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有10大警告信號 “餓死”腫瘤的正確打開方式是……

腫瘤有10大警告信號 “餓死”腫瘤的正確打開方式是……

人民健康

一切為了人民健康

一切為了人民幸福

關注

隨著人口老齡化,癌症越來越成為威脅人民健康的常見病。由於科學技術的侷限性,現階段還不能根除癌症,早發現早治療仍是延長患者壽命的主要手段。為此,全國腫瘤防治辦公室提出常見腫瘤十大警告信號,以提醒人們高度警惕。

這十大信號分別是:1.乳腺、皮膚、舌或身體其他部位可觸及或不消的腫塊。2.疣(贅瘤)或黑痣有明顯變化(顏色加深、迅速增大、瘙癢、脫毛、滲液、潰爛、出血)。3.持續消化不良。4.吞嚥食物時哽噎感、疼痛、胸骨後悶脹不適,食管內異物感或腹部疼痛。5.耳鳴、聽力減退、鼻塞、流鼻血、抽吸咳出的分泌物帶血,頭痛、頸部腫塊。6.月經不正常的大出血,月經期外或絕經期後不規則的陰道出血,接觸性出血。7.持續性嘶啞乾咳,痰中帶血。8.原因不明的大便帶血及黏液性腹瀉、便祕交替、原因不明的血尿。9.久治不愈的傷口、潰瘍。10.原因不明的較長時間的體重減輕(比如在1~2個月內下降4~5公斤)。

筆者也總結補充了16條腫瘤警告信號:1.食後左上腹不適、發脹、食慾減退、無規律性腹痛伴消瘦、黑便,應儘早就醫排除胃癌。2.經常出現無痛性、無尿頻、尿急的全程或間斷性血尿,應排除膀胱、輸尿管及腎臟的癌症、前列腺癌。3.不明原因的皮膚、鞏膜黃染,大便顏色變淺,應警惕胰頭癌、膽總管癌。4.貧血原因很多,應排除腫瘤所致。5.癌症先兆皮膚瘙癢,其特點是突發頑固性全身瘙癢。6.皮膚上毳毛、汗毛突然增多,可能是癌症的信號。7.消化道症狀(噁心胃不適、食慾不振等)也可能由卵巢癌引起。8.不明原因的反覆咳嗽,痰中帶血絲伴胸疼、氣短、腋下或鎖骨上出現不明原因的無痛性包塊、結節,應及時就醫排除癌症。9.不明原因的四肢關節痛應就醫排除肺癌。10.經常吸氣時肺部出現侷限性哮鳴音而咳嗽又不消失,應排除肺癌。11.雙親直系親屬患癌症,本人雖未發現有關症狀亦應定期體檢。12.老年人白髮轉黑,尤其伴有皮膚變嫩、性慾亢進等表現,很可能與垂體腫瘤、腎上腺細胞癌等疾病有關。13.頭痛、頭暈、噁心嘔吐、成年出現癲癇應排除腫瘤。14.男性老年人持續性腰痛應排除前列腺癌胸腰椎轉移。15.聲音沙啞又長期吸菸應排除咽喉癌。16.積極防治癌前病變,如扁平苔蘚等。

“餓死”腫瘤的正確打開方式

有些腫瘤患者不敢吃太好,擔心把腫瘤細胞養肥了;有些患者聽說可以“餓死”腫瘤,能少吃就少吃。那麼,“餓死”腫瘤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醫師解婧在此進行了解答。

不吃不喝不能“餓死”腫瘤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癌症和飲食的關係。俗話說,病從口入。“癌”字三張口,可見飲食和癌症的關係多麼密切。如胰腺癌、腸癌,一般認為與“三高”飲食(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食品)有關;食管癌的發生與亞硝胺慢性刺激、飲食過燙等有關;肝癌與黃麴黴毒素汙染食物、水質汙染、大量飲酒等有關。因此,有些腫瘤患者變得不敢吃,特別是雞鴨魚肉等營養豐富的食物都被打入了“冷宮”。

矯枉過正是不必要的,這主要是人們對於“飢餓療法”存在誤區。實際上,腫瘤細胞的營養來源主要是葡萄糖,此外對於氨基酸、脂肪這些營養物質也存在異常代謝,呈現出掠奪式代謝,即使機體不吃不喝,腫瘤細胞也有辦法獲取營養、消耗機體,屆時餓壞的只能是病人自己,並且摧毀人體自身的免疫力,將非常不利於腫瘤治療。

腫瘤的“飢餓療法”概念已經提出幾十年,但它指的是通過藥物或其他方法來“餓死”腫瘤,並非是讓病人捱餓。想通過減少進食來“餓死”腫瘤的想法缺少科學依據。

斷掉腫瘤細胞的“糧草”或可取

事實上,“餓死”腫瘤並非不可能,但“餓死”腫瘤需要一個正確的打開方式。

首先,我們談一下如何吃喝。不吃不喝、過度節食不可取,但如果適當控制飲食、調整飲食結構,比如低糖高蛋白、化療期間短期的節食,是沒有害處的,特別是乳腺癌、腸癌患者,需儘量控制體重,不要過度肥胖。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腫瘤是如何生長的。所有生物要存活都需遵循一個規律:能量與物質的代謝。和正常細胞一樣,腫瘤細胞也需要“吃”東西才能生存和生長。葡萄糖是腫瘤細胞必需吃的東西,剝奪葡萄糖,腫瘤細胞就會死亡。此外,還有對氨基酸的掠奪,提高線粒體的供能等。

這些營養物質是怎樣運送到腫瘤細胞的?如果把腫瘤比作是躲在城牆內的敵人,那麼上面提到的氨基酸轉運體、葡萄糖轉運體、線粒體更多的是城內或城邊的無良商販。他們運送物資,需要依靠公路,而大大小小的血管(滋養動脈)就是“腫瘤生命供給線”。1971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佛克曼首次提出切斷腫瘤血管、餓死癌細胞理論:沒有血管的腫瘤,一個月連1毫米都長不到,而擁有血管的腫瘤3天就能長到原體積的1.6萬倍。

如何“斷其糧草”、切斷腫瘤血管通路?

科學家發現,癌細胞的血管異常豐富和發達,原因是招募了很多幫凶來修建通道,這個幫凶就是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若用抗血管形成藥物抑制血管新生及生長,發現腫瘤會縮小。目前,這類藥物很多,臨床也在廣泛應用,特別是作用在血管豐富的腫瘤,如腸癌、肺癌、肝癌等。

此外,對於肝臟腫瘤來說還有一種非常重要的治療方法,將腫瘤滋養動脈進行栓”,從而截斷輸送營養物質的“腫瘤生命供給線”,經導管動脈栓塞術(TAE)。“以其之道,還治其之身”,在將“動脈栓塞”的同時,科學家還送了一份特別的“禮物”給腫瘤,那就是“灌注化療”藥物。導管選擇性或超選擇性插入到腫瘤供血靶動脈後,將化療藥物與栓塞劑的混合物注入,使靶動脈閉塞,引起腫瘤組織的缺血壞死,同時化療藥物隨著“栓塞劑”沉澱於腫瘤,可以緩慢釋放,起到“長效”消滅腫瘤的作用,這就是導管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

聽起來,這種阻斷血供、斷其糧草的方法不錯,是否所有的肝腫瘤患者都可以採用TACE治療呢?

答案是“並不盡然”。TACE是目前原發性肝癌以及部分轉移性肝癌的重要治療策略。以胰腺癌肝轉移為例,部分肝轉移病灶的“動脈血供”並不豐富,因此TACE的作用有限。

“斷其糧草”沒用了,這個時候可以再換一個思路,即直接“火力攻擊”,也就是說考慮局部微創治療(海扶刀、射頻消融)聯合系統治療(化療、靶向、中醫藥等)。現在,我們不玩“迂迴”戰術了,不跟癌細胞“鬥智鬥勇”了,直接拿大炮來轟,當然更直接、更有效。

根除腫瘤細胞需要“淨化環境”

血管是公路,只在陸路阻擊還不夠,因為癌細胞還有其他通路,如水路、空襲。

從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就提出了著名的“飢餓療法”,之後,抗腫瘤血管生成的藥物也得到了較為充分的研究。然而就臨床效果而言,儘管“飢餓療法”使不少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延長了生存期,但並未實現徹底消除腫瘤細胞的目標,也有耐藥、不良反應的問題。因為腫瘤非常的狡猾,它能夠不斷修建新通路,而且能夠躲避警察的監視。這裡的警察指的是機體免疫系統,腫瘤細胞使免疫功能受到了抑制。因此,又有科學家想到要淨化社會環境(也就是腫瘤微環境),這也就是目前熱門的“免疫治療”。

作為21世紀抗擊癌症的新希望,PD-1/PD-L1抑制劑所起的主要作用,就是幫助T細胞恢復活性,識別和摧毀癌細胞。到目前為止,美國FDA批准上市的PD-1/PD-L1抗體藥物已達5種,很多國內患者為了能第一時間用上,紛紛選擇出國看病,或者參加臨床試驗。

“餓死”腫瘤是腫瘤綜合治療的一個方面,也是一個重要的抗癌思路。新的藥物、新的治療思路,為腫瘤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我們希望創新藥物為腫瘤患者帶來更多的和更優的治療選擇。

(來源:人民健康網綜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