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胞相殘-愛沙尼亞黨衛軍

愛沙尼亞 白俄羅斯 歷史 潮人的足跡平凡之路 2017-06-22

1943年德軍經歷庫爾斯克會戰的失敗後全面潰退,從此拉下蘇聯東線反攻的序幕。

同胞相殘-愛沙尼亞黨衛軍

1944年6月23日蘇軍發動了著名的白俄羅斯戰役,戰役目的是迅速進入波蘭開闢進攻德國的本土的捷徑。德軍也清楚白俄羅斯的重要性,為此德軍企圖不惜一代價守住白俄羅斯,德軍調集120萬人的兵力,約66個師,萬門火炮一千多輛裝甲車輛,其中就包括愛沙尼亞籍黨衛軍師,愛沙尼亞黨衛軍師第20師。

1944年7月蘇聯集團軍在重創了德軍防守的白羅斯的德軍集團後,蘇聯軍隊兵臨愛沙尼亞,首都塔琳,坦能堡防線,防守蘇聯進攻塔林的最後一條防線。7月24日戰鬥打響 每天不休止的炮擊成了家常便飯,每天都有蘇軍發動進功戰鬥進行得異常慘烈。

同胞相殘-愛沙尼亞黨衛軍

在慘烈的防守戰後,一名愛沙尼亞黨衛軍士兵,在陣地邊上發現了來自自己家鄉的同伴,他身穿著蘇軍制服,不禁抱著他痛哭起來。在1944年的7月夏天愛沙尼亞人度過了歷史中最刻苦銘心手足相殘的夏天。在落日殘陽中靜靜看著遠方的愛沙尼亞士兵,誰又能理解他們心中那心中的無奈感傷。

同胞相殘-愛沙尼亞黨衛軍

其實悲劇早在1940年時就已經開始,當時蘇聯入侵愛沙尼亞時,蘇聯佔領期間一共有55000人蔘加蘇聯紅軍,而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德國佔領愛沙尼亞期間也有72000人入伍德軍。 當1944年德國軍隊頂不住時理所當然把 愛沙尼亞人頂到了第一線,而蘇聯在進攻愛沙尼亞時 蘇聯人對入伍的愛沙尼亞人說 這是你們的首都 應該由你 們從德國佬那搶回來。 從而註定了手足相殘的命運。

同胞相殘-愛沙尼亞黨衛軍

如今愛沙尼亞,早在2戰陰影中走出 成為一個美麗旅遊國度。

同胞相殘-愛沙尼亞黨衛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