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互聯網經濟還在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擁有一流嗅覺的馬雲早已嗅出了風向,都急於阿里—四通—菜鳥聯盟,並依託現有的優勢建立一個自己的生態環境圈,並實現良性循環,以維護行業的王者之位。

馬雲正在加緊編織一張大網,並將“桐廬幫”裝入網中。

“阿里系”在下一盤物流大棋
“阿里系”在下一盤物流大棋
“阿里系”在下一盤物流大棋

最近,阿里斥巨資46.65億元,間接獲得申通快遞14.65%的股份。至此,中國快遞業的第一梯隊“四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百世匯通、韻達),除了韻達,已全部被阿里招致麾下。

在申通之前,阿里已經投資了百世匯通、圓通、中通、天天快遞,並在股東列表中,佔據重要地位。隨著申通“落網”,是否代表著馬雲完成對通達系快遞公司的收編,從此開始一統快遞快遞快遞物流江湖?

一位接近阿里的人士向媒體表示,菜鳥在阿里內部被視為電商業務的基礎設施,“新零售八路大軍,淘寶為天,菜鳥為地”,對通達系的投資,是讓菜鳥實現“以金錢換時間”的效應。

多名業內人士分析,阿里的戰略是通過投資增加對快遞公司的話語權,把快遞快遞物流的運營交給“三通一達”,阿里在背後負責數據運營、技術支持和模式創新。但阿里佈局的快遞快遞物流大棋,並不代表著去控制通達系公司,菜鳥也暫時無法擔當起行業整合者的角色。

阿里的快遞物流帝國

“阿里系”在下一盤物流大棋
“阿里系”在下一盤物流大棋
“阿里系”在下一盤物流大棋

其實,馬雲旗下公司在快遞快遞快遞物流行業早有佈局。

在普通大眾眼中,負責阿里快遞快遞物流體系的菜鳥網絡,還遠不如淘寶網知名。而這個成立於2013年的快遞快遞物流平臺,由阿里和銀泰集團,聯合復星集團、富春控股、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共同組建而成。阿里電商平臺的訂單,則由菜鳥的快遞公司負責配送。

從架構上而言,菜鳥類似於一個快遞聯盟,聯盟成員是快遞公司。這個聯盟實際上由阿里操盤,主要服務於阿里平臺上產生的訂單。

阿里入股圓通,菜鳥與圓通的合作也很緊密。2015年9月份,阿里創投與雲鋒新創以25億元參與圓通速遞增資,持股比例分別為12.00%、8.00%。雲鋒新創股東之一為上海雲鋒新創股權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該公司股東為馬雲、上海雲鋒新創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等。

在圓通速遞借殼上市之際,阿里創投又耗資4.19億元獲得公司4097.56萬股股份。阿里創投與雲鋒新創穫得與圓通速遞總成本為29.19億元。目前,雲鋒新創及其一致行動人上海光銳、杭州阿里創業合計持有圓通速遞5.2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18.35%。按照公司3月11日每股13.62元計算,三者持股市值合計為70.82億元。

2018年5月29日,阿里、菜鳥等又向中通快遞投資13.8億美元,持股約10%。按此價格計算,則當時中通快遞整體估值為約138億美元,約合927.36億元(1美元:6.72元人民幣)。

此外,阿里在另一快遞公司百世集團(BEST.N)亦有投資。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阿里直接持有百世集團1.04億股股份,佔已發行普通股比例為27.79%。

除上述快遞企業,阿里還投資了具備電器產品運送基礎的海爾日日順、倉配能力比較強的萬象快遞快遞物流,以及心怡科技、順幫快遞快遞物流、點我達等,將這些快遞快遞物流企業納入阿里系,並在京津冀、廣東、重慶、西安等地佈局倉儲園區。 “對申通的收購是這一快遞物流體系中的一個節點,未來阿里會從入股C端企業,繼續延伸至B端倉儲、供應鏈企業。”有關人士告訴記者。

“阿里系”在下一盤物流大棋
“阿里系”在下一盤物流大棋

如今,菜鳥因為阿里激進的投資擴張策略而逐漸為人知。實際上,阿里對申通46.65億元的投資,只是為菜鳥這個日益龐大的網絡添加了一塊最新的拼圖。

菜鳥之於快遞公司,更像是一個聯盟中心。對於阿里來說,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裡顯然是不明智的,除了入股“通達系”,阿里和菜鳥更是投資了點我達、餓了麼、蘇寧雲商等快遞快遞快遞物流公司,進行深度綁定。“再加上整個快遞行業的基礎、技術能力比較薄弱,我們更希望通過技術、數據運營的方式,構建新的快遞物流網絡,在各個環節進行優化。”菜鳥相關人員解釋道。

據公開資料統計,阿里對這五大快遞公司的投資金額,合計超過200億元,平均佔股超過10%,具備一定話語權。

根據興業證券的行業報告,從2018年上半年的業務量來看,通達系排名為中通、韻達、圓通、百世、申通,阿里系快遞公司業務總量達108.1億件。以2018年三季度公佈的營收數據計算,阿里系快遞公司營收合計超220億元。而這些公司全部被納入菜鳥的快遞物流網絡,成為阿里智能快遞物流骨幹網的一員,為阿里日益龐大的電商平臺提供運力支持。

主動求變

要說阿里之意不在快遞物流上,顯然有失公允。即便是馬雲此前一直對外強調阿里“不做快遞物流”,菜鳥也從不把自己定義為快遞物流公司。

其實,阿里是產業互聯網的代表,即以商流推動快遞物流。不可否認的是,阿里依託強大線上業務,製造大量的快遞物流單量與線下快遞物流公司合作,互聯網商品產業是其主體,而產業的發展依託線下快遞物流的時效性,或說快遞物流好比阿里走路的另一條腿,只有線上線下相互配合才能越走越遠。

阿里與順豐的競爭,註定會讓徘徊在二線的“四通一達”選擇站隊。當然,“四通一達”不會選擇順豐,它們自始至終就不在一條線上。而擁有強大的資金實力,又幾乎壟斷著電商快遞業務的菜鳥成為“四通一達”看上的“金主”。

快遞物流業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將會制約阿里的發展,所以就不難理解阿里近年來在快遞快遞物流產業的佈局。其實,在快遞物流領域的投資上,阿里出手一向闊氣得很。2018年,在全球智慧快遞物流峰會上,馬雲就曾宣稱將在快遞物流領域投資上千億元,來建設智能快遞物流骨幹網,實現全國24小時、全球72小時必達。“要想實現這個大快遞物流體系,阿里以菜鳥為主體,只能不停地投入成本,用金錢來換時間。”業內快遞專家解釋。

眾所周知,從商流跨界到快遞物流,阿里的優勢在於擁有國內先進的雲計算,對於龐大的數據處理方面擁有絕對豐富的經驗和先進的技術,這正是目前國內所有依託數據發展的所有產業望塵莫及的。與京東、順豐不同,菜鳥採用的是輕資產的平臺模式,擁有強大的網絡體系技術、公司運營技術以及完美的服務體系。

在此模式下,通達系快遞公司成為阿里投資整合的對象。事實上,阿里不是做快遞物流,而是在搭建快遞物流網絡。“掌握快遞公司資源有助於阿里打造四通八達的快遞物流網絡。這張網絡將與跨境快遞物流、鄉村快遞物流、即時快遞物流等融合共通,形成從快遞物流骨幹網到毛細血管的全面打通。”阿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從電商業務開始,阿里就更傾向於做平臺,通過整合資源,實現規模效應。菜鳥在2013年成立之初,就將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整合進了阿里的快遞物流體系,後期則不斷擴充盟友數量,並通過股權形成了更深層次的捆綁。

和傳統的快遞快遞物流公司運營模式截然不同,菜鳥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各方巨頭之間的平衡。這為行業整體提供了基礎。

但阿里在快遞物流領域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馬雲的千億投資計劃,以及大手筆整合“桐廬幫”的動作,顯然是在全國甚至跨境範圍內,下一盤更大的棋。

未來快遞物流行業決勝的關鍵將取決於快遞物流形態是否足夠先進。目前,快遞物流的使用人群數量和頻率越來越高,但快遞員的數量已經幾乎見頂。菜鳥的模式,是靠智能網絡和技術,而不是靠人力去解決未來快遞行業的增量市場。

不論是靠主動進化還是被動整合,快遞物流行業的網絡建設和技術升級,都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對於巨頭,這或許是一場著眼於未來的無限戰爭,但對於用戶,這是一場技術和體驗的升級之旅。

由此可見,為快遞行業出演了很多戲份的“四通一達”,如今的標籤正在漸漸變為“菜鳥系”,而菜鳥與“四通一達”的結合,也成為快遞行業的一方諸侯。

眼下,在互聯網經濟還在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擁有一流嗅覺的馬雲早已嗅出了風向,都急於阿里—四通—菜鳥聯盟,並依託現有的優勢建立一個自己的生態環境圈,並實現良性循環,以維護行業的王者之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