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淋巴瘤這位“偽裝者”

癌症 偽裝者 腫瘤 健康 健康報 健康報 2017-09-17
當心淋巴瘤這位“偽裝者”

9 月15 日是第十四個世界淋巴瘤日。如果給每個腫瘤賦予一個“角色”,那麼其中“偽裝者”的角色則非淋巴瘤莫屬。這是因為淋巴瘤不僅早期發病隱匿,不易被人察覺,且其症狀也往往與普通疾病症狀相混淆,表現極不起眼,如發熱、淋巴結無痛腫大、盜汗、消瘦等。以至於很多患者被這個“偽裝者”襲擊以後渾然不知,等到確診病情後才發現已經到了晚期,失去了治癒的機會。如何才能破解淋巴瘤的“偽裝”,並獲取最佳的治療效果呢?

當心淋巴瘤這位“偽裝者”

不痛不癢的淋巴結腫大需警惕

臨床上,淋巴瘤的首發症狀多為淺表淋巴結腫大,且超過50%的淋巴結腫大首發部位在頸部。應當注意的是,一些炎症也可以引起淋巴結的腫大。但這類腫塊與普通炎症引起的淋巴結腫大有明顯區別:通常由炎症引起的淋巴結腫塊相對柔軟、按壓有痛感;而淋巴瘤患者的淋巴結腫大則表現為“不痛不癢”、表面光滑、質感堅韌。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碰到了這種“不痛不癢”的淋巴結腫大,切莫因為“無關痛癢”而放鬆警惕,應當及早到專科醫院就診,排除淋巴瘤的可能。

另外,“B症狀”也是淋巴瘤的一個典型“偽裝”特徵。我們通常將淋巴瘤患者表現出來的發熱、消瘦和盜汗等全身性症狀稱作“B症狀”,這類症狀也容易給淋巴瘤戴上“偽裝面紗”。例如,有相當一部分的淋巴瘤患者會伴隨發熱症狀,有時溫度會超過38度,故而這一症狀常會被誤認為是感冒等疾病引發,導致貽誤病情。但如果仔細辨別,淋巴瘤引起的發熱症狀與普通感冒發熱的區別也並非無跡可尋,由淋巴瘤引起的發熱往往原因不詳、持續時間久且經抗感染治療後療效不明顯。因此,根據病人症狀進行綜合病情判斷,對於揭祕淋巴瘤的“偽裝”、確診淋巴瘤具有重要價值。

活檢病理學辨別淋巴瘤良惡

如何才能徹底破除淋巴瘤的“偽裝”,驗明淋巴瘤的“真身”呢?通過一些影像學檢查,諸如B超、CT、MRI等可以發現“潛伏”在各個部位的淋巴結腫大,並能夠“捕捉”淋巴瘤對其他部位的侵犯程度。但僅根據這些指標,無法精確判斷淋巴結腫大到底是由炎症引起還是由淋巴瘤引起,更不容易判斷其良惡性。就如同兩個同樣品種有傷疤的水果,單憑表面的疤痕,無法斷定其是由於磕碰損傷還是被蛀蟲掏空所致。

病理活檢可精確區分腫瘤的分型,因而也是確診淋巴瘤的“金標準”。通過對淺表腫大淋巴結的活檢(某些深部淋巴結的空芯針穿刺),獲取腫塊組織,製作成病理切片。病理醫生通過高倍顯微鏡,觀察組織細胞的形態結構,配合一定的輔助手段(如免疫組化和基因重排)進而確診腫塊的“良惡”,並進一步確定淋巴瘤的具體類型,做到因病施治。

六成以上淋巴瘤患者可獲治癒

淋巴瘤有一個龐大的“家族”,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分類,淋巴瘤各種類型、亞型多達60多種。這麼多的“成員”該如何劃分呢?傳統方法將這麼多的腫瘤類型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大類。非霍奇金淋巴瘤根據起源細胞的不同,又通常可以分成B細胞淋巴瘤、T或NK細胞淋巴瘤兩大類。在數十種淋巴瘤亞型中,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最為常見,在我國人群發病人數約佔所有惡性淋巴瘤的1/3。

不同於大部分的惡性腫瘤多以手術治療為主要手段,或者是手術治療後輔以放化療,淋巴瘤的治療有一套獨特方法。這是因為淋巴瘤屬於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最初起病時不一定侷限在某一個地方,很多時候會累及其他部位,在這種情況下,外科手術就不能實現“一勞永逸”,必須經過全身性的系統治療方能殺滅腫瘤。化療是淋巴瘤治療最常用的方式,此外還可以選擇化療與靶向治療結合的方式,以取得更好療效。

當被診斷為淋巴瘤時,應當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切莫因為“不痛不癢”的症狀掉以輕心。數據表明,超過60%的淋巴瘤患者經過積極規範的治療可獲得治癒效果。早期發現對於淋巴瘤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規範治療與非規範治療所帶來的療效有顯著差異。

文/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腫瘤內科主任醫師 曹軍寧

整理/王懿輝 王廣兆

原創聲明: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自助獲取轉載授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