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視力篩查立功,煙臺3890個新生兒受益

癌症 新生兒 腫瘤 白內障 齊魯壹點 齊魯壹點 2017-09-09
新生兒視力篩查立功,煙臺3890個新生兒受益

煙臺山醫院王冰醫師在為新生兒做視力篩查

近日,在煙臺山醫院,一出生僅10天的嬰兒被確診視網膜母細胞瘤,煙臺山醫院眼科團隊的早期診斷為保住患兒視力贏得了一線生機。

從煙臺山醫院獲悉,醫院自2012年底在煙威地區率先開展的新生兒眼病篩查,至今已篩查20000餘例新生兒,3890餘個新生兒被確診視網膜出血、家族性滲出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先天性白內障等眼病。

出生僅10天男嬰被確診視網膜母細胞瘤

8月28日,在煙臺山醫院新生兒眼病篩查室裡,王冰主治醫師正在進行繁忙的篩查工作。當採用RetCamIII對一位剛出生10天的男嬰檢查時,發現該男嬰右眼底黃斑區中心凹旁可見一灰白色、近圓形、稍隆起的腫物,大小約2mm,已經有過2萬例篩查經驗的王冰主治醫師當時就吸了一口涼氣,對協助篩查的孫玉春老師說:“這個孩子眼底視網膜長了個腫瘤,很可能是視網膜母細胞瘤,得請郝友娟主任會診。”

郝友娟主任立即趕到新生兒眼病篩查室,經過仔細地檢查,確診為視網膜母細胞瘤,併為患兒制定了周密的治療方案。患兒的診斷及治療方案得到了北京兒童醫院和上海新華醫院專家的肯定。

視網膜母細胞瘤是嬰幼兒最常見的眼內惡性腫瘤,發病率約為1:18000-1:21000,90%患兒在三歲以前發病,約30%患兒雙眼受累,常見於3歲以下兒童,具有家族遺傳傾向,可單眼、雙眼先後或同時罹患,成人中罕見。視網膜母細胞瘤易發生顱內及遠處轉移,常危及患兒生命。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現在該惡性腫瘤的早期病變是可以治療的,甚至是可治癒的,早期治療眼底激光、冷凍治療就可以消滅腫瘤。因此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是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3890個新生兒被篩查出眼病

在沒有開展新生兒眼病篩查工作之前,由於視網膜母細胞瘤發生於嬰幼兒,早期不易發現,以往這種疾病臨床上多以“白瞳症”(俗稱“貓眼”)為首發症狀,即瞳孔區出現黃白色反光,而被家人發現,當患兒的家屬發現孩子瞳孔區發白來醫院就診時,該腫瘤在患兒的眼內已經生長的範圍很大,多屬於該病晚期階段,幸運的孩子多以摘掉病眼,保住生命為治療手段;不幸運的孩子可能已發生全身轉移,危及生命。

自從開展了新生兒眼病篩查,視網膜母細胞瘤的患兒都能夠早期被發現,為患兒和醫生贏得了寶貴的治療時機和時間,甚至有許多患兒不但能保住患眼,還能保住有用的視力。

煙臺山醫院自2012年底在煙威地區率先開展的新生兒眼病篩查,至今已篩查20000餘例新生兒,其中篩查出視網膜出血,3800餘例;家族性滲出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70餘例;先天性白內障20餘例。而且還篩查出比較罕見的有先天性無眼球,先天性眼球纖維化、先天性眼瞼畸形、先天性瞼球黏連等先天性眼病。其中足月兒初篩未通過率在20%左右,早產兒初篩未通過率31%左右。

對於篩查出了視網膜母細胞瘤、先天性無眼球、先天性眼球纖維化、先天性眼瞼畸形、先天性瞼球黏連、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脈絡膜缺損、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等等多種多樣的病變,煙臺山醫院及時對患兒採取了干預措施,根據不同病情采取了手術治療、激光治療、玻璃體注藥等方法,不僅挽救了患兒的視功能,降低新生兒眼病的致盲率,而且還為家庭及社會減輕了負擔。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淑玉 通訊員葉杏 邢守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