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娛,坐上了阿里事業群的一號位。

6月18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通過全員信宣佈了阿里新一輪面向未來的組織升級。

信中提到:阿里巴巴將重組阿里創新業務事業群,朱順炎擔任總裁,負責UC及旗下移動創新業務,以及天貓精靈、阿里文學、阿里音樂。

阿里大文娛,坐上一號位


樊路遠擔任阿里大文娛事業群總裁,負責優酷、阿里影業、大麥、互動娛樂。值得一提的是,該職位不再輪值,由此明確了阿里大文娛的一號位角色。

過去,阿里文學、阿里音樂均屬於阿里大文娛,這次調整也意味著阿里大文娛被分拆出了部分業務。

業內觀察人士告訴投中網,此舉意味著目前大文娛在排兵佈陣,打的是精兵組合。“把成長ing的產品放到創新業務中,已經起來的就留下來,持續壯大。”

大文娛的成長之路

2016年10月,阿里巴巴宣佈成立“大文娛”部門。旗下包括阿里影業、優酷、UC、阿里音樂、阿里文學、阿里遊戲、大麥網等業務版塊。

這個決策與時代背景息息相關。中國在2011年之前的高速發展,讓人們實現了從溫飽、小康到新興中產階級(家庭可支配收入為5,200元-8.300元)和中產階級(家庭可支配收入為8,300元-12.500元)的跨越。

從年齡結構來看,新一代中產階級主要來自於80後、90後兩大群體。2012年,新中產階級群體接近2億人,占城市人口的15%。

新消費人群的崛起帶來了更加成熟、開放的消費觀念。從經濟學上講,人們已經從傳統生存型、物質型消費開始轉向發展型、服務發展型等新型消費過度,這直接推動了娛樂文化和教育產業的發展。當人們滿足了溫飽後,精神需求也得到了解放。人們對於娛樂的追求永無止境。

可路並不好走。

阿里在文娛板塊上,至今輪換了三任總裁、十位核心高管,更換了三次戰略思路,一個季度就能燒掉64億元人民幣,職業經理人、阿里元老、新生代干將來了又走。

阿里內容業務迎來的第一位職業經理人是劉春寧。2013年劉春寧從騰訊加入阿里,負責阿里數字娛樂事業群。任職期間,主導了和騰訊音樂的版權搶奪之戰。但入職阿里不到兩年時間,在2015年的端午節前後,阿里巴巴副總裁劉春寧就因在騰訊工作期間涉及商業賄賂,被警方拘捕。

2015年阿里用45億美元現金買下優酷,時任優酷董事長古永鏘加入阿里。古永鏘在阿里只呆了一年不到,於2016年離開。

2015年7月,高曉鬆和宋柯分別出任阿里音樂董事長和CEO。時任時間也不長,2016年後,高曉鬆和宋柯就逐漸從日常管理中淡出,一年半後,宋柯靜悄悄離開了阿里。

俞永福被看作是大文娛的救星。2016年6月,阿里巴巴合夥人俞永福來到大文娛。俞永福是阿里派到大文娛級別最高的高管,是大文娛的第一任總裁。2017年11月,經歷了短短一年半時間,俞永福就辭去阿里巴巴大文娛總裁,轉任阿里巴巴eWTP投資小組組長。

2017年11月俞永福離開後,大文娛施行了輪值總裁制。當時執掌優酷的楊偉東成為了第一任輪值總裁。2018年12月,楊偉東因經濟問題協助警方調查而離任大文娛。

直到等來樊路遠,大文娛才有回暖跡象。做為曾經支付寶的拓荒者,在大文娛的員工眼裡,樊路遠像是一枚救心丸。

樊路遠之於大文娛

“樊路遠是元老,高層對他很看好,把輪值的帽子都摘了。”提及樊路遠,一位接近阿里的人士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大文娛能迎來樊路遠這個“超級英雄”,是阿里人才梯度培養的結果。

2013年5月10日,淘寶十週年慶典,馬雲宣佈辭任阿里集團CEO。在杭州黃龍體育館,慶典結束後,很多人離場時把一次性雨衣脫下來放在了座位上。有四個人拿著超大垃圾箱收集座位上的雨衣,這四個人是彭蕾、井賢棟、胡曉明和樊路遠。這幾位收垃圾的高管,除彭蕾外,大都在2007年左右才入職阿里。

曾有媒體評價說:“到10年後,也就是2017年,這一批人開始走上阿里系各個重要崗位,與作為元老的阿里集團合夥人開始交接棒。這是馬雲一直以來所期待的人才梯度培養。”

在阿里集團合夥人30人大名單中,有7位來自阿里創始18羅漢,9位是2004年以前加入阿里並自己培養出來的,還有14位是2004年以後從外面引進來的高層次管理人才。樊路遠就屬於最後這一批。

目前看馬雲的人才梯度培養,初見成效。

有鬥志、極其敬業,有套路、沒包袱、敢開口、不怕輸。這是外界對樊路遠的評價。

阿里大文娛,坐上一號位


樊路遠於2018年11月,任阿里大文娛事業群的輪值總裁;12月,兼任優酷總裁。

上任以來,他主導了淘票票(觀影決策平臺)、燈塔(電影宣發平臺)、阿里魚(IP衍生平臺)、娛樂寶(影視金融工具)四項基礎設施;另一方面加大對優質內容的投入。《財經》曾評價他:“不再強調主投主控,出手也更加穩定。”

2018年票房過十億的15部影片中,阿里影業就投中了8部。今年春節檔上映的8部影片中,有5部與阿里影業有關。《流浪地球》成為國產硬科幻開山作,《飛馳人生》延續了韓寒作者電影的人文關懷,《新喜劇之王》則是周星馳帶來的又一部情懷之作。阿里影業還投出了一部奧斯卡金像獎《綠皮書》,這在中國電影投資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這些業績,為樊路遠贏得了“讓阿里影業擺脫了內容失利局面”的評價。

留給大文娛的時間

談及行業競爭,樊路遠今年四月曾對媒體表示:“愛奇藝和騰訊現在雖然領先一些,但優酷畢竟還穩定在第一陣營,而且我們有信心可以追上去。當然這需要一定的週期,但我和我們的團隊都是非常有信心的。”

樊路遠說阿里大文娛不會像愛奇藝那樣經營,“畢竟愛奇藝作為一家獨立上市公司,要非常在意自己的股價。我們重點要完成的是通過文娛產業放大阿里商業體系的影響力,讓後者得到升值,以及獲得更多的品牌影響力。”

那會和騰訊產生直接競爭嗎?這是外界關注的。

在互聯網巨頭的文娛版圖裡,騰訊和阿里文娛版圖自成體系,是最重要的兩個玩家。然而,雙方所走的文娛道路不盡相同,騰訊重IP,阿里則重流量分發。

在文娛領域變現尚可的兩大賽道——遊戲和影業,兩者競爭激烈。

阿里大文娛,坐上一號位


遊戲上騰訊優勢明顯,但阿里也有意瓜分此市場。2017年3月,阿里大文娛宣佈阿里遊戲正式全面進軍遊戲發行領域,2018年阿里宣佈與日本遊戲公司Hit-Point達成戰略合作,獲得在中國大陸地區獨家發行旗下現象級手遊《旅行青蛙》的授權。

影業這一賽道的爭奪更加激烈。阿里投資了博納、華誼、入股光線,騰訊也並未放過這些上游影視企業,華誼、博納騰訊同樣有所參股。

有數據顯示,2018年,騰訊影業共出品和發行15部電影,貢獻超170億元的國內電影票房。但阿里影業推出的《我不是藥神》和《西虹市首富》,以及2018國慶檔冠軍《無雙》,幾部影片分別取得31億元、25億元和13億元的票房。

如此看來,勝負難分的兩家,未來在影視上的競爭會愈發激烈。

不過,阿里大文娛的時間很多,畢竟馬雲曾在湖畔大學說:“不要緊,我們給大文娛的時間是11年。”(文/張永迪 來源/投中網)

參考資料:

《阿里大文娛不用誰來拯救!》華商韜略

《誰來拯救阿里大文娛?》財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