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這是60年代的香港,那時候的香港是這樣的
老照片:這是60年代的香港,那時候的香港是這樣的
老照片:這是60年代的香港,那時候的香港是這樣的
老照片:這是60年代的香港,那時候的香港是這樣的
老照片:這是60年代的香港,那時候的香港是這樣的
老照片:這是60年代的香港,那時候的香港是這樣的
老照片:這是60年代的香港,那時候的香港是這樣的
老照片:這是60年代的香港,那時候的香港是這樣的
老照片:這是60年代的香港,那時候的香港是這樣的
老照片:這是60年代的香港,那時候的香港是這樣的
老照片:這是60年代的香港,那時候的香港是這樣的
老照片:這是60年代的香港,那時候的香港是這樣的
靜靜時光
1/11 香港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那麼60年代的香港是怎樣的呢?通過一組老照片帶大家去看那時的香港。圖為60年代的香港維多利亞港。維多利亞港是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之間的海港,由於港闊水深,為天然良港,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n
2/11 60年代是香港經濟轉折點,從60年代開始,香港開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從60年代開始香港的經濟飛躍發展,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圖為60年代的香港夜景。\n
3/11 二戰後,香港的人口也是急速增長,雖然這個時期的香港經濟發展也很快,但是同時期的香港人均GDP仍然相對的低,甚至跟同期的祕魯、南非和希臘差不多,當時香港百姓的生活水平已經是穩步上升了。圖為60年代的香港。\n
4/11 圖為60年代在九龍遠望香港島。香港島的北面與九龍半島相隔著維多利亞港,香港島,簡稱為港島,這裡是香港最繁榮的地方,是香港主要的金融商業區,這裡到處都是豪華商業大廈和購物中心。\n
5/11 圖為60年代香港軒尼詩道集市。軒尼詩道是用前香港總督軒尼詩的名字命名的,長約1860米。軒尼詩道是香港的主要道路之一,連接香港島西面的灣仔與東面的銅鑼灣。如今再看看這裡,這裡已經變成香港繁盛的商住中心了。\n
6/11 圖為60年代香港跑馬地馬場。跑馬地賽馬場位於香港灣仔及銅鑼灣的之間,位於香港島的中心位置。這裡原來是一個沼澤,後經填海而建成,自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起開始舉行賽事。\n
7/11 圖為60年代香港九龍街道。九龍,地理上稱為九龍半島,九龍半島東南西三面被維多利亞港包圍。像我們熟悉的尖沙咀、油麻地及旺角都是九龍的區域,這些地方也是九龍最繁盛的地方,這些地區購物、飲食、娛樂與文化應有盡有,與港島基本一致。\n
8/11 圖為60年代的香港維多利亞公園。維多利亞公園建於1955年,位於銅鑼灣之填海區上,南背渣甸山,北隔維園道與銅鑼灣避風塘毗鄰,是香港島最大的一處公園。\n
9/11 圖為60年代香港公共房屋。二戰後,香港人口迅速增長,隨著人口的大量增加,首先要解決的迫切問題就是住房。1953年聖誕夜深水埗發生石硤尾寮屋區大火,令53000名災民無家可歸。為了解決那些買不起房的百姓能有房子居住,香港政府修建了部分這樣的房屋。符合條件的百姓可申請住上這樣的房屋,可以說是一項利民工程。\n
10/11 圖為60年代香港街頭的女士。進入60年代後,香港人的服飾也開始發生變化。西式服飾開始在香港流行,成為當時香港的新興時裝。\n
11/11 圖為60年代中國銀行香港分行慶祝國慶節。老中國銀行大樓於1950年落成,仿照上海外灘的中國銀行總行外型設計,曾是中國銀行在香港的總部所在地,如今大廈已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n
2019-06-20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