立志做聖人,被老師和父親斥為狂妄

15歲獨自一人,策馬邊疆,深入敵境,勘察地形,瞭解敵情

17歲,因為和道士聊天,忘記了婚禮,錯過了洞房花燭夜

28歲,第三次才考中進士

35歲,因上疏論救,被貶龍場,終得千年一悟,從此,開始了他輝煌的下半生

一介書生,數度滅匪平叛,救朝廷於危難

57歲,說完: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溘然長逝

他,就是王陽明

有人說,他是中國歷史上兩個半聖人之一,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半個指曾國藩

蔣介石說,中國和日本之間只差一個王陽明,陽明心學給日本明治維新提供了巨大的精神資源

毛主席年輕時一篇《心之力》,深得陽明心學精神之要

徐階、張居正、黃宗羲、曾左李胡、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500年來中國各個時期第一等人物多將王陽明奉為自己的精神導師。


心即理、心外無物、知行合一、致良知,這些就是陽明心學的核心理念。心學也是最簡便易行的哲學之一。我們今天應該如何看待心學?心學在我們這個時代還有什麼價值?這麼簡單的幾句話為什麼具有那麼大的力量?

在此,略論一二:

獨立思考,不迷信權威

陽明心學正是陽明先生不迷信當時的權威“程朱理學”,獨立思考,勇於實踐(守仁格竹,格到吐血),積極探索的結果。放棄獨立思考,迷信權威就是平庸的開始。

生活裡,我們迷信權威可能是潛意識和不自覺的,因為是某個權威人物的結論就放棄了思考,放棄了思辨,讓我們總是在一個思維的牢籠裡跳不出來,只有打破牢籠,才能實現心靈和人格的躍遷。才更容易直指問題本源,快速解決問題。

知行合一,在事上練

陽明心學的行程和發展是王陽明堅持知行合一、在事上練而得來的,所謂的“實踐出真知”,一次次的磨難與打擊沒有打倒王陽明,反而用一個個不世之功讓陽明心學的體系不斷完善並驗證了其價值

知行合一是很多人的座右銘,而提出“知行合一”的就是王陽明。如果不能知行合一,所謂“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也只會是知行的侏儒。

那如何才能知行合一呢?就需要“致良知”,沒有致良知,知行合一也就成了空談。

致良知

致良知是陽明心學的核心理念。致良知真有那麼重要嗎?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良知”何指:第一、明善惡(道德)。第二、辨是非(智慧)。“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良知就是一個知是知非的心。

那有些人會問兩個問題,一是,我按良知做事,被人騙、被人利用怎麼辦?講良知豈不是要吃很多虧?二是,良知既然人人都有,那為什麼還那麼多的惡人?每個人的良知都一樣嗎?是不是我自己認為的“良知”,我就可以自己按自己的“良知”去做。

這兩個問題其實就是學習陽明心學最核心的兩個問題。良知,人人都有,但是我們的良知逐漸的被矇蔽了,需要不停的去“致”,需要不斷的用良知審視我們的生活。踐行良知不是當冤大頭,而是迴歸到事物本身,用“良知”創造性的解決問題。

有的人,想像王陽明一樣建立自己的不世之功,開始學習心學!

帅八叔
2017-09-17

對於任何一種思想性東西,其實不同的經歷閱歷會有不同的理解,王陽明思想也是一個體系,也包括了怎麼認識事物,怎麼看待事物,怎麼對待事物,怎麼處理事物。

一下則完全個人見識下的個人理解:

心學主要關鍵詞:心即理,立志,致良知,知行合一。

四句教是另一方面對心即理方面的另一角度闡述。

心即理:

這其中就包含著怎麼去認識事物的思想。事物雖然客觀存在,事物本身也具備事物本本質的存在,但是人怎麼去看待事物呢,由我心決定,我心所對事物的認知不一定是事物的絕對本質,但是自己將事物融入生活,則是受自己心裡對事物的那種認知決定。當然往高境界裡理解心即理可以認為這是人心對事物本能的認知,可是現代社會節奏變快,對於實用來說,可以簡化理解更容易更實用。

立志:

缺乏方向的努力純屬白費力氣,沒有目標就無所謂成就了。

致良知:

良知是什麼呢?很難解釋,本能反應麼?還是一種善良?可是什麼才是善良?在今天制度化社會裡,個人覺得可以寬泛地理解,良知的底線是不違背法律。當然底線不是全部,作為追求修身養性之人,應該追求更高的良知境界,要更懂得舍而非取。

為什麼要這麼理解致良知,因為現在社會制度下,各種關係牽扯一起非常複雜,追求自我實現的成就感是值得尊重的,而人性對物質的貪婪也是本質之一,即使自己能控制也許身邊朋友不能,那是要同流合汙還是去舉報還是可以把認清現實只要自己不貪婪保持沉默,而把眼光放到自己更長遠的目標上?王先生經過龍場悟道後,也跟權奸們合作過,為了實現更務實的目標,有些東西只能暫時放下,保證此心光明為第一要點。

知行合一:

對於實用學問角度,這點比較好理解,確立志向,有了目標,那就為實現目標去行動,行動裡學習所需要的知識,有了知識則要立即投入到行動裡運用,而運用過程一定會積累到相應經驗,也就是知識之一嘛。

刘天医生
2017-09-17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傳習錄》  王陽明是心學的集大成者。  王守仁(1472—1529),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官至總督兩廣、南京兵部尚書,被封為新建伯。他一生的著作被後人收集編為《王文成公全書》(現名為《王陽明全集》)。  據年譜記載,陽明37歲時,困居龍場驛,一日半夜忽然大悟儒學的“格物致知”之旨。在半醒半睡的狀態下,似乎有人在耳邊告訴他這一旨意。他驚起躍呼:“原來聖人之道,我們每個人的本性具足。如果一味向外物求之於此理,當為大誤也。”這是陽明內聖學的開端,也是他做學問的一個大的轉折點。  從龍場大悟以後,王陽明所悟的學術宗旨,可以概括為“良知”二字,正如他自我評價的那樣:“我此良知二字,實千古生生相傳一點滴骨血也”。良知並非是心的普通能力,它是人心的本然狀態:“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虛靈明覺,即所謂本然之良知也。”晚年,王陽明曾寫信諄諄教導兒子,強調:“吾平生講學,只是‘致良知’三字。”  此良知觀念,雖直接導源於孟子,然其意義已經深入許多。一是“現成良知”。此詞為王龍溪首創,為良知最低層面的意義。又即孟子所說的“良心”或“本心”,為一般是非善惡、價值判斷的標準。二是本體良知,又稱良知本體,由現成良知作基礎,透過證悟工夫而來。這是形而上的明慧之本體。三是發用良知,即對本體良知磨練完成之後,向外作多方面的放射(過去稱之為發用流行),用以建立人文社會之道德觀念、是非善惡及價值判斷之客觀標準。  陽明良知哲學思想的形成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龍場“悟得良知”,指悟得此形上昭靈之本體。第二階段是“存省良知”。在此階段,陽明倡導“知行合一”、“事上磨練”等方法,目的是達到“動靜合一”的境界。心性本體在靜中展現比較容易,但在動中顯現難。賴極深厚的定力工夫的修養,陽明自37歲“見道”後,又整整做了13年的存省工夫始臻此境界。第三階段為“應用良知”。由“動靜合一”再推進一步為“體用合一”或“體用一源”。又有學者稱之為“即體攝用”或“即用攝體”。由本體良知的“體”,顯為發用良知的“用”;再由發用良知回攝於本體良知。這就是陽明所說的:“即體而言,用在體;即用而言,體在用,是謂體用一源。”第四階段為“完成良知”。把本體應用於實際人生,進而作極度的推廣應用。從以上階段來看,王陽明的學問,從工夫的方面而言,確有一套步步可行的“實證”的方法與階梯。  總之,良知是個體(自家)的,是每個人都有的,是人內在的道德判斷與道德評價的基石,“與愚夫愚婦同的,是謂同德。與愚夫愚婦異的,是謂異端”。良知這個自家的準則又是每個人都固有的、完全相同的。王陽明的學生曾對他說:“出去看到滿街都是聖人”,他回答道:“這是平常的事而已,何足為異?”良知作為內在的道德意識和準則,以天理為內容,所以,良知又等於作為道德法則的理、天理。良知就是天理的昭靈明覺處,所以“良知即是天理”。  在良知與物的關係上,王陽明將物分為人的行為與客觀事物兩種。他說,“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於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於事君,既事君便是一物;意在於仁民愛物,即仁民愛物便是一物;意在於視聽言動,即視聽言動便是一物。所以某說,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  王陽明的哲學將儒家的思想通俗化,帶有世俗人情的味道,從而容易為普通人所接受。王陽明心學不但對明中葉以後的思想家影響巨大,對近現代思想界、學術界及教育界都發生了深遠的影響。王學還傳播到海外,影響世界文化,成為具有國際影響的學說。特別是與中同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有著歷史悠久的“陽明學”發展史。此外,王學對朝鮮、歐美文化也日顯其學術魅力。

农村大妈谈农村
2017-09-18

看到這麼多的大家在此侃侃而談,農村大媽不禁自慚形穢。不過,既然頭條約了,還是硬著頭皮說兩句俚語村言吧。

陽明先生思想的精髓,也就是儒學的精髓。“心學”無非就是“做人做事無愧於心”。於心無愧,自然仰不愧天,俯不愧地。

再者就是“知行合一”,與其坐而論道,不如行而修道。所以說“道始足下,非在書中”。文可載道,讀書可以“知道”,知非目的,重點在行。正如《中庸》所言“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不夠,還得“篤行之”。

用儒學的觀點來看,陽明先生文能理政述文,武能平叛,道能傳心,這個稱為體用俱全。也可謂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

農村大媽,孤陋寡聞,無學無識 ,言淺意薄。見笑見笑。

乐哼哼猪1
2017-09-17

王陽明思想精髓:父母即佛。這就是致良知的根本。

反觀內心,你信仰父母,一直信奉和尊重父母嗎?你是否在回報父母給你的歡喜慈悲,父母看著嬰幼兒的我們時,那歡樂喜悅的眼神;逗我們快樂,不讓我們受冷熱飢渴的言行?

父母即佛,做人之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