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打天下的親兄弟,努爾哈赤為何對舒爾哈齊翻臉不認人?

10 個回答
寻根拜祖
2019-06-05

一對自幼患難與共的親兄弟,在被家族拋棄的艱苦歲月裡,相互扶持生死相隨。當努爾哈赤十三副鎧甲起兵時,19歲的舒爾哈齊跟隨哥哥血戰沙場,在誅殺世仇,統一建州女真的大業中,他居功至偉。然而就在努爾哈赤邁向事業的第二個臺階時,他卻“翻臉”了,將同母弟弟舒爾哈齊囚死在暗室中!

是什麼導致努爾哈赤如此絕情,對他這個世上最親的家人,痛下殺手?我們順著兄弟倆的足跡,去追尋一下答案。

一對自幼患難與共的親兄弟,在被家族拋棄的艱苦歲月裡,相互扶持生死相隨。當努爾哈赤十三副鎧甲起兵時,19歲的舒爾哈齊跟隨哥哥血戰沙場,在誅殺世仇,統一建州女真的大業中,他居功至偉。然而就在努爾哈赤邁向事業的第二個臺階時,他卻“翻臉”了,將同母弟弟舒爾哈齊囚死在暗室中!

是什麼導致努爾哈赤如此絕情,對他這個世上最親的家人,痛下殺手?我們順著兄弟倆的足跡,去追尋一下答案。

相依為命的兄弟

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是女真建州左衛指揮使塔克世的兒子。他們的母親,是建州右都指揮使阿古的女兒額穆齊。舒爾哈齊五歲時,母親去世了,那一年努爾哈赤10歲。

繼母那拉氏對努爾哈赤兄弟非常不好,哥倆小小年紀,被逼得進山採獵補貼家用。五年後,這對哥倆實在忍受不了繼母的虐待,離家出走,投奔到外祖父阿古門下。

哥倆剛在外祖父那裡落下腳,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跟外祖父阿古鬧翻了。阿古是建州女真的豪強,兵強馬壯,對大明的號令常常陰奉陽違,白吃大明的餉。大明遼東總兵李成樑決定端掉這股黑惡勢力。

一對自幼患難與共的親兄弟,在被家族拋棄的艱苦歲月裡,相互扶持生死相隨。當努爾哈赤十三副鎧甲起兵時,19歲的舒爾哈齊跟隨哥哥血戰沙場,在誅殺世仇,統一建州女真的大業中,他居功至偉。然而就在努爾哈赤邁向事業的第二個臺階時,他卻“翻臉”了,將同母弟弟舒爾哈齊囚死在暗室中!

是什麼導致努爾哈赤如此絕情,對他這個世上最親的家人,痛下殺手?我們順著兄弟倆的足跡,去追尋一下答案。

相依為命的兄弟

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是女真建州左衛指揮使塔克世的兒子。他們的母親,是建州右都指揮使阿古的女兒額穆齊。舒爾哈齊五歲時,母親去世了,那一年努爾哈赤10歲。

繼母那拉氏對努爾哈赤兄弟非常不好,哥倆小小年紀,被逼得進山採獵補貼家用。五年後,這對哥倆實在忍受不了繼母的虐待,離家出走,投奔到外祖父阿古門下。

哥倆剛在外祖父那裡落下腳,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跟外祖父阿古鬧翻了。阿古是建州女真的豪強,兵強馬壯,對大明的號令常常陰奉陽違,白吃大明的餉。大明遼東總兵李成樑決定端掉這股黑惡勢力。

覺昌安和塔克世父子決定站在朝廷這一邊,那就不得不跟親家翁阿古刀兵相見了。在覺昌安父子的幫助下,阿古兵敗人亡。可憐的努爾哈赤兄弟,因為親人相殘,做了明軍的俘虜。哥倆充當明軍的炮灰,被迫為明軍做前鋒營,拼殺了幾年,在九死一生的環境裡,竟然奇蹟般地活下來。

這段歷史有點奇怪,不知道努爾哈赤兄弟,為什麼不言明自己的身份,按理來說,明軍只要知道他們是覺昌安的孫子,肯定不會為難他們。可能是哥倆對父親和祖父,迫害外祖父的行為不滿,從心裡,不願意與父祖發生關係。

血水裡拼出來的大業

幾年後,覺昌安和塔克世又協助李成樑,消滅了阿古的兒子阿古臺。就在這次戰後,李成樑和尼堪外蘭縱兵劫掠阿古臺部眾,不小心誤殺了覺昌安和塔克世!

一對自幼患難與共的親兄弟,在被家族拋棄的艱苦歲月裡,相互扶持生死相隨。當努爾哈赤十三副鎧甲起兵時,19歲的舒爾哈齊跟隨哥哥血戰沙場,在誅殺世仇,統一建州女真的大業中,他居功至偉。然而就在努爾哈赤邁向事業的第二個臺階時,他卻“翻臉”了,將同母弟弟舒爾哈齊囚死在暗室中!

是什麼導致努爾哈赤如此絕情,對他這個世上最親的家人,痛下殺手?我們順著兄弟倆的足跡,去追尋一下答案。

相依為命的兄弟

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是女真建州左衛指揮使塔克世的兒子。他們的母親,是建州右都指揮使阿古的女兒額穆齊。舒爾哈齊五歲時,母親去世了,那一年努爾哈赤10歲。

繼母那拉氏對努爾哈赤兄弟非常不好,哥倆小小年紀,被逼得進山採獵補貼家用。五年後,這對哥倆實在忍受不了繼母的虐待,離家出走,投奔到外祖父阿古門下。

哥倆剛在外祖父那裡落下腳,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跟外祖父阿古鬧翻了。阿古是建州女真的豪強,兵強馬壯,對大明的號令常常陰奉陽違,白吃大明的餉。大明遼東總兵李成樑決定端掉這股黑惡勢力。

覺昌安和塔克世父子決定站在朝廷這一邊,那就不得不跟親家翁阿古刀兵相見了。在覺昌安父子的幫助下,阿古兵敗人亡。可憐的努爾哈赤兄弟,因為親人相殘,做了明軍的俘虜。哥倆充當明軍的炮灰,被迫為明軍做前鋒營,拼殺了幾年,在九死一生的環境裡,竟然奇蹟般地活下來。

這段歷史有點奇怪,不知道努爾哈赤兄弟,為什麼不言明自己的身份,按理來說,明軍只要知道他們是覺昌安的孫子,肯定不會為難他們。可能是哥倆對父親和祖父,迫害外祖父的行為不滿,從心裡,不願意與父祖發生關係。

血水裡拼出來的大業

幾年後,覺昌安和塔克世又協助李成樑,消滅了阿古的兒子阿古臺。就在這次戰後,李成樑和尼堪外蘭縱兵劫掠阿古臺部眾,不小心誤殺了覺昌安和塔克世!

爺倆為大明連親家都出賣了,結果落得被誤殺,悲催!

父祖的意外死亡,促使努爾哈赤兄弟跳出來,要求朝廷拿尼堪外蘭抵罪。朝廷當然不答應,大概覺得努爾哈赤也就是無根基的“流浪漢”,不但不安撫努爾哈赤,反而放話,要扶立尼堪外蘭為建州女真首領。

這下讓努爾哈赤很生氣,發佈了著名的七大恨,以十三副鎧甲起兵,開始了波瀾狀況的造反生涯。

其實,很難說努爾哈赤兄弟,與父祖有多深的感情,報仇恐怕只是他們的藉口。哥倆在刀頭舔血的生涯中,早就練就了一副鋼筋鐵骨,也早就做好了起兵縱橫天下的準備。報仇,只是他們美妙的藉口而已!

一對自幼患難與共的親兄弟,在被家族拋棄的艱苦歲月裡,相互扶持生死相隨。當努爾哈赤十三副鎧甲起兵時,19歲的舒爾哈齊跟隨哥哥血戰沙場,在誅殺世仇,統一建州女真的大業中,他居功至偉。然而就在努爾哈赤邁向事業的第二個臺階時,他卻“翻臉”了,將同母弟弟舒爾哈齊囚死在暗室中!

是什麼導致努爾哈赤如此絕情,對他這個世上最親的家人,痛下殺手?我們順著兄弟倆的足跡,去追尋一下答案。

相依為命的兄弟

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是女真建州左衛指揮使塔克世的兒子。他們的母親,是建州右都指揮使阿古的女兒額穆齊。舒爾哈齊五歲時,母親去世了,那一年努爾哈赤10歲。

繼母那拉氏對努爾哈赤兄弟非常不好,哥倆小小年紀,被逼得進山採獵補貼家用。五年後,這對哥倆實在忍受不了繼母的虐待,離家出走,投奔到外祖父阿古門下。

哥倆剛在外祖父那裡落下腳,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跟外祖父阿古鬧翻了。阿古是建州女真的豪強,兵強馬壯,對大明的號令常常陰奉陽違,白吃大明的餉。大明遼東總兵李成樑決定端掉這股黑惡勢力。

覺昌安和塔克世父子決定站在朝廷這一邊,那就不得不跟親家翁阿古刀兵相見了。在覺昌安父子的幫助下,阿古兵敗人亡。可憐的努爾哈赤兄弟,因為親人相殘,做了明軍的俘虜。哥倆充當明軍的炮灰,被迫為明軍做前鋒營,拼殺了幾年,在九死一生的環境裡,竟然奇蹟般地活下來。

這段歷史有點奇怪,不知道努爾哈赤兄弟,為什麼不言明自己的身份,按理來說,明軍只要知道他們是覺昌安的孫子,肯定不會為難他們。可能是哥倆對父親和祖父,迫害外祖父的行為不滿,從心裡,不願意與父祖發生關係。

血水裡拼出來的大業

幾年後,覺昌安和塔克世又協助李成樑,消滅了阿古的兒子阿古臺。就在這次戰後,李成樑和尼堪外蘭縱兵劫掠阿古臺部眾,不小心誤殺了覺昌安和塔克世!

爺倆為大明連親家都出賣了,結果落得被誤殺,悲催!

父祖的意外死亡,促使努爾哈赤兄弟跳出來,要求朝廷拿尼堪外蘭抵罪。朝廷當然不答應,大概覺得努爾哈赤也就是無根基的“流浪漢”,不但不安撫努爾哈赤,反而放話,要扶立尼堪外蘭為建州女真首領。

這下讓努爾哈赤很生氣,發佈了著名的七大恨,以十三副鎧甲起兵,開始了波瀾狀況的造反生涯。

其實,很難說努爾哈赤兄弟,與父祖有多深的感情,報仇恐怕只是他們的藉口。哥倆在刀頭舔血的生涯中,早就練就了一副鋼筋鐵骨,也早就做好了起兵縱橫天下的準備。報仇,只是他們美妙的藉口而已!

就這樣,努爾哈赤帶著弟弟舒爾哈齊,從復仇尼堪外蘭開始,步步為營,吞併一個又一個部落。

李成樑顯然犯了個大錯誤,沒有意識到努爾哈赤是個危險的對手,他樂見女真內部的殺戮,準備坐收漁人之利。於是,他對努爾哈赤兄弟採取縱容,眼看著他們一步步做大。

當尼堪外蘭被努爾哈赤兄弟消滅後,他們已經勢不可擋。萬曆十六年,努爾哈赤終於收穫了創業第一桶金——統一了建州女真,並自稱可汗,封舒爾哈齊為貝勒。

十字路口

這一年,努爾哈赤29歲,舒爾哈齊24歲。一對患難兄弟修成正果,從此哥倆成為建州女真的一二把手,議政時,一個南坐一個北座,接見外賓,哥倆同時接受拜禮,有禮物呈獻,也是雙份。

一對自幼患難與共的親兄弟,在被家族拋棄的艱苦歲月裡,相互扶持生死相隨。當努爾哈赤十三副鎧甲起兵時,19歲的舒爾哈齊跟隨哥哥血戰沙場,在誅殺世仇,統一建州女真的大業中,他居功至偉。然而就在努爾哈赤邁向事業的第二個臺階時,他卻“翻臉”了,將同母弟弟舒爾哈齊囚死在暗室中!

是什麼導致努爾哈赤如此絕情,對他這個世上最親的家人,痛下殺手?我們順著兄弟倆的足跡,去追尋一下答案。

相依為命的兄弟

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是女真建州左衛指揮使塔克世的兒子。他們的母親,是建州右都指揮使阿古的女兒額穆齊。舒爾哈齊五歲時,母親去世了,那一年努爾哈赤10歲。

繼母那拉氏對努爾哈赤兄弟非常不好,哥倆小小年紀,被逼得進山採獵補貼家用。五年後,這對哥倆實在忍受不了繼母的虐待,離家出走,投奔到外祖父阿古門下。

哥倆剛在外祖父那裡落下腳,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跟外祖父阿古鬧翻了。阿古是建州女真的豪強,兵強馬壯,對大明的號令常常陰奉陽違,白吃大明的餉。大明遼東總兵李成樑決定端掉這股黑惡勢力。

覺昌安和塔克世父子決定站在朝廷這一邊,那就不得不跟親家翁阿古刀兵相見了。在覺昌安父子的幫助下,阿古兵敗人亡。可憐的努爾哈赤兄弟,因為親人相殘,做了明軍的俘虜。哥倆充當明軍的炮灰,被迫為明軍做前鋒營,拼殺了幾年,在九死一生的環境裡,竟然奇蹟般地活下來。

這段歷史有點奇怪,不知道努爾哈赤兄弟,為什麼不言明自己的身份,按理來說,明軍只要知道他們是覺昌安的孫子,肯定不會為難他們。可能是哥倆對父親和祖父,迫害外祖父的行為不滿,從心裡,不願意與父祖發生關係。

血水裡拼出來的大業

幾年後,覺昌安和塔克世又協助李成樑,消滅了阿古的兒子阿古臺。就在這次戰後,李成樑和尼堪外蘭縱兵劫掠阿古臺部眾,不小心誤殺了覺昌安和塔克世!

爺倆為大明連親家都出賣了,結果落得被誤殺,悲催!

父祖的意外死亡,促使努爾哈赤兄弟跳出來,要求朝廷拿尼堪外蘭抵罪。朝廷當然不答應,大概覺得努爾哈赤也就是無根基的“流浪漢”,不但不安撫努爾哈赤,反而放話,要扶立尼堪外蘭為建州女真首領。

這下讓努爾哈赤很生氣,發佈了著名的七大恨,以十三副鎧甲起兵,開始了波瀾狀況的造反生涯。

其實,很難說努爾哈赤兄弟,與父祖有多深的感情,報仇恐怕只是他們的藉口。哥倆在刀頭舔血的生涯中,早就練就了一副鋼筋鐵骨,也早就做好了起兵縱橫天下的準備。報仇,只是他們美妙的藉口而已!

就這樣,努爾哈赤帶著弟弟舒爾哈齊,從復仇尼堪外蘭開始,步步為營,吞併一個又一個部落。

李成樑顯然犯了個大錯誤,沒有意識到努爾哈赤是個危險的對手,他樂見女真內部的殺戮,準備坐收漁人之利。於是,他對努爾哈赤兄弟採取縱容,眼看著他們一步步做大。

當尼堪外蘭被努爾哈赤兄弟消滅後,他們已經勢不可擋。萬曆十六年,努爾哈赤終於收穫了創業第一桶金——統一了建州女真,並自稱可汗,封舒爾哈齊為貝勒。

十字路口

這一年,努爾哈赤29歲,舒爾哈齊24歲。一對患難兄弟修成正果,從此哥倆成為建州女真的一二把手,議政時,一個南坐一個北座,接見外賓,哥倆同時接受拜禮,有禮物呈獻,也是雙份。

兄弟共治,親密無間吧?恰恰裂痕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舒爾哈齊開始私交其他部落首領,明王朝單獨授予他一個都指揮的官銜。尤其是舒爾哈齊兩次進京朝貢,受到了朝廷熱情接待,並賞賜給了他大量金銀綢緞,讓他感恩不已。

很明顯,大明在採取分化政策,以圖削弱努爾哈赤的勢力。李成樑甚至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舒爾哈齊,明裡暗裡鼓動舒爾哈齊取代哥哥,成為建州女真的老大。

舒爾哈齊也覺得自己比勢單力孤,一味殺伐的哥哥,更具備成為建州女真一把手的條件。哥倆的矛盾越來越深,甚至在議政會上,舒爾哈齊也絲毫不給哥哥面子,常常頂得努爾哈赤很尷尬。

哥倆的關係急轉直下,頻臨破裂。

一對自幼患難與共的親兄弟,在被家族拋棄的艱苦歲月裡,相互扶持生死相隨。當努爾哈赤十三副鎧甲起兵時,19歲的舒爾哈齊跟隨哥哥血戰沙場,在誅殺世仇,統一建州女真的大業中,他居功至偉。然而就在努爾哈赤邁向事業的第二個臺階時,他卻“翻臉”了,將同母弟弟舒爾哈齊囚死在暗室中!

是什麼導致努爾哈赤如此絕情,對他這個世上最親的家人,痛下殺手?我們順著兄弟倆的足跡,去追尋一下答案。

相依為命的兄弟

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是女真建州左衛指揮使塔克世的兒子。他們的母親,是建州右都指揮使阿古的女兒額穆齊。舒爾哈齊五歲時,母親去世了,那一年努爾哈赤10歲。

繼母那拉氏對努爾哈赤兄弟非常不好,哥倆小小年紀,被逼得進山採獵補貼家用。五年後,這對哥倆實在忍受不了繼母的虐待,離家出走,投奔到外祖父阿古門下。

哥倆剛在外祖父那裡落下腳,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跟外祖父阿古鬧翻了。阿古是建州女真的豪強,兵強馬壯,對大明的號令常常陰奉陽違,白吃大明的餉。大明遼東總兵李成樑決定端掉這股黑惡勢力。

覺昌安和塔克世父子決定站在朝廷這一邊,那就不得不跟親家翁阿古刀兵相見了。在覺昌安父子的幫助下,阿古兵敗人亡。可憐的努爾哈赤兄弟,因為親人相殘,做了明軍的俘虜。哥倆充當明軍的炮灰,被迫為明軍做前鋒營,拼殺了幾年,在九死一生的環境裡,竟然奇蹟般地活下來。

這段歷史有點奇怪,不知道努爾哈赤兄弟,為什麼不言明自己的身份,按理來說,明軍只要知道他們是覺昌安的孫子,肯定不會為難他們。可能是哥倆對父親和祖父,迫害外祖父的行為不滿,從心裡,不願意與父祖發生關係。

血水裡拼出來的大業

幾年後,覺昌安和塔克世又協助李成樑,消滅了阿古的兒子阿古臺。就在這次戰後,李成樑和尼堪外蘭縱兵劫掠阿古臺部眾,不小心誤殺了覺昌安和塔克世!

爺倆為大明連親家都出賣了,結果落得被誤殺,悲催!

父祖的意外死亡,促使努爾哈赤兄弟跳出來,要求朝廷拿尼堪外蘭抵罪。朝廷當然不答應,大概覺得努爾哈赤也就是無根基的“流浪漢”,不但不安撫努爾哈赤,反而放話,要扶立尼堪外蘭為建州女真首領。

這下讓努爾哈赤很生氣,發佈了著名的七大恨,以十三副鎧甲起兵,開始了波瀾狀況的造反生涯。

其實,很難說努爾哈赤兄弟,與父祖有多深的感情,報仇恐怕只是他們的藉口。哥倆在刀頭舔血的生涯中,早就練就了一副鋼筋鐵骨,也早就做好了起兵縱橫天下的準備。報仇,只是他們美妙的藉口而已!

就這樣,努爾哈赤帶著弟弟舒爾哈齊,從復仇尼堪外蘭開始,步步為營,吞併一個又一個部落。

李成樑顯然犯了個大錯誤,沒有意識到努爾哈赤是個危險的對手,他樂見女真內部的殺戮,準備坐收漁人之利。於是,他對努爾哈赤兄弟採取縱容,眼看著他們一步步做大。

當尼堪外蘭被努爾哈赤兄弟消滅後,他們已經勢不可擋。萬曆十六年,努爾哈赤終於收穫了創業第一桶金——統一了建州女真,並自稱可汗,封舒爾哈齊為貝勒。

十字路口

這一年,努爾哈赤29歲,舒爾哈齊24歲。一對患難兄弟修成正果,從此哥倆成為建州女真的一二把手,議政時,一個南坐一個北座,接見外賓,哥倆同時接受拜禮,有禮物呈獻,也是雙份。

兄弟共治,親密無間吧?恰恰裂痕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舒爾哈齊開始私交其他部落首領,明王朝單獨授予他一個都指揮的官銜。尤其是舒爾哈齊兩次進京朝貢,受到了朝廷熱情接待,並賞賜給了他大量金銀綢緞,讓他感恩不已。

很明顯,大明在採取分化政策,以圖削弱努爾哈赤的勢力。李成樑甚至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舒爾哈齊,明裡暗裡鼓動舒爾哈齊取代哥哥,成為建州女真的老大。

舒爾哈齊也覺得自己比勢單力孤,一味殺伐的哥哥,更具備成為建州女真一把手的條件。哥倆的矛盾越來越深,甚至在議政會上,舒爾哈齊也絲毫不給哥哥面子,常常頂得努爾哈赤很尷尬。

哥倆的關係急轉直下,頻臨破裂。

分道揚鑣

萬曆三十五年,發生了一次戰爭。事情的起因是東海女真(黑龍江流域)的一個部落,投靠布佔泰(吉林松花江流域)的烏拉部後,受到烏拉部的欺凌,不堪忍受之下,他們決定改投建州女真。努爾哈赤接到求援信,派舒爾哈齊及褚英、代善等領兵前去接應。

大軍撤退途中,遇到了布佔泰的攔截,三千多人對布佔泰的一萬人,又在人家眼皮底下,情況十分危急。

戰鬥打響的時候,舒爾哈齊做出了一個驚人舉動,他和他的部下撤兵一旁,坐山觀虎鬥。理由是,布佔泰跟他是兒女親家。

虧得褚英、代善夠勇猛,竟然以不到四分之一的兵力,打敗了布佔泰。不過由於舒爾哈齊的袖手旁觀,布佔泰的軍隊也沒受到重創,安然撤退了。

一對自幼患難與共的親兄弟,在被家族拋棄的艱苦歲月裡,相互扶持生死相隨。當努爾哈赤十三副鎧甲起兵時,19歲的舒爾哈齊跟隨哥哥血戰沙場,在誅殺世仇,統一建州女真的大業中,他居功至偉。然而就在努爾哈赤邁向事業的第二個臺階時,他卻“翻臉”了,將同母弟弟舒爾哈齊囚死在暗室中!

是什麼導致努爾哈赤如此絕情,對他這個世上最親的家人,痛下殺手?我們順著兄弟倆的足跡,去追尋一下答案。

相依為命的兄弟

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是女真建州左衛指揮使塔克世的兒子。他們的母親,是建州右都指揮使阿古的女兒額穆齊。舒爾哈齊五歲時,母親去世了,那一年努爾哈赤10歲。

繼母那拉氏對努爾哈赤兄弟非常不好,哥倆小小年紀,被逼得進山採獵補貼家用。五年後,這對哥倆實在忍受不了繼母的虐待,離家出走,投奔到外祖父阿古門下。

哥倆剛在外祖父那裡落下腳,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跟外祖父阿古鬧翻了。阿古是建州女真的豪強,兵強馬壯,對大明的號令常常陰奉陽違,白吃大明的餉。大明遼東總兵李成樑決定端掉這股黑惡勢力。

覺昌安和塔克世父子決定站在朝廷這一邊,那就不得不跟親家翁阿古刀兵相見了。在覺昌安父子的幫助下,阿古兵敗人亡。可憐的努爾哈赤兄弟,因為親人相殘,做了明軍的俘虜。哥倆充當明軍的炮灰,被迫為明軍做前鋒營,拼殺了幾年,在九死一生的環境裡,竟然奇蹟般地活下來。

這段歷史有點奇怪,不知道努爾哈赤兄弟,為什麼不言明自己的身份,按理來說,明軍只要知道他們是覺昌安的孫子,肯定不會為難他們。可能是哥倆對父親和祖父,迫害外祖父的行為不滿,從心裡,不願意與父祖發生關係。

血水裡拼出來的大業

幾年後,覺昌安和塔克世又協助李成樑,消滅了阿古的兒子阿古臺。就在這次戰後,李成樑和尼堪外蘭縱兵劫掠阿古臺部眾,不小心誤殺了覺昌安和塔克世!

爺倆為大明連親家都出賣了,結果落得被誤殺,悲催!

父祖的意外死亡,促使努爾哈赤兄弟跳出來,要求朝廷拿尼堪外蘭抵罪。朝廷當然不答應,大概覺得努爾哈赤也就是無根基的“流浪漢”,不但不安撫努爾哈赤,反而放話,要扶立尼堪外蘭為建州女真首領。

這下讓努爾哈赤很生氣,發佈了著名的七大恨,以十三副鎧甲起兵,開始了波瀾狀況的造反生涯。

其實,很難說努爾哈赤兄弟,與父祖有多深的感情,報仇恐怕只是他們的藉口。哥倆在刀頭舔血的生涯中,早就練就了一副鋼筋鐵骨,也早就做好了起兵縱橫天下的準備。報仇,只是他們美妙的藉口而已!

就這樣,努爾哈赤帶著弟弟舒爾哈齊,從復仇尼堪外蘭開始,步步為營,吞併一個又一個部落。

李成樑顯然犯了個大錯誤,沒有意識到努爾哈赤是個危險的對手,他樂見女真內部的殺戮,準備坐收漁人之利。於是,他對努爾哈赤兄弟採取縱容,眼看著他們一步步做大。

當尼堪外蘭被努爾哈赤兄弟消滅後,他們已經勢不可擋。萬曆十六年,努爾哈赤終於收穫了創業第一桶金——統一了建州女真,並自稱可汗,封舒爾哈齊為貝勒。

十字路口

這一年,努爾哈赤29歲,舒爾哈齊24歲。一對患難兄弟修成正果,從此哥倆成為建州女真的一二把手,議政時,一個南坐一個北座,接見外賓,哥倆同時接受拜禮,有禮物呈獻,也是雙份。

兄弟共治,親密無間吧?恰恰裂痕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舒爾哈齊開始私交其他部落首領,明王朝單獨授予他一個都指揮的官銜。尤其是舒爾哈齊兩次進京朝貢,受到了朝廷熱情接待,並賞賜給了他大量金銀綢緞,讓他感恩不已。

很明顯,大明在採取分化政策,以圖削弱努爾哈赤的勢力。李成樑甚至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舒爾哈齊,明裡暗裡鼓動舒爾哈齊取代哥哥,成為建州女真的老大。

舒爾哈齊也覺得自己比勢單力孤,一味殺伐的哥哥,更具備成為建州女真一把手的條件。哥倆的矛盾越來越深,甚至在議政會上,舒爾哈齊也絲毫不給哥哥面子,常常頂得努爾哈赤很尷尬。

哥倆的關係急轉直下,頻臨破裂。

分道揚鑣

萬曆三十五年,發生了一次戰爭。事情的起因是東海女真(黑龍江流域)的一個部落,投靠布佔泰(吉林松花江流域)的烏拉部後,受到烏拉部的欺凌,不堪忍受之下,他們決定改投建州女真。努爾哈赤接到求援信,派舒爾哈齊及褚英、代善等領兵前去接應。

大軍撤退途中,遇到了布佔泰的攔截,三千多人對布佔泰的一萬人,又在人家眼皮底下,情況十分危急。

戰鬥打響的時候,舒爾哈齊做出了一個驚人舉動,他和他的部下撤兵一旁,坐山觀虎鬥。理由是,布佔泰跟他是兒女親家。

虧得褚英、代善夠勇猛,竟然以不到四分之一的兵力,打敗了布佔泰。不過由於舒爾哈齊的袖手旁觀,布佔泰的軍隊也沒受到重創,安然撤退了。

這件事讓努爾哈赤非常惱火,想處死舒爾哈齊的部下。舒爾哈齊也撕破了臉,堅決不允許。努爾哈赤被迫讓步,但一怒之下直接把舒爾哈齊踢出了最高軍事領導層。

這件事讓兄弟倆的關係再也無可挽回,舒爾哈齊決定帶著部眾,另立門戶。於是他在烏拉部和明軍的軍事重地鐵嶺之間,重新建立了基地。

李成樑大喜,立刻授予舒爾哈齊建州右衛指揮使,將外祖父阿古當年的頭銜給了他。這個頭銜,是明朝在建州女真的最高長官,也就是說,從大明朝廷的角度,舒爾哈齊已經位居努爾哈赤之上。

李成樑的舉動無疑是火上澆油,果然,努爾哈赤被徹底激怒,他立刻處死了舒爾哈齊的兩個兒子,並準備兵戎相見,兄弟倆已經走向水火不容!

一對自幼患難與共的親兄弟,在被家族拋棄的艱苦歲月裡,相互扶持生死相隨。當努爾哈赤十三副鎧甲起兵時,19歲的舒爾哈齊跟隨哥哥血戰沙場,在誅殺世仇,統一建州女真的大業中,他居功至偉。然而就在努爾哈赤邁向事業的第二個臺階時,他卻“翻臉”了,將同母弟弟舒爾哈齊囚死在暗室中!

是什麼導致努爾哈赤如此絕情,對他這個世上最親的家人,痛下殺手?我們順著兄弟倆的足跡,去追尋一下答案。

相依為命的兄弟

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是女真建州左衛指揮使塔克世的兒子。他們的母親,是建州右都指揮使阿古的女兒額穆齊。舒爾哈齊五歲時,母親去世了,那一年努爾哈赤10歲。

繼母那拉氏對努爾哈赤兄弟非常不好,哥倆小小年紀,被逼得進山採獵補貼家用。五年後,這對哥倆實在忍受不了繼母的虐待,離家出走,投奔到外祖父阿古門下。

哥倆剛在外祖父那裡落下腳,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跟外祖父阿古鬧翻了。阿古是建州女真的豪強,兵強馬壯,對大明的號令常常陰奉陽違,白吃大明的餉。大明遼東總兵李成樑決定端掉這股黑惡勢力。

覺昌安和塔克世父子決定站在朝廷這一邊,那就不得不跟親家翁阿古刀兵相見了。在覺昌安父子的幫助下,阿古兵敗人亡。可憐的努爾哈赤兄弟,因為親人相殘,做了明軍的俘虜。哥倆充當明軍的炮灰,被迫為明軍做前鋒營,拼殺了幾年,在九死一生的環境裡,竟然奇蹟般地活下來。

這段歷史有點奇怪,不知道努爾哈赤兄弟,為什麼不言明自己的身份,按理來說,明軍只要知道他們是覺昌安的孫子,肯定不會為難他們。可能是哥倆對父親和祖父,迫害外祖父的行為不滿,從心裡,不願意與父祖發生關係。

血水裡拼出來的大業

幾年後,覺昌安和塔克世又協助李成樑,消滅了阿古的兒子阿古臺。就在這次戰後,李成樑和尼堪外蘭縱兵劫掠阿古臺部眾,不小心誤殺了覺昌安和塔克世!

爺倆為大明連親家都出賣了,結果落得被誤殺,悲催!

父祖的意外死亡,促使努爾哈赤兄弟跳出來,要求朝廷拿尼堪外蘭抵罪。朝廷當然不答應,大概覺得努爾哈赤也就是無根基的“流浪漢”,不但不安撫努爾哈赤,反而放話,要扶立尼堪外蘭為建州女真首領。

這下讓努爾哈赤很生氣,發佈了著名的七大恨,以十三副鎧甲起兵,開始了波瀾狀況的造反生涯。

其實,很難說努爾哈赤兄弟,與父祖有多深的感情,報仇恐怕只是他們的藉口。哥倆在刀頭舔血的生涯中,早就練就了一副鋼筋鐵骨,也早就做好了起兵縱橫天下的準備。報仇,只是他們美妙的藉口而已!

就這樣,努爾哈赤帶著弟弟舒爾哈齊,從復仇尼堪外蘭開始,步步為營,吞併一個又一個部落。

李成樑顯然犯了個大錯誤,沒有意識到努爾哈赤是個危險的對手,他樂見女真內部的殺戮,準備坐收漁人之利。於是,他對努爾哈赤兄弟採取縱容,眼看著他們一步步做大。

當尼堪外蘭被努爾哈赤兄弟消滅後,他們已經勢不可擋。萬曆十六年,努爾哈赤終於收穫了創業第一桶金——統一了建州女真,並自稱可汗,封舒爾哈齊為貝勒。

十字路口

這一年,努爾哈赤29歲,舒爾哈齊24歲。一對患難兄弟修成正果,從此哥倆成為建州女真的一二把手,議政時,一個南坐一個北座,接見外賓,哥倆同時接受拜禮,有禮物呈獻,也是雙份。

兄弟共治,親密無間吧?恰恰裂痕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舒爾哈齊開始私交其他部落首領,明王朝單獨授予他一個都指揮的官銜。尤其是舒爾哈齊兩次進京朝貢,受到了朝廷熱情接待,並賞賜給了他大量金銀綢緞,讓他感恩不已。

很明顯,大明在採取分化政策,以圖削弱努爾哈赤的勢力。李成樑甚至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舒爾哈齊,明裡暗裡鼓動舒爾哈齊取代哥哥,成為建州女真的老大。

舒爾哈齊也覺得自己比勢單力孤,一味殺伐的哥哥,更具備成為建州女真一把手的條件。哥倆的矛盾越來越深,甚至在議政會上,舒爾哈齊也絲毫不給哥哥面子,常常頂得努爾哈赤很尷尬。

哥倆的關係急轉直下,頻臨破裂。

分道揚鑣

萬曆三十五年,發生了一次戰爭。事情的起因是東海女真(黑龍江流域)的一個部落,投靠布佔泰(吉林松花江流域)的烏拉部後,受到烏拉部的欺凌,不堪忍受之下,他們決定改投建州女真。努爾哈赤接到求援信,派舒爾哈齊及褚英、代善等領兵前去接應。

大軍撤退途中,遇到了布佔泰的攔截,三千多人對布佔泰的一萬人,又在人家眼皮底下,情況十分危急。

戰鬥打響的時候,舒爾哈齊做出了一個驚人舉動,他和他的部下撤兵一旁,坐山觀虎鬥。理由是,布佔泰跟他是兒女親家。

虧得褚英、代善夠勇猛,竟然以不到四分之一的兵力,打敗了布佔泰。不過由於舒爾哈齊的袖手旁觀,布佔泰的軍隊也沒受到重創,安然撤退了。

這件事讓努爾哈赤非常惱火,想處死舒爾哈齊的部下。舒爾哈齊也撕破了臉,堅決不允許。努爾哈赤被迫讓步,但一怒之下直接把舒爾哈齊踢出了最高軍事領導層。

這件事讓兄弟倆的關係再也無可挽回,舒爾哈齊決定帶著部眾,另立門戶。於是他在烏拉部和明軍的軍事重地鐵嶺之間,重新建立了基地。

李成樑大喜,立刻授予舒爾哈齊建州右衛指揮使,將外祖父阿古當年的頭銜給了他。這個頭銜,是明朝在建州女真的最高長官,也就是說,從大明朝廷的角度,舒爾哈齊已經位居努爾哈赤之上。

李成樑的舉動無疑是火上澆油,果然,努爾哈赤被徹底激怒,他立刻處死了舒爾哈齊的兩個兒子,並準備兵戎相見,兄弟倆已經走向水火不容!

直到此時,舒爾哈齊才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自己的建州右衛指揮使,就是個空頭支票,沒人聽他的,布佔泰的戰鬥力弱爆了,保護自己都困難,李成樑就是個十足的小人,挑撥的時候吐沫星子亂飛,動真格的時候,就是袖手旁觀。面對戰神努爾哈赤,所有人都知趣地熄火了!

舒爾哈齊一半恨,一半恐懼,最後滿懷失望地領著部眾,重新回到努爾哈赤的身邊,連一決雌雄的信心都沒了。

努爾哈赤沒有選擇寬容,他將舒爾哈齊囚禁在一個暗室中,每天通過孔洞定時往裡送食品,沒有人可以見到他,他也永遠不見天日。兩年後,四十七歲的舒爾哈齊病死在禁所,也有人說他是被努爾哈赤暗殺的。

一聲嘆息

一對生死兄弟,為何鬧到你死我活?從兄弟恩怨的字裡行間,我們看到的不光是個人慾望的膨脹,還有各種複雜的政治鬥爭。

一對自幼患難與共的親兄弟,在被家族拋棄的艱苦歲月裡,相互扶持生死相隨。當努爾哈赤十三副鎧甲起兵時,19歲的舒爾哈齊跟隨哥哥血戰沙場,在誅殺世仇,統一建州女真的大業中,他居功至偉。然而就在努爾哈赤邁向事業的第二個臺階時,他卻“翻臉”了,將同母弟弟舒爾哈齊囚死在暗室中!

是什麼導致努爾哈赤如此絕情,對他這個世上最親的家人,痛下殺手?我們順著兄弟倆的足跡,去追尋一下答案。

相依為命的兄弟

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是女真建州左衛指揮使塔克世的兒子。他們的母親,是建州右都指揮使阿古的女兒額穆齊。舒爾哈齊五歲時,母親去世了,那一年努爾哈赤10歲。

繼母那拉氏對努爾哈赤兄弟非常不好,哥倆小小年紀,被逼得進山採獵補貼家用。五年後,這對哥倆實在忍受不了繼母的虐待,離家出走,投奔到外祖父阿古門下。

哥倆剛在外祖父那裡落下腳,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跟外祖父阿古鬧翻了。阿古是建州女真的豪強,兵強馬壯,對大明的號令常常陰奉陽違,白吃大明的餉。大明遼東總兵李成樑決定端掉這股黑惡勢力。

覺昌安和塔克世父子決定站在朝廷這一邊,那就不得不跟親家翁阿古刀兵相見了。在覺昌安父子的幫助下,阿古兵敗人亡。可憐的努爾哈赤兄弟,因為親人相殘,做了明軍的俘虜。哥倆充當明軍的炮灰,被迫為明軍做前鋒營,拼殺了幾年,在九死一生的環境裡,竟然奇蹟般地活下來。

這段歷史有點奇怪,不知道努爾哈赤兄弟,為什麼不言明自己的身份,按理來說,明軍只要知道他們是覺昌安的孫子,肯定不會為難他們。可能是哥倆對父親和祖父,迫害外祖父的行為不滿,從心裡,不願意與父祖發生關係。

血水裡拼出來的大業

幾年後,覺昌安和塔克世又協助李成樑,消滅了阿古的兒子阿古臺。就在這次戰後,李成樑和尼堪外蘭縱兵劫掠阿古臺部眾,不小心誤殺了覺昌安和塔克世!

爺倆為大明連親家都出賣了,結果落得被誤殺,悲催!

父祖的意外死亡,促使努爾哈赤兄弟跳出來,要求朝廷拿尼堪外蘭抵罪。朝廷當然不答應,大概覺得努爾哈赤也就是無根基的“流浪漢”,不但不安撫努爾哈赤,反而放話,要扶立尼堪外蘭為建州女真首領。

這下讓努爾哈赤很生氣,發佈了著名的七大恨,以十三副鎧甲起兵,開始了波瀾狀況的造反生涯。

其實,很難說努爾哈赤兄弟,與父祖有多深的感情,報仇恐怕只是他們的藉口。哥倆在刀頭舔血的生涯中,早就練就了一副鋼筋鐵骨,也早就做好了起兵縱橫天下的準備。報仇,只是他們美妙的藉口而已!

就這樣,努爾哈赤帶著弟弟舒爾哈齊,從復仇尼堪外蘭開始,步步為營,吞併一個又一個部落。

李成樑顯然犯了個大錯誤,沒有意識到努爾哈赤是個危險的對手,他樂見女真內部的殺戮,準備坐收漁人之利。於是,他對努爾哈赤兄弟採取縱容,眼看著他們一步步做大。

當尼堪外蘭被努爾哈赤兄弟消滅後,他們已經勢不可擋。萬曆十六年,努爾哈赤終於收穫了創業第一桶金——統一了建州女真,並自稱可汗,封舒爾哈齊為貝勒。

十字路口

這一年,努爾哈赤29歲,舒爾哈齊24歲。一對患難兄弟修成正果,從此哥倆成為建州女真的一二把手,議政時,一個南坐一個北座,接見外賓,哥倆同時接受拜禮,有禮物呈獻,也是雙份。

兄弟共治,親密無間吧?恰恰裂痕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舒爾哈齊開始私交其他部落首領,明王朝單獨授予他一個都指揮的官銜。尤其是舒爾哈齊兩次進京朝貢,受到了朝廷熱情接待,並賞賜給了他大量金銀綢緞,讓他感恩不已。

很明顯,大明在採取分化政策,以圖削弱努爾哈赤的勢力。李成樑甚至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舒爾哈齊,明裡暗裡鼓動舒爾哈齊取代哥哥,成為建州女真的老大。

舒爾哈齊也覺得自己比勢單力孤,一味殺伐的哥哥,更具備成為建州女真一把手的條件。哥倆的矛盾越來越深,甚至在議政會上,舒爾哈齊也絲毫不給哥哥面子,常常頂得努爾哈赤很尷尬。

哥倆的關係急轉直下,頻臨破裂。

分道揚鑣

萬曆三十五年,發生了一次戰爭。事情的起因是東海女真(黑龍江流域)的一個部落,投靠布佔泰(吉林松花江流域)的烏拉部後,受到烏拉部的欺凌,不堪忍受之下,他們決定改投建州女真。努爾哈赤接到求援信,派舒爾哈齊及褚英、代善等領兵前去接應。

大軍撤退途中,遇到了布佔泰的攔截,三千多人對布佔泰的一萬人,又在人家眼皮底下,情況十分危急。

戰鬥打響的時候,舒爾哈齊做出了一個驚人舉動,他和他的部下撤兵一旁,坐山觀虎鬥。理由是,布佔泰跟他是兒女親家。

虧得褚英、代善夠勇猛,竟然以不到四分之一的兵力,打敗了布佔泰。不過由於舒爾哈齊的袖手旁觀,布佔泰的軍隊也沒受到重創,安然撤退了。

這件事讓努爾哈赤非常惱火,想處死舒爾哈齊的部下。舒爾哈齊也撕破了臉,堅決不允許。努爾哈赤被迫讓步,但一怒之下直接把舒爾哈齊踢出了最高軍事領導層。

這件事讓兄弟倆的關係再也無可挽回,舒爾哈齊決定帶著部眾,另立門戶。於是他在烏拉部和明軍的軍事重地鐵嶺之間,重新建立了基地。

李成樑大喜,立刻授予舒爾哈齊建州右衛指揮使,將外祖父阿古當年的頭銜給了他。這個頭銜,是明朝在建州女真的最高長官,也就是說,從大明朝廷的角度,舒爾哈齊已經位居努爾哈赤之上。

李成樑的舉動無疑是火上澆油,果然,努爾哈赤被徹底激怒,他立刻處死了舒爾哈齊的兩個兒子,並準備兵戎相見,兄弟倆已經走向水火不容!

直到此時,舒爾哈齊才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自己的建州右衛指揮使,就是個空頭支票,沒人聽他的,布佔泰的戰鬥力弱爆了,保護自己都困難,李成樑就是個十足的小人,挑撥的時候吐沫星子亂飛,動真格的時候,就是袖手旁觀。面對戰神努爾哈赤,所有人都知趣地熄火了!

舒爾哈齊一半恨,一半恐懼,最後滿懷失望地領著部眾,重新回到努爾哈赤的身邊,連一決雌雄的信心都沒了。

努爾哈赤沒有選擇寬容,他將舒爾哈齊囚禁在一個暗室中,每天通過孔洞定時往裡送食品,沒有人可以見到他,他也永遠不見天日。兩年後,四十七歲的舒爾哈齊病死在禁所,也有人說他是被努爾哈赤暗殺的。

一聲嘆息

一對生死兄弟,為何鬧到你死我活?從兄弟恩怨的字裡行間,我們看到的不光是個人慾望的膨脹,還有各種複雜的政治鬥爭。

一、對形勢的判斷和未來目標的差異,是兄弟倆矛盾的根源

努爾哈赤在十三副鎧甲的狀態下,就敢起兵造反,這種魄力真的難找第二個。支撐他做出這個決定,絕不是對自身實力的評估,而是一顆比天還大的心!他要做的目標絕不僅僅是尼堪外蘭,更不是為了復仇,而是整個女真,乃至整個天下。

有這顆大心臟,努爾哈赤無所畏懼,完成了第一步戰略——統一建州女真,接下來就是第二步——統一整個女真族;第三步就是——奪大明天下。

舒爾哈齊顯然沒有那麼大的雄心壯志,他的目標就是做建州女真的首領,當大明王朝的忠實臣子。他已經做到了,所以,接下來只需要跟周邊搞好關係,跟朝廷搞好關係,一切就OK了。

舒爾哈齊不光沒有野心,而且堅定地認為,女真根本不是大明的對手。他兩次到北京,親眼目睹了大明王朝的廣博,像一頭巨象,女真就像一個螞蟻,分分鐘都能被踩死,努爾哈赤太自大了,早晚會把女真帶入萬劫不復!

一對自幼患難與共的親兄弟,在被家族拋棄的艱苦歲月裡,相互扶持生死相隨。當努爾哈赤十三副鎧甲起兵時,19歲的舒爾哈齊跟隨哥哥血戰沙場,在誅殺世仇,統一建州女真的大業中,他居功至偉。然而就在努爾哈赤邁向事業的第二個臺階時,他卻“翻臉”了,將同母弟弟舒爾哈齊囚死在暗室中!

是什麼導致努爾哈赤如此絕情,對他這個世上最親的家人,痛下殺手?我們順著兄弟倆的足跡,去追尋一下答案。

相依為命的兄弟

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是女真建州左衛指揮使塔克世的兒子。他們的母親,是建州右都指揮使阿古的女兒額穆齊。舒爾哈齊五歲時,母親去世了,那一年努爾哈赤10歲。

繼母那拉氏對努爾哈赤兄弟非常不好,哥倆小小年紀,被逼得進山採獵補貼家用。五年後,這對哥倆實在忍受不了繼母的虐待,離家出走,投奔到外祖父阿古門下。

哥倆剛在外祖父那裡落下腳,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跟外祖父阿古鬧翻了。阿古是建州女真的豪強,兵強馬壯,對大明的號令常常陰奉陽違,白吃大明的餉。大明遼東總兵李成樑決定端掉這股黑惡勢力。

覺昌安和塔克世父子決定站在朝廷這一邊,那就不得不跟親家翁阿古刀兵相見了。在覺昌安父子的幫助下,阿古兵敗人亡。可憐的努爾哈赤兄弟,因為親人相殘,做了明軍的俘虜。哥倆充當明軍的炮灰,被迫為明軍做前鋒營,拼殺了幾年,在九死一生的環境裡,竟然奇蹟般地活下來。

這段歷史有點奇怪,不知道努爾哈赤兄弟,為什麼不言明自己的身份,按理來說,明軍只要知道他們是覺昌安的孫子,肯定不會為難他們。可能是哥倆對父親和祖父,迫害外祖父的行為不滿,從心裡,不願意與父祖發生關係。

血水裡拼出來的大業

幾年後,覺昌安和塔克世又協助李成樑,消滅了阿古的兒子阿古臺。就在這次戰後,李成樑和尼堪外蘭縱兵劫掠阿古臺部眾,不小心誤殺了覺昌安和塔克世!

爺倆為大明連親家都出賣了,結果落得被誤殺,悲催!

父祖的意外死亡,促使努爾哈赤兄弟跳出來,要求朝廷拿尼堪外蘭抵罪。朝廷當然不答應,大概覺得努爾哈赤也就是無根基的“流浪漢”,不但不安撫努爾哈赤,反而放話,要扶立尼堪外蘭為建州女真首領。

這下讓努爾哈赤很生氣,發佈了著名的七大恨,以十三副鎧甲起兵,開始了波瀾狀況的造反生涯。

其實,很難說努爾哈赤兄弟,與父祖有多深的感情,報仇恐怕只是他們的藉口。哥倆在刀頭舔血的生涯中,早就練就了一副鋼筋鐵骨,也早就做好了起兵縱橫天下的準備。報仇,只是他們美妙的藉口而已!

就這樣,努爾哈赤帶著弟弟舒爾哈齊,從復仇尼堪外蘭開始,步步為營,吞併一個又一個部落。

李成樑顯然犯了個大錯誤,沒有意識到努爾哈赤是個危險的對手,他樂見女真內部的殺戮,準備坐收漁人之利。於是,他對努爾哈赤兄弟採取縱容,眼看著他們一步步做大。

當尼堪外蘭被努爾哈赤兄弟消滅後,他們已經勢不可擋。萬曆十六年,努爾哈赤終於收穫了創業第一桶金——統一了建州女真,並自稱可汗,封舒爾哈齊為貝勒。

十字路口

這一年,努爾哈赤29歲,舒爾哈齊24歲。一對患難兄弟修成正果,從此哥倆成為建州女真的一二把手,議政時,一個南坐一個北座,接見外賓,哥倆同時接受拜禮,有禮物呈獻,也是雙份。

兄弟共治,親密無間吧?恰恰裂痕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舒爾哈齊開始私交其他部落首領,明王朝單獨授予他一個都指揮的官銜。尤其是舒爾哈齊兩次進京朝貢,受到了朝廷熱情接待,並賞賜給了他大量金銀綢緞,讓他感恩不已。

很明顯,大明在採取分化政策,以圖削弱努爾哈赤的勢力。李成樑甚至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舒爾哈齊,明裡暗裡鼓動舒爾哈齊取代哥哥,成為建州女真的老大。

舒爾哈齊也覺得自己比勢單力孤,一味殺伐的哥哥,更具備成為建州女真一把手的條件。哥倆的矛盾越來越深,甚至在議政會上,舒爾哈齊也絲毫不給哥哥面子,常常頂得努爾哈赤很尷尬。

哥倆的關係急轉直下,頻臨破裂。

分道揚鑣

萬曆三十五年,發生了一次戰爭。事情的起因是東海女真(黑龍江流域)的一個部落,投靠布佔泰(吉林松花江流域)的烏拉部後,受到烏拉部的欺凌,不堪忍受之下,他們決定改投建州女真。努爾哈赤接到求援信,派舒爾哈齊及褚英、代善等領兵前去接應。

大軍撤退途中,遇到了布佔泰的攔截,三千多人對布佔泰的一萬人,又在人家眼皮底下,情況十分危急。

戰鬥打響的時候,舒爾哈齊做出了一個驚人舉動,他和他的部下撤兵一旁,坐山觀虎鬥。理由是,布佔泰跟他是兒女親家。

虧得褚英、代善夠勇猛,竟然以不到四分之一的兵力,打敗了布佔泰。不過由於舒爾哈齊的袖手旁觀,布佔泰的軍隊也沒受到重創,安然撤退了。

這件事讓努爾哈赤非常惱火,想處死舒爾哈齊的部下。舒爾哈齊也撕破了臉,堅決不允許。努爾哈赤被迫讓步,但一怒之下直接把舒爾哈齊踢出了最高軍事領導層。

這件事讓兄弟倆的關係再也無可挽回,舒爾哈齊決定帶著部眾,另立門戶。於是他在烏拉部和明軍的軍事重地鐵嶺之間,重新建立了基地。

李成樑大喜,立刻授予舒爾哈齊建州右衛指揮使,將外祖父阿古當年的頭銜給了他。這個頭銜,是明朝在建州女真的最高長官,也就是說,從大明朝廷的角度,舒爾哈齊已經位居努爾哈赤之上。

李成樑的舉動無疑是火上澆油,果然,努爾哈赤被徹底激怒,他立刻處死了舒爾哈齊的兩個兒子,並準備兵戎相見,兄弟倆已經走向水火不容!

直到此時,舒爾哈齊才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自己的建州右衛指揮使,就是個空頭支票,沒人聽他的,布佔泰的戰鬥力弱爆了,保護自己都困難,李成樑就是個十足的小人,挑撥的時候吐沫星子亂飛,動真格的時候,就是袖手旁觀。面對戰神努爾哈赤,所有人都知趣地熄火了!

舒爾哈齊一半恨,一半恐懼,最後滿懷失望地領著部眾,重新回到努爾哈赤的身邊,連一決雌雄的信心都沒了。

努爾哈赤沒有選擇寬容,他將舒爾哈齊囚禁在一個暗室中,每天通過孔洞定時往裡送食品,沒有人可以見到他,他也永遠不見天日。兩年後,四十七歲的舒爾哈齊病死在禁所,也有人說他是被努爾哈赤暗殺的。

一聲嘆息

一對生死兄弟,為何鬧到你死我活?從兄弟恩怨的字裡行間,我們看到的不光是個人慾望的膨脹,還有各種複雜的政治鬥爭。

一、對形勢的判斷和未來目標的差異,是兄弟倆矛盾的根源

努爾哈赤在十三副鎧甲的狀態下,就敢起兵造反,這種魄力真的難找第二個。支撐他做出這個決定,絕不是對自身實力的評估,而是一顆比天還大的心!他要做的目標絕不僅僅是尼堪外蘭,更不是為了復仇,而是整個女真,乃至整個天下。

有這顆大心臟,努爾哈赤無所畏懼,完成了第一步戰略——統一建州女真,接下來就是第二步——統一整個女真族;第三步就是——奪大明天下。

舒爾哈齊顯然沒有那麼大的雄心壯志,他的目標就是做建州女真的首領,當大明王朝的忠實臣子。他已經做到了,所以,接下來只需要跟周邊搞好關係,跟朝廷搞好關係,一切就OK了。

舒爾哈齊不光沒有野心,而且堅定地認為,女真根本不是大明的對手。他兩次到北京,親眼目睹了大明王朝的廣博,像一頭巨象,女真就像一個螞蟻,分分鐘都能被踩死,努爾哈赤太自大了,早晚會把女真帶入萬劫不復!

所以,他要糾偏,不能讓哥哥毀掉得之不易的成果,安心做順民。

二、大明王朝的挑撥打動了舒爾哈齊,也深深刺激了努爾哈赤

應該說朝廷的分化手段確實起到了作用,舒爾哈齊已經由一個衝動的“造反派”,被改造成了順民,並且自覺地影響著努爾哈赤。

不過,李成樑的激進手段,“成功大勁了,變成了燃燒在兄弟倆之間的一團烈火,徹底燒燬了舒爾哈齊,順便把努爾哈赤燒成了孫悟空。

其實,如果李成樑不急於“加火”,對舒爾哈齊多實施保護措施,相信他對努爾哈赤的破壞力會更大。

三、舒爾哈齊在虛假的吹捧下,慾望膨脹,自認為可以取代努爾哈赤

舒爾哈齊根本沒有認清,他只是大明朝廷的棋子,以為自己是朝廷邊陲的擎天一柱。他抬頭一望,政治上自己有朝廷支持,軍事上有李成樑做靠山,周邊關係上,各大部落對他很友善,建州女真內部他也是二把手。

一對自幼患難與共的親兄弟,在被家族拋棄的艱苦歲月裡,相互扶持生死相隨。當努爾哈赤十三副鎧甲起兵時,19歲的舒爾哈齊跟隨哥哥血戰沙場,在誅殺世仇,統一建州女真的大業中,他居功至偉。然而就在努爾哈赤邁向事業的第二個臺階時,他卻“翻臉”了,將同母弟弟舒爾哈齊囚死在暗室中!

是什麼導致努爾哈赤如此絕情,對他這個世上最親的家人,痛下殺手?我們順著兄弟倆的足跡,去追尋一下答案。

相依為命的兄弟

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是女真建州左衛指揮使塔克世的兒子。他們的母親,是建州右都指揮使阿古的女兒額穆齊。舒爾哈齊五歲時,母親去世了,那一年努爾哈赤10歲。

繼母那拉氏對努爾哈赤兄弟非常不好,哥倆小小年紀,被逼得進山採獵補貼家用。五年後,這對哥倆實在忍受不了繼母的虐待,離家出走,投奔到外祖父阿古門下。

哥倆剛在外祖父那裡落下腳,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跟外祖父阿古鬧翻了。阿古是建州女真的豪強,兵強馬壯,對大明的號令常常陰奉陽違,白吃大明的餉。大明遼東總兵李成樑決定端掉這股黑惡勢力。

覺昌安和塔克世父子決定站在朝廷這一邊,那就不得不跟親家翁阿古刀兵相見了。在覺昌安父子的幫助下,阿古兵敗人亡。可憐的努爾哈赤兄弟,因為親人相殘,做了明軍的俘虜。哥倆充當明軍的炮灰,被迫為明軍做前鋒營,拼殺了幾年,在九死一生的環境裡,竟然奇蹟般地活下來。

這段歷史有點奇怪,不知道努爾哈赤兄弟,為什麼不言明自己的身份,按理來說,明軍只要知道他們是覺昌安的孫子,肯定不會為難他們。可能是哥倆對父親和祖父,迫害外祖父的行為不滿,從心裡,不願意與父祖發生關係。

血水裡拼出來的大業

幾年後,覺昌安和塔克世又協助李成樑,消滅了阿古的兒子阿古臺。就在這次戰後,李成樑和尼堪外蘭縱兵劫掠阿古臺部眾,不小心誤殺了覺昌安和塔克世!

爺倆為大明連親家都出賣了,結果落得被誤殺,悲催!

父祖的意外死亡,促使努爾哈赤兄弟跳出來,要求朝廷拿尼堪外蘭抵罪。朝廷當然不答應,大概覺得努爾哈赤也就是無根基的“流浪漢”,不但不安撫努爾哈赤,反而放話,要扶立尼堪外蘭為建州女真首領。

這下讓努爾哈赤很生氣,發佈了著名的七大恨,以十三副鎧甲起兵,開始了波瀾狀況的造反生涯。

其實,很難說努爾哈赤兄弟,與父祖有多深的感情,報仇恐怕只是他們的藉口。哥倆在刀頭舔血的生涯中,早就練就了一副鋼筋鐵骨,也早就做好了起兵縱橫天下的準備。報仇,只是他們美妙的藉口而已!

就這樣,努爾哈赤帶著弟弟舒爾哈齊,從復仇尼堪外蘭開始,步步為營,吞併一個又一個部落。

李成樑顯然犯了個大錯誤,沒有意識到努爾哈赤是個危險的對手,他樂見女真內部的殺戮,準備坐收漁人之利。於是,他對努爾哈赤兄弟採取縱容,眼看著他們一步步做大。

當尼堪外蘭被努爾哈赤兄弟消滅後,他們已經勢不可擋。萬曆十六年,努爾哈赤終於收穫了創業第一桶金——統一了建州女真,並自稱可汗,封舒爾哈齊為貝勒。

十字路口

這一年,努爾哈赤29歲,舒爾哈齊24歲。一對患難兄弟修成正果,從此哥倆成為建州女真的一二把手,議政時,一個南坐一個北座,接見外賓,哥倆同時接受拜禮,有禮物呈獻,也是雙份。

兄弟共治,親密無間吧?恰恰裂痕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舒爾哈齊開始私交其他部落首領,明王朝單獨授予他一個都指揮的官銜。尤其是舒爾哈齊兩次進京朝貢,受到了朝廷熱情接待,並賞賜給了他大量金銀綢緞,讓他感恩不已。

很明顯,大明在採取分化政策,以圖削弱努爾哈赤的勢力。李成樑甚至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舒爾哈齊,明裡暗裡鼓動舒爾哈齊取代哥哥,成為建州女真的老大。

舒爾哈齊也覺得自己比勢單力孤,一味殺伐的哥哥,更具備成為建州女真一把手的條件。哥倆的矛盾越來越深,甚至在議政會上,舒爾哈齊也絲毫不給哥哥面子,常常頂得努爾哈赤很尷尬。

哥倆的關係急轉直下,頻臨破裂。

分道揚鑣

萬曆三十五年,發生了一次戰爭。事情的起因是東海女真(黑龍江流域)的一個部落,投靠布佔泰(吉林松花江流域)的烏拉部後,受到烏拉部的欺凌,不堪忍受之下,他們決定改投建州女真。努爾哈赤接到求援信,派舒爾哈齊及褚英、代善等領兵前去接應。

大軍撤退途中,遇到了布佔泰的攔截,三千多人對布佔泰的一萬人,又在人家眼皮底下,情況十分危急。

戰鬥打響的時候,舒爾哈齊做出了一個驚人舉動,他和他的部下撤兵一旁,坐山觀虎鬥。理由是,布佔泰跟他是兒女親家。

虧得褚英、代善夠勇猛,竟然以不到四分之一的兵力,打敗了布佔泰。不過由於舒爾哈齊的袖手旁觀,布佔泰的軍隊也沒受到重創,安然撤退了。

這件事讓努爾哈赤非常惱火,想處死舒爾哈齊的部下。舒爾哈齊也撕破了臉,堅決不允許。努爾哈赤被迫讓步,但一怒之下直接把舒爾哈齊踢出了最高軍事領導層。

這件事讓兄弟倆的關係再也無可挽回,舒爾哈齊決定帶著部眾,另立門戶。於是他在烏拉部和明軍的軍事重地鐵嶺之間,重新建立了基地。

李成樑大喜,立刻授予舒爾哈齊建州右衛指揮使,將外祖父阿古當年的頭銜給了他。這個頭銜,是明朝在建州女真的最高長官,也就是說,從大明朝廷的角度,舒爾哈齊已經位居努爾哈赤之上。

李成樑的舉動無疑是火上澆油,果然,努爾哈赤被徹底激怒,他立刻處死了舒爾哈齊的兩個兒子,並準備兵戎相見,兄弟倆已經走向水火不容!

直到此時,舒爾哈齊才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自己的建州右衛指揮使,就是個空頭支票,沒人聽他的,布佔泰的戰鬥力弱爆了,保護自己都困難,李成樑就是個十足的小人,挑撥的時候吐沫星子亂飛,動真格的時候,就是袖手旁觀。面對戰神努爾哈赤,所有人都知趣地熄火了!

舒爾哈齊一半恨,一半恐懼,最後滿懷失望地領著部眾,重新回到努爾哈赤的身邊,連一決雌雄的信心都沒了。

努爾哈赤沒有選擇寬容,他將舒爾哈齊囚禁在一個暗室中,每天通過孔洞定時往裡送食品,沒有人可以見到他,他也永遠不見天日。兩年後,四十七歲的舒爾哈齊病死在禁所,也有人說他是被努爾哈赤暗殺的。

一聲嘆息

一對生死兄弟,為何鬧到你死我活?從兄弟恩怨的字裡行間,我們看到的不光是個人慾望的膨脹,還有各種複雜的政治鬥爭。

一、對形勢的判斷和未來目標的差異,是兄弟倆矛盾的根源

努爾哈赤在十三副鎧甲的狀態下,就敢起兵造反,這種魄力真的難找第二個。支撐他做出這個決定,絕不是對自身實力的評估,而是一顆比天還大的心!他要做的目標絕不僅僅是尼堪外蘭,更不是為了復仇,而是整個女真,乃至整個天下。

有這顆大心臟,努爾哈赤無所畏懼,完成了第一步戰略——統一建州女真,接下來就是第二步——統一整個女真族;第三步就是——奪大明天下。

舒爾哈齊顯然沒有那麼大的雄心壯志,他的目標就是做建州女真的首領,當大明王朝的忠實臣子。他已經做到了,所以,接下來只需要跟周邊搞好關係,跟朝廷搞好關係,一切就OK了。

舒爾哈齊不光沒有野心,而且堅定地認為,女真根本不是大明的對手。他兩次到北京,親眼目睹了大明王朝的廣博,像一頭巨象,女真就像一個螞蟻,分分鐘都能被踩死,努爾哈赤太自大了,早晚會把女真帶入萬劫不復!

所以,他要糾偏,不能讓哥哥毀掉得之不易的成果,安心做順民。

二、大明王朝的挑撥打動了舒爾哈齊,也深深刺激了努爾哈赤

應該說朝廷的分化手段確實起到了作用,舒爾哈齊已經由一個衝動的“造反派”,被改造成了順民,並且自覺地影響著努爾哈赤。

不過,李成樑的激進手段,“成功大勁了,變成了燃燒在兄弟倆之間的一團烈火,徹底燒燬了舒爾哈齊,順便把努爾哈赤燒成了孫悟空。

其實,如果李成樑不急於“加火”,對舒爾哈齊多實施保護措施,相信他對努爾哈赤的破壞力會更大。

三、舒爾哈齊在虛假的吹捧下,慾望膨脹,自認為可以取代努爾哈赤

舒爾哈齊根本沒有認清,他只是大明朝廷的棋子,以為自己是朝廷邊陲的擎天一柱。他抬頭一望,政治上自己有朝廷支持,軍事上有李成樑做靠山,周邊關係上,各大部落對他很友善,建州女真內部他也是二把手。

相反,努爾哈赤有什麼呢?除了自視其高的戰鬥力,別的什麼也沒有。四周全是視他為敵的各大部落,朝廷恨不能立刻吞了他,孤家寡人嘛!

所以,舒爾哈齊有理由相信,他比努爾哈赤更有能力領導建州女真,這也是他敢另立山頭的理由。只是他沒想到,朝廷開的就是空頭支票,他充其量就是一枚對付努爾哈赤的棋子。視努爾哈赤為死敵的各大部落,在努爾哈赤的大刀下,寧可與舒爾哈齊為敵,也不敢對努爾哈赤呲牙!

舒爾哈齊好失望!

金國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也有一個並肩作戰的弟弟,他叫完顏吳乞買,即後來金太宗。本來按照女真人原始的議會制,舒爾哈齊完全有可能因為功勞,被大家推為接班人,就像完顏吳乞買。可惜因為舒爾哈齊自己做出了錯誤的選擇,讓本該圓滿的兄弟情碎了一地。

一對自幼患難與共的親兄弟,在被家族拋棄的艱苦歲月裡,相互扶持生死相隨。當努爾哈赤十三副鎧甲起兵時,19歲的舒爾哈齊跟隨哥哥血戰沙場,在誅殺世仇,統一建州女真的大業中,他居功至偉。然而就在努爾哈赤邁向事業的第二個臺階時,他卻“翻臉”了,將同母弟弟舒爾哈齊囚死在暗室中!

是什麼導致努爾哈赤如此絕情,對他這個世上最親的家人,痛下殺手?我們順著兄弟倆的足跡,去追尋一下答案。

相依為命的兄弟

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是女真建州左衛指揮使塔克世的兒子。他們的母親,是建州右都指揮使阿古的女兒額穆齊。舒爾哈齊五歲時,母親去世了,那一年努爾哈赤10歲。

繼母那拉氏對努爾哈赤兄弟非常不好,哥倆小小年紀,被逼得進山採獵補貼家用。五年後,這對哥倆實在忍受不了繼母的虐待,離家出走,投奔到外祖父阿古門下。

哥倆剛在外祖父那裡落下腳,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跟外祖父阿古鬧翻了。阿古是建州女真的豪強,兵強馬壯,對大明的號令常常陰奉陽違,白吃大明的餉。大明遼東總兵李成樑決定端掉這股黑惡勢力。

覺昌安和塔克世父子決定站在朝廷這一邊,那就不得不跟親家翁阿古刀兵相見了。在覺昌安父子的幫助下,阿古兵敗人亡。可憐的努爾哈赤兄弟,因為親人相殘,做了明軍的俘虜。哥倆充當明軍的炮灰,被迫為明軍做前鋒營,拼殺了幾年,在九死一生的環境裡,竟然奇蹟般地活下來。

這段歷史有點奇怪,不知道努爾哈赤兄弟,為什麼不言明自己的身份,按理來說,明軍只要知道他們是覺昌安的孫子,肯定不會為難他們。可能是哥倆對父親和祖父,迫害外祖父的行為不滿,從心裡,不願意與父祖發生關係。

血水裡拼出來的大業

幾年後,覺昌安和塔克世又協助李成樑,消滅了阿古的兒子阿古臺。就在這次戰後,李成樑和尼堪外蘭縱兵劫掠阿古臺部眾,不小心誤殺了覺昌安和塔克世!

爺倆為大明連親家都出賣了,結果落得被誤殺,悲催!

父祖的意外死亡,促使努爾哈赤兄弟跳出來,要求朝廷拿尼堪外蘭抵罪。朝廷當然不答應,大概覺得努爾哈赤也就是無根基的“流浪漢”,不但不安撫努爾哈赤,反而放話,要扶立尼堪外蘭為建州女真首領。

這下讓努爾哈赤很生氣,發佈了著名的七大恨,以十三副鎧甲起兵,開始了波瀾狀況的造反生涯。

其實,很難說努爾哈赤兄弟,與父祖有多深的感情,報仇恐怕只是他們的藉口。哥倆在刀頭舔血的生涯中,早就練就了一副鋼筋鐵骨,也早就做好了起兵縱橫天下的準備。報仇,只是他們美妙的藉口而已!

就這樣,努爾哈赤帶著弟弟舒爾哈齊,從復仇尼堪外蘭開始,步步為營,吞併一個又一個部落。

李成樑顯然犯了個大錯誤,沒有意識到努爾哈赤是個危險的對手,他樂見女真內部的殺戮,準備坐收漁人之利。於是,他對努爾哈赤兄弟採取縱容,眼看著他們一步步做大。

當尼堪外蘭被努爾哈赤兄弟消滅後,他們已經勢不可擋。萬曆十六年,努爾哈赤終於收穫了創業第一桶金——統一了建州女真,並自稱可汗,封舒爾哈齊為貝勒。

十字路口

這一年,努爾哈赤29歲,舒爾哈齊24歲。一對患難兄弟修成正果,從此哥倆成為建州女真的一二把手,議政時,一個南坐一個北座,接見外賓,哥倆同時接受拜禮,有禮物呈獻,也是雙份。

兄弟共治,親密無間吧?恰恰裂痕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舒爾哈齊開始私交其他部落首領,明王朝單獨授予他一個都指揮的官銜。尤其是舒爾哈齊兩次進京朝貢,受到了朝廷熱情接待,並賞賜給了他大量金銀綢緞,讓他感恩不已。

很明顯,大明在採取分化政策,以圖削弱努爾哈赤的勢力。李成樑甚至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舒爾哈齊,明裡暗裡鼓動舒爾哈齊取代哥哥,成為建州女真的老大。

舒爾哈齊也覺得自己比勢單力孤,一味殺伐的哥哥,更具備成為建州女真一把手的條件。哥倆的矛盾越來越深,甚至在議政會上,舒爾哈齊也絲毫不給哥哥面子,常常頂得努爾哈赤很尷尬。

哥倆的關係急轉直下,頻臨破裂。

分道揚鑣

萬曆三十五年,發生了一次戰爭。事情的起因是東海女真(黑龍江流域)的一個部落,投靠布佔泰(吉林松花江流域)的烏拉部後,受到烏拉部的欺凌,不堪忍受之下,他們決定改投建州女真。努爾哈赤接到求援信,派舒爾哈齊及褚英、代善等領兵前去接應。

大軍撤退途中,遇到了布佔泰的攔截,三千多人對布佔泰的一萬人,又在人家眼皮底下,情況十分危急。

戰鬥打響的時候,舒爾哈齊做出了一個驚人舉動,他和他的部下撤兵一旁,坐山觀虎鬥。理由是,布佔泰跟他是兒女親家。

虧得褚英、代善夠勇猛,竟然以不到四分之一的兵力,打敗了布佔泰。不過由於舒爾哈齊的袖手旁觀,布佔泰的軍隊也沒受到重創,安然撤退了。

這件事讓努爾哈赤非常惱火,想處死舒爾哈齊的部下。舒爾哈齊也撕破了臉,堅決不允許。努爾哈赤被迫讓步,但一怒之下直接把舒爾哈齊踢出了最高軍事領導層。

這件事讓兄弟倆的關係再也無可挽回,舒爾哈齊決定帶著部眾,另立門戶。於是他在烏拉部和明軍的軍事重地鐵嶺之間,重新建立了基地。

李成樑大喜,立刻授予舒爾哈齊建州右衛指揮使,將外祖父阿古當年的頭銜給了他。這個頭銜,是明朝在建州女真的最高長官,也就是說,從大明朝廷的角度,舒爾哈齊已經位居努爾哈赤之上。

李成樑的舉動無疑是火上澆油,果然,努爾哈赤被徹底激怒,他立刻處死了舒爾哈齊的兩個兒子,並準備兵戎相見,兄弟倆已經走向水火不容!

直到此時,舒爾哈齊才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自己的建州右衛指揮使,就是個空頭支票,沒人聽他的,布佔泰的戰鬥力弱爆了,保護自己都困難,李成樑就是個十足的小人,挑撥的時候吐沫星子亂飛,動真格的時候,就是袖手旁觀。面對戰神努爾哈赤,所有人都知趣地熄火了!

舒爾哈齊一半恨,一半恐懼,最後滿懷失望地領著部眾,重新回到努爾哈赤的身邊,連一決雌雄的信心都沒了。

努爾哈赤沒有選擇寬容,他將舒爾哈齊囚禁在一個暗室中,每天通過孔洞定時往裡送食品,沒有人可以見到他,他也永遠不見天日。兩年後,四十七歲的舒爾哈齊病死在禁所,也有人說他是被努爾哈赤暗殺的。

一聲嘆息

一對生死兄弟,為何鬧到你死我活?從兄弟恩怨的字裡行間,我們看到的不光是個人慾望的膨脹,還有各種複雜的政治鬥爭。

一、對形勢的判斷和未來目標的差異,是兄弟倆矛盾的根源

努爾哈赤在十三副鎧甲的狀態下,就敢起兵造反,這種魄力真的難找第二個。支撐他做出這個決定,絕不是對自身實力的評估,而是一顆比天還大的心!他要做的目標絕不僅僅是尼堪外蘭,更不是為了復仇,而是整個女真,乃至整個天下。

有這顆大心臟,努爾哈赤無所畏懼,完成了第一步戰略——統一建州女真,接下來就是第二步——統一整個女真族;第三步就是——奪大明天下。

舒爾哈齊顯然沒有那麼大的雄心壯志,他的目標就是做建州女真的首領,當大明王朝的忠實臣子。他已經做到了,所以,接下來只需要跟周邊搞好關係,跟朝廷搞好關係,一切就OK了。

舒爾哈齊不光沒有野心,而且堅定地認為,女真根本不是大明的對手。他兩次到北京,親眼目睹了大明王朝的廣博,像一頭巨象,女真就像一個螞蟻,分分鐘都能被踩死,努爾哈赤太自大了,早晚會把女真帶入萬劫不復!

所以,他要糾偏,不能讓哥哥毀掉得之不易的成果,安心做順民。

二、大明王朝的挑撥打動了舒爾哈齊,也深深刺激了努爾哈赤

應該說朝廷的分化手段確實起到了作用,舒爾哈齊已經由一個衝動的“造反派”,被改造成了順民,並且自覺地影響著努爾哈赤。

不過,李成樑的激進手段,“成功大勁了,變成了燃燒在兄弟倆之間的一團烈火,徹底燒燬了舒爾哈齊,順便把努爾哈赤燒成了孫悟空。

其實,如果李成樑不急於“加火”,對舒爾哈齊多實施保護措施,相信他對努爾哈赤的破壞力會更大。

三、舒爾哈齊在虛假的吹捧下,慾望膨脹,自認為可以取代努爾哈赤

舒爾哈齊根本沒有認清,他只是大明朝廷的棋子,以為自己是朝廷邊陲的擎天一柱。他抬頭一望,政治上自己有朝廷支持,軍事上有李成樑做靠山,周邊關係上,各大部落對他很友善,建州女真內部他也是二把手。

相反,努爾哈赤有什麼呢?除了自視其高的戰鬥力,別的什麼也沒有。四周全是視他為敵的各大部落,朝廷恨不能立刻吞了他,孤家寡人嘛!

所以,舒爾哈齊有理由相信,他比努爾哈赤更有能力領導建州女真,這也是他敢另立山頭的理由。只是他沒想到,朝廷開的就是空頭支票,他充其量就是一枚對付努爾哈赤的棋子。視努爾哈赤為死敵的各大部落,在努爾哈赤的大刀下,寧可與舒爾哈齊為敵,也不敢對努爾哈赤呲牙!

舒爾哈齊好失望!

金國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也有一個並肩作戰的弟弟,他叫完顏吳乞買,即後來金太宗。本來按照女真人原始的議會制,舒爾哈齊完全有可能因為功勞,被大家推為接班人,就像完顏吳乞買。可惜因為舒爾哈齊自己做出了錯誤的選擇,讓本該圓滿的兄弟情碎了一地。

论史
2019-06-17

愛新覺羅·舒爾哈齊,他是明末建州女真興起史和清朝開國史上發揮了重要影響的人物。這兩兄弟在青年時期可謂是患難與共,生活的不幸使兩兄弟緊密團結在了一起,他們雖然出生於女真的貴族家庭,但是由於親生母親喜塔臘氏早死,其父惑於繼母言,對他們極其不公,在分家的時候僅取得了微薄的財產。年幼的舒爾哈齊只能和努爾哈赤四處奔波,開始了自力更生之路。

《滿洲實錄·卷一》:十歲時喪母,繼母妒之,父惑於繼母言,遂分居,年十九歲矣,家產所予獨薄。

愛新覺羅·舒爾哈齊,他是明末建州女真興起史和清朝開國史上發揮了重要影響的人物。這兩兄弟在青年時期可謂是患難與共,生活的不幸使兩兄弟緊密團結在了一起,他們雖然出生於女真的貴族家庭,但是由於親生母親喜塔臘氏早死,其父惑於繼母言,對他們極其不公,在分家的時候僅取得了微薄的財產。年幼的舒爾哈齊只能和努爾哈赤四處奔波,開始了自力更生之路。

《滿洲實錄·卷一》:十歲時喪母,繼母妒之,父惑於繼母言,遂分居,年十九歲矣,家產所予獨薄。


在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的父祖塔克世和覺昌安在為明軍做嚮導時被明軍“誤殺”。兩兄弟被李成樑撫養,“塔失有二子,長即太祖,次速兒哈赤,俱幼,李成樑撫之”,在他們成年自立後,正式開啟了統一女真的創業過程。從史料觀之,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弟弟的舒爾哈齊是努爾哈赤最得力的幫手,為建州女真政權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

《山中聞見錄·建州》:太祖乃將弟速兒哈赤俱走之東方,有眾千餘,漸北侵張海、色失諸部,蠶食之。

但是,就是這麼一對在創業初期親密無間、共同患難的兄弟,卻也沒有能逃過手足相殘的悲劇命運,最後以舒爾哈齊二子被殺,其本人被努爾哈赤囚禁致死而告終。

愛新覺羅·舒爾哈齊,他是明末建州女真興起史和清朝開國史上發揮了重要影響的人物。這兩兄弟在青年時期可謂是患難與共,生活的不幸使兩兄弟緊密團結在了一起,他們雖然出生於女真的貴族家庭,但是由於親生母親喜塔臘氏早死,其父惑於繼母言,對他們極其不公,在分家的時候僅取得了微薄的財產。年幼的舒爾哈齊只能和努爾哈赤四處奔波,開始了自力更生之路。

《滿洲實錄·卷一》:十歲時喪母,繼母妒之,父惑於繼母言,遂分居,年十九歲矣,家產所予獨薄。


在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的父祖塔克世和覺昌安在為明軍做嚮導時被明軍“誤殺”。兩兄弟被李成樑撫養,“塔失有二子,長即太祖,次速兒哈赤,俱幼,李成樑撫之”,在他們成年自立後,正式開啟了統一女真的創業過程。從史料觀之,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弟弟的舒爾哈齊是努爾哈赤最得力的幫手,為建州女真政權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

《山中聞見錄·建州》:太祖乃將弟速兒哈赤俱走之東方,有眾千餘,漸北侵張海、色失諸部,蠶食之。

但是,就是這麼一對在創業初期親密無間、共同患難的兄弟,卻也沒有能逃過手足相殘的悲劇命運,最後以舒爾哈齊二子被殺,其本人被努爾哈赤囚禁致死而告終。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舒爾哈齊得罪的可是大名鼎鼎的清太祖,清朝編寫的史書不但幾乎隱沒了他的功績,而且將其形容成才智低下,庸碌無能之人。

《滿文老檔》:然弟貝勒出征未見一超凡之舉,於大國之政道未進一善言以慰之,全然無德。

愛新覺羅·舒爾哈齊,他是明末建州女真興起史和清朝開國史上發揮了重要影響的人物。這兩兄弟在青年時期可謂是患難與共,生活的不幸使兩兄弟緊密團結在了一起,他們雖然出生於女真的貴族家庭,但是由於親生母親喜塔臘氏早死,其父惑於繼母言,對他們極其不公,在分家的時候僅取得了微薄的財產。年幼的舒爾哈齊只能和努爾哈赤四處奔波,開始了自力更生之路。

《滿洲實錄·卷一》:十歲時喪母,繼母妒之,父惑於繼母言,遂分居,年十九歲矣,家產所予獨薄。


在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的父祖塔克世和覺昌安在為明軍做嚮導時被明軍“誤殺”。兩兄弟被李成樑撫養,“塔失有二子,長即太祖,次速兒哈赤,俱幼,李成樑撫之”,在他們成年自立後,正式開啟了統一女真的創業過程。從史料觀之,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弟弟的舒爾哈齊是努爾哈赤最得力的幫手,為建州女真政權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

《山中聞見錄·建州》:太祖乃將弟速兒哈赤俱走之東方,有眾千餘,漸北侵張海、色失諸部,蠶食之。

但是,就是這麼一對在創業初期親密無間、共同患難的兄弟,卻也沒有能逃過手足相殘的悲劇命運,最後以舒爾哈齊二子被殺,其本人被努爾哈赤囚禁致死而告終。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舒爾哈齊得罪的可是大名鼎鼎的清太祖,清朝編寫的史書不但幾乎隱沒了他的功績,而且將其形容成才智低下,庸碌無能之人。

《滿文老檔》:然弟貝勒出征未見一超凡之舉,於大國之政道未進一善言以慰之,全然無德。


清朝編寫史書對其評價顯然很不合理,有肆意汙衊的嫌疑。要知道《滿文老檔》記載舒爾哈齊可是“打喇漢巴圖魯”,巴圖魯,漢語為英雄、英勇之意。努爾哈赤最講究的就是量才授用,非有大功者不登高位,舒爾哈齊能獲得如此榮譽,雖有親弟之故,但更重要的是才能和功勞。

在對舒爾哈齊的評價上,反而是第三方史書更具有公正性。朝鮮史書《建州聞見錄》就說道“小乙可赤有戰功,得眾心”,而在《清史稿》當中評價諸王的功績之時,稱舒爾哈齊“佐太祖建業,將出師,登壠而謀,策定馳而下,黃道周亟稱其驍勇”。這也算是給了他一個公正客觀的評價。

愛新覺羅·舒爾哈齊,他是明末建州女真興起史和清朝開國史上發揮了重要影響的人物。這兩兄弟在青年時期可謂是患難與共,生活的不幸使兩兄弟緊密團結在了一起,他們雖然出生於女真的貴族家庭,但是由於親生母親喜塔臘氏早死,其父惑於繼母言,對他們極其不公,在分家的時候僅取得了微薄的財產。年幼的舒爾哈齊只能和努爾哈赤四處奔波,開始了自力更生之路。

《滿洲實錄·卷一》:十歲時喪母,繼母妒之,父惑於繼母言,遂分居,年十九歲矣,家產所予獨薄。


在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的父祖塔克世和覺昌安在為明軍做嚮導時被明軍“誤殺”。兩兄弟被李成樑撫養,“塔失有二子,長即太祖,次速兒哈赤,俱幼,李成樑撫之”,在他們成年自立後,正式開啟了統一女真的創業過程。從史料觀之,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弟弟的舒爾哈齊是努爾哈赤最得力的幫手,為建州女真政權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

《山中聞見錄·建州》:太祖乃將弟速兒哈赤俱走之東方,有眾千餘,漸北侵張海、色失諸部,蠶食之。

但是,就是這麼一對在創業初期親密無間、共同患難的兄弟,卻也沒有能逃過手足相殘的悲劇命運,最後以舒爾哈齊二子被殺,其本人被努爾哈赤囚禁致死而告終。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舒爾哈齊得罪的可是大名鼎鼎的清太祖,清朝編寫的史書不但幾乎隱沒了他的功績,而且將其形容成才智低下,庸碌無能之人。

《滿文老檔》:然弟貝勒出征未見一超凡之舉,於大國之政道未進一善言以慰之,全然無德。


清朝編寫史書對其評價顯然很不合理,有肆意汙衊的嫌疑。要知道《滿文老檔》記載舒爾哈齊可是“打喇漢巴圖魯”,巴圖魯,漢語為英雄、英勇之意。努爾哈赤最講究的就是量才授用,非有大功者不登高位,舒爾哈齊能獲得如此榮譽,雖有親弟之故,但更重要的是才能和功勞。

在對舒爾哈齊的評價上,反而是第三方史書更具有公正性。朝鮮史書《建州聞見錄》就說道“小乙可赤有戰功,得眾心”,而在《清史稿》當中評價諸王的功績之時,稱舒爾哈齊“佐太祖建業,將出師,登壠而謀,策定馳而下,黃道周亟稱其驍勇”。這也算是給了他一個公正客觀的評價。

愛新覺羅·舒爾哈齊,他是明末建州女真興起史和清朝開國史上發揮了重要影響的人物。這兩兄弟在青年時期可謂是患難與共,生活的不幸使兩兄弟緊密團結在了一起,他們雖然出生於女真的貴族家庭,但是由於親生母親喜塔臘氏早死,其父惑於繼母言,對他們極其不公,在分家的時候僅取得了微薄的財產。年幼的舒爾哈齊只能和努爾哈赤四處奔波,開始了自力更生之路。

《滿洲實錄·卷一》:十歲時喪母,繼母妒之,父惑於繼母言,遂分居,年十九歲矣,家產所予獨薄。


在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的父祖塔克世和覺昌安在為明軍做嚮導時被明軍“誤殺”。兩兄弟被李成樑撫養,“塔失有二子,長即太祖,次速兒哈赤,俱幼,李成樑撫之”,在他們成年自立後,正式開啟了統一女真的創業過程。從史料觀之,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弟弟的舒爾哈齊是努爾哈赤最得力的幫手,為建州女真政權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

《山中聞見錄·建州》:太祖乃將弟速兒哈赤俱走之東方,有眾千餘,漸北侵張海、色失諸部,蠶食之。

但是,就是這麼一對在創業初期親密無間、共同患難的兄弟,卻也沒有能逃過手足相殘的悲劇命運,最後以舒爾哈齊二子被殺,其本人被努爾哈赤囚禁致死而告終。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舒爾哈齊得罪的可是大名鼎鼎的清太祖,清朝編寫的史書不但幾乎隱沒了他的功績,而且將其形容成才智低下,庸碌無能之人。

《滿文老檔》:然弟貝勒出征未見一超凡之舉,於大國之政道未進一善言以慰之,全然無德。


清朝編寫史書對其評價顯然很不合理,有肆意汙衊的嫌疑。要知道《滿文老檔》記載舒爾哈齊可是“打喇漢巴圖魯”,巴圖魯,漢語為英雄、英勇之意。努爾哈赤最講究的就是量才授用,非有大功者不登高位,舒爾哈齊能獲得如此榮譽,雖有親弟之故,但更重要的是才能和功勞。

在對舒爾哈齊的評價上,反而是第三方史書更具有公正性。朝鮮史書《建州聞見錄》就說道“小乙可赤有戰功,得眾心”,而在《清史稿》當中評價諸王的功績之時,稱舒爾哈齊“佐太祖建業,將出師,登壠而謀,策定馳而下,黃道周亟稱其驍勇”。這也算是給了他一個公正客觀的評價。



綜合各方史書,努爾哈赤之所以對舒爾哈齊痛下殺手,有如下原因:

首先,一山不容二虎,封建時代最高權力不容分享,具有強烈的排他性,是造成舒爾哈齊之死的根本原因。

舒爾哈齊在與努爾哈赤共同創業的過程中,逐出削平群雄,建立強大的女真國,努爾哈赤當然從一個小酋長成了遼東新霸;而舒爾哈齊的實力也是在不斷的壯大的,成為與努爾哈赤並稱的建州二號人物,在很多文獻上,往往“兩都督”並稱。

《建州紀程圖記》:我以滿浦軍官,只持文書往復而已,有何勾幹,膺此兩都督重禮,分貺家丁,尤極未安。

《熊廷弼集·酌東西情勢疏》:職數日內偵得建夷情形,或二三百一營,或一二百一聚,俱散佈猛酋舊寨。叩之,雲:“我都督與二都督速兒哈赤近日不睦,恐二都督走投北關,令我們在此防範。”

不僅在名號上幾乎平起平坐,在實力上舒爾哈齊應該也有眾多的重兵歸他統轄。在朝鮮人申忠一的《建州紀程圖紀》中記載:“奴酋諸將一百五十餘,小酋將四十餘,皆以各部酋長為之,而率居於城中”。舒爾哈齊的兵馬雖然少於其兄,但仍然是一支強大的勢力。

愛新覺羅·舒爾哈齊,他是明末建州女真興起史和清朝開國史上發揮了重要影響的人物。這兩兄弟在青年時期可謂是患難與共,生活的不幸使兩兄弟緊密團結在了一起,他們雖然出生於女真的貴族家庭,但是由於親生母親喜塔臘氏早死,其父惑於繼母言,對他們極其不公,在分家的時候僅取得了微薄的財產。年幼的舒爾哈齊只能和努爾哈赤四處奔波,開始了自力更生之路。

《滿洲實錄·卷一》:十歲時喪母,繼母妒之,父惑於繼母言,遂分居,年十九歲矣,家產所予獨薄。


在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的父祖塔克世和覺昌安在為明軍做嚮導時被明軍“誤殺”。兩兄弟被李成樑撫養,“塔失有二子,長即太祖,次速兒哈赤,俱幼,李成樑撫之”,在他們成年自立後,正式開啟了統一女真的創業過程。從史料觀之,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弟弟的舒爾哈齊是努爾哈赤最得力的幫手,為建州女真政權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

《山中聞見錄·建州》:太祖乃將弟速兒哈赤俱走之東方,有眾千餘,漸北侵張海、色失諸部,蠶食之。

但是,就是這麼一對在創業初期親密無間、共同患難的兄弟,卻也沒有能逃過手足相殘的悲劇命運,最後以舒爾哈齊二子被殺,其本人被努爾哈赤囚禁致死而告終。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舒爾哈齊得罪的可是大名鼎鼎的清太祖,清朝編寫的史書不但幾乎隱沒了他的功績,而且將其形容成才智低下,庸碌無能之人。

《滿文老檔》:然弟貝勒出征未見一超凡之舉,於大國之政道未進一善言以慰之,全然無德。


清朝編寫史書對其評價顯然很不合理,有肆意汙衊的嫌疑。要知道《滿文老檔》記載舒爾哈齊可是“打喇漢巴圖魯”,巴圖魯,漢語為英雄、英勇之意。努爾哈赤最講究的就是量才授用,非有大功者不登高位,舒爾哈齊能獲得如此榮譽,雖有親弟之故,但更重要的是才能和功勞。

在對舒爾哈齊的評價上,反而是第三方史書更具有公正性。朝鮮史書《建州聞見錄》就說道“小乙可赤有戰功,得眾心”,而在《清史稿》當中評價諸王的功績之時,稱舒爾哈齊“佐太祖建業,將出師,登壠而謀,策定馳而下,黃道周亟稱其驍勇”。這也算是給了他一個公正客觀的評價。



綜合各方史書,努爾哈赤之所以對舒爾哈齊痛下殺手,有如下原因:

首先,一山不容二虎,封建時代最高權力不容分享,具有強烈的排他性,是造成舒爾哈齊之死的根本原因。

舒爾哈齊在與努爾哈赤共同創業的過程中,逐出削平群雄,建立強大的女真國,努爾哈赤當然從一個小酋長成了遼東新霸;而舒爾哈齊的實力也是在不斷的壯大的,成為與努爾哈赤並稱的建州二號人物,在很多文獻上,往往“兩都督”並稱。

《建州紀程圖記》:我以滿浦軍官,只持文書往復而已,有何勾幹,膺此兩都督重禮,分貺家丁,尤極未安。

《熊廷弼集·酌東西情勢疏》:職數日內偵得建夷情形,或二三百一營,或一二百一聚,俱散佈猛酋舊寨。叩之,雲:“我都督與二都督速兒哈赤近日不睦,恐二都督走投北關,令我們在此防範。”

不僅在名號上幾乎平起平坐,在實力上舒爾哈齊應該也有眾多的重兵歸他統轄。在朝鮮人申忠一的《建州紀程圖紀》中記載:“奴酋諸將一百五十餘,小酋將四十餘,皆以各部酋長為之,而率居於城中”。舒爾哈齊的兵馬雖然少於其兄,但仍然是一支強大的勢力。

愛新覺羅·舒爾哈齊,他是明末建州女真興起史和清朝開國史上發揮了重要影響的人物。這兩兄弟在青年時期可謂是患難與共,生活的不幸使兩兄弟緊密團結在了一起,他們雖然出生於女真的貴族家庭,但是由於親生母親喜塔臘氏早死,其父惑於繼母言,對他們極其不公,在分家的時候僅取得了微薄的財產。年幼的舒爾哈齊只能和努爾哈赤四處奔波,開始了自力更生之路。

《滿洲實錄·卷一》:十歲時喪母,繼母妒之,父惑於繼母言,遂分居,年十九歲矣,家產所予獨薄。


在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的父祖塔克世和覺昌安在為明軍做嚮導時被明軍“誤殺”。兩兄弟被李成樑撫養,“塔失有二子,長即太祖,次速兒哈赤,俱幼,李成樑撫之”,在他們成年自立後,正式開啟了統一女真的創業過程。從史料觀之,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弟弟的舒爾哈齊是努爾哈赤最得力的幫手,為建州女真政權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

《山中聞見錄·建州》:太祖乃將弟速兒哈赤俱走之東方,有眾千餘,漸北侵張海、色失諸部,蠶食之。

但是,就是這麼一對在創業初期親密無間、共同患難的兄弟,卻也沒有能逃過手足相殘的悲劇命運,最後以舒爾哈齊二子被殺,其本人被努爾哈赤囚禁致死而告終。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舒爾哈齊得罪的可是大名鼎鼎的清太祖,清朝編寫的史書不但幾乎隱沒了他的功績,而且將其形容成才智低下,庸碌無能之人。

《滿文老檔》:然弟貝勒出征未見一超凡之舉,於大國之政道未進一善言以慰之,全然無德。


清朝編寫史書對其評價顯然很不合理,有肆意汙衊的嫌疑。要知道《滿文老檔》記載舒爾哈齊可是“打喇漢巴圖魯”,巴圖魯,漢語為英雄、英勇之意。努爾哈赤最講究的就是量才授用,非有大功者不登高位,舒爾哈齊能獲得如此榮譽,雖有親弟之故,但更重要的是才能和功勞。

在對舒爾哈齊的評價上,反而是第三方史書更具有公正性。朝鮮史書《建州聞見錄》就說道“小乙可赤有戰功,得眾心”,而在《清史稿》當中評價諸王的功績之時,稱舒爾哈齊“佐太祖建業,將出師,登壠而謀,策定馳而下,黃道周亟稱其驍勇”。這也算是給了他一個公正客觀的評價。



綜合各方史書,努爾哈赤之所以對舒爾哈齊痛下殺手,有如下原因:

首先,一山不容二虎,封建時代最高權力不容分享,具有強烈的排他性,是造成舒爾哈齊之死的根本原因。

舒爾哈齊在與努爾哈赤共同創業的過程中,逐出削平群雄,建立強大的女真國,努爾哈赤當然從一個小酋長成了遼東新霸;而舒爾哈齊的實力也是在不斷的壯大的,成為與努爾哈赤並稱的建州二號人物,在很多文獻上,往往“兩都督”並稱。

《建州紀程圖記》:我以滿浦軍官,只持文書往復而已,有何勾幹,膺此兩都督重禮,分貺家丁,尤極未安。

《熊廷弼集·酌東西情勢疏》:職數日內偵得建夷情形,或二三百一營,或一二百一聚,俱散佈猛酋舊寨。叩之,雲:“我都督與二都督速兒哈赤近日不睦,恐二都督走投北關,令我們在此防範。”

不僅在名號上幾乎平起平坐,在實力上舒爾哈齊應該也有眾多的重兵歸他統轄。在朝鮮人申忠一的《建州紀程圖紀》中記載:“奴酋諸將一百五十餘,小酋將四十餘,皆以各部酋長為之,而率居於城中”。舒爾哈齊的兵馬雖然少於其兄,但仍然是一支強大的勢力。



不僅擁有崇高的地位和強大的勢力,還有很強的“外援”。一個是女真的烏拉部與舒爾哈齊有聯姻關係。另一方面,舒爾哈齊與遼東總兵李成樑的關係也極其密切,他的女兒就是李如柏的妾,以致於在後來明金交戰中,明人有“女婿坐鎮守,遼東落誰手”的說法。

愛新覺羅·舒爾哈齊,他是明末建州女真興起史和清朝開國史上發揮了重要影響的人物。這兩兄弟在青年時期可謂是患難與共,生活的不幸使兩兄弟緊密團結在了一起,他們雖然出生於女真的貴族家庭,但是由於親生母親喜塔臘氏早死,其父惑於繼母言,對他們極其不公,在分家的時候僅取得了微薄的財產。年幼的舒爾哈齊只能和努爾哈赤四處奔波,開始了自力更生之路。

《滿洲實錄·卷一》:十歲時喪母,繼母妒之,父惑於繼母言,遂分居,年十九歲矣,家產所予獨薄。


在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的父祖塔克世和覺昌安在為明軍做嚮導時被明軍“誤殺”。兩兄弟被李成樑撫養,“塔失有二子,長即太祖,次速兒哈赤,俱幼,李成樑撫之”,在他們成年自立後,正式開啟了統一女真的創業過程。從史料觀之,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弟弟的舒爾哈齊是努爾哈赤最得力的幫手,為建州女真政權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

《山中聞見錄·建州》:太祖乃將弟速兒哈赤俱走之東方,有眾千餘,漸北侵張海、色失諸部,蠶食之。

但是,就是這麼一對在創業初期親密無間、共同患難的兄弟,卻也沒有能逃過手足相殘的悲劇命運,最後以舒爾哈齊二子被殺,其本人被努爾哈赤囚禁致死而告終。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舒爾哈齊得罪的可是大名鼎鼎的清太祖,清朝編寫的史書不但幾乎隱沒了他的功績,而且將其形容成才智低下,庸碌無能之人。

《滿文老檔》:然弟貝勒出征未見一超凡之舉,於大國之政道未進一善言以慰之,全然無德。


清朝編寫史書對其評價顯然很不合理,有肆意汙衊的嫌疑。要知道《滿文老檔》記載舒爾哈齊可是“打喇漢巴圖魯”,巴圖魯,漢語為英雄、英勇之意。努爾哈赤最講究的就是量才授用,非有大功者不登高位,舒爾哈齊能獲得如此榮譽,雖有親弟之故,但更重要的是才能和功勞。

在對舒爾哈齊的評價上,反而是第三方史書更具有公正性。朝鮮史書《建州聞見錄》就說道“小乙可赤有戰功,得眾心”,而在《清史稿》當中評價諸王的功績之時,稱舒爾哈齊“佐太祖建業,將出師,登壠而謀,策定馳而下,黃道周亟稱其驍勇”。這也算是給了他一個公正客觀的評價。



綜合各方史書,努爾哈赤之所以對舒爾哈齊痛下殺手,有如下原因:

首先,一山不容二虎,封建時代最高權力不容分享,具有強烈的排他性,是造成舒爾哈齊之死的根本原因。

舒爾哈齊在與努爾哈赤共同創業的過程中,逐出削平群雄,建立強大的女真國,努爾哈赤當然從一個小酋長成了遼東新霸;而舒爾哈齊的實力也是在不斷的壯大的,成為與努爾哈赤並稱的建州二號人物,在很多文獻上,往往“兩都督”並稱。

《建州紀程圖記》:我以滿浦軍官,只持文書往復而已,有何勾幹,膺此兩都督重禮,分貺家丁,尤極未安。

《熊廷弼集·酌東西情勢疏》:職數日內偵得建夷情形,或二三百一營,或一二百一聚,俱散佈猛酋舊寨。叩之,雲:“我都督與二都督速兒哈赤近日不睦,恐二都督走投北關,令我們在此防範。”

不僅在名號上幾乎平起平坐,在實力上舒爾哈齊應該也有眾多的重兵歸他統轄。在朝鮮人申忠一的《建州紀程圖紀》中記載:“奴酋諸將一百五十餘,小酋將四十餘,皆以各部酋長為之,而率居於城中”。舒爾哈齊的兵馬雖然少於其兄,但仍然是一支強大的勢力。



不僅擁有崇高的地位和強大的勢力,還有很強的“外援”。一個是女真的烏拉部與舒爾哈齊有聯姻關係。另一方面,舒爾哈齊與遼東總兵李成樑的關係也極其密切,他的女兒就是李如柏的妾,以致於在後來明金交戰中,明人有“女婿坐鎮守,遼東落誰手”的說法。


而舒爾哈齊本人和其哥哥努爾哈赤對明朝的心理也背道而馳,他更加親近明朝,甚至在萬曆二十七年,努爾哈赤消滅親明派勢力哈達部時出手阻止,處處阻攔努爾哈赤,在這個時候雙方關係估計已經是白熱化狀態了。

《清太祖武皇帝實錄》:行至哈達國,哈達兵出城拒之,黍兒哈奇按兵不戰,向太祖曰:“有兵出城迎敵。”太祖曰:“此來豈為城中無備耶?”怒喝黍兒哈奇貝勒曰:“汝兵向後!”即欲前進。時黍兒哈奇貝勒兵尚阻路,遂繞城而行,城上發矢,軍中傷者甚多。

舒爾哈齊勢力的不斷壯大以及他的親明態度,對努爾哈赤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建州女真內部引起了分化,嚴重阻礙了女真政權的發展,引起了努爾哈赤的忌恨,必欲除之而後快。

愛新覺羅·舒爾哈齊,他是明末建州女真興起史和清朝開國史上發揮了重要影響的人物。這兩兄弟在青年時期可謂是患難與共,生活的不幸使兩兄弟緊密團結在了一起,他們雖然出生於女真的貴族家庭,但是由於親生母親喜塔臘氏早死,其父惑於繼母言,對他們極其不公,在分家的時候僅取得了微薄的財產。年幼的舒爾哈齊只能和努爾哈赤四處奔波,開始了自力更生之路。

《滿洲實錄·卷一》:十歲時喪母,繼母妒之,父惑於繼母言,遂分居,年十九歲矣,家產所予獨薄。


在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的父祖塔克世和覺昌安在為明軍做嚮導時被明軍“誤殺”。兩兄弟被李成樑撫養,“塔失有二子,長即太祖,次速兒哈赤,俱幼,李成樑撫之”,在他們成年自立後,正式開啟了統一女真的創業過程。從史料觀之,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弟弟的舒爾哈齊是努爾哈赤最得力的幫手,為建州女真政權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

《山中聞見錄·建州》:太祖乃將弟速兒哈赤俱走之東方,有眾千餘,漸北侵張海、色失諸部,蠶食之。

但是,就是這麼一對在創業初期親密無間、共同患難的兄弟,卻也沒有能逃過手足相殘的悲劇命運,最後以舒爾哈齊二子被殺,其本人被努爾哈赤囚禁致死而告終。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舒爾哈齊得罪的可是大名鼎鼎的清太祖,清朝編寫的史書不但幾乎隱沒了他的功績,而且將其形容成才智低下,庸碌無能之人。

《滿文老檔》:然弟貝勒出征未見一超凡之舉,於大國之政道未進一善言以慰之,全然無德。


清朝編寫史書對其評價顯然很不合理,有肆意汙衊的嫌疑。要知道《滿文老檔》記載舒爾哈齊可是“打喇漢巴圖魯”,巴圖魯,漢語為英雄、英勇之意。努爾哈赤最講究的就是量才授用,非有大功者不登高位,舒爾哈齊能獲得如此榮譽,雖有親弟之故,但更重要的是才能和功勞。

在對舒爾哈齊的評價上,反而是第三方史書更具有公正性。朝鮮史書《建州聞見錄》就說道“小乙可赤有戰功,得眾心”,而在《清史稿》當中評價諸王的功績之時,稱舒爾哈齊“佐太祖建業,將出師,登壠而謀,策定馳而下,黃道周亟稱其驍勇”。這也算是給了他一個公正客觀的評價。



綜合各方史書,努爾哈赤之所以對舒爾哈齊痛下殺手,有如下原因:

首先,一山不容二虎,封建時代最高權力不容分享,具有強烈的排他性,是造成舒爾哈齊之死的根本原因。

舒爾哈齊在與努爾哈赤共同創業的過程中,逐出削平群雄,建立強大的女真國,努爾哈赤當然從一個小酋長成了遼東新霸;而舒爾哈齊的實力也是在不斷的壯大的,成為與努爾哈赤並稱的建州二號人物,在很多文獻上,往往“兩都督”並稱。

《建州紀程圖記》:我以滿浦軍官,只持文書往復而已,有何勾幹,膺此兩都督重禮,分貺家丁,尤極未安。

《熊廷弼集·酌東西情勢疏》:職數日內偵得建夷情形,或二三百一營,或一二百一聚,俱散佈猛酋舊寨。叩之,雲:“我都督與二都督速兒哈赤近日不睦,恐二都督走投北關,令我們在此防範。”

不僅在名號上幾乎平起平坐,在實力上舒爾哈齊應該也有眾多的重兵歸他統轄。在朝鮮人申忠一的《建州紀程圖紀》中記載:“奴酋諸將一百五十餘,小酋將四十餘,皆以各部酋長為之,而率居於城中”。舒爾哈齊的兵馬雖然少於其兄,但仍然是一支強大的勢力。



不僅擁有崇高的地位和強大的勢力,還有很強的“外援”。一個是女真的烏拉部與舒爾哈齊有聯姻關係。另一方面,舒爾哈齊與遼東總兵李成樑的關係也極其密切,他的女兒就是李如柏的妾,以致於在後來明金交戰中,明人有“女婿坐鎮守,遼東落誰手”的說法。


而舒爾哈齊本人和其哥哥努爾哈赤對明朝的心理也背道而馳,他更加親近明朝,甚至在萬曆二十七年,努爾哈赤消滅親明派勢力哈達部時出手阻止,處處阻攔努爾哈赤,在這個時候雙方關係估計已經是白熱化狀態了。

《清太祖武皇帝實錄》:行至哈達國,哈達兵出城拒之,黍兒哈奇按兵不戰,向太祖曰:“有兵出城迎敵。”太祖曰:“此來豈為城中無備耶?”怒喝黍兒哈奇貝勒曰:“汝兵向後!”即欲前進。時黍兒哈奇貝勒兵尚阻路,遂繞城而行,城上發矢,軍中傷者甚多。

舒爾哈齊勢力的不斷壯大以及他的親明態度,對努爾哈赤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建州女真內部引起了分化,嚴重阻礙了女真政權的發展,引起了努爾哈赤的忌恨,必欲除之而後快。


其次,舒爾哈齊的死也是由於明朝分化政策的催化。

明朝對女真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由來已久,所謂“分其枝,誠欲離其勢,互令爭長仇殺,以貽中國之安”,而明朝的分化政策在努爾哈赤崛起之前給女真帶來了極大的危害,使女真“各部蜂起,皆稱王爭長,互相戰殺,甚至骨肉相殘,強凌弱,眾暴寡”

而在建州勢力漸漸強大之時,為了實現“分而治之”的目的,李成樑加緊對舒爾哈齊的拉攏,舒爾哈齊在向北京朝貢的過程中都受到了高規格的禮遇。舒爾哈齊曾去北京進行了四次朝貢,得到了豐厚的賞賜,被明廷授予都督、都指揮使頭銜,這無疑加劇了女真內部的矛盾。

愛新覺羅·舒爾哈齊,他是明末建州女真興起史和清朝開國史上發揮了重要影響的人物。這兩兄弟在青年時期可謂是患難與共,生活的不幸使兩兄弟緊密團結在了一起,他們雖然出生於女真的貴族家庭,但是由於親生母親喜塔臘氏早死,其父惑於繼母言,對他們極其不公,在分家的時候僅取得了微薄的財產。年幼的舒爾哈齊只能和努爾哈赤四處奔波,開始了自力更生之路。

《滿洲實錄·卷一》:十歲時喪母,繼母妒之,父惑於繼母言,遂分居,年十九歲矣,家產所予獨薄。


在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的父祖塔克世和覺昌安在為明軍做嚮導時被明軍“誤殺”。兩兄弟被李成樑撫養,“塔失有二子,長即太祖,次速兒哈赤,俱幼,李成樑撫之”,在他們成年自立後,正式開啟了統一女真的創業過程。從史料觀之,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弟弟的舒爾哈齊是努爾哈赤最得力的幫手,為建州女真政權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

《山中聞見錄·建州》:太祖乃將弟速兒哈赤俱走之東方,有眾千餘,漸北侵張海、色失諸部,蠶食之。

但是,就是這麼一對在創業初期親密無間、共同患難的兄弟,卻也沒有能逃過手足相殘的悲劇命運,最後以舒爾哈齊二子被殺,其本人被努爾哈赤囚禁致死而告終。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舒爾哈齊得罪的可是大名鼎鼎的清太祖,清朝編寫的史書不但幾乎隱沒了他的功績,而且將其形容成才智低下,庸碌無能之人。

《滿文老檔》:然弟貝勒出征未見一超凡之舉,於大國之政道未進一善言以慰之,全然無德。


清朝編寫史書對其評價顯然很不合理,有肆意汙衊的嫌疑。要知道《滿文老檔》記載舒爾哈齊可是“打喇漢巴圖魯”,巴圖魯,漢語為英雄、英勇之意。努爾哈赤最講究的就是量才授用,非有大功者不登高位,舒爾哈齊能獲得如此榮譽,雖有親弟之故,但更重要的是才能和功勞。

在對舒爾哈齊的評價上,反而是第三方史書更具有公正性。朝鮮史書《建州聞見錄》就說道“小乙可赤有戰功,得眾心”,而在《清史稿》當中評價諸王的功績之時,稱舒爾哈齊“佐太祖建業,將出師,登壠而謀,策定馳而下,黃道周亟稱其驍勇”。這也算是給了他一個公正客觀的評價。



綜合各方史書,努爾哈赤之所以對舒爾哈齊痛下殺手,有如下原因:

首先,一山不容二虎,封建時代最高權力不容分享,具有強烈的排他性,是造成舒爾哈齊之死的根本原因。

舒爾哈齊在與努爾哈赤共同創業的過程中,逐出削平群雄,建立強大的女真國,努爾哈赤當然從一個小酋長成了遼東新霸;而舒爾哈齊的實力也是在不斷的壯大的,成為與努爾哈赤並稱的建州二號人物,在很多文獻上,往往“兩都督”並稱。

《建州紀程圖記》:我以滿浦軍官,只持文書往復而已,有何勾幹,膺此兩都督重禮,分貺家丁,尤極未安。

《熊廷弼集·酌東西情勢疏》:職數日內偵得建夷情形,或二三百一營,或一二百一聚,俱散佈猛酋舊寨。叩之,雲:“我都督與二都督速兒哈赤近日不睦,恐二都督走投北關,令我們在此防範。”

不僅在名號上幾乎平起平坐,在實力上舒爾哈齊應該也有眾多的重兵歸他統轄。在朝鮮人申忠一的《建州紀程圖紀》中記載:“奴酋諸將一百五十餘,小酋將四十餘,皆以各部酋長為之,而率居於城中”。舒爾哈齊的兵馬雖然少於其兄,但仍然是一支強大的勢力。



不僅擁有崇高的地位和強大的勢力,還有很強的“外援”。一個是女真的烏拉部與舒爾哈齊有聯姻關係。另一方面,舒爾哈齊與遼東總兵李成樑的關係也極其密切,他的女兒就是李如柏的妾,以致於在後來明金交戰中,明人有“女婿坐鎮守,遼東落誰手”的說法。


而舒爾哈齊本人和其哥哥努爾哈赤對明朝的心理也背道而馳,他更加親近明朝,甚至在萬曆二十七年,努爾哈赤消滅親明派勢力哈達部時出手阻止,處處阻攔努爾哈赤,在這個時候雙方關係估計已經是白熱化狀態了。

《清太祖武皇帝實錄》:行至哈達國,哈達兵出城拒之,黍兒哈奇按兵不戰,向太祖曰:“有兵出城迎敵。”太祖曰:“此來豈為城中無備耶?”怒喝黍兒哈奇貝勒曰:“汝兵向後!”即欲前進。時黍兒哈奇貝勒兵尚阻路,遂繞城而行,城上發矢,軍中傷者甚多。

舒爾哈齊勢力的不斷壯大以及他的親明態度,對努爾哈赤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建州女真內部引起了分化,嚴重阻礙了女真政權的發展,引起了努爾哈赤的忌恨,必欲除之而後快。


其次,舒爾哈齊的死也是由於明朝分化政策的催化。

明朝對女真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由來已久,所謂“分其枝,誠欲離其勢,互令爭長仇殺,以貽中國之安”,而明朝的分化政策在努爾哈赤崛起之前給女真帶來了極大的危害,使女真“各部蜂起,皆稱王爭長,互相戰殺,甚至骨肉相殘,強凌弱,眾暴寡”

而在建州勢力漸漸強大之時,為了實現“分而治之”的目的,李成樑加緊對舒爾哈齊的拉攏,舒爾哈齊在向北京朝貢的過程中都受到了高規格的禮遇。舒爾哈齊曾去北京進行了四次朝貢,得到了豐厚的賞賜,被明廷授予都督、都指揮使頭銜,這無疑加劇了女真內部的矛盾。



愛新覺羅·舒爾哈齊,他是明末建州女真興起史和清朝開國史上發揮了重要影響的人物。這兩兄弟在青年時期可謂是患難與共,生活的不幸使兩兄弟緊密團結在了一起,他們雖然出生於女真的貴族家庭,但是由於親生母親喜塔臘氏早死,其父惑於繼母言,對他們極其不公,在分家的時候僅取得了微薄的財產。年幼的舒爾哈齊只能和努爾哈赤四處奔波,開始了自力更生之路。

《滿洲實錄·卷一》:十歲時喪母,繼母妒之,父惑於繼母言,遂分居,年十九歲矣,家產所予獨薄。


在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的父祖塔克世和覺昌安在為明軍做嚮導時被明軍“誤殺”。兩兄弟被李成樑撫養,“塔失有二子,長即太祖,次速兒哈赤,俱幼,李成樑撫之”,在他們成年自立後,正式開啟了統一女真的創業過程。從史料觀之,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弟弟的舒爾哈齊是努爾哈赤最得力的幫手,為建州女真政權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

《山中聞見錄·建州》:太祖乃將弟速兒哈赤俱走之東方,有眾千餘,漸北侵張海、色失諸部,蠶食之。

但是,就是這麼一對在創業初期親密無間、共同患難的兄弟,卻也沒有能逃過手足相殘的悲劇命運,最後以舒爾哈齊二子被殺,其本人被努爾哈赤囚禁致死而告終。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舒爾哈齊得罪的可是大名鼎鼎的清太祖,清朝編寫的史書不但幾乎隱沒了他的功績,而且將其形容成才智低下,庸碌無能之人。

《滿文老檔》:然弟貝勒出征未見一超凡之舉,於大國之政道未進一善言以慰之,全然無德。


清朝編寫史書對其評價顯然很不合理,有肆意汙衊的嫌疑。要知道《滿文老檔》記載舒爾哈齊可是“打喇漢巴圖魯”,巴圖魯,漢語為英雄、英勇之意。努爾哈赤最講究的就是量才授用,非有大功者不登高位,舒爾哈齊能獲得如此榮譽,雖有親弟之故,但更重要的是才能和功勞。

在對舒爾哈齊的評價上,反而是第三方史書更具有公正性。朝鮮史書《建州聞見錄》就說道“小乙可赤有戰功,得眾心”,而在《清史稿》當中評價諸王的功績之時,稱舒爾哈齊“佐太祖建業,將出師,登壠而謀,策定馳而下,黃道周亟稱其驍勇”。這也算是給了他一個公正客觀的評價。



綜合各方史書,努爾哈赤之所以對舒爾哈齊痛下殺手,有如下原因:

首先,一山不容二虎,封建時代最高權力不容分享,具有強烈的排他性,是造成舒爾哈齊之死的根本原因。

舒爾哈齊在與努爾哈赤共同創業的過程中,逐出削平群雄,建立強大的女真國,努爾哈赤當然從一個小酋長成了遼東新霸;而舒爾哈齊的實力也是在不斷的壯大的,成為與努爾哈赤並稱的建州二號人物,在很多文獻上,往往“兩都督”並稱。

《建州紀程圖記》:我以滿浦軍官,只持文書往復而已,有何勾幹,膺此兩都督重禮,分貺家丁,尤極未安。

《熊廷弼集·酌東西情勢疏》:職數日內偵得建夷情形,或二三百一營,或一二百一聚,俱散佈猛酋舊寨。叩之,雲:“我都督與二都督速兒哈赤近日不睦,恐二都督走投北關,令我們在此防範。”

不僅在名號上幾乎平起平坐,在實力上舒爾哈齊應該也有眾多的重兵歸他統轄。在朝鮮人申忠一的《建州紀程圖紀》中記載:“奴酋諸將一百五十餘,小酋將四十餘,皆以各部酋長為之,而率居於城中”。舒爾哈齊的兵馬雖然少於其兄,但仍然是一支強大的勢力。



不僅擁有崇高的地位和強大的勢力,還有很強的“外援”。一個是女真的烏拉部與舒爾哈齊有聯姻關係。另一方面,舒爾哈齊與遼東總兵李成樑的關係也極其密切,他的女兒就是李如柏的妾,以致於在後來明金交戰中,明人有“女婿坐鎮守,遼東落誰手”的說法。


而舒爾哈齊本人和其哥哥努爾哈赤對明朝的心理也背道而馳,他更加親近明朝,甚至在萬曆二十七年,努爾哈赤消滅親明派勢力哈達部時出手阻止,處處阻攔努爾哈赤,在這個時候雙方關係估計已經是白熱化狀態了。

《清太祖武皇帝實錄》:行至哈達國,哈達兵出城拒之,黍兒哈奇按兵不戰,向太祖曰:“有兵出城迎敵。”太祖曰:“此來豈為城中無備耶?”怒喝黍兒哈奇貝勒曰:“汝兵向後!”即欲前進。時黍兒哈奇貝勒兵尚阻路,遂繞城而行,城上發矢,軍中傷者甚多。

舒爾哈齊勢力的不斷壯大以及他的親明態度,對努爾哈赤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建州女真內部引起了分化,嚴重阻礙了女真政權的發展,引起了努爾哈赤的忌恨,必欲除之而後快。


其次,舒爾哈齊的死也是由於明朝分化政策的催化。

明朝對女真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由來已久,所謂“分其枝,誠欲離其勢,互令爭長仇殺,以貽中國之安”,而明朝的分化政策在努爾哈赤崛起之前給女真帶來了極大的危害,使女真“各部蜂起,皆稱王爭長,互相戰殺,甚至骨肉相殘,強凌弱,眾暴寡”

而在建州勢力漸漸強大之時,為了實現“分而治之”的目的,李成樑加緊對舒爾哈齊的拉攏,舒爾哈齊在向北京朝貢的過程中都受到了高規格的禮遇。舒爾哈齊曾去北京進行了四次朝貢,得到了豐厚的賞賜,被明廷授予都督、都指揮使頭銜,這無疑加劇了女真內部的矛盾。




在萬曆三十七年,舒爾哈齊之所以移居黑扯木,就是因為此地與明朝鐵嶺城相近,使自己能夠在明朝的保護下與努爾哈赤,分庭抗禮,在此事後,努爾哈赤決定不再留情,殺其二子,逼迫舒爾哈齊迴歸,將其徹底囚禁,直至死亡。

以上,就是努爾哈赤為何對自己的弟弟痛下殺手的原因,正是由於兩兄弟之間的爭權奪利和明朝分化政策的綜合作用,才造成了舒爾哈齊的死亡。

引用文獻:《清太祖武皇帝實錄》、《滿文老檔》、《清史稿》、《建州行程圖紀》、《滿洲實錄》、《建州私志》、《建州聞見錄》、《熊廷弼集》、《神廟留中奏疏匯要》、《山中聞見錄》

李老师历史课
2019-06-04

清初八貝勒其實分為“四大貝勒”和“四小貝勒”,這些人構成了滿清初期最高執政的班底!

清初八貝勒其實分為“四大貝勒”和“四小貝勒”,這些人構成了滿清初期最高執政的班底!

四大貝勒分別是: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

四小貝勒分別是:大貝勒阿濟格,二貝勒多爾袞,三貝勒多鐸,四貝勒濟爾哈朗

八貝勒中,其中六人都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兒子,比如次子代善,五子莽古爾泰,八子皇太極,十一子阿濟格,十四子多爾袞,十五子多鐸!那另外兩個躋身八貝勒的阿敏和濟爾哈朗是何許人也呢?怎麼能和大汗努爾哈赤的兒子平起平坐呢

其實阿敏和濟爾哈朗也不是外人,他倆都是努爾哈赤的侄子,曾經的後金二號人物舒爾哈齊的兒子,其中阿敏是老二,濟爾哈朗是老六!為什麼說舒爾哈齊是曾經的二號人物呢?僅僅是因為他已經死了嗎?其實不僅僅是因為他已經死了,而是因為他已經被努爾哈赤徹底釘在了後金的恥辱柱上了

清初八貝勒其實分為“四大貝勒”和“四小貝勒”,這些人構成了滿清初期最高執政的班底!

四大貝勒分別是: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

四小貝勒分別是:大貝勒阿濟格,二貝勒多爾袞,三貝勒多鐸,四貝勒濟爾哈朗

八貝勒中,其中六人都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兒子,比如次子代善,五子莽古爾泰,八子皇太極,十一子阿濟格,十四子多爾袞,十五子多鐸!那另外兩個躋身八貝勒的阿敏和濟爾哈朗是何許人也呢?怎麼能和大汗努爾哈赤的兒子平起平坐呢

其實阿敏和濟爾哈朗也不是外人,他倆都是努爾哈赤的侄子,曾經的後金二號人物舒爾哈齊的兒子,其中阿敏是老二,濟爾哈朗是老六!為什麼說舒爾哈齊是曾經的二號人物呢?僅僅是因為他已經死了嗎?其實不僅僅是因為他已經死了,而是因為他已經被努爾哈赤徹底釘在了後金的恥辱柱上了

公元1607年,舒爾哈齊背叛大哥努爾哈赤自立為王,試圖與努爾哈赤分庭抗禮!而大明帝國的遼東總兵李成樑也趁機從中挑撥,以消耗後金的自身實力。努爾哈赤得知弟弟背叛自己,暴跳如雷,立刻發兵攻打舒爾哈齊,於是一場兄弟大戰一觸即發!

最終,努爾哈赤擊敗了舒爾哈齊,不僅如此,舒爾哈齊的兩個兒子阿爾通阿、扎薩克圖和心腹大將武爾坤也被努爾哈赤殺死。盛怒之下的努爾哈赤甚至還準備殺了舒爾哈齊的另一個兒子也就是後來的二貝勒阿敏,只不過在皇太極等人的求情之下才沒有處死阿敏!在萬念俱灰的絕望處境下,舒爾哈齊回到了兄長的帳下。但是這次的努爾哈赤對他不再講兄弟情誼了,舒爾哈齊被囚禁在一間暗室之中,用鐵鎖鎖住,僅有兩個孔穴給他送食物。公元1611年,舒爾哈齊在囚禁中死去,時年四十八歲

清初八貝勒其實分為“四大貝勒”和“四小貝勒”,這些人構成了滿清初期最高執政的班底!

四大貝勒分別是: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

四小貝勒分別是:大貝勒阿濟格,二貝勒多爾袞,三貝勒多鐸,四貝勒濟爾哈朗

八貝勒中,其中六人都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兒子,比如次子代善,五子莽古爾泰,八子皇太極,十一子阿濟格,十四子多爾袞,十五子多鐸!那另外兩個躋身八貝勒的阿敏和濟爾哈朗是何許人也呢?怎麼能和大汗努爾哈赤的兒子平起平坐呢

其實阿敏和濟爾哈朗也不是外人,他倆都是努爾哈赤的侄子,曾經的後金二號人物舒爾哈齊的兒子,其中阿敏是老二,濟爾哈朗是老六!為什麼說舒爾哈齊是曾經的二號人物呢?僅僅是因為他已經死了嗎?其實不僅僅是因為他已經死了,而是因為他已經被努爾哈赤徹底釘在了後金的恥辱柱上了

公元1607年,舒爾哈齊背叛大哥努爾哈赤自立為王,試圖與努爾哈赤分庭抗禮!而大明帝國的遼東總兵李成樑也趁機從中挑撥,以消耗後金的自身實力。努爾哈赤得知弟弟背叛自己,暴跳如雷,立刻發兵攻打舒爾哈齊,於是一場兄弟大戰一觸即發!

最終,努爾哈赤擊敗了舒爾哈齊,不僅如此,舒爾哈齊的兩個兒子阿爾通阿、扎薩克圖和心腹大將武爾坤也被努爾哈赤殺死。盛怒之下的努爾哈赤甚至還準備殺了舒爾哈齊的另一個兒子也就是後來的二貝勒阿敏,只不過在皇太極等人的求情之下才沒有處死阿敏!在萬念俱灰的絕望處境下,舒爾哈齊回到了兄長的帳下。但是這次的努爾哈赤對他不再講兄弟情誼了,舒爾哈齊被囚禁在一間暗室之中,用鐵鎖鎖住,僅有兩個孔穴給他送食物。公元1611年,舒爾哈齊在囚禁中死去,時年四十八歲

舒爾哈齊是創建後金的第二號功臣,舒爾哈齊同樣是在起兵之初就很能打仗的人物,他屢立戰功,是努爾哈赤的不可缺少的臂膀。他原來在後金的地位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舒爾哈齊也是以努爾哈赤的繼承人自居的!各部酋長拜見的時候,兩兄弟是同時受賀的,分南北落座。明朝的邊將稱舒爾哈齊是二都督。不過自從舒爾哈齊反叛之後,這一切都不存在了

之所以後來阿敏和濟爾哈朗能身居高位,並不是努爾哈赤有多麼不計前嫌,主要還是因為兩人比較能打,再加上阿敏和濟爾哈朗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努爾哈赤身邊長大的,跟自己的親生兒子也差不到哪兒去,尤其是阿敏,早年間他和代善皇太極等人的關係極好,這些都為二人雖為叛逆之子卻能掌握大權奠定了基礎!

谈古论金
2019-06-05

努爾哈赤對舒爾哈齊翻臉不認人,直接的原因是因為舒爾哈齊想自立為王。

史載,舒爾哈齊與長子阿爾通阿,三子扎薩克圖商議之後,帶著幾個兒子和少數部下來到了明朝的軍事重鎮鐵嶺東南的黑扯木,圖謀另立門戶,建立新的專屬於自己的根據地。明朝邊將李成樑藉機分化瓦解擴大矛盾,他上奏朝廷冊封舒爾哈齊為建州右衛首領,在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後,這個職位其實早已不存在,此時李成樑舊事重提,無疑是為了扶植忠於明朝的女真首腦抗衡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對舒爾哈齊翻臉不認人,直接的原因是因為舒爾哈齊想自立為王。

史載,舒爾哈齊與長子阿爾通阿,三子扎薩克圖商議之後,帶著幾個兒子和少數部下來到了明朝的軍事重鎮鐵嶺東南的黑扯木,圖謀另立門戶,建立新的專屬於自己的根據地。明朝邊將李成樑藉機分化瓦解擴大矛盾,他上奏朝廷冊封舒爾哈齊為建州右衛首領,在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後,這個職位其實早已不存在,此時李成樑舊事重提,無疑是為了扶植忠於明朝的女真首腦抗衡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從維護自己統治與權威的角度,必須對付這個桀驁不馴的親兄弟,在努爾哈赤殘酷地殺死阿爾通阿、扎薩克圖以及舒爾哈齊的部下之後,舒爾哈齊被迫低頭回到兄長身邊,努爾哈赤毫不寬貸,直接幽禁了他,2年後,舒爾哈齊在幽禁中死去——一說是被努爾哈赤害死。

上述這些基本上是歷史事實,但是也有站在努爾哈赤官方立場的陳述,其實,舒爾哈齊的所謂『無法無天』其實是女真的貴族共治體制決定的,按照女真政治慣例,努爾哈赤這樣定於一尊的君王才是違反習慣法的,舒爾哈齊的行為固然是與兄長敵對,但不見得就是真正的大逆不道,這也是舒爾哈齊遭到如此結局之後,他的兒子阿敏與濟爾哈朗依舊會被『恩養』,後來也成為滿洲統治核心集團中重要人物的原因。

努爾哈赤對舒爾哈齊翻臉不認人,背後的原因是因為舒爾哈齊是努爾哈赤建立新體制的絆腳石。

努爾哈赤對舒爾哈齊翻臉不認人,直接的原因是因為舒爾哈齊想自立為王。

史載,舒爾哈齊與長子阿爾通阿,三子扎薩克圖商議之後,帶著幾個兒子和少數部下來到了明朝的軍事重鎮鐵嶺東南的黑扯木,圖謀另立門戶,建立新的專屬於自己的根據地。明朝邊將李成樑藉機分化瓦解擴大矛盾,他上奏朝廷冊封舒爾哈齊為建州右衛首領,在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後,這個職位其實早已不存在,此時李成樑舊事重提,無疑是為了扶植忠於明朝的女真首腦抗衡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從維護自己統治與權威的角度,必須對付這個桀驁不馴的親兄弟,在努爾哈赤殘酷地殺死阿爾通阿、扎薩克圖以及舒爾哈齊的部下之後,舒爾哈齊被迫低頭回到兄長身邊,努爾哈赤毫不寬貸,直接幽禁了他,2年後,舒爾哈齊在幽禁中死去——一說是被努爾哈赤害死。

上述這些基本上是歷史事實,但是也有站在努爾哈赤官方立場的陳述,其實,舒爾哈齊的所謂『無法無天』其實是女真的貴族共治體制決定的,按照女真政治慣例,努爾哈赤這樣定於一尊的君王才是違反習慣法的,舒爾哈齊的行為固然是與兄長敵對,但不見得就是真正的大逆不道,這也是舒爾哈齊遭到如此結局之後,他的兒子阿敏與濟爾哈朗依舊會被『恩養』,後來也成為滿洲統治核心集團中重要人物的原因。

努爾哈赤對舒爾哈齊翻臉不認人,背後的原因是因為舒爾哈齊是努爾哈赤建立新體制的絆腳石。

农民工老杨歪说历史
2019-06-07

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二人之間的關係比同父異母的穆爾哈齊、巴雅喇還要近一些。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努爾哈赤起家之初,舒爾哈齊便一直跟隨其左右,成為了努爾哈赤的左膀右臂。起初,二人的關係是相對平等的,並沒有誰從屬於誰。自被俘後跟隨李成樑起,兄弟二人一起打天下、一起坐天下!一度兄弟二人層並排坐著接受使者的拜見。可以說,這段時期是兄弟二人的“蜜月期”。

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二人之間的關係比同父異母的穆爾哈齊、巴雅喇還要近一些。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努爾哈赤起家之初,舒爾哈齊便一直跟隨其左右,成為了努爾哈赤的左膀右臂。起初,二人的關係是相對平等的,並沒有誰從屬於誰。自被俘後跟隨李成樑起,兄弟二人一起打天下、一起坐天下!一度兄弟二人層並排坐著接受使者的拜見。可以說,這段時期是兄弟二人的“蜜月期”。



隨著統一女真的步伐不斷前行,兄弟二人的矛盾也慢慢出現了。畢竟地盤大了、軍隊多了,總歸得有一個領頭的,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漸漸地努爾哈赤成為了主角,而舒爾哈齊卻淪為了配角。可是,舒爾哈齊與努爾哈赤有太多的相似之處了,他根本不是甘心屈於人下之人,親哥哥也一樣!於是,兄弟二人開始漸行漸遠。但是,總體上還保持著和睦相處,並沒有徹底撕破臉。

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二人之間的關係比同父異母的穆爾哈齊、巴雅喇還要近一些。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努爾哈赤起家之初,舒爾哈齊便一直跟隨其左右,成為了努爾哈赤的左膀右臂。起初,二人的關係是相對平等的,並沒有誰從屬於誰。自被俘後跟隨李成樑起,兄弟二人一起打天下、一起坐天下!一度兄弟二人層並排坐著接受使者的拜見。可以說,這段時期是兄弟二人的“蜜月期”。



隨著統一女真的步伐不斷前行,兄弟二人的矛盾也慢慢出現了。畢竟地盤大了、軍隊多了,總歸得有一個領頭的,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漸漸地努爾哈赤成為了主角,而舒爾哈齊卻淪為了配角。可是,舒爾哈齊與努爾哈赤有太多的相似之處了,他根本不是甘心屈於人下之人,親哥哥也一樣!於是,兄弟二人開始漸行漸遠。但是,總體上還保持著和睦相處,並沒有徹底撕破臉。



而努爾哈赤、舒爾哈齊兄弟的矛盾也被明廷看在了眼裡,開始耍一些小手段拉攏舒爾哈齊,企圖離間兄弟二人。尤其是李成樑二次督遼之後,為了分化努爾哈赤、舒爾哈齊兄弟更是無所不用其極,甚至讓自己的兒子李如柏納了舒爾哈齊的女兒為妾,與舒爾哈齊結成了兒女親家。同時,暗地裡鼓動舒爾哈齊自立門戶、樹立自己的權威,以抗衡努爾哈赤。這個時候,舒爾哈齊心動了,開始積極嚮明廷靠攏、向李成樑靠攏,而這一切也被努爾哈赤看在了眼裡。

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二人之間的關係比同父異母的穆爾哈齊、巴雅喇還要近一些。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努爾哈赤起家之初,舒爾哈齊便一直跟隨其左右,成為了努爾哈赤的左膀右臂。起初,二人的關係是相對平等的,並沒有誰從屬於誰。自被俘後跟隨李成樑起,兄弟二人一起打天下、一起坐天下!一度兄弟二人層並排坐著接受使者的拜見。可以說,這段時期是兄弟二人的“蜜月期”。



隨著統一女真的步伐不斷前行,兄弟二人的矛盾也慢慢出現了。畢竟地盤大了、軍隊多了,總歸得有一個領頭的,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漸漸地努爾哈赤成為了主角,而舒爾哈齊卻淪為了配角。可是,舒爾哈齊與努爾哈赤有太多的相似之處了,他根本不是甘心屈於人下之人,親哥哥也一樣!於是,兄弟二人開始漸行漸遠。但是,總體上還保持著和睦相處,並沒有徹底撕破臉。



而努爾哈赤、舒爾哈齊兄弟的矛盾也被明廷看在了眼裡,開始耍一些小手段拉攏舒爾哈齊,企圖離間兄弟二人。尤其是李成樑二次督遼之後,為了分化努爾哈赤、舒爾哈齊兄弟更是無所不用其極,甚至讓自己的兒子李如柏納了舒爾哈齊的女兒為妾,與舒爾哈齊結成了兒女親家。同時,暗地裡鼓動舒爾哈齊自立門戶、樹立自己的權威,以抗衡努爾哈赤。這個時候,舒爾哈齊心動了,開始積極嚮明廷靠攏、向李成樑靠攏,而這一切也被努爾哈赤看在了眼裡。



最終,努爾哈赤決定要削弱舒爾哈齊的勢力。但是,這一次努爾哈赤並沒有反應過激,僅僅是利用舒爾哈齊的左膀右臂常書和納齊布作文章,以“臨陣脫逃”為由要誅殺二人。因為舒爾哈齊反應強烈,最終努爾哈赤並沒有殺掉二人,但卻藉著這件事奪取了納齊布麾下的軍隊,並且把舒爾哈齊踢出了最高決策層。

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二人之間的關係比同父異母的穆爾哈齊、巴雅喇還要近一些。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努爾哈赤起家之初,舒爾哈齊便一直跟隨其左右,成為了努爾哈赤的左膀右臂。起初,二人的關係是相對平等的,並沒有誰從屬於誰。自被俘後跟隨李成樑起,兄弟二人一起打天下、一起坐天下!一度兄弟二人層並排坐著接受使者的拜見。可以說,這段時期是兄弟二人的“蜜月期”。



隨著統一女真的步伐不斷前行,兄弟二人的矛盾也慢慢出現了。畢竟地盤大了、軍隊多了,總歸得有一個領頭的,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漸漸地努爾哈赤成為了主角,而舒爾哈齊卻淪為了配角。可是,舒爾哈齊與努爾哈赤有太多的相似之處了,他根本不是甘心屈於人下之人,親哥哥也一樣!於是,兄弟二人開始漸行漸遠。但是,總體上還保持著和睦相處,並沒有徹底撕破臉。



而努爾哈赤、舒爾哈齊兄弟的矛盾也被明廷看在了眼裡,開始耍一些小手段拉攏舒爾哈齊,企圖離間兄弟二人。尤其是李成樑二次督遼之後,為了分化努爾哈赤、舒爾哈齊兄弟更是無所不用其極,甚至讓自己的兒子李如柏納了舒爾哈齊的女兒為妾,與舒爾哈齊結成了兒女親家。同時,暗地裡鼓動舒爾哈齊自立門戶、樹立自己的權威,以抗衡努爾哈赤。這個時候,舒爾哈齊心動了,開始積極嚮明廷靠攏、向李成樑靠攏,而這一切也被努爾哈赤看在了眼裡。



最終,努爾哈赤決定要削弱舒爾哈齊的勢力。但是,這一次努爾哈赤並沒有反應過激,僅僅是利用舒爾哈齊的左膀右臂常書和納齊布作文章,以“臨陣脫逃”為由要誅殺二人。因為舒爾哈齊反應強烈,最終努爾哈赤並沒有殺掉二人,但卻藉著這件事奪取了納齊布麾下的軍隊,並且把舒爾哈齊踢出了最高決策層。



被踢出最高決策層之後,舒爾哈齊由“二把手”突然變成了閒人,心中自然是十分不爽的。在兩個兒子阿爾通阿和扎薩克圖的攛掇下,舒爾哈齊最終邁出了自立門戶的一步,正式與胞兄努爾哈赤分道揚鑣。李成樑見機會來了,立馬火上澆油,上書明廷,為舒爾哈齊要來了建州右衛都指揮使的職務,而這是明廷在遼東地區名義上的“最高軍事長官”,舒爾哈齊已然在名義上取代努爾哈赤之上了!

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二人之間的關係比同父異母的穆爾哈齊、巴雅喇還要近一些。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努爾哈赤起家之初,舒爾哈齊便一直跟隨其左右,成為了努爾哈赤的左膀右臂。起初,二人的關係是相對平等的,並沒有誰從屬於誰。自被俘後跟隨李成樑起,兄弟二人一起打天下、一起坐天下!一度兄弟二人層並排坐著接受使者的拜見。可以說,這段時期是兄弟二人的“蜜月期”。



隨著統一女真的步伐不斷前行,兄弟二人的矛盾也慢慢出現了。畢竟地盤大了、軍隊多了,總歸得有一個領頭的,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漸漸地努爾哈赤成為了主角,而舒爾哈齊卻淪為了配角。可是,舒爾哈齊與努爾哈赤有太多的相似之處了,他根本不是甘心屈於人下之人,親哥哥也一樣!於是,兄弟二人開始漸行漸遠。但是,總體上還保持著和睦相處,並沒有徹底撕破臉。



而努爾哈赤、舒爾哈齊兄弟的矛盾也被明廷看在了眼裡,開始耍一些小手段拉攏舒爾哈齊,企圖離間兄弟二人。尤其是李成樑二次督遼之後,為了分化努爾哈赤、舒爾哈齊兄弟更是無所不用其極,甚至讓自己的兒子李如柏納了舒爾哈齊的女兒為妾,與舒爾哈齊結成了兒女親家。同時,暗地裡鼓動舒爾哈齊自立門戶、樹立自己的權威,以抗衡努爾哈赤。這個時候,舒爾哈齊心動了,開始積極嚮明廷靠攏、向李成樑靠攏,而這一切也被努爾哈赤看在了眼裡。



最終,努爾哈赤決定要削弱舒爾哈齊的勢力。但是,這一次努爾哈赤並沒有反應過激,僅僅是利用舒爾哈齊的左膀右臂常書和納齊布作文章,以“臨陣脫逃”為由要誅殺二人。因為舒爾哈齊反應強烈,最終努爾哈赤並沒有殺掉二人,但卻藉著這件事奪取了納齊布麾下的軍隊,並且把舒爾哈齊踢出了最高決策層。



被踢出最高決策層之後,舒爾哈齊由“二把手”突然變成了閒人,心中自然是十分不爽的。在兩個兒子阿爾通阿和扎薩克圖的攛掇下,舒爾哈齊最終邁出了自立門戶的一步,正式與胞兄努爾哈赤分道揚鑣。李成樑見機會來了,立馬火上澆油,上書明廷,為舒爾哈齊要來了建州右衛都指揮使的職務,而這是明廷在遼東地區名義上的“最高軍事長官”,舒爾哈齊已然在名義上取代努爾哈赤之上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努爾哈赤採取了兩手準備,一面派人勸說舒爾哈齊迴歸,一面整軍備戰。在勸說無果之後果斷出兵,大敗舒爾哈齊並誅殺了舒爾哈齊的兩個兒子阿爾通阿和扎薩克圖。如果不是皇太極等人求情,連阿敏很可能都難逃一劫!兵敗如山倒的舒爾哈齊最終失去了與胞兄繼續抗爭的膽氣,向努爾哈赤“投降”,重新回到了胞兄帳下。但是,這一次努爾哈赤對舒爾哈齊沒有先前那麼“客氣”了,把舒爾哈齊幽禁在暗室之中,並且將鎖焊死,只留兩個洞送食物。僅僅一年多兩年的樣子,舒爾哈齊便在幽禁中去世了,年僅四十七歲。

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二人之間的關係比同父異母的穆爾哈齊、巴雅喇還要近一些。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努爾哈赤起家之初,舒爾哈齊便一直跟隨其左右,成為了努爾哈赤的左膀右臂。起初,二人的關係是相對平等的,並沒有誰從屬於誰。自被俘後跟隨李成樑起,兄弟二人一起打天下、一起坐天下!一度兄弟二人層並排坐著接受使者的拜見。可以說,這段時期是兄弟二人的“蜜月期”。



隨著統一女真的步伐不斷前行,兄弟二人的矛盾也慢慢出現了。畢竟地盤大了、軍隊多了,總歸得有一個領頭的,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漸漸地努爾哈赤成為了主角,而舒爾哈齊卻淪為了配角。可是,舒爾哈齊與努爾哈赤有太多的相似之處了,他根本不是甘心屈於人下之人,親哥哥也一樣!於是,兄弟二人開始漸行漸遠。但是,總體上還保持著和睦相處,並沒有徹底撕破臉。



而努爾哈赤、舒爾哈齊兄弟的矛盾也被明廷看在了眼裡,開始耍一些小手段拉攏舒爾哈齊,企圖離間兄弟二人。尤其是李成樑二次督遼之後,為了分化努爾哈赤、舒爾哈齊兄弟更是無所不用其極,甚至讓自己的兒子李如柏納了舒爾哈齊的女兒為妾,與舒爾哈齊結成了兒女親家。同時,暗地裡鼓動舒爾哈齊自立門戶、樹立自己的權威,以抗衡努爾哈赤。這個時候,舒爾哈齊心動了,開始積極嚮明廷靠攏、向李成樑靠攏,而這一切也被努爾哈赤看在了眼裡。



最終,努爾哈赤決定要削弱舒爾哈齊的勢力。但是,這一次努爾哈赤並沒有反應過激,僅僅是利用舒爾哈齊的左膀右臂常書和納齊布作文章,以“臨陣脫逃”為由要誅殺二人。因為舒爾哈齊反應強烈,最終努爾哈赤並沒有殺掉二人,但卻藉著這件事奪取了納齊布麾下的軍隊,並且把舒爾哈齊踢出了最高決策層。



被踢出最高決策層之後,舒爾哈齊由“二把手”突然變成了閒人,心中自然是十分不爽的。在兩個兒子阿爾通阿和扎薩克圖的攛掇下,舒爾哈齊最終邁出了自立門戶的一步,正式與胞兄努爾哈赤分道揚鑣。李成樑見機會來了,立馬火上澆油,上書明廷,為舒爾哈齊要來了建州右衛都指揮使的職務,而這是明廷在遼東地區名義上的“最高軍事長官”,舒爾哈齊已然在名義上取代努爾哈赤之上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努爾哈赤採取了兩手準備,一面派人勸說舒爾哈齊迴歸,一面整軍備戰。在勸說無果之後果斷出兵,大敗舒爾哈齊並誅殺了舒爾哈齊的兩個兒子阿爾通阿和扎薩克圖。如果不是皇太極等人求情,連阿敏很可能都難逃一劫!兵敗如山倒的舒爾哈齊最終失去了與胞兄繼續抗爭的膽氣,向努爾哈赤“投降”,重新回到了胞兄帳下。但是,這一次努爾哈赤對舒爾哈齊沒有先前那麼“客氣”了,把舒爾哈齊幽禁在暗室之中,並且將鎖焊死,只留兩個洞送食物。僅僅一年多兩年的樣子,舒爾哈齊便在幽禁中去世了,年僅四十七歲。



現在有不少人說是努爾哈赤派人殺死了幽禁中的舒爾哈齊。但是,現存史料中缺乏實質性證據,而且個人也不認同。如果努爾哈赤有心殺了舒爾哈齊,“反叛”“謀逆”,隨便找個理由都可以名正言順要了舒爾哈齊的性命,努爾哈赤根本不需要遮遮掩掩!但是,努爾哈赤並沒有!可見,他並不想置這位胞弟於死地。要知道,努爾哈赤可是連親兒子都照殺不誤的主兒!他如果鐵了心殺舒爾哈齊,明著來就是了,何必玩這麼一出?其次,在舒爾哈齊被幽禁之後,努爾哈赤轉頭又把舒爾哈齊的財產和部分軍隊交給了他兒子阿敏。可見,這個時候努爾哈赤的怒火已經消去了不少,起初他可是想殺了阿敏的!如果努爾哈赤想對舒爾哈齊趕盡殺絕,即便不殺光他的兒子,應該也不至於把舒爾哈齊的股權轉給阿敏,順勢收編了舒爾哈齊的一切才是最乾淨利落的解決方式,不是嗎?其三,後來皇太極幽禁阿敏的流程和當初他父親幽禁三叔幾乎如出一轍,但是,阿敏最後也沒有被皇太極處決,而是幽禁終老。可見,清初是有這個傳統的,努爾哈赤應該也是如此。當然,這僅僅是一家之言,畢竟過去幾百年了,歷史真相恐怕只有舒爾哈齊自己知道了……

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二人之間的關係比同父異母的穆爾哈齊、巴雅喇還要近一些。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努爾哈赤起家之初,舒爾哈齊便一直跟隨其左右,成為了努爾哈赤的左膀右臂。起初,二人的關係是相對平等的,並沒有誰從屬於誰。自被俘後跟隨李成樑起,兄弟二人一起打天下、一起坐天下!一度兄弟二人層並排坐著接受使者的拜見。可以說,這段時期是兄弟二人的“蜜月期”。



隨著統一女真的步伐不斷前行,兄弟二人的矛盾也慢慢出現了。畢竟地盤大了、軍隊多了,總歸得有一個領頭的,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漸漸地努爾哈赤成為了主角,而舒爾哈齊卻淪為了配角。可是,舒爾哈齊與努爾哈赤有太多的相似之處了,他根本不是甘心屈於人下之人,親哥哥也一樣!於是,兄弟二人開始漸行漸遠。但是,總體上還保持著和睦相處,並沒有徹底撕破臉。



而努爾哈赤、舒爾哈齊兄弟的矛盾也被明廷看在了眼裡,開始耍一些小手段拉攏舒爾哈齊,企圖離間兄弟二人。尤其是李成樑二次督遼之後,為了分化努爾哈赤、舒爾哈齊兄弟更是無所不用其極,甚至讓自己的兒子李如柏納了舒爾哈齊的女兒為妾,與舒爾哈齊結成了兒女親家。同時,暗地裡鼓動舒爾哈齊自立門戶、樹立自己的權威,以抗衡努爾哈赤。這個時候,舒爾哈齊心動了,開始積極嚮明廷靠攏、向李成樑靠攏,而這一切也被努爾哈赤看在了眼裡。



最終,努爾哈赤決定要削弱舒爾哈齊的勢力。但是,這一次努爾哈赤並沒有反應過激,僅僅是利用舒爾哈齊的左膀右臂常書和納齊布作文章,以“臨陣脫逃”為由要誅殺二人。因為舒爾哈齊反應強烈,最終努爾哈赤並沒有殺掉二人,但卻藉著這件事奪取了納齊布麾下的軍隊,並且把舒爾哈齊踢出了最高決策層。



被踢出最高決策層之後,舒爾哈齊由“二把手”突然變成了閒人,心中自然是十分不爽的。在兩個兒子阿爾通阿和扎薩克圖的攛掇下,舒爾哈齊最終邁出了自立門戶的一步,正式與胞兄努爾哈赤分道揚鑣。李成樑見機會來了,立馬火上澆油,上書明廷,為舒爾哈齊要來了建州右衛都指揮使的職務,而這是明廷在遼東地區名義上的“最高軍事長官”,舒爾哈齊已然在名義上取代努爾哈赤之上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努爾哈赤採取了兩手準備,一面派人勸說舒爾哈齊迴歸,一面整軍備戰。在勸說無果之後果斷出兵,大敗舒爾哈齊並誅殺了舒爾哈齊的兩個兒子阿爾通阿和扎薩克圖。如果不是皇太極等人求情,連阿敏很可能都難逃一劫!兵敗如山倒的舒爾哈齊最終失去了與胞兄繼續抗爭的膽氣,向努爾哈赤“投降”,重新回到了胞兄帳下。但是,這一次努爾哈赤對舒爾哈齊沒有先前那麼“客氣”了,把舒爾哈齊幽禁在暗室之中,並且將鎖焊死,只留兩個洞送食物。僅僅一年多兩年的樣子,舒爾哈齊便在幽禁中去世了,年僅四十七歲。



現在有不少人說是努爾哈赤派人殺死了幽禁中的舒爾哈齊。但是,現存史料中缺乏實質性證據,而且個人也不認同。如果努爾哈赤有心殺了舒爾哈齊,“反叛”“謀逆”,隨便找個理由都可以名正言順要了舒爾哈齊的性命,努爾哈赤根本不需要遮遮掩掩!但是,努爾哈赤並沒有!可見,他並不想置這位胞弟於死地。要知道,努爾哈赤可是連親兒子都照殺不誤的主兒!他如果鐵了心殺舒爾哈齊,明著來就是了,何必玩這麼一出?其次,在舒爾哈齊被幽禁之後,努爾哈赤轉頭又把舒爾哈齊的財產和部分軍隊交給了他兒子阿敏。可見,這個時候努爾哈赤的怒火已經消去了不少,起初他可是想殺了阿敏的!如果努爾哈赤想對舒爾哈齊趕盡殺絕,即便不殺光他的兒子,應該也不至於把舒爾哈齊的股權轉給阿敏,順勢收編了舒爾哈齊的一切才是最乾淨利落的解決方式,不是嗎?其三,後來皇太極幽禁阿敏的流程和當初他父親幽禁三叔幾乎如出一轍,但是,阿敏最後也沒有被皇太極處決,而是幽禁終老。可見,清初是有這個傳統的,努爾哈赤應該也是如此。當然,這僅僅是一家之言,畢竟過去幾百年了,歷史真相恐怕只有舒爾哈齊自己知道了……

明离子
2019-06-01

愛新覺羅·舒爾哈齊,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同母兄弟。

舒爾哈齊從小就跟隨哥哥努爾哈赤外出打拼,可以說,是努爾哈赤最衷心得力的助手,年輕時曾經在李成樑手下當差,鍛鍊了一身武藝和謀略。

愛新覺羅·舒爾哈齊,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同母兄弟。

舒爾哈齊從小就跟隨哥哥努爾哈赤外出打拼,可以說,是努爾哈赤最衷心得力的助手,年輕時曾經在李成樑手下當差,鍛鍊了一身武藝和謀略。

萬曆十五年,努爾哈赤正式與明朝決裂,在赫圖阿拉稱汗,而舒爾哈齊被封為貝勒,人送綽號“二都督”,儼然是後金第二號人物。

但是好景不長,舒爾哈齊在不久的一次軍事行動中,以“消極避退”的罪名被削爵奪權,被努爾哈赤趕出了核心權力圈。

舒爾哈齊咽不下這口氣,圖謀自立門戶,被努爾哈赤發現後,從此幽禁,不久就死了,年僅47歲。

這是清史的敘述,但真的是這樣嗎?明離子從其他史料看到了異樣。

明朝文獻對於舒爾哈齊的事情是如此記載的:

“奴酋忌其弟速爾哈赤(舒爾哈齊的別稱)兵強,計殺之。”

愛新覺羅·舒爾哈齊,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同母兄弟。

舒爾哈齊從小就跟隨哥哥努爾哈赤外出打拼,可以說,是努爾哈赤最衷心得力的助手,年輕時曾經在李成樑手下當差,鍛鍊了一身武藝和謀略。

萬曆十五年,努爾哈赤正式與明朝決裂,在赫圖阿拉稱汗,而舒爾哈齊被封為貝勒,人送綽號“二都督”,儼然是後金第二號人物。

但是好景不長,舒爾哈齊在不久的一次軍事行動中,以“消極避退”的罪名被削爵奪權,被努爾哈赤趕出了核心權力圈。

舒爾哈齊咽不下這口氣,圖謀自立門戶,被努爾哈赤發現後,從此幽禁,不久就死了,年僅47歲。

這是清史的敘述,但真的是這樣嗎?明離子從其他史料看到了異樣。

明朝文獻對於舒爾哈齊的事情是如此記載的:

“奴酋忌其弟速爾哈赤(舒爾哈齊的別稱)兵強,計殺之。”

明末黃道周則在自己的筆記中有以下記載:

“酋疑弟二心,佯營壯弟一區,落成置酒,招弟飲會,入於寢室,鋃鐺之,鑄鐵鍵其戶,僅容二穴,通飲食,出便溺。弟有兩名裨將,以勇聞,酋恨其佐弟,假弟令召入宅,腰斬之。”

意思大概說,努爾哈赤覺得弟弟有二心,假裝為他獨立建造營舍,建好後,請弟弟飲酒,剛進了寢室,舒爾哈齊就被抓了起來,從此幽禁密室,只留有倆窟窿,一個送飯,一個用來大小便。

舒爾哈齊有兩名心腹將領不顧反對闖進囚禁舒爾哈齊的地方,努爾哈赤大怒,以舒爾哈齊的名義騙二人到來,然後將二人腰斬。

看了這段記載,是不是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有點像北宋初期的“燭影斧聲”,但是這次勝利的是哥哥。

那時候的滿洲人,對漢文化十分崇尚,努爾哈赤能這麼幹,八成看過《宋史》,知道了防火防盜防弟弟,還懂得給弟弟安一個“莫須有”的罪名。

愛新覺羅·舒爾哈齊,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同母兄弟。

舒爾哈齊從小就跟隨哥哥努爾哈赤外出打拼,可以說,是努爾哈赤最衷心得力的助手,年輕時曾經在李成樑手下當差,鍛鍊了一身武藝和謀略。

萬曆十五年,努爾哈赤正式與明朝決裂,在赫圖阿拉稱汗,而舒爾哈齊被封為貝勒,人送綽號“二都督”,儼然是後金第二號人物。

但是好景不長,舒爾哈齊在不久的一次軍事行動中,以“消極避退”的罪名被削爵奪權,被努爾哈赤趕出了核心權力圈。

舒爾哈齊咽不下這口氣,圖謀自立門戶,被努爾哈赤發現後,從此幽禁,不久就死了,年僅47歲。

這是清史的敘述,但真的是這樣嗎?明離子從其他史料看到了異樣。

明朝文獻對於舒爾哈齊的事情是如此記載的:

“奴酋忌其弟速爾哈赤(舒爾哈齊的別稱)兵強,計殺之。”

明末黃道周則在自己的筆記中有以下記載:

“酋疑弟二心,佯營壯弟一區,落成置酒,招弟飲會,入於寢室,鋃鐺之,鑄鐵鍵其戶,僅容二穴,通飲食,出便溺。弟有兩名裨將,以勇聞,酋恨其佐弟,假弟令召入宅,腰斬之。”

意思大概說,努爾哈赤覺得弟弟有二心,假裝為他獨立建造營舍,建好後,請弟弟飲酒,剛進了寢室,舒爾哈齊就被抓了起來,從此幽禁密室,只留有倆窟窿,一個送飯,一個用來大小便。

舒爾哈齊有兩名心腹將領不顧反對闖進囚禁舒爾哈齊的地方,努爾哈赤大怒,以舒爾哈齊的名義騙二人到來,然後將二人腰斬。

看了這段記載,是不是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有點像北宋初期的“燭影斧聲”,但是這次勝利的是哥哥。

那時候的滿洲人,對漢文化十分崇尚,努爾哈赤能這麼幹,八成看過《宋史》,知道了防火防盜防弟弟,還懂得給弟弟安一個“莫須有”的罪名。

無論如何,舒爾哈齊之死再次證明了在權力面前親情的脆弱,“煮豆燃豆萁”的悲劇,在清王朝建立之初便再次上演。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豫有得
2019-06-03

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是一奶同胞,兩個人都非常厲害,努爾哈赤就不說了,舒爾哈齊堅毅頑強、勇猛善戰,非常優秀。兩個優秀的人在一起創業也沒問題,問題在於兩個人性格相同,同性相斥,結果可想而知。

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是一奶同胞,兩個人都非常厲害,努爾哈赤就不說了,舒爾哈齊堅毅頑強、勇猛善戰,非常優秀。兩個優秀的人在一起創業也沒問題,問題在於兩個人性格相同,同性相斥,結果可想而知。



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都是隻能當正職不能當副職的人。舒爾哈齊權力慾膨脹是必然的事兒。

一開始,初創公司採取的是二元結構,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都是老闆,與明朝和朝鮮外交,哥倆同樣禮節,同等待遇。舒爾哈齊儼然以繼承人自居。不過,舒爾哈齊只比努爾哈赤小6歲,這種年齡差顯然不是很合適。此外,努爾哈赤表面上承認舒爾哈齊為繼承人,內心是不同意的,弟弟再親也不如兒子親,他當然希望自己的兒子繼承汗位。努爾哈赤的想法舒爾哈齊也是想得到的,他也清楚自己繼承汗位可能性不大。

後來舒爾哈齊兩次到大明朝貢,看到了先進的農業文明和政治文明,非常羨慕,想投靠大明,希望在大明的幫助下成為汗王。

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是一奶同胞,兩個人都非常厲害,努爾哈赤就不說了,舒爾哈齊堅毅頑強、勇猛善戰,非常優秀。兩個優秀的人在一起創業也沒問題,問題在於兩個人性格相同,同性相斥,結果可想而知。



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都是隻能當正職不能當副職的人。舒爾哈齊權力慾膨脹是必然的事兒。

一開始,初創公司採取的是二元結構,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都是老闆,與明朝和朝鮮外交,哥倆同樣禮節,同等待遇。舒爾哈齊儼然以繼承人自居。不過,舒爾哈齊只比努爾哈赤小6歲,這種年齡差顯然不是很合適。此外,努爾哈赤表面上承認舒爾哈齊為繼承人,內心是不同意的,弟弟再親也不如兒子親,他當然希望自己的兒子繼承汗位。努爾哈赤的想法舒爾哈齊也是想得到的,他也清楚自己繼承汗位可能性不大。

後來舒爾哈齊兩次到大明朝貢,看到了先進的農業文明和政治文明,非常羨慕,想投靠大明,希望在大明的幫助下成為汗王。



努爾哈赤要成為遼東之主,舒爾哈齊想在大明幫助之下成為遼東之主。一山不容二虎,兩個人你死我活的鬥爭便開始了。舒爾哈齊公開培植親信,樹立自己的權威,兩人因意見不合,經常在會議上爭吵。本來二元結構努爾哈赤就不舒服,現在弟弟舒爾哈齊的行為又使他感受到威脅,他意圖採取行動除掉舒爾哈齊。

舒爾哈齊手下有兵,只聽舒爾哈齊的,要除掉他,首先要罷了他的兵權。努爾哈赤就尋找機會削了舒爾哈齊的兵權。

沒有了權力,舒爾哈齊的地位一落千丈,心中很不舒服,於是就帶著兒子們另立門戶。

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是一奶同胞,兩個人都非常厲害,努爾哈赤就不說了,舒爾哈齊堅毅頑強、勇猛善戰,非常優秀。兩個優秀的人在一起創業也沒問題,問題在於兩個人性格相同,同性相斥,結果可想而知。



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都是隻能當正職不能當副職的人。舒爾哈齊權力慾膨脹是必然的事兒。

一開始,初創公司採取的是二元結構,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都是老闆,與明朝和朝鮮外交,哥倆同樣禮節,同等待遇。舒爾哈齊儼然以繼承人自居。不過,舒爾哈齊只比努爾哈赤小6歲,這種年齡差顯然不是很合適。此外,努爾哈赤表面上承認舒爾哈齊為繼承人,內心是不同意的,弟弟再親也不如兒子親,他當然希望自己的兒子繼承汗位。努爾哈赤的想法舒爾哈齊也是想得到的,他也清楚自己繼承汗位可能性不大。

後來舒爾哈齊兩次到大明朝貢,看到了先進的農業文明和政治文明,非常羨慕,想投靠大明,希望在大明的幫助下成為汗王。



努爾哈赤要成為遼東之主,舒爾哈齊想在大明幫助之下成為遼東之主。一山不容二虎,兩個人你死我活的鬥爭便開始了。舒爾哈齊公開培植親信,樹立自己的權威,兩人因意見不合,經常在會議上爭吵。本來二元結構努爾哈赤就不舒服,現在弟弟舒爾哈齊的行為又使他感受到威脅,他意圖採取行動除掉舒爾哈齊。

舒爾哈齊手下有兵,只聽舒爾哈齊的,要除掉他,首先要罷了他的兵權。努爾哈赤就尋找機會削了舒爾哈齊的兵權。

沒有了權力,舒爾哈齊的地位一落千丈,心中很不舒服,於是就帶著兒子們另立門戶。



努爾哈赤先是勸舒爾哈齊放棄另立山頭的想法,舒爾哈齊不聽,努爾哈赤採取強硬手段,把舒爾哈齊的兩個兒子抓來殺了。努爾哈赤步步緊逼,舒爾哈齊又不是對手,只好投降,回到努爾哈赤身邊。

畢竟是一奶同胞,浪子回頭金不換,弟弟回來了,哥哥好酒好菜好招待。努爾哈赤把舒爾哈齊灌醉後,送進了一個小黑屋裡,小黑屋只有兩個小洞,從小洞可以往裡送食物。後來舒爾哈齊死在小黑屋了,死因不明。

舒爾哈齊始終是努爾哈赤的一塊心病,只要他還活著,努爾哈赤就擔心弟弟死灰復燃,奪他的汗位。

舒爾哈齊的性格決定他權力膨脹的必然性,汗位受威脅決定努爾哈赤必殺舒爾哈齊。

我是豫有得,歡迎加關注互動討論!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2019-06-01

謝謝@悟空小祕書的邀請,在權力的誘惑面前,父子尚且會翻臉,何況是兄弟呢?

謝謝@悟空小祕書的邀請,在權力的誘惑面前,父子尚且會翻臉,何況是兄弟呢?

像當年,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還是相依為命的親兄弟,老媽死得早,老爹聽信後妻的枕邊風,將兄弟倆逐出家門,僅給了很少的財產。以至於倆兄弟只能去投奔外公王杲,結果到萬曆二年,王杲的寨子又被明軍攻陷,他們成了李成樑的軍前小兵。直至九年後,他們的老爹死於明軍亂兵之中。他們又離開明軍,依靠祖父遺留下來的十三副鎧甲,重起爐灶。

於是此後,弟兄倆同心協力,達成建州女真之統一。在當時,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幾乎是同一待遇的。《滿洲祕檔》說:“太祖弟舒爾哈齊貝勒為太祖同母弟也,篤念手足之情,待遇優厚,服御玩好,悉擬宸居。”各部貝勒拜見他們時,兩兄弟同時受賀,分南北落座。舒爾哈齊穿的衣服、騎的馬匹,和大哥努爾哈赤相差並不太大。而且,在長期征戰中,舒爾哈齊的軍功越來越多,聲望越來越高,也逐漸成為威望與努爾哈赤不分伯仲的二號人物。

然而,我們都知道,只要是一個部族、一個王國,做老大的總是隻有一人。只有古羅馬那種共和體制,才會有意地設置二元執政官,為的是權力的均衡。

所以,在後金這邊,你舒爾哈齊,要麼老老實實向努爾哈赤低頭,做一個低調的小弟;要麼就索性分裂,自己去開創一番事業,也不失為李世民(當然那樣的話,努爾哈赤就是李建成)。

謝謝@悟空小祕書的邀請,在權力的誘惑面前,父子尚且會翻臉,何況是兄弟呢?

像當年,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還是相依為命的親兄弟,老媽死得早,老爹聽信後妻的枕邊風,將兄弟倆逐出家門,僅給了很少的財產。以至於倆兄弟只能去投奔外公王杲,結果到萬曆二年,王杲的寨子又被明軍攻陷,他們成了李成樑的軍前小兵。直至九年後,他們的老爹死於明軍亂兵之中。他們又離開明軍,依靠祖父遺留下來的十三副鎧甲,重起爐灶。

於是此後,弟兄倆同心協力,達成建州女真之統一。在當時,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幾乎是同一待遇的。《滿洲祕檔》說:“太祖弟舒爾哈齊貝勒為太祖同母弟也,篤念手足之情,待遇優厚,服御玩好,悉擬宸居。”各部貝勒拜見他們時,兩兄弟同時受賀,分南北落座。舒爾哈齊穿的衣服、騎的馬匹,和大哥努爾哈赤相差並不太大。而且,在長期征戰中,舒爾哈齊的軍功越來越多,聲望越來越高,也逐漸成為威望與努爾哈赤不分伯仲的二號人物。

然而,我們都知道,只要是一個部族、一個王國,做老大的總是隻有一人。只有古羅馬那種共和體制,才會有意地設置二元執政官,為的是權力的均衡。

所以,在後金這邊,你舒爾哈齊,要麼老老實實向努爾哈赤低頭,做一個低調的小弟;要麼就索性分裂,自己去開創一番事業,也不失為李世民(當然那樣的話,努爾哈赤就是李建成)。

但舒爾哈齊卻始終沒有搞清楚狀況,他既不願意向哥哥低頭,也不索性獨立。

這樣一來,自然就麻煩了!

而明朝李成樑那邊,顯然看到了這個麻煩正在萌芽狀態逐漸發芽。老李自然要讓這嫩芽開花結果,於是一紙令下,舒爾哈齊便多了一頂正二品武職都指揮使的帽子,要知道大哥努爾哈赤此時也只是正二品都督而已。

接著,李如柏,也就是李成樑的兒子,又娶了舒爾哈齊的女兒做妾,以至於當時有歌謠:“奴酋女婿作鎮守,未知遼東落誰手”。

舒爾哈齊自己,又娶了布佔泰的妹妹做福晉,第二年又把自己另一個女兒嫁給了布佔泰——這關係感覺有些複雜,但舒爾哈齊的感覺顯然很好 。

大家都知道,布佔泰後來與努爾哈赤翻臉,最終死路一條。

而舒爾哈齊與努爾哈赤的破裂,則發生在萬曆35年,舒爾哈齊被派去收編一個部落,在歸來途中,遭遇了女婿布佔泰的軍隊。此時後金軍中,除了舒爾哈齊之外,還有努爾哈赤的兒子褚英、代善。結果呢?舒爾哈齊說俺怎麼能跟女婿對陣呢?就跑到一邊玩起了旁觀,只剩下褚英、代善倆人與布佔泰的軍隊廝殺,末了還勝了。

謝謝@悟空小祕書的邀請,在權力的誘惑面前,父子尚且會翻臉,何況是兄弟呢?

像當年,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還是相依為命的親兄弟,老媽死得早,老爹聽信後妻的枕邊風,將兄弟倆逐出家門,僅給了很少的財產。以至於倆兄弟只能去投奔外公王杲,結果到萬曆二年,王杲的寨子又被明軍攻陷,他們成了李成樑的軍前小兵。直至九年後,他們的老爹死於明軍亂兵之中。他們又離開明軍,依靠祖父遺留下來的十三副鎧甲,重起爐灶。

於是此後,弟兄倆同心協力,達成建州女真之統一。在當時,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幾乎是同一待遇的。《滿洲祕檔》說:“太祖弟舒爾哈齊貝勒為太祖同母弟也,篤念手足之情,待遇優厚,服御玩好,悉擬宸居。”各部貝勒拜見他們時,兩兄弟同時受賀,分南北落座。舒爾哈齊穿的衣服、騎的馬匹,和大哥努爾哈赤相差並不太大。而且,在長期征戰中,舒爾哈齊的軍功越來越多,聲望越來越高,也逐漸成為威望與努爾哈赤不分伯仲的二號人物。

然而,我們都知道,只要是一個部族、一個王國,做老大的總是隻有一人。只有古羅馬那種共和體制,才會有意地設置二元執政官,為的是權力的均衡。

所以,在後金這邊,你舒爾哈齊,要麼老老實實向努爾哈赤低頭,做一個低調的小弟;要麼就索性分裂,自己去開創一番事業,也不失為李世民(當然那樣的話,努爾哈赤就是李建成)。

但舒爾哈齊卻始終沒有搞清楚狀況,他既不願意向哥哥低頭,也不索性獨立。

這樣一來,自然就麻煩了!

而明朝李成樑那邊,顯然看到了這個麻煩正在萌芽狀態逐漸發芽。老李自然要讓這嫩芽開花結果,於是一紙令下,舒爾哈齊便多了一頂正二品武職都指揮使的帽子,要知道大哥努爾哈赤此時也只是正二品都督而已。

接著,李如柏,也就是李成樑的兒子,又娶了舒爾哈齊的女兒做妾,以至於當時有歌謠:“奴酋女婿作鎮守,未知遼東落誰手”。

舒爾哈齊自己,又娶了布佔泰的妹妹做福晉,第二年又把自己另一個女兒嫁給了布佔泰——這關係感覺有些複雜,但舒爾哈齊的感覺顯然很好 。

大家都知道,布佔泰後來與努爾哈赤翻臉,最終死路一條。

而舒爾哈齊與努爾哈赤的破裂,則發生在萬曆35年,舒爾哈齊被派去收編一個部落,在歸來途中,遭遇了女婿布佔泰的軍隊。此時後金軍中,除了舒爾哈齊之外,還有努爾哈赤的兒子褚英、代善。結果呢?舒爾哈齊說俺怎麼能跟女婿對陣呢?就跑到一邊玩起了旁觀,只剩下褚英、代善倆人與布佔泰的軍隊廝殺,末了還勝了。

老實說這個問題確實嚴重了,舒爾哈齊你究竟是什麼意思?

努爾哈赤沒有直接怪罪弟弟,但他要殺掉弟弟手下的兩員戰將。

這個時候,舒爾哈齊居然還很強硬,硬著頭皮出來力保兩個將領。努爾哈赤這便笑了:好,俺不殺他們,但從此之後,他們的兵權、你的兵權,都沒有了。

舒爾哈齊咋辦?他當然不甘心,這便和兩個兒子商量,要帶著自己的部眾,去一個叫做黑扯木的地方另立中央。黑扯木在哪呢?就在今遼寧鐵嶺東南,當時離明朝邊將很近。而且舒爾哈齊這邊一動,明朝那邊也動了,說是要 讓舒爾哈齊做建州右衛首領。

要說努爾哈赤這個時候再不動手,更待何時?

一聲令下,便殺了弟弟的兩個兒子,隨後便將舒爾哈齊打下大牢。

《滿洲祕檔》為努爾哈赤辯解,說老哥並沒想想殺弟弟,只不過希望關他一些時日,就能“知錯愧悔”,而後向哥哥認錯求情的話,做哥哥的就會把沒收的財產還給他。

然而,舒爾哈齊死不認錯,差不多兩年之後,他便在獄中死亡。

咋死的?誰也不知道。

謝謝@悟空小祕書的邀請,在權力的誘惑面前,父子尚且會翻臉,何況是兄弟呢?

像當年,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還是相依為命的親兄弟,老媽死得早,老爹聽信後妻的枕邊風,將兄弟倆逐出家門,僅給了很少的財產。以至於倆兄弟只能去投奔外公王杲,結果到萬曆二年,王杲的寨子又被明軍攻陷,他們成了李成樑的軍前小兵。直至九年後,他們的老爹死於明軍亂兵之中。他們又離開明軍,依靠祖父遺留下來的十三副鎧甲,重起爐灶。

於是此後,弟兄倆同心協力,達成建州女真之統一。在當時,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幾乎是同一待遇的。《滿洲祕檔》說:“太祖弟舒爾哈齊貝勒為太祖同母弟也,篤念手足之情,待遇優厚,服御玩好,悉擬宸居。”各部貝勒拜見他們時,兩兄弟同時受賀,分南北落座。舒爾哈齊穿的衣服、騎的馬匹,和大哥努爾哈赤相差並不太大。而且,在長期征戰中,舒爾哈齊的軍功越來越多,聲望越來越高,也逐漸成為威望與努爾哈赤不分伯仲的二號人物。

然而,我們都知道,只要是一個部族、一個王國,做老大的總是隻有一人。只有古羅馬那種共和體制,才會有意地設置二元執政官,為的是權力的均衡。

所以,在後金這邊,你舒爾哈齊,要麼老老實實向努爾哈赤低頭,做一個低調的小弟;要麼就索性分裂,自己去開創一番事業,也不失為李世民(當然那樣的話,努爾哈赤就是李建成)。

但舒爾哈齊卻始終沒有搞清楚狀況,他既不願意向哥哥低頭,也不索性獨立。

這樣一來,自然就麻煩了!

而明朝李成樑那邊,顯然看到了這個麻煩正在萌芽狀態逐漸發芽。老李自然要讓這嫩芽開花結果,於是一紙令下,舒爾哈齊便多了一頂正二品武職都指揮使的帽子,要知道大哥努爾哈赤此時也只是正二品都督而已。

接著,李如柏,也就是李成樑的兒子,又娶了舒爾哈齊的女兒做妾,以至於當時有歌謠:“奴酋女婿作鎮守,未知遼東落誰手”。

舒爾哈齊自己,又娶了布佔泰的妹妹做福晉,第二年又把自己另一個女兒嫁給了布佔泰——這關係感覺有些複雜,但舒爾哈齊的感覺顯然很好 。

大家都知道,布佔泰後來與努爾哈赤翻臉,最終死路一條。

而舒爾哈齊與努爾哈赤的破裂,則發生在萬曆35年,舒爾哈齊被派去收編一個部落,在歸來途中,遭遇了女婿布佔泰的軍隊。此時後金軍中,除了舒爾哈齊之外,還有努爾哈赤的兒子褚英、代善。結果呢?舒爾哈齊說俺怎麼能跟女婿對陣呢?就跑到一邊玩起了旁觀,只剩下褚英、代善倆人與布佔泰的軍隊廝殺,末了還勝了。

老實說這個問題確實嚴重了,舒爾哈齊你究竟是什麼意思?

努爾哈赤沒有直接怪罪弟弟,但他要殺掉弟弟手下的兩員戰將。

這個時候,舒爾哈齊居然還很強硬,硬著頭皮出來力保兩個將領。努爾哈赤這便笑了:好,俺不殺他們,但從此之後,他們的兵權、你的兵權,都沒有了。

舒爾哈齊咋辦?他當然不甘心,這便和兩個兒子商量,要帶著自己的部眾,去一個叫做黑扯木的地方另立中央。黑扯木在哪呢?就在今遼寧鐵嶺東南,當時離明朝邊將很近。而且舒爾哈齊這邊一動,明朝那邊也動了,說是要 讓舒爾哈齊做建州右衛首領。

要說努爾哈赤這個時候再不動手,更待何時?

一聲令下,便殺了弟弟的兩個兒子,隨後便將舒爾哈齊打下大牢。

《滿洲祕檔》為努爾哈赤辯解,說老哥並沒想想殺弟弟,只不過希望關他一些時日,就能“知錯愧悔”,而後向哥哥認錯求情的話,做哥哥的就會把沒收的財產還給他。

然而,舒爾哈齊死不認錯,差不多兩年之後,他便在獄中死亡。

咋死的?誰也不知道。

有人說,兄弟倆走到這一步,是有人下藥,誰呢?大明名將熊廷弼。當年舒爾哈齊曾替代哥哥去北京進貢,結果熊廷弼看見這貨,就恭維他說,俺之前只聽說女真有個努爾哈赤,都說他最厲害。可又有人跟俺說舒爾哈齊更勇敢更有本事。如今看看你嘿,果然風采不凡,哎呀俺這下可真糊塗了,到底誰才是女真最有實力的男人呢?

呵呵!俺不知道這是不是杜撰,如果是真的話,豈非熊廷弼一言亂建州?該算是反間計的一種呢?

史海悠游闾春晖
2019-06-01

努爾哈赤幽殺其弟舒爾哈齊,雖然清史不載,但無論在當時的明朝私史、還是後世學者的考證、推斷,都基本可以判定的。

導致努爾哈赤做出此等禽獸之事的根源,還在於努爾哈赤在建立建州政權時,不得不借用其家族部落的勢力,而其中長弟舒爾哈齊的力量最為雄厚,在歷次戰陣中也功勳卓著,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建州女真政權處於二元制統治的模式,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都稱貝勒,嚮明朝的歷次進貢,都是以兄弟二人的名義,且舒爾哈齊自己也多次作為首領,親自進京上貢,並結交明朝官吏。同樣,當時明朝朝廷派遣到建州傳旨的使臣,都是兩人在場時宣旨;而朝鮮王朝出使建州的使臣,則往往要先後拜見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兩位貝勒。

建州軍隊中,舒爾哈齊有自己的部屬,在戰爭中只聽命於舒爾哈齊父子。其中,在攻打哈達部猛骨孛羅時,由於作為前鋒舒爾哈齊見哈達部有所準備,為避免傷亡,下令不攻後撤,當場遭到努爾哈赤的怒斥,但舒爾哈齊部將們竟然堵住前進道路,不讓努爾哈赤大軍進逼城下。最後,努爾哈赤下令繞過舒爾哈齊所部,從另一個方向攻城,經過血戰,大將揚古利部破城成功。。。。此次戰場抗命,成了兄弟二人矛盾激化的開始,此後在與烏拉部的烏碣巖大戰後,努爾哈赤雖封賞了參戰的舒爾哈齊,但卻以臨陣膽怯、作戰不力為由,處罰了舒爾哈齊的心腹部將常書、納其布。到了公元1609年,努爾哈赤以舒爾哈齊諸部罪行,削奪其兵權,不許其掌兵,將其原有人馬,交給舒爾哈齊的兒子中最得努爾哈赤歡心的阿敏統領。

舒爾哈齊失去兵權後,心懷憤懣,常出怨言。先是移居黑扯木,後又與子阿布什、部將武爾坤等,企圖外逃他處、東山再起。消息走漏後,努爾哈赤下令將其幽禁,處死了阿布什、燒死了武爾坤。兩年後的八月十九日,舒爾哈齊在幽禁地去世。雖然,明人黃石齋《建夷考》中說得繪聲繪色,不可盡信。但後世的清史學者孟森、閻崇年等都確認舒爾哈齊實被其兄“幽殺”。

旧舍论事
2019-05-31

舒爾哈齊盛年突死,死因令人生疑,在當時已經引發廣泛爭議。他是病死還是戰死?葬禮規格、下葬日期如何?清史隻字不提。

而明朝人卻對這一事件很有興趣。明朝文獻記載:“奴酋(指努爾哈赤)忌其弟速爾哈赤(明人對舒爾哈齊的稱呼)兵強,計殺之。”

明末抗清名將、對女真族風土人情以及高層祕密頗為了解的黃道周則詳細描述了這場手足相殘的曠世悲劇:“酋疑弟二心,佯營壯弟一區,落成置酒,招弟飲會,入於寢室,鋃鐺之,鑄鐵鍵其戶,僅容二穴,通飲食,出便溺。弟有兩名裨將,以勇聞,酋恨其佐弟,假弟令召入宅,腰斬之。”看了黃道周記錄在私家筆記中的這段文字,迷霧重重的舒爾哈齊之死一事似乎已昭然若揭:努爾哈赤以舒爾哈齊圖謀自立為由,殺舒爾哈齊一子一僚屬,二人皆勇冠三軍、忠心耿耿之人,後削奪其軍民,在被監禁兩年(1611年)後,舒爾哈齊不明不白死去。

“二都督”舒爾哈齊戎馬一生,是個臨敵而勇的天生將才,身邊有一支效忠於他的軍隊,而且威望卓著不輸乃兄,自然不甘心束手就擒。假若他以命相搏,鹿死誰手也未可知。努爾哈赤深知其弟利害,思前想後,一直舉棋不定的努爾哈赤頓起殺心,在權力與親情的抉擇中,努爾哈赤選擇了前者,一場同室操戈的陰謀劇緩緩拉開帷幕於是暗施陰計,先殺其親信,折其羽翼,再分化其眾削弱他的實力,兩雄相爭時,他這樣做也是難以避免的。


舒爾哈齊盛年突死,死因令人生疑,在當時已經引發廣泛爭議。他是病死還是戰死?葬禮規格、下葬日期如何?清史隻字不提。

而明朝人卻對這一事件很有興趣。明朝文獻記載:“奴酋(指努爾哈赤)忌其弟速爾哈赤(明人對舒爾哈齊的稱呼)兵強,計殺之。”

明末抗清名將、對女真族風土人情以及高層祕密頗為了解的黃道周則詳細描述了這場手足相殘的曠世悲劇:“酋疑弟二心,佯營壯弟一區,落成置酒,招弟飲會,入於寢室,鋃鐺之,鑄鐵鍵其戶,僅容二穴,通飲食,出便溺。弟有兩名裨將,以勇聞,酋恨其佐弟,假弟令召入宅,腰斬之。”看了黃道周記錄在私家筆記中的這段文字,迷霧重重的舒爾哈齊之死一事似乎已昭然若揭:努爾哈赤以舒爾哈齊圖謀自立為由,殺舒爾哈齊一子一僚屬,二人皆勇冠三軍、忠心耿耿之人,後削奪其軍民,在被監禁兩年(1611年)後,舒爾哈齊不明不白死去。

“二都督”舒爾哈齊戎馬一生,是個臨敵而勇的天生將才,身邊有一支效忠於他的軍隊,而且威望卓著不輸乃兄,自然不甘心束手就擒。假若他以命相搏,鹿死誰手也未可知。努爾哈赤深知其弟利害,思前想後,一直舉棋不定的努爾哈赤頓起殺心,在權力與親情的抉擇中,努爾哈赤選擇了前者,一場同室操戈的陰謀劇緩緩拉開帷幕於是暗施陰計,先殺其親信,折其羽翼,再分化其眾削弱他的實力,兩雄相爭時,他這樣做也是難以避免的。



舒爾哈齊盛年突死,死因令人生疑,在當時已經引發廣泛爭議。他是病死還是戰死?葬禮規格、下葬日期如何?清史隻字不提。

而明朝人卻對這一事件很有興趣。明朝文獻記載:“奴酋(指努爾哈赤)忌其弟速爾哈赤(明人對舒爾哈齊的稱呼)兵強,計殺之。”

明末抗清名將、對女真族風土人情以及高層祕密頗為了解的黃道周則詳細描述了這場手足相殘的曠世悲劇:“酋疑弟二心,佯營壯弟一區,落成置酒,招弟飲會,入於寢室,鋃鐺之,鑄鐵鍵其戶,僅容二穴,通飲食,出便溺。弟有兩名裨將,以勇聞,酋恨其佐弟,假弟令召入宅,腰斬之。”看了黃道周記錄在私家筆記中的這段文字,迷霧重重的舒爾哈齊之死一事似乎已昭然若揭:努爾哈赤以舒爾哈齊圖謀自立為由,殺舒爾哈齊一子一僚屬,二人皆勇冠三軍、忠心耿耿之人,後削奪其軍民,在被監禁兩年(1611年)後,舒爾哈齊不明不白死去。

“二都督”舒爾哈齊戎馬一生,是個臨敵而勇的天生將才,身邊有一支效忠於他的軍隊,而且威望卓著不輸乃兄,自然不甘心束手就擒。假若他以命相搏,鹿死誰手也未可知。努爾哈赤深知其弟利害,思前想後,一直舉棋不定的努爾哈赤頓起殺心,在權力與親情的抉擇中,努爾哈赤選擇了前者,一場同室操戈的陰謀劇緩緩拉開帷幕於是暗施陰計,先殺其親信,折其羽翼,再分化其眾削弱他的實力,兩雄相爭時,他這樣做也是難以避免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