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最近,書單君在讀一本可以稱得上是“IT史記”的書——《浪潮之巔》,作者是對科技產業有深入研究的知名學者吳軍博士。


"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最近,書單君在讀一本可以稱得上是“IT史記”的書——《浪潮之巔》,作者是對科技產業有深入研究的知名學者吳軍博士。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這本書全面記錄了IT和互聯網浪潮奔湧的三十年。


既有在潮頭各領風騷的知名公司的歷史:AT&T、微軟、谷歌、IBM……


也有行業底層規律的觀察總結:硅谷何以成為浪潮勃興之地,資本、大學、生產關係又在浪潮中各自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看著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公司從籍籍無名到挺立潮頭,再到黯然退出舞臺中央,書單君時常想到這句話。


然而,讀完《浪潮之巔》後我發現,一家公司的興衰成敗,似乎冥冥中早有定數……


"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最近,書單君在讀一本可以稱得上是“IT史記”的書——《浪潮之巔》,作者是對科技產業有深入研究的知名學者吳軍博士。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這本書全面記錄了IT和互聯網浪潮奔湧的三十年。


既有在潮頭各領風騷的知名公司的歷史:AT&T、微軟、谷歌、IBM……


也有行業底層規律的觀察總結:硅谷何以成為浪潮勃興之地,資本、大學、生產關係又在浪潮中各自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看著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公司從籍籍無名到挺立潮頭,再到黯然退出舞臺中央,書單君時常想到這句話。


然而,讀完《浪潮之巔》後我發現,一家公司的興衰成敗,似乎冥冥中早有定數……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最近,書單君在讀一本可以稱得上是“IT史記”的書——《浪潮之巔》,作者是對科技產業有深入研究的知名學者吳軍博士。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這本書全面記錄了IT和互聯網浪潮奔湧的三十年。


既有在潮頭各領風騷的知名公司的歷史:AT&T、微軟、谷歌、IBM……


也有行業底層規律的觀察總結:硅谷何以成為浪潮勃興之地,資本、大學、生產關係又在浪潮中各自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看著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公司從籍籍無名到挺立潮頭,再到黯然退出舞臺中央,書單君時常想到這句話。


然而,讀完《浪潮之巔》後我發現,一家公司的興衰成敗,似乎冥冥中早有定數……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頑固的基因


《浪潮之巔》中,有十幾家公司的發展史,它們無一例外都曾取得過極大的影響力,然而稱得上是真正建立了商業帝國的並不多。

但微軟絕對可以算是其中一個。

這位IT領域內的絕對霸主,曾依靠近乎壟斷的Windows操作系統,捆綁銷售軟件,打敗了所有競爭對手。

比如,微軟率先推出Excel和Word,成功堵死了蓮花公司和WordPerfect公司推出的辦公軟件,依靠同樣的方法,它用IE打敗了網景公司的瀏覽器,以Media Player軟件踢走RealPlayer。

儘管,微軟的技術並不高明,甚至有抄襲之嫌,但贏在有Windows操作系統撐腰,可以免費並直接預裝在用戶的電腦上。

所以上世紀90年代,計算機軟件領域,微軟幾乎沒有對手,想滅誰就滅誰。

不過奇怪的是,進入90年代末期之後,互聯網興起,這個曾經的IT業霸主,卻屢屢碰壁,不得其門而入。


"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最近,書單君在讀一本可以稱得上是“IT史記”的書——《浪潮之巔》,作者是對科技產業有深入研究的知名學者吳軍博士。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這本書全面記錄了IT和互聯網浪潮奔湧的三十年。


既有在潮頭各領風騷的知名公司的歷史:AT&T、微軟、谷歌、IBM……


也有行業底層規律的觀察總結:硅谷何以成為浪潮勃興之地,資本、大學、生產關係又在浪潮中各自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看著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公司從籍籍無名到挺立潮頭,再到黯然退出舞臺中央,書單君時常想到這句話。


然而,讀完《浪潮之巔》後我發現,一家公司的興衰成敗,似乎冥冥中早有定數……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頑固的基因


《浪潮之巔》中,有十幾家公司的發展史,它們無一例外都曾取得過極大的影響力,然而稱得上是真正建立了商業帝國的並不多。

但微軟絕對可以算是其中一個。

這位IT領域內的絕對霸主,曾依靠近乎壟斷的Windows操作系統,捆綁銷售軟件,打敗了所有競爭對手。

比如,微軟率先推出Excel和Word,成功堵死了蓮花公司和WordPerfect公司推出的辦公軟件,依靠同樣的方法,它用IE打敗了網景公司的瀏覽器,以Media Player軟件踢走RealPlayer。

儘管,微軟的技術並不高明,甚至有抄襲之嫌,但贏在有Windows操作系統撐腰,可以免費並直接預裝在用戶的電腦上。

所以上世紀90年代,計算機軟件領域,微軟幾乎沒有對手,想滅誰就滅誰。

不過奇怪的是,進入90年代末期之後,互聯網興起,這個曾經的IT業霸主,卻屢屢碰壁,不得其門而入。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比如,它不惜花費重金推出MSN網站,併購買了Hotmail,試圖跟當時的門戶網站雅虎搶流量,結果敗走麥城,始終做不起來;

後來,它又大舉進入互聯網搜索領域,推出搜索引擎Bing,但無論再怎麼努力,卻總是無法盈利,2009年上線至2011年,累計虧損55億美元,“燒錢”最多時一個季度高達10億美元;

微軟的IE瀏覽器,也遭遇了類似的潰敗,隨著谷歌的Chrome、Mozilla的火狐、蘋果的Safari等瀏覽器崛起之後,其市場份額從2009年的70%,驟降至如今5%不到。

更大的失敗,是微軟的手機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敗給了谷歌的安卓和蘋果的Mac OS X,導致它在代表未來的移動互聯網,也沒有拿到入場券。

為什麼一家不差錢、優勢明顯的公司,會在新的領域內屢屢敗北?

這實在是一個頗為耐人尋味的問題。


"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最近,書單君在讀一本可以稱得上是“IT史記”的書——《浪潮之巔》,作者是對科技產業有深入研究的知名學者吳軍博士。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這本書全面記錄了IT和互聯網浪潮奔湧的三十年。


既有在潮頭各領風騷的知名公司的歷史:AT&T、微軟、谷歌、IBM……


也有行業底層規律的觀察總結:硅谷何以成為浪潮勃興之地,資本、大學、生產關係又在浪潮中各自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看著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公司從籍籍無名到挺立潮頭,再到黯然退出舞臺中央,書單君時常想到這句話。


然而,讀完《浪潮之巔》後我發現,一家公司的興衰成敗,似乎冥冥中早有定數……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頑固的基因


《浪潮之巔》中,有十幾家公司的發展史,它們無一例外都曾取得過極大的影響力,然而稱得上是真正建立了商業帝國的並不多。

但微軟絕對可以算是其中一個。

這位IT領域內的絕對霸主,曾依靠近乎壟斷的Windows操作系統,捆綁銷售軟件,打敗了所有競爭對手。

比如,微軟率先推出Excel和Word,成功堵死了蓮花公司和WordPerfect公司推出的辦公軟件,依靠同樣的方法,它用IE打敗了網景公司的瀏覽器,以Media Player軟件踢走RealPlayer。

儘管,微軟的技術並不高明,甚至有抄襲之嫌,但贏在有Windows操作系統撐腰,可以免費並直接預裝在用戶的電腦上。

所以上世紀90年代,計算機軟件領域,微軟幾乎沒有對手,想滅誰就滅誰。

不過奇怪的是,進入90年代末期之後,互聯網興起,這個曾經的IT業霸主,卻屢屢碰壁,不得其門而入。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比如,它不惜花費重金推出MSN網站,併購買了Hotmail,試圖跟當時的門戶網站雅虎搶流量,結果敗走麥城,始終做不起來;

後來,它又大舉進入互聯網搜索領域,推出搜索引擎Bing,但無論再怎麼努力,卻總是無法盈利,2009年上線至2011年,累計虧損55億美元,“燒錢”最多時一個季度高達10億美元;

微軟的IE瀏覽器,也遭遇了類似的潰敗,隨著谷歌的Chrome、Mozilla的火狐、蘋果的Safari等瀏覽器崛起之後,其市場份額從2009年的70%,驟降至如今5%不到。

更大的失敗,是微軟的手機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敗給了谷歌的安卓和蘋果的Mac OS X,導致它在代表未來的移動互聯網,也沒有拿到入場券。

為什麼一家不差錢、優勢明顯的公司,會在新的領域內屢屢敗北?

這實在是一個頗為耐人尋味的問題。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吳軍博士在《浪潮之巔》中,對微軟有一段精彩的分析:

由於微軟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幾乎不花什麼力氣就可以每年從企業用戶那兒收到足夠的利潤,因此十幾年後,微軟已經失去了開發優秀個人用戶產品的能力。

微軟興起於個人電腦浪潮,是那個時代最頂尖的玩家,但隨著互聯網浪潮興起,它其實已經步入了中年期。

換句話說,微軟的失敗,本質上就是因為它缺了互聯網基因。

一般來說,當一家公司在某個領域,以某一種方式,獲得近乎壟斷性的成就之後,總免不了沉迷於此,形成穩固的成功基因,並排斥公司發展出新的基因。

一方面,因為一旦某項成就佔據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相關部門就會獲得絕對的話語權和權威性,不僅可能無視開拓新業務的新部門,甚至把持著公司資源,阻止新部門發展和擴張。

另一方面,為了迎合華爾街那幫投資人,缺乏遠見和定力的領導者,也會把精力集中在短期能換來漂亮財報的業務上,而不願意大手筆長線投資新技術新項目。

實際上,微軟在這兩個方面,都曾經犯下過嚴重的錯誤。

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IE瀏覽器的衰落。


"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最近,書單君在讀一本可以稱得上是“IT史記”的書——《浪潮之巔》,作者是對科技產業有深入研究的知名學者吳軍博士。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這本書全面記錄了IT和互聯網浪潮奔湧的三十年。


既有在潮頭各領風騷的知名公司的歷史:AT&T、微軟、谷歌、IBM……


也有行業底層規律的觀察總結:硅谷何以成為浪潮勃興之地,資本、大學、生產關係又在浪潮中各自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看著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公司從籍籍無名到挺立潮頭,再到黯然退出舞臺中央,書單君時常想到這句話。


然而,讀完《浪潮之巔》後我發現,一家公司的興衰成敗,似乎冥冥中早有定數……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頑固的基因


《浪潮之巔》中,有十幾家公司的發展史,它們無一例外都曾取得過極大的影響力,然而稱得上是真正建立了商業帝國的並不多。

但微軟絕對可以算是其中一個。

這位IT領域內的絕對霸主,曾依靠近乎壟斷的Windows操作系統,捆綁銷售軟件,打敗了所有競爭對手。

比如,微軟率先推出Excel和Word,成功堵死了蓮花公司和WordPerfect公司推出的辦公軟件,依靠同樣的方法,它用IE打敗了網景公司的瀏覽器,以Media Player軟件踢走RealPlayer。

儘管,微軟的技術並不高明,甚至有抄襲之嫌,但贏在有Windows操作系統撐腰,可以免費並直接預裝在用戶的電腦上。

所以上世紀90年代,計算機軟件領域,微軟幾乎沒有對手,想滅誰就滅誰。

不過奇怪的是,進入90年代末期之後,互聯網興起,這個曾經的IT業霸主,卻屢屢碰壁,不得其門而入。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比如,它不惜花費重金推出MSN網站,併購買了Hotmail,試圖跟當時的門戶網站雅虎搶流量,結果敗走麥城,始終做不起來;

後來,它又大舉進入互聯網搜索領域,推出搜索引擎Bing,但無論再怎麼努力,卻總是無法盈利,2009年上線至2011年,累計虧損55億美元,“燒錢”最多時一個季度高達10億美元;

微軟的IE瀏覽器,也遭遇了類似的潰敗,隨著谷歌的Chrome、Mozilla的火狐、蘋果的Safari等瀏覽器崛起之後,其市場份額從2009年的70%,驟降至如今5%不到。

更大的失敗,是微軟的手機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敗給了谷歌的安卓和蘋果的Mac OS X,導致它在代表未來的移動互聯網,也沒有拿到入場券。

為什麼一家不差錢、優勢明顯的公司,會在新的領域內屢屢敗北?

這實在是一個頗為耐人尋味的問題。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吳軍博士在《浪潮之巔》中,對微軟有一段精彩的分析:

由於微軟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幾乎不花什麼力氣就可以每年從企業用戶那兒收到足夠的利潤,因此十幾年後,微軟已經失去了開發優秀個人用戶產品的能力。

微軟興起於個人電腦浪潮,是那個時代最頂尖的玩家,但隨著互聯網浪潮興起,它其實已經步入了中年期。

換句話說,微軟的失敗,本質上就是因為它缺了互聯網基因。

一般來說,當一家公司在某個領域,以某一種方式,獲得近乎壟斷性的成就之後,總免不了沉迷於此,形成穩固的成功基因,並排斥公司發展出新的基因。

一方面,因為一旦某項成就佔據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相關部門就會獲得絕對的話語權和權威性,不僅可能無視開拓新業務的新部門,甚至把持著公司資源,阻止新部門發展和擴張。

另一方面,為了迎合華爾街那幫投資人,缺乏遠見和定力的領導者,也會把精力集中在短期能換來漂亮財報的業務上,而不願意大手筆長線投資新技術新項目。

實際上,微軟在這兩個方面,都曾經犯下過嚴重的錯誤。

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IE瀏覽器的衰落。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一般來說,大多數互聯網公司的瀏覽器,都會與在線業務綁定在一塊,但微軟的IE瀏覽器卻被常年忽視,一直隸屬於操作系統部門,以至於過去10年,技術上幾乎毫無長進。

今天,微軟依然是最賺錢的公司,而且市值已經突破了一萬億美元。

但未來它是否能贏得第二次起飛,取決於它在市場佔有率上僅次於亞馬遜的雲計算。這或許是它從軟件企業順利轉型為互聯網企業的最後機會。

但基因的頑固性,決定了微軟轉型之路必然相當坎坷。



"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最近,書單君在讀一本可以稱得上是“IT史記”的書——《浪潮之巔》,作者是對科技產業有深入研究的知名學者吳軍博士。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這本書全面記錄了IT和互聯網浪潮奔湧的三十年。


既有在潮頭各領風騷的知名公司的歷史:AT&T、微軟、谷歌、IBM……


也有行業底層規律的觀察總結:硅谷何以成為浪潮勃興之地,資本、大學、生產關係又在浪潮中各自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看著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公司從籍籍無名到挺立潮頭,再到黯然退出舞臺中央,書單君時常想到這句話。


然而,讀完《浪潮之巔》後我發現,一家公司的興衰成敗,似乎冥冥中早有定數……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頑固的基因


《浪潮之巔》中,有十幾家公司的發展史,它們無一例外都曾取得過極大的影響力,然而稱得上是真正建立了商業帝國的並不多。

但微軟絕對可以算是其中一個。

這位IT領域內的絕對霸主,曾依靠近乎壟斷的Windows操作系統,捆綁銷售軟件,打敗了所有競爭對手。

比如,微軟率先推出Excel和Word,成功堵死了蓮花公司和WordPerfect公司推出的辦公軟件,依靠同樣的方法,它用IE打敗了網景公司的瀏覽器,以Media Player軟件踢走RealPlayer。

儘管,微軟的技術並不高明,甚至有抄襲之嫌,但贏在有Windows操作系統撐腰,可以免費並直接預裝在用戶的電腦上。

所以上世紀90年代,計算機軟件領域,微軟幾乎沒有對手,想滅誰就滅誰。

不過奇怪的是,進入90年代末期之後,互聯網興起,這個曾經的IT業霸主,卻屢屢碰壁,不得其門而入。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比如,它不惜花費重金推出MSN網站,併購買了Hotmail,試圖跟當時的門戶網站雅虎搶流量,結果敗走麥城,始終做不起來;

後來,它又大舉進入互聯網搜索領域,推出搜索引擎Bing,但無論再怎麼努力,卻總是無法盈利,2009年上線至2011年,累計虧損55億美元,“燒錢”最多時一個季度高達10億美元;

微軟的IE瀏覽器,也遭遇了類似的潰敗,隨著谷歌的Chrome、Mozilla的火狐、蘋果的Safari等瀏覽器崛起之後,其市場份額從2009年的70%,驟降至如今5%不到。

更大的失敗,是微軟的手機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敗給了谷歌的安卓和蘋果的Mac OS X,導致它在代表未來的移動互聯網,也沒有拿到入場券。

為什麼一家不差錢、優勢明顯的公司,會在新的領域內屢屢敗北?

這實在是一個頗為耐人尋味的問題。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吳軍博士在《浪潮之巔》中,對微軟有一段精彩的分析:

由於微軟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幾乎不花什麼力氣就可以每年從企業用戶那兒收到足夠的利潤,因此十幾年後,微軟已經失去了開發優秀個人用戶產品的能力。

微軟興起於個人電腦浪潮,是那個時代最頂尖的玩家,但隨著互聯網浪潮興起,它其實已經步入了中年期。

換句話說,微軟的失敗,本質上就是因為它缺了互聯網基因。

一般來說,當一家公司在某個領域,以某一種方式,獲得近乎壟斷性的成就之後,總免不了沉迷於此,形成穩固的成功基因,並排斥公司發展出新的基因。

一方面,因為一旦某項成就佔據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相關部門就會獲得絕對的話語權和權威性,不僅可能無視開拓新業務的新部門,甚至把持著公司資源,阻止新部門發展和擴張。

另一方面,為了迎合華爾街那幫投資人,缺乏遠見和定力的領導者,也會把精力集中在短期能換來漂亮財報的業務上,而不願意大手筆長線投資新技術新項目。

實際上,微軟在這兩個方面,都曾經犯下過嚴重的錯誤。

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IE瀏覽器的衰落。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一般來說,大多數互聯網公司的瀏覽器,都會與在線業務綁定在一塊,但微軟的IE瀏覽器卻被常年忽視,一直隸屬於操作系統部門,以至於過去10年,技術上幾乎毫無長進。

今天,微軟依然是最賺錢的公司,而且市值已經突破了一萬億美元。

但未來它是否能贏得第二次起飛,取決於它在市場佔有率上僅次於亞馬遜的雲計算。這或許是它從軟件企業順利轉型為互聯網企業的最後機會。

但基因的頑固性,決定了微軟轉型之路必然相當坎坷。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基因律就是生死律


其實在基因這個問題上,微軟並不是孤例:

在搜索、手機操作系統方面擁有技術優勢的谷歌,在社交產品上,就遭遇過不止一次失敗;

在大型機方面拔尖的IBM,在個人電腦市場上,走向了衰落;

而當初擁有塞班操作系統的諾基亞,因為缺乏開放的心態,不情願完全開放自家系統,從而丟掉了智能手機時代的發展機會。

這些企業,都是目前或曾經IT行業的佼佼者,各有擅長的領域,卻也有各自的短板,從而形成商業史上一個很普遍又看似平常的現象:

科技公司,誰擅長幹什麼,誰不擅長幹什麼,一旦成型就難以改變,誰想要僭越雷池半步,幾乎總以失敗告終。


"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最近,書單君在讀一本可以稱得上是“IT史記”的書——《浪潮之巔》,作者是對科技產業有深入研究的知名學者吳軍博士。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這本書全面記錄了IT和互聯網浪潮奔湧的三十年。


既有在潮頭各領風騷的知名公司的歷史:AT&T、微軟、谷歌、IBM……


也有行業底層規律的觀察總結:硅谷何以成為浪潮勃興之地,資本、大學、生產關係又在浪潮中各自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看著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公司從籍籍無名到挺立潮頭,再到黯然退出舞臺中央,書單君時常想到這句話。


然而,讀完《浪潮之巔》後我發現,一家公司的興衰成敗,似乎冥冥中早有定數……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頑固的基因


《浪潮之巔》中,有十幾家公司的發展史,它們無一例外都曾取得過極大的影響力,然而稱得上是真正建立了商業帝國的並不多。

但微軟絕對可以算是其中一個。

這位IT領域內的絕對霸主,曾依靠近乎壟斷的Windows操作系統,捆綁銷售軟件,打敗了所有競爭對手。

比如,微軟率先推出Excel和Word,成功堵死了蓮花公司和WordPerfect公司推出的辦公軟件,依靠同樣的方法,它用IE打敗了網景公司的瀏覽器,以Media Player軟件踢走RealPlayer。

儘管,微軟的技術並不高明,甚至有抄襲之嫌,但贏在有Windows操作系統撐腰,可以免費並直接預裝在用戶的電腦上。

所以上世紀90年代,計算機軟件領域,微軟幾乎沒有對手,想滅誰就滅誰。

不過奇怪的是,進入90年代末期之後,互聯網興起,這個曾經的IT業霸主,卻屢屢碰壁,不得其門而入。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比如,它不惜花費重金推出MSN網站,併購買了Hotmail,試圖跟當時的門戶網站雅虎搶流量,結果敗走麥城,始終做不起來;

後來,它又大舉進入互聯網搜索領域,推出搜索引擎Bing,但無論再怎麼努力,卻總是無法盈利,2009年上線至2011年,累計虧損55億美元,“燒錢”最多時一個季度高達10億美元;

微軟的IE瀏覽器,也遭遇了類似的潰敗,隨著谷歌的Chrome、Mozilla的火狐、蘋果的Safari等瀏覽器崛起之後,其市場份額從2009年的70%,驟降至如今5%不到。

更大的失敗,是微軟的手機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敗給了谷歌的安卓和蘋果的Mac OS X,導致它在代表未來的移動互聯網,也沒有拿到入場券。

為什麼一家不差錢、優勢明顯的公司,會在新的領域內屢屢敗北?

這實在是一個頗為耐人尋味的問題。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吳軍博士在《浪潮之巔》中,對微軟有一段精彩的分析:

由於微軟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幾乎不花什麼力氣就可以每年從企業用戶那兒收到足夠的利潤,因此十幾年後,微軟已經失去了開發優秀個人用戶產品的能力。

微軟興起於個人電腦浪潮,是那個時代最頂尖的玩家,但隨著互聯網浪潮興起,它其實已經步入了中年期。

換句話說,微軟的失敗,本質上就是因為它缺了互聯網基因。

一般來說,當一家公司在某個領域,以某一種方式,獲得近乎壟斷性的成就之後,總免不了沉迷於此,形成穩固的成功基因,並排斥公司發展出新的基因。

一方面,因為一旦某項成就佔據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相關部門就會獲得絕對的話語權和權威性,不僅可能無視開拓新業務的新部門,甚至把持著公司資源,阻止新部門發展和擴張。

另一方面,為了迎合華爾街那幫投資人,缺乏遠見和定力的領導者,也會把精力集中在短期能換來漂亮財報的業務上,而不願意大手筆長線投資新技術新項目。

實際上,微軟在這兩個方面,都曾經犯下過嚴重的錯誤。

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IE瀏覽器的衰落。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一般來說,大多數互聯網公司的瀏覽器,都會與在線業務綁定在一塊,但微軟的IE瀏覽器卻被常年忽視,一直隸屬於操作系統部門,以至於過去10年,技術上幾乎毫無長進。

今天,微軟依然是最賺錢的公司,而且市值已經突破了一萬億美元。

但未來它是否能贏得第二次起飛,取決於它在市場佔有率上僅次於亞馬遜的雲計算。這或許是它從軟件企業順利轉型為互聯網企業的最後機會。

但基因的頑固性,決定了微軟轉型之路必然相當坎坷。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基因律就是生死律


其實在基因這個問題上,微軟並不是孤例:

在搜索、手機操作系統方面擁有技術優勢的谷歌,在社交產品上,就遭遇過不止一次失敗;

在大型機方面拔尖的IBM,在個人電腦市場上,走向了衰落;

而當初擁有塞班操作系統的諾基亞,因為缺乏開放的心態,不情願完全開放自家系統,從而丟掉了智能手機時代的發展機會。

這些企業,都是目前或曾經IT行業的佼佼者,各有擅長的領域,卻也有各自的短板,從而形成商業史上一個很普遍又看似平常的現象:

科技公司,誰擅長幹什麼,誰不擅長幹什麼,一旦成型就難以改變,誰想要僭越雷池半步,幾乎總以失敗告終。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 硅谷的科技公司 >


在《浪潮之巔》中,吳軍把這一現象稱之為公司的基因決定定律:

在市場競爭中,一家公司會進化出適應該市場的企業文化(做事方式)、管理方法、產品市場定位、商業模式和營銷方式,從而形成它獨特的基因。

公司基因,跟人類的基因一樣,頑固,近乎不可逆轉。

這也是為什麼只有騰訊才能做出微信,而不會是阿里巴巴,因為前者有社交的基因,而後者專注於電商。

可問題是,基因難變,市場卻永遠在變。

一方面,當一家公司在某個領域的市場佔有率超過50%之後,就再也難以翻番,想要成長,就必須另尋市場增長點,這就是著名的諾威格定律。

另一方面,科技浪潮的腳步永遠不會停,只會一浪高過一浪,等浪潮散盡,就算佔據著再大的市場,也會萎縮、消失。

所以儘管基因難變,也無論過去或目前多麼強大,谷歌、微軟、諾基亞、IBM,都在想盡各種辦法試著去改變。

畢竟,基因律,就是一家公司的生死律。

因為一家公司,長期並擅長幹某件事之後,實際也是把自己的生死興衰,與這件事的生死興衰綁在了一起,可天下的事,沒有哪一件是永恆的。


"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最近,書單君在讀一本可以稱得上是“IT史記”的書——《浪潮之巔》,作者是對科技產業有深入研究的知名學者吳軍博士。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這本書全面記錄了IT和互聯網浪潮奔湧的三十年。


既有在潮頭各領風騷的知名公司的歷史:AT&T、微軟、谷歌、IBM……


也有行業底層規律的觀察總結:硅谷何以成為浪潮勃興之地,資本、大學、生產關係又在浪潮中各自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看著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公司從籍籍無名到挺立潮頭,再到黯然退出舞臺中央,書單君時常想到這句話。


然而,讀完《浪潮之巔》後我發現,一家公司的興衰成敗,似乎冥冥中早有定數……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頑固的基因


《浪潮之巔》中,有十幾家公司的發展史,它們無一例外都曾取得過極大的影響力,然而稱得上是真正建立了商業帝國的並不多。

但微軟絕對可以算是其中一個。

這位IT領域內的絕對霸主,曾依靠近乎壟斷的Windows操作系統,捆綁銷售軟件,打敗了所有競爭對手。

比如,微軟率先推出Excel和Word,成功堵死了蓮花公司和WordPerfect公司推出的辦公軟件,依靠同樣的方法,它用IE打敗了網景公司的瀏覽器,以Media Player軟件踢走RealPlayer。

儘管,微軟的技術並不高明,甚至有抄襲之嫌,但贏在有Windows操作系統撐腰,可以免費並直接預裝在用戶的電腦上。

所以上世紀90年代,計算機軟件領域,微軟幾乎沒有對手,想滅誰就滅誰。

不過奇怪的是,進入90年代末期之後,互聯網興起,這個曾經的IT業霸主,卻屢屢碰壁,不得其門而入。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比如,它不惜花費重金推出MSN網站,併購買了Hotmail,試圖跟當時的門戶網站雅虎搶流量,結果敗走麥城,始終做不起來;

後來,它又大舉進入互聯網搜索領域,推出搜索引擎Bing,但無論再怎麼努力,卻總是無法盈利,2009年上線至2011年,累計虧損55億美元,“燒錢”最多時一個季度高達10億美元;

微軟的IE瀏覽器,也遭遇了類似的潰敗,隨著谷歌的Chrome、Mozilla的火狐、蘋果的Safari等瀏覽器崛起之後,其市場份額從2009年的70%,驟降至如今5%不到。

更大的失敗,是微軟的手機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敗給了谷歌的安卓和蘋果的Mac OS X,導致它在代表未來的移動互聯網,也沒有拿到入場券。

為什麼一家不差錢、優勢明顯的公司,會在新的領域內屢屢敗北?

這實在是一個頗為耐人尋味的問題。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吳軍博士在《浪潮之巔》中,對微軟有一段精彩的分析:

由於微軟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幾乎不花什麼力氣就可以每年從企業用戶那兒收到足夠的利潤,因此十幾年後,微軟已經失去了開發優秀個人用戶產品的能力。

微軟興起於個人電腦浪潮,是那個時代最頂尖的玩家,但隨著互聯網浪潮興起,它其實已經步入了中年期。

換句話說,微軟的失敗,本質上就是因為它缺了互聯網基因。

一般來說,當一家公司在某個領域,以某一種方式,獲得近乎壟斷性的成就之後,總免不了沉迷於此,形成穩固的成功基因,並排斥公司發展出新的基因。

一方面,因為一旦某項成就佔據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相關部門就會獲得絕對的話語權和權威性,不僅可能無視開拓新業務的新部門,甚至把持著公司資源,阻止新部門發展和擴張。

另一方面,為了迎合華爾街那幫投資人,缺乏遠見和定力的領導者,也會把精力集中在短期能換來漂亮財報的業務上,而不願意大手筆長線投資新技術新項目。

實際上,微軟在這兩個方面,都曾經犯下過嚴重的錯誤。

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IE瀏覽器的衰落。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一般來說,大多數互聯網公司的瀏覽器,都會與在線業務綁定在一塊,但微軟的IE瀏覽器卻被常年忽視,一直隸屬於操作系統部門,以至於過去10年,技術上幾乎毫無長進。

今天,微軟依然是最賺錢的公司,而且市值已經突破了一萬億美元。

但未來它是否能贏得第二次起飛,取決於它在市場佔有率上僅次於亞馬遜的雲計算。這或許是它從軟件企業順利轉型為互聯網企業的最後機會。

但基因的頑固性,決定了微軟轉型之路必然相當坎坷。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基因律就是生死律


其實在基因這個問題上,微軟並不是孤例:

在搜索、手機操作系統方面擁有技術優勢的谷歌,在社交產品上,就遭遇過不止一次失敗;

在大型機方面拔尖的IBM,在個人電腦市場上,走向了衰落;

而當初擁有塞班操作系統的諾基亞,因為缺乏開放的心態,不情願完全開放自家系統,從而丟掉了智能手機時代的發展機會。

這些企業,都是目前或曾經IT行業的佼佼者,各有擅長的領域,卻也有各自的短板,從而形成商業史上一個很普遍又看似平常的現象:

科技公司,誰擅長幹什麼,誰不擅長幹什麼,一旦成型就難以改變,誰想要僭越雷池半步,幾乎總以失敗告終。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 硅谷的科技公司 >


在《浪潮之巔》中,吳軍把這一現象稱之為公司的基因決定定律:

在市場競爭中,一家公司會進化出適應該市場的企業文化(做事方式)、管理方法、產品市場定位、商業模式和營銷方式,從而形成它獨特的基因。

公司基因,跟人類的基因一樣,頑固,近乎不可逆轉。

這也是為什麼只有騰訊才能做出微信,而不會是阿里巴巴,因為前者有社交的基因,而後者專注於電商。

可問題是,基因難變,市場卻永遠在變。

一方面,當一家公司在某個領域的市場佔有率超過50%之後,就再也難以翻番,想要成長,就必須另尋市場增長點,這就是著名的諾威格定律。

另一方面,科技浪潮的腳步永遠不會停,只會一浪高過一浪,等浪潮散盡,就算佔據著再大的市場,也會萎縮、消失。

所以儘管基因難變,也無論過去或目前多麼強大,谷歌、微軟、諾基亞、IBM,都在想盡各種辦法試著去改變。

畢竟,基因律,就是一家公司的生死律。

因為一家公司,長期並擅長幹某件事之後,實際也是把自己的生死興衰,與這件事的生死興衰綁在了一起,可天下的事,沒有哪一件是永恆的。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前一個浪潮中,還站在浪尖的公司,在下一個浪潮裡,可能就是棄兒。

滾滾長江東逝水,是非成敗轉頭空。

對此,在《浪潮之巔》這本書裡,吳軍讓我們用更加寬廣的大歷史視野看待:

就像自然界任何事物都是從生到死不斷髮展一樣,一家公司、一個產業也應該如此。人類的文明和技術不斷進步,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只有清除掉阻礙我們進步的龐大恐龍,人類才有新的發展空間。

因此,也不必驚慌和訝異。

在未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IBM、微軟、諾基亞、谷歌、蘋果,總會有衰竭乃至消亡的一刻,事實上其中一些公司,早已有衰敗之象,或正走在衰敗的路上。

當然,那些求生欲旺盛、想要勇立潮頭的公司,會努力著克服身上的基因,試圖獲得“永生”的機會。

只是大多數時候,它們的努力都會失敗。

不過其中依然有“例外”,至少在某個歷史時段內,有些公司就成功實現了轉基因。

那麼,大到一家公司,小到個人,該如何逃出基因的魔爪?


"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最近,書單君在讀一本可以稱得上是“IT史記”的書——《浪潮之巔》,作者是對科技產業有深入研究的知名學者吳軍博士。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這本書全面記錄了IT和互聯網浪潮奔湧的三十年。


既有在潮頭各領風騷的知名公司的歷史:AT&T、微軟、谷歌、IBM……


也有行業底層規律的觀察總結:硅谷何以成為浪潮勃興之地,資本、大學、生產關係又在浪潮中各自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看著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公司從籍籍無名到挺立潮頭,再到黯然退出舞臺中央,書單君時常想到這句話。


然而,讀完《浪潮之巔》後我發現,一家公司的興衰成敗,似乎冥冥中早有定數……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頑固的基因


《浪潮之巔》中,有十幾家公司的發展史,它們無一例外都曾取得過極大的影響力,然而稱得上是真正建立了商業帝國的並不多。

但微軟絕對可以算是其中一個。

這位IT領域內的絕對霸主,曾依靠近乎壟斷的Windows操作系統,捆綁銷售軟件,打敗了所有競爭對手。

比如,微軟率先推出Excel和Word,成功堵死了蓮花公司和WordPerfect公司推出的辦公軟件,依靠同樣的方法,它用IE打敗了網景公司的瀏覽器,以Media Player軟件踢走RealPlayer。

儘管,微軟的技術並不高明,甚至有抄襲之嫌,但贏在有Windows操作系統撐腰,可以免費並直接預裝在用戶的電腦上。

所以上世紀90年代,計算機軟件領域,微軟幾乎沒有對手,想滅誰就滅誰。

不過奇怪的是,進入90年代末期之後,互聯網興起,這個曾經的IT業霸主,卻屢屢碰壁,不得其門而入。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比如,它不惜花費重金推出MSN網站,併購買了Hotmail,試圖跟當時的門戶網站雅虎搶流量,結果敗走麥城,始終做不起來;

後來,它又大舉進入互聯網搜索領域,推出搜索引擎Bing,但無論再怎麼努力,卻總是無法盈利,2009年上線至2011年,累計虧損55億美元,“燒錢”最多時一個季度高達10億美元;

微軟的IE瀏覽器,也遭遇了類似的潰敗,隨著谷歌的Chrome、Mozilla的火狐、蘋果的Safari等瀏覽器崛起之後,其市場份額從2009年的70%,驟降至如今5%不到。

更大的失敗,是微軟的手機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敗給了谷歌的安卓和蘋果的Mac OS X,導致它在代表未來的移動互聯網,也沒有拿到入場券。

為什麼一家不差錢、優勢明顯的公司,會在新的領域內屢屢敗北?

這實在是一個頗為耐人尋味的問題。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吳軍博士在《浪潮之巔》中,對微軟有一段精彩的分析:

由於微軟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幾乎不花什麼力氣就可以每年從企業用戶那兒收到足夠的利潤,因此十幾年後,微軟已經失去了開發優秀個人用戶產品的能力。

微軟興起於個人電腦浪潮,是那個時代最頂尖的玩家,但隨著互聯網浪潮興起,它其實已經步入了中年期。

換句話說,微軟的失敗,本質上就是因為它缺了互聯網基因。

一般來說,當一家公司在某個領域,以某一種方式,獲得近乎壟斷性的成就之後,總免不了沉迷於此,形成穩固的成功基因,並排斥公司發展出新的基因。

一方面,因為一旦某項成就佔據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相關部門就會獲得絕對的話語權和權威性,不僅可能無視開拓新業務的新部門,甚至把持著公司資源,阻止新部門發展和擴張。

另一方面,為了迎合華爾街那幫投資人,缺乏遠見和定力的領導者,也會把精力集中在短期能換來漂亮財報的業務上,而不願意大手筆長線投資新技術新項目。

實際上,微軟在這兩個方面,都曾經犯下過嚴重的錯誤。

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IE瀏覽器的衰落。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一般來說,大多數互聯網公司的瀏覽器,都會與在線業務綁定在一塊,但微軟的IE瀏覽器卻被常年忽視,一直隸屬於操作系統部門,以至於過去10年,技術上幾乎毫無長進。

今天,微軟依然是最賺錢的公司,而且市值已經突破了一萬億美元。

但未來它是否能贏得第二次起飛,取決於它在市場佔有率上僅次於亞馬遜的雲計算。這或許是它從軟件企業順利轉型為互聯網企業的最後機會。

但基因的頑固性,決定了微軟轉型之路必然相當坎坷。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基因律就是生死律


其實在基因這個問題上,微軟並不是孤例:

在搜索、手機操作系統方面擁有技術優勢的谷歌,在社交產品上,就遭遇過不止一次失敗;

在大型機方面拔尖的IBM,在個人電腦市場上,走向了衰落;

而當初擁有塞班操作系統的諾基亞,因為缺乏開放的心態,不情願完全開放自家系統,從而丟掉了智能手機時代的發展機會。

這些企業,都是目前或曾經IT行業的佼佼者,各有擅長的領域,卻也有各自的短板,從而形成商業史上一個很普遍又看似平常的現象:

科技公司,誰擅長幹什麼,誰不擅長幹什麼,一旦成型就難以改變,誰想要僭越雷池半步,幾乎總以失敗告終。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 硅谷的科技公司 >


在《浪潮之巔》中,吳軍把這一現象稱之為公司的基因決定定律:

在市場競爭中,一家公司會進化出適應該市場的企業文化(做事方式)、管理方法、產品市場定位、商業模式和營銷方式,從而形成它獨特的基因。

公司基因,跟人類的基因一樣,頑固,近乎不可逆轉。

這也是為什麼只有騰訊才能做出微信,而不會是阿里巴巴,因為前者有社交的基因,而後者專注於電商。

可問題是,基因難變,市場卻永遠在變。

一方面,當一家公司在某個領域的市場佔有率超過50%之後,就再也難以翻番,想要成長,就必須另尋市場增長點,這就是著名的諾威格定律。

另一方面,科技浪潮的腳步永遠不會停,只會一浪高過一浪,等浪潮散盡,就算佔據著再大的市場,也會萎縮、消失。

所以儘管基因難變,也無論過去或目前多麼強大,谷歌、微軟、諾基亞、IBM,都在想盡各種辦法試著去改變。

畢竟,基因律,就是一家公司的生死律。

因為一家公司,長期並擅長幹某件事之後,實際也是把自己的生死興衰,與這件事的生死興衰綁在了一起,可天下的事,沒有哪一件是永恆的。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前一個浪潮中,還站在浪尖的公司,在下一個浪潮裡,可能就是棄兒。

滾滾長江東逝水,是非成敗轉頭空。

對此,在《浪潮之巔》這本書裡,吳軍讓我們用更加寬廣的大歷史視野看待:

就像自然界任何事物都是從生到死不斷髮展一樣,一家公司、一個產業也應該如此。人類的文明和技術不斷進步,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只有清除掉阻礙我們進步的龐大恐龍,人類才有新的發展空間。

因此,也不必驚慌和訝異。

在未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IBM、微軟、諾基亞、谷歌、蘋果,總會有衰竭乃至消亡的一刻,事實上其中一些公司,早已有衰敗之象,或正走在衰敗的路上。

當然,那些求生欲旺盛、想要勇立潮頭的公司,會努力著克服身上的基因,試圖獲得“永生”的機會。

只是大多數時候,它們的努力都會失敗。

不過其中依然有“例外”,至少在某個歷史時段內,有些公司就成功實現了轉基因。

那麼,大到一家公司,小到個人,該如何逃出基因的魔爪?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成功轉基因


3M公司,在世界公司史上,稱得上是一個不小的奇蹟。

它是道瓊斯指數上待得最久的一家企業,其所涉足的行業之多讓人瞠目,據說全球有將近一半的人,每天都要接觸它的產品。

1902年,它誕生於明尼蘇達,最初從事採礦業。

為了與同行競爭,公司鼓勵員工搞發明創造,除了專門的研發部門外,3M公司允許所有員工利用15%的時間幹任何自己喜歡的事,以至於截止2016年,3M公司已經擁有超過10萬個專利。

而且,公司相當大一部分發明,都是員工利用工作時間從事非工作性質的研究搞出來的。

後來這種做法還被谷歌學去,變成了“20%項目。”

3M公司比較著名的發明,包括我們今天常用的膠帶,由1923年公司裡一名叫理查德·德魯的技術員發明。後來,膠帶發展出不同的類型,至今都在給公司創造鉅額利潤。


"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最近,書單君在讀一本可以稱得上是“IT史記”的書——《浪潮之巔》,作者是對科技產業有深入研究的知名學者吳軍博士。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這本書全面記錄了IT和互聯網浪潮奔湧的三十年。


既有在潮頭各領風騷的知名公司的歷史:AT&T、微軟、谷歌、IBM……


也有行業底層規律的觀察總結:硅谷何以成為浪潮勃興之地,資本、大學、生產關係又在浪潮中各自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看著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公司從籍籍無名到挺立潮頭,再到黯然退出舞臺中央,書單君時常想到這句話。


然而,讀完《浪潮之巔》後我發現,一家公司的興衰成敗,似乎冥冥中早有定數……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頑固的基因


《浪潮之巔》中,有十幾家公司的發展史,它們無一例外都曾取得過極大的影響力,然而稱得上是真正建立了商業帝國的並不多。

但微軟絕對可以算是其中一個。

這位IT領域內的絕對霸主,曾依靠近乎壟斷的Windows操作系統,捆綁銷售軟件,打敗了所有競爭對手。

比如,微軟率先推出Excel和Word,成功堵死了蓮花公司和WordPerfect公司推出的辦公軟件,依靠同樣的方法,它用IE打敗了網景公司的瀏覽器,以Media Player軟件踢走RealPlayer。

儘管,微軟的技術並不高明,甚至有抄襲之嫌,但贏在有Windows操作系統撐腰,可以免費並直接預裝在用戶的電腦上。

所以上世紀90年代,計算機軟件領域,微軟幾乎沒有對手,想滅誰就滅誰。

不過奇怪的是,進入90年代末期之後,互聯網興起,這個曾經的IT業霸主,卻屢屢碰壁,不得其門而入。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比如,它不惜花費重金推出MSN網站,併購買了Hotmail,試圖跟當時的門戶網站雅虎搶流量,結果敗走麥城,始終做不起來;

後來,它又大舉進入互聯網搜索領域,推出搜索引擎Bing,但無論再怎麼努力,卻總是無法盈利,2009年上線至2011年,累計虧損55億美元,“燒錢”最多時一個季度高達10億美元;

微軟的IE瀏覽器,也遭遇了類似的潰敗,隨著谷歌的Chrome、Mozilla的火狐、蘋果的Safari等瀏覽器崛起之後,其市場份額從2009年的70%,驟降至如今5%不到。

更大的失敗,是微軟的手機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敗給了谷歌的安卓和蘋果的Mac OS X,導致它在代表未來的移動互聯網,也沒有拿到入場券。

為什麼一家不差錢、優勢明顯的公司,會在新的領域內屢屢敗北?

這實在是一個頗為耐人尋味的問題。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吳軍博士在《浪潮之巔》中,對微軟有一段精彩的分析:

由於微軟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幾乎不花什麼力氣就可以每年從企業用戶那兒收到足夠的利潤,因此十幾年後,微軟已經失去了開發優秀個人用戶產品的能力。

微軟興起於個人電腦浪潮,是那個時代最頂尖的玩家,但隨著互聯網浪潮興起,它其實已經步入了中年期。

換句話說,微軟的失敗,本質上就是因為它缺了互聯網基因。

一般來說,當一家公司在某個領域,以某一種方式,獲得近乎壟斷性的成就之後,總免不了沉迷於此,形成穩固的成功基因,並排斥公司發展出新的基因。

一方面,因為一旦某項成就佔據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相關部門就會獲得絕對的話語權和權威性,不僅可能無視開拓新業務的新部門,甚至把持著公司資源,阻止新部門發展和擴張。

另一方面,為了迎合華爾街那幫投資人,缺乏遠見和定力的領導者,也會把精力集中在短期能換來漂亮財報的業務上,而不願意大手筆長線投資新技術新項目。

實際上,微軟在這兩個方面,都曾經犯下過嚴重的錯誤。

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IE瀏覽器的衰落。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一般來說,大多數互聯網公司的瀏覽器,都會與在線業務綁定在一塊,但微軟的IE瀏覽器卻被常年忽視,一直隸屬於操作系統部門,以至於過去10年,技術上幾乎毫無長進。

今天,微軟依然是最賺錢的公司,而且市值已經突破了一萬億美元。

但未來它是否能贏得第二次起飛,取決於它在市場佔有率上僅次於亞馬遜的雲計算。這或許是它從軟件企業順利轉型為互聯網企業的最後機會。

但基因的頑固性,決定了微軟轉型之路必然相當坎坷。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基因律就是生死律


其實在基因這個問題上,微軟並不是孤例:

在搜索、手機操作系統方面擁有技術優勢的谷歌,在社交產品上,就遭遇過不止一次失敗;

在大型機方面拔尖的IBM,在個人電腦市場上,走向了衰落;

而當初擁有塞班操作系統的諾基亞,因為缺乏開放的心態,不情願完全開放自家系統,從而丟掉了智能手機時代的發展機會。

這些企業,都是目前或曾經IT行業的佼佼者,各有擅長的領域,卻也有各自的短板,從而形成商業史上一個很普遍又看似平常的現象:

科技公司,誰擅長幹什麼,誰不擅長幹什麼,一旦成型就難以改變,誰想要僭越雷池半步,幾乎總以失敗告終。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 硅谷的科技公司 >


在《浪潮之巔》中,吳軍把這一現象稱之為公司的基因決定定律:

在市場競爭中,一家公司會進化出適應該市場的企業文化(做事方式)、管理方法、產品市場定位、商業模式和營銷方式,從而形成它獨特的基因。

公司基因,跟人類的基因一樣,頑固,近乎不可逆轉。

這也是為什麼只有騰訊才能做出微信,而不會是阿里巴巴,因為前者有社交的基因,而後者專注於電商。

可問題是,基因難變,市場卻永遠在變。

一方面,當一家公司在某個領域的市場佔有率超過50%之後,就再也難以翻番,想要成長,就必須另尋市場增長點,這就是著名的諾威格定律。

另一方面,科技浪潮的腳步永遠不會停,只會一浪高過一浪,等浪潮散盡,就算佔據著再大的市場,也會萎縮、消失。

所以儘管基因難變,也無論過去或目前多麼強大,谷歌、微軟、諾基亞、IBM,都在想盡各種辦法試著去改變。

畢竟,基因律,就是一家公司的生死律。

因為一家公司,長期並擅長幹某件事之後,實際也是把自己的生死興衰,與這件事的生死興衰綁在了一起,可天下的事,沒有哪一件是永恆的。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前一個浪潮中,還站在浪尖的公司,在下一個浪潮裡,可能就是棄兒。

滾滾長江東逝水,是非成敗轉頭空。

對此,在《浪潮之巔》這本書裡,吳軍讓我們用更加寬廣的大歷史視野看待:

就像自然界任何事物都是從生到死不斷髮展一樣,一家公司、一個產業也應該如此。人類的文明和技術不斷進步,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只有清除掉阻礙我們進步的龐大恐龍,人類才有新的發展空間。

因此,也不必驚慌和訝異。

在未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IBM、微軟、諾基亞、谷歌、蘋果,總會有衰竭乃至消亡的一刻,事實上其中一些公司,早已有衰敗之象,或正走在衰敗的路上。

當然,那些求生欲旺盛、想要勇立潮頭的公司,會努力著克服身上的基因,試圖獲得“永生”的機會。

只是大多數時候,它們的努力都會失敗。

不過其中依然有“例外”,至少在某個歷史時段內,有些公司就成功實現了轉基因。

那麼,大到一家公司,小到個人,該如何逃出基因的魔爪?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成功轉基因


3M公司,在世界公司史上,稱得上是一個不小的奇蹟。

它是道瓊斯指數上待得最久的一家企業,其所涉足的行業之多讓人瞠目,據說全球有將近一半的人,每天都要接觸它的產品。

1902年,它誕生於明尼蘇達,最初從事採礦業。

為了與同行競爭,公司鼓勵員工搞發明創造,除了專門的研發部門外,3M公司允許所有員工利用15%的時間幹任何自己喜歡的事,以至於截止2016年,3M公司已經擁有超過10萬個專利。

而且,公司相當大一部分發明,都是員工利用工作時間從事非工作性質的研究搞出來的。

後來這種做法還被谷歌學去,變成了“20%項目。”

3M公司比較著名的發明,包括我們今天常用的膠帶,由1923年公司裡一名叫理查德·德魯的技術員發明。後來,膠帶發展出不同的類型,至今都在給公司創造鉅額利潤。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 理查德·德魯發明的隔離膠帶 >



它還發明瞭一種軟盤防黴套子,每年產出幾個億美元的營業額,最後甚至促成公司成立了存儲設備部門,除了軟盤,還生產磁帶、光盤和讀寫設備。

但公司現在成長最快的產品,是液晶顯示器。這是依靠材料和化學部門的工程師聯合,發明了一種液晶增光膜,大大提升了液晶屏幕的亮度和色彩鮮豔度。

3M最可貴的地方,是從來不在一種發明上坐吃山空,所以公司營業額中有1/3來自近5年的發明。

我們在前面說過,一般來說,在大公司裡,哪個部門擁有更大的利潤,就會擁有更大的發言權,從而也會自覺不自覺地阻擾新產品部門的發展。

所以一家公司永遠保持發明創造不難,難的是讓新的發明能順利取代舊發明,併成為公司的核心業務。

3M公司成功的關鍵,就在它是一家每隔一段時間就能讓自己獲得一次重生的偉大公司,從來不受制於之前成功基因的束縛。


"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最近,書單君在讀一本可以稱得上是“IT史記”的書——《浪潮之巔》,作者是對科技產業有深入研究的知名學者吳軍博士。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這本書全面記錄了IT和互聯網浪潮奔湧的三十年。


既有在潮頭各領風騷的知名公司的歷史:AT&T、微軟、谷歌、IBM……


也有行業底層規律的觀察總結:硅谷何以成為浪潮勃興之地,資本、大學、生產關係又在浪潮中各自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看著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公司從籍籍無名到挺立潮頭,再到黯然退出舞臺中央,書單君時常想到這句話。


然而,讀完《浪潮之巔》後我發現,一家公司的興衰成敗,似乎冥冥中早有定數……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頑固的基因


《浪潮之巔》中,有十幾家公司的發展史,它們無一例外都曾取得過極大的影響力,然而稱得上是真正建立了商業帝國的並不多。

但微軟絕對可以算是其中一個。

這位IT領域內的絕對霸主,曾依靠近乎壟斷的Windows操作系統,捆綁銷售軟件,打敗了所有競爭對手。

比如,微軟率先推出Excel和Word,成功堵死了蓮花公司和WordPerfect公司推出的辦公軟件,依靠同樣的方法,它用IE打敗了網景公司的瀏覽器,以Media Player軟件踢走RealPlayer。

儘管,微軟的技術並不高明,甚至有抄襲之嫌,但贏在有Windows操作系統撐腰,可以免費並直接預裝在用戶的電腦上。

所以上世紀90年代,計算機軟件領域,微軟幾乎沒有對手,想滅誰就滅誰。

不過奇怪的是,進入90年代末期之後,互聯網興起,這個曾經的IT業霸主,卻屢屢碰壁,不得其門而入。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比如,它不惜花費重金推出MSN網站,併購買了Hotmail,試圖跟當時的門戶網站雅虎搶流量,結果敗走麥城,始終做不起來;

後來,它又大舉進入互聯網搜索領域,推出搜索引擎Bing,但無論再怎麼努力,卻總是無法盈利,2009年上線至2011年,累計虧損55億美元,“燒錢”最多時一個季度高達10億美元;

微軟的IE瀏覽器,也遭遇了類似的潰敗,隨著谷歌的Chrome、Mozilla的火狐、蘋果的Safari等瀏覽器崛起之後,其市場份額從2009年的70%,驟降至如今5%不到。

更大的失敗,是微軟的手機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敗給了谷歌的安卓和蘋果的Mac OS X,導致它在代表未來的移動互聯網,也沒有拿到入場券。

為什麼一家不差錢、優勢明顯的公司,會在新的領域內屢屢敗北?

這實在是一個頗為耐人尋味的問題。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吳軍博士在《浪潮之巔》中,對微軟有一段精彩的分析:

由於微軟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幾乎不花什麼力氣就可以每年從企業用戶那兒收到足夠的利潤,因此十幾年後,微軟已經失去了開發優秀個人用戶產品的能力。

微軟興起於個人電腦浪潮,是那個時代最頂尖的玩家,但隨著互聯網浪潮興起,它其實已經步入了中年期。

換句話說,微軟的失敗,本質上就是因為它缺了互聯網基因。

一般來說,當一家公司在某個領域,以某一種方式,獲得近乎壟斷性的成就之後,總免不了沉迷於此,形成穩固的成功基因,並排斥公司發展出新的基因。

一方面,因為一旦某項成就佔據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相關部門就會獲得絕對的話語權和權威性,不僅可能無視開拓新業務的新部門,甚至把持著公司資源,阻止新部門發展和擴張。

另一方面,為了迎合華爾街那幫投資人,缺乏遠見和定力的領導者,也會把精力集中在短期能換來漂亮財報的業務上,而不願意大手筆長線投資新技術新項目。

實際上,微軟在這兩個方面,都曾經犯下過嚴重的錯誤。

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IE瀏覽器的衰落。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一般來說,大多數互聯網公司的瀏覽器,都會與在線業務綁定在一塊,但微軟的IE瀏覽器卻被常年忽視,一直隸屬於操作系統部門,以至於過去10年,技術上幾乎毫無長進。

今天,微軟依然是最賺錢的公司,而且市值已經突破了一萬億美元。

但未來它是否能贏得第二次起飛,取決於它在市場佔有率上僅次於亞馬遜的雲計算。這或許是它從軟件企業順利轉型為互聯網企業的最後機會。

但基因的頑固性,決定了微軟轉型之路必然相當坎坷。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基因律就是生死律


其實在基因這個問題上,微軟並不是孤例:

在搜索、手機操作系統方面擁有技術優勢的谷歌,在社交產品上,就遭遇過不止一次失敗;

在大型機方面拔尖的IBM,在個人電腦市場上,走向了衰落;

而當初擁有塞班操作系統的諾基亞,因為缺乏開放的心態,不情願完全開放自家系統,從而丟掉了智能手機時代的發展機會。

這些企業,都是目前或曾經IT行業的佼佼者,各有擅長的領域,卻也有各自的短板,從而形成商業史上一個很普遍又看似平常的現象:

科技公司,誰擅長幹什麼,誰不擅長幹什麼,一旦成型就難以改變,誰想要僭越雷池半步,幾乎總以失敗告終。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 硅谷的科技公司 >


在《浪潮之巔》中,吳軍把這一現象稱之為公司的基因決定定律:

在市場競爭中,一家公司會進化出適應該市場的企業文化(做事方式)、管理方法、產品市場定位、商業模式和營銷方式,從而形成它獨特的基因。

公司基因,跟人類的基因一樣,頑固,近乎不可逆轉。

這也是為什麼只有騰訊才能做出微信,而不會是阿里巴巴,因為前者有社交的基因,而後者專注於電商。

可問題是,基因難變,市場卻永遠在變。

一方面,當一家公司在某個領域的市場佔有率超過50%之後,就再也難以翻番,想要成長,就必須另尋市場增長點,這就是著名的諾威格定律。

另一方面,科技浪潮的腳步永遠不會停,只會一浪高過一浪,等浪潮散盡,就算佔據著再大的市場,也會萎縮、消失。

所以儘管基因難變,也無論過去或目前多麼強大,谷歌、微軟、諾基亞、IBM,都在想盡各種辦法試著去改變。

畢竟,基因律,就是一家公司的生死律。

因為一家公司,長期並擅長幹某件事之後,實際也是把自己的生死興衰,與這件事的生死興衰綁在了一起,可天下的事,沒有哪一件是永恆的。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前一個浪潮中,還站在浪尖的公司,在下一個浪潮裡,可能就是棄兒。

滾滾長江東逝水,是非成敗轉頭空。

對此,在《浪潮之巔》這本書裡,吳軍讓我們用更加寬廣的大歷史視野看待:

就像自然界任何事物都是從生到死不斷髮展一樣,一家公司、一個產業也應該如此。人類的文明和技術不斷進步,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只有清除掉阻礙我們進步的龐大恐龍,人類才有新的發展空間。

因此,也不必驚慌和訝異。

在未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IBM、微軟、諾基亞、谷歌、蘋果,總會有衰竭乃至消亡的一刻,事實上其中一些公司,早已有衰敗之象,或正走在衰敗的路上。

當然,那些求生欲旺盛、想要勇立潮頭的公司,會努力著克服身上的基因,試圖獲得“永生”的機會。

只是大多數時候,它們的努力都會失敗。

不過其中依然有“例外”,至少在某個歷史時段內,有些公司就成功實現了轉基因。

那麼,大到一家公司,小到個人,該如何逃出基因的魔爪?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成功轉基因


3M公司,在世界公司史上,稱得上是一個不小的奇蹟。

它是道瓊斯指數上待得最久的一家企業,其所涉足的行業之多讓人瞠目,據說全球有將近一半的人,每天都要接觸它的產品。

1902年,它誕生於明尼蘇達,最初從事採礦業。

為了與同行競爭,公司鼓勵員工搞發明創造,除了專門的研發部門外,3M公司允許所有員工利用15%的時間幹任何自己喜歡的事,以至於截止2016年,3M公司已經擁有超過10萬個專利。

而且,公司相當大一部分發明,都是員工利用工作時間從事非工作性質的研究搞出來的。

後來這種做法還被谷歌學去,變成了“20%項目。”

3M公司比較著名的發明,包括我們今天常用的膠帶,由1923年公司裡一名叫理查德·德魯的技術員發明。後來,膠帶發展出不同的類型,至今都在給公司創造鉅額利潤。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 理查德·德魯發明的隔離膠帶 >



它還發明瞭一種軟盤防黴套子,每年產出幾個億美元的營業額,最後甚至促成公司成立了存儲設備部門,除了軟盤,還生產磁帶、光盤和讀寫設備。

但公司現在成長最快的產品,是液晶顯示器。這是依靠材料和化學部門的工程師聯合,發明了一種液晶增光膜,大大提升了液晶屏幕的亮度和色彩鮮豔度。

3M最可貴的地方,是從來不在一種發明上坐吃山空,所以公司營業額中有1/3來自近5年的發明。

我們在前面說過,一般來說,在大公司裡,哪個部門擁有更大的利潤,就會擁有更大的發言權,從而也會自覺不自覺地阻擾新產品部門的發展。

所以一家公司永遠保持發明創造不難,難的是讓新的發明能順利取代舊發明,併成為公司的核心業務。

3M公司成功的關鍵,就在它是一家每隔一段時間就能讓自己獲得一次重生的偉大公司,從來不受制於之前成功基因的束縛。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 意大利3M公司總部 >


那麼,3M公司到底是如何做到這點的呢?

在《浪潮之巔》一書中,吳軍將3M公司視為成功轉基因的經典案例之一。

總結起來,3M成功的經驗,除了鼓勵員工不斷搞發明創造外,大概還有以下幾點:

一是捨得,為了成功轉型,公司開發新產品時,捨得痛下決心將舊產品部門分離出去。

比如,當存儲設備部門發展慢、利潤低時,3M公司就果斷將這塊部門分離出去單獨上市,這就是現在的Imation公司。

二是及時,在3M公司,雖然有些業務部門目前看似很賺錢,但只要發展前景並不美妙,就可能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三是開放包容,公司始終要求主管,容忍下屬提出自己並不贊同的項目。

許多時候,一家公司,在真正的衰亡來臨之前,自己往往也能清晰感知到,但就是怎麼努力,也無法挽救自己。

在這樣的時候,你就不得不佩服基因的強大力量。


"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最近,書單君在讀一本可以稱得上是“IT史記”的書——《浪潮之巔》,作者是對科技產業有深入研究的知名學者吳軍博士。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這本書全面記錄了IT和互聯網浪潮奔湧的三十年。


既有在潮頭各領風騷的知名公司的歷史:AT&T、微軟、谷歌、IBM……


也有行業底層規律的觀察總結:硅谷何以成為浪潮勃興之地,資本、大學、生產關係又在浪潮中各自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看著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公司從籍籍無名到挺立潮頭,再到黯然退出舞臺中央,書單君時常想到這句話。


然而,讀完《浪潮之巔》後我發現,一家公司的興衰成敗,似乎冥冥中早有定數……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頑固的基因


《浪潮之巔》中,有十幾家公司的發展史,它們無一例外都曾取得過極大的影響力,然而稱得上是真正建立了商業帝國的並不多。

但微軟絕對可以算是其中一個。

這位IT領域內的絕對霸主,曾依靠近乎壟斷的Windows操作系統,捆綁銷售軟件,打敗了所有競爭對手。

比如,微軟率先推出Excel和Word,成功堵死了蓮花公司和WordPerfect公司推出的辦公軟件,依靠同樣的方法,它用IE打敗了網景公司的瀏覽器,以Media Player軟件踢走RealPlayer。

儘管,微軟的技術並不高明,甚至有抄襲之嫌,但贏在有Windows操作系統撐腰,可以免費並直接預裝在用戶的電腦上。

所以上世紀90年代,計算機軟件領域,微軟幾乎沒有對手,想滅誰就滅誰。

不過奇怪的是,進入90年代末期之後,互聯網興起,這個曾經的IT業霸主,卻屢屢碰壁,不得其門而入。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比如,它不惜花費重金推出MSN網站,併購買了Hotmail,試圖跟當時的門戶網站雅虎搶流量,結果敗走麥城,始終做不起來;

後來,它又大舉進入互聯網搜索領域,推出搜索引擎Bing,但無論再怎麼努力,卻總是無法盈利,2009年上線至2011年,累計虧損55億美元,“燒錢”最多時一個季度高達10億美元;

微軟的IE瀏覽器,也遭遇了類似的潰敗,隨著谷歌的Chrome、Mozilla的火狐、蘋果的Safari等瀏覽器崛起之後,其市場份額從2009年的70%,驟降至如今5%不到。

更大的失敗,是微軟的手機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敗給了谷歌的安卓和蘋果的Mac OS X,導致它在代表未來的移動互聯網,也沒有拿到入場券。

為什麼一家不差錢、優勢明顯的公司,會在新的領域內屢屢敗北?

這實在是一個頗為耐人尋味的問題。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吳軍博士在《浪潮之巔》中,對微軟有一段精彩的分析:

由於微軟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幾乎不花什麼力氣就可以每年從企業用戶那兒收到足夠的利潤,因此十幾年後,微軟已經失去了開發優秀個人用戶產品的能力。

微軟興起於個人電腦浪潮,是那個時代最頂尖的玩家,但隨著互聯網浪潮興起,它其實已經步入了中年期。

換句話說,微軟的失敗,本質上就是因為它缺了互聯網基因。

一般來說,當一家公司在某個領域,以某一種方式,獲得近乎壟斷性的成就之後,總免不了沉迷於此,形成穩固的成功基因,並排斥公司發展出新的基因。

一方面,因為一旦某項成就佔據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相關部門就會獲得絕對的話語權和權威性,不僅可能無視開拓新業務的新部門,甚至把持著公司資源,阻止新部門發展和擴張。

另一方面,為了迎合華爾街那幫投資人,缺乏遠見和定力的領導者,也會把精力集中在短期能換來漂亮財報的業務上,而不願意大手筆長線投資新技術新項目。

實際上,微軟在這兩個方面,都曾經犯下過嚴重的錯誤。

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IE瀏覽器的衰落。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一般來說,大多數互聯網公司的瀏覽器,都會與在線業務綁定在一塊,但微軟的IE瀏覽器卻被常年忽視,一直隸屬於操作系統部門,以至於過去10年,技術上幾乎毫無長進。

今天,微軟依然是最賺錢的公司,而且市值已經突破了一萬億美元。

但未來它是否能贏得第二次起飛,取決於它在市場佔有率上僅次於亞馬遜的雲計算。這或許是它從軟件企業順利轉型為互聯網企業的最後機會。

但基因的頑固性,決定了微軟轉型之路必然相當坎坷。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基因律就是生死律


其實在基因這個問題上,微軟並不是孤例:

在搜索、手機操作系統方面擁有技術優勢的谷歌,在社交產品上,就遭遇過不止一次失敗;

在大型機方面拔尖的IBM,在個人電腦市場上,走向了衰落;

而當初擁有塞班操作系統的諾基亞,因為缺乏開放的心態,不情願完全開放自家系統,從而丟掉了智能手機時代的發展機會。

這些企業,都是目前或曾經IT行業的佼佼者,各有擅長的領域,卻也有各自的短板,從而形成商業史上一個很普遍又看似平常的現象:

科技公司,誰擅長幹什麼,誰不擅長幹什麼,一旦成型就難以改變,誰想要僭越雷池半步,幾乎總以失敗告終。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 硅谷的科技公司 >


在《浪潮之巔》中,吳軍把這一現象稱之為公司的基因決定定律:

在市場競爭中,一家公司會進化出適應該市場的企業文化(做事方式)、管理方法、產品市場定位、商業模式和營銷方式,從而形成它獨特的基因。

公司基因,跟人類的基因一樣,頑固,近乎不可逆轉。

這也是為什麼只有騰訊才能做出微信,而不會是阿里巴巴,因為前者有社交的基因,而後者專注於電商。

可問題是,基因難變,市場卻永遠在變。

一方面,當一家公司在某個領域的市場佔有率超過50%之後,就再也難以翻番,想要成長,就必須另尋市場增長點,這就是著名的諾威格定律。

另一方面,科技浪潮的腳步永遠不會停,只會一浪高過一浪,等浪潮散盡,就算佔據著再大的市場,也會萎縮、消失。

所以儘管基因難變,也無論過去或目前多麼強大,谷歌、微軟、諾基亞、IBM,都在想盡各種辦法試著去改變。

畢竟,基因律,就是一家公司的生死律。

因為一家公司,長期並擅長幹某件事之後,實際也是把自己的生死興衰,與這件事的生死興衰綁在了一起,可天下的事,沒有哪一件是永恆的。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前一個浪潮中,還站在浪尖的公司,在下一個浪潮裡,可能就是棄兒。

滾滾長江東逝水,是非成敗轉頭空。

對此,在《浪潮之巔》這本書裡,吳軍讓我們用更加寬廣的大歷史視野看待:

就像自然界任何事物都是從生到死不斷髮展一樣,一家公司、一個產業也應該如此。人類的文明和技術不斷進步,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只有清除掉阻礙我們進步的龐大恐龍,人類才有新的發展空間。

因此,也不必驚慌和訝異。

在未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IBM、微軟、諾基亞、谷歌、蘋果,總會有衰竭乃至消亡的一刻,事實上其中一些公司,早已有衰敗之象,或正走在衰敗的路上。

當然,那些求生欲旺盛、想要勇立潮頭的公司,會努力著克服身上的基因,試圖獲得“永生”的機會。

只是大多數時候,它們的努力都會失敗。

不過其中依然有“例外”,至少在某個歷史時段內,有些公司就成功實現了轉基因。

那麼,大到一家公司,小到個人,該如何逃出基因的魔爪?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成功轉基因


3M公司,在世界公司史上,稱得上是一個不小的奇蹟。

它是道瓊斯指數上待得最久的一家企業,其所涉足的行業之多讓人瞠目,據說全球有將近一半的人,每天都要接觸它的產品。

1902年,它誕生於明尼蘇達,最初從事採礦業。

為了與同行競爭,公司鼓勵員工搞發明創造,除了專門的研發部門外,3M公司允許所有員工利用15%的時間幹任何自己喜歡的事,以至於截止2016年,3M公司已經擁有超過10萬個專利。

而且,公司相當大一部分發明,都是員工利用工作時間從事非工作性質的研究搞出來的。

後來這種做法還被谷歌學去,變成了“20%項目。”

3M公司比較著名的發明,包括我們今天常用的膠帶,由1923年公司裡一名叫理查德·德魯的技術員發明。後來,膠帶發展出不同的類型,至今都在給公司創造鉅額利潤。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 理查德·德魯發明的隔離膠帶 >



它還發明瞭一種軟盤防黴套子,每年產出幾個億美元的營業額,最後甚至促成公司成立了存儲設備部門,除了軟盤,還生產磁帶、光盤和讀寫設備。

但公司現在成長最快的產品,是液晶顯示器。這是依靠材料和化學部門的工程師聯合,發明了一種液晶增光膜,大大提升了液晶屏幕的亮度和色彩鮮豔度。

3M最可貴的地方,是從來不在一種發明上坐吃山空,所以公司營業額中有1/3來自近5年的發明。

我們在前面說過,一般來說,在大公司裡,哪個部門擁有更大的利潤,就會擁有更大的發言權,從而也會自覺不自覺地阻擾新產品部門的發展。

所以一家公司永遠保持發明創造不難,難的是讓新的發明能順利取代舊發明,併成為公司的核心業務。

3M公司成功的關鍵,就在它是一家每隔一段時間就能讓自己獲得一次重生的偉大公司,從來不受制於之前成功基因的束縛。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 意大利3M公司總部 >


那麼,3M公司到底是如何做到這點的呢?

在《浪潮之巔》一書中,吳軍將3M公司視為成功轉基因的經典案例之一。

總結起來,3M成功的經驗,除了鼓勵員工不斷搞發明創造外,大概還有以下幾點:

一是捨得,為了成功轉型,公司開發新產品時,捨得痛下決心將舊產品部門分離出去。

比如,當存儲設備部門發展慢、利潤低時,3M公司就果斷將這塊部門分離出去單獨上市,這就是現在的Imation公司。

二是及時,在3M公司,雖然有些業務部門目前看似很賺錢,但只要發展前景並不美妙,就可能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三是開放包容,公司始終要求主管,容忍下屬提出自己並不贊同的項目。

許多時候,一家公司,在真正的衰亡來臨之前,自己往往也能清晰感知到,但就是怎麼努力,也無法挽救自己。

在這樣的時候,你就不得不佩服基因的強大力量。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不過像3M這樣的公司也說明,即使基因的力量再強大,具體到個別公司,依然擁有轉圜的餘地。

這種餘地,並不是說要徹底克服基因,而是說,我們都可以更加積極主動點,去充分認知並利用基因的規律,學會與它共處。

事實證明,在強大的基因力量面前,任何組織或個人,都是非常渺小的,持續生存的祕密,不是違背或對抗基因,是清楚地理解在基因下面死亡和重生的規律。

說到底,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都只是基因的奴隸,只有學會主動“赴死”,才能不斷重生。


"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最近,書單君在讀一本可以稱得上是“IT史記”的書——《浪潮之巔》,作者是對科技產業有深入研究的知名學者吳軍博士。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這本書全面記錄了IT和互聯網浪潮奔湧的三十年。


既有在潮頭各領風騷的知名公司的歷史:AT&T、微軟、谷歌、IBM……


也有行業底層規律的觀察總結:硅谷何以成為浪潮勃興之地,資本、大學、生產關係又在浪潮中各自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看著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公司從籍籍無名到挺立潮頭,再到黯然退出舞臺中央,書單君時常想到這句話。


然而,讀完《浪潮之巔》後我發現,一家公司的興衰成敗,似乎冥冥中早有定數……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頑固的基因


《浪潮之巔》中,有十幾家公司的發展史,它們無一例外都曾取得過極大的影響力,然而稱得上是真正建立了商業帝國的並不多。

但微軟絕對可以算是其中一個。

這位IT領域內的絕對霸主,曾依靠近乎壟斷的Windows操作系統,捆綁銷售軟件,打敗了所有競爭對手。

比如,微軟率先推出Excel和Word,成功堵死了蓮花公司和WordPerfect公司推出的辦公軟件,依靠同樣的方法,它用IE打敗了網景公司的瀏覽器,以Media Player軟件踢走RealPlayer。

儘管,微軟的技術並不高明,甚至有抄襲之嫌,但贏在有Windows操作系統撐腰,可以免費並直接預裝在用戶的電腦上。

所以上世紀90年代,計算機軟件領域,微軟幾乎沒有對手,想滅誰就滅誰。

不過奇怪的是,進入90年代末期之後,互聯網興起,這個曾經的IT業霸主,卻屢屢碰壁,不得其門而入。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比如,它不惜花費重金推出MSN網站,併購買了Hotmail,試圖跟當時的門戶網站雅虎搶流量,結果敗走麥城,始終做不起來;

後來,它又大舉進入互聯網搜索領域,推出搜索引擎Bing,但無論再怎麼努力,卻總是無法盈利,2009年上線至2011年,累計虧損55億美元,“燒錢”最多時一個季度高達10億美元;

微軟的IE瀏覽器,也遭遇了類似的潰敗,隨著谷歌的Chrome、Mozilla的火狐、蘋果的Safari等瀏覽器崛起之後,其市場份額從2009年的70%,驟降至如今5%不到。

更大的失敗,是微軟的手機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敗給了谷歌的安卓和蘋果的Mac OS X,導致它在代表未來的移動互聯網,也沒有拿到入場券。

為什麼一家不差錢、優勢明顯的公司,會在新的領域內屢屢敗北?

這實在是一個頗為耐人尋味的問題。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吳軍博士在《浪潮之巔》中,對微軟有一段精彩的分析:

由於微軟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幾乎不花什麼力氣就可以每年從企業用戶那兒收到足夠的利潤,因此十幾年後,微軟已經失去了開發優秀個人用戶產品的能力。

微軟興起於個人電腦浪潮,是那個時代最頂尖的玩家,但隨著互聯網浪潮興起,它其實已經步入了中年期。

換句話說,微軟的失敗,本質上就是因為它缺了互聯網基因。

一般來說,當一家公司在某個領域,以某一種方式,獲得近乎壟斷性的成就之後,總免不了沉迷於此,形成穩固的成功基因,並排斥公司發展出新的基因。

一方面,因為一旦某項成就佔據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相關部門就會獲得絕對的話語權和權威性,不僅可能無視開拓新業務的新部門,甚至把持著公司資源,阻止新部門發展和擴張。

另一方面,為了迎合華爾街那幫投資人,缺乏遠見和定力的領導者,也會把精力集中在短期能換來漂亮財報的業務上,而不願意大手筆長線投資新技術新項目。

實際上,微軟在這兩個方面,都曾經犯下過嚴重的錯誤。

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IE瀏覽器的衰落。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一般來說,大多數互聯網公司的瀏覽器,都會與在線業務綁定在一塊,但微軟的IE瀏覽器卻被常年忽視,一直隸屬於操作系統部門,以至於過去10年,技術上幾乎毫無長進。

今天,微軟依然是最賺錢的公司,而且市值已經突破了一萬億美元。

但未來它是否能贏得第二次起飛,取決於它在市場佔有率上僅次於亞馬遜的雲計算。這或許是它從軟件企業順利轉型為互聯網企業的最後機會。

但基因的頑固性,決定了微軟轉型之路必然相當坎坷。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基因律就是生死律


其實在基因這個問題上,微軟並不是孤例:

在搜索、手機操作系統方面擁有技術優勢的谷歌,在社交產品上,就遭遇過不止一次失敗;

在大型機方面拔尖的IBM,在個人電腦市場上,走向了衰落;

而當初擁有塞班操作系統的諾基亞,因為缺乏開放的心態,不情願完全開放自家系統,從而丟掉了智能手機時代的發展機會。

這些企業,都是目前或曾經IT行業的佼佼者,各有擅長的領域,卻也有各自的短板,從而形成商業史上一個很普遍又看似平常的現象:

科技公司,誰擅長幹什麼,誰不擅長幹什麼,一旦成型就難以改變,誰想要僭越雷池半步,幾乎總以失敗告終。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 硅谷的科技公司 >


在《浪潮之巔》中,吳軍把這一現象稱之為公司的基因決定定律:

在市場競爭中,一家公司會進化出適應該市場的企業文化(做事方式)、管理方法、產品市場定位、商業模式和營銷方式,從而形成它獨特的基因。

公司基因,跟人類的基因一樣,頑固,近乎不可逆轉。

這也是為什麼只有騰訊才能做出微信,而不會是阿里巴巴,因為前者有社交的基因,而後者專注於電商。

可問題是,基因難變,市場卻永遠在變。

一方面,當一家公司在某個領域的市場佔有率超過50%之後,就再也難以翻番,想要成長,就必須另尋市場增長點,這就是著名的諾威格定律。

另一方面,科技浪潮的腳步永遠不會停,只會一浪高過一浪,等浪潮散盡,就算佔據著再大的市場,也會萎縮、消失。

所以儘管基因難變,也無論過去或目前多麼強大,谷歌、微軟、諾基亞、IBM,都在想盡各種辦法試著去改變。

畢竟,基因律,就是一家公司的生死律。

因為一家公司,長期並擅長幹某件事之後,實際也是把自己的生死興衰,與這件事的生死興衰綁在了一起,可天下的事,沒有哪一件是永恆的。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前一個浪潮中,還站在浪尖的公司,在下一個浪潮裡,可能就是棄兒。

滾滾長江東逝水,是非成敗轉頭空。

對此,在《浪潮之巔》這本書裡,吳軍讓我們用更加寬廣的大歷史視野看待:

就像自然界任何事物都是從生到死不斷髮展一樣,一家公司、一個產業也應該如此。人類的文明和技術不斷進步,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只有清除掉阻礙我們進步的龐大恐龍,人類才有新的發展空間。

因此,也不必驚慌和訝異。

在未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IBM、微軟、諾基亞、谷歌、蘋果,總會有衰竭乃至消亡的一刻,事實上其中一些公司,早已有衰敗之象,或正走在衰敗的路上。

當然,那些求生欲旺盛、想要勇立潮頭的公司,會努力著克服身上的基因,試圖獲得“永生”的機會。

只是大多數時候,它們的努力都會失敗。

不過其中依然有“例外”,至少在某個歷史時段內,有些公司就成功實現了轉基因。

那麼,大到一家公司,小到個人,該如何逃出基因的魔爪?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成功轉基因


3M公司,在世界公司史上,稱得上是一個不小的奇蹟。

它是道瓊斯指數上待得最久的一家企業,其所涉足的行業之多讓人瞠目,據說全球有將近一半的人,每天都要接觸它的產品。

1902年,它誕生於明尼蘇達,最初從事採礦業。

為了與同行競爭,公司鼓勵員工搞發明創造,除了專門的研發部門外,3M公司允許所有員工利用15%的時間幹任何自己喜歡的事,以至於截止2016年,3M公司已經擁有超過10萬個專利。

而且,公司相當大一部分發明,都是員工利用工作時間從事非工作性質的研究搞出來的。

後來這種做法還被谷歌學去,變成了“20%項目。”

3M公司比較著名的發明,包括我們今天常用的膠帶,由1923年公司裡一名叫理查德·德魯的技術員發明。後來,膠帶發展出不同的類型,至今都在給公司創造鉅額利潤。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 理查德·德魯發明的隔離膠帶 >



它還發明瞭一種軟盤防黴套子,每年產出幾個億美元的營業額,最後甚至促成公司成立了存儲設備部門,除了軟盤,還生產磁帶、光盤和讀寫設備。

但公司現在成長最快的產品,是液晶顯示器。這是依靠材料和化學部門的工程師聯合,發明了一種液晶增光膜,大大提升了液晶屏幕的亮度和色彩鮮豔度。

3M最可貴的地方,是從來不在一種發明上坐吃山空,所以公司營業額中有1/3來自近5年的發明。

我們在前面說過,一般來說,在大公司裡,哪個部門擁有更大的利潤,就會擁有更大的發言權,從而也會自覺不自覺地阻擾新產品部門的發展。

所以一家公司永遠保持發明創造不難,難的是讓新的發明能順利取代舊發明,併成為公司的核心業務。

3M公司成功的關鍵,就在它是一家每隔一段時間就能讓自己獲得一次重生的偉大公司,從來不受制於之前成功基因的束縛。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 意大利3M公司總部 >


那麼,3M公司到底是如何做到這點的呢?

在《浪潮之巔》一書中,吳軍將3M公司視為成功轉基因的經典案例之一。

總結起來,3M成功的經驗,除了鼓勵員工不斷搞發明創造外,大概還有以下幾點:

一是捨得,為了成功轉型,公司開發新產品時,捨得痛下決心將舊產品部門分離出去。

比如,當存儲設備部門發展慢、利潤低時,3M公司就果斷將這塊部門分離出去單獨上市,這就是現在的Imation公司。

二是及時,在3M公司,雖然有些業務部門目前看似很賺錢,但只要發展前景並不美妙,就可能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三是開放包容,公司始終要求主管,容忍下屬提出自己並不贊同的項目。

許多時候,一家公司,在真正的衰亡來臨之前,自己往往也能清晰感知到,但就是怎麼努力,也無法挽救自己。

在這樣的時候,你就不得不佩服基因的強大力量。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不過像3M這樣的公司也說明,即使基因的力量再強大,具體到個別公司,依然擁有轉圜的餘地。

這種餘地,並不是說要徹底克服基因,而是說,我們都可以更加積極主動點,去充分認知並利用基因的規律,學會與它共處。

事實證明,在強大的基因力量面前,任何組織或個人,都是非常渺小的,持續生存的祕密,不是違背或對抗基因,是清楚地理解在基因下面死亡和重生的規律。

說到底,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都只是基因的奴隸,只有學會主動“赴死”,才能不斷重生。


為什麼做出微信的是騰訊,而不是阿里巴巴?



主筆 | 曾煒 編輯 | 黑羊

圖源 | 圖片來源於網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