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10 個回答
仰望星空的小蜗牛
2019-05-30

不該被扭曲和遺忘的“失敗英雄”——陳友諒

陳友諒與朱元璋是同屬元末同一時期、同屬抗元同一陣營,但最終兩人卻走向了水火不容的對立面。朱元璋成為抗元陣營的最後勝利者,成為了抗元英雄,開創了大明王朝。而陳友諒在朱元璋兼併群雄的對決中,戰死沙場,淪為失敗者。成王敗寇啊,同屬抗元同一陣營,陳友諒失敗卻淪為朱元璋勝利的反面教材,由此陳友諒的形象也被大明王朝所扭曲,所有正面事實也被湮沒在大明王朝的歷史中。下面,我想與大家通過對一些既定的歷史事實,來重新構建、喚醒一個客觀真實的陳友諒。
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被扭曲形象之——功績全無的蠢才

以今日之視角,陳友諒的主要貢獻是加推進了元朝腐朽統治結束的進程。然而,在現存關於陳友諒的史籍中,卻鮮有記載其抗元的軍事行動,也少有記錄陳友諒如何從一個漁民成為掌控江南實力最強武裝的的統帥;我們看不出他取代倪文俊之後,如何迅速發展控制江南大部分地域的。但我們今天可以知道,陳友諒所控制的地域是從元朝手中奪來的、搶來的、爭取來的,當然這種奪、搶、爭取是要付出代價的,絕不是談談判所能達到的,而是要靠實力,真刀真槍打拼出來的。由此可以說明,陳友諒絕對是結束元朝腐朽統治的重要力量。遺憾的是,史書上過多地強調陳友諒如何與朱元璋鬥狠交惡,而少有筆墨來描述與元朝作戰的軍事行動。陳友諒抗元的一切被遺忘了!!!
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被扭曲形象之——弒君僭越的小人

作為失敗者的陳友諒,600多年來,被人所責備、為人所詬病的最最重要的歷史事實:先殺倪文俊,又殺趙普勝,後除徐壽輝。這一波操作,明朝的商輅冠以“亂臣賊子”寫入史書之中。陳友諒這波操作是史實,不容置喙。但在元末那個義軍四起、群雄逐鹿的混亂時代,城頭變幻大王旗是比比皆是,推翻舊主自立為王也是常有之事。由此,陳友諒幹掉老上級自立為王,改號大義,卻屬不義,無論什麼時候也不能提倡,但要給陳友諒冠以“弒君僭越”之名,未免有些太過了。
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被扭曲形象之——強烈對比的弱者

陳友諒和朱元璋在鄱陽湖上演了巔峰對決。然而,史籍中運用了強烈的對比手法來講述:一是雙方兵力對比。陳友諒統兵60萬,而朱元璋只有20萬將士,雙方兵力形成巨大反差和對比;二是雙方裝備對比。在鄱陽湖之戰,陳友諒的水軍是船堅炮利,所屬艦船和現在的航母有的一比,再看看朱元璋的水軍是以舢板為主。這種強烈的對比手法,無非是為了佐證陳友諒的失敗的無能所致,無非是為了說明朱元璋的勝利是順應天意。
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回溯歷史,有太多的英雄值得我們稱讚仰慕而不容忘卻,有以劉邦、朱元璋等為代表的成功英雄,還有以戚繼光、鄭成功為代表的民族英雄,也有以項羽、洪秀全等為代表的失敗英雄……站在今天的歷史座標,我們不應該受成王敗寇的歷史侷限影響,而應該以發展、辯證的全新視角,去看待歷史上人物。平心而論,無論從歷史影響還是從成王敗寇的視角來看,失敗的陳友諒註定不會成為那個時代的焦點和主角,但陳友諒不應該被人為的扭曲,更不應該湮滅在歷史長河中,他應該在抗元的大潮中佔據本該屬於他自己的位置。
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小姐姐讲史
2019-06-24

陳友諒是朱元璋的勁敵,朱元璋起初有個帶數字的名字叫朱重八,他也有個帶數字的名字叫陳九四。他比朱元璋大8歲,湖北沔陽打漁出身;本來是謝姓家族,因其祖父陳千一當了陳家的上門女婿,從此以後姓陳。他和朱元璋都崇拜劉邦,卻崇拜漢高祖(漢太祖,陳友諒的廟號也是漢高祖),建國號為漢。可最終他成了元末的項羽,朱元璋成了元末的劉邦!

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出身貧苦,喜好學習,有遠大志向

陳友諒和朱元璋的出身遭遇很相似。但陳友諒從小就有志氣,而且比朱元璋家有錢。他小時候以打魚為生,經常待在漁船上,一身的魚腥味兒,常常被人厭棄嘲笑。他因為貧窮,遭受周圍人的冷眼,形成孤僻的性格, 幾近陷入絕境的人生更加讓他渴望出人頭地。

據記載,陳友諒自幼刻苦,愛好讀書,善於兵法。因為是學霸、武俠他還做了元朝的公務員。他有一個特長,就是力氣大的驚人,經常利用閒暇時間習武,有遠大志向。

陳友亮勇猛心狠手辣,性格強硬多疑。

1、殺上司倪文俊

1351年,賣布的帥哥徐壽輝起兵,建立天完政權,本義是蓋過大元一頭,結果卻是天要你完的悲劇。陳友諒曾投靠徐壽輝的手下倪文俊,倪文俊從小跟陳友諒都是同行——漁夫。1357年(至正十七年)九月,倪文俊想搞掉徐壽輝,結果被徐壽輝攆的沒法,只有投靠了自己的小老弟陳友諒。陳友諒卻趁火打劫,要他的命奪了他的兵。說自己殺倪文俊,是勤王,替皇帝徐壽輝平叛,並自稱宣慰使。

2、多疑害死趙普勝

從此,陳友諒霸氣勇猛掃蕩元軍,得兩湖望兩廣,天下群雄唯陳友諒最強。朱元璋看到陳友諒那麼強,就玩起了反間套路。說陳友諒的鐵哥們要投靠朱元璋。陳友諒這人猜忌心強,又特凶猛陰險。上了朱元璋的當,給自己的兄弟亮了個大招。1359年(至正十九年),陳友諒假借會師的名義,從江州突然來到安慶去找趙普勝,趙普勝準備雞鴨魚肉,還有燒羊迎接陳友諒。結果這個“雙刀趙”剛一上船,就被陳友亮一刀劈,連個鴻門宴也沒混上。

3、殺頂頭上司徐壽輝

陳友諒看不起徐壽輝,顏值高就當皇帝,這讓實力派的陳友諒咬牙切齒。陳友諒就想做曹操,讓徐壽輝當漢獻帝。在徐壽輝遷都龍興,他命士兵埋伏在徐壽輝的必經地江州城外。然後裝模作樣將徐壽輝迎入城中。從此,陳友諒“挾天子以令諸侯”自稱漢王,利用徐壽輝的招牌,攻佔大片城池。徐壽輝沒有利用價值後,他派遣部將假裝到徐壽輝面前彙報,又安排壯士用鐵器擊碎徐壽輝的腦袋。徐壽輝一死,他立刻稱帝,立國號漢,改元大義。
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徐壽輝

鄱陽湖大戰,陳友諒剛愎自用,不聽猛將兼發小張定邊的建議,幾乎全軍覆沒

康茂才是陳友諒的老鐵,後來兵敗朱元璋。老朱讓他假投降坑陳友諒。結果,陳友諒信老鐵。張定邊怎麼說,陳友諒就是不聽,致遭江東橋之慘敗。

石灰山戰敗,陳友諒僅以身免,不思勁敵當前,整軍備戰,而一意孤行,急於稱帝。並以五通廟作行宮,張定邊哭諫不納,而分兵令其攻安慶而無功。

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鄱陽湖大戰,朱元璋是以少勝多戰勝了陳友諒。按照正史記載雙方兵力60萬:20萬。陳友諒不納忠言,我行我素,令人制作高几層的大艦,擴充水師,集結舉國之兵,號稱60萬。學習曹操將船艦相連,於是朱元璋就學了諸葛亮——火攻。他聽信朱元璋之侄大都督朱文正的詐降,不知敵方為緩兵之計。圍城85日,坐等敵人20萬援兵到來,當敵人兵臨城下,只好撤圍而入鄱陽湖,朱元璋之兵早已等候他多時了。張定邊拼死突圍,無奈身負重傷,陳友諒被箭射的腦漿迸裂一命嗚呼。

大国布衣
2019-05-31

在我看來,陳友諒就是一個梟雄,他狠辣、冷靜、無情,但也因為他的這些性格造就當時他可以擁兵六十多萬,可以盤踞長江上游,盡收地理優勢。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但凡歷史上能夠開創偉業之人,不論是平民百姓、還是貴族出身,他們都會有一個共同東西:野心。

很多人問窮人缺什麼、落魄之人缺什麼,答案只有一個:缺野心。所以回頭看陳友諒、朱元璋、劉邦、劉秀、趙匡胤這些人,哪個不是野心慾望無限大,因為有了野心才會強迫自己做一些不可能會發生的事。

但野心的背後總會有很多的付出,而陳友諒付出的是自我性格的轉變,他成了一個“成也無情、敗也無情之人”。

為何無情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陳友諒劇照)

陳友諒從生下來就被烙上貧民的身份,當時的漁民生活很苦,一輩子只能跟魚打交道,並且被世人看不起。沒有文化、生活貧窮,長期的打漁生涯讓他們的身上充滿了讓人噁心的魚腥味,因此幼年時候的他一直都在嘲笑、冷漠、孤僻中度過,世人的態度對他造成很大的影響。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渴望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他的性格無疑造就了無比大的野心。

如何無情

陳友諒一生中或許唯一能相信的人只有張定邊了吧。他的無情不是對某個人,而是對所有人,所有人都是他的棋子、都是他通往至高權利路上的工具,所以任何阻礙他、影響他的人都必須死在他的屠刀下。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 倪文俊,這個一手將陳友諒提拔上來的人,落魄之時來投靠陳友諒,但陳友諒並不念及舊情,反而擔心此人會影響自己的權利,二話不說直接殺了。

  • 趙普勝,徐壽輝手下四大將之一,此人對徐壽輝忠心耿耿,且戰力出眾。如果能收為部下也是實力擔當,但趙普勝只是不滿陳友諒獲取權力,也將他殺了,並未對他有過多的收容。

  • 徐壽輝,一個將他提拔、一個是他舊主,倪文俊和徐壽輝對陳友諒可是有著知遇之恩,這種恩情最為難忘。而在徐壽輝把權力讓給了陳友諒了,但還是無情殺之。

為何陳友諒是梟雄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作為一個梟雄的基本條件好像就必須心狠手辣,陳友諒在未定鼎天下時候殺的人不少,而朱元璋在戰爭其卻對手下十分愛戴,這就是成了朱元璋身邊有徐達、常遇春、劉伯溫、李善長這些文臣武將、而陳友諒身邊只有一個張定邊,所以心狠手辣並不是成為梟雄的唯一條件。

但他跟朱元璋相比確實差的很遠,後人沒有把朱元璋成為梟雄,因為他雖然在建國後殺的功臣不少,但在治理國家方面卻是很有一套方法。而陳友諒的性格,就算他得了天下也必定不會是明君,並且以他的性格註定不會是開國之君。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歷史是勝利者譜寫的,陳友諒的個人經歷不多,在史書上的記載也就不多,而民間的他的評價也不好,於是到今天為止有關陳友諒的記載少之又少。而對於這樣一個剛愎自用、冷酷無情的人來說朱元璋也不會給他一個好形象,相反的張士誠的性格反而更受到百姓的傳唱。

刚日读史
2019-06-28

陳友諒本姓謝,湖北監利人,漁民出身,其父入贅於陳氏,改姓陳

他的出身並不是很好,通俗的講就是漁民的兒子。
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陳友諒劇照)

《明史▪列傳第十一 陳友諒》中開始就說明了他的出身和才能:

 陳友諒,沔陽漁家子也。本謝氏,祖贅於陳,因從其姓。少讀書,略通文義。

雖是這樣卑微的出身,但並不妨礙他的才能發揮。

平民出身的他對待老百姓也是關懷有致啊,畢竟是一樣的平民等級,多多少少有點關照。

他與蒙漢地主階級不共戴天,在反元戰爭中竭力爭取漢族地主階級合作就看出來了,並在往後的戰爭中都重用平民老百姓。

除了對待平民方面,在打戰中也突出他的性格。 不念私情以大局為重。

十四世紀中葉元末農民戰爭爆發,陳友諒參加天完紅巾軍。
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元末全國各地起義)

至正十七年陳友諒殺了倪文俊並自稱宣慰使,讓天完的局面逐漸穩定下來。

面對老朋友倪文俊,陳友諒絲毫不顧舊情,而著重與大局局面。

《元史》( 本紀第四十五 順帝八)中說道:倪文俊謀殺其主徐壽輝,不果,自漢陽奔黃州,壽輝偽將陳友諒襲殺之,友諒遂自稱平章。

意志力強,始終如一,一直在反蒙的路上。

可知元朝一直是蒙古人壓榨漢人的時代,身為純正的漢族人,是不能忍的。
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各地起義軍劇照)

面對元廷一次又一次招安,陳友諒都毫不猶豫、斬釘截鐵地拒絕,沒什麼好說我就是要打倒你,不管你給我什麼好處我都要幹你的意思。

其他的大部分人沒那麼堅定,成了蒙古族的走狗。所以在反元道路上走到底,加速元王朝的滅亡。

作戰大師,有勇有謀。

總共作戰指揮了上百次戰役,其中就有歷龍灣(至正二十年閏五月)、江州(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三年夏)幾次重大戰役。
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軍旅中的陳友諒)

而在鄱陽湖中不幸中箭而亡。

《萬曆野獲編》 卷五中記載:而鄱陽之戰,陳友諒中流矢死,當時本不知何人,乃雲郭英所射,令內官之職平話者,日唱演於上前,且謂此相傳舊本。

關注農民,注重生產。

元朝時期的皇帝、貴族、地主生活都非常奢侈,大量壓迫那些農民,農民沒有土地過著慘淡的生活。

陳友諒就退出“摧富益貧”戰略:將富人的財產均給貧民,將富人的地均給無地的農民。
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潘陽湖之戰敗給朱元璋)

這樣促進了生產的積極性。

吳晗說:“陳友諒雖然失敗了,但他畢竟是反對蒙漢地主階級統治的英雄人物,在歷史上起過作用,當時人民對他是同情的,懷念的,他的墳墓到今天還在新建的長江大橋下被保存著,供來往遊人悼念。”

陳友諒雖然壯志未酬,被另一個平民英雄朱元璋殺死在鄱陽,但他的有勇有謀也是值得稱讚的。

成王敗寇,歷史總會被人為加上點色彩的。

參考史料(《元史》、《明史▪列傳第十一 陳友諒》、《明太祖實錄》)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牙籤妹妹

布书公子
2019-06-12

客觀來說,陳友諒的個人能力並不弱,只是他性格過於偏激狹隘,使他成為了有仇現報、喜歡死磕的“平頭哥”。可惜,他遇到的是綜合素質更高的朱元璋!

陳友諒出生於湖北沔陽,原名陳九四,雖是漁民出身,卻文武雙全,後經過自身努力,成為了縣裡的文書。徐壽輝起義建立天完國後,曾派麾下大將倪文俊攻佔沔陽,陳友諒便是由此時加入了起義隊伍。

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陳友諒有勇有謀,很快就在這支義軍中站穩了腳跟,成為徐壽輝眼前的紅人,併成為與倪文俊、趙普勝、丁普郎、傅友德等人齊名的人物。

遺憾的是,這支義軍雖然人才濟濟,內部卻並不和諧——徐壽輝資歷雖老,是天完國的領導人,但才能非常平庸。不願屈居人下的倪文俊開始籌劃奪權,事情敗露後,倪文俊自恃與陳友諒的交情不淺,就逃到了陳友諒所駐守的黃州。

本來打算拉著陳友諒“共襄義舉”的倪文俊怎麼也沒有想到,陳友諒會殺掉自己,並將自己的首級獻給徐壽輝。完成這一系列任務的陳友諒很快便嚐到了甜頭:為表彰其忠心護主的行為,徐壽輝讓陳友諒代替了倪文俊的位置,成為天完國首席重臣,徐壽輝就這樣把一顆威力巨大的不定時炸彈埋在了自己身邊!

為了幹掉徐壽輝,陳友諒先是設計殺掉了趙普勝,繼而逼走了丁普郎和傅友德(二人離開後便投奔了朱元璋)。徐壽輝再無控制陳友諒的能力,只好任其擺佈。

至正二十年,陳友諒率軍攻向朱元璋的老巢應天。在攻克採石後,陳友諒殺掉徐壽輝自立,建立了“漢國”!

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龍灣之戰失敗後,陳友諒退回大本營修整!

至正二十三年,陳友諒率領漢軍乘著艦船傾巢而出,壓向洪都(洪都將領投降了朱元璋,陳友諒此舉完全是為了出氣)。洪都守軍在朱文正的帶領下,英勇奮戰,多次擊退了漢軍。

同年七月,朱元璋回師與陳友諒決戰,“鄱陽湖之戰”中,陳友諒大敗虧輸,其本人亦於突圍時被冷箭射死!

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代呂坤所著的《呻吟語》中有云:恕心養到極處,世間都無罪過。只可惜,陳友諒是一個為了追逐利益只肯饒恕自己亂殺的人,並無容人之心!心胸狹隘必然導致部眾寒心,失了人心,何談得天下?治天下?

良人执戟2
2019-06-03

一,堅定的反元領袖,連朱元璋這樣的豪傑都曾與元政府暗送秋波,只有陳友諒大呼:男兒漢大丈夫,腰間有寶劍、膝下有黃金、安能雌乎?當然雄起!

二,在年輕時出生於漁民,元時列為低等賤民,飽受歧視、辱罵,後來考上元政府縣衙的文書槍手,卻飽受同僚恥笑。他發誓用鐵血手段贏得權力的頂峰,報復、報復,讓那些看不起我的人、向老子低頭!
三,權力和地位,是他的唯一追求,於是信義和忠誠永遠都不存在,四書五經、經史子集多少終錢一斤?
四,為達目的,他可以必要時殺死假老練丞相倪文俊,可以錘殺頂頭上司徐壽輝,他信奉的是殺人滅口、斬草除根、無毒不丈夫。

這樣一個絕代梟雄,可惜遇上的對手是更低賤的討口子出身的朱重八,鄱陽湖一戰,一箭穿心的陳友諒終於明白:陰險毒辣絕非自己的專利,他終於嚐到自己部下向他交的畢業論文。

手机用户50902211138
2019-06-21

謝邀。

一、簡歷

陳友諒,一代梟雄,元末南方紅巾軍領袖。漁民出身,曾充任縣衙帖書。徐壽輝起義後,他與弟友仁、友貴投奔紅巾軍,任倪文俊部下簿掾,立有戰功升任領兵元帥。 至正十七年(1357),他襲殺倪文俊,兼有其眾,自稱平章政事。自是獨攬大權,遂率軍順江東下破安慶,陷龍興、瑞州,分兵取邵武、吉安,自入撫州。尋又取建昌、贛、汀、信、衢等地,直搗池州。後被朱元璋軍擊潰。 天完太平三年(1358)他聯合趙普勝攻破安慶,乘勝連克江西、福建、浙江許多州縣,盡有江西、湖廣之地。天定元年(1359),殺大將趙普勝。二年,殺徐壽輝後稱帝,改國號為漢。後因日漸腐化,舊部紛紛離去,又與朱元璋相互攻伐,並多次戰敗。

大定二年(1363),陳友諒乘勢東下,聲勢浩大,大集舟師,往攻應天。其結果中了朱元璋埋伏之計,被殺的片甲不留。 後意孤注一擲,破釜沉舟,率大軍六十萬,與朱元璋決戰。先攻南昌一孤城,八十餘日久攻不下,後又在鄱陽湖與朱元璋決戰。在九江口中流失而死。 陳友諒稱帝四年,享年四十四歲。 其子陳裡繼位,次年為朱元璋所兼併。

二、評價

(1)縱觀陳友諒一生,他亦是一條硬漢。在元朝末年眾多的起義軍中,大多起義軍首領被朝廷招安,即使是朱元璋也曾經與朝廷暗通款曲。反之陳友諒自殺始至終堅決反對元朝外族腐敗統治,不屈不撓,敢作敢當,端的是一條路走到底,誓死與朝廷分庭抗禮。

(2)史評陳友諒盜性糜常,殺人不眨眼,何知仁義,狡詐無比,而凶暴殘虐尤過之。此人心黑手狠,陰險毒辣、迷信暴力、膽大妄為 ,基本上沒有什麼他不敢幹的。他殺上司,殺兄弟,殺曾經的有恩之人而毫不手軟,絕不吝惜。他不知情誼、義氣為何物,在陳友諒的字典裡沒有四書五經、經史子集、仁義道德,有的是‘’斬草除根‘’、‘’殺人滅口‘’、‘’無毒不丈夫‘’之類的蛇蠍心腸。 他殺上司倪文峻、徐壽輝;殺功臣大將趙普勝,嚇得大將丁普郎和傅友德等竟投奔了朱元璋。

(3)朱元璋與陳友諒

有一句俗話叫‘’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陳友諒遇朱元璋之敵手,梟雄PK英雄,真乃小巫見大巫了。 朱元璋先是擊敗了戰力與之相差無幾,且軍隊人數比其還多的張士誠部,靠的就是他的文臣武將和開國元勳徐達和常遇春等將領。 之後朱元璋要對陣的就是軍隊訓練有素且兵多將廣的勁敵陳友諒了。

憑藉朱元璋傑出的軍事才能;文臣武將之和衷共濟;揚長避短,以柔克剛之戰術,陳友諒其死期就不遠了。

陳友諒很快就嚐到了殺功臣,殺大將的惡果。優秀將領趙普勝等的被殺,已經造成戰力低下,軍心渙散,人心盡失。 朱元璋以二十萬兵力對陣陳友諒六十萬,鄱陽湖之戰,陳友諒以丟掉性命,慘敗而告終。

陳友諒是一代梟雄,其具有良好的軍事和政治才能,是具有出色的組織能力和帶兵出眾的人才。反抗元朝統治自始至終,從不妥協。亦是一條好漢。 但是他的生存法則是信奉殺人哲學,迷信暴力,乃至走火入魔,最後人心盡失。 篤信暴力之陳友諒,最終被暴力所葬送!

白话历史君
2019-06-05

一代梟雄吧,畢竟能成為朱元璋的對手,本身就是對其能力的一種肯定!

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我們的傳統觀念中有“成王敗寇”一說,歷史上一些重大的失敗者,留下的總是不好的名聲,陳友諒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個。他殘暴不堪,冷酷無情!

“ 友諒,性雄猜,好以權術馭下”——《明史·陳友諒傳》

那麼這個人真的有傳言中的那樣“不堪”嗎?

一個普通人還有複雜的雙面性,那麼一個大名人就更不能進行簡單的評判了。說他殘暴,但事實上在那個亂世,他比朱元璋更適合“愛民如子”。出身於普通漁民家庭的陳友諒,多年如一日實行仁政安撫百姓,其治下的湖廣地區,是當時出名民心安樂經濟富庶的樂土。長江大橋下的陳友諒墓,至今香火不斷。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而在反對元朝的立場之上,這個人可是比所有勢力都堅定。當時各地的起義勢力都或多或少的跟元朝有些聯繫,原因就是元朝給了他們一些好處。

不過陳友諒卻堅決不給對方面子,元朝派來的使者也很快“領了盒飯”,如此強硬的抗元態度,就算是朱元璋都會有點不好意思。
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陳友諒其實朱元璋差不多,都是小人物出身。而他的機遇和能力,並不差朱元璋!

其投靠徐壽輝以後,沒多久就遇到了一個人生導師,這個導師是徐壽輝的大丞相,其地位可以說是非常尊貴的。他能看上陳友諒,首先是因為他看不起徐壽輝,徐老闆這個人處理事情有點兒戲,不管什麼事情都要“義”字當先,不知道當時是不是也有類似於水滸傳這樣的小說,徐老闆很可能就是被“洗腦”了。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所以丞相也因為這一點覺得此人不能成大業,所以他一面提拔陳友諒,一面積極的為謀權做準備。但是最後因為準備不充分,謀逆不成只能敗逃,沒有路走的他只好去投奔了陳友諒。 兩人剛開始見面的時候,陳友諒對這位導師格外尊重,但是當天進城以後就讓人取下了導師的人頭,轉身獻給了徐老闆,這樣一來徐老闆對這位手下就完全信任了。後來陳友諒用計謀害了徐老闆手下的其他心腹,架空了徐壽輝。

這個沒多少水平的領導面對龐大的工作壓力,最終還是頂不住了,只好把手裡的權利讓給陳友諒,自己好落得一身輕鬆。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陳友諒這個人是非常有謀略的。
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後來陳友諒率領“地表最強”水軍跟朱元璋展開決戰,並在這個過程中殺主稱帝。

不過此時的陳友諒似乎已經被暴力衝昏了頭腦,在他的思想裡,在自己擁有了絕對的暴力掌控權以後,沒有事情是解決不了的。在這種不正確的思想指導下,陳友諒被徹底打敗,後來在逃跑的路上也被亂箭射殺。
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從上面這些事情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陳友諒的亂世哲學就是暴力至上,這種思想發展到最後甚至有些畸形。當他對暴力抱有太高期待的時候,猛然的失敗會讓他的心態徹底崩盤。

所以失敗以後的陳友諒脾氣暴躁,無論別人怎麼疏導都不能讓他恢復狀態,對手下的態度也異常糟糕,結果導致手下的重要將領全部投敵。在那樣的亂世之下,他憑藉自己的手段謀略來到權利頂端,但又因為迷信暴力而最終失敗。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給他一個最合適的評價,又有什麼詞語比梟雄二字更配得上他呢?

盛说纷纭
2019-06-02

初識陳友諒,那還是在金庸先生的小說《倚天屠龍記》裡,書中的陳友諒是一個奸詐狡猾、破有謀略、囂張跋扈的梟雄形象,最讓人覺得他十惡不赦的一幕就是他利用宋青書殺死了武當七俠莫聲谷。那麼歷史上的陳友諒,他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在我看來,陳友諒能稱得上上個英雄,只不過是個如同項羽一般的悲情英雄!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要說陳友諒其人其事,我覺得可以用四個階段來概括。

起兵反元

元朝末年,當朝政府腐敗不堪,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因此全國各地都爆發了農名起義,可以說當時群雄並起,各種英雄豪傑揭竿而起,都想著成就自己的一番偉業,而陳友諒也可算作是其中的一員。

陳友諒出生於湖北的一個漁夫家庭,祖父陳千一原本姓謝,因入贅陳家,才跟隨其姓,父陳普才有五子,陳友諒排行第三。陳友諒年少時略通文義,但體力過人,而他自己也並未荒廢天賦,時常練武,練出一副好身體,也練成一身好武藝。還曾有個算命的在查說過他日後定會富貴。

公元1355年正月,徐壽輝起義,帶領紅衛軍攻破沔陽,陳友諒反對蒙漢地主階級統治,於黃蓬起義,後加入紅巾軍,由於頭腦和武功都不錯,從簿書掾一路升到了元帥。

公元1357年9月,倪文俊謀害徐壽輝未成,逃奔黃州,投奔陳友諒,陳友諒乘機殺了倪文俊,吞併了他的軍隊,壯大自己的力量。第二年,陳友諒率軍攻陷安慶(位於安徽省)以及許多其他地方,至此陳友諒成為了長江以南最強的存在。

建漢成帝

公元1359年,徐壽輝想遷都龍興,陳友諒不同意。第二年,徐壽輝仍然決定遷都龍興,倉促從漢陽出發,臨時駐紮江州,江州是陳友諒管轄之地,陳假意歡迎,暗中卻將陳友諒將徐壽輝的部下一舉消滅,把徐壽輝當作人質,然後自稱漢王。後又殺死徐壽輝,陳友諒隨即以採石五通廟為刑殿,匆匆即了皇位,國號漢,史稱“陳漢”。勢力範圍涉及江西、湖廣等地。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漁民家庭出身的陳友諒,步步為營,短短5年時間裡,從一個小小的起義士兵成為了稱帝建國的君主,足見其膽識謀略之高。

對峙朱元璋

接下來,抗元義軍成三足鼎立之勢,分別是陳友諒、張士誠和朱元璋。要說兵強馬壯,當屬陳友諒,而陳友諒也是自恃兵力強大,率水師東下,與朱元璋在龍灣(今江蘇南京城郊)交戰。因為潮落,船被擱淺,死者無數,喪失戰艦數百艘,陳友諒大敗,只得坐小船逃走。此敗之後,陳友諒面對朱元璋的戰爭中勝績為零,且部下死傷、投降者甚多,這大大削弱了陳友諒的實力。

公元1361年8月,朱元璋主動出擊,親自率軍討伐陳友諒,長驅直入抵達江州。陳友諒戰敗,連夜攜妻帶子逃往武昌。朱元璋接連攻克江州、蘄州,又攻佔安慶。氣急敗壞的陳友諒於是製造了數百艘樓船,親率大軍六十萬,船載家屬百官,盡發精銳進攻南昌。這就有了歷史上著名的鄱陽湖之戰了。

兵敗鄱陽湖

鄱陽湖上,陳友諒與朱元璋進行了決戰。陳友諒集合鉅艦,以連鎖為陣,但由於朱元璋合理利用了風向,陳友諒損兵折將,只得敗走。數日之後,陳友諒的部隊悉數被困,部下將領大都選擇了投降。陳友諒不甘投降,熬到糧草絕盡之時,只得鋌而走險冒失突圍,卻不幸流箭直接射穿了頭顱,當場死去。至此,一代梟雄隕落!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評價陳友諒

陳友諒的謀略膽識,凶狠陰險,殺伐果斷,我們不做過多累述,從其一生經歷不難看出。要我說,評價陳友諒以“無情”二字足夠,可謂是“成也無情,敗也無情”。而《明史·陳友諒傳》中這樣的評價:“ 友諒,性雄猜,好以權術馭下”,恰是其一生的真實寫照!


我是盛說紛紜,聊聊歷史風雲人事,歡迎大家多多關注,多多交流!

挚滗画畫紅尘
2019-06-01

陳友諒是一個梟雄,一個有能力、有野心、心狠卻短視的梟雄。
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陳友諒是湖北沔陽人(今湖北仙桃),雖然是漁民出身,卻讀過私塾,還在老家縣衙裡當了一名公務員,也因為他的漁民出身,對於漁民的瞭解,在後來遇到同樣是漁民出身的倪文俊而受到賞識,成了陳友諒的貴人。

在元末,白蓮教韓山童、劉福通起兵,號稱紅巾軍,由此拉開了各路起義軍反元的序幕,這時候在鄂東活動的彭瑩玉和他的弟子鄒普勝,擁立了相貌奇偉的布販徐壽輝為首領,起兵不久就攻取了鄂東的蘄州、黃州兩地,徐壽輝在蘄水縣稱了帝,國號“天完”,天完的意思是要壓倒大元。
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天完國就成了元末第一個與元廷分庭抗禮稱帝的政權。天完國建國後封彭瑩玉為軍師,鄒普勝為太師,趙普勝為大將軍,歐普祥為太尉,這幾個都是彭瑩玉的弟子,都是“普”字輩,還有一個領軍元帥,外號“蠻子”的倪文俊卻不是彭瑩玉弟子,倪文俊善用船、善駕船,這在江河湖密佈的兩湖地區,是掌握大局的關鍵人物。

天完國建立後,聲勢逐漸壯大,這時候攻取了武昌、漢陽、潭州(今長沙),也就是這個時候,倪文俊到了陳友諒的家鄉,陳友諒帶著一幫親朋加入了倪文俊的軍中,同樣漁民出身,加上在縣衙歷練過的陳友諒成了倪文俊的祕書長,深受倪文俊的賞識,陳友諒也是在倪文俊這裡,逐漸發展起來。

在1353年,天完國喪失了幾乎所有的大城市,徐壽輝退到深山中去,而倪文俊卻仍然在奮戰,在復振天完國的過程中,陳友諒得到極大的鍛鍊,也建立起一定威信。
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1356年,天完國經過倪文俊的努力,成了中國南方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徐壽輝在倪文俊及原有天完國諸將的擁戴下,遷都到漢陽,倪文俊被封為丞相,執掌軍政大事,而陳友諒作為倪文俊的親信,被派去出鎮漢陽的東大門,天完國起兵之地黃州府,這裡也成了陳友諒的人生拐點,開始形成自己獨立的團隊。

陳友諒可以說“成也無情,敗也無情”

陳友諒是個有野心的人,而倪文俊派他駐守黃州府當然有他的私心,一旦漢陽出事,陳友諒這支力量可以作為依靠。

1357年,倪文俊和天完國皇帝徐壽輝鬧崩了,倪文俊鬥爭失敗,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陳友諒的黃州府,準備依靠這個自己一手提拔的心腹親信。
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陳友諒也挺犯愁,現在倪文俊等於天完國的叛逆,接納倪文俊就是與天完國上下為敵,說不定自己的利益都會失去,陳友諒這時候打定了主意,大開城門,擺出一幅歡迎倪文俊到來的樣子,等倪文俊進了城,早已埋伏好的刀斧手一起殺出,倪文俊死在了他曾經最信任的部下手裡,殺了倪文俊後,陳友諒一炮而紅,被授予天完國宣慰使,接管了倪文俊的軍隊和地盤,一躍成為天完國實力最強的勢力。

這次看起來,陳友諒的無情讓他獲得了巨大成功,然而這也是陳友諒的一著臭棋,倪文俊對陳友諒來說是恩人,倪文俊是天完國的叛逆,他可以死在任何人手上,卻不能死在陳的手上,因為陳這麼做,暴露了他的凶狠、陰險、無情,在那種亂世,造成信任危機是很不妙的。
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再後來,陳友諒對天完國割據淮西的趙普勝不滿,於是故技重施,誘使趙普勝與他在船上會面,以伏兵方式殺了趙普勝。同時假意迎立徐壽輝遷都江州,卻在江州城外設伏,將徐壽輝的親信殺光,挾持徐壽輝當了他的傀儡。

最後徐壽輝還是死在他的手裡,在採石五通廟裡,陳友諒設下伏兵,然後邀請天完國皇帝徐壽輝去五通廟看看,在廟裡,徐壽輝被埋伏的伏兵一錘子砸死。

陳友諒殺趙普勝和徐壽輝就更加是短視了,趙普勝與倪文俊不同,他沒有“背主”,而且是“普”字輩人物,陳友諒擅殺趙普勝,使得一大幫干將投到了朱元璋那裡。天完國那些“普”字輩大權在握的人難免兔死狐悲。殺了徐壽輝這個名義上的皇帝更是錯上加錯,使得他成了眾矢之的。
歷史上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陳友諒是個梟雄,是個想“逆天改命”破壞規則,最後被規則拋棄的亂世梟雄,有出色的才能卻無德的人,只能勝不能敗,可這世上有不敗的人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