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3:求你了,別再因為演員的臉去評價一部電影好嗎

當年《愛樂之城》上映之初,哪怕它已經狂攬了金球獎等各大國際性大獎,獲獎項數打破了世界級經典《泰坦尼克號》,依然遭到了群嘲。

群嘲的理由一度讓人費解,下面這張表情包就可以說明一切。

豆瓣8.3:求你了,別再因為演員的臉去評價一部電影好嗎

在一鏡到底的神作《鳥人》中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的艾瑪·斯通,因為在影片中的試鏡戲中那一幕大特寫被群嘲撞臉悲傷蛙表情包。

悲傷蛙一點都不好看。大嘴,凸眼,滑稽又難看。

老實說,看到這樣的評論和彈幕的時候,心裡很複雜。

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開始憑藉演員的外貌去評判一部影視作品是否值得一看?

當《愛樂之城》將表達點放在歌舞、愛情、遺憾、追夢等等元素上的時候,我們卻因為女演員的長相而卻步?

卻步到,我們甚至沒有去看電影中的艱辛與勵志,就先冒然給它扣上了一部不公平的帽子。

完全不曾注意到,《愛樂之城》這部電影,在年輕的愛情與遺憾之外,其實也是一部艾瑪·斯通的個人女性自強史。

豆瓣8.3:求你了,別再因為演員的臉去評價一部電影好嗎

一場在洛杉磯開啟的艱難逐夢之旅

《愛樂之城》開頭就是一段驚豔的5分鐘歌舞長鏡頭。

在洛杉磯擁堵的高速路上,蝸速前行的車廂裡坐著的都是前往洛城尋夢的男男女女。

他們在稍縱即逝的機會裡輪番上場,大聲唱著自己的夢想:

“我在群星薈萃的洛杉磯,追尋著燈光與夢想……”

米婭就是萬千追夢青年中的一員。

豆瓣8.3:求你了,別再因為演員的臉去評價一部電影好嗎

她的姑媽是個演員。小的時候姑媽經常帶她去家對面的劇團圖書館裡看電影,看著看著,兩個人會相互對戲,一起重溫那些經典的電影片段。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想做一個明星的夢想,就這樣在米婭幼小的心靈中紮根,破土,一點一點枝繁葉茂起來。

然而她的追夢之路卻似乎一點都不平坦。

這多尋常。畢竟不是心裡有夢就能夠隨心所欲地達成願望,所以我們必須要走很遠的路去嘗試。

豆瓣8.3:求你了,別再因為演員的臉去評價一部電影好嗎

為了成為明星,她在華納電影片場的咖啡廳裡做服務生,看著名演員來喝咖啡時人們爭著為她買單。

那時候她的目光是充滿羨慕的。她多想也成為那樣的人,成功,耀眼,萬眾矚目。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任何一次試鏡她都不會錯過。可是現實卻是,她精心準備的所有表演,依然會因為試鏡導演想吃一塊三明治而被草率打斷,會在還沒開始兩分鐘的時候就被叫停。

因為,她不夠漂亮,在人群中不夠出眾。

似乎在世人的眼中,只有足夠漂亮才能當起演員。跟她一起面試的不乏年輕漂亮、身材火辣的美人兒,這樣的她幾乎毫無競爭優勢。

夢想的火光,還沒有亮起來,就似乎已經熄滅了。

豆瓣8.3:求你了,別再因為演員的臉去評價一部電影好嗎

實現夢想必不可少的要件——相信自己,堅持自己

可是米婭卻始終不肯放棄。

法國存在主義作家、女權運動的創始人之一的西蒙娜·德·波伏娃終其一生都在用自己的行動和作品為女性意識的覺醒而努力。美國女權運動家凱特·米列特曾經評價她道,“她為全世界的婦女打開了一道門。她的《第二性》改變了全世界人類億萬人的命運。

在其著作《第二性》中說,波伏娃說:“男人的極大幸運在於,他不論在成年還是在小時候,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不過這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面對來自家庭的壓力,面對原本可以穩定下來的生活,莉婭依然不肯放棄自己的夢想。哪怕希望渺茫,她依然毅然決然地堅持了下來。

在她還沒有意識到的時候,她已經具備了實現夢想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要件——相信自己,堅持自己。

豆瓣8.3:求你了,別再因為演員的臉去評價一部電影好嗎

在跟男友塞巴斯汀爆發爭吵時,她面對為了生計放棄了爵士改去加入流行音樂樂隊的男友,氣憤地吼道:“你什麼時候開始在乎別人喜歡什麼了?

別人喜歡的,未必是自己該做的。憑什麼因為別人的喜歡,自己就要委曲求全,甚至放棄自己的夢想?

自己的夢想,如果自己都不去執著,又有誰會去替你在意呢?

莉婭是個執著的人,飾演米婭的艾瑪同樣也是。

2004年,16歲的艾瑪說服了父母之後,隻身來到洛杉磯,開始了自己的試鏡生涯。

那段時光裡的艱難程度,跟《愛樂之城》裡的米婭經歷的不相上下。

“我幾乎參與迪士尼頻道的每一場電視節目並去試鏡每一場情境喜劇的女兒角色,但都是以失敗告終。”

豆瓣8.3:求你了,別再因為演員的臉去評價一部電影好嗎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站在終點,才知值得

生活的艱難,始終沒能壓倒她,反而讓她骨子裡的不服輸被徹底激發出來。艾瑪說:“我不信,我只要用心的演下去,一定會有人注意到我。”

後來的幾年,她在好萊塢的各個劇組裡不停地試鏡,然後爭取一些小角色甚至是人肉背景板,同時還要去一家狗餅乾店兼職來養活自己。

為了更好地磨練自己的演技,她攢錢購置了專業書開始惡補,每天對著鏡子自導自演,一直到精疲力倦地睡去。

這樣苦悶失落的日子,換了你我,又能堅持多久呢?

豆瓣8.3:求你了,別再因為演員的臉去評價一部電影好嗎

經濟學中有個理論叫做“延遲折扣”。該理論主要闡述的觀點是,我們對於“回報”的到來,往往會影響我們當下的選擇。等待獎勵的時間越長,獎勵對我們來說就價值越低。

這也能從某個角度來解釋,為什麼我們可以花很長的時間和很多的精力來躺在床上打遊戲刷劇,也不願意去健身房運動半個小時。因為一副好身材的回報是,實在太遠了。那半個小時時間健身的效果,微弱到忽略不計,還不如我們低下頭沉浸於當下的快樂呢。

艾瑪和米婭卻不一樣。她們對自己的未來,有太過清醒的認知了。

為了實現那個目標,她們可以不問得失,不遺餘力,滿心滿眼只看得到那個規劃好的終點。

終於,2008年,導演賈德·阿帕圖找到了她,讓她參演《太壞了》。

似乎一個人只要勇敢到不顧一切,老天都會為她讓步。此後,她又先後接到了《搖滾之王》的邀約,並憑藉在《緋聞計劃》中不俗的演技獲得第68屆金球獎喜劇類最佳女主角提名。各類影視劇的邀約不斷向她飛來,其中不乏《蟻人》這樣的經典大作,她的夢想似乎在一點點實現。

豆瓣8.3:求你了,別再因為演員的臉去評價一部電影好嗎

在《愛樂之城》裡,米婭怕過痛過也傷過,卻依然勇敢地面對,堅定地選擇了再一次、再再一次去試鏡,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影片的最後有一幕很引人深思。

當成名後的米婭到了自己曾打工的那家咖啡廳,當店員主動為她買單的時候,她說出了跟當初自己羨慕的那個演員一樣的話:

“不,我應該買單。”

此時的她早已褪去當初的羨慕,端莊優雅,底氣十足。

像她最開始說的,“就這樣一名不文,我跳上巴士,來到這裡,勇敢或瘋狂,未來見分曉。”等到了見分曉的那一刻,所有的委屈和失落,所有的傷痛和波折,都值得。

本文已開通原創,轉載請私信聯繫



相關推薦

推薦中...