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70億的獨角獸CEO:我為什麼不裁掉公司裡的廢柴?

阿里巴巴 騰訊 任正非 創業 自行車 B2B大咖秀 2018-12-16

前兩天,和同事一起去聽了某獨角獸公司的年會,短短一頓飯,刷新了我對“人才”的認識。

這家公司的人員構成,特別有意思。既有大眾公認的精英,也有那些傳統意義上的失敗者,比如簡歷平平、業績不好、長期處於備胎位置的員工。而且,這些一般人看起來根本不應該錄用,或者早該辭退的那些人,卻在公司工作時間最長。

CEO還以此為驕傲,義正言辭地告訴我:一定不能辭退廢柴。

本來,我以為他只是唱高調,想強調所謂優良的公司文化,可聽完他的一番邏輯,我由衷佩服,一個公司怎麼定義廢柴,決定公司的未來。

他們公司不少騰訊系出來的,所以一直信奉騰訊測試產品的方法,內部孵化,部門PK。騰訊每次推出一個產品都不會只讓一個團隊做,而是幾個團隊比賽,誰的好就要誰。微信的成功就是個典型案例,當年張小龍也是贏了一場艱苦的內部鬥爭。

這家獨角獸也是這個策略,每次出產品,都要競爭。壓力的確很大,但產品確實很驚豔。但這個過程裡,避免不了一個問題:成功只是少數人,公司裡充斥著失敗者。

我問CEO,既然這些人已經失敗了,那就說明他們沒有價值了,你幹嘛還留著呢?

他回答我:我是要告訴我的員工,我們可以接受失敗。而我,做為一個老闆,願意承擔失敗的風險。

這話細想其實很有道理,成功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而真正重要的是一家公司有沒有試錯的勇氣。從這個角度上說,一個公司對失敗者的態度,決定他能走多遠。

2

這個世界,因為二八法則的存在而異常殘酷,無論是就業還是創業,成功的永遠都少數人,就像曾經火遍全國的共享單車,摩拜單車創始人功成身退,成功易主;哈羅單車借力螞蟻金服,並推出網約車業務,為生存拼命找活路;而小黃車ofo卻被爆出準備破產重組。

但這並不意味著失敗一無是處。

任正非有一個“沿途下蛋”的理論,說的是我們做的很多事,其實都像一場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旅程,在這個過程裡,有人可以半路去放羊,有人可以半路去挖礦,有人可以半路去滑雪,並不是只有登頂才算成功。

重要的是,我們已經開始走上一條征服之路。

任正非曾經說過一句話,很打動人:失敗的人都理想太大,平臺太小。但華為的平臺大,我們不僅可以擁抱成功人才,還可以擁抱失敗人才。

所以,一個公司的“失敗文化”真的很重要。因為一個人之所以敢於去爬珠峰,很大程度上是相信,一旦落難,有人會去救你。

而大部失敗的公司都是因為,承受不了失敗。不做就不會錯,但今天這個時代,不做可能也活不下去。

3

樑寧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分享了阿里是怎麼培養領導力的,簡單來說六個字:先碎掉再重建。

阿里人力副總裁王民明說了兩個故事:

第 1 個故事,他加入阿里的第 1 年,非常努力,帶著團隊做了三個阿里從來沒做過的項目,可新老闆覺得這三個項目沒有價值,全砍掉了。辛苦一年,收穫為零,這讓王民明明白一件事,為什麼自己覺得有價值的事兒,在老闆看來一文不值。於是,他學會了換位思考。

第 2 個故事是阿里兩個大佬對業務發展的爭議,兩人吵了半個小時,不歡而散,結果王民明提了個建議:讓在阿里工作時間更長的老大讓步,理由讓人警醒——如果他輸了,可能會影響業績,但如果工時短的大佬輸了,可能在阿里就活不下去了。阿里需要不斷有新鮮血液,這個系統才能有活力。

“老人”要願意承認失敗,才能打破自己固定的認知,去擴展邊界。

無論是一個公司還是一個人,越成功就越容易安於現狀。我身邊有個創業的朋友,每每說起公司發展,就是兩個字:不敢。

眼下,公司剛剛步入正軌,一切運轉正常,稍有動作,就有可能錯。過去自己一個人,可以單槍匹馬,橫衝直撞,大不了就回家種地。可如今,幾百人跟著自己,一步錯,就是無數家庭的悲劇,越想越覺得恐怖。

可他沒想明白,什麼都不做也是一種選擇,而這種選擇的代價或許更大。

優秀的老闆,都懂這一點,他們願意打破自己,去學習一些新東西,也願意替員工背起失敗的黑鍋。就像樑寧說的,每一個能做大事的人,都經過無數次破碎,然後在一次次的重建裡,自己的主觀世界與自己要征服的客觀世界漸漸融合。

破碎,才是成長的關鍵。輸,有時候也是有價值的。

4

這些年在職場,我接觸過兩類廢柴,一種是拼搏上進卻沒能成功的;另一種是壓根沒心思往上爬的。

在巨大的行業競爭下,他們因為種種原因,沒能成為一個成功者。但這兩種人都很重要。

先說前一種。我以前有個同事,運氣特別差,每次帶著團隊熬夜拼命,可最後總會是功虧一簣。我經常跟他說,如果換個位置,我可能早就崩潰了。可他還能鬥志昂揚地投入下一輪戰鬥,每次都有板有眼地覆盤,自己到底為什麼失敗。

這樣的人,簡直就是公司的寶藏。因為這樣的人特別鼓舞士氣。

如果我是老闆,這樣的人就算一輩子不成功,我也要堅定地把他留下來。

曾經有人問過一個問題,在職場哪種能力的人最值錢。我看來,能力和學識都不算,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決定他有沒有前途,而這種思維方式裡,看待失敗的態度尤為重要。

這些年,很多人提到成長型思維,不僅個人需要,公司同樣需要,而要想變成一個成長型公司,必須有一個鼓勵失敗的環境。

另一種廢柴其實更加普遍,他們沒有太大野心,只想安心工作到退休。很多人會diss這種人不上進,但其實你會發現,一個公司的運作裡少不了這些螺絲釘一樣的人。他在的時候,你不覺得重要,一旦這顆螺絲釘鬆動了,整個機器都有可能無法運轉。

傅盛曾經說,改變世界的並不是精英,而是邊緣人。因為比起精英的壓力和束縛,邊緣人在工作的時候,擁有更大的發揮空間。他們不是為了錢而工作,所以更有動力去嘗試。此外,精英害怕冒險,而邊緣人嘗試新事物的成本卻很低,就算失敗了別人也不會說什麼。

所以,如何對待失敗者很重要,意味著老闆扛得住風雨,願意接受失敗,也意味著他看得懂平凡的價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