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寧陝玉皇殿溝|因為窮,三戶人家合修一棟房,如今剩下兩戶住
秦嶺寧陝玉皇殿溝|因為窮,三戶人家合修一棟房,如今剩下兩戶住
秦嶺寧陝玉皇殿溝|因為窮,三戶人家合修一棟房,如今剩下兩戶住
秦嶺寧陝玉皇殿溝|因為窮,三戶人家合修一棟房,如今剩下兩戶住
秦嶺寧陝玉皇殿溝|因為窮,三戶人家合修一棟房,如今剩下兩戶住
秦嶺寧陝玉皇殿溝|因為窮,三戶人家合修一棟房,如今剩下兩戶住
秦嶺寧陝玉皇殿溝|因為窮,三戶人家合修一棟房,如今剩下兩戶住
秦嶺寧陝玉皇殿溝|因為窮,三戶人家合修一棟房,如今剩下兩戶住
秦嶺寧陝玉皇殿溝|因為窮,三戶人家合修一棟房,如今剩下兩戶住
秦嶺寧陝玉皇殿溝|因為窮,三戶人家合修一棟房,如今剩下兩戶住
秦嶺寧陝玉皇殿溝|因為窮,三戶人家合修一棟房,如今剩下兩戶住
秦嶺寧陝玉皇殿溝|因為窮,三戶人家合修一棟房,如今剩下兩戶住
專業行走
1/11 老丁說,玉皇殿溝最裡面,還住得有人。“三家人咧,住在一起的,不過只剩兩戶了。我帶你們去看!?”走了沒多久,小徑盡頭,抬頭望去,一棟老房子,就在半山腰上。溝中前五戶,已經都介紹過了(關注本頭條號可瀏覽)。算起來,這是第六、第七和第八戶人家。
2/11 院子裡,正晒著玉米殼。兩個揹簍,一個倒扣,另一個平放在地上。房子比先前看到的更舊更破。看得出,建的時候就很粗糙。臺階旁有一個衛星接收鍋,看來主人晚上還能看上電視。屋簷下有兩箱土蜂。門牌號上顯示,這裡是“江口回族鎮 新鋪村 93”。
3/11 牆上掛滿了玉米,粗略估算了一下,應該有幾千個。這些玉米,該是好幾畝地的產量,一個人是種不了這麼多地的。人在山裡過日子,下多少力流多少汗,就有多少收成。這戶人家能種這麼多玉米,說明人很勤快,而且家中肯定不止一個壯勞力。
4/11 “這家兩口子都在家,子女進城打工去了。”老丁嘴快,我們還沒問,他已經主動說了。就在這當口,女主人放下手中的活,微笑著從屋裡走出來,順手還從簸箕裡捧起一大捧栗子,遞過來給我們吃。“吃兩顆嘛,晒了好幾天了,已經開始變甜了。”
5/11 新鮮的栗子需要晒一晒,糖分才會析出來,口感才會變甜。“這麼多玉米,吃得完嗎?咋賣?”謝過主人的栗子,問起玉米的行情。“哪能吃這麼多,大多用來當飼料,喂牲口了。也拿出去買,不過賣不上價,還不到一塊錢一斤。”
6/11 今年夏天山裡旱了一陣,玉米收成不好,個頭有大有小。不過這戶人家的玉米,品相已經算很好了。男主人埋著頭,雙手十分利索,正在忙著捆玉米。玉米被挑選出來,約十幾個被拴在一塊。“要不要試試,不過你們肯定幹不來,有技巧的。”
7/11 男主人說的技巧,其實祕密就在這根拴玉米的“繩子”上。這根繩子,其實不是普通的繩子,它是秦嶺山中生長的一種特殊藤條。每到這個季節,家家戶戶都會從山林中砍回來一些,用小刀劈成兩半。可以直接用來捆東西,非常結實、耐用。
8/11 “為什麼要把玉米掛起來?”“掛起來好呀,不佔地方,想用的時候,也隨時可以取。”男主人慢條斯理地回答著我們,“掛起來還幹得快。通風好,不容易發黴。保存的時間長一些。”徒步秦嶺,凡是不懂我就開口問,於是逐漸瞭解了很多農耕文明的知識。
9/11 想起老丁說這裡住著三戶人家,但我們明明只看到一棟房子,於是向主人打聽。“原來是三戶,都窮,就把房子修在一起,每家幾間房。現在只剩下兩戶有人住。”門口牆上,有兩塊電錶,一塊讀數顯示“19.02”度,另一塊讀數顯示“237.49”度。
10/11 隔壁的一間屋子裡,住著一個獨居的回族老人。我們閒聊的時候,他已從屋裡走出來晒玉米。對方不說話,我們也不便多問。“那還有另一戶呢?”“他們全家都打工去了,房子閒了好幾年,已經不回來住了!”男主人回答道。
11/11 有人已經走了,有人繼續留著,有人在離開與留守間艱難抉擇,這就是秦嶺玉皇殿溝八戶人家的全部故事。本組圖片拍攝於2018年10月2日,地址秦嶺陝西安康寧陝縣江口鎮新鋪村。近期將集中發佈多組行走秦嶺腹地鄉村的圖集,歡迎關注本頭條號“專業行走”。
2018-10-24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