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癌症:萬分之一的發病率,藥企對這一狹小“市場”不感興趣,儘管治癒率高,但抗癌藥仍十分匱乏'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8年第32期,原文標題《兒童癌症:靜待陽光照射》,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文/黃子懿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8年第32期,原文標題《兒童癌症:靜待陽光照射》,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文/黃子懿

兒童癌症:萬分之一的發病率,藥企對這一狹小“市場”不感興趣,儘管治癒率高,但抗癌藥仍十分匱乏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一位母親在與患癌的兒子交流

“媽媽,你要記得我”

對於不到4歲的小皓宇來講,童年正在成為很痛苦的記憶。

在同齡小朋友都進入幼兒園、擺弄玩具和繪本時,他卻損失了自己身體的一切毛髮,面容慘白地躺在醫院一米多寬的病床上,身上插著導管,依偎在母親李蓉的懷裡。

他下肢沒有知覺,無法站立和行走,翻身時需要李蓉用手把他扶起,調整姿勢後再躺下。疼的時候,他會哭鬧著大喊大鬧要媽媽抱,李蓉只好一邊抱著他,一邊拿出手機放動畫片讓他觀看,儘可能調低音量,避免打擾他人。

即使在這片刻安靜的間隙,李蓉也是一臉愁容。講述兒子的病情時,這位母親的眼淚一直在眼珠裡打轉。她兒子患的是神經母細胞瘤,一種罕見的兒童實體腫瘤病症,被發現時已在全身轉移擴散:腦袋上、左下巴、椎管中、骨髓裡都有腫瘤。最嚴重的時候,腫瘤壓迫神經造成排尿困難,加上週身疼痛,小皓宇難受得整夜無法入眠。

“他這麼小,怎麼會得腫瘤?”兩個月前,當兒子在天津兒童醫院確診時,她仍不敢相信,僅有3歲多的小皓宇,會患上一種看似只屬於成年人的疾病,直到後來轉院,來到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

走進這個全國最早的兒童實體腫瘤診治科室,所見都的是和小皓宇一樣的清一色“小光頭”,他們掉了眉發,似乎失去了這個年齡應有的亮色,與科室走廊、病房裡裝飾得五顏六色的卡通人像形成鮮明對比。甚至,記者一度需要小心翼翼地詢問守候在旁的父母,才能分辨出孩子的性別。

患兒來自五湖四海:四川、天津、河北、黑龍江……不管哪裡,經歷都非常相似:突然發病,數次被誤診,輾轉多個醫院,直至確認惡性腫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這已成導致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因素,僅次於意外傷害。

兒童惡性腫瘤,俗稱“兒童癌症”,通常用於指15歲以下的兒童。WHO資料顯示,兒童期癌症相當罕見,僅佔癌症總數的0.5%至4.6%。全世界兒童期癌症總髮病率為每100萬名兒童50至200例。而在中國,2017年大約有3.5萬名15歲以下的兒童被診斷患癌症,目前患兒總數約在15萬左右。

“發病率大約在萬分之一左右,緩慢提升。”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主任閆傑近些年來愈發感覺忙碌。成為科室主任10年以來,科室每年的門診數量已從1000餘人次增至如今的8000餘人次。而在1986年她剛參加工作時,整個科室只有6張床,還經常收不滿,只好兼收外科病。“換現在完全不可能。”閆傑說。

現有的38張病床供不應求,科室常常加床至60餘張。即使這樣,每天仍有病人進不來。外地病人佔了75%左右,因為這是全國少數幾個能開展兒童實體瘤專業診治的科室。與龐大的患者群體相比,全國現在僅有兩家腫瘤醫院有兒童腫瘤科,另一家是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以血液系統腫瘤為主。

說起兒童腫瘤,最普遍的反應是兒童白血病。實際上,兒童腫瘤主要分實體腫瘤和血液系統腫瘤兩大類。白血病是最常見的血液系統腫瘤,而實體腫瘤是各種“母細胞瘤”,包括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等。由於發病率比成人低,大眾甚至諸多基層醫生對兒童腫瘤知識往往匱乏。

來到天津市腫瘤醫院的患兒,幾乎都有過被誤診的經歷。2018年3月,當小皓宇在家發病,左下巴腫大、吃喝困難時,當地大夫診斷為“淋巴結腫大”,吃藥半月,病情不見好轉,反而愈發嚴重。腫瘤擠壓神經,他走路開始不穩,一碰就倒。李蓉把孩子直接送往兒童醫院後查出,這不是普通腫瘤,懷疑已是轉移,但仍未確診。

與成人腫瘤不同,兒童腫瘤進展極快,從Ⅰ期發展到Ⅳ期往往在三四個月之間。一旦誤診,將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但由於認知不足和缺乏早期篩查機制等,早期的腫瘤發現很難,一經發現,幾乎都是晚期。閆傑說,相對較好的一個早發現方式是,定期帶孩子去查B超。

但很少有家長會有這個意識,所有的小朋友發病前幾乎都一切正常。來自四川的2歲女童王琳琳也患有神經母細胞瘤,IV期高危。她原本很是活潑,親友們都稱她為“猴子”。2018年1月,她在家裡玩耍時突感胸口劇疼。她聰明好動,開口說話很早,當晚主動開口對媽媽張彤說:“媽媽,我胸口疼。”

張彤翌日立即將其送往當地醫院,醫生做了胸片,說肺上有東西,但不能確定是什麼。後來,張彤按住她做了CT,發現有腫瘤。經家人商議後,王琳琳被送到重慶兒童醫院診治,花費20多萬元,手術卻失敗了。這位母親至今還在想,如果她沒有那麼早說話、如果她一上來就被送到這裡,如今的病情會怎樣。

“如果嚴格定義,未確診也叫誤診的話,估計超80%的患兒都有過被誤診的經歷,只是誤診多少、時間和後果不同而已。”美國杜克大學癌症生物學博士、向日葵兒童癌症基金會創始人李治中說,“這也不能怪基層醫生,他們可能一輩子也不會見到幾個。”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8年第32期,原文標題《兒童癌症:靜待陽光照射》,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文/黃子懿

兒童癌症:萬分之一的發病率,藥企對這一狹小“市場”不感興趣,儘管治癒率高,但抗癌藥仍十分匱乏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一位母親在與患癌的兒子交流

“媽媽,你要記得我”

對於不到4歲的小皓宇來講,童年正在成為很痛苦的記憶。

在同齡小朋友都進入幼兒園、擺弄玩具和繪本時,他卻損失了自己身體的一切毛髮,面容慘白地躺在醫院一米多寬的病床上,身上插著導管,依偎在母親李蓉的懷裡。

他下肢沒有知覺,無法站立和行走,翻身時需要李蓉用手把他扶起,調整姿勢後再躺下。疼的時候,他會哭鬧著大喊大鬧要媽媽抱,李蓉只好一邊抱著他,一邊拿出手機放動畫片讓他觀看,儘可能調低音量,避免打擾他人。

即使在這片刻安靜的間隙,李蓉也是一臉愁容。講述兒子的病情時,這位母親的眼淚一直在眼珠裡打轉。她兒子患的是神經母細胞瘤,一種罕見的兒童實體腫瘤病症,被發現時已在全身轉移擴散:腦袋上、左下巴、椎管中、骨髓裡都有腫瘤。最嚴重的時候,腫瘤壓迫神經造成排尿困難,加上週身疼痛,小皓宇難受得整夜無法入眠。

“他這麼小,怎麼會得腫瘤?”兩個月前,當兒子在天津兒童醫院確診時,她仍不敢相信,僅有3歲多的小皓宇,會患上一種看似只屬於成年人的疾病,直到後來轉院,來到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

走進這個全國最早的兒童實體腫瘤診治科室,所見都的是和小皓宇一樣的清一色“小光頭”,他們掉了眉發,似乎失去了這個年齡應有的亮色,與科室走廊、病房裡裝飾得五顏六色的卡通人像形成鮮明對比。甚至,記者一度需要小心翼翼地詢問守候在旁的父母,才能分辨出孩子的性別。

患兒來自五湖四海:四川、天津、河北、黑龍江……不管哪裡,經歷都非常相似:突然發病,數次被誤診,輾轉多個醫院,直至確認惡性腫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這已成導致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因素,僅次於意外傷害。

兒童惡性腫瘤,俗稱“兒童癌症”,通常用於指15歲以下的兒童。WHO資料顯示,兒童期癌症相當罕見,僅佔癌症總數的0.5%至4.6%。全世界兒童期癌症總髮病率為每100萬名兒童50至200例。而在中國,2017年大約有3.5萬名15歲以下的兒童被診斷患癌症,目前患兒總數約在15萬左右。

“發病率大約在萬分之一左右,緩慢提升。”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主任閆傑近些年來愈發感覺忙碌。成為科室主任10年以來,科室每年的門診數量已從1000餘人次增至如今的8000餘人次。而在1986年她剛參加工作時,整個科室只有6張床,還經常收不滿,只好兼收外科病。“換現在完全不可能。”閆傑說。

現有的38張病床供不應求,科室常常加床至60餘張。即使這樣,每天仍有病人進不來。外地病人佔了75%左右,因為這是全國少數幾個能開展兒童實體瘤專業診治的科室。與龐大的患者群體相比,全國現在僅有兩家腫瘤醫院有兒童腫瘤科,另一家是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以血液系統腫瘤為主。

說起兒童腫瘤,最普遍的反應是兒童白血病。實際上,兒童腫瘤主要分實體腫瘤和血液系統腫瘤兩大類。白血病是最常見的血液系統腫瘤,而實體腫瘤是各種“母細胞瘤”,包括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等。由於發病率比成人低,大眾甚至諸多基層醫生對兒童腫瘤知識往往匱乏。

來到天津市腫瘤醫院的患兒,幾乎都有過被誤診的經歷。2018年3月,當小皓宇在家發病,左下巴腫大、吃喝困難時,當地大夫診斷為“淋巴結腫大”,吃藥半月,病情不見好轉,反而愈發嚴重。腫瘤擠壓神經,他走路開始不穩,一碰就倒。李蓉把孩子直接送往兒童醫院後查出,這不是普通腫瘤,懷疑已是轉移,但仍未確診。

與成人腫瘤不同,兒童腫瘤進展極快,從Ⅰ期發展到Ⅳ期往往在三四個月之間。一旦誤診,將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但由於認知不足和缺乏早期篩查機制等,早期的腫瘤發現很難,一經發現,幾乎都是晚期。閆傑說,相對較好的一個早發現方式是,定期帶孩子去查B超。

但很少有家長會有這個意識,所有的小朋友發病前幾乎都一切正常。來自四川的2歲女童王琳琳也患有神經母細胞瘤,IV期高危。她原本很是活潑,親友們都稱她為“猴子”。2018年1月,她在家裡玩耍時突感胸口劇疼。她聰明好動,開口說話很早,當晚主動開口對媽媽張彤說:“媽媽,我胸口疼。”

張彤翌日立即將其送往當地醫院,醫生做了胸片,說肺上有東西,但不能確定是什麼。後來,張彤按住她做了CT,發現有腫瘤。經家人商議後,王琳琳被送到重慶兒童醫院診治,花費20多萬元,手術卻失敗了。這位母親至今還在想,如果她沒有那麼早說話、如果她一上來就被送到這裡,如今的病情會怎樣。

“如果嚴格定義,未確診也叫誤診的話,估計超80%的患兒都有過被誤診的經歷,只是誤診多少、時間和後果不同而已。”美國杜克大學癌症生物學博士、向日葵兒童癌症基金會創始人李治中說,“這也不能怪基層醫生,他們可能一輩子也不會見到幾個。”

兒童癌症:萬分之一的發病率,藥企對這一狹小“市場”不感興趣,儘管治癒率高,但抗癌藥仍十分匱乏

美國杜克大學癌症生物學博士、向日葵兒童癌症基金會創始人李治中(王旭華 攝)

生病之後,王琳琳不再活潑了。7月末的某個下午,當陽光透過兩米高的大窗戶照射進來,她表現出很不適應,從睡夢中驚醒,哭鬧著用手要遮住陽光。媽媽只有一邊唱歌安撫她入睡,一邊為她遮陰庇護。“她變了很多。”張彤苦笑著說。

被改變的不僅是孩子,還有整個家庭。孩子生病後,父母至少一方會放棄工作,全身心陪孩子治病。腫瘤醫院門口扎堆的租房中介中,總有些年輕父母的身影。張彤辭了四川的工作,來到天津,在醫院附近租了每月2400多元的一居室,全職照料,父親則是每月請假來定期看望王琳琳。兩人結婚五年,才有了王琳琳這一個孩子。

李蓉家住靜海區,是天津本市人,也為了小皓宇在醫院對面租了房,隔天過來驗血。化療期間,小皓宇吃不下東西,一度噁心嘔吐。做母親的看了非常心疼,自己也吃不下了,“一家人都是崩潰的邊緣”。

最讓她心疼的是,孩子每次發病疼痛時。疼得難受,小皓宇會自己打自己胸口,抽自己嘴巴,白天黑夜都睡不著覺。最難受時,他經常大喊:“媽媽我不想離開你,媽媽我叫小皓宇,你要記得我。”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8年第32期,原文標題《兒童癌症:靜待陽光照射》,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文/黃子懿

兒童癌症:萬分之一的發病率,藥企對這一狹小“市場”不感興趣,儘管治癒率高,但抗癌藥仍十分匱乏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一位母親在與患癌的兒子交流

“媽媽,你要記得我”

對於不到4歲的小皓宇來講,童年正在成為很痛苦的記憶。

在同齡小朋友都進入幼兒園、擺弄玩具和繪本時,他卻損失了自己身體的一切毛髮,面容慘白地躺在醫院一米多寬的病床上,身上插著導管,依偎在母親李蓉的懷裡。

他下肢沒有知覺,無法站立和行走,翻身時需要李蓉用手把他扶起,調整姿勢後再躺下。疼的時候,他會哭鬧著大喊大鬧要媽媽抱,李蓉只好一邊抱著他,一邊拿出手機放動畫片讓他觀看,儘可能調低音量,避免打擾他人。

即使在這片刻安靜的間隙,李蓉也是一臉愁容。講述兒子的病情時,這位母親的眼淚一直在眼珠裡打轉。她兒子患的是神經母細胞瘤,一種罕見的兒童實體腫瘤病症,被發現時已在全身轉移擴散:腦袋上、左下巴、椎管中、骨髓裡都有腫瘤。最嚴重的時候,腫瘤壓迫神經造成排尿困難,加上週身疼痛,小皓宇難受得整夜無法入眠。

“他這麼小,怎麼會得腫瘤?”兩個月前,當兒子在天津兒童醫院確診時,她仍不敢相信,僅有3歲多的小皓宇,會患上一種看似只屬於成年人的疾病,直到後來轉院,來到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

走進這個全國最早的兒童實體腫瘤診治科室,所見都的是和小皓宇一樣的清一色“小光頭”,他們掉了眉發,似乎失去了這個年齡應有的亮色,與科室走廊、病房裡裝飾得五顏六色的卡通人像形成鮮明對比。甚至,記者一度需要小心翼翼地詢問守候在旁的父母,才能分辨出孩子的性別。

患兒來自五湖四海:四川、天津、河北、黑龍江……不管哪裡,經歷都非常相似:突然發病,數次被誤診,輾轉多個醫院,直至確認惡性腫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這已成導致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因素,僅次於意外傷害。

兒童惡性腫瘤,俗稱“兒童癌症”,通常用於指15歲以下的兒童。WHO資料顯示,兒童期癌症相當罕見,僅佔癌症總數的0.5%至4.6%。全世界兒童期癌症總髮病率為每100萬名兒童50至200例。而在中國,2017年大約有3.5萬名15歲以下的兒童被診斷患癌症,目前患兒總數約在15萬左右。

“發病率大約在萬分之一左右,緩慢提升。”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主任閆傑近些年來愈發感覺忙碌。成為科室主任10年以來,科室每年的門診數量已從1000餘人次增至如今的8000餘人次。而在1986年她剛參加工作時,整個科室只有6張床,還經常收不滿,只好兼收外科病。“換現在完全不可能。”閆傑說。

現有的38張病床供不應求,科室常常加床至60餘張。即使這樣,每天仍有病人進不來。外地病人佔了75%左右,因為這是全國少數幾個能開展兒童實體瘤專業診治的科室。與龐大的患者群體相比,全國現在僅有兩家腫瘤醫院有兒童腫瘤科,另一家是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以血液系統腫瘤為主。

說起兒童腫瘤,最普遍的反應是兒童白血病。實際上,兒童腫瘤主要分實體腫瘤和血液系統腫瘤兩大類。白血病是最常見的血液系統腫瘤,而實體腫瘤是各種“母細胞瘤”,包括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等。由於發病率比成人低,大眾甚至諸多基層醫生對兒童腫瘤知識往往匱乏。

來到天津市腫瘤醫院的患兒,幾乎都有過被誤診的經歷。2018年3月,當小皓宇在家發病,左下巴腫大、吃喝困難時,當地大夫診斷為“淋巴結腫大”,吃藥半月,病情不見好轉,反而愈發嚴重。腫瘤擠壓神經,他走路開始不穩,一碰就倒。李蓉把孩子直接送往兒童醫院後查出,這不是普通腫瘤,懷疑已是轉移,但仍未確診。

與成人腫瘤不同,兒童腫瘤進展極快,從Ⅰ期發展到Ⅳ期往往在三四個月之間。一旦誤診,將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但由於認知不足和缺乏早期篩查機制等,早期的腫瘤發現很難,一經發現,幾乎都是晚期。閆傑說,相對較好的一個早發現方式是,定期帶孩子去查B超。

但很少有家長會有這個意識,所有的小朋友發病前幾乎都一切正常。來自四川的2歲女童王琳琳也患有神經母細胞瘤,IV期高危。她原本很是活潑,親友們都稱她為“猴子”。2018年1月,她在家裡玩耍時突感胸口劇疼。她聰明好動,開口說話很早,當晚主動開口對媽媽張彤說:“媽媽,我胸口疼。”

張彤翌日立即將其送往當地醫院,醫生做了胸片,說肺上有東西,但不能確定是什麼。後來,張彤按住她做了CT,發現有腫瘤。經家人商議後,王琳琳被送到重慶兒童醫院診治,花費20多萬元,手術卻失敗了。這位母親至今還在想,如果她沒有那麼早說話、如果她一上來就被送到這裡,如今的病情會怎樣。

“如果嚴格定義,未確診也叫誤診的話,估計超80%的患兒都有過被誤診的經歷,只是誤診多少、時間和後果不同而已。”美國杜克大學癌症生物學博士、向日葵兒童癌症基金會創始人李治中說,“這也不能怪基層醫生,他們可能一輩子也不會見到幾個。”

兒童癌症:萬分之一的發病率,藥企對這一狹小“市場”不感興趣,儘管治癒率高,但抗癌藥仍十分匱乏

美國杜克大學癌症生物學博士、向日葵兒童癌症基金會創始人李治中(王旭華 攝)

生病之後,王琳琳不再活潑了。7月末的某個下午,當陽光透過兩米高的大窗戶照射進來,她表現出很不適應,從睡夢中驚醒,哭鬧著用手要遮住陽光。媽媽只有一邊唱歌安撫她入睡,一邊為她遮陰庇護。“她變了很多。”張彤苦笑著說。

被改變的不僅是孩子,還有整個家庭。孩子生病後,父母至少一方會放棄工作,全身心陪孩子治病。腫瘤醫院門口扎堆的租房中介中,總有些年輕父母的身影。張彤辭了四川的工作,來到天津,在醫院附近租了每月2400多元的一居室,全職照料,父親則是每月請假來定期看望王琳琳。兩人結婚五年,才有了王琳琳這一個孩子。

李蓉家住靜海區,是天津本市人,也為了小皓宇在醫院對面租了房,隔天過來驗血。化療期間,小皓宇吃不下東西,一度噁心嘔吐。做母親的看了非常心疼,自己也吃不下了,“一家人都是崩潰的邊緣”。

最讓她心疼的是,孩子每次發病疼痛時。疼得難受,小皓宇會自己打自己胸口,抽自己嘴巴,白天黑夜都睡不著覺。最難受時,他經常大喊:“媽媽我不想離開你,媽媽我叫小皓宇,你要記得我。”

兒童癌症:萬分之一的發病率,藥企對這一狹小“市場”不感興趣,儘管治癒率高,但抗癌藥仍十分匱乏

廣州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內,兩位患兒在一起玩遊戲

能治癒的疾病

用醫生的話說,6月22日,小皓宇被送進醫院時,已是病入膏肓。他眼睛發青腫起,乍看像是熊貓眼,走立困難,需要媽媽一直攙扶。發病前,他在家一切正常,除了走路會一踮一踮。母親曾以為,這是他此前摔過跤的緣故。

經過穿刺、骨穿等五天檢查,小皓宇被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的IV期高危,需要立即住院治療。閆傑告訴李蓉,孩子身上的腫瘤已擴散至全身,各項指標都不達標,能不能挺過這一關化療還難說。

化療的第一個療程,小皓宇反應激烈,不僅噁心嘔吐、吃不下飯,還感冒發燒,整日咳嗽。整個第一個療程,小皓宇在醫院住了半個多月,輸了4磅多血,艱難地挺過來了。李蓉驚喜地發現,兒子的情況在好轉。至少,送往醫院時的熊貓眼、腦袋和下巴的“包”慢慢地下去了。“這多少算是一個奇蹟。”閆傑對李蓉說。

對於閆傑來講,兒童腫瘤的診治中,奇蹟並不少見,“小孩子的生命力特別強”。她曾按照經驗判斷可能不行的病例,經常治著治著“居然都能活過來”。孩子們懵懂天真,並不知癌症意味著什麼。化療期間,他們沒有心理負擔,藥物吃了吐、吐了接著吃,“好多成年人還沒吃就開始吐了”。

與成人癌症被稱為“眾病之王”相比,兒童腫瘤治癒率相對較高,二者在發病肌理、治療方式都有很大不同。兒童癌症發病快、進展快,但對化療藥物的敏感度也更高,即使是腫瘤已擴散,也有治癒的可能。

“同樣的化療藥,無論按公斤體重算還是單位面積算,兒童的劑量都比成人的要大。” 是因為兒童腫瘤細胞往往處於複製和活動中,這時用藥效果更好,而成人腫瘤以上皮性的癌變尤為多見,與兒童腫瘤相比化療多不敏感,同時兒童組織修復能力也更強。李治中則補充,兒童癌症的基因突變往往很少,一般只有幾個,抗藥性的可能性也更低。

目前,國內外兒童腫瘤的治癒率很高。在美國,兒童癌症存活率達80%。而在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總體治癒率(五年存活率)也在70%多以上。其中,淋巴瘤達80%以上、肝母細胞瘤90%、腎母細胞瘤90%以上,閆傑認為嚴重最難治癒的神經母細胞瘤,也在50%以上。

但這些高治癒率,並不為多數民眾乃是地方醫生所熟知。最初在基層醫院看病的家長們,幾乎都曾聽過醫生放棄治療的勸告。在重慶兒童醫院時,醫生曾經勸過張彤一家人放棄,“繼續治下去,有很大可能人財兩空”。

8月3日,閆傑在出門診時,遇到了一個腎母細胞瘤肺轉移的患兒,母親是來自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腫瘤醫院)的醫護人員。在當地醫院看過後,醫生徑自告訴她希望渺茫,“生二胎吧”。閆傑則安慰她,腎母細胞瘤治癒率很高,即使肺轉移,治癒率也在70%以上。這位本身就對腫瘤有一定認知的媽媽,仍忍不住戰戰兢兢地問閆傑:“能活到20多歲嗎?能我就滿足了。”“肯定不止。”閆傑耐心地答道。

家屬的焦慮,也來自就診時所遇尷尬與空白。絕大多數兒童醫院並不擅長腫瘤,而諸多腫瘤醫院也沒有開設兒科。王琳琳在重慶住院時,被安排在了心胸外科,以治療小兒心臟病為主,手術都是從北京請來的專家主刀。而在小皓宇也輾轉到天津兒童醫院確診,李蓉一聽是腫瘤,經判斷趕緊送來了腫瘤醫院。

“兒童腫瘤的診治,對多學科會診的要求很高。”李治中說,兒童腫瘤的治療,綜合治療需要跟上,後者也是中國診療體系的一個難點。比如,兒童的放療就需要保持身體不動,這又涉及小兒麻醉,目前中國能施行的醫院很少。

1982年,中國腫瘤學創始人金顯宅根據兒童腫瘤的特點,在天津市腫瘤醫院組建了兒科。閆傑說,一個兒童腫瘤科方便把將病人都管理起來,銜接治療流程、術後隨訪等。“要是擱在各個科室裡,沒有全面建議,病人不知道往哪去,有時候就疏忽了,甚至跑了。”

在兒童腫瘤科待了32年,閆傑見證了諸多悲歡離合。兒童腫瘤的發病,尤其是實體瘤中多見的各種母細胞瘤,多是因為在母體中胚胎髮育的缺陷或基因突變,造成細胞變異。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懷孕期間遭受過一定量的電離輻射或接觸某些化學有害物質等,都會加大胎兒患病的風險。但與幾乎所有癌症一樣,很難找到具體的病因。

許多夫妻在子女患病前後離了婚。閆傑曾遇到過一位有醫學背景的父親,在兒子患病後指責女方基因有缺陷,只因其有直系親屬患有肝癌,“肯定是他媽媽的事兒”。閆傑只好解釋,“母體”並非指母親,而是母細胞。對方又認為,那就是他倆基因不合適,不能再結合在一起。離婚後,母親含辛茹苦,一人帶著孩子治病,所幸效果挺好。“現在還活得好好的呢。”講到這裡她嘆了口氣,“多可恨吶。”

也有好心人時常來獻愛心。每週三,會有志願機構來到精心裝扮過活動室為患兒和家屬做活動。曾經還有一位中央財經大學的教授,來探望患成年癌症的朋友時,偶然得知了兒童腫瘤科的存在。該教授看見病房裡滿目的“小光頭”,動了惻隱之心,主動聯繫科室,說願意出資數萬元捐助困難家庭治病。

這筆錢最後給了一個東北地區的困難家庭,患兒是一位神經母細胞瘤晚期的小女孩。化療剛開始沒多久,一家人就沒錢了。父親有放棄之念,但女孩的姥爺說:“主任您儘管治,錢我來想辦法。”姥爺最後東拼西湊,借來了所有能借的錢,硬生生地讓女孩治完所有療程。

一如這位姥爺,多數家庭都在默默地咬牙挺著。李蓉和張彤,都孤身一人住在腫瘤醫院附近。李蓉每日花費在200~300元,主要用在食宿上。她很少帶兒子去人多的地方,怕花錢,更怕感染。每天在醫院與出租房兩點一線之間奔波,一到夜幕降臨,巨大的孤獨感就會襲來。

在幾十公里外,她的家靜海區,還有兩個女兒由丈夫照料著,一個9歲,一個12歲。想家的時候,她就會拿出手機裡過去的照片挨著翻看。張彤說,她會盡最大努力,哪怕只能讓小皓宇多活幾年。兩個女兒告訴她:“弟弟能活多久,我們就能開心多久。”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8年第32期,原文標題《兒童癌症:靜待陽光照射》,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文/黃子懿

兒童癌症:萬分之一的發病率,藥企對這一狹小“市場”不感興趣,儘管治癒率高,但抗癌藥仍十分匱乏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一位母親在與患癌的兒子交流

“媽媽,你要記得我”

對於不到4歲的小皓宇來講,童年正在成為很痛苦的記憶。

在同齡小朋友都進入幼兒園、擺弄玩具和繪本時,他卻損失了自己身體的一切毛髮,面容慘白地躺在醫院一米多寬的病床上,身上插著導管,依偎在母親李蓉的懷裡。

他下肢沒有知覺,無法站立和行走,翻身時需要李蓉用手把他扶起,調整姿勢後再躺下。疼的時候,他會哭鬧著大喊大鬧要媽媽抱,李蓉只好一邊抱著他,一邊拿出手機放動畫片讓他觀看,儘可能調低音量,避免打擾他人。

即使在這片刻安靜的間隙,李蓉也是一臉愁容。講述兒子的病情時,這位母親的眼淚一直在眼珠裡打轉。她兒子患的是神經母細胞瘤,一種罕見的兒童實體腫瘤病症,被發現時已在全身轉移擴散:腦袋上、左下巴、椎管中、骨髓裡都有腫瘤。最嚴重的時候,腫瘤壓迫神經造成排尿困難,加上週身疼痛,小皓宇難受得整夜無法入眠。

“他這麼小,怎麼會得腫瘤?”兩個月前,當兒子在天津兒童醫院確診時,她仍不敢相信,僅有3歲多的小皓宇,會患上一種看似只屬於成年人的疾病,直到後來轉院,來到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

走進這個全國最早的兒童實體腫瘤診治科室,所見都的是和小皓宇一樣的清一色“小光頭”,他們掉了眉發,似乎失去了這個年齡應有的亮色,與科室走廊、病房裡裝飾得五顏六色的卡通人像形成鮮明對比。甚至,記者一度需要小心翼翼地詢問守候在旁的父母,才能分辨出孩子的性別。

患兒來自五湖四海:四川、天津、河北、黑龍江……不管哪裡,經歷都非常相似:突然發病,數次被誤診,輾轉多個醫院,直至確認惡性腫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這已成導致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因素,僅次於意外傷害。

兒童惡性腫瘤,俗稱“兒童癌症”,通常用於指15歲以下的兒童。WHO資料顯示,兒童期癌症相當罕見,僅佔癌症總數的0.5%至4.6%。全世界兒童期癌症總髮病率為每100萬名兒童50至200例。而在中國,2017年大約有3.5萬名15歲以下的兒童被診斷患癌症,目前患兒總數約在15萬左右。

“發病率大約在萬分之一左右,緩慢提升。”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主任閆傑近些年來愈發感覺忙碌。成為科室主任10年以來,科室每年的門診數量已從1000餘人次增至如今的8000餘人次。而在1986年她剛參加工作時,整個科室只有6張床,還經常收不滿,只好兼收外科病。“換現在完全不可能。”閆傑說。

現有的38張病床供不應求,科室常常加床至60餘張。即使這樣,每天仍有病人進不來。外地病人佔了75%左右,因為這是全國少數幾個能開展兒童實體瘤專業診治的科室。與龐大的患者群體相比,全國現在僅有兩家腫瘤醫院有兒童腫瘤科,另一家是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以血液系統腫瘤為主。

說起兒童腫瘤,最普遍的反應是兒童白血病。實際上,兒童腫瘤主要分實體腫瘤和血液系統腫瘤兩大類。白血病是最常見的血液系統腫瘤,而實體腫瘤是各種“母細胞瘤”,包括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等。由於發病率比成人低,大眾甚至諸多基層醫生對兒童腫瘤知識往往匱乏。

來到天津市腫瘤醫院的患兒,幾乎都有過被誤診的經歷。2018年3月,當小皓宇在家發病,左下巴腫大、吃喝困難時,當地大夫診斷為“淋巴結腫大”,吃藥半月,病情不見好轉,反而愈發嚴重。腫瘤擠壓神經,他走路開始不穩,一碰就倒。李蓉把孩子直接送往兒童醫院後查出,這不是普通腫瘤,懷疑已是轉移,但仍未確診。

與成人腫瘤不同,兒童腫瘤進展極快,從Ⅰ期發展到Ⅳ期往往在三四個月之間。一旦誤診,將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但由於認知不足和缺乏早期篩查機制等,早期的腫瘤發現很難,一經發現,幾乎都是晚期。閆傑說,相對較好的一個早發現方式是,定期帶孩子去查B超。

但很少有家長會有這個意識,所有的小朋友發病前幾乎都一切正常。來自四川的2歲女童王琳琳也患有神經母細胞瘤,IV期高危。她原本很是活潑,親友們都稱她為“猴子”。2018年1月,她在家裡玩耍時突感胸口劇疼。她聰明好動,開口說話很早,當晚主動開口對媽媽張彤說:“媽媽,我胸口疼。”

張彤翌日立即將其送往當地醫院,醫生做了胸片,說肺上有東西,但不能確定是什麼。後來,張彤按住她做了CT,發現有腫瘤。經家人商議後,王琳琳被送到重慶兒童醫院診治,花費20多萬元,手術卻失敗了。這位母親至今還在想,如果她沒有那麼早說話、如果她一上來就被送到這裡,如今的病情會怎樣。

“如果嚴格定義,未確診也叫誤診的話,估計超80%的患兒都有過被誤診的經歷,只是誤診多少、時間和後果不同而已。”美國杜克大學癌症生物學博士、向日葵兒童癌症基金會創始人李治中說,“這也不能怪基層醫生,他們可能一輩子也不會見到幾個。”

兒童癌症:萬分之一的發病率,藥企對這一狹小“市場”不感興趣,儘管治癒率高,但抗癌藥仍十分匱乏

美國杜克大學癌症生物學博士、向日葵兒童癌症基金會創始人李治中(王旭華 攝)

生病之後,王琳琳不再活潑了。7月末的某個下午,當陽光透過兩米高的大窗戶照射進來,她表現出很不適應,從睡夢中驚醒,哭鬧著用手要遮住陽光。媽媽只有一邊唱歌安撫她入睡,一邊為她遮陰庇護。“她變了很多。”張彤苦笑著說。

被改變的不僅是孩子,還有整個家庭。孩子生病後,父母至少一方會放棄工作,全身心陪孩子治病。腫瘤醫院門口扎堆的租房中介中,總有些年輕父母的身影。張彤辭了四川的工作,來到天津,在醫院附近租了每月2400多元的一居室,全職照料,父親則是每月請假來定期看望王琳琳。兩人結婚五年,才有了王琳琳這一個孩子。

李蓉家住靜海區,是天津本市人,也為了小皓宇在醫院對面租了房,隔天過來驗血。化療期間,小皓宇吃不下東西,一度噁心嘔吐。做母親的看了非常心疼,自己也吃不下了,“一家人都是崩潰的邊緣”。

最讓她心疼的是,孩子每次發病疼痛時。疼得難受,小皓宇會自己打自己胸口,抽自己嘴巴,白天黑夜都睡不著覺。最難受時,他經常大喊:“媽媽我不想離開你,媽媽我叫小皓宇,你要記得我。”

兒童癌症:萬分之一的發病率,藥企對這一狹小“市場”不感興趣,儘管治癒率高,但抗癌藥仍十分匱乏

廣州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內,兩位患兒在一起玩遊戲

能治癒的疾病

用醫生的話說,6月22日,小皓宇被送進醫院時,已是病入膏肓。他眼睛發青腫起,乍看像是熊貓眼,走立困難,需要媽媽一直攙扶。發病前,他在家一切正常,除了走路會一踮一踮。母親曾以為,這是他此前摔過跤的緣故。

經過穿刺、骨穿等五天檢查,小皓宇被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的IV期高危,需要立即住院治療。閆傑告訴李蓉,孩子身上的腫瘤已擴散至全身,各項指標都不達標,能不能挺過這一關化療還難說。

化療的第一個療程,小皓宇反應激烈,不僅噁心嘔吐、吃不下飯,還感冒發燒,整日咳嗽。整個第一個療程,小皓宇在醫院住了半個多月,輸了4磅多血,艱難地挺過來了。李蓉驚喜地發現,兒子的情況在好轉。至少,送往醫院時的熊貓眼、腦袋和下巴的“包”慢慢地下去了。“這多少算是一個奇蹟。”閆傑對李蓉說。

對於閆傑來講,兒童腫瘤的診治中,奇蹟並不少見,“小孩子的生命力特別強”。她曾按照經驗判斷可能不行的病例,經常治著治著“居然都能活過來”。孩子們懵懂天真,並不知癌症意味著什麼。化療期間,他們沒有心理負擔,藥物吃了吐、吐了接著吃,“好多成年人還沒吃就開始吐了”。

與成人癌症被稱為“眾病之王”相比,兒童腫瘤治癒率相對較高,二者在發病肌理、治療方式都有很大不同。兒童癌症發病快、進展快,但對化療藥物的敏感度也更高,即使是腫瘤已擴散,也有治癒的可能。

“同樣的化療藥,無論按公斤體重算還是單位面積算,兒童的劑量都比成人的要大。” 是因為兒童腫瘤細胞往往處於複製和活動中,這時用藥效果更好,而成人腫瘤以上皮性的癌變尤為多見,與兒童腫瘤相比化療多不敏感,同時兒童組織修復能力也更強。李治中則補充,兒童癌症的基因突變往往很少,一般只有幾個,抗藥性的可能性也更低。

目前,國內外兒童腫瘤的治癒率很高。在美國,兒童癌症存活率達80%。而在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總體治癒率(五年存活率)也在70%多以上。其中,淋巴瘤達80%以上、肝母細胞瘤90%、腎母細胞瘤90%以上,閆傑認為嚴重最難治癒的神經母細胞瘤,也在50%以上。

但這些高治癒率,並不為多數民眾乃是地方醫生所熟知。最初在基層醫院看病的家長們,幾乎都曾聽過醫生放棄治療的勸告。在重慶兒童醫院時,醫生曾經勸過張彤一家人放棄,“繼續治下去,有很大可能人財兩空”。

8月3日,閆傑在出門診時,遇到了一個腎母細胞瘤肺轉移的患兒,母親是來自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腫瘤醫院)的醫護人員。在當地醫院看過後,醫生徑自告訴她希望渺茫,“生二胎吧”。閆傑則安慰她,腎母細胞瘤治癒率很高,即使肺轉移,治癒率也在70%以上。這位本身就對腫瘤有一定認知的媽媽,仍忍不住戰戰兢兢地問閆傑:“能活到20多歲嗎?能我就滿足了。”“肯定不止。”閆傑耐心地答道。

家屬的焦慮,也來自就診時所遇尷尬與空白。絕大多數兒童醫院並不擅長腫瘤,而諸多腫瘤醫院也沒有開設兒科。王琳琳在重慶住院時,被安排在了心胸外科,以治療小兒心臟病為主,手術都是從北京請來的專家主刀。而在小皓宇也輾轉到天津兒童醫院確診,李蓉一聽是腫瘤,經判斷趕緊送來了腫瘤醫院。

“兒童腫瘤的診治,對多學科會診的要求很高。”李治中說,兒童腫瘤的治療,綜合治療需要跟上,後者也是中國診療體系的一個難點。比如,兒童的放療就需要保持身體不動,這又涉及小兒麻醉,目前中國能施行的醫院很少。

1982年,中國腫瘤學創始人金顯宅根據兒童腫瘤的特點,在天津市腫瘤醫院組建了兒科。閆傑說,一個兒童腫瘤科方便把將病人都管理起來,銜接治療流程、術後隨訪等。“要是擱在各個科室裡,沒有全面建議,病人不知道往哪去,有時候就疏忽了,甚至跑了。”

在兒童腫瘤科待了32年,閆傑見證了諸多悲歡離合。兒童腫瘤的發病,尤其是實體瘤中多見的各種母細胞瘤,多是因為在母體中胚胎髮育的缺陷或基因突變,造成細胞變異。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懷孕期間遭受過一定量的電離輻射或接觸某些化學有害物質等,都會加大胎兒患病的風險。但與幾乎所有癌症一樣,很難找到具體的病因。

許多夫妻在子女患病前後離了婚。閆傑曾遇到過一位有醫學背景的父親,在兒子患病後指責女方基因有缺陷,只因其有直系親屬患有肝癌,“肯定是他媽媽的事兒”。閆傑只好解釋,“母體”並非指母親,而是母細胞。對方又認為,那就是他倆基因不合適,不能再結合在一起。離婚後,母親含辛茹苦,一人帶著孩子治病,所幸效果挺好。“現在還活得好好的呢。”講到這裡她嘆了口氣,“多可恨吶。”

也有好心人時常來獻愛心。每週三,會有志願機構來到精心裝扮過活動室為患兒和家屬做活動。曾經還有一位中央財經大學的教授,來探望患成年癌症的朋友時,偶然得知了兒童腫瘤科的存在。該教授看見病房裡滿目的“小光頭”,動了惻隱之心,主動聯繫科室,說願意出資數萬元捐助困難家庭治病。

這筆錢最後給了一個東北地區的困難家庭,患兒是一位神經母細胞瘤晚期的小女孩。化療剛開始沒多久,一家人就沒錢了。父親有放棄之念,但女孩的姥爺說:“主任您儘管治,錢我來想辦法。”姥爺最後東拼西湊,借來了所有能借的錢,硬生生地讓女孩治完所有療程。

一如這位姥爺,多數家庭都在默默地咬牙挺著。李蓉和張彤,都孤身一人住在腫瘤醫院附近。李蓉每日花費在200~300元,主要用在食宿上。她很少帶兒子去人多的地方,怕花錢,更怕感染。每天在醫院與出租房兩點一線之間奔波,一到夜幕降臨,巨大的孤獨感就會襲來。

在幾十公里外,她的家靜海區,還有兩個女兒由丈夫照料著,一個9歲,一個12歲。想家的時候,她就會拿出手機裡過去的照片挨著翻看。張彤說,她會盡最大努力,哪怕只能讓小皓宇多活幾年。兩個女兒告訴她:“弟弟能活多久,我們就能開心多久。”

兒童癌症:萬分之一的發病率,藥企對這一狹小“市場”不感興趣,儘管治癒率高,但抗癌藥仍十分匱乏

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主任閆傑(於楚眾 攝)

“闖關”藥

小皓宇的治療之路還很漫長。他才剛剛開啟第二個化療療程,要待擴散至骨髓等地的腫瘤都“打沒了”之後,才能進行切除手術。情況不容樂觀,小皓宇的一個腎可能要保不住了。但李蓉說,看見如今小皓宇第一個療程有成效,他們已經很知足了,即使兒子還不能走動。

神經母細胞瘤,是目前兒童實體腫瘤中最難治癒的一種。在經歷了化療、切除手術之後,還有幹細胞移植手術乃至二次移植手術等待著小皓宇。未來半年,他可能都只有在醫院度過。同病房的家長,用“闖關”形容整個流程。“就是闖關,一關一關地闖。”他這樣說道。

和成人癌症一樣,兒童癌症的治療常採用“手術+化療+放療”的方式。效果一度不好,以實體腫瘤中最常見的淋巴瘤為例,80年代科室剛起步時,國際上淋巴瘤治癒率為40%多,科室當時僅有20%多。閆傑記得,“當時家長經常一看晚期了,治療效果又不好,自己也沒錢,就走了”。

改變始於90年代。歐美等地牽頭進行多中心臨床實驗,出臺了多種化療藥組合的方案,改變了過去單藥為主的局面,同時也上市了很多新藥,兒童腫瘤的治療才開始慢慢變得樂觀起來。1997年,中國抗癌協會也成立了小兒腫瘤專委會,為兒童腫瘤的研究和診治統籌全局。

但對兒童來講,傳統的“手術+化療+放療”方式有很大的長期副作用,治癒癌症很可能只是未來艱難生活的開始。李治中透露,在發育過程中使用高劑量化療、放療不僅可能造成兒童神經發育不全、智力受損、長期抑鬱等,甚至還可能引起新的基因突變,導致部分患兒治癒多年後出現白血病等和首次癌症毫無關係的“二次癌症”。

閆傑門診接待的病人和家屬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過來複查的家屬。8月3日上午,她遇見一個髓母細胞瘤治癒10年過來複查的母親。母親說,孩子頭顱放療後似乎智力發育有點受影響,學習跟不上,最後沒考上高中。她不敢讓孩子離家太遠,“家門口上了箇中專,我很知足了”。

目前,國內外針對兒童癌症的化療藥物中,幾乎都以成人藥物為主。與兒童癌症的高治癒率、化療的高副作用相比,“兒童抗癌藥研發的情況,不是非常不樂觀,是幾乎可用‘慘淡’來形容”。李治中說。

過去20年中,治癌領域領先的美國只批准了4種有關兒童的抗癌藥,其中3種還是化療藥,同時能為成人所用。萬分之一的低發病率導致患者群體規模不大,沒有製藥公司重視,因故兒童腫瘤用藥只能跟著成人用藥的節奏,甚至慢上半拍。

以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的藥物為例。這些年來,治療此病症,國內外已開始採用二次自體幹細胞移植的方式,閆傑的科室採用此方式能將治癒率大幅提高到60%~70%以上。“過去神經母細胞瘤,怎麼治怎麼都不行。”閆傑說。

但在移植手術後,可用於治療此病症的靶向藥GD2抑制劑卻一直沒能進入中國。“GD2抑制劑大約能將治癒率再往上提高10%左右。”閆傑說,GD2抑制劑的藥物Unituxin在美國已獲批三年,效果很好,但在國外很多靶向藥已不需臨床實驗就可進入中國的情況下,GD2抑制劑卻一直被擋在門外。李治中認識的一些家長,為了用這種藥,就花費上百萬元飛往西班牙和美國就醫。

還有一些具備良好功效的化療藥物,曾在國內出現後就消失了。化療藥馬法蘭(Melphalan,也稱Alkeran)能治療多種腫瘤,可用於神經母細胞瘤的幹細胞移植階段,效果很好,但國內也沒有。2010年,天津市腫瘤醫院開始做幹細胞移植手術,沒有馬法蘭,就用環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等藥物代替,結果效果很不好,一些患兒手術不到一年就復發。“治得都沒信心了,快放棄了。”閆傑說,當時很多病人家屬私下交流後,開始質疑治療效果,不願做移植手術。

馬法蘭也可用於治療視網膜細胞瘤,一種兒童常見的眼部惡性腫瘤,5月輿論關注的河南女童王鳳雅所患的病症。這種疾病在兒童實體腫瘤中發病率僅佔1%左右,如果早期發現並進行動脈介入治療,是可保住眼睛乃至治癒的。但由於缺少馬法蘭,加之發現晚,國內很多患兒未能保住眼睛,只有以摘眼的代價換取生命。

2016年的冬天,就有一對走投無路的山東父母,在兒子患有此病、快要失去視力卻苦尋馬法蘭不得的情況下,走上了省會濟南的城市中心泉城廣場,舉起一塊白底紅字的血書泡沫,上面寫著“馬法蘭來救命”。他們以這樣一種近乎決絕的方式,吸引到了當地媒體關注,換來了馬法蘭和一歲兒子明亮的雙眼。

實際上,早在1996年,由葛蘭素史克(GSK)生產的馬法蘭就已獲批進入中國,但當時的定價是不能超過70元/瓶(2mg每片、25片一瓶),成了當時中國內地最便宜的抗癌藥之一。相比之下,馬法蘭(30片2mg)在國外的售價高達360美元/瓶。鉅額差價讓葛蘭素史克虧損嚴重,後將馬法蘭撤出中國。2012年,他們將馬法蘭賣給另外一家藥企Aspen後,該藥就再未申請進入中國市場。

“國內做幹細胞移植的,都得用馬法蘭,成人和兒童腫瘤都是。沒有什麼替代藥物,我們用過替代藥物,效果不好。”閆傑說,很多患兒家屬不惜飛赴香港等地購買,再拿過來給醫生用。

較低的定價也曾讓治療腎母細胞瘤的化療藥放線菌素D(Dactinomycin)緊缺。閆傑記得,2015年前後該藥一度斷供,導致患兒家屬只有使用價格更高的進口藥。後來一看,是因該藥定價過低,國內只剩下一家生產企業,而當時恰逢該企業生產線調整,以致全國斷供。

“藥企不是慈善機構,相較於成人腫瘤,兒童抗癌藥的市場太小,一年就幾百上千個病人,製藥公司肯定算不過賬來。”李治中說,這其實也是目前兒童腫瘤用藥和研發市場所面臨的最大困境。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8年第32期,原文標題《兒童癌症:靜待陽光照射》,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文/黃子懿

兒童癌症:萬分之一的發病率,藥企對這一狹小“市場”不感興趣,儘管治癒率高,但抗癌藥仍十分匱乏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一位母親在與患癌的兒子交流

“媽媽,你要記得我”

對於不到4歲的小皓宇來講,童年正在成為很痛苦的記憶。

在同齡小朋友都進入幼兒園、擺弄玩具和繪本時,他卻損失了自己身體的一切毛髮,面容慘白地躺在醫院一米多寬的病床上,身上插著導管,依偎在母親李蓉的懷裡。

他下肢沒有知覺,無法站立和行走,翻身時需要李蓉用手把他扶起,調整姿勢後再躺下。疼的時候,他會哭鬧著大喊大鬧要媽媽抱,李蓉只好一邊抱著他,一邊拿出手機放動畫片讓他觀看,儘可能調低音量,避免打擾他人。

即使在這片刻安靜的間隙,李蓉也是一臉愁容。講述兒子的病情時,這位母親的眼淚一直在眼珠裡打轉。她兒子患的是神經母細胞瘤,一種罕見的兒童實體腫瘤病症,被發現時已在全身轉移擴散:腦袋上、左下巴、椎管中、骨髓裡都有腫瘤。最嚴重的時候,腫瘤壓迫神經造成排尿困難,加上週身疼痛,小皓宇難受得整夜無法入眠。

“他這麼小,怎麼會得腫瘤?”兩個月前,當兒子在天津兒童醫院確診時,她仍不敢相信,僅有3歲多的小皓宇,會患上一種看似只屬於成年人的疾病,直到後來轉院,來到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

走進這個全國最早的兒童實體腫瘤診治科室,所見都的是和小皓宇一樣的清一色“小光頭”,他們掉了眉發,似乎失去了這個年齡應有的亮色,與科室走廊、病房裡裝飾得五顏六色的卡通人像形成鮮明對比。甚至,記者一度需要小心翼翼地詢問守候在旁的父母,才能分辨出孩子的性別。

患兒來自五湖四海:四川、天津、河北、黑龍江……不管哪裡,經歷都非常相似:突然發病,數次被誤診,輾轉多個醫院,直至確認惡性腫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這已成導致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因素,僅次於意外傷害。

兒童惡性腫瘤,俗稱“兒童癌症”,通常用於指15歲以下的兒童。WHO資料顯示,兒童期癌症相當罕見,僅佔癌症總數的0.5%至4.6%。全世界兒童期癌症總髮病率為每100萬名兒童50至200例。而在中國,2017年大約有3.5萬名15歲以下的兒童被診斷患癌症,目前患兒總數約在15萬左右。

“發病率大約在萬分之一左右,緩慢提升。”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主任閆傑近些年來愈發感覺忙碌。成為科室主任10年以來,科室每年的門診數量已從1000餘人次增至如今的8000餘人次。而在1986年她剛參加工作時,整個科室只有6張床,還經常收不滿,只好兼收外科病。“換現在完全不可能。”閆傑說。

現有的38張病床供不應求,科室常常加床至60餘張。即使這樣,每天仍有病人進不來。外地病人佔了75%左右,因為這是全國少數幾個能開展兒童實體瘤專業診治的科室。與龐大的患者群體相比,全國現在僅有兩家腫瘤醫院有兒童腫瘤科,另一家是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以血液系統腫瘤為主。

說起兒童腫瘤,最普遍的反應是兒童白血病。實際上,兒童腫瘤主要分實體腫瘤和血液系統腫瘤兩大類。白血病是最常見的血液系統腫瘤,而實體腫瘤是各種“母細胞瘤”,包括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等。由於發病率比成人低,大眾甚至諸多基層醫生對兒童腫瘤知識往往匱乏。

來到天津市腫瘤醫院的患兒,幾乎都有過被誤診的經歷。2018年3月,當小皓宇在家發病,左下巴腫大、吃喝困難時,當地大夫診斷為“淋巴結腫大”,吃藥半月,病情不見好轉,反而愈發嚴重。腫瘤擠壓神經,他走路開始不穩,一碰就倒。李蓉把孩子直接送往兒童醫院後查出,這不是普通腫瘤,懷疑已是轉移,但仍未確診。

與成人腫瘤不同,兒童腫瘤進展極快,從Ⅰ期發展到Ⅳ期往往在三四個月之間。一旦誤診,將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但由於認知不足和缺乏早期篩查機制等,早期的腫瘤發現很難,一經發現,幾乎都是晚期。閆傑說,相對較好的一個早發現方式是,定期帶孩子去查B超。

但很少有家長會有這個意識,所有的小朋友發病前幾乎都一切正常。來自四川的2歲女童王琳琳也患有神經母細胞瘤,IV期高危。她原本很是活潑,親友們都稱她為“猴子”。2018年1月,她在家裡玩耍時突感胸口劇疼。她聰明好動,開口說話很早,當晚主動開口對媽媽張彤說:“媽媽,我胸口疼。”

張彤翌日立即將其送往當地醫院,醫生做了胸片,說肺上有東西,但不能確定是什麼。後來,張彤按住她做了CT,發現有腫瘤。經家人商議後,王琳琳被送到重慶兒童醫院診治,花費20多萬元,手術卻失敗了。這位母親至今還在想,如果她沒有那麼早說話、如果她一上來就被送到這裡,如今的病情會怎樣。

“如果嚴格定義,未確診也叫誤診的話,估計超80%的患兒都有過被誤診的經歷,只是誤診多少、時間和後果不同而已。”美國杜克大學癌症生物學博士、向日葵兒童癌症基金會創始人李治中說,“這也不能怪基層醫生,他們可能一輩子也不會見到幾個。”

兒童癌症:萬分之一的發病率,藥企對這一狹小“市場”不感興趣,儘管治癒率高,但抗癌藥仍十分匱乏

美國杜克大學癌症生物學博士、向日葵兒童癌症基金會創始人李治中(王旭華 攝)

生病之後,王琳琳不再活潑了。7月末的某個下午,當陽光透過兩米高的大窗戶照射進來,她表現出很不適應,從睡夢中驚醒,哭鬧著用手要遮住陽光。媽媽只有一邊唱歌安撫她入睡,一邊為她遮陰庇護。“她變了很多。”張彤苦笑著說。

被改變的不僅是孩子,還有整個家庭。孩子生病後,父母至少一方會放棄工作,全身心陪孩子治病。腫瘤醫院門口扎堆的租房中介中,總有些年輕父母的身影。張彤辭了四川的工作,來到天津,在醫院附近租了每月2400多元的一居室,全職照料,父親則是每月請假來定期看望王琳琳。兩人結婚五年,才有了王琳琳這一個孩子。

李蓉家住靜海區,是天津本市人,也為了小皓宇在醫院對面租了房,隔天過來驗血。化療期間,小皓宇吃不下東西,一度噁心嘔吐。做母親的看了非常心疼,自己也吃不下了,“一家人都是崩潰的邊緣”。

最讓她心疼的是,孩子每次發病疼痛時。疼得難受,小皓宇會自己打自己胸口,抽自己嘴巴,白天黑夜都睡不著覺。最難受時,他經常大喊:“媽媽我不想離開你,媽媽我叫小皓宇,你要記得我。”

兒童癌症:萬分之一的發病率,藥企對這一狹小“市場”不感興趣,儘管治癒率高,但抗癌藥仍十分匱乏

廣州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內,兩位患兒在一起玩遊戲

能治癒的疾病

用醫生的話說,6月22日,小皓宇被送進醫院時,已是病入膏肓。他眼睛發青腫起,乍看像是熊貓眼,走立困難,需要媽媽一直攙扶。發病前,他在家一切正常,除了走路會一踮一踮。母親曾以為,這是他此前摔過跤的緣故。

經過穿刺、骨穿等五天檢查,小皓宇被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的IV期高危,需要立即住院治療。閆傑告訴李蓉,孩子身上的腫瘤已擴散至全身,各項指標都不達標,能不能挺過這一關化療還難說。

化療的第一個療程,小皓宇反應激烈,不僅噁心嘔吐、吃不下飯,還感冒發燒,整日咳嗽。整個第一個療程,小皓宇在醫院住了半個多月,輸了4磅多血,艱難地挺過來了。李蓉驚喜地發現,兒子的情況在好轉。至少,送往醫院時的熊貓眼、腦袋和下巴的“包”慢慢地下去了。“這多少算是一個奇蹟。”閆傑對李蓉說。

對於閆傑來講,兒童腫瘤的診治中,奇蹟並不少見,“小孩子的生命力特別強”。她曾按照經驗判斷可能不行的病例,經常治著治著“居然都能活過來”。孩子們懵懂天真,並不知癌症意味著什麼。化療期間,他們沒有心理負擔,藥物吃了吐、吐了接著吃,“好多成年人還沒吃就開始吐了”。

與成人癌症被稱為“眾病之王”相比,兒童腫瘤治癒率相對較高,二者在發病肌理、治療方式都有很大不同。兒童癌症發病快、進展快,但對化療藥物的敏感度也更高,即使是腫瘤已擴散,也有治癒的可能。

“同樣的化療藥,無論按公斤體重算還是單位面積算,兒童的劑量都比成人的要大。” 是因為兒童腫瘤細胞往往處於複製和活動中,這時用藥效果更好,而成人腫瘤以上皮性的癌變尤為多見,與兒童腫瘤相比化療多不敏感,同時兒童組織修復能力也更強。李治中則補充,兒童癌症的基因突變往往很少,一般只有幾個,抗藥性的可能性也更低。

目前,國內外兒童腫瘤的治癒率很高。在美國,兒童癌症存活率達80%。而在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總體治癒率(五年存活率)也在70%多以上。其中,淋巴瘤達80%以上、肝母細胞瘤90%、腎母細胞瘤90%以上,閆傑認為嚴重最難治癒的神經母細胞瘤,也在50%以上。

但這些高治癒率,並不為多數民眾乃是地方醫生所熟知。最初在基層醫院看病的家長們,幾乎都曾聽過醫生放棄治療的勸告。在重慶兒童醫院時,醫生曾經勸過張彤一家人放棄,“繼續治下去,有很大可能人財兩空”。

8月3日,閆傑在出門診時,遇到了一個腎母細胞瘤肺轉移的患兒,母親是來自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腫瘤醫院)的醫護人員。在當地醫院看過後,醫生徑自告訴她希望渺茫,“生二胎吧”。閆傑則安慰她,腎母細胞瘤治癒率很高,即使肺轉移,治癒率也在70%以上。這位本身就對腫瘤有一定認知的媽媽,仍忍不住戰戰兢兢地問閆傑:“能活到20多歲嗎?能我就滿足了。”“肯定不止。”閆傑耐心地答道。

家屬的焦慮,也來自就診時所遇尷尬與空白。絕大多數兒童醫院並不擅長腫瘤,而諸多腫瘤醫院也沒有開設兒科。王琳琳在重慶住院時,被安排在了心胸外科,以治療小兒心臟病為主,手術都是從北京請來的專家主刀。而在小皓宇也輾轉到天津兒童醫院確診,李蓉一聽是腫瘤,經判斷趕緊送來了腫瘤醫院。

“兒童腫瘤的診治,對多學科會診的要求很高。”李治中說,兒童腫瘤的治療,綜合治療需要跟上,後者也是中國診療體系的一個難點。比如,兒童的放療就需要保持身體不動,這又涉及小兒麻醉,目前中國能施行的醫院很少。

1982年,中國腫瘤學創始人金顯宅根據兒童腫瘤的特點,在天津市腫瘤醫院組建了兒科。閆傑說,一個兒童腫瘤科方便把將病人都管理起來,銜接治療流程、術後隨訪等。“要是擱在各個科室裡,沒有全面建議,病人不知道往哪去,有時候就疏忽了,甚至跑了。”

在兒童腫瘤科待了32年,閆傑見證了諸多悲歡離合。兒童腫瘤的發病,尤其是實體瘤中多見的各種母細胞瘤,多是因為在母體中胚胎髮育的缺陷或基因突變,造成細胞變異。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懷孕期間遭受過一定量的電離輻射或接觸某些化學有害物質等,都會加大胎兒患病的風險。但與幾乎所有癌症一樣,很難找到具體的病因。

許多夫妻在子女患病前後離了婚。閆傑曾遇到過一位有醫學背景的父親,在兒子患病後指責女方基因有缺陷,只因其有直系親屬患有肝癌,“肯定是他媽媽的事兒”。閆傑只好解釋,“母體”並非指母親,而是母細胞。對方又認為,那就是他倆基因不合適,不能再結合在一起。離婚後,母親含辛茹苦,一人帶著孩子治病,所幸效果挺好。“現在還活得好好的呢。”講到這裡她嘆了口氣,“多可恨吶。”

也有好心人時常來獻愛心。每週三,會有志願機構來到精心裝扮過活動室為患兒和家屬做活動。曾經還有一位中央財經大學的教授,來探望患成年癌症的朋友時,偶然得知了兒童腫瘤科的存在。該教授看見病房裡滿目的“小光頭”,動了惻隱之心,主動聯繫科室,說願意出資數萬元捐助困難家庭治病。

這筆錢最後給了一個東北地區的困難家庭,患兒是一位神經母細胞瘤晚期的小女孩。化療剛開始沒多久,一家人就沒錢了。父親有放棄之念,但女孩的姥爺說:“主任您儘管治,錢我來想辦法。”姥爺最後東拼西湊,借來了所有能借的錢,硬生生地讓女孩治完所有療程。

一如這位姥爺,多數家庭都在默默地咬牙挺著。李蓉和張彤,都孤身一人住在腫瘤醫院附近。李蓉每日花費在200~300元,主要用在食宿上。她很少帶兒子去人多的地方,怕花錢,更怕感染。每天在醫院與出租房兩點一線之間奔波,一到夜幕降臨,巨大的孤獨感就會襲來。

在幾十公里外,她的家靜海區,還有兩個女兒由丈夫照料著,一個9歲,一個12歲。想家的時候,她就會拿出手機裡過去的照片挨著翻看。張彤說,她會盡最大努力,哪怕只能讓小皓宇多活幾年。兩個女兒告訴她:“弟弟能活多久,我們就能開心多久。”

兒童癌症:萬分之一的發病率,藥企對這一狹小“市場”不感興趣,儘管治癒率高,但抗癌藥仍十分匱乏

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主任閆傑(於楚眾 攝)

“闖關”藥

小皓宇的治療之路還很漫長。他才剛剛開啟第二個化療療程,要待擴散至骨髓等地的腫瘤都“打沒了”之後,才能進行切除手術。情況不容樂觀,小皓宇的一個腎可能要保不住了。但李蓉說,看見如今小皓宇第一個療程有成效,他們已經很知足了,即使兒子還不能走動。

神經母細胞瘤,是目前兒童實體腫瘤中最難治癒的一種。在經歷了化療、切除手術之後,還有幹細胞移植手術乃至二次移植手術等待著小皓宇。未來半年,他可能都只有在醫院度過。同病房的家長,用“闖關”形容整個流程。“就是闖關,一關一關地闖。”他這樣說道。

和成人癌症一樣,兒童癌症的治療常採用“手術+化療+放療”的方式。效果一度不好,以實體腫瘤中最常見的淋巴瘤為例,80年代科室剛起步時,國際上淋巴瘤治癒率為40%多,科室當時僅有20%多。閆傑記得,“當時家長經常一看晚期了,治療效果又不好,自己也沒錢,就走了”。

改變始於90年代。歐美等地牽頭進行多中心臨床實驗,出臺了多種化療藥組合的方案,改變了過去單藥為主的局面,同時也上市了很多新藥,兒童腫瘤的治療才開始慢慢變得樂觀起來。1997年,中國抗癌協會也成立了小兒腫瘤專委會,為兒童腫瘤的研究和診治統籌全局。

但對兒童來講,傳統的“手術+化療+放療”方式有很大的長期副作用,治癒癌症很可能只是未來艱難生活的開始。李治中透露,在發育過程中使用高劑量化療、放療不僅可能造成兒童神經發育不全、智力受損、長期抑鬱等,甚至還可能引起新的基因突變,導致部分患兒治癒多年後出現白血病等和首次癌症毫無關係的“二次癌症”。

閆傑門診接待的病人和家屬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過來複查的家屬。8月3日上午,她遇見一個髓母細胞瘤治癒10年過來複查的母親。母親說,孩子頭顱放療後似乎智力發育有點受影響,學習跟不上,最後沒考上高中。她不敢讓孩子離家太遠,“家門口上了箇中專,我很知足了”。

目前,國內外針對兒童癌症的化療藥物中,幾乎都以成人藥物為主。與兒童癌症的高治癒率、化療的高副作用相比,“兒童抗癌藥研發的情況,不是非常不樂觀,是幾乎可用‘慘淡’來形容”。李治中說。

過去20年中,治癌領域領先的美國只批准了4種有關兒童的抗癌藥,其中3種還是化療藥,同時能為成人所用。萬分之一的低發病率導致患者群體規模不大,沒有製藥公司重視,因故兒童腫瘤用藥只能跟著成人用藥的節奏,甚至慢上半拍。

以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的藥物為例。這些年來,治療此病症,國內外已開始採用二次自體幹細胞移植的方式,閆傑的科室採用此方式能將治癒率大幅提高到60%~70%以上。“過去神經母細胞瘤,怎麼治怎麼都不行。”閆傑說。

但在移植手術後,可用於治療此病症的靶向藥GD2抑制劑卻一直沒能進入中國。“GD2抑制劑大約能將治癒率再往上提高10%左右。”閆傑說,GD2抑制劑的藥物Unituxin在美國已獲批三年,效果很好,但在國外很多靶向藥已不需臨床實驗就可進入中國的情況下,GD2抑制劑卻一直被擋在門外。李治中認識的一些家長,為了用這種藥,就花費上百萬元飛往西班牙和美國就醫。

還有一些具備良好功效的化療藥物,曾在國內出現後就消失了。化療藥馬法蘭(Melphalan,也稱Alkeran)能治療多種腫瘤,可用於神經母細胞瘤的幹細胞移植階段,效果很好,但國內也沒有。2010年,天津市腫瘤醫院開始做幹細胞移植手術,沒有馬法蘭,就用環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等藥物代替,結果效果很不好,一些患兒手術不到一年就復發。“治得都沒信心了,快放棄了。”閆傑說,當時很多病人家屬私下交流後,開始質疑治療效果,不願做移植手術。

馬法蘭也可用於治療視網膜細胞瘤,一種兒童常見的眼部惡性腫瘤,5月輿論關注的河南女童王鳳雅所患的病症。這種疾病在兒童實體腫瘤中發病率僅佔1%左右,如果早期發現並進行動脈介入治療,是可保住眼睛乃至治癒的。但由於缺少馬法蘭,加之發現晚,國內很多患兒未能保住眼睛,只有以摘眼的代價換取生命。

2016年的冬天,就有一對走投無路的山東父母,在兒子患有此病、快要失去視力卻苦尋馬法蘭不得的情況下,走上了省會濟南的城市中心泉城廣場,舉起一塊白底紅字的血書泡沫,上面寫著“馬法蘭來救命”。他們以這樣一種近乎決絕的方式,吸引到了當地媒體關注,換來了馬法蘭和一歲兒子明亮的雙眼。

實際上,早在1996年,由葛蘭素史克(GSK)生產的馬法蘭就已獲批進入中國,但當時的定價是不能超過70元/瓶(2mg每片、25片一瓶),成了當時中國內地最便宜的抗癌藥之一。相比之下,馬法蘭(30片2mg)在國外的售價高達360美元/瓶。鉅額差價讓葛蘭素史克虧損嚴重,後將馬法蘭撤出中國。2012年,他們將馬法蘭賣給另外一家藥企Aspen後,該藥就再未申請進入中國市場。

“國內做幹細胞移植的,都得用馬法蘭,成人和兒童腫瘤都是。沒有什麼替代藥物,我們用過替代藥物,效果不好。”閆傑說,很多患兒家屬不惜飛赴香港等地購買,再拿過來給醫生用。

較低的定價也曾讓治療腎母細胞瘤的化療藥放線菌素D(Dactinomycin)緊缺。閆傑記得,2015年前後該藥一度斷供,導致患兒家屬只有使用價格更高的進口藥。後來一看,是因該藥定價過低,國內只剩下一家生產企業,而當時恰逢該企業生產線調整,以致全國斷供。

“藥企不是慈善機構,相較於成人腫瘤,兒童抗癌藥的市場太小,一年就幾百上千個病人,製藥公司肯定算不過賬來。”李治中說,這其實也是目前兒童腫瘤用藥和研發市場所面臨的最大困境。

兒童癌症:萬分之一的發病率,藥企對這一狹小“市場”不感興趣,儘管治癒率高,但抗癌藥仍十分匱乏

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病房內,一位母親在照料患病的兒子(於楚眾 攝)

改變何來

李蓉還在為孩子的治療費用發愁。才進行到第二個療程,小皓宇的治療就已經花費了6萬餘元,如果想要治癒,一共則需十餘個療程。而張彤,僅那次在重慶不成功的手術前後,就花去了20多萬元。

兒童腫瘤的治療亦不便宜,普遍都需要10萬元以上,如果是IV期患兒,則可能高達三四十萬元。閆傑說,兒童腫瘤醫療,綜合治療非常重要,化療藥很多都可以報銷,但輔助支持治療的費用才是大頭。“比如有些孩子送來就是晚期了,一個療程打下去骨髓都空了,得不停地輸血,那就是無底洞。”

有一位父親,每到門診時就跪在醫院門口求助。也不時有千里迢迢奔赴過來的家長,因費用問題放棄了治療。前述GD2抑制劑,若在香港購入治療,也需要花費上百萬元。三年多來,閆傑只遇到過一對患兒父母自掏腰包購入了這種藥,這對父母來自醫藥行業,有資金,也有渠道。

更多的患兒來自農村,屬於新農合醫保。與兒童白血病2011年被各省市納入醫保範圍不同,目前的實體腫瘤多需自費。張彤知道,新農合異地報銷最多隻能報銷30%~40%,她曾託人去問過,老家醫保部門工作人員說,沒聽過這種病,可能不能報銷。

未納入的也有製藥企業研發目錄。李治中在美國諾華製藥(Novartis)從事抗癌藥研發工作多年。對於GD2抑制劑,他感到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在美上市三年,GD2抑制劑在中國卻完全沒有。“以前別說上市的藥,即使一個很有希望的抗癌藥,在臨床階段可能就有仿製藥出來,但這藥是完全沒有,就是因為不盈利。”

雖然中國兒童腫瘤患者有15萬,倖存者超100萬,但與成人腫瘤市場相比,只是滄海一粟,藥企對此領域不感興趣。發達國家亦是如此,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每年用於癌症研究的經費超為40億美元,只有4%用於兒童癌症。美國Kids V Cancer基金會指出,如今有900種成人抗癌藥在研發進程中,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也應用於兒童腫瘤,絕大多數兒童抗癌藥歷史都有超20年之久。

一些兒童由此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美籍華裔媽媽凱西的10歲兒子土土(Joey)在2013年3月被診斷出患有一種罕見的基因融合腎癌,一年時間裡歷經兩次大手術、口服五種不同化療藥、兩次注射化療,仍然無法停止腫瘤的擴散和生長。

一種全新的PD1免疫療法是他們的希望,其成人臨床試驗當時已開始,成效顯著,但兒童臨床試驗卻按兵不動。因為按照美國藥監局規定,如果引入額外兒童患者,會推後新藥的審批時間,造成藥企經濟損失。儘管Kathy一家從2014年4月就向六家藥廠申請使用該療法,州議員甚至司法部分都來幫助呼籲,他們還是沒能參加實驗。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8年第32期,原文標題《兒童癌症:靜待陽光照射》,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文/黃子懿

兒童癌症:萬分之一的發病率,藥企對這一狹小“市場”不感興趣,儘管治癒率高,但抗癌藥仍十分匱乏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一位母親在與患癌的兒子交流

“媽媽,你要記得我”

對於不到4歲的小皓宇來講,童年正在成為很痛苦的記憶。

在同齡小朋友都進入幼兒園、擺弄玩具和繪本時,他卻損失了自己身體的一切毛髮,面容慘白地躺在醫院一米多寬的病床上,身上插著導管,依偎在母親李蓉的懷裡。

他下肢沒有知覺,無法站立和行走,翻身時需要李蓉用手把他扶起,調整姿勢後再躺下。疼的時候,他會哭鬧著大喊大鬧要媽媽抱,李蓉只好一邊抱著他,一邊拿出手機放動畫片讓他觀看,儘可能調低音量,避免打擾他人。

即使在這片刻安靜的間隙,李蓉也是一臉愁容。講述兒子的病情時,這位母親的眼淚一直在眼珠裡打轉。她兒子患的是神經母細胞瘤,一種罕見的兒童實體腫瘤病症,被發現時已在全身轉移擴散:腦袋上、左下巴、椎管中、骨髓裡都有腫瘤。最嚴重的時候,腫瘤壓迫神經造成排尿困難,加上週身疼痛,小皓宇難受得整夜無法入眠。

“他這麼小,怎麼會得腫瘤?”兩個月前,當兒子在天津兒童醫院確診時,她仍不敢相信,僅有3歲多的小皓宇,會患上一種看似只屬於成年人的疾病,直到後來轉院,來到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

走進這個全國最早的兒童實體腫瘤診治科室,所見都的是和小皓宇一樣的清一色“小光頭”,他們掉了眉發,似乎失去了這個年齡應有的亮色,與科室走廊、病房裡裝飾得五顏六色的卡通人像形成鮮明對比。甚至,記者一度需要小心翼翼地詢問守候在旁的父母,才能分辨出孩子的性別。

患兒來自五湖四海:四川、天津、河北、黑龍江……不管哪裡,經歷都非常相似:突然發病,數次被誤診,輾轉多個醫院,直至確認惡性腫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這已成導致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因素,僅次於意外傷害。

兒童惡性腫瘤,俗稱“兒童癌症”,通常用於指15歲以下的兒童。WHO資料顯示,兒童期癌症相當罕見,僅佔癌症總數的0.5%至4.6%。全世界兒童期癌症總髮病率為每100萬名兒童50至200例。而在中國,2017年大約有3.5萬名15歲以下的兒童被診斷患癌症,目前患兒總數約在15萬左右。

“發病率大約在萬分之一左右,緩慢提升。”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主任閆傑近些年來愈發感覺忙碌。成為科室主任10年以來,科室每年的門診數量已從1000餘人次增至如今的8000餘人次。而在1986年她剛參加工作時,整個科室只有6張床,還經常收不滿,只好兼收外科病。“換現在完全不可能。”閆傑說。

現有的38張病床供不應求,科室常常加床至60餘張。即使這樣,每天仍有病人進不來。外地病人佔了75%左右,因為這是全國少數幾個能開展兒童實體瘤專業診治的科室。與龐大的患者群體相比,全國現在僅有兩家腫瘤醫院有兒童腫瘤科,另一家是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以血液系統腫瘤為主。

說起兒童腫瘤,最普遍的反應是兒童白血病。實際上,兒童腫瘤主要分實體腫瘤和血液系統腫瘤兩大類。白血病是最常見的血液系統腫瘤,而實體腫瘤是各種“母細胞瘤”,包括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等。由於發病率比成人低,大眾甚至諸多基層醫生對兒童腫瘤知識往往匱乏。

來到天津市腫瘤醫院的患兒,幾乎都有過被誤診的經歷。2018年3月,當小皓宇在家發病,左下巴腫大、吃喝困難時,當地大夫診斷為“淋巴結腫大”,吃藥半月,病情不見好轉,反而愈發嚴重。腫瘤擠壓神經,他走路開始不穩,一碰就倒。李蓉把孩子直接送往兒童醫院後查出,這不是普通腫瘤,懷疑已是轉移,但仍未確診。

與成人腫瘤不同,兒童腫瘤進展極快,從Ⅰ期發展到Ⅳ期往往在三四個月之間。一旦誤診,將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但由於認知不足和缺乏早期篩查機制等,早期的腫瘤發現很難,一經發現,幾乎都是晚期。閆傑說,相對較好的一個早發現方式是,定期帶孩子去查B超。

但很少有家長會有這個意識,所有的小朋友發病前幾乎都一切正常。來自四川的2歲女童王琳琳也患有神經母細胞瘤,IV期高危。她原本很是活潑,親友們都稱她為“猴子”。2018年1月,她在家裡玩耍時突感胸口劇疼。她聰明好動,開口說話很早,當晚主動開口對媽媽張彤說:“媽媽,我胸口疼。”

張彤翌日立即將其送往當地醫院,醫生做了胸片,說肺上有東西,但不能確定是什麼。後來,張彤按住她做了CT,發現有腫瘤。經家人商議後,王琳琳被送到重慶兒童醫院診治,花費20多萬元,手術卻失敗了。這位母親至今還在想,如果她沒有那麼早說話、如果她一上來就被送到這裡,如今的病情會怎樣。

“如果嚴格定義,未確診也叫誤診的話,估計超80%的患兒都有過被誤診的經歷,只是誤診多少、時間和後果不同而已。”美國杜克大學癌症生物學博士、向日葵兒童癌症基金會創始人李治中說,“這也不能怪基層醫生,他們可能一輩子也不會見到幾個。”

兒童癌症:萬分之一的發病率,藥企對這一狹小“市場”不感興趣,儘管治癒率高,但抗癌藥仍十分匱乏

美國杜克大學癌症生物學博士、向日葵兒童癌症基金會創始人李治中(王旭華 攝)

生病之後,王琳琳不再活潑了。7月末的某個下午,當陽光透過兩米高的大窗戶照射進來,她表現出很不適應,從睡夢中驚醒,哭鬧著用手要遮住陽光。媽媽只有一邊唱歌安撫她入睡,一邊為她遮陰庇護。“她變了很多。”張彤苦笑著說。

被改變的不僅是孩子,還有整個家庭。孩子生病後,父母至少一方會放棄工作,全身心陪孩子治病。腫瘤醫院門口扎堆的租房中介中,總有些年輕父母的身影。張彤辭了四川的工作,來到天津,在醫院附近租了每月2400多元的一居室,全職照料,父親則是每月請假來定期看望王琳琳。兩人結婚五年,才有了王琳琳這一個孩子。

李蓉家住靜海區,是天津本市人,也為了小皓宇在醫院對面租了房,隔天過來驗血。化療期間,小皓宇吃不下東西,一度噁心嘔吐。做母親的看了非常心疼,自己也吃不下了,“一家人都是崩潰的邊緣”。

最讓她心疼的是,孩子每次發病疼痛時。疼得難受,小皓宇會自己打自己胸口,抽自己嘴巴,白天黑夜都睡不著覺。最難受時,他經常大喊:“媽媽我不想離開你,媽媽我叫小皓宇,你要記得我。”

兒童癌症:萬分之一的發病率,藥企對這一狹小“市場”不感興趣,儘管治癒率高,但抗癌藥仍十分匱乏

廣州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內,兩位患兒在一起玩遊戲

能治癒的疾病

用醫生的話說,6月22日,小皓宇被送進醫院時,已是病入膏肓。他眼睛發青腫起,乍看像是熊貓眼,走立困難,需要媽媽一直攙扶。發病前,他在家一切正常,除了走路會一踮一踮。母親曾以為,這是他此前摔過跤的緣故。

經過穿刺、骨穿等五天檢查,小皓宇被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的IV期高危,需要立即住院治療。閆傑告訴李蓉,孩子身上的腫瘤已擴散至全身,各項指標都不達標,能不能挺過這一關化療還難說。

化療的第一個療程,小皓宇反應激烈,不僅噁心嘔吐、吃不下飯,還感冒發燒,整日咳嗽。整個第一個療程,小皓宇在醫院住了半個多月,輸了4磅多血,艱難地挺過來了。李蓉驚喜地發現,兒子的情況在好轉。至少,送往醫院時的熊貓眼、腦袋和下巴的“包”慢慢地下去了。“這多少算是一個奇蹟。”閆傑對李蓉說。

對於閆傑來講,兒童腫瘤的診治中,奇蹟並不少見,“小孩子的生命力特別強”。她曾按照經驗判斷可能不行的病例,經常治著治著“居然都能活過來”。孩子們懵懂天真,並不知癌症意味著什麼。化療期間,他們沒有心理負擔,藥物吃了吐、吐了接著吃,“好多成年人還沒吃就開始吐了”。

與成人癌症被稱為“眾病之王”相比,兒童腫瘤治癒率相對較高,二者在發病肌理、治療方式都有很大不同。兒童癌症發病快、進展快,但對化療藥物的敏感度也更高,即使是腫瘤已擴散,也有治癒的可能。

“同樣的化療藥,無論按公斤體重算還是單位面積算,兒童的劑量都比成人的要大。” 是因為兒童腫瘤細胞往往處於複製和活動中,這時用藥效果更好,而成人腫瘤以上皮性的癌變尤為多見,與兒童腫瘤相比化療多不敏感,同時兒童組織修復能力也更強。李治中則補充,兒童癌症的基因突變往往很少,一般只有幾個,抗藥性的可能性也更低。

目前,國內外兒童腫瘤的治癒率很高。在美國,兒童癌症存活率達80%。而在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總體治癒率(五年存活率)也在70%多以上。其中,淋巴瘤達80%以上、肝母細胞瘤90%、腎母細胞瘤90%以上,閆傑認為嚴重最難治癒的神經母細胞瘤,也在50%以上。

但這些高治癒率,並不為多數民眾乃是地方醫生所熟知。最初在基層醫院看病的家長們,幾乎都曾聽過醫生放棄治療的勸告。在重慶兒童醫院時,醫生曾經勸過張彤一家人放棄,“繼續治下去,有很大可能人財兩空”。

8月3日,閆傑在出門診時,遇到了一個腎母細胞瘤肺轉移的患兒,母親是來自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腫瘤醫院)的醫護人員。在當地醫院看過後,醫生徑自告訴她希望渺茫,“生二胎吧”。閆傑則安慰她,腎母細胞瘤治癒率很高,即使肺轉移,治癒率也在70%以上。這位本身就對腫瘤有一定認知的媽媽,仍忍不住戰戰兢兢地問閆傑:“能活到20多歲嗎?能我就滿足了。”“肯定不止。”閆傑耐心地答道。

家屬的焦慮,也來自就診時所遇尷尬與空白。絕大多數兒童醫院並不擅長腫瘤,而諸多腫瘤醫院也沒有開設兒科。王琳琳在重慶住院時,被安排在了心胸外科,以治療小兒心臟病為主,手術都是從北京請來的專家主刀。而在小皓宇也輾轉到天津兒童醫院確診,李蓉一聽是腫瘤,經判斷趕緊送來了腫瘤醫院。

“兒童腫瘤的診治,對多學科會診的要求很高。”李治中說,兒童腫瘤的治療,綜合治療需要跟上,後者也是中國診療體系的一個難點。比如,兒童的放療就需要保持身體不動,這又涉及小兒麻醉,目前中國能施行的醫院很少。

1982年,中國腫瘤學創始人金顯宅根據兒童腫瘤的特點,在天津市腫瘤醫院組建了兒科。閆傑說,一個兒童腫瘤科方便把將病人都管理起來,銜接治療流程、術後隨訪等。“要是擱在各個科室裡,沒有全面建議,病人不知道往哪去,有時候就疏忽了,甚至跑了。”

在兒童腫瘤科待了32年,閆傑見證了諸多悲歡離合。兒童腫瘤的發病,尤其是實體瘤中多見的各種母細胞瘤,多是因為在母體中胚胎髮育的缺陷或基因突變,造成細胞變異。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懷孕期間遭受過一定量的電離輻射或接觸某些化學有害物質等,都會加大胎兒患病的風險。但與幾乎所有癌症一樣,很難找到具體的病因。

許多夫妻在子女患病前後離了婚。閆傑曾遇到過一位有醫學背景的父親,在兒子患病後指責女方基因有缺陷,只因其有直系親屬患有肝癌,“肯定是他媽媽的事兒”。閆傑只好解釋,“母體”並非指母親,而是母細胞。對方又認為,那就是他倆基因不合適,不能再結合在一起。離婚後,母親含辛茹苦,一人帶著孩子治病,所幸效果挺好。“現在還活得好好的呢。”講到這裡她嘆了口氣,“多可恨吶。”

也有好心人時常來獻愛心。每週三,會有志願機構來到精心裝扮過活動室為患兒和家屬做活動。曾經還有一位中央財經大學的教授,來探望患成年癌症的朋友時,偶然得知了兒童腫瘤科的存在。該教授看見病房裡滿目的“小光頭”,動了惻隱之心,主動聯繫科室,說願意出資數萬元捐助困難家庭治病。

這筆錢最後給了一個東北地區的困難家庭,患兒是一位神經母細胞瘤晚期的小女孩。化療剛開始沒多久,一家人就沒錢了。父親有放棄之念,但女孩的姥爺說:“主任您儘管治,錢我來想辦法。”姥爺最後東拼西湊,借來了所有能借的錢,硬生生地讓女孩治完所有療程。

一如這位姥爺,多數家庭都在默默地咬牙挺著。李蓉和張彤,都孤身一人住在腫瘤醫院附近。李蓉每日花費在200~300元,主要用在食宿上。她很少帶兒子去人多的地方,怕花錢,更怕感染。每天在醫院與出租房兩點一線之間奔波,一到夜幕降臨,巨大的孤獨感就會襲來。

在幾十公里外,她的家靜海區,還有兩個女兒由丈夫照料著,一個9歲,一個12歲。想家的時候,她就會拿出手機裡過去的照片挨著翻看。張彤說,她會盡最大努力,哪怕只能讓小皓宇多活幾年。兩個女兒告訴她:“弟弟能活多久,我們就能開心多久。”

兒童癌症:萬分之一的發病率,藥企對這一狹小“市場”不感興趣,儘管治癒率高,但抗癌藥仍十分匱乏

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主任閆傑(於楚眾 攝)

“闖關”藥

小皓宇的治療之路還很漫長。他才剛剛開啟第二個化療療程,要待擴散至骨髓等地的腫瘤都“打沒了”之後,才能進行切除手術。情況不容樂觀,小皓宇的一個腎可能要保不住了。但李蓉說,看見如今小皓宇第一個療程有成效,他們已經很知足了,即使兒子還不能走動。

神經母細胞瘤,是目前兒童實體腫瘤中最難治癒的一種。在經歷了化療、切除手術之後,還有幹細胞移植手術乃至二次移植手術等待著小皓宇。未來半年,他可能都只有在醫院度過。同病房的家長,用“闖關”形容整個流程。“就是闖關,一關一關地闖。”他這樣說道。

和成人癌症一樣,兒童癌症的治療常採用“手術+化療+放療”的方式。效果一度不好,以實體腫瘤中最常見的淋巴瘤為例,80年代科室剛起步時,國際上淋巴瘤治癒率為40%多,科室當時僅有20%多。閆傑記得,“當時家長經常一看晚期了,治療效果又不好,自己也沒錢,就走了”。

改變始於90年代。歐美等地牽頭進行多中心臨床實驗,出臺了多種化療藥組合的方案,改變了過去單藥為主的局面,同時也上市了很多新藥,兒童腫瘤的治療才開始慢慢變得樂觀起來。1997年,中國抗癌協會也成立了小兒腫瘤專委會,為兒童腫瘤的研究和診治統籌全局。

但對兒童來講,傳統的“手術+化療+放療”方式有很大的長期副作用,治癒癌症很可能只是未來艱難生活的開始。李治中透露,在發育過程中使用高劑量化療、放療不僅可能造成兒童神經發育不全、智力受損、長期抑鬱等,甚至還可能引起新的基因突變,導致部分患兒治癒多年後出現白血病等和首次癌症毫無關係的“二次癌症”。

閆傑門診接待的病人和家屬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過來複查的家屬。8月3日上午,她遇見一個髓母細胞瘤治癒10年過來複查的母親。母親說,孩子頭顱放療後似乎智力發育有點受影響,學習跟不上,最後沒考上高中。她不敢讓孩子離家太遠,“家門口上了箇中專,我很知足了”。

目前,國內外針對兒童癌症的化療藥物中,幾乎都以成人藥物為主。與兒童癌症的高治癒率、化療的高副作用相比,“兒童抗癌藥研發的情況,不是非常不樂觀,是幾乎可用‘慘淡’來形容”。李治中說。

過去20年中,治癌領域領先的美國只批准了4種有關兒童的抗癌藥,其中3種還是化療藥,同時能為成人所用。萬分之一的低發病率導致患者群體規模不大,沒有製藥公司重視,因故兒童腫瘤用藥只能跟著成人用藥的節奏,甚至慢上半拍。

以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的藥物為例。這些年來,治療此病症,國內外已開始採用二次自體幹細胞移植的方式,閆傑的科室採用此方式能將治癒率大幅提高到60%~70%以上。“過去神經母細胞瘤,怎麼治怎麼都不行。”閆傑說。

但在移植手術後,可用於治療此病症的靶向藥GD2抑制劑卻一直沒能進入中國。“GD2抑制劑大約能將治癒率再往上提高10%左右。”閆傑說,GD2抑制劑的藥物Unituxin在美國已獲批三年,效果很好,但在國外很多靶向藥已不需臨床實驗就可進入中國的情況下,GD2抑制劑卻一直被擋在門外。李治中認識的一些家長,為了用這種藥,就花費上百萬元飛往西班牙和美國就醫。

還有一些具備良好功效的化療藥物,曾在國內出現後就消失了。化療藥馬法蘭(Melphalan,也稱Alkeran)能治療多種腫瘤,可用於神經母細胞瘤的幹細胞移植階段,效果很好,但國內也沒有。2010年,天津市腫瘤醫院開始做幹細胞移植手術,沒有馬法蘭,就用環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等藥物代替,結果效果很不好,一些患兒手術不到一年就復發。“治得都沒信心了,快放棄了。”閆傑說,當時很多病人家屬私下交流後,開始質疑治療效果,不願做移植手術。

馬法蘭也可用於治療視網膜細胞瘤,一種兒童常見的眼部惡性腫瘤,5月輿論關注的河南女童王鳳雅所患的病症。這種疾病在兒童實體腫瘤中發病率僅佔1%左右,如果早期發現並進行動脈介入治療,是可保住眼睛乃至治癒的。但由於缺少馬法蘭,加之發現晚,國內很多患兒未能保住眼睛,只有以摘眼的代價換取生命。

2016年的冬天,就有一對走投無路的山東父母,在兒子患有此病、快要失去視力卻苦尋馬法蘭不得的情況下,走上了省會濟南的城市中心泉城廣場,舉起一塊白底紅字的血書泡沫,上面寫著“馬法蘭來救命”。他們以這樣一種近乎決絕的方式,吸引到了當地媒體關注,換來了馬法蘭和一歲兒子明亮的雙眼。

實際上,早在1996年,由葛蘭素史克(GSK)生產的馬法蘭就已獲批進入中國,但當時的定價是不能超過70元/瓶(2mg每片、25片一瓶),成了當時中國內地最便宜的抗癌藥之一。相比之下,馬法蘭(30片2mg)在國外的售價高達360美元/瓶。鉅額差價讓葛蘭素史克虧損嚴重,後將馬法蘭撤出中國。2012年,他們將馬法蘭賣給另外一家藥企Aspen後,該藥就再未申請進入中國市場。

“國內做幹細胞移植的,都得用馬法蘭,成人和兒童腫瘤都是。沒有什麼替代藥物,我們用過替代藥物,效果不好。”閆傑說,很多患兒家屬不惜飛赴香港等地購買,再拿過來給醫生用。

較低的定價也曾讓治療腎母細胞瘤的化療藥放線菌素D(Dactinomycin)緊缺。閆傑記得,2015年前後該藥一度斷供,導致患兒家屬只有使用價格更高的進口藥。後來一看,是因該藥定價過低,國內只剩下一家生產企業,而當時恰逢該企業生產線調整,以致全國斷供。

“藥企不是慈善機構,相較於成人腫瘤,兒童抗癌藥的市場太小,一年就幾百上千個病人,製藥公司肯定算不過賬來。”李治中說,這其實也是目前兒童腫瘤用藥和研發市場所面臨的最大困境。

兒童癌症:萬分之一的發病率,藥企對這一狹小“市場”不感興趣,儘管治癒率高,但抗癌藥仍十分匱乏

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病房內,一位母親在照料患病的兒子(於楚眾 攝)

改變何來

李蓉還在為孩子的治療費用發愁。才進行到第二個療程,小皓宇的治療就已經花費了6萬餘元,如果想要治癒,一共則需十餘個療程。而張彤,僅那次在重慶不成功的手術前後,就花去了20多萬元。

兒童腫瘤的治療亦不便宜,普遍都需要10萬元以上,如果是IV期患兒,則可能高達三四十萬元。閆傑說,兒童腫瘤醫療,綜合治療非常重要,化療藥很多都可以報銷,但輔助支持治療的費用才是大頭。“比如有些孩子送來就是晚期了,一個療程打下去骨髓都空了,得不停地輸血,那就是無底洞。”

有一位父親,每到門診時就跪在醫院門口求助。也不時有千里迢迢奔赴過來的家長,因費用問題放棄了治療。前述GD2抑制劑,若在香港購入治療,也需要花費上百萬元。三年多來,閆傑只遇到過一對患兒父母自掏腰包購入了這種藥,這對父母來自醫藥行業,有資金,也有渠道。

更多的患兒來自農村,屬於新農合醫保。與兒童白血病2011年被各省市納入醫保範圍不同,目前的實體腫瘤多需自費。張彤知道,新農合異地報銷最多隻能報銷30%~40%,她曾託人去問過,老家醫保部門工作人員說,沒聽過這種病,可能不能報銷。

未納入的也有製藥企業研發目錄。李治中在美國諾華製藥(Novartis)從事抗癌藥研發工作多年。對於GD2抑制劑,他感到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在美上市三年,GD2抑制劑在中國卻完全沒有。“以前別說上市的藥,即使一個很有希望的抗癌藥,在臨床階段可能就有仿製藥出來,但這藥是完全沒有,就是因為不盈利。”

雖然中國兒童腫瘤患者有15萬,倖存者超100萬,但與成人腫瘤市場相比,只是滄海一粟,藥企對此領域不感興趣。發達國家亦是如此,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每年用於癌症研究的經費超為40億美元,只有4%用於兒童癌症。美國Kids V Cancer基金會指出,如今有900種成人抗癌藥在研發進程中,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也應用於兒童腫瘤,絕大多數兒童抗癌藥歷史都有超20年之久。

一些兒童由此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美籍華裔媽媽凱西的10歲兒子土土(Joey)在2013年3月被診斷出患有一種罕見的基因融合腎癌,一年時間裡歷經兩次大手術、口服五種不同化療藥、兩次注射化療,仍然無法停止腫瘤的擴散和生長。

一種全新的PD1免疫療法是他們的希望,其成人臨床試驗當時已開始,成效顯著,但兒童臨床試驗卻按兵不動。因為按照美國藥監局規定,如果引入額外兒童患者,會推後新藥的審批時間,造成藥企經濟損失。儘管Kathy一家從2014年4月就向六家藥廠申請使用該療法,州議員甚至司法部分都來幫助呼籲,他們還是沒能參加實驗。

兒童癌症:萬分之一的發病率,藥企對這一狹小“市場”不感興趣,儘管治癒率高,但抗癌藥仍十分匱乏

6月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兒童癌症治療研究法案。該法案命令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改進兒童、青少年的癌症治療

半年後,該藥終於獲批上市,土土成了全球首個使用該藥物的兒童。結果顯示,PD1療法對抑制他體內的腫瘤非常有效。然而,錯過的時間窗再也無法彌補,兩個月後,土土還是離開了人世。Kathy悲痛中無數次地問自己:“如果兒子早點用上這新藥,結局會不會有所不同?”

在為土土申請用藥的過程中,她已在著手準備成立一個相關基金會,推動兒童抗癌藥的研發。土土去世後,她將基金會命名為“土土的翅膀”(Joey's Wings Foundation)。主要包括建立該病症的數據庫,收集腫瘤標本,同時資助相關研究。2017年,基金會曾給美國德州大學捐助10萬美元,用於研究此類病症——這些都還不夠,他們的目標是通過法律推動兒童抗癌藥研發根本局面的變革。

2003年,美國曾通過了《兒童研究平等法案》(Pediatric Research Equity Act,PREA),要求成人藥物進行兒童適應證的評估。例如,如果一個藥企開發的抗癌藥所適用癌症也發生在兒童身上的話,藥廠必須在兒童中測試該藥。然而,這項法案並無大效,因為兒童幾乎不會得乳腺癌、肺癌等成人腫瘤。

Kathy與Kids V Cancer發現了問題所在。他們決定推動一個國會提案,對此進行修正。根據提案,當一個成年抗癌藥的分子靶點和一個兒童癌症相關的話,藥廠必須進行該兒童癌症藥物的研究。Kathy說,其意義在於,“我們不再以癌症發生的部位來定義,比如乳腺、肺、結腸等,而是用分子靶點來定義癌症”。

法案被命名為《加速兒童治癒和公平研究的法案》(Research to Accelerate Cures and Equity for Children Act,也稱RACE法案)。提案過程並不順利,各大藥廠聘請的遊說集團列出各種理由對議員進行多次遊說,如研發成本、市場規模等。但每到關鍵時間點,Kathy就會聯結上百名家長,在社交網絡上請願呼籲,質問投反對票的議員,“為什麼不投票?”2017年8月,他們成功了。在經過參眾兩院一致通過後,美國總統特朗普批准將該法案寫進法律。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法案。”李治中說,以前一個抗癌藥如果在成人、兒童身上都有用,一定是先給成人,甚至只給成人。該法案則規定了相應兒童抗癌藥的研究,“以前是可做可不做,現在是必須做”。

李治中也表示,藥企研發風險和成本太高,99%的基礎研究到不了臨床實驗階段,而臨床實驗90%也會失敗,美國藥企平均每推出一個新藥,耗費成本十餘億美元。因此,其市場導向可以理解,關鍵是如何調節藥企盈利導向和兒童抗癌藥的公益屬性。“新藥一定要高利潤,藥企才會去做。”

他所創立的向日葵兒童癌症基金會,除要科普兒童癌症、解決信息鴻溝的問題外,另外一個計劃是利用中國患兒相對較大的病例基數,將美國兒童抗癌藥的研發結合起來,甚至引入一些已有的抗癌藥,例如GD2。

最近,李治中剛開始跟各大院方接觸,瞭解醫生和病人需求。之後打算找美國藥廠,將一些藥物的審批引入中國。如果沒辦法,就爭取在中國做類似的藥物。“要協調醫院、藥廠和政府三方,是非常大的事情,但總得有人來做。”李治中說。

對閆傑等醫生來講,情況越來越好。他們並未感覺到藥物稀缺抑或是新藥的研發緊迫。她說,大劑量使用成人化療藥,的確對兒童有很大副作用,這點國外相對更看重,但國內確實顧不上,目前關鍵還是提高治癒率——與其他兒科病相比,兒童腫瘤治癒率還不夠高,這也是惡性腫瘤成為兒童第二大死因的背景之一。

除馬法蘭外,曾一度消失的放線菌素D、長春新鹼等都重回了藥房,藥物組合使用等新療法,也讓閆傑越治療越有信心。難得碰到一個無法治癒而去世的小孩,她會難受好幾天。而在80年代剛起步時,一個孩子如果得了腫瘤,往往只有幾種單藥換著用,“幾個月就沒了”。

她的電腦裡存有不同時期患兒的各種照片。科室會定期將已治癒的患兒及其家屬請回來,讓他們給正在煎熬的家長以信心。很多患兒治癒後已長大成人,有的上了大學、學業有成,有的結了婚、家庭美滿。

一個20歲小夥子讓她至今印象深刻。若干年前,當孩子被送來時,是淋巴瘤Ⅲ期。治療期間不顧化療反應,父母依然讓他堅持游泳鍛鍊。如今,這位孩子已長成了一米九的大個兒,陽光開朗,做了健身教練。2018年的一次活動,他特意帶著女朋友前來,指著如今小皓宇和王琳琳住院的病房說:“看,我當時就住這兒。”(文中患者及親屬名稱均為化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